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060B - Mushrooms of the fungal bed cultiva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Mushrooms of the fungal bed cultiva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4060B
TWI424060B TW097119939A TW97119939A TWI424060B TW I424060 B TWI424060 B TW I424060B TW 097119939 A TW097119939 A TW 097119939A TW 97119939 A TW97119939 A TW 97119939A TW I424060 B TWI424060 B TW I4240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cultivation
medium
bed
cul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9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4607A (en
Inventor
Takashi Kawai
Hiroko Ohta
Katsuhiko Kusakabe
Akihiko Kita
Ikunoshin Kato
Original Assignee
Takara Bi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ra Bio Inc filed Critical Takara Bi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4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4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40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50Inoculation of spawn
    • A01G18/55Forming inoculation h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Description

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外形大且優異之形態、及有咬勁之食感的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可用於該栽培方法中之菇類的插芽,移植有該插芽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及適用於菌床栽培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
作為人工栽培菇類之方法,可列舉菌床栽培。該菌床栽培係首先於栽培瓶中填充菌床培養基,於培養基上打孔,而用於接種固體或液體種菌,再對該菌床培養基進行殺菌。其次,於該菌床培養基中接種適宜之種菌,並進行培養後,根據需要進行撥動菌等操作,經過出芽,使株狀之子實體自床菌面長出,再收穫株狀之菇類。
目前,由於市場上有大量之株狀之菇類上市,故而在一般消費者看來並不新奇。即使開發出具有味覺等優於先前品種之特性的品種,只要其形態類似,則難以與先前品種區別開來,因此,現謀求開發出一種即使為外形大且並非株狀之一子實體,亦具有充分之存在感的菇類。
然而,使用習知方法而獲得之具有簇生為株狀之形態的菇類,其菇柄之粗細或菇傘之大小存在差異,難以栽培出外形大且品質均勻之商品價值高的菇類。
因此,近年來,針對在菇類之菌床栽培中獲得外形大之子實體的方法進行了研究。例如提出有,於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之栽培方法中,於環境濕度為50~100% 之範圍內,以一定間隔交替保持未滿75%之低濕度環境與75%以上之高濕度環境,藉此進行出芽管理,使形成原基時所生成之發芽水在5天以內消失,從而進行原基之生長(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
又,報告有,於離褶傘屬菇類,尤其是鴻喜菇之菌床栽培中,通過於栽培瓶之口部實施出芽的蓋子的頂面之圓形或者與其類似之形狀的有效直徑被設定為5~30 mm之開口部,來栽培外形大的離褶傘菇(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又,亦揭示有如下之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於菇類之菌床栽培中,自設置於菌床培養基上之孔的側面或者底部所生出的多個芽中,挑選出認為生長良好的1個芽,將此1個芽以外之其他芽全部摘除,在進行上述高難度操作後,進行子實體之生長,而使每1個孔形成1個子實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209944[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233239[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11-196668號[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6-115834號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或2中所揭示之方法,需要於中途改變出芽室之環境濕度、或者需要多個環境濕度不同之出芽室,故而作業繁瑣。又,上述專利文獻3中所揭示之方法,係以自開口部打開之方式形成多個株狀之子實體,故 而難以獲得形態良好之子實體,又,由於子實體之根部密集,故而尤其於柄部之形態或大小方面無法滿足要求。
又,於菇類之菌床栽培、尤其是真姬離褶傘之栽培中,存在隨著子實體變大,柄部分會產生空洞的情況,此情況有時會導致商品價值下降。
本發明者等發現:為了獲得外形大之菇類子實體,若如專利文獻4所示,於培養基中打孔,對自此孔之側面或底部長出之多個芽進行挑選,並使其生長,以使1個孔中生長出1個子實體,則例如可獲得外觀及食感優異之子實體,1個該子實體超過20 g,外形大、柄直粗、且菌絲密度高,肉質亦緻密,但於該情形時,亦存在孔中不長出芽的情況,或於長出大量芽之情形時,難以自其中挑選出1個芽,而無法自此孔中收穫所需形狀的子實體,故而難以獲得穩定之產量。因此,期望開發出於商業栽培方面更加穩定之栽培方法。又,亦期望開發出一種可用於穩定之栽培方法中的菌床栽培用培養基。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製造管理極為容易,且可穩定地栽培並非株狀之外形大且形狀優異之商品價值較高的菇類之子實體的方法。
本發明者等為穩定地獲得外形大之子實體,而進行潛心研究,結果發現:若將自菇類原基所分化成之菇類之子實體、較好的是幼子實體,自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中分離出來,將其作為插芽而移植至菌絲蔓延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 上,使其繼續生長,則令人驚奇的是,分化後之自菌床分離出之菇類子實體可與培養基之菌絲再結合、融合,而生長成可作為商品而出貨的成熟子實體。又,亦成功開發出適用於大規模商業栽培本發明之較佳栽培品種即真姬離褶傘的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從而完成本發明。
