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6205B - 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 Google Patents

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6205B
TWI626205B TW106104470A TW106104470A TWI626205B TW I626205 B TWI626205 B TW I626205B TW 106104470 A TW106104470 A TW 106104470A TW 106104470 A TW106104470 A TW 106104470A TW I626205 B TWI626205 B TW I6262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wage
conveyor
speed
amount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4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1747A (zh
Inventor
右高綾
平野安行
伊藤大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重工機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重工機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重工機械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1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1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6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62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10Sequence control of conveyors operating in comb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261Accumul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30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eries of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30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eries of conveyors
    • B65G47/31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eries of conveyo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speeds of the conveyors forming the s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41Quantity of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mmon features for more than one conveyor kind or type
    • B65G2811/09Driving means for the conveyors
    • B65G2811/095Speed variation control means
    • B65G2811/096Speed variation control means without reversal of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Abstract

積載輸送機系統具備: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其朝向下游側依次搬送工件(W);部分積載量檢測部,其檢測一個積載輸送機(20)上之搬送工件(W)之區域之中的包含搬送方向之下游端之一部分區域即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及速度控制部,其基於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而調整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前述速度控制部相應於前述積載量之值之增大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減小。

Description

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本發明係針對2016年3月9日申請之日本發明專利2016-045644號而主張優先權,且其內容為本說明書所援用。
作為搬送瓶等之容器的搬送系統,有使用在中途可將容器先予留置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之情形。在積載輸送機系統中,自上游側朝向下游側將容器在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上搬送。在積載輸送機系統中,在配置於下游側之積載輸送機為停止或減速之狀態下,於上游側相鄰之積載輸送機移動。藉此,在積載輸送機系統中,在諸個積載輸送機之連接部分容器被積載。
如此之使用積載輸送機系統之容器的殺菌裝置係記載於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之殺菌裝置中,作為積載輸送機系統具有:入口輸送機,其供給容器;出口輸送機,其將容器朝下游搬送;及搬送輸送機,其將容器自入口輸送機朝出口輸送機搬送。該殺菌裝置除搬送輸送機外另外具備連繫出口輸送機與入口輸送機之旁路輸送機。殺菌裝置具備檢測機構,其檢測出口輸送機之下游線停止、或出口輸送機是否已裝滿。因此,在該殺菌裝置中,根據檢測機構之檢測結果,可將已被輸送至出口輸送機之容器經 由旁路輸送機送回至入口輸送機。
在如上述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中,係就如同搬送輸送機及出口輸送機之每一個積載輸送機進行速度之控制。具體而言,在載置於一個積載輸送機之整個區域內之容器的積載量超過預先設定之基準之情形下,該積載輸送機停止或減速。亦即,積載輸送機以整體之積載量作為基準進行速度之控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36017號公報
且說在積載輸送機系統中,即便為一個積載輸送機之容器之積載量就整體而言低於基準之情形,仍存在有就部分性而言容器處於密集狀態的情形。然而,如上述之積載輸送機係以整個區域之積載量作為基準進行速度之控制。因此,即便於在積載輸送機之一部分上容器部分性密集之情形下,積載輸送機依然持續移動。因此,例如,在下游側之積載輸送機停止時,在與相鄰之積載輸送機之連接部分,被密集地配置之諸個容器會彼此推擠。其結果為,存在有對相鄰之容器產生大的壓力,而使所搬送之容器遭受到產生瑕疵或凹陷等之損傷的可能性。因此,即便於作為如容器之搬送對象之工件在一個積載輸送機上部分性密集之情形下,仍有抑制工件之損傷之要求。
本發明係為了應對上述要求而完成者,其提供一種即便於工件在一個積載輸送機上部分性密集之情形下,仍可抑制工件之損傷的積載輸送機 系統及搬送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議以下之手段。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具備:複數個積載輸送機,其以朝向下游側依次搬送工件之方式配列;部分積載量檢測部,其檢測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至少一個積載輸送機上之包含搬送前述工件之區域之中的搬送方向之下游端之一部分區域即僅檢測區域之前述工件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及速度控制部,其基於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而調整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且前述速度控制部相應於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之增大而使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相應於用以搬送各積載輸送機上之工件之整個區域中之包含搬送方向之下游端之一部分區域即僅檢測區域之工件之積載量,使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因此,無關積載輸送機之整個區域之工件之積載狀態,可配合檢測區域之部分之工件之積載狀態而調整積載輸送機之移動。其結果為,可防止積載輸送機持續移動而朝檢測區域過量地送入工件。藉此,可防止相對於在檢測區域密集之工件,因過量地送入工件而產生之壓力作用。
又,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係如第一態様者,其中可行的是具備第一判定部,其判定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臨限值;且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一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
根據如此之構成,於在第一積載輸送機之檢測區域工件密集之情形 下,可高精度地防止朝該檢測區域過量地送入工件。
又,本發明之第三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係如第二態様者,其中可行的是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一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至與相對於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於下游側相鄰之第二積載輸送機為同速區域。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至與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為同速區域。藉此,可將自第一積載輸送機朝第二積載輸送機送入的工件之量抑制為最低限度。
