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0759B -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 Google Patents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0759B
TWI720759B TW108147461A TW108147461A TWI720759B TW I720759 B TWI720759 B TW I720759B TW 108147461 A TW108147461 A TW 108147461A TW 108147461 A TW108147461 A TW 108147461A TW I720759 B TWI720759 B TW I7207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closing device
plate
pinch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7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6747A (zh
Inventor
近藤哲生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6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6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0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075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具有:安裝構件,安裝在具有原稿壓合板之辦公機器的裝置本體側;支撐構件,經由第一鉸鏈軸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安裝構件;及升降構件,與支撐構件重疊,同時經由第二鉸鏈軸往與支撐構件的反方向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支撐構件的自由端側,且安裝在原稿壓合板,其中為了堵住當升降構件往與支撐構件的反方向轉動時形成在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之間的空間部,在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或安裝構件或第一鉸鏈軸之間設置防夾手機構而解決。

Description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 公機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影印機、複合機、印刷機、傳真機、掃描機等辦公機器所包含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影印機、印刷機、傳真機、掃描機等辦公機器的裝置本體,原稿壓合板經由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可轉動地安裝在裝置本體的上面後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是一種鉸鏈機構,繞著鉸鏈軸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原稿壓合板,使原稿壓合板可緊密接觸在裝置本體的上面的接觸玻璃面上,同時使此接觸玻璃可露出。將原稿放置在接觸玻璃面上時,要轉動原稿壓合板(往上下方向開闔)使接觸玻璃面露出(開放),將原稿放置在此接觸玻璃面上後,閉合原稿壓合板且將原稿按壓在接觸玻璃面上,藉此可將原稿放置在接觸玻璃面上。
在這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中,如日本國特開平11-95339號公報所記載,得知有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設有升降構件及壓縮螺旋彈簧,無關厚度使原稿可緊密接觸在接觸玻璃,同時藉由壓縮螺旋彈簧的推動力,可轉動原稿壓合板而不會感覺到本來的重量。
日本國特開平11-95339號公報所記載的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安裝構件,安裝在辦公機器的裝置本體;一支撐構件,經由第一鉸鏈軸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安裝構件;一升降構件,與支撐構件重疊,同時經由第二鉸鏈軸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支撐構件的自由端部,且安裝在原稿壓合板;及一壓縮螺旋彈簧,設在升降構件和安裝構件之間,且往與支撐構件重疊的方向推動升降構件。
藉此,影印像書一樣的厚原稿的情況,將厚原稿放置在接觸玻璃上後,往閉合方向轉動原稿壓合板時,原稿壓合板接觸在原稿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側的端部,再將原稿壓合板往下壓時,升降構件以第二鉸鏈軸為支點相對於支撐構件反轉,將原稿壓合板水平設置在接觸玻璃,使厚原稿按壓在接觸玻璃上,且可防止外光經由接觸玻璃進出辦公機器的內部。
這麼一來,如圖17所示,升降構件的後部和支撐構件的後部之間產生空間部。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係構成為拿走接觸玻璃上的厚原稿,且往打開方向打開一次時,升降構件與支撐構件重疊回到原本的位置,但若在升降構件反轉的狀態下閉合原稿壓合板,原稿壓合板,也就是升降構件在沒回到原本位置的狀態下閉合,且在原稿壓合板的前端側下降的狀態,又在升降構件的後部和支撐構件的後部之間產生空間部的狀態下閉合。即使在這種情況只要將原稿壓合板往打開方向打開一次,升降構件可與支撐構件重疊回到原本的位置。但因為對裝置的無知或誤解,有時候操作者未進行這項操作,手伸到原稿壓合板的後端部且把手放在升降構件的部分往下壓。
