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1464B -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與含該彈性絲之布匹 - Google Patents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與含該彈性絲之布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71464B TWI471464B TW96147885A TW96147885A TWI471464B TW I471464 B TWI471464 B TW I471464B TW 96147885 A TW96147885 A TW 96147885A TW 96147885 A TW96147885 A TW 96147885A TW I471464 B TWI471464 B TW I47146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lfonic acid
- elastic yarn
- polyurethane
- acid group
- polyurethane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0804—Manufacture of polymers containing ionic or ionogenic groups
- C08G18/0819—Manufacture of polymers containing ionic or ionogenic groups containing anionic or anionogenic groups
- C08G18/0828—Manufacture of polymers containing ionic or ionogenic groups containing anionic or anionogenic groups containing sulfonate groups or groups forming the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05—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5—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G18/2865—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o group; Ammon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54—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alkylene groups having four carbon atoms in the alkylene grou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54—Polycondensates of aldehydes
- C08G18/542—Polycondensates of aldehydes with pheno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8G18/42 - C08G18/63
- C08G18/645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8G18/42 - C08G18/63 having sulfu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66—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7—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 C08G18/6674—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03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66—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7—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 C08G18/6681—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C08G18/3271 and/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 C08G18/6685—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C08G18/3271 and/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25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7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uretha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other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33—Coated or with bond, impregnation or core
- Y10T428/2964—Artificial fiber or filament
- Y10T428/2967—Synthetic resin or polym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40—Knit fabric [i.e., knit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413—Including an elastic stran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01—Nonwoven fabric has an elastic quality
- Y10T442/602—Nonwoven fabric comprises an elastic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具有高拉伸強度、高回復性、耐鹼性、對各種藥劑之耐性、高耐熱性、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等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
彈性纖維由於其優異的伸縮特性,故廣泛使用於腳部穿用品、內衣、運動服等之伸縮性衣料用途或產業材料用途。
該彈性纖維、特別是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要求具有高拉伸強度、高回復性、高耐藥品性、高耐熱性、染色堅牢度者。特別是耐藥品性,近年來使用組合聚酯之混合布匹時強烈企求,要求具有耐聚酯之減量加工或腐蝕加工處理時之耐藥品性,即對鹼、四級銨鹽、不飽和脂肪酸等之耐性。
用以該耐藥品性時之習知技術,已知例如在聚胺基甲酸酯紡絲溶液中含有聚氟化次乙烯基予以紡絲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然而,為該含有聚氟化次乙烯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時,回復性或耐熱性不夠充分,特別是與需要減量加工或腐蝕加工處理之聚酯絲的混合布匹之用途中,耐藥品性仍沒有達到令人滿足的水準,於使用時會受到限制。
另外,在聚胺基甲酸酯紡絲溶液中含有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物或碸系化合物之合成單寧類予以紡絲的技術,係為
已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及3)。然而,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其含量低、特別是與需要腐蝕加工處理之聚酯絲的混合布匹用途時,耐藥品性仍然為令人不滿足的水準。另外,為後者時,化合物本身呈現深褐色,所得的絲被顯著著色,使用上受到限制。
此外,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混用於各種原料中予以使用,最近廣泛與如耐龍絲或聚酯絲之合成纖維組合使用,且與棉或羊毛之天然纖維、半合成纖維等組合使用。因此,此等之伸縮性商品同時被要求染色性良好,及視使用用途而定之染色堅牢度良好。
習知之伸縮性商品,視各主要原料而定實施染色,染色堅牢度亦佳,惟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由於無法實施堅牢的染色,故一般而言無法被著色。此係因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吸附染料時不具充分的官能基,以及結晶化度低,而有無法使一旦吸收的染料保持堅牢性之化學構造問題。因此,混用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布匹,為製得實用上充分的染色堅牢度時,一般而言係進行重複洗淨布匹,以洗淨雖被吸收於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上、沒有被化學性吸附的染料。然而,為沖洗一旦被吸收的染料時重複使布匹進行洗淨,不僅需耗費大量的水或能量,且會產生不同的染色加工批次之顏色再現性惡化問題。
另外,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沒有被染色時,於坯料被拉伸時因內部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呈現於外部,導
致喪失審美性或深色性,故企求與組合的纖維材料被染色為同色,特別是使用黑色等深色的染色布匹時強烈企求。此外,使纖維製品之色彩變化的方法,企求使與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其他材料以不同的色彩染色。
對此而言,使彈性纖維染色的習知技術,已知在聚胺基甲酸酯紡絲溶液中含有顏料予以紡絲的原染絲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
然而,為該含有顏料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時,雖具有優異的堅牢度,惟由於彩色數受到限制,且成本非常高,使用用途上受到限制。
而且,其他的習知技術,已知例如在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中導入胺類之添加劑,且吸附酸性染料或含金屬染料之染色加工技術。然而,末端基量少時,無法得到充分的顏色濃度,反之,增加胺類末端基量時,由於與所混用的耐龍等其他纖維之染料吸附特性不同,故以3原色之配合染料等進行染色時會產生顏色不同的現象,且有不易組合顏色之缺點。
另外,其他的習知技術,已知使用分散染料之染色加工技術。然而,分散染料雖可良好地被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吸收,惟染料吸附力變弱,為染料濃度高的中深色時無法得到實用上可耐久的染色堅牢度。當然,已知企求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分散染料防染性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
此外,其他的習知技術,已知例如使用陽離子染料可染型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彈性纖維之纖維構造物。然而,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彈性纖維與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纖維相比時,由於原絲拉伸率低、耐熱性不佳,故幾乎完全無法使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6)。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昭60-44406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236005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公平7-68657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0-73233號公報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3826377號公報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1-140167號公報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以提供一種具有耐鹼性、對各種藥劑之耐性、高回復性、高拉伸強度、高耐熱性、及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以及藉由該混用所得的審美性優異的布匹。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為達成上述目的時,可採用下述之方法。
