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9377B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9377B
TWI549377B TW103112079A TW103112079A TWI549377B TW I549377 B TWI549377 B TW I549377B TW 103112079 A TW103112079 A TW 103112079A TW 103112079 A TW103112079 A TW 103112079A TW I549377 B TWI549377 B TW I5493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2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3491A (zh
Inventor
蘆部健太
橫尾弘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03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3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9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93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申請案根據及主張2013年5月17日所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3-105194號之優先權的優惠,在此係將該案所揭示的內容以參考的方式全部併入於本案中。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以連接至一由板狀導體之形式的塗膜導線所形成之扁平電纜(例如,FPC(軟性印刷電路板)或FFC(軟性扁平電纜))的電連接器,以及特別關於一種適用以表面安裝在一印刷板上之電連接器(特別地,所謂的後壓式電連接器(back-flip electrical connector))。
為了改善操作性,經常要求縮小像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之行動電子裝置的尺寸及厚度,以及因此,亦不可避免地要求縮小在這樣的裝置中所包含之電連接器(以下,亦可以簡稱為“連接器”)的尺寸及厚度。
有所謂的後壓式連接器用以做為有利於對裝置之厚度的縮小之類型的連接器。此類型之連接器在一供一電纜插入之開口的後面之位置處具有一稱為致動器(actuator)之桿。以下,在此說明書中,設置有供該電纜 插入之開口的側將稱為該電連接器之正面,而它相對側將稱為該電連接器之背面。
通常,在該後壓式連接器中,當建立對插入該開口之該電纜的電連接時,該致動器向該後面傾斜,使在該連接器中之接觸件壓靠該電纜之導體,而當使該已裝附電纜分離時,舉起該致動器,以使該等接觸件與該等導體分離。因為當使該電纜裝附時,該致動器處於傾斜狀態,所以可能減少裝附有該電纜之該連接器的高度。
另一方面,逐年地增加在像智慧型手機之電子裝置中所安裝之處理器的速度。結果,在該電子裝置中之佈線及電連接器中實施較高的信號傳輸。在傳輸速度增加之情況下,需要一種使過去未造成問題的雜訊電磁波處於相對低位準之手段。
例如,當在一印刷板上表面安裝一連接器時,該連接器之端子與在該印刷板上之信號佈線圖案應該彼此接觸及可能在這些接觸部分上產生電磁波。為了防止這些電磁波洩漏至該連接器之外面,可以考量以一連接至接地之導體層(亦即,屏蔽(shield))覆蓋該整個連接器。
在此,如果試圖以一屏蔽覆蓋該整個後壓式連接器,則可在它的前面及側面上相對容易地以該屏蔽來覆蓋該連接器。然而,該屏蔽因各種問題而無法輕易地設置在該連接器之後面。
可以考慮配置一覆蓋一向後面傾向之致動器的背面之屏蔽殼(shield shell)。如果提供這樣的屏蔽殼, 則可遮蔽從該連接器與該印刷板間之接點被導向該連接器之背面的電磁波。然而,提供這樣的屏蔽可能造成該連接器之尺寸的增加。
如果做為雜訊源之該等接點係正好在該致動器下方,則必需考量遮蔽從該等接點筆直地向上前進之電磁波。在此情況下,可以考慮提供一甚至可覆蓋處於直立狀態之致動器的高屏蔽。然而,在此情況下,導致該整個連接器之高度的增加。
在另一情況下,可以考慮,在裝附一電纜前不提供一從該等接點筆直地向上前進之電磁波的屏蔽,以及在該致動器向背面傾斜以促使該電纜裝附後,執行配置一屏蔽之操作,以覆蓋於該致動器之上面。在此情況下,雖然可避免該連接器之高度的增加,該連接器之安裝操作可能變得困難。
日本專利(JP-B)第4837711號(以下,稱為“專利文件1”)描述一有關於本發明之表面安裝連接器。在專利文件1中所述之連接器基本上是一所謂前掀式連接器(front-flip connector)。專利文件1描述一種電連接器,其形成一通過一包括一扁平電纜之屏蔽層的路徑之遮蔽路徑(shielding path),藉以允許對一致動器提供一屏蔽板,以呈現一屏蔽效應。如第32圖所示,在專利文件1中,藉由提供一屏蔽殼102以處理朝該電連接器之背面前進之電磁波,其中該屏蔽殼102係藉由衝壓一由導電材料所製成之板所形成及部分覆蓋在一外罩11(在第32圖中之外罩101)之後端側上的上表面、兩個側表面及背面(段落[0021])。
本發明係在這些情況下所製作且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後壓式電連接器,該後壓式電連接器係小且薄,同時在其後部具有一用以遮蔽電磁波之屏蔽,以及在將該電連接器安裝在一板上後,該後壓式電連接器不需要加入一用以覆蓋該電連接器之背面的個別屏蔽殼。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做為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板狀連接物件與一板間之連接的電連接器。現在,假設將一設置有一用於該連接物件之插入的開口之側稱為正面及將一相對於該開口之側稱為背面。在該假設下,該電連接器包括:一信號接觸件,其具有一用以與該連接物件之一接觸部分接觸的接點及一用以連接至該板之一連接部分的終端部分;一外罩,其保持該信號接觸件;一屏蔽殼,其至少部分覆蓋該外罩;一插入部分,其係一至少部分被該開口所界定之平面、該外罩及該屏蔽殼包圍的空間;以及一致動器,其具有一種結構,其中一絕緣體至少部分覆蓋一導體構件,該致動器適用以在向該背面傾斜時,操作以將該信號接觸件之接點壓靠在經由該開口插入該插入部分之該連接物件的接觸部分。此外,當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以致於使該信號接觸件之接點與該連接物件之接觸部分彼此接觸時,該導體構件覆蓋一在該外罩之背面的位置,在該位置處該板之連接部分與該信號接觸件之終端部分彼此連接。
可以將該電連接器表面安裝在該板上。在此情況下,較佳的是,當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該板之連接部分與該信號接觸件之終端部分彼此連接所在之該位置係位於該致動器下方。
該導體構件可以具有一從該絕緣體突出之致動器端子。在此情況下,較佳的是,該屏蔽殼具有一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其中當該致動器處於直立狀態時,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沒有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以及在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之狀態下,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採用此結構,該導體構件建立一路徑,其用以經由該致動器端子及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電連接至該屏蔽殼。
該導體構件可以是一具有一般L形剖面且朝該致動器之寬度方向延伸的樑狀構件(beam-like member)。
該導體構件可以是一具有一般圓弧剖面且朝該致動器之寬度方向延伸的樑狀構件。
該致動器之剖面可以具有一在該致動器處於直立狀態時突出至該背面之凸部分,以及該凸部分之至少一部分可以覆蓋該導體構件。在此結構下,當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該凸部分向下(亦即,朝上面安裝有該電連接器之該板)延伸。結果,因為以該凸部分覆蓋之該導體構件亦接近該板,所以可提高該屏蔽效應。
該屏蔽殼可以至少部分覆蓋一大致平行於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表面之平面及一大致垂直於該平面之平面。可以使用一壓具(holddown)做為接地端子。
該屏蔽殼可以具有一用以連接至該板之一接地連接部分的接地端子。
該連接物件可以具有一種結構,其中在一底層之表面中之一者上堆疊一包括有該接觸部分之信號層及一由絕緣體所製成之第一絕緣層,以及在該底層之表面中之另一者上堆疊一由導體所製成之屏蔽層及一由絕緣體所製成之第二絕緣層,其中從該第二絕緣層暴露部分之該屏蔽層,其中在該插入部分中提供一接地彈簧(ground spring),該接地彈簧在一方向上產生力,以施壓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屏蔽層側上之表面,以便與該屏蔽層之暴露部分接觸,以及其中當將該連接物件插入時及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經由該屏蔽層、該接地彈簧及該接地端子形成一導電路徑。
