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7168B -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7168B
TWI687168B TW108111484A TW108111484A TWI687168B TW I687168 B TWI687168 B TW I687168B TW 108111484 A TW108111484 A TW 108111484A TW 108111484 A TW108111484 A TW 108111484A TW I687168 B TWI687168 B TW I6871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food
dietary fiber
insoluble dietary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1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3339A (zh
Inventor
樋口達也
井原淳一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味滋康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味滋康控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味滋康控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3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7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71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20Reducing nutritive value; Dietetic products with reduced nutritive value
    • A23L33/21Addition of substantially indigestible substances, e.g. dietary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2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 A23L29/206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of vegetable origin
    • A23L29/262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e.g.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31Mechanic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Seasonings (AREA)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針對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品,對其澀味等味覺或攝取容易度等特性進行改善。 本發明之組合物係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複合體者,且滿足下述(1)~(5),並且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 (1)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0.1質量%以上。 (2)總油脂分含量未達20質量%。 (3)超音波處理前之最大粒徑大於100 μm。 (4)超音波處理前之眾數徑為5 μm以上400 μm以下。 (5)超音波處理後之眾數徑為0.3 μm以上100 μm以下。 (6-1)藉由下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為1.20以上。 (數1) N(I)=(α/β) (I) (6-2)藉由下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為1.40以上。 (數2) N(II)=(α/β)/ω (II) (6-3)藉由下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為0.50以上。 (數3) N(III)=(α/β)×γA (III)

Description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之複合體之組合物及製造其之方法。
先前以來,關於包含具有各種有效成分之食物纖維之組合物,期望根據其健康功能而積極地攝取。然而,包含大量食物纖維之組合物由於與其他食品之調配性較差,故而並非為於日常之就餐中能夠充分地攝取者,於各種各樣之用途中之應用受到阻礙。
作為僅含有破碎之食物纖維之組合物,例如報告有將綠黃色蔬菜於油之存在下進行粉碎而獲得之調味料(專利文獻1)、或於將非堅果植物材料進行粉碎形成平均粒徑約未達100 μm之粉之後將所獲得之粉於升溫中去澀味而獲得之塗抹食品(專利文獻2)等。
又,作為減少粒子於微粉碎時所產生之凝集體之技術,報告有一種微粒子分散體之製造方法,該方法係對微粒子之凝集粉體進行濕式粉碎並一面抑制已粉碎之微粒子彼此再次凝集一面進行粉碎(專利文獻3)等。
又,尤其是包含不溶解於水之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品,其澀味成為日常之攝取之很大障礙。
作為改善食品之澀味之技術,報告有藉由添加鈣鹽或硫酸鹽而抑制源自幾丁聚糖之澀味或苦味且改善了味覺之果肉型果凍之製造方法(專利文獻4)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4129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表2009-54356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0-02300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5-23688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關於專利文獻1及2,於應用於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品之情形時,並不能改善味覺尤其是澀味,於攝取容易度之方面亦不充分。
又,專利文獻3由於係使用矽烷偶合劑作為分散劑,故而為無法應用於食品之技術。
又,專利文獻4為對源自幾丁聚糖之澀味之改善有效但無法應用於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品之技術。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針對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品,對其澀味等味覺或攝取容易度等特性進行改善。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將不溶性食物纖維微細化使之形成藉由外部擾動能夠破碎之複合體並且將該複合體之形狀控制於特定之範圍內,得以改善源自不溶性食物纖維之澀味等味覺等特性。又,發現:包含該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亦具有其他各種較佳之特性,不僅能夠應用於食品,而且還能夠應用於其他用途。
即,本發明提供如下發明[1]~[27]。 [1] 一種組合物,其係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複合體者,且滿足下述(1)~(5),並且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 (1)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0.1質量%以上。 (2)總油脂分含量未達20質量%。 (3)超音波處理前之最大粒徑大於100 μm。 (4)超音波處理前之眾數徑為5 μm以上400 μm以下。 (5)超音波處理後之眾數徑為0.3 μm以上100 μm以下。 (6-1)藉由下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為1.20以上。 (數1) N(I)=(α/β) (I) (6-2)藉由下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為1.40以上。 (數2) N(II)=(α/β)/ω (II) (6-3)藉由下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為0.50以上。 (數3) N(III)=(α/β)×γA (III) (其中,上述式(I)~(III)中, α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長徑」之第90百分位值, β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短徑」之第90百分位值, ω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凹凸度」之第10百分位值, γA 表示超音波處理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 [2] 如[1]記載之組合物,其中水分含量/(水分含量+總油脂分含量)為75%以上。 [3] 如[1]或[2]記載之組合物,其中超音波處理前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γB )與超音波處理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γA )之比(γBA )為0.8以下。 [4] 如[1]~[3]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其乳化能力為50%以上。 [5] 如[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其中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為4質量%以上98質量%以下。 [6] 如[1]~[5]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其中不溶性食物纖維包含源自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者。 [7] 如[6]記載之組合物,其中不溶性食物纖維包含源自同一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非可食部者。 [8] 如[6]或[7]記載之組合物,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為選自種實類、穀物類、豆類、蔬菜類、及果實類之1種以上。 [9] 如[8]記載之組合物,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為選自胡蘿蔔、南瓜、玉米、大豆、毛豆、甜辣椒、甜菜、青豌豆、青花菜、及蕃茄之1種以上。 [10] 如[9]記載之組合物,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非可食部為選自甜玉米之芯、甜辣椒之種或蒂、南瓜之種或瓤、甜菜之皮、青花菜之莖葉、毛豆之豆莢、及蕃茄之蒂之1種以上。 [11] 如[6]~[10]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其包含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粉碎處理物。 [12] 如[11]記載之組合物,其中上述粉碎處理物為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物。 [13] 如[12]記載之組合物,其中上述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物為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物。 [14] 如[11]~[13]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其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 (6-1')為經粉碎處理至藉由上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之狀態。 (6-2')為經粉碎處理至藉由上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之狀態。 (6-3')為經粉碎處理至藉由上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之狀態。 [15] 一種飲食品,其含有如[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 [16] 一種液狀調味料,其含有[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 [17] 一種方法,其係製造如[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對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進行粉碎處理。 [18] 如[17]記載之方法,其中粉碎處理為媒體攪拌磨機處理。 [19] 如[17]記載之方法,其中粉碎處理為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 [20] 如[18]記載之方法,其中媒體攪拌磨機處理係於最大壓0.01 MPa以上1 MPa以下之加壓條件下實施。 [21] 如[17]~[20]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媒體攪拌磨機處理係於處理開始時之處理溫度T1 (℃)及結束時之處理溫度T2 (℃)滿足下述式(A)之升溫條件下實施。 (數4) T1 +1<T2 <T1 +50 (A) [22] 如[17]~[21]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水分活性值為0.95以下。 [23] 如[17]~[22]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中之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為2質量%以上。 [24] 一種方法,其係使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之乳化能力提昇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對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進行粉碎處理而製成如[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 [25] 一種方法,其係對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之澀味進行改善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對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進行粉碎處理而製成如[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 [26] 一種方法,其係藉由含有如[1]~[14]中任一項記載之組合物而製造液狀調味料。 [27] 如[17]~[26]中任一項記載之方法,其進行粉碎處理至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 (6-1')藉由上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 (6-2')藉由上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 (6-3')藉由上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 [發明之效果]