即,若對本發明進行概述,則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係關於一種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其包括:將所分離出之菇類之插芽移植至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上的步驟。於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之態樣中,菇類之插芽為經菌床栽培之菇類子實體,其態樣為幼子實體。又,菌床栽培用培養基為菇類菌絲蔓延之培養基。進而,於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中,較好的是栽培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再者,作為移植插芽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可採用分離出插芽之原來的培養基,亦可採用另外製造之菇類菌絲蔓延狀態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再者,插芽可在分離之後適當使用,亦可保管在清潔之場所後進行使用。保管時間可根據插芽之狀態來適當決定。
本發明之第二發明,係關於一種為了用於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中而被分離出的菇類之插芽,作為其態樣,該插芽為經菌床栽培之菇類子實體,較好的是幼子實體。又,作為本發明之第二發明之較好的態樣,插芽為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之插芽。
本發明之第三發明係關於一種移植有本發明之第二發明即菇類之插芽的菇類菌床栽培用培養基。
進而,作為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係提供一種亦適用於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的栽培用培養基。該培養基為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其特徵在於:其含有鋸屑及玉米類,且僅使用源自針葉樹之鋸屑作為鋸屑。
又,可提供一種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處於水濕潤狀態下的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上接種真姬離褶傘,而使其生長成子實體。當然,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之培養基可適用於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之菌床栽培方法。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菇類之栽培方法,其係將菇類之插芽移植至培養基上。又,可提供一種亦可適用於該栽培方法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藉由利用本發明,可使菇類之生長位置或收穫時期、形狀之均勻性等之製造管理變得容易。又,根據本發明,可穩定地獲得並非株狀、外形大且形狀優異之菇類之子實體。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
本發明中,所謂菇類之插芽,意指下述插芽之移植步驟中所使用的子實體。作為菇類之插芽的例子,可使用經菌床栽培之菇類子實體,較好的是使用幼子實體。又,於將菇類進行菌床栽培後,在一定期間內照射光而長出的子實體、較好的是幼子實體,亦可用作本發明之菇類之插芽。作為可應用本發明之菇類之品種,若可作為本發明之插芽 而用於下述栽培方法者,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真姬離褶傘、平菇、鴻喜菇、荷葉離褶傘菌、香菇、杏鮑菇、巴西蘑菇等食用菇類。其中,作為本發明之較好的一個態樣,有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作為較好的真姬離褶傘,若為可進行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La01-27(FERM BP-10960)、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La01-20(FERM BP-10959)等之菌床栽培且可用於本發明之菌株,則無任何限定。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真姬離褶傘,係指在分類學上被分類為Lyophyllum shimeji者。自先前,鴻喜菇有時稱為「真姬菇」、「真姬離褶傘」而流通於市面,此係被分類為「Hypsizigus marmoreus」(以前被分類為Lyophyllum ulmarium)者(菇類栽培指標,平成元年1月,長野縣,長野縣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長野縣經濟事業農業共同組合聯合會,長野縣森林組合聯合會編輯發行;山溪彩色名鑑,日本之菇類,1988年11月10日,股份有限公司山與溪谷社發行),與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真姬離褶傘並非同一種類。再者,真姬離褶傘被分類為菌根菌,相對於此,鴻喜菇被分類為木腐菌,因此,該等明顯係不同種類之菇類。
作為菇類之插芽,例如可分離、使用由經菌床栽培而獲得之菇類原基所分化而成的子實體。例如較好的是由原基分化而成的幼子實體(於原基之頂部形成有灰白色之菌傘的狀態),更好的是將長度為5 mm以上之幼子實體用作插芽。菇類之插芽之長度未滿5 mm者,雖然於栽培時之操 作,例如使其直立而進行移植之方面存在困難,但該等之使用亦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再者,插芽之長度的上限可根據插芽之生長性而適當決定。於通常之情形時,較好的是分離、採集長度為5~20 mm之幼子實體,將其用作插芽。又,插芽可在分離後立即使用,亦可將其保管於清潔之場所,再進行使用。保管時間可根據插芽之狀態而適當決定。保管條件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決定,例如較好的是在低溫下保管。
作為本發明之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可採用瓶栽培、袋栽培、箱栽培等。作為一例,對藉由瓶栽培之本發明之菇類栽培方法進行說明,此方法包括:培養基調製、裝瓶、殺菌、接種、培養、根據需要撥動菌、出芽、插芽之分離、插芽之移植、生長、收穫等各步驟。接著,對該等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所謂培養基調製步驟,係指稱量用於菌床栽培之各種基材,加以攪拌,加入水,再進行水分調整,以達到適合菇類之菌床栽培的水濕潤狀態的步驟。例如,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亦稱為培養基),可由麥類、玉米類、鋸屑、及其他營養劑等之組合而適當調製。作為培養基,若為可用於本發明者,則並無限定。
所謂裝瓶步驟,為將培養基裝入瓶中的步驟。具體而言,通常係指如下步驟:將所調製之培養基裝入容量為400~2300 mL之耐熱性廣口培養瓶中,例如於容量為1100 mL之瓶時,係填裝入800~1100 g、較好的是900~1050 g、 更好的是750~850 g;並且,於中央部附近打1個或多個孔並塞上塞子,該孔之口徑為0.5~7 cm、較好的是1~5 cm左右、更好的是2~4 cm左右,深度為0.5~16 cm、較好的是2~15 cm、更好的是7~13 cm左右。每瓶之孔數,可根據瓶口之大小或孔之大小進行適當設定,較好的是,例如為1~10個,較好的是1~8個,更好的是1~6個。
所謂殺菌步驟,可為實質性殺滅培養基中之全部微生物的步驟,通常,利用蒸汽之常壓殺菌係於98~100℃下進行4~12小時,而高壓殺菌係於101~125℃、較好的是118℃下進行30~90分鐘。
所謂接種步驟,係將種菌移植至殺菌後放置冷卻到20℃左右之培養基上的步驟。若以真姬離褶傘作為例子進行說明,則通常作為種菌,係將於PGY液體培養基、1/2 PGY液體培養基等以葡萄糖、蛋白腖及酵母萃取物作為主要成分之培養基中,於25℃下培養10~15天而獲得者用作液體種菌,於無菌環境下每瓶移植約10~50 mL。又,亦可使用習知之固體種菌,例如,將藉由至此所說明之步驟而獲得之已接種液體種菌的培養基,於25℃下培養60~150天而佈滿菌者亦可用作固體種菌。於此情形時,例如可於無菌環境下,於每瓶中移植15 g左右之固體種菌。固體種菌並無特別限定,可移植至培養基調製步驟中所設置之孔中。
