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5122B - 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及其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及其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5122B
TWI455122B TW098118686A TW98118686A TWI455122B TW I455122 B TWI455122 B TW I455122B TW 098118686 A TW098118686 A TW 098118686A TW 98118686 A TW98118686 A TW 98118686A TW I455122 B TWI455122 B TW I4551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iode
write
diode driver
read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8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1411A (en
Inventor
Theodore D Rees
Akihiro Asada
D Stuart Smith
Original Assignee
Intersi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sil Inc filed Critical Intersil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01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1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5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51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Description

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及其驅動方法
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係關於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更特別係關於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申請專利範圍之優先權
本申請案係主張於2008年11月25日所提申之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12/277,912號的優先權(律師檔案第ELAN-01168US2號)。本申請案係亦主張於2008年9月19日所提申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097,511號的優先權(律師檔案第ELAN-01168US1號)。本申請案係亦主張於2008年6月9日所提申之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060,086號的優先權(律師檔案第ELAN-01168US0號)。上述各個申請案係以引用方式納入本文中。
本申請案係有關於在2007年5月16日所提申之名稱為「包含解碼器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749,636號(律師檔案第ELAN-01144US1號)。本申請案係有關於在2007年5月16日所提申之名稱為「包含狀態機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749,703號(律師檔案第ELAN-01144US2號)。上述各個申請案係以引用方式納入本文中。
在關於光碟技術(諸如:CD、DVD、以及類似碟片) 之產品領域中,一種增加儲存容量與資料轉移速度之趨勢係存在的。此外,諸如媒體類型、寫入速度、碟片格式、以及驅動光學件之多項因素係需要特定的寫入策略。為了具有競爭性並且奪取市場佔有率,一種增加一單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所支援之特色數目而藉此使一單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能夠支援CD與DVD兩者技術、亦支援諸如藍光光碟(BD)之新穎技術的趨勢係存在的,但不受限於前述。
當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所支援之特色數目增加時,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遭受更多針腳的需求。例如: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對每個所支援之輸出電流位準係需要一類比線路及/或一數位線路(或配對),其在增加所支援之輸出電流位準時係引起高計數的針腳。進一步,各個線路係受到雜訊拾起或時序不準確,而導致不良的波形保真。此外,由於對寫入電流以及振盪器時序兩者之輸出驅動的遠端控制,所以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亦遭受時序誤差。
為解決傳統雷射二極體之多個問題,製造者係開始將多個寫入策略產生器(WSG)納入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內。然而,儘管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WSG LDD)解決上述所提及傳統雷射二極體之多個問題,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仍然係包含大量且複雜的數位電路。此等數位電路係價錢昂貴的。此外,此等數位電路係增加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電力消耗以及熱度輸出。再者,許多客戶係不願將複雜的控制器晶片從一傳統 類型改變至一寫入策略產生器類型。假如客戶願意作出前述改變,該等客戶仍然係有不容易學習使用以及支援在一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內的寫入策略產生器。
本發明多個實施例係關於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其係驅動一雷射二極體以響應接收多個來自一外部控制器的致能訊號。在多個特定實施例中,該等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被組態為位在與一雷射二極體相同的一光學拾取單元(OPU),其中該光學拾取單元係藉由一軟性纜線而被連接至該外部控制器,並且其中該外部控制器係在一主機板上。
依據一實施例,一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包含一讀取通道,其係選擇性地輸出一讀取電流、複數個寫入通道,各者係選擇性地輸出不同的寫入電流、以及一振盪器通道,其係選擇性地輸出一振盪器電流。此外,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包含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其係接收來自外部控制器之複數個致能訊號,並且係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至少該複數個寫入通道所輸出的電流時序。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亦能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該讀取通道以及該振盪器通道所輸出的電流時序。
依據一實施例,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 器係包含一解碼器,其係接收複數個致能訊號、並且為響應該複數個致能訊號而啟動複數個解碼器輸出線路中一者。此外,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能包含複數個輸出控制器,其之各者係可程式規劃以產生一輸出來響應有效的該複數個解碼器輸出線路中一者或更多。該複數個輸出控制器係能包含至少一寫入輸出控制器以及一振盪器控制器。
依據一實施例,多個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從該外部控制器所接收的致能訊號係經過格雷編碼(Gray coded),使得該等致能訊能每次僅改變一個。此外依據一實施例,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中沒有一者能在改變其狀態兩次的情況下,而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中另一者不在此兩次改變之間發生改變。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亦能基於該等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讀取通道、寫入通道、以及振盪器通道所輸出的電流時序。
本節「發明內容」係不打算作為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的一完整說明。另外以及替代性實施例、與本發明之多項特色、觀點、以及優勢係將從下文所提及之「實施方式」乙節、後附圖式、與申請專利範圍而變地更為顯明。
在後附圖式中,類似的元件符號或字元在整篇文章中係識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然而,這不意謂在不同圖式中編號相同之元件必須係相同。此外,一元件符號之最左邊 數字係指出其中第一次討論一元件的圖式。
圖1係顯示一資料儲存裝置之一示範性的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110之一高階方塊圖,其中跨於一軟性纜線104而通訊於一驅動控制器102(例如:一主機)。該資料儲存裝置例如係能為一光學儲存裝置,其在儲存使用者資料上係包含一光碟媒體。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驅動一雷射二極體108以為從該光碟媒體讀取資料並且將資料寫入該光碟媒體。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位於一光學拾取單元(OPU)上,並且該驅動控制器102係位於一主機板上,以藉著該軟性纜線104來允許兩造之間的通訊。
在所示示範性實施例中,所示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包含一條讀取通道、四條寫入通道、以及一振盪器通道。所示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亦包含一偏壓電路112,其係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的一晶片致能(ENA)訊號。當經由該晶片致能訊號來致能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時,該偏壓電路112係產生多個偏壓電壓以及偏壓電流以用於對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類比電路系統進行偏壓(例如:放大器、驅動器等等)。當經由該晶片致能訊號無法致能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時,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將無法驅動該偏壓電路108。該該晶片致能訊號另外係可直接邏輯上將多個輸出去能。
該讀取通道係包含一放大器121、一電子開關S1、以 及一讀取驅動器131。該讀取通道係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一位準輸入(INR、亦被稱為IN1)訊號以及一讀取致能(REN)訊號。由該驅動控制器102所產生之一類比電流或電壓訊號的位準輸出訊號係被用來在致能該讀取通道時詳述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訊號的振幅。該讀取致能訊號係詳述當致能該讀取通道時,並且因而係可被稱為一時序或致能訊號。該放大器121係對該IN1訊號實行預放大動作。該讀取驅動器131在致能該讀取通道時係進一步對該放大器121所輸出的訊號實行放大動作。由該讀取致能訊號所控制之電子開關S1係被用來致能或解能該讀取通道。所示之電子開關S1係位在該讀取驅動器131外部,但係能位在該讀取驅動器131內部。
儘管寫入通道可多可少,四條寫入通道仍然係被顯示。所示之每條寫入通道係包含一放大器、一電子開關、以及一寫入驅動器。例如:所示之接收IN2訊號以及寫入致能(WEN2)訊號的寫入通道中一者係包含一放大器122、一電子開關S2、以及一寫入驅動器132。為致能快速切換,該電子開關S2較佳係位於該寫入驅動器132內。由該驅動控制器102所產生之一類比電流或電壓訊號的IN2訊號係被用來在致能該寫入通道時詳述由該寫入通道所輸出之訊號的振幅。該WEN2訊號係一詳述當致能該寫入通道時的時序訊號。該放大器122係對該IN2訊號實行預放大動作。該寫入驅動器132在致能該寫入通道時係進一步對該放大器122所輸出的訊號實行放大動作。由該WEN2訊號所控 制之電子開關S2係被用來致能或解能該寫入通道。其餘寫入通道係類似如此,並且係因而不需進一步詳細敘述。因為該等寫入致能訊號使用於控制時序,所以此等訊號係亦可被稱為時序或致能訊號。
所示之振盪器通道係包含一放大器151、一放大器152、一振盪器153、一開關S6、以及一振盪器驅動器154。透過使用電阻器RAMP(在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外部但是在該光學拾取單元上),該放大器151係提供一訊號至該振盪器驅動器154,以用來詳述由該振盪器驅動器154所輸出之訊號的振幅。透過使用電阻器RFREQ(在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外部但是在該光學拾取單元上),該放大器152係提供一訊號至該振盪器153,以用來詳述由該振盪器153所輸出之訊號的頻率。該振盪器153之振盪輸出係控制該振盪器驅動器154之開關S6,藉此輸出一使用該等電阻器RAMP以及RFREQ所詳述之振幅與頻率的振盪輸出。該振盪器153係由該驅動控制器102經由跨於該軟性纜線104所提供之一振盪器致能(OSCEN)訊號而被致能。因此,該振盪器通道係僅在致能該振盪器153時提供一振盪輸出。
圖1中僅係顯示一個雷射二極體(亦即:108)。一個或更多另外的雷射二極體係能被加入,使得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支援多重(例如:CD、DVD、BD)格式。在此情形下,係將有一挑選網路以用來詳述所要驅動的雷射二極體。該驅動控制器102係將經由透過該軟性纜線104 之額外連接來控制該挑選網路。
所有晶片致能訊號、位準輸入訊號(INR至IN5)、讀取致能訊號(REN)、寫入致能訊號(WEN2至WEN5)、以及振盪器致能訊號(OSCEN)係從該驅動控制器102跨於該軟性纜線104而被提供至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當一次致能超過一條通道時,多重通道之輸出係被一起加入以產生一驅動該雷射二極體的輸出電流(IOUT)驅動訊號。亦可一次致能一單一通道。圖2中所示之示範性時序圖係說明如何加入或各自使用該些驅動器之各種輸出以產生驅動該雷射二極體的輸出電流驅動訊號。乍看之下,在晶片致能訊號、振盪器致能訊號、以及寫入致能訊號之每個組合上存有一可用的輸出電流(IOUT)似乎係可能的。但這不是所要討論之處。該等寫入策略係需要非常精確的振幅以及時間來適當地標記該媒體。由於如此,所以通常存有輸出電流之可用組合係非常少的。當寫入該媒體時,讀取電流係一直開啟,而造成該讀取電流被加入(一個或更多)所挑選寫入通道之電流,以藉此產生輸出電流。當讀取自該媒體時,該振盪器係一直開啟,而造成該振盪器通道之輸出被加入該讀取通道之輸出,以藉此產生輸出電流。在寫入期間,該振盪器係取決於驅動設計者之決定而可能開啟與否。
使用寫入致能之一個可行方式係具有一在致能一個並且僅一個寫入致能時的不同輸出電流。此方法所連帶問題係所有輸出驅動器之總尺寸過高,而造成成本過高以及反 應遲緩。實際上僅在一些特定組合中(相對於使用所有可行組合),各種輸出位準係藉由一起加入各種寫入電流而取得。由於寫入過程之精確電流需求,所以通常係對每個控制針腳造成一個輸出位準。因為該等寫入電流必須被加總在一起,所以一種在一低數值至一高數值之間的電流切換時最為嚴重之一時序突波問題係存在。前述問題係發生在開始以及結束該標記之最為關鍵時間。
現在參考圖3,所示之一示範性寫入策略產生器(WSG)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係包含一偏壓電路112、一參考電路314、一寫入策略產生器(WSG)316、一序列介面318、以及各種暫存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振盪器、放大器、與一驅動器(前述元件係將在下文中有所討論)。一驅動控制器102係在一軟性纜線104上與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進行通訊。
該偏壓電路112在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一晶片致能(ENA)訊號時係產生被用來對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之類比電路系統進行偏壓的偏壓電壓以及電流。該晶片致能訊號係亦直接地致能該等輸出。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一ISLOPE訊號並且經連接至該光學拾取單元上之一RSET電阻器的參考電路314係產生各種參考電壓以及電流,以被提供至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之各種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該序列介面318係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一序列致能(SEN)訊號以及一序列時脈(SCLK)訊號。此外, 一雙向的序列資料輸入/輸出(SDIO)線路係允許該驅動控制器102經由序列(SER)匯流排319而將資料寫入及/或讀取自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內的多個暫存器。例如:寫入策略更新係能使用序列資料輸入/輸出、序列介面、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而得到提供。該序列匯流排319係包含一資料匯流排部分(例如:8位元寬)以及一位址匯流排部分(例如:7位元寬)。
