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7904B -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 Google Patents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7904B
TWI407904B TW096148281A TW96148281A TWI407904B TW I407904 B TWI407904 B TW I407904B TW 096148281 A TW096148281 A TW 096148281A TW 96148281 A TW96148281 A TW 96148281A TW I407904 B TWI407904 B TW I4079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screw
housing
reel body
fix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8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0476A (en
Inventor
Keigo Kitajima
Hirokazu Hiraoka
Shingo Matsuo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449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043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449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0433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84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0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7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79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27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pick-up, i.e. for reels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Description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本發明,是有關捲線器本體,特別是,裝設於釣竿,可朝前方吐出釣線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紡車式捲線器,是具備:捲線器本體、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本體前部的轉子、及藉由轉子捲附釣線於外周面的捲筒。捲線器本體,是具有:在內部具有側部開口的收納空間的捲線器外殼、及供塞住捲線器外殼的開口並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的內蓋構件。習知的捲線器本體,是藉由小螺釘等的螺絲構件蓋體部螺入框體部的複數處而將蓋體部固定於框體部。如此,藉由螺絲構件將蓋體部固定於框體部的話,因為收納螺絲構件的頭部用的凹部會露出外觀,而不易獲得有高級感的外觀。且,餌或垃圾等的異物有可能附著於凹部。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已知在具有螺絲構件不會露出外觀的捲線器本體之紡車式捲線器(例如,專利文獻1參照)。習知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具有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的前部是配置於轉子內,藉由配置於前部的螺絲構件固定內蓋構件。且,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的後部是被外蓋構件覆蓋。此外蓋構件,是藉由從捲線器本體的前部插入的2根的螺絲構件(固定構件的一例)固定於捲線器外殼。固定外蓋構件的固 定構件,是在捲線器本體的捲線器本體的左右各配置1條並沿著捲筒軸朝前後延伸地配置。在這種結構的習知的捲線器本體中,因為藉由從轉子側插入的固定構件來固定外蓋構件,所以即使裝設外蓋構件,螺絲構件也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平6-21336號公報
在前述習知的結構中,固定構件未露出於捲線器本體的後部。因此,可以提高捲線器的外觀的新式樣。但是,但因為使用沿著捲筒軸貫通捲線器本體的長度較長的2根固定構件將外蓋構件固定於捲線器本體,所以正直地通過收納空間內將固定構件螺入外蓋構件是困難的,而不易進行外蓋構件的固定。
本發明的課題,是對於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可以抑制固定構件朝後部的露出並容易固定蓋構件。
發明1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是被裝設於釣竿,且可朝前方吐出釣線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具備: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及外蓋構件、及中間構件。捲線器外殼,是具有:側部開口的收納空間、及與收納空間連通的第1插通部、及與配置於第1插通部相 反側的收納空間連通的第2插通部。內蓋構件,是供塞住收納空間並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外蓋構件,是覆蓋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的方式從後方裝設,具有從捲線器外殼的後部通過第1插通部朝向收納空間內突出的轂部。中間構件,是在收納空間內不可移動地設在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的至少任一方,在收納空間中固定轂部的前端部用。
在此捲線器本體中,將外蓋構件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時,為了固定外蓋構件而通過第1插通部將轂部配置於收納空間的內部。且,在收納空間內的不能移動地設在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的中間構件,固定有轂部的前端部。由此,外蓋構件被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在此,因為藉由將轂部的前端部固定於對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不能移動的中間構件,就可以固定外蓋構件,所以可以容易固定外蓋構件,並且螺絲構件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發明2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的捲線器本體,進一步具備保持轂部的前端部用的第1固定手段,中間構件,是保持第1固定手段的保持構件。
在此捲線器本體中,將外蓋構件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時,是預先將第1固定手段保持於保持構件。而且,為了固定外蓋構件而將轂部通過第1插通部配置於收納空間的內部。使轂部配置於收納空間內的方式裝設外蓋構件的話,從捲線器外殼的外部將螺絲起子或六角 板手等的工具插通第2插通部,藉由對於被保持於保持構件的第1固定手段施加旋轉等的運動而將轂部的前端部固定於保持構件。由此,外蓋構件被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在此,因為藉由對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將被不能移動地保持於保持構件的第1固定手段從外部被工具運動而將轂部的前端部固定於保持構件,就可以固定外蓋構件,所以第1固定手段即使使用螺絲構件,也可以使用長度較短的螺絲構件。因此,可以容易固定外蓋構件,並且螺絲構件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發明3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2的捲線器本體,捲線器外殼,是進一步具有可閉塞第2插通部用的閉塞構件。這種情況,即使設置第2插通部也可提高捲線器外殼的密閉性。
發明4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2又3的捲線器本體,第1固定手段是螺絲構件,具有:形成於基端部的頭部、及在先端部形成比頭部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的軸部,轂部,是在先端部具有供螺絲構件的公螺紋部螺合用的母螺紋部。這種情況,螺絲構件的頭部不會露出於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發明5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4的捲線器本體,螺絲構件是攻絲小螺釘,母螺紋部,是由攻絲小螺釘形成。這種情況,因為不需要預先螺栓加工形成母螺紋部,所以可以削減加工成本。
發明6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2至 5的任一的捲線器本體,保持構件,是與捲線器外殼分開形成。這種情況,因為捲線器外殼或保持構件可以為單純的形狀,所以容易形成。
發明7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6的捲線器本體,捲線器外殼,是具有形成於收納空間內部的第1被卡止部,保持構件,是為了對於捲線器外殼不可相對移動地裝設,而具有可卡止於第1被卡止部的第1卡止部。這種情況,因為只要卡止就可使保持構件對於捲線器外殼不能移動,所以不能移動地連結的結構可簡素化。
發明8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2至5的任一的捲線器本體,保持構件,是與捲線器外殼一體形成。這種情況,因為不需要將保持構件不能移動地連結於捲線器外殼,保持構件的結構可簡素化。
發明9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4至8的任一的捲線器本體,保持構件,是具有供螺絲構件的軸部貫通用的貫通孔。這種情況,可以由保持構件的貫通孔保持螺絲構件。
發明10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9的捲線器本體,保持構件,是進一步具有可收容螺絲構件的頭部用的頭部收容部。這種情況,因為螺絲構件的頭部被收容於頭部收容部,外蓋構件的固定之前螺絲構件不易脫落。
