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5479B -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 Google Patents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5479B
TWI625479B TW105123539A TW105123539A TWI625479B TW I625479 B TWI625479 B TW I625479B TW 105123539 A TW105123539 A TW 105123539A TW 105123539 A TW105123539 A TW 105123539A TW I625479 B TWI625479 B TW I6254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chain
restrictive
members
restri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3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2247A (zh
Inventor
手塚貴之
志氣環
上野泰德
國井正史
Original Assignee
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椿本鏈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2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2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4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30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B65G17/38Chains or like traction elements; Connections between traction elements and load-carr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2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 F16G13/16Hauling- or hoisting-chains so called ornamental chains with 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electric cables, hose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18Chains having special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 F16G15/12Chain lin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0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extensible carrier for the cable, e.g. self-coiling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75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formed by a succession of articulated un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7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其具備以沿著直列方向(X)排列的方式拆裝自如地安裝於鍊條(25)的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並限制鍊條(25)的彎曲。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具有第1卡合部(44),該第1卡合部(44)在鍊條(25)往和直列方向(X)交叉的方向中的第1方向(Z1)彎曲時,藉著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卡合來限制鍊條(25)往第1方向(Z1)的彎曲。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具有第2卡合部(50),該第2卡合部(50)在鍊條(25)往和第1方向(Z1)相反的第2方向(Z2)彎曲時,藉著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卡合來限制鍊條(25)往第2方向(Z2)的彎曲。

Description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本發明關於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安裝於鍊條並限制該鍊條的彎曲。
一般而言,作為鍊條,已知有複數個鏈節板可旋動地連結成直列的構成者。在這樣的鍊條之中,有具備限制彎曲手段(該限制彎曲手段係用以限制鍊條的彎曲度)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限制彎曲手段具備:銷,其突設於各內鏈節板的外側面;以及長孔,其以在各外鏈節板上延伸成圓弧狀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長度地形成。   並且,因為銷和長孔卡合,銷只能移動長孔的長度部分,因此內鏈節板相對於外鏈節板的搖動角被限制在一定的角度以內。其結果,鍊條的彎曲限度將被設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平4-9329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於上述般的鍊條,構成限制彎曲手段的銷以及長孔係一體形成於內鏈節板以及外鏈節板。因此,在欲變更鍊條的彎曲限度的時候,必須重新製作內鏈節板以及外鏈節板。因此而有鍊條的通用性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係著眼於這種存在於先前技術的問題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鍊條的通用性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用以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於下述,針對用以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及其功效加以記載。
用以解決上述問題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安裝於以複數個鏈節直列地連結成可旋動的方式形成的鍊條,前述複數個鏈節包含連結成可相互旋動的複數對鏈節,並藉著限制各對的2個鏈節彼此的旋動範圍來限制前述鍊條的彎曲,該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具備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其以沿著前述鍊條的直列方向排列的方式拆裝自如地安裝於前述鍊條,前述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各自具有:第1卡合部,其在前述鍊條往和前述直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中的第1方向彎曲時,藉著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1方向的彎曲;以及第2卡合部,其在前述鍊條往和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彎曲時,藉著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2方向的彎曲。
根據此構成,由於可藉由替換限制彎曲構件來變更鍊條的彎曲限度,可提高鍊條的通用性。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前述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各自具備:第1限制彎曲構件,其具有前述第1卡合部;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其具有前述第2卡合部,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係藉由該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第1卡合部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第1卡合部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1方向的彎曲,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藉由該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第2卡合部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第2卡合部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2方向的彎曲。
根據此構成,由於具有第1卡合部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和具有第2卡合部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獨立的構件,故可各別交換第1限制彎曲構件和第2限制彎曲構件。因此,可各別變更鍊條往第1方向側的彎曲限度和鍊條往第2方向側的彎曲限度。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前述鍊條係由前述複數對鏈節、將各對的2個鏈節各自可旋動地連結的複數個銷、以及筒狀的複數個襯套所構成,各銷插入於前述複數個襯套之中的相對應的1個襯套中;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具有一對第1臂部,其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將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從前述直列方向的兩側挾持,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具有一對第2臂部,其在第2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將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從前述直列方向的兩側挾持。