關於本發明之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源自不溶性食物纖維之澀味等味覺改善等特性優異。
以下,記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態樣,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限度內加以任意之改變而實施。
[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以下酌情稱為「本發明之組合物」)。
[不溶性食物纖維] 本發明之組合物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於本發明中,所謂「食物纖維」,意指利用人類之消化酶無法消化之食品中之難消化性成分之總體。又,於本發明中,所謂「不溶性食物纖維」,係指食物纖維之中水不溶性者。作為不溶性食物纖維之例,並無限制,可列舉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幾丁質、幾丁聚糖等。但是,不溶性食物纖維之中,木質素尤其是酸可溶性木質素由於攝食性明顯較差,故而藉由本案發明之應用可更明顯地獲得攝食性改善效果。就此種觀點而言,作為不溶性食物纖維,較佳為木質素,尤其是酸可溶性木質素。
本發明之組合物以一定以上之含有率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含有率之下限通常為0.1質量%以上。尤其較佳為0.2質量%以上、進而0.3質量%以上、進而0.4質量%以上、進而0.5質量%以上、尤其0.7質量%以上、或1質量%以上、或1.5質量%以上、或2質量%以上、特別是3質量%以上。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含有率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組合物之攝食性明顯地改善,故而較佳。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含有率之上限並無限制,就工業上之生產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20質量%以下、尤其15質量%、進而10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之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成並無限制。但是,根據上述原因,於不溶性食物纖維整體中所占之木質素(尤其是酸可溶性木質素)之比率為固定值以上之情形時,藉由本案發明之應用可更明顯地獲得攝食性改善效果。具體而言,不溶性食物纖維整體中所占之木質素(尤其是酸可溶性木質素)之乾燥質量比率通常較佳為5%以上、尤其10%以上、進而30%以上。
不溶性食物纖維之來源並無限制,可為源自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各種天然材料者,亦可為合成而成者。於前者之情形時,可將各種材料中所含有之不溶性食物纖維進行單離、精製而使用,亦可直接使用該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材料。於後者之情形時,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材料,較佳為食材。關於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將於後文進行敍述。
再者,作為食物纖維及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定量法,可列舉酵素-重量法(Prosky Method)。
[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組合物所包含之不溶性食物纖維較佳為源自食材者。而且,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包含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種類無限制,只要為適合於飲食之食材,則可使用任意食材。但是,較佳為含有一定比率以上之不溶性食物纖維。具體而言,不溶性食物纖維相對於食材之乾燥質量比率通常較佳為1質量%以上、尤其3質量%以上、進而5質量%以上、特別是10質量%以上。
作為該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例,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植物性食材、微生物性食材、動物性食材等。尤其較佳為植物性食材。作為植物性食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蔬菜類(包含芋類、蘑菇類)、果實類、香辛料類、藻類、穀物類、種實類、豆類等。該等食材可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以任意之組合而併用。又,該等食材可直接使用,亦可施加各種處理(例如乾燥、加熱、去苦味、去皮、去種實、催熟、鹽漬、果皮加工等)之後而使用。
作為蔬菜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蘿蔔、胡蘿蔔、蕪菁甘藍、防風草、蕪菁、黑皮波羅門參、甘薯、木薯、雪蓮果、野芋、芋頭、魔芋、蒟蒻薯(蒟蒻薯(Polynesian或arrowroot))、蓮藕、馬鈴薯、紫番薯、菾菜(較佳為甜菜(甜菜根):為了食用菾菜之根而改良之品種)、菊芋、慈姑、青蔥、大蒜、薤、百合、豬牙花、羽衣甘藍、薯蕷、山藥、薯蕷、洋蔥、蘆筍、獨活、甘藍、萵苣、菠菜、白菜、油菜、小松菜、青梗菜、韭蔥、大蔥、蔓菁、款冬、莙薘菜(不斷草,火焰菜)、壬生菜、蕃茄、茄子、南瓜、甜椒、黃瓜、蘘荷、花椰菜、青花菜、食用菊、苦瓜、秋葵、朝鮮薊、筍瓜、甜菜(Sugar beet)、虎堅果、生薑、紫蘇、山崳菜、甜辣椒、香料植物類(水田芥、芫荽、空心菜、芹菜、香艾菊、細香蔥、細葉香芹、鼠尾草、百里香、月桂、洋芹、芥菜(mustard)、蘘荷、艾草、羅勒、牛至、迷迭香、胡椒薄荷、香薄荷、檸檬草、蒔蘿、山崳菜葉、花椒葉、甜菊)、蕨菜、紫萁、葛、茶樹(茶)、竹筍、香菇、松茸、木耳、舞茸、多孔菌、平菇、杏鮑菇、冬菇、姬菇、蜜環菌、雙孢蘑菇、滑子蘑、乳牛肝菌、紅汁乳菇、多汁乳菇等。尤其較佳為胡蘿蔔、南瓜、蕃茄、甜辣椒、甘藍、菾菜(較佳為甜菜(甜菜根))、洋蔥、青花菜、蘆筍、紫番薯、甘薯等,尤佳為胡蘿蔔、南瓜、蕃茄、甜辣椒、菾菜(較佳為甜菜(甜菜根))、青花菜等。
作為果實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榠樝、鴨梨(白梨、鴨嘴梨)、梨、榅桲、西洋榠樝、加拿大唐棣、博爾維萊梨(Shipova)、蘋果、檳櫻桃(黑櫻桃(black cherry)、黑櫻桃(dark cherry))、杏實(杏、杏子、apricot)、梅子(梅)、櫻桃(櫻桃(Cherries)、甜櫻桃)、歐洲酸櫻桃、黑刺李、李子(李、酸桃)、桃子、通草(木通)、映日果(無花果)、柿子、黑醋栗(黑茶藨子)、懸鉤子(木苺)、奇異果(獼猴桃)、頹子(盧都子、胡頹子、茱萸)、桑之果實(mulberry、桑葚)、蔓越橘(蔓越莓)、越橘(苔桃、岩桃、濱梨、御釜蘋果)、石榴(柘榴(Pomegranates)、石榴)、獼猴梨(猿梨、軟棗獼猴桃、軟棗子)、沙棘(沙棘(Sea buckthorn)、沙棘、沙棘(seaberry))、茶藨子(醋栗(Ribes sinanense)、茶藨子)、棗子(棗)、西洋梅(庭梅、小梅、郁李)、藍靛果忍冬(藍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山桑、紅醋栗(紅醋栗(Ribes Rubrum)、紅茶藨子)、葡萄(葡萄(grape))、黑莓、藍莓、番木瓜(木瓜、石瓜、蓬生果)、黑五味子、覆盆子、山櫻桃、柑橘、金橘、枸橘、橄欖、枇杷(枇杷(loquat))、樹梅(山桃、楊梅)、羅漢果、熱帶水果類(芒果、鳳果、萬壽果、冷子番荔枝、釋迦鳳梨、香蕉、榴蓮、楊桃、番石榴、鳳梨、西印度櫻桃、百香果、火龍果、荔枝、蛋黃果等熱帶果實)、草莓、蘋果、西瓜、甜瓜、萼梨、神秘果、橙子、檸檬、洋李、香橙、酢橘、葡萄柚、酸橙、臺灣香檬等。尤其較佳為萼梨、蘋果等。
作為藻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海帶類、裙帶菜類、海苔類、滸苔類、石花菜類等大型藻類、或綠藻類、紅藻類、藍藻類、渦鞭毛藻類、裸藻類等微細藻類。作為具體例,可列舉:石蓴、滸苔(青海苔)、孔石蓴、海葡萄(長莖葡萄蕨藻)、長管剛毛藻、長莖葡萄蕨藻、亞筒狀松藻、小球松藻、日本刺盾藻(海百合)、礁膜、扁滸苔、厚葉蕨藻、腸滸苔、銅藻、雙叉網地藻、二輪愛氏藻、擬昆布、鐵釘菜、肋果冠藻、葉狀鐵釘菜、岩鬚、鼠尾藻、樹狀團扇藻、任氏馬尾藻、岡村枝管藻、貝殼甜海苔、網胰藻、腔昆布(二輪愛氏藻)、萱藻、草茜(銅藻、銀葉藻、微勞馬尾藻、竹茜菜)、厚網藻、石棉藻、波狀網翼藻、幅葉藻、匍匐昆布、菜海苔(萱藻)、黏膜藻、大托馬尾藻、鵝腸菜、羊棲菜、闊葉裙帶菜、囊藻、麵條藻、無肋馬尾藻、海帶(特別是真海帶、利尻海帶)、金魚藻、麥槁海苔(萱藻)、柱狀馬鞭藻、海蘊(水雲)、粗枝軟骨藻、裙帶菜、甘紫菜、異色角叉菜、暗紫紅毛菜、環狀叉節藻、楔形角叉菜(黑葉銀杏藻)、大石花菜、龍鬚菜、扇形叉枝藻、雞毛菜、叉枝蜈蚣藻、扁江蘺、叉枝海索麵、日本束果藻、黑葉銀杏藻(楔形角叉菜)、複瓦蜈蚣藻、脆江蘺、橢圓蜈蚣藻、角叉菜、繩江蘺、帶形蜈蚣藻、雞冠菜、縐盾果藻、海蘿(Gloiopeltis furcata)、海苔(紫菜、條斑紫菜)、小海蘿、近榮擬伊藻、鐮狀二叉藻、扁平石花菜、舌狀蜈蚣藻、小珊瑚藻、海蘿、鏈狀節莢藻、石花菜、圓葉紫菜、岡村凹頂藻、眼蟲(裸藻)、綠藻、粗壯紅翎菜、亞洲蜈蚣藻、粗石花菜、海頭紅、天草(石花菜)等。其中,尤佳為海帶類、海苔類、滸苔類等。再者,該等藻類之中,綠藻類等一部分微細藻類由於具有非常強之細胞壁,故而存在難以形成下文所述之不溶性食物纖維微粒子複合體之情況。因此,較佳為對微細藻類進行將細胞壁破壞之預處理之後進行利用、或使用除微細藻類以外之藻類。
作為種實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杏仁、腰果、美洲山核桃(pecan)、澳洲胡桃、阿月渾子、榛果、椰仁、松子、葵花籽、南瓜籽、西瓜籽、米椎、胡桃、板栗、銀杏、芝麻、巴西堅果等。尤其較佳為杏仁、腰果、澳洲胡桃、阿月渾子、榛果、椰仁等。
作為豆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扁豆)、四季豆(kidney bean)、紅菜豆、白菜豆、黑豆、斑豆、虎豆、萊豆(lima bean)、多花菜豆、豌豆(特別是未熟之種子即青豌豆)、木豆、綠豆、豇豆、紅豆、蠶豆、大豆(特別是毛豆)、鷹嘴豆、兵豆、小扁豆、金麥豌豆、花生、羽扇豆、小黧豆、角豆(刺槐豆)、臭豆、球花豆、咖啡豆、可可豆、墨西哥跳豆等。尤其較佳為豌豆(特別是未熟之種子即青豌豆)、大豆(特別是毛豆)等。再者,亦可使用可可豆之加工品即可可漿,但由於外皮及胚芽於製造步驟中被去除,並且於製造步驟中進行了醱酵,故而難以感覺到原本之風味。因此,於使用可可豆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除可可漿以外之形態者。
作為穀物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玉米(特別是較佳為甜玉米)、稻米、小麥、大麥、高粱、燕麥、黑小麥、黑麥、蕎麥、福尼奧米(Fonio)、鵝腳藜、稗子、穀子、黍子、巨人玉米(giant corn)、甘蔗、莧等。尤其較佳為玉米(特別是較佳為甜玉米)、巨人玉米等。
作為香辛料類,只要為於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者,則其種類為任意。作為例子,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列舉:白胡椒、紅胡椒、辣椒、辣根(歐洲山崳菜)、芥末、罌粟籽、肉豆蔻、錫蘭肉桂、小豆蔻、小茴香、芭樂、眾香子、丁香、花椒、橘皮、茴香、甘草、希臘草、蒔蘿籽、花椒、長辣椒、橄欖果)等。其中,特佳為白胡椒、紅胡椒、辣椒等。
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可適當選擇使用包含以上列舉之各種之例子之任意食材,特別是較佳為考慮到以下特性進行選擇。
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就組合物中之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成性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為特定值以上之食材。具體而言,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中之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通常較佳為2%以上、尤其3%以上、進而5%以上、尤其7%以上、特別是10%以上。另一方面,亦可使用單糖當量較少之芝麻(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約1質量%)等食材,就組合物中之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成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為上述下限值以上之食材。又,於如下文所述般使用乾燥食材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情形時,較佳為乾燥後之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再者,食材中之可利用之碳水化合物量意指依據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中記載之方法所測得之碳水化合物中直接分析之成分(澱粉、葡萄糖、果糖、蔗、麥芽糖、乳糖、半乳糖、海藻糖)之合計值,作為其單位,可使用「%(單糖當量g/100 g)」。
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水分活性並無特別限制,就組合物中之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成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水分活性為特定值以下。具體而言,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水分活性通常較佳為0.95以下、尤其0.9以下、進而0.8以下、尤其是0.65以下。再者,由於普通之果實或蔬菜之水分活性大於上述上限值之情況較多,故而於使用此種食材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時,較佳為如下文所述般預先進行乾燥處理之後而使用。另一方面,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水分活性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制,就保管管理之容易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0.10以上、尤其0.20以上、進而0.30以上、尤其是0.40以上。再者,食材之水分活性可使用普通之水分活性測定裝置按照慣例進行測定。
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生食材,亦可使用如上所述般進行過各種處理(例如乾燥、加熱、去苦味、去皮、去種實、催熟、鹽漬、果皮加工等)者。但是,就組合物中之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成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預先實施過乾燥處理之食材,即乾燥食材。作為食材之乾燥方法,一般而言,可使用食材之乾燥所使用之任意方法。作為例子,可列舉:太陽乾燥、陰乾、冷凍乾燥、空氣乾燥(例如熱風乾燥、流動層乾燥法、噴霧乾燥、轉筒乾燥、低溫乾燥等)、加壓乾燥、減壓乾燥、微波乾燥、油熱乾燥等。其中,就食材原本所具有之色調或風味之變化之程度較小、能夠控制食品以外之香味(焦臭等)之方面而言,較佳為藉由空氣乾燥(例如熱風乾燥、流動層乾燥法、噴霧乾燥、轉筒乾燥、低溫乾燥等)或冷凍乾燥之方法。
