CN113966135A - 立体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体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6135A
CN113966135A CN202110494457.2A CN202110494457A CN113966135A CN 113966135 A CN113966135 A CN 113966135A CN 202110494457 A CN202110494457 A CN 202110494457A CN 113966135 A CN113966135 A CN 113966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joint
section
heat
capillar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44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伟
张天曜
郭哲玮
庄翔智
黄俊玮
张正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6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6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83Means for filling or sealin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4Assemblies of fins having different features, e.g. with different fin densi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8Fins with openings, e.g. lou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30/00Sea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Physical Deposition Of Substances That Are Compon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立体散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一热管与一工作流体。均温板包含一内腔室、一第一毛细结构与一第一接头。第一毛细结构位于内腔室内,第一接头接通内腔室。热管包含一管体、一第二毛细结构与一第二接头。管体具有一管内空间,第二接头位于管体的一端,连接第一接头,使得管内空间接通内腔室。第二毛细结构包括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第一区段位于管内空间内,且连接第二区段,第二区段自第一区段的一端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内,并且连接第一毛细结构。工作流体填注在管内空间及内腔室内。故,以上架构能够增加散热空间,也能够加速工作流体的回流效果,进而提升热循环效率。

Description

立体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大幅提升,电子元件的效率及所产热量也逐渐提升。因此,散热效率必须随着提升,否则系统温度过高的问题随即出现。
举例来说,由于均温板具有热传导、重量轻以及结构单纯等特性,故,常见的散热作法就是于电子元件上配置均温板。为了让均温板内经过冷凝后的工作流体送回均温板内的蒸发区域,均温板内通常需要配置毛细结构(Wick),以便下次的热循环。
然而,均温板的散热效率仍属不足,需要结构上的改良及精进,增加散热空间的同时也要提升冷凝后的工作流体的回流效果,进而提升热循环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散热装置,用以解决以上现有技术所提到的困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散热装置。立体散热装置包括一均温板、一热管与一工作流体。均温板包含一第一毛细结构与至少一第一接头。第一毛细结构位于内腔室内,第一接头接通内腔室。热管包含一管体、一第二毛细结构与至少一第二接头。管体具有一管内空间,第二接头位于管体的一端,连接第一接头,使得管内空间与内腔室彼此接通。第二毛细结构包括一第一区段与至少一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固定地位于管内空间内,且连接第二区段,第二区段自第一区段的一端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内,并且连接第一毛细结构。工作流体填注在管内空间及内腔室内,用以受着第一毛细结构及第二毛细结构的引导而流动。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均温板包含一盖体与一壳体。壳体与盖体相互密封,并于壳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内腔室。第一接头形成于盖体背对内腔室的一面。第一毛细结构包含一第一片体,第一片体直接形成于壳体面向盖体的一面。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一片体直接叠合于第二毛细结构的第二区段与壳体之间。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第一毛细结构包含一第二片体,第二片体直接形成于盖体面向壳体的一面。第二毛细结构的第一区段的一部分位于内腔室内,且接触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一片体或第二片体。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第二接头套接且围绕第一接头,且第二接头直接接触均温板。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焊料接合部。焊料接合部围绕第一接头的周缘,且封闭地填充至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均温板之间的间隔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第二接头围绕地连接管体的这端,且自管体的这端朝远离管体及第一接头的方向逐渐外扩,使得第二接头围绕出一锥状空间。锥状空间的最大口径大于管内空间的最大口径。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一鳍片组。鳍片组包含多个散热鳍片。这些散热鳍片彼此平行且间隔并列,且同时受到热管所贯穿。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热管呈直线状、L字形与U字形其中之一。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两个第一鳍片组及一第二鳍片组。这些第一鳍片组间隔地位于均温板上。每个第一鳍片组包含多个第一散热鳍片。热管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热管具有一长轴方向,长轴方向垂直穿过均温板的顶面,第一散热鳍片沿上述长轴方向间隔并列。这些热管包含至少一第一热管及至少一第二热管。其中一第一鳍片组的这些第一散热鳍片受到第一热管所垂直贯穿。另一第一鳍片组的这些第一散热鳍片受到第二热管所垂直贯穿。第二鳍片组包含一梯形体。梯形体介于这些第一鳍片组之间。梯形体包含多个第二散热鳍片。这些第二散热鳍片沿一正交长轴方向的横向方向于均温板上间隔并列。梯形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与二相对的倾斜部,底部相对顶部且固接至均温板上,顶部位于这些倾斜部之间。每个倾斜部与相邻的第一鳍片组相隔出一空隙。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任二相邻的第一散热鳍片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且均温板与最接近均温板的第一散热鳍片具有一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中,第一接头的数量为多个。