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4063B - 空調機的室內機 - Google Patents

空調機的室內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4063B
TWI644063B TW106139435A TW106139435A TWI644063B TW I644063 B TWI644063 B TW I644063B TW 106139435 A TW106139435 A TW 106139435A TW 106139435 A TW106139435 A TW 106139435A TW I644063 B TWI644063 B TW I6440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door unit
water receiving
drain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9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9330A (zh
Inventor
熊本光佑
田中幸範
粟野真和
吉田和正
能登谷義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江森自控空調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9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9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4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40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7Condensate pipe for drainage of condensate from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2Cleaning ducts or apparatus

Abstract

本發明空調機的室內機,在冷凍洗淨時使水不會漏至外部。
此空調機的室內機(2),具有:在空氣與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16)、承接自熱交換器(16)滴下之水的接水盤(17)、及控制使霜或冰附著於熱交換器表面之冷凍運轉的控制部。接水盤(17)的容積為冷凍運轉時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霜或冰的總附著量以上。此一室內機(2)較佳的是,在考慮排放水通過排水管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的情況下,可以接水盤(17)的容積為(霜或冰的總附著量-每單位時間之排水管的排水量×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上述接水盤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以上的方式構成。

Description

空調機的室內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空調機的室內機。
空調機的室內機,係藉由將室內空氣吸入至內部,並使吸入之室內空氣通至熱交換器,對其施以加熱、冷卻及除濕中之任一種的任意處理,而獲得調節空氣,再將所得之調節空氣吹出至室內,藉以將室內空氣調節。
空調機的室內機,為了防止室內空氣中所含之塵埃侵入內部,係以阻斷吸入室內空氣之空氣吸入口與熱交換器之間的方式配置過濾器,以過濾器捕集塵埃之大部分。然而,較過濾器之網目更為微細的塵埃會鑽過過濾器之網目而侵入室內機之內部。
室內機之內部,因吸入之室內空氣與熱交換器衝撞時的摩擦,會在熱交換器之周邊產生靜電。此外,侵入室內機之內部的微細塵埃多含有油分。因之,侵入室內機之內部的塵埃,會因靜電與油分而附著於熱交換器。
附著於熱交換器之塵埃中,含有成為雜菌(包含黴菌類)之營養成分的成分。而且,例如夏季時空 調機若進行冷房運轉及除濕運轉,空氣中之水分會在熱交換器之散熱片上結露,因此熱交換器之周圍會成為高濕之狀態。因而,若是塵埃持續附著在熱交換器上,雜菌(包含黴菌類)將會增殖而有發生惡臭的情形。緣此,空調機被期望能將附著於熱交換器之塵埃除去,而經年使熱交換器保持清潔。
為此,例如專利文獻1中,曾提案一種空調機,其熱交換器在暖房運轉後進行冷房運轉或除濕運轉,而使水附著於熱交換器之散熱片的表面,以附著之水沖除附著於散熱片之表面的含油分塵埃。然而,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空調機,由於利用附著於散熱片的表面之水沖除塵埃,而有必要對於散熱片之表面實施防污處理。
為此,業界曾研討的是,例如在進行降低熱交換器之溫度的運轉而在散熱片之表面附著以霜或冰,而後再進行提高熱交換器之溫度的運轉,而使霜或冰解凍,利用解凍之水落下的勢頭而使附著於熱交換器之塵埃沖除。以下,將如此般之洗淨熱交換器之處理稱為「冷凍洗淨」。此一冷凍洗淨,可將較一般之冷房運轉或除濕運轉在每單位時間附著於散熱片之表面的水量為多量之霜(包括冰)附著於散熱片之表面。因此,若是採行該冷凍洗淨,即使對於散熱片之表面不實施防污處理,也能夠將附著於熱交換器之塵埃沖除。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38913號公報
然而,冷凍洗淨中,會產生較一般之冷房運轉或除濕運轉在每單位時間產生之水量為多的大量之水(排放水)。空調機被期望能不將該大量之水(排放水)漏出至室內機之外部。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在冷凍洗淨時不會使水漏出至外部之空調機的室內機。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徵在於:此室內機具有:配置於裝置後方之在空氣與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的後熱交換器、配置於裝置前方之在空氣與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的前熱交換器、控制使霜或冰附著於上述熱交換器表面之冷凍運轉的控制部、承接自上述後熱交換器滴下之排放水的後接水盤、承接自上述前熱交換器滴下之排放水與自上述後接水盤流來之排放水的前接水盤、聯繫上述後接水盤與上述前接水盤的連通路、及將積留於上述前接水盤之排放水自上述前接水盤排出至裝置之外部的排水管;上述後接水盤與上述前接水盤合計之所有接水盤之容積(m3),相對上述後熱交換器與 上述前熱交換器合計之所有熱交換器的表面積x(m2),以及每單位時間之上述排水管的排水量(m3/s)乘以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上述前接水盤或上述後接水盤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s)所得的值z×10-6(m3),為(2.28×10-6(m)×x(m2)-z×10-6(m3))以上。
其他之手段乃如後述。
根據本發明,可在冷凍洗淨時使水不漏出至外部。
1‧‧‧空調機
2、2A‧‧‧室內機
3‧‧‧室外機
5‧‧‧連接配管
6‧‧‧空氣吸入口
7、7A、7B、7C、107‧‧‧殼體
8‧‧‧裝飾框
9‧‧‧前面面板
10‧‧‧收訊部
11‧‧‧顯示部
12‧‧‧遙控器
13‧‧‧空氣吹出口
14‧‧‧送風風扇
15‧‧‧過濾器
16‧‧‧熱交換器
16F‧‧‧前熱交換器
16R‧‧‧後熱交換器
17‧‧‧接水盤
17F‧‧‧前接水盤
17R‧‧‧後接水盤
18‧‧‧上下風向板
19‧‧‧左右風向板
20‧‧‧散熱片
21(21a、21b)‧‧‧連通路
22(22a、22b)‧‧‧排水管
23、123‧‧‧排水管之入口
24‧‧‧排水管之出口
40‧‧‧管子
110、160‧‧‧承接皿部
111、111A、111B、161、211‧‧‧隔熱材(發泡樹脂材)
112、122、122A、162、172、212‧‧‧凸部
120‧‧‧排水部
130‧‧‧凹凸部
213‧‧‧凹部
BS1‧‧‧前接水盤之底面
BS2‧‧‧前接水盤之排水管入口附近的底面
CL‧‧‧控制部
C22‧‧‧排水管之中心軸
h122A‧‧‧凸部高度
h213‧‧‧凹部深度
S22M‧‧‧排水管之中央附近的截面積
S23、S123‧‧‧排水管之入口的開口面積
t122A‧‧‧凸部間隔
t213‧‧‧凹部寬
α22‧‧‧排水管之傾斜角度
第1圖為實施方式1之空調機的構成圖。
第2圖為實施方式1之空調機之室內機的剖視圖。
第3圖為實施方式1之室內機所用殼體之接水盤部分的立體圖。
第4圖為接水盤部分之前接水盤的部分放大圖。
第5圖為表示熱交換器之表面積與冷凍洗淨所產生之排放水量之關係的繪示圖。