又,本發明之第四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係如第一至第三中任一態様者,其中可行的是前述速度控制部相應於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之減小而使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增加。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相應於部分積載量使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增加。因此,在檢測區域之工件之量減少之情形下,可朝檢測區域高效率地送入工件。
又,本發明之第五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係如第四態様者,其中可行的是具備第二判定部,其判定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是否低於預先設定之第二臨限值;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二判定部判定為低於前述第二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增加。
根據如此之構成,於在第一積載輸送機之檢測區域密集之工件之量少之情形下,可自第一積載輸送機之上游側朝檢測區域輸送工件而使檢測區域內之工件之量增加。因此,可防止自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面向下游端之檢測區域朝第二積載輸送機輸送之工件之量變少。藉此,可自第一積載輸 送機朝第二積載輸送機穩定地持續送入工件。
又,本發明之第六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係如第一至第五中任一態様者,其中可行的是具有:全積載量檢測部,其檢測一個前述積載輸送機上之搬送前述工件之整個區域之前述工件之積載量即全積載量;及第一整體判定部,其判定前述全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全積載量的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整體臨限值;且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一整體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整體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
根據如此之構成,除了部分積載量之外,亦可相應於用以搬送各積載輸送機上之工件之整個區域之工件的積載量而使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因此,在相應於積載輸送機之整個區域之工件之積載狀態而調整積載輸送機之移動後,可配合檢測區域之部分性之工件之積載狀態而調整積載輸送機之移動。其結果為,可防止就積載輸送機整體而言過量地送入工件,且防止相對於在檢測區域密集之工件而過量之壓力作用。
又,本發明之第七態樣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係如第一至第六中任一態様者,其中可行的是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具有:編碼器,其就每個前述積載輸送機而設置有複數個,並相應於前述積載輸送機之搬送前述工件之搬送距離而輸出信號;及積載量算出部,其利用來自前述編碼器之信號而算出前述積載量。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以採用編碼器之簡單之構成穩定地獲得僅檢測區域之工件之積載量。
又,本發明之第八態樣之搬送系統具備:第一至第七中任一態様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供給輸送機,其配置於較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更靠近 前述搬送方向之上游側,而將前述工件導入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及傳出輸送機,其配置於較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更靠近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而將前述工件自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搬出。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藉由利用積載系統抑制工件之損傷,而朝配置於下游之機器搬送穩定品質之工件。
根據本發明,藉由相應於僅檢測區域之工件之積載量,使積載輸送機之速度變化,而即便於工件在一個積載輸送機上部分性密集之情形下,仍可抑制工件之損傷。
1‧‧‧搬送系統
2‧‧‧供給輸送機
3‧‧‧傳出輸送機
4‧‧‧整列輸送機
8‧‧‧傳遞板
10‧‧‧積載輸送機系統
20‧‧‧積載輸送機
21‧‧‧第一積載輸送機
22‧‧‧第二積載輸送機
23‧‧‧第三積載輸送機
30‧‧‧伺服馬達
31‧‧‧第一伺服馬達
32‧‧‧第二伺服馬達
33‧‧‧第三伺服馬達
35‧‧‧搬出伺服馬達
40‧‧‧編碼器
41‧‧‧第一編碼器
42‧‧‧第二編碼器
43‧‧‧第三編碼器
45‧‧‧搬出編碼器
50‧‧‧控制部
51‧‧‧輸入部
52‧‧‧積載量算出部
53‧‧‧第一判定部
54‧‧‧第二判定部
55‧‧‧速度控制部
56‧‧‧輸出部
60‧‧‧部分積載量檢測部
70‧‧‧全積載量檢測部
73‧‧‧第一整體判定部
74‧‧‧第二整體判定部
91‧‧‧上游側之搬送輸送機
92‧‧‧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
A‧‧‧檢測區域
B‧‧‧記憶區域
W‧‧‧工件
圖1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搬送系統的示意圖。
圖2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搬送系統之控制部的方塊圖。
圖3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積載量算出部之記憶區域的示意圖。
圖4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之運轉流程的第一流程圖。
圖5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之運轉流程的第二流程圖。
圖6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之運轉流程的第三流程圖。
圖7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之運轉流程的第四流程圖。
圖8係說明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之運轉流程的第五流程圖。
以下,參照圖1~圖8說明本發明之本實施方式之搬送系統。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搬送系統1係將自構成上游側之生產線的搬送輸送機91輸送而來之多數個工件W朝構成下游側之生產線的搬送輸送機92搬送的輸送機線。本實施方式之搬送系統1係搬送作為搬送對象之工件W之 如PET瓶之易於凹陷之容器。搬送系統1如圖1所示般,具備:整列輸送機4、供給輸送機2、積載輸送機系統10、及傳出輸送機3。
整列輸送機4配置於較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更靠近搬送工件W之方向即搬送方向之上游側。整列輸送機4配置於較供給輸送機2更靠近搬送方向之上游側。整列輸送機4接收自上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1搬送而來之工件W並朝供給輸送機2輸送。本實施方式之整列輸送機4係使用例如,於鏈條上部安裝有板之頂板鏈條式輸送機或帶式輸送機抑或輥式輸送機。整列輸送機4係由馬達來驅動。整列輸送機4在與相鄰之供給輸送機2之間,設置有平板狀之傳遞板8。
供給輸送機2將工件W導入至後述之積載輸送機系統10之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供給輸送機2配置於較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更靠近搬送工件W之方向即搬送方向之上游側。供給輸送機2將自整列輸送機4輸送而來之工件W暫時積存後朝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輸送。供給輸送機2將搬送工件W之速度設定為較上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1及整列輸送機4小。因此,供給輸送機2所搬送之複數個工件W在以彼此密接之方式而集中之狀態下被朝積載輸送機系統10輸送。本實施方式之供給輸送機2係使用例如,於鏈條上部安裝有板之頂板鏈條式輸送機或帶式輸送機抑或輥式輸送機。供給輸送機2係由馬達來驅動。本實施方式之供給輸送機係由例如伺服馬達30來驅動。供給輸送機2由後述之積載輸送機系統10之控制部50來控制停止及啟動。供給輸送機2在與相鄰之積載輸送機20之間設置有平板狀之傳遞板8。
積載輸送機系統10可積載(暫時地密集)被多行地搬送供給之工件W。積載輸送機系統10利用配置於搬送系統1之下游之各機器,在被搬送之工 件W之流動暫時中斷時積載工件W。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系統10具有: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編碼器40、及控制部50。
積載輸送機20以自供給輸送機2朝向搬送方向之下游側依次搬送工件W之方式配列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在搬送方向上串聯地配置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藉由在朝向鉛直方向之上方之面上載置工件W而將工件W自搬送方向之上游端朝向下游端搬送。以供給輸送機2搬送工件W之速度為基準,積載輸送機20可將搬送工件W之速度階段性變速成自與供給輸送機2為同等之速度起直至供給輸送機2之數倍之速度為止。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20例如可變速為自與供給輸送機2為同等之速度起直至供給輸送機2之速度之5~10倍程度之速度為止。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20例如使用於鏈條上部安裝有板之頂板鏈條式輸送機或帶式輸送機抑或輥式輸送機。積載輸送機20分別由馬達來驅動。本實施方式之積載輸送機20由伺服馬達30來驅動。因此,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設定為可分別獨立地變更搬送工件W之速度。在相鄰之諸個積載輸送機20之間,設置有平板狀之傳遞板8。
