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227B -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 Google Patents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0227B
TWI770227B TW107124138A TW107124138A TWI770227B TW I770227 B TWI770227 B TW I770227B TW 107124138 A TW107124138 A TW 107124138A TW 107124138 A TW107124138 A TW 107124138A TW I770227 B TWI770227 B TW I7702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air
spinning
channel
gui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4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8555A (zh
Inventor
麥可 莫爾
海因茲 喬瑟夫 皮優克爾
尚卓司凱倫 瑟歇爾
羅夫 賽沃特
喬秦 沙伯柯維亞科
保羅 史錐坦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蘇拉德國有限兩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蘇拉德國有限兩合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蘇拉德國有限兩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8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8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22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16Devices for entraining material by flow of liquids or gases, e.g. air-blast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5/00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5/00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 D01H15/002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for false-twisting spinning machines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在紡紗中斷後操作一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方法、一種包含一導紗通道(60;90)之噴氣式紡紗機(1)及此導紗通道(60;90)。在纖維網行進方向(R)上,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前面具有用於使一纖維網(25)變形之一牽伸系統(4)且下游連接一紗捲取裝置(6),該紗捲取裝置可由一電動機單獨地驅動以脫去藉助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所紡製之紡製紗(36)。
根據本發明,在紡紗中斷後,積聚在一捲取包裝(9)上之該紡製紗(36)之紗端(37)藉助於一吸嘴(39)拾取且沿棉條運行方向(R)轉移至在配置在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下游之一紗端製備裝置(40),該紗端(37)在該紗端製備裝置(40)中經處理且隨後轉移至紡紗錐(19)之出口開口之區域,該紗端(37)以氣動方式輸送至該紡紗錐(19)之入口開口(35)且安置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內之該入口開口(35)前方之一定距離處,將相關工作台(2)之該牽伸系統(4)升高且經由噴嘴塊(17)之一棉條導引器(18)將該棉條(25)傳送至該紡紗錐(19)之該入口開口(35)之該區域中且在此處紡製至該紡製紗(36)之該製備紗端(37)上。

Description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在一方面,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在紡紗中斷後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在棉條之運行方向上,該噴氣式紡紗裝置前面具有用於使綿條變形之牽伸系統且之後為用於捲取藉助於噴氣式紡紗裝置紡製之紡的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紗捲取裝置。
其次,本發明關於一種導紗通道,其配置在產生捲取包裝之紡織機的紡紗裝置與捲繞裝置之間,該等紡織機諸如噴氣式紡紗機,以及關於此噴氣式紡紗機。在導紗通道形成用於在紡紗裝置與捲繞裝置之間運行之紗的過道通道之情況下,導紗通道特別適用於實施該方法。
在與紡織紗之產生相關的紡織行業中已知各種方法及紡紗裝置。舉例而言,環錠紡紗機(Ring spinning machine)及/或開端轉子紡紗機(open-end rotor spinning machine)已長期廣泛使用且經實踐測試。此外,亦已揭示所謂的噴氣式紡紗機,尤其結合合成紗材料之處理。
上文提及之紡紗方法及相關聯的紡紗方法亦相對詳細地描述於 大量專利說明書之專利文獻中。
舉例而言,DE 40 36 36 119 C2描述噴氣式紡紗機之噴氣式紡紗裝置,該噴氣式紡紗裝置具有配置於入口側處之噴嘴塊及以可旋轉方式安裝在下游之中空紡紗軸。除用於產生循環氣流之空氣噴射噴嘴以外,該噴嘴塊亦具有充當用於饋入棉條之渦流式止動件之棉條導引器。
在紡紗過程中,噴嘴塊之纖維入口開口之區域中之由空氣噴射噴嘴引發之循環氣流產生抽吸流,該抽吸流輔助將在上游牽伸系統中變形之棉條引入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中。此意謂引入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中之棉條穿過噴嘴塊至在紡紗過程中旋轉之中空紡紗軸之入口開口且藉由傳動帶即刻起作用。
當棉條進入旋轉紡紗軸時,自由纖維端藉助於循環氣流圍繞旋轉紡紗軸之圓錐形軸頭成圈且隨著將紗吸入至軸中而圍繞所謂核心纖維以螺旋方式自身捲繞。在紡紗過程中,此意謂核心纖維連同所謂的纏繞纖維形成新紗。
一種用於藉助於循環氣流產生紗之類似裝置亦揭示於DE 199 26 492 A1中。然而,先前技術之此噴氣式紡紗裝置具有固定紡紗錐而非以旋轉方式安裝的紡紗錐。
在此噴氣式紡紗裝置中,亦經由配置於噴嘴塊中之棉條導引器將待紡製之棉條插入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中且進入固定式中空紡紗錐之入口開口。
如已在上文中所描述並結合DE 40 36 119 C2所述,棉條暴露於紡絲錐入口開口之區域中之循環氣流,該循環氣流由配置於噴嘴塊中之空氣噴射開口引發。如已揭示,循環氣流隨後圍繞紡紗錐之頭部來置放棉條之自由纖維端且亦輔助將棉條插入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中。在先前技術之此噴氣式紡紗裝置中,自由纖維端亦圍繞核心纖維以螺旋方式自身捲繞呈所謂的纏繞纖維狀,形成紗。
若紡紗過程在此噴氣式紡紗裝置之中被中斷,例如由於供應棉條 打斷或由於紡紗已由紗徑異常切斷裝置(yarn clearer)之控制切割分離,則必須首先在後續拼接過程(piecing process)期間修復通常積聚在相關聯的交叉捲繞包裝上之已紡製紗之紗端以消除中斷且經由噴氣式紡紗裝置輸送至牽伸系統之區域。與紗之操作性輸送方向反向之氣流通常用作噴氣式紡紗裝置內之輸送介質。
舉例而言,DE 10 2011 053 810 A1描述一種噴氣式紡紗裝置,其中該輸送介質由經壓縮空氣源產生。在先前技術之此噴氣式紡紗裝置中,經壓縮氣流穿過整合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之紡紗錐中之噴射通道,該噴射通道例如通向紡紗錐之紗捲取通道。此意謂對於經由噴氣式紡紗裝置返回輸送紗端,將經壓縮空氣施加至噴射通道,該經壓縮空氣在紡紗錐之紗捲取通道中產生朝向牽伸系統之抽吸氣流,該抽吸氣流將自工作台之交叉捲繞包裝回縮之紗的紗端傳送至配置於噴氣式紡紗裝置之前端中之牽伸系統之傳遞滾輪對。
儘管整合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之紡紗錐中之此噴射通道之特徵在於非常良好的功能可靠性,但整合至紡紗錐中之此噴射通道之產生相對具挑戰性且因此相對昂貴。
一種用於藉助於循環氣流產生紗之噴氣式紡紗裝置亦描述於DE 10 2007 009 074 A1中。此噴氣式紡紗裝置亦具有配置於紡紗殼體中之中空紡絲錐及可作用於經壓縮空氣上以產生循環氣流之噴嘴塊。然而,先前技術之此噴氣式紡紗裝置之紡紗殼體亦具有配備有廢氣管道之膨脹腔室。可將經壓縮空氣源連接至廢氣管道用於拼接過程,同時可同步將噴嘴塊與經壓縮空氣供應源分隔開。此意謂經由廢氣管道吹至紡紗殼體中之經壓縮空氣在膨脹腔室中產生氣流,該氣流沿紡紗錐在配置於噴嘴塊中之棉條導引器之方向上運行。此在紡紗錐入口開口之區域中產生抽吸,藉由該抽吸可逆著紡紗方向經由紡絲錐輸送紗。