所謂培養步驟,係指使菌絲生長、成熟之步驟。若以真姬離褶傘為例進行說明,則通常將接種有種菌之培養基,保持為溫度20~25℃、濕度50~80%,使菌絲蔓延,進而使 其成熟。再者,亦可省略成熟步驟。於容量為850 mL之瓶時,培養步驟通常係於60~150天、較好的是100天前後進行。
所謂出芽步驟,係於培養步驟結束後除去塞子,若有需要則撥動菌,而使子實體原基形成、發育成幼子實體(原基之頂部形成有灰白色菌傘的狀態)的步驟,該步驟通常係於10~20℃、較好的是15℃左右,濕度80%以上,照度1000勒克司以下之條件下進行5~15天。又,亦可於上述培養步驟之前或出芽步驟之前,於菌床面上形成多個孔。藉由形成該孔,可使培養基之通氣性變得良好。於出芽步驟中,容易因加濕而產生露水,以防止濡濕為目的,可以有孔聚乙烯片材或瓦楞板等覆蓋菌床面,亦可將培養瓶反轉而進行培養。
所謂插芽之分離步驟,係指將出芽步驟中所生長出之子實體分離的步驟。插芽之分離,可根據菇類之品種而選擇最適宜的方法。例如,若為容易分離之菇類,則可利用手或鑷子自菌床進行採集,若為難以分離之菇類,則可使用手術刀、菜刀、刮勺等任意器具,來分離、採集所需之子實體。
所謂插芽之移植步驟,係將插芽之分離步驟中所獲得之插芽,移植至欲使子實體生長之培養基的任意位置。
作為移植插芽之培養基,可為用於插芽之分離的培養基(插芽分離後之培養基),又,可為另外製造之菇類菌絲蔓延的培養基,例如培養步驟中之培養基、出芽步驟中之培 養基。又,於該等培養基上移植插芽而獲得成熟子實體後的培養基亦可再度使用。作為培養步驟中之培養基,可使用菌絲剛蔓延後至完全成熟為止之培養基中的任一者,較好的是經過70天以上之培養步驟的培養物,更好的是經過80~120天之培養步驟的培養物。又,作為出芽步驟中之培養基,亦可使用剛開始出芽直至出芽結束為止之培養基中的任一者。於經移植側之培養基上形成有子實體原基、幼子實體等之情形時,可將此等子實體原基、幼子實體等暫時摘除,並且將用作插芽之幼子實體移植至所需之位置。再者,被摘除之幼子實體當然可用作本發明之移植時所使用之插芽。
移植方法若為可使所移值之插芽與菌床上之菌絲進行融合、生長的方法,則並無特別限定。又,插芽可移植至培養基面之任意位置。例如,較好的是使插芽與在培養步驟之前或出芽步驟之前形成於菌床上之孔部,例如植菌孔、通氣孔等相吻合、即嵌合,而本發明發現,該方法最適合於插芽與菌床上之菌絲的融合。又,亦可在插芽步驟之前重新打孔,並將插芽插入孔中。該等孔之口徑若與插芽相吻合,則並無特別限定,通常其直徑為2~20 mm即可,較好的是4~10 mm。
於培養基上之1個孔中,移植1個插芽例如幼子實體,並使其生長,藉此可製造並不形成株狀、1個1個獨立、外形大且形狀優良之子實體。再者,於1個孔中移植多個幼子實體者,亦係本發明之一態樣。此時,各子實體之根部黏 連而形成株狀,但由於黏連之部分僅限於子實體之根部之極小部分,故而可簡單地將其逐個分離,可獲得與在1個孔中移植1個幼子實體而獲得之子實體相同的1個1個獨立、外形大且形狀良好之成熟子實體。又,將用作插芽之子實體的大小進行分類,將同程度大小之插芽移植至培養基上,並進行栽培管理,藉此可獲得大小一效之成熟子實體。
再者,將插芽例如幼子實體移植例如插入孔中時,較好的是使幼子實體直立,且以幼子實體之一部分與培養基相接觸之方式將其插入。
所謂生長步驟,係指使子實體原基或幼子實體生長成可收穫之成熟子實體的步驟,於本發明中,係指由所移植之插芽形成為成熟子實體的步驟。通常,除了將照度設為2000勒克司以下以外,在與出芽步驟大致相同之條件下進行5~15天之生長步驟。
再者,於生長步驟中,由生長室中之露水引起的子實體濡濕之影響較小。
藉由以上步驟,可獲得成熟子實體。收穫成熟子實體,而結束栽培之全部步驟。
以上,以真姬離褶傘之瓶栽培方法作為例子,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當然不限定於上述真姬離褶傘之瓶栽培。例如,於荷葉離褶傘菌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日本專利特開平04-211308號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菌床栽培,並將其子實體用作插芽。於香菇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日本 專利特開平04-075538號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菌床栽培,並將其子實體用作插芽。又,於鴻喜菇(Hypsizigus marmoreus,以前係分類為Lyophyllum ulmarium)之情形時,例如可藉由日本專利特開平05-268942號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菌床栽培,並將其子實體用作插芽。於其他菇類之情形時,亦可選擇較好的栽培方法,並將所栽培出之子實體、較好的是幼子實體用作插芽。
藉由本發明,先前之菌床栽培中難以進行的菇類成熟子實體之生長位置管理變得極為容易。又,成熟子實體之收穫時期、形狀之均勻性管理變得容易,亦係本申請案之效果之一。
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係提供一種適合於通常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的栽培用培養基。該培養基係含有鋸屑及玉米類之真姬離褶傘的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其特徵在於:僅使用源自針葉樹之鋸屑作為鋸屑。
又,提供一種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真姬離褶傘接種至處於水濕潤狀態之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上,而生長出子實體。當然,本發明之第四發明之培養基可應用於本發明之第一發明之菌床栽培方法。
先前,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係由滋賀縣森林中心之太田首次成功實施,於日本專利特開平07-115844號公報中揭示有使用麥類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於日本菌學會報(第39卷、第13~20頁、1998年)中揭示有於使用麥 類之培養基上生長出真姬離褶傘子實體的實驗。又,日本專利特開06-153695號公報中揭示有利用以泥炭沼作為基材且添加有澱粉等之培養基的菌根菌之菌絲培養方法,同發明者等於日本菌學會報(第35卷、第192~195頁、1994年)中報告有於以泥炭沼作為基材且添加有澱粉等之培養基上生長出真姬離褶傘之子實體的實驗。
但是,於日本專利特開平07-115844號公報之方法中,由於用於培養基之麥類價格高,故而培養基之成本會提高。又,日本專利特開平06-153695號公報之方法中,所生長出之子實體的產量較低,尚未達到商業生產水平。
近年來,已揭示有多種以真姬離褶傘之商業栽培為目的之真姬離褶傘之栽培方法。於日本專利特開2000-106752號公報中,揭示有以含有黍亞科植物為特徵之真姬離褶傘的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及使用該培養基的真姬離褶傘之栽培方法。又,於日本專利特開2002-247917號公報中,揭示有如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調製至少含有玉米粉及闊葉樹之鋸屑的混合培養基,於水濕潤狀態之該混合培養基上接種真姬離褶傘之菌絲,於3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培養,藉此生長出子實體。
於日本專利特開2005-27585號公報中,揭示有如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於真姬離褶傘之栽培方法中,對於可藉由在水濕潤狀態下接種真姬離褶傘之菌絲,進行培養而生長出子實體的培養基,添加混合經粉碎之牡蠣殼,且將培養基之pH值調節至不超過7的範圍 內。