又,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便於說明,而將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中之一者稱為第一積載輸送機21。又,在本實施方式中,相對於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中的第一積載輸送機21,將於搬送方向之下游側相鄰之積載輸送機20稱為第二積載輸送機22。又,在本實施方式中,相對於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中的第一積載輸送機21,將於搬送方向之上游側相鄰的積載輸送機20稱為第三積載輸送機23。
又,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驅動積載輸送機20之伺服馬達30中驅動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伺服馬達30稱為第一伺服馬達31。相同地,將驅動第 二積載輸送機22之伺服馬達30稱為第二伺服馬達32。又,將驅動第三積載輸送機23之伺服馬達30稱為第三伺服馬達33。
編碼器40就每個積載輸送機20而設置複數個。編碼器40根據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距離而輸出信號。具體而言,編碼器40根據伺服馬達30之旋轉數或旋轉量等將信號輸出至控制部50。本實施方式之編碼器40係就每次積載輸送機20移動以將一個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方向之距離分割成複數個之規定距離而輸出脈衝信號。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設置於第一積載輸送機21的編碼器40稱為第一編碼器41。又,在本實施方式中,將設置於第二積載輸送機22的編碼器40稱為第二編碼器42。又,在本實施方式中,將設置於第三積載輸送機23的編碼器40稱為第三編碼器43。
另外,編碼器40亦被設置於傳出輸送機3。在本實施方式中,將設置於傳出輸送機3之編碼器40稱為搬出編碼器45。
傳出輸送機3自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將工件W搬出。傳出輸送機3配置於較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更靠近工件W之搬送方向之下游側。傳出輸送機3在將自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搬送而來之工件W暫時地積存後,朝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輸送。傳出輸送機3將搬送工件W之速度設定為較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小。將搬送工件W之速度以供給輸送機2為基準,傳出輸送機3相應於下游之設備之要求而可變速。本實施方式之傳出輸送機3使用例如於鏈條上部安裝有板之頂板鏈條式輸送機或帶式輸送機抑或輥式輸送機。傳出輸送機3係由馬達來驅動。本實施方式之傳出輸送機3係由利用控制部50而控制之伺服馬達30即搬出伺服馬達35來驅動。亦即,傳出輸送機3係由控制部50來控制停止及啟動。傳出輸送機3在與相鄰之積載輸 送機20之間設置有平板狀之傳遞板8。
控制部50根據來自編碼器40之信號控制搬送系統1之工件W之搬送狀態。本實施方式之控制部50進行供給輸送機2及傳出輸送機3之停止及啟動之控制,及控制積載輸送機20之停止、啟動、及速度。本實施方式之控制部50係如圖2所示般,具有:輸入部51、積載量算出部52、第一整體判定部73、第二整體判定部74、第一判定部53、第二判定部54、速度控制部55、及輸出部56。
輸入部51被輸入來自傳出輸送機3、及就每個積載輸送機20而設置的複數個編碼器40之信號。輸入部51將自各編碼器40輸入之信號分別輸出至積載量算出部52。
積載量算出部52與複數個編碼器40一起構成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之一部分。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檢測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檢測區域A係各積載輸送機20上之搬送工件W之區域中的包含搬送方向之下游端之一部分區域。積載量算出部52與複數個編碼器40一起亦構成全積載量檢測部70之一部分。全積載量檢測部70檢測全積載量。全積載量係在一個積載輸送機20上之搬送工件W之整個區域的工件W之積載量。
積載量算出部52利用來自編碼器40之信號算出所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之整個區域之積載量即全積載量。積載量算出部52利用來自編碼器40之信號算出所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之僅檢測區域A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積載量算出部52將算出之全積載量之資訊輸出至第一整體判定部73。積載量算出部52將算出之部分積載量之資訊輸出至第一判定部53。本實施方式之積載量算出部52例如在算出第一積載輸送機21上之積載量 時,不只利用第一編碼器41之信號,亦利用於上游側相鄰之第三積載輸送機23之第三編碼器43之信號。
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般,於在積載輸送機20上存在有工件W之情形下,自編碼器40輸出脈衝信號。藉此,積載量算出部52將經由計數器模組等被計數之資訊記憶於設置在記憶體等之記憶區域B。因此,在積載量算出部52中,例如,在積載輸送機20上之存在工件W之部分在所對應之記憶區域B中被記憶為1。又,在積載量算出部52中,在積載輸送機20上之不存在工件W之部分在所對應之記憶區域B中被記憶為0。記憶區域B係被分別設置於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記憶區域B就每個積載輸送機20相應於規定距離而設置複數個。而且,積載量算出部52在供給輸送機2移動之狀況下,藉由朝最上游之積載輸送機20轉移載置工件W而檢測工件W所存在之部分,並使所計數之資訊記憶於記憶區域B。積載量算出部52藉由積載輸送機20移動,以對應工件W之位置之方式,使所計數之資訊一邊與對應之記憶區域B交接一邊記憶。在積載量算出部52中,例如,配合積載輸送機20動作而工件W移動,記憶於記憶區域B之1之計數資訊逐漸被交接至其他的記憶區域B。
又,在積載量算出部52中,在相鄰之積載輸送機20間,所計數之資訊被交接。例如,在第三積載輸送機23之下游端載置有工件W,在所對應之記憶區域B記憶為1之狀態下,有第三積載輸送機23移動而朝相鄰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上游端轉移載置工件W之情形。該情形下,新的信號自第三編碼器43及第一編碼器41被輸出。其結果為,對應於朝相鄰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上游端轉移載置工件W之事實,在對應於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上游端之記憶區域B中,1之資訊被交接並被記憶。
又,存在有於下游側相鄰之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工件W之速度慢之情形。在如此之情形下,直至自於下游側相鄰之積載輸送機20之編碼器40輸出脈衝信號為止之期間,在積載輸送機20之記憶區域B中所計數之資訊不斷被積算。亦即,在對應於積載輸送機20之下游端之記憶區域B中,計數資訊不斷被積算。因此,在對應於積載輸送機20之下游端之記憶區域B中,對應於工件W被積存而計數資訊以2、3、4…之方式不斷增加。因此,例如,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較第三積載輸送機23之速度慢之情形下,在對應於第三積載輸送機23之下游端之記憶區域B中記憶之計數資訊被加算成2、3、4…而不斷增加。
如上述般,藉由利用計數資訊來掌握工件W之被積載之位置,而積載量算出部52算出就積載輸送機20之每一規定位置之工件W的積載狀況。積載量算出部52算出在對應於所算出之每一規定位置之工件W之積載狀況的記憶區域B中記憶的計數資訊中、在對應於整個區域之記憶區域B中記憶的計數資訊。積載量算出部52將算出結果輸出至第一整體判定部73。藉此,積載量算出部52算出全積載量並輸出。
又,積載量算出部52算出在對應於所算出之每一規定位置之工件W之積載狀況的記憶區域B中記憶的計數資訊中、在對應於檢測區域A之記憶區域B中記憶的計數資訊。積載量算出部52將算出結果輸出至第一判定部53。藉此,積載量算出部52算出部分積載量並輸出。
又,本實施方式之檢測區域A係自一個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工件W的整個區域中之下游端起的一部分區域。亦即,檢測區域A不是自積載輸送機20之下游端起直至上游端為止的整個區域,而是自下游端起朝向上游側擴展之僅一部分區域。檢測區域A相應於所搬送之工件W之強度及可容許 之損傷程度而被設定。例如,在為如易於凹陷之PET瓶之容器般易於損傷的工件W之情形下,檢測區域A相對於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方向之距離係被設定為短。相反地,在為如硬瓶之容器般不易損傷之工件W之情形下,檢測區域A相對於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方向之距離係被設定為長。例如,檢測區域A之搬送方向之長度在搬送方向之距離為160cm之情形下,檢測區域A被設定為自下游端起搬送方向之長度為80cm(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方向之距離之一半)以下,或為50cm(積載輸送機20之搬送方向之距離之1/3左右)以下。
本實施方式之檢測區域A係與對應於一個積載輸送機20之複數個記憶區域B之一部分相對應。亦即,檢測區域A係由自對應於自積載輸送機20之下游端之記憶區域B起特定之數目之記憶區域B而構成。
如圖2所示般,第一整體判定部73判定全積載量檢測部70檢測出之積載輸送機20之全積載量之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整體臨限值。本實施方式之第一整體判定部73自積載量算出部52被輸入全積載量之資訊。第一整體判定部73判定被輸入之全積載量是否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第一整體判定部73在判定為全積載量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減速或停止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第一整體判定部73在判定為全積載量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減速或停止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且亦朝第二整體判定部74發送信號。
本實施方式之第一整體臨限值係被視為一個積載輸送機20上之搬送工件W之整個區域被工件W填滿的值。因此,本實施方式之第一整體判定部73判定自積載量算出部52輸入之對應於整個區域的特定數目之記憶區 域B之計數資訊是否超過一定之值。