此意謂根據DE 10 2007 009 074 A1之噴氣式紡紗裝置利用用於在 紡紗過程中耗散經由噴嘴塊引入之經壓縮空氣之膨脹空間具有廢氣管道之事實,該廢氣管道結合拼接過程亦可用作噴射器噴嘴。總體而言,產生此噴氣式紡紗裝置相對簡單且因此並不昂貴。
配備有上文描述的噴氣式紡紗裝置之噴氣式紡紗機具有相對良好效率,尤其在處理合成紗材料時。然而,結合在紡紗中斷後重新開始紡紗以將變形棉條與已產生紗重新連接之先前技術之噴氣式紡裝置中使用的方法需要改良。
舉例而言,EP 1 072 702 A2描述現代化噴氣式紡紗裝置,其中在紡紗中斷後,藉助於轉運臂將紡製紗之紗端輸送至被稱作軸之紡紗錐之出口開口之附近中。隨後沿紗行進方向藉由安置於噴氣式紡紗裝置之前方之抽吸元件來抽吸紗。此意謂在紡紗過程中逆著紗行進之方向經由紡紗錐傳送紗且抽吸至抽吸元件中。亦將在牽伸系統中處理之離開牽伸系統之棉條抽吸至抽吸元件中且與抽吸元件中之紗纏結在一起。隨後將兩個纏結纖維成分抽吸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之紡紗錐中以用於最終連接。
然而,藉由先前技術之此方法,在用於紗接合之製備階段期間常常出現缺陷,該等缺陷干擾或甚至妨礙形成紗接合。先前技術之此方法之另一缺點為含有紗與棉條之間的連接之紗部分明顯比紗之其餘部分厚。由於最終產物中(例如織品中)之此較厚點常常不利地察覺,因此其代表重大質量缺陷。
一種用於在紡紗中斷後將變形棉條連接至紡製紗之類似方法亦描述於DE 103 35 651 A1中。
在此已知方法中,在紡紗中斷後,首先通常在紡紗過程中,經由配置在噴氣式紡紗裝置後方之固定抽出滾輪對及經由噴氣式紡紗裝置將紡製紗向後,亦即沿紗運行方向之相反方向輸送至亦固定在噴氣式紡紗裝置前方之牽伸系統。隨後以可預定長度將紗端安置在牽伸系統之開放的出口滾輪對之間且 製備紗端。隨後,關閉牽伸系統之出口滾輪對且啟動牽伸系統及抽出滾輪對,使得紗之製備紗端滾捲至棉條中且連接至棉條。
先前技術之此接合方法亦產生比紗之其餘部分更厚之接合部且因此代表不可忽視的質量缺陷。
為在重新啟動噴氣式紡紗裝置時使此類缺陷之出現最小化,亦已提出在啟動噴氣式紡紗裝置時運用輔助紗。
在此方法中,如例如DE 10 2005 022 187 A1中描述,分兩步將輔助紗插入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中。在第一步中,首先藉助於噴射器流體將輔助紗自前部傳送經由噴嘴塊之棉條通道且隨後在第二步中插入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之紡紗錐中,將輔助紗導入至紡紗錐中藉由將真空應用至紡紗錐而發生,該引入藉由安置於紡紗錐之輸出開口之區域中之抽吸裝置而引發。
用於此方法之噴氣式紡紗裝置由兩個可移置安裝之組件組成,該等組件在將輔助紗插入至噴嘴塊之棉條通道中期間及在將輔助紗插入至紡紗錐中期間略微遠離彼此安置。此意謂輔助紗可手動地拾取且易於插入至噴嘴塊中或至紡紗錐中。在插入輔助紗後,關閉噴氣式紡紗裝置且開始拼接過程。將牽伸系統中變形之棉條滾捲至輔助紗上且經由噴氣式紡紗裝置安全地傳送,在此期間產生新紗。隨後,將輔助紗及輔助紗/棉條連接點兩者再次移除且藉助於紗編接裝置將新紗連接至自交叉捲繞包裝帶回之與該紗幾乎相同之頂部紗。
描述於DE 10 2005 022 187 A1中之方法可用於使得噴氣式紡紗裝置之拼接過程更安全且用於產生高品質紗接合部兩者。然而,此處為能夠有利地使用上文描述的方法,工作台處所需之設計工作亦相對較高。
基於上文所描述之噴氣式紡紗裝置作為一實例,本發明意欲藉助 於其提供一種可能性,在紡紗中斷後,可使用可商購噴氣式紡紗裝置產生新定性改良拼接機,在此情況下該相關聯的噴氣式紡紗裝置關於其設計複雜度而儘可能保持簡單及可靠。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出於此目的而提出一種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之方法,該噴氣式紡紗裝置前面具有用於在棉條之運行方向上使棉條變形之牽伸系統且其之後為用於脫去藉助於噴氣式紡紗裝置紡製之紗的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紗捲取裝置。根據所提出之方法,在紡紗中斷後,積聚於捲取包裝(通常被稱作交叉捲繞包裝)上之紡製紗之紗端藉助於吸嘴拾取,且轉移至噴氣式紡紗裝置下游之紗端製備裝置。在紗端製備裝置中,紗端經處理且隨後轉移至紡紗錐之出口開口區域,該紗端藉助於可根據本發明逆向驅動之紗捲取裝置而自該出口開口區域輸送至紡紗錐之入口開口,且安置於噴氣式紡紗裝置內之入口開口前方之一定距離處。隨後,將相關工作台之牽伸系統升高且經由噴嘴塊之棉條導引器將棉條傳送至紡紗錐入口開口之區域中且紡製至紡製紗之製備紗端上。
本發明之有利實施例為附屬請求項之標的物。
所提出之方法具有特定優點,可成功地使用該方法而無需關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之新複雜研發。此意謂藉由使用長期已知且已在紡織機結構中證實之組件,諸如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紗捲取裝置、吸嘴及/或較小固持且敞開管以及先前技術之相對地簡單且輕微調節之噴氣式紡紗裝置,可以相對簡單方式產生可靠的、有成本效益的噴氣式紡紗裝置,該裝置能夠實施所提出之方法且無任何問題。
相較於已知方法之類似的接合部,所提出之方法亦可確保拼接期間產生之棉條/紗接合部之質量提高。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在紡紗中斷後,藉助於吸嘴拾取已運行至捲 取包裝上之已紡或成品紗之紗端,該吸嘴為噴氣式紡紗機之工作台中之每一者之部分。
然而,在可替換的較佳實施例中,亦可提供待藉助於吸嘴拾取之運行至捲取包裝上之紗端,該吸嘴為供應噴氣式紡紗機之多個工作台之行動服務單元之部分。
在其中每一工作台具有其自身吸嘴之較佳實施例具有此設計可靠地避免不必要等待時間之優點,該優點對於噴氣式紡紗機之效率具有積極效果。此意謂即使噴氣式紡紗機上的數個工作台同時紡紗中斷,但可始終即刻經由所涉及工作台之吸嘴將積聚於捲取包裝上之紗帶回至噴氣式紡紗裝置、製備且可隨後即刻在工作台處開始拼接過程。
若吸嘴為供應噴氣式紡紗機之多個工作台之行動服務單元之部分,則此產生極有成本效益的裝置。然而,在此情況下,存在工作台可能暫時處於未供應之風險,此係因為服務單元仍使用於亦必須實施拼接過程之另一工作台處。
此外,藉由紗端製備裝置來製備用於待實施之拼接過程之紗端為較佳的,該紗端製備裝置配備有所謂的較小固持且敞開管以製備紡製紗之紗端用於該拼接過程。舉例而言,如DE 35 18 316 A1或DE 102 02 781 A1中相對詳細地描述,此類較小固持且敞開管早已經揭示且為紡織機結構中之實踐測試組件。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該方法之另一優點,其中工作台之牽伸系統可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以能夠以限定方式饋入棉條。此外,可逆向驅動牽伸系統以視需要允許校正棉條饋入或饋入棉條之限定回縮。棉條之此限定饋入可確保在一方面首先相對謹慎地將棉條饋入且連接至紗之製備紗端且另一方面在某一時段後,換言之在某一同步運行後,噴氣式紡紗裝置可再次以正常工作速度生產。可以較佳方式,例如經由紡紗機之中樞控制或經由工作台彼此獨立地控 制牽伸系統及紗捲取裝置之驅動,以允許此等兩個裝置之間的有效且以需求為導向之相互作用。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出配置於諸如產生捲取包裝之噴氣式紡紗機的紡紗機之紡紗裝置與捲繞裝置之間的、特定言之用於實施根據較佳實施例中之一者之上文所描述方法的導紗通道,在此情況下導紗通道形成用於在紡紗裝置與捲繞裝置之間運行之紗的過道通道。導紗通道具有彼此耦接之複數個可以氣動方式接合之通道部分,包含至少第一通道部分、第二通道部分及安置於第一通道部分與第二通道部分之間的通道連接部分,其中通道連接部分具有一孔口,該孔口用於將經壓縮空氣供應至導紗通道中以在與第二通道部分中之氣動抽吸效果相關聯之第一通道部分中產生氣動過壓。第一通道部分、第二通道部分及通道連接部分可各自由個別或數種複合成分製成。替代地或另外,此等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可由單一整體組件結合導紗通道之至少一個其他部分形成。替代地,此等部分中之至少兩者可由單一整體組件形成。
換言之,導紗通道經設計以配置於紡紗裝置與捲繞裝置之間、特定言之紡紗裝置與其下游紗捲取裝置通常中之一者之間的限定區域中,在此情況下在此等裝置之間運行的紗過道之至少一部分穿過導紗通道。關於上文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所描述之方法,較佳地使用導紗通道藉由將經處理紗端轉移至紡紗錐之出口開口之區域中之步驟而將紗端經由導紗通道轉移至紡紗錐之出口開口之區域中。可較佳地藉助於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可逆向驅動之紗捲取裝置來轉移紗端。
配置於通道連接部分中之口使得其尤其有利於藉助於氣動伴奏來自動地導引插入至導紗通道中之紗端。該口可較佳地經組態為孔或呈環狀間隙狀。取決於第一通道部分及第二通道部分之配置,可由此沿紡紗裝置方向或沿捲繞裝置方向以氣動方式導引插入之紗端。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沿與棉條之方向相同之紗行進方向將第一通道部分、隨後通道連接部分且隨後第二通道部分連接在紡紗裝置之下游。藉由此較佳實施例,可在拼接過程之進程中沿紡紗裝置方向以氣動方式導引插入於第二通道部分中之紗端越過第一通道部分。