這麼一來會產生手指夾在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之間產生的空間部而受傷的問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習知的上述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中,可防止上述事故於未然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具有:一安裝構件,安裝在具有原稿壓合板的辦公機器之裝置本體側;一支撐構件,經由第一鉸鏈軸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安裝構件;及一升降構件,與支撐構件重疊,同時經由第二鉸鏈軸往與支撐構件的反方向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支撐構件的自由端側,且安裝在原稿壓合板;其中,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防夾手機構,設在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或安裝構件或第一鉸鏈軸之間,當升降構件往與支撐構件的反方向轉動時,用來堵住形成在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之間的空間部。
接著,本發明的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竹簾狀的防夾手部,形成為 可往單方向彎折;及一第一安裝部,接續防夾手部的上端部,且安裝在升降構件。
接著,本發明的防夾手機構的防夾手部包含:複數個板部,呈紙條狀;及一連結部,將此等複數個板部彼此可彎折地連結。
接著,本發明在防夾手機構的防夾手部的複數個板部之間,設置一防彎折突起,將複數個板部的彎折方向限制為單方向。
接著,本發明的其中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第二連結部,連結防夾手部和第一安裝部。
接著,本發明的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第二安裝部,安裝在接續防夾手部的另一端的支撐構件、或安裝構件、或第一鉸鏈軸。
接著,本發明的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第三連結部,連結防夾手部和第二安裝部。
接著,本發明的連結部係藉由改變其厚度來控制複數個板部的可撓性。
接著,本發明的防夾手機構由平板狀的板構件所構成,且構成為使板構件經由搖動支撐部往升降構件的後端部側可轉動。
接著,本發明的板構件由形成為寬度比上述之板部更寬的複數枚寬板部所構成,且構成為用連結部往單方向可彎折彼此。
接著,本發明的板構件的端部經由搖動支撐部可轉動地安裝在升降構件的後端部側,且限制與安裝構件之間往空間部側的轉動。
接著,本發明的一種辦公機器,其係使用上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本發明如上述構成,根據本發明,即使是像書一樣的厚原稿也能用原稿壓合板水平地覆蓋、按壓在接觸玻璃上,可極力防止外光侵入裝置本體內部,既可獲得這種作用效果,也可提供一種高安全性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係可防止使用者的手指夾在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的各後部產生的空間部而受傷之事故於未然。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防止防夾手部往內側彎曲,可防止防夾手部進入支撐構件的上板和升降構件的上板之間,也可防止人的手指等進入升降構 件和支撐構件的各後部之間形成的空間部而被夾到。
根據本發明,可在複數個板部彼此連結的狀態形成防夾手部,也可將板部彼此可彎折地連結。
根據本發明,可防止防夾手部被推入空間部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防夾手部可相對於第一安裝部轉動。
根據本發明,可更確實地防止防夾手部被推入空間部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防夾手部可相對於第二安裝部轉動。
根據本發明,可控制複數個板部的可撓性,可調節因升降構件的轉動所產生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之間的距離變化時的防夾手部的形狀。
根據本發明,可防止人的手指等進入升降起動時形成的升降構件和支撐構件的各後部形成的空間部而被夾到。
根據本發明,可彎折板構件。
根據本發明,可更確實地防止防夾手部被推入空間部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使用上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辦公機器。
1、1A、1B: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2:裝置本體
3:原稿壓合板
4:安裝構件
41:底板
42、42:兩側板
42a:安裝片
43:安裝片
46:第一鉸鏈軸孔
47:受壓構件孔
5:支撐構件
51:上板
52、52:兩側板
53:安裝片
54、54:保持片
55、55:擋片
56、56:切口部
6:升降構件
61:上板
62、62:兩側板
63:安裝片
7:防夾手機構
71:第一安裝部
71a:固定板
71b:前板
71c:天板
71d:安裝片
71e:外緣
71f:安裝孔
71g:第一安裝槽
72:第二安裝部
72a:固定板
72b:前板
72c:天板
72d:安裝片
72e:緣部
72f:安裝孔
72g:第二安裝槽
73:防夾手部
73a:板部
73b:面
73c:面
73d:防彎折突起
73e:第一連結部
73g:形狀調節用連結部
74:第二連結部
75:第三連結部
76:小間隙
8:防夾手機構
81:搖動支撐部
81a:固定板
81b:前板
81c:天板
81d:安裝片
81e:限制板
81f:安裝孔
81g:凹部
82:第三安裝槽
85:板構件
85b、85b:支撐板
85c、85c:突起
11:第一鉸鏈軸