包含數位電路系統之寫入策略產生器316係提供多個數位訊號(例如:各種時序訊號之一集合)至一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317,以被用來取決於例如媒體、CD、DVD或BD標準、及/或所支援速度來實施一適當寫入策略。該寫入策略產生器316係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的一資料時脈(CLK)訊號以及一讀寫模式(RWB)訊號。例如:一低讀寫模式訊號係能表明WRITE,並且一高讀寫模式訊號係能表明READ,反之亦然。該寫入策略產生器316係亦接收標示為NRZ(不歸零)之一資料線路,其係被用來詳述何時要將一標記寫入一碟片上。所示之寫入策略產生器316係亦接收一使用於DVD RAM型媒體的凸/凹槽帶(LGB、land/groove bar)訊號。在前述媒體中,該等標記係被製作在該媒體之凸槽部分以及凹槽部分兩者中。寫入電流之需求在寫入該凸槽或該凹槽時係不同的。
所示之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的讀取通道係包含一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一放大器326、以及一讀取驅動器328。該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 係輸出一具有由數位資料位準(在一讀取暫存器321中所詳述)所詳述之一位準,其係能藉由該驅動控制器102經由該序列介面318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進行更新。該驅動控制器102係亦能提供一類比位準輸出訊號,其係藉由加法器324而被加入該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之輸出。該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之輸出係被提供至放大器326,並且該放大器326之輸出(具有或不具所加入之INR)係被提供至該讀取驅動器328。該寫入策略產生器316係能藉由經過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317中一者或更多線路來控制該電子開關S1,以控制該讀取通道何時產生一輸出。例如:一序列讀取致能訊號係能使該寫入策略產生器316打開或閉合該電子開關S1。
所示之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的寫入通道係包含一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以接收來自多個寫入暫存器338的一數位輸入。該寫入策略產生器316係經由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317來挑選該等寫入暫存器338中那個暫存器將提供該數位輸入至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藉此控制該寫入通道所輸出之訊號的振幅。一PMAX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6係將自一PMAX暫存器所接收之一數位輸入轉換成為一類比輸入(簡稱為PMAX),其係被供應至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的一參考輸入。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係能為一乘法器型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並且藉著PMAX來詳述一乘法因子。更具體來說,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之輸出係能與有乘 上參考輸入(亦即:PMAX)之一多位元數位寫入數值(由該等寫入暫存器338中一者所施加)成比例。例如: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之輸出可能係等於該多位元數位寫入數值(來自該等寫入暫存器338中一者)乘上該PMAX在乘上該RSET與該ISLOPE所設定之參考值。該等寫入暫存器338以及該PMAX暫存器334之內容係能藉由該驅動控制器102經過該序列介面318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進行更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係提供足夠電流以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在其它實施例中,一驅動器係能被加在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的輸出處。
所示之一振盪器通道(亦被稱為高頻調變(HFM)通道)係包含一振盪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72,其係能以一振盪形式來輸出各種位準。在所示實施例中,對該振盪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72之輸入係複數個平行及(AND)閘365之輸出。該複數個平行及閘365各者係接收一振盪器359之輸出以及一振盪器振幅挑選電路360之一輸出。一振盪器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2、一展頻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4、以及一展頻振幅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6全部係分別接收來自暫存器351、353、以及355的數位輸入。該驅動控制器102係能經由該序列介面318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來更新該等暫存器351、353、以及355的內容。該暫存器351以及該振盪器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2係被用來詳述該振盪器359的頻率。該暫存器353以及該展頻頻率數位 至類比轉換器354係被用來詳述一展頻振盪器357的頻率,並且該暫存器355以及該展頻振幅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係被用來詳述該展頻振盪器357的振幅。該展頻振盪器357之展頻輸出係藉由加法器358而被加入該振盪器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2之輸出,藉此展開該振盪器通道所產生的諧波。該振盪器振幅挑選電路360係由兩個暫存器361、362、以及一挑選器363所組成。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317係包含一條或兩條時序線路,其係被用來依據寫入策略程式規劃以經由該挑選器363挑選該等兩個暫存器361、362中一者。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317係亦具有一些時序線路以控制該振盪器359的模式。振盪器係由於來自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317之控制而能為低、高、或進行振盪。因此,當受到該寫入策略產生器316所指示時,該振盪器359係能輸出零、將OSC-LO 362之數值輸出作為一直流項、或將OSC-HI 361之數值輸出作為一直流項或一振盪項。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振盪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72係提供足夠電流以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在其它實施例中,一驅動器係能被加在該振盪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72的輸出處。
多個控制暫存器340之內容係亦能藉由該驅動控制器102經過該序列介面318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進行更新。例如:該等控制暫存器340係可含有多個位元以致能該等讀取通道、寫入通道、以及振盪器通道。該等控制暫存器340係亦可含有多個控制位元以從數個IOUT針腳中挑選哪 一個有效。該等控制暫存器340係亦可具有多個獨立的致能位元以用於一鎖相迴路(PLL)。該等控制暫存器340係亦可具有各種模式以用於各種功能。
圖4中所示之示範性時序圖係說明能使用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來產生各種對於IOUT的輸出位準。能從圖4中可理解的是: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具有將許多數位數值中一者發送至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之輸入的能力。儘管該等挑選該等寫入暫存器338之控制線路可能具有多個時序誤差,然而該等時序誤差係因為將整個時序問題侷限在一塊矽上而被最小化。反之在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上,該時序係涉及該驅動控制器102、該軟性纜線104、以及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而如此增加上述通道之間的延遲變化。並且,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對每次所支持之輸出電流位準係不需要額外的類比線路及/或數位線路(或配對)。因此,當所支持之輸出電流位準的數目增加時,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之針腳計數係能保持相同。再者,因為大部分從該驅動控制器102發送至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的訊號些皆為數位形式,所以該等訊號係就不受雜訊影響而導致較高的波形保真。再者,因為該軟性纜線104在該等控制訊號上之濾波效應不會直接限制時序保真,所以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係能更容易支持例如16倍速DVD的高速度。然而,儘管該寫入策略產生 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解決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許多問題,然而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係包含大量複雜的數位電路,而可能對產品生產加入成本以及測試時間。此外,此等數位電路係使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之電力消耗以及熱輸出高於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再者,許多光學拾取單元使用者/客戶係不願對其傳統控制器以及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解決方案作出極大的改變。基於上述理由,混合類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在本文中提出。一示範性類型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係被顯示在圖5A中。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係接受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的傳統讀取輸入、寫入輸入、以及振盪器輸入(INR、REN、WEN2至WEN5、與OSCEN),並且係包含一傳統的讀取驅動器131、傳統的寫入驅動器132至135、以及一傳統的振盪器驅動器154。然而,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不同於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處在於對該讀取通道來說係包含一序列介面318、一序列匯流排319、一參考電路314、一暫存器321、以及一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而對該振盪器通道來說係更包含該等暫存器(351、353、355)、振盪器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2、展頻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4、展頻振幅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56、以及一展頻振盪器357,前述構件典型地係被包含在一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中(例如:參看圖3)。此外,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對各個寫入通道來說係包 含暫存器(522、523、524、與525)、以及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532、533、534、與535),其中沒有任何構件係被設置在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中。而且,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係包含一放大器暫存器560以及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561,以用於控制該該振盪器通道所產生之訊號的振幅。
在圖5A之實施例中,為控制由該讀取通道以及多重寫入通道所產生之輸出的振幅,該驅動控制器102係能藉由在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線路上將此等更新發送至該序列介面318(其係經由該序列匯流排319與各種振幅暫存器進行通訊)來對各種振幅暫存器(例如:321、522至525、以及560)進行更新。據此,該驅動控制器102係不再需要穿過該軟性纜線104來發送容易受到雜訊影響之類比輸出線路(例如:INR至IN5)。相似地,為控制由該振盪器通道所產生之訊號的振幅與頻率,該驅動控制器102係能藉由在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線路上發送此等更新來對各種振幅與頻率暫存器(例如:351至355、以及560)進行更新。因此,為調整該振盪器通道之振幅與頻率,將該RAMP電阻器以及該RFREQ電阻器置放/調整在該光學拾取單元上的需求係不存在。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係亦在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內包含多個展頻功能。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能夠具有該些展頻功能係可行的。然而在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中,展頻頻率以及振幅係將藉著電阻器而非數位至類比轉換器而得到提到調整。將該等讀取與 寫入暫存器及數位至類比轉換器移除並且以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IN線路取代係亦可行的,而序列介面僅被用來控制振盪器係亦可行的。
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不同於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參看圖3)係在於該驅動控制器102仍然使用時序致能線路(例如:REN、WEN2至WEN5、以及OSCEN)來控制該等讀取通道、寫入通道、以及振盪器通道的時序。換言之,當被用來控制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IOUT訊號的時序時,該驅動控制器102係能使用類似時序以控制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之IOUT訊號的時序。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以及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間的一比較係亦顯露以一類似形式使用該等致能線路,亦即:以控制與各種讀取以及寫入驅動器131至135相關連的切換。再者,一寫入策略產生器係被實施在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中。因此相較於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來說係可降低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之成本、測試動作、熱輸出、以及複雜性。針對上述理由,假如一光學拾取單元使用者/客戶不願對其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解決方案作出極大的改變、又想要降低針腳計數以及在該軟性纜線104上所發送之類比線路數目,該光學拾取單元使用者/客戶係將發現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符合理想。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510B係被顯示在圖5B中。如同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係接受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的傳統讀取、寫入、以及振盪器輸入(INR、REN、WEN2至WEN5、與OSCEN),並且係包含一傳統的讀取驅動器131、傳統的寫入驅動器132至135、以及一傳統的振盪器驅動器154。然而,不同於使用該些致能線路來直接控制該等讀取通道、寫入通道、以及振盪器通道內之切換,該等讀取致能(REN)、寫入致能(WEN2至WEN5)線路、以及該振盪器致能線路係被提供至一解碼器570。該解碼器570係在解碼器570匯流排上輸出各種時序訊號,藉以控制該等讀取通道、寫入通道、以及振盪器通道之各種切換。例如:該解碼器570係可基於該REN線路或序列訊號、或基於解碼自該驅動控制器102所接收之寫入致能訊號來控制該電子開關S1的切換。類似地,該解碼器570係可基於該等寫入致能(WEN2至WEN5)線路而以不同於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形式對該等寫入通道的電子開關S2至S5進行控制。再者,該解碼器570係基於該振盪器致能線路或該讀取致能及寫入致能線路來控制該振盪器通道之電子開關S6。如另外在下文中詳細解釋,多個替代性實施例中之狀態機係能被用來取代該解碼器。