热管的数量为一个,第二接头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位于热管的二相对端。热管的第二接头分别套接其中一第一接头。第二区段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第一区段的二相对端,这些第二区段分别连接内腔室内的第一毛细结构。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一第三鳍片组。第三鳍片组包含相对的一顶部与一底部。底部连接均温板的顶面。第三鳍片组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这些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纵向方向正交均温板的顶面的一法线方向。热管呈U字形,且热管的一部分放置于第三鳍片组的顶部上,另部分从第三鳍片组的顶部伸入第三散热鳍片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一第四鳍片组与一第三鳍片组。第三鳍片组位于均温板上,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这些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纵向方向正交均温板的顶面的一法线方向。第四鳍片组叠放于第三鳍片组上,包含多个第四散热鳍片。这些第四散热鳍片沿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热管呈U字形,且位于第三鳍片组及第四鳍片组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一第三鳍片组。第三鳍片组包含相对的一顶部与一底部。底部连接均温板的顶面。第三鳍片组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这些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纵向方向正交均温板的顶面的一法线方向。热管呈L字形,且热管的一部分放置于第三鳍片组的顶部,另部分从第三鳍片组的顶部伸入第三散热鳍片内。
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一第四鳍片组与一第三鳍片组。第三鳍片组位于均温板上,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这些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纵向方向正交均温板的顶面的一法线方向。第四鳍片组叠放于第三鳍片组上,包含多个第四散热鳍片。这些第四散热鳍片沿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热管呈L字形,位于第三鳍片组及第四鳍片组内。
如此,通过以上各实施例的所述架构,上述立体散热装置能够增加散热空间,也能够加速工作流体的回流效果,进而提升热循环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技术效果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说明书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立体散热装置于区域M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6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7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7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8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局部侧视图;以及
图8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1、12、13、14、15、16、17、18:立体散热装置
100:均温板
110:盖体
111:顶面
112:背面
120:壳体
121:内面
122:底面
130:第一接头
131:通道
131A:长轴方向
140:内腔室
150:第一毛细结构
151:第一片体
152:第二片体
200、201、202:热管
210、210A、210B:管体
211:管内空间
211A:长轴方向
212:封闭端
213:端面
214:内壁
220:第一段
220A:长轴方向
230:第二段
230A:长轴方向
240:弯折部
250:第一段
250A:长轴方向
260:第二段
260A:长轴方向
270:弯折部
280:第二接头
290:锥状空间
300、301、302:第二毛细结构
310、311、312:第一区段
311A:第一子区段
311B:第二子区段
311C:弯折区段
312A:第一子区段
312B:第二子区段
312C:弯折区段
340:第二区段
340A:长轴方向
350:第三区段
400:鳍片组
410、410A:散热鳍片
420:第一间隙
430、431:第二间隙
440:第一鳍片组
441、441A:第一散热鳍片
450:第二鳍片组
460:梯形体
461:顶面
462:底面
463:倾斜部
464:空隙
465:第二散热鳍片
466:横向方向
467:直线部
470:第三鳍片组
471:顶部
472:底部
473:第三散热鳍片
474:纵向方向
475:贯穿通道
480:第四鳍片组
481:横向沟槽
482:第四散热鳍片
500:工作流体
D1、D2:最大内径
M:区域
S:焊料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的。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0的局部分解图。图2为图1的立体散热装置10于区域M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立体散热装置10包括一均温板100、多个(例如2个)热管200与一工作流体500。均温板100包含一盖体110、一壳体120与一第一毛细结构150。壳体120与盖体110相互密封,并于壳体120与盖体110之间形成一内腔室140。第一毛细结构150位于内腔室140内。壳体120具有彼此相对的内面121与底面122,其中壳体120的内面121面向内腔室140,且壳体120的底面122背对内腔室140。盖体110具有彼此相对的顶面111与背面112,其中盖体110的背面112面向内腔室140,且盖体110的顶面111背对内腔室140。盖体110的顶面111具有多个(例如2个)第一接头130。第一接头130间隔地位于盖体110的顶面111。每个第一接头130从盖体110的顶面111朝上延伸,且每个第一接头130具有一接通内腔室140的通道131。这些第一接头130的这些通道131的长轴方向131A彼此平行。
每个热管200包含一管体210、一第二接头280与一第二毛细结构300。每个管体210呈直线状,且管体210的长轴方向211A同轴对齐每个通道131的长轴方向131A,且与盖体110的顶面111相互垂直,或者,至少接近垂直。管体210的长轴方向211A即为顶面111的法线方向。管体210具有一管内空间211,且管内空间211沿着通道131的长轴方向131A延伸。管体210远离均温板100的一端为封闭端212,且第二接头280位于管体210接近均温板100的另端。第二接头280连接第一接头130,使得管内空间211与内腔室140彼此接通。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头280连接且围绕管体210的另端,且第二接头280自管体210的另端朝远离管体210及第一接头130的方向逐渐外扩,使得第二接头280围绕出一锥状空间290。锥状空间290的最大内径D1大于管内空间211的最大内径D2。
