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1162U -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11162U CN205711162U CN201620706564.1U CN201620706564U CN205711162U CN 205711162 U CN205711162 U CN 205711162U CN 201620706564 U CN201620706564 U CN 201620706564U CN 205711162 U CN205711162 U CN 2057111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hole
- roll shaft
- shrinkage silk
- sp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包括原料供应装置(1),原料供应装置(1)连接有纱线牵伸装置(2),纱线牵伸装置(2)连接有纱线加捻装置(3),纱线加捻装置(3)连接有成品卷绕装置(4);所述纱线加捻装置(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设有第一喷嘴(32),第一喷嘴(32)连接有第二喷嘴(33);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开纤管(321),第一开纤管(32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螺旋结构的沟槽(322)。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纱线之间的交叉深度、改善纱线之间加捻的均匀性、提高加捻强度和改善纺纱质量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一种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纱的纺织方法一般有环锭纺纱、紧密纺环锭纺纱、喷气纺和转杯纺纱,传统环锭纺纱在捻度相同条件下传统环锭纺纱表面紊乱,大量纤维尾端没有捻入纱体中,单个纤维伸在纱体外;转杯纱上纤维排列紊乱,纱中部纤维显示E向及S向没有清楚的螺旋状,纤维是伸直的。喷气纺的优点是纺纱速度不受纺纱线密度限制,强力比环锭纱低,条干CV值、粗细节、和纱疵均优于环锭纱,所以为了得到质量较好的纱线一般都采用喷气纺,喷气纺利用喷嘴内部产生的高速旋转的气流带动纤维须条经过假捻、初包缠和退捻等一系列过程,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包缠纱。但是喷气纺纺纱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对喷嘴的各个参数的调节,不同的纱线由于具有不同的直径而需要选择不同的喷嘴参数,市面上现有的涤纶纱由于喷嘴参数的差异,存在着纱线之间的交叉深度较小、纱线之间加捻不均匀等现象,而且由于采用单喷嘴结构,其加捻的强度也不是很大。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纱线之间的交叉深度不足、纱线之间加捻不均匀、纱线加捻强度低和纺纱质量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它具有增加纱线之间的交叉深度、改善纱线之间加捻的均匀性、提高加捻强度和改善纺纱质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包括原料供应装置,原料供应装置连接有纱线牵伸装置,纱线牵伸装置连接有纱线加捻装置,纱线加捻装置连接有成品卷绕装置;所述纱线加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喷嘴,第一喷嘴连接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包括第一开纤管,第一开纤管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螺旋结构的沟槽。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第一喷嘴包括第一吸口,第一吸口连接有第一纱道,第一纱道连接有第一开纤管,第一纱道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第一喷射孔连接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喷嘴的压力为3kgf/cm2,第一喷射孔与第一纱道之间的夹角为35度至50度,第一开纤管内壁上沟槽的数量为4个,第一纱道的内径为2.0至2.5mm,第一纱道的长度为20-30mm,第一喷射孔的数目为4个,第一喷射孔的孔径0.3-0.5mm,第一吸口距离第一喷射孔的距离为10-15mm。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第二喷嘴包括与第一开纤管相对应的第二吸口,第二吸口连接有第二纱道,第二纱道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射孔,第二喷射孔连接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二纱道为渐扩式结构,第二纱道入口端直径为2mm,第二纱道出口端直径为4mm,第二纱道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喷嘴的压力4.5kgf/cm2,第二喷射孔与第二纱道之间的夹角为75度至90度,第二喷射孔的数目为8个;所述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纤维的主体长度,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均匀设有多根固定轴,相邻固定轴上分别套有高缩丝原料和低缩丝原料,支架上端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的导向孔,支架上还设有与导向孔相对应的集合器,集合器内还设有断线传感器,断线传感器连接有报警灯。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纱线牵伸装置包括上辊轴,上辊轴上方均匀设有多个与之相接触的滚压轮,滚压轮上方设有纱线导引装置,上辊轴下方均匀设有多个高缩丝张紧装置,且高缩丝张紧装置和上辊轴之间设有定位件,高缩丝张紧装置下方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高缩丝定位装置下方设有集束装置;所述纱线导引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高缩丝压紧件和低缩丝导引孔,且低缩丝导引孔位于高缩丝压紧件上方。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高缩丝定位装置为长方体结构,高缩丝定位装置中部设有引丝槽。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低缩丝导引孔下方设有第二低缩丝导引孔,且第二低缩丝导引孔位于集束装置的侧面,第二低缩丝导引孔与低弹丝导引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集束装置下方设有纱线加捻装置,低缩丝和高缩丝经集束装置与纱线加捻装置相连。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高缩丝张紧装置包括辊轴,辊轴下方一侧设有小辊轴,辊轴下方另一侧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所述集束装置包括集成辊轴,集成辊轴上方一侧设有小集成辊轴,小集成辊轴上方设有高弹丝限位装置;所述小集成辊轴、集成辊轴和纱线加捻装置位于同一直线上。