針對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之一時序圖基本上係與圖2中敘述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時序圖相同。這是因為相同時序訊號係被使用於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亦被使用於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110,並且其中各個寫入致能訊號基本上係控制各別寫入通道之時序。因此,儘管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的某些優勢勝過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然而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係可能遭受一些來自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的相同問題。例如:對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來說,其時序控制係與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的相同,並且因此係將具有與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相同的時序誤差。然而,對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來說,該等寫入致能線路如何控制該等輸出之定義係能被改變,並且藉此對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的時序進行修改以及可行改善。該等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以及510B勝過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一優勢係在於從該驅動控制器102跨於該軟性纜線104所發送至本身的類比訊號較少。更具體來說,該等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以及510B係不依靠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類比寫入位準(例如:振幅控制)訊號IN2至IN5,係也不需要眾多的針腳以及電阻器來控制該振盪氣之頻率與振幅。更確切地說,用於各種通道之振幅位準係受控於所使用的暫存器,其係藉由該驅動控制器102使用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線路、該序列介面318、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進行填充與更新。該軟性纜線104上所發送之類比訊號的降低係將改善訊號保真,並且降低針腳計數。
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係具有許多超過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的優勢。例如:藉著該混合式 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係可使用相較於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為較少之該軟性纜線104的導線以及跡線以接受相同數量的寫入致能訊號。例如:為接受八個寫入致能訊號,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係可僅需要軟線(flex)中三條寫入致能線路,其中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係將需要八條。此外,藉著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係可進一步將寫入功率位準加入而沒有將另外的寫入致能訊號線路加入該軟線,前述係不適用於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並且正如上文所解釋,儘管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可能產生與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相同的時序誤差,該等寫入致能線路如何控制該等輸出之定義係能藉由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得到改變以避免此等時序誤差。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係被顯示在圖5C中。如同圖1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係接收寫入位準輸入訊號IN2、IN3、與IN4(與可選IN5),並且係亦能接收一讀取位準輸入訊號INR。然而,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以及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間的一差異在於:由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所產生之寫入致能訊號WEN2至WEN4(以及可選的讀取致能訊號REN、與可選的振盪器致能訊號OSCEN)係由內部的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所接收而非該等寫入通道(以及可選的讀取通道與振盪器通道)之驅動器(例如:132至134)。據此,混 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係可被稱作為一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其因為接受傳統的位準輸入訊號(亦被稱為振幅輸入)以及傳統的致能輸入訊號(亦被稱為時序輸入)外、還透過內部的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而容許更多靈活性,其係將從下文討論中得以理解。
圖1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基本上係被限制為配合使用加總編碼(sum encoding),其之一實例係已參考圖2之時序圖作出敘述。反之,本發明一實施利之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係能接受來自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之格雷碼,藉此容許更多的選入位準選擇。如下文中的詳細解釋,此等格雷碼係能被用來避免時序突波問題,其係發生在假如超過一個致能時序輸入同時改變狀態時。再者,下文中參考圖15A至15D所敘述之係被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接受。此外,因為包含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所以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透過該等讀寫模式訊號以及寫入致能訊號(其解碼)之使用係能控制並且修改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額外特性,前述動作在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不可行。取決於實施放式,在圖5C以及5D中,只要一寫入致能訊號、寫入致能條(WEB)訊號、或讀寫模式訊號能被用來致能寫入模式,該寫入致能訊號或該寫入致能條訊號係能被用來取代該讀寫模式訊號。
如圖1的情況,該位準輸入(INR)訊號係由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所產生之一類比電流或電壓訊號,以被用來 在致能該讀取通道時詳述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訊號的振幅。該等位準輸入(IN2至IN4,與可選的IN5)訊號係由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所產生之類比電流或電壓訊號,以被用來在致能該等寫入通道時詳述各種讀取通道所輸出之訊號的振幅。如參考圖2所作的敘述,圖1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係藉由將各種寫入通道一起加總來產生本身的各種寫入位準以及時序,其中係可被稱為加總編碼。反之在圖5C中,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係對所接收自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之致能訊號進行解碼,並且係基於解碼結果與可程式規劃暫存器之內容來控制要致能那些通道、而是否致能該讀取通道及/或振盪器通道亦為一選項。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該讀取通道之電子開關S1係受控於一暫存器的內容。換言之,該讀取通道係能由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的一輸出、或一暫存器的內容所致能。。
圖5C中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以及圖1中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間的另一差異在於: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係包含一序列介面318。該序列介面318係接收來自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之一序列致能(SEN)訊號、一序列時脈(SCLK)訊號、以及一雙向的序列資料輸入/輸出(SDIO)線路。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線路係允許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經由該序列(SER)匯流排319而將資料寫入及/或讀取自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內的多個暫存器。例如:在該雷 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內或外部的多個控制暫存器係能使用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該序列介面318、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來進行寫入及讀取。該序列匯流排319係包含一資料匯流排部分(例如:8或9位元寬)以及一位址匯流排部分(例如:7位元寬)。該等控制暫存器340所能被用來控制的是:那些致能線路(所接收自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組合係將造成待予致能之一條或更多寫入通道、那些致能線路組合係將造成待予致能之讀取驅動器、那些致能線路組合係將造成待予致能之振盪器驅動器、以及相似動作。儘管如圖5C中所示該等控制暫存器340與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分開,然而該等控制暫存器340位於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內係亦在本發明範疇內。再者,要注意的是:將該驅動控制器102連接至該序列介面318之三線路匯流排(包含該序列致能、該序列時脈訊號、以及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線路)係能被例如兩線路匯流排(諸如一I2C匯流排)之其他匯流排、或者甚至是一線路匯流排所取代,但不限於前述。
在圖1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中,該振盪器通道係在經由外部的驅動控制器102所產生之一振盪器致能(OSCEN)線路來致能該振盪器153時僅提供一振盪輸出。反之在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中,該振盪器致能訊號係能被直接提供至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另或者,該振盪器致能訊號之使用係能完全地排除,並且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中之振盪器通道 係能受控於寫入致能的讀寫模式以及寫入致能線路。該振盪器致能線路之排除係能從下文對圖5D之討論而更為瞭解。
圖5D係提供圖5C中所引入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的一些額外細節。本文中所示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係僅接收該讀寫模式線路以及該等寫入致能(WEN2至WEN4)線路。然而,如果另外使用一條或更多線路(例如:WEN5、REN、及/或OSCEN)的話係能由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所接收。參考圖5D,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係包含一解碼器581、一控制匯流排582、一讀取及寫入輸出控制器583、一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一光學電流至電壓取樣控制器585、以及一雷射電壓取樣控制器586。該讀取及寫入輸出控制器583係能被分成兩個控制器、或其中的讀取通道係能受控於一暫存器。在圖5D中,該讀取模式(RWB)訊號係一讀/寫致能訊號(係亦被稱為讀/寫條),其係致能一讀取模式或一寫入模式。儘管並未顯示在圖5A至5C中,該讀取模式訊號係亦能使用在彼些實施例中。如上文所提示,取決於實施方式,只要一寫入致能訊號、寫入致能條訊號、或讀寫模式訊號能被用來致能寫入模式,則該寫入致能訊號或該寫入致能條訊號係能被用來取代該讀寫模式訊號。
所示之解碼器581係具有9個標示為NONE、000、001、...、111之輸出,但是係能具有或多或少的輸出。該解碼器581之一示範性真值表係被顯示在下列表1中,但 是不具有限制之打算。
在一實施例中,如從表1中所能理解,該解碼器581一次僅係一個輸出有效。該讀取及寫入輸出控制器583、該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該光學電流至電壓取樣控制器585、該雷射電壓取樣控制器586等等之各種輸出係基於該解碼器581之輸出進行致能或解能。例如:假如該解碼器581之輸出NONE有效,則圖5C中所示之電子開關S1、S6係可閉合,並且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係將進入讀取模式。又例如:假如該該解碼器581之輸出000有效,則圖5C中所示之電子開關S4係可閉合,以引起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藉一第一寫入電流位準來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該解碼器581之一有效輸出000係亦能例如引起該光學電流至電壓取樣控制器585輸出一取樣訊號及/或引起該雷射電壓取樣控制器586輸出一取樣訊號。換言之,該該解碼器581之一特定有效輸出係能被 用來啟動該讀取及寫入輸出控制器583、該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該光學電流至電壓取樣控制器585、該雷射電壓取樣控制器586中一者或更多的一個或更多額外輸出。又例如:假如該解碼器581之輸出110有效,則圖5C中所示之電子開關S2、S3係可閉合,而引起該傳統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C藉一電流位準(藉由將寫入驅動器132以及133所產生之電流予以加入來產生)來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
一部份該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之示範性細節係被顯示在圖5E中。更一般來說,圖5E係依說明一序列控制暫存器593如何能與多個解碼訊號(例如:由該解碼器581所輸出)互動以進行一元件活動的一可程式規劃挑選。參考圖5E,且或(AND-OR)邏輯(包含多個及閘596與一或閘597)、一序列控制暫存器593、一位址解碼器591、另外的及閘592與594、以及一挑選性致能緩衝器595係能被用來挑選地啟動該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之一輸出。類似電路系統係能被供給該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之各個輸出。再者,類似電路系統係能被供給讀取及寫入輸出控制器583、該振盪器輸出控制器584、該光學電流至電壓取樣控制器585、該雷射電壓取樣控制器586之各個輸出。仍然在本發明範疇內之替代性電路系統係能被使用。
圖5E之示範性電路系統現在係將在某種程度上地進行詳細敘述。圖5E中所示各種位址線路係該序列匯流排319之一部份,例如:其中係具有一經提供至該位址解碼器591 之序列位址部分(例如:7位元寬)以及一經提供至(讀取自)該序列控制暫存器593之序列資料部分(例如:9位元寬)。此外,一序列寫入閃控(WS)訊號係被提供至該及閘592,並且一序列讀取閃控(RS)訊號係被提供至該及閘594。該序列寫入閃控訊號以及該序列讀取閃控訊號係能例如受控於該讀寫模式訊號。假如一序列位址與該位址解碼器591中所儲存之一位址相同,則該位址解碼器591之輸出係走高以被提供至該等兩個及閘592以及594。取決於該序列寫入閃控訊號或該序列讀取閃控訊號是否為高,該序列控制暫存器593(例如:一9位元暫存器)係進行寫入或讀取。該序列控制暫存器593之一輸出係被連接至一匯流排598(例如:一9位元匯流排),並且其中該序列控制暫存器593之各個位元係被提供至該等及閘596中一者的一輸入。依此方式,該序列控制暫存器593之內容係定義該解碼器581中那個輸出將使該等及閘596之一輸出走高,並且因此致使該或閘597之輸出走高。換言之,圖5E之電路係提供一完整的可程式規劃控制方塊。
