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4629B - 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4629B
TWI404629B TW098128893A TW98128893A TWI404629B TW I404629 B TWI404629 B TW I404629B TW 098128893 A TW098128893 A TW 098128893A TW 98128893 A TW98128893 A TW 98128893A TW I404629 B TWI404629 B TW I4046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resin
refractive index
experimental examp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8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2646A (en
Inventor
Hiroshi Okafuj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Ray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Rayon Co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Rayon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12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2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4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46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4Wear 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4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6Organic displays, e.g.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適合顯示器的前面板等用途的,透明性、抗反射性能、耐擦傷性優異的板狀等形狀的樹脂疊層體以及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丙烯酸系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等透明樹脂廣泛用作工業用材料、建築用材料等。特別是近年來,因其透明性以及耐衝擊性,而用作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液晶電視(television)、或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等各種顯示器的前面板。
近年來,抗反射功能已成為前面板的重要的要求性能之一,該抗反射功能是用於減少映現在前面板上的室內的螢光燈等的反射光,而更加清晰地顯示圖像的功能。抗反射功能的原理之一可列舉:藉由形成在折射率高的層表面設置折射率低的層的結構的抗反射膜,利用高折射率層所反射的光與低折射率層所反射的光之間的光程差,使其相互干涉而減少反射光。
具有此種抗反射功能的先前的抗反射膜,通常是藉由利用浸漬(dip)法在塑膠(plastic)基材上依序疊層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而製成,但該方法由於是分批(batch)式,因此生產效率低,此情況在製作抗反射膜時是導致成本加增的原因之一。另外,採用浸漬法時,膜厚會因自浸漬液提拉塑膠基板的速度等而容易出現不均,通常難以獲得均勻的奈米級(nano order)的被膜。
因此,連續地形成均勻的奈米級的抗反射膜等功能層的方法目前揭示有:將成膜於剝離材上的抗反射層(轉印層)熱轉印或感壓轉印至被轉印體表面的方法(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6-45355號公報)。然而,該方法存在如下問題:需要大型的加熱設備,加熱耗時,無法提高生產速度。此外亦存在如下問題:在基材與抗反射層(轉印層)之間容易夾雜氣泡,容易產生由異物所致的表面凹凸缺陷。
另一方面,揭示有:經由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層將抗反射層貼合於被轉印體表面,照射紫外線(UV)而使接著層固化後,將形成有抗反射層的基材膜剝離,而使該抗反射層轉印至被轉印體表面的方法(以下,稱為「UV層壓轉印法」)(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3-215308號公報)。該方法可利用較為簡便的設備以高生產性進行轉印,但於形成接著層時必須使溶劑揮發。另外,由於接著層所使用的接著劑的黏度非常高,因此存在如下問題:容易夾雜氣泡,容易產生由異物所致的表面凹凸缺陷。此外,由於是以單層來承擔硬塗(hard coat)功能與接著功能,因此有與基材的密著性不足的傾向。另外,由於接著層具有黏性(tack),因此在以滾筒(roll)狀保管轉印膜時必須貼附隔離(separator)膜,在連續生產方面步驟煩雜。
另外,揭示有:預先在基材上塗佈紫外線硬化型塗料,藉由紫外線照射使抗反射層(轉印層)轉印至被轉印體表面的UV層壓轉印法(參照日本專利特開平7-151905號公報)。該方法由於是將紫外線硬化型塗料預先塗佈於基材上,因此於使用耐溶劑性差的丙烯酸系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作為基材時,會引起由不均勻的溶解所導致的光畸變(optical distortion)。另外,並未記載形成塗佈層時的溫度、塗佈方式等詳細的製造條件。
