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6362B - 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 Google Patents

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6362B
TWI756362B TW107104525A TW107104525A TWI756362B TW I756362 B TWI756362 B TW I756362B TW 107104525 A TW107104525 A TW 107104525A TW 107104525 A TW107104525 A TW 107104525A TW I756362 B TWI756362 B TW I7563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umbrella
seat
elongated member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9221A (zh
Inventor
長尾裕
中根正伸
中山務
阿佐佳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小糸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242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409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280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082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小糸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小糸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9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9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36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了,提供一種可不使傘等長條部件搖晃地對其進行保持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長條部件支撐裝置(11),用於將作為長條部件的傘(A)以上下延伸的狀態保持於對象物,具備:設置於對象物的支撐部(20),可進退地設置於該支撐部(20)、且可將前述長條部件夾持保持於其與該支撐部(20)之間的保持部(30),以及對該保持部(30)向支撐部(20)施力的施力機構(40)。據此,可不使傘(A)等長條部件搖晃地對其進行支撐。

Description

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本發明係關於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以往,已知在列車等車輛的室內中用於支撐傘的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將傘支撐於在車輛用座椅的背面展開、收納自如地設置的台桌上的車輛用台桌裝置。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之以往的車輛用台桌裝置中,在處於收納位置的台桌的上端面,設置有可供傘柄插入的開口孔。在如此的以往的車輛用台桌裝置中,藉由將傘柄插入於開口孔中,使傘柄卡掛並支撐於開口孔中。
又,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將傘保持於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背面展開、收納自如地設置的台桌上的車輛用台桌裝置。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以往的車輛用台桌裝置中,在處於收納位置的台桌的上端面,設置有可供傘柄插入的開口孔。在如此的以往的車輛用台桌裝置中,藉由將傘柄插入於開口孔中,使傘柄卡掛並保持於開口孔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3-11217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如此之以往的車輛用台桌裝置中的第一問題,藉由對柄部進行卡掛而對傘進行支撐,因此,除了柄部以外的部分下垂,傘的前端有時因車輛的移動、振動而向前後左右擺動。
如此之以往的車輛用台桌裝置中的第二問題,藉由對柄部進行卡掛而對傘進行保持,因此,除了柄部以外的部分下垂。因此,難以確保就座於交通工具用座椅上的乘客的腳邊空間。
本發明之第一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可不使傘等長條部件搖晃地對其進行保持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本發明之第二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對傘等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結構、且實現腳邊空間的確保的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本發明之第一問題而完成的本發明之第一態樣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用於將長條部件以上下延伸的狀態保持於對象物,其特徵係具備:設置於前述對象物的支撐部,可進退地設置於該支撐部、且可將前述長條部件夾持保持於其與該支撐部之間的保持部,以及對該保持部向前述支撐部施力的施力機構。
根據如上前述的本發明,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利用施力機構的作用力而將長條部件夾持於支撐部及保持部之間,並將長條部件以軸處於上下方向的方式保持於對象物,因此可抑制所保持的長條部件的擺動。
又,利用施力機構的作用力,對保持部始終向支撐部施力,因此無論係保持有長條部件的使用時,亦或係未保持長條部件的非使用時,均可使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變得緊湊。又,利用施力機構的作用力,使保持部從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自動移動,因此,可使得使用便利性變得良好。
又,理想為,在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前述保持部具有弧狀部,該弧狀部設置為可在與前述支撐部接近的的非使用位置及從前述支撐部離開並將前述長條部件夾持於其與前述支撐部之間的使用位置之間進行移位,前述施力機構係構成為具備板簧的恆定負載彈簧,利用前述板簧的回復力,對前述弧狀部向非使用位置施力。據此,藉由使用恆定負載彈簧而施加恆定的作用力,因此可無衝擊地對長條部件進行保持。因此,可實現便利性的提高。
又,理想為,在本發明之第三態樣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前述保持部構成為具有:設置為貫通前述支撐部且可在該支撐部的貫通方向上移動的長條材料,以及與該長條材料連接的弧狀部。據此,藉由使長條材料相對於支撐部進退,使弧狀部整體相對於支撐部接觸、離開,從而可確保用於將長條部件設置於支撐部與保持部之間的空間,可進一步實現便利性的提高。