於在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使用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情形時,其使用比率並無限制,可視食材之種類或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含有率使用任意比率。但是,若為含有一定比率以上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組合物,則藉由本發明之應用而得之效果亦變得更明顯,因而較佳。具體而言,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乾燥質量換算之合計質量相對於組合物中之不溶性成分(對組合物不溶之成分)之乾燥質量換算之合計質量的比率通常較佳為30質量%以上、尤其50質量%以上、進而70質量%以上、尤其是90質量%以上、特別是100質量%。再者,於組合物為食品之情形時,其中所包含之不溶性成分均源自食材,可藉由將該等食材分類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及除此以外之(不含不溶性食物纖維)食材而算出上述比率。例如於某組合物為包含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含有源自胡蘿蔔乾燥物之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20質量份、作為除此以外之(不含不溶性食物纖維)食材之乾燥金槍魚30質量份、及水50質量份的組合物之情形時,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胡蘿蔔:20質量份)相對於不溶性成分(乾燥胡蘿蔔+乾燥金槍魚:50質量份)所占之比率成為40質量%。
[其他食材] 本發明之組合物除包含上述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以外,亦可包含任意之不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1種或2種以上之食材。作為該食材之例子,可列舉植物性食材、微生物性食品、動物性食材等。
[食材之非可食部及可食部] 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所使用之食材即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及/或其他(不含不溶性食物纖維)食材一同含有可食部及非可食部之情形時,可僅使用其可食部,亦可僅使用非可食部,亦可將可食部與非可食部一起使用。於本發明中,食材之所謂「非可食部」,表示食材之通常不適合於飲食之部分、或通常之飲食習慣中被廢棄之部分,所謂「可食部」,表示自食材整體去除廢棄部位(非可食部)而得之部分。特別是於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情形時,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部分其攝食性或與其他食品之調配性較差,先前不用於食用而被廢棄之情況較多,本發明中可良好地使用此種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非可食部。於本發明中,較佳為於組合物中以濕重量計含有非可食部0.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0.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0.8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2.0質量%以上,最佳為含有3.0質量%以上。又,上述質量比率之上限通常較佳為98質量%以下、尤其91質量%以下、進而85質量%以下、尤其是80質量%以下、特別是55質量%以下。
本發明之組合物中所使用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分別可為源自單一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者,亦可為源自複數個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者之任意組合。進而,於一同含有可食部及非可食部之情形時,藉由使「非可食部/(可食部+非可食部)」之比率為0.2%以上,可食部之味質提昇,故而較佳,進而較佳為0.5%以上,進而較佳為0.8%以上,進而較佳為1.0%以上,進而較佳為2.0%以上,最佳為3.0%以上。又,上述比率之上限通常較佳為100%以下、尤其90%以下、進而80%以下、尤其是70%以下、特別是60%以下。 又,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一同包含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非可食部之情形時,該等可食部及非可食部亦可分別為源自不同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者,但較佳為包含源自同一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非可食部。即,藉由使用源自同一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之一部分或全部、及非可食部之一部分或全部,能夠不浪費地攝取該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營養。特別是本發明之組合物如下文所述般可改善起因於不溶性食物纖維之澀味,因而能夠不浪費且容易地攝取大量包含此種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非可食部。
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非可食部之例,可列舉上述各種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皮、種實、芯、渣滓等。其中,玉米(作為示例,為甜玉米等)、甜辣椒、南瓜、甜菜、青花菜、毛豆(枝豆)、蕃茄、大米、洋蔥、甘藍、蘋果、葡萄、甘蔗、柑橘類(作為示例,為溫州蜜柑、香橙等)等之皮、種實、芯、渣滓等由於豐富地殘存營養,故而可良好地用於本發明,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作為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非可食部之具體例,可列舉:玉米(作為示例,為甜玉米等)之苞片、雌蕊及穗軸(芯)、甜辣椒之種及蒂、南瓜之種或瓤、甜菜之皮、青花菜之莖葉、毛豆(枝豆)之豆莢(豆殼)、蕃茄之蒂、大米(稻穀)之稻殼、洋蔥之皮(保護葉)、底盤部及頭部、甘藍之芯、蘋果之芯、葡萄之果皮及種子、甘蔗之渣滓、柑橘類(作為示例,為溫州蜜柑、香橙等)之皮、種及絡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又,較佳為不含對人體產生影響之程度之對人體有害之成分。
於本發明之組合物除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以外,亦含有其他(不含不溶性食物纖維)食材之情形時,亦與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情形,可將其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任意地組合使用。
再者,關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所使用之食材、即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及/或其他(不含不溶性食物纖維)食材中之非可食部之部位或比率,只要為經手該食品或食品之加工品之業者,則當然能夠理解。作為一例,可參照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2015年版(七訂)中記載之「廢棄部位」及「廢棄率」,將該等視作非可食部之部位及比率。於以下表1中列舉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例、及該等食材於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2015年版(七訂)中記載之「廢棄部位」及「廢棄率」(即非可食部之部位及比率)。再者,根據食材中之非可食部之部位或比率,亦可理解可食部之部位或比率。
[表1]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1
[油脂] 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含有1種或2種以上之油脂。作為油脂之種類,可將各種脂肪酸(例如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油酸、棕櫚酸、硬脂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等)使用1種或以任意組合使用2種以上,較佳為使用食用油脂、或包含食用油脂之食材或以食用油脂為原料之食材等。
作為食用油脂之例,可列舉:芝麻油、菜種油、高油酸菜種油、大豆油、棕櫚油、棕櫚硬脂、棕櫚液油、棕櫚仁油、棕櫚分提油(PMF)、棉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紅花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米糠油、山茶油、紫蘇油、風味油、椰子油、葡萄籽油、花生油、杏仁油、萼梨油、沙拉油、菜籽油、魚油、牛油、豬油、雞油、或MCT(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中鏈脂肪酸甘油三酯)、甘油二酯、氫化油、酯交換油、乳脂、酥油(ghee)、可可脂等。其中,芝麻油、橄欖油、菜種油、大豆油、乳脂、葵花籽油、米糠油、棕櫚液油等液體狀之食用油脂具有提高組合物之順滑性之效果,因而較佳。另一方面,就製造時之操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除可可脂以外之油脂。再者,該等食用油脂可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以任意組合併用。作為食用油脂,藉由為不飽和脂肪酸比率(一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合計比率)多於飽和脂肪酸比率之食用油脂,可有效率地進行微細化處理,故而較佳,進而較佳為不飽和脂肪酸比率多於飽和脂肪酸比率之2倍量。
另一方面,作為以食用油脂為原料之食材之例,可列舉黃油、人造黃油、起酥油、鮮奶油、豆乳奶油(例如不二製油股份有限公司之「濃久里夢(KOKURIMU))」(註冊商標)等)等。常溫下液體狀之食材於方便性之方面較佳。又,於上述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或其他食材之中亦可以此種目的而使用包含食用油脂之食材。該等食材可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以任意組合而併用。
但是,就提昇食材之親和性之觀點而言,不管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或其他食材中包含油脂與否,均較佳為對食材另外添加經萃取精製處理之食用油脂。具體而言,較佳為本發明之組合物含有之總油脂分含量中通常10質量%以上、尤其30質量%以上源自進行過萃取精製處理之食用油脂。
再者,就於組合物內良好地形成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其總油脂分含量為固定值以下。再者,此處所謂組合物之總油脂分含量,意指源自包含組合物中所包含之所有食材之所有成分之油脂分之含量。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總油脂分含量之上限通常較佳為未達20質量%、尤其未達15.5質量%、進而未達10.5質量%。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組合物之總油脂分含量之下限並無限制,就於組合物內快速地形成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0.1質量%以上、進而0.2質量%以上、尤其0.3質量%以上。
[調味料、食品添加物等] 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包含任意1種或2種以上之調味料、食品添加物等。作為調味料、食品添加物等之例,可列舉:醬油、味噌、酒精類、糖類(例如葡萄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果糖液糖、果糖葡萄糖液糖等)、糖醇(例如木糖醇、赤藻糖醇、麥芽糖醇等)、人工甜味劑(例如蔗糖素、阿斯巴甜、糖精、乙醯磺胺酸鉀等)、礦物質(例如鈣、鉀、鈉、鐵、鋅、鎂等、及該等之鹽類等)、香料、pH值調整劑(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及乙酸等)、環糊精、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維生素C、茶萃取物、生咖啡豆萃取物、綠原酸、香辛料萃取物、咖啡酸、迷迭香萃取物、維生素C棕櫚酸酯、芸香苷、檞皮酮、楊梅萃取物、芝麻萃取物等)等、乳化劑(作為例子,甘油脂肪酸酯、乙酸單甘油酯、乳酸單甘油酯、檸檬酸單甘油酯、二乙醯酒石酸單甘油酯、琥珀酸單甘油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縮合蓖麻酸酯、皂樹皮萃取物、大豆皂苷、茶籽皂苷、蔗糖脂肪酸酯等)、著色料、增黏穩定劑等。
但是,由於近來之自然意識之增強,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不含所謂之乳化劑及/或著色料及/或增黏穩定劑(例如於食品添加物表示袖珍本(2011年版)之「用於表示之食品添加物物質名表」中作為「著色料」、「增黏穩定劑」、「乳化劑」而記載者)。其中,就製成容易感受到素材之味道之品質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不含乳化劑。進而,本發明之組合物尤其較理想為不含食品添加物(例如將食品添加物表示袖珍本(2011年版)中之「用於表示之食品添加物物質名表」中記載之物質用於食品添加物用途者)。又,就容易感受到食品本身之甜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宜不添加糖類(葡萄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果糖液糖、果糖葡萄糖液糖等)。進而,為了容易感受到素材之味道,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為不含乙酸之態樣。
[水分] 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較佳為包含水分。組合物中之水分可為源自上述組合物之各種成分者,亦可進而以水之形式進行添加。於本發明中,組合物之水分含量意指源自組合物之各種成分之水分量與另外所添加之水分量之合計量。
具體而言,水分含量相對於組合物整體之質量比通常較佳為35質量%以上、尤其45質量%以上、進而50質量%以上、尤其是55質量%以上。藉由水分含量相對於組合物整體之質量比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微粒子複合體形狀之控制變得容易,因而較佳。另一方面,水分含量之質量比之上限並無限制,就工業上之生產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設為98質量%以下、進而96質量%以下、尤其90質量%以下較方便。
又,關於本發明之組合物,就於組合物內較佳地形成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觀點而言,水分含量相對於其水分含量與總油脂分含量之合計之比率、即「水分含量/(水分含量+總油脂分含量)」之值通常較佳為75%以上、進而80%以上、尤其85%以上。另一方面,上述「水分含量/(水分含量+總油脂分含量)」之值之上限並無限制,就於組合物內快速地形成下文所述之微粒子複合體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100質量%以下。
[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 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不溶性食物纖維以微粒子之形態而存在。再者,上述微粒子可為僅由1種或2種以上之不溶性食物纖維而形成者,亦可為由1種或2種以上之不溶性食物纖維與1種或2種以上之其他成分而形成者。
