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044B - 立式輥磨機 - Google Patents

立式輥磨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044B
TWI490044B TW103120439A TW103120439A TWI490044B TW I490044 B TWI490044 B TW I490044B TW 103120439 A TW103120439 A TW 103120439A TW 103120439 A TW103120439 A TW 103120439A TW I490044 B TWI490044 B TW I4900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ll
pulverizing
pulverization
crus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0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6863A (zh
Inventor
Hajime Kawatsu
Original Assignee
Shoji Co Ltd 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ji Co Ltd Ing filed Critical Shoji Co Ltd Ing
Publication of TW201436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6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0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04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07Mills with rollers pressed against a rotary horizontal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Description

立式輥磨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適合於煤炭或石油焦炭的微粉碎、石灰石之類的粉碎微粉容易附著於輥表面的原料的粉碎等的萬能的立式輥磨機。
就發電用鍋爐而言,仍然大量使用以煤炭或石油焦炭為燃料的鍋爐。其理由為燃料成本便宜、發電量的調節容易等,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等國家乃無庸置疑,在我國,發電量相當大的部分亦仰賴於煤炭、石油焦炭。然而,煤炭、石油焦炭中具有所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多的重大缺點。
日本已向世界承諾在2020年度之前削減1990年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5%。此承諾要達成是國民、產業界必須負擔重大的責任和義務的極困難的數值,但既然已承諾,就必須朝向該目標邁進。為此,抑制來自在發電用鍋爐中所使用的煤炭、石油焦炭的二氧化碳產生量也成為非常重要的對策。
即,使用作為發電用燃料的煤炭或石油焦炭,由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非常多,所以關於二氧化碳的排放,受到了萬惡根源之類的評價。然而,化石燃料尤 其是關於煤炭,要立即停止使用,對無資源的我國而言是不可能的。由於經濟性或便利性、蘊藏量豐富且不易枯竭,所以至少在準備好核能發電或潔淨的替代能源以前,是無法中止使用的。
因此,如何能將由此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控制得較少是今後技術上的重要課題,為了解決此課題,進行新的技術開發成為非常重要的主題。而且,作為其一環,值得考慮的是供給予鍋爐的煤炭、石油焦炭在粉碎階段的微粉化,藉此減低二氧化碳產生量。固然以1台粉碎磨機實現的削減效果甚微,但放眼全世界,使用的台數數之不盡,將其結合就可有助於削減龐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先進國家,特別是技術立國的我國,可認為率先致力於粉碎磨機的微粉化是使命、責任和義務。
本發明者老早就著眼於此而致力於粉碎磨機的微粉化對策,也獲得了重大的成果。代表性的技術為專利文獻1及2中所記載的輥破碎面形狀的改良,特別是狹縫輥的開發。狹縫輥是在粉碎輥的破碎面即外周面上,沿著周方向以預定間隔形成有中心線方向(與輥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狹縫槽。透過狹縫輥之使用,在立式輥磨機的領域,相較於現有的磨粉機,係改善了粉碎物的咬入性,達成微粉化率的提升。
即,火力發電廠的情況,煤炭粉碎粒度在現狀中是通過200mesh篩網,平均採取75%,但藉由使此粉碎粒度更小,可採取比習知的磨粉機還多量之通過 200mesh篩網、超過75%的微粉,使在鍋爐的燃燒效率提高,結果可完全燃燒,在有助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減少上獲得了成功。
此外,生鐵係由煉鋼廠的高爐所生產,為了還原、熔解鐵礦石,生成使用大量的焦炭還原氣體,但焦炭係由昂貴的黏結性煤所生產,所以非常昂貴,為了減低其使用量,從高爐風口灌進廉價的微粉炭,使焦炭消耗量減少,減低生鐵生產成本。
本發明者開發的狹縫輥也為高爐微粉炭灌進設備所大量採用,對減低成本作出重大貢獻。在某煉鋼廠,據說其成本減低效果一年間亦達到6~7億日元。藉由包含200mesh篩網的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生產量比習知磨粉機增加約20%以上,高爐燃燒效率遂上升,有助於更進一步減低焦炭消耗量。焦炭消耗量的減低,換言之,亦與削減焦炭生產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有關,對於其削減貢獻良多。
就發電用鍋爐的煤炭粉碎機而言,大多使用立式輥磨機。立式輥磨機係由水平旋轉的1個驅動台、及以包圍其旋轉中心線的方式配置於旋轉台上的複數個粉碎輥所構成,從磨粉機中央供給於台中心部上的煤炭係藉離心力而向外方搬送,藉由被咬入輥與台之間而將煤炭依次逐漸粉碎。已被粉碎的煤炭藉搬送氣流朝上方搬送,並由分級機分級,必要粒度的煤炭被捕捉後向後段搬送,比其大的粒度的煤炭被再度送回到磨粉機內部。
煤炭粉碎用立式輥磨機可大致區分為:煤灰 (LOESCHE)磨機式,其粉碎輥的形狀為截頭圓錘型,旋轉台上面的環狀破碎部為水平面;及輪胎型式,其粉碎輥的外周面在與旋轉方向成直角的面內在外周側沿著凸的方向彎曲,在旋轉台的上面形成有供其粉碎輥的外周面嵌合的剖面弧狀的環狀槽。輪胎型粉碎輥再二分為其最大直徑D與在垂直於輪胎破碎面的旋轉方向之面的曲率半徑R的比率為4.3以上的凸形輪胎、及小於4.3的扁平形輪胎。本發明者調查市售的輪胎型輥的D/R的結果,前者的凸形輪胎的平均D/R為4.5~5.0,後者的扁平形輪胎的平均D/R在3.8~4.1的範圍內,所以D/R=4.3適合作為兩者的分歧點。