又,理想為,在本發明之第四態樣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具有使前述施力機構的作用力衰減的衰減機構。據此,利用衰減機構使施力機構的作用力衰減,因此使保持部向支撐部接近時的移動速度減速。因此,在使保持部以向支撐部接近的方式移動時,進行緩慢且優雅的動作,從而可表現出高級感。又,在使保持部以向支撐部接近的方式移動時,可降低手被夾在支撐部及保持部之間的可能性,可提高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安全性。
又,理想為,在本發明之第五態樣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在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前述衰減機構構成為具有:包含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前述保持部的齒輪的旋轉阻尼器、以及設置於前述支撐部且與前述齒輪嚙合的齒條。據此,藉由旋轉阻尼器及齒條,使施力機構的作用力衰減,因此可實現使保持部向支撐部接近時的移動速度減速的結構。
又,本發明之第六態樣的後殼,係將具備座部以及該座部的後端的靠背的座椅的後方(箭頭Y2方向)覆蓋的後殼,其特徵係,具備第一態樣至第五態樣中任一方式所記載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
根據如上述之本發明,藉由將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支撐部固定在後殼上,例如,在後殼前後或左右排列設置的狀況下(例如,移動體的乘客室內、電影院等劇院),可將長條部件以軸處於上下方向的方式支撐在對象物上。又,利用施力機構的作用力,對保持部始終向支撐部施力,因此無論係支撐長條部件的使用時,亦或係未支撐長條部件的非使用時,均可使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變得緊湊,因此,即使在例如乘客室內、電影院等劇院的有限空間中,也可使得使用便利性變得良好。
又,在本發明之第七態樣的帶後殼座椅中,其中,具備項6所記載的後殼、以及前述座椅。
根據如上述之本發明,藉由將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支撐部固定在後殼上,例如,在後殼前後或左右排列設置的狀況下(例如,移動體的乘客室內、電影院等劇院),可將長條部件以軸處於上下方向的方式支撐在對象物上。又,利用施力機構的作用力,對保持部始終向支撐部施力,因此無論係保持有長條部件的使用時,亦或係未支撐長條部件的非使用時,均可使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變得緊湊,因此,即使在例如乘客室內、電影院等劇院的有限空間中,也可使得使用便利性變得良好。
用於解決本發明之第二問題而完成的本發明之第八態樣的本發明之後殼,係覆蓋具備座以及該座的後端的靠背的座椅的後殼,其特徵係具有:將前述靠背的後表面覆蓋的覆蓋部,以及設置於該覆蓋部且對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長條部件支撐部,前述長條部件支撐部具有隨著趨向前方而向斜下方延伸的支撐面,在前述長條部件位於前述支撐面的內側的狀態下,對前述長條部件在以其軸隨著趨向前方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
根據如上述之本發明,當長條部件位於支撐面的內側時,藉由長條部件支撐部對長條部件在以其軸隨著趨向前方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因此,不會如以往技術般除了柄部以外的部分下垂。因此,可確保就座於後方的座椅上的人的腳邊空間。
又,藉由長條部件支撐部對長條部件在以隨著趨向前方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因此長條部件不會如以往技術般擺動、且不會擋住視線。
在本發明之第九態樣的本發明之後殼中,理想為,具有兩個以上的覆蓋各座椅的前述覆蓋部,兩個以上的前述覆蓋部左右相鄰地設置,在相鄰的前述覆蓋部之間,設置有前述長條部件支撐部。在此,在兩個以上的覆蓋部左右排列設置的狀況下(例如,乘客室內、電影院等劇院),多數情況下,兩個以上的覆蓋部的左右的兩側設為通道,藉由將長條部件支撐部設置在兩個以上的覆蓋部之間,可抑制支撐於該長條部件支撐部的長條部件侵佔通道。
在本發明之第十態樣的本發明之後殼中,理想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部具有: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板狀部,以及從前述板狀部的後端延伸且將前述長條部件夾持於其與前述覆蓋部之間的弧狀部,前述弧狀部具有前述支撐面。據此,藉由長條部件支撐部,實現對長條部件以與覆蓋部及支撐面接觸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因此,可充分確保腳邊空間。
在本發明之第十一態樣的本發明之後殼中,理想為,具有兩個以上的將各座椅覆蓋的前述覆蓋部,設置一對前述弧狀部,一對前述弧狀部在前述板狀部的左右兩側排列設置為佳。據此,藉由一個長條部件支撐部而實現對兩個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結構,因此,可充分確保腳邊空間。
本發明之第十二態樣的本發明之帶後殼座椅,其特徵係具備第八態樣至第十一態樣中的任一方式所記載的後殼、以及前述座椅。
根據如上述之本發明,當長條部件位於支撐面的內側時,藉由長條部件支撐部對長條部件在以其軸隨著趨向前方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因此,不會如以往技術般除了柄部以外的部分下垂。因此,可確保就座於後方的座椅上的人的腳邊空間。
[發明之效果] 根據如上述之第一態樣的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不使傘等長條部件搖晃地對其進行支撐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根據第八態樣的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對傘等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結構、且實現腳邊空間的確保的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第一實施方式) 下述,參照圖1~圖5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後殼座椅進行說明。圖1係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後殼座椅1的立體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帶後殼座椅1構成為具有:左右排列的一對座椅2、以及覆蓋一對座椅2且覆蓋前述座椅2的靠背的後殼4。
圖1所示的帶後殼座椅1,在列車的乘車空間內,左右排列的一對座椅2以縱列的方式在車輛的前進及後退方向(前後方向)上隔開等間隔地設置。各座椅 2具有:與構成乘車空間的地板對置的座部3、支撐於座部3的後端的未圖式的靠背、以及支撐於座部3的前端的未圖式的腿托,同時構成為具有使靠背向後方(箭頭Y2方向)傾倒的機構(下述記載為「傾斜機構」)。在下文中,於一對座椅2所排列的左右方向中的「左側」標記X1的符號,並於「右側」標記X2的符號,於車輛的前進及後退方向(前後方向)中的「前方(前進方向)」標記Y1,於「後方(後退方向)」標記Y2,於與前述前後左右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鉛垂方向)中的「上方」標記符號Z1,對「下方」標記符號Z2。
後殼4係在藉由傾斜機構使各座椅2的靠背傾倒時,用於使就座於後方(箭頭Y2方向)的帶後殼座椅上的人(乘客)難以感覺到壓迫感的固定式後殼。