進而,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複數個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上述微粒子凝集而形成且藉由擾動可破碎之複合體。即,本發明之組合物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之複合體。本發明之組合物藉由以該複合體之狀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可抑制組合物之水分分離,且可改善食感,容易攝取,與其他食品之調配性變得良好。再者,本發明中,只要無特別申明,作為使微粒子複合體破碎之來自外部之擾動之典型之例,假定為超音波處理。於本發明中,所謂「超音波處理」,只要無特別指定,表示以輸出40 W對測定樣品施加頻率40 kHz之超音波3分鐘之處理。
本發明之組合物藉由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之複合體並且將施加擾動之前後之上述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態或大小等調節於下文所述之範圍,能夠提供一種具有組合物之穩定性提昇(乾燥防止)或乳化能力提昇等各種有利之特性之組合物。其原因並不明確,但認為:組合物中會形成宛如複數個食物纖維聚集而成之特徵性形狀之複合體,該複合體會發揮各種效果。近來,於包含食品領域之各種領域中盛行進行微細化技術之研究,但關於由微細化後之微粒子彼此凝集而形成之二次結構(複合體)之形狀而得之特性,此前完全不知曉。更何況藉由對該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態或大小等進行調節而發揮出先前未知之各種效果,此前完全不知曉。
[組合物中之粒徑] 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與擾動前後之組合物所包含之微粒子複合體及微粒子之粒徑有關之各種參數、即最大粒徑、眾數粒徑、及粒徑之d50滿足以下特定之要件。即,本發明之組合物於未施加擾動之狀態、即進行超音波處理之前之狀態下,含有大量微粒子複合體,相對於此,於施加過擾動之狀態、即進行超音波處理之後之狀態下,該微粒子複合體之一部分或全部崩解而成為單獨之微粒子,因而於超音波處理前與處理後,不僅最大粒徑會產生較大變化,而且眾數粒徑、及粒徑之d50等關於粒徑之各種參數會產生較大變化。
將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之微粒子複合體之最大粒徑調整於特定之範圍內。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最大粒徑通常為100 μm以上。尤其較佳為110 μm以上。藉由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之最大粒徑為上述下限以上,能夠防止食材之組織受到破壞而賦予欠佳之風味。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最大粒徑並無限定,通常較佳為2000 μm以下、尤其1500 μm以下。藉由將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之最大粒徑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就工業上之生產性之原因而言較方便。
將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之微粒子複合體之最大粒徑調整於特定之範圍內。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即超音波處理後之最大粒徑通常較佳為20 μm以上、尤其30 μm以上。藉由超音波處理後之組合物之最大粒徑為上述下限以上,就不易使食材之組織受到破壞而賦予欠佳之風味之原因而言較佳。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即超音波處理後之最大粒徑並無限定,通常較佳為1100 μm以下、尤其800 μm以下。藉由將超音波處理後之組合物之最大粒徑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就工業上之生產性之原因而言較方便。
再者,本發明之組合物由於為混濁系,故而難以藉由目視準確地判別最大粒徑,但至少關於最大粒徑之下限值,藉由目視能夠粗略地進行判斷。即,認為:於利用顯微鏡可觀察到之最大粒徑大於某固定值之情形時,實際之最大粒徑亦大於該固定值之可能性較高。
將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之微粒子複合體之眾數粒徑(眾數徑)調整為特定之範圍內。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眾數粒徑通常為5 μm以上。尤其較佳為10 μm以上、進而12 μm以上。藉由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之眾數粒徑為上述下限以上,組合物成為不易離水之品質,就商業上流通之觀點而言較佳。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眾數粒徑通常為400 μm以下。尤其較佳為300 μm以下、進而200 μm以下、尤其100 μm以下。藉由將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之眾數粒徑設為上述上限以下,能夠防止食感之變差、對組合物賦予適宜之食用時之食感、觸感。
將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之微粒子複合體之眾數粒徑亦調整於特定之範圍內。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即超音波處理後之眾數粒徑通常為0.3 μm以上。尤其較佳為1.0 μm以上、進而3.0 μm以上、尤其是5.0 μm以上、特別是7.0 μm以上。藉由超音波處理後之組合物之眾數粒徑為上述下限以上,組合物成為不易乾燥之品質,能夠進行長時間之保管,因而較佳。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即超音波處理後之眾數粒徑通常為100 μm以下。尤其較佳為90 μm以下、進而80 μm以下、尤其是70 μm以下、或60 μm以下、特別是50.0 μm以下。藉由超音波處理後之組合物之眾數粒徑為上述上限以下,能夠防止食感之變差、對組合物賦予適宜之食用時之食感、觸感。
又,於本發明中,所謂眾數粒徑,表示關於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對組合物進行測定所獲得之每個通道之粒徑分佈,粒子頻度%最大之通道之粒徑。於存在複數個完全相同之粒子頻度%之通道之情形時,採用其中粒徑最小之通道之粒徑。只要粒徑分佈為常態分佈,則其值與中徑一致,但於粒徑分佈存在不均之情形時,特別是於存在複數個粒徑分佈之波峰之情形時,數值較大地不同。藉由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而進行之樣品之粒徑分佈測定例如可利用以下方法而實施。再者,於樣品為熱塑性固形物之情形時,可藉由對樣品進行加熱處理製成液體狀之後供於分析而供於藉由雷射解析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而進行之分析。
除以上最大粒徑及眾數粒徑以外,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後之微粒子複合體之粒徑之d50(50%累計徑、中值粒徑、中徑)亦較佳為調整至特定之範圍內。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粒徑之d50通常較佳為5 μm以上、尤其10 μm以上,又,通常為400 μm以下、尤其300 μm以下、進而250 μm以下、尤其200 μm以下。又,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擾動後即超音波處理後之粒徑之d50通常較佳為1 μm以上、尤其5 μm以上、進而7 μm以上,又,通常為150 μm以下、尤其100 μm以下、進而75 μm以下。再者,關於組合物之粒徑之d50,於將組合物之粒徑分佈按照某一粒徑分成兩部分時,以較大之側之粒子頻度%之累積值之比率與較小之側之粒子頻度%之累積值之比率的比成為50:50之粒徑之形式而定義。組合物之粒徑之d50例如可使用下文所述之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進行測定。
再者,本發明之所謂「粒徑」,只要無特別是指定,則全部表示以體積基準所測得者。又,本發明之所謂「粒子」,只要無特別是指定,則為不僅包含單獨之微粒子而且亦包含該等凝集而成之微粒子複合體之概念。
關於本發明之粒徑之各種參數之測定條件並無限制,可設為以下條件。首先,測定時之溶劑只要為不易對組合物中之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結構產生影響者,則可使用任意溶劑。作為例子,較佳為使用蒸餾水。作為測定所使用之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並無限制,例如可使用MicrotracBEL股份有限公司之Microtrac MT3300 EXII系統。作為測定應用軟體,並無限制,例如可使用DMS2(Data Management System version2,MicrotracBEL股份有限公司)。於使用上述測定裝置及軟體之情形時,於測定時,按下該軟體之洗淨按鈕實施洗淨,其後,按下該軟體之Setzero按鈕實施零位調整,利用樣品裝載直接投入樣品直至樣品之濃度進入適當範圍內。關於擾動前之樣品即未進行超音波處理之樣品,於樣品投入後樣品裝載2次以內將其濃度調整至適當範圍內,其後,立即以流速60%以10秒之測定時間進行雷射繞射,將所得之結果作為測定值即可。另一方面,於對擾動後之樣品即進行過超音波處理之樣品進行測定之情形時,可投入預先進行過超音波處理之樣品,亦可於樣品投入後使用上述測定裝置進行超音波處理,繼而進行測定。於後者之情形時,投入未進行過超音波處理之樣品,並利用樣品裝載將濃度調整至適當範圍內,其後按下該軟體之超音波處理按鈕進行超音波處理。其後,可於進行3次消泡處理之後再次進行樣品裝載處理,並確認濃度依然為適當範圍,其後,快速地以流速60%以10秒之測定時間進行雷射繞射,將所得之結果作為測定值。作為測定時之參數,例如可設為:分佈顯示:體積、粒子折射率:1.60、溶劑折射率:1.333、測定上限(μm)=2000.00 μm、測定下限(μm)=0.021 μm。
又,於求出本發明之組合物之各種粒徑時,較佳為於測定出每個通道(CH)之粒徑分佈之後使用下文所述之表2所記載之每個測定通道之粒徑作為標準而求出。具體而言,可按下述表2之每個通道逐個地測定下述表2之各通道所規定之粒徑以下且大於下一通道所規定之粒徑(於測定範圍之最大通道中,為測定下限粒徑)之粒子之頻度,將測定範圍內之所有通道之合計頻度作為分母,求出各通道之粒子頻度%(亦將其稱為「○○通道之粒子頻度%」)。例如,1個通道之粒子頻度%表示2000.00 μm以下且大於1826.00 μm之粒子之頻度%。特別是關於最大粒徑,可針對測定下述表2之132個通道之各者之粒子頻度%所獲得之結果,以確認到之粒子頻度%之通道中粒徑最大之通道之粒徑之形式而求出。換言之,於本發明中,於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對組合物之最大粒徑進行測定之情形時,作為其較佳之測定條件,使用蒸餾水作為測定溶劑,針對測定上限2000.00 μm且測定下限0.021 μm之對象,於樣品投入後快速地測定粒徑。
[組合物中之粒子之比表面積] 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滿足上述各種要件,並且施加擾動之前後即超音波處理前後之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滿足以下要件。即,本發明之組合物於未施加擾動之狀態即進行超音波處理之前之狀態下含有大量微粒子複合體,相對於此,於施加過擾動之狀態即進行過超音波處理之後之狀態下,其微粒子複合體之一部分或全部崩解而成為單獨之微粒子,因而於超音波處理前與處理後,其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亦會產生較大變化。
即,於施加擾動之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γB )通常較佳為1.00 m2 /mL以下、尤其0.80 m2 /mL以下。只要該比表面積(γB )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微粒子充分地形成複合體,從而可充分地發揮出本發明之穩定性提昇效果,因而較佳。再者,該比表面積(γB )之下限並無限定,就強化組合物之穩定性提昇效果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設為0.07 m2 /mL以上、尤其0.10 m2 /mL以上、進而0.15 m2 /mL以上之範圍。
又,施加擾動之後、即超音波處理後之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γA )通常較佳為1.70 m2 /mL以下、進而1.50 m2 /mL以下、進而1.30 m2 /mL以下、進而1.10 m2 /mL以下、尤其0.80 m2 /mL以下。只要該比表面積(γA )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微粒子充分地形成複合體,從而可充分地發揮出本發明之穩定性提昇效果,因而較佳。又,上述比表面積(γA )之下限並無限定,就強化組合物之穩定性提昇效果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設為0.07 m2 /mL以上、尤其0.10 m2 /mL以上、進而0.15 m2 /mL以上、尤其0.20 m2 /mL以上之範圍。
又,較佳為施加擾動之前後即超音波處理前後之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之比即(γBA )滿足特定範圍。具體而言,(γBA )通常較佳為0.80以下。藉由γBA 為上述上限值以下,食物纖維彼此情況良好地複合體化,可適當地表現出組合物之穩定性提昇效果,因而較佳。再者,(γBA )之下限並無限定,通常較佳為0.1以上。
於本發明中,組合物之所謂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表示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所測得之假設粒子為球狀之情形時之每單位體積(1 mL)比表面積。再者,假設粒子為球狀之情形時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係基於與反映粒子之成分或表面結構等之測定值(利用透過法或氣體吸附法等所求出之每體積、每質量比表面積)不同之測定機制的數值。又,關於假設粒子為球狀之情形時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於將每1個粒子之表面積設為ai且將粒徑設為di之情形時,可藉由6×Σ(ai)÷Σ(ai・di)而求出。
[組合物中之形態特徵] 本發明之組合物滿足對其中所含有之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態進行規定之以下要件(1)~(3)中之至少1個以上,較佳為2個以上,更佳為3個全部滿足。
<要件(1):數值N(I)> 要件(1)係將藉由下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設為特定值以上。 (數1) N(I)=(α/β) (I) 其中,上述式(I)中, α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長徑」之第90百分位值, β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短徑」之第90百分位值。 換言之,滿足要件(1)即數值N(I)為特定值以上之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意指支配性地具有擁有相對於短徑而言長徑較長(細長)之形態特徵之微粒子,且其比率高於通常之組合物。