於日本專利特開2007-54044號公報中,揭示有如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作為培養基,係使用含有玉米及鋸屑之培養基中添加混合少量麥類及/或米類而調製成的混合培養基,於水濕潤狀態之該混合培養基上接種真姬離褶傘,並進行培養後,生長出子實體。
本發明者等基於日本專利特開2000-106752號公報所揭示之技術,並不藉由本發明之第一發明的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而藉由不使用插芽之通常的菌床栽培方法,開始真姬離褶傘之商業栽培,於通常的菌床栽培方法中,若生產規模為1批次之培養基調製量超過4噸時,則由大規模栽培所引起的栽培之不穩定性會變得明顯,而於穩定之商業栽培方面產生問題。本發明者等為了消除該不穩定性,而對會影響通常之真姬離褶傘菌床栽培的各種因素逐一進行栽培研究,並就該等因素對真姬離褶傘之大規模栽培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已知,於菇類之栽培中,所使用之鋸屑之樹種類會對菇類之生長產生影響。於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中,如上述日本專利特開平07-115844號公報及日本菌學會報(第39卷、第13~20頁、1998年)所報告,較好的是使用闊葉樹之鋸屑,使用針葉樹之鋸屑時,其生產性會變差。
上述其他公報類中亦將闊葉樹鋸屑作為適宜之鋸屑。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7-54044號公報中揭示,較好的是使用闊葉樹之鋸屑。於日本專利特開2005-27585號公報 中,係使用闊葉樹鋸屑。日本專利特開2002-247917號公報係以闊葉樹鋸屑作為發明之構成要件。於日本專利特開2000-106752號公報中,係使用闊葉樹鋸屑來實施發明。
如上所述,若真姬離褶傘之生產規模為1批次之培養基調製量超過4噸,則栽培之不穩定性會變得明顯,成熟子實體之生產性會因不同生產批次而不穩定,因此,本發明者等就菇類製造設備、環境設定、培養基調製法等會影響真姬離褶傘菌床栽培的各種因素進行栽培研究,對該等因素對大規模栽培之影響進行研究,並對其最佳化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意外地判明了如下事實:適用於真姬離褶傘之通常菌床栽培的闊葉樹鋸屑,並不適用於商業性大規模栽培;並且根據真姬離褶傘栽培之先前技術、及通常技術認識發現,藉由僅使用針葉樹鋸屑,可進行生產性高且穩定的大規模栽培,從而完成了本發明之第四發明。又,作為第五發明,係提供一種使用即使於通常之大規模商業栽培中,亦可穩定生產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的菌床栽培方法。
以下,對本發明之第四、第五發明進行具體說明。
作為本發明之態樣,係提供一種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其含有鋸屑及玉米類,且鋸屑僅含有源自針葉樹之鋸屑。此處,作為源自針葉樹之鋸屑,可適合使用源自杉樹之鋸屑。對於鋸屑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通常之鋸屑。鋸屑之粒度可自通常菇類之菌床栽培所使用的範圍中進行選擇使用。又,作為鋸屑,可使用木屑,木屑之使用 亦包括在本發明中。作為本發明之態樣,可提供一種實質上使用玉米類作為真姬離褶傘之營養源的菌床栽培用培養基。所謂玉米類,若為含有玉米粒,例如含有選自玉米粒之粉碎物、加熱處理物、壓片處理物等中者即可。於本發明中,即使僅以玉米類作為營養源,亦可高效地栽培真姬離褶傘。作為本發明之態樣,使用該等菌床栽培培養基,調製通常之菇類栽培中所使用之處於水濕潤狀態的培養基,並於其上接種真姬離褶傘,藉此可高效且再現性良好地大規模栽培真姬離褶傘,從而首次實現真姬離褶傘之商業性大規摸栽培。
本發明之第四、第五發明中所使用之真姬離褶傘的菌株,並無任何限定,若為適用於該培養基、培養方法的菌株即可,作為可適合使用的菌株,例如可例示日本專利特開2001-120059號公報中所揭示之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菌株等。
於本申請說明書中,所謂玉米類,若為含有玉米粒者即可,可為新鮮物,亦可為乾燥物。又,可使用整個玉米粒,亦可使用藉由加工而分離之玉米粒的一部分。另外,可將經分離之部分彼此混合使用,亦可將整個玉米粒與經分離之部分混合使用。作為加工物,可列舉:將玉米粒粉碎而成者、粉碎後進行篩選而調整粒度者、經加熱壓片者、或者成形為顆粒狀或丸狀者等,於本發明中,無論加工方法或加工物之形狀、粒度等如何,均可使用,又,可將2種以上之加工物併用,亦可將整個玉米粒與加工物併 用。作為適用於本發明中之玉米類,可列舉作為飼料用而廣泛流通之加熱壓片玉米。
本發明係使用源自針葉樹之鋸屑,所謂針葉樹,係指包括松科、杉科、柏科、紫杉科、三尖杉科等之裸子植物群。於本發明中,若為自該等植物而獲得之鋸屑,則可使用任意者,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又,並不立即使用所獲得之鋸屑,而是藉由進行灑水堆積處理而使水分保持能力提高之鋸屑,可適合用於本發明。
作為本發明之第五發明之真姬離褶傘之栽培方法,可應用瓶栽培、袋栽培、箱栽培等菌床方法栽培。若列舉一例對藉由瓶栽培之本發明第五發明的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進行說明,則其方法包括培養基調製、裝瓶、殺菌、接種、培養、根據需要撥動菌、出芽、生長、收穫等各步驟。其次,對該等步驟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以下,對培養基調製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四發明的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僅含有源自針葉樹之鋸屑作為鋸屑,且含有玉米類即可。
以加熱壓片玉米與源自杉樹之鋸屑(杉木屑)之情形為例,對玉米類與源自針葉樹之鋸屑的混合比率進行說明。玉米類與源自針葉樹之鋸屑的混合比率,若為可使用本發明之培養基來栽培真姬離褶傘的比率即可,就實現高產量之觀點而言,加熱壓片玉米含量之下限以其乾燥重量比計,於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中占40%以上,較好的是50%以 上,更好的是60%以上。若未滿40%,則所獲得之真姬離褶傘的產量會顯著下降,故而欠佳。又,加熱壓片玉米之吸水性較低,因此,若其於菌床栽培用培養法中之含量過高,則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之水分保持力會下降,水分會滯留在培養瓶下部,結果會導致菌蔓延不良的情況。即,加熱壓片玉米含量之上限以其乾燥重量比計,於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中占80%以下,較好的是75%以下,更好的是70%以下。
又,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之水分含量亦以加熱壓片玉米與杉木屑之情形進行說明。根據業者之常識,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之水分含量較好的是調整為水分不會滯留在培養瓶下部之程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68重量%以下,較好的是66重量%以下。其中,於水分含量超過64重量%之情形時,培養基中之空隙會減少,有時會引起菌蔓延不良,結果導致所獲得之子實體的產量及品質下降,故而更好的是調整為64重量%以下。再者,即使水分含量過低,亦會因培養基之乾燥等影響,而引起菌蔓延不良或子實體之畸形、生長不良,故而較好的是將水分含量調整為50重量%以上,更好的是55重量%以上。關於該等水分含量,可視經水分調整之培養基性狀而進行適當設定。
裝瓶、殺菌、接種、培養、出芽步驟,可以與上述使用插芽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相同的方式實施。