假設該連接物件之表面中之一稱為一第一表面及該連接物件之另一表面稱為一第二表面,該電連接器可以包括一第一接地彈簧及一第二接地彈簧,其中該第一接地彈簧係在一方向上產生力,以施壓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第一表面之接地彈簧,以及該第二接地彈簧係在一方向上產生力,以施壓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第二表面之接地彈簧。在此情況下,較佳的是,當在該第一表面係在該屏蔽層側及該第二表面係在該信號層側之情況下,將該連接物件插入時,經由該屏蔽層、該第一接地彈簧及該接地端子形成一導電路徑,以及當在該第一表面係在該信號層側及該第二表面係在該屏蔽層側之情況下,將該連接物件插入時,經由該屏蔽層、該第二接地彈簧及該接地端子形成一導電路徑。
依據本發明,當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在該致動器中所包含之該導體構件作為一屏蔽。因此,沒有必要為了遮蔽從該電連接器之內部朝外部前進之電磁波或從外部朝該電連接器之內部前進之電磁波提供一個別屏蔽來包圍該傾斜致動器。結果,在沒有增加該電連接器之尺寸及高度的情況下,可在該後壓式電連接器之後部上獲得該屏蔽效應。
再者,依據本發明,因為該致動器具有該絕緣體覆蓋該導體構件之結構,所以該致動器可具有比一般只由絕緣體所形成之致動器高之強度。
1‧‧‧電連接器
2‧‧‧外罩
3‧‧‧屏蔽殼
4‧‧‧致動器
10‧‧‧第一信號接觸件
11D‧‧‧接點
11U‧‧‧接點
12‧‧‧凸輪
13‧‧‧終端部分
14‧‧‧屏蔽板
15‧‧‧致動器端子
15A‧‧‧致動器端子
15B‧‧‧致動器端子
16‧‧‧接地端子
16A‧‧‧罩終端部分
16B‧‧‧罩終端部分
16C‧‧‧罩終端部分
16D‧‧‧壓具
16E‧‧‧壓具
16F‧‧‧壓具
16G‧‧‧壓具
17‧‧‧凸部分
20‧‧‧第二信號接觸件
21D‧‧‧接點
21U‧‧‧接點
23‧‧‧終端部分
30‧‧‧扁平電纜
31‧‧‧基底構件(基底層)
32‧‧‧信號層
33‧‧‧絕緣層
34‧‧‧接地層(屏蔽層)
35‧‧‧絕緣層
36‧‧‧絕緣層
37‧‧‧接觸部分
38‧‧‧接觸部分
41‧‧‧覆蓋部分
41A‧‧‧覆蓋部分
41B‧‧‧覆蓋部分
42‧‧‧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
42A‧‧‧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
42B‧‧‧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
43‧‧‧接地彈簧
43A‧‧‧第一接地彈簧
43B‧‧‧第一接地彈簧
44‧‧‧接地彈簧
44A‧‧‧第二接地彈簧
44B‧‧‧第二接地彈簧
51‧‧‧虛線
52‧‧‧虛線
61‧‧‧側壁
61A‧‧‧側壁
61B‧‧‧側壁
62‧‧‧凸部分
62A‧‧‧凸部分
62B‧‧‧凸部分
63‧‧‧凹部分
63A‧‧‧凹部分
63B‧‧‧凹部分
64‧‧‧凸輪旋轉軸
64A‧‧‧凸輪旋轉軸
64B‧‧‧凸輪旋轉軸
100‧‧‧開口
101‧‧‧外罩
102‧‧‧屏蔽殼
110‧‧‧插入部分
第1圖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之立體圖;第2圖從上依序顯示該電連接器1之後視圖、上視圖、正視圖及下視圖,其中側視圖係顯示在正視圖之右側;第3圖係用以說明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結構的該電連接器1之剖面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4圖係用以說明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結構的該電連接器1之剖面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5圖係用以說明一扁平電纜30之結構的剖面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 第6圖係用以說明從信號層32側所看到之該扁平電纜30的前端部分之平面圖;第7圖係用以說明從信號層32側所看到之該扁平電纜30的前端部分之立體圖;第8圖係用以說明從接地層34側所看到之該扁平電纜30的前端部分之示圖;第9圖係用以說明從接地層34側所看到之該扁平電纜30的前端部分之立體圖;第10圖係用以說明一屏蔽殼3之結構的立體圖;第11圖從上依序顯示該屏蔽殼3之後視圖、上視圖、正視圖及下視圖,其中側視圖係顯示在正視圖之右側;第12圖係該電連接器1之立體圖,其中顯示經由一致動器4所看到之一屏蔽板14;第13圖係在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及以透視方式所示之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之狀態下從上方所看到之該電連接器1的示圖,以及係用以說明在此情況下在該屏蔽板14與接地端子16間建立電路徑的示圖;第14圖係該電連接器1之正視圖,其中以透視方式顯示該致動器4;第15圖係在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一位置處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用以說明在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的該屏蔽板14,其中以透視方式顯示該致動器4及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 第16圖係對應於第15圖之剖面立體圖的該電連接器1之剖面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17圖係在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一位置處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以扁平電纜30的剖面立體圖,其用以說明在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之狀態下的該屏蔽板14,其中以透視方式顯示該致動器4及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18圖係對應於第17圖之剖面立體圖的該電連接器1及該扁平電纜30之剖面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19圖係用以說明一致動器端子15與一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間之接觸與該致動器4之旋轉的合作之該電連接器1的後視圖且係顯示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之示圖;第20圖係用以說明該致動器端子15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間之接觸與該致動器4之旋轉的合作之該電連接器1的後視圖且係顯示該致動器4在向該背面傾斜途中之狀態的示圖;第21圖係用以說明該致動器端子15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間之接觸與該致動器4之旋轉的合作之該電連接器1的後視圖且係顯示該致動器4完全向該背面傾斜之狀態的示圖;第22圖係用以說明一支撐該致動器4之一凸輪旋轉軸64的覆蓋部分41之該電連接器1的後視立體圖; 第23圖係在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沿著一包含一第一接地彈簧43B及一第二接地彈簧44B之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24圖係在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沿著一包含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25圖係在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沿著一包含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26圖係在使具有一面向上之接地層34的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沿著包含該第一接地彈簧43B及該第二接地彈簧44B之該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27圖係在使具有面向上之該接地層34的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沿著包含該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該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28圖係在使具有面向上之該接地層34的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沿著包含該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該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29圖係在使具有一面向上之信號層32的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沿著包含該第一接地彈 簧43B及該第二接地彈簧44B之該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30圖係在使具有面向上之該信號層32的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沿著包含該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該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第31圖係在使具有面向上之該信號層32的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沿著包含該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該平面所取得之該電連接器1的剖面立體圖,其中省略用以表示組件之剖面的剖面線;以及第32圖係用以說明在專利文件1中所述之電連接器的示圖。
