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8244B - Cargo handling trolley - Google Patents

Cargo handling trolle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244B
TWI498244B TW101131281A TW101131281A TWI498244B TW I498244 B TWI498244 B TW I498244B TW 101131281 A TW101131281 A TW 101131281A TW 101131281 A TW101131281 A TW 101131281A TW I498244 B TWI498244 B TW I4982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trolley
cargo
fram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1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8527A (zh
Inventor
Satoshi Matsumoto
Katsuya Ishino
Satoshi Ishikaw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31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24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8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8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244B/zh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Description

貨物搬運用台車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貨物搬運用台車,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腳輪之貨物搬運用台車。
先前,為了向車輛裝載更多貨物,提出有可連結於車輛之台車。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拖車係經由連接銷而連結於牽引車而使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297558號
然而,專利文獻1之拖車係以能以連接銷為擺動軸而沿左右方向擺動之方式連結於牽引車。因此,於牽引專利文獻1之拖車之牽引車在行駛中改變行進方向時,牽引車與拖車以連接銷為中心而彎曲為大致ㄑ字狀(俯視)。藉此,牽引車之前輪與拖車之後輪之內輪差變大。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防止貨物搬運用台車之腳輪與貨物搬運用台車所連結之車輛車輪之內輪差變大的貨物搬運用台車。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一種連結於車輛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且其包括:積載部,其 係用以積載貨物;腳輪,其支撐積載部並且設置為可繞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轉動軸轉動;連結部,其係以該貨物搬運用台車相對於車輛可沿上下方向擺動且無法相對於車輛沿左右方向擺動之方式將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車輛;及輔助輪,其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前後方向自腳輪觀察位於連結部側且可設定為接觸地面之接地狀態及未接觸地面之非接地狀態。
技術方案2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輔助輪包括一對輔助輪。
技術方案3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2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進而包括用以將一對輔助輪設定為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把手部;且接地狀態與非接地狀態之間之一對輔助輪之動作係連動於把手部之動作。
技術方案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3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進而包括支撐一對輔助輪之一對腳部;且於將一對輔助輪設定為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時,一對腳部係相互連動。
技術方案5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一對輔助輪係以可於接地狀態與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之方式設置;且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及把手部之支點位於同軸上。
技術方案6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5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把手部係自支點臂狀地延伸且設置為能以支點為擺動中心而擺動。
技術方案7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6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把手部係於使一對輔助輪在接地狀態與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時,始終向支點更上方延伸。
技術方案8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7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一對輔助輪及把手部以相對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平行地延伸之假想之擺動軸為中心而擺動。
技術方案9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8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進而包括用以分別維持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鎖定機構、及設置於把手部且用以操作鎖定機構之操作桿。
技術方案10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9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鎖定機構與操作桿係經由鋼絲而連結。
技術方案1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一對輔助輪係以可於接地狀態與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之方式設置,且於設定為非接地狀態時,於前後方向隔著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而位於與腳輪相反側。
技術方案12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1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一對輔助輪係於設定為接地狀態時,於前後方向隔著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而位於與腳輪相反側。
技術方案13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4之貨物搬 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一對腳部包含於一個結構體中。
技術方案1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進而包括:制動輔助輪之刹車單元及用以操作刹車單元之操作桿;且輔助輪係以無法沿該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擺動之方式設置。
技術方案15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輔助輪之直徑小於腳輪之車輪之直徑。
技術方案16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係如技術方案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特徵在於:輔助輪係於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車輛時設定為非接地狀態且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自車輛分離時設定為接地狀態。
於技術方案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連結部係以貨物搬運用台車相對於車輛並非沿左右方向擺動而沿上下方向擺動之方式將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車輛。於該情形時,即便車輛於行駛中改變行進方向,亦可防止車輛與貨物搬運用台車以連結部為中心而彎曲為大致ㄑ字狀。藉此,可防止車輛之車輪與貨物搬運用台車之腳輪之內輪差變大。
於技術方案2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可藉由一對輔助輪與腳輪而穩定地支撐積載部。
於技術方案3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接地狀態與非接地狀態之間之一對輔助輪之動作連動於把手部之動作,因此可藉由操作把手部而較容易地進行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切換。
於技術方案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一對腳部相互連動,因此可較容易地進行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切換。
於技術方案5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與把手部之支點位於同軸上,因此可簡單地構成用以使一對輔助輪連動於把手部之動作之機構。
再者,把手部之支點係指例如於以把手部擺動之方式設置之情形時為其擺動中心者,於以把手部旋轉之方式設置之情形時為其旋轉中心者。
於技術方案6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把手部臂狀地延伸且可擺動地設置,因此把手部之操作較容易。
於技術方案7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更易於操作把手部,進而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切換較容易。
於技術方案8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一對輔助輪及把手部係以相對於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平行地延伸之假想之擺動軸為中心而擺動。換言之,一對輔助輪及把手部係朝向正交於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之方向,即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而擺動。藉此,可防止一對輔助輪及把手部較大程度地沿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突出,故而提高貨物搬運用台車之方便性。
於技術方案9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用以操作鎖定機構之操作桿設置於把手部,因此可同時進行操作桿之操作與把手部之操作。藉此,可操作操作桿而解除利用鎖定機構之鎖定狀態且操作把手部而較容易地將一對輔助輪設 定為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
於技術方案10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可藉由簡單之構成而連結鎖定機構與操作桿。
於技術方案1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可藉由於非接地狀態下將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車輛而將貨物搬運用台車之重心靠近車輛側。藉此,可提高車輛之行駛性。
於技術方案12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於接地狀態下可充分地確保一對輔助輪與腳輪之前後方向之距離。藉此,可更穩定地支撐積載部。
於技術方案13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一對腳部包含於一個結構體中,因此可使一對腳部之結構較簡單。
於技術方案1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於以無法沿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擺動之方式設置之輔助輪上設置刹車單元。於該情形時,與於可繞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轉動軸轉動之(可沿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擺動之)腳輪上設置刹車單元之情形時相比,可使刹車單元之結構較簡單。
於技術方案15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可較容易地進行對輔助輪之非接地狀態之切換。
於技術方案16之貨物搬運用台車中,由於在該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車輛時輔助輪設定為非接地狀態,因此可提高車輛之行駛性。又,由於在貨物搬運用台車自車輛分離時其設定為接地狀態,因此於藉由貨物搬運用台車單體而搬運貨物時,可穩定地保持貨物。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一種可防止貨物搬運用台車之腳輪與貨物搬運用台車所連結之車輛之車輪之內輪差變大的貨物搬運用台車。
以下,參照圖示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對本發明之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作為車輛之一例之自行車本體之情形進行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左右、前後、上下係指以乘車者朝向其把手82而就座於三輪自行車10之座部92之狀態為基準之左右、前後、上下。
參照圖1,三輪自行車10包括自行車本體12及貨物搬運用台車14(以下,略記為台車14)。自行車本體12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車架16。車架16包括:頭部管18、下管20、座位管22、托架部24、一對後下叉26(圖1中僅圖示一條)、一對後上叉28(圖1中僅圖示一條)及後輪支撐單元30(參照下述圖3)。
頭部管18係設置於車架16之前端部。下管20係以自頭部管18朝向斜後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座位管22係以自下管20之後端部朝向斜上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托架部24係以自下管20之後端部及座位管22之下端部朝向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
參照圖2,一對後下叉26係以自托架部24(參照圖1)之後端部朝向後方延伸且相互之間隔於後側變大之方式(沿左右方向擴展之方式)設置。以連接一對後下叉26之方式設置有加強管32。再者,於圖2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 而未圖示有台車14。
參照圖1,一對後上叉28係以自座位管22之上端部朝向斜後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一對後上叉28之下端部係各自連接於一對後下叉26。再者,於圖2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未圖示有後上叉28。