換言之,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係為主構成成分為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所成的彈性絲,其特徵為含有含磺酸基之聚合物,且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5莫耳%以上。
另外,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製法,其特徵
為在主構成成分為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中,添加含磺酸基之聚合物,予以紡絲者。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由於具有耐鹼性、對各種藥劑之耐性、高回復性、高拉伸強度、高耐熱性、及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者,故使用該彈性絲之衣服等,係為穿脫性、供應性、穿用感、染色性、耐變色性、外觀品質等優異者。而且、該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與其他的陽離子染料可染型纖維組合時,可得同色性,形成更具優異深色性者。此外,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與酸性染料可染型纖維組合時,由於酸性染料不會污染,故可得優異的染色堅牢度,且藉由使用酸性染料與陽離子染料兩者進行不同顏色之染色,可製得具有特殊色彩之製品。
本發明所使用的聚胺基甲酸酯,只要是主構成成分為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即可,可為任意者,沒有特別的限制。而且,其合成法亦沒有特別的限制。
換言之,例如可為由聚合物二醇與二異氰酸酯與低分子量二胺所成的聚胺基甲酸酯尿素,或可為由聚合物二醇與二異氰酸酯與低分子量二醇所成的聚胺基甲酸酯。而且,亦可為使用作為鏈伸長劑之在分子內具有羥基與胺基
之化合物的聚胺基甲酸酯尿素。此外,在不會妨礙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以使用3官能性以上之多官能性乙二醇或異氰酸酯等較佳。
而且,本發明中「主構成成分」,係指形成聚胺基甲酸酯時所使用的構成成分為50重量%以上之構成成分。
此處,說明有關本發明所使用的構成聚胺基甲酸酯之典型的構成單位。
構成聚胺基甲酸酯之構造單位的聚合物二醇,以聚醚系乙二醇、聚酯系乙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較佳。其次,特別是就可賦予絲具有柔軟性、拉伸率而言,以使用聚醚系乙二醇較佳。
聚醚系乙二醇以含有含下述一般式(I)所示單位之共聚合二醇化合物較佳。
(其中,a、c係為1~3之整數,b係為0~3之整數,R1、R2係為H或碳數1~3之烷基)
該聚醚系二醇化合物,具體例如聚乙二醇、改性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三亞甲二醚乙二醇、聚四亞甲二醚乙二醇(以下簡稱為PTMG)、四氫呋喃(以下簡稱為THF)及3-甲
基-THF之共聚物的改性PTMG、THF及2,3-二甲基-THF之共聚物的改性PTMG、THF及新戊二醇之共聚物的改性PTMG、THF與環氧乙烷及/或環氧丙烷為不規則配列的無規共聚物等。可使用1種此等聚醚系乙二醇類、或可2種以上混合或共聚合使用。其中,以PTMG或改性PTMG較佳。
而且,就提高聚胺基甲酸酯絲之耐摩擦性或耐光性而言,以使用含有藉由使己二酸丁二酯、聚己內酯二醇、3-甲基-1,5-戊二醇與聚丙烯多醇之混合物與己二酸等進行縮聚合所得的具有側鏈之聚酯二醇等聚酯系乙二醇、或3,8-二甲基癸二酸及/或3,7-二甲基癸二酸所成的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所衍生的二羧酸酯單位的聚碳酸酯二醇等較佳。
另外,該聚合物二醇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混合或共聚合使用。
本發明所使用的聚合物二醇之分子量,為使形成彈性絲時之拉伸率、強度、耐熱性等達到企求的水準時,數量平均分子量以1000~8000較佳,以1800~6000更佳。藉由使用該範圍的分子量之聚合物二醇,可製得拉伸率、強度、彈性回復力、耐熱性優異的彈性絲。
其次,構成聚胺基甲酸酯之構造單位的二異氰酸酯,以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以下簡稱為MDI)、甲次苯基二異氰酸酯、1,4-二異氰酸酯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2,6-萘二異氰酸酯等之芳香族二異氰酸酯、特別是於合成耐熱性或強度高的聚胺基甲酸酯時為宜。另外,脂環族二異氰
酯例如亞甲基雙(環己基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2,4-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2,6-二異氰酸酯、環己烷-1,4-二異氰酸酯、六氫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六氫甲次苯基二異氰酸酯、八氫-1,5-萘二異氰酸酯等較佳。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特別是於有效地可抑制聚胺基甲酸酯絲之變黃情形時使用。其次,此等之二異氰酸酯可單獨使用,亦可2種以上併用。
其次,構成聚胺基甲酸酯之構造單位的鏈伸長劑,以使用至少一種以上低分子量二胺及低分子量二醇較佳。而且,亦可以為如乙醇胺之在分子中具有羥基與胺基者。
較佳的低分子量二胺,例如乙二胺(以下簡稱為EDA)、1,2-丙二胺、1,3-丙二胺、六甲二胺、p-苯二胺、p-苯二甲二胺、m-苯二甲二胺、p,p’-甲二苯胺、1,3-環己二胺、六氫-m-苯二胺、2-甲基五甲二胺、雙(4-胺基苯基)氧化膦等。於此等之中以使用1種或2種以上較佳。更佳者為乙二胺。藉由使用乙二胺,可製得拉伸率及彈性回復性、及耐熱性優異的絲。於此等之鏈伸長劑中,在不會喪失效果的程度內,亦可添加可形成交聯構造之三胺化合物,例如二乙三胺等。
另外,低分子量二醇之典型例,如乙二醇(以下簡稱為EG)、1,3-丙二醇、1,4-丁二醇、雙羥基乙氧基苯、雙羥基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甲基-1,2-乙二醇等。此等之中以使用1種或2種以上較佳。更佳者為乙二醇、1,3-丙二醇、1,4-
丁二醇。使用此等時,可製得作為二醇伸長之聚胺基甲酸酯之耐熱性高且強度高的絲。
此外,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的分子量,就可得耐久性或強度高的纖維而言,數量平均分子量以40000以上、150000以下之範圍較佳。而且,數量平均分子量係為以GPC測定,且藉由聚苯乙烯換算的值。
因此,構成本發明彈性絲之聚胺基甲酸酯中,就含有製程通過性、實用上沒有問題、且可製得高耐熱性優異者而言,更佳者為由二醇與二異氰酸酯所成,且高溫側之熔點為150℃以上、300℃以下之範圍者。此處,高溫側之熔點係為相當於以DSC測定時聚胺基甲酸酯或聚胺基甲酸酯尿素之硬段結晶的熔點。
換言之,係使用作為聚合物二醇之數量平均子量為1000以上、8000以下範圍的PTMG、作為二異氰酸酯之MDI、作為鏈伸長劑之至少一種選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所合成,且高溫側之熔點為150℃以上、300℃以下範圍之聚胺基甲酸酯所製造的彈性絲,由於特別是拉伸率變高,且如上所述含有製程通過性、實用上沒有問題、且為高耐熱性優異者,故較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係為含有含磺酸基之聚合物者。含磺酸基之聚合物,由於帶有陰離子性,於紡絲液中與聚胺基甲酸酯中之尿素基或胺基甲酸酯基具有良
好的相互作用,故可防止紡絲液中之硬段產生凝聚現象,可減少黏度變化或凝膠化情形。另外,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於形成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後,使以硬段為主體之結晶予以被覆保護,且使軟段為主體之非結晶部藉由發揮抗氧化性能,可發揮高耐藥品性、高回復性、高耐熱性,同時陽離子染料藉由離子鍵結予以鍵結,故可發揮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對此而言,在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中不含有含磺酸基之聚合物時,不易提高耐鹼性、對各種藥劑之耐性、回復性、拉伸強度、耐熱性、及陽離子染料可染性。
本發明使用的含磺酸基之聚合物,只要是以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作為單體予以聚合的化合物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可僅使用具磺酸基之化合物作為單體,亦可使用含有其他單體之共聚物。
就製得高耐藥品性、高拉伸強度之聚胺基甲酸酯絲而言,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含有莫耳濃度必須為5莫耳%以上。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中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含有莫耳濃度為5莫耳%以上時,具有類似苯酚系抗氧化劑之抗氧化性能,且可得高耐熱老化性。較佳者為10莫耳%以上、更佳者為20莫耳%以上。而且,有關上限值,在不會阻害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紡絲性或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拉伸率下,亦可為100莫耳%。
此外,就高紡絲速度與抑制紡絲中之揮發減量而言,
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以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以上、500000以下較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中所含的含磺酸基之聚合物的量,就可得良好的紡絲性、平衡性良好的機械物性、耐熱性而言,以0.5重量%以上、未達50重量%之範圍較佳,就減少聚胺基甲酸酯絲之回復性降低情形而言,以1重量%以上、30重量%以下更佳。更詳言之,SO3
H濃度在紡絲中以0.12重量%~3.6重量%構成較佳。
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例如芳香族磺酸及乙烯基系磺酸。就製得高拉伸強度之聚胺基甲酸酯絲而言,以芳香族磺酸較佳。其中,為有效地發揮高回復性、高耐熱性、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時,以苯磺酸或苯酚磺酸更佳。
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為共聚物時,具有磺酸基之單體與其他構成單體之莫耳比沒有特別的限制,其他構成單體就化合物之安定性或對聚胺基甲酸酯之相溶性等而言可適當選擇。就提高安定性而言,以具有磺醯基之化合物為宜。而且,此處所指的具有磺醯基之化合物中不包含磺酸。
該具有磺醯基之化合物(除磺酸外),為提高對聚胺基甲酸酯之相溶性、及不會阻害聚胺基甲酸酯之硬段的結晶化下,形成高拉伸強度之聚胺基甲酸酯絲時,以膨鬆的化合物較佳,以芳香族碸等之具有芳香族環的化合物為宜。其中,例如以二羥基二苯基碸等之雙酚類更佳。使用二羥基二苯基碸等之雙酚類時,由於具有更為顯著的抗氧化性
能,故可賦予高耐熱性、堅牢的陽離子可染性。
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例如苯磺酸之甲醛縮聚物、苯酚磺酸之甲醛縮聚物、苯酚磺酸與甲酚之甲醛縮聚物、乙烯磺酸與苯乙烯之加成聚合物、丙烯磺酸與苯乙烯之加成聚合物、苯乙烯磺酸與苯乙烯之加成聚合物、苯磺酸與二乙烯苯之加成聚合物、苯酚磺酸與二乙烯苯之加成聚合物、苯磺酸與二乙烯苯磺酸之加成聚合物、苯酚磺酸與二乙烯苯磺酸之加成聚合物、苯磺酸與二乙烯碸之加成聚合物、苯酚磺酸與二乙烯基碸之加成聚合物、苯磺酸與4,2’-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縮聚物、苯酚磺酸與4,2’-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縮聚物、苯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聚縮物、苯酚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縮聚物等。其中,就高回復性及紡絲後絲之透明感或顏色而言,以甲醛縮聚物較佳。