根據此構成,可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各自容易且穩定地安裝於鍊條上。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由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一對第1臂部所挾持的2個襯套、和由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相對應的1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一對第2臂部所挾持的2個襯套,其中1個襯套為共通的襯套。
根據此構成,可對於鍊條安裝更多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具備形成於一對第1臂部之間的第1插入部,並於該第1插入部插入有: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其中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2臂部之中的1個第2臂部;以及另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2臂部之中的1個第2臂部,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具備形成於一對第2臂部之間的第2插入部,並於該第2插入部插入有: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其中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1臂部之中的1個第1臂部;以及另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1臂部之中的1個第1臂部。
根據此構成,可充分確保第1臂部以及第2臂部的長度。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前述鍊條係由前述複數對鏈節、將各對的2個鏈節各自可旋動地連結的複數個銷、以及筒狀的複數個襯套所構成,各銷插入於前述複數個襯套之中的相對應的1個襯套中;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具有第1嵌合部,其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嵌合於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之間,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具有第2嵌合部,其在第2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嵌合於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之間。
根據此構成,可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各自容易且穩定地安裝於鍊條上。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前述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係限制前述鍊條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前述第1方向彎曲,並容許往前述第2方向的前述鍊條的彎曲至前述鍊條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為止。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係限制前述鍊條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前述第1方向彎曲,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容許往前述第2方向的前述鍊條的彎曲至前述鍊條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為止。
根據此構成,例如,在以將鍊條的其中一端固定於固定部並形成彎曲部同時將另一端固定於配置在固定部上方的移動體的狀態下使移動體於水平方向來回移動的方式使用的時候,可使追隨移動體的來回移動而來回移動的鍊條的軌道穩定。
於上述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較佳為,前述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各自具備:第1限制彎曲構件,其具有前述第1卡合部;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其具有前述第2卡合部,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在前述直列方向上交互地配置,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係藉由該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第1卡合部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1方向的彎曲,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藉由該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第2卡合部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2方向的彎曲。
根據此構成,由於具有第1卡合部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和具有第2卡合部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是獨立的構件,故可各別交換第1限制彎曲構件和第2限制彎曲構件。因此,可各別變更鍊條往第1方向側的彎曲限度和鍊條往第2方向側的彎曲限度。
〈發明的功效〉
根據本發明,可提高鍊條的通用性。
(第1實施方式)
以下,依照圖式說明將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安裝於鍊條上,並將該鍊條作為構成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多關節支撐構件使用的情況的第1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具備:複數個管狀構件12,其由合成樹脂所構成,且具有可撓性;複數個長條的多關節支撐構件13,其插通於管狀構件12;以及複數個固定構件14,其各自連結在各多關節支撐構件13的長邊方向的兩端。於本實施方式使用7條管狀構件12、以及2條多關節支撐構件13。7條管狀構件12皆為長條圓筒狀,並在以構成帶狀的方式並列的狀態下相互地連結或一體形成。
在7條管狀構件12中位於兩端的2條管狀構件12中,分別插入有多關節支撐構件13。在7條管狀構件12之中,除去兩端的2條管狀構件12而剩下的5條管狀構件12中,分別插入有作為具有可撓性的長條物的複數條被覆線15。亦即,如將插入有多關節支撐構件13的管狀構件12稱為第1管狀構件12a,並將插入有被覆線15的管狀構件12稱為第2管狀構件12b,本實施方式中的7條管狀構件12,是由2條第1管狀構件12a、以及5條第2管狀構件12b所構成。於本實施方式,在各第2管狀構件12b中插入有6條被覆線15。各被覆線15,係藉由將電線16以絕緣體17被覆所形成。
如圖3所示,被覆線15係用於從設備20內的電源20a對可移動地設置於設備20上的移動體21,供給電力;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是為了保護被覆線15並同時予以導引所用。位於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固定端的2個固定構件14稱為第1固定構件14a,其固定於設備20中與例如移動體21的移動路徑幾乎平行的安裝面22的既定位置。位於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移動端的2個固定構件14稱為第2固定構件14b,其固定於移動體21。
插入於各第2管狀構件12b內的被覆線15中比第1固定構件14a更往外側延出的部分,連接於設備20內的電源20a的供電端子。插入於各第2管狀構件12b內的被覆線15中比第2固定構件14b更往外側延出的部分,連接於移動體21內的電氣裝置21a的受電端子。藉此,從設備20內的電源20a經由各被覆線15而對移動體21內的電氣裝置21a供給所需的電力。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其在第1固定構件14a和第2固定構件14b之間,從固定端往移動體21的移動方向中和前往移動端的方向為相反的方向延伸,同時形成有半圓弧狀的彎曲部11a且其延伸之方向係相反。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是在從該彎曲部11a到移動端為止沿著移動體21的移動方向在空中幾乎筆直地延伸的狀態下配置。
並且,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是將插入於第2管狀構件12b的各被覆線15(參照圖1),配合固定有第2固定構件14b的移動體21的來回移動加以保護同時導引。此情況下,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彎曲部11a追隨移動體21的來回移動而來回移動。
如圖4所示,多關節支撐構件13具備:鍊條25、以及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其安裝於鍊條25並限制鍊條25的彎曲。於本實施方式,鍊條25係例如以不鏽鋼等金屬構成;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係以合成樹脂所構成。
如圖5及圖6所示,鍊條25具備複數個內鏈節27、以及複數個外鏈節29。各內鏈節27具備2個內鏈節板26,其在寬度方向Y相對向。各外鏈節29具備2個外鏈節板28,其在寬度方向Y相對向。
內鏈節27的相對向的2個內鏈節板26之間的間隔,係設定成比外鏈節29的相對向的2個外鏈節板28之間的間隔更小。亦即,外鏈節29的2個外鏈節板28之間的間隔,係設定成比內鏈節27的2個內鏈節板26之間的間隔更大。鍊條25,係藉由複數個內鏈節27以及複數個外鏈節29交互地配置,並且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內鏈節27以及外鏈節29的端部彼此可旋動地連結,而形成為具有既定的長度。
各內鏈節板26以及各外鏈節板28係板狀,該板狀係沿著直列方向X帶有圓角地延伸同時在直列方向X的中央部稍微內縮。直列方向X係與將鍊條25從其長邊方向的其中一側牽拉而移動之際的移動方向一致。並且,各內鏈節板26以及各外鏈節板28係配置成相互平行。
因此,本實施方式的鍊條25,構成為直列方向X中於內鏈節27的第1端以及第2端處的內鏈節板26彼此之間的間隔互為相等,而且構成為於外鏈節29的第1端以及第2端處的外鏈節板28彼此之間的間隔相等。亦即,本實施方式的鍊條25係所謂平板式的鍊條。
於內鏈節板26的兩端部,以貫通於寬度方向Y的方式形成有圓形的第1插入孔30。寬度方向Y係與內鏈節板26的厚度方向一致。在內鏈節27中相對向的2個內鏈節板26之間,以保持內鏈節板26之間的距離的方式,安裝有圓筒狀的襯套31。各襯套31係以將相對向的2個內鏈節板26之間架起橋梁的方式,兩端部插嵌於各內鏈節板26的第1插入孔30。