第二毛细结构300呈L字型,包括一第一区段310与一第二区段340。第一区段310位于管内空间211内,且连接第二区段340。第一区段310与第二区段340皆为呈直线状的条状体。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二区段340自第一区段310的一端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140内,并且固定地连接第一毛细结构150。举例来说,第二区段340与第一区段310彼此正交,或者,至少接近正交。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一区段310并非固定于管内空间211的内壁214,第一区段310可能垂落于管内空间211内,或非固定依附至管内空间211的内壁214。工作流体500填注在管内空间211及内腔室140内,用以受第一毛细结构150及第二毛细结构300的引导而流动。
如此,当均温板100吸取一热源或电子元件(图中未示)的工作热能以加热并汽化工作流体500时,气态的工作流体500经由通道131流至热管200,便通过管内空间211流至远离热源的一端,从而经过冷凝变回液态,再通过第二毛细结构300的引导而流动至第一毛细结构150,借此可以带回远离热能的工作流体500,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更具体地,第一毛细结构150包含一第一片体151与一第二片体152。第一片体151与第二片体152分别位于内腔室140的二相对内侧,且彼此保持间距。举例来说,第一片体151直接形成于壳体120的内面121,且壳体120的内面121上布满第一片体151;换句话说,第一片体151的外型轮廓与壳体120的内面121的外型轮廓大致相同或至少接近。第二片体152直接形成于盖体110的背面112上,且盖体110的背面112上布满第二片体152;换句话说,第二片体152的外型轮廓与盖体110的背面112的外型轮廓大致相同或至少接近。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一区段310的一部分位于内腔室140内,且接触第一毛细结构150的第二片体152。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二区段340直接覆盖第一毛细结构150的第一片体151,且第一毛细结构150的第一片体151直接叠合于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二区段340与壳体120的内面121之间。
如此,远离热能的工作流体500的一部分能够从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一区段310流至第一毛细结构150的,且远离热能的工作流体500的另部分能够从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二区段340流至第一毛细结构150的,从而分别流回均温板100内的蒸发预设位置。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结构300的第二区段340为多个,这些第二区段340皆自第一区段310的一端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140内,且分别固定地连接不同区域的第一毛细结构150,但不以此为限。通过这些第二区段340的设计,可增加均温板100的均温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如此,若所述热源(图中未示)为多个,且分别间隔分布于壳体120的底面122时,这些第二区段340能够分别配置于这些热源的正上方,以便分别快速接收这些热源(图中未示)所发出的工作热能。
又,当热管200的第二接头280连接均温板100的第一接头130时,第一接头130插入第二接头280,使得第二接头280套接且围绕第一接头130,且第二接头280的端面213直接接触均温板100的盖体110的顶面111。接着,立体散热装置10更通过焊料将热管200与均温板100彼此固定地结合为一体,使得焊料形成一焊料接合部S于第二接头280与盖体110的顶面111,以及于第一接头130、第二接头280与盖体110的顶面111之间的间隔(参考锥状空间290),以便热管200与均温板100彼此结合为一体。换句话说,焊料接合部S一部分围绕第一接头130的周缘,且位于盖体110的顶面111,另部分封闭地填充于第一接头130、第二接头280与均温板100之间的间隔(参考锥状空间290)。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1的局部侧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1与图1的立体散热装置1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立体散热装置11还包含一鳍片组400。鳍片组400包含多个散热鳍片410。这些散热鳍片410同时受到热管200所贯穿,且这些散热鳍片410彼此平行且间隔并列。
更具体地,这些散热鳍片410沿管体210的长轴方向211A彼这些距地并列于热管200上。任二相邻的散热鳍片410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420,且最底部的散热鳍片(即最接近均温板的散热鳍片410A)至盖体110的顶面111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430。此些散热鳍片410之间的这些第一间隙420大致相同,且每个第一间隙420与上述第二间隙430大致相同。如此,当工作热能传至热管200之后,工作热能能够迅速地从热管200被传至这些散热鳍片410上,进而经由这些散热鳍片410发散至空气中。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2的纵向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2与图1的立体散热装置1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每个热管201的管体210A呈L字形,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一区段311呈L字形,而非直线状。
更具体地,每个管体210A包含一第一段220、一第二段230与一弯折部240,弯折部240连接第一段220与第二段230,使得第一段220的长轴方向220A与第二段230的长轴方向230A相互垂直,或者,至少接近垂直,且第二段230的长轴方向230A垂直通过盖体110的顶面111,其中封闭端212位于第一段220上,且第二接头280位于第二段230上。
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一区段311位于管内空间21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一区段311并非固定于管内空间211的内壁214,可能垂落于管内空间211内,或非固定依附至管内空间211的内壁214。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一区段311的一端连接管体210A的封闭端212,且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一区段311按序沿着第一段220、弯折部240与第二段230进入内腔室140内。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二区段340呈直线状,且第二区段340的长轴方向340A与第一段220的长轴方向220A相互平行,或者,至少接近平行。
更具体地,第一区段311包含一第一子区段311A、一第二子区段311B与一弯折区段311C。第一子区段311A与第二子区段311B呈弯折状,弯折区段311C连接第一子区段311A与第二子区段311B。第一子区段311A位于第一段220内的管内空间211,第二子区段311B位于第二段230内的管内空间211。弯折区段311C位于弯折部240内的管内空间211。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结构301的第二区段340为多个,这些第二区段340皆自第一区段311的一端(如第一子区段311B)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140内,且分别固定地连接不同区域的第一毛细结构150(如第一片体151或第二片体152),但不以此为限。通过这些第二区段340的设计,可增加均温板100的均温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如此,若所述热源(图中未示)为多个,且分别间隔分布于壳体120的底面122时,这些第二区段340能够分别配置于这些热源(图中未示)的正上方,以便分别快速接收这些热源(图中未示)所发出的工作热能。