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的聚合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a)苯乙烯磺酸、α-甲基苯乙烯磺酸等具有磺酸基之苯乙烯衍生物、(b)乙烯磺酸、丙烯磺酸、丁烯磺酸等之烯烴磺酸、(c)丁二烯磺酸等之二烯磺酸類、等之乙烯基系磺酸的加成聚合、甲醛交聯等之縮合聚合等。為保護具有聚合物之陰離子性的磺酸基時,出發單體以選擇適當的磺酸鹽或磺基醯胺等之前驅體,使該出發物質予以聚合,然後,藉由酸予以離子交換等部分或全部衍生成磺酸基較佳。而且,為甲醛交聯之縮聚合時,以使甲醛在酸觸媒下進行縮
聚合的酚醛清漆型,或在鹼觸媒下合成的可溶酚醛型較佳。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的安定性、即抑制黏性變化或變色的方法,以添加約SO3
H當量之下述聚胺基甲酸酯末端封端劑的二甲胺、二異丙胺、乙基甲胺、二乙胺、丁基甲胺、二丁胺、二戊胺等之單胺,予以反應亦較佳。
其中,就使聚胺基甲酸酯絲之原料紡絲液的黏度予以安定化、且可得良好的紡絲性、製得高耐藥品性之絲而言,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以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及具有磺醯基之化合物(除磺酸)之無規或交互共聚物較佳。其次,就可得作為聚胺基甲酸酯絲之更佳的機械物性而言,以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及具有磺醯基之化合物(除磺酸外)作為單體之共聚物較佳,例如苯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縮聚物、苯酚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縮聚物。
本發明中使用的含磺酸基之聚合物,雖與陽離子染料之反應性高,可發揮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為更為提高陽離子染料可染性時,亦可含有磺酸基外之陰離子性基。
陰離子性基,例如硝基、羧基、磷酸基及使此等之末端以計數陽離子的金屬鹽等封鏈者。更佳的陰離子性基為羧基。此時,可減少對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的聚胺基甲酸酯而言之添加量。在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中導入羧基時,具有羧基之單體例如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馬來酸單酯、衣康酸、衣康酸單酯等較佳。
一般而言,使用陽離子染料予以染色的纖維(陽離子染料可染型聚酯纖維、丙烯酸纖維等),由於在其聚合物構造中導入磺酸基及其鹽類,為儘可能進行類似染料種之吸附舉動時,以混用、導入與使用的陽離子染料可染型聚酯纖維或丙烯酸纖維等與同種的陰離子性基及其鹽類較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中具有以磺酸基為必須陰離子性基的化合物之聚合物的量,只要包含可得到充分染料發色的末端基量即可,惟考慮伸縮特性時,以0.1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較佳。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中具有以磺酸基為必須之陰離子性基的化合物之聚合物的量大於50重量%時,會產生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紡絲性惡化情形。
而且,充分得到染料發色之磺酸基量,在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中以10毫莫耳/kg以上、500毫莫耳/kg以下較佳,以20毫莫耳/kg以上、300毫莫耳/kg以下更佳。過少時,無法達成充分量之染料吸附作用,過多時,就染料發色而言雖沒有問題,惟以染料發色為始之染料染色性會有飽和的傾向,當然,對紡絲性等其他特性會有影響,故為不佳。
另外,在具有以磺酸基為必須陰離子性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中所含的磺酸單體之莫耳比低時,為使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中磺酸基量達到10毫莫耳/kg以上時,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中聚合物的量例如為50重量%以上時,如上所述,會有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紡絲性產生惡化情
形。因此,以使用陽離子染料進行染色為主要目的時,就紡絲性而言,以減少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中該聚合物之含量較佳。此時,使該聚合物之磺酸基的含量增加方法,係以單體之分子量與芳香族磺酸單體相比時較低的使用上述乙烯基系磺酸作為原料之加成聚合物為宜。
此外,本發明所使用的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對聚胺基甲酸酯之分散及溶解快速,所製造的聚胺基甲酸酯絲之特性作為目標的特性,且可得適當透明度之聚胺基甲酸酯絲,以及即使在紡絲製程中受到熱等時,就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的含量不會降低下、不會產生絲之變色情形而言,以20℃之N,N’-二甲基乙醯胺(以下簡稱為DMAc)或N,N’-二甲基甲醯胺(以下簡稱為DMF)之20重量%溶液的黏度為10cP以上、10000P以下之液體,聚合物本身不會著色者或著色少者較佳。
另外,於本發明使用的聚胺基甲酸酯中,以混合使用1種或2種以上末端封端劑較佳。末端封端劑以二甲胺、二異丙胺、乙基甲胺、二乙胺、甲基丙胺、異丙基甲胺、二異丙胺、丁基甲胺、異丁基甲胺、異戊基甲胺、二丁胺、二戊胺等之單胺、乙醇、丙醇、丁醇、異丙醇、烯丙醇、環戊醇等之單醇、苯基異氰酸酯等之單異氰酸酯等較佳。
此外,於本發明中在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或聚胺基甲酸酯紡絲液中亦可含有各種安定劑或顏料等。例如在耐光劑、抗氧化劑等中含有2,6-二-t-丁基-p-甲酚(BHT)或住友
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lizer GA-80”(製品名)等之受阻苯酚系藥劑、各種Ciba Geigy公司製”Tinuvin”(註冊商標)等之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藥劑,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lizer P-16”(製品名)等之磷系藥劑、各種受阻胺系藥劑、氧化鐵、氧化鈦等之各種顏料、氧化鋅、氧化鈰、氧化鎂、碳黑等之無機物、氟系或矽系樹脂粉體、硬脂酸鎂等之金屬皂、或含有銀或鋅或此等化合物等之殺菌劑、消臭劑、或聚矽氧烷、礦物油等之平滑劑、硫酸鋇、氧化鈰、甜菜鹼或磷酸系等之各種抗靜電劑等亦較佳,另外,以使此等與聚合物進行反應較佳。其次,特別是為更為提高對光或各種氧化氮等之耐久性時,例如以使用日本聯胺股份有限公司製之HN-150等之氧化氮補足劑亦較佳。
另外,就容易提高乾式紡絲製程中之紡絲速度而言,可添加二氧化鈦、氧化鋅等金屬氧化物的微粒子。此外,就提高耐熱性或提高機能性而言,在不會阻害本發明效果之範圍內亦可添加無機物或無機多孔質(例如竹炭、木炭、碳黑、多孔質泥、黏土、矽藻土、椰殼活性碳、石炭系活性碳、沸石、紅磷錳石等)。
此等其他的添加劑,可於藉由使聚胺基甲酸酯溶液與上述的改質劑混合以調製紡絲原液時添加,亦可預先在混合前之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中或分散液中含有。此等添加劑之含量係視目的等而定予以適當決定。
其次,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之聚胺基酸酯彈性絲的製法。
於本發明之製法中,在製造主構成成份為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所成的彈性絲時,含有含上述磺酸基之聚合物。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可在聚胺基甲酸酯之聚合階段時組合添加,惟在本發明中以先製作聚胺基甲酸酯溶液,然後再添加較佳。
製造聚胺基甲酸酯溶液、或在其溶液中溶質的聚胺基甲酸酯之方法,可以為熔融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任何一種,亦可為其他方法。然而,更佳者為溶液聚合法。為溶液聚合法時,由於在聚胺基甲酸酯中很少有凝膠等之異物產生,故可容易進行紡絲,且可容易製造低纖度之聚胺基甲酸酯絲。而且,為溶液聚合時,具有可節省形成溶液之操作的優點。
其次,於本發明中更適合的聚胺基甲酸酯,例如使用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8000以下之PTMG作為聚合物二醇,使用MDI作為二異氰酸酯,以及使用至少1種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作為鏈伸長劑予以合成,且高溫側之熔點為200℃以上、300℃以下之範圍者。
該聚胺基甲酸酯例如採用藉由在DMAc、DMF、二甲基亞碸、N-甲基吡咯烷酮等或以此等為主成分之溶劑中,使用上述原料予以合成、製得。例如,在該溶劑中投入各種
原料予以溶解,在適當溫度下加熱且反應,形成聚胺基甲酸酯之一次添加法,或先使聚合物二醇與二異氰酸酯進行熔融反應,然後,使反應物溶解於溶劑中,且與上述二醇進行反應,形成聚胺基甲酸酯之方法等,作為更佳的方法。
於鏈伸長劑中使用二醇時,為使聚胺基甲酸酯之高溫側的熔點為150℃以上、300℃以下之範圍內時,典型例如控制聚合物二醇、MDI、二醇之種類與比例。例如,聚合物二醇之分子量低時,藉由使MDI之比例相對增多,可製得高溫側之熔點高的聚胺基甲酸酯。另外,同樣地二醇之分子量低時,藉由使聚合物二醇之比例相對減少,可製得高溫側之熔點高的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二醇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時,使高溫側之熔點為150℃以上,以使(MDI之莫耳數)/(聚合物二醇之莫耳數)=1.5以上之比例進行聚合較佳。
而且,於該聚胺基甲酸酯之合成時,混合1種或2種以上胺系觸媒或有機金屬觸媒等之觸媒使用較佳。
胺系觸媒例如N,N-二甲基環己胺、N,N-二甲基苯甲胺、三乙胺、N-甲基嗎啉、N-乙基嗎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N’-四甲基-1,3-丙二胺、N,N,N’,N’-四甲基己二胺、雙-2-二甲基胺基乙醚、N,N,N’,N’,N’-五甲基二乙三胺、四甲基胍、三乙二胺、N,N’-二甲基哌、N-甲基-N’-二甲基胺基乙基-哌、N-(2-二甲基胺基乙基)嗎啉、1-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
N,N-二甲基胺基乙醇、N,N,N’-三甲基胺基乙基乙醇胺、N-甲基-N’-(2-羥基乙基)哌、2,4,6-參(二甲基胺基甲基)苯酚、N,N-二甲基胺基己醇、三乙醇胺等。
另外,有機金屬觸媒例如辛酸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辛酸二丁基鉛等。
該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之濃度,通常以30重量%以上、80重量%以下之範圍較佳。
於本發明中,以在該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中添加含有上述磺酸基之聚合物較佳。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添加於聚胺基甲酸酯溶液的方法,可採用任意的方法。該典型的方法,可採用藉由靜態混合器之方法、藉由攪拌之方法、藉由均混器的方法、使用2軸押出機之方法等各種方法。此處,經添加的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就均勻地添加於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中而言,以形成溶液予以添加較佳。
而且,藉由使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添加於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中,添加後混合溶液之溶液黏度與添加前之聚胺基甲酸酯的溶液黏度相比時,會產生較預想更高以上之值的現象,就防止該現象而言,以混合使用1種或2種以上二甲胺、二異丙胺、乙基甲胺、二乙胺、甲基丙胺、異丙基甲胺、二異丙胺、丁基甲胺、異丁基甲胺、異戊基甲胺、二丁胺、二戊胺等之單胺、乙醇、丙醇、丁醇、異丙醇、烯丙醇、環戊醇等之單醇、苯基異氰酸酯等之單異氰酸酯等末端封端劑。
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添加於聚胺基甲酸酯溶液時,亦可與上述(例如耐光劑、抗氧化劑等之藥劑或顏料等)同時添加。
使如上述構成的紡絲原液藉由進行例如乾式紡絲、濕式紡絲、或熔融紡絲、且捲取,可製得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就由細物至粗物(即纖度)可安定地進行紡絲而言,以乾式紡絲較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的纖度、單絲數、截面形狀等,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絲可以1單絲構成的單絲(monofilament),亦可為複數單絲構成的複合絲(multifilament)。絲之截面形狀可以為圓形、或扁平狀。