另外,揭示有:預先將紫外線硬化型塗料塗佈於抗反射層(轉印層)上之後,再貼合於基材上並照射紫外線,而使抗反射層轉印至基材上的方法(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6-212987號公報)。該方法由於是直接將紫外線硬化型塗料塗佈於抗反射層上,因此存在如下問題:難以獲得所得疊層體的密著性,而無法提高生產性。另外,並未具體揭示形成塗佈層時塗佈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方式。
另外,揭示有:預先在膜上形成抗反射層、保護層、接著層,再使其轉印至基材上的方法(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5-96078號公報)。該方法由於抗反射層與保護層相接觸因而是對高硬度化有利的疊層結構,但為了實現高硬度化,而必須增大保護層的厚度,因此膜會因收縮而發生較大變形(翹曲),而難以形成平滑的面。
特別是在抗反射疊層體中光畸變顯著易見,因此需要提出一種外觀更優異的製造方法以及疊層體。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透明性、抗反射性能、密著性、耐擦傷性、生產性、外觀優異的板狀等形狀的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其包括:第1步驟,於在透明膜的單面上依序形成有剝離層、抗反射層、第1硬化塗膜層、以及接著層而成的轉印膜的該接著層上,塗佈無溶劑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而形成塗佈層;第2步驟,將上述塗佈層側貼附於樹脂基材上;第3步驟,使上述塗佈層中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硬化而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以及第4步驟,剝離上述透明膜而留下疊層於上述樹脂基材上的第2硬化塗膜層、接著層、第1硬化塗膜層以及抗反射層。
較好的是上述製造方法中第1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為0.5 μm~10 μm,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為0.5 μm~40 μm。
另外,較好的是上述製造方法中在第2步驟中將樹脂基材的表面溫度設為40℃~100℃,於與上述表面溫度相同的溫度下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為15 mPa.s~120 mPa.s。
另外,較好的是上述製造方法中抗反射層為大於等於2層的結構。
此外,較好的是抗反射層為單層結構,第1硬化塗膜層的折射率高於抗反射層的折射率。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翹曲少,密著性優異、且耐擦傷性亦優異的樹脂疊層體。
另外,可不揮發接著層的溶劑,而利用簡便的裝置以高生產性製造疊層體。
此外,可提供光畸變小、夾雜氣泡或異物缺陷等表面缺陷少的抗反射樹脂疊層體。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是製造在樹脂基材表面的至少單面上依序疊層有第2硬化塗膜層、接著層、第1硬化塗膜層、抗反射層而成的樹脂疊層體的方法。
硬化塗膜層是提高樹脂疊層體表面的耐擦傷性的層,其是由帶來此耐擦傷性的各種硬化性化合物的硬化性混合物硬化成膜狀而成的層。成為第1硬化塗膜層的原料的硬化性混合物可列舉:如下述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包含自由基(radical)聚合系硬化性化合物的硬化性混合物,包含烷氧基矽烷、烷基烷氧基矽烷等縮合聚合系硬化性化合物的硬化性混合物。該些硬化性化合物較好的是例如藉由照射電子束、放射線、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或者藉由加熱進行硬化。該些硬化性化合物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將多種具有硬化性的化合物組合使用。此外,在單獨使用硬化性化合物時為方便起見亦稱為「硬化性混合物」。
第2硬化塗膜層是藉由使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硬化而獲得的。本發明中,就生產性以及物性的觀點而言,第2硬化塗膜層較好的是藉由紫外線進行硬化。以下,對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進行說明。
就生產性的觀點而言,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較好的是使用包含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化合物、以及光起始劑的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
例如,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化合物主要可列舉:由1莫耳多元醇與大於等於2莫耳的(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而獲得的酯化物,由多元醇與多元羧酸或其酸酐與(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而獲得的酯化物等。