前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中,所述成品卷绕装置包括电子清纱器、往复机构和卷筒,往复机构经纱线与卷筒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原料供应装置、纱线牵伸装置、纱线加捻装置和成品卷绕装置的配合,将高、低缩丝进行合并加捻,最终形成具有较好交叉深度、较均匀和较高强度的涤纶纱,改善了纺纱质量;通过设置双喷嘴的纱线加捻装置,可以使得高低缩丝捻合的深度更加深,高低缩丝更加均匀的捻合,同时将在开纤管上设置螺旋结构的沟槽,可以增加对纱条按第二喷嘴的加捻方向回转时的摩擦阻力,以减少第二喷嘴对纱条所加的捻度向前钳口的传递,使前罗拉钳口下的纱条更加松散、更加产生头端自由纤维,头端的自由纤维做与纱芯捻向相反的初始包缠,有利于增加包缠纤维的数量,其截面积大于纱道截面积,也有利于第一喷嘴中气流的排出,从而有利于稳定流场和纱条的回转。将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以及第一、第二喷嘴之间的参数根据所需加工的高低缩丝的直径来进行设计,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来提高纺纱的质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纱线之间的交叉深度、改善纱线之间加捻的均匀性、提高加捻强度和改善纺纱质量的特点。
通过将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之间设置合理距离,可以使得两喷射孔之间保留足够多的初始包缠捻度数量,经退捻会包缠的更加紧密,包缠纤维的数量也会更多。
将第一纱道的内径设计成2.4mm,可以在保证获得较高纱条气圈转速的同时还能具有较好的加捻效果。将第二纱道设计成渐扩式的结构,入口和出口的直径分别为2mm和4mm,这样可以逐步降低气流流速、减弱对气圈的推动力,以利于形成稳定的多级气圈。将第一纱道的长度设计成25mm,有利于气圈转速的增加和加捻效率的提高。
将开纤管沟槽的长度、深度和数量设计成与高低缩丝相匹配的尺寸,有利于排气的通畅,使纱条受到的摩擦阻力矩的长度的作用长度增加,使整个纱条受到的回转阻力矩随之增大,解捻作用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纱线加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开纤管上沟槽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原料供应装置,2-纱线牵伸装置,3-纱线加捻装置,4-成品卷绕装置,11-支架,12-固定轴,13导向孔,14-集合器,15-断线传感器,16-报警灯,21-上辊轴,22-滚压轮,23-纱线导引装置,24-高缩丝张紧装置,25-定位件,26-高缩丝定位装置,27-集束装置,231-高缩丝压紧件,232-低缩丝导引孔,233-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41-辊轴,242-小辊轴,261-引丝槽,271-集成辊轴,272-小集成辊轴,31-壳体,32-第一喷嘴,33-第二喷嘴,321-第一开纤管,322-沟槽,323-第一吸口,324-第一纱道,325-第一喷射孔,326-第一气室,331-第二吸口,332-第二纱道,333-第二喷射孔,334-第二气室,41-电子清纱器,42-往复机构,43-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原料供应装置1,原料供应装置1连接有纱线牵伸装置2,纱线牵伸装置2连接有纱线加捻装置3,纱线加捻装置3连接有成品卷绕装置4;所述纱线加捻装置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设有第一喷嘴32,第一喷嘴32连接有第二喷嘴33;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开纤管321,第一开纤管32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螺旋结构的沟槽322。
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吸口323,第一吸口323连接有第一纱道324,第一纱道324连接有第一开纤管321,第一纱道324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325,第一喷射孔325连接有第一气室326;所述第一喷嘴32的压力为3kgf/cm2,第一喷射孔325与第一纱道324之间的夹角为35度至50度,第一开纤管321内壁上沟槽的数量为4个,第一纱道324的内径为2.0至2.5mm,第一纱道324的长度为20-30mm,第一喷射孔325的数目为4个,第一喷射孔325的孔径为0.3-0.5mm,第一吸口323距离第一喷射孔325的距离为10-15mm。
所述第二喷嘴33包括与第一开纤管321相对应的第二吸口331,第二吸口331连接有第二纱道332,第二纱道332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射孔333,第二喷射孔333连接有第二气室334;所述第二纱道332为渐扩式结构,第二纱道332入口端直径为2mm,第二纱道332出口端直径为4mm,第二纱道332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喷嘴33的压力4.5kgf/cm2,第二喷射孔333与第二纱道332之间的夹角为75度至90度,第二喷射孔333的数目为8个;所述第一喷射孔325和第二喷射孔333之间的距离小于纤维的主体长度。
所述原料供应装置1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均匀设有多根固定轴12,相邻固定轴12上分别套有高缩丝原料和低缩丝原料,支架11上端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的导向孔13,支架11上还设有与导向孔13相对应的集合器14,集合器14内还设有断线传感器15,断线传感器15连接有报警灯16。