將參考第1至9圖來描述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該電連接器1係一用以在一印刷板(未描述於圖中)與一做為板狀連接物件之扁平電纜30間建立電連接之連接器及適用以安裝在該印刷板上。舉例來說,該扁平電纜30可以是FPC(軟性印刷電路板)或FFC(軟性扁平電纜)。
參考第1圖,該電連接器1包括一外罩2、一屏蔽殼3及一致動器4。根據該致動器4之位置及形狀所見,該電連接器1係一所謂後壓式連接器。該屏蔽殼3具有一端設置有一用於該扁平電纜30之插入的開口100。一被該開口100所界定之平面、該外罩2及該屏蔽 3包圍之空間將稱為一插入部分110。在該插入部分110中容納經由該開口100插入之該扁平電纜30的一前端部分。該致動器4在第1圖中係直立的。該電連接器1係配置成,如果將該扁平電纜30經由該開口100插入該插入部分110,同時該致動器4處於第1圖所示之狀態及接著,如果使該致動器4旋轉成向第1圖之右側傾斜,則使該外罩2所保持之信號接觸件10及20與該扁平電纜30之一信號層32接觸,以回應該致動器4之旋轉。
如第2圖所見,該等信號接觸件10及20在該外罩2中係配置成列。該等信號接觸件10及20之每一者係一由導體金屬所製成之一般橫向H形組件。每一信號接觸件10、20之一般橫向H形的左右開口部分中之一面向第1圖之左側,亦即,該開口100側。
該一般橫向H形的另一開口部分面向第1圖之右側,亦即,該致動器4側。在此說明書中,該扁平電纜30所插入之該開口100側將稱為該電連接器1之正面,而它的相對側,亦即,設置該致動器4側,將稱為該電連接器1之背面。
如第1、3、4及6圖所示,該扁平電纜30具有分別與該電連接器1之信號接觸件10及20接觸之接觸部分37及38。該等接觸部分37及38係配置在該扁平電纜30之一表面上的離它的前端有兩個不同預定距離的位置處。特別地,該扁平電纜30具有兩列,亦即,配置在靠近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位置處之接觸部分38列及相較於接觸部分38列,配置在遠離該扁平電纜 30之前端的位置處之接觸部分37列。該電連接器1具有對應於這兩列接觸部分37及38之兩種信號接觸件10及20。
該兩種中之一者係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在第3圖中顯示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中之一者。該第一信號接觸件10係對應於在遠離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側上所配置之接觸部分37列的信號接觸件。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在該一般橫向H形之開口部分(該開口部分位於在該電連接器1之正面的開口100側上)中具有一對接點11U及11D。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接點11U及11D係用以與在遠離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側上所配置之接觸部分37列的對應接觸部分37接觸。在此,用以垂直地設置該兩個接點11U及11D之理由是:當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時,可允許使該等接點11U及11D之任一者與該扁平電纜30之接觸部分37接觸而無關於電纜表面面對方向。此藉由稍後所提供之該扁平電纜30的結構之敘述將變得明確。
一對應於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一般橫向H形的垂直棒之部分被彎曲成第3圖中之一般ㄑ字形狀(generally dogleg-shape)及做為一彈簧。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一般橫向H形的位於該電連接器1之背面的開口部分容納一構成該致動器4之旋轉軸的部分之凸輪12。採用此配置,當使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該凸輪12旋轉,以便打開在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背面的開口部分,同時關閉在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正 面的開口部分。結果,將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接點11U及11D中之一者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之對應接觸部分37。將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另一接點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之一絕緣層35。此亦將藉由稍後所提供之該扁平電纜30的結構之敘述而變得明確。
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在其背面具有一終端部分13,其適用與藉由焊接等連接方式至在該印刷板上所提供之對應的連接部分中之一者(未描述於圖中)。雖然可能因該印刷板與該等終端部分13間之連接等產生電磁波而造成雜訊,但是可藉由一下面所將描述之屏蔽板14來遮蔽從該等終端部分13向上及向後之電磁波。
該致動器4係由一像樹脂之絕緣材料所製成。該屏蔽板14係藉由例如模內成型(in-molding)被保持在該致動器4中。該屏蔽板14係一由像金屬板之導電材料所製成之構件。如第3圖所示,該屏蔽板14係一具有一般L形剖面之樑狀構件。雖然未描述於第3圖中,該屏蔽板14具有一實質對應於該致動器4之整個寬度的長度。該屏蔽板14之每一端設置有一突出至該致動器4之外面的致動器端子15。
雖然稍後將描述細部,當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且接著使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使該等致動器端子15各自接觸於在該屏蔽殼3之背面所設置之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採用此配置,該屏蔽板14經由該屏蔽殼3以及對該屏蔽殼3所提供之罩終端部分16A、16B及16C及壓具(hold downs)16D、16E、16F及16G(以 下,在沒有必要彼此區分它們時,統稱為“接地端子16”)建立電連接至在該印刷板(安裝有該電連接器1)上之接地連接部分(未描述於圖中)的路徑。結果,該屏蔽板14做為一屏蔽且因此,可遮蔽從該等終端部分13向上及向後之電磁波。
另一方面,藉由該屏蔽殼3一上板部分及該扁平電纜30之一屏蔽層34來遮蔽從該等終端部分13向前之電磁波。藉由該屏蔽殼3之側部分來遮蔽從該等終端部分13向左及向右(該電連接器1及該扁平電纜30之寬度方向)之電磁波。
為什麼該屏蔽板14具有一般L形剖面之理由是在使該致體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覆蓋該等終端部分13之上表面及該電連接器1之背面。
特別地,為了有效地在高度方向上遮蔽該電連接器1之背面的整個區域,該致動器4具有一凸部分17。為了更有效地遮蔽在從該電連接器1之上板部分至在該印刷板上所安裝之該電連接器1與該印刷板接觸之部分的範圍內從該等終端部分13朝多方向發射之電磁波或從外面進入該電連接器1之電磁波,較佳的是儘可能多地以該屏蔽板14覆蓋該範圍。為了此目的,該屏蔽板14之下端儘可能靠近該印刷板。該凸部分17之設置係用以在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允許該屏蔽板14之下端儘可能靠近該印刷板。當然,較佳的是,該屏蔽板14儘可能延伸靠近該凸部分17之遠端。
因為該屏蔽板14的目的中之一係要遮蔽在該電連接器1中從該等終端部分13向上及向後發射之電磁波,所以該屏蔽板14之令人滿意的形狀係為其可覆蓋該電連接器1之上面及背面的情況下。雖然在此實施例中,該屏蔽板14具有一般L形剖面之樑狀,但是該屏蔽板14之形狀沒有必要侷限於此。例如,該屏蔽板14可以具有圓弧剖面之樑狀,其可從該電連接器1之上部分覆蓋該電連接器1至它的後下部分。在另一選擇中,該屏蔽板14可以具有從該電連接器1之上部分延伸至它的後下部分的直線或彎曲線剖面之樑狀。