參照圖2及圖3,後輪支撐單元30包括支撐管34a、34b,該支撐管34a、34b係以於較後下叉26(參照圖2)更後方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支撐管34a、34b係以相互平行地且沿前後並排之方式設置。再者,支撐管34a、34b係作為支撐下述左後輪108之車軸110及右後輪114之車軸116之車軸支撐部而發揮功能,而以可承受較大之負載之方式高強度地構成。
圖4係圖2之A-A線剖面圖。亦參照圖4,於支撐管34a、34b(參照圖2及圖3)之左端部設置有托架36。支撐管34a、34b與托架36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較托架36更左側以與托架36相對向之方式設置有托架38。參照圖3,托架36與托架38係藉由擋泥板支架40a、40b而連接。擋泥板支架40a、40b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托架36、38。參照圖2及圖3,擋泥板支架40a係於俯視下如描繪半楕圓形狀般之自托架36、38沿斜前上方延伸。擋泥板支架40b係於俯視下如描繪半楕圓形狀般之自托架36、38沿斜後上方延伸。參照圖1及圖4,於擋泥板支架40a、40b(參照圖1)上安裝有擋泥板42。
參照圖2~圖4,於支撐管34a、34b(參照圖2及圖3)之右端 部設置有托架44。支撐管34a、34b與托架44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較托架44更右側以與托架44相對向之方式設置有托架46。參照圖3,托架44與托架46係藉由擋泥板支架48a、48b而連接。擋泥板支架48a、48b各自具有與擋泥板支架40a、40b相同之構成,且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托架44、46。參照圖4,於擋泥板支架48a、48b(於圖4中僅圖示擋泥板支架48a)上安裝有擋泥板50。
參照圖2及圖4,於支撐管34a、34b上設置有連結單元52、54。連結單元52、54係以各自與一對後下叉26對應之方式以沿左右方向遠離地並排之方式配置。
圖5係表示連結單元52之放大圖,圖5(a)係表示連結單元52之前視圖解圖,圖5(b)係圖5(a)之B-B線剖面圖。參照圖5,連結單元52包括以自上下夾持支撐管34a、34b之方式設置之板狀握持構件56、58。
參照圖5(b),握持構件56包括:傾斜部56a,其係以沿後方傾斜之方式自下朝向上而延伸;彎曲部56b,其係以自傾斜部56a之上端沿支撐管34a之外周面彎曲之方式沿後方延伸;平坦部56c,其自彎曲部56b之後端朝向後方直線狀地延伸;及鉤狀部56d,其係以自平坦部56c之後端沿支撐管34b之外周面彎曲之方式沿後方延伸。握持構件58包括:傾斜部58a,其係以沿後方傾斜之方式自下朝向上而延伸;彎曲部58b,其係以接觸支撐管34a之下端之方式自傾斜部58a之上端彎曲且沿後方延伸;及平坦部58c,其係以接觸支撐管34b之下端之方式自彎曲部58b之後端朝向後 方直線狀地延伸。傾斜部56a與傾斜部58a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以握持構件56、58壓接於支撐管34a、34b。藉此,握持構件56、58固定於支撐管34a、34b上。
參照圖5(a),以自握持構件56沿上方延伸之方式,板狀支撐構件60、62間隔地沿左右並排之方式設置。支撐構件60之上端部係以沿左方向擴展之方式彎曲。參照圖5(a)及(b),一對後下叉26中之其中一後端部連接於握持構件56之傾斜部56a。其中一後下叉26之後端部之一部分係由支撐構件60、62夾持。其中一後下叉26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握持構件56及支撐構件60、62。藉此,其中一後下叉26與支撐管34a、34b經由連結單元52(握持構件56、58)而連結。
以支撐於支撐構件60、62之上端部之方式設置有圓筒狀軸環64。支撐構件60、62與軸環64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軸環64內嵌入有圓筒狀環眼襯套66。環眼襯套66包括:同軸狀地設置之圓筒狀外筒66a、圓筒狀彈性構件66b及圓筒狀內筒66c。彈性構件66b包含例如橡膠。彈性構件66b係例如相對於外筒66a及內筒66c之各者被燒附(加硫接著)。軸環64及環眼襯套66係用於連結自行車本體12(圖1)與台車14(圖1)。詳情於以下敍述。
參照圖4,連結單元54具有與連結單元52相同之構成,且包括:握持構件68、70、支撐構件72、74、軸環76及環眼襯套78。環眼襯套78係與環眼襯套66相同地,包括外筒、彈性構件及內筒。一對後下叉26中之另一個係藉由例 如焊接而接合於握持構件68及支撐構件72、74。藉此,另一後下叉26與支撐管34a、34b經由連結單元54(握持構件68、70)而連結。
參照圖1,把手柱80自由旋轉地插通於頭部管18。於把手柱80之上端部固定有把手82。於把手82上設置有未圖示之刹車桿,而乘車者可藉由操作刹車桿而對三輪自行車10踩刹車。於把手柱80之下端部固定有前叉84。前輪86經由車軸而可旋轉地支撐於前叉84之下端部。前輪86包括可旋轉地支撐於車軸之車輪87及安裝於車輪87上之輪胎88。於三輪自行車10中,藉由將把手82沿左右轉而使前輪86沿左右改變方向。藉此,可改變三輪自行車10之方向。
於座位管22插入有座桿90。於座桿90之上端部設置有座部92。於托架部24上設置有驅動單元94。驅動單元94包括:曲柄96、一對踏板98a、98b、主動鏈輪100及電動馬達102。曲柄96包括:曲柄軸頸96a,其於托架部24之下方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方式且可旋轉地設置;曲柄臂96b,其設置於曲柄軸頸96a之左端部;及曲柄臂96c,其設置於曲柄軸頸96a之右端部。踏板98a係經由心軸而可旋轉地設置於曲柄臂96b之前端部,踏板98b係經由心軸而可旋轉地設置於曲柄臂96c之前端部。藉由乘車者踩下踏板98a、98b而使曲柄96旋轉。再者,於圖1中,曲柄96旋轉時之踏板98a、98b之旋轉軌道X1以一點鏈線進行表示。
主動鏈輪100係以伴隨曲柄軸頸96a之單向之旋轉而旋轉之方式經由單向離合器(未圖示)而安裝於曲柄軸頸96a上。 主動鏈輪100係經由環狀鏈條104而連結於設置於後輪支撐單元30之下部之從動鏈輪(未圖示)。電動馬達102係設置於曲柄軸頸96a之斜後下方,且產生用以輔助曲柄96之旋轉之扭矩。於較座位管22更後方於驅動單元94上設置有用以儲蓄用於電動馬達102之驅動等之電力之電池106。
參照圖1及圖2,左後輪108經由車軸110而可旋轉地支撐於後輪支撐單元30之托架36(參照圖2)及托架38。左後輪108包括可旋轉地支撐於車軸110之車輪111及安裝於車輪111上之輪胎112。再者,於圖1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省略車輪111之一部分之構成(複數個輪輻中之一部分)之圖示。
參照圖2,右後輪114經由車軸116而可旋轉地支撐於托架44及托架46。右後輪114包括可旋轉地支撐於車軸116之車輪117及安裝於車輪117上之輪胎118。再者,雖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未圖示,但上述從動鏈輪(未圖示)與左後輪108係藉由未圖示之傳遞機構而連結。參照圖1,於自行車本體12中,乘車者踩下踏板98a、98b而使曲柄96沿單向旋轉,藉此曲柄96之旋轉力經由主動鏈輪100、鏈條104、上述從動鏈輪(未圖示)及上述傳遞機構(未圖示)而傳遞至左後輪108。藉此,左後輪108旋轉,從而自行車本體12前進。
圖6係表示台車14之放大圖,圖6(a)係表示台車14之平面圖,圖6(b)係表示台車14之左側視圖。
參照圖6,台車14包括:積載部120;欄桿部122,其係 以自積載部120沿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以防止積載部120所裝載之貨物之落下;把手部124,其係以自欄桿部122之上部沿前方延伸之方式設置;腳架構件126,其設置於積載部120之前部;及腳輪128,其設置於積載部120之後部。於積載部120之前端部設置有連結單元130、132(參照圖6(a))。
積載部120包括:一對側框架134、136(參照圖6(a)),其係沿左右並排配置且沿前後方向延伸;前框架138,其係以連接側框架134之前端部與側框架136(參照圖6(a))之前端部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後框架140,其係以連接側框架134之後端部與側框架136之後端部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及中間框架142、144,其係於前框架138與後框架140之間以連接側框架134與側框架136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
參照圖6(a),設置有以連接前框架138之中央部與中間框架142之中央部之方式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146。於較加強車架146更左側設置有以連接前框架138與側框架134之方式自前框架138沿斜後左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148。於較加強車架146更右側設置有以連接前框架138與側框架136之方式自前框架138沿斜後右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150。
設置有以連接中間框架142之中央部與中間框架144之中央部之方式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152。於較加強車架152更左側設置有以連接中間框架144與後框架140之方 式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154。於較加強車架154更右側設置有以連接中間框架144與後框架140之方式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156。於中間框架144與後框架140之間以連接加強車架154與加強車架156之方式設置有加強車架158。為了封閉由中間框架144、加強車架154、加強車架156及加強車架158而形成之矩形之區域,而於中間框架144、加強車架154、加強車架156及加強車架158之底面部固定有板狀構件160。板狀構件160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中間框架144、加強車架154、加強車架156及加強車架158。再者,板狀構件160係於其中央部具有圓形貫通孔,且於該貫通孔內插通有下述軸承單元176之上端部。
參照圖6(a)及(b),腳輪128包括:車輪162、車軸164、及經由車軸164而可旋轉地支撐車輪162之支撐框架166。參照圖6(b),車輪162包括可旋轉地支撐於車軸164之車輪167及安裝於車輪167上之輪胎168。參照圖1,車輪162之直徑小於左後輪108之直徑及右後輪114(參照圖2)之直徑。
參照圖6,支撐框架166包括於俯視下如描繪半楕圓形狀般之自車軸164沿斜前上方延伸之車輪支撐部170及自車輪支撐部170沿上方延伸之連接部172。於連接部172之上端固定有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174a之連接構件174(參照圖6(b))。連接構件174之軸部174a係可旋轉地支撐於軸承單元176。軸承單元176係保持於固定於板狀構件160之下表面之圓形固定板178。藉此,積載部120與腳輪128得以連接,而積載部120之後部藉由腳輪128而得以支撐。
於台車14中,由於連接構件174之軸部174a可轉動地支撐於軸承單元176,因此支撐框架166能以軸部174a為中心而轉動。藉此,腳輪128可相對於積載部120以軸部174a為中心而轉動。具體而言,如圖6(a)所示,腳輪128係如描繪軌道X2般之以軸部174a為中心而轉動。此時,腳輪128係於俯視下不會向較積載部120更後方及較積載部120更左右方向突出。再者,軸部174a位於側框架134與側框架136之中間點。即,軸部174a位於積載部120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
參照圖6,於積載部120中較腳輪128位於最後方之情形時之車軸164之軸心更前方之第1區域120a之於俯視下之面積大於較車軸164之軸心更後方之第2區域120b之於俯視下之面積。又,第1區域120a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較第2區域120b之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
參照圖6及下述圖10,欄桿部122包括:U字框架180,其係以自側框架134、136之前端部沿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且於前視下具有逆U字形狀;L字框架182(參照圖6),其於側框架134之上方連接U字框架180與側框架134之後端部且於側視下具有L字形狀;及L字框架184(參照圖6(a)),其於側框架136之上方連接U字框架180與側框架136(參照圖6(a))之後端部且於側視下具有L字形狀。又,欄桿部122進而包括:加強車架186,其於U字框架180之上下方向之大致中央部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支撐框架188、190(參照圖6),其係於較U字框架180更後方以連接側框架 134與L字框架182(參照圖6)之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及支撐框架192、194(參照圖6(a)),其係於較U字車架180更後方以連接側框架136與L字框架184(參照圖6(a))之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
參照圖6及圖10,把手部124包括:把手框架196,其自U字框架180沿前方延伸且於俯視下具有近似U字形狀;及一對支撐框架198a、198b(參照圖10),其以支撐把手框架196之方式連接把手框架196與U字框架180。
參照圖6(b),腳架構件126包括連接於側框架134、136(參照圖6(a))之一對腳部126a(於圖6(b)中僅圖示連接於側框架134之腳部126a)。再者,於圖6(a)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未圖示有一對腳部126a。參照圖6(b),一對腳部126a中之其中一個係經由支撐軸126b而可轉動地支撐於設置於側框架134上之托架134a,一對腳部126a中之另一個(未圖示)係經由支撐軸(未圖示)而可轉動地支撐於設置於側框架136(參照圖6(a))上之托架(未圖示)。參照圖6(a)及(b),設置有以連接一對腳部126a(參照圖6(b))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橫向構件126c。於台車14未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之情形時,如圖6(b)所示,台車14係藉由腳架構件126及腳輪128而得以支撐。參照圖1,於台車14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之情形時,腳架構件126係以與積載部120之側框架134大致平行之方式而得以保持。
參照圖6(a),連結單元130、132係以沿左右並排之方式安裝於前框架138上。圖7係表示連結單元130之放大圖, 圖7(a)係表示連結單元130之平面圖,圖7(b)係表示連結單元130之前視圖,圖7(c)係表示連結單元130之左側視圖。
參照圖7,連結單元130包括:托架200、連結構件202及固定板204。托架200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平板部200a及自平板部200a之兩端部沿前方延伸之臂部200b、200c(參照圖7(a)及(b))。托架200之平板部200a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前框架138之前端面138a。參照圖7(a)及(b),臂部200b、200c各自具有沿左右方向貫通之貫通孔200d、200e。於臂部200b之左側面固定有圓板狀加強構件206。加強構件206包括連通於臂部200b之貫通孔200d之貫通孔206a。於臂部200c之右側面固定有圓板狀加強構件208。加強構件208包括連通於臂部200c之貫通孔200e之貫通孔208a。
連結構件202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之軸部202a及自軸部202a之右端部彎曲地沿下方延伸之操作部202b。軸部202a係插通於貫通孔208a、貫通孔200e、貫通孔200d及貫通孔206a。於軸部202a之右端部固定有環狀卡止構件210。於卡止構件210與加強構件208之間與軸部202a同軸狀地設置有螺旋彈簧212。螺旋彈簧212係沿右方向對連結構件202施壓。
固定板204包括:接合部204a(參照圖7(b)及(c)),其係接合於臂部200c之下端部且自臂部200c沿下方延伸;彎曲部204b,其自接合部204a之下端彎曲地沿右方向延伸;及鉤狀部204c,其自彎曲部204b之後端部沿右方向延伸。接合 部204a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臂部200c之下端部。鉤狀部204c係以自彎曲部204b之後端部通過操作部202b之後方及右方而延伸至操作部202b之前方為止之方式形成。如上所述,由於連結構件202係藉由螺旋彈簧212而沿右方向受到施壓,因此連結構件202之操作部202b係擠壓於鉤狀部204c。此時,以軸部202a為中心之操作部202b之擺動動作係藉由鉤狀部204c而得以限制。藉此,可防止連結構件202自托架200脫落。再者,參照圖7(a),於鉤狀部204c之前端204d與彎曲部204b之左右方向之距離D1係設定為大於操作部202b之直徑。