根據一可替換的較佳實施例,可沿紗行進方向將首先第二通道部分、隨後通道連接部分且隨後第一通道部分連接在紡絲裝置之下游。藉由此較佳實施例,可在編接過程之進程中沿捲繞裝置方向以氣動方式導引插入於第二通道部分中之紗端越過第一通道部分。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此使得可例如提供用於連接導紗通道與捲繞裝置之間的兩個紗端之編接裝置,該編接裝置早已揭示於捲繞機之技術領域中。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可將編接裝置設置提供於供應紡紗機之工作台之服務單元或每一工作台處。另外,將僅需要提供一種用於將導引紗端自導紗通道轉移至編接裝置之裝置,諸如(例如),亦揭示於捲繞機之技術領域中之夾持管。此較佳實施例使得可在紗斷裂情況下避免拼接過程且可藉助於編接接合建立紗接合。
根據一可替換的較佳實施例,導紗通道(較佳地通道連接部分)具有抵消第一口之第二口,以此方式使得將經壓縮空氣供應至導紗通道中以產生氣動過壓而非伴隨著氣動抽吸效果之第二通道部分中之第一通道部分而非第一通道部分中之第二通道部分。在本發明之意義上,以下理解第一通道部分係指導紗通道之通道部分,其中藉由經由相關聯的入口供應經壓縮空氣而產生氣動過壓。第二通道部分被定義為導紗通道之通道部分,其中藉由經由相關聯的口或另一口供應經壓縮空氣而產生抽吸效果。導紗通道之同一個通道部分由此取決於經由口或經由其他口供應之經壓縮空氣而形成第一或第二通道部分。出於此目的,第一及第二口經設計以視需要藉由經壓縮空氣控制。藉助於此較佳實施例,在紗斷裂情況下,裝置可具備該導紗通道,可視需要在拼接過程與編 接接合之間進行選擇。選擇可設定或可調節於程序或控制側上,以此方式取決於棉條或紗中斷之位置而實施拼接過程或編接接合。當然,在紡織技術方面具有顯著意義之其他準則可用作選擇準則。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導紗通道、特定言之通道連接部分具有用於偏轉紗之紗偏轉部分。導紗通道之通道部分、特定言之沿在通道部分或第一通道部分中運行之紗過道或導紗軸延伸之紗偏轉部分之一側上之第一通道部分之過道軸沿突出平面(亦即以不等於180°之封閉角)橫向運行至配置於紗偏轉部分之另一側上之導紗通道之通道部分、特定言之第二通道部分之對應過道軸。此意謂導紗通道及紡紗機兩者作為整體可經設計以節約導紗通道區域中之空間。
在另一較佳方式中,口可經提供且經組態具有導紗通道,以此方式使得垂直於藉由口敞開橫跨之過道平面運行之口之過道軸平行(且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一致地)延伸至第一通道部分之導紗軸或過道軸且橫向至第二通道部分之導紗軸。由此可有效地在相應第一及第二通道部分中產生過壓及抽吸效果,避免或減小將另外為問題之流動渦流。此外,可在導紗通道處自外部容易地存取與口合作之經壓縮空氣連接或可設計成具有該開口。
此外,根據一較佳實施例,導紗通道可具有用於將導紗通道固定至紡紗機之工作站之殼體或部分之固定部分,特定言之可拆卸部分。根據其他較佳實施例,導紗通道可以模組化方式配置於紡紗機上且亦可視需要更換或拆卸。
另外,固定部分較佳地形成用於容納至少紗偏轉部分之殼體或配置於此殼體上。此允許將導紗通道製得更加緊湊。舉例而言,殼體亦可具有指配至口或另一口之經壓縮空氣連接。此外,殼體可較佳地容納在沿行進方向上最接近紡紗裝置之導紗通道之通道部分,在此情況下可減少諸如O形環或其類似 物之額外密封措施,且可更易於設計導紗通道自身。
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將提供具有用於製備紗端之至少一個較小固持且敞開管之紗端製備裝置,其中較小固持且敞開管配置或形成於接近於捲取包裝之導紗通道之一端處。已廣泛揭示較小固持且敞開管,因此下文不必詳細描述其設計。在拼接過程之進程中,可在紗端進入通道連接部分之前藉助於較小固持且敞開管將該紗端首先打開或製備且隨後在已打開或製備狀態下沿紡紗裝置方向導引。
至少一個較小固持且敞開管形成導紗通道之通道部分、特定言之第二通道部分為有利的。此允許以更緊湊且簡化設計來設計導紗通道。可以另一較佳方式將口配置為鄰接於較小固持且敞開管。此保存經壓縮空氣連接,其可僅用於供應經壓縮空氣用於打開或製備紗端。藉助於口,在一方面可將紗端旋擰至較小固持且敞開管中連同打開或製備紗端,且另一方面,可以氣動方式將製備的紗端導引經由第一通道部分至紡紗裝置中。可以較佳方式自動地控制經壓縮空氣供應以便視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自動地提供所需經壓縮空氣強度用於打開方法及紗引導方法。必要時,可以另一較佳方式配置經壓縮空氣感測器以檢測普遍的經壓縮空氣強度。
此外,根據一實施例,接近紡紗裝置之導紗通道之一端較佳地為噴嘴狀或鄰接噴嘴狀元件。可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藉由在紗行進方向上最接近紡紗裝置之通道部分之對應端來設計導紗通道之噴嘴狀端。噴嘴狀元件可較佳地以使得噴嘴狀元件形成插入元件之方式來設計,該插入元件可在導紗通道之一端處插入且非破壞性地移除。取決於待產生之紗類型,適合之噴嘴端可用於沿紡紗裝置方向限定紗端之氣動導引而無需置換導紗通道自身。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接近紡紗裝置或噴嘴狀元件之導紗通道端配置為與通向紡紗裝置之導紗漏斗之漏斗入口間隔開,間距經選定使得可藉助 於通道連接部分中產生的經壓縮空氣來將離開導紗通道之端或接近紡紗裝置之噴嘴狀元件的一紗端至少導引至漏斗入口中。當紗端離開導紗通道且在進入紡紗裝置之區域之前時,可因此適當地減小或控制伴隨紗端之經壓縮空氣之強度。較佳地,在紡紗裝置方向上,至少一個其他紗過道跟隨漏斗入口,其之紗過道入口配置於在紡紗裝置方向上自跟隨漏斗入口之漏斗出口的出口一定距離處。以此方式,可以可視需要控制之方式進一步減小伴隨紗端之經壓縮空氣的強度。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提出一種噴氣式紡紗機,其包含用於利用供應棉條紡製紗之噴氣式紡紗裝置、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以將紗自噴氣式紡紗裝置取出之紗捲取裝置及用於捲繞紡製紗之捲繞裝置。根據上文所描述之較佳實施例中之一者,噴氣式紡紗機進一步具有導紗通道,該導紗通道配置於噴氣式紡紗裝置與下游捲繞裝置之間,特定言之配置於噴氣式紡紗裝置與捲繞裝置上游之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紗捲取裝置之間。紗捲取裝置另外可逆向驅動以沿噴氣式紡紗裝置方向饋入紗且可因此控制。根據一替代性實施方式,可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紗捲取裝置可配備有捲繞裝置。藉由根據第三態樣之此噴氣式紡紗機,可以相同方式實現上文所描述之優點。
下文基於圖式中所展示之示例性實施方式來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
1:紡織機
2:工作台/紡製位置
3:紡紗罐
4:牽伸系統
5:噴氣式紡紗裝置
6:紗捲取裝置/纖維捲取裝置
7:清紗機
8:穿紗裝置
9:捲取包裝
10:服務單元
11:軌道
12:軌道
13A:機器邊框
13B:機器邊框
14:外部殼體
15:外部殼體
16:膨脹殼體
17:噴嘴塊
18:棉條導引器
19:中空紡織錐
20:環隙
21:氣動線
22:過壓源/經壓縮空氣源
23:吹氣噴嘴
24:頂部
25:棉條
26:出口滾輪
27:入口開口
28:膨脹腔室
29:廢氣管道
31:固持且敞開管
32:閥門
34:閥門
35:入口開口
36:紗/成品紗
37:紗端
38:控制裝置/控制單元
39:吸嘴
40:紗端製備裝置
41:氣動線
42:經壓縮空氣源
43:閥門
44:控制線
45:吹氣噴嘴
46:環隙
47:容納殼體
48:開口
49:容器
50:切割裝置
60:導紗通道
62:第一通道部分
62A:第一端
62B:第二端
64:第二通道部分
64A:第一端
64B:第二端
66:通道連接部分
67:紗偏轉部分
68:孔口/口
70:殼體
71:覆蓋元件
72:經壓縮空氣連接/噴射器
74:噴嘴插入物
76:漏斗入口/導紗漏斗
77:紗過道/導紗漏斗
78:紗過道/導紗漏斗
79:固定螺釘
80:O形環
90:導紗通道
92:氣動線/第一通道部分
93:噴嘴元件
94:第二通道部分
96:通道連接部分
97:環隙
98:口
100:邊框/殼體
R:運行方向
圖1展示具有各自具有適用於工作台之吸嘴之工作台之噴氣式紡紗機及用於供應其噴氣式紡紗裝置之紗端製備裝置之前視圖;圖2展示具有由行動服務單元供應之工作台之噴氣式紡紗機之替代性實施 方式之前視圖,其中服務單元具有用於接收積聚於交叉捲繞包裝上之紗的吸嘴及紗端製備裝置;圖3以部分示意性地展示在紡紗操作期間之噴氣式紡紗裝置;圖4展示拼接過程期間之根據圖3之噴氣式紡紗裝置;圖5展示可藉由如圖1及2中所展示之噴氣式紡紗機使用之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之導紗通道;圖6以切割視角平面視圖展示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之導紗通道;圖7以切割視角側視圖展示圖6中所展示之導紗通道;及圖8展示當安裝在噴氣式紡紗機之工作台處時之如圖6及7中所展示之導紗通道。
圖1展示通常製造被稱作交叉捲繞包裝9之捲取包裝之紡織機(在此情況下)噴氣式紡紗機1之示意前視圖。