除了做為屏蔽,以遮蔽電磁波之外,該屏蔽板14亦適用以提高該致動器4之機械強度。例如行動電話是安裝有該電連接器1之裝置。經常需要縮小此類型之裝置的尺寸及重量,以及因此,亦不可避免地需要縮小在該裝置中所包含之電連接器的尺寸及重量。另一方面,在電連接器中所安裝之信號線的數目傾向於因在該裝置中所安裝之感測器的數目之增加而增加及信號線之數目的增加造成該電連接器之寬度的增加及因而,造成致動器之寬度的增加。亦即,需要該致動器是較寬的且較小/較輕的。在這些情況下,傾向發生一個問題:當操作該致動器時,該致動器受到像斷裂或彎曲之機械損傷及脫離外罩。在該電連接器1中,藉由在該致動器4中併入該屏蔽板14,將很難發生這樣的問題。
上述兩種中之另一種為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在第4圖中顯示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中之一者。 該第二信號接觸件20係對應於在靠近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側上所配置之接觸部分38列的信號接觸件。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在該一般橫向H形之開口部分(該開口部分位於在該電連接器1之正面的開口100側上)中具有一對接點21U及21D。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接點21U及21D係用以與在靠近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側上所配置之接觸部分38列的對應接觸部分38接觸。
一對應於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一般橫向H形的垂直棒之部分被彎曲成第4圖中之一般ㄑ字形狀及做為一彈簧。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一般橫向H形的位於該電連接器1之背面的開口部分容納一凸輪12。採用此配置,當使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該凸輪12旋轉,以便打開在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背面的開口部分,同時關閉在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正面的開口部分。結果,將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接點21U及21D中之一壓靠在靠近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側上所配置之接觸部分38列的對應接觸部分38。將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另一接點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之絕緣層35。
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在它的正面具有一終端部分23,其適用以藉由焊接等方式連接至在該印刷板上所提供之對應的連接部分中之一者(未描述於圖中)。如下遮蔽因該印刷板與該等終端部分23等間之連接所造成之電磁波。藉由該屏蔽殼3之上板部分及該扁平電纜30之屏蔽層34來遮蔽在該電連接器1中向前及 向上之電磁波。藉由該屏蔽殼3之側部分來遮蔽在該電連接器1中向左及向右之電磁波。藉由該屏蔽板14來遮蔽在該電連接器1中向後之電磁波。
接下來,將描述該扁平電纜30之結構。參考第5圖,該扁平電纜30在第5圖之一基底構件(基底層)31的下側具有做為一由銅箔等所製成之導體層的該信號層32及一在該信號層32下方之絕緣層33。再者,在第5圖之基底構件31的上側上,該扁平電纜30具有做為一由銅箔等所製成之導體層的該接地層(屏蔽層)34及覆蓋該接地層34之絕緣層35及36。
為了電連接至該電連接器1,使該信號層32及該接地層34部分暴露。在第5圖之基底構件31的下側,該絕緣層33沒有延伸至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以便在它的前端暴露該信號層32。另一方面,在第5圖之基底構件31的上側,使該絕緣層35與該絕緣層36彼此隔開,以便在該等絕緣層35及36間之隔開部分處暴露該接地層34。
如第5圖所示,使在該基底構件31之下側暴露該信號層32之位置與在該基底構件31之上側暴露該接地層34之位置彼此偏移。藉由偏移在該基底構件31上之暴露位置,即使在該扁平電纜30之任一表面向上或向下的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中,使該信號層32經常與該第一及第二信號接觸件10及20之兩者接觸,同時使該接地層34經由在該電連接器1中之第一號接觸件10的前面所設置之接地彈簧43或44連接至該屏蔽殼3。
參考第6及7圖,該信號層32包括複數個導線。在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該等導線分別具有用以與該電連接器1之接點接觸之該等接觸部分37及38。這些接觸部分37及38係在從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所看到之正面及背面配置成兩列。
在從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所看到之背面,亦即,在該電連接器1所要連接之正面,該等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係以並排方式在25個位置處配置成一朝該扁平電纜30之寬度方向延伸的列。當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及接著,使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使每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經由該等接點11U及11D中之一者與該對應第一信號接觸件10接觸,藉以建立一導電路徑。使用哪一個接點係依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時的電纜表面面對方向而定。
在從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所看到之正面,亦即,在該電連接器1所要連接之背面,該等第二信號層接觸部分38係以並排方式在26個位置處配置成一朝該扁平電纜30之寬度方向延伸的列。當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及接著,使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使每二信號層接觸部分38經由該等接點21U及21D中之一與該對應第二信號接觸件20接觸,藉以建立一導電路徑。使用哪一個接點係依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的電纜表面面對方向而定。
如第8及9圖所示,在一離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的一預定距離的位置處使該接地層34暴露成帶 狀。相較於在該扁平電纜30之相對側上所設置之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列的位置,該接地層34所暴露之位置更遠離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使該接地層34之暴露部分與在該電連接器1中之第一信號接觸件10的前端所設置之接地彈簧43或44接觸。
接下來,將描述該屏蔽殼3。藉由衝壓單一金屬板成一預定形狀及然後,彎曲該經衝壓金屬板,形成該屏蔽殼3。參考第10及11圖,該屏蔽殼3包括該等罩終端部分16A、16B及16C、該等壓具16D、16E、16F及16G、覆蓋部分41A及41B以及做為上述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之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A及42B。再者,該屏蔽殼3包括做為上述接地彈簧43及44之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以及第二接地彈簧44A及44B。
如第3及4圖所示,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之每一者具有一種結構,其中在第3及4圖中向上彎曲構成該屏蔽殼3之該金屬板的部分及在第3及4圖中向下進一步彎曲它的自由端。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之每一者因在它的根部彎曲而產生彈力。當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時,這些彈力充當將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本身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特別地,壓靠在該暴露接地層34)之力。再者,藉由彎曲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之自由端,即使在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之狀態下,可平順地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及拉出。以下,當沒有必要彼此區分它們時,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將稱為“第一接地彈簧43”。
