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8903U -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8903U
CN219718903U CN202320525799.0U CN202320525799U CN219718903U CN 219718903 U CN219718903 U CN 219718903U CN 202320525799 U CN202320525799 U CN 202320525799U CN 219718903 U CN219718903 U CN 219718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sistance
radiating
refrigerant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57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57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8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8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8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其中,该散热管包括第一纵管、第二纵管和至少一个横管。所述第一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入口;与所述第一纵管间隔设置的第二纵管,所述第二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出口;至少一个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管和所述第二纵管连通;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或所述第二纵管的连接处形成流路岔口,冷媒在流路岔口分流或汇聚。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管解决现有窗式空调对其电控板的散热效果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控板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窗式空调在空间结构上都需要设置得比较紧凑,而在空间狭小的窗式空调内,电控板的高效散热尤为重要,特别是电控板上的整流桥、IGBT、IPM等元器件,如果这些元器件温度过高,则会极大地影响窗式空调的性能。因此,现有的一些窗式空调会通过冷媒散热的方式对其电控板进行散热,也即,将通有冷媒的散热管道靠近电控板设置,进而通过冷媒带走电控板上的热量。
而在现有技术中,一些散热管道会呈S形延伸而增加散热面积,但是这种结构的管道冷媒流路单一,导致冷媒离管道入口越远温度越高,进而对电控板上距离管道入口较远的元器件的散热效率较低,整体的散热效果仍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管,以解决现有窗式空调对其电控板的散热效果仍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散热管包括第一纵管、第二纵管和至少一个横管。所述第一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入口;与所述第一纵管间隔设置的第二纵管,所述第二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出口;至少一个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管和所述第二纵管连通;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或所述第二纵管的连接处形成流路岔口,冷媒在所述流路岔口分流或汇聚。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所述第二纵管围合形成散热区;或,相邻两个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所述第二纵管围合形成散热区。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常规段和至少一个第一增阻段,所述第一增阻段的冷媒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一常规段的冷媒流通阻力;所述第二纵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常规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增阻段,所述第二增阻段的冷媒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二常规段的冷媒流通阻力;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常规段与冷媒管道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常规段与冷媒管道连通,所述横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常规段与所述第一增阻段的连接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常规段与所述第二增阻段的连接处。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常规段的管径;所述第二增阻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常规段的管径。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和第二增阻段内设有阻流件。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所述第二增阻段中的冷媒流量与所述横管中的冷媒流量相等或相近。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控板散热结构,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包括电控板和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管,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多个元器件,所述散热管设于所述电控板上,至少部分所述元器件分别对应多个所述散热区设置。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多个元器件,至少部分所述元器件分别伸入所述第一纵管、所述第二纵管和所述横管之间围合出的散热区内,所述元器件与所述散热管之间设有绝缘导热层;或者,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多个元器件,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基板和连接在所述散热基板上的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基板覆盖在所述多个元器件上,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具有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每个所述横管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板和所述散热管均安装在所述电控盒内;所述电控盒内还设有防护围板,所述防护围板围绕于所述散热管的周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控板散热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纵管和第二纵管,第一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形成有冷媒入口,第二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形成冷媒出口;同时,第一纵管和第二纵管之间连通有至少一个横管,且横管与第一纵管或第二纵管的连接处形成流路岔口。