其次,有關乾式紡絲方式,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任意方法、即適當選擇企求的特性或符合紡絲設備之紡絲條件等予以紡絲。
例如,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固定性(永久變形率)與應力緩和之特性,特別是由於容易受到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的影響,視絲之使用目的而定予以適當決定較佳。換言之,就可得具有企求的固定性與應力緩和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而言,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為1.15以上、1.65以下之範圍進行捲取較佳。其次,特別是為製得具有低固定性、與低應力緩和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時,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以1.15以上、1.40以下之範圍更佳,以1.15以上、1.35以下最佳。另外,為製
得具有高固定性、與高應力緩和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時,以在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以1.25以上、1.65以下之範圍進行捲取更佳,以1.35以上、1.65以下最佳。
而且,由於藉由提高紡絲速度可提高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強度,形成450m/分以上之紡絲速度時,可達到實用上適當的強度水準,故較佳。此外,就考慮工業生產性而言,以約450~1000m/分較佳。
如上述所得的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可與其他纖維混用,以構成伸縮性布匹。有關伸縮性布匹之形態,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藉由適當選擇其混用率、組合的材料纖維、混用方法之習知方法予以布匹化。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可直接使用裸絲,亦可使用自由組合、被覆1種以上聚醯胺纖維、聚酯纖維以及丙烯酸纖維等合成纖維、或棉、羊毛等天然纖維等之習知纖維者。
此外,構成布匹時,與本發明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組合的纖維,以使用尼龍等之聚醯胺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甲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或以此等為主成分之共聚合聚酯系纖維為典型的聚酯系合成纖維、丙烯酸系合成纖維、聚丙烯系合成纖維、乙酸酯纖維為典型的半合成纖維、棉或麻或羊毛為典型的天然纖維之單獨品或2種以上混合者較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具有可以陽離子染料予以染色、不易以酸性染料予以染色的性質。與作為陽
離子染料可染型纖維已知的纖維、例如丙烯酸系合成纖維、羊毛、陽離子染料可染型聚酯纖維等組合的布匹時,由於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可以相同的陽離子染料予以染色,故可以1次染色製程進行相同色相之染色。另外,與作為酸性染料可染型纖維已知的纖維、例如聚醯胺纖維、絲、羊毛等組合時,由於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沒有吸附於酸性染料,故可抑制對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污染現象,可期待優異的染色堅牢度。此外,使用與酸性染料可染型纖維之染色色相不同色相的陽離子染料,可使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予以染色。
染色的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低浴比實施的連續染色法,亦可使用稱為液流染色機、絞盤繩染色機、卷染機、經軸染色機、筒子紗染色機等之分批式染色加工機進行處理。而且,亦可使用習知的印刷技術,使精細的圖案印刷於布匹上。
使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予以染色時,可使用以一般的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法。換言之,在染色溫度為80~135℃之範圍、較佳者為100~130℃之範圍下實施。亦可使用均染劑、或pH值調製劑、浴中柔軟劑等、與例如陽離子染料可染型聚酯纖維組合時,為防止強度降低時,以添加約2~3g/L之芒硝較佳。染色後,亦可施加使用界面活性劑之洗淨製程。染色時使用的染料種、化學構造,沒有特別的限制,為中淡色時,就均染性而言以使用分散型
陽離子染料較佳,為黑色或深藍色等之深色時,以色相之建立性優異的生陽離子染料較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以黑色陽離子染料予以染色時,容易形成具有L*
≦20之染色性者。而且,L*
係表示藉由CIE1976L*
a*
b*
表色系之色濃度值。而且,陽離子染料係分類為色濃度優異的生陽離子染料、與製程上處理性優異的分散型陽離子染料,本發明中染色性評估時使用的黑色陽離子染料係為市售的生陽離子染料,例如保土谷化學(股)製染料”Aizencathilon”(註冊商標)黑色CD-BLH、黑色SH200%、黑色MH、黑色KBH、黑色NH200%、黑色AWH液體、黑色BH液體,Deister(股)製染料”Astrazon”(註冊商標)黑色FDL液體、SW200%、黑色SW液體、”Dieacryl”(註冊商標)黑色ESL-N、黑色NSL-N200%、黑色CSL-N200%、黑色VS-N、黑色SWR-N液體,日本化藥(股)製”Kayacryl”(註冊商標)黑色NP200、黑色NL。黑色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性評估,係對坯料重量而言使用5.0%owf選自此等之任何染料,在調製成pH4.5之染浴中,以10℃、60分鐘之條件進行染色者。而且,於實際的布匹染色時,可適當使用除上述外之市售的陽離子染料,亦可使用分散型陽離子染料,或可配合數種染料使用。
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視使用的單體種類或其純度、及聚合法而定,視其所需亦可為褐色系之著色。使用預先著色的含磺酸基之聚合物時,形成聚胺基甲酸酯絲時,著
色情形大、使用上受到限制。因此,本發明中以使用的磺酸單體之純度高且著色情形少的構成單體較佳,故以藉由事前檢討聚合時間或溫度,使含磺酸基之聚合物變成無色或幾乎無色者較佳。具體而言,著色情形多時,由於為褐色系著色,藉由亨特型色差計所求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b值,以未達15較佳,更佳者未達3。而且,b值之測定係使紡絲後24小時之絲在不會影響試料板之顏色程度下,以最小荷重緻密地捲取,使用亨特型色差計測定。
藉由實施例更為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說明有關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的強度、拉伸率、固定性、應力緩和、耐藥品性、耐鹼性、耐熱性(熱軟化點、熔點)、顏色測定法、以及黑色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性、洗濯堅牢度、坯料外觀品質之評估方法。
固定性、應力緩和、強度、拉伸率,係使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使用4502型萬能精密拉伸試驗機,藉由拉伸試驗予以測定。
使試長5cm(L1)之試料以50cm/分之拉伸速度重複進行300%伸長5次。此時,以300%伸長時之應力為(G1)。其次,使試料之長度在300%伸長下保持30秒。以保持30秒後之應力為(G2)。然後,使試料之伸長予以回復,應力為0時試料長度為(L2)。此外,直至第6次試料被切斷為止予以
伸長。該斷裂時之應力為(G3),斷裂時之試料長度為(L3)。於下述中,上述特性藉由下述式求取。
強度(cN)=(G3)應力緩和(%)=100×((G1)-(G2))/(G1)固定性(%)=100×((L2)-(L1))/(L1)拉伸率(%)=100×((L3)-(L1))/(L1)
使絲固定在100%伸長狀態,實施繼後之3種曝露處理。首先,在油酸之己烷溶液(5重量%)中進行浸漬處理1小時,其次,在經調製的亞氯酸溶液(氯濃度500ppm)中浸漬處理2小時,然後,進行UV曝露處理2小時。UV曝露處理係使用Suga試驗機公司製之碳弧型退色測定器作為機器,在63℃、60%RH之溫濕度下實施。該曝露處理共計實施2次後,使絲解脫、在室溫下放置24小時後,以與上述相同的方法測定斷裂強度(G4)。以對未處理絲之斷裂強度(G3)而言處理後之斷裂強度(G4)之比例(保持率)作為耐藥品性。
耐藥品性(%)=100×(G4)/(G3)
進行預測聚酯纖維之減量加工時之處理,評估絲之斷裂強度保持率作為聚胺基甲酸酯絲之耐鹼性的指標。
使絲固定在100%伸長狀態下,封入壓力容器,且以含有陽離子系減量促進劑(四級銨鹽、一方公司製DXN-10)與
氫氧化鈉之水溶液(各含有8.0重量%)填滿,在100℃下處理120分鐘後,使絲解脫,在室溫下放置24小時後,以與上述相同方法測定斷裂強度(G5)。以對未處理絲之斷裂強度(G3)而言處理後之斷裂強度(G5)的比例(保持率)作為耐鹼性。
耐鹼性(%)=100×(G5)/(G3)
進行預測聚酯纖維之腐蝕加工時的處理,評估絲之斷裂強度保持率作為聚胺基甲酸酯絲之耐鹼性的指標。
使絲固定在100%伸長狀態下,在含有陽離子系減量促進劑(四級銨鹽、一方公司製DXN-10)與氫氧化鈉之40重量%水溶液中浸漬5分鐘後,封入壓力容器,且以含有氫氧化鈉之水溶液(含有8.0重量%)填滿,在100℃下處理120分鐘後,使絲解脫,在室溫下放置24小時後,以與上述相同方法測定斷裂強度(G6)。以對未處理絲之斷裂強度(G3)而言處理後之斷裂強度(G6)的比例(保持率)作為耐鹼性。
耐鹼性(%)=100×(G6)/(G3)
測定熱軟化點作為聚胺基甲酸酯絲之耐熱性的指標之一。有關聚胺基甲酸酯絲,使用Rheometric公司製動態彈性率測定機RSAII,以昇溫速度10℃/分測定動態儲藏彈性率E’之溫度分散。熱軟化點係自E’曲線在80℃以上、130℃以下之區段範圍之接線、及在160℃以上E’藉由熱
軟化降下的E’曲線之接線的交點求取。而且,E’係使用對數軸、溫度係使用線形軸。
大多數由於為褐色系著色,以b值為基準予以判斷。使紡絲後24小時之絲在5×5cm之試料板上,以在不會影響試料板之顏色程度下,以最小荷重(牽伸度為1.05)緻密地捲取,作為試料。試料及常用標準白色面(JIS Z 8722:2005之4.3.4)之前面均質平坦、以約1mm之透明玻璃板密接、被覆。
b值之測定係以JIS L 1013:2005之C法(亨特之方法)為基準,使用亨特型色差計,以下述式為基準求取。測定次數為5次,採用其平均值。
b=7.0(Y-0.847Z)/Y1/2
(其中,X、Y、Z係藉由JIS Z 8701:2005求取)
判斷標準係b未達3時為A,3以上、未達15時為B,15以上、未達25時為C,25以上時為D。
使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使用29針(gauge)、1口筒編機(附有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回轉送出裝置),以50%拉伸狀態編成,作成由100%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所成的筒針織物。試料之前後耳部係使用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情形少的Toray(股)製尼龍單絲(78分特24單絲),以少量連結、編成,且沒有綻開情形。
其次,使所作成的筒針織物在沒有拉伸的狀態下,190℃、60秒下實施乾熱加熱固定處理。然後,使該筒針織物在浴比1:20、80℃、20分鐘之條件下,使用0.1重量%精練劑(日華化學製”Sunmall”(註冊商標)WX24)實施精練處理,除去原絲油劑等。精練後,使筒針織物加入容量300cc之不銹鋼製染色瓶中,以浴比1:20、110℃、60分鐘之條件,使用5%owf黑色陽離子染料Deister(股)製染料”Astrazon(註冊商標)”黑色FDL液體),使用(股)Tecsam技研製迷你彩色染色機進行染色。染浴係添加醋酸0.025重量%、醋酸鈉0.025重量%、且pH值控制於4.5附近。使該經染色的筒針織物進行水洗,以離心脫水機進行扭轉後,在沒有拉伸的狀態下、以160℃、60秒進行乾燥,製得染色性評估用筒針織物。
使該染色性評估用筒針織物折成平面狀,以2張重疊的狀態下使用分光測色計Konica minolta(股)製、型式CM-3600d)進行測色,測定CIE1976L*
a*
b表色系之L*
值。L*
值低者表示深色性高,被濃濃地染色。
使用評估如上述之黑色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性的筒針織物,以JIS L-0848:2005 A-2法為基準予以評估。使用變退色用灰色標度計判斷試驗片之變退色。