於外鏈節板28的兩端部,以貫通於寬度方向Y的方式形成有圓形的第2插入孔33。寬度方向Y亦和外鏈節板28的厚度方向一致。銷32可插嵌於第2插入孔33,該銷32係圓柱狀且具有比襯套31的內徑更小一些的外徑。各內鏈節27係在2個內鏈節板26之間安裝2個襯套31而形成。外鏈節29的外鏈節板28,係經由銷32從內鏈節27中的內鏈節板26的外側可旋動地連結於內鏈節27的內鏈節板26。
於此情況,銷32的中間部可旋轉地插入於安裝在內鏈節27的2個內鏈節板26之間的襯套31。銷32的兩端部插嵌在外鏈節29的外鏈節板28的第2插入孔33中。亦即,銷32的兩端部,於第2插入孔33各自嵌合於一對外鏈節板28。
因此,鍊條25,係藉由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內鏈節27的2個內鏈節板26和外鏈節29的2個外鏈節板28在直列方向X上相對應的端部彼此經由銷32以及襯套31可旋動地連結而形成。亦即,鍊條25,係藉著在複數個內鏈節27和複數個外鏈節29交互配置的狀態下,以銷32以及襯套31可旋動地連結成直列而形成。
如圖4以及圖7所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具備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該等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以沿著鍊條25的長邊方向排列的方式拆裝自如地安裝於鍊條25。鍊條25的長邊方向與直列方向X一致。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構成限制彎曲構件。
於鍊條25,如將筆直延伸的部分稱為直線部分,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係安裝於鍊條25的直線部分中的高度方向Z的第1方向Z1側(於圖7為上側)。於此,高度方向Z對應於與直列方向X以及寬度方向Y的兩方向交叉的方向,第1方向Z1側對應於高度方向Z的其中一側。於本實施方式,高度方向Z對應於與直列方向X以及寬度方向Y兩者正交的方向。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安裝於鍊條25的直線部分中與第1方向Z1側相反的第2方向Z2側(於圖7中為下側)。亦即,第2方向Z2側對應於高度方向Z的另一側。
如圖8以及圖10所示,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具備第1本體部40、以及一對第1臂部41。第1本體部40,具有直列方向X較長的略矩形板狀的形狀。一對第1臂部41位於第1本體部40的第2方向Z2側之面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端部,而且設置成從該等兩端部的寬度方向Y中的中央部沿著第2方向Z2突出。一對第1臂部41中比高度方向Z的中央部更靠近前端側的部分(第2方向Z2側的部分)往內側傾斜少許。
於一對第1臂部41的基端部的內側,各自形成有與襯套31的外周面相對應的第1圓弧面42。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安裝於鍊條25之際,一對第1臂部41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於第1圓弧面42從直列方向X的兩側挾持。位於一對第1臂部41之間的第1本體部40的中央部,形成有將第1本體部40於高度方向Z貫通的作為第1插入部的第1貫通孔43。
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外側面,第1方向Z1側的那一半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1卡合部44,第2方向Z2側的那一半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1抵接部45。第1卡合部44對於寬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兩方向為平行。第1抵接部45對於寬度方向Y為平行而且對於高度方向Z為往內側傾斜少許。
如圖9以及圖10所示,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具備:第2本體部46、以及一對第2臂部47。第2本體部46,具有直列方向X較長的略矩形板狀的形狀。一對第2臂部47位於第2本體部46的第1方向Z1側之面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端部,而且設置成從該等兩端部的寬度方向Y的中央部沿著第1方向Z1突出。一對第2臂部47中比高度方向Z的中央部更靠近基端側的部分(第2方向Z2側的部分)往外側傾斜少許。
於一對第2臂部47的基端部中的內側,各自形成有與襯套31的外周面對應的第2圓弧面48。在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安裝於鍊條25之際,一對第2臂部47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於第2圓弧面48從直列方向X的兩側挾持。
位於一對第2臂部47之間的第2本體部46的中央部,形成有將第2本體部46於高度方向Z貫通的作為第2插入部的第2貫通孔49。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外側面,第2方向Z2側的那一半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2卡合部50,第1方向Z1側的那一半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2抵接部51。
第2抵接部51係對於寬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兩方向為平行。第2卡合部50對於寬度方向Y為平行而且對於高度方向Z為往內側傾斜少許。並且,第2卡合部50與第1抵接部45平行;第2抵接部51與第1卡合部44平行。
如圖10所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係在將鍊條25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下安裝於鍊條25。此情況下,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係以從第1方向Z1側藉由一對第1臂部41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依序挾持的方式安裝於鍊條25。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36接觸。另一方面,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係以從第2方向Z2側藉由一對第2臂部47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依序挾持的方式安裝於鍊條25。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37接觸。
此外,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所挾持的2個襯套31之中其中一方的襯套31,係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之中其中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挾持。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所挾持的2個襯套31之中另一方的襯套31,係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之中另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挾持。
此外,1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所挾持的2個襯套31之中其中一方的襯套31,係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之中其中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挾持。另一方面,1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所挾持的2個襯套31之中另一方的襯套31,係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之中另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挾持。
亦即,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所挾持的2個襯套31、與對應於該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所挾持的2個襯套31,其中1個襯套31為共通的襯套。亦即,各襯套31,係藉由1個第1臂部41和1個第2臂部47從直列方向X的兩側挾持。
此外,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貫通孔43插入有: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之中其中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2個第2臂部47之中的1個第2臂部47的前端部;以及另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2個第2臂部47之中的1個第2臂部47的前端部。於此情況,插入於第1貫通孔43的第2臂部47的前端部不從第1貫通孔43突出。
另一方面,1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貫通孔49插入有: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之中其中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2個第1臂部41之中的1個第1臂部41的前端部;以及另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2個第1臂部41之中的1個第1臂部41的前端部。於此情況,插入於第2貫通孔49的第1臂部41的前端部不從第2貫通孔49突出。
如圖7以及圖10所示,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係以第1卡合部44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卡合部44卡合來限制內鏈節27和外鏈節29的相對旋動範圍,藉此限制鍊條25往第1方向Z1的彎曲。
於本實施方式,第1限制彎曲構件36限制鍊條25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彎曲。因此,多關節支撐構件13,從直線姿勢(圖10所示的姿勢)更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側(圖10中的上側)的彎曲(旋動)將被限制。
如圖7以及圖11所示,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係以第2卡合部50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卡合部50卡合來限制內鏈節27和外鏈節29的相對旋動範圍,藉此限制鍊條25往第2方向Z2的彎曲。於本實施方式,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容許往第2方向Z2的鍊條25的彎曲到鍊條25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R的彎曲姿勢(圖11所示的姿勢)為止。