第6圖為接水盤部分之排水管之配置構造的概略圖。
第7圖為接水盤部分之排水管之其他配置構造的概略圖。
第8圖為接水盤部分之排水管之入口構造的概略圖。
第9圖為接水盤部分之排水管之其他入口構造的概略圖。
第10A圖為變化例之殼體之接水盤部分的概略圖(1)。
第10B圖為變化例之殼體之接水盤部分的概略圖(2)。
第10C圖為變化例之殼體之接水盤部分的概略圖(3)。
第11圖為實施方式2之室內機所用殼體之接水盤部分的立體圖。
第12圖為接水盤部分之前接水盤的部分放大圖。
第13圖為實施方式2之所用隔熱材的立體圖。
第14圖為前接水盤之排水部的部分放大圖(1)。
第15圖為前接水盤之排水部的部分放大圖(2)。
第16圖為熱交換器與前接水盤之配置關係的概略圖。
第17圖為變化例之隔熱材的概略圖(1)。
第18圖為變化例之隔熱材的概略圖(2)。
第19圖為變化例之前接水盤之排水部的概略圖。
以下,參照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以下稱為「本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又,各圖僅是將本發明以充分理解之程度作概略性表示。而且,各圖中針 對共通之構成要素與相同之構成要素係標示以相同之符號,至於其重複說明則予省略。
[實施方式1]
<空調機之構成>
以下,參照第1圖及第2圖,針對本實施方式1之空調機1的構成進行說明。第1圖為本實施方式1之空調機1的構成圖。第2圖為空調機1之室內機2的剖視圖。
如第1圖所示,空調機1具有:配置於室內之室內機2、配置於室外之室外機3、及配置於室內之使用者的手邊附近之遙控器12。
室內機2係將室內空氣吸入至內部,並將吸入之室內空氣通至由熱交換器16(參照第2圖),而獲得經施以加熱、冷卻、及除濕中任一種之任意處理的調節空氣,藉由將所獲得之調節空氣吹出至室內,而將室內空氣調節。室內機2係經由連接配管5與室外機3連接,而於與室外機3之間使冷媒循環。室外機3係與經循環的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
室內機2係利用殼體7與裝飾框8而內包送風風扇14(參照第2圖)與熱交換器16(參照第2圖)等之結構體。送風風扇14係自空氣吸入口6側將空氣送至空氣吹出口13側之貫流風扇。熱交換器16係與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之單元。
第1圖所示之例中,裝飾框8之前面係形成為 具有在上下方向延伸之上側部分與下側朝斜後方向延伸之下側部分。裝飾框8之前面的上側部分上,安裝有前面面板9。前面面板9係覆蓋室內機2之前面的構件。又,裝飾框8之前面的下側部分上,安裝有收訊部10、顯示部11及上下風向板18。
收訊部10係接收自遙控器12送出之操作訊號的裝置。收訊部10係與內建於室內機2的控制部CL電性連接。控制部CL基於經由收訊部10自遙控器12接收之訊號而控制空調機1之運轉動作。
上下風向板18係規定自空氣吹出口13吐出之調節空氣的上下方向之朝向的構件。上下風向板18採用上側部分在上下方向開閉的方式於下端附近軸支於裝飾框8(或殼體7),且利用圖未示之驅動部而被驅動的構成。室內機2藉由開啟上下風向板18而形成空氣吹出口13。
如第2圖所示,室內機2內部除了上述送風風扇14與上述熱交換器16與上述上下風向板18以外,還具有過濾器15、接水盤17、左右風向板19。
過濾器15係防止塵埃侵入殼體7之內部的構件。
接水盤17係承接於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表面結露而落下的水(排放水)之構件。
左右風向板19係規定自空氣吹出口13吐出之調節空氣的左右方向之朝向的構件。
過濾器15係配置成阻斷空氣吸入口6與熱交換 器16之間。空調機1在構成上係以過濾器15來防止較網目大的塵埃侵入殼體7之內部,並以後述之冷凍洗淨來沖除已通過過濾器15之網目的較過濾器15網目為微細之塵埃。空調機1較佳的是具有過濾器清掃機構(圖未示)的構成,利用過濾器清掃機構能自動地(更佳的是定期)清掃過濾器15。
送風風扇14係以可將空氣自空氣吸入口6吸入並自空氣吹出口13吹出之方式,配置於室內機2的內部之大致中央附近。熱交換器16係配置於送風風扇14之上游側(近於空氣吸入口6之側),以覆蓋送風風扇14之上游側的方式形成為大致倒V字狀。
熱交換器16係由前熱交換器16F與後熱交換器16R構成。前熱交換器16F與後熱交換器16R分別具備複數個散熱片(熱交換板)20、及貫通各散熱片20之複數個管子40。散熱片20係於冷媒與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長條狀薄板構件。散熱片20例如係由鋁合金構成。管子40係用以使冷媒流動之構件。
於該相關構成中,室內機2係將吸入內部之室內空氣中的塵埃之大部分由過濾器15捕集。然而一部分之塵埃則由過濾器15無法捕集完全,而鑽過過濾器15之網目侵入室內機2之內部,並附著於熱交換器16。若是塵埃持續附著在熱交換器16上,雜菌(包含黴菌類)將會增殖而有發生惡臭的可能性。緣此,空調機1較佳的是將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塵埃除去的構成。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 空調機1係利用運轉控制針對熱交換器16進行以下之洗淨處理。
亦即,首先空調機1進行降低熱交換器16之溫度的運轉,使熱交換器16急遽地冷卻,而進行在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表面附著以霜或冰的動作(以下稱為「冷凍動作」)。本實施方式中,將進行冷凍動作之運轉,稱為「冷凍運轉」。
又,冷凍運轉中可以預想的是,霜(含冰)係藉由空氣中水分昇華,而不經過水滴之狀態直接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表面。惟,霜(冰)也有可能因空氣中之水分結露於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表面而該結露的水分冷凍,以致有經過水滴之狀態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表面之情況。
又,冷凍運轉中,與一般之冷房運轉不同,空調機1不使送風風扇14動作。藉此,空調機1可抑制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表面上結露之水(結露水)的落下(滴流),可使散熱片20的表面之水(結露水)的滯留時間增長。其結果為,空調機1可確保安定之水的冷凍量。
冷凍運轉之後,進行提高熱交換器16之溫度的運轉,將熱交換器16急遽地加熱,而進行將霜(冰)解凍(融解)的動作(以下稱為「解凍動作」)。本實施方式中,將進行解凍動作之運轉,稱為「解凍運轉」。空調機1藉由進行解凍運轉,使霜(冰)回復成水。此時,空調機1係利用解凍(融解)之水落下的勢頭而使附著於熱 交換器16之微細塵埃沖除。藉此,空調機1可提升熱交換器16之維護性,將熱交換器16有效率地洗淨。以下,將此一洗淨處理(由冷凍運轉與解凍運轉進行之洗淨處理)稱為「冷凍洗淨」。
又,空調機1係將解凍運轉時流出之水(排放水)以接水盤17承接。接水盤17形成有使水(排放水)流過之流路。流路之內壁面施有使水(排放水)易於流動之鏡面加工。而且,流路上連接有排水管。空調機1係將經由排水管而流出之水(排放水)排出至殼體7的外部。
<接水盤之構成>
以下,參照第3圖至第6圖,針對接水盤17之構成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中,係針對接水盤17與殼體7一體形成者說明。第3圖為殼體7之接水盤部分的立體圖。第4圖為接水盤部分之前接水盤17F的部分放大圖。第5圖為表示熱交換器16之表面積與冷凍洗淨所產生之排放水量之關係的繪示圖。第6圖為接水盤部分之排水管22之配置構造的概略圖。
如第3圖所示,接水盤17具有配置於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之下方的後接水盤17R、與配置於前熱交換器16F(參照第2圖)之下方的前接水盤17F。本實施方式中,後接水盤17R之兩側設有連通路21a、21b。又,前接水盤17F之兩側設有排水管22a、22b。以下,將連通路21a、21b總稱時,稱之為「連通路21」。又,將排 水管22a、22b總稱時,稱之為「排水管22」。
後接水盤17R承接自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後接水盤17R之底面,係自相對連通路21的遠側往相對連通路的近側朝下傾斜。本實施方式中,後接水盤17R之底面,係成左右方向之大致中央附近變高,而左端部與右端部較其為低之形狀。藉此,自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係自後接水盤17R流出至連通路21。
連通路21之底面係自後接水盤17R側往前接水盤17F側朝下傾斜。藉此,自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乃自連通路21流出至前接水盤17F。