使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使用29針、1口筒編機(附有
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回轉送出裝置)予以編成,且製作由Toray(股)製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56分特24單絲)與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50%伸長編入)所成的裸絲-平針坯料。
然後,在使所製作的針織物沒有拉伸的狀態下,190℃、60秒下實施乾熱加熱固定。然後,使該筒針織物以浴比1:20、80℃、20分鐘之條件,使用0.1重量%精練劑(日華化學製”Sunmall”(註冊商標)WX24)實施精練,除去原絲油劑等。
其次,使精練後之試料加入容量300cc之不銹鋼製染色瓶中,以浴比1:20、110℃、60分鐘之條件,使用5%owf黑色染料(Deister(股)製染料”Astrazon”(註冊商標)黑色FDL液體),使用(股)Tecsam技研製迷你彩色染色機進行染色。染浴係添加0.025重量%醋酸、0.025重量%醋酸鈉,且使pH值控制於4.5附近。使經染色的針織物進行水洗,以離心脫水機進行扭轉後,在沒有拉伸的狀態下、在160℃下乾燥60秒,製得外觀品質評估用筒針織物。
判斷使該外觀品質評估用筒針織物拉伸時之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的色目。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時判斷為A(沒有剝離(使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與其他纖維(聚酯系纖維等)之混用布匹拉伸時所露出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為不同顏色(白色等),布匹表面(白色等)會有斑點的現象)),類似時為判斷B(可容許的剝離),色相
不同時判斷為D(無法容許的剝離)。
以下述方法製作伸縮織物,實施鹼減量或染色加工處理,評估外觀品質。
換言之,首先使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進行表面加工處理。表面加工處理用絲係使用正規聚酯纖維168分特48單絲,使用表面處理機、以橫絲數=450T/m、牽伸度=3.0之條件進行加工,製作橫絲用表層處理絲。另外,同樣地表層處理用絲係使用正規聚酯纖維168分特48單絲,使用表層處理機、以橫絲數=700T/m、牽伸度=3.5之條件進行加工,製作縱絲用表面處理絲。
然後,進行整編.製織處理。使5100條縱絲(粗捲取整經1100條)進行附有糊料之整經處理,使用劍杆織機、以2/1斜紋組織予以製織。
其次,進行染色加工處理。使以製織所得的坯料以常法為基準依序進行精練加工處理、中間固定處理(185℃)、鹼減量加工處理(N處理)、壓花加工處理(190℃)、染色加工處理(130℃)、乾熱、加工處理劑處理、加工固定處理(180℃、布速20m/min、固定區域24m)。
有關所得的伸縮織物,以目視進行評估。
使數量平均分子量2900、由PTMG、MDI及乙二醇所成的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a1)之DMAc溶液(35重量%)藉由
常法予以聚合,作為聚合物溶液A1。
然後,使用化學式(II)所示之苯酚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莫耳比52對48(含有莫耳濃度52%)之甲醛縮聚物(b1)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調製其DMAc溶液。
為調製DMAc溶液時,使用水平磨WILLY A.BACHOFEN公司製DYNO-MIL KDL,填充85%氧化鋯珠,以50g/分之流速條件均勻地分散,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之DMAc溶液B1(35重量%)。
另外,使藉由t-丁基二乙醇胺與乙烯-雙(4-環己基異氰酸酯)反應所生成的聚胺基甲酸酯溶液(杜邦公司製”Methacrol”(註冊商標)2462、c1)及p-甲酚及二乙烯苯之縮聚物(杜邦公司製”Methacrol”(註冊商標)2390、c2)以2:1混合作為抗氧化劑,調製抗氧化劑DMAc溶液(濃度35重量%),以該物作為其他加劑溶液C1(35重量%)。
使聚合物溶液A1、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溶液B1、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
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D1。
使該紡絲溶液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4、54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單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52莫耳%)之含量為3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2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b1,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8萬。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61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斷裂強度與未配合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b1之比較例1(下述)相比時增大。斷裂拉伸率維持同等。固定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減少,回復性提高。而且,色調亦佳。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2倍、3.7倍、2倍。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與比較例1相比時亦提高。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4-5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而且,評估外觀品質2時,伸縮織物沒有缺點,且外
觀品質優異。
使用化學式(III)所示之苯酚磺酸之甲醛縮聚物(b2)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調製其DMAc微分散液。
調製DMAc微分散液係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形成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的DMAc分散液B2(35重量%)。實施例1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1、具有上述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溶液B2、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2重量%、5重量%、3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D2。
使該紡絲溶液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40、54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單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100莫耳%)之含量為5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2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化合物b2係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4萬。另外,計算上之磺酸基含量為194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
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斷裂強度與比較例1(下述)相比時增大。拉伸率維持同等。固定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減少,回復性提高。而且,色調亦佳。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2.2倍、4.3倍、2.8倍。耐軟化點係為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與比較例1相比時提高4℃。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5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伸縮織物沒有缺點,且外觀品質優異。
使數量平均分子量1800、由PTMG、MDI、乙二胺及作為末端封端劑之二乙胺所成的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a2)之DMAc溶液(35重量%)藉由常法予以聚合,作為聚合物溶液A2。然後,使聚合物溶液A2、以實施例1所調製的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溶液B1、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2重量%、5.0重量%、3.0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D3。
使該紡絲溶液D3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
1.2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50莫耳%)之含量為5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5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化合物b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8萬。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102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與未配合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b1之比較例2(下述)相比時皆增大。固定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減少,回復性提高。而且,色調亦佳。
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2.7倍、4.0倍、3.2倍。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與比較例2相比時提高10℃。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4-5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伸縮織物沒有缺點,且外觀品質優異。
使用化學式(IV)所示之苯酚磺酸與二乙烯苯之加成聚合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含有莫耳濃度50%、b3)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調製其DMAc溶液。
調製DMAc溶液係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的DMAc溶液B3(35重量%)。
使實施例3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2、具有上述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溶液B3、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82重量%、15重量%、3.0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D4。
使該紡絲溶液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3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50莫耳%)之含量為15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5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化合物b3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12萬。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291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