具體而言,根據要件(1),數值N(I)通常較佳為1.20以上,尤其1.30以上、進而1.40以上、尤其是1.50以上。藉由數值N(I)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獲得組合物之乳化能力提昇並且其澀味亦得到改善之效果,因而較佳。 再者,數值N(I)之上限並無限制,就生產時之方便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4.0以下、尤其3.0以下。
又,藉由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於微細化前後數值N(I)增加5%以上,可確認到組合物之澀味得到改善之效果,因而較佳,進而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10%以上,尤其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15%以上,最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20%以上。即,關於進行過微細化處理直至於微細化前後數值N(I)增加5%以上之狀態之組合物,可明顯地確認到澀味改善等效果。例如,於媒體攪拌磨機處理前之組合物(相當於下文所述之試驗例10、15、25等)之數值N(I)例如為1.24(試驗例10)且與其對應之利用媒體攪拌磨機進行微細化處理之後之組合物(相當於下文所述之試驗例11~13、16~18、26~28等)之數值N(I)例如為1.54(試驗例11)之情形時,可言實施過微細化處理直至數值N(I)增加約24%。
<要件(2):數值N(II)> 要件(2)係將藉由下述式(II)所求出之數值N(II)設為特定值以上。 (數2) N(II)=(α/β)/ω (II) 其中,上述式(II)中, α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長徑」之第90百分位值, β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短徑」之第90百分位值, ω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凹凸度」之第10百分位值。 換言之,滿足要件(2)即數值N(II)為特定值以上之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意指支配性地具有擁有相對於短徑而言長徑較長(細長)且粒子表面凹凸之形態特徵之微粒子,且其比率高於通常之組合物。
具體而言,根據要件(2),數值N(II)通常較佳為1.40以上、尤其1.50以上、尤其1.60以上、進而1.70以上、或1.80以上、或1.90以上、特別是2.00以上。藉由數值N(II)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獲得組合物之乳化能力提昇並且其澀味亦得到改善之效果,因而較佳。 再者,數值N(II)之上限並無限制,就生產時之方便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4.0以下、尤其3.0以下。
又,藉由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於微細化前後數值N(II)增加5%以上,可確認到組合物之澀味得到改善之效果,故而較佳,進而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10%以上,尤其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20%以上,最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30%以上。即,關於進行過微細化處理直至於微細化前後數值N(II)增加5%以上之狀態之組合物,可明顯地確認到澀味改善等效果。例如,於媒體攪拌磨機處理前之組合物(相當於下文所述之試驗例10、15、25等)之數值N(II)例如為1.43(試驗例10)且與其對應之利用媒體攪拌磨機進行微細化處理之後之組合物(相當於下文所述之試驗例11~13、16~18、26~28等)之數值N(II)例如為2.34(試驗例11)之情形時,可言實施過微細化處理直至數值N(II)增加約63%。
<要件(3):數值N(III)> 要件(3)係將藉由下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設為特定值以上。 (數3) N(III)=(α/β)×γA (III) 其中,上述式(III)中, α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長徑」之第90百分位值, β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短徑」之第90百分位值, γA 表示超音波處理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 換言之,滿足要件(3)即數值N(III)為特定值以上之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意指支配性地具有擁有相對於短徑而言長徑較長(細長)且藉由超音波處理使凝集崩壞之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較大之形態特徵的微粒子,且其比率高於通常之組合物。
具體而言,根據要件(3),數值N(III)通常較佳為0.50以上、尤其0.60以上、尤其0.70以上、進而0.80以上、或0.90以上、特別是1.00以上。藉由數值N(III)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獲得組合物之乳化能力提昇並且其澀味亦得到改善之效果,因而較佳。 再者,數值N(III)之上限並無限制,就生產時之方便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4.0以下、尤其3.0以下。
又,藉由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於微細化前後數值N(III)增加5%以上,可確認到組合物之澀味得到改善之效果,故而較佳,進而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10%以上,進而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20%以上,尤其較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30%以上,最佳為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增加40%以上。即,關於進行過微細化處理直至於微細化前後數值N(III)增加5%以上之狀態之組合物,可明顯地確認到澀味改善等效果。例如,於媒體攪拌磨機處理前之組合物(相當於下文所述之試驗例10、15、25等)之數值N(III)例如為0.54(試驗例10)且與其對應之利用媒體攪拌磨機進行微細化處理之後之組合物(相當於下文所述之試驗例11~13、16~18、26~28等)之數值N(III)例如為1.31(試驗例11)之情形時,可言實施微細化處理直至數值N(III)增加約142%。
<形態性要件之測定方法> 於本發明中,用以算出上述N(I)~N(III)之各種參數即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長徑、短徑、及凹凸度之測定可藉由使用粒子形狀解析裝置之平面圖像解析而進行。作為例子,為了能夠把握微粒子粒子圖像之準確之形態特徵,較佳為利用以下方法而進行。即,較佳為使用具有能夠拍攝普通之單個之粒子圖像並解析其形狀之功能之粒子形狀解析裝置,例如較佳為使作為粉粒體懸浮液之組合物於流槽內流動,自動地判別進入拍攝視野之微粒子複合體,把握其形態特徵並進行解析。此處,較佳為使用能夠隨機地提取微粒子複合體並於短時間內自動地獲得大量之單個粒子資訊之粒子形狀解析裝置。具體而言,較佳為使用為藉由動態圖像解析法之粒子分析型之裝置且可設置高像素之相機之粒子分析計(例如Seishin Enterpris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PITA-4等)。
具體而言,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拍攝可使用能夠拍攝粒子之詳細圖像之相機而進行。尤其較佳為使用至少能夠拍攝比有效像素數1920(H)×1080(V)、像素大小2.8 μm×2.8 μm左右詳細之平面圖像之攝像機(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相機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相機)。作為該攝像機之例,可列舉DMK33UX290(The Imaging Source公司製造)。作為圖像拍攝之條件,例如可使用以下條件。即,使用倍率4倍者作為圖像拍攝時之物鏡,一面以適當之流量使樣品流動一面拍攝微粒子粒子圖像。特別是關於流槽之形狀,藉由使用能夠提高平面擴展效果、使大部分之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中之複合體之中心通過鏡頭具有之焦點範圍內之平面擴展槽,能夠把握準確之形態特徵。於圖像之拍攝時,以如下方式設定粒子圖像解析裝置之條件:適當地設定焦點,從而能夠清楚地確認粒子形狀,並且和背景之對比度設定成超音波處理前之組合物中之複合體與背景能夠明確地判別之程度。作為取得圖像時之各種參數之設定例,於使用8Bit灰度之攝像機(將0設為黑色、將255設為白色)之情形時,可以LED強度100、相機增益100 db之形式取得平面圖像之後,將其中所存在之粒子圖像之亮度等級設為115、將圖像之輪廓電平設為160。作為測定時之溶劑或載液,可於不對組合物內之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態產生影響之限度內使用任意溶劑,作為例子,較佳為蒸餾水。例如,可利用測定時使用之溶劑將樣品稀釋至1000倍並注入至粒子圖像測定用槽(合成石英玻璃)中供於微粒子複合體形狀圖像解析。圖像拍攝例如可以1920像素×1080像素之平面圖像(像素大小2.8 μm×2.8 μm)之形式進行拍攝,直至拍攝對象粒子數例如達到10000個檢體。再者,若未適當地調整拍攝圖像之焦點,則無法準確地測定其形狀,因而於充分地對準拍攝圖像之焦點之狀態下實施拍攝。又,根據拍攝情況不同而存在拍攝條件之設定不一致之情況,因而較理想為每次拍攝時預先調整為適當之條件之後進行再次之拍攝。
又,所拍攝之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圖像解析例如可按照以下順序而進行。即,針對平面圖像內存在之最低像素數15像素以上之微粒子粒子圖像,對10000張圖像之各者測定長徑、短徑、凹凸度,關於長徑及短徑,採用10000檢體中之第90百分位值,關於凹凸度,採用10000檢體中之第10百分位值。再者,於本發明中,所謂「百分位值」,意指將測量值之分佈由較小之數字向較大之數字地排列變化,自較小者開始數,位於任意之%之值。例如,測定10000個微粒子粒子圖像之情形時之任意測定值之第90百分位值係指自所有微粒子粒子圖像之其測定值中較小者數,第9000號之測定值。
再者,於本發明中,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長徑」及「短徑」可基於將粒子圖像之縱橫斜所鄰接之像素彼此連接而形成之粒子形狀而確定。即,粒子之「長徑」表示該粒子圖像上之上述粒子形狀之輪廓線上之2點間之最大距離,粒子之「短徑」表示於該粒子圖像之上述粒子形狀中由相對於沿著上述最大距離之直線平行之2條直線夾著上述粒子形狀之情形時之最短距離。即,帶有較強之如具有細長形態特徵之特定之形態特徵之微粒子或微粒子複合體越多,於表現組合物之長徑及短徑之支配性特徵之各第90百分位值越會反映出該傾向,N(I)(即,長徑(α)之第90百分位值/短徑(β)之第90百分位值)變得越大。
又,於本發明中,組合物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凹凸度」係表示該粒子圖像上之上述粒子形狀之凹凸之程度之值,可藉由(以最短之距離連接該粒子圖像上之上述粒子形狀之凸部之頂點之周長)÷(該粒子圖像上之上述粒子形狀之輪廓長)而求出。即,帶有較強之如於粒子表面有較多凹凸之特定之形態特徵之粒子越多,於反映施加擾動之狀態之組合物、即超音波處理後之組合物之整體特徵之凹凸度之第10百分位值越會反映出該傾向。具體而言,具有細長形態特徵且於粒子表面具有凹凸之粒子越多,於反映組合物之長徑及短徑之支配性特徵之第90百分位值、以及凹凸度之第10百分位值越會反映出該傾向,其結果為,數值N(II)(即,{[長徑(α)之第90百分位值]/[短徑(β)之第90百分位值]}/[凹凸度(ω)之第10百分位值])變得越大。
[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 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較佳為滿足特定之範圍。具體而言,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相對於組合物整體之質量比率通常較佳為4質量%以上、尤其6質量%以上、進而8質量%以上、尤其是9質量%以上、特別是10質量%以上。藉由將上述質量比率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夠充分地感受到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口感,從而較佳。另一方面,上述質量比率之上限通常較佳為98質量%以下、尤其91質量%以下、進而85質量%以下、尤其是80質量%以下、特別是55質量%以下。藉由將上述質量比率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夠使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攝取變得容易,從而較佳。又,藉由微粒子複合體為食品微粒子之複合體,更容易感受到口感,因而較佳,最佳為食物纖維含有食品微粒子之複合體。
再者,於本發明中,組合物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例如可按照以下順序而進行。即,對自組合物中之不溶性成分之合計質量去除不成為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或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之測定對象之大於2000 μm(2 mm)之食品等而得之成分之質量進行測定。此處,於組合物包含大於2 mm之食品等之情形時,例如組合物中之通過9目篩(網眼2 mm)之部分中之充分地去除藉由離心分離而得之分離上清液之沈澱部分之質量成為組合物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具體而言,於固形油脂之情形時,可進行加溫並於溶解之狀態下視需要去除大於2 mm之食品等,其後,實施離心分離,而去除分離上清液)。再者,由於一部分油脂或水分會被引入至沈澱部分中,故而組合物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合計質量表示引入至沈澱部分中之該等成分與食材之合計質量。
再者,更具體而言,於本發明中,組合物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例如可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即,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測定組合物中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使任意量之組合物通過9目篩(泰勒篩目),其後,將通過部分以15000 rpm進行1分鐘之離心分離,並對充分地去除了分離上清液之沈澱部分質量進行計量。關於通過9目篩時之篩網上殘留分,充分地進行靜置,其後,以不改變組合物之粒子大小之方式利用刮刀等使小於9目篩之網眼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充分地通過後,獲得通過部分。關於流動性低至不通過9目篩之程度之組合物(例如Bostwick黏度於20℃、30秒鐘下為10 cm以下之物性),可利用橄欖油等溶劑稀釋至3倍左右,並將該狀態下通過9目篩後之組合物進行離心分離,測定組合物中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之含量。又,關於熱塑性之組合物,可進行加熱而於具有流動性之狀態下利用水等溶劑稀釋至3倍左右,將該狀態下通過9目篩後之組合物進行離心分離,測定組合物中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之含量。