因此,多關節支撐構件13,其往第2方向Z2側(圖11中的下側)的彎曲被限制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為止的範圍。亦即,多關節支撐構件13往第2方向Z2側的彎曲被限制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而無法彎曲至比既定的彎曲半徑R更小的彎曲半徑。
換言之,如圖1以及圖3所示,多關節支撐構件13的最小彎曲半徑是以下述方式設定:在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於固定端固定在設備20上而且於移動端固定在移動體21上的情況下,形成於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固定端和移動端之間的彎曲部11a的彎曲半徑不會比既定的彎曲半徑更小。
此外,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中在彎曲部11a和移動端之間於空中幾乎水平地延伸的部分,因為自身重量而受到垂下方向的力。此時,於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該部分,由於多關節支撐構件13構成為不會從直線狀的配置狀態往與可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彎曲,所以多關節支撐構件13往垂下方向的彎曲將被限制。插入於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中的兩端的2個第1管狀構件12a內的2個多關節支撐構件13係以該等多關節支撐構件13能夠彎曲的方向為一致的方式進行配置。
其次,針對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1以及圖3所示,於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位於其寬度方向的兩端的2個第1管狀構件12a分別插入有多關節支撐構件13。這2個多關節支撐構件13,配置成可彎曲的方向為一致。並且,在將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安裝於圖3所示的設備20時,以多關節支撐構件13中可彎曲之側與彎曲部11a的內周側一致的方式,將第1固定構件14a固定於安裝面22,同時將第2固定構件14b固定於移動體21。
被覆線15係在移動體21沿著一方向(圖3中為左右方向)來回移動時,在隔著第1以及第2管狀構件12a、12b以多關節支撐構件13支撐的狀態下進行導引。此時,彎曲部11a的彎曲半徑保持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以上的大小。並於此時,在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中的彎曲部11a和第2固定構件14b之間的部分,因為自身重量而作用有垂下方向的力。該垂下方向,由於係限制多關節支撐構件13從直線狀彎曲的方向,故可減低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垂下量。
多關節支撐構件13在追隨移動體21的來回移動而來回移動之際,其姿勢在直線姿勢(圖10所示的姿勢)和彎曲姿勢(圖11所示的姿勢)之間反覆變化。並且,如圖10所示,在多關節支撐構件13配置成直線姿勢的時候,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卡合部44彼此卡合同時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抵接部51彼此卡合。
另一方面,如圖11所示,在多關節支撐構件13配置成彎曲姿勢的時候,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卡合部50彼此卡合同時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抵接部45彼此卡合。此時,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臂部47抵接於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貫通孔43的內側面。第2臂部47對於第1貫通孔43內側面的抵接,成為將多關節支撐構件13的彎曲限制在彎曲姿勢為止之際的輔助,同時抑制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從鍊條25脱落。
如上所述,只要將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安裝於一般的鍊條25,便可限制鍊條25往高度方向Z的彎曲。因此,可合適地將安裝有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的鍊條25作為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的多關節支撐構件13使用。
此外,只要預先準備第1卡合部44角度不同的複數種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卡合部50角度不同的複數種第2限制彎曲構件37,替換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便可容易地變更鍊條25的彎曲限度,故可提高鍊條25的通用性。於此情況,藉由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和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各別交換,便可各別容易地變更鍊條25的第1方向Z1側的彎曲限度和鍊條25的第2方向Z2側的彎曲限度。
在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安裝於鍊條25的時候,在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各別橫跨到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的狀態下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以手指壓進鍊條25即可。另一方面,在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從鍊條25拆下的時候,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以手指夾住從鍊條25拔出亦可,以用細長棒狀的物品撬開的方式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從鍊條25拆下亦可。
根據如上詳述的第1實施方式,可發揮下述的效果。
(1)構成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係拆裝自如地安裝於鍊條25。因此,只要預先準備第1卡合部44角度不同的複數種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卡合部50角度不同的複數種第2限制彎曲構件37,替換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便可容易地變更鍊條25的彎曲限度,可提高鍊條25的通用性。於此情況,藉著各別交換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和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可各別容易地變更鍊條25的第1方向Z1側的彎曲限度和鍊條25的第2方向Z2側的彎曲限度。
(2)構成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各自具有一對第1臂部41以及一對第2臂部47,其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安裝於鍊條25之際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予以挾持。因此,可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各自容易且穩定地安裝於鍊條25。
(3)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中,以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一對第1臂部41所挾持的2個襯套31、以及以對應於該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一對第2臂部47所挾持的2個襯套31,1個襯套31係共通的襯套。因此,可對於鍊條25安裝更多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
(4)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具有形成於一對第1臂部41之間的第1貫通孔43。於第1貫通孔43,插入有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之中其中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2個第2臂部47之中的1個第2臂部47,以及另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2個第2臂部47之中的1個第2臂部47。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具有形成於一對第2臂部47之間的第2貫通孔49。於第2貫通孔49,插入有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之中其中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2個第1臂部41之中的1個第1臂部41,以及另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2個第1臂部41之中的1個第1臂部41。因此,由於能夠充分確保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中的第1臂部41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中的第2臂部47的長度,可以充分確保第1臂部41以及第2臂部47對於襯套31的挾持力。
(5)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中,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係限制鍊條25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彎曲;第2限制彎曲構件37,係容許往第2方向Z2的鍊條25的彎曲到鍊條25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R為止。因此,在以將鍊條25的其中一端固定於安裝面22同時形成彎曲部11a並將另一端固定在配置於安裝面22上方的移動體21的狀態下使移動體21於水平方向來回移動的方式使用的時候,可使追隨移動體21的來回移動而來回移動的鍊條25的軌道穩定。