第二整體判定部74判定全積載量檢測部70檢測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全積載量之值是否低於預先設定之第二整體臨限值。本實施方式之第二整體判定部74經由第一整體判定部73自積載量算出部52被輸入信號。第二整體判定部74判定被輸入之全積載量是否低於第二整體臨限值。第二整體判定部74在判定為全積載量為第二整體臨限值以上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根據全積載量而增減速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第二整體判定部74在判定為全積載量低於第二整體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增速至最高速度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
本實施方式之第二整體臨限值係被視為如將工件W送入整個區域此般空間為空出的值。第二整體臨限值設定為較第一整體臨限值更小的值。因此,本實施方式之第二整體判定部74判定自積載量算出部52輸入之對應於整個區域的特定數目之記憶區域B之計數資訊是否低於一定值。又,第二整體臨限值並非限定於較第一整體臨限值為更小之值,可為與第一整體臨限值相同之值。
如圖2所示般,第一判定部53判定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檢測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部分積載量的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臨限值。本實施方式之第一判定部53自積載量算出部52被輸入部分積載量之資訊。第一判定部53判定被輸入之部分積載量是否超過第一臨限值。第一判定部53在判定為部分積載量超過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減速或停止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第一判定部53在判定為部分積載量超過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減速或停止之 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且朝第二判定部54發送信號。
本實施方式之第一臨限值係被視為檢測區域A被工件W填滿的值。因此,本實施方式之第一判定部53判定自積載量算出部52輸入之對應於檢測區域A之特定數目之記憶區域B的計數資訊是否超過一定值。
第二判定部54判定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檢測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部分積載量的值是否低於預先設定之第二臨限值。本實施方式之第二判定部54經由第一判定部53自積載量算出部52被輸入信號。第二判定部54判定被輸入之部分積載量是否低於第二臨限值。第二判定部54在判定為部分積載量低於第二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增速至最高速度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第二判定部54在判定為部分積載量低於第二臨限值之情形下,以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根據部分積載量增減速之方式朝速度控制部55發送信號。
本實施方式之第二臨限值係被視為如將工件W送入檢測區域A此般空間為空出的值。第二臨限值設定為較第一臨限值更小的值。因此,本實施方式之第二判定部54判定自積載量算出部52輸入之對應於檢測區域A的特定數目之記憶區域B之計數資訊是否低於一定值。又,第二臨限值並非限定於較第一臨限值為更小之值,可為與第一臨限值相同之值。
速度控制部55基於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及全積載量檢測部70檢測之檢測區域A之積載量的值而調整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速度控制部55相應於全積載量檢測部70檢測之全積載量之值之增大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減小,且相應於全積載量之值之減小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增加。又,速度控制部55相應於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檢測之部分積載量之值之增大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減小,且相應於部分積載量之值之減小而使 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增加。
具體而言,速度控制部55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相應於判定結果而被輸入不同之信號。本實施方式之速度控制部55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被輸入主旨為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信號。此時,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停止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減小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此處,所謂同速區域並非係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之速度被限定於完全一致之速度之值者。同速區域係在搬送工件W之情形下,第一積載輸送機21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被視為大致相同速度的速度範圍。例如,本實施方式之所謂同速區域係設定為相對於第二積載輸送機22之速度之0.8倍至1.2倍左右之範圍之速度。
本實施方式之速度控制部55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被輸入未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信號。此時,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減速至與供給輸送機2之速度為相同速度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信號輸出至第二整體判定部74。
速度控制部55相應於第二整體判定部74之判定結果自第二整體判定部74被輸入不同之信號。速度控制部55自第二整體判定部74被輸入主旨為不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超過第二整體臨限值之信號。此時,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相應於工件W之積載量增減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速度控制部55自第二整體判定部74被輸入主旨為低於第二臨限值之信號。此時,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增加至最高速度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本實施方式之速度控制部55藉由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入如此之信號,而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階段性增加至最高速度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速度控制部55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入相應於判定結果而不同之信號。本實施方式之速度控制部55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入主旨為超過第一臨限值之信號。此時,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停止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減小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本實施方式之速度控制部55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入主旨為不超過第一臨限值之信號。此時,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減速至與供給輸送機2之速度為相同速度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速度控制部55將信號輸出至第二判定部54。
速度控制部55相應於第二判定部54之判定結果,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入不同之信號。速度控制部55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入主旨為不超過第一臨限值、超過第二臨限值之信號。此時,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相應於工件W之積載量增減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速度控制部55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入主旨為低於第二臨限值之信號。此時,速度控制部55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增加至最高速度 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本實施方式之速度控制部55藉由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入如此之信號,而將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階段性增加之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又,速度控制部55在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之情形下,亦可以階段性減速之方式將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相同地,速度控制部55在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增速之情形下,亦可以階段性增速之方式將信號輸出至輸出部56。