如第4圖所示,前接水盤17F係與排水管22連通。本實施方式中,排水管22在構造上係以與殼體7一體之圓形管形成,其入口23係開口於前接水盤17F之內部。
前接水盤17F承接自前熱交換器16F(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又,自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係自後接水盤17R側流入前接水盤17F。自前熱交換器16F(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及自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係通過排水管22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以下,將自前熱交換器16F(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及自後熱交換器16R(參照第2圖)滴下之水總稱時,稱之為「排放水」。
<接水盤之容積>
室內機2中,冷凍運轉時,將會有較一般之冷房運轉或除濕運轉每單位時間附著於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之水量為多的大量之霜(冰),附著於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而且,在解凍運轉時,附著於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之霜(冰)將一齊解凍。其結果為,在冷凍洗淨時,將會產生較一般之冷房運轉或除濕運轉每單位時間產生之水量為多的大量之排放水,此排放水將一齊滴下至後接水盤17R及前接水盤17F。
因此,假設於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中並無可積留解凍運轉時產生之大量之排放水的容積,則排放水將在至通過排水管22a、22b而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為止的期間,自前接水盤17F或後接水盤17R溢出。其結果為,排放水漏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為此,空調機1被期望的是不致將解凍運轉時產生之大量的排放水漏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因之,理想的是在接水盤17設置不會使解凍運轉時產生之大量之排放水溢出的容積。
是以,本實施方式中,室內機2在構成上係以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合計之所有接水盤17的容積為冷凍運轉時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霜或冰的總附著量以上。其中,若考慮排放水通過排水管22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的情況,則接水盤17之容積可構成為相對於冷凍運轉時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霜或冰的總附著量,為(霜或冰的總附著量-每單位時間之排水管22的排水量×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接水盤17為止所需 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以上。針對此點,將於以下詳述。
此處,第5圖係表示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合計之所有熱交換器16的表面積、與冷凍洗淨時所產生之排水量(霜或冰之總附著量)的關係。第5圖中所示的是,室內溫度27℃、室內濕度35%之條件下,對於空調機1進行冷凍洗淨時所測定之實驗結果。如第5圖所示,根據實驗,例如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合計之所有熱交換器16的表面積為(15m2)的情況下,將產生34.2(ml)=34.2×10-6(m3)之排放水。換言之,將解凍運轉時所產生之排水量(霜或冰之總附著量)設為w(m3),將熱交換器16之表面積設為x(m2)之情形下,排放水量w相對熱交換器16之表面積x(m2)乃成為(w=2.28(m)×10-6×x)(m3)的關係。又,係數2.28係具有長度的因次(在此係m(公尺)),故w的因次係容積(m3)。
又,在室內濕度較第5圖之實驗時為低的環境下進行冷凍洗淨之情況下,即使熱交換器16之表面積x(m2)相同,且冷凍時間相同,霜(冰)解凍後所產生之排放水量仍減少。又,室內濕度較第5圖之實驗時為高的環境下進行冷凍洗淨之情況下,霜(冰)解凍後所產生之排放水,可藉由調節冷凍時間而調節。因此,室內機2在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合計之所有接水盤17的容積y0(m3)在w(m3)以上,亦即在(y0=2.28×10-6×x) (m3)以上的話,將可防止冷凍洗淨所生的排放水漏出至外部。因之,接水盤17之容積y0(m3)在(2.28×10-6×x)(m3)以上即可。
惟,上述值y0(m3)為不考慮排水管22之自前接水盤17F朝室內機2之外部的排放水的排水處理之情形下之接水盤17的容積。相對於此,室內機2與霜(冰)之解凍處理並行,進行排水管22之自前接水盤17F朝室內機2外部之排放水的排水處理。
因此,在考慮排放水之排水處理的情況下,室內機2可將自上述值y0(m3)減去因排水處理而排出之排放水的排水量(例如z×10-6(m3))所得之值y1設定為接水盤17之容積。換言之,在考慮排放水之排水處理的情形下,室內機2在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之合計所有接水盤17的容積y1(m3)為(w-z×10-6)(m3)以上,亦即(y1=2.28×10-6×x-z×10-6=(2.28x-z)×10-6)(m3)以上的話,可防止冷凍洗淨所生之排放水漏出至外部。因此,在考慮排放水之排水處理的情況下之接水盤17的容積y1(m3)為(2.28x-z)×10-6)(m3)以上即可。
上述值(2.28x-z)×10-6之中,值2.28x×10-6相當於「霜或冰之總附著量(m3)」。又,值z×10-6相當於「每單位時間之排水管22的排水量(m3/s)×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接水盤17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s)」。因此,換言之,室內機2若是考慮排放水之排水處理的情況下之接水盤17 的容積y1(m3)為(霜或冰之總附著量(m3)-每單位時間之排水管22的排水量(m3/s)×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接水盤17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s))的話,可防止冷凍洗淨所產生之排放水漏出至外部。
又,作為接水盤17之容積,適用上述之值y0(m3)或是適用上述值y1(m3),係可根據運用而選擇。作為接水盤17之容積適用上述之值y0(m3)的情況下,接水盤17之容積增大,因此代替將室內機2大型化,針對自接水盤17排放水溢出,可設定大的限度。另一方面,作為接水盤17之容積適用上述之值y1(m3)的情況下,可將接水盤17之容積設為小,因此可使室內機2小型化。
又,室內機2不只是將不致使解凍運轉時產生之大量的排放水溢出之容積設置於接水盤17,較佳的是還要設為在不使排放水自前接水盤17F溢出之下,使所有之排放水以排水管22容易地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的構成。此處,「所有之排放水」係指自後熱交換器16R滴下之排放水與自前熱交換器16F滴下之排放水二者合併成的水。
為此,本實施方式乃將排水管22之內徑R(參照第6圖)與上述前接水盤17F之深度h(參照第6圖),以符合後述式(9)之關係的方式構成室內機2。針對此點將於以下詳述。
此處,每單位時間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量,為圓管之排水管22的內部之截面積與排放水之流出 速度的積。因此,若將每單位時間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量設為「Q」(m3/s)、將排水管22之內徑設為「R」(m)、將其半徑設為「r」(m)(即「R=2r」)、將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出速度設為「v」(m/s),則每單位時間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量「Q」(m3/s)將成為下式(1)之關係。