除了狹縫輥之外,本發明者也繼續螺旋輥的研究。所謂螺旋輥,係在輥外周面上並排地設有對輥周方向傾斜的複數個螺旋槽(螺旋溝)(專利文獻3、4)。與輥軸平行的方向(與輥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狹縫槽雖原料的咬入性能優良,但使其飛散到外部的能力明顯較高。另一方面,在與輥軸成直角的方向(輥周方向)的圓周槽方面,未具有咬入粉碎原料的性能。對於此等槽,若將狹縫槽設成螺旋狀,形成將粉碎原料扒回到台中心側的方向,則在形成於輥與台之間的粉碎空間中,粉碎原料的插入量增加,在相同輥間隙的情況,與輥的接觸摩擦力也增大,可期待有效地防止在火力發電廠進行低負載操作時等之磨粉機振動。
然而,依本發明者多年的經驗、實驗研究等顯示,不論是在形成有使立式粉碎輥的粉碎面全面提高 咬入性的狹縫槽的粉碎輥方面、或是在形成有粉碎原料的移送性優異的螺旋槽的粉碎輥方面,都存在共通的課題。
即,不論是附有狹縫槽的輥的情況、或是附有螺旋槽的輥的情況,關於具有高硬度的粉碎原料,都會因為產生極度的磨損而發生無法100%發揮其所具有的優良附加價值的有效利用之狀況,本發明者繼續摸索其解決方法。若連此都能解決,則附有狹縫槽的粉碎輥、附有螺旋槽的粉碎輥對於任何粉碎材料,即除了易燃材料以外的高硬度材料、含高水分的材料、附著、凝結性材料的所有材料,都可達成具有能充分發揮其粉碎性的真正價值的性能的立式壓榨輥的完成原型。
於是,本發明者決定回到基本,弄清楚現有的粉碎輥已實現的真正功能、作用,徹底地進行新的破碎面的開發。為此,本發明者先查明附有狹縫槽的輥及附有螺旋槽的輥共通的問題點。其結果,浮現關於輥周方向及輥軸方向的其次的兩個問題點。
第一問題點是關於粉碎輥破碎面的輥周方向(旋轉方向)的磨損形態的問題。詳細如下。在粉碎硬的材料的情況,產生了狹縫槽容易產生提前磨損的重大缺點。即,以往是在輥破碎面的全體形成有狹縫槽。在此種粉碎輥方面,在粉碎柔軟的原料時,形成狹縫槽的軟質肋的磨損徐徐進行,開始形成狹縫槽,介於軟質肋間的耐磨損硬化金屬出現齒輪狀。然而,由於粉碎原料柔軟,所以出現的硬化金屬的邊緣不會受到磨損而保持大 致直角,其結果,達成優良的咬入性與耐磨損性,長期間地維持該等槽的效果、壽命,給予滿足的使用結果。如此在粉碎柔軟的材料的情況,即使將狹縫槽或螺旋槽形成於輥破碎面的全面,也能充分發揮其效果。
例如,在粉碎具有HGI是45以上的煤炭的情況或粉碎高爐礦渣的礦渣方面,對生產性的提高與長壽命化可充分發揮顯著的效果。
反之,在粉碎非常硬的粉碎原料之情況,形成狹縫槽的柔軟肋會提前產生磨損,在短的期間內,耐磨損金屬出現齒輪狀,該耐磨損性金屬的角部有效地粉碎硬的原料,使粉碎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銳角的齒輪形狀係因硬的原料而受到極端的磨損,提前變成山形形狀,逐漸喪失粉碎效率,同時產生極端的磨損,發生在短期間內強迫更換的現象。其磨損速度比起現有的形成捲繞圓周堆焊的輥極短。
例如,在水泥工廠所使用的水泥原料粉碎輥的情況,每單位時間的生產量雖提高了約20%以上,但壽命比起現有的堆焊輥的壽命卻成為一半以下。此外,在粉碎非常高硬度的矽石或陶瓷、未風化的高爐礦渣、及大量含有灰份的低階煤等的情況,磨損速度亦極快。
由此等現象,本發明者判斷附有狹縫槽的輥及附有螺旋槽的輥的使用壽命不是只取決於所採用的耐磨損性金屬的耐磨損性,也大幅取決於要進行粉碎的粉碎面的形狀。作為某一例進行數值解析的結果,關於具有相同耐磨損性的硬化金屬,相較於輪胎形輥且被圓周 捲繞堆焊的平滑破碎面的情況,顯示附有狹縫槽的輥的齒輪形狀的邊緣部承受到的面壓上升到約3倍。
通常說磨損是與其磨損面承受到的面壓的乘方成比例,所以推測相較於平滑面,邊緣受到的磨損是面壓的2~4倍以上的磨損。因此,當務之急是有必要開發即使在粉碎硬的粉碎原料的情況,也可發揮狹縫槽的高效率粉碎,並且即使是使用有相同耐磨損性金屬的情況,亦可確保與平滑破碎面相同程度的壽命之新的破碎面。
第二問題點是關於粉碎輥破碎面的輥軸方向的磨損形態的問題。即,經詳細觀察粉碎輥的磨損形狀,關於粉碎效率降低而被更換的階段的梯形輥破碎面,顯示在大徑側產生深的磨損槽,而小徑側不怎麼磨損的形狀。關於是輪胎形輥且曲率小的凸形輥(D/R=5)方面,和梯形輥相同,顯示主要會在大徑側產生最大磨損的傾向,而關於是輪胎形輥且曲率大的扁平形輥(D/R=4)方面,顯示在小徑側會產生最大磨損的傾向。
產生最大磨損的破碎部是在全部輥破碎面內最有助於粉碎的部分,並且是粉碎工作量最大的區域,可判斷在此區域主要進行微粉碎。而其以外的破碎面當然也進行微粉的粉碎,但從磨損少的情況推測,與其說不是進行微粉碎,倒不如說是發揮將供給於旋轉台中央的粉碎原料隨著離心力一起送入到主粉碎面的作用之移送面。此移送破碎面最初是咬入原料的部分,粉碎具有大粒度的原料的作用也是最大的目的,但推測若以某些 手段促進此移送破碎面的原料移送性,則能使微粉的粉碎性格外提升。在開發狹縫槽的階段,主要是將重點只放在咬入性,但在粉碎石灰石之類的附著性物質方面,在不使輥產生附著而進行有效粉碎的方法上開發有效果的螺旋槽以後,注意到破碎面的原料移送性的重要性。
理論上認為輥破碎面係由主要進行微粉碎的區域的主粉碎面、及將原料送入到主粉碎面的區域的移送面的兩個破碎面所構成。藉由使每個破碎面的任務分擔更加明確化,即使是任何種類的原料,都可確實地將原料穩定確實地移送到主粉碎面。基於從過去到現在的多年的經驗與反覆試驗認識到這會使粉碎所需的無用的能源的浪費減少,可設計能更有效地進行粉碎操作的破碎面,且也成為主粉碎面的磨損對策。
如此,破碎面的重要任務之一為原料的移送性。在現狀中的平滑面輥方面,實際上顯示未發揮該作用。在粉碎硬的粉碎原料或水分多的粉碎原料的情況,由於破碎面為平滑面,所以在咬入性與移送性上較差,輥子產生打滑而使粉碎機本身產生大的振動,使操作困難,其結果,微粉的生產量降低。為了抑制輥子的打滑或振動,若對於輥子附加過大的面壓,則磨粉機的軸電流會增加而產生大的電力損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161857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286376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昭63-111939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WO2009/157335號說明書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粉碎輥破碎面的周方向及軸方向的問題一起解決,並可長期間維持優良的粉碎能力的高性能且經濟性佳的立式輥磨機。
理論上進行考察,在微粉的生產性上發揮最重要任務的粉碎面是主破碎面。要使微粉的粉碎作用更有效果,顯然主破碎面上不存在狹縫槽或螺旋槽等多餘的槽者藉由增加有效破碎面積可提高微粉的粉碎效率。若能將主粉碎面變成平滑面,則當然在齒輪形狀的硬化金屬邊緣承受的嚴酷磨損之特異現象就會消失,成就如同平滑面般地延長壽命,若再加上微粉生產量的增加,則是一舉兩得。這才是提供完全的解決方法的第一步。
然而,光是使主粉碎面變成平滑面並無法得到提高微粉粉碎量的效果。若未對主粉碎面連續地穩定供給粉碎原料,則難以提高微粉的生產性。因此,需要除了主粉碎面以外的破碎面之補充作用,作為該補充作用,要尋求即使是任何種類的原料都可確實地送入到主粉碎面的移送性作為該作用。