如圖1所示,該後殼4構成為具有:覆蓋各座椅2的靠背的一對覆蓋部5A、5B,設置於一對座椅2的左右的兩側並作為扶手80而發揮機能的一對側板部8A、8B,從一對覆蓋部5A、5B之間向前方(箭頭Y1方向)伸出的分隔部9,在各覆蓋部5A、5B中在與就座於後方(箭頭Y2方向)的帶後殼座椅上的人(乘客)對置的各表面上設置的口袋10A、10B,對傘A(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兩個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以及複數個(在圖式的例子中為四個)掛鉤12。口袋10A、10B設置為長邊方向與左右方向(箭頭X1、X2方向)大致平行的長方形,且設置為與短邊方向大致平行的上下方向(箭頭Z1、Z2方向)的中間部與扶手80處於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即,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設置於後殼4(對象物)。
如圖1所示,一對覆蓋部5A、5B具有一對覆蓋部主體6A、6B、以及從一對覆蓋部主體6A、6B的左右方向(箭頭X1、X2方向)的兩端以夾持一對座椅2的方式向前方(箭頭Y1方向)伸出的一對伸出部7A、7B,一對覆蓋部5A、5B形成為俯視時的近似コ字形。為了允許各座椅2的靠背的傾倒,各覆蓋部主體6A、6B以規定的尺寸從各座椅2向後方(箭頭Y2方向)分離地設置。
對於就座於各座椅2上的各乘客而分別設置有一個傘支撐裝置11,且對於各乘客而分別設置有兩個掛鉤12。各為兩個的掛鉤12設置於各覆蓋部主體6A、6B的上端部且左右的兩端部。
在一對覆蓋部5A、5B之間在與扶手80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左右相鄰地設置有兩個傘支撐裝置11。
如圖1~圖3所示,傘支撐裝置11構成為具有:固定於各覆蓋部5A、5B(如圖1所示)的支撐部20,在支撐部20上可移動(可進退)地設置的、將傘A夾持於其與支撐部20之間的保持部30,對保持部30向支撐部20施力的施力機構40、以及使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衰減的衰減機構50。
如圖3所示,支撐部20具有下述部件且構成為一體:具有貫通孔21的長方形板狀的支撐部主體22,以及從貫通孔21的周緣以筒狀且向前方(箭頭Y1方向)立設的方筒部23。支撐部主體22以長邊方向沿左右延伸、且短邊方向沿上下延伸的方式,藉由螺栓而固定在各覆蓋部5A、5B的各後表面50上。貫通孔21以及方筒部23設置於支撐部主體22的左右方向(箭頭X1、X2方向)的一個端部,形成為可供保持部30的(後述的)板狀部31(長條材料)插入。方筒部23沿前後方向(箭頭Y1、Y2方向)對板狀部31進行引導。
如圖3~圖5所示,保持部30構成為一體地具有:插入於支撐部20的貫通孔21以及方筒部23的板狀部31、以及與板狀部31的後端連接且可對傘A進行保持的弧狀部32。如此的保持部30設置為:藉由使板狀部31相對於支撐部20進退移動,可使弧狀部32在與支撐部20接近的(未支撐傘A)的非使用位置(如圖4A、圖5A所示)及從支撐部20離開並將傘A夾持於其與支撐部20之間的使用位置(如圖4B、圖5B所示)之間進行移位。該弧狀部32在從支撐部20離開時,以被拉出到距離支撐部20最遠的位置的拉出位置及夾持傘A的使用位置的兩個階段進行移位。
如圖4、圖5所示,弧狀部32形成為與支撐部主體22對置的表面具有規定的寬度的平視為矩形的形狀。又,在弧狀部32中,在支撐部主體22的相反側的表面,如圖2等所示,顯示有傘標記。如此,將傘支撐裝置11的使用例的一個例子對使用者進行圖式。
如圖3所示,施力機構40構成為具有:包含將板簧41捲繞而得到的恆定負載彈簧的彈簧支撐體42、以及固定於支撐部主體22且容納彈簧支撐體42的殼體43。
如圖3所示,彈簧支撐體42構成為具有:具有規定的長度的長條狀的板簧41、上下延伸且供板簧41捲繞的軸部44、以及與軸部44的上下的端部對置地固定的一對圓盤45、46。在板簧41的一端固定在軸部44上的狀態下將板簧41捲繞在該軸部 44上而得到恆定負載彈簧。殼體43具有:上下對置的一對對置板47、48、以及連接於一對對置板47、48之間的側板49,並形成為コ字形。彈簧支撐體42在一對對置板47、48之間設置有一對圓盤45、46,以軸部44貫通各圓盤45、46及各對置板47、48的狀態支撐為能夠旋轉。
如此之彈簧支撐體42,恆定負載彈簧(板簧41)的一端固定於軸部44上,另一端固定於保持部30的板狀部31的前端部上。而且,設置為在保持部30的弧狀部32位於使用位置時,彈簧支撐體42處於具有作用力的狀態,而在弧狀部32位於非使用位置時,彈簧支撐體42處於自然狀態。
如圖3所示,衰減機構50構成為具有:包含旋轉自如地支撐於保持部30的齒輪51的旋轉阻尼器52、以及與齒輪51嚙合的齒條53。本實施方式的旋轉阻尼器52利用油的阻力而使齒輪51的旋轉減速。旋轉阻尼器52在保持部30中固定於板狀部31的前端部。齒條53係以與旋轉阻尼器52的齒輪51嚙合的方式,固定於殼體43的上方側(箭頭Z1方向側)的對置板47上。
如此的傘支撐裝置11,在弧狀部32處於非使用位置時,如圖4A、圖5A所示,處於恆定負載彈簧不具有作用力的自然狀態。從該非使用位置,抵抗恆定負載彈簧的作用力而將弧狀部32向後方(箭頭Y2方向)拉出。於是,齒輪51在齒條53上旋轉,使弧狀部32位於距離支撐部20最遠的拉出位置。在該狀態下,使傘A位於支撐部20的支撐部主體22與弧狀部32之間。此時,將手從弧狀部32放開。於是,恆定負載彈簧的作用力作用於保持部30,齒輪51在齒條53上旋轉,使弧狀部32以向支撐部主體22接近的方式向前方(箭頭Y1方向)移動。此時,藉由恆定負載彈簧對保持部30作用有恆定的力量。進一步地,旋轉阻尼器52使齒輪51的旋轉速度減速,因此,弧狀部32以恆定的速度緩慢地向前方(箭頭Y1方向)移動。如此,如圖4B、圖5B所示,弧狀部32位於使用位置,傘A支撐於傘支撐裝置11。藉由傘支撐裝置11,傘A(長條部件)以懸空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離開的狀態)被支撐為不能上下擺動且不能傾斜擺動。
據此,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藉由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傘A(長條部件)被夾持於支撐部20與保持部30之間,且被保持為軸處於上下方向,因此,可抑制被保持的傘A的擺動。
又,在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利用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始終對保持部30向支撐部20施力,因此無論係保持有傘A(長條部件)的使用時,亦或係未保持傘A的非使用時,均可使傘支撐裝置11變得緊湊。又,利用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使保持部30從使用位置向非使用位置自動移動,因此,可使得使用便利性變得良好。
又,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保持部30具有弧狀部32,該弧狀部32設置為可在與支撐部20接近的非使用位置及從支撐部20離開而將傘A(長條部件)夾持於其與支撐部20之間的使用位置之間進行移位,施力機構40為板簧41,利用板簧41的復原力,對弧狀部32向非使用位置施力。據此,藉由使用恆定負載彈簧而施加恆定的作用力,因此可無衝擊地對傘A進行保持。因此,可實現便利性的提高。
又,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構成為具有:設置為保持部30貫通支撐部20並能在該支撐部20的貫通方向上移動的板狀部31、以及與該板狀部31連接的弧狀部32。據此,藉由使板狀部31相對於支撐部20進退,使弧狀部32整體相對於支撐部20接觸、離開,從而可確保用於將傘A(長條部件)設置於支撐部20與保持部30之間的空間,可進一步實現便利性的提高。