当冷媒流经流路岔口时,部分冷媒会流入所述横管,进而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此时因为还有部分冷媒沿着第一纵管或第二纵管直接流向距离冷媒入口更远的位置,进而能够在冷媒温度变得较高之前对距离冷媒入口较远的元器件进行散热,也即能够提高距离冷媒入口较远的元器件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散热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散热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电控板散热结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电控板散热结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散热管 32 冷媒出口 60 第一连接管
20 第一纵管 33 第二常规段 70 第二连接管
21 第一增阻结构 34 第二增阻段 100 电控板散热结构
22 冷媒入口 40 横管 110 散热件
23 第一常规段 50 散热区 111 散热基板
24 第一增阻段 51 第一散热区 112 散热翅片
30 第二纵管 52 第二散热区 120 电控盒
31 第二增阻结构 121 防护围板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管,以解决现有窗式空调对其电控板的散热效果不够好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散热管10包括第一纵管20、第二纵管30和至少一个横管40,这里需要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定义的“纵管”和“横管40”是为了区分两种不同延伸方向的管路,并不代表在实际应用时“纵管”一定要纵向延伸,也不代表“横管40”一定要横向延伸。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的安装方式,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可以沿重力方向竖向延伸,也可以水平延伸,还可以倾斜延伸,横管40可以是水平延伸、竖向延伸、倾斜延伸中的一种。为了更加清楚地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本申请以“纵管竖向延伸,横管40横向延伸”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管2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入口22,第二纵管30与所述第一纵管2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纵管3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出口32。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冷媒能够流入散热管10并流出,并且保证冷媒能够流经散热管10内更多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管20的下端形成有冷媒入口22,第一纵管20的上端封闭设置,第二纵管30则是上端形成有冷媒出口32,第二纵管30的下端封闭设置。而为便于生产,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在管径和长度上可以相同设置,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之间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与第一纵管20连接的冷媒管道可以是蒸发器上的冷媒管,或者是连接在蒸发器和冷媒入口22之间的中间连接管;同样的,与第二纵管30连接的冷媒管道可以是压缩机上的冷媒管道,也可以是连接在压缩机和冷媒出口32之间的中间连接管。
对于横管40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横管40位于所述第一纵管20和所述第二纵管30之间,并且每个所述横管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管20和所述第二纵管30连通。具体的,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平行延伸,进而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在任意位置之间的间距相同,因此多个横管40之间在长度和管径上可以相同设置。其中,每个横管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连通,如此使得冷媒可以通过横管40在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之间流动。在实际生产时,第一纵管20、第二纵管30和多个横管4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相互之间分别独立生产后再组装起来。另外,横管40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横管40设有五个,五个横管40沿第一纵管20或第二纵管3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管40与所述第一纵管20或所述第二纵管30的连接处形成流路岔口,冷媒在流路岔口分流或汇聚。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冷媒从冷媒入口22流入第一纵管20后,在流经第一个流路岔口时,部分冷媒会流入横管40并流向第二纵管30,其他部分的冷媒则沿着第一纵管20继续向前流动,此时冷媒形成分流。流入第一纵管20的冷媒亦是如此,在流经第一纵管20内从下至上第一个流路岔口时,部分冷媒会流入横管40并流回第一纵管20,其他部分的冷媒则沿着第二纵管30继续向前流动,此时冷媒也是分流的。而在第一纵管20内从下至上第二个流路岔口中,横管40内的冷媒流流进第一纵管20并与第一纵管20内的冷媒汇合,此时冷媒形成汇聚;同样的,第二纵管30内从下至上第二个流路岔口也是冷媒汇聚。
因此可以理解,当冷媒流经流路岔口时,部分冷媒流入所述横管40,进而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此时因为还有部分冷媒沿着第一纵管20或第二纵管30直接流向距离冷媒入口22更远的位置,进而能够在冷媒温度变得较高之前对距离冷媒入口22较远的元器件进行散热,也即能够提高距离冷媒入口22较远的元器件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
也即,本申请提高提供的散热管10能够在提高散热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对距离冷媒入口较远的元器件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对电控板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所述横管40与所述第一纵管20、所述第二纵管30围合形成散热区50,或者,相邻两个所述横管40与所述第一纵管20、所述第二纵管30围合形成散热区50。可以理解,在通过本申请散热管10对电控板进行散热时,电控板上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可以位于散热区50内,使得元器件的周侧都被散热管10包围,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管20上设有多个第一增阻结构21,所述第二纵管30上设有多个第二增阻结构31,第一增阻结构21和第二增阻结构31都是用于增加其所在位置的流动阻力,同时第一增阻结构21和第二增阻结构仍允许冷媒流过。