【數1】Q=r2πv...(1)
又,若前接水盤17F之深度設為「h」(m)、重力加速度設為「g」(m/s2),則由「伯努利定理」,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出速度「v」(m/s)成為下式(2)之關係。又,所謂之「伯努利定理」,係有關在置有液體之容器的側面開設有較小孔洞時之液體的流出速度之定理。又,前接水盤17F之深度「h」,係自不致使排放水溢出之上限面至前接水盤17F之底面BS1為止的值。
將上述式(2)代入上述式(1),可獲得下式(3)。
此處,每單位時間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量「Q」(m3/s),係指每1小時(3600秒)所流過之解 凍運轉時產生之排放水量(霜或冰之總附著量)「w」(m3)的流量。而且,排放水量(霜或冰之總附著量)「w」係與接水盤17所要求之容積y0(m3)相當。因此,每單位時間流過排水管22之排放水的流量「Q」(m3/s)成為下式(4)之關係。
將上述式(4)代入上述式(3),可獲得下式(5)。
自上式(5),可獲得下式(6)。
自上式(6),進而可獲得下式(7)。
由於排水管22之內徑「R」為「R=2r」,因此自上式(7),進而可獲得下式(8)。
排水管22藉由將內徑「R」設為較上述式(8)之關係為大者,可在不使排放水自前接水盤17F溢出下,將所有之排放水以排水管22容易地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因此,藉由將排水管22之內徑「R」(參照第6圖)與前接水盤17F之深度h(參照第6圖)設定為符合下式(9)之關係,排水管22可在不使排放水自前接水盤17F溢出下,將所有之排放水以排水管22容易地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
又,y0(m3)係指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合計之所有接水盤17的容積,相對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之所有熱交換器16的表面積x(m2),成為(y0=2.28×10-6×x)的關係。又,排水管22之內徑R,宜為例如11(mm)以上。
室內機2係以排水管22之內徑R與前接水盤17F之深度h符合上述式(9)的關係之方式構成。如此般之室內機2,可在排放水自前接水盤17F溢出前,將排放水排出 至室內機2之外部。而且,室內機2可在不必將殼體7無用地大型化之下,將因冷凍洗淨所產生之多量的排放水良好地排出。
又,如第6圖所示,排水管22可配置成自入口23往出口24中心軸C22朝下傾斜。藉此,室內機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順利地排出至外部。
又,冷凍洗淨時,與排放水一起,附著於前熱交換器16F與後熱交換器16R之塵埃亦會沖除。因此,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排放水與塵埃會相混而成為污泥狀變得易於積留。其結果為,成為污泥狀之排放水與塵埃有流入排水管22之內部的可能性。
然而,室內機2係藉由傾斜配置排水管22而使流入排水管22之內部的排放水與塵埃易於以本身重量落下。因此,室內機2即使在成為污泥狀之排放水與塵埃有流入排水管22之內部的可能性下,仍可將其等良好地送出至外部。如此般之室內機2可將排水管22之內部維持成適於排放水之排水的狀態。又,室內機2還可抑制排放水與塵埃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積留此一事態本身。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的排水效率提高。
又,前接水盤17F之底面BS1,例如如第7圖所示可變化。第7圖為排水管22之其他配置構造的概略圖。如第7圖所示,前接水盤17F其於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底面BS2係形成自相對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遠側往相對排 水管22之入口的近側朝下傾斜的構造。換言之,前接水盤17F其流路之出口附近的底面,乃成為形成有凹部之形狀。而且,排水管22之中心軸C22的傾斜角度α22,乃為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前接水盤17F之底面BS1的傾斜角度α17以上。如此般之室內機2,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含有塵埃的排放水將因本身重量而易於於排水管22之方向流動。因此,室內機2較第6圖所示之構成更能順利地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排出。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提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的排水效率。
排水管22之入口23例如可如第8圖或第9圖所示般之變化。第8圖為排水管22之入口構造的概略圖。第9圖為排水管22之其他入口構造的概略圖。
第8圖所示之例中,排水管22之入口23,其下部半周係成延伸至排水管22之入口23前方的形狀。藉此,室內機2乃構成為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開口面積S23較排水管22之中央附近的截面積S22M為大。
另,第9圖之例中,排水管22之入口123,係形成為朝上之橢圓形狀。藉此,室內機2乃構成為排水管22之入口123的開口面積S123較排水管22之中央附近的截面積S22M為大。
根據第8圖或第9圖之構成,排水管2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有效率地納入並排出至外部。藉此,室內機2可將含有塵埃之排放水有效率地納入至排水管22之內部。因此,室內機2即使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 附近排放水與塵埃相混成為污泥狀而有時變得難以排出,但仍可將其等納入至排水管22之內部而良好地送出至外部。藉此,室內機2還可抑制排放水與塵埃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積留之事態本身。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的排水效率提高。
<殼體之接水盤部分之變化例>
殼體7之接水盤部分,例如可如第10A圖至第10C圖所示殼體7A、7B、7C般之變化。第10A圖至第10C圖分別為殼體7之接水盤部分之變化例的概略圖。
第10A圖所示之例中,殼體7A與第3圖所示之殼體7比較下,在後接水盤17R於左右方向延伸之形狀此點、及連通路21a、21b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近前側的位置諸點上有所不同。因之,殼體7A中,連通路21a、21b係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左右兩側的附近的位置。而且,連通路21a、21b係形成為其底面自後接水盤17R側往前接水盤17F側朝下傾斜。
第10B圖所示之例中,殼體7B與第3圖所示之殼體7比較下,在連通路21僅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左右單側的位置此點上有所不同。而且,後接水盤17R係形成為其底面自相對連通路21的遠側往相對連通路21的近側朝下傾斜。
第10C圖所示之例中,殼體7C與第10B圖所示之殼體7B比較下,在後接水盤17R於左右方向延伸之形狀 此點、及連通路21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近前側的位置諸點上有所不同。
如第10A圖至第10C圖所示殼體7A、7B、7C般,連通路21即使不在前接水盤17F及後接水盤17R之兩側配置,也可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左右兩側的附近的位置、或後接水盤17R之左右單側之位置或單側之附近的位置。藉此,連通路21可將前接水盤17F與後接水盤17R連通。而且,後接水盤17R之底面,係相對於連通路21a、21b較之遠側以近側為稍低的構成。如此般之第10A圖至第10C圖所示之殼體7A、7B、7C,除可提高連通路21之配置構造的自由度外,還可提升自後熱交換器16R滴下至後接水盤17R之排放水的排水性。
再者,室內機2可藉由適當組合第6圖至第10C圖所示之構造,而抑制排放水與塵埃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積留。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提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的排水效率。
