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2413B - 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 Google Patents

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2413B
TWI692413B TW107141019A TW107141019A TWI692413B TW I692413 B TWI692413 B TW I692413B TW 107141019 A TW107141019 A TW 107141019A TW 107141019 A TW107141019 A TW 107141019A TW I692413 B TWI692413 B TW I6924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conveying
suction holes
belt
ho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1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2517A (zh
Inventor
林亜己夫
城岸利行
大西寛行
市川智賀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2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2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2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24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如下的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所述搬運裝置能夠吸附搬運拉鏈等的印刷介質,並且可自空氣中有效率地去除墨霧。搬運裝置30包括: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以及吸附導件32。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中沿搬運方向形成有抽吸拉鏈5的多個吸附孔311。於吸附導件32中沿搬運方向形成有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以及多個第二抽吸孔326,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抽吸搬運帶31A、搬運帶31B,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相對於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而配置於與搬運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Y上的其中一側。

Description

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於單程(single pass)方式的噴墨印表機(ink jet printer)中對印刷介質一面吸附一面進行帶(belt)搬運的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先前,已知有一種自記錄頭對藉由搬運帶進行吸附搬運的記錄介質(印刷介質)噴出墨的單程方式的噴墨印表機(參照專利文獻1)。
於搬運帶中設置有介質吸附區域與霧抽吸區域,所述介質吸附區域沿著所述搬運帶的搬運方向形成有記錄介質吸附用的多個第1孔,所述霧抽吸區域形成有多個第二孔,且多個第二孔對由自記錄頭噴出的墨而產生的空氣中的墨霧(ink mist)進行抽吸。於多個第1孔及多個第2孔中,藉由減壓裝置而形成朝搬運帶的內側通過的空氣的流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23375號公報
且說,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噴墨印表機中,介質吸附區域與霧抽吸區域於搬運帶的搬運方向上並排配置,因此,記錄介質被限制為落在介質吸附區域內的長度尺寸,例如於記錄介質為拉鏈等的長度尺寸大的物的情況下,有於搬運方向上自介質吸附區域露出從而無法適當地吸附之虞。
為了因應此種拉鏈,考慮不將介質吸附區域與霧抽吸區域於搬運方向上並排配置,而是相對於介質吸附區域於與搬運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上的兩側抽吸墨霧。但是,該情況下,介質吸附區域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所存在的墨霧是由該寬度方向兩側進行抽吸並被吸住,因此中央部分所存在的墨霧未被抽吸而殘存,從而有附著於搬運帶或記錄介質等之虞。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如下的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所述搬運裝置能夠吸附搬運拉鏈等的印刷介質,並且可自空氣中有效率地去除墨霧。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搬運帶,於搬運方向上搬運印刷介質;以及支撐構件,支撐所述搬運帶,且於所述搬運帶上沿搬運方向形成有抽吸所述印刷介質的多個吸附孔,於所述支撐構件上沿搬運方向形成有多個第一抽吸孔以及多個第二抽吸孔,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抽吸所述搬運帶,多個所述第二抽吸 孔相對於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而配置於與搬運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上的其中一側。
根據本發明的搬運裝置,自與支撐搬運帶的支撐面為相反側的面,藉由抽吸裝置等對支撐構件賦予抽吸力,藉此,經由支撐構件的第一抽吸孔及搬運裝置的多個吸附孔來抽吸印刷介質,並將該印刷介質吸附支撐於搬運帶。此時,多個吸附孔是沿著搬運方向而形成,因此,即便印刷介質為拉鏈,亦能夠進行吸附支撐並搬運。