調如表2所示。斷裂強度與未配合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b3之比較例2(下述)相比時增大,特別是高強度。斷裂拉伸率維持同等。固定性與比較例2相比時減少,回復性提高。而且,色調亦佳。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2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3.0倍、4.4倍、3.1倍。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與比較例2相比時提高13℃。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5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伸縮織物沒有缺點,且外觀品質優異。
使用下述化學式(V)所示之苯酚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莫耳比20對80(含有莫耳濃度20%)之甲醛縮聚物(b4)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調製其DMAc溶液。
為調製時,使用水平磨WILLY A.BACHOFEN公司製DYNO-MIL KDL,填充85%氧化鋯珠,以50g/分之流速條件均勻地進行微分散,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之DMAc溶液B4(35重量%)。
使實施例1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1、上述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溶液B4各以97重量%、3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C5。使該紡絲溶液C5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4、54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單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20莫耳%)之含量為3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2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化合物b4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2萬。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24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斷裂強度與未配合具有磺酸基之化
合物的共聚物b4的比較例1(下述)相比時增大。斷裂拉伸率維持同等。固定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減少,回復性提高。而且,色調亦佳。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1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1.7倍、3.0倍、1.9倍。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與比較例1相比時提高2℃。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4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使用化學式(VI)所示之(b5)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調製其DMAc微分散液。
調製DMAc微分散液係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的DMAc分散液B5(35重量%)。
使實施例3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2、具有上述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溶液B5各以97.0重量%、3.0重量%均
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D6。
使該紡絲溶液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2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60莫耳%)之含量為3.0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2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化合物b5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1.5萬。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150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與未配合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b5之比較例2(下述)相比時增大。固定性與比較例2相比時減少,回復性提高。而且,色調亦佳。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2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2.4倍、2.7倍、3.0倍。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與比較例1相比時提高2℃。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4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使用化學式(VII)所示之苯酚磺酸之甲醛縮聚物(b6)作為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調製其DMAc溶液。
除使用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作為b6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的方法,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莫耳濃度為36莫耳%)之含量為3.0重量%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2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而且,化合物b6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約為2萬。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172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與比較例2(下述)之未配合聚合物b6之具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相比時皆增大。固定性與比較例2維持同等。而且,色調亦佳。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比較例2相比時大幅地增加,各為2.7倍、4.2倍、3.2倍。耐熱性之指標的熱軟化點,
與比較例2相比時提高3℃。
此外,評估該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的染色性之結果,具有極佳的染色性,且洗濯堅牢度為變退色4級之良好結果。另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判斷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相近,沒有剝離情形,外觀品質優異。
使實施例1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1、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7重量%、3重量%之比例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E1。使該紡絲溶液E1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40、54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單絲、具有磺酸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0毫莫耳/kg。
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藥品性、耐鹼性、耐軟化點、色調如表1所示。耐鹼性1、耐鹼性2及耐藥品性,與含有含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實施例1、2、5相比時,大幅不佳。
此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沒有被染色情形,換言之,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不同,會產生無法容許的剝離情形,外觀品質有問題者。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其外觀經由各種加工處理後,會產生來自聚胺基甲酸酯絲倒塌引起部分打摺的情形,無法令人滿足。
使實施例3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2、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7重量%、3重量%之比例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E2。使該紡絲溶液E2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2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5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0毫莫耳/kg。
此外,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藥品性、耐鹼性、耐軟化點、色調如表1所示。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與含有磺酸基之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實施例3、4、6、7相比時,大幅不佳。
此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沒有被染色情形,換言之,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不同,會產生無法容許的剝離情形,外觀品質有問題者。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其外觀經由各種加工處理後,會產生來自聚胺基甲酸酯絲
倒塌引起部分打摺的情形,無法令人滿足。
調製Kureha化學工業(股)製聚氟化次乙烯基(數量平均分子量48,000、f1)之DMAc溶液F1(35重量%)。DMAc溶液之調製係以與實施例1記載的方法相同的方法進行。
使實施例3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2、上述聚氟化次乙烯基溶液F1、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2重量%、5重量%、3.0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E3。
使該紡絲溶液E3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3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5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0毫莫耳/kg。