<室內機之主要特徵>
(1)本實施方式之室內機2中,接水盤17之容積係冷凍運轉時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霜或冰的總附著量w以上。又,室內機2較佳的是可構成為,考慮排放水通過排水管22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的情況下,接水盤17之容積為(霜或冰的總附著量-每單位時間之排水管22的排水量×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接 水盤17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以上。而且,此一情況下,構成為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合計之所有接水盤17之容積(m3),相對後熱交換器16R與前熱交換器16F合計之所有熱交換器16的表面積x(m2),以及每單位時間之上述排水管的排水量(m3/s)乘以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上述前接水盤或上述後接水盤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s)所得的值z×10-6(m3),為(2.28×10-6(m)×x(m2)-z×10-6(m3))=(2.28x-z)×10-6(m3)以上即可。
根據如此般之室內機2,係將不致使解凍運轉時產生之大量的排放水溢出之容積設置於接水盤17。因此,室內機2於冷凍洗淨時可使排放水不漏出至外部。
(2)連通路21可構成為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左右兩側的位置或兩側之附近的位置,而且,其底面自後接水盤17R側往前接水盤17F側朝下傾斜(參照第3圖或第10A圖)。
又,連通路21可構成為配置於後接水盤17R之左右單側的位置或單側之附近的位置,而且,其底面自後接水盤17R側往前接水盤17F側朝下傾斜(參照第10B圖或第10C圖)。於此一構成之情況下,構成為後接水盤17R之底面相對於連通路21的遠側往相對於連通路21的近側朝下傾斜即可。
如此般之室內機2,除可提高連通路21之配置構造的自由度外,還可提升自後熱交換器16R滴下至後接 水盤17R之排放水的排水性。
(3)重力加速度設為g(m/s2)之情形下,相對後接水盤17R與前接水盤17F合計之所有接水盤17的容積y0(m3),排水管22之內徑R與前接水盤17F之深度h(m),符合下式(10)之關係即可。
如此般之室內機2,可在排放水自前接水盤17F溢出之前,將排放水排出至室內機2之外部。而且,室內機2可在不必將殼體7無用地大型化之下,將因冷凍洗淨所產生之多量的排放水良好地排出。
(4)前接水盤17F之底面至少於排水管22的入口23附近,係自相對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遠側往相對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近側朝下傾斜(參照第7圖)。
如此之室內機2即使於排水管22的入口23附近排放水與塵埃相混而成為污泥狀,而成為污泥狀之排放水與塵埃有流入排水管22之內部的情況,仍可將其等良好地送出至外部。如此般之室內機2可將排水管22之內部維持成適於排放水之排出的狀態。又,室內機2還可抑制排放水與塵埃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積留此一事態本身。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之排水效率提升。
(5)排水管22可配置成自入口23往出口24中心軸C22朝下傾斜。而且,排水管22之中心軸C22的傾斜角度α22,為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前接水盤17F之底面BS2的傾斜角度α17以上(參照第7圖)。
如此般之室內機2,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含有塵埃的排放水將因本身重量而易於於排水管22之方向流動。因此,室內機2可順利地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排出。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提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的排水效率。
(6)室內機2可構成為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開口面積S23(或入口123之開口面積S123)較排水管22之中央附近的截面積S22M為大(參照第8圖及第9圖)。
如此之室內機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含有塵埃之排放水以排水管22有效率地納入並排出至外部。藉此,室內機2可將含有塵埃之排放水有效率地納入至排水管22之內部。因此,室內機2即使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排放水與塵埃相混成為污泥狀而有時變得難以排出,但仍可將其等納入至排水管22之內部而良好地送出至外部。藉此,室內機2可抑制排放水與塵埃在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積留之事態本身。其結果為,室內機2可將積留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放水的排水效率提高。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1之空調機1的室內機2,可在冷凍洗淨時使水不致漏出至外部。
[實施方式2]
本實施方式2係提供一種經考慮以下各點之室內機2A。
(1)假設接水盤17之內部有排放水與塵埃殘留之情況下,則在下次冷凍洗淨時,會有發生溢水、或是產生雜菌(包含黴菌)之懸念。因此,室內機2A係藉由在接水盤17之內部設置後述之凹凸部130(參照第11及12圖)來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結合力),而使排放水易於流動。藉此,室內機2A可使塵埃與排放水一起易於流動,而減少接水盤17之內部殘留之塵埃的殘留量。惟,藉由將後述之凹凸部130(參照第12圖)不設置於排水管22之入口23(參照第12圖)的正前位置,可抑制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處之塵埃的蓄積。
(2)冷凍洗淨時,冰冷的排放水流入接水盤17之內部,因此會有空氣中之水分結露而以結露水附著於接水盤17之各部分(例如,前接水盤17F之下面側)的可能性。而且,例如結露水附著於前接水盤17F之下面側的情況下,結露水會滴落至空氣吹出口13(參照第2圖)內而有在室內飛散的可能性。因此,結露水漏出至室內機2A之外部。為此,室內機2A為了抑制結露的產生,乃於接水盤17之各部分配置後述之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等。惟,室內機2A為了不使排水時之排放水的流出速度降低而降低排水效率,而設為考慮到後述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等之配置位置及形狀的構 成。
(3)構成接水盤17之殼體7加工困難。因此,室內機2A於在接水盤17之內部設置後述凹凸部130(參照第11及12圖)時,乃使用與構成接水盤17之殼體7不同的其他構件來設置後述之凹凸部130。換言之,室內機2A係將形成有後述凹凸部130之後述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等,配置於接水盤17之內部的上面,藉而於接水盤17之內部設置後述之凹凸部130。
(4)假設於熱交換器16與接水盤17之間形成有間隙之情況下,由於形成不通過熱交換器16之空氣的風路,因此室內機2A之熱交換效率低落。而且,該間隙有發生滴流(水漏出至室內機2A之外部)的可能性。為此,室內機2A係設置為將熱交換器16與接水盤17密接之構成,而採取不在熱交換器16與接水盤17之間形成間隙之構成(參照第16圖)。
以下,參照第11圖至第16圖,針對本實施方式2之室內機2A的構成進行說明。第11圖為室內機2A所用殼體107之接水盤部分的立體圖。第12圖為接水盤部分之前接水盤17F的部分放大圖。第12圖係得第11圖的A部附近的構成擴大表示。第13圖為本實施方式2之所用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的立體圖。第14圖及第15圖分別為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的部分放大圖。第14圖為表示沿第12圖之B-B線切斷之排水部120的構成。第15圖表示沿第12 圖之C-C線切斷之排水部120的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構成。第16圖為前熱交換器16F與前接水盤17F之配置關係的概略圖。