參照圖8(a),於自托架200卸除連結構件202時,藉由朝向左方向(箭頭C1方向)塞進操作部202b而使操作部202b移動至較鉤狀部204c之前端204d更左側。繼而,參照圖8(b),以軸部202a為中心使操作部202b沿箭頭C2方向轉動。最後,參照圖8(c),藉由朝向右方向(箭頭C3方向)拉伸操作部202b而自托架200拔出軸部202a。藉此,可自托架200卸除連結構件202。再者,於將連結構件202安裝於托架200上時,進行與上述之自圖8(a)至(c)所說明之動作相反之動作即可。
參照圖6(a),連結單元132具有與連結單元130相同之構成,且其包括具有與托架200、連結構件202及固定板204相同之構成之托架214、連結構件216及固定板218。又,連結構件216包括與軸部202a相同之軸部216a。
繼而,對自行車本體12與台車14之連結方法進行說明。 圖9係表示自行車本體12之後端部及台車14之平面圖解圖,圖10係表示後輪支撐單元30與台車14之關係之前視圖解圖。再者,於圖10中,為了避免圖式變繁雜,而於圖示中省略台車14之各構成元件中之除積載部120、欄桿部122及把手部124以外之構成元件。
參照圖9及圖10,於連結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之車架16與台車14之情形時,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得以連接,且連結單元54與連結單元132得以連接。如上所述,連結單元52、54連結一對後下叉26與後輪支撐單元30之支撐管34a、34b。又,連結單元130、132係固定於台車14之前框架138上。因此,可藉由連接連結單元52、54與連結單元130、132而連結後下叉26及後輪支撐單元30與台車14。即,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與台車14得以連結。以下,詳細地對連結單元52、54與連結單元130、132之連結方法進行說明。
圖11係表示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之關係之圖,圖11(a)係表示連結單元52及連結單元130之平面圖解圖,圖11(b)係表示連結單元52及連結單元130之前視圖解圖,圖11(c)係表示連結單元52及連結單元130之左側視圖。再者,於圖11(a)及(b)中,為了易於理解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之連結結構,而以剖面表示支撐構件60、62(圖11(b))、軸環64、環眼襯套66、托架200、加強構件206及加強構件208。
於連接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時,首先,藉由圖8所 說明之方法自連結單元130之托架200卸除連結構件202。繼而,參照圖11(a)及(b),以連結單元52之軸環64及環眼襯套66配置於托架200之臂部200b與臂部200c之間之方式使台車14移動。繼而,將連結構件202之軸部202a插通於加強構件208之貫通孔208a、托架200之貫通孔200e、環眼襯套66之內筒66c、托架200之貫通孔200d及加強構件206之貫通孔206a。最後,參照圖11(b),將連結構件202之操作部202b掛於固定板204之鉤狀部204c而固定連結構件202。藉此,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得以連接。藉由相同之方法而連接連結單元54(參照圖10)與連結單元132(參照圖10)。
於三輪自行車10中,連結單元130、132作為連結部而發揮功能,軸部174a作為轉動軸而發揮功能。
繼而,對三輪自行車10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於三輪自行車10中,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與台車14經由連結單元52、54及連結單元130、132而得以連結。參照圖11,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係藉由將連結構件202之軸部202a插通於加強構件208之貫通孔208a、托架200之貫通孔200e、環眼襯套66之內筒66c、托架200之貫通孔200d及加強構件206之貫通孔206a而得以連接。此處,由於環眼襯套66之內筒66c、托架200及加強構件206、208係未固定於軸部202a,因此如圖11(c)以箭頭D所示,托架200能以軸部202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參照圖9,由於連結單元54及連結單元132亦藉由相同之構成而得以連接, 因此連結單元132之托架214亦能以軸部216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由於托架200及托架214係固定於台車14之前框架138上,因此藉由托架200、214以軸部202a、216a為中心沿上下方向擺動而台車14以軸部202a、216a為中心沿上下方向擺動。藉此,台車14可相對於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沿上下方向擺動。於該情形時,即便因地面之凹凸等而使台車14上下動,亦可防止車架16連動於台車14而上下動。藉此,可舒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
雖連結單元130、132之連結構件202、216能以軸部202a、216a為中心而轉動,但連結構件202、216之向前後方向之移動係藉由托架200、214而得以阻止。又,連接軸部202a、216a與車架16之連結單元52、54係固定於車架16(後輪支撐單元30)上。因此,可防止軸部202a、216a相對於車架16沿前後方向移動。於該情形時,由於可防止連結單元130及連結單元132之任一者相對於另一個沿前後移動,因此可防止台車14相對於車架16沿左右方向擺動。藉此,即便例如三輪自行車10於行駛中改變行進方向,亦可防止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與台車14彎曲為大致ㄑ字狀。於該情形時,由於可防止於改變三輪自行車10之行進方向時因台車14而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之後部被推向斜向,因此可提高三輪自行車10之操縱性。又,由於可防止車架16與台車14彎曲為大致ㄑ字狀,因此可防止於對三輪自行車10踩刹車時因台車14而車架16之後部被推向斜向。藉此,可防止踩刹車時三輪自行車10以前輪86為中心而旋 轉。其結果,可順利地使三輪自行車10停止。
又,參照圖6,由於台車14之腳輪128係設置為可繞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174a轉動,因此可根據三輪自行車10之行進方向順利地改變台車14之行進方向。又,參照圖1,台車14之積載部120之前端(前框架138之前端面138a(參照圖7))設置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參照圖2)之後端更前方。於該情形時,可充分地確保積載部120之前後方向之長度,且可防止包括台車14之三輪自行車10之全長變長。藉此,即便於小巷等較狹窄之場所,亦可操縱性良好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進而,台車14之積載部120之前端設置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參照圖2)之上端更下方。於該情形時,由於可防止積載部120之位置變高,因此可藉由車架16而穩定地支撐積載部120。藉此,可順利地搬運貨物。
又,參照圖10,連結單元52、54係固定於支撐管34a、34b上。如上所述,支撐管34a、34b係作為用以支撐車軸110、116之車軸支撐部而發揮功能,而以可承受較大之負載之方式高強度地構成。因此,可藉由將連結單元52、54固定於支撐管34a、34b上而使用高強度之支撐管34a、34b作為用以支撐台車14之支撐部。於該情形時,由於無需將另一構件設置於車架16上以支撐台車14,因此可使車架16之構成較簡單。藉此,可輕量地構成車架16,從而可提高三輪自行車10之操縱性。
又,參照圖2,連結單元52、54及連結單元130、132係 配置於左後輪108與右後輪114之間。於該情形時,可藉由設置連結單元52、54及連結單元130、132而防止三輪自行車10之寬度變寬。藉此,即便於較狹窄之場所等亦可獲得三輪自行車10之優異之操縱性。
又,參照圖6,於積載部120中,第1區域120a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較第2區域120b之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於該情形時,可防止第2區域120b所裝載之貨物之重量重於第1區域120a所裝載之貨物之重量。藉此,於行駛三輪自行車10時,可藉由第2區域120b所裝載之貨物之重量而防止以腳輪128之接地點P(參照圖6(b))為中心地欲將台車14之前部沿上方抬升之力作用於台車14。藉此,可更順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
又,第1區域120a之於俯視下之面積大於第2區域120b之於俯視下之面積。於該情形時,可充分地防止第2區域120b所裝載之貨物之重量重於第1區域120a所裝載之貨物之重量。
又,腳輪128之車輪162之直徑小於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直徑。於該情形時,由於可將積載部120配置於更下方,因此可藉由車架16及腳輪128而更穩定地支撐積載部120。其結果,可順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
參照圖9,積載部120之前端(前框架138之前端面138a(參照圖7))係配置於較左後輪108之車軸110及右後輪114之車軸116更前方。進而,參照圖1,積載部120之前端係位於較一對踏板98a、98b之旋轉軌道X1更後方。如此一來,於 三輪自行車10中,防止乘車者之腳接觸積載部120,且將積載部120之前端充分地配置於前方。藉此,可維持三輪自行車10之舒適之操縱性,且充分地擴大積載部120。
又,參照圖6,於腳輪128繞軸部174a轉動時,腳輪128不會突出至較積載部120更左側或右側。藉此,即便於通過小巷等道路寬度較狹窄之場所之情形時,亦可防止腳輪128接觸牆壁等。其結果,可順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
又,由於在腳輪128繞軸部174a轉動時,腳輪128不會突出至較積載部120更後方,因此於裝卸貨物時腳輪128不會成為障礙。藉此,可提高操作性。又,即便於在積載部120之後端部設置以其下端為中心朝向後方打開之類之擋板或欄桿等以防止貨物之落下之情形時,亦可防止該擋板等接觸腳輪128。於該情形時,由於可將擋板等全打開,因此貨物之裝卸較容易。
又,於三輪自行車10中,連結構件202之軸部202a係插入至包括彈性構件66b之環眼襯套66內。同樣地,連結構件216之軸部216a係插入至包括彈性構件之環眼襯套78內。於該情形時,即便於台車14上產生振動,亦可於環眼襯套66、78上使該振動減少。藉此,由於可防止較大之振動自台車14傳遞至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因此可更舒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
又,於三輪自行車10中,不將貨架設置於車架16之後部地連結台車14。於該情形時,與進而將台車設置於貨架之後方之情形時相比,可確實地縮短三輪自行車10之前後方 向之長度。又,由於無需用以設置貨架之結構,因此可使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之構成較簡單。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將連結單元52、54固定於支撐管34a、34b上,但亦可將連結單元52、54固定於車架16之其他位置。即便於該情形時,亦可藉由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上端更下方,將連結單元52、54及連結單元130、132配置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後端更前方且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前端更後方,而使用高強度之支撐管34a、34b作為用以支撐台車14之支撐部。於該情形時,由於無需將另一構件設置於車架16上以支撐台車14,因此可使車架16之構成較簡單。藉此,可輕量地構成車架16,從而可提高三輪自行車之操縱性。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藉由沿左右配置之連結單元52、54及沿左右配置之連結單元130、132而連結車架16與台車14,但亦可僅藉由例如連結單元52及連結單元130而連結車架16與台車14。於該情形時,連結單元52及連結單元130係例如於左右方向配置於三輪自行車10之中央部。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對將具有一個之腳輪128之台車14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將具有兩個腳輪之台車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圖12係表示包括具有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之台車14a之三輪自行車10a之後部的平面圖解圖。
參照圖12,三輪自行車10a與上述三輪自行車10之不同處在於:設置有台車14a代替台車14之方面、連結單元52 與連結單元130經由連結單元220而連結之方面、設置有連結單元54a代替連結單元54之方面、及設置有連結單元222代替連結單元132之方面。因此,關於除台車14a、連結單元52與連結單元130之連結結構(連結單元220之構成)、連結單元54a及連結單元222以外之構成,係省略說明。
圖13係表示台車14a之放大圖,圖13(a)係表示台車14a之平面圖,圖13(b)係表示台車14a之左側視圖。參照圖13,台車14a與圖6之台車14之不同點在於:積載部224之構成及於積載部224設置有沿左右方向並排之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之方面。因此,關於除積載部224、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以外之台車14a之構成,係省略說明。
參照圖13(a),積載部224與圖6之積載部120之不同處在於設置有加強車架226及加強車架228代替加強車架158之方面及設置有板狀構件230及板狀構件232代替板狀構件160之方面。加強車架226係於中間框架144與後框架140之間以連接側框架134與加強車架154之方式設置。加強車架228係於中間框架144與後框架140之間以連接側框架136與加強車架156之方式設置。板狀構件230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側框架134、中間框架144、加強車架154及加強車架226。板狀構件232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於側框架136、中間框架144、加強車架156及加強車架228。
參照圖13(a)及(b),第1腳輪128a係與腳輪128相同地包括:車輪162a、車軸164a及支撐框架166a。同樣地,參照圖13(a),第2腳輪128b包括:車輪162b、車軸164b及支撐 框架166b。再者,車輪162a、162b之直徑小於車輪162(參照圖1)之直徑。
參照圖13(b),支撐框架166a係與支撐框架166(參照圖6)相同地經由包括軸部234a之連接構件234及軸承單元236而安裝於板狀構件230上。連接構件234之軸部234a係可旋轉地支撐於軸承單元236。藉此,支撐框架166a相對於積載部224能以軸部234a為中心而轉動。具體而言,如圖13(a)所示,第1腳輪128a係如描繪軌道X3般之以軸部234a為中心而轉動。此時,第1腳輪128a係於俯視下不會向較積載部224更後方及較積載部224更左方向突出。
參照圖13(a),支撐框架166b係與支撐框架166a相同地經由包括軸部238a之連接構件238及軸承單元240而安裝於板狀構件232上。連接構件238之軸部238a係可旋轉地支撐於軸承單元240。藉此,支撐框架166b相對於積載部224能以軸部238a為中心而轉動。具體而言,第2腳輪128b係如描繪軌道X4般之以軸部238a為中心而轉動。此時,第2腳輪128b係於俯視下不會向較積載部224更後方及較積載部224更右方向突出。
再者,與圖6所示之積載部120之第1區域120a及第2區域120b相同地,積載部224之第1區域(較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位於最後方之情形時之車軸164a、164b之軸心更前方之區域)之於俯視下之面積大於積載部224之第2區域(較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位於最後方之情形時之車軸164a、164b之軸心更後方之區域)之於俯視下之面積。 又,積載部224之第1區域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較第2區域之前後方向之長度更長。