因此,第一增阻结构21和第二增阻结构31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以实现增加所在位置的流动阻力的目的。比如,第一增阻结构21和第二增阻结构31可以为安装在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内的挡板(挡板设有通孔)、网布、阀门(可以控制开合角度)等阻力部件,该阻力部件的设置使得其所在位置的流通面积减小,进而可以增大流动阻力,迫使部分冷媒向其他阻力更小的方向流动。又比如,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可以分别设置管径相对其他位置小的多个管段,该多个管径较小的管段即可构成第一增阻结构21或第二增阻结构31,如此也可以迫使部分冷媒流向其他方向(比如管径更大的横管40)。
同时,为了使得散热管10对电控板的散热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横管40之间间隔形成散热区50,多个所述散热区50包括交替排布的第一散热区51和第二散热区52,多个所述第一增阻结构21分别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区51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增阻结构31分别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区52设置。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之间连接有五个横管40,五个横管40之间间隔设置,进而形成有四个散热区50,四个散热区50包括一一交替排布的两个第一散热区51和两个第二散热区52,即图中的四个散热区50从上到下依次是第一散热区51、第二散热区52、第一散热区51和第二散热区52。第一纵管20内设有两个第一增阻结构21,两个第一增阻结构21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区51的一侧;第二纵管30内也设有两个第二增阻结构31,两个第二增阻结构31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第二散热区52的一侧。
请参考图1所示的散热管10结构来理解,冷媒入口22位于第一纵管20的下端,当冷媒通过冷媒入口22流入第一纵管20并经过第一个第二散热区时,由于第一增阻结构21的阻碍,大部分的冷媒会通过最下侧的、流动阻力相对更小的一个横管40流向第二纵管30,少部分冷媒则穿过第一增阻结构21继续沿第一纵管20流动。当冷媒在第二纵管30内流过最下侧的一个第一散热区51的一侧后,由于第二增阻结构31的阻碍,大部分冷媒会通过横管40(这里说的是从下向上数的第二个横管40)流向第一纵管20,少部分冷媒则穿过第二增阻结构31继续沿第二纵管30流动。随后,冷媒会继续在另一个第一增阻结构21的阻碍作用下再次流向第二纵管30,以及在另一个第二增阻结构31的的阻碍作用下再次流回第一纵管20,如此反复,直到冷媒流到冷媒出口32并流出。因此可以理解,因为散热管10内的冷媒在第一增阻结构21和第二增阻结构31的阻碍下流动方向和速度都不断发生改变,所以便提高了冷媒在散热管10内的流动时间和湍流强度,进而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提高对电控板的散热效果。
综上,在将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管10应用于电控板的散热时,散热管10可以安装在电控板上,电控板上发热较多的元器件可以对应设置在相邻两个横管40之间的散热区50内,进而使得元器件的四周都被散热管10包围,增大散热面积。然后再通过第一纵管20或第二纵管30上的冷媒入口22通入冷媒。因为第一纵管20内设有多个第一增阻结构21,第一增阻结构21增大了冷媒在第一纵管20内的流动阻力,所以会促使大部分冷媒通过横管40流向第二纵管30,少部分冷媒穿过第一增阻结构21继续沿第一纵管20流动。又因为第二纵管30内设有多个第二增阻结构31,第二增阻结构31增大了冷媒在第二纵管30内的流动阻力,所以会促使大部分冷媒再次通过横管40流向第一纵管20,少部分冷媒穿过第二增阻结构31而继续沿第二纵管30流动。如此循环反复,使得在部分冷媒沿着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流动的同时,还有部分冷媒会通过横管40在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之间反复穿梭,进而使得每个散热区50的周侧都有冷媒流过,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对电控板上的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纵管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常规段23和至少一个第一增阻段24,所述第一增阻段24的冷媒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一常规段23的冷媒流通阻力;所述第二纵管3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常规段33和至少一个第二增阻段34,所述第二增阻段34的冷媒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二常规段33的冷媒流通阻力;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常规段23与冷媒管道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常规段33与冷媒管道连通,所述横管40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常规段23与所述第一增阻段24的连接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常规段33与所述第二增阻段34的连接处。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管20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常规段23和多个第一增阻段24,所述第一增阻段24的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一常规段23的流通阻力,此时所述第一增阻段24形成所述第一增阻结构21;同样的,所述第二纵管30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二常规段33和多个第二增阻段34,所述第二增阻段34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二常规段33的流通阻力,所述第二增阻段34形成所述第二增阻结构31。如图2所示,横管4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常规段23与第一增阻段24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常规段33与第二增阻段34的连接处。