當大量的原料被送入到粉碎面時,當然在形成於輥與台間的破碎室中,原料層厚會變厚,原料彼此 的磨碎作用變得顯著,微粉的生產性提高。在對輥的負荷面壓為一定的情況,若咬入量增加,則層厚增加,其結果,因為工作量增加,所以磨粉機的軸電流增加,但因微粉的粉碎量也增加,所以若以用想要獲得的粒度的微粉採取量除使用電力量所得到的單位耗電量進行比較,則分母越大,單位耗電量越低,而有助於節省能源。就輥破碎面積與單位耗電量的相關性而言,若輥的表面積增加,則摩擦阻力就會增加,電能也有增加的傾向,由於主粉碎面需要100%的平滑面,因此不能減少接觸面積,但移送面主要不是進行粉碎,所以可形成槽而使接觸面積減少。
在立式輥磨機方面,若粉碎輥在1個破碎面分擔為主要粉碎微粉的主粉碎面、及移送粉碎原料到主粉碎面的破碎面的2個作用來考量,則非常容易理解輥的粉碎功能。作為一例,關於梯形輥來進行考察。主要進行微粉粉碎的主粉碎面位於大徑側,小徑側始終作為移送原料到大徑側的破碎面,可清楚地將粉碎區分成2個來說明。本來粉碎作用並非如此清楚地分開進行。關於立式輥磨機,係粉碎原料從磨粉機中央供給,被台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趕到台外方,在其間,粗粒的原料被咬入到輥與台之間的間隙,隨著逐漸轉移到台外方,進行粗粒變成細粒之階段性粉碎。當然,在小徑側也會進行微粉碎,但其頻率在大徑側非常高,在小徑側主要進行粗粒的咬入,一面徐徐地被粉碎成細粒,一面被移送到大徑側,在主粉碎區主要進行微粉的粉碎。有關其證據方面 ,實際上粉碎作用最激烈的大徑側的破碎面出現極端的磨損區,小徑側並不怎麼見到磨損的進行。
由此等的事實、驗證,本發明者在理論上及經驗上導出了主要進行微粉粉碎的主粉碎面、及確實、穩定地將原料送入到主粉碎面的原料移送面彼此共存於1個輥破碎面中,欠缺哪個面都得不到有效的粉碎效果。
此外,在附著性少的原料粉碎方面,具有與提升咬入性的輥軸平行或迄至45度為止的角度的狹縫槽是有效的,在附著性顯著的原料粉碎方面,具有使朝向輥的附著減少,並使移送性提高的45度以上到85度的角度的螺旋槽是有效的,經粉碎實驗證實包含有兩種槽,確定可提升對所有粉碎原料的粉碎性。
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係以該知識為基礎而開發的劃時代的粉碎輥,係以包圍旋轉台的旋轉中心線的方式在旋轉台上配置有複數個粉碎輥而成的立式輥磨機,其中,具有複合的破碎面構造的粉碎輥,該粉碎輥的破碎面由主要進行微粉碎的主粉碎面及主破碎面以外的破碎面構成,主破碎面作成平滑面,在主破碎面以外的破碎面上形成有相對於輥周方向呈直角或超過45°的角度傾斜的狹縫槽、或相對於輥周方向呈45°以下的角度傾斜的螺旋槽,在該旋轉台中與該粉碎輥對向的環狀破碎部之表面整體作成平滑的破碎面,或在該表面整體形成有與旋轉方向呈直角的狹縫槽。
從粉碎輥的破碎面的功能判斷,關於主粉碎面,係以平滑面構成,使微粉的粉碎量提高,並且使磨 損減少。關於主粉碎面以外的破碎面,在對粉碎原料附著性少的情況,形成使該破碎面提高咬入性之相對於輥周方向呈大角度的狹縫槽、或使移送性提高的接近輥周方向的角度的螺旋槽。在粉碎原料為附著性物質的情況,限定地形成相對於輥軸以45度以上85度以下(相對於輥周方向呈5度以上45度以下)的角度傾斜的螺旋槽。其理由為,若槽角度與輥軸平行或小於45度的角度,則發揮咬入性,使輥表面產生附著或轉附,使粉碎操作困難,所以最好是咬入性少、發揮移送性的槽角度,具體而言,是45度與85度之間,特別是其平均角度的60~70度作為螺旋槽角度最好。
有關實際上將主粉碎面形成為平滑面的方法,在梯形輥而言,由於破碎面在輥軸方向上為平坦,所以可將主粉碎面與移送面明確地區分而製作,但在輪胎形輥方面,輪胎的R大的扁平形輥的主粉碎面存在於小徑側,在輪胎形輥且輪胎的R小的凸形輥方面,有主粉碎面存在於輪胎中央側(大徑側)的傾向。然而,關於輪胎形輥,主粉碎面存在於在輥軸方向上彎曲的彎曲面內,所以相較於梯形輥,難以在平坦面上構築其主粉碎面。
因此,輪胎形輥的情況,有下述方法:以藉由在相當於主粉碎面的區域使狹縫槽的深度比其他部分淺,在其變淺的槽內填充粉碎原料而形成平滑面的方式,槽面積本身也加算到有效破碎面積而進行設計,或者藉由在全部破碎面上預先形成狹縫槽之後,以熔覆填充相當於主粉碎面區域的部分的狹縫槽,而形成平滑面。 此手法也可適用於所有形狀的粉碎輥。
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係基於在全世界來看亦新穎的粉碎理論,藉由將承受最大磨損的粉碎輥的主粉碎面限定地作成平滑面,可避免狹縫槽特有的極端的磨損產生,至少可改善到與平滑面受到的磨損相同的水準,及進一步可使有效破碎面積為100%,所以也可有助於微粉生產量的提高。
關於粉碎機的耗電量,藉由破碎面的功能分擔,使原料移送面的表面積減少,相較於平滑面輥,使接觸面積減少,藉此可減少浪費消耗的電力。
關於破碎面形狀,對多年一直在繼續研究的本發明者而言,確立包含狹縫槽與螺旋槽兩個形態在內的總括性的破碎面技術的完成原型是一個最終目標,當中特別是藉由更加提高螺旋槽的作用效果,成功開發出可帶來實用界上所未見之程度的更佳作用效果之破碎面形狀的完成原型。其結果為上述的劃時代的破碎面形態。
10‧‧‧立式壓榨輥(梯形粉碎輥)
11A‧‧‧螺旋槽
11B‧‧‧直角狹縫槽
12‧‧‧外周面
12A‧‧‧主破碎面
12B‧‧‧原料移送面
12C‧‧‧原料咬入面
20‧‧‧立式壓榨輥(輪胎式凸形粉碎輥)
21A、21B‧‧‧傾斜狹縫槽
22‧‧‧外周面
22A‧‧‧主破碎面
22B‧‧‧原料移送面
30‧‧‧立式壓榨輥(輪胎式扁平形粉碎輥)
31‧‧‧螺旋槽
32‧‧‧外周面
32A‧‧‧主破碎面
32B‧‧‧原料移送面
32B’‧‧‧原料移送面的一部分
圖1為將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的粉碎輥即梯形輥與習知壓榨輥比較而顯示的正面圖,(a)顯示習知壓榨輥,(b)顯示本發明壓榨輥。
圖2為將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的粉碎輥即另一個梯形輥與習知壓榨輥比較而顯示的正面圖,(a)顯示習知壓 榨輥,(b)顯示本發明壓榨輥。
圖3為將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的粉碎輥即輪胎式凸形輥與習知輥比較而顯示的正面圖,(a)顯示習知壓榨輥,(b)顯示本發明壓榨輥。
圖4為將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的粉碎輥即另一個輪胎式凸形輥與習知壓榨輥比較而顯示的正面圖,(a)顯示習知壓榨輥,(b)顯示本發明壓榨輥。
圖5為將本發明的立式輥磨機的粉碎輥即輪胎式扁平形輥與習知壓榨輥比較而顯示的正面圖,(a)顯示習知壓榨輥,(b)顯示本發明壓榨輥。
圖6為實驗用小型粉碎機的構成圖。
圖7為顯示台槽形狀的縱剖側面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圖5所示的立式壓榨輥都是使用於立式輥磨機的粉碎輥。
圖1所示的立式壓榨輥為使用於稱為煤灰(LOESCHE)磨機的立式輥磨機的梯形輥10。圖1(a)所示的梯形輥10為習知壓榨輥(以下,簡稱習知輥),複數條螺旋槽11A沿著輥軸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於外周面12的全體。螺旋槽11A的傾斜方向為隨著旋轉而積極地移送粉碎原料到外周側的原料排出方向,其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67.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為22.5°。