又,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具有使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衰減的衰減機構50。據此,利用衰減機構50使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衰減,因此使保持部30向支撐部20接近時的移動速度減速。因此,在使保持部30以向支撐部20接近的方式移動時,進行緩慢且優雅的動作,從而可表現出高級感。又,在使保持部30以向支撐部20接近的方式移動時,可降低手被夾在支撐部 20及保持部30之間的可能性,可提高傘支撐裝置11的安全性。
又,在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衰減機構50構成為具有:包含旋轉自如地支撐於保持部30的齒輪51的旋轉阻尼器52、以及設置於保持部30且與齒輪51嚙合的齒條53。據此,藉由旋轉阻尼器52及齒條53,使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衰減,因此可實現使保持部30向支撐部20接近時的移動速度減速的結構。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方式,亦包含可實現本發明之目的的其他結構等,下述所示的變形例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作為長條部件的傘A進行支撐的結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亦可對作為長條部件的例如拐杖、聚酯瓶、飲料罐、杯子等物品進行支撐。即,只要係可夾持並保持於支撐部及保持部之間的物品,則任何物品均包含在長條部件的概念內。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設置在後殼4以及帶後殼座椅1的覆蓋部5A、5B上,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可以不設置在覆蓋部上。例如,可以設置在座椅2的座部3、靠背上,亦可設置在側板部8A、8B上,可以設置在任意的位置上。或者,可以將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設置在構成乘車空間的內壁上,亦可設置在例如建築物的外壁、居住空間的內壁上。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支撐部20構成為:具有貫通孔21的支撐部主體22將傘A夾持於其與弧狀部32之間,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將支撐部構成為將板狀部31支撐為可在前後方向(箭頭Y1、Y2方向)上移動即可,例如,可以構成為後殼4的覆蓋部5A(5B)承擔支撐部主體22的一部分,並將傘A夾持於覆蓋部5A(5B)及弧狀部32之間。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板狀部31構成為板狀,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長條材料可以構成為包含圓柱狀、棱柱狀的柱狀。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衰減機構50構成為具有:包含旋轉自如地支撐於保持部30的齒輪51的旋轉阻尼器52、以及設置於殼體43且與齒輪51嚙合的齒條53,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亦可將包含齒輪的旋轉阻尼器設置在殼體43上,而將與齒輪嚙合的齒條設置在保持部30上。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傘支撐裝置11(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衰減機構50由利用油的阻力而使齒輪51的旋轉減速的旋轉阻尼器52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用藉由齒輪51及齒條53的旋轉表面之間的摩擦而降低轉速的方式的衰減機構,只要可使施力機構40的作用力衰減,則可以採用任意的結構。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保持部30具有板狀部31及弧狀部32並構成為近似L字形,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如圖6A、圖6B所示,在傘支撐装置110(長條部件支撐装置)中,保持部130具有一對板狀部131、131以及與一對板狀部131的各後端連接的弧狀部132,並構成為近似コ字形。在該情况下,支撐部120可以構成為具有:具有一對貫通孔121的支撐部主體122、以及一對方筒部123。據此,可起到與本實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保持部30具有板狀部31及弧狀部32並構成為近似L字形,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如圖7所示,在傘支撐裝置210(長條部件支撐裝置)中,保持部230可以構成為具有弧狀部232。在該情況下,弧狀部232的一個端部藉由作為施力機構的扭轉螺旋彈簧240及作為衰減機構的阻尼器 250而彈性地支撐於支撐部220,而另一端部設置為可以在接近支撐部220的非使用位置及從支撐部220離開的使用位置之間進行移位的方式進行轉動。據此,可起到與本實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第二實施方式) 下述,參照圖8~圖12,對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後殼座椅進行說明。圖8、圖9係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後殼座椅301的立體圖。
如圖8、圖9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帶後殼座椅301構成為具有:左右排列的一對座椅302、303,以及對一對座椅302、303進行支撐(覆蓋)同時將前述座椅302、303的靠背304覆蓋的後殼310。
亦如圖10所示,圖8等所示的帶後殼座椅301,在列車的乘車空間內,左右排列的一對座椅302、303(在圖10中符號303未圖式)以縱列的方式在車輛的前進及後退方向(前後方向)上隔開等間隔地設置。圖10係表示帶後殼座椅301、301A、301B、301C在前後排列設置時的情形的側視圖。在圖10中,對位於最先(第一個)的帶後殼座椅標注符號301,對位於第二個的帶後殼座椅標注符號301A,對位於第三個的帶後殼座椅標注符號301B,對位於第四個的帶後殼座椅標注符號301C。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有時將車輛的前進及後退方向記作「前後方向」,將車輛寬度方向(圖10中的與紙面垂直的方向)記作「左右方向」,將鉛垂方向記作「上下方向」。又,對前後方向中的「前方」標注Y1,對「後方」標注Y2,對左右方向中的「左側」標注X1的符號,對「右側」標注X2的符號,對上下方向中的「上方」標注符號Z1,對「下方」標注符號Z2。
如圖10、圖11所示,各座椅302、303(符號303未圖式)構成為具有:與構成乘車空間的地板F對置的座305、支撐於座305的後端的靠背304、以及支撐於座305的前端的腿托306,同時具有使靠背304向後方(箭頭Y2方向)傾倒的機構(下述記載為「傾斜機構」)。在圖10中,示出帶後殼座椅301、301C藉由傾斜機構而使靠背304傾倒後的狀態。
後殼310係在藉由傾斜機構使各座椅302、303的靠背304傾倒時,用於使就座於後方(箭頭Y2方向)的帶後殼座椅301A、301B、301C上的人(乘客)難以感覺到壓迫感的的固定式後殼。進一步地,本實施方式的後殼310,如圖10所示,其第一上緣部314a位於與就座的乘客的視線大致相同的位置或者下方(箭頭Z2方向),因此,可使乘客更進一步難以感覺到壓迫感。