經過出芽步驟而形成之子實體原基或幼子實體,可直接用於生長步驟,又,亦可作為上述菇類之插芽而用於真姬 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中。
生長步驟可以與上述使用插芽之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方法相同之方式實施。
藉由使用本發明第四發明之培養基的第五發明之菌床栽培方法,可獲得成熟子實體,進行收穫後,栽培之全部步驟結束。藉由本發明之第四、第五發明,可使真姬離褶傘之商業栽培變得極為穩定,可顯著改善栽培批次間之收穫之不均勻性。再者,藉由瓶栽培方法對本發明之第四、第五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可應用於菇類之菌床栽培,並不限定於上述瓶栽培。
以下,藉由實施例進而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非僅限於以下實施例之範圍。
[實施例1]
於100 mL之PGY液體培養基(組成:葡萄糖為2.0%(w/v)、蛋白腖為0.2%(w/v)、酵母萃取物為0.2%(w/v)、KH2 PO4 為0.05%(w/v)、MgSO4 .7H2 O為0.05%(w/v))中,接種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La 01-27株(FERM BP-10960)之菌絲,於25℃下7天振盪培養(100 rpm)後,將2 mL移植至200 mL之相同培養基上,繼續進行7天振盪培養(100 rpm)後,進而,將培養物之全部接種至加入有160 L之相同培養基的容量為200 L之缸式醱酵槽(小松川製作所製造)中,進行6天攪拌培養(攪拌速度為100 rpm,通氣量為25 L/分鐘),而調製液體種菌。另一方面,以乾燥重量比為2:1之比例(壓片玉米:針葉樹鋸屑),將壓片玉米 (飯阪精麥公司製造)與針葉樹鋸屑之杉木屑(巴物產有限公司)混合,以其水分最終達到62重量%之方式加入水,充分進行攪拌、混合,將所獲得者填裝入聚丙烯製之廣口培養瓶(1100 mL)中,每瓶填裝800 g。於填裝物表面之中央開一個口徑為1.5 cm之孔,且於以填裝物表面之中央為中心之直徑為4 cm的圓周上,均等地開4個口徑為1 cm之孔,該等5個孔的深度為10 cm左右,之後,將培養瓶封蓋,於118℃下進行30分鐘高壓蒸汽殺菌,放置冷卻至20℃,將所獲得者調製為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固形培養基)。於該固形培養基上接種約25 mL之上述液體種菌,於暗處,於溫度為20℃、濕度為70~75%之條件下將菌絲培養104天,使菌絲在整個培養基上蔓延。繼而,除去蓋子,將瓶反轉後,轉移至溫度為15℃、且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1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的出芽室中,於100勒克司(Lux)以下之照明下進行出芽。於出芽第5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及第13天,各自以1 c/s(16瓶)之速度使瓶正轉,將固形培養基表面所生長出之子實體原基及幼子實體暫時全部摘除,自其中分離出幼子實體,再自該幼子實體中揀選出表1所示之長度的幼子實體作為插芽。其次,使用鑷子,將該插芽移植至摘除了子實體原基及幼子實體之原來的固形培養基之5個孔中,每個孔移植1個。繼而,將該培養基轉移至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的生長室內,於 50~100勒克司以下之照明下,使其生長8~16天,藉此使其生長為成熟子實體,再將其收穫。將各試驗區之每瓶之子實體的產量示於表1。
由此可明瞭,於真姬離褶傘之菌床栽培中,藉由將子實體作為插芽而進行移植,可栽培真姬離褶傘。尤其是於出芽7~10天區獲得了產量充分的子實體。又,可明瞭各瓶中所獲得之子實體之大小的一致性亦良好,其可應用於商業栽培。於出芽5天區中,插芽之長度較短,為3 mm,故而於操作中受到損傷、另外於生長中倒伏、不生長之幼子實體較多,因此,無法獲得充分量之形狀良好的子實體。又,於出芽13天區中,插芽未能充分生長,僅獲得柄較細、傘較平、商品價值較低之子實體。
[實施例2]
藉由實施例1所揭示之方法進行栽培,於出芽第9天結束出芽步驟,進行反轉後,暫時摘除全部之子實體原基及幼子實體,自所摘除之幼子實體中挑選插芽。於摘除了子實體原基及幼子實體之原來的固形培養基上,重新以刮勺製作5個直徑為5 mm、深度為5 mm之圓柱狀孔,將先前所分離出之插芽中長度為15 mm者移植至各孔中,每孔移植1 個,使其生長,結果獲得與實施例1之出芽9天區相同的良好結果。
[實施例3]
藉由實施例1所揭示之方法進行栽培,於出芽第9天分離出長度約為15 mm之幼子實體作為插芽。繼而,以實施例1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處理,直至培養步驟結束,於摘除了所長出之子實體原基及幼子實體的另一固形培養基的5個孔中移植插芽,每孔移植1個,之後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使其生長,結果獲得與實施例1之出芽9天區相同的良好結果。
[實施例4]
藉由日本專利特開平04-211308號中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荷葉離褶傘菌之菌床栽培,分離出其幼子實體作為插芽。將該插芽移植至菌絲蔓延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上,可獲得成熟子實體。
[實施例5]
藉由日本專利特開平04-075538號所揭示之方法進行香菇之菌床栽培,分離出幼子實體作為插芽。將該插芽移植至菌絲蔓延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上,可獲得成熟子實體。
[實施例6]
藉由日本專利特開平05-268942號中所揭示之方法進行鴻喜菇之菌床栽培,分離出幼子實體作為插芽。將該插芽移植至菌絲蔓延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上,可獲得成熟子實體。
[實施例7]
於100 mL之PGY液體培養基(組成:葡萄糖為2.0%(w/v)、蛋白腖為0.2%(w/v)、酵母萃取物為0.2%(w/v)、KH2 PO4 為0.05%(w/v)、MgSO4 .7H2 O為0.05%(w/v))上,接種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La 01-27株(FERM BP-10960)之菌絲,於25℃下進行7天振盪培養(100 rpm)後,將2 mL移植至200 mL之相同培養基上,繼續進行7天振盪培養(100 rpm)後,進而將培養物之全部接種至加入有160 L之相同培養基的容量為200 L之缸式醱酵槽(小松川製作所製造)中,進行6天攪拌培養(攪拌速度為100 rpm,通氣量為25 L/分鐘),而調製液體種菌。另一方面,以乾燥物重量比為2:1之比例(壓片玉米:針葉樹鋸屑),將壓片玉米(飯阪精麥公司製造)與針葉樹鋸屑之杉木屑(巴物產有限公司)混合,以培養基之水分最終達到62重量%之方式加入水,充分進行攪拌、混合,將所獲得者填裝入每批次約為5000瓶聚丙烯製之廣口培養瓶(1100 mL)中,每瓶填裝成800 g。於填裝物表面之中央開一個口徑為1.5 cm之孔,且於以填裝物表面之中央為中心之直徑為4 cm的圓周上,均等地開4個口徑為1 cm之孔,該等5個孔之深度分別為10 cm左右,之後,將培養瓶封蓋,於118℃下進行30分鐘高壓蒸汽殺菌,放置冷卻至20℃,將所獲得者調製為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固形培養基)。於該固形培養基接種約25 mL之上述液體種菌,於暗處,於溫度為20℃、濕度為70~75%之條件下將菌絲培養110天,使菌絲在整個培養基 上蔓延。繼而,除去蓋子,將瓶反轉後,轉移至溫度為15℃、且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1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的出芽室中,於100勒克司以下之照明下進行10天出芽。其後,將瓶正轉,使用刮勺,自培養基表面所長出之多個芽中,將生長成子實體之4~5個形狀良好之芽以外的不要的芽除去後,於10~11天,將其轉移至溫度為15℃、且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的生長室中,於50~100勒克司以下之照明下,使其生長9~11天,藉此獲得成熟子實體,再將其收穫。將藉由上述方法而製造之10個批次之結果示於下表中。