12:第二鉸鏈軸
13:受壓構件
14:運作構件
21:壓縮螺旋彈簧
31:第一滑塊
32:第二滑塊
31a、32a:閉塞面
31c、32c:彈簧收納部
90:原稿
90a:端部
R:空間部
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示例的側面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示例的背面圖。
圖3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防夾手機構之示例的圖式,(a)為立體圖,(b)為側面圖及其局部放大圖。
圖4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升降構件相對於支撐構件反轉時,防夾手機構之動作的側面圖。
圖5為表示圖4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背面圖。
圖6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完全打開狀態的側面圖。
圖7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防夾手機構不往內側彎曲,且保持微彎狀態,表示防夾手機構往內側微彎狀態的圖式,及其局部放大圖。
圖8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圖。
圖9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又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圖。
圖10為圖9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背面圖。
圖11為圖9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防夾手機構的放大分解立體圖。
圖12為說明圖9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防夾手機構之動作的側面圖。
圖13為圖12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背面圖。
圖14為表示圖9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完全打開狀態的側面圖。
圖15為圖9所示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防夾手機構之板構件和搖動支撐部之連結部分的局部放大斷面圖,(a)為圖12所示的A視的部分,(b)為圖14所示的B視的部分。
圖16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又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圖。
圖17為習知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側面圖。
以下,基於附圖詳細說明本案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使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圖1至圖7為表示使用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使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之示例的圖式。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是一種鉸鏈裝置,將原稿壓合板3可開闔地安裝在影印機、印刷機、傳真機、掃描機等辦公機器的裝置本體2的上面。
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如圖所示,包含:安裝構件4,安裝在裝置本體2;支撐構件5,經由第一鉸鏈軸11可轉動自如地連結在安裝構件4的兩側板42、42;及升降構件6,以經由第二鉸鏈軸12可轉動自如地連結在支撐構件5的兩側板52、52的狀態,安裝在原稿壓合板3;其中支撐構件5在平常使用時,從原稿壓合板3接觸在裝置本體2上面的閉合位置轉動到最大使用打開位置,且支撐構件5在維修時,進一步地從最大使用打開位置轉動到最大打開位置。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的特徵為設有防夾手機構7,其係防止人的手指進入當升降構件6以插入貫通在支撐構件5的第二鉸鏈軸12為軸轉動時所形成的空間部R。且,第一鉸鏈軸11和第二鉸鏈軸12,雖在圖式上圖示一根,也可將其分為二段分別樞軸支撐在安裝構件4的兩側板42、42和支撐構件5的兩側板52、52彼 此,及支撐構件5的兩側板52、52和升降構件6的兩側板62、62彼此。在本案發明中第一鉸鏈軸11和第二鉸鏈軸12包含上述此等。
安裝構件4,如圖1所示,由以下構件所構成:底板41,安裝在裝置本體2的後部上端側;兩側板42、42,從底板41的兩側端部分別往垂直於底板4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及略矩形狀的安裝片43,從底板41的其一端部(後端部)往垂直於底板4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
底板41,形成為略矩形狀,為了用螺釘或螺栓等將底板41安裝在裝置本體2,底板41設有安裝孔(未圖示)。兩側板42、42形成為斷面呈略L字狀,且第一鉸鏈軸孔46設在安裝片42a的前端部(上部),安裝片42a往垂直於底板4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受壓構件孔47設在比安裝片42a的第一鉸鏈軸孔46更往底板41側(下方)且偏內側(前方)的位置。受壓構件13插入貫通在兩安裝片42a的受壓構件孔47。且,受壓構件13也可不為銷狀,也可將彎曲的構件或樹脂製品安裝在兩側板42、42之間。