另一方面,圖1(b)所示的梯形輥10為本發明的壓榨輥(以下,簡稱本發明輥),將外周面12大致區分為大徑側的主破碎面12A、及其以外的部分。主破碎面12A的表面為平滑。複數條螺旋槽11A沿著輥軸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於主破碎面12A以外的部分。螺旋槽11A的傾斜方向為隨著旋轉而積極地移送粉碎原料到外周側並送入到主破碎面12A的原料排出方向,其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67.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為22.5°。
即,此處的梯形輥10的外周面12係由大徑側的平滑的主破碎面12A、及在小徑側設有原料排出方向的螺旋槽11A的原料移送面12B構成。
所謂主破碎面12A,在此處定義為產生輥外周面12的最大磨損量的2/3以上的磨損的區域,主破碎面12A的輥的軸方向長度,即主破碎面12A的橫寬在梯形輥方面,通常成為約輥全寬的30~40%。
圖2所示的立式壓榨輥與圖1所示的立式壓榨輥同樣,為使用於稱為煤灰(LOESCHE)磨機的立式輥磨機的梯形輥10。圖2(a)所示的梯形輥10為習知輥,複數條與輥周方向成直角的狹縫槽11B沿著輥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於外周面的全體。相對於此,圖2(b)所示的梯形輥10為外周面12大致區分為大徑側的主破碎面12A;及其以外的部分,即沿著輥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有複數條與輥周方向成直角的狹縫槽11B的原料咬入面12C。
圖3所示的立式壓榨輥為輪胎形輥且曲率小 的凸形輥20(D/R=5)。圖3(a)所示的輪胎式凸形輥20為習知輥,複數條傾斜狹縫槽21A沿著輥軸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於外周面22的全體。傾斜狹縫槽21A的傾斜方向為隨著旋轉而積極地移送粉碎原料到外周側的原料排出方向,其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4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也為45°。
另一方面,圖3(b)所示的輪胎式凸形輥20為本發明的輥:外周面22是由大徑側,即中央部的平滑的主破碎面22A,及沿著輥軸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有原料排出方向的傾斜狹縫槽21A的兩側(小徑側)的原料移送面22B、22B構成。傾斜狹縫槽21A的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4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也為45°。
圖4所示的立式壓榨輥與圖3所示的立式壓榨輥同樣,為輪胎式凸形輥20(D/R=5)。圖4(a)所示的輪胎式凸形輥20為習知輥,與圖3所示的立式壓榨輥相反,原料扒回方向的傾斜狹縫槽21B沿著輥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於外周面22的全體。相對於此,圖4(b)所示的輪胎式凸形輥20為本發明的輥:外周面22是由中央部的平滑的主破碎面22A,及沿著輥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有原料扒回方向的傾斜狹縫槽21B的兩側(小徑側)的原料移送面22B、22B構成。傾斜狹縫槽21B的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4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也為45°。
圖5所示的立式壓榨輥為輪胎形輥且曲率大的扁平形輥30(D/R=4)。圖5(a)所示的輪胎式扁平形輥30 為習知輥,複數條螺旋槽31A沿著輥軸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於外周面32的全體。螺旋槽31A的傾斜方向為隨著旋轉而將粉碎原料扒回到中心側的方向,其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67.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為22.5°。
另一方面,圖5(b)所示的輪胎式扁平形輥30為本發明的輥:外周面32是由小徑側,即兩側部的平滑的主破碎面32A、32A,及沿著輥軸方向以等間隔形成有原料扒回方向的螺旋槽31的中央部的原料移送面32B構成。螺旋槽31的傾斜角度在此處以對於輥軸的傾斜角度θ表示,為67.5°,以對於輥周方向的傾斜角度表示,為22.5°。
圖3~圖5所示的輪胎形輥的特徵為左右反轉,可使用兩次。特別是圖5所示的輪胎式扁平形輥30以靠側方小徑進行粉碎,所以一般是左右反轉使用兩次。在各個的使用方面,係以單側的主破碎面32A與原料移送面32B的一部分32B’進行破碎。單側的主破碎面32A的橫寬通常為輥全寬的15~20%,合計是與梯形輥相同,約輥全寬的30~40%。
相對於此,圖3及圖4所示的輪胎式凸形輥20以靠中央大徑進行粉碎,故不能反轉的情況居多。即,在各個的使用方面,係專門以主破碎面22A與單側的原料移送面22B進行破碎,反轉使用的情況,主破碎面22A重疊,由於此部分的磨損極端地進行,所以難以反轉使用。此處的主破碎面22A的橫寬與其他的輥相同,通常成為約輥全寬的30~40%。
[實施例]
[實驗裝置]
為了調查本發明的有效性,製作了類似於屬立式輥磨機的一種,即具有梯形輥的煤灰(LOESCHE)磨機的實驗用小型粉碎機。如圖6所示,此粉碎機係粉碎輥2與基座構件即水平旋轉台1的外周部表面對向的構造。粉碎輥2為截頭圓錐形狀的立式輥,使大徑側朝向外周側,使小徑側朝向中心側,以與台1的對向面成為水平的方式傾斜配置。由於是實驗機,所以輥的個數設成1個。
在此粉碎輥2的外周面上設有複數個螺旋槽7。複數個螺旋槽7係隨著旋轉而從旋轉中心部向外周側排出粉碎原料,並送入到由旋轉台1與粉碎輥2所形成的粉碎室。
在旋轉台1方面,與粉碎輥2對向的外周部成為環狀的破碎部3,由於是實驗機,所以作成環狀的破碎部3可對台本體4裝卸。作為破碎部3,準備了表面平滑物、在表面上與台旋轉方向成直角的狹縫槽、或者裝配有直角槽的邊緣對於送入石灰石的方向保持60度銳角的角度的槽(特開2009-142809號公報)的可裝卸的互換台。為了可任意調節與破碎部3的間隙,粉碎輥2被安裝成對其支持機構5旋轉自如且升降自如。為了對粉碎原料附加預定的加壓力,粉碎輥2被彈簧朝推壓破碎部3的方向賦能。
藉由旋轉台1的旋轉,旋轉台1與粉碎輥2進行相對的旋轉運動。在本實驗中,為了確認輥本身具有的 粉碎性能,未設置依據已粉碎原料的空氣之分級裝置。因此,已被粉碎的原料係藉由輥所具有的排出能力與旋轉台旋轉的離心力,從旋轉台內部向外部排出,所以在旋轉台的外側裝備有可完全捕集排出石灰石的捕集用容器8。
煤灰磨機小型試驗機係設計成藉由卸下其台4,也可安裝輪胎形台。當然,安裝於支持機構5上的粉碎輥也可更換為輪胎形粉碎輥。設計成利用一台試驗機,可試驗所有的輥、台。試驗機的更多詳細說明如後。