除上下方向顛倒以外,該第二接地彈簧44A及44B係相同於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A及43B。以下,當沒有必要彼此區分它們時,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A及44B將稱為“第二接地彈簧44”。以下面方式形成每一第二接地彈簧44。參考第3及4圖,先在前面將該屏蔽殼3之上板部分朝該電連接器1之插入部分110的內部彎曲,以致實質地平行於非彎曲上板部分,然後,使該金屬板之此彎曲部分分開成一可彎曲部分,以及接著,向下彎曲此可彎曲部分,以做為該第二接地彈簧44。此向下彎曲部分充當一彈簧,以產生用以將該第二接地彈簧44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特別地,壓靠在該暴露接地層34)之力。因為在它的自由端彎曲每一第二接地彈簧44,所以即使在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壓靠在該扁平電纜30之狀態下,可平順地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及拉出。
當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於該電連接器1時,依據該扁平電纜30之電纜表面面對方向,使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或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與該暴露接地層34接觸。假設在第5圖所示之電纜表面面對方向的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第1圖之電連接器1。在此情況下,使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與該暴露接地層34接觸。使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在一對應於該接地層34之暴露部分的背面之部分處與該絕緣層33接觸。相反地,當在相反於第5圖所示之電纜表面面對方向的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第1圖之電連接器1時,在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與該暴露接地層34接觸時,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與該絕緣層33接觸。
將參考第12圖來描述在該致動器4中所包含之該屏蔽板14。在第12圖中,為了描述該屏蔽板14之形狀等,以透視方式來說明該致動器4。如第12圖所示,該屏蔽板14具有一般L形剖面之樑狀。該屏蔽板14之兩端從該致動器4突出及分別做為致動器端子15A及15B。
如第13圖所示,當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時,使該等致動器端子15A及15B分別與該等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A及42B接觸。藉由此接觸,該屏蔽板14建立一經由該致動器端子15A、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A及該等接地端子16中之一(例如,最接近的壓具16G)至在該印刷板(安裝有該電連接器1)上之接地連接部分(未描述於圖中)的電路徑。對於該致動器端子15B、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B及該壓具16E也是一樣。另一方面,如第14圖所示,當該致動器4係直立時,該等致動器端子15朝空中突出且與該等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處於非接觸狀態。
接下來,將描述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終端部分13、一在該印刷板上之信號佈線圖案(未描述於圖中)及該屏蔽板14間之位置關係。
首先,將描述在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之位置關係。在此,讓我們考量一組從做為始點之該終端部分13徑向地延伸之假想直線。這些徑向線分別表示從一在該電連接器1之第一信號接觸件10與安裝有該電連接器1之該印刷板上的信號佈線圖案間之連接部分發 射之電磁波。在第15至18圖中,以末端具有箭頭之虛線51及52來分別表示從該終端部分13筆直地向上前進之電磁波的前進方向及從該終端部分13傾斜地向後前進之電磁波的前進方向。
如第15及16圖所示,當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該等虛線51及52在沒有被該屏蔽板14遮蔽之情況下前進。然而,當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沒有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即使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當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該等凸輪12沒有處於靠近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接點11U及11D的位置,以致於所有該等接點11U及11D與該扁平電纜30之信號層32處於非接觸狀態。因此,當該致動器4處於直立狀態時,沒有從任何終端部分13產生電磁波。
另一方面 假設藉由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及接著,使該致動器4向該背面傾斜,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在此,參考第17及18圖,將描述在該信號層32面向上及該接地層34面向下之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之狀態。
在此情況下,該等凸輪12旋轉,以回應該致動器4之旋轉,以致於將該扁平電纜30夾在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接點11U及11D間。結果,使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接點11U與在該扁平電纜30之信號層32中之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第7圖所示)中之一對應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接觸。使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之 接點11D與在該接地層34側之絕緣層35接觸。以此方式,使該扁平電纜30之信號線及該電連接器1之對應信號接觸件彼此接觸,藉此建立一經由該終端部分13至在該印刷板上之對應信號佈線圖案(未描述於圖中)之電路徑。
另一方面,將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及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以其彈力壓靠在該插入扁平電纜30之表面。結果,在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與在該信號層32側上之絕緣層33接觸時,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與該接地層34接觸。以此方式,使該扁平電纜30之接地層34經由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及該等接地端子16電連接至在該印刷板上之接地連接部分(未描述於圖中)。
再者,回應該致動器4之旋轉,使該等致動器端子15分別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接觸。結果,建立連接在該屏蔽板14與該印刷板上之接地連接部分(未描於圖中)間之電性路徑,以致於該屏蔽板14做為一用以遮蔽電磁波之屏蔽。在此情況下,從每一終端部分13筆直地向上前進之電磁波如該虛線51所示撞擊該屏蔽板14。同樣地,從每一終端部分13傾斜地向後前進之電磁波如該虛線52所示撞擊該屏蔽板14。於是,藉由該屏蔽板14遮蔽朝該等虛線51及52方向前進之電磁波。再者,亦藉由該屏蔽板14遮蔽從外面在該等終端部分13處進入該電連接器1之電磁波。
接下來,將參考第19、20及21圖來描述每一致動器端子15與該對應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間之 接觸。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係該屏蔽殼3之部分。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係藉由彎曲該金屬板(構成該屏蔽殼3)來包覆一在該外罩2之一端直立的側壁61所形成以及具有一凸部分62(62A、62B)及一凹部分63(63A、63B)。因為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係藉由彎曲該金屬板所形成,所以它做為一彈簧。