發明11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的捲線器本體,進一步具備:將中間構件的前端部固定於 捲線器外殼用的第2固定手段、及將轂部固定於中間構件的後端部用的第3固定手段。
在此捲線器本體中,將外蓋構件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時,是在例如藉由第3固定手段將中間構件的後端部固定於外蓋構件的轂部的狀態(或藉由第2固定手段將中間構件的前端部固定於捲線器外殼的狀態),將外蓋構件從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的後方裝設,藉由第2固定手段將中間構件的前端部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藉由第3固定手段將中間構件的後端部固定於外蓋構件的轂部)。由此,外蓋構件被固定於捲線器外殼。在此,在外蓋構件及捲線器外殼之間設置中間構件,預先將中間構件固定於外蓋構件(或是捲線器外殼)的狀態,因為可以將中間構件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外蓋構件),所以第2固定手段即使使用螺絲構件,也可以使用長度較短的螺絲構件。因此,外蓋構件將可以容易固定,並且藉由將第2固定手段從捲線器外殼前方裝設,螺絲構件就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發明12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1的捲線器本體,中間構件的前端部,是藉由從前方插入的第2固定手段固定於捲線器外殼。這種情況,第2固定手段因為從捲線器外殼的前方插入,所以第2固定手段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發明13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2的捲線器本體,第2固定手段是螺絲構件,具有:頭部、及形成比頭部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的軸部,中間 構件,是具有供螺絲構件的公螺紋部螺合用的母螺紋部。這種情況,螺絲構件的頭部不會露出於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發明14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1至13的任一的捲線器本體,第3固定手段是螺絲構件,具有:頭部、及形成比頭部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的軸部,中間構件的後端部,是具有供螺絲構件的軸部插通用的貫通孔,轂部,是在先端部具有供螺絲構件的公螺紋部螺合用的母螺紋部。這種情況,因為第3固定手段也由螺絲構件構成,所以第3固定手段的結構成為簡潔。
發明15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3或14的捲線器本體,螺絲構件,是攻絲小螺釘,母螺紋部,是由攻絲小螺釘形成。這種情況,因為不需要預先螺栓加工形成母螺紋部,所以可以削減加工成本。
發明16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1至13的任一的捲線器本體,第3固定手段,是具有被設在中間構件後端部的第2卡止部,轂部,是具有供卡止於第2卡止部用的第2被卡止部。這種情況,不需使用工具就可以簡單將外蓋構件固定於中間構件。
發明17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6的捲線器本體,第3固定手段,是藉由將中間構件的第2卡止部彈性卡止於轂部的第2被卡止部來進行固定。這種情況,因為藉由彈性卡止固定,所以可以返覆固定/固定解除。
發明18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如發明16或是17的捲線器本體,進一步具備卡止狀態切換部,可依據第2固定手段的固定狀態切換第3固定手段的卡止狀態及卡止解除狀態。這種情況,因為可以依據第2固定手段的固定狀態將第3固定手段切換至卡止狀態及卡止切換狀態,所以外蓋構件的裝卸容易。
依據本發明,因為藉由在對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不能移動的中間構件固定於轂部的前端部,就可以固定外蓋構件,所以可以容易固定外蓋構件,並且螺絲構件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依據本發明的別的發明,因為藉由工具從外部運動將第1固定手段保持在對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內蓋構件)不能移動的保持構件使轂部的前端部固定於保持構件,就可以固定外蓋構件,所以第1固定手段即使使用螺絲構件,也可以使用長度較短的螺絲構件。因此,外蓋構件可以容易固定,並且螺絲構件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依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別的發明,因為在外蓋構件及捲線器外殼之間設置中間構件,預先將中間構件固定於外蓋構件(或是捲線器外殼)的狀態下,可以將中間構件固定於捲線器外殼(或是外蓋構件),所以第2固定手段即使使用螺絲構件,也可以使用長度較短的螺絲構件。因此,外蓋構件可以容易固定,並且藉由從捲線器外殼前方裝設第2 固定手段,螺絲構件就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的後部。
[第1實施例]
採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是如第1圖所示,具備:操作桿1、及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操作桿1的捲線器本體2、及轉子3、及捲筒4。轉子3,是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線器本體2的前部。捲筒4,是將釣線捲取於外周面,可前後移動自如地配置在轉子3的前部。又,操作桿1可裝設捲線器本體2的左右任一側。
[捲線器本體的結構]
捲線器本體2,是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具有:在內部設有側部開口的收納空間RA的捲線器外殼2a、及為了塞住捲線器外殼2a的收納空間RA而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內蓋構件2b(第3圖)。且,捲線器本體2,是具有:覆蓋捲線器外殼2a及內蓋構件2b的後部的本體護蓋部(外蓋構件的一例)26、及對於捲線器外殼2a不能移動地設在收納空間RA且在收納空間RA保持被固定於本體護蓋部26的前端部的第1螺絲構件28(第1固定手段的一例)之保持構件(中間構件的一例)27。
捲線器外殼2a,是例如,鎂合金或鋁合金等的輕合金製,在上部朝前後延伸地一體形成。在捲線器外殼2a的收納空間RA內,如第2圖所示,設有轉子驅動機構5 及擺動機構6。在捲線器外殼2a的後部,第1插通孔(第一插通部的一例)2q是沿著前後方向形成。在捲線器外殼2a的前端,如第3圖所示,形成:構成圓形的凸緣部2d的大致半圓形的第1凸緣2d1、及比凸緣部2d小徑且先端開口的圓筒部2e。在第1凸緣2d1的上部形成讓將固定本體護蓋部26第1螺絲構件28旋轉用的工具可插通收納空間RA的第2插通孔(第2插通部的一例)2j。第2插通孔2j,是同芯配置於第1插通孔2q相反側的相面對位置。且,第2插通孔2j,是形成於被轉子3覆蓋的位置。藉由第1螺絲構件28固定本體護蓋部26之後,第2插通孔2j是被例如彈性體製的帽(閉塞構件的一例)39塞住。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第1螺絲構件28,是具有:頭部28a、及比頭部28a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28c的軸部28b。第2插通孔2j,是具有例如卡合於第1螺絲構件28的頭部28a的螺絲起子或六角板手的軸部分可插通的內徑。在圓筒部2e的凸緣部2d側的基端部,形成剖面被切成圓形狀的裝設溝2f。且,在裝設溝2f中,如第3圖所示,裝設有當後述導環臂44為線解放姿勢時可制動轉子3的轉子制動機構57的彈性體製的制動構件58。
內蓋構件2b,是例如鎂合金或鋁合金等的輕合金製。內蓋構件2b,是例如,在由轉子3所隱藏的前側的2處藉由固定螺絲80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且,內蓋構件2b,是在從轉子3遠離之後側的1處藉由固定螺絲82固 定於捲線器外殼2a。又,固定螺絲82,是在被本體護蓋部26覆蓋的位置由內將蓋構件2b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
在內蓋構件2b的前端,形成與第1凸緣2d1一起構成圓形的凸緣部2d的大致半圓形的第2凸緣2d2。在第2凸緣2d2的前面,一體形成讓固定螺絲80貫通的板狀部2i。板狀部2i,是為了藉由固定螺絲80將內蓋構件2b的前部螺固於捲線器外殼2a而設置。板狀部2i,是為了裝設密封構件25用,而在大致C字狀的密封片裝設部2h的外側朝前方突出形成。板狀部2i,是上下長的板狀的部分,於其兩端形成供固定螺絲80貫通的1對的貫通孔2k。在貫通孔2k形成部分之間,突出量是比貫通孔2k形成部分小。即,板狀部2i的兩端呈略半圓形並以相同厚度突出,其間是比貫通孔2k的中心位置稍為朝後方凹陷地從第2凸緣2d2突出。
密封構件25,是合成樹脂製的形成C字狀的構件,為了密封內蓋構件2b及捲線器外殼2a的凸緣分割部分而設置。在捲線器外殼2a及內蓋構件2b的分割部分,是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有後述的切換構件56。
在圓筒部2e的裝設溝2f形成部分中形成內含板狀部2i的凹部2g。在此凹部2g中裝設有供防止制動構件58凹陷用的突出構件81。凹部2g,是沿著板狀部2i的輪廓凹陷形成,使上下方向的兩端部比中間部分更朝前方突出地呈略半圓形凹陷。板狀部2i,是藉由2根的固定螺絲 80,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的凹部2g。因此,在凹部2g中,供固定螺絲80螺合的螺孔2m是上下隔有間隔地配置。
本體護蓋部26,是如第3圖所示,從覆蓋後方捲線器外殼2a及內蓋構件2b裝設的構件。具體而言,本體護蓋部26,是透過姿勢配合用的密封墊26b裝設於含有竿安裝腳2c的捲線器外殼2a及形成於內蓋構件2b後部的凹陷部2n。本體護蓋部26,是具有藉由第1螺絲構件28螺固的棒狀的轂部26a。轂部26a,是從捲線器外殼2a的後部貫通第1插通孔2q朝向收納空間RA內可突出地形成。
轂部26a的先端,是貫通捲線器外殼2a的後部突出直到與保持構件27相面對的位置為止。轂部26a的先端,是藉由第1螺絲構件28被螺固於保持構件27的後端部。因此,在轂部26a的先端,形成具有母螺紋部的螺孔26d。本體護蓋部26,是在保持構件27不能移動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狀態下,藉由第1螺絲構件28螺固於保持構件27,而被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