圖14係表示連結單元52、連結單元220及連結單元130之關係之圖,圖14(a)係表示連結單元52、連結單元220及連結單元130之平面圖解圖,圖14(b)係表示連結單元52、連結單元220及連結單元130之左側視圖。
參照圖14,連結單元220包括:托架242、螺栓244、螺母246(參照圖14(a))、擺動構件248、軸環250及環眼襯套252(參照圖14(a))。參照圖14(a),托架242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平板部242a及自平板部242a之兩端部沿前方延伸之臂部242b、242c。臂部242b、242c各自包括沿左右方向貫通之貫通孔242d、242e。於臂部242b之左側面固定有中空圓板狀加強構件254,於臂部242c之右側面固定有中空圓板狀加強構件256。
螺栓244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之軸部244a及設置於軸部244a之左端之頭部244b。軸部244a係插通於加強構件254、臂部242b(貫通孔242d)、內筒66c、臂部242c(貫通孔242e)及加強構件256。螺母246係經由墊片258而安裝於軸部244a之右端部。藉此,螺栓244安裝於托架242上。再者,軸部244a係相對於內筒66c可旋轉地設置。藉此,如圖14(b)中以箭頭E所示,托架242係以軸部244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可擺動地設置。
擺動構件248係以連接托架242之平板部242a與軸環250之方式設置。平板部242a與擺動構件248係藉由例如焊接 而接合。藉此,擺動構件248能以軸部244a為中心而與托架242一體地沿上下方向擺動。
參照圖14(a),軸環250與擺動構件248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軸環250具有圓筒形狀,環眼襯套252係嵌入軸環250內。環眼襯套252包括與環眼襯套66之外筒66a、彈性構件66b及內筒66c相同之外筒252a、彈性構件252b及內筒252c。
於環眼襯套252之內筒252c內插入有連結單元130之軸部202a。藉此,如圖14(b)中以箭頭F所示,擺動構件248能以軸部202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又,如圖14(b)中以箭頭G所示,托架200及台車14a能以軸部202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
圖15係表示連結單元54a及連結單元222之關係之圖,圖15(a)係表示連結單元54a及連結單元222之平面圖解圖,圖15(b)係圖15(a)之H-H線剖面圖。
連結單元54a與圖4之連結單元54之不同處在於:設置有軸環260代替軸環76之方面、及設置有球面軸承262代替環眼襯套78之方面。因此,關於除軸環260及球面軸承262以外之連結單元54a之構成,係省略說明。
參照圖15,於連結單元54a中,以支撐於支撐構件72、74(參照圖4)之上端部之方式設置有圓筒狀軸環260。軸環260之左右方向之長度係設定為例如較軸環76(參照圖4)之左右方向之長度更短。支撐構件72、74(參照圖4)與軸環260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
於軸環260內設置有球面軸承262。球面軸承262包括近似圓筒形狀之外輪264及中空近似球體狀之內輪266。外輪264係固定於軸環260上。外輪264包括於其內周面朝向直徑方向凹陷之彎曲面264a。內輪266之外周面係於彎曲面264a可滑動地支撐於外輪264上。藉此,內輪266能以通過其中心且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假想之擺動軸I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
連結單元222包括:托架268、連結構件270、固定板272及支撐構件274。參照圖15(a),托架268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平板部268a及自平板部268a之兩端部沿前方延伸之臂部268b、268c。臂部268b、268c各自包括沿左右方向貫通之貫通孔268d、268e。於臂部268b之左側面固定有中空圓板狀加強構件276,於臂部268b之右側面設置有中空圓板狀間隔片278。於臂部268c之右側面固定有中空圓板狀加強構件280,於臂部268c之左側面設置有中空圓板狀間隔片281。
連結構件270具有與連結構件216(參照圖6(a))相同之構成,包括軸部270a。軸部270a係插通於加強構件276、臂部268b(貫通孔268d)、間隔片278、內輪266、間隔片281、臂部268c(貫通孔268e)及加強構件280。藉此,連結單元54a之內輪266與連結單元222之托架268得以連結。藉此,托架268能以擺動軸I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又,如圖15(b)中以箭頭J所示,托架268能以軸部270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再者,軸部270a與軸部244a(參照圖12)係以 沿左右並排之方式配置於同一軸線上。關於固定板272,由於其具有與固定板218(參照圖6(a))大致相同之形狀,因此省略說明。
支撐構件274係以連接托架268之平板部268a與前框架138之前端面138a之方式設置。平板部268a與支撐構件274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又,前框架138之前端面138a與支撐構件274係藉由例如焊接而接合。藉此,台車14a能以擺動軸I(參照圖15(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並且以箭頭J(參照圖15(b))所示能以軸部270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
於三輪自行車10a中,連結單元130及連結單元222作為連結部而發揮功能,軸部234a及軸部238a作為轉動軸而發揮功能。
以下,對三輪自行車10a之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於三輪自行車10a中,由於台車14a具有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因此即便於在積載部224裝載有較多之貨物之情形時,亦可穩定地支撐積載部224。
又,於第1腳輪128a繞軸部234a轉動時,第1腳輪128a不會突出至較積載部224更左側,且於第2腳輪128b繞軸部238a轉動時,第2腳輪128b不會突出至較積載部224更右側。藉此,即便於通過小巷等道路寬度較狹窄之場所之情形時,亦可防止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接觸牆壁等。其結果,可順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a。
又,於第1腳輪128a繞軸部234a轉動時,第1腳輪128a不 會突出至較積載部224更後方,且於第2腳輪128b繞軸部238a轉動時,第2腳輪128b不會突出至較積載部224更後方。藉此,於裝卸貨物時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不會成為障礙。藉此,可提高操作性。又,即便於在積載部224之後端部設置以其下端為中心地朝向後方打開之類之擋板或欄桿等以防止貨物之落下之情形時,亦可防止該擋板等接觸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於該情形時,由於可將擋板等全打開,因此貨物之裝卸較容易。
又,於三輪自行車10a中,台車14a係以可繞擺動軸I擺動之方式藉由連結單元52、連結單元54a、連結單元130、連結單元220及連結單元222而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更具體而言,台車14a係以能以擺動軸I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之方式經由連結單元222而支撐於球面軸承262。藉此,台車14a相對於車架16能以擺動軸I為中心而搖動。因此,即便於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之任一者因地面凸部等而被抬升之情形時,亦可防止於車架16與台車14a之間產生較大之扭轉應力。藉此,車架16之強度設計較容易。
又,擺動構件248係能以軸部244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地設置且能以軸部202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地設置。藉此,設置於台車14a上之托架200係於自軸部244a相隔至後方之位置能以軸部244a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藉由為此種構成而於台車14a以擺動軸I為中心搖動之情形時,設置於台車14a上之托架200能以軸部244a為中心而沿 上下方向擺動。藉此,可防止於台車14a搖動時軸部244a沿上下方向擺動。其結果,由於可防止台車14a之搖動動作傳遞至自行車本體12之車架16,因此可更舒適地行駛三輪自行車10a。
再者,台車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台車14、14a之構成。圖16係表示台車之其他例之圖,圖16(a)係表示台車14b之前視圖,圖16(b)係表示台車14b之左側視圖。以下,僅對於台車14b中具有與台車14不同之構成之部分進行說明。於台車14b中以下未進行說明之部分之構成為與台車14相同之構成。再者,於圖16(a)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未圖示有腳輪128。
參照圖16,台車14b包括腳架構件282。腳架構件282包括:沿左右並排配置之一對腳部282a、282b、以連接腳部282a、282b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橫向構件282c、及沿左右並排配置且支撐腳部282a、282b之一對輔助腳輪282d、282e。
於該實施形態中,將輔助腳輪282d、282e接觸地面G之狀態稱為腳架構件282之接地狀態,將輔助腳輪282d、282e未接觸地面G之狀態稱為腳架構件282之非接地狀態。
輔助腳輪282d係沿水平方向可轉動地設置於腳部282a之下端部,輔助腳輪282e係沿水平方向可轉動地設置於腳部282b之下端部。
腳部282a之上端部係經由支撐軸284a而可擺動地支撐於托架286a,腳部282b之上端部係經由支撐軸284b而可擺動 地支撐於托架286b。托架286a係固定於加強車架148(參照圖16(b))上,托架286b係固定於加強車架150(圖6(a)參照)上。藉此,腳架構件282能以支撐軸284a、284b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地支撐於積載部120。
以連結腳部282a與托架286a之方式設置有鎖定機構288。鎖定機構288具有與例如自行車之撐腳架所使用之鎖定機構相同之構成,而可限制腳架構件282之擺動動作。再者,於圖16中表示腳架構件282之擺動動作得以限制之狀態,即藉由鎖定機構288而鎖定腳架構件282之狀態。
於將台車14b自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分離而使用之情形時,於輔助腳輪282d、282e接觸地面G之狀態(即,將腳架構件282設定為接地狀態之狀態)下,藉由鎖定機構288而鎖定腳架構件282。於該情形時,由於台車14b之積載部120藉由腳架構件282及腳輪128而得以支撐,因此送貨人於搬運貨物時可較容易地使積載部120穩定。藉此,可減輕送貨人之負擔。
另一方面,參照圖17,於將台車14b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而使用之情形時,解除利用鎖定機構288之腳架構件282之鎖定,以輔助腳輪282d及輔助腳輪282e(參照圖16(a))自地面G遠離之方式使腳架構件282沿上方轉動。即,將腳架構件282設定為非接地狀態。再者,由於腳架構件282係藉由鎖定機構288之螺旋彈簧288a而被拉伸至斜前上方,因此腳架構件282被提拉至上方之狀態(圖17所示之非接地狀態)得以維持。藉此,可防止於三輪自行車之 行駛中輔助腳輪282d、282e接觸地面G。
參照圖16(b),於腳輪128之支撐框架166(連接部172)之上端固定有連接構件290。連接構件290包括固定於連接部172之圓柱狀凸緣部292及自凸緣部292之上表面之中心部沿上方延伸之軸部294。軸部294係可旋轉地支撐於軸承單元176。藉此,支撐框架166能以軸部294為中心而沿水平方向轉動,而腳輪128能以軸部294為中心而沿水平方向轉動。
圖18係表示台車14b之積載部120之後部之左側視圖,圖19係表示台車14b之後框架140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的後視圖。再者,於圖18及圖19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未圖示有欄桿部122(參照圖16)。
參照圖18,凸緣部292包括於其外周面開口之近似圓柱狀空腔部292a。空腔部292a係於腳輪128位於最後方之情形時(圖16~圖18所示之狀態之情形時)以朝向後方開口且相對於前後方向平行之方式形成。再者,於圖18(b)中,以剖面表示凸緣部292中之空腔部292a之周邊部。
參照圖16~圖19,以連接加強車架158(參照圖16~圖18)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與後框架140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之方式設置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加強車架296。參照圖19,以自加強車架296沿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有一對板狀構件298a、298b。板狀構件298a係固定於加強車架296之左側面,板狀構件298b係固定於加強車架296之右側面。於一對板狀構件298a、298b之下端部以沿前後方向延伸之方式 固定有圓筒狀保持構件300。
參照圖18,於保持構件300之後端部設置有圓環狀彈簧座構件302。再者,於圖19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未圖示有彈簧座構件302、下述彈簧座構件308(參照圖18)及下述螺旋彈簧310(參照圖18)。
參照圖18及圖19,於保持構件300及彈簧座構件302內插通有近似圓柱形狀之限制構件304。參照圖18,限制構件304之前端部之直徑小於空腔部292a之直徑。限制構件304係設置為與空腔部292a相同之高度。參照圖18及圖19,於限制構件304之後端部以沿右斜下方延伸之方式固定有棒狀操作構件306。
參照圖18,於限制構件304上於較操作構件306更前方設置有圓環狀彈簧座構件308。以藉由彈簧座構件302與彈簧座構件308而得以支撐之方式螺旋彈簧310嵌於限制構件304上。螺旋彈簧310係經由彈簧座構件308而朝向後方對限制構件304施壓。
參照圖18及圖19,於積載部120之後端部於較限制構件304更右側設置有板狀引導構件312。引導構件312包括:相對於後框架140大致平行地延伸之平行部312a(參照圖19)、自平行部312a之右端部朝向上方彎曲之鉤狀部312b、及自平行部312a之左端部沿左斜下方延伸之傾斜部312c。平行部312a係焊接於例如後框架140上,鉤狀部312b係焊接於例如加強車架156上。藉此,引導構件312固定於積載部120。
參照圖18,傾斜部312c包括貫通孔314。貫通孔314係於自其一端部314a沿右斜前方延伸後朝向另一端部314b沿左方向延伸。貫通孔314之另一端部314b係位於較一端部314a更前方且朝向後方彎曲。
操作構件306係插通於引導構件312之貫通孔314內。由於操作構件306係固定於限制構件304上,因此可藉由使操作構件306沿貫通孔314移動而使限制構件304沿前後方向移動。
如上所述,操作構件306係藉由螺旋彈簧310而朝向後方受到施壓。藉此,操作構件306係於貫通孔314之一端部314a或另一端部314b卡止於引導構件312。即,可藉由螺旋彈簧310而將操作構件306固定於貫通孔314之一端部314a或另一端部314b。其結果,可限制限制構件304之前後方向之移動。
參照圖18(a),於例如將台車14b自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分離而使用之情形時,將限制構件304之前端部插入至連接構件290之空腔部292a內,並且將操作構件306固定於貫通孔314之另一端部314b。藉此,操作構件306之向後方之移動得以限制,而可防止限制構件304之前端部自空腔部292a脫落。限制構件304之向左右方向之擺動係藉由保持構件300而得以限制。藉此,連接構件290之向左右方向之擺動藉由限制構件304而得以限制,而腳輪128之向左右方向之擺動得以限制。因此,即便於例如送貨人推台車14b以使腳輪128側(後框架140側)之行進方向變為前方之情 形時,亦可防止台車14b之腳輪128側(後框架140側)沿左右搖擺。其結果,穩定台車14b之行進方向,從而易於貨物之搬運。