在第19至21圖中,只顯示該外罩2之一側壁61B(當從背面觀看該電連接器1時,其位於左側)以及對應於該側壁61B之一凸部分62B及一凹部分63B。然而,實際上,亦存在有該外殼2之一側壁61A(當從背面觀看該電連接器1時,其位於右側)以及對應於該側壁61A之一凸部分62A及一凹部分63A。對於此部分之形狀,亦參見第22圖。
當該致動器4係直立時,該等凸部分62A及62B間之長度及該等凹部分63A及63B間之長度的每一者比該等致動器端子15A及15B之頂端間的長度短。然而,因為當使該致動器4從直立狀態成傾斜時,該等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做為上述彈簧,所以如第20圖所示,該等致動器端子15之頂端推開或向外推動該等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
假設該等致動器端子15A及15B之頂端間的長度為L,該等凸部分62A及62B間之長度為L1,以及該等凹部分63A及63B間之長度為L2。然後,建立L1<L2<L之關係。因為L1<L2,在該致動器4傾斜時,當該致動器端子15到達該凹部分63時,部分恢復每一 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當該致動器端子15經過該凸部分62時,被推開)之彈性。由於此恢復,可提供給使該致動器4傾斜之使用者的指尖有之喀嚓聲感覺。
因為L1<L2,所以當舉起該傾斜致動器4時,需要某種程度之力。如第21圖所示,此允許每一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42操作成為一簡單鎖定機構及因而,可防止該致動器4意外地被輕微的力舉起。
即使當該等致動器端子15經過該等凸部分62而到達該等凹部分63時,根據L2<L之關係,該等凹部分63A及63B間之距離因該等致動器端子15之推動而處於增加狀態。因此,如第21圖所示,維持每一致動器端子15之頂端與該凹部分63間之接觸。
接下來,將描述關於該致動器4之凸輪旋轉軸64A及64B之保持。如上面關於第3及4圖所述,該致動器4具有該等凸輪12。具有圓柱形狀且與該等凸輪12同中心的該等凸輪旋轉軸64A及64B在該致動器4之兩端突出。該等凸輪旋轉軸64A及64B係從下面被在該外罩2之側壁61A及61B上所設置之軸承凹口(bearing recess)所支撐。再者,如第22圖所示(顯示該等覆蓋部分中之一者,亦即,該覆蓋部分41A,以及該等凸輪旋轉軸中之一者,亦即,該凸輪旋轉軸64A),該等凸輪旋轉軸64A及64B係從上面被該屏蔽殼3之覆蓋部分41A及41B所支撐。藉由提供該等覆蓋部分41A及41B,可防止該致動器4容易脫離該外罩2。
接下來,將描述在該電連接器1與該扁平電纜30間所建立之電路徑。第23、24及25圖顯示具有不同剖面之3個剖面立體圖。特別地,從第23圖可輕易地看到該第一接地彈簧43B與該第二接地彈簧44B之位置關係及結構。藉由比較這些圖,可看出,當藉由從該電連接器1之開口100朝背面之方向上的距離來分類用以建立該電連接器1與該扁平電纜30間之電路徑的接點之位置時,具有3種接點。
第23圖所示之第一及第二接地彈簧43B及44B係位於最靠近該開口100,第25圖所示之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的接點21U及21D係位於該電連接器1之最深側,以及第24圖所示之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的接點11U及11D係位於它們之間。
該扁平電纜30之接地層34、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及第二信號層接觸部分38在該電連接器1之深度方向上對應不同位置的3種接點。當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及然後,使該致動器4傾斜,以在其間建立連接時,使每一第二信號接觸件20的接點21U及21D中之一者與在該電連接器1中之該插入部分110的最深側上的該等第二信號層接觸部分38中之一者對應的第二信號層接觸部分38接觸。在一較靠近該開口100之位置處,使每一第一信號接觸件10的接點11U及11D中之一與該等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中之一者對應的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接觸。在一更靠近該開口100之位置處,使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或該第二接地彈簧44與該接地層34之暴露部分接觸。
將進一步描述在將該扁平電纜30插入該電連接器1時之電纜表面面對方向以及在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時之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及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之接觸位置。
首先,將描述在該接地層34側面向上及該信號層32側面向下之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之狀態。
在此情況下,如第26圖所示,使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與該接地層34之暴露部分接觸,而使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與該絕緣層33接觸。因此,使該扁平電纜30之接地層34在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處與該屏蔽殼3接觸且進一步經由該屏蔽殼3之接地端子16連接至在該印刷板上之接地連接部分(未描述於圖中),藉此建立電路徑。該信號層32之暴露部分沒有與該等第一及第二接地彈簧43及44中之任一者接觸。這是因為,如上面第5圖所述,從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至該信號層32之暴露位置及至該接地層34之暴露位置的距離係彼此不同的。
關於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如第27圖所示,在該等接點11U與該絕緣層35接觸時,使該等接點11D與該信號層32之暴露部分接觸。同樣地,關於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如第28圖所示,在該等接點21U與該絕緣層35接觸時,使該等接點21D與該信號層32之暴露部分接觸。
接下來,將描述在該信號層32側面向上及該接地層34側面向下之情況下,亦即,在相反於第29至31圖所示之該扁平電纜30的電纜表面面對方向之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之狀態。
在此情況下,如第29圖所示,在該等第二接地彈簧44B(44)與該絕緣層33接觸時,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B(43)與該接地層34之暴露部分接觸。因此,使該扁平電纜30之接地層34在該等第一接地彈簧43處與該屏蔽殼3接觸及經由該屏蔽殼3之接地端子16進一步連接至在該印刷板上之接地連接部分(未描述於圖中),藉此建立電路徑。該信號層32之暴露部分沒有與該等第一及第二接地彈簧43及44之任一者接觸。這是因為,如上面第5圖所述,從該扁平電纜30之前端至該信號層32之暴露位置及至該接地層34之暴露位置的距離係彼此不同的。
關於該等第一信號接觸件10,如第30圖所示,在該等接點11D與該絕緣層35接觸時,該等接點11U與該信號層32之暴露部分接觸。同樣地,關於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20,如第31圖所示,在該等接點21D與該絕緣層35接觸時,該等接點21U與該信號層32之暴露部分接觸。
如上所述,即使在該信號層32及該接地層34中之任一者面向上或向下之情況下將該扁平電纜30裝附至該電連接器1,使該信號層32及該接地層34分別與該電連接器1之信號接點及接地接點接觸。
在該電連接器1中,往該接地層34之接點係設置在正面及往該信號層32之接點係設置在背面,亦即,往該扁平電纜30之接地線的接點及往該扁平電纜30之信號線的接點係沿著該電連接器1之深度方向或沿著該扁平電纜30之插入方向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相較於往接地線之接點及往信號線之接點係在一電連接器之寬度方向上配置成一列的情況,可縮減該電連接器1之寬度。
雖然已參考該特定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並非侷限於此。例如,已描述該扁平電纜30具有25個第一信號層接觸部分37及26個第二信號層接觸部分38,但是該等接觸部分之數目只是舉例說明。
1‧‧‧電連接器
2‧‧‧外罩
3‧‧‧屏蔽殼
4‧‧‧致動器
15‧‧‧致動器端子
16‧‧‧接地端子
16A‧‧‧罩終端部分
16B‧‧‧罩終端部分
16C‧‧‧罩終端部分
16D‧‧‧壓具
16E‧‧‧壓具
17‧‧‧凸部分
43‧‧‧接地彈簧
43A‧‧‧第一接地彈簧
43B‧‧‧第一接地彈簧
100‧‧‧開口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一板狀連接物件與一板間之連接的電連接器,其中假設將一設置有一用於該連接物件之插入的開口之側稱為正面及將一相對於該開口之側稱為背面,該電連接器包括:一信號接觸件,其具有一用以與該連接物件之一接觸部分接觸的接點及一用以連接至該板之一連接部分的終端部分;一外罩,其保持該信號接觸件;一屏蔽殼,其至少部分覆蓋該外罩;一插入部分,其係一至少部分被該開口所界定之平面、該外罩及該屏蔽殼包圍的空間;以及一致動器,其具有一種結構,其中一絕緣體至少部分覆蓋一導體構件,在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該致動器係用於操作以將該信號接觸件之接點壓靠在經由該開口插入該插入部分之該連接物件的接觸部分,以及其中當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以致於使該信號接觸件之接點與該連接物件之接觸部分彼此接觸時,該導體構件覆蓋一在該外罩之背面的位置,在該位置處該板之連接部分與該信號接觸件之終端部分彼此連接。