保持構件27,是如第4圖至第6圖所示,具有:筒狀的保持部本體27a、及從保持部本體27a的外周面朝外方突出的規制部27b、及朝與保持部本體27a的外周面的規制部垂直的方向突出的1對的卡止部(第1卡止部的一例)27c。在保持部本體27a的內周面,形成:可收容第1螺絲構件28的頭部28a的圓形的頭部收容部27d、及比 頭部收容部27d小徑的貫通孔27e。這些的頭部收容部27d及貫通孔27e,是在保持構件27被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狀態下,與第1及第2插通孔2q、2j同芯配置地形成。且,在裝設有本體護蓋部26的狀態下是在轂部26a的前端面及保持構件27的後端面之間形成些為的間隙(例如,1mm~5mm的間隙)。由此,藉由第1螺絲構件28將本體護蓋部26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時,在本體護蓋部26的周緣部接觸凹陷部2n的狀態下,本體護蓋部26,是只有間隙的部分進一步朝捲線器外殼2a側插入,透過密封墊26b稍為彈性變形且無間隙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
頭部收容部27d,是具有可收容第1螺絲構件28的頭部28a地對於頭部28a稍有間隙地嵌合的內徑。貫通孔27e,是具有可保持第1螺絲構件28的軸部28b的與軸部28b的最大徑相同或稍小的內徑。規制部27b,是從偏離保持部本體27a的外周面的中心的位置呈大致矩形狀突出。規制部27b,是如第4圖所示,藉由形成於捲線器外殼2a的側壁面的段差部2s及內蓋構件2b的端面所挾持,規制與捲筒軸15不一致的方向的移動。卡止部27c,是如第5圖所示,呈棒狀朝徑方向突出,在第1螺絲構件28的軸方向隔有間隔地配置。卡止部27c,是如第4圖所示,與形成於捲線器外殼2a的側壁的被卡止部(第1被卡止部的一例)2t卡合。由此,可以將保持構件27對於捲線器外殼2a不能移動地設在收納空間RA。又,第 1螺絲構件28,是如第6圖二點虛線所示,在捲線器本體2的組裝時,使第1螺絲構件28的軸部28b不會從貫通孔27e突出的方式將軸部28b的先端保持於貫通孔27e。
在此捲線器本體2中,因為將內蓋構件2b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的固定螺絲82是被本體護蓋部26覆蓋,固定螺絲80是被轉子3覆蓋,所以螺絲類不會外露。且,安裝於本體護蓋部26用的第1螺絲構件28也被帽39覆蓋。因此,全部的螺絲構件不會露出外部而可獲得清爽的外觀。
且,因為將保持第1螺絲構件28的保持構件27對於捲線器外殼2a不能移動地配置於收納空間RA內,藉由從外部藉由工具將被保持的第1螺絲構件28固定於轂部26a的前端部,所以可以固定本體護蓋部26,長度是可以使用短的第1螺絲構件28。因此,可以容易固定本體護蓋部26,並且第1螺絲構件28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2的後部。
[紡車式捲線器的其他的結構]
轉子驅動機構5,是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具有:與固定有操作桿1的主齒輪軸10一起旋轉的平齒輪11、及與此平齒輪11嚙合的小齒輪12。小齒輪12是形成筒狀,小齒輪12的前部是貫通轉子3的中心部,被螺帽13固定於轉子3。且,小齒輪12的軸方向的中間部及後端部,是分別透過軸承14a、14b可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捲線 器本體2。
如第4圖所示,平齒輪11,是與主齒輪軸10一體或分開形成(此實施例為一體形成)。在主齒輪軸10的兩端外周面,其將套筒結合被配置於操作桿1的手把軸1a的外周側之軸翼構件1b用的結合公部10a是形成比其他的部分小徑。且,在軸翼構件1b的端部內周面,形成與結合公部10a的外周面嵌合的結合母部1c。由此,軸翼構件1b是配置成與主齒輪軸10同芯,軸翼構件1b就不易產生遊動(振動響聲)。
擺動機構6,是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在捲筒4的中心部將隔著牽引機構60連結的捲筒軸15朝前後方向移動並將捲筒4朝同方向移動用的機構。擺動機構6,是具有:在捲筒軸15的下方平行配置的螺軸21、及沿著螺軸21朝前後方向移動的滑件22、及固定於螺軸21先端的中間齒輪23。在滑件22中捲筒軸15的後端是被固定成不可旋轉。中間齒輪23是嚙合於小齒輪12。
轉子3,是如第2圖、第8圖及第9圖所示,具有:對於捲線器本體2朝前後方向的第1軸X周圍可旋轉自如的轉子本體7、及覆蓋轉子本體7後部的後側蓋構件33、及各別覆蓋第1及第2轉子臂31、32的外側面的1對的外側蓋構件34a、34b。
轉子本體7,是例如鎂合金或鋁合金製等的輕合金製,與小齒輪12不可旋轉地連結,但對於捲線器本體2可旋轉自如。轉子本體7,是具有:可將捲線器本體2的 前部也就是圓筒部2e配置於內部地形成於後部的具有凹陷部30a的筒部30、及與筒部30的後部的相面對位置連接並與筒部30隔有間隔地朝前方延伸的第1及第2轉子臂31、32。
筒部30,是在前部內周側具有圓板狀的壁部30d,在壁部30d的中心部形成有可與小齒輪12一體旋轉地連結的環狀轂部30e。在此轂部30e的中心小齒輪12的前部是不可旋轉地被卡止,藉由被螺入於小齒輪12的先端的螺帽13,轉子本體7被固定於小齒輪12。
且,轉子3,是如第9圖所示,進一步具有:設於轉子本體7且在凹陷部30a的徑方向外方在周方向隔有間隔地與第1軸X平行配置的筒狀的轂部30b、30c、及在1對的轂部30b、30c朝轂部30b、30c的突出方向(前後方向)可移動自如且與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轉子3的徑方向)不能移動地卡止的托架34c、34d、及將後側蓋構件33固定於轉子本體7的固定螺絲35a、35b。轂部30b、30c,是從轉子本體7的背面朝後方突出形成。托架34c、34d,是設於1對的外側蓋構件34a、34b,且朝向內側延伸。固定螺絲35a、35b,是在螺入轂部30b、30c且托架34c、34d卡止於1對的轂部30b、30c的狀態下,將後側蓋構件33與轉子本體7連結。
後側蓋構件33,是由凹陷部30a的周圍覆蓋轉子本體7的後部。在後側蓋構件33中,固定螺絲35a、35b貫通的貫通孔33a、33b是與轂部30b、30c相面對配置。固 定螺絲35a、35b,是沿著與第1軸X平行的軸方向配置。因此貫通孔33a、33b也沿著相同方向配置。貫通孔33a、33b,是具有可收納固定螺絲35a、35b的頭部的段差部33c、33d。由此固定螺絲35a、35b的頭部不會朝後方突出。且,在後側蓋構件33中,形成與捲線器本體2的凸緣部2d隔有0.5~1.5mm程度的些為間隙配置的圓形的開口33e。
外側蓋構件34a,是覆蓋第1轉子臂31的外方用,藉由螺入第1轉子臂31的固定螺絲36與第1轉子臂31連結。外側蓋構件34a是與後側蓋構件33及第1轉子臂31以三次元的曲線接合。因此,前後方向稍為偏離的話第1轉子臂31及後側蓋構件33之間就可能產生段差。設置於外側蓋構件34a的托架34c,是大致矩形的板狀部,基端側是由複數肋34e補強。在托架34c的先端側,形成有轂部30b貫通卡合的貫通孔34g。由此,托架34c是朝轂部30b的突出方向(前後方向)可移動自如且朝與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轉子3的徑方向)不能移動地卡止於轂部30b。外側蓋構件34a的先端部,是可配置後述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地被切成大致半圓形。
外側蓋構件34b,是覆蓋第2轉子臂32的外方用,藉由固定螺絲37及螺合於其的螺帽構件38被固定於第2轉子臂32。外側蓋構件34b也與後側蓋構件33及第2轉子臂32以三次元的曲線接合。因此,前後方向稍為偏離的話第2轉子臂32及後側蓋構件33之間就可能產生段 差。設置於外側蓋構件34b的托架34d,是大致與托架34c同樣的矩形的板狀部,基端側是藉由複數肋34f補強。在托架34d的先端側形成轂部30c貫通的卡合貫通孔34h。由此,托架34d也朝轂部30c的突出方向(前後方向)可移動自如且與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轉子3的徑方向)不能移動地卡止於轂部30c。在外側蓋構件34b的先端,形成將螺合螺帽構件38不可旋轉地卡止於固定螺絲37的卡止孔34i。固定螺絲37,也具有將外側蓋構件34b固定於轉子本體7,將後述第2導環支撐構件42可擺動自如地支撐的功能。
在此,將轂部30b、30c貫通托架34c、34d,只有規制外側蓋構件34a、34b的徑方向的移動,藉由可朝前後方向移動,當固定後側蓋構件33及轉子本體7時,與各外蓋構件33、34a、34b之間或各外蓋構件33、34a、34b及轉子本體7的段差,不需提高加工精度就可儘可能地減少。
即,在收納導環反轉機構53等的狀態下組裝轉子3時,將轂部30b、30c插通托架34c、34d的貫通孔34g、34h將托架34c、34d卡止於轂部30b、30c。在此狀態下將外側蓋構件34a、34b裝設於轉子本體7,接著將後側蓋構件33從轉子本體後方裝設。而且,藉由固定螺絲36、37使與轉子本體7的段差盡可能縮小地朝前後移動的方式將外側蓋構件34a、34b在最適合的位置固定於轉子本體7。接著,將固定螺絲35a、35b插通貫通孔33a、 33b藉由螺入轂部30b、30c而將後側蓋構件33固定於轉子本體7。這時,在外側蓋構件34a、34b或轉子本體7之間產生了段差的情況,將固定螺絲36、37稍為鬆緩就可調整外側蓋構件34a、34b的前後位置。
且,因為將轂部30b、30c卡止於朝內側延伸的托架34c、34d並藉由固定螺絲35a、35b將轉子本體7固定於後側蓋構件33及外側蓋構件34a、34b,所以不需在外側蓋構件34a、34b的角部的附近設置貫通孔。因此,將外側蓋構件34a、34b固定於轉子本體7也不易破斷且異物不易附著。
在第1轉子臂31的先端的外周側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有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先端裝設有供將釣線朝捲筒4導引用的線形滾子41。且,在第2轉子臂32的先端內周側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有第2導環支撐構件42。
在線形滾子41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2之間固定有線材為略U狀彎曲形狀的導環43。藉由這些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第2導環支撐構件42、線形滾子41及導環43構成將釣線朝捲筒4導引的導環臂44。導環臂44,是在如第2圖所示的線導引姿勢及從其反轉的線開放姿勢之間可擺動自如。
在轉子3的筒部30的內部,如第2圖所示,配置有供禁止/解除轉子3的反轉用的逆轉防止機構50。逆轉防止機構50,是具有:內輪空轉的滾子型的單向離合器 51、及將單向離合器51切換至作動狀態(反轉禁止狀態)及非作動狀態(反轉許可狀態)的切換機構52。切換機構52,是具有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的切換操作桿52a。切換操作桿52a,是如第1圖所示,藉由固定螺絲52c固定於貫通切換操作桿52a的基端部的擺動軸52b。在擺動軸52b的先端固定有無圖示的旋轉凸輪,擺動切換操作桿52a的話,藉由凸輪將單向離合器51切換成作動狀態及非作動狀態。此固定螺絲52c,是配置於被內蓋構件2b隱藏的位置。由此固定螺絲52c不會露出外部且不醒目。