另外,由1莫耳多元醇與大於等於2莫耳的(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而獲得的酯化物的具體例可列舉: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烷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五聚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七(甲基)丙烯酸酯等大於等於3官能的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並且,在多元醇與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以及(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而獲得的酯化物中,多元醇與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以及(甲基)丙烯酸的較好的組合,例如可列舉:丙二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丙二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丙二酸/甘油/(甲基)丙烯酸、丙二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丁二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丁二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丁二酸/甘油/(甲基)丙烯酸、丁二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己二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己二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己二酸/甘油/(甲基)丙烯酸、己二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戊二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戊二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戊二酸/甘油/(甲基)丙烯酸、戊二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癸二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癸二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癸二酸/甘油/(甲基)丙烯酸、癸二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甘油/(甲基)丙烯酸、反丁烯二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甘油/(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三羥甲基乙烷/(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甘油/(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等。
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甲基)丙烯醯氧基的化合物的其他例可列舉:使每1莫耳的藉由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亞甲基雙(環己基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二異氰酸酯的三聚化而獲得的聚異氰酸酯,與大於等於3莫耳的(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甲氧基丙酯、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甲基)丙烯醯胺、1,2,3-丙三醇-1,3-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3-丙烯醯氧基-2-羥丙酯等具有活性氫的丙烯酸系單體進行反應而獲得的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三(2-羥基乙基)異三聚氰酸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甲基)丙烯醯氧基伸乙基]異三聚氰酸酯;環氧聚(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此處所謂「(甲基)丙烯酸」是指「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
另外,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的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較好的是巨單體(micro monomer),更好的是胺基甲酸酯系巨單體。藉由使用該些巨單體,可減少疊層體的翹曲。
光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乙偶姻(acetoin)、丁偶姻(butyroin)、二甲基苯偶姻(toluoin)、二苯甲醯(benzil)、二苯甲酮、對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苯甲醯甲酸甲酯 (methyl phenylglyoxylate)、苯甲醯甲酸乙酯(ethyl phenylglyoxylate)、4,4'-雙(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羰基化合物;一硫化四甲基秋蘭姆(tetramethylthiuram monosulfide)、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等硫化合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苯甲醯基二乙氧基氧化膦等磷化合物等。