輸出部56基於自速度控制部55之信號而使對應之積載輸送機20之驅動狀況變化。輸出部56基於自其他機器之輸入資訊或操作者發出之停止等之指示,使供給輸送機2及傳出輸送機3停止或啟動。本實施方式之輸出部56將信號輸出至各伺服馬達30,而使伺服馬達30之驅動狀況變化。藉此,輸出部56使積載輸送機20、供給輸送機2、及傳出輸送機3之動作變化。
配合工件W之搬送狀況說明如上述之搬送系統1之動作。
在搬送系統1中,在上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1上以隨機配置之狀態被搬送而來之多數個工件W被朝整列輸送機4輸送。工件W由整列輸送機4一邊在與搬送方向為交叉之積載輸送機20之寬度方向上被均等地擴展一邊朝供給輸送機2輸送。供給輸送機2之搬送工件W之速度設定為較上游側之整列輸送機4慢。因此,複數個工件W在供給輸送機2密集。由於工件W密集,在自供給輸送機2朝配置於最上游側之積載輸送機20轉移載置工件W時,在積載輸送機20之寬度方向上工件W成為塞滿之狀態。亦即,工件W如圖1所示般,以排成行之方式呈密集狀態被朝積載輸送機20輸送。
最上游之積載輸送機20亦將自供給輸送機2輸送而來之工件W以供給 輸送機2之數倍之速度搬送。藉此,自供給輸送機2朝最上游之積載輸送機20轉移載置之工件W在最上游之積載輸送機20上於搬送方向上隔以間隔而被輸送。
在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為相同之情形下,工件W直至傳出輸送機3為止在搬送方向上以隔以間隔之狀態被輸送。藉由被輸送至傳出輸送機3之工件W以與供給輸送機2為相同程度之速度被輸送至下游側,而在傳出輸送機3上呈密集之狀態。其後,工件W自傳出輸送機3被朝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上轉移載置。藉此,工件W由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輸送至配置於搬送系統1之下游之機器。
又,在於下游側相鄰之其他積載輸送機20停止或以與供給輸送機2為相同程度之速度移動之情形下,已經被積載於積載輸送機20上之工件W在下游端不斷積存。
以下,具體而言,以自上游起以第三積載輸送機23、第一積載輸送機21、第二積載輸送機22之順序而配置之積載輸送機系統10為例,一邊參照圖4~圖8一邊說明積載輸送機系統10之運轉流程。
如圖4所示般,藉由第一積載輸送機21持續移動,在控制部50自第一編碼器41被輸入脈衝信號(S1)。來自第一編碼器41之脈衝信號經由輸入部51被發送至積載量算出部52。在積載量算出部52中,基於來自第一編碼器41之脈衝信號,算出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每一規定位置之工件W之積載狀況。其結果為,在積載量算出部52中,分別算出整個區域之工件W之積載量即全積載量及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S2)。由積載量算出部52算出之積載量之資訊被輸入第一整體判定部73及第一判定部53。
此處,相應於第二積載輸送機22之運轉狀況,第一整體判定部73及第一判定部53將不同之信號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藉此,第一積載輸送機21進行不同之動作。
例如,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如圖5所示般,第一整體判定部73判定整個區域之工件W之積載量是否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S3)。亦即,第一整體判定部73判定整個區域是否被工件W填滿。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全積載量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4)。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停止之方式輸出信號(S5)。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第一伺服馬達31,而第一積載輸送機21停止,從而工件W之搬送被停止(S6)。藉此,可防止第一積載輸送機21上之工件W增加。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主旨為全積載量未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7)。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至與供給輸送機2為同速區域之方式輸出信號(S8)。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至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減速至與供給輸送機2為同速區域(S9)。藉此,可直至整個區域裝滿為止慢慢地將工件W輸送至第一積載輸送機21。
又,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如圖6所示般,第一整體判定部73判定整個區域之工件W之積載量是否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S10)。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主旨為全積載量超過第一整 體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1)。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之方式輸出信號(S12)。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至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減速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S13)。藉此,即便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亦可直至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整個區域裝滿為止慢慢地將工件W輸送至第一積載輸送機21。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主旨為全積載量未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被輸出至第二整體判定部74。接收來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之信號的第二整體判定部74判定全積載量是否低於第二整體臨限值(S14)。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全積載量超過第二整體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二整體判定部74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5)。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成為與積載量之相對應之速度之方式輸出信號(S16)。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增減速(S17)。藉此,雖然空出若干空間,但可將工件W以對工件W不會帶來損傷此般適宜之速度朝不會積存大量工件W之狀態的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整個區域輸送。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主旨為全積載量低於第二整體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二整體判定部74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8)。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增速之方式輸出信號(S19)。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增速至最高速度(S20)。藉此,可快速地將工件 W朝空出充分之空間的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整個區域輸送。
又,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如圖7所示般,第一判定部53判定整個區域之工件W之積載量是否超過第一臨限值(S103)。亦即,第一判定部53判定檢測區域A是否被工件W填滿。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主旨為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部分積載量超過第一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04)。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停止之方式輸出信號(S105)。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至第一伺服馬達31,而第一積載輸送機21停止,從而工件W之搬送被停止(S106)。藉此,可防止第一積載輸送機21上之檢測區域A之工件W增加。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停止之狀態下,主旨為部分積載量未超過第一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07)。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至與供給輸送機2為同速區域之方式輸出信號(S108)。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至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減速至與供給輸送機2為同速區域(S109)。藉此,可直至檢測區域裝滿為止慢慢地將工件W輸送至第一積載輸送機21。