在外側蓋構件34b的內部收納有導環反轉機構53,其可與操作桿1的線捲取方向的旋轉連動將導環臂44從線開放姿勢朝線捲取姿勢回復。導環反轉機構53,是具備:將導環臂44從死點朝兩側的線開放姿勢及線捲取姿勢推迫肘的節彈簧機構54、及與導環臂44的擺動連動而朝前後方向移動的移動構件55、及前述的切換構件56。肘節彈簧機構54及移動構件55的先端是卡止於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下面。移動構件55的後端是當轉子3朝線捲取方向旋轉時與切換構件56接觸並被抬起朝前方移動,使導環臂44回復至線捲取姿勢。且,移動構件55也構成轉子制動機構57,當線開放姿勢時與前述制動構件58卡合使轉子3無法旋轉地進行制動。制動構件58,是如第3圖所示,供移動構件55的先端卡合的多數的凹部58a是在周方向隔有間隔形成的環狀的彈性構件,可摩擦 卡合於裝設溝2f。
捲筒4,是如第2圖所示,配置於轉子3的第1轉子臂31及第2轉子臂32之間,隔著牽引機構60裝設於捲筒軸15的先端。捲筒4,是如第10圖所示,具有:在外周捲取釣線的捲線胴部4a、及於捲線胴部4a的後方與捲線胴部4a一體形成的筒狀的裙部4b、及設在捲線胴部4a前端的大徑的凸緣部4c。凸緣部4c,是具有:與捲線胴部4a一體形成的內凸緣部4d、及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內凸緣部4d外周側的例如硬質陶瓷製的環狀的外凸緣部4e。外凸緣部4e,是藉由凸緣固定構件9被固定於內凸緣部4d。
捲線胴部4a、裙部4b及內凸緣部4d,是如第10圖所示,例如由鍛造鋁合金而成的大小2段的圓筒狀的構件,藉由第1軸承45及第2軸承46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捲筒軸15。
捲線胴部4a,是具有:捲取釣線用的筒狀部16、及形成於筒狀部16內周側的附階段的圓板部17、及形成於內周側的前後的有底筒狀的支撐部18a、18b。在筒狀部16的前部形成供凸緣固定構件9螺入的螺絲部16a。在支撐部18a、18b的內側裝設第1軸承45及第2軸承46,第1軸承45及第2軸承46是隔著筒狀的保持構件47裝設於捲筒軸15。在捲線胴部4a的後方設有藉由與捲筒4及捲筒軸15的相對旋轉而發聲的發聲機構90。
捲筒4,是進一步具有被裝設於支撐部18b的外周面 且裝設有發聲機構90的環狀的安裝構件20。安裝構件20,是與捲筒軸15同芯配置的合成樹脂製的環狀構件,在先端具有與圓板部17的後面接觸的內凸緣部20a。內凸緣部20a的內周部是嵌合於支撐部18b的外周面。在支撐部18b的外周面裝設有供防止安裝構件20脫落用的O型環19。O型環19,是裝設在形成於支撐部18b的環狀的安裝溝18d。安裝溝18d的深側的壁部,是配置成比安裝構件20的內凸緣部20a的前方側的壁面更深側,並以彈性變形的狀態接觸安裝構件20的內凸緣部20a的後面。且,在支撐部18b的外周面,如第12圖所示,形成在周方向隔有不同間隔的複數(例如3個)圓弧狀的卡止凹部18c。在安裝構件20的內凸緣部20a的內周面形成在周方向隔有不同間隔的複數(例如3個)卡合於卡止凹部18c的圓弧狀的卡止突起20b。藉由將卡止突起20b卡合於此卡止凹部18c,就可將安裝構件20對於支撐部18b在周方向進行止轉及定位。
保持構件47,是後端部隔著墊圈24抵接於發聲機構90並藉由圓板部17朝後方按壓的筒狀的構件。保持構件47,是藉由與朝徑方向貫通形成的母螺紋部15a螺合的附六角孔螺栓的銷構件48將捲筒軸15不可旋轉地連結於捲筒軸15。
牽引機構60,是制動捲筒4的旋轉用,具有:螺合於捲筒軸15先端的牽引調整旋鈕(操作旋鈕的一例)61、及藉由牽引調整旋鈕61被按壓並制動捲筒4的制動部 62。
牽引調整旋鈕61,是如第10圖及第11圖所示,具有:螺合於捲筒軸15的圓形的旋鈕構件63、及固定於旋鈕構件63的旋鈕配件65、及與旋鈕構件63可相對旋轉自如並被旋鈕構件63按壓的按壓構件64。
旋鈕構件63,是具有:在中央部沿著徑方向形成開縫66a且設有朝與開縫66a形成方向交叉的方向(第10圖左方向)突出的旋鈕操作部66b的旋鈕蓋66、及被固定於旋鈕蓋66並與捲筒軸15螺合的旋鈕本體67。
旋鈕蓋66,是藉由2根的固定螺絲68被固定於旋鈕本體67。旋鈕蓋66,是例如合成樹脂製的構件,為了使牽引調整旋鈕61在新式樣上求得變化而覆蓋旋鈕本體67的前面的一部分。旋鈕蓋66,是在旋鈕操作部66b的周圍使旋鈕本體67露出地形成略三角形狀的開口。旋鈕蓋66,是進一步具有:覆蓋旋鈕本體67外周面及前面的外周側的蓋部66c、及從旋鈕操作部66b朝後方延伸的圓棒狀的1對的轂部66d。於此1對的轂部66d螺入固定螺絲68將旋鈕本體67固定於旋鈕蓋66。旋鈕蓋66的旋鈕操作部66b,其先端面是呈圓弧狀突出,在其中心位置形成供沿著捲筒軸15的徑方向形成的旋鈕配件65裝設用的開縫66a。在開縫66a的底部,形成供旋鈕配件65的後述腳部65b貫通的矩形的貫通孔66e。且,在旋鈕蓋66的開口的薄層部分,設有防止薄層部分的彎曲或浮上用的1對的卡止突起66f。此卡止突起66f,是卡止於旋鈕本體 67的背面。
旋鈕本體67,是構成牽引調整旋鈕61的主要部的例如合成樹脂製的構件。旋鈕本體67,是具有:被旋鈕蓋66覆蓋的圓板部67a、及一體形成於圓板部67a後部的筒狀部67b、及裝設於筒狀部67b內部的螺帽構件70。圓板部67a,是具有:前面配置於旋鈕操作部66b後方的突起部67c、及從旋鈕蓋66的蓋部66c的開口露出的露出部67d。在突起部67c形成供轂部66d貫通的貫通孔67e。貫通孔7e,是形成長圓形,且長徑的兩端是愈朝前方愈擴大地傾斜形成。由此,因為卡止供旋鈕蓋66的浮上防止用的卡止突起66f,所以即使旋鈕蓋66傾斜轂部66d也容易貫通。因此,即使在旋鈕蓋66設置浮上防止用的卡止突起,也容易進行旋鈕蓋66的安裝及取下。且,旋鈕操作部66b的周圍是比露出部67d的周緣部更圓弧狀凹陷形成。由此,旋鈕操作部66b更容易操作。
在筒狀部67b形成供收納按壓構件64用的圓形的收納空間67f。在旋鈕構件63及按壓構件64之間設有藉由牽引調整旋鈕61的轉動操作而發聲的旋鈕發聲機構(無圖示)。且,螺帽構件70,是與形成於捲筒軸15的先端的公螺紋部15b螺合,可一體旋轉且軸方向可移動自如地裝設於筒狀部67b的內部。在螺帽構件70及按壓構件64之間可壓縮地配置有供牽引力調整用的捲簧71。
旋鈕配件65,是為了防止牽引調整旋鈕61的先端部的刮傷,並為了旋鈕操作部66b的補強而設置,例如為表 面經陽極氧化處理鋁合金等的金屬板材製的構件。旋鈕配件65的厚度是1.2~1.8mm程度的均一的厚度。旋鈕配件65的前面(第10圖左側面)是沿著旋鈕蓋66的旋鈕操作部66b呈圓弧狀彎曲。旋鈕配件65,是具有:配置於開縫66a的配件本體65a、及從配件本體65a的後面朝旋鈕構件63的內部延伸的1對的腳部65b。配件本體65a的前面是稍從旋鈕蓋66的旋鈕操作部66b突出。但是,配件本體65a的前面的曲率是在途中有所變化,配件本體65a的前面的開縫66a的配置方向的兩端部是配置成比旋鈕操作部66b稍為凹陷。由此,旋鈕配件65不會突出開縫66a的兩端,釣線就不易纏繞於旋鈕配件65。旋鈕配件65,是將腳部65b貫通貫通孔66e藉由該貫通使先端塑性變形而夾箍固定於旋鈕蓋66。
藉由將這種金屬製的旋鈕配件65配置於開縫66a,就可以提高旋鈕操作部66b的強度。因此,旋鈕操作部66b的厚度可儘可能地變薄而可以提高操作性。且,因為旋鈕配件從旋鈕操作部66b的表面突出,所以可以防止旋鈕操作部66b的刮傷。例如,旋鈕操作部66b的厚度,習知需要7mm~9mm程度,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只需6mm程度的厚度。
且,因為藉由將旋鈕構件63分成旋鈕蓋66及旋鈕本體67,將旋鈕配件65裝設於旋鈕蓋66即可,所以容易裝設旋鈕配件65。且,藉由2個構件66、67合成樹脂也可以具有相異的特性。例如,容易接觸地面等的外蓋構件 藉由使用ABS樹脂等的耐衝擊力比較強者,構成功能的旋鈕本體藉由使用聚醯胺樹脂等的精度或強度比較容易維持者,就可防止因落下等所產生的損傷並可以提供具有充分的精度及強度的旋鈕構件63。
按壓構件64,是具有鍔部64a、圓筒部64b的附鍔圓筒狀的例如合成樹脂製狀的構件。按壓構件64的鍔部64a是配置於收納空間67f。鍔部64a,是藉由裝設於收納空間67f的環狀溝67g的脫落防止彈簧72在可相對旋轉自如且防止脫落狀態下與旋鈕本體67連結。在圓筒部64b形成捲簧71抵接的圓形的彈簧收納部64c。在圓筒部64b的外周面裝設有防止液體滲入制動部62的密封構件73。密封構件73,是藉由E型扣環74防止脫落,其外周面接觸凸緣固定構件9的內周面。
制動部62,是具有被收納於捲線胴部4a內部的複數(例如2枚)的牽引墊圈62a、62b。牽引墊圈62a,是接觸於按壓構件64並被按壓。牽引墊圈62a,是例如金屬製的圓板狀的構件,卡合於形成於捲筒軸15的先端部的相互平行的錐面部15c藉由捲筒軸15而不可旋轉。牽引墊圈62b,是例如石墨或毛氈(絕緣隔熱防塵板紙)製的碟片構件,對於捲筒4及捲筒軸15可旋轉自如。這些的牽引墊圈62a、62b,是藉由裝設於捲線胴部4a的內部的脫落決定彈簧75防止脫落。
發聲機構90,是如第10圖、第12圖及第13圖所示,具備: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捲筒軸15且在外周面具有 出聲用的凹凸部91a的發聲構件91、及裝設成可與捲筒4一體旋轉且當捲筒4朝釣線吐出方向旋轉時返覆抵接凹凸部91a而發聲的打擊構件92、及將打擊構件92朝向發聲構件91推迫的推迫構件93。
發聲構件91,是具備: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捲筒軸15的圓板構件95、及可旋轉地裝設於圓板構件95外周側的環狀構件96、及配置於圓板構件95及環狀構件96之間供規制環狀構件96旋轉用的旋轉規制構件97。
圓板構件95,是與不可旋轉且在藉由錐面部15c及圓形部分的段差規制朝後方移動的狀態下裝設於捲筒軸15的金屬製的環構件。圓板構件95,是具有:外周的一部分被切除的缺口部95a、及在內周側形成非圓形的非圓形孔95b。在缺口部95a卡止有旋轉規制構件97的卡止部97a。非圓形孔95b,是形成可插通於捲筒軸15的錐面部15c,並抵接於錐面部15c的後端部。由此,圓板構件95是被規制對於捲筒軸15朝後方移動。且,在圓板構件95及保持構件47的後端之間裝設有環狀的間隔片構件94(第10圖),為了規制圓板構件95的朝捲筒軸方向後方的移動,即使圓板部17被牽引機構60朝後方按壓,也可以由圓板構件95承接捲筒4整體。
環狀構件96,是在內周部從後方裝設有圓板構件95的筒狀的棘輪滾輪。環狀構件96,是具有:在筒部外周面的周方向隔有間隔設置且只容許捲筒4朝釣線吐出方向旋轉的形成鋸齒狀的作為凹凸部91a的複數鋸齒部96a、 及沿著內周面後端部的周方向形成且裝設有旋轉規制構件97的溝部96b、及在溝部96b的前側沿著內周面中央部的周方向在內側呈環狀突出形成可規制圓板構件95朝前方移動的突出部96c。環狀構件96的筒部內周側是與第2軸承46隔有間隙地配置,即環狀構件96的外徑是比第2軸承46的外徑大。
打擊構件92是鉤狀的爪構件,具有:設置於先端的爪部92a、及設置於基端使爪部92a可離合於凹凸部91a且在與捲筒軸15平行的軸周圍可擺動自如地裝設於安裝構件20的裝設部92b。打擊構件92的裝設部92b,藉由螺入安裝構件20的後端面的母螺紋部20c的螺絲形態的擺動軸98而被支撐成可擺動自如。在安裝構件20的後端面,接觸打擊構件92規制打擊構件92朝徑方向內方的過度的擺動的停止器20d、及推迫構件93的一端被卡止的卡止突起20e,是位於母螺紋部20c兩側地朝後方突出形成。
推迫構件93,是推迫打擊構件92使爪部92a接觸凹凸部91a(鋸齒部96a)的構件。推迫構件93是扭轉捲簧,具有:可捲繞於擺動軸98外周側的線圈部93a、及從線圈部93a的一端朝接線方向延伸並卡止於打擊構件92的第1卡止部93b、及位於第1卡止部93b的擺動軸98的相反側並從線圈部93a的另一端朝接線方向延伸的第2卡止部93c。第1卡止部93b是由爪部92a的徑方向外方卡止於打擊構件92。第2卡止部93c,是卡止於被設置於安 裝構件20的卡止突起20e。