本實施方式2之室內機2A,與實施方式1之室內機2(參照第2圖)比較下,在以下各點有所不同。
(1)於前接水盤17F之承接皿部110的表側,安裝有隔熱材111,隔熱材111上形成有凸部112(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承接皿部110係於前接水盤17F之左右方向延伸之流路部分。
(2)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形成有凸部122(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排水部120係於前接水盤17F之前後方向(正面及背面方向)延伸之流路部分。
(3)於後接水盤17R之承接皿部160,安裝有隔熱材161,隔熱材161上形成有凸部162(參照第11圖)。承接皿部160係於後接水盤17R之左右方向延伸之流路部分。
(4)於連通部21設有凸部172(參照第11圖)。
(5)於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之裏側,安裝有隔熱材211(參照第15圖)。
上述隔熱材111(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隔熱材161(參照第11圖)及隔熱材211(參照第15圖),係為了抑制在冷凍洗淨時因冰冷之排放水流入接水盤17之內部而在接水盤17之各部分所發生的空氣中水分結露,而安裝於室內機2A之殼體107A的構件。室內機2A藉由於接水盤17之各部分配置隔熱材111、161、211,而可抑制空氣 中水分結露而以結露水附著於接水盤17之事態。
此等隔熱材111、161、211,例如可由發泡聚苯乙烯或發泡聚胺基甲酸酯等吸濕性低的發泡樹脂材構成。特別是形成有流過排放水的流路之隔熱材111、161係由吸濕性低的材料構成,其表面具有斥水性。如此般之隔熱材111、161因不含水,故可抑制黴菌之產生。又,隔熱材111、161可使流入流路部分之排放水易於蒸發。因此,隔熱材111、161對於接水盤17之小型化有貢獻。再者,隔熱材111、161之流路部分較佳的是經施以用以使排放水易於流動的鏡面加工。
第13圖表示隔熱材111之一例。隔熱材111係成為可安裝於在前接水盤17F之內部的前後方向(正面及背面方向)延伸之排水部120的構成。如第13圖所示,隔熱材111之上面形成有凸部112。凸部112係以沿排放水之流動方向(流路之延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凸部112係作為降低排放水之表面張力(結合力)的凹凸部130發揮機能。室內機2A藉由以隔熱材111之凸部112降低排放水之表面張力(結合力),而不待排放水之水滴彼此結合成長成大尺寸之水滴,即可使排放水以小尺寸之水滴的狀態易於流動。藉此,室內機2A可使塵埃與排放水一起易於流動,而降低接水盤17的內部殘留之塵埃的殘留量。
隔熱材161(參照第11圖)係呈與隔熱材111相同之形狀。隔熱材161在構成上係可安裝於後接水盤17R之內部。隔熱材161之上面,形成有與凸部112相同之凸部 162。凸部162係以沿排放水之流動方向(流路之延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
隔熱材211(參照第15圖)在構成上係可安裝於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形成於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的下側之空間內。
於上述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形成有凸部122(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凸部122係以沿排放水之流動方向(流路之延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於本實施方式中,凸部122之上面係形成為大致平坦之面狀(參照第14圖)。凸部122與凸部112相同,係作為降低排放水的表面張力(結合力)之凹凸部130發揮機能。
凸部122係形成於除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正前位置以外之位置(參照第12圖)。藉此,室內機2A可抑制排水管22之入口23附近的塵埃之蓄積。
本實施方式中,凸部122係成直接形成於構成前接水盤17F的殼體107之構成。然而,室內機2A也可設為如下之構成:於與殼體107不同之構件(圖未示)上預先形成凸部122後,藉由將該其他構件安裝於排水部120,而將凸部122配置於排水部120。
又,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的底面,係成往排水管22之入口23側朝下傾斜之形狀(參照第12圖)。換言之,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係成為在流路之出口附近的底面形成有凹部之形狀。藉此,室內機2A易於使排放水朝排水管22之入口23的方向流動。
上述連通路21上形成有凸部172(參照第11圖)。凸部172係以沿排放水之流動方向(流路之延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於本實施方式中,凸部172係成直接形成於構成前接水盤17F之殼體107的構成。
如第16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中,熱交換器16(圖示例中為前熱交換器16F)與接水盤17(圖示例中為前接水盤17F)配置成彼此抵接,因此將送風風扇14(參照第2圖)配置之空間與其外側之空間之間阻斷。藉此,室內機2A乃成為使熱交換器16(圖示例中為前熱交換器16F)與接水盤17(圖示例中為前接水盤17F)密接之構成,而成為在熱交換器16與接水盤17之間未形成間隙之構成。如此般之室內機2A,可抑制在熱交換器16與接水盤17之間形成間隙所導致之熱交換效率低落、或是發生滴流(朝室內機2A之外部漏水)的事態。
又,室內機2A藉由使熱交換器16與接水盤17密接,可使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的結露水自熱交換器16之散熱片20易於移動至接水盤17。藉此,室內機2A可提升沖除附著於熱交換器16之塵埃的效率。
<變化例>
前接水盤17F之承接皿部110所用之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例如可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般之變化。第17圖為變化例之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A的概略圖。第17(a)圖表示隔熱材111A之俯視形狀、第17(b)圖表示隔 熱材111A的橫剖面形狀。第18圖為變化例之隔熱材(發泡樹脂材)111B的概略圖,表示隔熱材111B之俯視形狀。
第17(a)圖所示之例中,隔熱材111A係成複數個大致矩形之凸部212在縱向及橫向以等間隔配置,且凸部212與凸部212之間形成有凹部213之構成。如第17(b)圖所示,凹部213係呈上側擴幅之大致三角形的形狀。凹部213係以深度h213、寬t213等間隔地形成。
如此般之隔熱材111A,藉由以凸部212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結合力),而不待排放水之水滴彼此結合成長成大尺寸之水滴,即可使排放水以小尺寸之水滴的狀態易於流動。因此,室內機2A藉由使用隔熱材111A,可使塵埃與排放水一起易於流動,而降低接水盤17的內部殘留之塵埃的殘留量。又,隔熱材111A由於在流路部分形成有凸部212,因此較隔熱材111(參照第13圖)表面積增大。藉此,隔熱材111A較隔熱材111(參照第13圖)易於使流入流路部分的排放水蒸發。
第18圖所示之例中,隔熱材111B與隔熱材111A(參照第18圖)比較,在凸部212以交錯排列狀配置之構成方面有所不同。隔熱材111B與隔熱材111A相同,以凸部212降低排放水的表面張力(結合力),而使排放水易於流動。又,隔熱材111B與隔熱材111A相同,由於在流路部分形成有凸部212,因此較隔熱材111(參照第13圖)表面積增大。藉此,隔熱材111B與隔熱材111A相同,較隔熱材111(參照第13圖)易於使流入流路部分的 排放水蒸發。
又,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的形狀,例如可如第19圖所示般之變化。第19圖為變化例之前接水盤17F之排水部120的概略圖。