此類紡織機1具有在配置於機器端處之機器邊框13A、13B之間的多個工作台2。緊靠彼此配置成一列且通常相同設計之此等工作台2亦稱為紡紗位置。紡紗罐3安置在工作台2中之每一者處,其具備饋入材料之供應,例如棉條25。
此外,工作台2各具有牽伸系統4、噴氣式紡紗裝置5、紗捲取裝置6、洗紗機7及穿紗裝置8,該穿紗裝置確保利用棉條25以噴氣式紡紗裝置5紡製或產生之紗36在交叉層中捲繞至捲取包裝9上。以常見方式將在紡紗過程中產生之所謂的交叉捲繞包裝9固持在包裝托架(圖中未示)中且藉由包裝驅動(圖中亦未示)轉動。
工作台2中之每一者亦配備有吸嘴39,其使得可在紡製中斷後獲 取已運行至交叉捲繞包裝9上之成品紗36之紗端37且可將其轉移至配置於紗捲取裝置6之區域中之所謂的紗端製備裝置40。
圖2中所展示之噴氣式紡紗機1與根據圖1之噴氣式紡紗機之實施例之間的唯一差異為紡製位置2既不具有自身吸嘴亦不具有其自身紗端製備裝置,但在紡製中斷後,工作台2由導引於軌道11、12上且可沿工作台2移動之自動操作服務單元10供應。此意謂在紡製中斷的情況下,服務單元10將自身安置在相關工作台2處,使用其吸嘴39以獲取紡製中斷後積聚於交叉捲繞包裝9上之紗36之紗端37且將所獲取的紗端37轉移至屬於該服務單元之紗端製備裝置40。在服務單元10之紗端製備裝置40中,隨後製備紗36之紗端37用於後續拼接操作。
然而,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未顯示之其他設計中,亦可提供服務單元之吸嘴以將所獲取紗轉移至工作台處之紗端製備裝置。
圖3展示適用於在正常紡紗過程中實施根據一較佳示例性實施方式之方法之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側視圖及更大比例之噴氣式紡紗裝置。
如可見,以部分展示之噴氣式紡紗裝置5前面具有用於使棉條25變形之牽伸系統4。由單一電動機驅動之可逆向驅動之紗捲取裝置6安裝在棉條運行方向R上之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後方,其確保可沿捲取包裝9之方向及沿對置方向傳送產生的紗36。
另外,圖3及4中未展示之紗製備裝置40係配置於紗捲取裝置6之區域中,其製備由吸嘴39引入之成品紗36之紗端37用於後續拼接過程。
舉例而言,此類紗端製備裝置40原則上已知且相對詳細地描述於DE 35 18 316 A1或DE 102 02 781 A1中。
如隨後將使用圖5更詳細解釋,此紗端製備裝置40具有以氣動方式致動之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
如圖3中所展示,噴氣式紡紗裝置5基本上由以下組成:兩部分外 部外殼14、15,膨脹殼體16、噴嘴塊17、棉條導引器18及中空紡織錐19。
膨脹殼體16結合外部殼體之前部殼體部分14形成經由氣動線21連接至過壓源22之前端環隙20,且結合外部殼體之後部殼體部分15形成膨脹空間28。
當經由廢氣管道29將膨脹腔室28間接連接至環境氣氛時,以氣動方式將環隙20連接至配置於噴嘴塊17中之至少一個吹氣噴嘴23。
沿切線方向將吹氣噴嘴23導入紡紗錐19之入口開口35之區域中之紡紗錐19之頂部24處,以此方式產生旋轉氣流。紡紗錐19較佳地由高度耐磨損材料,例如工業用陶瓷材料製成。
為控制經壓縮空氣供應,氣動線21配備有閥門32,其較佳地由屬於紡紗位置之控制裝置38,其經由對應控制線連接至閥門。
在圖3中所展示之標準、預先揭示之紡紗過程中,儲存於紡紗罐3中之每一棉條25在其至交叉捲繞包裝9之路徑中首先穿過牽伸系統4,其中該棉條強烈變形。牽伸系統4之出口滾輪26對隨後將變形棉條25轉運轉移至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入口開口27之區域,其中在此處存在之真空流體之影響下將棉條抽吸至噴氣式紡紗裝置5中。在噴氣式紡紗裝置5內部,變形棉條25經過棉條導引器18及噴嘴塊17至中空紡紗錐19之入口開口35且由紡紗錐19內部形成之紗36拉入紡紗錐19中。棉條25暴露於紡紗錐19之頂部24之區域中之旋轉流之影響,該旋轉流係由自噴嘴塊17出射之氣流產生。
打開閥門32以將由經壓縮空氣源22引發之此氣流限定供應至噴嘴塊17。打開經由對應控制線連接至控制裝置38之閥門34,以允許在紡紗過程中在噴嘴塊17中流動的氣流經由廢氣管道29流出至環境氣氛或至屬於機器之選取系統。
在紡紗過程中,由於棉條25在棉條運行方向R上之連續移動,將 棉條25連續地吸入至中空紡紗錐19中,在此情況下,邊緣纖維圍繞棉條25之核心纖維螺旋形成圈。藉助於紗捲取裝置6將以此方式產生之紗36自噴氣式紡紗裝置5抽出且隨後捲繞至交叉捲取包裝9中。
若在紡紗過程中發生紡紗中斷,例如由於棉條25斷裂或由於藉由清紗機7控制切割紡製紗36,則必須在重新開始紡紗過程之前首先實施拼接過程。
為實施拼接過程,在一方面需要變形棉條25且在另一方面需要已紡製至交叉捲繞包裝9上之紗36。
在根據本發明以及一示例性實施方式之方法中,在紡紗中斷後首先例如藉由有關工作台2之吸嘴39自交叉捲繞包裝9取回已完成的紗36之紗端37,且轉移至配備有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之紗端製備裝置40,且較佳地在棉條運行方向R上連接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下游,如例如圖5至8中所展示。在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中,紗端37基本上不含扭曲且鬆散的纖維。
如圖5至7中所展示,紗端製備裝置40配備有配置於容納殼體47中之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殼體47具有環隙46,經由氣動線41將經壓縮空氣源42連接至該環隙。將閥門43連接至氣動線41,經由控制線44將其連接例如至工作台2之控制單元38(圖5至7中未示)。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配備有連接至環隙46之至少一個吹氣噴嘴45。
如所已知,必須首先將紗插入至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中以製備用於紗接合方法之其紗端。此意謂由吸嘴39自交叉捲繞包裝9引回之紗36係由吸嘴39提供於紗端製備裝置40處,以此方式可以氣動方式將其旋擰至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中。為此目的,紗端製備裝置40可與至少一個切割裝置50一起工作,該切割裝置將經復原紗36切割成所需的長度,如圖5至7中作為一實例所展示。在切割過程期間,致動閥門43且經由吹氣噴嘴45將經壓縮空氣吹至較小固持且敞 開管31中以便以氣動方式將切割紗端37旋擰或抽吸至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中。在較小固持且敞開管中,旋擰紗端37不含扭曲且鬆散的纖維。視需要,亦可提供夾持裝置,其在切割過程之前以已知方式夾持紗。該夾持裝置可以另一較佳方式與切割裝置組合。
如圖5至8進一步展示,將紗端製備裝置40耦接至用於穿過紗36之導紗通道60,沿棉條運行方向R在噴氣式紡紗裝置5與紗端製備裝置40之間將導紗通道60直接地配置鄰接於紗端製備裝置40。棉條運行方向R與噴氣式紡紗機之紡紗操作中之紗之行進方向相同,其中紗36係藉助於噴氣式紡紗裝置5紡製的。
根據圖5中所展示之示例性實施方式之導紗通道60包含第一通道部分62及第二通道部分64以及中間位置中之通道連接部分66。第一通道部分62及通道連接部分66由殼體70容納。殼體70具有固定部分(圖中未示),其用於將導紗通道60固定至噴氣式紡紗機1之工作台2之邊框或殼體100,如圖8中之一實例所展示。第二通道部分64之第一端64A結束於殼體70中,具有密封效果,在此情況下O形環80處於中間物位置中。第二通道部分64之第二端64B具有密封作用結束於具有中間位置中之另一O形環80之紗端製備裝置40之容納殼體47中,根據圖5中所展示之示例性實施方式,在此情況下第二端64B直接貼靠著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之相關聯的端且形成分別地用於紗36及紗端37之共用通道過道。
通道連接部分66包含用於將紗36偏轉於第一通道部分62與第二通道部分64之間費紗偏轉部分67。紗偏轉部分67體現為圓弧截面,經由圓弧形紗偏轉部分67將突出至殼體70中且連接至通道連接部分66之第二通道部分64之端64A耦接至連接至通道連接部分66之第一通道部分62之第一端62A用於使紗36穿過噴氣式紡紗裝置5與紗端製備裝置40之間。導紗通道60由此形成部分地包圍紗行進之部分。另外,第一通道部分62與第二通道部分64之間形成小於180° 之角,在所展示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此角小於90°。可因此緊湊地設計導紗通道60。可無困難地將固定部分提供於導紗通道60之一側上,此固定部分背離包圍角度之側。
殼體70亦包含用於經壓縮空氣連接72之容器,例如呈噴射器形式,經由該容器可經由孔口68將經壓縮空氣供應至第一通道部分62中用於產生氣動過壓,在此情況下同時在第二通道部分64中產生抽吸效果。口68鄰接第一通道部分62之第一端62A且平行,(特定言之一致地)將經壓縮空氣供應至第一通道部分62之導紗軸且橫切於第二通道部分64之導紗軸。導紗軸為在導紗通道60中或在相應通道部分62、64、66中沿其來導引紗之軸。