又,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如圖8所示般,第一判定部53判定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是否超過第一臨限值(S110)。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主旨為部分積載量未超過第一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11)。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之方式輸出信號(S112)。藉由來自輸出 部56之信號被輸入至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減速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S113)。藉此,即便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亦可直至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裝滿為止慢慢地將工件W輸送至第一積載輸送機21。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部分積載量未超過第一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一判定部53被輸出至第二判定部54。接收來自第一判定部53之信號的第二判定部54判定部分積載量是否低於第二臨限值(S114)。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主旨為部分積載量超過第二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15)。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成為與積載量相對應之速度之方式輸出信號(S116)。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增減速(S117)。藉此,雖然空出若干空間,但可將工件W以對工件W不會帶來損傷此般適宜之速度朝不會積存大量工件W之狀態的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輸送。
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主旨為部分積載量低於第二臨限值之判定結果自第二判定部54被輸出至速度控制部55(S118)。藉此,自速度控制部55經由輸出部56以使對應之第一積載輸送機21增速之方式輸出信號(S119)。藉由來自輸出部56之信號被輸入第一伺服馬達31,第一積載輸送機21被增速至最高速度(S120)。藉此,可快速地將工件W朝空出充分之空間的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輸送。
遵循如上述之運轉流程,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分別相應於下游側之相鄰之積載輸送機之狀況而獨立地停止或使速度發生變化。其結果為,在 變速前載置於積載輸送機20上之工件W在下游端積存。又,新被積載之工件W自積載輸送機20之上游端依次被不斷積存。在積載輸送機20中,在上游端積存之工件W一邊密接一邊被朝向下游端搬送。藉此,工件W被積載在積載輸送機20之整個區域。
在如此之搬送系統1中,藉由配置於下游側之機器停止,而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停止。其結果為,傳出輸送機3停止。藉此,在複數個積載輸送機20亦然,自配置於最下游之積載輸送機20起依次工件W密集,而開始減速。其結果為,因在整個區域工件W完全地積存,如上述般基於來自第一整體判定部73或第一判定部53之信號,自配置於最下游之積載輸送機20起依次停止。藉由全部積載輸送機20停止,而供給輸送機2及整列輸送機4亦停止。
其後,藉由配置於搬送系統1之下游側之機器再次開始運轉,而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再次開始搬送。其結果為,在傳出輸送機3上密集之工件W被朝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送出,而傳出輸送機3再次啟動。藉由傳出輸送機3再次啟動而積載輸送機系統10亦再次啟動。具體而言,全部積載輸送機20同時以較供給輸送機2之速度略快之速度再次開始運轉。藉此,自配置在相鄰於供給輸送機2之最上游之積載輸送機20之上游端起依次開始消除工件W之密集。其後,遵循上述之運轉流程,各積載輸送機20基於各積載輸送機20之全積載量被一邊增速一邊運轉。
在工件W之密集開始消除之狀態下,藉由再次使配置於下游側之機器停止,藉而在積載輸送機20上成為部分性工件W密集之狀況。若在部分性工件W密集之狀態下積載輸送機20開始動作,則作為整個區域具有載置工件W之空間,但存在有於自下游端起之一部分區域即僅檢測區域A工件 W密集之情形。然而,在如上述之積載輸送機系統10中,可相應於各積載輸送機20上之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部分積載量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減小。因此,無關積載輸送機20之整個區域之工件W之積載狀態,可配合檢測區域A之部分之工件W之積載狀態而調整積載輸送機20之移動。因此,即便在作為積載輸送機20整體工件W之積載狀況有餘裕之情形下,亦可於在檢測區域A塞滿工件W時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降低或停止。其結果為,可防止積載輸送機20持續移動而朝檢測區域A過量地送入工件W。藉此,可防止相對於在檢測區域A密集之工件W,因以過量地送入工件W之方式使積載輸送機20移動所產生之壓力作用。因此,即便在一個積載輸送機20上部分性工件W密集之情形下,仍可抑制工件W之損傷。
又,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之部分積載量超過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或停止。藉此,於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工件W密集之情形下,可高精度地防止朝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過量地送入工件W。因此,於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工件W密集之情形下,可高精度地抑制工件W之損傷。
又,在下游側之第二積載輸送機22不停止而運轉之狀態下,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減小至與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同速區域。藉此,即便第二積載輸送機22運轉,仍可將自第一積載輸送機21朝第二積載輸送機22送入之工件W之量抑制為最低限度。
又,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為運轉之狀態下,不僅相應於部分積載量之值之增加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減小,還相應於部分積載量之值之減小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增加。因此,可相應於部分積載量而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增加。因此,在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量減少之情形下,可 朝檢測區域A高效率地送入工件W。
又,在第二積載輸送機22運轉之狀態下,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之部分積載量低於第二臨限值之情形下,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增加。特別是,藉由將第二臨限值設定為與第一臨限值為相同之值,而在檢測區域A之部分積載量低於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增加。藉此,於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密集之工件W之量為少之情形下,可自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上游側朝檢測區域A輸送新的工件W而使檢測區域A內之工件W之量增加。因此,可防止自面向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下游端之檢測區域A朝第二積載輸送機22輸送之工件W之量變少。藉此,可自第一積載輸送機21朝第二積載輸送機22穩定地持續輸送工件W。
又,在由第一判定部53判定之後由以較第一臨限值為小的值判定部分積載量的第二判定部54進行判定。藉此,於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檢測區域A內密集之工件W之量未充滿而存在可接收工件W之空間之情形下,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相應於部分積載量增減。亦即,可將適宜量之工件W以適宜之速度送入檢測區域A。因此,針對已配置工件W之檢測區域A,可在不對工件W施加大的負荷下添加工件W。因此,可抑制對已經配置於檢測區域A之工件W形成過度之負擔,且防止自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面向下游端之檢測區域A朝第二積載輸送機22輸送之工件W之量變少。
又,利用第一整體判定部73及第二整體判定部74,除了部分積載量外,還可相應於各積載輸送機20上之全積載量使積載輸送機20之速度變化。具體而言,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全積載量超過第一整體臨限值之情 形下,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減速或停止。又,在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全積載量低於第二整體臨限值之情形下,可使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速度增加。因此,在相應於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整個區域之工件W之積載狀態而調整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移動後,可配合檢測區域A之部分之工件W之積載狀態而調整第一積載輸送機21之移動。其結果為,可防止相對於第一積載輸送機21作為整體過量地送入工件,且防止相對於在檢測區域A部分性密集之工件W而過量之壓力作用。
又,藉由積載量算出部52使用基於來自編碼器40之脈衝信號而記憶於記憶區域B之計數資訊,而可穩定地掌握積載輸送機20上之工件W之積載狀況。積載量算出部52藉由使用工件W之積載狀況,而可算出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因此,可以採用編碼器40之簡單之構成穩定地獲得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
又,藉由利用積載系統抑制工件W之損傷,而可朝配置於傳出輸送機3之下游側之搬送輸送機92穩定地供給無損傷之工件W。藉此,可朝配置於下游之機器搬送穩定之品質之工件W。