於使用杉木屑進行栽培時,批次間之每瓶培養瓶之平均產量的偏差較小,可穩定地進行生產,其作為商業栽培法獲得了令人滿意之結果。
[比較例]
除了將鋸屑換成源自闊葉樹之鋸屑(闊葉樹木屑:巴物 產有限公司製造)以外,使用與實施例7相同之栽培方法,進行栽培,並將結果示於下表中。
於使用闊葉樹木屑進行栽培時,與使用杉木屑進行栽培相比,根據批次可見每瓶培養瓶之平均產量存在差異,又,其產量亦少於上述實施例1,其作為商業栽培法無法令人滿意。
[實施例8]
於100 mL之PGY液體培養基(組成:葡萄糖為2.0%(w/v)、蛋白腖為0.2%(w/v)、酵母萃取物為0.2%(w/v)、KH2 PO4 為0.05%(w/v)、MgSO4 .7H2 O為0.05%(w/v))中,接種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La 01-27株(FERM BP-10960)之菌絲,於25℃下進行7天振盪培養(100 rpm)後,將2 mL移植至200 mL之相同培養基上,繼續進行7天振盪培養(100 rpm)後,進而將培養物之全部接種至加入有160 L之相同培養基的容量為200 L之缸式醱酵槽(小松川製作所製造)中,進行6天攪拌培養(攪拌速度為100 rpm,通 氣量為25 L/分鐘),而調製液體種菌。另一方面,以乾燥物重量比為2:1之比例(壓片玉米:針葉樹鋸屑),將壓片玉米(飯阪精麥公司製造)與針葉樹鋸屑之杉木屑(巴物產有限公司)混合,以其水分最終達到62重量%之方式加入水,充分進行攪拌、混合,將所獲得者填裝入聚丙烯製之廣口培養瓶(1100 mL)中,每瓶填裝成800 g(包括瓶、蓋子之重量)。於填裝物表面之中央開一個口徑為2 cm之孔,且於以填裝物表面之中央為中心之直徑為4 cm的圓周上,均等地開4個口徑為1 cm之孔,該等5個孔之深度分別為10 cm左右,之後,將培養瓶封蓋,於118℃下進行30分鐘高壓蒸汽殺菌,放置冷卻至20℃,將所獲得者調製為菌床栽培用培養基(固形培養基)。於該固形培養基上,接種約25 mL之上述液體種菌,於暗處,於溫度為20℃、濕度為70~75%之條件下將菌絲培養111~113天,使菌絲在整個培養基上蔓延。其後,除去蓋子,將瓶反轉,轉移至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1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20勒克司以下(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出芽室中,而進行出芽。於出芽第7天,將瓶正轉,轉移至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0~110%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50~100勒克司(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生長室中,進而使其出芽3天,藉此獲得用於插芽之幼子實體。
另一方面,作為移植插芽之培養物,可藉由如下方法而 獲得: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將培養了70天、77天、92天、99天、113天、121天或128天之培養物各準備16個,於每瓶中,將4個插芽分別移植至口徑為1 cm之4個孔中,並使其於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的相同生長室中,生長11~14天,藉此獲得成熟子實體。將各試驗區所獲得之每瓶之平均產量(g)示於下表中。
由上述結果可明瞭,藉由將插芽移植至培養期間經過70天至128天之培養物上,可獲得成熟子實體。
[實施例9]
除了培養天數為104天以外,以與實施例8相同之方法進行培養,除去所獲得之培養物的蓋子,將其反轉後,於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1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20勒克司以下(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出芽室中進行出芽。於出芽4天、5天、6天、7天、8天、9天或10天後,將其正轉,轉移至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0~110%之方 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50~100勒克司(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生長室中,進而進行出芽,分別於6天、5天、4天、3天、2天、1天或0天後獲得用於插芽之幼子實體。
使用除了培養天數為105天以外,以與實施例8相同之方式進行培養而獲得的培養物,作為移植插芽之培養物,於每瓶中,將4個插芽分別移植至口徑為1 cm之4個孔中,並將其轉移至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5~120%(明:暗=30分鐘:30分鐘)之方式控制加濕的上述生長室中,使其生長11~14天,藉此獲得成熟子實體。將各試驗區(16個/區)所獲得之每瓶之平均產量(g)示於下表。
根據上述結果,於獲得幼子實體為止之出芽步驟中,改變濕度及照度之任一試驗區均獲得充分量之平均產量。
[實施例10]
除了培養天數為102天以外,藉由實施例8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處理直至培養步驟結束,除去蓋子,將其反轉後,於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1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20勒克司以下(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出芽室中,進行出芽。於出芽第7天結束出芽步驟,而獲得作為插芽之幼子實體。除了培養天數為102天以外,藉由實施例8所揭示之方法進行培養而獲得培養物,於該培養物上之口徑為1 cm的4個接種孔、或以刮勺重新製作之直徑為5 mm、深度為5 mm的圓柱狀孔中各移植入1個插芽後,於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50~100勒克司(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生長室中,使其生長14天,藉此獲得成熟子實體。將各試驗區所獲得之每瓶之平均產量(g)示於下表。
如上述結果所示,即使於接種孔以外之重新製作的孔中接種幼子實體並使其生長,亦可獲得不遜色於移植至接種孔中者的充分之產量。
[實施例11]
除了培養天數為113天以外,藉由實施例10所揭示之方法進行處理直至出芽,將出芽第7天所獲得之幼子實體自培養基分離,而作為插芽。其後,於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約105%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50~100勒克 司(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生長室中,保存0天、1天、2天後,將其移植至除了培養天數為112天以外,藉由實施例8所揭示之方法進行培養而獲得的培養物上之口徑為1 cm的4個接種孔中,每個孔接種1個,再於溫度為15℃、以Humid Eye 100(鷺宮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示值成為105~120%之方式控制加濕、且將照度控制在50~100勒克司(明:暗=30分鐘:30分鐘)的生長室中,使其生長14天,藉此獲得成熟子實體。將各試驗區中所獲得之每瓶之平均產量(g)示於下表。