另一方面,參照圖18(b),於將台車14b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而使用之情形時,自空腔部292a抽出限制構件304之前端部,並且將操作構件306固定於貫通孔314之一端部314a。藉此,連接構件290可向左右方向擺動,而腳輪128可向左右方向擺動。藉此,台車14b可實現與上述台車14相同之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於台車14b中,由於不僅藉由腳輪128亦藉由一對輔助腳輪282d、282e而支撐積載部120,因此送貨人於搬運貨物可較容易地使積載部120穩定。又,由於可藉由限制構件304而限制腳輪128向左右方向擺動,因此送貨人可較容易地使台車14b之行進方向穩定。該等結果,可充分地減輕送貨人之負擔。
再者,於台車14a(參照圖13)中亦可設置腳架構件282代替腳架構件126。又,於台車14a中,進而亦可設置與上述限制構件304(參照圖18)等相同之構成元件,而限制第1腳輪128a及第2腳輪128b之向左右方向之擺動。
又,於台車14(參照圖6)及台車14a(圖13參照)中,亦可將鎖定機構288(參照圖16)設置於腳架構件126上。
圖20係進而表示台車之其他例之左側視圖,圖21係表示圖20之台車14c之前視圖。於圖20及圖21中表示藉由下述腳架構件322而支撐積載部120之前端部之狀態之台車 14c。再者,為了明確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與台車14c之位置關係,而於圖20中以二點鏈線表示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之後輪支撐單元30、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於圖21(b)中以二點鏈線表示後輪支撐單元30。又,為了易於理解台車14c之結構,而於圖21(b)中省略台車14c之一部分之構成(下述轉動構件322之一部分、軸構件320、固定構件334及限制構件346)。
參照圖20及圖21,台車14c與圖6之台車14不同處在於:包括設置於側框架134之前端部之鎖定機構316之方面、包括設置於側框架136(參照圖21)之前端部之托架318(參照圖21)之方面、包括連結鎖定機構316與托架318之軸構件320(參照圖20及圖21(a))之方面、具有腳架構件322代替腳架構件126之方面、包括設置於腳架構件322與腳輪128之間之鎖定機構324(參照圖20及圖21(a))之方面、及設置有連結部326、327(參照圖21)代替連結單元130、132(參照圖6(a))之方面。因此,關於除該等之構成以外之台車14c之構成,係省略說明。
於該實施形態中,將腳架構件322之下述輔助腳輪330a、330b接觸地面之狀態稱為腳架構件322之接地狀態,將輔助腳輪330a、330b未接觸地面之狀態稱為腳架構件322之非接地狀態。
參照圖20及圖21,以自側框架134之前端部沿下方突出之方式設置有鎖定機構316,以自側框架136(參照圖21)之前端部沿下方突出之方式設置有托架318(參照圖21)。於積 載部120之下方以連結鎖定機構316與托架318之方式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圓柱狀軸構件320。軸構件320之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端部)係支撐於鎖定機構316之下述托架336,軸構件320之另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右端部)係支撐於托架318。參照圖20,軸構件320之上下方向之位置係與後輪支撐單元30之支撐管34b之上下方向之位置大致相同。以支撐積載部120之前端部之方式於積載部120之下方設置有腳架構件322。
圖22係表示鎖定機構316及腳架構件322之左端部之放大圖,(a)係前視圖,(b)係左側視圖。參照圖21及圖22,腳架構件322包括:沿左右並排配置之近似角形柱狀一對腳部328a、328b、沿左右並排配置且支撐腳部328a、328b之下端部之一對輔助腳輪330a、330b、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連接於腳部328a、328b之上端部之圓筒狀轉動構件332、及自轉動構件33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沿後方(於側視下相對於腳部328a、328b大致垂直之方向)突出之側視近似三角形狀之固定構件334(參照圖21(a)及圖22(b))。
輔助腳輪330a係沿水平方向可轉動地安裝於腳部328a之下端部,輔助腳輪330b係沿水平方向可轉動地安裝於腳部328b之下端部。以轉動構件332可相對於軸構件320轉動之方式於轉動構件332內插通有軸構件320。腳部328a、328b及固定構件334係藉由例如焊接而固定於轉動構件332。藉此,腳部328a、328b、輔助腳輪330a、330b及固定構件334能以軸構件320為中心而與轉動構件332一體地轉動。 換言之,腳架構件322係經由軸構件320及托架318、336而沿上下方向擺動地支撐於積載部120。
參照圖21,連結部326係以自轉動構件332之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端部)沿上方(於轉動構件332之直徑方向與腳部328a相反之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連結部327係以自轉動構件332之另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右端部)沿上方(於轉動構件332之直徑方向與腳部328b相反之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參照圖22,連結部326係於其上端部具有鉤狀部326a。如下述圖25所示,鉤狀部326a具有可卡止於後輪支撐單元30之支撐管34b之形狀。同樣地,參照圖21,連結部327係於其上端部具有鉤狀部327a。鉤狀部327a具有與鉤狀部326a相同之形狀。連結部326、327係藉由例如焊接而固定於轉動構件332。因此,連結部326、327能以軸構件320為中心而與轉動構件332(腳架構件322)一體地轉動。
圖23係表示鎖定機構316之構成元件之圖。參照圖22及圖23,鎖定機構316包括托架336、鎖定構件338及操作構件340。
參照圖22及圖23(a),托架336包括:板狀部336a、設置於板狀部336a之左側面之近似L字狀之卡止部336b、及設置於板狀部336a之右側面之長方體狀卡止部336c。
參照圖23(a),於板狀部336a之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貫通之孔336d。軸構件320(參照圖22)之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端部)係於孔336d中支撐於板狀部336a。 再者,於托架318(參照圖21)上亦形成有與孔336d相同之孔,而軸構件320之另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右端部)係於該孔中支撐於托架318。軸構件320(參照圖22)亦可藉由例如未圖示之緊固工具(螺栓等)而固定於托架318及托架336(板狀部336a)上,亦可焊接於托架318、336上。
參照圖22及圖23(a),於板狀部336a之前緣形成有朝向後方凹陷之凹部336e。凹部336e之上下方向之位置係與貫通孔336d(參照圖23(a))之上下方向之位置大致相同。再者,參照圖21(a),於托架318上亦形成有與凹部336e相同之凹部318a。參照圖23,於板狀部336a於孔336d之斜後下方形成有圓弧狀地彎曲且沿左右方向貫通之孔336f。
參照圖22,近似L字狀之卡止部336b係於自板狀部336a之後端部延伸至較操作構件340更左側為止後,朝向上方彎曲。卡止部336b之上下方向之位置係與孔336d(參照圖23(a))之上下方向之位置大致相同。卡止部336c係於孔336d(參照圖23(a))之前斜下方以自板狀部336a沿右方向突出之方式設置。參照圖22(a),卡止部336c係位於以軸構件320為中心之腳部328a之旋轉軌道(未圖示)上。因此,腳部328a之向前方之擺動係藉由卡止部336c而得以限制。
參照圖21,托架318具有與卡止部336c相同之卡止部318b。卡止部318b係位於以軸構件320為中心之腳部328b之旋轉軌道(未圖示)上。因此,腳部328b之向前方之擺動係藉由卡止部318b而得以限制。如此一來,於台車14c中,藉由托架336之卡止部336c及托架318之卡止部318b而 卡止腳部328a、328b,藉此可限制腳架構件322之向前方之擺動。再者,托架318係除未設置有與卡止部336b(參照圖23(a))及孔336f(參照圖23(a))對應之卡止部及孔之方面以外,具有與托架336(參照圖23(a))左右對稱之構成。
參照圖22及圖23(b),鎖定構件338包括長條狀變形構件338a及側視圓弧狀卡止構件338b。變形構件338a係由例如可彈性變形之材料構成。作為變形構件338a,例如可使用板彈簧。變形構件338a之上端部係藉由例如銷或螺釘等緊固工具342(參照圖22(b))而固定於板狀部336a。藉此,變形構件338a安裝於板狀部336a之左側面。再者,為了避免圖式變繁雜,而於圖22(a)中未圖示緊固工具342及下述緊固工具338c及支撐構件344。
參照圖22(b)及圖23(b),卡止構件338b係藉由例如銷或螺釘等緊固工具338c而固定於變形構件338a之右側面。參照圖22(b)及圖23(a)、(b),於側視下卡止構件338b之外形係與孔336f之外形大致相同且略微較小。參照圖22(b),卡止構件338b係嵌入至孔336f內。
參照圖22(a),卡止構件338b之左右方向之厚度大於板狀部336a之厚度。藉此,卡止構件338b之右端部係突出至較板狀部336a之右側面更右側,而位於以軸構件320為中心之腳部328a之旋轉軌道(未圖示)上。參照圖22(b),於腳部328a相對於上下方向平行之情形時,卡止構件338b係位於腳部328a之後方。因此,腳部328a之向後方之擺動係藉由卡止構件338b而得以限制。藉此,腳架構件322之向後方 之擺動得以限制。再者,如上所述,腳架構件322之向前方之擺動係藉由卡止部336c及卡止部318b(參照圖21)而得以限制。因此,於台車14c中,藉由卡止部336c、338b而卡止腳部328a,並且藉由卡止部318b(參照圖21)而卡止腳部328b(參照圖21),藉此可限制腳架構件322之擺動。即,可藉由鎖定機構316而鎖定腳架構件322。
參照圖22及圖23(c),操作構件340包括長條狀本體部340a及自本體部340a沿本體部340a之寬度方向突出之突出部340b。於本體部340a之長度方向之大致中央部於右側面形成有凹部340c。參照圖22,以鎖定構件338之變形構件338a通過凹部340c之方式於托架336之左側面設置有操作構件340。參照圖22(b),操作構件340之本體部340a之下端部係經由銷等支撐構件344而可轉動地支撐於托架336。於側視下操作構件340之突出部340b係於本體部340a之上端部卡止於卡止部336b之情形時與卡止構件338b重疊。於該情形時,由於藉由突出部340b而限制卡止部338b之向左方向之移動,因此卡止構件338b之右端部自板狀部336a突出至右側之狀態得以維持。藉此,藉由卡止部338b而限制腳部328a之擺動之狀態得以維持。即,藉由鎖定機構316而鎖定腳架構件322之狀態得以維持。關於鎖定機構316之詳細功能,係於以下敍述。
參照圖20,鎖定機構324包括棒狀限制構件346、板狀保持構件348及板狀卡止構件350。參照圖21(a)及圖22(b),限制構件346之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前端部)係可擺動 地支撐於腳架構件322之支撐構件344。參照圖20及圖21(a),保持構件348係以自積載部120沿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更具體而言,保持構件348之上端部係藉由例如焊接而固定於加強車架152(參照圖6(a))上。保持構件348包括沿前後方向貫通之圓形孔348a。限制構件346之另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後端部)係插通於孔348a內。藉此,限制構件346之後端部可滑動地支撐於保持構件348。
參照圖20及圖21(b),卡止構件350係以自腳輪128之車輪支撐部170之前端部沿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卡止構件350係藉由例如焊接而固定於車輪支撐部170。參照圖21(b),卡止構件350係於其上端部具有朝向下方凹陷且可插通限制構件346(參照圖20)之另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後端部)之凹部350a。
於具有如上所述之構成之台車14c中,可藉由將連結部326、327之鉤狀部326a、327b掛於後輪支撐單元30之支撐管34b而連結台車14c與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因此,於包括台車14c之三輪自行車中,無需設置連結單元52、54(參照圖2)。因此,亦可藉由例如焊接而將一對後下叉26(參照圖2)直接地連接於後輪支撐單元30,亦可經由與握持構件56、58(參照圖5)相同之構件而將一對後下叉26連接於後輪支撐單元30。以下,使用圖示詳細地對台車14c與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之連結方法及分離方法進行說明。
圖24及圖25係表示將台車14c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圖1)時之鎖定機構316及腳架構件322之狀態之側視圖。於圖24 中,(a)係表示解除利用鎖定機構316之腳架構件322之鎖定時之狀態的圖,(b)係表示腳架構件322之鎖定得以解除之狀態的圖。圖25係表示台車14c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時之鎖定機構316及腳架構件322之狀態的圖。圖26係圖24(a)之K-K線剖面圖,(a)係表示變形構件338a未變形時之鎖定機構316之狀態的圖,(b)係表示變形構件338a變形時之鎖定機構316之狀態的圖。
參照圖20,於將台車14c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圖1)時,首先,於腳架構件322設定為接地狀態之狀態下,以後輪支撐單元30之支撐管34b嵌入至托架336之凹部336e及托架318(參照圖21)之凹部318a(參照圖21(a))之方式將台車14c配置於自行車本體12之後方。
繼而,參照圖22(b)及圖24(a),如以箭頭L(參照圖22(b))所示使操作構件340沿前方轉動。具體而言,如圖24(a)所示,於側視下突出部340b移動至不重疊於卡止構件338b之位置為止,而使操作構件340轉動。此時,如圖26(a)所示,由於鎖定構件338之卡止構件338b係位於腳部328a之旋轉軌道上,因此腳部328a之向後方之轉動係藉由卡止構件338b而得以限制。即,藉由鎖定機構316而鎖定腳架構件322(參照圖24)之狀態得以維持。
繼而,參照圖26(b),藉由沿左方向拉伸鎖定構件338之變形構件338a之下端部而使卡止構件338b沿左方向移動。具體而言,以卡止構件338b移動至自腳部328a之旋轉軌道上遠離之位置為止之方式沿左方向拉伸變形構件338a。藉 此,腳部328a可向後方轉動。即,利用鎖定機構316之腳架構件322之鎖定得以解除。
繼而,參照圖24(b)及圖25,如以箭頭M(參照圖24(b))所示使腳架構件322轉動至後方。具體而言,參照圖25,使腳架構件322轉動至連結部326之鉤狀部326a及連結部327(參照圖21)之鉤狀部327a(參照圖21)掛於支撐管34b之位置為止。藉此,經由連結部326、327而連結後輪支撐單元30(參照圖20)與台車14c。即,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與台車14c得以連結。又,腳架構件322設定為非接地狀態。再者,於該實施形態中,連結部326、327之鉤狀部326a、327a具有相對於支撐管34b之外周面可沿其周向滑動之形狀。因此,台車14c係與上述台車14(參照圖1)相同地可相對於後輪支撐單元30沿上下方向擺動地連結於後輪支撐單元30。又,於該實施形態中,鉤狀部326a、327a係各自以自前方及後方夾持支撐管34b之方式連接於支撐管34b。藉此,可防止連結部326、327以與支撐管34b之連接部(鉤狀部326a、327a)為中心而沿左右方向擺動。因此,台車14c係與上述台車14(參照圖1)相同地以無法相對於後輪支撐單元30沿左右方向擺動之方式連結於後輪支撐單元30。
參照圖25,於後輪支撐單元30與台車14c得以連結之狀態(連結部326、327掛於支撐管34b之狀態)下,腳部328a係位於較卡止構件338b更上方。於該狀態下,如圖26(a)所示,將鎖定構件338之變形構件338a恢復至原來之狀態。 藉此,卡止構件338b再次位於腳部328a之旋轉軌道上,而腳部328a之向下方之轉動藉由卡止構件338b而得以限制。即,藉由鎖定機構316而鎖定腳架構件322。藉此,能以將輔助腳輪330a、330b自地面遠離之狀態(即非接地狀態)保持腳架構件322。
最後,參照圖25及圖27,如以箭頭N(參照圖25)所示使操作構件340轉動至後方,而使操作構件340之上端部卡止於卡止部336b。藉此,如圖27所示,突出部340b移動至卡止構件338b之左側,而限制卡止構件338b向左方向移動。即,可防止鎖定機構316之鎖定解除。再者,於將台車14c自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分離時,藉由進行與上述相反之動作而使腳架構件322自圖27所示之狀態轉移至圖20所示之狀態即可。