而实现第一增阻段24的流通阻力高于第一常规段23的流通阻力、以及第二增阻段34流通阻力高于第二常规段33的流通阻力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24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常规段23的管径,所述第二增阻段34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常规段33的管径,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管20通过设置管径较小的第一增阻段24来形成第一增阻结构21,第二纵管30也是通过管径较小的第二增阻段34来形成第二增阻结构31,如此便不需要额外在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内组装其他的阻力部件,进而使得散热管10的结构更加简单易得。而实现第一增阻段24的管径小于第一常规段23的管径、以及实现第二增阻段34的管径小于第二常规段33的管径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可以通过对模具进行相应的设计或改进,使得在成型出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时,同步成型出管径较小的第一增阻段24或第二增阻段34。又比如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24由所述第一纵管20部分内缩变形而形成,所述第二增阻段34由所述第二纵管30部分内缩变形而形成。也即,不需要对模具进行相应的设计或改进,只需要通过钳子、夹具等工具在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上相应的位置进行夹紧变形,使得第一纵管20和第二纵管30部分位置内缩变形,该内缩变形的位置即可作为第一增阻段24或第二增阻段34,如此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又比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24和第二增阻段34内设有阻流件,阻流件可以是挡板(挡板设有通孔)、网布、阀门(可以控制开合角度)等阻力部件,仅需能够增加冷媒流通阻力且不会完全阻断冷媒即可,具体的阻流件结构、安装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阻段24、所述第二增阻段34中的冷媒流量与所述横管40中的冷媒流量相等或相近,也即冷媒均匀分流于第一增阻段24、第二增阻段34和横管40内,如此可以使得散热管10对电控板的散热更加均匀,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交替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区51和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区52中,最接近所述冷媒入口22的散热区50为第二散热区52。具体的,当冷媒入口22设于第二纵管30的下端时,为了使大部分冷媒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更长,本实施例将最接近冷媒入口22的散热区50设置为第二散热区52,可以理解,当冷媒流过第一个第二散热区并到达第一个流路岔口时,因为第一散热区51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增阻结构21,大部分冷媒会先通过最下侧的横管40流向第二纵管30,而不是沿着第一纵管20继续流过下一个散热区,因此可以增大大部分冷媒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进而带走更多的热量,实现高效散热。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管10还包括第一连接管60和第二连接管70;所述第一连接管60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32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压缩机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70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32连通,另一端用于与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60和所述第二连接管70向同一侧延伸,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60和第二连接管70都向第一纵管20所在的一侧延伸。可以理解,如此可以使得散热管10在应用于空调器内时,蒸发器和压缩机上分别用于与第一连接管60和第二连接管70连接的位置可以位于散热管10的同一侧,如此有利于后续的组装和维修,并且有利于简化空调器的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控板散热结构100,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100包括电控板(未图示)和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管10,该散热管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控板散热结构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多个元器件(未图示),所述散热管10设于所述电控板上,至少部分所述元器件分别对应多个所述散热区50设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控板上的多个元器件中,有的元器件发热量较大,比如整流桥、IGBT、IPM等,而有的元器件发热量较小,因此,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可以对应散热效果较好的散热区50设置,如此可以更加高效地散热。当然,在成本、安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电控板上的每个元器件在散热管10上设置相应的散热区50,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元器件对应散热区50设置”既可以是元器件直接位于散热区50内,进而被第一纵管20、第二纵管30和相邻的两个横管40环绕;也可以是对应在散热区50轴向方向上的一侧,此时元器件和散热管10之间设置对应的导热结构(比如导热胶、散热翅片等),散热结构伸入散热区50内并被散热管10包围,此时元器件上的热量先传递到导热部件上,再传递到散热管10上,如此同样可以实现高效散热。
可以理解,因为散热管10内流通的是冷媒,在环境空气温度较高时,散热管10表面可能产生凝露,而如果凝露流到电控板上,则可能导致电控板短路、漏电等情况,因此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元器件分别伸入多个所述散热区50内,所述元器件与所述散热管10之间设有绝缘导热层,其中导热绝缘层可以由导热硅脂形成,如此既可以保证元器件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管10上,还能避免散热管10上产生的凝露接触到元器件。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和图4,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100还包括散热件110,所述散热件110包括散热基板111和连接在所述散热基板111上的多个散热翅片112,所述散热基板111覆盖在所述多个元器件上,所述散热管10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上具有所述散热翅片112的一侧,每个所述横管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12之间,也即每个散热区50都伸入有多个散热翅片112。可以理解,通过散热基板111将元器件进行覆盖,散热管10上产生的凝露就不会流到元器件上,避免电控板发生短路或漏电的情况。同时,因为散热板上的散热翅片112通常是间隔设置的,多以散热管10内的每个横管40都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12之间,如此既能够使得散热管10和散热件11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散热效果更好,还能够通过散热翅片112夹持横管40而实现对散热管10的定位。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100还包括电控盒120,所述电控板和所述散热管10均安装在所述电控盒120内;所述电控盒120内还设有防护围板121,所述防护围板121围绕于所述散热管10的周侧,可以理解,通过设置防护围板121,可以避免散热管10上产生的凝露流动到电控板上不需要散热管10进行散热的其他元器件上,保证电控板上其他元器件的工作稳定性。其中,防护围板121可以和电控盒120的壳体一体成型,或者,当散热管10靠近电控盒120的边缘设置时,防护围板121的某一部分可以由电控盒120的部分壳体形成,如此有利于简化电控盒120的结构。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控板散热结构100,该电控板散热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纵管,所述第一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入口;