[粉碎原料]
在實際使用將粉碎輥的破碎面分成主粉碎面與原料移送面的兩個面所想出的粉碎輥的情況,關於微粉的粉碎量是否比在破碎面全體形成有習知的狹縫槽或螺旋槽的情況增加,使用小型粉碎試驗機來查明。作為使用於其確認實驗的粉碎原料,選擇以下兩種:1)附著性、凝結性大的石灰石2)附著性、凝結性比石灰石少的煤炭。
[石灰石的粉碎實驗]
在粉碎石灰石的情況,為了防止石灰石附著、轉附於輥表面,決定要形成螺旋槽。螺旋槽相對於輥軸,是從45度以上85度以下的角度範圍之中選擇其中間的67.5度。若將迄至45度範圍的狹縫槽使用於石灰石的粉碎,則狹縫槽扒起原料的能力優異,其結果為,在輥表面產生石灰石的附著、轉附而使粉碎操作困難已明朗化,所以決定要形成具有45度以上的角度的螺旋槽。特別是45 度以上的螺旋槽具有以下性質:扒起原料的性能減少,送入原料的移送性佳,移送性隨著其角度變大而更加提高,使石灰石轉附、附著於輥表面減少。特別是傾斜斜度大的67.5度估計是最佳的傾斜角度。
實驗中採用的輥形狀是選擇圖1所示的梯形輥、及圖5所示的輪胎式扁平形輪胎輥(D/R=4)兩種。關於槽,是選擇在輥破碎面全面形成有螺旋槽的情況[圖1(a)、圖5(a)]、及主粉碎面為平滑面且在剩餘的部分形成有螺旋槽的情況[圖1(b)、圖5(b)]。就各輥方面,測量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粉碎量與本粉碎試驗機的消耗電力量的差異,藉由進行單位耗電量的比較,比較了兩破碎面的有效性。
圖6及圖7中顯示本比較試驗中採用的旋轉台的狹縫槽形狀。本槽形狀為由特開2009-142809號公報提出的適合石灰石粉碎的台破碎面形狀之一。將梯形輥與輪胎式扁平形輥的尺寸、粉碎條件彙總如下: 輥尺寸: 梯形輥 大徑:200mm、小徑:170mm、寬度57mm
輪胎式扁平形輥(D/R=4)大徑:200mm、輪胎R:50mm、寬度74mm
台外徑: 梯形輥用 外徑:410mm、內徑:280mm、輪胎式扁平形輥用 外徑:420mm、內徑:220mm、 槽R:60mm
周速度:30RPM(左方向旋轉)
輥加壓:23.5kg
輥與台的間隙:0mm
試驗時間:30分鐘
石灰石供給量:+/-1500g/30分鐘
石灰石供給方法:連續供給螺旋送料方式
溫度、濕度:12~18℃、60~89%
試驗中使用的石灰石
粒徑:1~3mm
粒度分布(30分鐘乾燥後的測量值)
10mesh篩網以上 46.0g
16mesh篩網以上 44.0g
30mesh篩網以上 9.0g
60mesh篩網以上 Tr
P 0.5g
在上述實驗用粉碎機方面,檢查了朝向台外周的石灰石排出量、台內石灰石剩餘量、及通過200mesh篩網但無法通過235mesh篩網的粒子占全部粉碎量的重量比例。為了方便起見,在本實驗中只用粉碎輥1個粉碎,在實機中使用2~4個輥,並設有用以捕集微粉的分級裝置,所以顯示與在實機中所得到的微粉粉碎量不同的數值,但因使用同一試驗機,故所得到的傾向可靠性很高。
在粒度測量方面,30分鐘的粉碎試驗結束後 ,正確地扒集從台排出到捕集器8的全量的石灰石,而殘留在台內的石灰石也同樣正確地捕集。測量分別捕集到的石灰石的重量後,從捕集到的石灰石的任意處採取3個樣品作為粒度測量用。為了確保正確性,粒度測量結果採用了3個資料的平均值。
進行了小型粉碎試驗機的消耗電力測量。使用的電力測量器為日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CLAMP ON POWER HITESTER 3168」。消耗電力量為以1秒單位測量的數值的平均值,在本實驗中測量了30分鐘的平均值。本小型實驗用粉碎機為3相220V,消耗電力為750W/H。測量消耗電力量的理由如下。雖然以螺旋送料機進行將石灰石朝磨粉機的供給,但常常產生閉塞而在定量切出上產生變量。若在供給量上有差異,則在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粉碎量的單純比較上不能期待正確,所以藉由測量各試驗粉碎的消耗電力量,以用當時所得到的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粉碎量除的單位耗電量進行比較,保持正確性。
在粉碎試驗時間的30分鐘內測量200mesh篩網以下部分的全部粉碎量,並且測量該粉碎所需的消耗電力量(Wh),以用200mesh篩網以下的全部粉碎量除所測量的消耗電力量的數值為單位耗電量,就輥與台的破碎面的各種組合求出,比較。
[比較試驗結果]
表1顯示粉碎輥為梯形輥的情況的結果。
試驗編號(1)為在破碎面全體形成有67.5度排出方向的螺旋槽的圖1(a)的輥(有效破碎面積85%)、及附有直角狹縫傾斜60度銳角邊緣槽的台的組合。試驗編號(2)為使用以大徑側的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只在小徑側的其他破碎面設有螺旋槽的圖1(b)的輥(有效破碎面積89%),其餘與試驗編號(1)相同。試驗輥的全寬57mm之中,作為主粉碎面的平滑面的寬度設定為20mm(全寬的約35%)。剩餘的部分作為螺旋槽。比較此兩者在200mesh篩網以下的量、及單位耗電量。
表1為在梯形輥的全部破碎面上形成有螺旋槽的情況(1)、及主粉碎面為平滑面且其以外的破碎面為螺旋槽的情況(2)的在200mesh篩網以下的量及單位耗電量的比較(輥加壓力為23.5kg一定)。
在(1)中也許是因石灰石投入量比(2)多,消耗有效電力量顯示少許增加傾向。然而,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粉碎量為一點點,但(2)卻增加。因此,以單位耗電量比較,(2)比(1)達成約7%節省能源。雖無極端的差異,但顯示將(2)的輥破碎面分成主粉碎部與移送部的兩種而製作者,相較於在破碎面的全體形成螺旋槽的情況,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粉碎量提高,單位耗電量有下 降的傾向。
表2顯示粉碎輥為輪胎式扁平形輥(D/R=4)的情況的結果。選擇扁平形輥的理由如下。本輥的主粉碎面存在於小徑側,若以相同台旋轉速度比較,則相較於凸形輥,每一小時的粉碎量少,微粉的粉碎量也變少。因此,若在微粉的粉碎量少的狀況下產生差異,則認為本發明的可靠性高。此外,小徑側成為主粉碎面,所以破碎面的形成容易也是選擇的理由之一。
試驗編號(1)為以67.5度的角度沿著扒回方向裝配螺旋槽於全部破碎面上的圖5(a)的輥(有效破碎面積81%)、及具有直角狹縫傾斜銳角槽的台的組合。試驗編號(2)為使用在兩側的小徑面上形成相同寬度的平滑面且在其內側形成有67.5度的扒回方向的螺旋槽的圖5(b)的輥(有效破碎面積92%),其餘與試驗編號(1)相同的組合。在試驗編號(2)方面,輥全寬74mm之中,作為主粉碎面的平滑面設定為25mm寬(12.5mm寬+12.5mm寬,約全寬的34%)。
表2為在輪胎式扁平形輥(D/R=4)的破碎面全體形成有67.5度的螺旋槽的情況、及在小徑側的左右配置同輥的主粉碎面即平滑面且在中央形成有67.5度的螺 旋槽的情況的200mesh篩網以下的量及單位耗電量的比較。螺旋槽形成於向台內側扒回原料的方向上。
相較於在試驗編號(1)的破碎面全體形成有螺旋槽的情況,以試驗編號(2)的主破碎面為平滑面者在粉碎量上提高約12%,在單位耗電量上可減低約15%。相較於梯形輥,輪胎式扁平形輥顯示微粉的粉碎量與單位耗電量均佳的結果。其理由被認為如下。