以上,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參照圖式進行了詳細描述,但各實施方式之各構成及該等之組合等係一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趣旨之範圍內進行構成之添加、省略、置換、及其他變更。又,本發明並非由實施方式限定,而是僅由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定。
又,在本實施方式中,工件W係設定為如PET瓶之易於凹陷之容器,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工件W亦可為易於損傷之瓶或如裝滿食材等之罐頭之硬的產品,抑或瓦楞紙板等箱上之構件。
又,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並不限定於本實施方式般由編碼器40及積 載量算出部52構成。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只要能夠檢測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即可。例如,可行的是,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利用照相機拍攝檢測區域A來檢測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又,可行的是,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利用以測力計測定檢測區域A之荷重之結果來檢測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又,可行的是,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利用由應變儀測定積載輸送機20之檢測區域A之撓曲量之結果來檢測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此外,可行的是,部分積載量檢測部60利用由感測器測定檢測區域A之遮光率之結果來檢測僅檢測區域A之工件W之積載量。
另外,可行的是,在積載輸送機系統10中,在傳出輸送機3與積載輸送機20之間,為了將一定量之工件W穩定地朝傳出輸送機3輸送,而具有使工件W常時密接而搬送之排出輸送機。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上述積載輸送機系統,藉由相應於僅檢測區域之工件之積載量而使積載輸送機之速度變化,而即便在工件於一個積載輸送機上部分性密集之情形下,仍可抑制工件之損傷。

Claims (9)

  1. 一種積載輸送機系統,其具備:複數個積載輸送機,其以朝向下游側依次搬送工件之方式而配列;部分積載量檢測部,其對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至少一個積載輸送機上之搬送前述工件之區域,只檢測其中包含搬送方向之下游端的一部分區域即檢測區域之前述工件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速度控制部,其基於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而調整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及第一判定部,其判定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臨限值,且前述速度控制部係:在前述第一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臨限值之情形時,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至與相對於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於下游側相鄰之第二積載輸送機為同速區域。
  2. 一種積載輸送機系統,其具備:複數個積載輸送機,其以朝向下游側依次搬送工件之方式而配列;部分積載量檢測部,其對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至少一個積載輸送機上之搬送前述工件之區域,只檢測其中包含搬送方向之下游端的一部分區域即檢測區域之前述工件之積載量即部分積載量;速度控制部,其基於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而調整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且前述速度控制部係:相應於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之增大而減少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係相應於前述積載輸送機之搬送前述工件之搬送距離,而算出前述部分積載量。
  3. 如請求項2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其中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具有:編碼器,其就每個前述積載輸送機而設置有複數個,並相應於前述積載輸送機之搬送前述工件之搬送距離而輸出信號;及積載量算出部,其藉由來自前述編碼器之信號而算出前述積載量。
  4. 如請求項3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其中具備第一判定部,其判定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臨限值,且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一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
  5. 如請求項4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其中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一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至與相對於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於下游側相鄰之第二積載輸送機為同速區域。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其中前述速度控制部相應於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之減小而使前述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增加。
  7. 如請求項6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其中具備第二判定部,其判定前述部分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部分積載量之值是否低於預先設定之第二臨限值,且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二判定部判定為低於前述第二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增加。
  8.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積載輸送機系統,其中具有:全積載量檢測部,其檢測一個前述積載輸送機上之搬送前述工件之整個區域之前述工件之積載量即全積載量;及第一整體判定部,其判定前述全積載量檢測部所檢測之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中之一個即第一積載輸送機之前述全積載量的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之第一整體臨限值;且前述速度控制部在前述第一整體判定部判定為超過前述第一整體臨限值之情形下,使前述第一積載輸送機之速度減小。
  9. 一種搬送系統,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積載輸送機系統;供給輸送機,其配置於較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更靠近前述搬送方向之上游側,而將前述工件導入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及傳出輸送機,其配置於較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更靠近前述搬送方向之下游側,而將前述工件自前述複數個積載輸送機搬出。
TW106104470A 2016-03-09 2017-02-10 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TWI626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5644A JP6726490B2 (ja) 2016-03-09 2016-03-09 アキュームコンベヤシステム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JP??2016-045644 2016-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1747A TW201731747A (zh) 2017-09-16
TWI626205B true TWI626205B (zh) 2018-06-11

Family

ID=59789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4470A TWI626205B (zh) 2016-03-09 2017-02-10 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428089A4 (zh)
JP (1) JP6726490B2 (zh)
KR (1) KR102138613B1 (zh)
CN (1) CN108698764B (zh)
TW (1) TWI626205B (zh)
WO (1) WO20171542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1792B2 (en) 2018-09-26 2023-08-22 Dexterity, Inc. Kitting machine
US20200095001A1 (en) * 2018-09-26 2020-03-26 Dexterity, Inc. Robotic kitting system
US11059676B2 (en) * 2019-01-31 2021-07-13 Intelligrated Headquarters, Llc High-rate at high-density tunable accumulation conveyor
FR3097214A1 (fr) * 2019-06-11 2020-12-18 Sidel Participations Circuit d'accumulation de préforme comportant au moins deux convoyeurs à brosses agencés en série