所述纱线牵伸装置2包括上辊轴21,上辊轴21上方均匀设有多个与之相接触的滚压轮22,滚压轮22上方设有纱线导引装置23,上辊轴21下方均匀设有多个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且高缩丝张紧装置24和上辊轴21之间设有定位件25,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下方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26,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下方设有集束装置27;所述纱线导引装置23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高缩丝压紧件231和低缩丝导引孔232,且低缩丝导引孔232位于高缩丝压紧件231上方。
所述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为长方体结构,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中部设有引丝槽261。
所述低缩丝导引孔232下方设有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且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位于集束装置27的侧面,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与低弹丝导引孔232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集束装置27下方设有纱线加捻装置3,低缩丝和高缩丝经集束装置27与纱线加捻装置3相连。
所述高缩丝张紧装置24包括辊轴241,辊轴241下方一侧设有小辊轴242,辊轴241下方另一侧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26;所述集束装置27包括集成辊轴271,集成辊轴271上方一侧设有小集成辊轴272,小集成辊轴272上方设有高弹丝限位装置26;所述小集成辊轴272、集成辊轴271和纱线加捻装置3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成品卷绕装置4包括电子清纱器41、往复机构42和卷筒43,往复机构42经纱线与卷筒43相连。
实施例2: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原料供应装置1,原料供应装置1连接有纱线牵伸装置2,纱线牵伸装置2连接有纱线加捻装置3,纱线加捻装置3连接有成品卷绕装置4;所述纱线加捻装置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设有第一喷嘴32,第一喷嘴32连接有第二喷嘴33;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开纤管321,第一开纤管32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螺旋结构的沟槽322。
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吸口323,第一吸口323连接有第一纱道324,第一纱道324连接有第一开纤管321,第一纱道324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325,第一喷射孔325连接有第一气室326;所述第一喷嘴32的压力为3kgf/cm2,第一喷射孔325与第一纱道324之间的夹角为45度,第一开纤管321内壁上沟槽的数量为4个,第一纱道324的内径为2.4mm,第一纱道324的长度为25mm,第一喷射孔325的数目为4个,第一喷射孔325的孔径0.4mm,第一吸口323距离第一喷射孔325的距离为11mm。
所述第二喷嘴33包括与第一开纤管321相对应的第二吸口331,第二吸口331连接有第二纱道332,第二纱道332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射孔333,第二喷射孔333连接有第二气室334;所述第二纱道332为渐扩式结构,第二纱道332入口端直径为2mm,第二纱道332出口端直径为4mm,第二纱道332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喷嘴33的压力4.5kgf/cm2,第二喷射孔333与第二纱道332之间的夹角为90度,第二喷射孔333的数目为8个;所述第一喷射孔325和第二喷射孔333之间的距离小于纤维的主体长度。
所述原料供应装置1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均匀设有多根固定轴12,相邻固定轴12上分别套有高缩丝原料和低缩丝原料,支架11上端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的导向孔13,支架11上还设有与导向孔13相对应的集合器14,集合器14内还设有断线传感器15,断线传感器15连接有报警灯16。
所述纱线牵伸装置2包括上辊轴21,上辊轴21上方均匀设有多个与之相接触的滚压轮22,滚压轮22上方设有纱线导引装置23,上辊轴21下方均匀设有多个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且高缩丝张紧装置24和上辊轴21之间设有定位件25,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下方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26,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下方设有集束装置27;所述纱线导引装置23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高缩丝压紧件231和低缩丝导引孔232,且低缩丝导引孔232位于高缩丝压紧件231上方。
所述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为长方体结构,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中部设有引丝槽261。
所述低缩丝导引孔232下方设有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且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位于集束装置27的侧面,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与低弹丝导引孔232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集束装置27下方设有纱线加捻装置3,低缩丝和高缩丝经集束装置27与纱线加捻装置3相连。