如圖8、圖9、圖11所示,後殼310構成為具有:在一對座椅302、303(如圖8、圖9所示)的左右兩側設置的、作為扶手311a、311a(如圖8所示)而發揮機能的近似梯形形狀的一對側板部311A、311B(如圖8所示);在比一對座椅302、303靠後側的位置,架設於一對側板部311A、311B之間的長方形的下側板部312(如圖9所示);設置有可展開、收納的展開台桌313(如圖9、圖11所示)、且將各座椅302、303的靠背304覆蓋的一對覆蓋部314A、314B(如圖8、圖9所示);設置於各展開台桌313及下側板部312之間的開閉式口袋315(如圖9所示);以及從一對覆蓋部314A、314B之間向前方(箭頭Y1方向)伸出的扶手311b(如圖8所示)。扶手311a及扶手311b設置於從地板F起的高度為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進一步地,如圖9所示,在後殼310設置有:對傘A、拐杖等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兩個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對飲料等的容器進行支撐的兩個杯托308、以及多複數個(在圖式的例子中為四個)掛鉤309。對於就座於各座椅302、303的各乘客而分別設置有一個傘支撐部307以及杯托308,且對於各乘客而分別設置有兩個掛鉤309。兩個杯托308分別設置於下側板部312的兩個端部312a、312b的各自的上方(箭頭Z1方向)側、且設置於傘支撐部307的下方(箭頭Z2方向)。在各覆蓋部314A(314B)設置的兩個掛鉤309設置於展開台桌313的左右兩側、且設置於收納狀態下的展開台桌313的上下方向的正中間附近。
如圖8所示,一對側板部311A、311B構成為具有:作為扶手311a而發揮機能的上端面(標記符號311a)、與其大致對置的下端面311c、與上端面311a及下端面311c的各前端連接的前端面311d、以及與上端面311a及下端面311c的各後端連接的後端面311e。後端面311e以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
如圖9所示,下側板部312以與各側板部311A、311B的各後端面311e大致相同的角度傾斜的狀態而支撐於一對側板部311A、311B之間。
如圖9、圖10所示,各覆蓋部314A、314B具有:具有展開台桌313的覆蓋部主體316、以及從覆蓋部主體316的左右方向(箭頭X1、X2方向)的兩端以夾持各座椅302、303的方式向前方(箭頭Y1方向)伸出的一對伸出部317、318,形成為俯視時的近似コ字形。各一對伸出部317、318中的一方與位於一對座椅302、303的左右的兩側的側板部311A、311B連接,另一方與扶手311b連接。
如圖11所示,覆蓋部主體316為了允許各座椅302、303的靠背304的傾倒,以規定的尺寸從各座椅302、303向後方(箭頭Y2方向)分離地設置。
如圖9所示,如此的各覆蓋部314A、314B具有:設置於覆蓋部主體316且左右延伸的第一上緣部314a、設置於一對伸出部317、318且以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一對第二上緣部314b、314b、與第一上緣部314a大致平行的第三下緣部314c、以及與第三下緣部314c的兩端連接且與一對第二上緣部314b、314b分別大致平行的一對第四下緣部314d、314d。一對第二上緣部314b、314b,各上端與第一上緣部314a連接,且下端中的一方與扶手311a連接,另一方與扶手311b連接。各第四下緣部314d、314d具有與各側板部311A、311B的各後端面311e大致相等的傾斜角,且與各後端面311e連接。
如圖9所示,傘支撐部307係一體地具有如下部件而構成的樹脂成型品:在相鄰的座椅302、303之間的伸出部317、318夾持固定的矩形形狀的板狀部371,以及與板狀部371的後端連接且具有與各覆蓋部314A、314B對置的弧形的一對C字形部372、372(弧狀部)。各C字形部372設置為可進行彈性變形,以使從板狀部371的後端分離的左右的端部372a的前後的位置移位。即,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的支撐面370具有以懸空的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F離開的狀態)對傘A(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結構(抓握力)。
如圖9所示,板狀部371設置為隨著趨向後端而朝向斜下方。該板狀部371的前端(板狀部371的根部)藉由螺栓固定於相鄰的座椅302、303之間的伸出部317、318。又,板狀部371設置為其前端與扶手311a、311b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即,傘支撐部307設置於對傘A以懸空的狀態進行支撐的高度(位置)。因此,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的彎曲面370(支撐面)具有對傘A(長條部件)以懸空的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F離開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形成位置)。
如圖9所示,各C字形部372構成為具有與各覆蓋部314A、314B對置且與傘A的外周面接觸的彎曲面370(支撐面)。彎曲面370構成為具有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向斜下方延伸的表面。彎曲面370的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向斜下方延伸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形成為具有可對傘A以懸空的狀態進行支撐的強度的長度。又,在各C字形部372中,在與就座的乘客對置的表面上顯示有如圖9所示的傘標記。如此,將傘支撐部307的使用例的一個例子對就座的乘客進行圖式。
如圖12所示,在如此的傘支撐部307中,藉由將傘A(長條部件)以使傘A從左右的外側向板狀部371接近的方式插入於覆蓋部314A(314B)與C字形部372之間,使傘A位元於C字形部372的內側(支撐面370的內側),從而支撐於傘支撐部307。此時,對傘A在以其軸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因此,除了柄部以外的部分並不下垂。因此,可確保就座於後方(箭頭Y2方向)的座椅302、303上的人的腳邊空間。
又,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的支撐面370具有對傘A(長條部件)以懸空的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F離開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形成位置、抓握力)。據此,對傘A以懸空的狀態進行支撐,因此可充分確保腳邊空間。
又,藉由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對傘A(長條部件)在以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因此傘A不會擺動、且不會擋住視線。
又,在本實施方式的後殼310中,具有兩個以上的覆蓋部314A、314B,兩個以上的覆蓋部314A、314B左右排列設置,此覆蓋部314A、314B之間設置有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在此,在兩個以上的覆蓋部314A、314B左右排列設置的狀況下(例如,乘客室內、電影院等劇院),多數情況下,兩個以上的覆蓋部314A、314B的左右的兩側設為通道,藉由將傘支撐部307設置在兩個以上的覆蓋部314A、314B之間,可抑制支撐於該傘支撐部的傘A(長條部件)侵佔通道。