  2.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連接器係表面安裝在該板上,以及其中當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該板之連接部分與該信號接觸件之終端部分彼此連接所在之該位置係位於該致動器下方。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導體構件具有一從該絕緣體突出之致動器端子,以及其中該屏蔽殼具有一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其中當該致動器處於直立狀態時,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沒有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以及在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之狀態下,該致動器端子接觸部分與該致動器端子接觸。
  4.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導體構件係一具有一般L形剖面且朝該致動器之寬度方向延伸的樑狀構件。
  5.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導體構件係一具有一般圓弧剖面且朝該致動器之寬度方向延伸的樑狀構件。
  6.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其中該致動器之剖面具有一在該致動器處於直立狀態時突出至該背面之凸部分,以及其中該凸部分之至少一部分覆蓋該導體構件。
  7.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至少部分覆蓋一大致平行於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表面之平面及一大致垂直於該平面之平面。
  8. 如請求項7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屏蔽殼具有一用以連接至該板之一接地連接部分的接地端子。
  9. 如請求項1或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連接物件具有一種結構,其中在一底層之表面中之一者上堆疊一包括該接觸部分之信號層及一由絕緣體所製成之第一絕緣層,以及在該底層之表面之另一者上堆疊一由導體所製成之屏蔽層及一由絕緣體所製成之第二絕緣層,其中從該第二絕緣層暴露該屏蔽層之部分,其中在該插入部分中提供一接地彈簧,該接地彈簧在一方向上產生力,以施壓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屏蔽層側上之表面,以便與該屏蔽層之暴露部分接觸,以及其中當將該連接物件插入且該致動器向該背面傾斜時,經由該屏蔽層、該接地彈簧及該接地端子形成一導電路徑。
  10. 如請求項9之電連接器,其中假設該連接物件之表面中之一稱為一第一表面及該連接物件之另一表面稱為一第二表面,該電連接器包括一第一接地彈簧及一第二接地彈簧,該第一接地彈簧係在一方向上產生力,以施壓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第一表面之接地彈簧,以及該第二接地彈簧係在一方向上產生力,以施壓所插入之該連接物件的第二表面之接地彈簧, 其中當在該第一表面係在該屏蔽層側及該第二表面係在該信號層側之情況下,將該連接物件插入時,經由該屏蔽層、該第一接地彈簧及該接地端子形成一導電路徑,以及其中當在該第一表面係在該信號層側及該第二表面係在該屏蔽層側之情況下,將該連接物件插入時,經由該屏蔽層、該第二接地彈簧及該接地端子形成一導電路徑。
TW103112079A 2013-05-17 2014-04-01 電連接器 TWI549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5194A JP6437182B2 (ja) 2013-05-17 2013-05-17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3491A TW201503491A (zh) 2015-01-16
TWI549377B true TWI549377B (zh) 2016-09-11

Family

ID=5189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2079A TWI549377B (zh) 2013-05-17 2014-04-01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65227B2 (zh)
JP (1) JP6437182B2 (zh)
KR (1) KR101694152B1 (zh)
CN (1) CN104167642B (zh)
TW (1) TWI549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50391B2 (en) * 2013-12-12 2018-08-14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olding frame for a plug connector
KR101499128B1 (ko) * 2014-01-23 2015-03-05 몰렉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쉴드 타입 커넥터
JP5907207B2 (ja) * 2014-04-28 2016-04-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9831582B2 (en) 2015-01-29 2017-11-28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able connector including same
JP6394420B2 (ja) * 2015-01-29 2018-09-26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17010611A (ja) * 2015-06-16 2017-01-1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09586B1 (ja) * 2015-08-31 2016-04-26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566877B2 (ja) * 2016-01-27 2019-08-2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Fpc用コネクタ
JP6712388B2 (ja) * 2017-01-27 2020-06-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ハウジング及びコネクタ
KR101943973B1 (ko) * 2017-05-11 2019-01-31 (주)윈인텍 무선충전장치를 구비한 자동차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파 감쇄장치
JP7033727B2 (ja) * 2017-08-09 2022-03-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08106B1 (ja) * 2017-10-25 2018-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807028B2 (ja) * 2017-12-20 2021-01-06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CN109962357A (zh) * 2017-12-22 2019-07-02 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Fpc连接器及其与fpc线路的组合架构
JP2019220339A (ja) * 2018-06-20 2019-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11322874B2 (en) * 2018-08-27 2022-05-03 Fujikura Ltd. Connector
JP7240147B2 (ja) * 2018-11-20 2023-03-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JP7240146B2 (ja) * 2018-11-20 2023-03-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CN110098505B (zh) * 2018-11-28 2020-10-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JP7163742B2 (ja) 2018-11-28 2022-11-01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12098749A (zh) * 2019-09-05 2020-12-18 日置电机株式会社 测量装置