旋轉規制構件97,是在朝向環狀構件96推迫的狀態下防止圓板構件95從後方脫落而裝設於環狀構件96的溝部96b並略6曲折成角形狀的金屬製的彈簧構件。旋轉規制構件97,是配置成使外周部的各頂點具有推迫力地接觸溝部96b的內周部。旋轉規制構件97的端部的一方,進一步朝軸方向前側折曲,形成卡止於圓板構件95的缺口部95a的卡止部97a。在此,旋轉規制構件97,因為其卡止部97a是卡止於不可旋轉地裝設於捲筒軸15的圓板構件95,在外周部朝向環狀構件96推迫的狀態下裝設於環狀構件96的溝部96b,所以可以規制環狀構件96對於捲筒軸15旋轉而不易旋轉。
在這種結構的發聲機構90中,當捲筒4朝釣線吐出方向旋轉時,爪部92a會返覆朝鋸齒部96a角度緩和的面抵接而發聲。且,當捲筒4朝釣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爪部92a會抵接角度急的面,抵抗旋轉規制構件97的推迫力並按壓環狀構件96而對於圓板構件95相對旋轉。因此,捲筒4朝釣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不會發聲。
且,因為在擺動軸98兩側配置推迫構件93的2個卡止部93b、93c,所以2個卡止部93b、93c不會並列於捲筒的徑方向,可以縮小發聲機構90的徑方向尺寸。因此,即使直徑比較小的捲筒,也可以輕小配置發聲機構90。
[捲線器的操作及動作]
在拋竿時將導環臂44朝線開放姿勢反轉。由此,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2擺動。在此狀態下由握持釣竿用的手食指鉤住釣線進行拋竿。如此的話釣線會藉由釣組的重量快速地放出。釣組著水後將操作桿1朝釣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藉由轉子驅動機構5將轉子3朝釣線捲取方向旋轉,使導環臂44藉由導環反轉機構53回復至線捲取姿勢並禁止轉子3的反轉,停止釣線的放出。
捲取釣線時,是將操作桿1朝釣線捲取方向旋轉。如此的話,其旋轉是通過平齒輪11、小齒輪12傳達至轉子3使轉子3旋轉。轉子3旋轉的話,被導引至線形滾子41的釣線會捲附於捲筒4。
且,牽引作動使捲筒朝釣線吐出方向旋轉的話,如前述,爪部92a返覆朝鋸齒部96a角度緩和的面抵接使發聲機構90發聲。
進一步,在轉子3中,因為將托架34c、34d設置於1對的外側蓋構件34a、34b,朝突出方向移動自如且朝與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不能移動地卡止於將此托架34c、34d設在後側蓋構件33的轂部30b、30c,所以即使後側蓋構件33或轉子本體7及外側蓋構件34a、34b之間產生偏離,也可以調整外側蓋構件34a、34b的突出方向(第1軸X方向)的位置使偏離儘可能地縮小。因此,不會導致外蓋構件33、34a、34b的成本增大,可以達成外蓋構件 33、34a、34b的新式樣效果的提高。
[捲線器本體的組裝程序]
在這種結構的紡車式捲線器中,將轉子驅動機構5或擺動機構6裝設於捲線器本體2內,並且將逆轉防止機構50裝設於圓筒部2e內。且,藉由將保持構件27的卡止部27c卡合於被卡止部2t而裝設於捲線器外殼2a。在此裝設之前,將第1螺絲構件28插入保持構件27的內部,由貫通孔27e將第1螺絲構件28的軸部28b的先端保持於第6圖的2點鎖線所示的位置。在此狀態下將內蓋構件2b覆蓋於捲線器外殼2a藉由固定螺絲80、82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接著,從捲線器外殼2a及內蓋構件2b的後方裝設本體護蓋部26。而且,利用螺絲起子或六角板手等的工具一邊按壓第1螺絲構件28一邊螺入螺孔26d,透過保持構件27將本體護蓋部26固定於捲線器外殼2a。這時,如前述,因為本體護蓋部26的轂部26a的前端面及保持構件27的後端面之間有些為的間隙,所以旋入第1螺絲構件28的話,本體護蓋部26的周緣部即使接觸凹陷部2n的緣部,也可將本體護蓋部26插入捲線器外殼2a側,使本體護蓋部26隔著密封墊26b稍為彈性變形並與捲線器外殼2a無間隙地裝設。這些的作業是完成的話,將帽39裝設於第2插通孔2j覆蓋第2插通孔2j。由此,完成捲線器本體2的組裝作業。
在第1實施例中,將保持第1螺絲構件28的保持構 件27與捲線器外殼2a分開形成,將保持構件27在收納空間RA內配置成對於捲線器外殼2a不能移動。而且,藉由將被保持的第1螺絲構件28從外部藉由工具固定於轂部26a的前端部來固定本體護蓋部26。因此,可以使用長度短的第1螺絲構件28,可以容易固定本體護蓋部26,並且第1螺絲構件28不會露出捲線器本體2的後部。
[第2實施例]
如第7圖所示,第2實施例的捲線器本體102的保持構件127,是與捲線器外殼102a一體形成。且,螺絲構件128,是使用螺入時可形成母螺紋部的攻絲小螺釘。
在第7圖中,保持構件127,是與捲線器外殼102a的例如上部或是側壁一體形成的板狀的構件。在保持構件127中,與第1及第2插通孔102q、102j同芯地形成頭部收容部127d及貫通孔127e。在頭部收容部127d中,可收容螺絲構件128的頭部128a,在貫通孔127e中可保持螺絲構件128的軸部128b。
在本體護蓋部126的轂部126a的前端面中,形成藉由螺絲構件128形成母螺紋部的螺孔126d。
即使這種結構的第2實施例,也可達成與第1實施例同樣的作用效果。此情況,因為不需要將保持構件127與捲線器外殼102a不能移動地連結所以保持構件127的結構可簡素化。
[第1及第2實施例的變形例]
(a)在前述實施例中,例示螺絲構件作為固定構件,但本發明的固定構件不限定於螺絲構件。例如,將先端具有曲折鉤部作為固定構件的卡止構件預先裝設於保持構件,在轂部形成供鉤部卡止用的被卡止溝也可以,此情況,在卡止構件的前端面形成工具卡止可能的十字或六角形的凹部即可。
(b)在前述實施例中,本體護蓋部雖也覆蓋竿安裝腳2c,但是本發明的本體護蓋部,只要是覆蓋捲線器外殼或內蓋構件地從後方裝設的話皆可以。例如,只覆蓋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也可以,將那些個別覆蓋也可以。
(c)在前述實施例中,保持構件雖對於捲線器外殼不能移動,但是不可移動地設在內蓋構件也可以。
(d)在前述實施例中,第1插通孔2q及第2插通孔2j雖同芯地相面對配置,但是不同芯也可以。
(e)在前述實施例中,第1及第2插通部雖由第1及第2插通孔2q、2j所構成,但是第1及第2插通部不是孔而是由缺口等構成也可以。
(f)在前述實施例中,雖由帽39塞住第2插通孔2j,但是不使用帽39,由制動構件58或逆轉防止機構50的單向離合器51等的捲線器所使用的其他的零件塞住第2插通孔2j也可以。
[第3實施例]
在第1及第2實施例中,中間構件也就是保持構件27、127,是供保持第1螺絲構件28用。在第3實施例中,中間構件是供將本體護蓋部固定於捲線器本體用。
如第14圖所示,捲線器外殼302a,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為例如鎂合金或鋁合金等的輕合金製,在上部一體形成朝前後延伸的T字形竿安裝腳302c。在捲線器外殼302a的收納空間RA內,設有與第1實施例同樣的轉子驅動機構、及擺動機構。在捲線器外殼302a的前端形成:構成與第1實施例同樣的無圖示圓形的凸緣部的大致半圓形的第1凸緣302d1、及比凸緣部小徑且先端開口的圓筒部。在第1凸緣302d1的上部開設有供用來固定本體護蓋部26用的第2螺絲構件(第2固定手段的一例)328裝設用的安裝孔(第2插通部的一例)302j。此安裝孔302j,是藉由第2螺絲構件328安裝本體護蓋部326之後由帽339塞住。
如第14圖所示,第2螺絲構件328,是具有:頭部328a、及比頭部328a小徑形成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328c的軸部328b。在第3實施例中,雖使用可形成母螺紋部的攻絲小螺釘,但是使用通常的螺絲也可以。在安裝孔302j中,形成軸部328b可通過的小徑的通過孔302p。在圓筒部302e的凸緣部302d側的基端部形成剖面被切成圓形狀的裝設溝302f。且,在裝設溝302f裝設彈性體製的制動構件58。且,在捲線器外殼302a的後部,在與安 裝孔302j相面對的位置,形成中間構件327可通過的通過孔302q。
內蓋構件2b,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為例如鎂合金或鋁合金等的輕合金製。
本體護蓋部326,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覆蓋捲線器外殼302a及內蓋構件2b地從後方裝設的構件。具體而言,本體護蓋部326,是隔著姿配合用的密封墊裝設在含有竿安裝腳302c的捲線器外殼302a及形成於內蓋構件後部的凹陷部302n。本體護蓋部326,是具有螺固了中間構件327的棒狀的轂部326a。轂部326a,是從捲線器外殼302a的後部貫通通過孔302q朝向收納空間RA內突出地形成。
轂部326a的先端,是貫通捲線器外殼302a的後部突出直到與中間構件327相面對的位置為止。在轂部326a的先端,藉由第3螺絲構件(第3固定手段的一例)329螺固中間構件327的後端部。在此第3實施例中,如第14圖所示,第3螺絲構件329,是與第2螺絲構件328同樣,具有:頭部329a、及比頭部329a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329c的軸部329b。且,與第2螺絲構件328同樣使用可形成母螺紋部的攻絲小螺釘。因此,在轂部326a的先端形成具有由第3螺絲構件329所形成的母螺紋部的螺孔326d。本體護蓋部326,是在中間構件327被固定的狀態下,使通過孔302q通過中間構件327及轂部326a,藉由第2螺絲構件328螺固中間構件327的前端 部,而被固定於捲線器外殼302a。
中間構件327,如第14圖所示是C字狀的構件,具有:相面對配置的第1及第2部分327a、327b、及連結兩部分327a、327b的連結部分327c。第1及第2部分327a、327b,是例如矩形板狀的部分,第1部分327a的厚度是比第2部分327b厚。在第1部分327a的外側端面(前端面)形成具有藉由第2螺絲構件328所形成的母螺紋部的螺孔327d。且,在第2部分327b形成第3螺絲構件329的軸部329b可通過的貫通孔327e。螺孔327d及貫通孔327e是配置成同芯。由此,中間構件327的安裝姿勢即使朝貫通孔327e的軸芯周圍變化也容易將第2螺絲構件328螺入螺孔327d。連結部分327c,是由一側連結第1及第2部分327a、327b。在此,連結部分327c連結第1及第2部分327a、327b的一側所形成的C字狀的中間構件327,是為了可使用螺絲起子等的工具旋轉被螺入轂部326a的第3螺絲構件329。
在本體護蓋部326的下部,如第15圖及第16圖所示形成卡止孔326e。在捲線器外殼302a的下面,在相面對於卡止孔326e的位置形成螺孔302r。在此螺孔302r中,在捲線器本體302的組裝前,六角槽頭螺絲336,是如第15圖所示從下方裝設。而且,將本體護蓋部326裝設於捲線器外殼302a及內蓋構件2b之後,如第16圖所示,在六角槽頭螺絲336的下部裝設六角板手等的工具朝鬆緩方向旋轉藉由朝向卡止孔326e進出來鉤住本體護蓋部 326的下部。由此,上部被固定的本體護蓋部326的下部被卡止,可防止本體護蓋部326的遊動(振動響聲)。
在此捲線器本體中,在本體護蓋部326的轂部326a及捲線器外殼302a的凸緣部302d之間設置中間構件327,在將預先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本體護蓋部326的狀態下,因為可以將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捲線器外殼302a,所以第2螺絲構件328的長度可以縮短。因此,可以容易固定本體護蓋部326。