至於光起始劑的添加量,就藉由照射紫外線的硬化性的觀點而言,於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100重量%(重量百分比)中,較好的是大於等於0.1重量%,就維持硬化塗膜層的良好的色調的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小於等於10重量%。另外,光起始劑可併用2種或2種以上。
可視需要向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中更添加光滑性提昇劑、均化劑(leveling agent)、無機微粒子、光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類光穩定劑(HALS,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等)等各種成分。就積層體的透明性的觀點而言,上述成分的添加量於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100重量%中較好的是小於等於10重量%。
第1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較好的是0.5 μm~10 μm,更好的是膜厚為1 μm~7 μm。在此範圍內,具有充分的表面硬度,且由塗膜層所引起的膜的翹曲亦較少,外觀亦良好。
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較好的是0.5 μm~40 μm,更好的是膜厚為3 μm~30 μm。在此範圍內,具有充分的表面硬度,且由硬化塗膜層所引起的疊層體的翹曲亦較少。另外,亦無由異物或氣泡的夾雜所致的表面外觀缺陷。
上述膜厚可藉由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壓輥的壓力、壓製速度等進行調整。另外,上述硬化性混合物含有溶劑時,可藉由規定固體成分濃度來調整膜厚。
抗反射層若是具有將反射光抑制在樹脂疊層體表面的入射光的小於等於20%、更好的是小於等於10%、尤其好的是小於等於5%的功能的層,則可由任意材料構成。為了賦予此種功能,例如可列舉將2種或2種以上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膜形成疊層結構的方法等各種方法。若抗反射層大於等於2層,則容易降低反射率,故而較好。
在將2種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膜形成疊層結構時,各膜的折射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好的是:面向空氣的最表面是折射率為1.3~1.5左右的低折射率層,存在於低折射率層的基材側的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為1.6~2.0。若各膜的折射率在此範圍內,則可充分抑制入射光的反射光。
低折射率層、高折射率層的膜厚並無特別限定,分別較好的是50 nm~200 nm,更好的是70 nm~750 nm。若在此範圍內,則可充分抑制肉眼可見的波長的反射光。
另外,可將第1硬化塗膜層設為折射率高於抗反射層的高折射率硬塗層,將抗反射層設為低折射率層的單層。此情況下,較好的是面向空氣的最表面是折射率為1.3~1.5左右的低折射率層,第1硬化塗膜層的折射率為1.6~2.0。若在此範圍內,則可充分抑制入射光的反射光。如此抗反射層為單層結構,第1硬化塗膜層的折射率高於抗反射層的折射率,則可容易地使可見光區域的波長的光的反射率達到小於等於一定值,因此可抑制反射光的特定顏色變得顯眼。
上述低折射率層、高折射率硬塗層的膜厚並無特別限定,低折射率層的膜厚較好的是50 nm~200 nm,更好的是70 nm~150 nm。另外,高折射率硬塗層的膜厚較好的是膜厚為0.5 μm~10 μm,更好的是膜厚為1 μm~7 μm。在此範圍內,具有充分的表面硬度,且由塗膜層所引起的膜的翹曲亦較少,外觀亦良好。
另外,將第1硬化塗膜層設為高折射率硬塗層,將抗反射層設為低折射率層的單層時,就抑制莫而干擾紋(moire pattern)的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下述的接著層的折射率為高折射率硬塗層的折射率與樹脂基材的折射率的中間值。
形成低折射率層的成分較好的是折射率為1.3~1.5左右的成分,例如可列舉包含烷氧基矽烷、烷基烷氧基矽烷等縮合聚合系硬化性化合物的以矽氧烷(siloxane)鍵為主體的層,其具體例可列舉:由矽氧烷系樹脂的一部分矽氧烷鍵被氫原子、羥基、不飽和基、烷氧基等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等所形成的層。
另外,就實現進一步的低折射率化的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向矽氧烷系樹脂的層中添加膠體氧化矽(colloidal silica)。膠體氧化矽是將多孔質氧化矽及/或非多孔質氧化矽的微粒子分散於分散介質中而形成的膠體溶液。其中,多孔質氧化矽是粒子內為多孔性或中空,內部含有空氣的低密度氧化矽。多孔質氧化矽的折射率為1.20~1.40,低於通常的氧化矽的折射率1.45~1.47。因此,於本發明中為了使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降低,更好的是使用多孔質氧化矽。
此外,亦可向下述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中添加膠體氧化矽並使之硬化,而形成低折射率層。另外,亦可使用表面經矽烷偶合劑(silane coupling agent)處理的膠體氧化矽。
該些硬化性化合物例如可藉由照射電子束、放射線、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或藉由加熱進行硬化。該些硬化性化合物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將多種具有硬化性的化合物組合使用。