支撐構件5由以下構件所構成:上板51;兩側板52、52,從上板51的端部,往垂直於上板5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使兩側板52、52分別從沿著後述的一對滑塊31、32的滑動方向之兩側端部覆蓋安裝構件4的兩側板42、42;及保持片54、54,將兩側板52、52的前端部往彼此相對側90度彎折而成,進一步地支撐構件5從兩側板52、52往上方設有擋片55、55。且,第二安裝部72安裝在升降構件6的上板61的下面側時,也可省略擋片55、55。
兩側板52、52的一端部(前端部),設有讓第二鉸鏈軸12插入貫通的第二鉸鏈軸孔(未圖示),同時設有讓後述的運作構件14進入的切口部56、56(省略另一方的圖示)。在兩側板52、52的另一端部(後端部),設有第一鉸鏈軸插通孔(未圖示)。兩側板52、52的第一鉸鏈軸插通孔和安裝構件4的第一鉸鏈軸孔46校直且第一鉸鏈軸11插入貫通在此等孔,藉此,支撐構件5以第一鉸鏈軸11為軸轉動自如地連結在安裝構件4。
一對滑塊31、32嵌合在支撐構件5內。一對滑塊31、32具有為底面的閉塞面31a、32a,且形成為斷面呈矩形的有底筒體狀。一對滑塊31、32,分別滑動自如地嵌合在支撐構件5內,使彼此的開口部相對,且壓縮螺旋彈簧21彈 性設置在一對滑塊31、32內。換言之,滑塊31、32的凹狀內部形成為收納壓縮螺旋彈簧21的彈簧收納部31c、32c。壓縮螺旋彈簧21也可為一個或二個以上,例如二個並列或重疊而設,將一對滑塊31、32分別往遠離彼此的方向推動。
一對滑塊31、32形成為當安裝構件4的底板41和支撐構件5(上板51)呈略平行時(例如將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安裝在影印機等的情況,原稿壓合板3緊密接觸在裝置本體2的上面的接觸玻璃面上時(原稿壓合板緊密接觸時)),嵌合在支撐構件5內的長度。
前端部側的滑塊(第一滑塊)31,為其底面的閉塞面31a的外表面形成為平坦面。閉塞面31a藉由壓縮螺旋彈簧21的推動力按壓運動構件14,且支撐構件5和升降構件6重疊。在這種情況,將支撐構件6用第二鉸鏈軸12連結在支撐構件5的地方,移動到比習知的更上方,且構成為升降構件6的上板61的下面側抵靠在從支撐構件5的兩側板52、52往上方突出設置的擋片55、55,且構成為支撐構件5的上板51和升降構件6的上板61之間產生間隙,且碰觸上板61的後端部側的第二安裝部72,且升降構件6不相對於支撐構件5傾斜。
升降構件6由以下構件所構成:上板61,用螺釘等安裝在原稿壓合板3的後端側;及兩側板62、62,從上板61的兩側部分別往垂直於上板6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其中安裝片63形成為從上板61的一端部(後端部)往與兩側板62、62的相反側90度彎折。第二鉸鏈軸插通孔(未圖示)設在升降構件6的兩側板62、62的前端部側,同時讓運作構件14插入貫通的運作構件孔(未圖示)設在比第二鉸鏈軸插通孔更下側。運作構件14插入貫通且固定在兩側板62、62的運作構件孔。升降構件6的兩側板62、62的第二鉸鏈軸插通孔和支撐構件5的兩側板52、52的第二鉸鏈軸孔校直且第二鉸鏈軸12插入貫通在此等孔,藉此,升降構件6和支撐構件5以第二鉸鏈軸12為軸彼此轉動自如地連結。且,運作構件14雖圖示為一根銷或軸狀物,也可使用其他形態的運作構件、或從升降構件6的前端側一體地或另外地突出設置的運作構件。運作構件14也包含上述此等。
設在支撐構件5的後端部和升降構件6的後端部之間的實施例一的防夾手機構7,如圖3所示,由以下構件所形成:竹簾狀的防夾手部73;第一安裝部71,安裝在接續防夾手部73上端之升降構件6的後端部;及第二安裝部72, 安裝在接續防夾手部73下端之支撐構件5的後端部,其中防夾手部73、第一安裝部71、第二安裝部72用熱塑性樹脂一體成形往單方向彎曲。防夾手部73由以下構件所構成:複數個板部73a、73a...,呈細長紙條狀;第一連結部73e,連結此等鄰接的各板部73a、73a...;及防彎折突起73d、73d...,形成在各板部73a、73a...的兩端部,且正面觀看呈ㄈ字型狀。
第一連結部73e、第二連結部74、第三連結部75,形成為夠薄以具有可撓性。因此,防夾手部73可彎折且第一連結部73e不會進入空間部R,可對應因升降構件6的轉動所產生的第一安裝部71和第二安裝部72之間的距離變化(參照圖1及圖4)。
而且,在各板部73a、73a...之間設置形成有小間隙76,同時各板部73a、73a...的寬度與防彎折突起73d、73d...的寬度相同,防彎折突起73d、73d...位在各面73c、73c...和相反側的各面73b、73b...的兩端部且正面觀看呈ㄈ字形狀。 藉此,即使使用者將防夾手部73推入空間部R的內部,藉由防彎折突起73d彼此抵靠,可防止防夾手部73被推入空間部R的內部。
進一步地,構成防夾手部73最上方的板部73a藉由第二連結部74與第一安裝部71連結。第一安裝部71由以下構件所形成:固定板71a,從升降構件6的前端側往後端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形成有為了用螺釘等安裝在升降構件6的上板61之安裝孔71f;前板71b,從固定板71a的前端往垂直於固定板71a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天板71c,從前板71b的前端往垂直於前板71b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且往遠離固定板71a的方向延伸;及安裝片71d,從天板71c的前端往垂直於天板71c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且相對於前板71b延伸。前板71b、天板71c、安裝片71d形成為略相同於升降構件6的上板61的寬度,藉由此等,形成讓升降構件6的安裝片63插入的第一安裝槽71g。第一安裝部71,在固定板71a比前板71b配置在升降構件6(上板61)的後端部側的狀態,使安裝片63插入第一安裝槽71g。
安裝片71d藉由第二連結部74以其前端與板部73a連結。具體來說,外緣71e和板部73a藉由第二連結部74連結,外緣71e係與形成安裝片71d的前端的第一安裝槽71g的內緣為相反側的緣部。藉此,可使接續安裝片71d的板部 73a的轉動角度變大,藉由升降構件6的轉動使第一安裝部71和第二安裝部72接近時,板部73a可往與第二安裝部72的相反側(上方)轉動,第一安裝部71和第二安裝部72遠離時,板部73a可往第二安裝部72側(下方)轉動。且,也可藉由第二連結部74連結安裝片71d和板部73a的側面,較佳為連結板部73a的面73c的緣部。藉此,當使用者將防夾手部73推入空間部R側時,可減輕施加在第二連結部74的負擔。為了提高疲勞限度,第二連結部74也可形成為使安裝片71d和板部73a之間的距離比板部73a彼此的距離更長。