又,本發明之組合物較佳為於施加擾動之前、即超音波處理前之狀態下含有特定個數以上之粒徑為特定範圍內之微粒子或微粒子複合體。具體而言,粒徑為2.3 μm~1600 μm之成為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之測定對象之微粒子或微粒子複合體通常較佳為含有10000個/cm3 以上、尤其10000個/cm3 以上、進而1000000個/cm3 以上。若具有上述特定範圍內之粒徑之微粒子或微粒子複合體之含有個數少於上述下限,則無法充分地發揮本發明之效果,故而欠佳。再者,具有上述特定範圍內之粒徑之微粒子或微粒子複合體之含有個數可使用上述解析組合物中之粒子之形態特徵之方法中所例示的、藉由粒子形狀解析裝置進行之平面粒子圖像解析(PITA-4)進行測定。
[組合物之製造方法] 製備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方法並無限制,只要可獲得滿足上述各種要件之組合物,則可使用任意之方法。具體而言,只要將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材料、例如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以及任意使用之其他食材、食用油脂、調味料、及其他成分進行混合即可。但是,較佳為包含對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根據情況於食用油脂或其他食材或成分之存在下進行微細化處理之步驟的方法。藉由以此方式對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進行微細化處理,容易形成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之複合體。並不確定藉由該微細化處理為何會形成微粒子之複合體,但藉由對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進行微細化處理,有形成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並且複數個該微粒子集合而產生再凝集,形成具有上述特殊之形狀特徵之複合體之可能性。該由微粒子之凝集而產生之複合體之形成亦有特別是藉由使一定之水分或油脂共存、或施加高剪力、或施加加壓條件或升溫條件而進一步促進之可能性。先前,完全不知於此種條件下,微粒子複合體藉由再凝集會形成具有特定之形狀特性之複合體、或藉由該複合體之形成可獲得上述各種有用之效果。
本發明所使用之微細化處理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微細化時之溫度亦無限制,為高溫粉碎、常溫粉碎、低溫粉碎之任一者均可。微細化時之壓力亦無限制,為高壓粉碎、常壓粉碎、低壓粉碎之任一者均可。但是,就有效率地獲得包含本發明所規定之特定形狀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能夠以高剪力於加壓條件下且升溫條件下以短時間對作為組合物之材料之食材及其他成分進行處理的方法。作為用於該微細化處理之裝置之例,可列舉摻合機、混合機、磨機、混練機、粉碎機、壓碎機、磨碎機等機器類,為該等之任一者均可。作為微細化時之體系,為乾式粉碎或濕式粉碎之任一者均可。於乾式微細化之情形時,作為其裝置,例如可使用乾式珠磨機、球磨機(滾動式、振動式等)等媒體攪拌磨機、噴射磨機、高速旋轉型衝擊式磨機(針磨機等)、輥磨機、錘磨機等。另一方面,於濕式微細化之情形時,作為其裝置,例如可使用珠磨機或球磨機(滾動式、振動式、行星式磨機等)等媒體攪拌磨機、輥磨機、膠體磨機、Star Burst、高壓均質機等。尤其較佳為媒體攪拌磨機(球磨機、珠磨機)或高壓均質機,更佳為媒體攪拌磨機。尤其較佳為使用濕式媒體攪拌磨機、特別是濕式珠磨機。藉由使用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與其他微細化處理法相比,於將食品組合物進行靜置時不易產生組合物中之水分之乾燥,成為穩定性較高之品質,故而較佳。其原理並不清楚,認為其原因在於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容易形成較佳之狀態之微粒子複合體。
作為例子,於使用濕式珠磨機等濕式媒體攪拌磨機進行微細化處理之情形時,只要將作為組合物之材料之食材及其他成分裝填於濕式媒體攪拌磨機進行破碎即可。只要依照食材之大小或性狀、進而目標之微粒子複合體之性狀適當選擇顆粒之大小或填充率、出口網目大小、原料漿料之送液速度、研磨機旋轉強度、為僅通過一次之方式(單程)亦或是循環數次之方式(循環式)等條件並進行調整即可。以下列舉具體之條件之例,但本發明絲毫不受以下條件所束縛。
濕式珠磨機所使用之顆粒之粒徑通常較佳為設為2 mm以下、尤其1 mm以下。於使用大於上述上限值之粒徑之顆粒之珠磨機粉碎機(例如通常使用3~10 mm之顆粒之磨光機(Attriter)等被稱為「球磨機」之媒體攪拌磨機)之情形時,獲得包含本發明所規定之特定形狀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組合物需要長時間之處理,原理上亦難以藉由常壓進行加壓,因而難以獲得本發明之組合物。又,濕式珠磨機所使用之顆粒之材質較佳為設為與珠磨機內筒之材質相之材質,進而較佳為材質同時為氧化鋯。
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之處理較佳為於加壓條件下進行。於微細化處理時製造出加壓條件之方法並無限定,為了利用珠磨機粉碎機良好地獲得加壓條件,尤佳為於處理出口設置適當大小之過濾器,一面調整內容物之送液速度一面調整加壓條件進行處理之方法。處理時之壓力條件並無限制,處理時間中之最大壓力相對於常壓之差通常較佳為0.01 MPa以上、尤其0.02 MPa以上、進而0.03 MPa以上、尤其0.04 MPa以上。藉由處理時之最大壓力相對於常壓之差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夠以短時間有效率地獲得包含本發明所規定之特定形狀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另一方面,處理時之壓力之上限並無限制,但若加壓條件過於苛刻則有設備破損之虞,故而處理時間中之最大壓力相對於常壓之差通常較佳為1 MPa以下、尤其0.50 MPa以下、進而0.40 MPa以下、尤其是0.30 MPa以下。
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時之溫度亦無限制,為高溫粉碎、常溫粉碎、低溫粉碎之任一者均可。但是,較佳為以成為相對於粉碎處理剛開始後之樣品溫度(處理溫度:T1 ),粉碎處理結束時之樣品溫度(處理溫度:T2 )滿足「T1 +1<T2 <T1 +50」之範圍內之升溫條件下之方式進行調整(此處單位為攝氏度(℃))。又,粉碎處理結束時之樣品溫度(處理溫度:T2 )較佳為設為25℃以上(T2 ≧25)。
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之對象物為作為組合物之材料之食材(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及其他食材)及其他成分之混合物。較佳為對該混合物預先實施藉由噴射磨機、針磨機、石臼粉碎磨機等之粗粉碎處理作為預處理。於此種情形時,較佳為將混合物之d50(中值粒徑)調整至例如通常10 μm以上、尤其20 μm以上並且通常1500 μm以下、尤其1000 μm以下之範圍之後供於藉由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藉由預先將混合物之中值粒徑調整至該範圍內,就工業上之生產性之觀點而言,較方便。
又,於成為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之對象之混合物中包含水分之情形時,藉由設為食材(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及其他食材)之水分含量低於其他成分及作為媒體之水分含量之狀態,能夠有效率地獲得包含本發明所規定之特定形狀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故而較佳。具體而言,較佳為使用乾燥食材作為食材(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及其他食材),並且使用油脂以及水作為媒體供於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特別是濕式珠磨機處理。
又,藉由將成為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之對象之混合物之黏度設為特定值以下,能夠有效率地獲得包含本發明所規定之特定形狀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因而較佳。具體而言,上述混合物之黏度(測定溫度20℃)之上限通常較佳為設為20 Pa・s以下、尤其8 Pa・s以下。另一方面,上述黏度(測定溫度20℃)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制,通常較佳為設為100 m Pa・s以上、尤其500 m Pa・s以上。
又,若預先將成為藉由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之對象之混合物之Bostwick黏度調整至特定值以下,則容易將藉由濕式媒體攪拌磨機之處理時之壓力調整至上述所需壓力條件,微細化處理效率進一步提高,因而較佳。具體而言,上述混合物之Bostwick黏度(測定溫度20℃)於1秒鐘通常較佳為設為28.0 cm以下。
藉由媒體攪拌磨機之微細化處理之次數及時間亦無限制,通常藉由以單程處理進行破碎,能夠有效率地獲得包含本發明所規定之特定形狀之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因而較佳。於單程處理之情形時,其處理時間通常較佳為設為0.1分鐘以上、尤其1分鐘以上、進而2分鐘以上,又,通常較佳為設為25分鐘以下、尤其22分鐘以下、進而20分鐘以下。再者,藉由媒體攪拌磨機或高壓均質機之微細化處理之時間表示直至處理對象物被充分地進行剪斷處理而形成本發明所需之包含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之時間。作為具體例,例如於使用粉碎室之容積為100 mL且其去除顆粒(即能夠注入處理液)之空隙率為50%之珠磨破碎機以每分鐘200 mL之速度對樣品於不循環之情況下進行單程處理之情形時,粉碎室內之空餘容積為50 mL,因此樣品處理時間成為(100 mL×50%)/(200 mL/分鐘)=0.25分鐘(15秒)。
[組合物之特性、用途] 本發明之組合物具有各種優異之特性。其一為乳化能力之提昇。於本發明中,所謂「乳化能力」,表示一面以100 rpm左右攪拌調整至20℃之樣品一面緩慢地注加沙拉油,將油注加至油滴開始浮游於組合物之表面時的油之總注加量相對於組合物1質量份之質量比率(%)。於油之總注加量相對於組合物100 g為50 g之情形時,乳化能力成為50%。關於乳化能力較高之組合物,於與其他油脂接觸、或與其他油脂混合之情形時,使該油脂乳化、穩定化之能力優異。具體而言,本發明之組合物之乳化能力並無限定,通常較佳為50%以上、尤其70%以上、進而100%以上、尤其是150%以上、特別是200%以上。藉由此種特性,本發明之組合物表現出如下性質:能夠用作油水混合食品之穩定劑,除此以外,藉由將本發明之組合物作為食品與較多地含有油脂之菜肴一起食用,能夠防止菜肴之乾燥(來自食材之水之蒸發),進而亦會抑制菜肴之離油(來自食材之油脂分之浸出),藉此能夠提昇菜肴之口感並且使該提昇之口感長時間持續。再者,本說明書中所謂「較多地含有油脂之菜肴」只要無特別申明,係指通常包含油脂3質量%以上、尤其5質量%以上之菜肴。該菜肴存在各種例子,作為一例,可列舉各種油炸食品等。
又,關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於將其作為食品而食用之情形時,亦具有可降低(可改善)起因於不溶性食物纖維之澀味之特性。所謂澀味(astringent taste、astringency),係將組合物含於口中時對口中賦予如收緊之感覺之味道。其產生機制並不明確,認為澀味與藉由刺激味覺之神經細胞而感覺到之味道不同,係近於藉由使口中之細胞收縮而感覺到之觸覺之感覺。例如,紅葡萄酒之特徵在於源自來自葡萄之單寧之澀味,澀味雖與該澀味、苦味或辣味相似,但為不同之感覺。於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品中通常存在此種澀味,因而成為食用之障礙之情況較多。然而,本發明之組合物儘管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但由於此種澀味得到減少,故而容易食用。該澀味改善之原理不明確,認為隨著組合物之乳化能力變高,與油脂之親和性變高,藉此有可能對味蕾細胞表面之脂質膜產生些許影響。
又,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存在具有抗離水性(可抑制水分分離之性質)或抗乾燥性(可抑制因水分之蒸發而引起之乾燥之性質)等穩定性優異之特性之情況。藉由此種優異之穩定性,本發明之組合物於作為食品於商業上流通之情形時,微生物增生或風味變差等風險會降低,因而有利。
本發明之組合物能夠於該狀態下直接作為食品而食用,另外,能夠作為飲食品或液狀調味料之原料或素材而良好地使用。即,作為本發明之對象,包含含有本發明之組合物之飲食品及液狀調味料。藉由將本發明之組合物用作原料之一部分,能夠製造分散穩定性較高之醬料或調味汁、蘸料、蛋黃醬、調味醬、黃油、果醬等調味料。於以此方式將本發明之組合物添加於調味料中之情形時,本發明之組合物於調味料中之添加量並無限定,較理想為設為大致0.001~50質量%左右。又,於製造時,將上述組合物無論何時添加至調味料中均可。詳細而言,可對調味料添加組合物,亦可對調味料之原料添加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材料(食材等)之後實施微細化處理,還可將該等方法進行組合,對調味料添加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方法於工業上較方便,從而較佳。本發明之組合物由於上述澀味之減少之未知屬性,主要可期待於食品領域中之應用。又,由於上述乳化能力提昇之未知屬性,於食品領域中,主要可於例如麵包製作業界等忌避食品添加物之使用之業界中作為乳化劑之代替物而使用。又,本發明之組合物由於上述乳化能力提昇之未知屬性,可作為乳化劑之代替物於食品領域以及各種領域中廣泛使用,因而工業上有利。
再者,若應用作為本發明之組合物所發揮之未知屬性之乳化能力之提昇作用,則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亦可提出使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之乳化能力提昇之方法。該乳化能力提昇方法包括將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任意組合物藉由進行粉碎處理而轉化為上述本發明之組合物。於該乳化能力提昇方法中,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相當於上述製造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方法中成為微細化之對象之作為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構成要素之食材及其他成分之混合物。關於其他詳細情況,如針對本發明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於上文所詳細敍述般。
再者,若應用作為本發明之組合物所發揮之未知屬性之澀味之改善(減少)作用,則作為本發明之一態樣,亦可提出對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之澀味進行改善之方法。該澀味改善方法包括將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任意組合物藉由進行粉碎處理而轉化為上述本發明之組合物。於該澀味改善方法中,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組合物相當於上述製造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方法中成為微細化之對象之作為本發明之組合物之構成要素之食材及其他成分之混合物。關於其他詳細情況,如針對本發明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於上文所詳細敍述般。 [實施例]
以下,依據實施例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該等實施例只不過是為了方便說明而揭示之例,本發明無論於何種意義下均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組合物試樣之製備] 如以下般製備試驗例1~41之組合物試樣。