圖6A係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如同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係包含一解碼器570,以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各種讀取致能線路、寫入致能線路、以及振盪器致能線路(INR、REN、WEN2至WEN5、與OSCEN)。此外,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係包含一序列介面318,以使控制器能夠藉由在該序列資料輸入 /輸出線路上發送序列資料來對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內的多個暫存器進行更新。然而,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以及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B之間的一差異在於: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之其餘構件係更類似於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而非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據此,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係可被稱為一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其係因為接受傳統致能輸入(亦被稱為時序輸入)、且內部作用又類似於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以及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參考圖3所敘述)之間的顯著相似性係在於兩者皆具有僅一個寫入通道(帶有一個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而不是每個寫入通道需要一個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例如:如圖5A與5B)。較佳為,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之解碼器570係將轉譯各種寫入致能訊號,致使一次僅致能一個寫入暫存器338。然而,假如解碼動作僅模擬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則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將遭受與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相同類型的時序突波問題。然而,依此一方式對該等寫入致能線路進行解碼來減少甚至移除時序誤差係可行的。
針對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之時序圖係將類似於上文針對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所敘述之圖4之時序圖。參考圖6A, 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之解碼器570係接收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之各種致能時序訊號REN、WEN2至WEN5、以及OSCEN。假如該解碼器模擬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則該解碼器570接著係基於該讀取致能(REN)訊號使用該解碼器匯流排572以控制該讀取通道的電子開關S1。假如該解碼器模擬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則該解碼器570接著係基於該等寫入致能(WEN2至WEN5)訊號使用該解碼器匯流排572來挑選性地將多位數位數值從該等寫入暫存器338提供至該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32,以控制該寫入通道之輸出的時序以及振幅。假如該解碼器模擬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則該解碼器570接著係基於該振盪器致能(OSCEN)訊號使用該解碼器匯流排572以控制該振盪器通道之該振盪器359以及該挑選器363。然而,該解碼器係不需模擬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例如:該解碼器570係可被變更為僅接受該晶片致能線路以及數條寫入致能線路、移除該讀取致能線路與該振盪器致能線路及可能的一條或更多寫入致能線路。並且將如下文所敘述,該解碼器570係能被組態為將多個格雷編碼輸入轉換成為被用來控制各種輸出通道之輸出。假如將格雷碼使用在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上,則該驅動控制器102可能係需要被修改以符合該解碼器570中所完成的解碼動作。
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係將容許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310之許多 好處,又將容許多位使用者/客戶持續使用傳統的時序訊號。此外,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係使該等使用者/客戶能夠絕大部分在該驅動控制器102內的寫入策略控制。藉由提供一可撓性解碼器(亦即:能經由該序列匯流排319進行修改之一解碼器),當使用者不同地程式規劃該驅動控制器102、或修改該驅動控制器102之硬體以利用改善的解碼器功能時,寫入策略產生器類型的混合式係能提出一遷移路徑。
圖6B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替代性的一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B的一高階方塊圖。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B係類似於該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A,但是除了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如上文參考圖5C至5E所述)係被用來取代該解碼器/狀態機570。如上文所提及,取決於實施方式,只要一寫入致能訊號、寫入致能條訊號、或讀寫模式訊號能被用來致能寫入模式,則該寫入致能訊號或該寫入致能條訊號係能被用來取代該讀寫模式訊號。
圖7中所示另一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710係包含一挑選開關702,其係將該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該等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532、533、534、535中一者的輸入連接至一電晶體Q1之控制終端(亦即:閘極或基極)。流過該電晶體Q1之電流路徑(亦即:源極-汲極路徑或射極-集極路徑)的一電流量係受控於所提供至該電晶體Q1 之控制終端(亦即:閘極或基極)的電壓。該挑選開關702係由該解碼器570使用該解碼器匯流排572進行控制。儘管並未顯示出細節,該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該等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532、533、534、535中的電路以及該等放大器(121至125)係可被組態為:使得所供應至該電晶體Q1之閘極的控制電壓如此在該電晶體Q1中產生與該等暫存器數值(321以及522至525)成比例的汲極電流。在此實施例中,不同振幅暫存器321以及522至525中所儲存之不同數位數值係被用來將所需電壓位準提供至該電晶體Q1之閘極(或基極),以藉此產生IOUT的所欲不同位準。在此實施例中,該等暫存器321及522至525、該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322及該等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532、533、534、535、該等放大器121至125、該挑選開關702、以及該電晶體Q1係可被認為一讀取/寫入通道的一部分。進行與圖6A中實施例相同操作之振盪器通道的輸出係被加入由該電晶體Q1所產生的電流(亦即:由該讀取/寫入通道所產生的電流),以藉此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在如圖5及6中該讀取通道具有一獨立驅動器之組態中係亦可行的。在另一實施例中,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580(如上文參考圖5C至5E所述)係能被用來取代圖7中所示之解碼器/狀態機570。
圖8係說明各種示範性IOUT訊號,其係能針對一任意標記間隔(mark-space)訊號802所產生以使用於寫入一R型媒體(一次性記錄媒體)。訊號804係包含僅兩個不同 位準:一Per(Power Erase、功率抹除)位準、以及用於寫入之一Pfw(Power First Writing、功率第一次寫入)位準。訊號806係包含三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一Per位準之一Pfw位準以及一Pb(Power Bias、功率偏壓)位準。訊號808與810係包含四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之Pfw位準及Pb位準、一Per位準、以及用於冷卻該R型媒體之一Pcl(Power Cool、功率冷卻)位準。訊號812係包含五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之Pmfp(Power Middle first Pulse、功率中間第一脈衝)、Pfw位準與Pb位準、一Per位準、以及一Pcl位準。該訊號812之最右部分係亦顯示經加入該Per位準的振盪器輸出。
圖9係說明各種示範性IOUT訊號,其係能針對一任意標記間隔訊號902所產生以使用於寫入一RW型媒體(可重新寫入媒體)。訊號904與906係包含三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一Per位準之Pfw位準以及Pb位準。訊號908、910、與912係包含四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之Pfw位準、Pb位準、與Pmw(Power Middle Write、功率中間寫入)位準、一Per位準、以及一Pcl位準。訊號914係包含六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之Pfw位準、Pb位準、Pmw位準、與Plw(Power Last Write、功率最後寫入)位準、一Per位準、以及一Pcl位準。訊號916係包含七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之Pfw位準、Pmfw位準、Pb位準、Pmw位準、與Plw位準、一Per位準、以及一Pcl位準。訊號918係包含八個不同位準:用於寫入之Pfw位準、Pmfw位準、Pb位準、Pmw 位準、與Plw位準、一Per位準、一進一步抹除位準Peer、以及一Pcl位準。
不論所使用之特定寫入策略為何,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亦將典型地需要產生一使用於讀取之功率讀取(Pread)位準、以及一off位準。該Pread位準係能例如在該off位準以及該Per位準之間,但不需要如此。在一些例子中,讀取位準係將一讀取電流以及該振盪器off位準所構成。
在上文參考圖5至7所討論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中,各種致能線路(例如:REN、WEN2至WEN5、及OSCEN)係被用來控制該IOUT訊號的時序。例如:假設WEN2高而WEN3至WEN5低(亦即:WEN2至WEN5係1000),則用來產生Per寫入位準;並且假設WEN3高而WEN2、WEN4、WEN5低(亦即:WEN2至WEN5係0100),則用來產生Pfw寫入位準。現在亦假定一寫入策略係可造成從該Per位準至該Pfw位準之一變遷,如同發生在圖8之示範性IOUT訊號804、806、808中。當將WEN2至WEN5從1000改變至0100時,兩個位元(亦即:WEN2、WEN3位元)係改變。假如該些兩個位元並未同時改變,則所述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將體驗多個時序突波問題。例如:假如WEN2在WEN3從0變遷至1之前先從1變遷至0,則所述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將在該等致能線路WEN2至WEN5上短暫地接收一0000,並且係將基於此等而短暫地產生不正確的一IOUT訊號。又例如:假如WEN2在WEN3從0變遷至1之後才從1變遷至0,則所述混合式雷射二極 體驅動器係將在該等致能線路WEN2至WEN5上短暫地接收一1100,並且係將基於此等而短暫地產生不正確的一IOUT訊號。
更普遍來說,要注意的是:該等時序突波問題可能係發生在同一時間超過一個時序輸入需要改變狀態。這是因為如果不在同一準確時間上改變狀態,則在多個輸入改變成所欲狀態之前係將發生一些無可預期的狀態。
為避免此等時序突波問題,本發明特定實施例係利用格雷碼的原則:一種僅一個位元從一個狀態改變成下一個狀態的編碼。據此在敘述此等實施例之前,首先簡短提供一些示範性地格雷碼變遷圖並且討論一些與格雷編碼相關聯之特性係有益的。首先,因為一次僅能改變一個位元,所以對於一N位元文字僅係有N個可能改變。假如不使用格雷碼,則係有2N-1個可能改變。因此,當按照格雷碼時係放棄許多改變可能性。其次,任何代碼文字係能以僅N個或更少步驟而被改變成任何其它文字。這就是在下例圖式中位準所參考的。格雷碼之另外限制係在一偶數步驟上亦發生通過一圖式之一迴圈。這對使用格雷碼以進行寫入策略係重要的,因為一些寫入策略在一奇數步驟上打轉。在此例子中,外加的一「無為(do-nothing)」步驟係應該被添入該寫入策略。儘管格雷碼的使用排除在變遷時所發生之「突波」,然而其使用係未能排除各種寫入致能時序線路之間的時序差異。多個時序誤差係因而發生,但是不再於變遷時間處產生不欲的功率疊降或功率浪湧(突 波)。一種用於製作一格雷碼以避免「路徑迴轉(U-turns)」之技術係使通過該狀態機之多條替代路徑作出相同動作。然而,此技術係降低能被挑選之可能輸出位準的數目,因而要付出其代價。
圖10A係說明包含三個位準(位準0、位準1、以及位準2)之一示範性2位元格雷碼的變遷圖。當依照圖中所示之實線時係僅改變一個位元。從圖10A中係能理解到:可能存有以兩個或更少步驟從任何狀態至任何其它狀態之一變遷。圖10B係說明包含四個位準(位準0、位準1、位準2、以及位準3)之一示範性3位元格雷碼的變遷圖。同樣,當依照圖中所示之實線時係僅改變一個位元。從圖10B中係能理解到:可能存有以三個或更少步驟從任何狀態至任何其它狀態之一變遷。圖10C係說明包含五個位準(位準0、位準1、位準2、位準3、以及位準4)之一示範性2位元格雷碼的變遷圖。同樣,當依照圖中所示之實線時係僅改變一個位元。從圖10C中係能理解到:可能存有以四個或更少步驟從任何狀態至任何其它狀態之一變遷。
現在參考圖11A,所示之一示範性IOUT訊號係包含四個不同位準:一off位準、一Pread位準、一Per位準、以及一Pfw位準。從該off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read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er位準或該off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er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或該Pf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fw位準開始係僅存有到該Per位準之一變遷。
假如使用傳統編碼,則兩個寫入致能線路係需要(例如:WEN2以及WEN3),並且Pfw=11、Per=01,及Read係獨立的。除非Pfw=11以及Per=01,在此簡單2位準線寫入功率突波係能被避免。
使用本發明某些實施例,此等時序突波係能被避免,並且較少致能線路係能被使用。對於參考圖11A以及11B所討論之實例來說,能假設該晶片致能線路對一非關閉情況係等於1,並且對關閉情況係等於0。同樣假定:假使該振盪器在Pread期間開啟、而在Per期間關開,則Pread係不同於Per。就此種例子,因為僅需要四個總IOUT位準(亦即:off、Pread、Per、Pfw),所以除了該晶片致能(ENA)線路外僅還有兩條致能線路(例如:WEN2以及WEN3)係必要的。不論該晶片致能線路(因為在IOUT未off時總是被假設為1),該等WEN2以及WEN3輸入對該off位準係為00、對該Pread位準係為01、對該Per位準係為11、並且對該Pfw位準係為10。從圖11B能理解到:此格雷碼對可行位準之一映射係將致使一次不超過一個位元進行改變,藉此防止上文所提的突波問題、並且使用較少的控制線路(例如:不需要REN)。
一稍微複雜的實例現在係將參考圖12A以及12B進行討論。參考圖12A,所示之一示範性IOUT訊號係包含七個不同位準:一off位準、一Pread位準、一Per位準、一Pmfp位準、一Pfw位準、一Pcl位準、以及一Pb位準。對該off位準來說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read位準 開始係存有到該Per位準或該off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er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或該Pmfp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cl位準開始存有到該Per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fw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cl位準或該Pb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mfp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f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b位準開始係僅存有到該Pfw位準之一變遷。