且,最下方的板部73a和第二安裝部72藉由第三連結部75連結。 第二安裝部72與第一安裝部71相同,由以下構件所形成:固定板72a,從支撐構件5的前端側往後端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形成有為了用螺釘等安裝在支撐構件5的上板51之安裝孔72f;前板72b,從固定板72a的前端往垂直於固定板72a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天板72c,從前板72b的前端往垂直於前板72b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且往遠離固定板72a的方向延伸;及安裝片72d,從天板72c的前端往垂直於天板72c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且相對於前板72b延伸。由前板72b、天板72c、安裝片72d形成讓支撐構件5的安裝片53插入的第二安裝槽72g。第二安裝部72,在固定板72a比前板72b配置在支撐構件5(上板51)的後端部側的狀態,使安裝片53插入第二安裝槽72g。
安裝片72d藉由第三連結部75以其後端與板部73a連結。具體來說,安裝片72d後端的緣部72e和板部73a藉由第三連結部75連結。藉此,可使接續安裝片72d的板部73a的轉動角度變大,藉由升降構件6的轉動使第一安裝部71和第二安裝部72接近時,板部73a可往與第一安裝部71的相反側(下方)轉動,第一安裝部71和第二安裝部72遠離時,板部73a可往第一安裝部71側(上方)轉動。且,也可藉由第三連結部75連結安裝片72d和板部73a的側面,較佳為連結板部73a的面73b的緣部。藉此,當使用者將防夾手部73推入空間部R側時,可減輕施加在第三連結部75的負擔。第三連結部75與第二連結部74相同,為了提高疲勞限度,第三連結部75也可形成為使安裝片72d和板部73a之間的距離比板部73a彼此的距離更長。
本實施例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無關厚度使原稿可穩定地緊 密接觸在裝置本體2的上面。且,藉由支撐構件5經由後述的升降構件6安裝在原稿壓合板3,可極力防止外光侵入裝置本體2的內部、妨礙曝光。進一步地,藉由防夾手機構7,可防止人的手指等進入升降起動時形成的升降構件6和支撐構件5的各後部形成的空間部R而被夾到。
換言之,藉由壓縮螺旋彈簧21的推動力,升降構件6的上板61的下面抵靠在支撐構件5的擋片55、55,由於支撐構件5的上板51和升降構件6的上板61為略平行且接近,升降構件6的後端部不會往下方轉動。因此,抬起原稿壓合板3將原稿放置在裝置本體2的上面的接觸玻璃面的情況,通常,抓著把持部(把持部設在與原稿壓合板3的升降構件6所安裝的地方之相反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等)將原稿壓合板3往上方抬起時,原稿壓合板3僅以第一鉸鏈軸11為軸轉動,使接觸玻璃面露出在外部。將原稿放置在露出的接觸玻璃面上。
放置後,放下抬起的原稿壓合板3時,原稿壓合板3以第一鉸鏈軸11為軸往與接觸玻璃面接觸的方向轉動(往下方移動)。此時,藉由壓縮螺旋彈簧21的推動力維持升降構件6的上板61抵靠在支撐構件5的擋片55、55的狀態,換言之,原稿壓合板3轉動,但原稿壓合板3(升降構件6)不會以第二鉸鏈軸12為軸轉動。
此時,放置在接觸玻璃面的原稿若厚度像紙一樣薄的情況,原稿壓合板3接觸紙時為面接觸。結果,整個原稿接觸在原稿壓合板3且原稿被壓在接觸玻璃面,所以原稿穩定地緊密接觸在接觸玻璃面。
另一方面,原稿90若如圖4所示厚度像書一樣厚的情況,轉動原稿壓合板3(往下方移動)時,原稿壓合板3的支撐構件5的附近的一部分接觸在原稿90的支撐構件5側的端部90a或其附近,且與原稿90的支撐構件5側的端部90a之相反側的端部和原稿壓合板3之間形成空間部。換言之,把持部側的端部的原稿壓合板3為浮著的狀態。將浮著的原稿壓合板3的例如把持部側的端部附近按壓在接觸玻璃面側時,運作構件14將第一滑塊31往第二滑塊32側按壓,抵抗壓縮螺旋彈簧21的推動力,第一滑塊31往第二滑塊32側移動,同時原稿壓合板3(升降構件6)以第二鉸鏈軸12為軸轉動。換言之,原稿壓合板3移動,使其覆蓋原稿90的上部。例如,原稿90的上部為平坦面的情況,原稿壓合板3面接觸原稿90的 上部。因此,像書一樣厚的原稿90穩定地緊密接觸在接觸玻璃面。而且,升降構件6以第二鉸鏈軸12為軸轉動時,升降構件6的後端部和支撐構件5的後端部之間形成空間部R,如圖17所示不包含防夾手機構7的情況,人的手指等可能會進入空間部R,藉由用防夾手機構7遮蔽空間部R,可防止人的手指等進入空間部R。 且,防夾手機構7的防夾手部73的上下方向的兩端安裝成在既定範圍可轉動,藉此,當支撐構件5從最大使用打開位置轉動到最大打開位置時,可防止防夾手部73阻礙支撐構件5的轉動。
因此,本發明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無關厚度使原稿可穩定地緊密接觸在裝置本體2的上面,既可獲得這種效果,使用者也可比習知的發明更安全地使用。
且,在實施例一,第二安裝部72安裝在支撐構件5,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安裝部72也可安裝在安裝構件4或第一鉸鏈軸11。且,也可不設置第二安裝部72。即使在這種情況,也可藉由防夾手部73防止人的手指等進入空間部R。
進一步地,實施例一的發明,構成防夾手機構7的第一安裝部71和防夾手部73之間的第二連結部74和第二安裝部72和防夾手部73之間的第三連結部75,形成為壁厚比構成接續於此的防夾手部73的複數個板部73a、73a...彼此之間的第一連結部73e更厚。藉此,有厚度地形成的連結部的部分變得不易彎曲。 因此,當原稿壓合板3接觸在裝置本體2的上面的閉合位置時,防夾手部73藉由第一連結部73e彎折,可調整其彎折角度,可減輕施加在第一連結部73e的負擔。
但,其構造也可構成為連結部的厚度與其他所有連結部的厚度相同。