JP7446094B2 (ja) * 2019-12-03 2024-03-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対象物、コネクタ、及びハーネス
JP7387412B2 (ja) * 2019-12-03 2023-11-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TWI753537B (zh) * 2020-08-17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動鎖扣結構的高頻連接器
JP2023040461A (ja) * 2021-09-10 2023-03-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組立体
CN114665306B (zh) * 2022-03-25 2024-02-20 鹤山市得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4702A (ja) * 2009-11-26 2011-07-07 Jst Mfg Co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ハーネス、及び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TWI379466B (zh) * 2007-08-03 2012-12-1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9464B2 (ja) * 1996-02-21 2000-09-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JP4152019B2 (ja) * 1998-09-30 2008-09-1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多極同軸コネクタ
JP4099217B2 (ja) * 2002-04-11 2008-06-1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平形柔軟ケーブルの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127943A (ja) * 2004-10-29 2006-05-1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カプラ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7507112B2 (en) * 2006-12-11 2009-03-24 Dell Products L.P.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coupling
KR101412924B1 (ko) * 2008-04-22 2014-06-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케이블 커넥터
JP2009272256A (ja) * 2008-05-09 2009-11-19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コネクタ
JP5020899B2 (ja) * 2008-06-20 2012-09-0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電気コネクタ
JP4837711B2 (ja) 2008-09-02 2011-12-1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016635B2 (ja) * 2009-06-02 2012-09-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39104B2 (ja) * 2010-01-29 2015-06-2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コネクタ
JP4908606B2 (ja) * 2010-03-18 2012-04-0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51086B2 (ja) * 2010-04-08 2012-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121884B2 (ja) * 2010-05-31 2013-01-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813349B2 (ja) * 2011-03-29 2015-11-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対象物
JP5748335B2 (ja) * 2011-06-08 2015-07-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26568B2 (ja) * 2011-09-02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945006B1 (ja) * 2011-09-26 2012-06-06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5918634B2 (ja) * 2012-06-05 2016-05-1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9466B (zh) * 2007-08-03 2012-12-1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JP2011134702A (ja) * 2009-11-26 2011-07-07 Jst Mfg Co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ハーネス、及び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7642B (zh) 2017-04-12
CN104167642A (zh) 2014-11-26
KR101694152B1 (ko) 2017-01-09
US20140342592A1 (en) 2014-11-20
JP2014225412A (ja) 2014-12-04
JP6437182B2 (ja) 2018-12-12
TW201503491A (zh) 2015-01-16
US9065227B2 (en) 2015-06-23
KR20140135629A (ko)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9377B (zh) 電連接器
KR101221813B1 (ko) 커넥터
JP4098290B2 (ja) Ffc用コネクタ
JP433525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3124505U (ja) Fpc用電気コネクタ
US20160020537A1 (en) Shielding connector
JP2007227036A (ja) 平型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548308B2 (ja) コネクタ
JP490070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1621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201711293A (zh) 電連接器
JP2010212191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EP192395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US686354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ing structure
JP548238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3125545U (ja) Fpc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956902B2 (ja) コネクタ
JP4671854B2 (ja) シールド付fpcアダプタ
JP5606157B2 (ja) 高周波対応の配線材
JP2008091284A (ja) 両面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59212B2 (ja) コネクタ
US91123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0908784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331711A (ja) コネクタ
JP201806746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