對於參考圖12A以及12B所討論之實例來說,能假設該晶片致能線路對一非關閉狀況係等於1,並且對一關閉狀況係等於0。同樣假定:假使該振盪器在Pread期間開啟、而在Per期間關開,則Pread係不同於Per。就此種例子,因為需要七個總IOUT位準(亦即:off、Pread、Per、Pcl、Pmfp、Pfw、Pb),所以除了該晶片致能(ENA)線路外僅還有三條致能線路(例如:WEN2、WEN3、以及WEN4)係必要的。不論該晶片致能線路(因為在IOUT未off時總是被假設為1),該等WEN2、WEN3、以及WEN4輸入對該off位準係為000、對該Pread位準係為001、對該Per位準係為011、對該Pcl位準係為010、對該Pfw位準係為110、對該Pb位準係為100、並且對該Pmfp位準係為111。從圖12B能理解到:此格雷碼對可行位準之一映射係將致使一次不超過一個位元進行改變,藉此防止上文所提的突波問題。
假如相同寫入策略經實施於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則除了寫入致能(REN)線路以及振盪器致能(OSCEN)線路外係將還需要5條寫入致能(WEN)線路。因此所能看見的是:格雷編碼不僅係排除前時序突波問題,而且係 還顯著增加寫入狀態之數目(其係能以有限數目的控制線路來達成)。
一更為複雜的實例現在係將參考圖13A至13C進行討論。參考圖13A,所示之一示範性IOUT訊號係包含九個不同位準:一off位準、一Pread位準、一Per位準、一Pmfp位準、一Pfw位準、一Pcl位準、一Pb位準、一Plw位準、以及一Pmw位準。從該off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read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er位準或該off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er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或該Pmfp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cl位準開始存有到該Per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fw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cl位準或該Pb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mfp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f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b位準開始存有到該Plw位準或該Pm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lw位準開始存有到該Pcl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mw位準開始僅存有到該Pb位準之一變遷。
參考圖13B,能假設該晶片致能線路對一非關閉狀況係等於1,並且對一關閉狀況係等於0。圖13B之格雷碼變遷圖係顯示除了該晶片致能(ENA)線路外其它四條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以及WEN5)如何確保一次僅改變一個位元、而不論其變遷。圖13A之實例係超越使用三條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以及WEN4所具的功能。並且因此,圖13B係顯示如何能使用第四條寫入致能線路WEN5。
此處三條寫入致能(WEN)控制線路之功能為超過的, 其係因為3條寫入致能線路僅可取用8個狀態,但是有9個電流輸出狀態。然而,假如一外加序列位元或讀取致能線路、或晶片致能、或讀寫模式被用來從該off位準走向該Pread位準,則3條寫入致能控制線路用於寫入充足的。檢驗三條時序致能線路之例子中,假如存有當ENA有效、或者是一序列讀取致能線路或位元致能讀取、又或者是一讀寫模式線路或位元被用來將狀態從該off位準移至該Pread位準時而該Pread位準總是高的情況中,該等三條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以及WEN4係能被使用。前述係被列示在圖13C之格雷碼變遷圖中。換言之,在圖13C中與圖13A相同之寫入策略係嘗試少一個時序控制位元(相較於圖13B中)。注意到:假如該Pmfw位準不存在,則狀態001係必須為一複製的Per,以使從該Per位準至該Per位準之迴圈為一奇數步驟。本文中,一序列控制位元係被用來從該off位準走向該Pread位準,並且一寫入致能線係被用來從該Pread位準走向該Per位準。因此,圖13A之寫入策略確實需要至少四條控制線路。
還有一個實例係參考圖14A以及14B進行討論。參考圖14A,所示之一示範性IOUT訊號係包含十個不同位準:一off位準、一Pread位準、一Per位準、一Peer位準、一Pmfp位準、一Pfw位準、一Pcl位準、一Pb位準、一Pmw位準、以及一Plw位準。從該off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read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read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er位準或該off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er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eer 位準或該Pread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eer位準開始僅存有到該Pmf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mfw位準開始僅存有到該Pf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fw位準開始係存有到該Pcl位準或該Pb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cl位準開始存有到該Per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b位準開始存有到該Pmw位準或該Plw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lw位準開始僅存有到該Pcl位準之一變遷。從該Pmw位準開始僅存有到該Pb位準之一變遷。
參考圖14B,能假設該晶片致能線路對一非關閉狀況係等於1,並且對一關閉狀況係等於0。圖14B之格雷碼變遷圖係顯示除了該晶片致能(ENA)線路外其它四條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以及WEN5)如何確保一次僅改變一個位元、而不論其變遷。圖14B中能看到的是:針對該Per位準係存有兩個不同位準,並且兩者係皆通過從該Per位準被變遷至該Peer位準來取得。更具體來說,當使用圖14B所示之編碼組合而從該Per位準變遷至該Peer位準時,該等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以及WEN5在改變成1111(針對該Peer位準)之前首先係將為0011(針對該Per位準)、接著改變成0111(仍針對該Per位準)。此技術係將防止一次超過一條寫入致能線路進行改變。並且,複製Per條件係由從該Per位準至該Per位準之一奇數變遷所引起。
圖15A係顯示標記2T到8T用於寫入之一示範性NRZI訊號,以及被用來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的一光波形(亦即:一寫入電流訊號、或IOUT訊號)。如同圖15A中所示 係經格雷編碼的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以及一讀/寫致能訊號RWB(亦被被稱為一讀/寫條訊號)。該等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係經過格雷編碼,其係因為一次僅其中一個改變。換言之,同一時間該等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中超過一個從0改變成1(反之亦然)係沒有任何意義的。然而在標記5T期間,該WEN3訊號係從0改變成1,並且接著立即從1改變回0。同樣在標記7T期間,該WEN3訊號係從1改變成0,並且接著立即從0改變回1。在本文中被稱為「路徑迴轉」之相同寫入致能訊號的連續改變係限制寫入頻率,其因為各個寫入致能訊號在從0變遷至1(反之亦然)之後、且在能夠從1變遷回0(反之亦然)之前係需要充足的安定時間。換言之,假如相同致能訊號在改變其狀態兩次之間沒有其它致能訊號發生改變,則一路徑迴轉係發生。對於圖5A中標記5T以及7T之變遷圖係以突顯路徑迴轉發生的方式而被顯示在圖5C中。
圖15B係顯示標記2T到8T用於寫入之另一示範性NRZI訊號,以及被用來驅動該雷射二極體108的一光波形(亦即:一寫入電流訊號、或IOUT訊號)。如同圖15B中所示係經格雷編碼的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以及一讀/寫致能訊號RWB(亦被被稱為一讀/寫條訊號)。圖15B中之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再此係經過格雷編碼,其係因為一次僅其中一個改變。然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等寫入致能線路WEN2、WEN3、WEN4 中所有路徑迴轉係可如同從圖15B中所理解般有目的地避免。換言之,沒有任何致能訊號在改變其狀態兩次之間沒有其它致能訊號改變狀態。此技術係使寫入速度能夠比在使用包含路徑迴轉(例如:如圖15A中)之經格雷編碼的寫入致能線路時要快兩倍。對於圖5B中標記5T以及7T之變遷圖係以突顯沒有路徑迴轉的方式而被顯示在圖5D中。一種用於避免一路徑迴轉之技術係實施具有4個狀態的一狀態機,其中相同的輸出位準係能以兩種不同方法取得。然而,取決於格雷碼,進入該狀態機之一迴路的一需求並且依據一寫入策略之需求而離開該迴路係亦可存有。找出遍及一狀態圖的此等路徑係能例如使用試誤搜尋法(但不限於此)所達成。要注意到:圖15A以及15B中所示之脈衝寬度與其他數值係示範性而不具限制性。
諸如圖1中所示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10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可依靠加總編碼來產生所有可行之所需IOUT位準。本發明多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使用上文所述之格雷編碼技術以提供超過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改善係因為該格雷編碼技術的使用來避免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中的時序突波問題。據此,在本發明之解碼器570中採用序列可程式規劃邏輯係有益的,藉此使序列可程式規劃邏輯能夠向下相容於加總編碼。更具體來說,假如該解碼器570能將自該驅動控制器102所接收之寫入致能線路WEN2至WEN5轉換成為一經格雷編碼方案係將有益的,藉此防止可能在使用傳統時序致能訊號REN以及WEN2至 WEN5、或根據該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加總編碼來組態時所發生的時序突波問題。能在該解碼器內用來避免時序突波問題之示範性邏輯係參考圖16A、16B、以及17進行討論。
圖16A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解碼器570中所能使用之序列可組態讀取致能邏輯的一示意圖。為達成符合使用者/客戶各種需求之一控制邏輯,該控制邏輯係能被製作成可經由該讀取致能暫存器1602中的位元進行調整,其中係藉由該驅動控制器102使用該序列資料輸入/輸出線路以及該序列匯流排319進行更新。
序列位元3到7係由於功率重設(POR)訊號輸入而一上來皆為0。當位元3一上來為0時,此位元3係迫使及閘1604、1606之輸出為0,藉此引起該解碼器匯流排572之一讀取致能線路為0。假如該位元3被設定為1,則該晶片致能訊號係允許被傳至該及閘1606的輸入。假如該位元3或該晶片致能訊號其中之一為0,則讀取係將被解能。
當位元4、5、6一上來為0時,此等位元4、5、6係迫使反及(NAND)閘1608、1610、1612之輸出為0,藉此在該位元3被設定為1並且該晶片致能訊號為高時允許該及閘1606的輸出走高(亦及:為1)。因此,該等位元4、5、6之0係意謂要忽略各別訊號。假如該等位元4、5、6被設定為1,則此等位元係使該等反及閘1608、1610、1612之輸入分別傳至該及閘1606。
當位元7一上來為0時,該讀取致能訊號及其極性係 未經改變地被傳通。假如該位元7被設定為1,則該讀取致能訊號之極性係被反轉。該讀取致能訊號為低態有效係常見的,並且在此例子中假如該讀取致能訊號將被包含在邏輯中,則該位元7係將被設定為0,致使該等輸入訊號在此種邏輯實施方式中係為低態有效。因此對於傳統實施方式來說,該位元7係0、該位元6係1、該位元5係0、該位元4係0、以及該位元3係1。
當使用一解碼器時,假如對該解碼器之輸入不是000則將讀取致能係符合邏輯的。因此將該等位元5、6設定為0並且該位元4設定為1係能在該解碼器匯流排572之解碼線路000不為000時致使來自該及閘1606的讀取致能線路走高。外加序列ENR BIT係亦能取決於該讀取致能暫存器1602之位元5是否被設定為0或1而被忽略。
圖16B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序列可組態寫入位準致能邏輯的一示意圖。上文所討論各種類型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存有,其包含510A、510B、610、以及710。該等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610以及710相纇似,其因為寫入致能輸入狀況之一些組合係挑選該寫入通道之輸出可能性中一者。反之,多重寫入通道係能藉著該等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510A以及510B而同時產生一輸出。
儘管所有的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使用寫入致能(WEN)類型的控制輸入訊號,然而假定傳統類型的加總編碼係能得到改進。例如:在一標記之開始以及結束時的主要電流變遷中,從該等寫入電流之一總和切換至該等寫 入電流之無任一者或一者係普遍的。此在寫入過程係提供突波產生在大部分關鍵時間處的最大機率。因此,藉由對該些主要變遷進行格雷編碼,該寫入過程係能針對具有一適當解碼器之任何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進行改善。是否所要使用之該驅動控制器102能容許對該等致能線路之灰階編碼係可能不知道。因此,較佳邏輯係應該提供格雷編碼之可行性,同時又向下相容於加總編碼。
在圖16B中,該POR在電源開啟時係將所有寫入挑選位元設定為0,並且在位元3處經由及閘來解能所有輸出。各個功率位準輸出係具有用於輸入之帶有可程式規劃極性的一簡單及-或邏輯。通常該Per位準使用兩個輸入情況係充足的。序列寫入挑選暫存器之程式規劃正好係所欲寫入致能代碼文字的互補。如所示,藉由將該序列寫入挑選暫存器程式規劃為1110來設定該Pread位準以響應代碼0001。注意到:該Pread位準係特殊的。此就是先前所述在前往致能讀取電流之前的讀取致能邏輯。因為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中一次僅改變一者,藉著精心的閘極設計使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中一者以離另一寫入致能線路開啟時為非常少的時間差來關閉係可行的。類似的及-或邏輯以及額外暫存器係能被用來實施其它功率位準(例如:Per、Peer、...、Pcl)。
圖17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序列可組態振盪器位準致能邏輯的一示意圖。該振盪器通常係與讀取或寫入狀況相聯繫。因此,該振盪器可能係一直關閉、僅在讀取期間 打開、僅在讀取以及抹除期間打開、或者是一直打開。對於完整彈性來說係亦能僅在某些狀態有效時得以致能。該振盪器快速地關閉而緩慢地開啟可能係理想的。
在圖17中,當功率一上來時,該POR係將暫存器A、B之輸出皆設定為0。此係透過一個連繫於ENA之及閘來解能該解碼器匯流排572的OSC ENABLE線路。假如此時在暫存器A之位元2被設定為1,則該振盪器係將在晶片致能線路為1時被致能。但是一般來說一些其它狀況係適於該OSC ENABLE。例如:假如暫存器A之位元1被設定為1,則該振盪器致能線路係亦必須為1來致能該振盪器。其它讀取以及寫入狀態狀態係具有與該振盪器致能線路相同的邏輯。因此,假如該控制位元被設定為0則予以忽略,並且假如該控制位元被設定為1則予以致能。依此方式,該振盪器係能以讀取或寫入狀況之任何組合進行致能。
如上文所述與圖5A、6B、以及7中所示,一狀態機係能被用來取代該解碼器570,並且一狀態機匯流排係能被用來取代該解碼器匯流排572。在先前格雷編碼實施方式中,一寫入致能控制文字係以一固定方式映射至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狀態。在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各個狀態中,讀取、振盪器、以及寫入電流之一些挑選係被施加。在使用一狀態機之替代性實施例中,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仍然係能具有相同狀態,但是用來取代使用寫入致能控制文字對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狀態之一對一映射組合的是,該等狀態係以一受控形式進行排序。例如:在一正常運作上, 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能通過一正常順序:off、read、erase、Pfw、Pcl、或Pb等。因為該等狀態排序對一給定寫入策略來說為固定,所以使此等狀態排序發生在比以一固定映射方法所使用時還少的寫入致能線路上係可行的。當使用一狀態機時,詳述該等狀態如何改變係唯一需要的、而不是狀態本身。