(6)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中,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只需要將一對第1臂部41以及一對第2臂部47各自對於襯套31以手工作業嵌入,不需要工具等便可容易地安裝於鍊條25。
(第2實施方式)
其次,將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的第2實施方式以和第1實施方式的不同點為中心根據圖式加以說明,對於和第1實施方式共通的點省略說明。對於和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構件附上和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符號。
如圖12所示,於第2實施方式,第1實施方式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中的多關節支撐構件13,變更為多關節支撐構件55。亦即,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變更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多關節支撐構件55具備:鍊條25;以及合成樹脂製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其安裝於鍊條25並限制鍊條25的彎曲。
如圖12以及圖15所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具備: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58。該等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58係以沿著鍊條25的直列方向X排列的方式拆裝自如地安裝於鍊條25。於鍊條25,如將筆直延伸的部分稱為直線部分,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57安裝於鍊條25的直線部分中的高度方向Z的第1方向Z1側(圖15中為上側)。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安裝於鍊條25的直線部分中與第1方向Z1側相反的第2方向Z2側(圖15中為下側)。
如圖13以及圖15所示,第1限制彎曲構件57具備:第1本體部59、以及第1嵌合部60。第1本體部59具有:較長於直列方向X的略矩形板狀的形狀。第1嵌合部60位於第1本體部59的第2方向Z2側的面中的中央部,並以沿著第2方向Z2突出的方式設置。亦即,第1限制彎曲構件57從寬度方向Y觀看為大略T字狀。於第1嵌合部60的基端部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側各自形成有與襯套31的外周面對應的第1圓弧面61。
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57安裝於鍊條25之際,第1嵌合部60在第1圓弧面61嵌合於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之間。亦即,第1嵌合部60於第1圓弧面61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所挾持。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本體部59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側面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1卡合部62。第1卡合部62對於寬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兩方向為平行。
如圖14以及圖15所示,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具備:第2本體部63、以及第2嵌合部64。第2本體部63具有:較長於直列方向X的略矩形板狀的形狀。第2嵌合部64位於第2本體部63的第1方向Z1側的面中的中央部,並設置成沿著第1方向Z1突出。亦即,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從寬度方向Y觀看為大略T字狀。第2嵌合部64的基端部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側,各自形成有與襯套31的外周面對應的第2圓弧面65。
在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安裝於鍊條25之際,第2嵌合部64在第2圓弧面65嵌合於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之間。亦即,第2嵌合部64在第2圓弧面65以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所挾持。
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本體部63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側面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2卡合部66。第2卡合部66,對於寬度方向Y為平行並且對於高度方向Z為傾斜少許。具體而言,第2卡合部66以愈朝向第2嵌合部64側第2本體部63中的直列方向X的寬度愈寬的方式傾斜。
如圖15所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係在將鍊條25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下安裝於鍊條25。於此情況,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係以第1嵌合部60從第1方向Z1側嵌合於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之間的狀態下,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57接觸。
另一方面,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58,雖然第2嵌合部64從第2方向Z2側嵌合於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之間,但並未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58接觸。在鍊條25的複數個襯套31之間,沿著直列方向X交互地嵌合有: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嵌合部60和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嵌合部64。
如圖15所示,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係藉由下述方式來限制鍊條25的往第1方向Z1的彎曲:其第1卡合部62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卡合部62卡合來限制內鏈節27(參照圖7)和外鏈節29(參照圖7)的相對旋動範圍。
於本實施方式,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係限制鍊條25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彎曲。因此,多關節支撐構件55被限制從直線姿勢(圖15所示的姿勢)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側(圖15中的上側)彎曲(旋動)。
在多關節支撐構件55為直線姿勢的時候,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嵌合部60的前端面雖然不接觸於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本體部63,但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嵌合部64的前端面會和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本體部59接觸。
如圖16所示,第2限制彎曲構件58,係藉由以下方式限制鍊條25的往第2方向Z2的彎曲:其第2卡合部66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卡合部66卡合而限制內鏈節27(參照圖7)和外鏈節29(參照圖7)的相對旋動範圍。於本實施方式,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容許往第2方向Z2的鍊條25的彎曲到鍊條25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R的彎曲姿勢(圖16所示的姿勢)為止。
因此,多關節支撐構件55,其往第2方向Z2側(圖16中的下側)的彎曲限制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為止的範圍。亦即,多關節支撐構件55,往第2方向Z2側的彎曲限制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而無法彎曲至比既定的彎曲半徑R更小的彎曲半徑。
多關節支撐構件55為彎曲姿勢的時候,雖然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嵌合部60的前端面和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本體部63接觸,但第2限制彎曲構件58的第2嵌合部64的前端面不和第1限制彎曲構件57的第1本體部59接觸。於此情況,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不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57接觸。
根據以上詳述的第2實施方式,除了上述(1)以及(5)的效果外,還可發揮如下所述的效果。
(7)構成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各自具有第1嵌合部60以及第2嵌合部64,其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安裝於鍊條25之際,嵌合於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之間。因此,可將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容易且穩定地各自安裝於鍊條25。
(8)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中,第1限制彎曲構件57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58,只需要將第1嵌合部60以及第2嵌合部64各自以手工作業嵌入於襯套31之間,不需要工具等便可容易地安裝於鍊條25。
(第3實施方式)
其次,將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的第3實施方式以和第1實施方式的不同點為中心根據圖式加以說明,對於和第1實施方式共通的點省略說明。對於和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構件附上和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符號。