第一通道部分62之第二端62B鄰接容納於殼體70中之噴嘴插入物74,該噴嘴插入物較佳地為非破壞性可替換且可移除的。經由此噴嘴插入物74,沿漏斗入口76方向,吹送由經壓縮空氣自第一通道部分62導引之紗端37,該漏斗入口位於距噴嘴插入物74之出口之一定距離處。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噴嘴插入物74之出口與漏斗入口76之間的距離不能相對於彼此改變,但可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可變地調節,在此情況下可在各情況下實現引導紗端之經壓縮空氣之強度之減小。換言之,引導紗端37之經壓縮空氣之一部分可在形成於噴嘴插入物74之出口與漏斗入口76之間的空間中逸出,同時剩餘部分將紗端37引導至漏斗入口76中。根據此示例性實施方式,沿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方向,漏斗入口76之後為兩個其他紗過道77、78,在其中之每一者之間形成其他空間以供限定部分之經壓縮空氣在紗端37可逆著紗棉條或紗運行方向R進入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前逸出。藉助於固定螺釘79將具有中間紗過道77、78之漏斗入口76固持在殼體70與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間。藉助於固定螺釘79將噴氣式紡紗裝置5及殼體70耦接在一起。特定言之,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可視需要沿固定螺釘來可變地調節漏斗入口76及/或中間紗過道77、78之位置以能夠調節在單 獨部分中逸出之經壓縮空氣之部分。藉由根據此等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之一者來配置紗或製備的紗端37,可平緩地將其導引至噴氣式紡紗裝置5。隨後將如上製備且轉移至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紗端37連接至由牽伸系統4饋入的棉條25。
如圖4中所展示,當製備的紗端37安置在噴氣式紡紗裝置5內之紡織錐19入口開口35前方之一定距離處時,結束製備紗端37之饋入。為確保紗端37始終正確地安置,紗捲取裝置6由單一電動機(例如步進電動機)驅動,以藉由偵測步進電動機之步驟數之方式控制該紗捲取裝置,以逆向(亦即逆著紡紗操作中普遍紗捲取方向)來驅動紗捲取裝置6以能夠伴隨著沿指向紗捲取裝置6之方向之導紗通道60中普遍的氣流實現紗端37之限定需求定向返回至噴氣式紡紗裝置5直至達到預定位置。較佳地,可將連接至控制裝置38之感測器提供於噴嘴塊17之區域中且亦可藉助於正確安置紗端37而確定紡織錐19之入口開口35。
一旦紗端37已達到其預定位置,控制裝置38使閥門32及閥門34切換,以此方式再次將經壓縮空氣施加至噴嘴塊17。同時,控制單獨電動機驅動之牽伸系統4及紗捲取裝置6以此方式使得棉條25之自由端開始與紗36之製備紗端37接觸,棉條25與紗36之製備紗端37一起旋擰且其彼此連接以此方式使得產生新抽出紗,可藉助於紗捲取裝置6以限定方式將該新抽出紗自噴氣式紡紗裝置5抽出。該拼接過程由此轉變為標準紡紗過程。
圖6及7展示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之導紗通道90。此導紗通道90主要在口98之位置上不同於來自圖5中所展示之導紗通道60之設計。詳言之,相較於圖5中所展示之導紗通道60,口98沿紗運行方向R配置於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之部分上游中。口98經設計呈針對紗運行方向R之環狀間隙形式以將沿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方向或沿與紗運行方向R相反方向待吹送之經壓縮空氣引入至導紗通道60中。在本發明之意義上包含口98之通道部分形成導紗通道90之通道連接部分96。通道連接部分96包含另一環隙97,其耦接至用於供應經壓縮空氣之 口98。經由形成於容納殼體47中之開口48將環隙97耦接至另一氣動線92,其結束於鄰接於開口48之容納殼體之容器49中。
在此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通道連接部分96接近於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定位且第二通道部分94在中間位置中。在此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第二通道部分94耦接至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以用於使紗端37穿過配置於其等之間的噴嘴元件93。
通道連接部分96鄰接在背離第二通道部分94之側上之第一通道部分92。因此,此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之第一通道部分92之設計與圖5中描述之導紗通道60之第二通道部分64之設計相同,根據未展示之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第一通道部分92替代地經設計為具有連接部分96一個整體件。
在噴氣式紡紗裝置5方向上第一通道部分92之後為殼體70,其與結合圖5描述之殼體70大致相同,具有紗偏轉部分67及噴嘴插入物74但無口68及通向口68之噴射器72。在此背景下,關於根據此示例性實施方式之殼體70及噴嘴插入物74之設計,參考上述描述以及以下描述。
如圖6中明確展示,由覆蓋元件71關閉之過道通向紗偏轉部分67,經由該過道可存取紗偏轉部分67且因此紗偏轉。取決於待處理紗之類型,可將不同設計的紗偏轉部分67插入至殼體70中或可經由該過道交換用於殼體70。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可藉助於覆蓋元件71來將紗偏轉部分67固定在殼體70中。
在此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紗偏轉部分67主要為雙錐形,亦稱為扯鈴形(diabolo form)。可根據待導引之紗類型來適當地選擇此特定雙錐形設計以及任何其他形式之紗偏轉部分67。舉例而言,視紗要求而定,通向導紗表面部分之雙錐形形狀之側表面可在截面中具有凹或凸出曲度,或替代地其可在截面中持續筆直。可選擇垂直於紗偏轉方向運行之導紗表面部分之寬度以適合待處理紗類型。亦可選擇紗偏轉之半徑以適合紗類型。
此外,噴嘴插入物74、漏斗入口76及其他紗過道77、78沿噴氣式紡紗裝置5方向以圖5中所展示之方式,且結合所描述且提及之此方式跟隨殼體70。
圖8展示如圖5至7中所展示之在安裝於噴氣式紡紗機1之工作台2處時之導紗通道60的實例。特定言之,其使得可根據此示例性實施方式以節約空間方式將偏轉組態之導紗通道60置放於配置於工作台2處之其他裝置之間清晰。
根據未展示之一示例性實施方式,導紗通道可經組態甚至更緊湊,舉例而言,第二通道部分可以使得較小固持且敞開管形成第二通道部分之方式與較小固持且敞開管組合,在此情況下口例如呈環狀間隙形式經安置在較小固持且敞開管的端處或形成於較小固持且敞開管之端區域中。此允許經由口供應經壓縮空氣以抽吸藉助於吸嘴39饋入之紗端且以即刻製備或打開紗端37且在導通道60中以氣動方式導引製備紗端37。此允許輕緩或更小攻擊性地製備紗端37。另外,可省去待提供僅用於打開紗端37之經壓縮空氣連接。
例如,僅選擇圖式中所展示之所描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不同例示性實施例可完全地或關於單獨特性彼此組合。同樣,例示性實施例可由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之特性補充。舉例而言,殼體可經設計為回轉接合部使得由紗偏轉部分封閉之角可視需要在安裝地點處及/或在安裝過程期間改變。替代地,口或另外,第一通道部分之區域中之另一口可以使得將經壓縮空氣橫向供應至第一通道部分之導紗軸之方式配置及設計。此外,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第一及第二通道部分可在不同層級上運行以確保吸嘴之過道可靠的不受阻礙通過牽伸系統及第二通道部分用於將捕獲紗端饋入至紗端製備裝置之區域中。
若例示性實施例在初始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具有「及/或」連接, 則可以使得根據一實施例類型之例示性實施例具有第一特性及第二特性兩者且根據另一實施例類型,具有僅第一特性或僅第二特性之方式來理解此連接。
5:噴氣式紡紗裝置
31:固持且敞開管
40:紗端製備裝置
41:氣動線
42:經壓縮空氣源
43:閥門
44:控制線
45:吹氣噴嘴
46:環隙
47:容納殼體
50:切割裝置
60:導紗通道
62:第一通道部分
62A:第一端
62B:第二端
64:第二通道部分
64A:第一端
64B:第二端
66:通道連接部分
67:紗偏轉部分
68:孔口/口
70:殼體
72:經壓縮空氣連接/注入器
74:噴嘴插入物
76:漏斗入口/導紗漏斗
77:紗過道/導紗漏斗
78:紗過道/導紗漏斗
79:固定螺釘
80:O形環