進而,自印表機頭朝藉由搬運裝置進行搬運的印刷介質噴出墨時所產生的空氣中的墨霧,可自多個第二抽吸孔進行抽吸。具體而言,藉由所述抽吸裝置的運轉,自位於搬運帶的寬度方向上的其中一側的多個第二抽吸孔抽吸吸附導件的支撐面側的空氣,藉此,於印刷介質或搬運帶與印表機頭之間的空間中,產生沿著搬運帶的寬度方向朝向第二抽吸孔側的空氣的流動,而可利用該空氣的流動自多個第二抽吸孔抽吸所述空間中的墨霧,以此種方式可自空氣中有效率地去除墨霧。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較佳為,所述支撐構件包括配置有所述搬運帶的帶導向槽,且所述第一抽吸孔於所述帶導向槽的底面上開口。
根據此種構成,對由帶導向槽引導的搬運帶的內周面進行抽吸,藉此可提高搬運帶的搬運精度。另外,根據本發明,可容易地使第一抽吸孔的開口與搬運帶的吸附孔對準,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對載置於搬運帶的印刷介質進行抽吸並吸附支撐。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所述第二抽吸孔較佳為相對於所述帶導向槽而隔著分隔片部配置於寬度方向上的外側。
根據此種構成,可不受第一抽吸孔於帶導向槽側的抽吸的影響而進行第二抽吸孔的抽吸,從而可效率良好地抽吸墨霧。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所述第一抽吸孔及所述第二抽吸孔較佳為藉由沿搬運方向延伸的長孔而形成。
根據此種構成,可於沿搬運方向的大的區域內抽吸搬運帶或墨霧。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較佳為,所述搬運帶設置有兩行,且於所述支撐構件上形成有沿搬運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配置於兩行所述搬運帶之間的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於印刷介質為拉鏈的情況下,於藉由兩行搬運帶對該拉鏈的兩布帶(tape)部進行吸附支撐的狀態下,可將鏈牙(element)配置於位於兩行搬運帶之間的凹槽中。藉此,可構成專門對拉鏈進行吸附支撐並搬運的搬運裝置。
另外,如所述般,藉由自第二抽吸孔抽吸空氣中的墨霧,可減少墨霧對於搬運帶或拉鏈的附著。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較佳為相對於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而於與搬運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上的另一側進而設置有朝所述一側噴出空氣的鼓風機(blower)。
根據此種構成,可藉由利用鼓風機噴出空氣來輔助利用自第二抽吸孔的抽吸形成空氣的流動。藉此,可更有效率地自空氣中去 除墨霧。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較佳為進而包括能夠移動地配置而開閉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的開閉板。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對開閉板進行開閉移動,可調整設為開口狀態的多個第二抽吸孔的孔數,藉此,可調整多個第二抽吸孔的抽吸力。
本發明的搬運裝置中,於所述支撐構件中形成有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的抽吸區域中配置有過濾器。
根據此種構成,可利用過濾器來回收藉由第二抽吸孔所抽吸的空氣中的墨霧。另外,若預先準備網眼的粗細不同的多個過濾器,則藉由適當選擇多個過濾器並配置於所述抽吸區域,則可適當調整空氣中的墨霧的抽吸力。
本發明的印刷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印表機頭,噴出墨;所述本發明的搬運裝置,對附著有自所述印表機頭噴出的墨的所述印刷介質進行搬運;以及抽吸裝置,對所述搬運裝置的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及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賦予抽吸力。
根據本發明的印刷裝置,可構成能夠發揮與所述本發明的搬運裝置同樣的作用效果的印刷裝置。
本發明的印刷裝置中,所述抽吸裝置較佳為包括:劃分殼體,對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側的第一減壓空間與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側的第二減壓空間進行劃分;第一風扇(fan),將所述第一減壓空間配置為能夠減壓;以及第二風扇,將所述第二減壓空間配 置為能夠減壓。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分別獨立地調整第一風扇與第二風扇的運轉,可分別設定第一減壓空間及第二減壓空間的減壓狀態。藉此,可適當調整搬運帶的抽吸力或印刷介質的吸附力與墨霧的抽吸力之間的差。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如下的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所述搬運裝置能夠吸附搬運拉鏈等的印刷介質,並且可自空氣中有效率地去除墨霧。
1:噴墨印表機(印刷裝置)
20:印表機頭
21:頭部
30:搬運裝置
311:吸附孔
31A、31B:搬運帶
32:吸附導件(支撐構件)
321:前端部
322:後端部
325A、325B:第一抽吸孔
326:第二抽吸孔
327:開閉板
328:過濾器
33:行進裝置
34:從動帶輪
35:驅動帶輪
36:輔助帶輪
37A、37B:帶導向槽
38:凹槽
39、39A:分隔片部
40:抽吸裝置
41、41A、41B:減壓空間
42、42A、42B:劃分殼體
43、43A、43B:風扇
5:拉鏈(印刷介質)
60:鼓風機
6A、6B:布帶部
7:鏈牙
A:寬度尺寸
X:搬運方向
Y:寬度方向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噴墨印表機的示意圖。
圖2是沿著圖1所示的II-II線的剖面圖。
圖3是表示所述實施形態的噴墨印表機的支撐構件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噴墨印表機的剖面圖。
[本實施形態的構成]
以下,基於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圖3中,作為本實施形態的印刷裝置的單程方式的噴墨印表機1包括:印表機頭20,噴出墨;搬運裝置30,圖1的左方為搬送方向的上游側,右方為搬送方向的下游側,於搬運方向X 上對作為附著有自印表機頭20噴出的墨的印刷介質的拉鏈5(參照圖2)進行搬運;以及抽吸裝置40,對搬運裝置30的後述的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第二抽吸孔326賦予抽吸力。