形成高折射率層的成分較好的是折射率為1.6~2.0左右的成分。可使用自身會水解形成金屬氧化物,且形成緻密的膜的金屬醇鹽。此金屬醇鹽較好的是以如下的化學式表示:
M(OR)m
(化學式中,M表示金屬,R表示碳數為1~5的烴基,m表示金屬M的原子價(3或4))。金屬M合適的是鈦、鋁、鋯(zirconium)、錫等,特別合適的是鈦。金屬醇鹽的具體例可列舉:甲醇鈦、乙醇鈦、正丙醇鈦、異丙醇鈦、正丁醇鈦、異丁醇鈦、乙醇鋁、異丙醇鋁、丁醇鋁、第三丁醇鋁、第三丁醇錫、乙醇鋯、正丙醇鋯、異丙醇鋯、正丁醇鋯等。
另外,就實現進一步的高折射率化的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向形成金屬氧化物的金屬醇鹽中添加氧化鋯(ZrO2 )、二氧化鈦(TiO2 )、氧化鈮(NbO)、氧化銦錫(Indium Doped Tin Oxide,ITO)、氧化銻錫(Antimony Doped Tin Oxide,ATO)、二氧化銻(SbO2 )、三氧化二銦(In2 O3 )、二氧化錫(SnO2 )及氧化鋅(ZnO)中的至少一種的高折射率的金屬氧化物微粒子。
此外,亦可向上述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中添加高折射率的金屬氧化物微粒子並使之硬化,而形成高折射率層。另外,亦可使用表面經處理的高折射率的金屬氧化物微粒子。
該些硬化性化合物例如可藉由照射電子束、放射線、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或者藉由加熱進行硬化。該些硬化性化合物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將多種具有硬化性的化合物組合使用。
另外,不使用微粒子的高折射率化的方法可列舉:使用具有芴骨架、硫原子、氟以外的鹵素原子、芳香族骨架等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有機化合物。具有芴骨架的有機化合物可列舉芴丙烯酸酯(fluorene acrylate)。
其次,接著層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系樹脂、氯化烯烴系樹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順丁烯二酸系樹脂、氯化橡膠系樹脂、環化橡膠系樹脂(cyclized rubber resin)、聚醯胺系樹脂、苯並呋喃-茚系樹脂(coumarone-indene resin)、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丁醛樹脂(butyral resin)、松香系樹脂(rosin resin)、環氧系樹脂等熱塑性樹脂。
較好的是在聚醯胺樹脂中混合丁醛樹脂、松香系樹脂、及環氧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構成。或者可為在聚胺基甲酸酯樹脂中混合丁醛樹脂、松香系樹脂、及環氧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構成,另外亦可為在聚醯胺樹脂與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的混合物中混合丁醛樹脂、松香系樹脂、及環氧系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構成。於任一情況下,均可獲得在低溫下亦可接著的接著層。此外,接著層的形成可藉由其公知的方法來形成。
由於接著層包含熱塑性樹脂,表層不具有黏性,並且由於下述轉印膜能夠以滾筒形狀加以保管,因此適合連續生產,生產性良好。
可將上述樹脂溶解於溶劑而製成接著劑,並使用該接著劑來形成接著層。此時,若溶劑滲透至第1硬化塗膜層而接著層與硬化塗膜層的界面消失,則不會產生莫而干擾紋的缺陷,故而較好。
另外,向接著層中添加高折射率的微粒子等,可使該接著層折射率成為上述高折射率硬塗層的折射率與樹脂基材的折射率的中間值。
樹脂基材例如可列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單元為主要構成成分的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成形品。另外,亦可向樹脂基材中添加著色劑或光擴散劑等。就機械強度的觀點而言,樹脂疊層體的厚度較好的是大於等於0.2 mm;就生產性的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小於等於10 mm。
另外,對於該樹脂疊層體,視需要例如亦可在抗反射層的表面設置防污膜等其他功能層。例如在形成防污膜時,可列舉:將市售的防污塗料塗佈於樹脂基材上使其乾燥而形成防污膜的方法(濕式法),或者蒸鍍法或濺鍍(sputtering)法等物理氣相沈積法等。另外,抗反射層的表面可為平坦狀,亦可為糙面(mat)狀。
接著,對本發明之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是使用轉印膜來獲得疊層體的方法,與先前的浸漬(dipping)法、輥塗法、旋塗法等依次製膜的方法相比,就生產性、表面外觀的觀點而言較為有利。
以下對轉印膜進行詳細說明。
透明膜可利用公知的膜。另外,若為具有剝離性的膜則較好,但若剝離性不充分時,則可在膜的表面設置剝離層。
透明膜例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苯乙烯膜、聚醯胺膜、聚醯胺醯亞胺膜、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等合成樹脂膜,乙酸纖維素膜等纖維素(cellulose)系膜,透明紙(cellophane paper)、格拉辛紙(glassine paper)等洋紙、日本紙等膜狀物,或者該些的複合膜狀物、複合片狀物等,或在該些上設置剝離層而獲得的膜等。此透明膜是可透射活性能量線的膜。