于一实施例中,热管210A的第一段220面向均温板100的表面为平面,但不以此为限。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3的纵向剖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3与图1的立体散热装置1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热管202可为单一个或多个,且热管202的管体210B呈U字形,而非直线状,且第二接头28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管体210B的二相对端,分别套接对应的其中一第一接头130。第二毛细结构302包含第一区段312、第二区段340及第三区段350。第二毛细结构302的第一区段312呈U字形,而非直线状。第二毛细结构302的第二区段340及第三区段350分别位于第一区段312的二相对端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140内,并且固定地连接第一毛细结构150。第二毛细结构302的第一区段312位于管内空间211内。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热管202不具封闭端212。更具体地,管体210B包含一第一段250、二第二段260与二弯折部270。每个弯折部270连接第一段250的一端以及其中一第二段260,使得第一段250的长轴方向250A与第二段260的长轴方向260A相互垂直,或者,至少接近垂直。每个第二段260的长轴方向260A垂直地,或者,至少接近垂直地通过盖体110的顶面111。每个第二接头280位于第二段260的末端。第二毛细结构302的第一区段312按序沿着其中一第二段260、其中一弯折部270、第一段250、另一弯折部270与另一第二段260配置于热管202内。如此,气化后的工作流体500能够从均温板100的内腔室140凭着其中一第二接头280进入管内空间211。当气化后的工作流体500经过冷凝变回液态的工作流体500时,液态的工作流体500再通过第二毛细结构302的引导而流动至第一毛细结构150,甚至直接带回蒸发热源处,以达到散热的作用。
更具体地,第一区段312包含一第一子区段312A、二第二子区段312B与二弯折区段312C。第一子区段312A与其中一第二子区段312B呈弯折状,每个弯折区段312C连接第一子区段312A与其中一第二子区段312B。第一子区段312A位于第一段250内的管内空间211,第二子区段312B位于第二段260内的管内空间211。弯折区段312C位于弯折部270内的管内空间211。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结构302的第二区段340与第三区段350皆为多个,这些第二区段340皆自第一区段312的一端(如一第二子区段312B)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140内,且分别固定地连接不同区域的第一毛细结构150(第一片体151或第二片体152),这些第三区段350皆自第一区段312的一端(如另一第二子区段312B)弯折地延伸,并位于内腔室140内,且分别固定地连接不同区域的第一毛细结构150(第一片体151或第二片体152),但不以此为限。通过这些第二区段340与这些第三区段350的设计,可增加均温板100的均温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如此,若所述热源(图中未示)为多个,且分别间隔分布于壳体120的底面122时,这些第二区段340及第三区段350能够分别配置于这些热源的正上方,以便分别快速接收这些热源(图中未示)所发出的工作热能。
于一实施例中,热管202的第一段250面向均温板100的表面为平面,但不以此为限。
于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第一区段310、311、312分别占满对应的管内空间211的四分之三,此时第一区段310、311、312可吸附更多管内空间211经过冷凝变回液态的工作流体500,并引导更多液态的工作流体500至第一毛细结构150(第一片体151或第二片体152),进而提高散热效果,但不以此为限。
图6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4的立体图。图6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4的侧视图。如图6A与图6B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4与图3的立体散热装置11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立体散热装置14还包含二第一鳍片组440与一第二鳍片组450。这些第一鳍片组440间隔地位于均温板100上。每个第一鳍片组440包含多个第一散热鳍片441。上述这些热管区分为若干个第一热管200A以及若干个第二热管200B。一部分的这些第一散热鳍片441沿上述长轴方向211A间隔并列,且受到这些第一热管200A所垂直贯穿。另一部分的这些第一散热鳍片441沿上述长轴方向211A间隔并列,且受到这些第二热管200B所垂直贯穿。第一鳍片组440、第二鳍片组450与另个第一鳍片组440朝一纵向方向474按序排列。第二鳍片组450包含一梯形体460。梯形体460介于这些第一鳍片组440之间,且包含多个第二散热鳍片465。这些第二散热鳍片465沿一横向方向466彼此间隔并列。此横向方向466正交上述长轴方向211A,且正交上述纵向方向474。
梯形体460具有一顶面461、一底面462与二相对的倾斜部463,底面462相对顶面461且固接至均温板100上,顶面461位于这些倾斜部463之间,每个倾斜部463与相邻的第一鳍片组440相隔出一空隙464。如此,当工作热能的一部分能够从第一热管200A传至一部分的第一鳍片组440以及从第二热管200B传至另一部分的第一鳍片组440,且另部分能够从均温板100传至第二鳍片组450,进而分别经由这些第一散热鳍片441及这些第二散热鳍片465发散至空气中。于一实施例中,每个倾斜部463相对顶面461的一侧与底面462之间还包含直线部467,该直线部467垂直于底面462,但不以此为限。
须了解到,当工作热能传至第二鳍片组450之后,工作热能还能够从倾斜部463与第一鳍片组440之间的空隙464朝外发散至空气中。
更进一步地,任二相邻的第一散热鳍片441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420,任二第一间隙420大致相同。均温板100与最底部的第一散热鳍片(即最接近均温板100的第一散热鳍片441A)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隙431。第二间隙431大于第一间隙420。如此,当工作热能传至均温板100之后,工作热能还能够从第二间隙431发散至空气中。
图7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5的侧视图。如图7A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5与图5的立体散热装置13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立体散热装置15还包含一第三鳍片组470。第三鳍片组470包含相对的一顶部471与一底部472。底部472连接均温板100。第三鳍片组470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473。这些第三散热鳍片473沿一纵向方向474彼此间隔并列,且所述纵向方向474与上述的横向方向466及长轴方向211A正交。呈U字形的热管202的一部分放置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上,另部分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伸入第三散热鳍片473内。