噴墨印表機1藉由未圖示的控制裝置來控制印表機頭20的墨噴出、搬運裝置30的搬運以及抽吸裝置40的抽吸。
印表機頭20具有於搬運方向X上並排的多個頭部21,並構成為能夠自各頭部21向下方噴出墨。自各頭部21噴出的墨顏色分為洋紅(magenta)、黃色、青色(cyan)、黑色等,能夠對所搬運的拉鏈5的布帶部6A、布帶部6B進行彩色印刷。
如圖1、圖2所示,搬運裝置30包括:兩行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作為對搬運帶31A、搬運帶31B進行支撐的支撐構件的吸附導件32;以及行進裝置33,使搬運帶31A、搬運帶31B於搬運方向X上行進。
行進裝置33包括從動帶輪34、驅動帶輪35以及兩個輔助帶輪36,且於所述各帶輪34~帶輪36上捲掛有搬運帶31A、搬運帶31B。從動帶輪34於搬運方向X上配置於吸附導件32的上游側。驅動帶輪35於搬運方向X上配置於吸附導件32的下游側。
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以彼此相同的方式構成,如圖2所示,於整周上分別形成有對拉鏈5的布帶部6A、布帶部6B進行吸附支撐的多個吸附孔311。關於多個吸附孔311,是多個沿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長度方向延伸的長孔並排配置於該方向上而形成行,並且於與搬運方向X正交的寬度方向Y上配置有多 行。再者,多個吸附孔311於本實施形態中被設為所述的孔形狀、配置、排列,但不限定於此,只要設為能夠對拉鏈5等印刷介質進行吸附支撐的孔形狀、配置或排列即可。
如圖1所示,吸附導件32是沿著搬運方向X並且相對於印表機頭20而配置於下方。吸附導件32的前端部321相較於印表機頭20而位於搬運方向X上的上游側,吸附導件32的後端部322相較於印表機頭20而位於搬運方向X上的下游側。
於吸附導件32的上表面形成有兩行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以及位於寬度方向Y上的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之間的凹槽38。
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及凹槽38分別於搬運方向X上延伸形成,帶導向槽37A及凹槽38之間、以及帶導向槽37B及凹槽38之間分別藉由沿著搬運方向X的分隔片部39而被分隔開。
另外,相較於帶導向槽37A而於寬度方向Y上的外側的部分形成有分隔片部39A,藉由該分隔片部39A而於寬度方向Y上劃分為後述的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的抽吸區域與第二抽吸孔326的抽吸區域。
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被設為能夠分別配置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寬度尺寸,並且被設為將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上表面與分隔片部39的上表面配置於同一平面的深度尺寸。
凹槽38被設為能夠配置所搬運的拉鏈5的鏈牙7(element) 的寬度尺寸及深度尺寸。
如圖2、圖3所示,於吸附導件32上形成有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與多個第二抽吸孔326。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於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的底面(支撐面)及吸附導件32的下表面開口而形成,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相對於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而於寬度方向Y上隔開分隔片部39A的位置,於吸附導件3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開口而形成。
關於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沿吸附導件32的長度方向延伸的長孔於該方向上並排配置多個而形成行,並且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有多行。再者,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於本實施形態中被設為所述的孔形狀、配置、排列,但不限定於此,只要設為能夠分別對搬運帶31A、搬運帶31B進行抽吸的孔形狀、配置或排列即可。
將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設為如下配置:將其中位於寬度方向Y上最外側的第一抽吸孔325A的行除外,寬度方向Y上的行位置與配置於帶導向槽37A中的搬運帶31A的多個吸附孔311一致,並與搬運帶31A的吸附孔311連通。處於所述最外側的行位置上的第一抽吸孔325A不與吸附孔311連通而被配置為能夠對搬運帶31A的外側緣部進行抽吸。
將多個第一抽吸孔325B設為如下配置:將其中位於寬度方向Y上最外側的第一抽吸孔325B的行除外,寬度方向Y上 的行位置與配置於帶導向槽37B中的搬運帶31B的多個吸附孔311一致,並與搬運帶31B的吸附孔311連通。處於所述最外側的行位置上的第一抽吸孔325B不與吸附孔311連通而被配置為能夠對搬運帶31B的外側緣部進行抽吸。
關於多個第二抽吸孔326,沿吸附導件32的長度方向延伸的長孔於該方向上並排配置多個而形成行,並且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有多行。再者,多個第二抽吸孔326於本實施形態中被設為所述的孔形狀、配置、排列,但不限定於此,只要設為相對於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而於寬度方向Y上的其中一側的位置上能夠對吸附導件32上的空氣進行抽吸的孔形狀、配置或排列即可。
於吸附導件32上設置有開閉板327,開閉板327於吸附導件32的上表面沿著形成有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的抽吸區域移動而能夠開閉該些第二抽吸孔326。開閉板327能夠於以雙箭頭所表示的寬度方向Y上進退,藉由朝分隔片部39A側前進,可縮小分隔片部39A及開閉板327之間的所述抽吸區域的寬度尺寸A(參照圖3),藉由朝與分隔片部39A側相反的一側後退,可擴大寬度尺寸A。如此般適當調整寬度尺寸A,並藉由開閉板327來增減堵住的第二抽吸孔326的孔數,藉此,能夠調整該第二抽吸孔326對空氣中的墨霧進行抽吸的抽吸力的強弱。
