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8816U - 一种cpu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cpu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8816U
CN219978816U CN202321066089.2U CN202321066089U CN219978816U CN 219978816 U CN219978816 U CN 219978816U CN 202321066089 U CN202321066089 U CN 202321066089U CN 219978816 U CN219978816 U CN 219978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ng
heat
base
heat sin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60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登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a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a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a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a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60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8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8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8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PU散热器,包括:底座和散热鳍片组,底座包括基板和导热板,导热板设置在基板下方,基板上设置有制冷室和制冷管,制冷管与制冷室连通,制冷室内设置有制冷液以及水泵,制冷液在水泵作用下能够向制冷管流通,散热鳍片组设置在基板上方,散热鳍片组至少有两组,两组散热鳍片组之间设置有风冷装置,制冷管插接在散热鳍片组上,通过在基板内设置制冷室并将与制冷室连接的制冷管插接在散热鳍片组上,加快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效果,在两组散热鳍片组之间设置风冷装置,加快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性能,同时制冷管也为导热管,将导热片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组的同时制冷管将部分热量进行挥发,从而提高散热装置整体导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CPU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作为保证温度正常的元件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如计算机中常用的CPU散热器,要提高散热器底座的热传导能力,选用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的材质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好热源如CPU与散热器底座的结合的紧密程度问题,根据热传导的定律,接触面积越大,就能使热量越快地散发出去,同时接触距离越小,热量散发的越快,故而对于散热器底座与CPU的接触距离和面积就更显重要。
例如公开号:CN2119062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公开了一种处理器的散热器底座及散热器机架、散热器,虽然解决了上述底座的接触面积问题,但在散热器机架上的散热器底座仅设置风冷散热器或者水冷散热器的方式还是存在散热器主体散热性能较低的问题。
故而现在提出一种CPU散热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PU散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PU散热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散热鳍片组,
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下方,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制冷室和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所述制冷室连通;
所述制冷室内设置有制冷液以及水泵,所述制冷液在所述水泵作用下能够向所述制冷管流通;
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所述散热鳍片组至少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散热鳍片组之间设置有风冷装置,所述制冷管插接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两端,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扣接在两组所述散热鳍片两侧,所述连接架宽度大于所述风冷装置宽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散热鳍片上至少连接三根制冷管,其中一根所述制冷管插接在所述连接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管位于所述底座端为扁平结构,并与导热板平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导热板与待散热元件接触面为冷却面,所述冷却面开设侧凹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组上的散热鳍片为鱼鳞结构,其外扩区表面呈倒角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管与所述基板通过氮气保护钎焊炉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内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管内表面与所述制冷室内表面皆设置有石墨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冷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本体,所述散热风扇本体由多个完整叶片为一体成型,且每两相邻的叶片间均具有一重叠区域,以形成导风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内设置制冷室并将与制冷室连接的制冷管插接在散热鳍片组上,加快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效果,同时将两组散热鳍片组设置为相互扣合的形式,并在两组散热鳍片组之间设置风冷装置,加快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性能;
同时制冷管也为导热管,将导热片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组的同时,制冷管将部分热量进行挥发,从而提高了散热装置整体的导热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连接板,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在待散热装置上,同时连接件上设置连接架,通过连接架将风冷装置稳定固定,同时连接架宽度大于风冷装置宽度,使得风冷装置出的冷风全部向散热鳍片组方向移动,提高风冷装置的使用性能,并且制冷管插接在连接架上,将散热鳍片组稳定的固定在连接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散热器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散热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底座平面图。
图中:1、底座;10、基板;101、制冷管;102、制冷室;11、导热板;12、连接板;13连接架;
2、散热鳍片组;21、鱼鳞结构;
3、风冷装置;31、散热风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CPU散热器,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散热鳍片组2,底座1包括基板10和导热板11,导热板11设置在基板10下方,基板10设置有制冷室102和制冷管101,制冷管101与制冷室102连通,制冷室102内设置有制冷液以及水泵,制冷液在水泵作用下能够向制冷管101流通,散热鳍片组2设置在基板10上方,散热鳍片组2至少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两组散热鳍片组2之间设置有风冷装置3,制冷管101插接在散热鳍片组2上。
通过在基板10内设置制冷室102并将与制冷室102连接的制冷管101插接在散热鳍片组2上,加快散热鳍片组2的散热效果,同时将两组散热鳍片组2设置为相互扣合的形式,并在两组散热鳍片组2之间设置风冷装置3,加快散热鳍片组2的散热性能;