此外,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耐藥品性係為與沒有添加聚氟化次乙烯基之比較例2相比時,提高1.5倍,惟與實施例3、4、6、7相比時不佳。另外,耐鹼性1、耐鹼性2與實施例3、4、6、7相比時,亦不佳。
此外,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沒有被染色情形,換言之,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不同,為外觀品質有問題者。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其外觀會藉由聚胺基甲酸酯絲之固定增大,因產生倒塌而導致全體打摺的情形,無法令人滿足。
調製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物Gohseran(R)、具有磺酸基之單體的含有莫耳濃度為1.5%、f2)之DMAc溶液F2(35重量%)。DMAc溶液之調製以與實施例1記載的方法相同的方法進行。
使實施例3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2、上述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物溶液F2、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82重量%、15重量%、3.0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E4。
使該紡絲溶液E4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3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5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示。另外,計算之磺酸基含量為1毫莫耳/kg以上、2毫莫耳/kg以下。
此外,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熱軟化點與比較例2相比時,降低9℃,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係為與沒有添加聚乙烯醇磺酸改性物之比較例2時提高約1.1~1.7倍,惟
與實施例3、4、6、7相比時大幅不佳。
另外,評估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性的結果,染色性惡化。而且,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沒有被染色情形,換言之,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不同,會產生無法容許的剝離情形,為外觀品質有問題者。
而且,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評估外觀品質2時,其外觀經由各種加工處理後,會產生來自聚胺基甲酸酯絲倒塌引起部分打摺的情形,無法令人滿足。
調製使合成單寧類之海飛古斯(譯音)GM(舊大日本製藥(股)、現O.G(股)製二羥基二苯基碸系化合物、30水溶液%、深褐色)之水分除去的固成物的DMAc分散液F3(35重量%)。DMAc分散液之調製以與實施例1記載的方法相同的方法進行。F3呈現混濁、如咖啡之深褐色。
使實施例3所調製的聚合物溶液A2、上述二羥基二苯基碸系化合物分散液F2、及實施例1所調製的其他添加劑溶液C1各以96重量%、1.0重量%、3.0重量%均勻地混合,作為紡絲溶液E5。
使該紡絲溶液E5以導絲滾筒與捲取機之速度比1.30、600m/分之紡絲速度進行乾式紡絲予以捲取,製作20分特、2單絲之複合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500g捲絲體)。
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組成(重量%)如表1所
示。
此外,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斷裂拉伸率、斷裂強度、固定性、應力緩和、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熱軟化點、色調如表2所示。熱軟化點與比較例2同等,耐鹼性1、耐鹼性2、耐藥品性係為與沒有添加二羥基二苯基碸系化合物之比較例2時同等或提高約1.2倍,惟與實施例3、4、6、7相比時大幅不佳。
另外,評估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絲之黑色陽離子染料之染色性的結果,染色性惡化。而且,評估外觀品質1之結果,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沒有被染色情形,換言之,與陽離子可染性共聚合聚酯系纖維之色相不同,會產生無法容許的剝離情形,外觀品質有問題者。
其次,所得的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色調呈現紅色之強褐色,為評估外觀品質2時,製作伸縮織物,惟該坯料提供給伸縮布匹時令人極為不滿足。因此,評估外觀品質2時,其外觀經由各種加工處理後,會產生來自聚胺基甲酸酯絲倒塌引起部分打摺的情形,無法令人滿足。
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由於為具有高拉伸強度、高回復性、耐鹼性、對各種藥劑之耐性、高耐熱性、堅牢的陽離子染料可染性者,故使用該彈性絲之各種衣服等,為穿脫性、合身性、穿用舒適感、染色性、耐變色性、外觀品質等優異者。
由於具有此等之優異特性,本發明之聚胺基甲酸酯絲藉由組合各種纖維較單獨使用時,可得更為優異的伸縮布匹,適合於編成、織成、扭轉加工處理。可使用之具體用途,例如襪子、長筒襪、圓編織物、特里科經編織物(tricot)、游泳衣、滑雪褲、作業服、煙火服、高爾夫球褲、濕式套裝、胸罩、束腰、手套等之各種纖維製品、捆綁材料、以及紙尿布等清潔用品之防漏用捆綁材料、防水資材之捆綁材料、假餌、人造花、電氣絕緣材料、擦拭用布、影印機清潔器、墊片等。
Claims (15)
- 一種具有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主構成成分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含有含磺酸基之聚合物,其中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包含具有磺酸基之單體,該單體以至少5莫耳%之莫耳濃度存在,其中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為甲醛縮聚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含有磺酸基之聚合物為具有磺酸基之單體及具有磺醯基之單體(除磺酸外)的共聚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具有磺醯基之單體(除磺酸外)為芳香族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具有磺醯基之單體(除磺酸外)為二羥基二苯基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具有磺酸基之單體及具有磺醯基之單體(除磺酸外)的共聚物,為苯磺酸或苯酚磺酸、與4,4’-二羥基二苯基碸之甲醛縮聚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藉由亨特型色差計所求得的b值未達1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以黑色陽離子染料進行染色時,具有L*≦20之染色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以黑色陽離子染料進行染色時,具有L*≦20之染色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磺酸基之含量為10毫莫耳/kg以上、500毫莫耳/kg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等磺酸基之含量為10毫莫耳/kg以上、500毫莫耳/kg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等磺酸基之含量為10毫莫耳/kg以上、500毫莫耳/kg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其中該等磺酸基之含量為10毫莫耳/kg以上、500毫莫耳/kg以下。
- 一種伸縮性布匹,其特徵為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與其他纖維混用所成。
- 一種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之製法,其中於製造主構成成分為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所成的彈性絲時,該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含有含磺酸基之聚合物,其中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包含具有磺酸基之單體,該單體以至少5莫耳%之莫耳濃度存在,其中於主構成成分為聚合物二醇及二異氰酸酯之聚胺基甲酸酯溶液中,添加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且予以紡絲,且其中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為甲醛縮聚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的製法,其中該含磺酸基之聚合物係使用具有磺酸鹽之單體所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37892 | 2006-12-15 | ||
JP2007159781 | 2007-06-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39046A TW200839046A (en) | 2008-10-01 |
TWI471464B true TWI471464B (zh) | 2015-02-01 |
Family
ID=3953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7911A TWI537441B (zh) | 2006-12-15 | 2007-12-14 |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與含該彈性絲之布匹 |
TW96147885A TWI471464B (zh) | 2006-12-15 | 2007-12-14 |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與含該彈性絲之布匹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7911A TWI537441B (zh) | 2006-12-15 | 2007-12-14 |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與含該彈性絲之布匹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97787B2 (zh) |
EP (2) | EP2093316B1 (zh) |
KR (1) | KR101440650B1 (zh) |
BR (1) | BRPI0718734B1 (zh) |
ES (1) | ES2386316T3 (zh) |
HK (1) | HK1141059A1 (zh) |
TW (2) | TWI537441B (zh) |
WO (1) | WO20080756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0914021B1 (pt) * | 2008-10-13 | 2019-06-18 |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R.L. | Artigo e método para preparar um tecido |
MX2012005592A (es) * | 2009-11-16 | 2012-05-29 | Invista Tech Sarl | Tela elastica con adhesivo. |
JP5748475B2 (ja) * | 2010-12-24 | 2015-07-15 | 株式会社ムツミテキスタイル |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繊維からなる丸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丸編地を用いた伸縮性衣料と伸縮性衣料資材 |
JP5848599B2 (ja) * | 2010-12-24 | 2016-01-27 | 東洋染工株式会社 |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繊維からなる編地の染色方法とその方法により染色した編地及びその編地を用いた伸縮性衣料と伸縮性衣料資材 |