更具体地,第三鳍片组470具有二贯穿通道475,每个贯穿通道475沿上述长轴方向211A延伸,以分别接通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与底部472。热管202的管体210B的第一段250位于这些第三散热鳍片473之外,且直接放置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且每个第二段260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伸入其中一贯穿通道475内。
在本实施例中,贯穿通道475的宽度与管体210B的第二段260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贯穿通道475的宽度大于管体210B的第二段260的宽度。
于一实施例中,热管202的第一段250面向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的表面为平面,但不以此为限。
图7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6的侧视图。如图7B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6与图7A的立体散热装置15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一第四鳍片组480。第四鳍片组480叠放于第三鳍片组470上方。第四鳍片组480包含多个第四散热鳍片482。这些第四散热鳍片482沿纵向方向474彼此间隔并列。呈U字形的热管202的一部分放置于第四鳍片组480内,另部分从第四鳍片组480伸入第三鳍片组470内。
更具体地,第四鳍片组480面向第三鳍片组470的一面凹设有一横向沟槽481。横向沟槽481介于第四鳍片组480与第三鳍片组470之间,且横向沟槽481共同形成于若干个第四散热鳍片482上。热管202的管体210B的第一段250位于横向沟槽481内,且直接放置于第三鳍片组470上,且每个第二段260从第四鳍片组480伸入其中一贯穿通道475内。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沟槽481的宽度与管体210B的第一段250的宽度大致相同,且贯穿通道475的宽度与管体210B的第二段260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者,横向沟槽481的宽度大于管体210B的第一段250的宽度,且贯穿通道475的宽度大于管体210B的第二段260的宽度。
图8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7的局部侧视图。如图8A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7与图7A的立体散热装置15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热管201的管体210A呈L字形,且管体210A的一部分放置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另部分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伸入第三散热鳍片473内。
更具体地,呈L字形的管体210A的第一段220位于这些第三散热鳍片473之外,且直接放置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且第二段230从第三鳍片组470的顶部471伸入其中一贯穿通道475内。
在本实施例中,贯穿通道475的宽度与管体210A的第二段230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贯穿通道475的宽度大于管体210A的第二段230的宽度。
于一实施例中,热管210A的第一段220面向均温板100的表面为平面,但不以此为限。
图8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8的局部侧视图。如图8B所示,本实施例的立体散热装置18与图7B的立体散热装置16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热管201的管体210A为呈L字形,并非呈U字形。呈L字形的管体210A共同位于第四鳍片组480及第三鳍片组470内。
更具体地,呈L字形的管体210A的第一段220位于第四鳍片组480的横向沟槽481内,且第二段230从第四鳍片组480伸入第三鳍片组470的其中一贯穿通道475内。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沟槽481的宽度与管体210A的第一段220的宽度大致相同,且贯穿通道475的宽度与管体210A的第二段230的宽度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中,均温板及热管皆包含高传导系数的金属材质或复合材质。传导系数例如为热传导系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金属材质例如为铜、铝、不锈钢或异质金属等等,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工作流体500例如为纯水、无机化合物、醇类、酮类、液态金属、冷煤、有机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毛细结构为具有多孔隙的结构能提供毛细力驱动工作流体500。举例来说,毛细结构是由粉末烧结体、网格体、纤维体、沟槽、须晶或前述任意组合所制成,其中当上述毛细层为粉末烧结体时,粉末烧结体为形成于管内空间211及内腔室的内壁的金属粉末烧结(sintered metal);当上述毛细层为纤维体时,纤维体包含由多个纤维线所扭转缠绕而成的纤维束。纤维线为金属纤维线、玻璃纤维线、碳纤维线、聚合物纤维线或其他可引导工作流体500的毛细材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最后,上述所公开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发明中。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限定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均温板,包含一内腔室、一第一毛细结构与至少一第一接头,该第一毛细结构位于该内腔室内,该第一接头接通该内腔室;
至少一热管,包含一管体、一第二毛细结构与至少一第二接头,该管体具有一管内空间,该第二接头位于该管体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接头,使得该管内空间与该内腔室彼此接通,该第二毛细结构包括一第一区段与至少一第二区段,该第一区段固定地位于该管内空间内,且连接该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自该第一区段的一端弯折地延伸,并位于该内腔室内,并且连接该第一毛细结构;以及
一工作流体,填注在该管内空间及该内腔室内,用以受着该第一毛细结构及该第二毛细结构的引导而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均温板包含一盖体与一壳体,该壳体与该盖体相互密封,并于该壳体与该盖体之间形成该内腔室,
其中该第一接头形成于该盖体背对该内腔室的一面,该第一毛细结构包含一第一片体,该第一片体直接形成于该壳体面向该盖体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的该第一片体直接叠合于该第二毛细结构的该第二区段与该壳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毛细结构包含一第二片体,该第二片体直接形成于该盖体面向该壳体的一面;以及