另外,於開閉板327及分隔片部39A之間配設有對空氣中的墨霧進行回收的過濾器328,藉由適當選擇並分開使用網眼的粗細不同的多片過濾器328,亦能夠調整空氣中的墨霧的抽吸力的強弱。
抽吸裝置40包括:劃分殼體42,相對於吸附導件32而於下方對減壓空間41進行劃分;以及風扇43,安裝於劃分殼體42。
如圖1所示,劃分殼體42可沿搬運方向X設置有多個,但亦可設置一個。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劃分殼體42被設為於寬度方向Y上可自下方將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多個第二抽吸孔326覆蓋的寬度尺寸。
如圖2所示,設置有一個風扇43,但亦可設置多個。風扇43藉由其運轉而對減壓空間41進行減壓。藉此,對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多個第二抽吸孔326賦予抽吸力。
[本實施形態的動作]
以下,對本實施形態的噴墨印表機1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使行進裝置33運轉以使搬運帶31A、搬運帶31B行進,並且使抽吸裝置40運轉以對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第二抽吸孔326賦予抽吸力。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由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抽吸且由吸附孔311賦予抽吸力。以此種方式將噴墨印表機1設為待機(standby)狀態。
繼而,將拉鏈5自上游側載置於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上,並於搬運方向X上搬運。此時,布帶部6A被吸附支撐於搬運帶31A的吸附孔311,布帶部6B被吸附支撐於搬運帶31B的吸附孔311,而且,鏈牙7配置於凹槽38。
繼而,使印表機頭20運轉以噴出墨,使其附著於所搬運的拉 鏈5的布帶部6A、布帶部6B。此時,於印表機頭20及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之間的空間中發生墨霧,但於所述空間中,藉由自第二抽吸孔326的抽吸而發生朝寬度方向Y上的第二抽吸孔326側的空氣的流動,利用所述空氣的流動使墨霧靠向第二抽吸孔326側並利用過濾器328進行回收。
最後,自搬運裝置30的下游側取出拉鏈5,從而完成噴墨印表機1的印刷。
再者,噴墨印表機1為相對於經固定的印表機頭20而使墨附著於藉由搬運裝置30進行搬運的拉鏈5等印刷介質的單程方式的噴墨印表機,因此藉由連續地搬運多個印刷介質而印刷效率良好。
[本實施形態的效果]
(1)所述實施形態中,搬運裝置30的特徵在於包括:搬運帶31A、搬運帶31B,於搬運方向X上搬運拉鏈5;以及吸附導件32,支撐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且於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上沿搬運方向X形成有對拉鏈5進行吸附支撐的多個吸附孔311,於吸附導件32上沿搬運方向X形成有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以及多個第二抽吸孔326,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抽吸搬運帶31A、搬運帶31B,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相對於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而配置於與搬運方向X交叉的寬度方向Y上的其中一側。
由於具有所述構成,因此,自與支撐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支撐面為相反側的面(下表面)藉由抽吸裝置40對吸附導件32 賦予抽吸力,藉此,經由吸附導件32的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多個吸附孔311來抽吸拉鏈5,並將拉鏈5吸附支撐於搬運帶31A、搬運帶31B。此時,多個吸附孔311是沿著搬運方向X而形成,因此,即便為長的拉鏈5,亦能夠進行吸附支撐並搬運。
進而,自印表機頭20朝藉由搬運裝置30進行搬運的拉鏈5噴出墨時所產生的空氣中的墨霧,可自多個第二抽吸孔326進行抽吸。具體而言,藉由抽吸裝置40的運轉,自位於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寬度方向Y上的其中一側的多個第二抽吸孔326抽吸吸附導件32的上表面側的空氣,藉此,於拉鏈5或搬運帶31A、搬運帶31B與印表機頭20之間的空間中,產生沿著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寬度方向Y朝向第二抽吸孔326側的空氣的流動,可利用該空氣的流動自多個第二抽吸孔326抽吸所述空間中的墨霧,以此種方式可自空氣中有效率地去除墨霧。
(2)吸附導件32包括配置有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且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於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的底面上開口。
因此,藉由對由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引導的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內周面進行抽吸,可提高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搬運精度。
另外,可容易地使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的開口與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吸附孔311對準,藉此,可效率 良好地對載置於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上的拉鏈5進行抽吸並吸附支撐。