如上述結果可明瞭,保存1天、2天區亦可獲得與保存0天區大致相等之產量,因此,可將幼子實體保存2天。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外形大、形狀良好、商品價值高之菇類之子實體之菌床栽培方法中所適用的插芽,移植有該插芽之菌法栽培用培養基,及使用該插芽之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又,可提供即使於通常之菌床栽培方法中亦可穩定生產真姬離褶傘的菌床栽培培養基、及使用該培養基之菌床栽培方法。可提供一種栽培方法用培養基,其藉由使用該基材之真姬離褶傘的栽培方法,使真姬離褶傘之產量提高且穩定。

Claims (5)

  1. 一種菇類之菌床栽培方法,其包括將經菌床栽培所分離出之菇類之幼子實體移植至菇類菌絲蔓延之固形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以及使移植之幼子實體生長成可收穫之成熟子實體的步驟。
  2. 如請求項1之菌床栽培方法,將菇類之幼子實體移植至與分離出該幼子實體者相異之菇類菌絲蔓延之固形菌床栽培用培養基。
  3. 如請求項1或2之菌床栽培方法,其中菇類為真姬離褶傘(Lyophyllum shimeji)。
  4. 如請求項1或2之菌床栽培方法,其中移植長度為5~20mm之幼子實體。
  5. 如請求項1或2之菌床栽培方法,其中移植菇類之幼子實體,使其與菇類菌絲蔓延之菌床栽培用培養基之菌床上形成之孔部相吻合。
TW097119939A 2007-05-29 2008-05-29 Mushrooms of the fungal bed cultivation method TWI424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2576 2007-05-29
JP2007157046 2007-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607A TW200914607A (en) 2009-04-01
TWI424060B true TWI424060B (zh) 2014-01-21

Family

ID=4008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9939A TWI424060B (zh) 2007-05-29 2008-05-29 Mushrooms of the fungal bed cultiva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84584B2 (zh)
JP (2) JP2009017872A (zh)
KR (1) KR20080105001A (zh)
TW (1) TWI424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917B2 (en) 2006-12-15 2016-11-08 Ecovative Design, LLC Method for producing grown material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by
KR20080105001A (ko) * 2007-05-29 2008-12-03 다카라 바이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버섯의 균상 재배방법
TW201026220A (en) * 2008-11-28 2010-07-16 Takara Bio Inc Fungal bed cultivation method of hon-shimeji mushroom
US11277979B2 (en) 2013-07-31 2022-03-22 Ecovative Design Llc Mycological biopolymers grown in void space tooling
US20150101509A1 (en) 2013-10-14 2015-04-16 Gavin R. McInty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iff Engineered Composite
US10125347B2 (en) * 2014-07-07 2018-11-13 Ecovative Design, LLC Method for stim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tissue morphologies in filamentous fungi
CN104272977B (zh) * 2014-10-30 2017-04-12 湖南省宇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病虫害预防方法
US9914906B2 (en) * 2015-03-13 2018-03-13 Ecovative Design Llc Process for solid-state cultivation of mycelium on a lignocellulose substrate
JP6537927B2 (ja) * 2015-08-18 2019-07-03 ホクト株式会社 ポルチーニの栽培方法
EP3901246B1 (en) 2016-03-01 2024-07-17 The Fynder Group, Inc. Filamentous fungal biomats, methods of their production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ITUA20162732A1 (it) * 2016-04-20 2017-10-20 Mario Alfredo Antonio Castelluccio Procedimento per la coltivazione del fungo cardoncello in ambiente climatizzato e sterile
JP7161489B2 (ja) 2017-03-31 2022-10-26 エコベイティブ デザイン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菌類生体高分子材料の溶液系後処理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り作製された菌類由来製品
US11266085B2 (en) 2017-11-14 2022-03-08 Ecovative Design Llc Increased homogeneity of mycological biopolymer grown into void space
US11920126B2 (en) 2018-03-28 2024-03-05 Ecovative Design Llc Bio-manufacturing process
US11293005B2 (en) 2018-05-07 2022-04-05 Ecovative Design Llc Process for making mineralized mycelium scaffolding and product made thereby
WO2019226823A1 (en) 2018-05-24 2019-11-28 Ecovative Design Ll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ycelium biomaterial
EP3860370A4 (en) 2018-10-02 2022-10-12 Ecovative Design LLC BIOREACTOR PARADIGM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EXTRAPARTICULAR HYPHAL MATRICES