该第二毛细结构的该第一区段的一部分位于该内腔室内,且接触该第一毛细结构的该第一片体或该第二片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头套接且围绕该第一接头,且该第二接头直接接触该均温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焊料接合部,围绕该第一接头的周缘,且封闭地填充至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与该均温板之间的间隔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头连接且围绕该管体的该端,且自该管体的该端朝远离该管体及该第一接头的方向逐渐外扩,使得该第二接头围绕出一锥状空间,其中该锥状空间的最大口径大于该管内空间的最大口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还包含:
一鳍片组,包含多个散热鳍片,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彼此平行且间隔并列,且同时受到该热管所贯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管呈直线状、L字形与U字形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两个第一鳍片组,间隔地位于该均温板上,所述两个第一鳍片组中的每一者包含多个第一散热鳍片,该至少一热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多个热管具有一长轴方向,该长轴方向垂直通过该均温板的顶面,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沿该长轴方向间隔并列,所述多个热管包含至少一第一热管以及至少一第二热管,所述两个第一鳍片组其中一者的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受到该至少一第一热管所垂直贯穿,所述两个第一鳍片组其中另一者的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受到该至少一第二热管所垂直贯穿;以及
一第二鳍片组,包含一梯形体,该梯形体介于所述两个第一鳍片组之间,该梯形体包含多个第二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二散热鳍片沿一正交该长轴方向的横向方向于该均温板上间隔并列,
其中该梯形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与二相对的倾斜部,该底部相对该顶部且固接至该均温板上,该顶部位于所述多个倾斜部之间,每一所述多个倾斜部与相邻的所述两个第一鳍片组其中之一相隔出一空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二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且该均温板与最接近该均温板的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鳍片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大于该第一间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接头的数量为两个;
该至少一热管的数量为一个,该至少一第二接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该热管的二相对端,其中该热管的所述两个第二接头分别套接对应的该第一接头;以及
该第二毛细结构的该至少一第二区段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该第一区段的二相对端,其中所述两个第二区段分别连接该内腔室内的该第一毛细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三鳍片组,包含相对的一顶部与一底部,该底部连接该均温板的顶面,该第三鳍片组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该纵向方向正交该均温板的该顶面的一法线方向,
其中该热管呈U字形,且该热管的一部分放置于该第三鳍片组的该顶部上,另部分从该第三鳍片组的该顶部伸入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鳍片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三鳍片组,位于该均温板上,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该纵向方向正交该均温板的顶面的一法线方向;以及
一第四鳍片组,直接叠放于该第三鳍片组上,包含多个第四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四散热鳍片沿该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
其中该热管呈U字形,且位于该第三鳍片组及该第四鳍片组内。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三鳍片组,包含相对的一顶部与一底部,该底部连接该均温板的顶面,该第三鳍片组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该纵向方向正交该均温板的该顶面的一法线方向,
其中该热管呈L字形,且该热管的一部分放置于该第三鳍片组的该顶部,另部分从该第三鳍片组的该顶部伸入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鳍片内。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第三鳍片组,位于该均温板上,包含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三散热鳍片沿一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该纵向方向正交该均温板的顶面的一法线方向;以及
一第四鳍片组,叠放于该第三鳍片组上,包含多个第四散热鳍片,所述多个第四散热鳍片沿该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并列,
其中该热管呈L字形,位于该第三鳍片组及该第四鳍片组内。
CN202110494457.2A 2020-07-20 2021-05-07 立体散热装置 Pending CN1139661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53953P 2020-07-20 2020-07-20
US63/053,953 2020-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6135A true CN113966135A (zh) 2022-01-21

Family

ID=7654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1570.7U Active CN213907324U (zh) 2020-07-20 2020-12-11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散热装置
CN202023002801.1U Active CN213583120U (zh) 2020-07-20 2020-12-14 存储器散热器
CN202023019909.1U Active CN215466658U (zh) 2020-07-20 2020-12-15 散热模块
CN202120484625.5U Active CN214545253U (zh) 2020-07-20 2021-03-05 图案化发光散热鳍片组
CN202110493983.7A Pending CN113966134A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温板结构
CN202110494457.2A Pending CN113966135A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20962851.XU Active CN215491237U (zh) 2020-07-20 2021-05-07 电子组件及其均温板