將作為果實類之一種之蘋果及萼梨、作為藻類之一種之海帶、作為種實類之一種之腰果、作為穀物類之一種之玉米、以及作為蔬菜類之一種之甜菜、胡蘿蔔、南瓜、甜辣椒、青花菜、及蕃茄之乾燥物利用下述表3之「預處理」所記載之方法進行粉碎,獲得乾燥粉碎物。又,將作為豆類之一種之青豌豆、大豆、及毛豆(將大豆於未熟之狀態下連豆莢一起收穫且豆呈現出綠色之外觀者)煮後自豆莢中取出進行乾燥,將所得者作為可食部,利用下述表3之「預處理」所記載之方法進行粉碎,獲得乾燥粉碎物。將各乾燥粉碎物全部進行乾燥處理直至至少水分活性成為0.95以下。再者,使用一般供於飲食之部分(非可食部以外之部分)作為各食材之可食部,並且使用玉米之芯、甜辣椒之種或蒂、南瓜之種或瓤、甜菜之皮、青花菜之莖葉、毛豆之豆莢、及蕃茄之蒂作為一部分食材之非可食部。
按照下述表所記載之配方將該等乾燥粉碎物、作為媒體之水及油脂任意地一起適當混合,並利用桌上攪拌機充分地攪拌直至外觀上變得大致均勻,而獲得糊狀之粗粉碎組合物。作為油脂,使用市售之橄欖油(飽和脂肪酸14%、不飽和脂肪酸80%)。
對該等粗粉碎組合物任意地按照下述表3之「預處理」所記載之方法進行預處理之後,按照下述表3之「微細化處理方法」所記載之方法實施微細化處理。於使用「顆粒」作為媒體之情形時,使用濕式珠磨微粉碎機及
Figure 02_image001
1 mm之顆粒,基於下述表所記載之處理條件實施微細化處理,獲得各組合物試樣。關於加壓條件,藉由適當變更濕式珠磨微粉碎機之出口之網眼及送液速度進行調整,以使處理中之最大壓力(於常壓下之處理之情形時不加壓,因而成為0)成為下述表中所記載之加壓條件,並以一定之條件進行微細化處理直至處理結束後。
[與組合物試樣之形態及物性有關之特徵之解析] 針對利用上述順序所獲得之試驗例1~41之組合物試樣,按照以下順序對與形態及物性有關之特徵進行解析。
<組合物試樣之形態特徵解析(長徑、短徑、凹凸度)> 於不施加擾動之狀態下之(超音波處理前之)各組合物試樣中之粒子(微粒子及微粒子複合體)之形態特徵解析時,為藉由動態圖像解析法之粒子分析型,作為能夠設置下文所述之高像素相機之粒子分析計,使用Seishin Enterpris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PITA-4。於粒子圖像之拍攝時,作為能夠拍攝有效像素數為1920(H)×1080(V)且像素大小比2.8 μm×2.8 μm左右更詳細之平面圖像之相機,使用DMK33UX290(The Imaging Source公司製造)。作為拍攝時之物鏡,使用倍率4倍者,作為流槽,使用合成石英玻璃製平面擴展槽。
各組合物試樣中之粒子圖像之拍攝係將各組合物試樣利用溶劑稀釋至1000倍,一面以適當之流量於流槽內流動一面進行。於粒子圖像之拍攝時,以如下方式設定粒子圖像解析裝置之條件:適當地設定焦點,從而能夠清楚地確認試樣中之粒子形狀,並且適當地設定與背景之對比度,從而能夠明確地判別試樣中之粒子。作為取得粒子圖像時之解析條件之設定例,使用8 Bit灰度之攝相機以LED強度100、相機增益100 db之形式取得平面圖像之後,將其中所存在之粒子圖像之亮度等級設為115、將輪廓電平設為160,拍攝各個粒子之圖像10000張以上供於形態特徵解析。作為測定時之溶劑及載液,使用蒸餾水。再者,自超音波處理前之所有組合物試樣1 cm3 中確認到粒徑2.3 μm~1600 μm之粒子至少10000個以上。
關於針對超音波處理前之各組合物試樣所拍攝之1920像素×1080像素之粒子圖像(像素大小2.8 μm×2.8 μm)10000張中最低像素數15像素以上之粒子,藉由上述方法測量「長徑」及「短徑」以及「凹凸度」,算出上述數值N(I)~N(III)。於數值N(III)之算出時,亦使用下文所述之超音波處理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
<粒徑分佈(眾數徑、最大徑、d50、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 使用MicrotracBEL股份有限公司之Microtrac MT3300 EX2系統作為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測定各組合物試樣之粒徑分佈。作為測定時之溶劑,使用蒸餾水,作為測定應用軟體,使用DMSII(Data Management System version2,MicrotracBEL股份有限公司)。於測定時,按下測定應用軟體之洗淨按鈕實施洗淨之後,按下該軟體之Setzero按鈕實施零位調整,利用樣品裝載直接投入樣品直至進入適當濃度範圍。
於不施加擾動之試樣、即超音波處理前之試樣之測定時,於試樣投入後於樣品裝載2次以內將試樣濃度調整至適當範圍內,其後,立即以流速60%且10秒之測定時間進行雷射繞射測定,將所獲得之結果作為測定值。另一方面,於施加過擾動之試樣、即超音波處理後之試樣之測定時,於試樣投入後利用樣品裝載將試樣濃度調整至適當範圍內,其後,按下該軟體之超音波處理按鈕以輸出40 W施加3分鐘頻率40 kHz之超音波。其後,進行3次消泡處理之後再次進行樣品裝載處理,確認試樣濃度依然為適當範圍,其後,快速地以流速60%且10秒之測定時間進行雷射繞射測定,將所獲得之結果作為測定值。作為測定條件,使用分佈顯示:體積、粒子折射率:1.60、溶劑折射率:1.333、測定上限(μm)=2000.00 μm、測定下限(μm)=0.021 μm之條件。
於測定試樣之每個通道之粒徑分佈時,使用以下表2所記載之每個測定通道之粒徑作為標準進行測定。按各通道逐個地測定各通道所規定之粒徑以下且大於下一通道所規定之粒徑(於測定範圍之最大通道中為測定下限粒徑)之粒子之頻度,將測定範圍內之所有通道之合計頻度作為分母,求出各通道之粒子頻度%。具體而言,對以下132通道之各者之粒子頻度%進行測定。針對測定所獲得之結果,將粒子頻度%最大之通道之粒徑作為眾數粒徑。於存在複數個完全相同之粒子頻度%之通道之情形時,採用其中粒徑最小之通道之粒徑作為眾數粒徑。又,採用經確認粒子頻度之通道之中粒徑最大之通道之粒徑作為最大粒徑。
[表2]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2
<乳化能力> 將各組合物試樣調整至20℃,並一面以100 rpm左右進行攪拌一面緩慢地注加沙拉油,於油滴開始浮游於組合物之表面之時點停止注加,測定油之總注加量相對於組合物試樣之質量比率(%)。
[組合物試樣之官能評價] 針對以上述順序所獲得之試驗例1~41之組合物試樣,按照以下順序實施其官能評價。
<乾燥抑制、離油抑制、及含油脂菜肴之口感> 使用炸雞(脂質8%)作為含油脂菜肴。將該菜肴加熱後,於其上表面載置各組合物試樣1大湯匙,於冰箱(4℃)靜置一晩(大致16小時)。其後,共計10人次經過訓練之官能檢查員試吃菜肴,並針對食用時之口感對品質進行評價。
具體而言,關於「乾燥抑制」,係以如下5個等級對食用時之菜肴之乾燥程度進行評價:5:濕潤,美味;4:較濕潤,稍美味;3:較乾巴巴但為容許範圍內;2:較乾巴巴,不美味;1:乾巴巴,不美味。
又,關於「離油抑制」,係以如下5個等級對食用時之來自菜肴之離油(來自食材之油脂分浸出)進行評價:5:離油少;4:離油較少;3:有離油但為容許範圍內;2:離油較多;1:離油多。
又,關於「含油脂菜肴之口感」,係以如下5個等級對含油脂菜肴(炸雞)之口感進行評價:5:美味;4:稍美味;3:普通;2:稍不美味;1:不美味。
<澀味> 共計10人次經過訓練之官能檢查員試吃各組合物試樣1大湯匙,並針對食用時之「澀味」對品質進行評價。具體而言,係以如下5個等級對食用時之組合物試樣之澀味進行評價:5:無澀味,美味;4:澀味少;稍美味;3:稍存在澀味但為容許範圍內;2:澀味較明顯、稍不美味;1:澀味明顯、不美味。
<穩定性(抗離水)、穩定性(抗乾燥)> 使各組合物試樣於盤中以1 mm之厚度薄薄地展開,共計10人次經過訓練之官能檢查員利用目視對其進行觀察,並對其品質進行評價。
具體而言,關於「穩定性(抗離水)」,官能檢查員對於4℃靜置一晩(16小時)之組合物試樣之水分之分離程度與剛製造後之組合物試樣進行比較而進行評價。作為評分,係以如下5個等級進行評價:5:大致無離水,較佳;4:於組合物表面可確認到液滴分離,但整體較少,較佳;3:於組合物表面可確認到液滴分離,但為容許範圍內;2:於組合物表面可確認到液滴分離,其數量較多,稍欠佳;1:於組合物表面可確認到液滴分離,其數量明顯,欠佳。
又,關於「穩定性(抗乾燥)」,係官能檢查員對在4℃下靜置一晩(16小時)之組合物試樣之乾燥程度與剛製造後之組合物試樣進行比較而進行評價。作為評分,係以如下5個等級進行評價:5:組合物之乾燥較少,較佳;4:組合物之乾燥稍少,較良好;3:組合物存在乾燥但為容許範圍內;2:組合物之乾燥較明顯,稍欠佳;1:組合物之乾燥明顯,欠佳。
<官能評價之實施順序> 針對上述各官能試驗中關於與味覺有關之評價項目即「乾燥抑制」、「離油抑制」、「含油脂菜肴之口感」、及「澀味」,對官能檢查員實施下述A)~C)之識別訓練,之後選拔成績特別優秀且具有商品開發經驗、關於食品之味道或外觀等品質之知識豐富且關於各官能檢查項目能夠進行絕對評價之檢查員。
A)味質識別試驗:其係針對五味(甜味:砂糖之味道;酸味:酒石酸之味道;旨味:麩胺酸鈉之味道;鹹味:氯化鈉之味道;苦味:咖啡因之味道),製作與各成分之閾值接近之濃度之水溶液各1個,於其中增加蒸餾水2個,由合計7個樣品中準確地識別各味道之樣品。 B)濃度差識別試驗:其係準確地識別濃度稍有不同之5種鹽水溶液、乙酸水溶液之濃度差; C)3點識別試驗:其係自製造商A公司醬油2個與製造商B公司醬油1個合計3個樣品中準確地識別B公司醬油。
又,上述任一評價項目均為事前由全體檢查員進行標準樣品之評價並針對評價基準之各分數進行標準化之後由共計10人次進行有客觀性之官能檢查。各評價項目之評價係以各檢查員自各項目之5個等級之評分中選擇一個與自己之評價最接近之數字之方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之統計係根據共計10人次之分數之算術平均值而算出,進而為了評價官能檢查員間之差異,算出標準偏差。
[組合物試樣之解析、評價結果] 將試驗例1~41之組合物試樣之解析及評價結果示於以下之表3。
[表3-1]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3
[表3-2]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4
[表3-3]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5
[表3-4]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6
[表3-5]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7
[表3-6]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8
[表3-7]
Figure 108111484-A0304-0009
[表3-8]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0
[表3-9]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1
[表3-10]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2
[表4-1]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3
[表4-2]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4
[表4-3]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5
[表4-4]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6
[表4-5]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7
[表4-6]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8
[表4-7]
Figure 108111484-A0304-0019
[表4-8]
Figure 108111484-A0304-0020
[表4-9]
Figure 108111484-A0304-0021
[表4-10]
Figure 108111484-A0304-0022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組合物由於上述澀味之減少之未知屬性,主要可期待於食品領域中之應用,另外,由於上述乳化能力提昇之未知屬性,可作為乳化劑之代替物廣泛使用於食品領域以及其他各種領域中,因而工業上有利。

Claims (23)

  1. 一種組合物,其係含有包含不溶性食物纖維之微粒子複合體者,且滿足下述(1)~(5),並且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1)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0.1質量%以上;(2)總油脂分含量未達20質量%;(3)超音波處理前之最大粒徑大於100μm;(4)超音波處理前之眾數徑為5μm以上400μm以下;(5)超音波處理後之眾數徑為0.3μm以上100μm以下;(6-1)藉由下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為1.20以上;(數1)N(I)=(α/β) (I)(6-2)藉由下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為1.40以上;(數2)N(II)=(α/β)/ω (II)(6-3)藉由下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為0.50以上;(數3)N(III)=(α/β)×γA (III)(其中,上述式(I)~(III)中,α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長徑」之第90百分位值,β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短徑」之第90百分位值, ω表示藉由粒子形狀圖像解析裝置所測得之超音波處理前之「凹凸度」之第10百分位值,γA表示超音波處理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
  2.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水分含量/(水分含量+總油脂分含量)為75%以上。
  3.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超音波處理前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γB)與超音波處理後之每單位體積之比表面積(γA)之比(γBA)為0.8以下。
  4.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乳化能力為50%以上。
  5.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微粒子複合體之含量為4質量%以上98質量%以下。
  6.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不溶性食物纖維包含源自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或非可食部者。
  7. 如請求項6之組合物,其中不溶性食物纖維包含源自同一種類之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可食部及非可食部者。
  8. 如請求項6之組合物,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為選自種實類、穀物類、豆類、蔬菜類、及果實類之1種以上。
  9. 如請求項8之組合物,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為選自胡蘿蔔、南瓜、玉米、大豆、毛豆、甜辣椒、甜菜、青豌豆、青花菜、及蕃茄之1種以上。
  10. 如請求項9之組合物,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非可食部為選自甜玉米之芯、甜辣椒之種或蒂、南瓜之種或瓤、甜菜之皮、青花菜之莖葉、毛豆之豆莢、及蕃茄之蒂之1種以上。
  11. 如請求項6之組合物,其包含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粉碎處理物。
  12. 如請求項11之組合物,其中上述粉碎處理物為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物。
  13. 如請求項12之組合物,其中上述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物為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物。