當使用一狀態機(例如:570)時,少數輸入狀態係能呈現多數輸出狀態。因此,對該驅動控制器為所欲之狀態不同於存在於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中之狀態的一誤差狀況係可行的。前述係將由一些誤差所引起。一旦該驅動控制器以及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間的狀態狀況間存有一不同理解,則誤差係將存在直到經過修正。因此,在一狀態機方法中假設可能發生誤差並且具有一機制迫使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回到與該驅動控制器102的協議係理想的。該晶片致能線路係執行前述作用,但是在正常運作期間使用該晶片致能線路係不理想的。一序列位元係能被使用,但是此在應該為自動之一過程中係需要處理器介入。因此,一同步功能係能被編碼在該狀態機之時序線路中以達成所欲結果。
圖18A係說明一典型狀態機之一示範性示意圖。圖18B係說明對於一任意狀態機之一示範性狀態圖。圓圈內的數字係狀態數字。線路旁之數字係輸入線路上的數字。在此實例中,額外輸出線路之狀態係未顯示。當時脈上升時,該狀態機係依據此狀態圖有所響應。
圖19A(與圖14A相同)所示之一示範性IOUT訊號係包含十個不同位準:一off位準、一Pread位準、一Per位準、一Peer位準、一Pmfp位準、一Pfw位準、一Pcl位準、一Pb位準、一Pmw位準、以及一Plw位準。圖19B係對於產生圖19A之IOUT訊號的寫入策略之一相對應狀態圖。本文中,該寫入策略係如此確定使得僅能以一個輸入位元所決定。此一個輸入位元係僅在該Per位準、該Pfw位準、以及該Pb位準處為必要。但是加入一同步特性並且簡化輸出編碼係較佳的。該輸出編碼係藉由使用該等輸出致能線路(Pread、Per位準等)所實施,以對該等狀態進行編碼。一第二輸入線路係被用來引起同步的強制狀態。
圖19C係其中輸出狀況加倍以作為該等狀態之一狀態機。如此係具有簡化該狀態機內之邏輯的優勢,但因此係要加入更多正反器。輸入WEN2係能被用來導覽該狀態圖,同時輸入WEN2係能被用來對該狀態機進行同步。WEN4係該狀態機的時脈。當依此方式使用外加正反器時,藉由同時具有超過等於1之輸出而通過誤差狀況來取得不在該狀態圖內的狀態係可行。該些外加誤差狀態係能藉由額外邏輯予以抑制。
圖20係對於圖19C之狀態機,並且係對應於圖19A之寫入策略以及圖19B之狀態圖。從圖20之示意圖所能見,大部分狀態受到時脈控制時係必須分支在三個方向中一者上。因此以傳統方式來說係能藉著兩個輸入以及一時脈來達成。
然而,使用該等寫入致能輸入(不需來自驅動控制器之時脈以及資料的準備及保持限制)之另一者方式係使用三條寫入致能線路中一者的改變,以詳述該狀態圖的導覽。在圖20之狀態圖中,一CXX係總是被來自Pcl離去。此係充當一同步以防止誤差傳播,假如一CXX在任何狀態處係移動至該Per狀態。一XXC係意謂沿著如存在長標記般而移動。一XCX的浮現係結束一標記、或結束來自Per之寫入過程、或結束讀取。
當使用一狀態機時,例如能藉著兩個方向位元(例如:00、01、10)所達成之三方向指示器可能係存有。例如:01係可指示以前進在一長標記的方向、00係可指示以自一標記回到一空白處並且接著到該off位準、以及10係可被作為一同步並且用來走向該Per位準以達成一同步功能。為了能夠執行一寫入策略,具有一經組態致使在必要時能執行該寫入策略之狀態機係較佳的。儘管一傳統狀態機可被使用於此,然而一傳統狀態機係無法完善地適合即將到來的任務。一傳統狀態機之一個不利因素係在於時脈線路必須在每次狀態改變上作出兩次變遷。在一光學驅動器中,多個時脈係來自該驅動控制器102,其係在距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一距離的位置、並且係由該軟性電路104所分開。在此組態中係存有一頻寬限制。為了在時脈線路上得到可重複時序,訊號在進行次一個變遷之前係需要先安定下來。因此,該狀態機之最大速度係被限制於一時間週期,其係由該軟性纜線104上的兩個安定時間所組成。此時脈 限制係藉由使用該時脈的兩個邊緣而被減半。為達成此事,該驅動控制器102中的即時時脈係能被用來時脈控制一(divide-by-2)除2正反器。該除2正反器係對該即時時脈的每個上升邊緣輸出一改變。分開的時脈接著係經過該軟性纜線104而被發送至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在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中,該即時時脈係藉由使用一雙向單撃(one-shot)而被重新構成。但是此種時脈減半手法對較高速度來說可能係不充足的。
儘管該驅動控制器102包含一寫入策略產生器,然而該驅動控制器102中的寫入策略產生器或許係不被組態為發出兩個輸入位元以及一時脈。反之該寫入策略產生器係被組態為發出數條能以細微增量進行調整之時序線路。各個時序線路係由一計時器所產生,其係需要一時間來完成時序,並且接著在需要再次逾時之前為下一個時序而準備。因此,假如僅一個計時器被用來引起狀態改變,則該計時器之限制係亦變成所能達成之速度的問題。
為避免時脈線路速度限制與單一計時器限制兩者,該等寫入致能計時器係依據特定實施例而一順序所使用。例如:假如該順序為「順向」(00、01、11、10、00等),則該狀態機係將朝著一長標記前進,類似先前所概述之資料01狀況。假如該順序為「反向」(00、10、11、01、11等),則該狀態機係將返回Per以及off。藉著此方案,兩個位元係不足夠亦納入同步功能而同時維持格雷編碼。亦能看見的是:該等迴路(Pb-Pmw-Pb等)係亦能依照一單 一計時器來重複其之改變。因此,更多位元或寫入致能線路係可被使用。藉著三條寫入致能線路,一順序係能在三個方向前進、並且係仍然維持格雷編碼。例如:假如第一位元改變,則係意謂移動至一個狀態;假如第二位元改變,則係意謂移動至另一個狀態;假如第三位元改變,則係意謂走向另一第三狀態。目前從該些實例中,進行所有寫入策略並且包含該同步功能係充足的。
為移除一條線路上安定時間之速度限制以及一正常運作上的單一計時器限制,一新位元係能在各個狀態變遷進行被改變。例如:在圖22所示之狀態圖中,假如位元0經改變而走向狀態Pb,則位元1上之一改變係將移動至狀態Pmw,並且位元2上之一改變係將移動至狀態Plw。在此處係沒有移動至Per作為一同步狀況而不用重複改變位元0(其係違反該速度條件)的能力。為針對誤差修正來快速同步,一第四寫入致能線路係能被使用。但是前述可能不是理想的。替代方式係具有一較不穩健的同步,其係針對通常僅具有一個新狀態予以前進之狀態機路徑而移動至Per。因此,來自該等狀態之三向分支係得以避免,其中所具有之不利因素為發生誤差時重新同步係將不會發生在需要一雙向分支以用於正常運作的狀態。圖22之狀態圖係被重新繪製在說明此種解決方案的圖23中。
圖23之狀態圖係被用來顯示三條致能線路(例如:WEN2、WEN3、與WEN4)如何被使用致使一次僅一條線路改變、使用改變的替代性線路、以及能藉著一些同步機 能來導覽該狀態圖。「hhc」係意謂WEN2的改變。「fwd」係意謂該等改變以一正向或遞增形式輪流進行。前述係將如該些致能線路的走向像是000至001、至011、至111、至110、至100、至000。「rev」係意謂該等改變以一反向或遞減形式輪流進行。前述係將如該些致能線路的走向像是000至10、至110、至111、至011、至001、至000。對於該驅動控制器102實施此等來說,各別寫入致能線路係將雙態觸變一除二正反器。該驅動控制器102之計時器係亦應該被程式規劃以依據該狀態機進行改變。對於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實施此等改變的感測來說,可能係存有在各個寫入致能線路上的雙向正反器、最後改變的暫存器、fwd/rev邏輯、以及對該狀態機之修改,以使其依據該狀態機進行回應。
如從顯示一示範性標準狀態機2402以及一輸出解碼器2404之圖24中所能理解,一狀態機搭配一解碼器一起使用係一可行的。在該標準狀態機2402中,各個狀態典型地係由D型正反器所決定。該等D型正反器各者係透過及-或邏輯網路而被饋入訊號。該及-或邏輯網路係獲得各個輸出及其補數、以及各個輸入及其補數。因此,各個輸出係能取決於透過該及-或邏輯網路所作出的挑選而被改變或維持不變。該標準狀態機2402之改變係在該時脈之上升邊緣。按照實際情況,該標準狀態機2402係不適合將輸入訊號(寫入致能訊號以及一資料時脈輸入)轉換成輸出致能訊號。再者,此技術在該資料時脈輸入處係具有先前所提 及的頻寬問題。儘管如此,參看可能的改變來允許一標準狀態機能夠充當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或一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仍然係有益的。
在圖25中,一狀態機2502係已經被修改為使用輸出功率挑選狀態(而不是二元編碼狀態)作為其之狀態。在該狀態機2502之前方係已經加入三條雙向單撃。假如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中任一者無論採那一方式改變,則一時脈係被產生、並且係取決於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之狀態而將該狀態機2502從一狀態時脈控制至另一狀態。此種組態之優勢係在於簡化該及-或邏輯並且排除該外加解碼器(圖24之2404)。即使不包含額外邏輯,同時致能多重輸出卻是可行的。並且,此組態係使用更多回饋線路,並且係具有更多正反器。對於上文實施一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加總編碼的圖式來說,該等輸出係被忽略、並且各個寫入致能線路之狀態係直接被映射至各別輸出。因此,假如WEN4在WEN之任何改變期間為高,則該等輸出中一者(對應於通道4)係將被致能。
圖25之狀態機2502係亦能實施一格雷編碼的混合型。回想在一特定格雷編碼的混合型,各個輸出狀態係關聯於一特有寫入致能狀態。該狀態機2502係將該等寫入致能輸入狀況直接解碼成輸出狀態、同時忽略輸出狀況。圖25之狀態機2502係亦能被組態使得WEN之任何改變與該等寫入致能狀態相組合,以決定該狀態機中的改變。此種實施方式係亦包含來自任何狀態的同步功能而僅具有三個 輸入。此種實施方式係亦可被組態成回應格雷編碼的輸入。
圖25之狀態機2502係亦能被組態使得一條線路中之一改變意謂正向進行、一第二線路中之一改變意謂反向進行、並且一第三線路中之一改變亦謂走向Per。但是,圖25之狀態機2502係無法如此被組態為該等寫入致能改變之一正輪換意謂正向進行、並且該等寫入致能改變之一正輪換意謂反向進行。為了實施此等,該等寫入致能狀態係需要被記憶。
圖26係說明一種包含所加入之寫入致能狀態以及一嵌入式記憶體的狀態機2602。此組態係能使用先前寫入致能狀態以及下一個寫入致能狀態,以決定該等輸入是否在前進方向或相反方向中的輪換具有改變。此所加入之功能係允許該等輸入能夠經過編碼來循序地改變,因此允許控制器中的計時器所具有之時間能在另一計時器逾時之時間期間準備好。此所加入之功能係允許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中任一者上之時間間隔得以增加,因而容許該等寫入致能線路之訊號有更多時間安定下來,藉此降低時序誤差。在此與前先實施例中,該序列介面以及序列匯流排係能被用來組態該及-或邏輯。
上文所述本發明之混合式觀念係亦能被施加至雷射印表機的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目前來說,在未進行寫入時將一滴電流(亦被稱為臨界電流)提供至一雷射印表機的雷射係常見的,如此該雷射係低於激發臨界值。在寫入期間,該雷射係被切換成由一高電流位準所驅動。並且,有一時 間週期係被撥出以用於在該雷射通過紙張感光滾筒之各個橫掃期間進行自動功率控制。
在雷射印表機中係已經存在走向高寫入速度之一需求以及灰階控制之一需求的趨勢。灰階控制之一者方法係使用脈衝光線。另一種方法則係使用不同的寫入電流。對於脈衝方法來說,將電流控制到一臨界位準用以最小化該雷射之開啟延遲係理想的。所有上述係指出在雷射印表機市場中要更多功率位準的需求。本文中所述包含解碼器與狀態機之使用的混合式觀念係容許許多功率位準、而具有最少的控制線路。
本發明已經在上文中藉著有助於說明多個特定功能及其相互關係之效能的功能性建構方塊而得到說明。該些功能性建構方塊之範圍界定在本文中為了方便說明而經常任意地定義。替代性範圍界定係只要適當地實行該等特定功能及其相互關係就能被定義。任何此等替代性範圍界定因此係在本發明之範疇以及精神內。
上述說明係本發明之多個較佳實施例。該些實施例已經為例示以及說明目的而被提供,但是並非詳盡無遺漏或將本發明限制到所揭示精確形式。許多修改例以及變化例對所屬技術領域的一從業者係將顯明的。多個實施例係為了最佳敘述本發明原則而被選出並且加以敘述,藉此使所屬技術領域之其它從業者能夠理解本發明。本發明範疇係打算藉由下述申請專利範圍以及其等效範圍予以定義。
102‧‧‧驅動控制器
104‧‧‧軟性纜線
108‧‧‧偏壓電路
110‧‧‧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112‧‧‧偏壓電路
121-125‧‧‧放大器
131‧‧‧讀取驅動器
132-135‧‧‧寫入驅動器
151,152‧‧‧放大器
153‧‧‧振盪器
154‧‧‧振盪器驅動器
310‧‧‧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314‧‧‧參考電路
316‧‧‧寫入策略產生器(WSG)
317‧‧‧寫入策略產生器匯流排
318‧‧‧序列介面
319‧‧‧序列匯流排
321‧‧‧讀取暫存器
322‧‧‧讀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24‧‧‧加法器
326‧‧‧放大器
328‧‧‧讀取驅動器
332‧‧‧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34‧‧‧PMAX暫存器
336‧‧‧PMAX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38‧‧‧寫入暫存器
340‧‧‧控制暫存器
351,353,355‧‧‧暫存器
352‧‧‧振盪器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54‧‧‧展頻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56‧‧‧展頻振幅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57‧‧‧展頻振盪器
358‧‧‧加法器
359‧‧‧振盪器
360‧‧‧振盪器振幅挑選電路
361‧‧‧暫存器(OSC-HI)
362‧‧‧暫存器(OSC-LO)
363‧‧‧挑選器
365‧‧‧及閘
372‧‧‧振盪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510A,510B,510C‧‧‧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522-525‧‧‧暫存器
532-535‧‧‧寫入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560‧‧‧放大器暫存器
561‧‧‧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570‧‧‧解碼器/狀態機
572‧‧‧解碼器/狀態機匯流排
580‧‧‧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
581‧‧‧解碼器
582‧‧‧控制匯流排
583‧‧‧讀取及寫入輸出控制器
584‧‧‧振盪器輸出控制器
585‧‧‧光學電流至電壓取樣控制器
586‧‧‧雷射電壓取樣控制器
591‧‧‧位址解碼器
592,594,596‧‧‧及閘
593‧‧‧序列控制暫存器
595‧‧‧挑選性致能緩衝器
597‧‧‧或閘
598‧‧‧匯流排
610A,610B‧‧‧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 體驅動器
702‧‧‧挑選開關
710‧‧‧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802‧‧‧任意標記間隔(mark-space)訊號
804-812‧‧‧IOUT訊號
902‧‧‧任意標記間隔訊號
904-918‧‧‧IOUT訊號
1602‧‧‧讀取致能暫存器
1604,1606‧‧‧及閘
1608,1610,1612‧‧‧反及閘
2402‧‧‧性標準狀態機
2404‧‧‧輸出解碼器
2502‧‧‧具有嵌入式解碼器之狀態機
2602‧‧‧具有狀態記憶體及嵌入式解碼器之 狀態機
CLK‧‧‧資料時脈
ENA‧‧‧晶片致能
HFM‧‧‧高頻調變
INR,IN2-IN5‧‧‧位準輸入
IOUT‧‧‧輸出電流
LGB‧‧‧凸/凹槽帶
NRZ‧‧‧不歸零
OSCEN‧‧‧振盪器致能
Pb‧‧‧功率偏壓
Pcl‧‧‧Power Cool
Per‧‧‧功率抹除
Pfw‧‧‧功率第一次寫入
Plw‧‧‧功率最後寫入
Pmfp‧‧‧功率中間第一脈衝
Pmw‧‧‧功率中間寫入
Pread‧‧‧功率讀取
Q1‧‧‧電晶體
RAMP,RFREQ,RSET‧‧‧電阻器
REN‧‧‧讀取輸入
RWB‧‧‧讀寫模式
SCLK‧‧‧序列時脈
SDIO‧‧‧序列資料輸入/輸出
SER‧‧‧序列
SEN‧‧‧序列致能
S1-S6‧‧‧電子開關
WEB‧‧‧寫入致能條
WEN,WEN2-WEN5‧‧‧寫入致能
圖1係一說明一示範性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的高階方塊圖。
圖2係一用於圖1之傳統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示範性時序圖。
圖3係一說明一示範性的寫入策略產生器(WSG)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的高階方塊圖。
圖4係一用於圖3的寫入策略產生器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示範性時序圖。
圖5A係一示範性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高階方塊圖。
圖5B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高階方塊圖。
圖5C係依據本發明又另一實施例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高階方塊圖。
圖5D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一些在圖5C之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中的額外細節。
圖5E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序列控制暫存器如何與多個解碼訊號互動來進行一元件活動的一可程式規劃挑選。
圖6A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另一種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被稱為一寫入策略產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高階方塊圖。