實施例二。圖8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裝置之實施例二。實施例二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A和實施例一之原稿壓合板裝置1的相異點在於,實施例二的防夾手機構7的防夾手部73,不僅包含第一連結部73e,也包含形狀調節用連結部73g。由於關於此外的構成要素,與實施例一的構成要素相同,對此等賦予與實施例一相同的符號,同時省略其說明。
形狀調節用連結部73g,代替一部分的第一連結部73e、或第二連 結部74或第三連結部75,用來連結板部73a和第一安裝部71或第二安裝部72,與第一連結部73e同樣具有可撓性,但形成為厚度比第一連結部73e更厚。因此,形狀調節用連結部73g變得比第一連結部73e更不容易彎折,當第一安裝部71和第二安裝部72之間的距離變短時可改變防夾手部73的形狀。
實施例三。圖9至圖15為表示本發明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之實施例三。實施例三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B和實施例一及實施例二之原稿壓合板裝置1及1A的相異點在於,實施例三的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1B的防夾手機構8,將實施例一或二的竹簾狀防夾手部用一枚平板狀的板構件85所構成。由於防夾手機構8的板構件85和搖動支撐部81以外的構成,與實施例一及二相同,故賦予相同的符號,同時省略其說明。且,支撐構件5省略實施例一及二所示的安裝片53。
實施例三的防夾手機構8由以下構件所構成:一枚平板狀的板構件85;及搖動支撐部81,將板構件85往單方向可搖動地支撐在升降構件6,其中板構件85的上端部兩側部設有支撐板85b、85b,支撐板85b、85b在內側設有突起85c、85c。搖動支撐部81由以下構件所形成:固定板81a,從升降構件6的前端側往後端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形成有為了用螺釘等安裝在升降構件6的上板61之安裝孔81f;前板81b,從固定板81a的前端往垂直於固定板81a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天板81c,從前板81b的前端往垂直於前板81b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且往遠離固定板81a的方向延伸;安裝片81d,從天板81c的前端往垂直於天板81c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且相對於前板81b延伸;及限制板81e,從安裝片81d的前端往同一直線狀延伸。由前板81b、天板81c、安裝片81d形成讓升降構件6的安裝片63插入的第三安裝槽82。搖動支撐部81,在固定板81a比前板81b配置在升降構件6(上板61)的後端部側的狀態,使安裝片63插入第三安裝槽82。
安裝片81d,其兩側面形成有讓突起85c嵌入的凹部81g,且,在原稿壓合板3緊密接觸在裝置本體2的上面的接觸玻璃面上的狀態(閉合位置(參照圖9)),安裝片81d的厚度形成為厚的,使空間部形成為讓板構件85不與支撐構件5抵靠,且安裝片81d的後端部與板構件85相對的面形成為彎曲,避免阻礙板 構件85的轉動。
限制板81e的厚度形成為厚的,使得當板構件85被推到空間部R側時,限制板81e可與板構件85抵靠且限制轉動。
且,板構件85也可將其分割為寬度比實施例一及二的板部73a更寬的複數枚,用作複數枚寬板部,用連結構件往單方向可彎曲地連結彼此。
且,設置防夾手機構8的情況,也可如圖16所示不在支撐構件5設置如實施例一及二所示的安裝片53和擋片55、55。在這種情況,升降構件6的上板61與支撐構件5的上板51抵靠。
如上述詳細說明的本發明,其構造簡單,且適用於使用具有升降機構的、尤其像是考慮影印機等辦公機器的安全性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使用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1: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2:裝置本體
3:原稿壓合板
4:安裝構件
41:底板
42:兩側板
42a:安裝片
43:安裝片
46:第一鉸鏈軸孔
47:受壓構件孔
5:支撐構件
51:上板
52:兩側板
53:安裝片
54:保持片
55:擋片
56:切口部
6:升降構件
61:上板
62:兩側板
63:安裝片
7:防夾手機構
71:第一安裝部
72:第二安裝部
73:防夾手部
73a:板部
74:第二連結部
75:第三連結部
11:第一鉸鏈軸
12:第二鉸鏈軸
13:受壓構件
14:運作構件
21:壓縮螺旋彈簧
31:第一滑塊
32:第二滑塊
31a、32a:閉塞面
31c、32c:彈簧收納部
90:原稿
90a:端部
R:空間部

Claims (12)

  1. 一種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具有:一安裝構件,安裝在具有原稿壓合板的辦公機器之裝置本體側;一支撐構件,經由第一鉸鏈軸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該安裝構件;及一升降構件,與該支撐構件重疊,同時經由第二鉸鏈軸往與該支撐構件的反方向可轉動地樞軸支撐在該支撐構件的自由端側,且安裝在該原稿壓合板;其中,該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包含一防夾手機構,設在該升降構件和該支撐構件或該安裝構件或該第一鉸鏈軸之間,當該升降構件往與該支撐構件的該反方向轉動時,用來堵住形成在該升降構件和該支撐構件之間的空間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竹簾狀的防夾手部,形成為可往單方向彎折;及一第一安裝部,接續該防夾手部的上端部,且安裝在該升降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防夾手機構的該防夾手部包含:複數個板部,呈紙條狀;及一連結部,將該等複數個板部彼此可彎折地連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在該防夾手機構的該防夾手部的該複數個板部之間