(3)第二抽吸孔326相對於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而隔著分隔片部39A配置於寬度方向Y上的外側。
因此,可不受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於帶導向槽37A、帶導向槽37B側的抽吸的影響而進行第二抽吸孔326的抽吸,從而可效率良好地抽吸墨霧。
(4)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第二抽吸孔326是藉由沿搬運方向X延伸的長孔而形成。
因此,可於沿搬運方向X的大的區域內抽吸搬運帶31A、搬運帶31B或墨霧。
(5)於吸附導件32上沿搬運方向X形成有配置於兩行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之間的位置的凹槽38。
因此,於藉由搬運帶31A、搬運帶31B對拉鏈5的布帶部6A、布帶部6B進行吸附支撐的狀態下,可將鏈牙7配置於位於搬運帶31A、搬運帶31B之間的凹槽38中。藉此,可構成專門對拉鏈5進行吸附支撐並搬運的搬運裝置30。
(6)由於包括能夠開閉移動地配置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的開閉板327,因此,藉由對開閉板327進行開閉移動,可調整設為開口狀態的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的孔數,藉此可調整多個第二抽吸孔326中的抽吸力。
(7)於吸附導件32中形成有多個第二抽吸孔326的抽 吸區域配置有過濾器328,因此可利用過濾器328來回收藉由第二抽吸孔326所抽吸的氣中的墨霧。另外,若預先準備網眼的粗細不同的多個過濾器328,則藉由適當選擇並配置多個過濾器328,可適當調整空氣中的墨霧的抽吸力。
[變形例]
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上的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構成者,可達成本發明的目的的範圍內的變形例包含於本發明中。
例如,所述實施形態中,於吸附導件32的寬度方向Y上的其中一側配置有第二抽吸孔326,但除此以外,例如如圖4所示般亦可於寬度方向Y上的另一側設置鼓風機60。鼓風機60被配置成於寬度方向Y上能夠朝第二抽吸孔326側噴出空氣的朝向。由於具有此種構成,因此可藉由利用鼓風機60噴出空氣來輔助利用自第二抽吸孔326的抽吸形成空氣的流動。藉此,可更有效率地自空氣中去除墨霧。
所述實施形態中,抽吸裝置40包括自下方將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及多個第二抽吸孔326覆蓋的劃分殼體42,但亦可代替該劃分殼體42為例如如圖4所示般包括對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側的第一減壓空間41A進行劃分的劃分殼體42A、以及對多個第二抽吸孔326側的第二減壓空間41B進行劃分的劃分殼體42B。該情況下,於劃分殼體42A上安裝有第一風扇43A,且於劃分殼體42B上安裝有第二風扇431B。若藉由第一風扇43A的運轉而將第一減壓空間41A減壓, 則對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第一抽吸孔325B賦予抽吸力,另外,若藉由第二風扇43B的運轉將第二減壓空間41B減壓,則對多個第二抽吸孔326賦予抽吸力。
如此般,藉由分別獨立地調整第一風扇43A及第二風扇43B的運轉,可分別設定第一減壓空間41A及第二減壓空間41B的減壓狀態。藉此,可適當調整搬運帶31A、搬運帶31B的抽吸力或印刷介質的吸附力與墨霧的抽吸力之間的差。
所述實施形態中,包括可藉由開閉移動而將多個第二抽吸孔326堵住的開閉板327,但亦可省略該構成。
另外,所述實施形態中包括過濾器328,但若除此以外存在回收墨霧者,則亦可省略過濾器328的構成。
所述實施形態中,於吸附導件32上形成了配置有拉鏈5的鏈牙7的凹槽38,但於搬運並非拉鏈5的帶狀、長條狀等的印刷介質的情況下,亦可不形成凹槽38。
1‧‧‧噴墨印表機(印刷裝置)
20‧‧‧印表機頭
30‧‧‧搬運裝置
311‧‧‧吸附孔
31A、31B‧‧‧搬運帶
32‧‧‧吸附導件(支撐構件)
325A、325B‧‧‧第一抽吸孔
326‧‧‧第二抽吸孔
327‧‧‧開閉板
328‧‧‧過濾器
37A、37B‧‧‧帶導向槽
38‧‧‧凹槽
39、39A‧‧‧分隔片部
40‧‧‧抽吸裝置
41‧‧‧減壓空間
42‧‧‧劃分殼體
43‧‧‧風扇
5‧‧‧拉鏈(印刷介質)
6A、6B‧‧‧布帶部
7‧‧‧鏈牙
Y‧‧‧寬度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搬運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搬運帶(31A,31B),於搬運方向(X)上搬運印刷介質(5);以及支撐構件(32),支撐所述搬運帶(31A,31B),且於所述搬運帶(31A,31B)上沿所述搬運方向(X)形成有抽吸所述印刷介質(5)的多個吸附孔(311),於所述支撐構件(32)上沿所述搬運方向(X)形成有多個第一抽吸孔(325A,325B)以及多個第二抽吸孔(326),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抽吸所述搬運帶(31A,31B),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326)相對於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而配置於與所述搬運方向(X)交叉的寬度方向(Y)上的其中一側,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326)配置於所述搬運帶(31A,31B)的寬度方向(Y)上的外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所述支撐構件(32)包括配置有所述搬運帶(31A,31B)的帶導向槽(37A,37B),且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於所述帶導向槽(37A,37B)的底面上開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抽吸孔(326)相對於所述帶導向槽(37A,37B)而 隔著分隔片部(39、39A)配置於寬度方向(Y)上的外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及所述第二抽吸孔(326)是藉由沿所述搬運方向(X)延伸的長孔而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所述搬運帶(31A,31B)設置有兩行,且於所述支撐構件(32)上形成有沿所述搬運方向(X)延伸的凹槽(38),所述凹槽(38)配置於兩行所述搬運帶(31A,31B)之間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相對於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而於與所述搬運方向(X)交叉的寬度方向(Y)上的另一側進而設置有朝所述一側噴出空氣的鼓風機(6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進而包括能夠移動地配置而開閉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326)的開閉板(327)。