圖6B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替代性的一寫入策略產 生器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高階方塊圖。
圖7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另外一種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被稱為一閘極切換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的一高階方塊圖。
圖8係說明各種示範性IOUT訊號,其係能針對一任意標記間隔訊號所產生以使用於寫入一R型媒體。
圖9係說明各種示範性IOUT訊號,其係能針對一任意標記間隔訊號所產生以使用於寫入一RW型媒體。
圖10A係說明一示範性2位元格雷碼的變遷圖。
圖10B係說明一示範性3位元格雷碼的變遷圖。
圖10C係說明一示範性4位元格雷碼的變遷圖。
圖11A係說明一包含4種不同狀態之示範性IOUT訊號。
圖11B係說明一種格雷碼的變遷圖,其中所顯示一個位元每次係如何能被改變以從圖11A所示之IOUT位準中任一者變遷至下一個位準。
圖12A係說明一包含7種狀態之示範性IOUT訊號。
圖12B係說明一種格雷碼的變遷圖,其中所顯示一個位元每次係如何能被改變以從圖12A所示之IOUT位準中任一者變遷至下一個位準。
圖13A係說明一包含9種狀態之示範性IOUT訊號。
圖13B係說明一種格雷碼的變遷圖,其中所顯示假定除了晶片致能(ENA)線路以外還使用4條致能線路時,一個位元每次係如何能被改變以從圖13A所示之IOUT位準中任一者變遷至下一個位準。
圖13C係說明一種格雷碼的變遷圖,以被用來敘述除了該晶片致能(ENA)線路以及額外的一寫入致能線路之外,如何還使用僅3條致能線路而能完成圖13A之IOUT訊號的變遷。
圖14A係說明一包含10種狀態之示範性圖18A係說明一典型狀態機之一示範性示意圖。
圖14B係說明一種格雷碼的變遷圖,其中所顯示一個位元每次係如何能被改變以從圖14A所示之IOUT位準中任一者變遷至下一個位準。
圖15A係一顯示多個示範性之包含所謂路徑迴轉(U-turns)的格雷編碼寫入致能(WEN)訊號之時序圖。
圖15B係一顯示多個示範性之依據本發明特定實施例來避免路徑迴轉的格雷編碼寫入致能(WEN)訊號之時序圖。
圖15C係對於圖15A中所示說明發生路徑迴轉之標記5T以及7T的格雷碼變遷圖。
圖15D係對於圖15B中所示說明避免路徑迴轉之標記5T以及7T的格雷碼變遷圖。
圖16A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解碼器之序列可組態讀取致能邏輯的一示意圖。
圖16B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解碼器之序列可組態寫入位準致能邏輯的一示意圖。
圖17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一解碼器之序列可組態振盪器位準致能邏輯的一示意圖。
圖18A係說明一典型狀態機之一示範性示意圖。
圖18B係說明對於一任意狀態機之一示範性狀態圖。
圖19A係說明包含10種不同狀態之一示範性IOUT訊號。
圖19B係對於產生圖19A之IOUT訊號的寫入策略之一相對應狀態圖。
圖19C係其中多條輸出線路同樣作為圖19A之寫入策略的狀態線路之一狀態機。
圖20係說明對於圖19C之狀態機實施圖19A之寫入策略的一示範性狀態圖。
圖21係有益於敘述圖20中該狀態圖如何作用之一示範性的格雷碼變遷圖。
圖22係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示範性狀態圖,其係被用來說明如何使用兩個位元以在示意圖之多個狀態中進行變遷。
圖23係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示範性狀態圖,其係被用來說明如何使用三條致能線路以在示意圖之多個狀態中進行變遷。
圖24係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在其輸出端處附加一解碼器之一標準狀態機的示範性細節。
圖25係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嵌入式解碼器的一狀態機。
圖26係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嵌入式解碼器以及狀態記憶體的一狀態機。
102‧‧‧驅動控制器
104‧‧‧軟性纜線
108‧‧‧偏壓電路
112‧‧‧偏壓電路
121-125‧‧‧放大器
131‧‧‧讀取驅動器
132-135‧‧‧寫入驅動器
151‧‧‧放大器
153‧‧‧振盪器
154‧‧‧振盪器驅動器
510C‧‧‧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314‧‧‧參考電路
318‧‧‧序列介面
319‧‧‧序列匯流排
340‧‧‧控制暫存器
351,353,355‧‧‧暫存器
352‧‧‧振盪器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54‧‧‧展頻頻率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56‧‧‧展頻振幅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357‧‧‧展頻振盪器
358‧‧‧加法器
560‧‧‧放大器暫存器
561‧‧‧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572‧‧‧解碼器/狀態機匯流排
580‧‧‧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
CLK‧‧‧資料時脈
ENA‧‧‧晶片致能
INR,IN2-IN5‧‧‧位準輸入
OSCEN‧‧‧振盪器致能
RSET‧‧‧電阻器
RWB‧‧‧讀寫模式
SCLK‧‧‧序列時脈
SDIO‧‧‧序列資料輸入/輸出
SEN‧‧‧序列致能
S1-S6‧‧‧電子開關
WEN,WEN2-WEN5‧‧‧寫入致能

Claims (26)

  1. 一種用於驅動一雷射二極體以響應接收來自一外部控制器之複數個致能訊號的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包括:一讀取通道,其係輸出一讀取電流;複數條寫入通道,其之各者係挑選性地輸出不同的寫入電流;一振盪器通道,其係挑選性地輸出一振盪器電流;一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其係接收來自該外部控制器的複數個致能訊號,並且係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該複數條寫入通道中至少一者所輸出的電流時序;其中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包含:一解碼器,其係接收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並且係回應前述接收來啟動複數條解碼器輸出線路中一者;以及複數個輸出控制器,其之各者係可程式規劃為產生一輸出,以回應有效的該複數條解碼器輸出線路中一者或更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亦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該振盪器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複數個輸出控制器係包含至少一寫入輸出控制 器以及一振盪器控制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複數條寫入通道各者係自該外部控制器接收寫入位準訊號,該寫入位準訊號係被用來控制由該複數條寫入通道各者所產生之訊號的振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包含用於該複數條寫入通道各者之可程式規劃暫存器,其中用於該複數條寫入通道各者之可程式規劃暫存器係詳述一個或更多有效解碼器輸出線路中那個將致能該複數條寫入通道各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包含用於該振盪器通道之一可程式規劃暫存器,其中用於該振盪器通道之可程式規劃暫存器係詳述一個或更多有效解碼器輸出線路中那個將致能該振盪器通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讀取通道係挑選性地輸出該讀取電流;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包含用於該讀取通道之一可程式規劃暫存器;以及用於該讀取通道之可程式規劃暫存器係詳述一個或更多有效解碼器輸出線路中那個將致能該讀取通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 器,其中該複數條寫入通道各者係包含開關,該開關係受控於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之解碼器,並且其中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該複數條寫入通道之時序係藉由控制該等開關而受到控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由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自該外部控制器所接收之複數個致能訊號係包含經過格雷編碼之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使得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係一次僅改變其中一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中沒有一者能在改變其狀態兩次的情況下,而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中另一者不在此兩次改變之間發生改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該複數條寫入通道以及該振盪器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被組態為定位在與該雷射二極體相同的一光學拾取單元(OPU)上,並且該光學拾取單元係藉由一軟性纜線而被連接至該外部控制器,其中該外部控制器係在一主機板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 該讀取通道係挑選性地輸出該讀取電流;以及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同樣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以控制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其中自該外部控制器所接收之複數個致能訊號同樣包含由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所使用之一讀取致能訊號和一讀取/寫入模式訊號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15. 一種用於驅動一雷射二極體之方法,以用於搭配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一起使用,其中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包含一讀取通道,其係輸出一讀取電流;複數條寫入通道,其之各者係挑選性地輸出不同的寫入電流;一振盪器通道,其係挑選性地輸出一振盪器電流,該方法係包括:從一外部控制器接收複數個致能訊號;以及對該複數個致能訊號進行解碼,並且回應該解碼來控制由至少該複數條寫入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其中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中沒有一者能在改變其狀態兩次的情況下,而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中另一者不在此兩次改變之間發生改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解碼步驟係進一步包括控制由該讀取通道以及該振盪器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複數條寫入 通道各者係包含開關,並且其中控制該複數條寫入通道之時序系包括基於對該複數個致能訊號進行解碼之結果來控制該等開關。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等解碼和控制步驟係包含: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該複數條寫入通道以及該振盪器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被組態為定位在與一雷射二極體相同的一光學拾取單元(OPU)上,並且其中接收步驟係包含:經由一軟性纜線而自該外部控制器接收該複數個致能訊號,該軟性纜線係將該光學拾取單元連接至該外部控制器,其中該外部控制器係在一主機板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讀取通道係挑選性地輸出該讀取電流,且其中該等解碼和控制步驟係包含控制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自該外部控制器所接收之複數個致能訊號同樣包含一讀取致能訊號和一讀取/寫入模式訊號中的至少一者,以被用來控制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電流的時序。
  22. 一種用於驅動一雷射二極體之方法,以用於搭配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LDD)一起使用,其中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包含一讀取通道,其係輸出一讀取電流;複數條寫 入通道,其之各者係挑選性地輸出不同的寫入電流;一振盪器通道,其係挑選性地輸出一振盪器電流,該方法係包括:從一控制器接收包含經過格雷編碼之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的複數個致能訊號,其中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中沒有一者能在改變其狀態兩次的情況下,而該複數個寫入致能訊號中另一者不在此兩次改變之間發生改變;以及對該複數個致能訊號進行解碼,並且回應該解碼來控制由至少該複數條寫入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方法,其中該等解碼和控制步驟係進一步包括控制由該振盪器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方法,其中該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之讀取通道係挑選性地輸出該讀取電流,且其中該等解碼和控制步驟係包含控制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電流時序。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自該外部控制器所接收之複數個致能訊號同樣包含一讀取致能訊號和一讀取/寫入模式訊號中的至少一者,以被用來控制由該讀取通道所輸出之電流的時序。
  26. 一種用於驅動一雷射二極體以回應來自一外部控制器所接收之複數個致能訊號的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該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係包括:一讀取通道,其係挑選性地輸出一讀取電流; 一寫入通道,其係挑選性地輸出一寫入電流;一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其係接收來自該外部控制器的複數個致能訊號,並且係基於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來控制由該讀取通道以及該寫入通道所輸出的電流時序;其中該可程式規劃雷射二極體驅動器控制器係包含:一解碼器,其係接收該複數個致能訊號,並且係回應前述接收來啟動複數條解碼器輸出線路中一者;以及複數個輸出控制器,其之各者係可程式規劃為產生一輸出,以回應有效的該複數條解碼器輸出線路中一者或更多。
TW098118686A 2008-06-09 2009-06-05 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及其驅動方法 TWI455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008608P 2008-06-09 2008-06-09
US9751108P 2008-09-16 2008-09-16
US12/277,912 US8018809B2 (en) 2007-05-16 2008-11-25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1411A TW201001411A (en) 2010-01-01
TWI455122B true TWI455122B (zh) 2014-10-01

Family

ID=41417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8686A TWI455122B (zh) 2008-06-09 2009-06-05 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及其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018809B2 (zh)
JP (1) JP5421989B2 (zh)
KR (1) KR101286385B1 (zh)
CN (1) CN102057431B (zh)
TW (1) TWI455122B (zh)
WO (1) WO200915204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4832B2 (en) * 2009-12-29 2013-02-26 Intersil America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titioned color, double rate video transfer