R:運行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在紡紗中斷後操作一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方法,其中將用於使一棉條(25)變形之一牽伸系統(4)沿該棉條運行方向(R)連接在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上游,且將用於取出藉助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所紡製之紡製紗(36)之可由一單一電動機驅動之一紗捲取裝置(6)連接至下游,其特徵在於在紡紗中斷後,運行至一捲取包裝(9)上之該紡製紗(36)之紗端(37)藉助於一吸嘴(39)拾取且沿該棉條運行方向(R)轉移至配置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之下游之一紗端製備裝置(40),該紗端(37)在該紗端製備裝置(40)中經處理且隨後轉移至紡紗錐(19)之出口開口之區域中,該紗端(37)藉助於由一單一電動機逆向驅動之該紗捲取裝置(6)而輸送至該紡紗錐(19)之入口開口(35),且安置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內之該入口開口(35)前方之一定距離處,將相關工作台(2)之該牽伸系統(4)升高且經由噴嘴塊(17)之棉條導引器(18)將該棉條(25)傳送至該紡紗錐(19)之該入口開口(35)之該區域中且在此處紡製至該紡製紗(36)之該製備紗端(37)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已運行至該捲取包裝(9)上之該紡製紗(36)之該紗端(37)藉助於一吸嘴(39)拾取,該吸嘴為一噴氣式紡紗機之各工作台(2)之一組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已運行至該捲取包裝(9)上之該紡製紗(36)之該紗端(37)藉助於一吸嘴(39)拾取,該吸嘴為供應一噴氣式紡紗機之多個工作台(2)之一行動服務單元(10)之一組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紗端製備裝置(40)具有用於製備用於拼接操作之該紡製紗(36)之該紗端(37)之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該棉條(25)變形之相應工作台(2)之該牽伸系統(4)可由一單一電動機且特定言之逆向地驅動。
  6. 一種導紗通道(60;90),其配置在一紡紗機(1)之一紡紗裝置(5)與一捲繞裝置之間以用於產生一捲取包裝(9)、特定言之用於實施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導紗通道(60;90)形成用於在該紡紗裝置(5)與該捲繞裝置之間運行之紡製紗(36)的一過道通道,其特徵在於該導紗通道(60;90)具有複數個彼此耦接之可以氣動方式接合之通道部分(62、64、66;92、94、96),包含至少一第一通道部分(62;92)、一第二通道部分(64;94)以及安置於該等第一通道部分(62;92)與第二通道部分(64;94)之間的一通道連接部分(66;96),其中該通道連接部分(66;96)具有一孔口(68;98),該孔口用於將經壓縮空氣供應至該導紗通道(60;90)中以在與該第二通道部分(64;94)中之一氣動抽吸效果相關聯之該第一通道部分(62;92)中產生一氣動過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導紗通道(60),其特徵在於,導紗通道(60;90)、特定言之該通道連接部分(66)具有用於偏轉該紡製紗(36)之一紗偏轉部分(67)。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導紗通道(60),其特徵在於,口(68)之一過道軸平行、特定言之一致地延伸至該第一通道部分(62)之一導紗軸且橫向延伸至該第二通道部分(64)之一導紗軸。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導紗通道(60;90),其特徵在於,該導紗通道(60;90)具有用於將該導紗通道(60;90)固定至該紡紗機(1)之一工作台(2)之一殼體或邊框部分(100)之一固定部分,該固定部分特定言之形成用於容納至少一個紗偏轉部分(67)之一殼體(70)。
  10.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導紗通道(60;90),其特徵在於,該紗端製備裝置(40)具有用於製備該紗端(37)之至少一個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其中該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配置或形成於接近該捲取包裝(9)之該紗通道(60;90)之一端(64B)處。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導紗通道(60;90),其特徵在於,該較小固持且敞開管(31)形成該第二通道部分(64;94)。
  12.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導紗通道(60;90),其特徵在於,接近該紡紗裝置(5)之該導紗通道(60;90)之一端(62B)具有噴嘴狀結構或鄰接具有噴嘴狀結構之一元件(74)。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導紗通道(60;90),其特徵在於,該導紗通道(60;90)之該近端(62B)或該紡紗裝置(5)之該噴嘴狀元件(74)配置為與通向該紡紗裝置(5)之一導紗漏斗(76、77、78)之一漏斗入口(76)間隔開,該間距經選定使得可藉助於該通道連接部分(66;96)中產生之該經壓縮空氣來將離開該導紗端通道(60;90)或接近該紡紗裝置(5)之該噴嘴狀元件(74)的一紗端(37)至少導引至該漏斗入口(76)中,且特定言之另外導引至鄰接該漏斗入口(76)之至少一個紗過道(77;78)中,該紗過道配置為與該漏斗入口(76)間隔開。
  14. 一種噴氣式紡紗機(1),其包含一噴氣式紡紗裝置(5),其用於利用一供應棉條(35)而紡製一紡製紗(36),一紗捲取裝置(6),其由一單一電動機驅動以將該紡製紗(36)自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中拉出,及 一捲繞裝置,其用於捲繞該紡製紗(36), 其特徵在於如請求項6至13中任一項所述之導紗通道(60;90),其配置於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與下游捲繞裝置之間,特定言之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與由連接該捲繞裝置之上游的一單一電動機驅動的該紗捲取裝置(6)之間,其中該紗捲取裝置(6)可除沿該噴氣式紡紗裝置(5)的方向饋入該紡製紗(36)以外逆向驅動且可因此控制。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噴氣式紡紗機(1),其特徵在於,該噴氣式紡紗機(1)具有由一單一電動機驅動之一牽伸系統(4),其用於該供應棉條(35)之限定變形及饋入,可獨立於該纖維捲取裝置(6)之驅動來控制該牽伸系統(4)之驅動。
TW107124138A 2017-07-14 2018-07-12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TWI770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15939.8A DE102017115939A1 (de) 2017-07-14 2017-07-14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Luftspinnvorrichtung, Fadenleitkanal und Luftspinnmaschine umfassend einen solchen Fadenleitkanal
DE102017115939.8 2017-07-14
??102017115939.8 2017-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8555A TW201908555A (zh) 2019-03-01
TWI770227B true TWI770227B (zh) 2022-07-11

Family

ID=62909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4138A TWI770227B (zh) 2017-07-14 2018-07-12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753747B2 (zh)
EP (1) EP3652368B1 (zh)
JP (1) JP7101755B2 (zh)
CN (1) CN110892102B (zh)
DE (1) DE102017115939A1 (zh)
PT (1) PT3652368T (zh)
TW (1) TWI770227B (zh)
WO (1) WO201901214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15939A1 (de) 2017-07-14 2019-01-17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Luftspinnvorrichtung, Fadenleitkanal und Luftspinnmaschine umfassend einen solchen Fadenleitkanal
DE102018115601A1 (de) 2018-06-28 2020-01-02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Fadenumlenkeinheit
WO2020201936A1 (en) * 2019-03-30 2020-10-08 Lohia Corp Limited A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tape breakage