所述高缩丝张紧装置24包括辊轴241,辊轴241下方一侧设有小辊轴242,辊轴241下方另一侧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26;所述集束装置27包括集成辊轴271,集成辊轴271上方一侧设有小集成辊轴272,小集成辊轴272上方设有高弹丝限位装置26;所述小集成辊轴272、集成辊轴271和纱线加捻装置3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成品卷绕装置4包括电子清纱器41、往复机构42和卷筒43,往复机构42经纱线与卷筒4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高缩丝和低缩丝分别固定在相邻的固定轴12上,将高缩丝和低缩丝分别穿过导向孔13,然后高缩丝和低缩丝分别穿过集合器14,高缩丝和低缩丝经过集合器26,可以防止丝在牵伸时过分分散,使其具有一定的紧密度和良好的形态进入牵伸区。高缩丝经过集合器16后经高缩丝压紧件232导引绕滚压轮22一圈后与上辊轴21相连,滚压轮22将高缩丝进行挤压处理,经上辊轴21后与高缩丝张紧装置24相接触,高缩丝绕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三圈后伸出与高缩丝定位装置26相连,对高缩丝进行传输,高缩丝穿出高缩丝定位装置26后与集束装置27,高缩丝绕集束装置27两圈后与纱线加捻装置3相连。低缩丝经过集合器14后,进入低缩丝导引孔232,然后低缩丝穿过低缩丝导引孔232后与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相连,最后低缩丝绕集束装置27一圈后与高缩丝合并,一起进入纱线加捻装置3。高、低缩丝进入纱线加捻装置3,第一喷射孔325喷出压缩空气,致使第一吸口323处形成负压,将高低缩丝吸入第一吸口323,然后在第一喷射孔325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沿着第一纱道324进入第一开纤管321,第一开纤管321增加对纱条按第二喷嘴33的加捻方向回转时的摩擦阻力,以减少第二喷嘴33对纱条所加的捻度向前钳口的传递,使前罗拉钳口下的纱条更加松散、更加产生头端自由纤维,头端的自由纤维做与纱芯捻向相反的初始包缠,有利于增加包缠纤维的数量,其截面积大于纱道截面积,有利于喷嘴中气流的排出,从而有利于稳定流场和纱条的回转,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形成假捻,然后纱线进入第二喷嘴33,由于第二喷嘴33的气压强度大于第一喷嘴32,且压力大于第一喷嘴32,迫使纱条解捻,纱条随着第二喷嘴33产生均匀稳定的旋转气流,对纺纱段纱条起积极强烈的假捻作用,使整根纤维须条上都呈现同向的S捻,在须条逐步退捻过程中获得包缠真捻。完成加捻后,纱线经过电子清纱器清理后经过往复机构的带动,将纱线绕在卷筒上。
Claims (9)
1.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供应装置(1),原料供应装置(1)连接有纱线牵伸装置(2),纱线牵伸装置(2)连接有纱线加捻装置(3),纱线加捻装置(3)连接有成品卷绕装置(4);所述纱线加捻装置(3)包括壳体(31),壳体(31)内设有第一喷嘴(32),第一喷嘴(32)连接有第二喷嘴(33);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开纤管(321),第一开纤管(32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螺旋结构的沟槽(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32)包括第一吸口(323),第一吸口(323)连接有第一纱道(324),第一纱道(324)连接有第一开纤管(321),第一纱道(324)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射孔(325),第一喷射孔(325)连接有第一气室(326);所述第一喷嘴(32)的压力为3kgf/cm2,第一喷射孔(325)与第一纱道(324)之间的夹角为35度至50度,第一开纤管(321)内壁上沟槽的数量为4个,第一纱道(324)的内径为2.0至2.5mm,第一纱道(324)的长度为20-30mm,第一喷射孔(325)的数目为4个,第一喷射孔(325)的孔径为0.3-0.5mm,第一吸口(323)距离第一喷射孔(325)的距离为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33)包括与第一开纤管(321)相对应的第二吸口(331),第二吸口(331)连接有第二纱道(332),第二纱道(332)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射孔(333),第二喷射孔(333)连接有第二气室(334);所述第二纱道(332)为渐扩式结构,第二纱道(332)入口端直径为2mm,第二纱道(332)出口端直径为4mm,第二纱道(332)的长度为30mm,所述第二喷嘴(33)的压力4.5kgf/cm2,第二喷射孔(333)与第二纱道(332)之间的夹角为75度至90度,第二喷射孔(333)的数目为8个;所述第一喷射孔(325)和第二喷射孔(333)之间的距离小于纤维的主体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供应装置(1)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均匀设有多根固定轴(12),相邻固定轴(12)上分别套有高缩丝原料和低缩丝原料,支架(11)上端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的导向孔(13),支架(11)上还设有与导向孔(13)相对应的集合器(14),集合器(14)内还设有断线传感器(15),断线传感器(15)连接有报警灯(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牵伸装置(2)包括上辊轴(21),上辊轴(21)上方均匀设有多个与之相接触的滚压轮(22),滚压轮(22)上方设有纱线导引装置(23),上辊轴(21)下方均匀设有多个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且高缩丝张紧装置(24)和上辊轴(21)之间设有定位件(25),高缩丝张紧装置(24)下方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26),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下方设有集束装置(27);所述纱线导引装置(23)