WO2020254570A1 (en) * 2019-06-20 2020-12-24 Pentek Textile Machinery S.R.L. Fabric treatment machine of the type with fabric accumulation station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accumulation at an accumulation station of a fabric treatment machine
JP7164120B2 (ja) * 2019-07-22 2022-11-01 株式会社加藤製缶鉄工所 低安定性飲料容器に対応した回転ロッドコンベヤ 並びにこれを具えた容器処理装置
CN110641949A (zh) * 2019-08-22 2020-01-03 浙江百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传送带上货物拥堵的设备及系统
IT201900017189A1 (it) * 2019-09-25 2021-03-25 Europool Srl Apparato e metodo per trasferire e accumulare oggetti quali bottiglie, taniche, boccioni, pacchi o simili
JP2021134041A (ja) * 2020-02-27 2021-09-13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CN111252502B (zh) * 2020-03-02 2020-09-18 泸州市市场检验检测中心 一种高速传送下玻璃瓶收集装置
CN111392370B (zh) * 2020-03-13 2021-07-27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棒材计数的链床传输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JP7389478B2 (ja) 2020-04-08 2023-11-30 アラ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ワーク供給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KR102408578B1 (ko) * 2021-04-06 2022-06-14 주식회사 보우시스템 싱귤레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품 정렬방법
CN114261714A (zh) * 2021-11-08 2022-04-01 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排序分离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40092589A1 (en) * 2022-09-21 2024-03-21 Körber Supply Chai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cel slug accumul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6126U (zh) * 1990-09-20 1992-05-14
JPH0544911U (ja) * 1991-11-20 1993-06-1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ユームレーシヨンコンベア
JP2006069744A (ja) * 2004-09-02 2006-03-16 Kirin Beverage Corp 容器処理ライン
CN103025632A (zh) * 2010-01-05 2013-04-03 东洋火热解决方案公司 累积式输送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7415A (ja) * 1994-10-31 1996-05-21 Meidensha Corp 自動仕分け装置
ZA992859B (en) * 1998-04-24 2001-10-22 Webb Int Co Jerwis B Accumulation conveyor control system and module therefor.
JP2000136017A (ja) 1998-10-29 2000-05-16 Shibuya Kogyo Co Ltd 殺菌装置
JP2007261802A (ja) * 2006-03-30 2007-10-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コンベア駆動制御装置
JP5504821B2 (ja) * 2009-10-26 2014-05-28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容器搬送装置
CN101786545B (zh) * 2009-12-30 2011-12-21 沈阳东大三建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棒料输送装置及应用方法
CA2920806C (en) * 2012-11-30 2017-05-16 Intelligrated Headquarters Llc Accumulation control
JP5886328B2 (ja) * 2014-01-06 2016-03-16 三菱重工食品包装機械株式会社 アキュームコンベヤの搬送制御方法
JP6284809B2 (ja) * 2014-04-11 2018-02-28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アキュームコンベヤ装置
CN204433709U (zh) * 2015-01-29 2015-07-01 湖北福人金身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药瓶传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6126U (zh) * 1990-09-20 1992-05-14
JPH0544911U (ja) * 1991-11-20 1993-06-1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ユームレーシヨンコンベア
JP2006069744A (ja) * 2004-09-02 2006-03-16 Kirin Beverage Corp 容器処理ライン
CN103025632A (zh) * 2010-01-05 2013-04-03 东洋火热解决方案公司 累积式输送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8764A (zh) 2018-10-23
EP3428089A1 (en) 2019-01-16
EP3428089A4 (en) 2019-11-13
JP2017160000A (ja) 2017-09-14
TW201731747A (zh) 2017-09-16
WO2017154230A1 (ja) 2017-09-14
KR20180100382A (ko) 2018-09-10
KR102138613B1 (ko) 2020-07-28
CN108698764B (zh) 2021-04-13
JP6726490B2 (ja) 202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6205B (zh) 積載輸送機系統及搬送系統
JP5504821B2 (ja) 容器搬送装置
US201401236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Insert Individual Products Into Containers In An Automated Line
US8549818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products into containers in a picker line
US8113336B2 (en) Automated manipulator system to separate bundles,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KR101691943B1 (ko) 팔레타이저 및 이를 이용한 팔레타이저의 팔레트 유닛 이송 방법
JP5819618B2 (ja) ワーク移載システム
US929656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veying strip- or plate-shaped products
US99086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products into containers in a robot line
US9790036B2 (en) Product stand-up device
US11155421B2 (en) Conve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serially transported piece goods stream into a parallelly transported piece goods stream
JP5436084B2 (ja) 搬送装置
CA2952375A1 (en)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apparatus for slaughtered fish
US1192648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products
WO2017151051A1 (en) Transfer device, conveyor system comprising a transfer device, method for grouping objects by using a transfer device
US9938079B1 (en) Automated accumulator
JP4639699B2 (ja) 容器処理ライン
JP2016520495A (ja) マニピュレータ
JP2005245447A (ja) 放出ステーション付きの可変容量fifo型貯蔵所
JP2005067863A (ja) 方向転換装置
JP2020050514A (ja) 搬送装置、搬送方法及び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70021049A (ko) 과일 적재용 트레이 이송장치
US11511941B2 (en) Discharge belt for a palletising device
JP2018135182A (ja) 容器搬送装置
JP5816001B2 (ja) 選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