於第19圖所示之例中,排水部120之底面上,形成有複數個(圖示例中為2個)凸部122A。凸部122A係呈上側縮幅之大致三角形的形狀。凸部122A以沿排放水之流動方向(流路之延伸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凸部122A係以深度h122A、寬t122A形成。如此般之排水部120,可利用凸部122A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結合力),而使排放水易於流動。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之室內機2A,與實施方式1之室內機2相同,可在冷凍洗淨時使水不漏出至外部。
再者,室內機2A由於可使排放水易於流動,故可提升排放水之排水效率。而且,室內機2A可抑制空氣中之水分結露附著於接水盤17。

Claims (16)

  1. 一種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徵在於:具有:配置於裝置後方之在空氣與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的後熱交換器、配置於裝置前方之在空氣與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的前熱交換器、控制使霜或冰附著於上述熱交換器表面之冷凍運轉的控制部、承接自上述後熱交換器滴下之排放水的後接水盤、承接自上述前熱交換器滴下之排放水與自上述後接水盤流來之排放水的前接水盤、聯繫上述後接水盤與上述前接水盤的連通路、及將積留於上述前接水盤之排放水自上述前接水盤排出至裝置之外部的排水管;上述後接水盤與上述前接水盤合計之所有接水盤之容積(m3),相對上述後熱交換器與上述前熱交換器合計之所有熱交換器的表面積x(m2),以及每單位時間之上述排水管的排水量(m3/s)乘以所有之霜或冰之解凍所需要的時間或所有之霜或冰落下至上述前接水盤或上述後接水盤為止所需的時間之中較短的時間(s)所得的值z×10-6(m3),為(2.28×10-6(m)×x(m2)-z×10-6(m3))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連通路係配置於上述後接水盤之左右兩側的位置或兩側之附近的位置,且其底面係自上述後接水盤側往上述前接水盤側朝下傾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連通路係配置於上述後接水盤之左右單側的位置或單側之附近的位置,且其底面係自上述後接水盤側往上述前接水盤側朝下傾斜;上述後接水盤之底面,係自相對上述連通路的遠側往相對上述連通路的近側朝下傾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設重力加速度為g(m/s2)之情形下,相對上述後接水盤與上述前接水盤合計之所有接水盤的容積y0(m3),上述排水管的內徑R與上述前接水盤的深度h(m)符合下式(1)之關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前接水盤之底面,至少於上述排水管之入口附近,係自相對上述排水管之入口的遠側往相對上述排水管之入口的近側朝下傾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排水管係以自入口往出口中心軸朝下傾斜之方式配置;上述排水管之中心軸的傾斜角度,係上述排水管之入口附近的上述前接水盤之底面的傾斜角度以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排水管之入口的開口面積,較上述排水管之中央附近的截面積為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接水盤的容積為上述冷凍運轉時附著於上述熱交換器之霜或冰的總附著量以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後接水盤與上述前接水盤與上述連通路形成上述排放水的流路;上述流路於任意之部位的底面形成有凹凸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凹凸部係沿著上述流路之延伸方向形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前接水盤之底面的一部分,係自相對上述排水管的遠側往相對上述排水管的近側朝下傾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排水管係以自入口往出口中心軸朝下傾斜之方式配置;上述排水管之中心軸的傾斜角度,係上述排水管之入口附近的上述前接水盤之底面的傾斜角度以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流路之出口附近的底面形成有凹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前接水盤之前後方向延伸的流路部分之裏側,配置有第1隔熱材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上述前接水盤之左右方向延伸的流路部分之表側,配置有第2隔熱材料。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空調機的室內機,其中進而具有配置於上述後熱交換器與上述前熱交換器之間的送風風扇;藉由將上述前熱交換器與上述前接水盤以彼此抵接之方式配置,而將上述送風風扇配置之空間與其外側之空間之間阻斷。
TW106139435A 2017-04-28 2017-11-15 空調機的室內機 TWI6440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9969A JP6340111B1 (ja) 2017-04-28 2017-04-28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7-089969 2017-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9330A TW201839330A (zh) 2018-11-01
TWI644063B true TWI644063B (zh) 2018-12-11

Family

ID=6248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9435A TWI644063B (zh) 2017-04-28 2017-11-15 空調機的室內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438559B1 (zh)
JP (1) JP6340111B1 (zh)
CN (1) CN109154445B (zh)
MY (1) MY173637A (zh)
TW (1) TWI644063B (zh)
WO (1) WO2018198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416B (zh) * 2018-08-31 2021-07-23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JP6685358B2 (ja) * 2018-09-25 2020-04-22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9520113A (zh) * 2018-12-14 2019-03-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JP6614389B1 (ja) * 2019-07-12 2019-12-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内機
CN110500661B (zh) * 2019-07-17 2021-07-02 山东华宇工学院 一种带有除尘提醒功能的变色空调室内机
CN110470070B (zh) * 2019-08-05 2021-02-02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0986273A (zh) * 2019-11-18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自清洁装置及空调
CN112254307B (zh) * 2020-10-22 2021-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清洁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R3119011B1 (fr) * 2021-01-18 2023-04-28 Eurevia Dispositif de renouvellement et de traitement d’air