此處,如上所述,於台車14c中,限制構件346之前端部係可擺動地支撐於固定構件334。因此,如圖24及圖25所示,於腳架構件322轉動時,限制構件346之前端部係與固定構件334一併如描繪以軸構件320為中心之圓軌道般之移動。藉此,限制構件346沿前後方向移動。
於該實施形態中,如圖20及圖27所示,以如下方式構成鎖定機構324:於腳部328a、328b相對於上下方向平行之情形時(參照圖20),可將限制構件346之後端部插通於卡止構件350之凹部350a(參照圖21(b)),且於腳部328a、328b相對於前後方向平行之情形時(參照圖27),限制構件346之後端位於保持構件348與卡止構件350之間。
因此,例如於將台車14c自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分離而使用之情形時,如圖20所示,可將限制構件346之後端部插通於卡止構件350之凹部350a(參照圖21(b))且可藉由腳架構件322而支撐積載部120之前端部。於該情形時,由於可藉由限制構件346而限制卡止構件350之左右方向之擺動,因此腳輪128之左右方向之擺動得以限制。藉此,即便於例如送貨人推台車14c以使腳輪128側之行進方向變為前方之情形時,亦可防止台車14c之腳輪128側沿左右搖擺。其結果,穩定台車14c之行進方向,從而易於貨物之搬運。
另一方面,於將台車14c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而使用之情形時,如圖27所示,限制構件346之後端部自卡止構件350之凹部350a(參照圖21(b))被抽出。藉此,卡止構件350可向左右方向擺動,而腳輪128可向左右方向擺動。藉此,台車14c可實現與上述台車14相同之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於台車14c中,可藉由使腳架構件322轉動而同時地進行自行車本體12(參照圖1)與台車14c之分離及腳輪128之固定。又,可藉由使腳架構件322轉動而同時地進行自行車本體12與台車14c之連結及腳輪128之固定解除。該等之結果,可充分地提高送貨員之作業效率。
再者,於上述台車14a上亦可設置與腳架構件322相同之腳架構件代替腳架構件126。於該情形時,於腳架構件與第1腳輪128a之間及腳架構件與第2腳輪128b之間各自設置 與上述鎖定機構324相同之鎖定機構。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對將台車14、14a、14b、14c連結於具備有前輪86、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自行車本體12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將台車14、14a、14b、14c連結於具備有4輪以上之車輪之自行車本體。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對藉由驅動單元94而輔助曲柄96之旋轉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為不具有驅動單元94而僅利用輸入至曲柄96之人力行駛之車輛。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對後輪支撐單元30相對於後下叉26固定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為後輪支撐單元可相對於後下叉搖動之構成。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積載部120之前端位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後端更前方且較前端更後方,但積載部之前端亦可位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更前方。
圖28係表示包括可相對於後下叉352搖動之後輪支撐單元30a且台車14d之積載部374之前端374a位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之前端更前方之三輪自行車10b的側視圖。
參照圖28,三輪自行車10b包括自行車本體12a及貨物搬運用台車14d(以下略記為台車14d)。
圖29係表示自行車本體12a之後部之平面圖。參照圖28及圖29,自行車本體12a與上述自行車本體12之不同處在於:設置有1根後下叉352代替一對後下叉26(參照圖1及圖2)之方面、設置有1根後上叉354代替一對後上叉28(參照圖1)之方面、設置有後輪支撐單元30a代替後輪支撐單元 30(參照圖1)之方面、及鏈條104與左後輪108經由傳遞機構T(參照圖29)而連結之方面。由於除該等方面以外之自行車本體12a之構成係與上述自行車本體12相同,因此省略說明。再者,由於作為後下叉352及後上叉354,可利用公知之各種三輪自行車所使用之後下叉及後上叉,因此省略後下叉352及後上叉354之詳細之說明。
參照圖29,傳遞機構T包括旋轉軸356及鏈條358。鏈條104係連結於旋轉軸356之右端部。鏈條358連結旋轉軸356之左端部與左後輪108。藉由為此種構成而旋轉經由傳遞機構T自鏈條104傳遞至左後輪108。再者,由於作為傳遞機構T,可利用公知之各種三輪自行車所使用之傳遞機構,因此省略傳遞機構T之詳細之說明。
後輪支撐單元30a包括:用以經由車軸110而可旋轉地支撐於左後輪108之托架360、362、用以經由車軸116而可旋轉地支撐於右後輪114之托架364、366、連結托架360與托架364之支撐管368、及安裝於支撐管368上之一對連結單元370、372。後輪支撐單元30a係以能以後下叉352為中心而搖動之方式連接於後下叉352。再者,由於作為除托架360、362、364、366、支撐管368及連結單元370、372以外之後輪支撐單元30a之構成,可利用公知之搖動型後輪支撐單元之構成,因此省略後輪支撐單元30a之詳細之說明。
連結單元370包括俯視近似U字形狀之托架370a及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圓筒狀軸環370b。托架370a之兩端部係以沿左 右方向擴展之方式朝向斜後方延伸。軸環370b係經由螺栓370c及螺母370d而支撐於托架370a上。
連結單元372具有與連結單元370左右對稱之構成,且包括與托架370a及軸環370b相同之托架372a及軸環372b。軸環372b係經由螺栓372c及螺母372d而支撐於托架372a。
圖30及圖31係表示台車14d之側視圖,圖32係表示台車14d之前視圖,圖33係表示台車14d之平面圖。再者,圖30係表示下述腳架構件382設定為接地狀態之情形時之台車14d的圖,圖31及圖32係表示腳架構件382設定為非接地狀態之情形時之台車14d的圖。於該實施形態中,腳架構件382之接地狀態係指腳架構件382之下述輔助輪428、430接觸地面之狀態,腳架構件382之非接地狀態係指輔助輪428、430未接觸地面之狀態。再者,於圖32及圖33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省略下述操作桿420之圖示。又,於圖33中,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省略下述鎖定機構380及腳架構件382之圖示。
參照圖30~圖32,台車14d包括:積載部374、以自積載部374沿上方延伸之方式設置之欄桿部376、設置於積載部374之後部之一對腳輪378、設置於積載部374之大致中央部之鎖定機構380、及經由鎖定機構380而連結於積載部374之腳架構件382。
參照圖30及圖32,積載部374包括沿左右並排配置且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一對側框架384、及以連結一對側框架384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橫向構件386、388、390、392。
參照圖30、圖32及圖33,於橫向構件386與橫向構件388(參照圖30及圖33)之間於各側框架384上設置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且突出至較積載部374更下方之托架394。各托架394係焊接於例如側框架384之內側之側面。
參照圖30及圖33,以自橫向構件388之中央部沿斜後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有托架395。托架395係焊接於例如橫向構件388。托架395係支撐於下述鋼絲470。
參照圖33,以連結橫向構件390之兩端部與橫向構件392(參照圖30)之兩端部之方式設置有一對板狀構件396。各板狀構件396係焊接於例如側框架384及橫向構件390、392。於各板狀構件396上安裝有軸承單元398。由於作為軸承單元398,可使用公知之各種軸承單元,因此省略軸承單元398之詳細之說明。軸承單元398係例如以與上述軸承單元176(參照圖6)相同之方式構成。
參照圖30,各腳輪378包括車輪400及可旋轉地支撐車輪400之支撐框架402。支撐框架部402係於其上端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402a。軸部402a係可旋轉地支撐於軸承單元398(參照圖33)。藉此,腳輪378可相對於積載部374以軸部402a為中心而轉動。
參照圖30、圖32及圖33,欄桿部376包括:一對第1把手框架404,其係連接於一對側框架384(參照圖30及圖32)之前端部且沿上方延伸;橫向構件406、408(參照圖30及圖32),其連結一對第1把手框架404;前視逆U字狀之第2把手框架410,其係連接於一對側框架384(參照圖30及圖32) 之後端部且沿上方延伸;橫向構件412,其係於第2把手框架410之上部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及一對縱框架414(參照圖32),其連結橫向構件412與橫向構件392(參照圖30)。參照圖30及圖33,欄桿部376進而包括:一對側框架416,其連結一對第1把手框架404與第2把手框架410;及複數個(於該實施形態中為4根,於圖30中僅圖示2根)縱框架418(參照圖30),其連結一對側框架416與一對側框架384(參照圖30)。參照圖30,於第2把手框架410之上端部設置有操作桿420。
圖34係表示腳架構件382之立體圖。
參照圖34,腳架構件382包括:沿左右並排配置之一對腳部422、424、以連結腳部422、424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橫向構件426、沿左右並排配置且可旋轉地支撐於腳部422、424之一對輔助輪428、430、及連接於腳部422且朝向相對於腳部422、424大致平行之方向臂狀地延伸之把手部432。再者,輔助輪428、430之直徑小於腳輪378之車輪400之直徑。
腳部422包括:方管狀本體部422a、連接於本體部422a之上端部之近似U字狀之托架部422b、自本體部422a突出至前方之鉤狀部422c、及連接於本體部422之下端部之大致逆U字狀之車輪支撐部422d。鉤狀部422c包括近似L字狀之板狀部434及沿左右方向貫通板狀部434之中空圓筒狀支撐部436。於板狀部434之上端部設置有缺口狀地形成之卡止部434a,於鉤狀部422c之下端部設置有朝向前方延伸之 卡止部434b。腳部424具有與腳部422相同之構成,且包括:本體部424a、托架部424b、鉤狀部424c及車輪支撐部424d。
於車輪支撐部422d設置有用以制動輔助輪428之刹車單元438,於車輪支撐部424d設置有用以制動輔助輪430之刹車單元440。刹車單元438、440係經由鋼絲442、444而連結於操作桿420(參照圖30)。刹車單元438、440係藉由操作操作桿420而得以作動,從而制動輔助輪428、430。
於把手部432之上端部設置有操作桿446。關於操作桿446,係於下敍述。
參照圖30及圖32,鎖定機構380包括:第1單元448、一對第2單元450、452(參照圖32)及一對施壓構件454、456(參照圖32)。第1單元448係以連結一對托架394之方式設置。參照圖30,第2單元450係藉由未圖示之緊固構件(例如螺栓及螺母等)而固定於其中一(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側)托架394上,第2單元452係藉由未圖示之緊固構件(例如螺栓及螺母等)而固定於另一(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右側)托架394上。第2單元450與第2單元452具有左右對稱之構成。施壓構件454係以連結第1單元448與第2單元450之方式設置,施壓構件456係以連結第1單元448與第2單元452之方式設置。於該實施形態中,使用螺旋彈簧作為施壓構件454、456。以下,詳細地對第1單元448及第2單元450進行說明。再者,如上所述,由於第2單元452具有與第2單元450左右對稱之構成,因此省略第2單元452之詳細之說 明。
圖35係表示第1單元448及第2單元450之左側視圖,圖36係表示第1單元448及第2單元450之右側視剖面圖。再者,圖36係圖32之Y-Y線剖面圖。
參照圖32、圖35及圖36,第1單元448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圓筒狀軸構件458、固定於軸構件458之中央部之卡止構件460、固定於軸構件458之兩端部之一對板狀鎖定構件462、464(參照圖32)、及於較一對鎖定構件462、464稍微更內側(卡止構件460側)固定於軸構件458之一對卡止構件466、468(參照圖32)。
施壓構件454之一端部係卡止於卡止構件466,施壓構件456之一端部係卡止於卡止構件468。施壓構件454之另一端部係卡止於下述卡止部484,施壓構件456之另一端部係卡止於下述卡止部486(參照圖32)。藉此,卡止構件466、468藉由施壓構件454、456而朝向斜前上方受到施壓。
參照圖35及圖36,於卡止構件460上卡止有鋼絲470之一端部。鋼絲470之另一端部係連接於操作桿446(參照圖34)。藉此,鎖定機構380之第1單元448與操作桿446經由鋼絲470而連結。
參照圖32、圖35及圖36。鎖定構件462之上端部係經由支撐構件472而可轉動地支撐於其中一(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側)托架394之後端部。參照圖32,同樣地,鎖定構件464之上端部係經由支撐構件474而可轉動地支撐於另一(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右側)托架394之後端部。於該實施形態 中,支撐構件472、474包括:圓筒狀軸環、插通於軸環之螺栓及固定螺栓之螺母。
參照圖35及圖36,於該實施形態中,藉由操作操作桿446(參照圖34)而卡止構件460被拉伸至後方。藉此,第1單元448以支撐構件472、474為中心而朝向後方轉動。如上所述,第1單元448之卡止構件466、468係藉由施壓構件454、456而朝向斜前上方受到施壓。因此,若操作桿446之操作得以解除,則第1單元448以支撐構件472、474為中心而朝向前方轉動。即,於該實施形態中,第1單元448係根據操作桿446之操作而以支撐構件472、474為中心而沿前後方向擺動。
參照圖35及圖36,鎖定構件462包括自鎖定構件462之大致中央部朝向下方(朝向與支撐構件472相反之方向)延伸之孔部476。孔部476之一端部476a(支撐構件472側之端部)及另一端部476b係朝向後方彎曲。圓筒狀滑動構件478可滑動地插通於孔部476內。滑動構件478係經由支撐構件480而支撐於腳架構件382之托架部422b(參照圖34)。藉此,腳架構件382與鎖定構件462得以連結。於該實施形態中,支撐構件480包括插通於滑動構件478之螺栓及將螺栓固定於托架部422b之螺母。再者,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於圖32中省略滑動構件478及支撐構件480之圖示。
雖省略詳細之說明,但鎖定構件464(參照圖32)具有與鎖定構件462左右對稱之構成,且包括與孔部476(參照圖35)相同之孔部(未圖示)。參照圖34,腳架構件382之托架 部424b係經由與上述之滑動構件478及支撐構件480相同之滑動構件(未圖示)及支撐構件(未圖示)而連結於鎖定構件464(參照圖32)。藉此,腳架構件382與鎖定構件464得以連結。
圖37係表示第2單元450之前視圖,圖38係表示第2單元450之仰視圖。
參照圖35~圖38,第2單元450包括前視逆U字形狀之托架部482。參照圖37,托架部482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之側壁部482a、482b及連結側壁部482a與側壁部482b之頂棚部482c。於該實施形態中,頂棚部482c固定於托架394(參照圖35)上。
參照圖35,側壁部482a係於其前緣具有朝向後方凹陷之凹部482d。凹部482d之前端部(後端部)係側視近似圓形狀地彎曲。參照圖36,側壁部482b係於其前緣具有朝向後方凹陷之凹部482e。凹部482e之前端部(後端部)係側視近似圓形狀地彎曲。凹部482d及凹部482e係設置於在左右方向相互對應之位置。
參照圖35,側壁部482a係於其後部具有孔部482f。孔部482f係沿左右方向貫通且朝向斜上方自下沿上延伸。以自側壁部482a突出至側方(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方向)且沿孔部482f之後緣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有板狀部483。上下方向之板狀部483之上端之位置係與上下方向之孔部482f之中央部之位置大致相同。
參照圖36及圖37,以自側壁部482b之上部沿側方(於該 實施形態中為右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有近似圓柱狀卡止部484。如上所述,於卡止部484卡止有施壓構件454之另一端部。雖省略詳細之說明,但參照圖32,第2單元452亦包括與托架部482相同之托架部485及與卡止部484相同之卡止部486,且於卡止部486卡止有施壓構件456之另一端部。