,設置一防彎折突起,將該複數個板部的彎折方向限制為單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第二連結部,連結該防夾手部和該第一安裝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之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第二安裝部,安裝在接續該防夾手部的另一端的該支撐構件、或該安裝構件、或該第一鉸鏈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防夾手機構包含:一第三連結部,連結該防夾手部和該第二安裝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連結部係藉由改變其厚度來控制該複數個板部的可撓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防夾手機構由平板狀的板構件所構成,且構成為使該板構件經由搖動支撐部往該升降構件的後端部側可轉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板構件由形成為寬度比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板部更寬的複數枚寬板部所構成,且構成為用連結部往單方向可彎折彼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其中該板構件的端部經由該搖動支撐部可轉動地安裝在該升降構件的後端部側,且限制與該安裝構件之間往該空間部側的轉動。
  12. 一種辦公機器,其係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之任一項所述之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
TW108147461A 2018-12-28 2019-12-24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TWI720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7475 2018-12-28
JP2018247475A JP7223400B2 (ja) 2018-12-28 2018-12-28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6747A TW202026747A (zh) 2020-07-16
TWI720759B true TWI720759B (zh) 2021-03-01

Family

ID=71215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7461A TWI720759B (zh) 2018-12-28 2019-12-24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23400B2 (zh)
CN (1) CN111381473B (zh)
TW (1) TWI720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0476A (ja) * 2020-10-27 2022-05-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2023035180A (ja) * 2021-08-31 2023-03-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7466957B2 (ja) 2023-04-11 2024-04-15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209A (zh) * 2002-09-05 2004-04-07 ���ٵ����ʽ���� 铰链装置
CN1809112A (zh) * 2004-10-22 2006-07-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限制图像读取单元过度枢转移动的成像设备
TW201138597A (en) * 2010-04-22 2011-11-01 Kato Electric & Machinary Co Opening-closing device of copy pressing plate and office machine
JP2014152904A (ja) * 2013-02-13 2014-08-25 Naturaleza One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TW201826006A (zh) * 2017-01-10 2018-07-16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壓合板開合裝置及其事務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3268U (zh) * 1978-01-30 1979-08-09
JPS55113469U (zh) * 1979-02-03 1980-08-09
JPS622247A (ja) * 1985-06-28 1987-01-08 Toshiba Corp 電子複写機
JPS62107081U (zh) * 1985-12-24 1987-07-08
JPH0667477A (ja) * 1992-08-17 1994-03-11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の前面カバー
JPH10184184A (ja) * 1996-12-24 1998-07-14 Ryosuke Ito ヒンジ式ドアの指詰め防止構造
US6141909A (en) * 1997-06-11 2000-11-07 Kreger-Hanson, Incorporated Safety guards for door jambs