  14. 如請求項11之組合物,其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6-1')為經粉碎處理至藉由上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之狀態;(6-2')為經粉碎處理至藉由上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之狀態; (6-3')為經粉碎處理至藉由上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之狀態。
  15. 一種飲食品,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16. 一種液狀調味料,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17. 一種製造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之方法,其包括對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進行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係於最大壓0.01MPa以上1MPa以下之加壓條件下實施。
  19.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係於處理開始時之處理溫度T1(℃)及結束時之處理溫度T2(℃)滿足下述式(A)之升溫條件下實施:(數4)T1+1<T2<T1+50 (A)。
  20.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之水分活性值為0.95以下。
  21.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之食材中之可利用之 碳水化合物為2質量%以上。
  22. 一種製造液狀調味料之方法,其係藉由含有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組合物而製造液狀調味料。
  23.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進行濕式媒體攪拌磨機處理至滿足下述(6-1')~(6-3')中之1者以上:(6-1')藉由上述式(I)而求出之數值N(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6-2')藉由上述式(II)而求出之數值N(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6-3')藉由上述式(III)而求出之數值N(III)於粉碎前後增加5%以上。
TW108111484A 2018-04-06 2019-04-01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TWI687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4231 2018-04-06
JP2018074231 2018-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339A TW201943339A (zh) 2019-11-16
TWI687168B true TWI687168B (zh) 2020-03-11

Family

ID=68100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1484A TWI687168B (zh) 2018-04-06 2019-04-01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8686B2 (zh)
EP (1) EP3639679A4 (zh)
KR (1) KR102207648B1 (zh)
CN (1) CN111065282B (zh)
AU (1) AU2018417768C1 (zh)
BR (1) BR112020007094B1 (zh)
CA (1) CA3071083C (zh)
PH (1) PH12020500112A1 (zh)
SG (1) SG11202000194SA (zh)
TW (1) TWI687168B (zh)
WO (1) WO20191937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905B (zh) * 2018-06-08 2021-12-14 味滋康控股有限公司 含有微粒复合体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6755568B1 (ja) * 2019-01-23 2020-09-16 株式会社Mizkan Holdings 食用植物乾燥粉末、飲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915396A4 (en) * 2020-02-03 2022-06-22 Mizkan Holdings Co., Ltd. PULVERULENT FOOD CONTAINING A FOOD PRODUCT CONTAINING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COMPRISING REGIONS OF LOCALIZED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AND BEVERAGE CONTAINING SUCH PULVERULENT FOOD
JP6877726B1 (ja) * 2020-02-13 2021-05-26 株式会社Mizkan Holdings 色調が保持された未熟豆類含有粉末、飲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61558A1 (ja) * 2020-02-13 2021-08-19 株式会社Mizkan Holdings 色調が保持された未熟豆類含有粉末、飲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21575B2 (ja) * 2020-09-02 2023-02-14 株式会社Mizkan Holdings 食用植物の具材を含有する液状調味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37817A (zh) * 2021-05-07 2021-08-10 山东大学 一种底栖蓝藻藻垫的解聚观察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427A (zh) * 2012-02-10 2013-11-16 Otsuka Food Co Ltd 乾燥蔬菜粉末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1125A (ja) 1981-10-08 1983-04-12 Mitsubishi Monsanto Chem Co 表面が改質された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US5011701A (en) * 1988-12-30 1991-04-30 Kraft General Foods, Inc. Low calorie food products having smooth, creamy, organoleptic characteristics
JPH03175951A (ja) * 1989-09-06 1991-07-31 Terumo Corp 不溶性食物繊維および不溶性食物繊維含有食品
KR930006082A (ko) * 1991-09-30 1993-04-20 유미구라 레이이찌 수분산성 복합체와 그의 제법
JP3313391B2 (ja) 1992-03-02 2002-08-12 株式会社富士商事 果肉様ゼリ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55619B2 (ja) 1997-12-04 2009-04-15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分散体
TW408153B (en) * 1998-01-09 2000-10-11 Asahi Chemical Ind Cellulose-containing composite,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JP4169388B2 (ja) * 1998-04-24 2008-10-22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JP2003210129A (ja) * 2002-01-18 2003-07-29 Takara Holdings Inc 果実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L1816920T3 (pl) * 2004-10-11 2017-01-31 Ravintoraisio Oy Kompozycja z błonnikiem w postaci płynnej
JP4279244B2 (ja) 2004-11-19 2009-06-17 オリエンタルフーズ株式会社 粉砕紫蘇の葉及びジェノバソースの製造方法
JP5192139B2 (ja) * 2006-03-06 2013-05-08 賢次郎 牧野 大豆の超微粉砕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543562A (ja) 2006-07-19 2009-12-10 グレイン フーズ シーアールシー リミテッド スプレッド食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42979B (zh) * 2006-09-14 2010-11-03 张英 高品质不溶性植物膳食纤维微粉及其制法和用途
EP2073644A1 (en) 2006-10-17 2009-07-01 Unilever N.V. Frozen aerated food products comprising surface-active fibres
MX2009003807A (es) 2006-10-17 2009-04-22 Unilever Nv Composicion alimenticia que comprende burbujas de gas y procedimiento para prepararla.
CA2665925A1 (en) 2006-10-17 2008-04-24 Unilever Plc Aerated food product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it
ZA200901780B (en) * 2006-10-17 2010-06-30 Unilever Plc Foo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as bubble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it
WO2008046698A1 (en) 2006-10-17 2008-04-24 Unilever N.V. Foo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as bubble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it
JP5475969B2 (ja) 2008-07-24 2014-04-16 旭化成株式会社 微粒子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JP4923070B2 (ja) * 2009-01-19 2012-04-25 株式会社遠藤製餡 豆類の皮を原料とする食品およびその食品材料の製造方法
DK2272591T3 (da) * 2009-07-06 2013-12-16 Bachofen Willy A Ag Kuglemølle med omrører
SG194925A1 (en) * 2011-05-13 2013-12-30 Meiji Co Ltd Viscous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US20170196253A1 (en) 2014-07-03 2017-07-13 Eetbe, Inc. Textured ingestible products
DE202016103980U1 (de) * 2016-06-10 2017-06-13 Krüger Gmbh & Co. Kg Agglomerate für Instant-Getränkezusammensetzungen
CN110312430B (zh) * 2017-02-22 2021-09-14 味滋康控股有限公司 含食品微粒的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JP6412297B1 (ja) * 2017-10-03 2018-10-24 株式会社Mizkan Holdings 食品微粒子複合体含有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CA3056574C (en) * 2018-01-12 2020-03-24 Mizkan Holdings Co., Ltd. Paste containing fine food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427A (zh) * 2012-02-10 2013-11-16 Otsuka Food Co Ltd 乾燥蔬菜粉末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282A (zh) 2020-04-24
TW201943339A (zh) 2019-11-16
CN111065282B (zh) 2021-06-15
US20200187543A1 (en) 2020-06-18
AU2018417768C1 (en) 2020-07-02
BR112020007094A2 (pt) 2020-09-08
EP3639679A4 (en) 2020-08-05
EP3639679A1 (en) 2020-04-22
KR20200021541A (ko) 2020-02-28
US11678686B2 (en) 2023-06-20
KR102207648B1 (ko) 2021-01-25
CA3071083A1 (en) 2019-10-10
AU2018417768A1 (en) 2020-02-13
PH12020500112A1 (en) 2020-09-14
WO2019193780A1 (ja) 2019-10-10
CA3071083C (en) 2023-09-05
AU2018417768B2 (en) 2020-03-19
SG11202000194SA (en) 2020-02-27
BR112020007094B1 (pt)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168B (zh)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TWI677293B (zh) 含有食品微粒子之糊料及其製造方法
TWI683625B (zh) 含有食品微粒子之油脂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JP6589150B2 (ja) 液状又は半固体状乳化調味料及びその製造法、風味改善方法
TW201922124A (zh) 含有食品微粒子複合體之組合物及其製造法
TW202015542A (zh) 固形食品
TWI717741B (zh) 含有微粒子複合體之油脂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JP6582304B1 (ja) 微粒子複合体含有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US12004551B2 (en) Fat/oi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fine particle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TWI702007B (zh) 乳化調味料及其之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