在梯形輥方面,粉碎成為與台面的面間粉碎,若是如石灰石般附著性、凝結性高的原料,則會更加促進往輥面或台面的附著,形成於輥與台間的間隙減少而微粉的生產量減少,其結果,破碎面形狀的差異未明確顯現作為微粉粉碎量的差異。相對於此,為線粉碎且粉碎原料的脫落佳的輪胎形輥的附著比梯形輥少,破碎面的差異顯現作為微粉粉碎量的差異。關於容易產生附著或凝結的石灰石粉碎,若梯形輥及輪胎形扁平輥均以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則微粉的粉碎量雖為一點點,但可看到增加,並可看到在梯形輥方面約7%、在輪胎形扁平輥方面約15%的單位耗電量的減低效果。
用立式輥磨機粉碎石灰石的情況,使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的粉碎量提高非常困難。其理由如下。石灰石容易附著、凝結於粉碎輥上,其結果,粉碎所需的輥與台間的間隙變小,使往間隙的咬入量降低而微粉的粉碎量難以提高。而且,石灰石越變成微粉,越容易再凝結,粒子變大,難以變細。關於此種附著性物質,若主粉碎面成為平滑面,則微粉的粉碎量增加也值得特 別一提,若是附著性少的原料,則微粉的採取量可期待更加爆量地增加。
[煤炭的粉碎實驗]
就梯形輥、輪胎式凸形輥(D/R=5)、輪胎式扁平形輥(D/R=4)三種,與石灰石同樣進行了煤炭的粉碎實驗。歸納粉碎條件於下: 使用的煤炭:煉鋼廠原料炭
粒度範圍-G-:7mm×7mm≧G≧0.5mm×0.5mm
初期粒度分布: 20mesh篩網以上 40g
60mesh篩網以上 34g
120mesh篩網以上 3g
200mesh篩網以上 13g
235mesh篩網以上 2g
P 9g
水分量 5%
輥間隙:0mm
輥面壓:23.5Kg
台旋轉速度:60RPM
煤炭供給量:2,530~2,850g/30分鐘
煤炭供給方法:螺旋送料連續供給方式
試驗溫度及濕度:18~34℃、62~78%
梯形輥與輪胎式扁平形輥的尺寸已在石灰石之項中說明過,所以在此處省略。只顯示輪胎式凸形粉碎輥(D/R=5)的尺寸詳細於下。
輥尺寸(D/R=5)
輪胎大徑:200mm
輪胎R:40mm
輪胎寬度:66mm
旋轉台尺寸
外徑:410mm
內徑:230mm
槽R:50mm
表3顯示梯形輥的取決於破碎面差異的200mesh篩網以下的量及單位耗電量的比較(輥加壓力為23.5kg一定)。與梯形輥組合的台全部為平滑面台。
試驗編號1.平滑面輥
試驗編號2.在破碎面全體形成排出原料的方向的67.5度螺旋槽[圖1(a)]
試驗編號3.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剩餘面形成67.5度原料排出方向螺旋槽[圖1(b)]
試驗編號4.在全部破碎面形成直角狹縫槽[圖2(a)]
試驗編號5.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剩餘面形成直角狹縫槽[圖2(b)]
表4顯示輪胎式凸形輥(D/R=5)的取決於破碎面差異的200mesh篩網以下的量及單位耗電量的比較(輥加壓力為23.5kg一定)。與輪胎式凸形輥組合的台為全部平滑面台。輪胎式凸形輥的輥全寬66mm之中,作為主粉碎面的平滑面設定為23mm寬(全寬的35%)。
試驗編號1.平滑面輥
試驗編號2.在破碎面全體形成排出原料的方向的傾斜45度傾斜狹縫槽[圖3(a)]
試驗編號3.以中央的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在剩餘面上形成排出方向的45度傾斜狹縫槽[圖3(b)]
試驗編號4.以中央的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在剩餘面上形成扒回方向的45度傾斜狹縫槽[圖4(b)]
表5顯示輪胎式扁平形輥(D/R=4)的取決於破碎面差異的200mesh篩網以下的量及單位耗電量的比較(輥加壓力為23.5kg一定)。與輪胎式扁平形輥組合的台為全部平滑面台。
試驗編號1.平滑面輥
試驗編號2.在破碎面全面形成扒回原料的方向的67.5度螺旋槽[圖5(a)]
試驗編號3.以兩側小徑側的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在剩餘的中央破碎面上形成扒回原料的方向的67.5度螺旋槽[圖5(b)]
關於煤炭粉碎,藉由梯形、輪胎式凸形、輪胎式扁平形三種的輥均以主粉碎面為平滑面,200mesh篩網以下的微粉粉碎量也顯著地增加。顯示粉碎所需的能量的單位耗電量也藉由以主粉碎面為平滑面而顯示最小值。若以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則在剩餘的破碎面上採用扒入原料的直角狹縫槽或45度傾斜狹縫槽、原料移送性佳的67.5度螺旋槽的任一者,都可明顯地看到效果。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即使是在梯形輥上裝配直角狹縫槽的情況,微粉度的粉碎量也和67.5度螺旋槽的情況相同的程度。
關於梯形輥,研討了67.5度的移送性佳的螺旋槽、及咬入性佳的直角狹縫槽的效果差異。在梯形輥方面,比較通常的平滑面的輥、及沿著排出原料的方向 裝配67.5度螺旋槽的輥的微粉粉碎量,增加了約20%。藉由67.5度螺旋槽的一些咬入性與為主要功能的原料移送性能,帶來了此微粉粉碎量的增加。以輥的主粉碎面為平滑面的情況,微粉粉碎量的增加提高了約9%。即,主平滑面有助於約9%的增加。
在梯形輥方面,比較通常的平滑面輥、及在破碎面全體形成有與輥軸平行的直角狹縫槽的輥的微粉粉碎量,增加了約21%。藉由直角狹縫槽的咬入性能,帶來了此微粉粉碎量的增加。以輥的主粉碎面為平滑面的情況,微粉粉碎量的增加提高了約7%。即,主平滑面有助於約7%的增加。之所以比前者降低2%,推測是因為直角狹縫槽比螺旋槽在移送性上差。
總之,關於梯形輥,顯示採用咬入性能佳的直角狹縫槽與原料移送性佳的67.5度螺旋槽的任一者,都可得到相同程度的微粉粉碎量。因此,粉碎邊緣直接與粉碎原料就在前面咬合的直角狹縫槽從磨損的觀點,應適用於粉碎柔軟的原料的情況,67.5度螺旋槽平滑地送入原料到主粉碎面的作用佳,所以應適用於處理硬的原料或大量含有水分的原料的情況。
關於容易附著的石灰石與煤炭粉碎,證明了將立式粉碎輥的粉碎輥的破碎面分成主粉碎面與送入原料的移送面兩種的功能來思考是正確的,而且證明了藉由以主粉碎面為平滑面,可使磨損減少,並使微粉的粉碎量增加。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主要提出給予咬入性能 或移送性能的狹縫槽或螺旋槽,當然不但是槽,而且利用呈凸狀的肋形狀,也可帶來相同的效果。但是,在凸狀肋的情況,其高度要受限制,被限定在5~20mm的範圍內。因為形成肋的情況,直接與粉碎原料對峙,所以受到激烈的磨損。因此,要使用耐磨損性佳的材料,所以形成太高,就會因原料的衝擊而容易折斷。
此外,狹縫槽或螺旋槽、凸條肋雖然以沿著長度方向連續者為基本,但也可以是沿著長度方向斷續形成者,斷續形成特別適合凸條肋。
本發明者藉由啟動根據理論性推論的假設,利用粉碎實驗取得其性能確認的印證,以此確立了過去多年一直在研究的關於立式壓榨輥的破碎面形狀的完成原型。
10‧‧‧立式壓榨輥(梯形粉碎輥)
11A‧‧‧螺旋槽
12‧‧‧外周面
12A‧‧‧主破碎面
12B‧‧‧原料移送面

Claims (5)