US9748734B1 (en) * 2016-07-06 2017-08-29 Raytheon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aser diode arrays with high-power pulsed currents using low-side linear drive with laser diode array protection and power efficiency monitoring and adjust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9463A (en) * 2002-11-01 2004-06-01 Rohm Co Ltd Record pulse generation apparatus
US20080008062A1 (en) * 2006-07-06 2008-01-10 Intersil Americas Inc.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that include a state machine
TW200809830A (en) * 2006-05-08 2008-02-16 Mediatek Inc Flexible power interfa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tical disk dr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5009B2 (ja) 1989-06-20 1998-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装置
US5418770A (en) 1990-06-29 1995-05-23 Hitachi,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edge interval of pit in optical recording/read-out apparatus
US5136152A (en) 1990-12-19 1992-08-04 Hoetron, Inc. Hybrid optical pickup with integrated power emission and reading photodetectors
EP0747896B1 (en) 1991-02-08 2000-05-10 Sony Corporation 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TE282238T1 (de) 1991-02-18 2004-11-15 Sony Corp Plattenkassette und plattenaufzeichnungs und/oder wiedergabegerät
US5216659A (en) 1991-09-11 1993-06-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Laser power calibration by measuring laser drive current at out of focus and in focus conditions
US5615200A (en) 1992-09-10 1997-03-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ght beam shaping device to change an anisotropic beam to an isotropic beam for reducing the size of an optical head
US5581523A (en) 1992-11-17 1996-12-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aser emission unit, optical head and optical memory device
JP3477770B2 (ja) 1992-12-16 2003-12-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レーザパワー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H06302042A (ja) 1993-04-15 1994-10-28 Hitachi Ltd 光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H07131089A (ja) 1993-11-08 1995-05-19 Nikon Corp レーザパワーモニタ回路
US5602814A (en) 1994-10-06 1997-0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libration of write-once disks using a single disk sector
JPH08149117A (ja) * 1994-11-17 1996-06-07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位相検出回路
DE69621678T2 (de) 1995-03-14 2002-11-28 Toshiba Kawasaki Kk Lichtdetektor
JP3123591B2 (ja) 1995-12-20 2001-01-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9330519A (ja) 1996-06-10 1997-12-22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11213426A (ja) 1998-01-27 1999-08-06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1219524A (ja) * 1998-02-02 1999-08-10 Hitachi Ltd レーザ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3528612B2 (ja) 1998-02-02 2004-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721621B1 (en) * 1998-05-13 2004-04-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Numerical controller for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JP4102483B2 (ja) 1998-06-02 2008-06-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
US6400735B1 (en) 1998-06-22 2002-06-04 Xilinx, Inc. Glitchless delay line using gray code multiplexer
JP2000076684A (ja) 1998-09-01 2000-03-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装置
US6721255B1 (en) 1998-10-28 2004-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to optical disk using recording pulse with corrected edge position
JP3552938B2 (ja) 1999-01-18 2004-08-11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補正方法
JP3718759B2 (ja) 1999-01-25 2005-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レーザ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4604304B2 (ja) 1999-07-09 2011-0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ーザ装置、光学ヘッド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3528692B2 (ja) 1999-07-30 2004-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レーザドライバ、および、レーザドライバの駆動方法
JP4042407B2 (ja) 1999-07-30 2008-0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01022412A1 (fr) 1999-09-20 2001-03-29 Hitachi, Ltd.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reproduction d'information
KR100739366B1 (ko) 1999-12-20 2007-07-16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954410B2 (en) 2000-01-20 2005-10-11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updating the waveform of a laser based on position information
KR100350983B1 (ko) * 2000-02-03 2002-08-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레이저 다이오드 드라이버, 이에 적합한 광기록/재생기기의 초기화 방법, 그리고 레이저 다이오드 드라이버의구동 방법
US6775216B2 (en) 2000-08-29 2004-08-10 Zor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arting a write operation in a disk drive system
AU2001295084A1 (en) 2000-10-04 2002-04-15 Dataplay, Inc. Continuous flexible connection method for miniature optical head
US6683823B2 (en) 2000-12-12 2004-01-27 Hitachi, Lt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on a recording medium
TW591643B (en) 2001-06-16 2004-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rite power in an optical drive
DE60221333T2 (de) 2001-10-22 2008-04-17 Ricoh Co., Ltd. Treibereinheit einer Lichtquelle und optische Speichervorrichtung
JP2003196972A (ja) * 2001-12-26 2003-07-11 Naltec Inc メモリ装置
US7149164B2 (en) 2002-03-18 2006-1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tical disc standards to achieve higher recording density
JP3998643B2 (ja) * 2003-06-30 2007-10-31 東芝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制御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194594B2 (ja) * 2005-11-09 2008-1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70173960A1 (en) * 2006-01-23 2007-07-26 Shalabh Kumar Compact modula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JP2008090923A (ja) * 2006-10-02 2008-04-1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ドライ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n波長対応光ピックアップ
US20090310458A1 (en) 2008-05-16 2009-12-17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Optical disk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signal processing lsi, and laser driver
JP4561911B2 (ja) 2008-09-02 2010-10-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ーザ駆動装置、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9463A (en) * 2002-11-01 2004-06-01 Rohm Co Ltd Record pulse generation apparatus
TW200809830A (en) * 2006-05-08 2008-02-16 Mediatek Inc Flexible power interfa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tical disk drive
US20080008062A1 (en) * 2006-07-06 2008-01-10 Intersil Americas Inc.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that include a state machine
US20080008066A1 (en) * 2006-07-06 2008-01-10 Intersil Americas Inc.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that include a deco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86385B1 (ko) 2013-07-15
JP2011523216A (ja) 2011-08-04
US8018809B2 (en) 2011-09-13
JP5421989B2 (ja) 2014-02-19
TW201001411A (en) 2010-01-01
US8094533B2 (en) 2012-01-10
US20110228661A1 (en) 2011-09-22
KR20110015012A (ko) 2011-02-14
US20090073829A1 (en) 2009-03-19
CN102057431A (zh) 2011-05-11
WO2009152047A2 (en) 2009-12-17
CN102057431B (zh) 2013-09-18
WO2009152047A3 (en) 201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8872B2 (en)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that include a state machine
US6801240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with effective pulse control scheme
US7881172B1 (en) Flexible optical write strategy
US78809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e precompensation in a magnetic recording system
TWI455122B (zh) 混合式雷射二極體驅動器及其驅動方法
JP4016946B2 (ja) パラレル/シリアル変換回路、光出力制御回路、および光記録装置
US20120307618A1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 device, recording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60274623A1 (en) Flexible write strategy generator
TWI397909B (zh) 控制器與訊號產生方法
KR100354737B1 (ko) 고밀도 광기록기기를 위한 적응적인 기록방법 및 그 회로
JP200928309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信号処理lsi、レーザードライバ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
CN100449631C (zh) 包括生成更高定时分辩率的定时信号的装置的光记录载体记录设备和方法
EP1642285A1 (en)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TW200423105A (en) Timing control circuit for an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277312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信号処理lsi、レーザードライバ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
JP200305111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9104692A (ja) レーザドライバ回路
JP2012027973A (ja) Ldd装置及びその信号伝送方法
JP2003099929A (ja) 光記録装置
JP2000285404A (ja) 記録装置の書き込み補償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