又,在本實施方式的後殼310中,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具有:在前後方向(箭頭Y1、Y2方向)上延伸的板狀部371,以及從板狀部371的後端延伸、且將傘A(長條部件)夾持於其與覆蓋部314A(314B)之間的C字形部372、372(弧狀部),且各C字形部372具有支撐面370。藉由傘支撐部307,實現對傘A以與覆蓋部314A(314B)接觸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因此,可充分確保腳邊空間。
又,在本實施方式的後殼310中,設置有一對C字形部372(弧狀部),且一對C字形部372、372左右排列設置。據此,藉由一個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而實現對兩個傘A(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結構,因此,可充分確保腳邊空間。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方式,亦包含可實現本發明之目的的其他結構等,下述所示的變形例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帶後殼座椅301構成為具有:一對座椅302、303,以及包含對前述座椅302、303進行支撐(覆蓋)的一對覆蓋部314A、314B的後殼310,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帶後殼座椅可以構成為具有:一個座椅302(303),以及包含對其進行支撐的一個覆蓋部314A(314B)的後殼,亦可構成為具有:三個以上的座椅302(303),以及包含對其進行支撐的三個以上的覆蓋部314A(314B)的後殼。在此,在帶後殼座椅構成為具有三個以上的座椅302(303)的情況下,因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設置於相鄰的座椅302、303之間,因此,能以比座椅302(303)的數量少一個的數量進行設置。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設置於相鄰的兩個覆蓋部314A、314B之間,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不將傘支撐部設置於兩個覆蓋部314A、314B之間。例如,可以將傘支撐部分別設置於相鄰的覆蓋部314A、314B的左右兩側,亦可設置於覆蓋部314A(314B)中的掛鉤309 的附近,亦可設置於各側板部311A(311B)。即,只要係藉由傘支撐部對傘A在以隨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朝向斜下方的方式傾斜的狀態下進行支撐即可,可以將傘支撐部設置在後殼310的任意位置。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具有一對C字形部372、372(弧狀部),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可以在傘支撐部307僅設置有一個C字形部372。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的支撐面370具有對傘A(長條部件)以懸空的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F離開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形成位置、抓握力),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長條部件支撐部的支撐面具有對傘A(長條部件)以懸空的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F離開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形成位置、抓握力)即可。即使長條部件支撐部的支撐面不具有對傘A(長條部件)以懸空的狀態(傘A的前端從地板F離開的狀態)進行支撐的結構(形成位置、抓握力),也包含在本發明之權利範圍內。
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傘支撐部307(長條部件支撐部)係一體地具有如下部件而構成的樹脂成型品:夾持固定於相鄰的座椅302、303之間的伸出部317、318的矩形形狀的板狀部371,以及與板狀部371的後端連接且具有與各覆蓋部314A、314B對置的弧形的一對C字形部372、372(弧狀部),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由彈性體構成長條部件支撐部。據此,可抑制長條部件支撐部因過度的變形而破損。
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傘支撐部307具有藉由將傘A(長條部件)以使傘A從左右的外側向板狀部371接近的方式插入於覆蓋部314A(314B)與C字形部372之間而將傘A支撐於傘支撐部307的C字形部(弧狀部),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如圖13A、13B所示,傘支撐部(長條部件支撐部)307’亦可構成為具有藉由將傘A的前端從傘支撐部的上方(箭頭Z1方向)插入而對該傘A進行支撐的環狀部372’(弧狀部)。可以在環狀部設置隨著趨向前方(箭頭Y1方向)而向斜下方延伸的支撐面。
此外,藉由以上的記載對用於實施本發明之最佳的結構、方法等進行公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即,本發明主要對特定的實施方式進行特別的圖式及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以及目的的範圍內,對以上前述的實施方式,在形狀、材質、數量、其他詳細構成方面,施加各種變形。因此,上述所公開的對形狀、材質等進行限定的記載,係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進行的示例性的記載,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因此,將前述形狀、材質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限定排除之後的部件的名稱的記載包含在本發明內。
1、110、210‧‧‧帶後殼座椅2‧‧‧座椅3‧‧‧座部4‧‧‧後殼(對象物)11‧‧‧傘支撐裝置(長條部件支撐裝置)20、120、220‧‧‧支撐部30、130、230‧‧‧保持部31、131‧‧‧板狀部(長條材料)32、132、232‧‧‧弧狀部40‧‧‧施力機構41‧‧‧板簧240‧‧‧扭轉螺旋彈簧(施力機構)50、250‧‧‧衰減機構51‧‧‧齒輪52‧‧‧旋轉阻尼器53‧‧‧齒條A‧‧‧傘(長條部件)