[捲線器本體的組裝程序]
在這種結構的第3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中,在捲線器本體302內裝設轉子驅動機構5或擺動機構6,並且在圓筒部302e內裝設逆轉防止機構50。且,將六角槽頭螺絲336預先裝設於捲線器外殼302a的螺孔302r。這時,將本體護蓋部326從後方裝設時不會成為阻礙的方式,從捲線器外殼302a的下面不要太突出。在此狀態下將內蓋構件2b覆蓋捲線器外殼302a並藉由固定螺絲80、82固定於捲線器外殼302a。接著,從捲線器外殼302a及內蓋構件2b的後方裝設本體護蓋部326。這時,藉由第3螺絲構件329預先將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本體護蓋部326的轂部326a。而且,將中間構件327及轂部326a插入通過孔302q使中間構件327的前端部壓入直到接觸凸緣部302d的後面的位置為止。在壓入的狀態下,在安裝孔302j內配置第2螺絲構件328利用螺絲起子等的工具將第 2螺絲構件328螺入中間構件327的第1部分327a,將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捲線器外殼302a。而且,將帽339裝設於安裝孔302j並覆蓋安裝孔302j。最後,將六角板手等的工具配置於卡止孔326e,使六角槽頭螺絲336進出地朝鬆緩方向旋轉讓六角槽頭螺絲鉤住卡止孔326e。由此,捲線器本體302的組裝作業完成。
在第3實施例中,因為在本體護蓋部326的轂部326a及捲線器外殼302a之間設置中間構件327,藉由第3螺絲構件329預先將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本體護蓋部326的狀態下,可以將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捲線器外殼302a,所以即使使用第2螺絲構件328,也可以使用長度較短者。因此,可以容易固定本體護蓋部326,並且第2螺絲構件328不會露出於捲線器外殼202a的後部。
[第4實施例]
在第17圖中,第4實施例的捲線器本體402的本體護蓋部426,其轂部426a的形狀及中間構件427的形狀是與第3實施例不同。
在捲線器外殼402a形成與第3實施例同樣的裝設孔402j,通過孔402p、402q。
本體護蓋部426的轂部426a,是與第3實施例同樣貫通通過孔402q朝向收納空間RA內突出形成。在轂部426a的前端部側外周面形成環狀的被卡止溝(第2被卡止部的一例)426d。通過孔402q的徑,是與轂部426a的外 徑等同或稍大。
中間構件427,是具有彈性的合成樹脂製或是金屬製的構件,具有:與第3實施例略同樣的構造的第1部分427a、及卡止被卡止溝426d地朝上方突出的卡止突起(第3固定手段的第2卡止部的一例)429、及連結第1部分427a及卡止突起429的連結部分427c。在第1部分427a形成與第3實施例同樣的供第2螺絲構件428螺入的螺孔427d。卡止突起429,是在上部具有厚度朝向後端面變薄的傾斜面427f。
在此第4實施例中,與第3實施例相異處,是先在收納空間RA內藉由第2螺絲構件428將中間構件427固定於捲線器外殼402a的凸緣部402d的內側面。而且,將本體護蓋部426的轂部426a插入通過孔402q朝向中間構件427壓入時,轂部426a的先端接觸傾斜面427f的話,藉由傾斜面427f的作用,形成卡止突起429的中間構件427的後端部朝第17圖下方彎曲,使卡止突起429b配置於被卡止溝426d的話,藉由彈性使卡止突起429嵌人被卡止溝426d並將被卡止溝426d卡止。由此,本體護蓋部426被固定於捲線器外殼402a。
使用的話這種卡止構造的話,不需使用螺絲起子等的工具就可以固定本體護蓋部426。且,取下本體護蓋部426時,是藉由第2螺絲構件428解除中間構件427的固定即可。
[第5實施例]
在第5實施例中,是藉由第2螺絲構件的螺入狀態將卡止構造切換至卡止狀態及卡止解除狀態的結構。
在第18圖及第19圖中,本體護蓋部526,是與第4實施例同樣的構造,在轂部526a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形成被卡止溝526d。
中間構件527,是具有:與第4實施例同樣形狀的第1部分527a、及卡止突起529、及連結部分527c。其中,連結部分527c的形狀、及第2螺絲構件528不是攻絲小螺釘而是通常的圓頭螺絲的點是與第4實施例不同。因此,在第1部分527a中具有預先形成母螺紋部的螺孔527d。
中間構件527,是彈性體製的構件,連結部分527c,是具有:連結第1部分527a的第1直線部分527f、及從第1直線部分527f朝下方彎曲的彎曲部分527g、及從彎曲部分527g延伸的第2直線部分527h,卡止突起529是連結於第2直線部分527h。因此,中間構件527的連結部分527c,在自由狀態下,如第18圖所示後端側是從彎曲部527g傾斜彎曲。
捲線器本體502的捲線器外殼502a,是具有供導引中間構件527的例如外在前後隔有間隔配置的3個導引部570a、570b、570c。導引部570a,是接觸中間構件527的連結部分527c的第1直線部分527f的下面地進行導引,導引部570b,是接觸第1直線部分527f的上面地進 行導引。導引部570c,是接觸彎曲部分527g的下面地進行導引。因此,導引部570c,是沿著彎曲部分527g彎曲。又,各導引部570a、570b、570c,是從捲線器外殼502a的側壁朝向內蓋構件突出形成板狀。
藉由這種導引部570a、570b、570c、及彎曲部分527g構成卡止狀態切換部580。卡止狀態切換部580,是依據第2螺絲構件528的固定狀態,切換第3固定手段的卡止部也就是卡止突起529的卡止狀態及卡止解除狀態。
中間構件527,是自由狀態時,如第18圖所示,彎曲部分527g是沿著導引部570c配置,且第2螺絲構件528是稍為螺合於螺孔527d。此狀態是卡止解除狀態。而且,漸漸地旋入第2螺絲構件528的話,中間構件527會朝第18圖左方移動,使彎曲部分527g從導引部570c的彎曲部分脫落而接觸直線部分。此結果,如第19圖所示,彎曲部分527g成為直線,當第1部分527a接觸凸緣部502d的後面的話,卡止突起529卡止於被卡止溝526d成為卡止狀態。且,一邊按壓第2螺絲構件528一邊朝鬆緩方向旋轉的話,中間構件527是漸漸地從第19圖所示卡止狀態成為第18圖所示卡止解除狀態,解除卡止突起529及被卡止溝526d的卡止。
在此,藉由鬆緩或旋入來變更第2螺絲構件528的固定狀態,就可將中間構件527簡單切換至卡止狀態及卡止解除狀態。
[第3至第5實施例的變形例]
(a)在前述第3實施例中,將中間構件327固定於本體護蓋部326之後將本體護蓋部326插入捲線器外殼302a。但是,即使與第3實施例同樣的構造,也可插入本體護蓋部326之後將中間構件327裝設於收納供空間RA內。
(b)在前述第3實施例中,中間構件327雖形成C字狀,但是中間構件的形狀不限定於前述實施例。例如,螺孔及貫通孔非同芯配置而形成L字狀也可以。
(c)在前述第3實施例中,在通過孔302q及轂部326a之間皆具有中間構件327可通過的大的間隙,但是配置於轂部326a的通過孔302q的根部分形成比其他的部分大徑地接觸通過孔302q也可以。此情況,本體護蓋部326的遊動(振動響聲)可進一步縮小。
(d)在前述第4及第5實施例中,在轂部雖形成作為被卡止部的環狀的被卡止溝,但是被卡止部不限定於環狀溝,只要是藉由被卡止突起等的卡止部卡止的構造的話任何構造也可以。例如,由複數構件構成被卡止部也可以。
在第20圖,本體護蓋部626的轂部626a,是比如第17圖所示的轂部426a短。被卡止部626d,是由:被螺入於轂部626a的先端的螺絲構件681、及裝設於螺絲構件的軸部681b的軸環構件682所構成。由中間構件627的卡止突起629卡止此螺絲構件681的頭部681a即可。此情況,可以削減供作成溝用的成形或加工的成本。
1‧‧‧操作桿
1a‧‧‧手把軸
1b‧‧‧軸翼構件
1c‧‧‧結合母部
2‧‧‧捲線器本體
2a‧‧‧捲線器外殼
2b‧‧‧內蓋構件
2c‧‧‧竿安裝腳
2d‧‧‧凸緣部
2d1‧‧‧第1凸緣
2d2‧‧‧第2凸緣
2e‧‧‧圓筒部
2f‧‧‧裝設溝
2g‧‧‧凹部
2h‧‧‧密封片裝設部
2i‧‧‧板狀部
2j‧‧‧第2插通孔
2k‧‧‧貫通孔
2m‧‧‧螺孔
2n‧‧‧凹陷部
2q‧‧‧第1插通孔
2s‧‧‧段差部
2t‧‧‧被卡止部
3‧‧‧轉子
4‧‧‧捲筒
4a‧‧‧捲線胴部
4b‧‧‧裙部
4c‧‧‧凸緣部
4d‧‧‧內凸緣部
4e‧‧‧外凸緣部
5‧‧‧轉子驅動機構
6‧‧‧擺動機構
7‧‧‧轉子本體
7e‧‧‧貫通孔
9‧‧‧凸緣固定構件
10‧‧‧主齒輪軸
10a‧‧‧結合公部
11‧‧‧平齒輪
12‧‧‧小齒輪
13‧‧‧螺帽
14a,14b‧‧‧軸承
15‧‧‧捲筒軸
15a‧‧‧母螺紋部
15b‧‧‧公螺紋部
15c‧‧‧錐面部
16‧‧‧筒狀部
16a‧‧‧螺絲部
17‧‧‧圓板部
18a‧‧‧支撐部
18b‧‧‧支撐部
18c‧‧‧卡止凹部
18d‧‧‧安裝溝
19‧‧‧O型環
20‧‧‧安裝構件
20a‧‧‧內凸緣部
20b‧‧‧卡止突起
20c‧‧‧母螺紋部
20d‧‧‧停止器
20e‧‧‧卡止突起
21‧‧‧螺軸
22‧‧‧滑件
23‧‧‧中間齒輪
24‧‧‧墊圈
25‧‧‧密封構件
26‧‧‧防護
26‧‧‧本體護蓋部
26a‧‧‧轂部
26b‧‧‧密封墊
26d‧‧‧螺孔
27‧‧‧保持構件
27a‧‧‧保持部本體
27b‧‧‧規制部
27c‧‧‧卡止部
27d‧‧‧頭部收容部
27e‧‧‧貫通孔
28‧‧‧第1螺絲構件
28a‧‧‧頭部
28b‧‧‧軸部
28c‧‧‧公螺紋部
30‧‧‧筒部
30a‧‧‧凹陷部
30b‧‧‧轂部
30c‧‧‧轂部
30d‧‧‧壁部
30e‧‧‧轂部
30e‧‧‧環狀轂部
31‧‧‧第1轉子臂
32‧‧‧第2轉子臂
33‧‧‧後側蓋構件
33a,33b‧‧‧貫通孔
33c,33d‧‧‧段差部
33e‧‧‧開口
34a‧‧‧外側蓋構件
34b‧‧‧外側蓋構件
34c‧‧‧托架
34d‧‧‧托架
34e‧‧‧肋
34f‧‧‧肋
34g‧‧‧貫通孔
34h‧‧‧貫通孔
34i‧‧‧卡止孔
35a,35b‧‧‧固定螺絲
36‧‧‧固定螺絲
37‧‧‧固定螺絲
38‧‧‧螺帽構件
39‧‧‧帽
40‧‧‧第1導環支撐構件
41‧‧‧線形滾子
42‧‧‧第2導環支撐構件
43‧‧‧導環
44‧‧‧導環臂
45‧‧‧第1軸承
46‧‧‧第2軸承
47‧‧‧保持構件
48‧‧‧銷構件
50‧‧‧逆轉防止機構
51‧‧‧單向離合器
52‧‧‧切換機構
52a‧‧‧切換操作桿
52b‧‧‧擺動軸
52c‧‧‧固定螺絲
53‧‧‧導環反轉機構
54‧‧‧肘節彈簧機構
55‧‧‧移動構件
56‧‧‧切換構件
57‧‧‧轉子制動機構
58‧‧‧制動構件
58a‧‧‧凹部
60‧‧‧牽引機構
61‧‧‧牽引調整旋鈕
62‧‧‧制動部
62a‧‧‧牽引墊圈
62b‧‧‧牽引墊圈
63‧‧‧旋鈕構件
64‧‧‧按壓構件
64a‧‧‧鍔部
64b‧‧‧圓筒部
64c‧‧‧彈簧收納部
65‧‧‧旋鈕配件
65a‧‧‧配件本體
65b‧‧‧腳部
66‧‧‧旋鈕蓋
66a‧‧‧開縫
66b‧‧‧旋鈕操作部
66c‧‧‧蓋部
66d‧‧‧轂部
66e‧‧‧貫通孔
66f‧‧‧卡止突起
67‧‧‧旋鈕本體
67a‧‧‧圓板部
67b‧‧‧筒狀部
67c‧‧‧突起部
67d‧‧‧露出部
67e‧‧‧貫通孔
67f‧‧‧收納空間
67g‧‧‧環狀溝
68‧‧‧固定螺絲
70‧‧‧螺帽構件
71‧‧‧捲簧
72‧‧‧脫落防止彈簧
73‧‧‧密封構件
74‧‧‧E型扣環
75‧‧‧脫落決定彈簧