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高缩丝压紧件(231)和低缩丝导引孔(232),且低缩丝导引孔(232)位于高缩丝压紧件(231)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为长方体结构,高缩丝定位装置(26)中部设有引丝槽(26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缩丝导引孔(232)下方设有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且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位于集束装置(27)的侧面,第二低缩丝导引孔(233)与低弹丝导引孔(232)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集束装置(27)下方设有纱线加捻装置(3),低缩丝和高缩丝经集束装置(27)与纱线加捻装置(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缩丝张紧装置(24)包括辊轴(241),辊轴(241)下方一侧设有小辊轴(242),辊轴(241)下方另一侧设有高缩丝定位装置(26);所述集束装置(27)包括集成辊轴(271),集成辊轴(271)上方一侧设有小集成辊轴(272),小集成辊轴(272)上方设有高弹丝限位装置(26);所述小集成辊轴(272)、集成辊轴(271)和纱线加捻装置(3)位于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卷绕装置(4)包括电子清纱器(41)、往复机构(42)和卷筒(43),往复机构(42)经纱线与卷筒(43)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06564.1U CN205711162U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06564.1U CN205711162U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11162U true CN205711162U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7327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065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1162U (zh) | 2016-07-01 | 2016-07-01 |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1116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6102A (zh) * | 2016-07-01 | 2016-09-07 | 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TWI770227B (zh) * | 2017-07-14 | 2022-07-11 | 德商蘇拉德國有限兩合公司 |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
-
2016
- 2016-07-01 CN CN201620706564.1U patent/CN2057111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6102A (zh) * | 2016-07-01 | 2016-09-07 | 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TWI770227B (zh) * | 2017-07-14 | 2022-07-11 | 德商蘇拉德國有限兩合公司 | 用於操作噴氣式紡紗裝置的方法,導紗通道及包含此導紗通道的噴氣式紡紗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65998B (zh) | 一种集聚复合纱的纺纱装置 | |
US4322944A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break spinning yarn | |
CN103266374B (zh) | 一种喷气涡流纺花色纱的加工方法 | |
CN106245165B (zh) | 纳米静电纺丝与短纤维涡流纺纱一体化成纱的方法 | |
CN103014944B (zh) | 一种分束助捻式涡流纺纱器 | |
CN106555257A (zh) | 一种利用熔喷超细纤维进行喷气纺纱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3556315A (zh) | 一种40s高强力涡流粘胶纱纺纱工艺及粘胶纱 | |
CN103343408B (zh) | 转杯纺纱加捻工艺 | |
CN106192120B (zh) | 一种三丝包缠平行纺纱线、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
CN208762626U (zh) | 一种喷气涡流纺纱设备 | |
CN205711162U (zh) | 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
US7281366B2 (en) | Arrangement device for producing a spun thread | |
JPH01162829A (ja) | 空気ジェットノズル及び該ノズルの加撚部分で回転空気層を形成する方法 | |
JPS61113831A (ja) | 紡績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1996640A (zh) | 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及其纺纱工艺 | |
CN105926102A (zh) | 一种喷气涡流纺涤纶纱装置 | |
CN213507364U (zh) | 一种并纱机纱线毛羽减少装置 | |
CN115573070A (zh) | 一种喷气涡流纺芳纶高强纱及生产方法 | |
CN110093692B (zh) | 一种纤维须条集聚装置 | |
CN211256185U (zh) | 一种涡流纺纱喷嘴装置 | |
CN209412390U (zh) | 基于双涡流技术的假捻变形纱生产设备 | |
CN207699742U (zh) | 一种新型涡流纺纱喷嘴结构 | |
CN112176478A (zh) | 一种并纱机纱线毛羽减少装置 | |
CN206219746U (zh) | 一种假捻包缠纱生产装置 | |
CN205917370U (zh) | 一种单面复合花式捻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