CN202120962574.2U Active CN215269229U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20957360.6U Active CN215222826U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温板结构
CN202121039404.3U Active CN215491238U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10520311.0A Pending CN113959245A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21254606.XU Active CN215500169U (zh) 2020-07-20 2021-06-04 掀盖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枢转散热装置
CN202121254594.0U Active CN215499871U (zh) 2020-07-20 2021-06-04 掀盖式电子装置及其枢转式散热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1570.7U Active CN213907324U (zh) 2020-07-20 2020-12-11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散热装置
CN202023002801.1U Active CN213583120U (zh) 2020-07-20 2020-12-14 存储器散热器
CN202023019909.1U Active CN215466658U (zh) 2020-07-20 2020-12-15 散热模块
CN202120484625.5U Active CN214545253U (zh) 2020-07-20 2021-03-05 图案化发光散热鳍片组
CN202110493983.7A Pending CN113966134A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温板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62851.XU Active CN215491237U (zh) 2020-07-20 2021-05-07 电子组件及其均温板
CN202120962574.2U Active CN215269229U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20957360.6U Active CN215222826U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温板结构
CN202121039404.3U Active CN215491238U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10520311.0A Pending CN113959245A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体散热装置
CN202121254606.XU Active CN215500169U (zh) 2020-07-20 2021-06-04 掀盖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枢转散热装置
CN202121254594.0U Active CN215499871U (zh) 2020-07-20 2021-06-04 掀盖式电子装置及其枢转式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220018609A1 (zh)
CN (13) CN213907324U (zh)
TW (10) TWM61045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907324U (zh) * 2020-07-20 2021-08-06 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散热装置
CN214426509U (zh) * 2021-03-18 2021-10-19 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US20230247799A1 (en) * 2022-02-01 2023-08-03 Cisco Technology, Inc. Heat pipe with localized heatsink
CN218417125U (zh) * 2022-02-18 2023-01-31 安徽维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TWI807699B (zh) * 2022-03-17 2023-07-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熱傳轉軸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3371U (en) * 2002-12-02 2003-09-1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vapor phase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US20070227703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Bhatti Mohinder S Evaporatively cooled thermosiphon
JP4714638B2 (ja) * 2006-05-25 2011-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CN101941072B (zh) * 2009-07-08 2013-06-0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
TWM399307U (en) * 2010-07-02 2011-03-01 Uni Calsonic Corp Loope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US11073340B2 (en) * 2010-10-25 2021-07-27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sive two phase heat transfer systems
CN102163910B (zh) * 2011-03-29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模块以及应用该电源模块的电子设备
TWI588439B (zh) * 2015-05-25 2017-06-21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導熱結構及其製法
JP6062516B1 (ja) * 2015-09-18 2017-01-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US10119766B2 (en) * 2015-12-01 2018-11-0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7278089B (zh) * 2016-04-07 2019-07-19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热导结构
US20170312871A1 (en) * 2016-04-30 2017-11-02 Taiwan Microloops Corp. Assembly structure of heat pipe and vapor chamber and assembly method threreof