80‧‧‧固定螺絲
81‧‧‧突出構件
82‧‧‧固定螺絲
90‧‧‧發聲機構
91‧‧‧發聲構件
91a‧‧‧凹凸部
92‧‧‧打擊構件
92a‧‧‧爪部
92b‧‧‧裝設部
93‧‧‧推迫構件
93a‧‧‧線圈部
93b‧‧‧第1卡止部
93c‧‧‧第2卡止部
94‧‧‧間隔片構件
95‧‧‧圓板構件
95a‧‧‧缺口部
95b‧‧‧非圓形孔
96‧‧‧環狀構件
96a‧‧‧鋸齒部
96b‧‧‧溝部
96c‧‧‧突出部
97‧‧‧旋轉規制構件
97a‧‧‧卡止部
98‧‧‧擺動軸
102‧‧‧捲線器本體
102a‧‧‧捲線器外殼
102q,102j‧‧‧第2插通孔
126‧‧‧防護
126a‧‧‧轂部
126d‧‧‧螺孔
127‧‧‧保持構件
127d‧‧‧頭部收容部
127e‧‧‧貫通孔
128‧‧‧螺絲構件
128a‧‧‧頭部
128b‧‧‧軸部
202a‧‧‧捲線器外殼
302‧‧‧捲線器本體
302a‧‧‧捲線器外殼
302c‧‧‧竿安裝腳
302d‧‧‧凸緣部
302d1‧‧‧第1凸緣
302e‧‧‧圓筒部
302f‧‧‧裝設溝
302j‧‧‧安裝孔
302n‧‧‧凹陷部
302p‧‧‧通過孔
302q‧‧‧通過孔
302r‧‧‧螺孔
326‧‧‧本體護蓋部
326a‧‧‧轂部
326d‧‧‧螺孔
326e‧‧‧卡止孔
327‧‧‧中間構件
327a‧‧‧第1部分
327b‧‧‧第2部分
327c‧‧‧連結部分
327d‧‧‧螺孔
327e‧‧‧貫通孔
328‧‧‧第2螺絲構件
328a‧‧‧頭部
328b‧‧‧軸部
328c‧‧‧公螺紋部
329‧‧‧第3螺絲構件
329a‧‧‧頭部
329b‧‧‧軸部
329c‧‧‧公螺紋部
336‧‧‧六角槽頭螺絲
339‧‧‧帽
402‧‧‧捲線器本體
402a‧‧‧捲線器外殼
402d‧‧‧凸緣部
402j‧‧‧安裝孔
402p‧‧‧通過孔
402q‧‧‧通過孔
426‧‧‧本體護蓋部
426a‧‧‧轂部
426d‧‧‧被卡止溝
427‧‧‧中間構件
427a‧‧‧第1部分
427c‧‧‧連結部分
427d‧‧‧螺孔
427f‧‧‧傾斜面
428‧‧‧第2螺絲構件
429‧‧‧卡止突起
429b‧‧‧卡止突起
502‧‧‧捲線器本體
502a‧‧‧捲線器外殼
502d‧‧‧凸緣部
526‧‧‧本體護蓋部
526a‧‧‧轂部
526d‧‧‧被卡止溝
527‧‧‧中間構件
527a‧‧‧第1部分
527c‧‧‧連結部分
527d‧‧‧螺孔
527f‧‧‧第1直線部分
527g‧‧‧彎曲部分
527h‧‧‧第2直線部分
528‧‧‧第2螺絲構件
529‧‧‧卡止突起
570a‧‧‧導引部
570b‧‧‧導引部
570c‧‧‧導引部
580‧‧‧卡止狀態切換部
626‧‧‧本體護蓋部
626a‧‧‧轂部
626d‧‧‧被卡止部
627‧‧‧中間構件
629‧‧‧卡止突起
681‧‧‧螺絲構件
681a‧‧‧頭部
681b‧‧‧軸部
682‧‧‧軸環構件
[第1圖]採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紡車式捲線器的側面圖。
[第2圖]其側面剖面圖。
[第3圖]其捲線器本體的分解立體圖。
[第4圖]第2圖的IV-IV剖面圖。
[第5圖]其本體護蓋部裝設部分的分解斜視擴大圖。
[第6圖]其本體護蓋部裝設部分的剖面擴大圖。
[第7圖]第2實施例的相當於第6圖的圖。
[第8圖]其轉子的分解立體圖。
[第9圖]其轉子的側面一部分分解的剖面圖。
[第10圖]其捲筒的擴大剖面圖。
[第11圖]其捲筒的分解立體圖。
[第12圖]其發聲機構周邊的分解立體圖。
[第13圖]發聲機構的前視圖。
[第14圖]第3實施例的本體護蓋部裝設部分的剖面擴大圖。
[第15圖]說明本體護蓋部的下部的卡止方法的剖面擴大圖。
[第16圖]說明本體護蓋部的下部的卡止方法的剖面擴大圖。
[第17圖]第4實施例的相當於第14圖的圖。
[第18圖]第5實施例的卡止解除狀態的相當於第14 圖的圖。
[第19圖]第5實施例的卡止狀態的相當於第14圖的圖。
[第20圖]第4實施例的變形例的相當於第17圖的圖。
2a‧‧‧捲線器外殼
2j‧‧‧第2插通孔
2q‧‧‧第1插通孔
26‧‧‧導引
26‧‧‧本體保護部
26a‧‧‧轂部
26d‧‧‧螺孔
27‧‧‧保持構件
27a‧‧‧保持部本體
27b‧‧‧規制部
27c‧‧‧卡止部
27d‧‧‧頭部收容部
27e‧‧‧貫通孔
28‧‧‧第1螺絲構件
39‧‧‧帽

Claims (18)

  1. 一種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是被裝設於釣竿,且可朝前方吐出釣線之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具備:捲線器外殼,具有:側部開口的收納空間、及在後部與前述收納空間連通的第1插通部、及與配置於前述第1插通部相反側的前述收納空間連通的第2插通部;及內蓋構件,供塞住前述收納空間並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前述捲線器外殼;及外蓋構件,覆蓋前述捲線器外殼及內蓋構件的方式從後方裝設,具有從前述捲線器外殼的後部通過前述第1插通部朝向前述收納空間內突出的轂部;及中間構件,在前述收納空間內不可移動地設在前述捲線器外殼及前述內蓋構件的至少任一方,在前述收納空間中固定前述轂部的前端部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進一步具備保持前述轂部的前端部用的第1固定手段,前述中間構件,是保持前述第1固定手段的保持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捲線器外殼,是進一步具有可閉塞前述第2插通部用的閉塞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 本體,其中,前述第1固定手段是螺絲構件,具有:形成於基端部的頭部、及在先端部形成比前述頭部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的軸部,前述轂部,是在先端部具有供前述螺絲構件的前述公螺紋部螺合用的母螺紋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螺絲構件是攻絲小螺釘,前述母螺紋部,是由前述攻絲小螺釘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5項中任一項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保持構件,是與前述捲線器外殼分開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捲線器外殼,是具有形成於前述收納空間內部的第1被卡止部,前述保持構件,是為了對於前述捲線器外殼不可相對移動地裝設,而具有可卡止於前述第1被卡止部的第1卡止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5項中任一項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保持構件,是與前述捲線器外殼一體形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保持構件,是具有供前述螺絲構件的前述軸部貫通用的貫通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 本體,其中,前述保持構件,是進一步具有可收容前述螺絲構件的前述頭部用的頭部收容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進一步具備:將前述中間構件的前端部固定於前述捲線器外殼用的第2固定手段、及將前述轂部固定於前述中間構件的後端部用的第3固定手段。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中間構件的前端部,是藉由從前方插入的前述第2固定手段固定於前述捲線器外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第2固定手段是螺絲構件,具有:頭部、及形成比前述頭部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的軸部,前述中間構件,是具有供前述螺絲構件的前述公螺紋部螺合用的母螺紋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任一項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第3固定手段是螺絲構件,具有:頭部、及形成比前述頭部小徑且在外周部形成公螺紋部的軸部,前述中間構件的後端部,是具有供前述螺絲構件的前述軸部插通用的貫通孔,前述轂部,是在先端部具有供前述螺絲構件的前述公 螺紋部螺合用的母螺紋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螺絲構件,是攻絲小螺釘,前述母螺紋部,是由前述攻絲小螺釘形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任一項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第3固定手段,是具有被設在前述中間構件後端部的第2卡止部,前述轂部,是具有供卡止於前述第2卡止部用的第2被卡止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前述第3固定手段,是藉由將前述中間構件的前述第2卡止部彈性卡止於前述轂部的前述第2被卡止部來進行固定。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其中,進一步具備卡止狀態切換部,可依據前述第2固定手段的固定狀態切換前述第3固定手段的卡止狀態及卡止解除狀態。
TW096148281A 2006-12-21 2007-12-17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TWI407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4913A JP4804330B2 (ja) 2006-12-21 2006-12-21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06344914A JP4804331B2 (ja) 2006-12-21 2006-12-21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0476A TW200840476A (en) 2008-10-16
TWI407904B true TWI407904B (zh) 2013-09-11

Family

ID=3949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8281A TWI407904B (zh) 2006-12-21 2007-12-17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13138B2 (zh)
EP (1) EP1949787B1 (zh)
KR (1) KR101396773B1 (zh)
AT (1) ATE430471T1 (zh)
DE (1) DE602007001070D1 (zh)
MY (1) MY138861A (zh)
SG (1) SG144041A1 (zh)