同时制冷管101也为导热管,将导热片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组2的同时,制冷管101将部分热量进行挥发,从而提高了散热装置整体的导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底座1还包括连接板12,连接板12设置在导热板11两端,连接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在CPU待散热处,连接板12上设置有连接架13,连接架13扣接在两组散热鳍片两侧,连接架13宽度大于风冷装置3宽度,通过连接架13将风冷装置3稳定固定,同时连接架13宽度大于风冷装置3宽度,使得风冷装置3出的冷风全部向散热鳍片组2方向移动,提高风冷装置3的使用性能,每组散热鳍片上至少连接三根制冷管101,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其中一根制冷管101插接在连接架13上,将散热鳍片组2稳定的固定在连接架13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冷管101位于底座1端为扁平结构,并与导热板11平面平齐,保证导热板11能够完全贴合在CPU处理器散热的顶面上,导热板11为矩形结构,导热板11与待散热元件接触面为冷却面,冷却面开设侧凹面,改善了冷却平面与CPU处理器散热的顶面接触效果,散热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组2上的散热鳍片为鱼鳞结构21,其外扩区表面呈倒角状,倒角状鱼鳞结构21当气流自不同方向流动至散热翅片时,均可有效降低气体流动速度的减损,提升散热翅片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冷管101与基板10通过氮气保护钎焊炉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内冷系统,制冷管101内表面与制冷室102内表面皆设置有石墨烯涂层,石墨烯表面喷涂后,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效率,提高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风冷装置3包括散热风扇本体31,散热风扇本体31由多个完整叶片为一体成型,且每两相邻的叶片间均具有一重叠区域,以形成导风槽,两相邻叶片间有重叠区域的散热风扇,有效增加叶片数目和加大叶片尺寸,进而提高其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冷与风冷双结合的形式提高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同时又通过设置安装板限定风冷装置3风向,让其对散热鳍片组2进行最大化的散热,由于制冷室102设置在导热板11一侧,同时导热管设置为制冷管101的形式,使其在向散热鳍片组2传递热量过程中部分热量被挥发,加快散热器散热效率,最后通过对散热风扇叶片的设计以及散热鳍片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加快散热性能,从而解决散热器主体散热性能低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CPU散热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和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下方,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制冷室和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所述制冷室连通;
所述制冷室内设置有制冷液以及水泵,所述制冷液在所述水泵作用下能够向所述制冷管流通;
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所述散热鳍片组至少有两组,两组所述散热鳍片组之间设置有风冷装置,所述制冷管插接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两端,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扣接在两组所述散热鳍片两侧,所述连接架宽度大于所述风冷装置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散热鳍片上至少连接三根制冷管,其中一根所述制冷管插接在所述连接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位于所述底座端为扁平结构,并与导热板平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导热板与待散热元件接触面为冷却面,所述冷却面开设侧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上的散热鳍片为鱼鳞结构,其外扩区表面呈倒角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与所述基板通过氮气保护钎焊炉焊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内冷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内表面与所述制冷室内表面皆设置有石墨烯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本体,所述散热风扇本体由多个完整叶片为一体成型,且每两相邻的叶片间均具有一重叠区域,以形成导风槽。
CN202321066089.2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cpu散热器 Active CN219978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6089.2U CN219978816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cpu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6089.2U CN219978816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cpu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8816U true CN21997881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9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6089.2U Active CN219978816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cpu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8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83170B1 (en) Thermosiphon for electronics cooling with nonuniform airflow
US20220046827A1 (en) Server
US2007007637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providing for the transfer of thermal energy
US20120217630A1 (en) Heatsink, heatsink assembly,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cooling device
CN219372974U (zh) 一种散热片降温机构
CN219978816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110475466A (zh) 一种风冷散热器以及电气设备
CN216250709U (zh) 均温散热装置
CN215529706U (zh) 散热装置
CN211125625U (zh) 液冷散热组件、液冷散热装置及电力电子设备
CN211019806U (zh)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装置
CN114071955A (zh) 冷却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211822831U (zh) 一种散热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10349818U (zh) 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CN111366018B (zh) 半导体制冷用散热组件及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19718903U (zh) 散热管、电控板散热结构和空调器
CN111556693A (zh) 一种散热器及其安装组成结构
CN212391772U (zh)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装置
CN218550265U (zh) 电路板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920809U (zh) 一种外带翅片的均热板
CN220493447U (zh) 鳍片式散热器
CN219039702U (zh) 具有双效cpu散热结构的电脑主机
CN219628218U (zh) 一种通讯工程用通信柜散热装置
CN219800108U (zh) 一种水泵冷排组合式水冷散热装置
CN220323817U (zh) 笔记本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