參照圖35~圖38,於托架部482之大致中央部以連結側壁部482a與側壁部482b之方式設置有近似圓柱狀軸構件488。於托架部482之內側於軸構件488之兩端部可擺動地安裝有一對板狀擺動構件490。參照圖35及圖36,各擺動構件490係於其後端部具有沿左右方向貫通之孔部490a。關於孔部490a,係於下敍述。
於軸構件488之上方一對施壓構件492安裝於托架部482上。具體而言,於軸構件488之上方於側壁部482a、482b各自卡止有施壓構件492之一端部。各施壓構件492之另一端部係卡止於擺動構件490之後端部。藉此,一對擺動構件490之後端部藉由一對施壓構件492而沿斜前上方受到施壓。即,參照圖35,一對施壓構件492係以於自左側觀察之情形時一對擺動構件490以軸構件488為中心而逆時針轉動之方式對一對擺動構件490施壓。
參照圖35~圖38,於一對擺動構件490之間於軸構件488上可擺動地安裝有擺動構件494。擺動構件494包括:可擺動地支撐於軸構件488之一對板狀臂部496、以連結一對臂部496之後端部之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之板狀卡止部498、 自卡止部498突至出後方之長方體狀突出部500(參照圖35、圖36及圖38)、及設置於突出部500之後端面之上端部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圓柱狀報告部502。參照圖35及圖38,報告部502之一端部(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端部)係通過孔部482f而突出至較側壁部482a更側方(於該實施形態中為左側)。
參照圖35及圖36,各臂部496包括沿左右方向貫通之孔部496a。以插通於一對擺動構件490之孔部490a及一對臂部496之孔部496a且連結側壁部482a與側壁部482b之方式設置有限制構件504。於該實施形態中,限制構件504包括銷。再者,於圖35及圖36所示之狀態下,限制構件504係卡止於孔部490a之下端部且卡止於孔部496a之上端部。因此,於圖35所示之狀態下,於自左側觀察之情形時,擺動構件490之向逆時針方向之轉動藉由限制構件504而得以限制,且擺動構件494之向順時針方向之轉動藉由限制構件504而得以限制。
參照圖35及圖36,腳架構件382之鉤狀部422c配置於側壁部482a與側壁部482b之間。圓筒狀支撐構件506可旋轉地插入於鉤狀部422c之支撐部436(參照圖34)。於該實施形態中,支撐構件506包括軸環。參照圖37及圖38,支撐構件506係藉由緊固構件508而支撐於側壁部482a、482b。藉此,鉤狀部422c經由支撐構件506而可擺動地支撐於托架部482(第2單元450)。於該實施形態中,緊固構件508包括螺栓、螺母及墊片。雖省略詳細之說明,但鉤狀部424c亦 與鉤狀部422c相同地可擺動地支撐於第2單元452。其結果,參照圖35,腳架構件382係能以通過支撐構件506之中心沿左右方向(台車14d之寬度方向)延伸之假想的擺動軸510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擺動。
再者,於圖32中,雖為了避免圖示變繁雜,而僅對托架部485及卡止部486附加符號,但第2單元452包括:與第2單元450之板狀部483、軸構件488、一對擺動構件490、一對施壓構件492、擺動構件494、支撐構件506及緊固構件508相同之構成之板狀部、軸構件、一對擺動構件、一對施壓構件、擺動構件、支撐構件及緊固構件。
於該實施形態中,托架部482、485及鉤狀部422c、424c作為連結部而發揮功能,軸部402a作為轉動軸而發揮功能。
繼而,使用圖示詳細地對台車14d(參照圖28)與自行車本體12a(參照圖28)之連結方法進行說明。
圖39~圖43係表示將接地狀態(圖30所示之狀態)之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時之鎖定機構380及腳架構件382之狀態的左側視圖。再者,於以下說明中,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係指自左側觀察之情形時之方向。
首先,參照圖35,於接地狀態下,擺動構件494之卡止部498之下端位於較鉤狀部422c之卡止部434a之上端更下方。藉此,鉤狀部422c之向順時針方向之轉動得以限制,而腳架構件382之向順時針方向之轉動得以限制。因此,無法將腳架構件382設為非接地狀態。
參照圖39,將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時,首先,以後輪支撐單元30a(參照圖29)之軸環370b嵌入至凹部482d及凹部482e(參照圖36)之方式使台車14d移動至自行車本體12a側。此時,參照圖39,擺動構件490之前端部係藉由軸環370b而被提昇至上方。
繼而,參照圖40,藉由使台車14d進而移動至自行車本體12a側而擺動構件490之前端部覆蓋軸環370b。如上所述,由於擺動構件490係藉由施壓構件492而以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之方式受到施壓,因此軸環370b係藉由擺動構件490而被推壓至下方。藉此,可防止軸環370b自凹部482d及凹部482e(參照圖36)脫落。又,擺動構件494之臂部496之前端部被推壓至後方,而擺動構件494以軸構件488為中心而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擺動構件494之卡止部498移動至較鉤狀部422c之卡止部434a更上方。再者,此時,由於滑動構件478係於孔部476之一端部476a卡止於鎖定構件462,因此無法於孔部476內移動。因此,腳架構件382無法以擺動軸510為中心而擺動。即,腳架構件382之擺動得以限制之狀態(鎖定狀態)得以維持,而腳架構件382之接地狀態(圖30所示之狀態)得以維持。
繼而,參照圖41,藉由操作操作桿446(參照圖34)而第1單元448(鎖定構件462)以支撐構件472及支撐構件474(參照圖32)為中心而沿逆時針方向(後方)轉動。藉此,滑動構件478自孔部476之一端部476a脫落至前方。其結果,於孔部476內滑動構件478可向下方移動,而腳架構件382可擺 動。即,腳架構件382之鎖定狀態得以解除。再者,如上所述,由於擺動構件494之卡止部498位於較鉤狀部422c之卡止部434a更上方,因此鉤狀部422c之轉動不會藉由擺動構件494而受到限制。
繼而,參照圖42,以擺動軸510為中心使腳架構件382沿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腳架構件382之輔助輪428、430(參照圖34)自地面遠離,而腳架構件382成為非接地狀態。此時,滑動構件478係於孔部476內朝向下方(朝向另一端部476b側)移動。
如上所述,第1單元448係藉由施壓構件454及施壓構件456(圖32)而以沿順時針方向(前方)轉動之方式受到施壓。因此,參照圖43,於滑動構件478移動至孔部476內之下端部為止時解除操作桿446(參照圖34)之操作,藉此第1單元448(鎖定構件462)係沿順時針方向(前方)轉動。藉此,滑動構件478嵌入至孔部476之另一端部476b,而卡止於鎖定構件462。其結果,滑動構件478無法於孔部476內移動,而腳架構件382無法以擺動軸510為中心而擺動。即,成為腳架構件382之擺動得以限制之狀態(鎖定狀態),而腳架構件382之非接地狀態(圖28及圖31所示之狀態)得以維持。此時,由於鉤狀部422c之卡止部434b位於軸環370b之前方,因此可防止軸環370b自凹部482d及凹部482e(參照圖36)脫落。即,可防止自行車本體12a與台車14d分離。
再者,雖省略說明,但如上所述由於第2單元452具有與第2單元450相同之構成,因此第2單元452與第2單元450相 同地作動。又,第2單元452與軸環372b之關係係與第2單元450與軸環370b之上述之關係相同。
於該實施形態中,於圖43所示之狀態下,托架部482及鉤狀部422c係以自前方及後方夾持軸環370b之方式連接於軸環370b。藉此,可防止托架部482及鉤狀部422c以與軸環370b之連接部(凹部482d及卡止部434b)為中心而沿左右方向擺動。同樣地,托架部485及鉤狀部424c係以自前方及後方夾持軸環372b之方式連接於軸環372b。藉此,可防止托架部485及鉤狀部424c以與軸環372b之連接部為中心而沿左右方向擺動。因此,台車14d係與上述台車14(參照圖1)相同地,以無法相對於後輪支撐單元30a沿左右方向擺動之方式連結於後輪支撐單元30a。又,托架部482及鉤狀部422c係可相對於軸環370b之外周面沿其周向滑動地連接於軸環370b。同樣地,托架部485及鉤狀部424c係可相對於軸環372b之外周面沿其周向滑動地連接於軸環372b。因此,台車14d係與上述台車14相同地,可相對於後輪支撐單元30a沿上下方向擺動地連結於後輪支撐單元30a。
如圖28所示,如此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之台車14d之積載部374之前端部374a位於較左後輪108及右後輪114(參照圖29)更前方。於該情形時,可更穩定地保持台車14d所裝載之貨物。
再者,於將自行車本體12a與台車14d分離時,藉由進行與上述相反之動作而將腳架構件382自圖43所示之非接地狀態設為圖35所示之接地狀態即可。
於三輪自行車10b中,於台車14d未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之情形時,如圖35所示,報告部502位於較板狀部483之上端更下方。另一方面,於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之情形時,如圖43所示,報告部502位於較板狀部483更上方。因此,於例如送貨人將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時,可藉由自台車14d之後方確認報告部502之位置而識別台車14d之向自行車本體12a之連結是否完成。
由於在將以上述方式構成之台車14d自自行車本體12a分離而使用之情形時,腳架構件382設定為接地狀態,因此送貨人於搬運貨物時可較容易地使積載部374穩定。藉此,可減輕送貨人之負擔。另一方面,由於在將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而使用之情形時,腳架構件382設定為非接地狀態,因此可提高三輪自行車10b之行駛性。又,由於可藉由鎖定機構380而鎖定腳架構件382,因此可防止於以單體使用台車14d情形時誤使腳架構件382為非接地狀態及於將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而使用之情形時誤使腳架構件382為接地狀態。
又,托架部482、485及鉤狀部422c、424c係以台車14d並非相對於自行車本體12a沿左右方向擺動而沿上下方向擺動之方式將台車14d連結於自行車本體12a。於該情形時,即便三輪自行車10b於行駛中改變行進方向,亦可防止自行車本體12a與台車14d彎曲為大致ㄑ字狀。藉此,可防止自行車本體12a之車輪(尤其係前輪)與台車14d之腳輪378之內輪差變大。
又,由於一對腳部422、424係相互連動,因此可較容易地進行腳架構件382之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切換。
又,由於一對腳部422、424連動於把手部432之動作,因此可藉由操作把手部432而較容易地進行腳架構件382之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切換。
又,把手部432係於使腳架構件382於接地狀態與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時始終延伸至較擺動軸510(把手部432之擺動中心)更上方。藉此,更易於操作把手部432,進而易於腳架構件382之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之切換。
又,一對輔助輪428、430及把手部432係以以共通之擺動軸510為中心而擺動之方式構成。藉此,可使腳架構件382之構成較簡單。
又,由於把手部432臂狀地延伸且可擺動地設置,因此把手部432之操作較容易。
又,一對輔助輪428、430及把手部432係以相對於台車14d之寬度方向平行地延伸之擺動軸510為中心而擺動。換言之,一對輔助輪428、430及把手部432朝向正交於台車14d之寬度方向之方向,即台車14d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擺動。藉此,由於可防止一對輔助輪428、430及把手部432較大程度地沿台車14d之寬度方向突出,因此提高台車14d之方便性。
又,由於用以操作鎖定機構380之第1單元之操作桿446設置於把手部432,因此可同時地進行操作桿446之操作與把手部432之操作。藉此,操作操作桿446而解除利用鎖定 機構380之腳架構件382之鎖定狀態且操作把手部432而較容易地將腳架構件382設定為接地狀態及非接地狀態。
又,由於鎖定機構380之第1單元448與操作桿446經由鋼絲470而連結,因此可藉由簡單之構成而連結鎖定機構380與操作桿446。
又,一對輔助輪428、430係於腳架構件382設定為非接地狀態時於前後方向隔著一對輔助輪428、430之擺動中心(擺動軸510)而位於與腳輪378相反側。於該情形時,由於將台車14d之重心靠近自行車本體12a側,因此可提高三輪自行車10b之行駛性。
又,一對輔助輪428、430係亦於腳架構件382設定為接地狀態時於前後方向隔著擺動軸510而位於與腳輪378相反側。於該情形時,由於在接地狀態下可充分地確保一對輔助輪428、430與腳輪378之前後方向之距離,因此可更穩定地支撐積載部374。
又,一對腳部422、424係與橫向構件426一併形成為一個結構體。藉此,可使一對腳部422、424之結構較簡單。
又,於台車14d中,刹車單元438、440設置於以無法沿台車14d之寬度方向擺動之方式設置之輔助輪428、430。於該情形時,與將刹車單元設置於可繞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402a轉動之(可沿台車14d之寬度方向擺動)腳輪378之情形時相比,可使刹車單元438、440之結構較簡單。
又,由於輔助輪428、430之直徑小於腳輪378之車輪400之直徑,因此可較容易地進行腳架構件382之向非接地狀 態之切換。
再者,於台車14d中,雖腳架構件382之刹車單元438、440藉由一個操作桿420而得以操作,但亦可於刹車單元438及刹車單元440上設置各自對應之操作桿。又,用以操作刹車單元438、440之操作桿之安裝位置並不限定於第2把手框架410。例如,亦可將用以操作刹車單元438、440之操作桿安裝於第1把手框架404上。
又,於台車14d中,腳架構件382之輔助輪428、430係無法沿左右方向擺動,但亦可為腳架構件之輔助輪可沿左右方向擺動之構成。例如,亦可於本體部422a之下端部安裝可沿左右方向擺動之腳輪代替車輪支撐部422d及輔助輪428,亦可於本體部424a之下端部安裝可沿左右方向擺動之腳輪代替車輪支撐部424d及輔助輪430。
又,於台車14d中,雖於積載部374之後部設置有一對腳輪378,但腳輪378之數量並不限定於兩個。例如,亦可於積載部374之後部設置一個腳輪378,亦可設置三個以上之腳輪378。
又,於台車14d中,雖藉由使腳架構件382擺動而使輔助輪428、430接觸地面或自地面遠離,但亦可藉由其他方法而使輔助輪428、430接觸地面或自地面遠離。例如,亦可設置可上下動地支撐輔助輪428、430之車軸之支撐構件代替腳架構件382。於該情形時,可藉由使輔助輪428、430之車軸上下動而使輔助輪428、430接觸地面或自地面遠離。
又,於台車14d中,雖腳架構件382包括臂狀地延伸且可擺動之把手部432,但腳架構件之把手部之形狀及動作並不限定於上述例。例如,腳架構件之把手部亦可具有圓環形狀,而可旋轉地設置。於該情形時,把手部係以例如其旋轉中心位於上述擺動軸510上之方式設置。
10‧‧‧三輪自行車
10a‧‧‧三輪自行車
10b‧‧‧三輪自行車
12‧‧‧自行車本體
12a‧‧‧自行車本體
14‧‧‧台車
14a‧‧‧台車
14b‧‧‧台車
14c‧‧‧台車
14d‧‧‧台車
30‧‧‧後輪支撐單元
30a‧‧‧後輪支撐單元
52‧‧‧連結單元
54‧‧‧連結單元
54a‧‧‧連結單元
120‧‧‧積載部
126‧‧‧腳架構件
128‧‧‧腳輪
128a‧‧‧第1腳輪
128b‧‧‧第2腳輪
130‧‧‧連結單元
132‧‧‧連結單元
220‧‧‧連結單元
222‧‧‧連結單元
224‧‧‧積載部
282‧‧‧腳架構件
282d‧‧‧輔助腳輪
282e‧‧‧輔助腳輪
294‧‧‧軸部
322‧‧‧腳架構件
326‧‧‧連結部
327‧‧‧連結部
330a‧‧‧輔助腳輪
330b‧‧‧輔助腳輪
370b‧‧‧軸環
374‧‧‧積載部
378‧‧‧腳輪
380‧‧‧鎖定機構
382‧‧‧腳架構件
400‧‧‧車輪
402a‧‧‧軸部
420‧‧‧操作桿
422‧‧‧腳部
422a‧‧‧本體部
422c‧‧‧鉤狀部
424‧‧‧腳部
424c‧‧‧鉤狀部
426‧‧‧橫向構件
428‧‧‧輔助輪
430‧‧‧輔助輪
432‧‧‧把手部
434a‧‧‧卡止部
434b‧‧‧卡止部
438‧‧‧刹車單元
440‧‧‧刹車單元
446‧‧‧操作桿
448‧‧‧第1單元
450‧‧‧第2單元
454‧‧‧施壓構件
462‧‧‧鎖定構件
470‧‧‧鋼絲
472‧‧‧支撐構件
476‧‧‧孔部
476b‧‧‧一端部
478‧‧‧滑動構件
482‧‧‧托架部
482d‧‧‧凹部
483‧‧‧板狀部
485‧‧‧托架部
488‧‧‧軸構件
490‧‧‧擺動構件
494‧‧‧擺動構件
498‧‧‧卡止部
502‧‧‧報告部
510‧‧‧擺動軸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三輪自行車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車架之後端部及後輪支撐單元之平面圖解圖。