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運裝置,其中,於所述支撐構件(32)中形成有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326)的抽吸區域中配置有過濾器(328)。
  9. 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印表機頭(20),噴出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 任一項所述的搬運裝置(30),對附著有自所述印表機頭(20)噴出的墨的所述印刷介質進行搬運;以及抽吸裝置(40),對所述搬運裝置(30)的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及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326)賦予抽吸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所述抽吸裝置(40)包括:劃分殼體(42A,42B),對多個所述第一抽吸孔(325A,325B)側的第一減壓空間(41A)與多個所述第二抽吸孔(326)側的第二減壓空間(41B)進行劃分;第一風扇(43A),將所述第一減壓空間(41A)配置為能夠減壓;以及第二風扇(43B),將所述第二減壓空間(41B)配置為能夠減壓。
TW107141019A 2017-11-20 2018-11-19 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TWI692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2492A JP7051387B2 (ja) 2017-11-20 2017-11-20 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2017-222492 2017-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2517A TW201922517A (zh) 2019-06-16
TWI692413B true TWI692413B (zh) 2020-05-01

Family

ID=66793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1019A TWI692413B (zh) 2017-11-20 2018-11-19 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51387B2 (zh)
CN (1) CN109850638B (zh)
AT (1) AT520669B1 (zh)
TW (1) TWI692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7278B2 (ja) * 2020-01-07 2023-10-2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メディア保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3375A (ja) * 2008-07-22 2010-02-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950886A (zh) * 2011-08-19 2013-03-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07081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WO2015048049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grated vacuum assist web transport system
WO2016035378A1 (ja) * 2014-09-01 2016-03-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9820B2 (ja) 1998-06-26 2007-07-25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搬送装置
JP2003104600A (ja) * 2001-10-01 2003-04-09 Noritsu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CN2782633Y (zh) * 2005-03-18 2006-05-24 宇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送纸装置
JP4500227B2 (ja) * 2005-07-22 2010-07-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機構
JP4946885B2 (ja) 2007-04-12 2012-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4998204B2 (ja) * 2007-10-25 2012-08-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596028B2 (ja) * 2008-03-27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72456B2 (ja) 2008-10-09 2013-12-1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0247362A (ja) 2009-04-13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US8157369B2 (en) 2010-05-26 2012-04-17 Xerox Corporation Media hold-down system having cross process chambering