DE102020104883A1 (de) * 2020-02-25 2021-08-26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Schutzring und 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em Schutzring
DE102020108257A1 (de) * 2020-03-25 2021-09-30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Faservereinzelung und Spinneinrichtung umfassend eine solche Vorrichtung
EP4015680A1 (de) * 2020-12-18 2022-06-22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Rein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garnbildungselement einer luftspinndüse sowi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solchen garnbildungselements
EP4015682A1 (de) * 2020-12-18 2022-06-22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Arbeitsstell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fadenführungselement
LU501576B1 (de) * 2022-03-02 2023-09-11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Luftspinn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innerhalb einer Luftspinnvorricht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24A (zh) * 1987-10-13 1989-05-10 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DE10202781A1 (de) * 2002-01-25 2003-07-31 Schlafhorst & Co W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Verbinden von Garnen
CN205711162U (zh) * 2016-07-01 2016-11-23 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EP3100971A1 (de) * 2015-06-02 2016-12-07 Rieter Ingolstad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extilmaschine mit arbeitsstelleneigenen handlingsorganen zum wiederanspinnen eines fadens sowie textilmaschine mit arbeitsstelleneigenen handlingsorgan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15163B (de) 1957-12-30 1961-10-12 Konrad Goetzfrie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Spinnen eines Fadens
US4346504A (en) 1980-07-11 1982-08-31 Hoechst Fibers Industries Yarn forwarding and drawing apparatus
DE3433809A1 (de) * 1984-09-14 1986-03-27 Fritz 7347 Bad Überkingen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oe-friktionsspinnen
DE3518316A1 (de) 1985-05-22 1986-11-27 W. Schlafhorst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Druckluft-fadenspleissvorrichtung
GB8714921D0 (en) 1987-06-25 1987-07-29 Shell Int Research Borehole underreamer device
DE4036119C2 (de) 1989-11-14 1994-07-07 Murata Machinery Lt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gesponnener Fäden
CA2024856C (en) 1990-05-18 1999-02-23 Kiyoshi Horii Method for passing a cable or a wire through a passage
JP2796420B2 (ja) * 1990-10-18 1998-09-10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紡機の自動スライバー継ぎ方法
JPH0641974Y2 (ja) * 1991-03-18 1994-11-02 湯浅糸道工業株式会社 導糸エルボ
DE4327693A1 (de) 1993-08-18 1995-02-23 Hoechst Ag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s Gasdurchsatzes durch Injektordüsen, Injektordüse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sowie deren Verwendung
DE19926492A1 (de) 1998-10-02 2000-04-06 Schlafhorst & Co W Spinnvorrichtung
EP1072702B1 (en) 1999-07-28 2004-03-3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pinning device and method
DE10139072B4 (de) 2001-08-09 2009-12-1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erviceaggregat zum Wiederanspinnen von Arbeitsstellen einer Offenend-Spinnmaschine
DE10139078A1 (de) 2001-08-09 2003-02-20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ederanspinnen einer Offenend-Spinnmaschine
JP2003113539A (ja) 2001-10-02 2003-04-18 Murata Mach Ltd 紡績装置及び紡績装置における糸継ぎ方法
DE10335651B4 (de) 2003-07-29 2017-02-23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iederherstellen eines unterbrochenen Spinnvorganges
EP1564317A1 (de) 2004-02-10 2005-08-1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fahren zum Erreichen einer Konstanten Ansetzermasse bei Vortex-Luftspinnverfahren
DE102005022187A1 (de) 2005-05-13 2006-11-16 Saurer Gmbh & Co. Kg Anspinnverfahren an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Spinnvorrichtung und Luftspinnmaschine
DE102007009074A1 (de) * 2007-02-24 2008-08-28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pinnvorrichtung
DE102011053811A1 (de) * 2011-09-21 2013-03-21 Rieter Ingolstadt Gmbh Spin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Unterbrechung der Garnherstell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DE102011053813A1 (de) * 2011-09-21 2013-03-2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Abführen eines Endabschnitts eines Garns an einer Spinnmaschine vor einem anschließenden Anspinnvorgang