如圖17所示,於第3實施方式,第1實施方式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11中的多關節支撐構件13,變更為多關節支撐構件70。亦即,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變更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71。多關節支撐構件70具備:鍊條25;以及合成樹脂製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71,其安裝於鍊條25並限制鍊條25的彎曲。
如圖17以及圖19所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71具備: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72,該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72係以沿著鍊條25的直列方向X排列的方式拆裝自如地安裝於鍊條25。於鍊條25,如將筆直延伸的部分稱為直線部分,各限制彎曲構件72係安裝於鍊條25的直線部分中的高度方向Z的第1方向Z1側(圖17中為上側)。
如圖18以及圖19所示,限制彎曲構件72具備:本體部74、以及一對臂部75。本體部74具有:較長於直列方向X的略矩形板狀的形狀。一對臂部75位於本體部74的第2方向Z2側的面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端部,並以從該等兩端部的寬度方向Y中的中央部沿著第2方向Z2突出的方式設置。一對臂部75中的比起高度方向Z的中央部更靠近前端側的部分(第2方向Z2側的部分)往內側傾斜少許。
於本體部74的第2方向Z2側的面中的中央部,以沿著第2方向Z2突出的方式設有嵌合部76。在高度方向Z的嵌合部76的長度,設定成比一對臂部75的長度更短。限制彎曲構件72具有圓弧面77,其設置於從直列方向X中的嵌合部76的兩側直到一對臂部75的基端部中的內側的部分。圓弧面77係與襯套31的外周面對應。
在限制彎曲構件72安裝於鍊條25之際,一對臂部75於圓弧面77從直列方向X的兩側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予以挾持,同時嵌合部76在圓弧面77嵌合於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之間。
限制彎曲構件72中的直列方向X的兩外側面,第1方向Z1側的那一半各自構成T字狀的第1卡合部78;第2方向Z2側的那一半各自構成矩形的第2卡合部79。第1卡合部78對於寬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兩方向為平行。第2卡合部79對於寬度方向Y為平行並且對於高度方向Z為往內側傾斜少許。
如圖19所示,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71係在將鍊條25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下安裝於鍊條25。於此情況,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72係配置成從第1方向Z1側以一對臂部75依序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2個襯套31予以挾持,同時嵌合部76嵌合於以該一對臂部75所挾持的2個襯套31之間。各限制彎曲構件72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72接觸。
如圖19所示,限制彎曲構件72係藉由以下方式限制鍊條25往第1方向Z1彎曲:其第1卡合部78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72的第1卡合部78卡合來限制內鏈節27(參照圖7)和外鏈節29(參照圖7)的相對旋動範圍。於本實施方式,限制彎曲構件72限制鍊條25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彎曲。
因此,多關節支撐構件70,從直線姿勢(圖19所示的姿勢)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側(圖19中的上側)的彎曲(旋動)被限制。在多關節支撐構件70為直線姿勢時,限制彎曲構件72的第2卡合部79不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72的第2卡合部79接觸。
如圖20所示,限制彎曲構件72,係藉由以下方式限制鍊條25往第2方向Z2彎曲:其第2卡合部79和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72的第2卡合部79卡合來限制內鏈節27(參照圖7)和外鏈節29(參照圖7)的相對旋動範圍。於本實施方式,限制彎曲構件72容許往第2方向Z2的鍊條25的彎曲到鍊條25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R的彎曲姿勢(圖20所示的姿勢)為止。
因此,多關節支撐構件70,其往第2方向Z2側(圖20的下側)的彎曲限制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為止的範圍。亦即,多關節支撐構件70,往第2方向Z2側的彎曲限制在既定的彎曲半徑R,而無法彎曲至比既定的彎曲半徑R更小的彎曲半徑。在多關節支撐構件70為彎曲姿勢的時候,限制彎曲構件72的第1卡合部78不與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72的第1卡合部78接觸。
根據以上詳述的第3實施方式,除了上述(1)以及(5)的效果外,還可發揮如下所述的效果。
(9)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71由於是以1種限制彎曲構件72所構成,與第1實施方式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以及第2實施方式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56相比,可減少構成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的構件的種類。
(10)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71中,限制彎曲構件72只需要將一對臂部75以及嵌合部76對於襯套31以手工作業嵌入,不需要工具等便可容易地安裝於鍊條25。
(變更例)
各實施方式亦可如下所述般地進行變更。
・如圖21所示,第1實施方式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係對於鍊條25將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在直列方向X上交互地安裝亦可。於此情況,第1限制彎曲構件36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將沿著直列方向X排列的複數個襯套31不重複地各挾持2個。並且,在多關節支撐構件13為直線姿勢的時候,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卡合部44和在直列方向X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抵接部51卡合,同時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抵接部45從在直列方向X上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卡合部50離開。另一方面,在多關節支撐構件13為彎曲姿勢的時候,如圖22所示,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抵接部45與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卡合部50卡合,同時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卡合部44從相鄰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抵接部51離開。
・於圖21以及圖22所示的變形例的多關節支撐構件13,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貫通孔43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貫通孔49之中其中至少一方省略亦可。
・代替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貫通孔43以及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貫通孔49,亦可將以不貫通第1本體部40以及第2本體部46的方式各自形成於此等的凹部採用為第1插入部以及第2插入部。於此情況,於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凹部插入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第2臂部47;於第2限制彎曲構件37的凹部插入第1限制彎曲構件36的第1臂部41。
・第1限制彎曲構件36、57以及限制彎曲構件72以容許鍊條25從直線姿勢進一步往第1方向Z1彎曲的方式構成亦可。
・在第3實施方式的限制彎曲構件72中省略嵌合部76亦可。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56、71係金屬製亦可。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56、71安裝於使用偏置鏈節(offset link)(該偏置鏈節係相對向的2個鏈節之間的間隔為其中一端側和另一端側不同)的所謂偏置鍊條亦可。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35、56、71安裝於滾子鍊條(該滾子鍊條係鍊條25中的襯套31插通於滾子而藉由襯套31可旋轉地支撐滾子)亦可。
・長條物除了係對移動體21供電用的被覆線15之外,例如對移動體21進行訊號傳送的光纖線纜、對移動體21供給氣體(例如空氣等)或液體(例如水或油等)等的軟管等亦可。
25‧‧‧鍊條
27‧‧‧作為鏈節的內鏈節
29‧‧‧作為鏈節的外鏈節
31‧‧‧襯套
32‧‧‧銷
35、56、71‧‧‧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36、57‧‧‧第1限制彎曲構件(限制彎曲構件)
37、58‧‧‧第2限制彎曲構件(限制彎曲構件)
41‧‧‧第1臂部
43‧‧‧作為第1插入部的第1貫通孔
44、62、78‧‧‧第1卡合部
47‧‧‧第2臂部
49‧‧‧作為第2插入部的第2貫通孔
50、66、79‧‧‧第2卡合部
60‧‧‧第1嵌合部
64‧‧‧第2嵌合部
72‧‧‧限制彎曲構件
R‧‧‧既定的彎曲半徑
X‧‧‧直列方向
Z1‧‧‧第1方向
Z2‧‧‧第2方向。