JP5190614B2 (ja) * 2010-05-28 2013-04-2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5479278B2 (ja) 2010-09-03 2014-04-2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2183756A (ja) 2011-03-07 2012-09-2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70542B2 (ja) * 2011-08-23 2016-03-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記録紙搬送機構
JP5929285B2 (ja) * 2012-02-14 2016-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136392B2 (ja) * 2013-03-13 2017-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6175023B2 (ja) * 2014-05-20 2017-08-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6102011A (ja) * 2014-11-28 2016-06-0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478396B2 (ja) * 2015-03-06 2019-03-0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656044B2 (ja) * 2016-03-28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3375A (ja) * 2008-07-22 2010-02-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950886A (zh) * 2011-08-19 2013-03-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07081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WO2015048049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grated vacuum assist web transport system
WO2016035378A1 (ja) * 2014-09-01 2016-03-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520669A3 (de) 2019-10-15
TW201922517A (zh) 2019-06-16
AT520669A2 (de) 2019-06-15
CN109850638A (zh) 2019-06-07
AT520669B1 (de) 2020-01-15
JP2019093569A (ja) 2019-06-20
JP7051387B2 (ja) 2022-04-11
CN109850638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5678B2 (ja) 記録装置
JP4492380B2 (ja) 記録装置
JP4493325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78517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421665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JP201113154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3864791B2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TWI692413B (zh) 搬運裝置以及具備該裝置的印刷裝置
JPH0958897A (ja) プリンタの吸着搬送装置
JP39561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吸引式用紙受け台
US10201986B2 (en)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9280321A (ja) ターゲット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6208981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5170547A5 (zh)
JP201713219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135376U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1204130B (zh) 喷墨打印装置
JP39655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556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96237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665604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3214738U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521190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30693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196586A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装置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