【圖1】表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後殼座椅的立體圖。 【圖2】表示利用構成前述帶後殼座椅的長條部件支撐裝置而對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圖3】表示未利用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對長條部件進行支撐的非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圖4A】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俯視圖,弧狀部處於非使用位置的圖。 【圖4B】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俯視圖,弧狀部處於使用位置的圖。 【圖5A】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側視圖,弧狀部處於非使用位置的圖。 【圖5B】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側視圖,弧狀部處於使用位置的圖。 【圖6A】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變形例的俯視圖,弧狀部處於非使用位置的圖。 【圖6B】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變形例的俯視圖,弧狀部處於使用位置的圖。 【圖7】表示前述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的變形例的俯視圖。 【圖8】表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後殼座椅的立體圖。 【圖9】表示從與圖8的不同角度觀察前述帶後殼座椅時的立體圖。 【圖10】表示前述帶後殼座椅前後排列設置時的情形的側視圖。 【圖11】表示前述帶後殼座椅的側視圖。 【圖12】表示將傘支撐於前述帶後殼座椅的傘支撐部中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13A】表示前述帶後殼座椅的傘支撐部的變形例的立體圖。 【圖13B】表示前述帶後殼座椅的傘支撐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11‧‧‧傘支撐裝置(長條部件支撐裝置)
20‧‧‧支撐部
21‧‧‧貫通孔
22‧‧‧支撐部主體
23‧‧‧方筒部
30‧‧‧保持部
31‧‧‧板狀部(長條材料)
32‧‧‧弧狀部
40‧‧‧施力機構
41‧‧‧板簧
42‧‧‧彈簧支撐體
43‧‧‧殼體
44‧‧‧軸部
45、46‧‧‧圓盤
47、48‧‧‧對置板
49‧‧‧側板
50‧‧‧衰減機構
51‧‧‧齒輪
52‧‧‧旋轉阻尼器
53‧‧‧齒條
A‧‧‧傘(長條部件)

Claims (5)

  1. 一種長條部件支撐裝置,用於將長條部件以上下延伸的狀態保持於對象物;其特徵係具備:設置於前述對象物的支撐部,可進退地設置於該支撐部、且可將前述長條部件夾住保持於其與該支撐部之間的保持部,對該保持部向前述支撐部施力的施力機構,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前述保持部的齒輪,以及固定於前述支持部並直線狀地延伸的齒條;藉由前述齒輪嚙合於前述齒條,在前述保持部於前述齒條延伸方向的直線上移動的同時使施力機構的作用力衰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其中,前述保持部具有弧狀部,該弧狀部設置為可在與前述支撐部接近之非使用位置及從前述支撐部離開並將前述長條部件夾持於其與前述支撐部之間的使用位置之間進行移位,前述施力機構係構成為具備板簧的恆定負載彈簧,利用前述板簧的回復力,對前述弧狀部向非使用位置施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其中, 前述保持部構成為具有:設置為貫通前述支撐部且可在該支撐部的貫通方向上移動的長條材料,以及與該長條材料連接的弧狀部。
  4. 一種後殼,係將具備座部以及該座部的後端的靠背的座椅的後方覆蓋的後殼,其特徵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長條部件支撐裝置。
  5. 一種帶後殼座椅,其特徵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後殼、以及前述座椅。
TW107104525A 2017-02-13 2018-02-08 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TWI756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4209 2017-02-13
JP2017024209A JP6940954B2 (ja) 2017-02-13 2017-02-13 バックシェル及びバックシェル付きシート
JP2017-028016 2017-02-17
JP2017028016A JP6920829B2 (ja) 2017-02-17 2017-02-17 長尺部材支持装置、バックシェル、及びバックシェル付き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9221A TW201829221A (zh) 2018-08-16
TWI756362B true TWI756362B (zh) 2022-03-01

Family

ID=6315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525A TWI756362B (zh) 2017-02-13 2018-02-08 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20219B (zh)
TW (1) TWI75636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3284A (ja) * 2002-12-26 2004-07-22 Toyoda Gosei Co Ltd 収納式把持装置
JP2005001583A (ja) * 2003-06-13 2005-01-06 Shiroki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荷物載置装置
JP2007022201A (ja) * 2005-07-13 2007-02-01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ドア
CN201951295U (zh) * 2011-01-13 2011-08-31 桑瑞廷 公交车存放雨伞的座椅
TW201313148A (zh) * 2011-09-26 2013-04-01 Nelson Anshy Li 天候整合杖工作站
JP2013116710A (ja) * 2011-12-05 2013-06-13 Nifco Inc 棒状物用保持装置
CN205417413U (zh) * 2016-03-15 2016-08-03 湖北恒天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存放雨伞的公交车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16109A1 (de) * 1983-02-01 1984-08-22 Intamin Corporation Inc. Est. Volksbelustigungseinrichtung nach Art einer Achterbahn
JPS60105213U (ja) * 1983-12-23 1985-07-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ヨンの緩衝力調節機構
JP2708723B2 (ja) * 1994-06-20 1998-02-04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セーフティロック機構
JP2004238161A (ja) * 2003-02-06 2004-08-26 Sharp Corp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43385B2 (ja) * 2006-08-24 2012-10-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装置
JP5181525B2 (ja) * 2007-04-27 2013-04-10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ダンパ及びこのダンパを具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KR100878105B1 (ko) * 2007-05-18 2009-01-14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안전벨트 리트랙터