JP4603673B2 (ja) * 2000-10-27 2010-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3650042B2 (ja) * 2001-04-11 2005-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すり抜け防止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原稿読取装置
JP2005091794A (ja) * 2003-09-18 2005-04-07 Ricoh Co Ltd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TWM310802U (en) * 2006-09-21 2007-05-01 Jen Yuan Plastics Co Ltd One way bended plastic structure
JP2008190154A (ja) * 2007-02-02 2008-08-21 Yamaha Corp ドアのカバー構造
JP2012251389A (ja) * 2011-06-06 2012-12-20 Shinko Kenzai Kk 指詰め防止装置
KR101303134B1 (ko) * 2012-03-14 2013-09-09 주식회사 세네카 커버개폐용 힌지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209A (zh) * 2002-09-05 2004-04-07 ���ٵ����ʽ���� 铰链装置
CN1809112A (zh) * 2004-10-22 2006-07-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限制图像读取单元过度枢转移动的成像设备
TW201138597A (en) * 2010-04-22 2011-11-01 Kato Electric & Machinary Co Opening-closing device of copy pressing plate and office machine
JP2014152904A (ja) * 2013-02-13 2014-08-25 Naturaleza One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TW201826006A (zh) * 2017-01-10 2018-07-16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壓合板開合裝置及其事務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473B (zh) 2023-09-12
JP2020106742A (ja) 2020-07-09
CN111381473A (zh) 2020-07-07
JP7223400B2 (ja) 2023-02-16
TW202026747A (zh)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0759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包含此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的辦公機器
KR100744049B1 (ko) 힌지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TWI421011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事務機器
JP5464162B2 (ja) 上部ユニットケースの開閉装置
JP2008250150A (ja) 原稿押さえのヒンジ構造
JP492106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0060625A (ja) ヒンジ
JP7347786B2 (ja) ヒンジ
CN111480111B (zh) 铰链
US20230064679A1 (en) Document cover closer and office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JPH11125056A (ja) ヒンジ装置
JP3232257U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I796847B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JP2023043731A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7466957B2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7300671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22096422A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事務機器の原稿圧着板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22054197A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698056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82684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80746A (ja) ヒンジ及び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23160573A (ja)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KR101074097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TW202305494A (zh) 鉸鏈及使用此鉸鏈的事務機器
JP2004109792A (ja) ヒンジ装置及びこの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