  1. 一種立式輥磨機,係以包圍旋轉台的旋轉中心線的方式在旋轉台上配置有複數個粉碎輥而成的立式輥磨機,其中,具有複合的破碎面構造的粉碎輥,該粉碎輥是梯形輥,並且該輥破碎面是由主要進行微粉碎的大徑側主破碎面及主破碎面以外的破碎面所構成,主破碎面作成平滑面,在主破碎面以外的破碎面上形成有相對於輥周方向呈直角或超過45°的角度傾斜的狹縫槽或相對於輥周方向呈45°以下的角度傾斜的螺旋槽,另一方面,在旋轉台中與該粉碎輥對向的環狀破碎部之表面整體作成平滑的破碎面,或在其表面整體形成有與旋轉方向呈直角的狹縫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立式輥磨機,其中粉碎輥的螺旋槽的傾斜方向,為隨著旋轉而積極地移送粉碎原料到外周側並送入到主破碎面的原料排出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立式輥磨機,其中螺旋槽的傾斜角度相對於輥周方向呈5°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立式輥磨機,其中主破碎面係以可達成最大磨損量的2/3以上的磨損之區域表示,且為輥全寬的30~40%的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立式輥磨機,其中形成有凸狀肋來取代狹縫槽或螺旋槽。
TW103120439A 2010-07-26 2011-07-25 立式輥磨機 TWI490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2546 WO2012014271A1 (ja) 2010-07-26 2010-07-26 竪型ミルロ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6863A TW201436863A (zh) 2014-10-01
TWI490044B true TWI490044B (zh) 2015-07-01

Family

ID=455295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124A TWI471172B (zh) 2010-07-26 2011-07-25 立式壓榨輥
TW103120439A TWI490044B (zh) 2010-07-26 2011-07-25 立式輥磨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124A TWI471172B (zh) 2010-07-26 2011-07-25 立式壓榨輥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289773B2 (zh)
EP (1) EP2599551A4 (zh)
JP (1) JP5137273B2 (zh)
KR (1) KR101667237B1 (zh)
CN (1) CN103108699B (zh)
AU (1) AU2010358234B2 (zh)
TW (2) TWI471172B (zh)
WO (1) WO20120142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08807A1 (ja) * 2012-01-20 2013-07-25 アイエヌジ商事株式会社 竪型ミルローラ
CN103599827B (zh) * 2013-11-13 2016-05-04 佛山市博晖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陶瓷原料粉磨的立磨设备
CN103639019B (zh) * 2013-12-20 2016-08-17 苏州优霹耐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高耐磨性高效碾磨系统
JP2016073946A (ja) * 2014-10-08 2016-05-12 株式会社Ihi 粉砕ローラ及びローラミル
JP5859698B1 (ja) * 2015-04-17 2016-02-10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粉砕ローラ及び粉砕装置
CN107866292A (zh) * 2017-11-14 2018-04-03 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刻槽碾米装置
CN108579887B (zh) * 2018-06-11 2023-06-09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非棱线分块辊面的辊压机压辊装配结构
US10758912B1 (en) * 2019-04-11 2020-09-01 Gene P. Guthmiller Material process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07700B (en) * 1995-12-26 1997-06-11 Combustion Eng Energy-efficient grinding rolls for coal pulverizers
US5902685A (en) * 1995-02-24 1999-05-11 Krupp Polysius Ag Roll, method of producing a roll as well as material bed roll mill
US6523727B2 (en) * 2000-04-26 2003-02-25 Peerless Machinery Corp. Dough feeding unit
WO2011044966A1 (de) * 2010-03-09 2011-04-21 Loesche Gmbh Wälzmühle
CN102302964A (zh) * 2011-07-21 2012-01-04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仿生耦合耐磨表层的水泥磨辊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79241A (en) * 1928-07-31 Akd mixing- apparatus
US1517036A (en) * 1919-03-10 1924-11-25 Karlstad Mekaniska Ab Roller for pressing apparatus for wood pulp and cellulose
US1879897A (en) * 1928-05-09 1932-09-27 Gernelle-Danloy Joseph Emile Grinding and mixing apparatus
US2017850A (en) * 1932-03-10 1935-10-22 Aluminum Co Of America Manufacture of aluminum bronze powder
AT332630B (de) * 1972-03-24 1976-10-11 Schafer Karl Bandstahlmesser fur holzzerspanungsmaschin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JPS58151398U (ja) * 1982-04-02 1983-10-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軸流ポンプの締切起動時の軸動力軽減装置