KR20090063583A (ko) * 2007-12-14 2009-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높이 조절장치
TW201038837A (en) * 2009-04-20 2010-11-01 Yu-Guang Lai The damper device with rotational energy-absorbing device
EP2455254B1 (en) * 2009-07-15 2018-08-22 Toyota Shata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ITTV20090173A1 (it) * 2009-09-09 2011-03-10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 Dispositivo per la regolazione della tensione di uno schienale, particolarmente per sedie.
US8840184B2 (en) * 2011-10-06 2014-09-23 Thorley Industries Llc Child restraint system with automated installation
CN102514509A (zh) * 2011-11-21 2012-06-27 陈健全 一种操作简易的旅行睡眠支架
JP5844127B2 (ja) * 2011-11-28 2016-01-13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755023A (zh) * 2012-07-31 2012-10-31 苏州苏鼎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带拐杖放置装置的公共坐具
JP6168970B2 (ja) * 2013-06-16 2017-07-2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パワー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JP6210769B2 (ja) * 2013-07-19 2017-10-1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傘収納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WO2015011803A1 (ja) * 2013-07-24 2015-01-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
JP6570337B2 (ja) * 2014-07-17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ダンパ装置
CN104384420A (zh) * 2014-10-22 2015-03-04 杨桂珍 一种能承受较大冲击的模具锁紧装置
KR20160116709A (ko) * 2015-03-31 2016-10-10 (주)대유플러스 우산 수납장치를 갖는 자동차용 시트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3284A (ja) * 2002-12-26 2004-07-22 Toyoda Gosei Co Ltd 収納式把持装置
JP2005001583A (ja) * 2003-06-13 2005-01-06 Shiroki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荷物載置装置
JP2007022201A (ja) * 2005-07-13 2007-02-01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ドア
CN201951295U (zh) * 2011-01-13 2011-08-31 桑瑞廷 公交车存放雨伞的座椅
TW201313148A (zh) * 2011-09-26 2013-04-01 Nelson Anshy Li 天候整合杖工作站
JP2013116710A (ja) * 2011-12-05 2013-06-13 Nifco Inc 棒状物用保持装置
CN205417413U (zh) * 2016-03-15 2016-08-03 湖北恒天客车有限公司 一种存放雨伞的公交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0219B (zh) 2022-03-04
CN108420219A (zh) 2018-08-21
TW201829221A (zh)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4592B (zh) 用于车辆的能折叠桌组件
US10293717B2 (en) Vehicle seat
JP710316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US9616786B2 (en) Vehicle seat
JP6615596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クステンション装置
JP396417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EP2676837A2 (en) Vibration proof structure of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100244478A1 (en) Vehicle console with movable armrest
KR100778594B1 (ko) 자동차용 조수석 시트의 쿠션테이블 구조
KR101307281B1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JP7123102B2 (ja) シート用テーブル
KR20230092083A (ko) 컨트롤 암레스트 격납 구조
TWI756362B (zh) 長條部件支撐裝置、後殼以及帶後殼座椅
JP7112465B2 (ja) シート用テーブル
JP2013095272A (ja) 跳ね上げシートロック機構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JP6920829B2 (ja) 長尺部材支持装置、バックシェル、及びバックシェル付きシート
KR20230112170A (ko) 양방향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KR102552156B1 (ko) 차량의 기기 거치형 콘솔 암레스트
FR2870800A1 (fr) Equipement de dossier d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dossier muni d'un tel equipement
KR101679688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암레스트 틸팅장치
JP685519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200812674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5000483A (ja) 腰掛用サイドテーブル装置
KR20130073220A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JP2022141002A (ja)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