DE102011053810A1 (de) 2011-09-21 2013-05-1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Garnbildungselement für eine Spinnstell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Vorbereitung eines Anspinnvorgangs an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DE102012108380A1 (de) * 2012-06-19 2013-12-19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Luftspin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selben
DE102013102770A1 (de) * 2013-03-19 2014-09-25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stelle einer 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selben
JP2016037685A (ja) * 2014-08-11 2016-03-2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機
DE102015108706A1 (de) * 2015-06-02 2016-12-08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stell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selben
CZ306695B6 (cs) * 2015-11-16 2017-05-10 Rieter Cz S.R.O. Způsob obnovení předení na tryskovém dopřádacím stroji
DE102017115939A1 (de) 2017-07-14 2019-01-17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Luftspinnvorrichtung, Fadenleitkanal und Luftspinnmaschine umfassend einen solchen Fadenleitka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24A (zh) * 1987-10-13 1989-05-10 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DE10202781A1 (de) * 2002-01-25 2003-07-31 Schlafhorst & Co W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Verbinden von Garnen
EP3100971A1 (de) * 2015-06-02 2016-12-07 Rieter Ingolstad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extilmaschine mit arbeitsstelleneigenen handlingsorganen zum wiederanspinnen eines fadens sowie textilmaschine mit arbeitsstelleneigenen handlingsorganen
CN106222820A (zh) * 2015-06-02 2016-12-14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纱线重新成束的带有专用元件纺织机的方法及纺织机
CN205711162U (zh) * 2016-07-01 2016-11-23 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53747B2 (en) 2023-09-12
TW201908555A (zh) 2019-03-01
US20200224337A1 (en) 2020-07-16
EP3652368A2 (de) 2020-05-20
WO2019012143A3 (de) 2019-03-28
JP7101755B2 (ja) 2022-07-15
DE102017115939A1 (de) 2019-01-17
CN110892102B (zh) 2022-04-08
PT3652368T (pt) 2022-05-10
EP3652368B1 (de) 2022-02-23
US20220178052A1 (en) 2022-06-09
US11753748B2 (en) 2023-09-12
WO2019012143A2 (de) 2019-01-17
JP2020527197A (ja) 2020-09-03
CN110892102A (zh) 2020-03-17
BR112019026870A2 (pt)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0227B (zh)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JP4801146B2 (ja) ジェット紡糸機における紡績再開法、並びに紡糸装置及びジェット紡糸機
JP6080152B2 (ja) 紡績機及びつなぎ合わせ工程の前に紡績糸の端部を除去する方法
US4893461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iecing with a spinning device operating with a pneumatic twisting unit
JP6180809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EP2573017B1 (en) Yarn winding unit, yarn winding apparatus and spinning machine
JP6045577B2 (ja) 粗糸を製造する粗紡機並びにスライバに準備紡績する方法
JP6566550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糸機の紡糸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15513009A (ja) 糸欠陥検出除去装置を備えた粗紡機
CN110092241B (zh) 用于接纱装置的接纱棱柱体
JP2017075438A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糸機
US20110023273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fibre material between a drafting device and a loop-forming machine and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said apparatus
JP3682583B2 (ja)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
EP3178974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workstation for the resumption of the spinning process on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and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JP2016166067A (ja) 糸継装置、紡績機、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US20220195636A1 (en) Workstation of an air-spinning machine, and thread-guiding element
JP2016003400A (ja) 芯糸供給ユニット、芯糸供給装置、及び、紡績機
JP2010001587A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JP2001040532A (ja) 紡績装置
BR112019026870B1 (pt) Processo para operação de um dispositivo de fiação a ar
JP2001073236A (ja) 紡績装置
JP2003113539A (ja) 紡績装置及び紡績装置における糸継ぎ方法
JP2006312533A (ja)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における弾性糸供給装置
JP2001234438A (ja) 紡績機におけるピーシング条件設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