TW (1) TWI4079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2416B2 (ja) * 2007-06-15 2012-03-0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5848086B2 (ja) * 2011-10-06 2016-01-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及び釣り用リール
US9055735B2 (en) * 2012-06-07 2015-06-16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and spinning-reel reel unit
JP6145606B2 (ja) 2012-12-20 2017-06-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リール本体、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046496B2 (ja) * 2013-01-07 2016-12-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14226071A (ja) * 2013-05-21 2014-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177625B2 (ja) * 2013-08-16 2017-08-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198539B2 (ja) * 2013-09-13 2017-09-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けリール
JP6352618B2 (ja) * 2013-11-19 2018-07-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9700030B2 (en) * 2013-12-10 2017-07-11 Shimano Inc. Spinning reel
JP6395383B2 (ja) * 2014-01-23 2018-09-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JP6419020B2 (ja) * 2015-04-28 2018-11-0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664975B2 (ja) * 2016-01-25 2020-03-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TWM525624U (zh) * 2016-02-26 2016-07-21 Okuma Fishing Tackle Co Ltd 捲線器之快速煞車調鈕
JP6965074B2 (ja) * 2017-09-22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6949661B2 (ja) * 2017-10-25 2021-10-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用のハンドル組立体、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76814B2 (ja) * 2017-10-30 2021-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1611981S (zh) * 2017-10-30 2018-08-27
JP7133417B2 (ja) * 2018-09-26 2022-09-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WO2020257651A1 (en) 2019-06-21 2020-12-24 Biz Outdoors, Inc. Left handed fishing reel
JP2023149353A (ja) * 2022-03-31 2023-10-1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3195A1 (en) * 2002-10-25 2004-04-28 Shimano Inc.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US20040232265A1 (en) * 2003-01-29 2004-11-25 Taisei Morise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EP1514471A1 (en) * 2003-09-10 2005-03-16 Shimano Inc.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336Y2 (ja) 1988-07-19 1994-06-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066990B2 (ja) * 1991-11-26 2000-07-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61243Y2 (ja) * 1992-03-06 1998-01-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0316430A (ja) 1999-05-10 2000-11-21 Ryobi Ltd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1069885A (ja) 1999-09-02 2001-03-21 Shimano Inc 部品組立体
JP3913510B2 (ja) * 2001-10-04 2007-05-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部品の締結構造
JP2003210081A (ja) * 2002-01-22 2003-07-29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部品組立体
JP2003225039A (ja) * 2002-02-05 2003-08-1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US20030146324A1 (en) * 2002-02-06 2003-08-07 Shih-Yuan Yeh Fishing reel with a replaceable casing
JP4015901B2 (ja) * 2002-07-31 2007-11-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04236568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06344913A (ja) 2005-06-10 2006-12-21 Hirosaki Univ フルカラー発光ダイオード
JP2006344914A (ja) 2005-06-10 2006-12-21 Sony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3195A1 (en) * 2002-10-25 2004-04-28 Shimano Inc.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US20040232265A1 (en) * 2003-01-29 2004-11-25 Taisei Morise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EP1514471A1 (en) * 2003-09-10 2005-03-16 Shimano Inc.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30471T1 (de) 2009-05-15
US7413138B2 (en) 2008-08-19
EP1949787A1 (en) 2008-07-30
TW200840476A (en) 2008-10-16
SG144041A1 (en) 2008-07-29
EP1949787B1 (en) 2009-05-06
KR101396773B1 (ko) 2014-05-19
KR20080058185A (ko) 2008-06-25
US20080149750A1 (en) 2008-06-26
MY138861A (en) 2008-08-28
DE602007001070D1 (de) 200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904B (zh) 紡車式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
CN101204146B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TWI452966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牽引機構
KR101442569B1 (ko) 스피닝 릴의 낚싯줄 안내 기구
KR101265999B1 (ko) 스피닝 릴의 드랙 기구
KR101389000B1 (ko) 양 베어링 릴의 캐스트 컨트롤 기구
KR101480287B1 (ko) 스피닝 릴의 스풀
KR20010067291A (ko) 양베어링릴의 릴 본체
KR100788101B1 (ko) 스피닝 릴의 스풀
JP4934420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8148640A5 (zh)
JP2008154482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08148641A5 (zh)
KR101403928B1 (ko) 스피닝 릴의 드랙 손잡이 조립체
KR101188627B1 (ko) 낚시용 릴의 스풀의 제동 조작 구조
JP2008148641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4381885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の制動操作構造
JP4804314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5049563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操作つまみ
JP2007000022A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9148173A5 (zh)
JP4963219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JP4381896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KR101403927B1 (ko) 스피닝 릴의 로터
JP2003284459A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