DE3490332T1 (de) * 1983-06-30 1985-06-27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Walzenmühle
JPS6058248A (ja) 1983-09-08 1985-04-04 三井三池化工機株式会社 粉砕機
JPS6058248U (ja) * 1983-09-30 1985-04-23 日本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破砕機
JPS6174655A (ja) * 1984-09-18 1986-04-1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ロ−ラミル
SU1666178A1 (ru) * 1986-03-03 1991-07-30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о Технологии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Цниитмаш" Валкова среднеходна мельница
JPH0616830B2 (ja) 1986-10-28 1994-03-09 日清製粉株式会社 粉体分散装置
JPS63143949A (ja) 1986-12-09 1988-06-16 アイエヌジ商事株式会社 粉砕機に使用される破砕面部材
JPS63111939U (zh) * 1987-01-06 1988-07-19
JPH01174043U (zh) * 1988-05-25 1989-12-11
JP2901655B2 (ja) * 1989-08-29 1999-06-07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微粉炭生成用竪形ローラミル
JPH06198206A (ja) * 1991-04-16 1994-07-19 Babcock Hitachi Kk ローラミル
DE4210395A1 (de) * 1992-03-30 1993-10-07 Krupp Polysius Ag Walzenmühle
JP2863768B2 (ja) 1993-06-08 1999-03-03 アイエヌジ商事株式会社 粉砕機に使用される破砕面部材
JPH11276919A (ja) * 1998-03-31 1999-10-12 Babcock Hitachi Kk ローラミル
JP2002331248A (ja) * 2001-05-09 2002-11-1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破砕面部材、粉砕機及び破砕面部材の製造方法
CN201086019Y (zh) * 2007-09-21 2008-07-16 杨连国 辊磨机的导料磨辊
JP2009142809A (ja) 2007-11-19 2009-07-02 Ing Shoji Kk ローラ式粉砕機
JPWO2009157335A1 (ja) 2008-06-23 2011-12-08 アイエヌジ商事株式会社 破砕ローラ
CN201394466Y (zh) * 2009-05-07 2010-02-03 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立磨辊胎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2685A (en) * 1995-02-24 1999-05-11 Krupp Polysius Ag Roll, method of producing a roll as well as material bed roll mill
TW307700B (en) * 1995-12-26 1997-06-11 Combustion Eng Energy-efficient grinding rolls for coal pulverizers
US6523727B2 (en) * 2000-04-26 2003-02-25 Peerless Machinery Corp. Dough feeding unit
WO2011044966A1 (de) * 2010-03-09 2011-04-21 Loesche Gmbh Wälzmühle
CN102302964A (zh) * 2011-07-21 2012-01-04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仿生耦合耐磨表层的水泥磨辊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9551A1 (en) 2013-06-05
EP2599551A4 (en) 2017-05-31
TWI471172B (zh) 2015-02-01
TW201436863A (zh) 2014-10-01
CN103108699A (zh) 2013-05-15
AU2010358234A1 (en) 2013-01-10
KR20130100926A (ko) 2013-09-12
US20160184831A1 (en) 2016-06-30
CN103108699B (zh) 2016-02-03
AU2010358234B2 (en) 2014-07-10
JPWO2012014271A1 (ja) 2013-09-09
WO2012014271A1 (ja) 2012-02-02
US9289773B2 (en) 2016-03-22
TW201210697A (en) 2012-03-16
US20130175378A1 (en) 2013-07-11
US9821315B2 (en) 2017-11-21
JP5137273B2 (ja) 2013-02-06
KR101667237B1 (ko) 2016-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044B (zh) 立式輥磨機
JP5219229B2 (ja) 竪型ローラミル
WO2009157335A1 (ja) 破砕ローラ
JP5137272B2 (ja) 竪型ローラミル
CN102896020B (zh) 一种用于破碎矿物料的挤压粉磨机
JP5931349B2 (ja) 竪型ローラミル
CN105149049B (zh) 立式辊碾机
JP2009207959A (ja) ゴムチップ用微粉砕装置
WO2013108807A1 (ja) 竪型ミルローラ
AU2013203649B2 (en) Vertical roller mill
CN106914312A (zh) 一种终粉磨立磨
CN203091006U (zh) 一种球磨机
CN207324971U (zh) 一种终粉磨立磨
CN206980947U (zh) 一种用于低品位锑矿选矿的回转式破碎装置
JP2012125759A (ja) 破砕面部材
JP6593126B2 (ja) 竪型粉砕機
JP2016150300A (ja) 竪型粉砕機
CN106179702A (zh) 辊切磨碎机进料装置
CN113522454A (zh) 一种锤式破碎机的双轮自破碎耐磨装置
JP2009178613A (ja) 竪型ミル
JP2017094285A (ja) 竪型粉砕機の粉砕ロー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