圖1係切斷第1實施方式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2係圖1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端面圖。 圖3係表示圖1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使用狀態的側面模式圖。 圖4係構成圖1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立體圖。 圖5係構成圖4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鍊條的分解立體圖。   圖6係圖5的鍊條的剖面圖。   圖7係圖4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8係構成圖4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立體圖。   圖9係構成圖4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立體圖。   圖10係表示圖4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直線姿勢的剖面圖。   圖11係表示圖4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彎曲姿勢的剖面圖。   圖12係構成第2實施方式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立體圖。   圖13係構成圖12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立體圖。   圖14係構成圖12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立體圖。   圖15係表示圖12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直線姿勢的剖面圖。   圖16係表示圖12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彎曲姿勢的剖面圖。   圖17係構成第3實施方式的長條物之導引裝置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立體圖。   圖18係構成圖17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限制彎曲構件的立體圖。   圖19係表示圖17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直線姿勢的剖面圖。   圖20係表示圖17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彎曲姿勢的剖面圖。   圖21係表示變更例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直線姿勢的剖面圖。   圖22係表示圖21的多關節支撐構件的彎曲姿勢的剖面圖。

Claims (6)

  1. 一種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安裝於以複數個鏈節直列地連結成可旋動的方式形成的鍊條,前述複數個鏈節包含連結成可相互旋動的複數對鏈節,並藉著限制各對的2個鏈節彼此的旋動範圍來限制前述鍊條的彎曲,其特徵為,具備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其以沿著前述鍊條的直列方向排列的方式拆裝自如地安裝於前述鍊條,前述複數個限制彎曲構件具有: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其具有第1卡合部,該第1卡合部在前述鍊條往和前述直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中的第1方向彎曲時,藉著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1方向的彎曲;以及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其具有第2卡合部,該第2卡合部在前述鍊條往和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彎曲時,藉著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限制彎曲構件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2方向的彎曲,前述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以及前述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在前述直列方向上交互地配置,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係藉由該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第1卡合部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第1卡合部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1方向的彎曲,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藉由該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第2卡合部和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其他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第2卡合部卡合來限制前述鍊條往前述第2方向的彎曲。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中,前述鍊條係由前述複數對鏈節、將各對的2個鏈節各自可旋動地連結的複數個銷、以及筒狀的複數個襯套所構成,各銷插入於前述複數個襯套之中的相對應的1個襯套中;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具有一對第1臂部,其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將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從前述直列方向的兩側挾持,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具有一對第2臂部,其在第2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將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從前述直列方向的兩側挾持。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中,由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1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一對第1臂部所挾持的2個襯套、和由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相對應的1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一對第2臂部所挾持的2個襯套,其中1個襯套為共通的襯套。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中,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具備形成於一對第1臂部之間的第1插入部,並於該第1插入部插入有: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其中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2臂部之中的1個第2臂部;以及另一方的第2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2臂部之中的1個第2臂部,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具備形成於一對第2臂部之間的第2插入部,並於該第2插入部插入有: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之中的其中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1臂部之中的1個第1臂部;以及另一方的第1限制彎曲構件的2個第1臂部之中的1個第1臂部。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中,前述鍊條係由前述複數對鏈節、將各對的2個鏈節各自可旋動地連結的複數個銷、以及筒狀的複數個襯套所構成,各銷插入於前述複數個襯套之中的相對應的1個襯套中;各第1限制彎曲構件具有第1嵌合部,其在第1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嵌合於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之間,各第2限制彎曲構件具有第2嵌合部,其在第2限制彎曲構件安裝於前述鍊條之際,嵌合於在前述直列方向上相鄰的2個襯套之間。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中任一項所記載的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其中,複數個第1限制彎曲構件,係限制前述鍊條從配置成直線狀的狀態進一步往前述第1方向彎曲,複數個第2限制彎曲構件,係容許往前述第2方向的前述鍊條的彎曲至前述鍊條的彎曲半徑成為既定的彎曲半徑為止。
TW105123539A 2015-07-29 2016-07-26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TWI6254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9910 2015-07-29
JP2015149910A JP6301876B2 (ja) 2015-07-29 2015-07-29 チェーン用屈曲制限アタッチメン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2247A TW201712247A (zh) 2017-04-01
TWI625479B true TWI625479B (zh) 2018-06-01

Family

ID=57884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3539A TWI625479B (zh) 2015-07-29 2016-07-26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8407B2 (zh)
JP (1) JP6301876B2 (zh)
KR (1) KR102069648B1 (zh)
CN (1) CN107850185B (zh)
DE (1) DE112016003396B4 (zh)
TW (1) TWI625479B (zh)
WO (1) WO2017018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1893B1 (fr) * 2017-09-29 2019-09-20 Total Raffinage Chimie Dispositif de support pour une chaine boutante pourvue d'ergots de support.