与所述第一纵管间隔设置的第二纵管,所述第二纵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冷媒管道连通形成冷媒出口;
至少一个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管和所述第二纵管连通;
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或所述第二纵管的连通处形成流路岔口,冷媒在所述流路岔口分流或汇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所述第二纵管围合形成散热区;
或,相邻两个所述横管与所述第一纵管、所述第二纵管围合形成散热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常规段和至少一个第一增阻段,所述第一增阻段的冷媒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一常规段的冷媒流通阻力;
所述第二纵管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常规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增阻段,所述第二增阻段的冷媒流通阻力高于所述第二常规段的冷媒流通阻力;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常规段与冷媒管道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常规段与冷媒管道连通,所述横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常规段与所述第一增阻段的连接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常规段与所述第二增阻段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阻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常规段的管径;
所述第二增阻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常规段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阻段和第二增阻段内设有阻流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阻段、所述第二增阻段中的冷媒流量与所述横管中的冷媒流量相等或相近。
7.一种电控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设于所述电控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多个元器件,至少部分所述元器件分别伸入所述第一纵管、所述第二纵管和所述横管之间围合出的散热区内,所述元器件与所述散热管之间设有绝缘导热层;
或者,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多个元器件,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基板和连接在所述散热基板上的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基板覆盖在所述多个元器件上,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具有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每个所述横管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散热结构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板和所述散热管均安装在所述电控盒内;
所述电控盒内还设有防护围板,所述防护围板围绕于所述散热管的周侧。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控板散热结构。
CN202320525799.0U 2023-03-16 2023-03-16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Active CN219718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5799.0U CN219718903U (zh) 2023-03-16 2023-03-16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5799.0U CN219718903U (zh) 2023-03-16 2023-03-16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8903U true CN219718903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5799.0U Active CN219718903U (zh) 2023-03-16 2023-03-16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8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15143A1 (zh) 基于热超导散热板的电控器及空调室外机
CN110848822A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105514064A (zh) 散热器
CN219718903U (zh)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211575316U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106500202A (zh) 一种室外机的散热装置
CN107731765B (zh) 一种一体化液冷散热器
CN215935393U (zh) 一种水冷式可控硅散热器
CN211019806U (zh)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装置
CN219978816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207353232U (zh) 一种带封条的肋片型散热器
CN110848821A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19628218U (zh) 一种通讯工程用通信柜散热装置
CN219421427U (zh) 散热装置及工控设备
CN219421428U (zh) 散热装置及工控设备
CN216852934U (zh) 工质散热装置及工控设备
CN220061963U (zh) 电控装置及制冷设备
CN218069842U (zh) 一种高效散热器
CN219037147U (zh) 一种回形铝冷凝器
CN215956958U (zh) 一种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454736U (zh) 一种具有铝合金散热片的复合型散热器
CN210537207U (zh) 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CN217636927U (zh) 热管密排式散热器
CN210741198U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盒
CN220817931U (zh) 空调外机和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