JP2022112061A (ja) * 2021-01-21 2022-08-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3106713A (zh) * 2021-04-01 2021-07-13 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干衣机
DE102022110678A1 (de) 2022-05-02 2023-11-02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Lüftungsgerä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8559A (ja) * 2003-08-26 2005-04-14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0014288A (ja) * 2008-07-01 2010-01-21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012820A (ja) * 2009-06-30 2011-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2122U (zh) * 1981-02-10 1982-08-17
JPS57184491U (zh) * 1981-05-16 1982-11-22
JPH0419365Y2 (zh) * 1986-11-25 1992-05-01
JPS63110830U (zh) * 1987-01-09 1988-07-16
JPH05164344A (ja) * 1991-12-12 1993-06-29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6257778A (ja) * 1993-03-01 1994-09-1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ドレン構造
JPH10176841A (ja) * 1996-12-16 1998-06-30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 Refrig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空調機
JPH10259953A (ja) * 1997-03-19 1998-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0256416B1 (ko) * 1997-12-15 2000-05-15 윤종용 공기조화기의 상단 응축수 처리장치
JP2001317760A (ja) * 2000-05-09 2001-11-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2098347A (ja) * 2000-09-22 2002-04-05 Chofu Seisakusho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における排水構造
WO2006098436A1 (ja) * 2005-03-18 2006-09-21 Toshiba Carrier Corporation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2006300431A (ja) * 2005-04-21 2006-11-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用ドレンパ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31566B2 (ja) 2006-11-30 2012-05-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8202829A (ja) * 2007-02-19 2008-09-04 Sharp Corp ドレンパ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5871665B2 (ja) * 2012-03-05 2016-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4110727B (zh) * 2013-07-30 2017-10-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
CN104848738B (zh) * 2015-04-22 2019-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换热器的清洁方法及装置
CN104848420B (zh) * 2015-04-30 2018-07-13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WO2017049089A1 (en) * 2015-09-16 2017-03-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ndensate wicking medium on indoor unit fan scroll to distribute moisture for revaporization into dry air
CN105444265A (zh) * 2015-12-07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8559A (ja) * 2003-08-26 2005-04-14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0014288A (ja) * 2008-07-01 2010-01-21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012820A (ja) * 2009-06-30 2011-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8559A4 (en) 2020-01-08
JP2018189271A (ja) 2018-11-29
TW201839330A (zh) 2018-11-01
CN109154445B (zh) 2020-02-04
EP3438559B1 (en) 2023-11-29
EP3438559A1 (en) 2019-02-06
WO2018198400A1 (ja) 2018-11-01
JP6340111B1 (ja) 2018-06-06
MY173637A (en) 2020-02-12
CN109154445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4063B (zh) 空調機的室內機
US4129179A (en) Apparatus for utilization of waste energy
EP3205950B1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condensate collection device
JP6501149B2 (ja) 冷凍装置
JP6400147B1 (ja) 空気調和機
JP6417073B1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735632A (zh) 冷藏库
JP3457648B2 (ja) ショーケースの清掃装置
JP3657631B2 (ja) ショーケースのドレン水処理装置
KR100456910B1 (ko) 배수관이 없는 수냉각 에어컨디셔너
JPS601023A (ja) 車両用冷房装置
JP2000346532A (ja) 冷却装置
JPH09210406A (ja) 局所冷房機のドレン水滴下装置
JPH1019449A (ja) 冷却貯蔵庫
JPS6151216B2 (zh)
JPS629451Y2 (zh)
KR0124596Y1 (ko) 냉장고 댐퍼커버의 이슬제거장치
JPH01163533A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JP4627347B2 (ja) 冷凍・冷蔵ショーケースのドレン処理装置
JPH0434341Y2 (zh)
JPH0668389B2 (ja) 一体型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の排水処理装置
JPH058457Y2 (zh)
JPH1194285A (ja) 空気調和機
JPS5949436A (ja) 熱交換器
JPH03247977A (ja) 冷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