CN116267624B (zh) * 2022-11-07 2024-03-29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香菇菌株l135-1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8911A (en) * 1966-04-29 1967-07-04 Commercial Solvents Corp Mushroom produ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3954B2 (ja) 1990-03-08 2004-03-08 タカラバイオ株式会社 ハタケシメジ新菌株
JPH0475538A (ja) 1990-07-17 1992-03-10 Takara Shuzo Co Ltd きのこの人工栽培方法
JP3436768B2 (ja) 1991-11-19 2003-08-18 タカラバイオ株式会社 新菌株の培養及び栽培方法
JP2850080B2 (ja) 1992-11-25 1999-01-27 水石 藤本 菌根性茸類菌糸の培地
JPH084427B2 (ja) 1993-10-25 1996-01-24 滋賀県 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培地
JPH11196668A (ja) 1998-01-09 1999-07-27 Toshihiro Maeda シメジの瓶栽培方法
JP4202541B2 (ja) 1998-08-06 2008-12-24 タカラバイオ株式会社 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方法
JP2000209944A (ja) 1999-01-26 2000-08-02 Kinokkusu:Kk エリンギィの人工栽培方法
JP4132536B2 (ja) 1999-08-16 2008-08-13 タカラバイオ株式会社 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方法
JP2002233239A (ja) 2001-02-05 2002-08-20 Kinokkusu:Kk エリンギの人工栽培方法
JP2002247917A (ja) 2001-02-23 2002-09-03 Hiroshima Pref Gov 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方法及び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用混合培地
JP4211308B2 (ja) 2002-07-25 2009-01-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ップ型電子部品の取扱い治具、チップ型電子部品の取扱い方法およびチップ型電子部品の取扱い治具の製造方法
AU2003211432A1 (en) * 2003-02-28 2004-09-17 Kobayashi, Fumiko Vital culture of sparassic crispa and method of prparing growth medium
JP2005027585A (ja) 2003-07-08 2005-02-03 Hiroshima Pref Gov 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方法及び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用混合培地
JP4778756B2 (ja) 2004-09-24 2011-09-21 タカラバイオ株式会社 きのこの人工栽培方法
US20060112618A1 (en) * 2004-09-24 2006-06-01 Takara Bio Inc. Method for cultivating mushroom
JP4925169B2 (ja) 2005-07-26 2012-04-25 ヤマサ醤油株式会社 ホンシメジの人工栽培法及び培地
JP5052066B2 (ja) * 2005-08-05 2012-10-17 株式会社北研 しいたけ菌床の生育方法
JP4971644B2 (ja) * 2006-02-13 2012-07-11 中野市農業協同組合 バイリングの栽培方法
KR20080105001A (ko) * 2007-05-29 2008-12-03 다카라 바이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버섯의 균상 재배방법
TW200926960A (en) * 2007-11-15 2009-07-01 Takara Bio Inc Hon-shimeji mushroom-fungal bed culture
CN101317537A (zh) * 2008-07-18 2008-12-10 武传锋 一种灵芝移植嫁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8911A (en) * 1966-04-29 1967-07-04 Commercial Solvents Corp Mushroom produ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08129A (ja) 2013-10-10
US7984584B2 (en) 2011-07-26
JP5622897B2 (ja) 2014-11-12
JP2009017872A (ja) 2009-01-29
TW200914607A (en) 2009-04-01
KR20080105001A (ko) 2008-12-03
US20080295399A1 (en) 200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4060B (zh) Mushrooms of the fungal bed cultivation method
CN101491195B (zh)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的培养方法
TWI432135B (zh)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fecal umbrella and the culture of the bed
JP5183429B2 (ja) ホンシメジの菌床培養物
CN103125274B (zh) 一种灵芝不同种间嫁接方法及盆景工艺
JP5551921B2 (ja) ホンシメジの菌床栽培方法
KR20190040536A (ko) 표고버섯 및 그 재배방법
JP4778756B2 (ja) きのこの人工栽培方法
CN101356884A (zh) 蘑菇的菌床栽培方法
JP2010131003A (ja) きのこの菌床栽培方法
WO2024070193A1 (ja) エンドファイト資材及びエンドファイトの培養方法
JP3735267B2 (ja) ハタケ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JPS5839485B2 (ja) まいたけの栽培方法
JP3057936B2 (ja) ハタケシメジの室内栽培法
JPH0745A (ja) ハタケシメジの室内栽培法
CN114667889A (zh) 一种白色木耳的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
KR20070004154A (ko) 홍삼·인삼 엑기스를 이용 재배한 기능성 느타리버섯 배지조성물.
JP2003009656A (ja) 茸類の栽培方法
JPH0744A (ja) ハタケシメジの室内栽培法
JPH0928183A (ja) キノコ類の増収剤
JPH08154482A (ja) ハタケシメジの栽培法
KR20070004155A (ko) 인삼엑기스를 이용 재배한 기능성 팽이버섯 배지 조성물
JPH08224045A (ja) リオフィラム ウルマリウム子実体の栽培方法
JP2003009651A (ja) 植物栽培用培地及びその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