圖3係表示後輪支撐單元之立體圖。
圖4係圖2之A-A線剖面圖。
圖5係表示連結單元之放大圖,(a)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前視圖解圖,(b)係(a)之B-B線剖面圖。
圖6係表示台車之放大圖,(a)係表示台車之平面圖,(b)係表示台車之左側視圖。
圖7係表示連結單元之放大圖,(a)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平面圖,(b)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前視圖,(c)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左側視圖。
圖8係用以說明連結單元之使用方法之圖,(a)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前視圖,(b)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左側視圖,(c)係表示連結單元之前視圖。
圖9係表示自行車本體之後端部及台車之平面圖解圖。
圖10係表示後輪支撐單元與台車之關係之前視圖解圖。
圖11係表示設置於後輪支撐單元上之連結單元與設置於台車上之連結單元之關係的圖,(a)係表示兩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平面圖解圖,(b)係表示兩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前視圖解圖,(c)係表示兩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左側視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之三輪自行車之後部之平面圖解圖。
圖13係表示台車之放大圖,(a)係表示台車之平面圖,(b)係表示台車之左側視圖。
圖14係表示三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圖,(a)係表示三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平面圖解圖,(b)係表示三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左側視圖。
圖15係表示兩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圖,(a)係表示兩個連結單元之關係之平面圖解圖,(b)係(a)之H-H線剖面圖。
圖16係表示台車之其他例之圖,(a)係表示台車之前視圖,(b)係表示台車之左側視圖。
圖17係表示於連結於自行車本體而使用之情形時之台車之狀態的左側視圖。
圖18係表示積載部之後部之左側視圖,(a)係表示腳輪之向左右方向之擺動得以限制之狀態的圖,(b)係表示腳輪之向左右方向之擺動未受到限制之狀態的圖。
圖19係表示後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中央部的後視圖。
圖20係表示進而台車之其他例之左側視圖。
圖21(a)係表示圖20之台車之前視圖,(b)係於(a)之前視 圖中省略一部分之構成(轉動構件之一部分、軸構件、固定構件及限制構件)之圖。
圖22係表示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左端部之放大圖,(a)係表示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前視圖,(b)係表示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左側視圖。
圖23係表示鎖定機構之構成元件之圖,(a)係表示托架之圖,(b)係表示鎖定構件之圖,(c)係表示操作構件之圖。
圖24係表示將台車連結於自行車本體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側視圖,(a)係表示解除利用鎖定機構之腳架構件之鎖定時之狀態的圖,(b)係表示腳架構件之鎖定得以解除之狀態的圖。
圖25係表示台車連結於自行車本體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側視圖。
圖26係圖24(a)之K-K線剖面圖,(a)係表示變形構件未變形時之鎖定機構之狀態的圖,(b)係表示變形構件變形時之鎖定機構之狀態的圖。
圖27係表示連結於自行車本體之狀態之台車的側視圖。
圖28係表示具備有可相對於後下叉搖動之後輪支撐單元且台車之積載部之前端位於較左後輪及右後輪之前端更前方之三輪自行車的側視圖。
圖29係表示自行車本體之後部之平面圖。
圖30係表示腳架構件設定為接地狀態之台車之側視圖。
圖31係表示腳架構件設定為非接地狀態之台車之側視 圖。
圖32係表示台車之前視圖。
圖33係表示台車之平面圖。
圖34係表示腳架構件之立體圖。
圖35係表示第1單元及第2單元之左側視圖。
圖36係表示第1單元及第2單元之右側視剖面圖。
圖37係表示第2單元之前視圖。
圖38係表示第2單元之仰視圖。
圖39係表示自行車本體之軸環嵌入第2單元之托架部之凹部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左側視圖。
圖40係表示自行車本體之軸環嵌入第2單元之托架部之凹部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左側視圖。
圖41係表示腳架構件之鎖定狀態得以解除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左側視圖。
圖42係表示腳架構件為非接地狀態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左側視圖。
圖43係表示腳架構件於非接地狀態下被鎖定時之鎖定機構及腳架構件之狀態的左側視圖。
370b‧‧‧軸環
380‧‧‧鎖定機構
382‧‧‧腳架構件
422a‧‧‧本體部
422c‧‧‧鉤狀部
432‧‧‧把手部
434a‧‧‧卡止部
434b‧‧‧卡止部
448‧‧‧第1單元
450‧‧‧第2單元
454‧‧‧施壓構件
462‧‧‧鎖定構件
472‧‧‧支撐構件
476‧‧‧孔部
476b‧‧‧一端部
478‧‧‧滑動構件
482‧‧‧托架部
482d‧‧‧凹部
483‧‧‧板狀部
488‧‧‧軸構件
490‧‧‧擺動構件
494‧‧‧擺動構件
498‧‧‧卡止部
502‧‧‧報告部
510‧‧‧擺動軸

Claims (16)

  1. 一種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係連結於車輛者;且其包括:積載部,其係用以積載貨物;腳輪,其支撐上述積載部且設置為可繞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轉動軸轉動;連結部,其以該貨物搬運用台車相對於上述車輛可沿上下方向擺動且相對於上述車輛無法沿左右方向擺動之方式將上述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上述車輛;及輔助輪,其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前後方向自上述腳輪觀察時位於上述連結部側且可設定為接觸地面之接地狀態及未接觸地面之非接地狀態。
  2. 如請求項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輔助輪包括一對輔助輪。
  3. 如請求項2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進而包括用以將上述一對輔助輪設定為上述接地狀態及上述非接地狀態之把手部;且上述接地狀態與上述非接地狀態之間之上述一對輔助輪之動作係連動於上述把手部之動作。
  4. 如請求項3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進而包括支撐上述一對輔助輪之一對腳部;且於將上述一對輔助輪設定為上述接地狀態及上述非接地狀態時上述一對腳部相互連動。
  5. 如請求項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一對輔助輪係以可於上述接地狀態與上述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之方式 設置;且上述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及上述把手部之支點位於同軸上。
  6. 如請求項5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把手部係設置為自上述支點臂狀地延伸且能以上述支點為擺動中心而擺動。
  7. 如請求項6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把手部係於使上述一對輔助輪在上述接地狀態與上述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時,始終向上述支點更上方延伸。
  8. 如請求項7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一對輔助輪及上述把手部係以相對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平行地延伸之假想之擺動軸為中心而擺動。
  9. 如請求項8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進而包括:用以分別維持上述接地狀態及上述非接地狀態之鎖定機構、及設置於上述把手部且用以操作上述鎖定機構之操作桿。
  10. 如請求項9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鎖定機構與上述操作桿係經由鋼絲而連結。
  11. 如請求項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一對輔助輪係以可於上述接地狀態與上述非接地狀態之間擺動之方式設置,且於設定為上述非接地狀態時,於上述前後方向隔著上述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而位於與上述腳輪相反側。
  12. 如請求項1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一對輔助輪係 於設定為上述接地狀態時,於上述前後方向隔著上述一對輔助輪之擺動中心而位於與上述腳輪相反側。
  13. 如請求項4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一對腳部包含於一個結構體中。
  14. 如請求項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進而包括:制動上述輔助輪之刹車單元;及用以操作上述刹車單元之操作桿;且上述輔助輪係以無法沿該貨物搬運用台車之寬度方向擺動之方式設置。
  15. 如請求項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輔助輪之直徑小於上述腳輪之車輪之直徑。
  16. 如請求項1之貨物搬運用台車,其中上述輔助輪係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連結於上述車輛時設定為上述非接地狀態且於該貨物搬運用台車自上述車輛分離時設定為上述接地狀態。
TW101131281A 2012-08-28 2012-08-28 Cargo handling trolley TWI498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1281A TWI498244B (zh) 2012-08-28 2012-08-28 Cargo handling trolle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1281A TWI498244B (zh) 2012-08-28 2012-08-28 Cargo handling trolle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8527A TW201408527A (zh) 2014-03-01
TWI498244B true TWI498244B (zh) 2015-09-01

Family

ID=5082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1281A TWI498244B (zh) 2012-08-28 2012-08-28 Cargo handling trolley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824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61119A (en) * 1984-07-04 1986-01-08 Aloisius Theodorus El Testroet One wheeled trailer for cycles etc
JPH09175445A (ja) * 1995-12-27 1997-07-08 Shimauchi Jidosha Tokki Seisakusho:Kk 軽自動車専用小型トレーラー車及びその走行方法
JP3042915U (ja) * 1997-02-26 1997-11-04 株式会社大和産業 電動二輪駆動車
JPH10291479A (ja) * 1997-04-20 1998-11-04 Hond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用トレーラー
TWM304466U (en) * 2006-06-08 2007-01-11 Usun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 for carrying cargo
TWM320513U (en) * 2007-05-02 2007-10-11 Shin Tai Plastics Ind Co Ltd Trolle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61119A (en) * 1984-07-04 1986-01-08 Aloisius Theodorus El Testroet One wheeled trailer for cycles etc
JPS6124677A (ja) * 1984-07-04 1986-02-03 アロイシウス セオドルス エリザベス テストレート 二輪車輌用付随車
JPH09175445A (ja) * 1995-12-27 1997-07-08 Shimauchi Jidosha Tokki Seisakusho:Kk 軽自動車専用小型トレーラー車及びその走行方法
JP3042915U (ja) * 1997-02-26 1997-11-04 株式会社大和産業 電動二輪駆動車
JPH10291479A (ja) * 1997-04-20 1998-11-04 Hond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用トレーラー
TWM304466U (en) * 2006-06-08 2007-01-11 Usun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 for carrying cargo
TWM320513U (en) * 2007-05-02 2007-10-11 Shin Tai Plastics Ind Co Ltd Trolle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8527A (zh) 201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05471B2 (ja) 小型電動車両
JP4478963B1 (ja) 自転車
CN103204217A (zh) 手驱动脚控制三轮代步器
JP6082442B2 (ja) 荷物運搬用台車
CN103661713B (zh) 车辆
TWI498244B (zh) Cargo handling trolley
TWI534034B (zh) vehicle
JP2004001700A (ja) 分離可能型自転車
CN102351025B (zh) 折叠双动滑轮驱动三轮立行车
CN103661750B (zh) 货物搬运用台车
JP7413182B2 (ja) 前2輪型車両
JP4643869B2 (ja) 折畳み可能な車両
JP2957569B1 (ja) 足駆動ユニット付き車いす装置
JP2021059281A (ja) 台車用アシスト機構および台車
JP2006062526A (ja) リカンベント型自転車
CN207683253U (zh) 一种带有拖拉结构的双人观览车
FI12184U1 (fi) Ajoneuvo
JP6097010B2 (ja) 車両
CN219447239U (zh)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JP2023004488A (ja) 前2輪型車両及び車両
TWI277560B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KR20150100062A (ko) 틸팅형 삼륜 자전거
TWM581551U (zh) Locomotive pedal structure
KR101097800B1 (ko) 외발자전거 동력전달장치
JP2006102368A (ja) 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