KR101959146B1 (ko) | 2017-12-27 | 2019-03-15 | 효성티앤씨 주식회사 | 염색성이 개선된 폴리우레탄우레아 탄성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KR20200024054A (ko) * | 2018-08-27 | 2020-03-06 | 효성티앤씨 주식회사 | 염색성이 개선된 폴리우레탄우레아 탄성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KR20200024053A (ko) * | 2018-08-27 | 2020-03-06 | 효성티앤씨 주식회사 | 염색성이 향상된 폴리우레탄우레아 탄성사 |
KR102144201B1 (ko) | 2018-12-27 | 2020-08-28 | 이동환 | 폴리프로필렌 필라멘트 탄성사와 그를 이용한 섬유원단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US20220074093A1 (en) * | 2020-09-08 | 2022-03-10 | Hero Gear, Inc. | Weighted circular-knit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19956B (zh) * | 1991-04-26 | 1994-02-01 | Kuraray Co | |
TW486492B (en) * | 1998-01-09 | 2002-05-11 | Matsumoto Yushi Seiyaku Kk | Raw material for preparing antisatic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 and antistatic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 |
JP2002249930A (ja) * | 2000-12-20 | 2002-09-06 | Du Pont Toray Co Ltd |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568920B (en) * | 1998-02-09 | 2004-01-01 | Nisshin Spinning | Process for producing of polyurethane elastomer and elastic threa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61005A (en) * | 1967-01-07 | 1969-08-13 | Geigy Uk Ltd | Dyeing Process |
JPS6044406B2 (ja) | 1982-04-24 | 1985-10-03 |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 着色した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の製造方法 |
JPS6044406A (ja) | 1983-08-17 | 1985-03-09 | Daifuku Co Ltd | 荷保管設備 |
JPH0644406B2 (ja) | 1985-09-18 | 1994-06-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波用高誘電率誘電体磁器組成物 |
JPH05195317A (ja) * | 1992-01-17 | 1993-08-03 | Toyobo Co Ltd |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繊維とその製造法 |
DE4316928C2 (de) * | 1993-05-19 | 1995-03-16 | Degussa | Neue Mikroorganismen, deren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L-alpha-Aminosäuren |
JP3091609B2 (ja) | 1993-09-02 | 2000-09-25 | 押尾産業株式会社 | 容器の製造方法 |
US5919564A (en) * | 1995-07-25 | 1999-07-06 |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lastic polyurethaneurea fiber |
JP3968736B2 (ja) | 1998-08-20 | 2007-08-29 | オペロ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法 |
JP4001425B2 (ja) * | 1998-09-14 | 2007-10-31 |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アミド系繊維材料の染色堅牢度向上方法 |
JP3236005B2 (ja) | 1998-11-18 | 2001-12-04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分散染料可染型繊維とポリウレタン繊維との混用染色品並びにその染色法 |
JP4439638B2 (ja) | 1999-11-02 | 2010-03-24 |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 防汚染性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法 |
DE19954013C2 (de) * | 1999-11-10 | 2003-04-03 | Bayer Ag | Aromatische Formaldehyd-Kondensationsprodukte enthaltende säurestabile Lösungen und deren Verwendung |
US20040019146A1 (en) * | 2000-12-20 | 2004-01-29 | Hiroshi Nishikawa | Elastomeric polyurethane fiber with high heat-set efficiency |
JP3826377B2 (ja) | 2000-12-20 | 2006-09-27 | オペロ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03089700A1 (fr) * | 2002-04-22 | 2003-10-30 | Toyo Boseki Kabusiki Kaisya | Fibre elastique et utilisation de celle-ci |
JP4329019B2 (ja) * | 2003-10-20 | 2009-09-09 |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の製造方法 |
-
2007
- 2007-12-13 EP EP20070859810 patent/EP209331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12-13 ES ES07859810T patent/ES2386316T3/es active Active
- 2007-12-13 BR BRPI0718734-3A patent/BRPI0718734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2-13 KR KR1020097014629A patent/KR10144065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2-13 WO PCT/JP2007/073998 patent/WO200807560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2-13 US US12/517,594 patent/US859778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13 EP EP20110152425 patent/EP2336404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2-14 TW TW103137911A patent/TWI53744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2-14 TW TW96147885A patent/TWI4714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
- 2010-08-03 HK HK10107415A patent/HK1141059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19956B (zh) * | 1991-04-26 | 1994-02-01 | Kuraray Co | |
TW486492B (en) * | 1998-01-09 | 2002-05-11 | Matsumoto Yushi Seiyaku Kk | Raw material for preparing antisatic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 and antistatic polyurethane elastic fiber |
TW568920B (en) * | 1998-02-09 | 2004-01-01 | Nisshin Spinning | Process for producing of polyurethane elastomer and elastic thread |
JP2002249930A (ja) * | 2000-12-20 | 2002-09-06 | Du Pont Toray Co Ltd |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130083A1 (en) | 2010-05-27 |
BRPI0718734A2 (pt) | 2014-01-07 |
ES2386316T3 (es) | 2012-08-17 |
EP2336404A2 (en) | 2011-06-22 |
TW201529917A (zh) | 2015-08-01 |
EP2093316A1 (en) | 2009-08-26 |
EP2093316A4 (en) | 2010-01-20 |
HK1141059A1 (en) | 2010-10-29 |
TW200839046A (en) | 2008-10-01 |
US8597787B2 (en) | 2013-12-03 |
EP2336404A3 (en) | 2011-06-29 |
TWI537441B (zh) | 2016-06-11 |
WO2008075605A1 (ja) | 2008-06-26 |
KR20090102797A (ko) | 2009-09-30 |
KR101440650B1 (ko) | 2014-09-19 |
BRPI0718734B1 (pt) | 2018-01-02 |
EP2093316B1 (en)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71464B (zh) |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絲及其製法與含該彈性絲之布匹 | |
JP4899166B2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467068B (zh) | 聚胺基甲酸酯彈性紗及其製造方法 | |
US10040892B2 (en) | Polyurethane elastic yar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
WO2018066592A1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の製造方法 | |
CN113710838B (zh) | 泳衣 | |
JP6677936B2 (ja) | 消臭布帛 | |
JP6031331B2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941410B2 (ja) |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伸縮性布帛 | |
JP2009144266A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5187995A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用途 | |
JP4324907B2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9084728A (ja) | ストッキング | |
JP5141975B2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3113535A (ja) |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 | |
JP2006161239A (ja) |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染色弾性布帛の製造方法 | |
WO2004009705A1 (ja) | 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