US20170314873A1 (en) * 2016-04-30 2017-11-02 Taiwan Microloops Corp. Heat conduction modul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42541A (zh) * 2016-05-27 2017-12-0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US10663231B2 (en) * 2016-06-08 2020-05-26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conducting device
TWM556324U (zh) * 2016-06-17 2018-03-01 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TWM533401U (en) * 2016-06-21 2016-12-0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CN206237732U (zh) * 2016-12-16 2017-06-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智能硬件
US11054189B2 (en) * 2017-05-03 2021-07-06 Socpra Sciences Et Genie S.E.C. Polymer-based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679207B (zh) * 2017-05-25 2021-06-2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107557825B (zh) * 2017-07-21 2019-11-05 林进东 铜粉金属镀层、金属基板、节能防胀爆散热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TWI634303B (zh) * 2017-07-31 2018-09-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均熱板
TWI635386B (zh) * 2017-08-18 2018-09-1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TWM562957U (zh) * 2018-04-13 2018-07-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單元結合強化結構
US20200068745A1 (en) * 2018-08-22 2020-02-2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I681162B (zh) * 2019-03-14 2020-01-0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均溫板結構
TWM582575U (zh) * 2019-04-26 2019-08-2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Composite uniform temperature plate structure
CN111076583A (zh) * 2019-11-26 2020-04-28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元件结合结构
TWM590849U (zh) * 2019-11-26 2020-02-1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散熱元件結合結構
TWM597424U (zh) * 2020-03-27 2020-06-2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CN213907324U (zh) * 2020-07-20 2021-08-06 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7046U (zh) 2021-09-11
TWI728942B (zh) 2021-05-21
CN215491237U (zh) 2022-01-11
TW202204842A (zh) 2022-02-01
TWI776497B (zh) 2022-09-01
CN113959245A (zh) 2022-01-21
CN213907324U (zh) 2021-08-06
TWM617759U (zh) 2021-10-01
US20220018610A1 (en) 2022-01-20
CN215500169U (zh) 2022-01-11
TW202204840A (zh) 2022-02-01
CN215491238U (zh) 2022-01-11
CN213583120U (zh) 2021-06-29
CN215499871U (zh) 2022-01-11
TWM616962U (zh) 2021-09-11
US20220018609A1 (en) 2022-01-20
TWI809391B (zh) 2023-07-21
TWM610451U (zh) 2021-04-11
TWM621682U (zh) 2022-01-01
US11698229B2 (en) 2023-07-11
TWM612891U (zh) 2021-06-01
US20220018608A1 (en) 2022-01-20
CN215466658U (zh) 2022-01-11
TW202205567A (zh) 2022-02-01
CN214545253U (zh) 2021-10-29
CN215269229U (zh) 2021-12-21
TWI768877B (zh) 2022-06-21
TW202204839A (zh) 2022-02-01
CN215222826U (zh) 2021-12-17
CN113966134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9229U (zh) 立体散热装置
JPH04208393A (ja) ヒートパイプ放熱器
JP2011138974A (ja) ヒートシンク
US7278467B2 (en) Liquid-cooled heat radiator kit
US10989453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improved heat removing efficiency
US7056017B2 (en)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maging system
US20060113662A1 (en) Micro heat pipe with wedge capillaries
CN111669944A (zh) 3d相变超导散热器
US20190331431A1 (en) Loop heat pipe with different pipe diameters
KR101954721B1 (ko) 조명기기용 냉각모듈
CN215529697U (zh) 一种真空均热板
CN219718903U (zh)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216600611U (zh) 散热器结构
KR102623209B1 (ko) 냉각 장치
CN211352907U (zh) 一种热虹吸翅片板
CN220402207U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散热设备
EP4050457A1 (en) Heat exchange system us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ol component and computer host
CN216852934U (zh) 工质散热装置及工控设备
CN214800420U (zh) 散热模块
CN117121189A (zh) 用于将热量从电子热源传递到散热片的散热器
CN111623655B (zh) 热交换装置
KR101211607B1 (ko) 엑스선관의 방열장치
TWM637103U (zh) 散熱模組
CN110996627A (zh) 一种热虹吸翅片板
CN116592678A (zh) 一种双蒸发器超薄环路热管及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