KR102033390B1 (ko) * 2018-10-23 2019-10-18 주식회사 루아시스템즈 케이블 베어
KR101995232B1 (ko) * 2018-11-01 2019-07-02 주식회사 브라이트코리아 전송라인 슬리브용 지지모듈
JP7396016B2 (ja) * 2019-12-17 2023-12-1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2978U (zh) * 1986-08-21 1988-03-03
JPH08231017A (ja) * 1995-02-27 1996-09-10 Daido Kogyo Co Ltd チェーンカバ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19065B (de) 1960-09-02 1961-12-07 Reimers Getriebe K G Laschenkette
US4114467A (en) * 1976-12-02 1978-09-19 Rexnord Inc. Snap-on wear pad
GB2153041B (en) * 1984-01-21 1987-01-14 Rexnord Kette Gmbh & Co Kg Load transmitting chain with plate links
JPH037478Y2 (zh) * 1986-09-30 1991-02-25
JPH0493290A (ja) 1990-08-08 1992-03-26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ト方法
US5042244A (en) * 1990-05-21 1991-08-27 Drives-Incorporated Roof top chain
DE9006153U1 (zh) * 1990-05-31 1990-08-02 Rexnord Kette Gmbh & Co Kg, 5240 Betzdorf, De
JP2538892Y2 (ja) 1991-01-09 1997-06-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チエン
JPH0564559U (ja) * 1991-05-29 1993-08-27 株式会社江沼チェン製作所 緩衝材付きチェーン
JP2895761B2 (ja) * 1994-10-19 1999-05-24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カバーの誤着防止装置
DE19983305T1 (de) * 1998-06-18 2001-07-26 Interlock Group Ltd Mehrgliedriges Verbindungsteil
JP4556031B2 (ja) * 2000-05-02 2010-10-06 吉田 英次 チェーンカバー
US6662545B1 (en) * 2002-11-05 2003-12-16 Masakazu Yamamoto Chain cover
US6858797B2 (en) * 2002-11-22 2005-02-22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Support member for an assembly
US6945388B2 (en) * 2004-02-02 2005-09-20 Rexnord Industries, Inc. Anti-shingling product conveying chain
ATE552440T1 (de) * 2007-08-28 2012-04-15 Vkr Holding As Druck-zug-kette und aktuator
TW200923229A (en) 2007-11-26 2009-06-01 Kmc Chain Ind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for chain plates of chain
US9243685B2 (en) * 2008-04-18 2016-01-26 Automatic Technology (Australia) Pty. Lt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EP2146033B1 (en) * 2008-07-18 2017-04-26 WindowMaster International A/S Push-pull chain and actuator
JP4749494B1 (ja) * 2010-04-02 2011-08-17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用多関節支持部材
JP6002656B2 (ja) * 2013-12-04 2016-10-0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フラット状伝送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2978U (zh) * 1986-08-21 1988-03-03
JPH08231017A (ja) * 1995-02-27 1996-09-10 Daido Kogyo Co Ltd チェーンカバ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33545A (ko) 2018-04-03
JP6301876B2 (ja) 2018-03-28
CN107850185A (zh) 2018-03-27
US20180195581A1 (en) 2018-07-12
US10718407B2 (en) 2020-07-21
WO2017018381A1 (ja) 2017-02-02
DE112016003396B4 (de) 2022-02-17
CN107850185B (zh) 2019-12-27
KR102069648B1 (ko) 2020-01-23
TW201712247A (zh) 2017-04-01
JP2017032010A (ja) 2017-02-09
DE112016003396T5 (de)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5479B (zh) 用於鍊條的限制彎曲附接件
WO2016175080A1 (ja) 長尺物の案内装置及び固定部材
JP6133278B2 (ja) ケーブル保持具
TW201723345A (zh)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及導軌
TWI592589B (zh) 長條物之導引裝置
TWI628676B (zh) 纜線
JP5265021B2 (ja) スピルオーバーフィッティング
KR20090113176A (ko) 케이블류 보호 안내 장치
US9765852B2 (en) Device for guiding long object
US9411117B1 (en)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KR20140081667A (ko) 케이블류 보호안내장치
KR101683951B1 (ko) 케이블류 보호안내장치
JP5789717B2 (ja) 伝送ライン用スリーブの支持モジュール
ES2908204T3 (es) Tramo de bandeja portacables
JP2014074440A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
CN112469923B (zh) 长条物的导引装置及辊子附件
JP2003311672A (ja) ロボットの線条体案内装置
TW201448391A (zh) 纜線與纜線支持裝置之組合體
JP556112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組立用保持具、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01420887A (zh)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