透明膜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制,就可容易地製造無皺褶或龜裂等的轉印膜的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大於等於4 μm,更好的是大於等於12 μm,尤其好的是大於等於30 μm,另外,較好的是小於等於500 μm,更好的是小於等於150 μm,尤其好的是小於等於120 μm。
為了提高該些透明膜的剝離性而形成剝離層。剝離層的形成材料可適當選擇使用公知的形成剝離層的聚合物(polymer)或蠟(wax)等。剝離層的形成方法例如可列舉:單獨使用石蠟(paraffin wax)、丙烯酸系、胺基甲酸酯系、矽系、三聚氰胺系、脲系、脲-三聚氰胺系、纖維素系、苯並胍胺(benzoguanamine)系等的樹脂及界面活性劑,或者以該些物質的混合物作為主成分而溶解於有機溶劑或水中,並將所得的塗料藉由凹板印刷法(gravure printing)、網版印刷法(screen printing)、套版印刷法(offset printing)等通常的印刷方法塗佈於基礎膜(base film)上,再進行乾燥(若為熱硬化性樹脂、紫外線硬化性樹脂、電子束硬化性樹脂、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等硬化性塗膜則是進行硬化)而形成剝離層。剝離層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制,可適當採用0.1 μm~3 μm左右的範圍內的厚度。在剝離層過薄時,會變得難以剝離,反之在剝離層過厚時,則會變得過於容易剝離而在轉印前引起膜上的各層的脫離,因此欠佳。
接著,藉由公知的塗佈層形成方法在剝離層上依次疊層上述的抗反射層、第1硬化塗膜層、接著層,而製作轉印膜。此轉印膜通常捲繞成滾筒狀。
將轉印膜捲繞成滾筒狀時,可製作:以使形成有上述的抗反射層、第1硬化塗膜層、接著層(以下,一併稱為「轉印層」)的一側位於內側的方式捲繞而成的轉印膜,以及以使該側位於外側的方式捲繞而成的轉印膜。藉由分開使用該些2種捲繞而成的轉印膜,可抑制所得的疊層體的翹曲。
例如,第2硬化塗膜層在紫外線硬化時所伴隨的聚合收縮較大,樹脂基材的該硬化塗膜層側以成為圓弧內側的方式翹曲時,藉由使用以使轉印層位於內側的方式捲繞的轉印膜,可抑制所得的疊層體的翹曲。此處所謂「圓弧」,是指「翹曲成圓弧狀的疊層體的此圓弧」。
另外,在將藉由澆鑄聚合法(cast polymerization method)在單面上設置硬化塗膜(硬塗)層的疊層體用作樹脂基材時,有時會產生硬塗層側成為圓弧外側的翹曲。此時,在未設置硬塗層的面側形成轉印層時,使用以使轉印層位於內側的方式捲繞的轉印膜,再適當使用上述的硬化收縮極小的胺基甲酸酯系巨單體等,而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藉此可抑制所得的疊層體的翹曲。
藉由使用此種方法,即便在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較厚的情況下,亦可簡便地製作翹曲較小的疊層體。
第1步驟:在所得的轉印膜的該接著層上塗佈無溶劑型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而形成塗佈層。此處,無溶劑型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中的溶劑的含量相對於該混合物而小於1重量%。
塗佈層的形成方法較好的是:藉由輥塗、硬塗、狹縫模等,以沿著與膜的行進方向(抽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成線狀的方式塗佈無溶劑型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而形成塗佈層。即較好的是:令用以塗佈上述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供給部與膜的行進方向垂直、且與膜的塗佈面平行地移動,同時進行塗佈。至於在膜上形成塗佈層的方法,若以與膜的行進方向平行且成線狀的方式進行塗佈,則有時會因基材的不均勻的溶解而產生光畸變。
另外,為了防止貼合時進入空氣(air),較好的是在膜上塗佈過量的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
接著,在第2步驟中將上述塗佈層側貼附於樹脂基材上。其貼附的方法可列舉:使用橡膠輥進行壓接的方法。
形成有塗佈層的膜與樹脂基材進行貼合的方法可列舉:在分別輸送膜、樹脂基材的狀態下使用上述的橡膠輥進行壓接貼合的方法,在將膜與樹脂基材重疊的狀態下使用上述的橡膠輥進行壓接貼合的方法等。前者的在分別輸送膜、樹脂基材的狀態下進行貼合的方法,較好的是在連續方式時採用;另外,後者的在將膜與樹脂基材重疊的狀態下使用橡膠輥進行壓接貼合的方法,較好的是在分批方式時等採用。
另外,對上述的塗佈層的形成方法中所闡述的「以沿著與膜的行進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成線狀的方式塗佈」進行詳細闡述。
採用在分別輸送膜、樹脂基材的狀態下使用上述的橡膠輥進行壓接貼合的方法時,由於膜與樹脂基材的行進方向相同,因此是指以沿著與膜、樹脂基材的行進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成線狀的方式進行塗佈。
另一方面,採用在將膜與樹脂基材重疊的狀態下使用橡膠輥進行壓接貼合的方法時,所謂膜的行進方向,是與樹脂基材重疊一體化並進行輸送的方向,由於與樹脂基材的行進方向相同,因此,此處為方便起見記載為膜的行進方向。預先在上述接著層上,以沿著與該膜的行進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成線狀的方式塗佈上述混合物,而形成塗佈層。
第2步驟中較好的是將樹脂基材的表面溫度設為40℃~100℃。在該範圍的溫度下,密著性良好,無由基材的過度溶解所致的硬度降低,塗膜的黃變亦較少。樹脂基材的表面溫度可藉由加熱部的設定溫度、加熱時間等來進行調整。樹脂基材的溫度的測定方法可列舉:非接觸型表面溫度計等公知的方法。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較好的是於與樹脂基材的表面溫度相同的溫度下的黏度為15 mPa.s~120 mPa.s。在此範圍內,密著性良好,亦無光畸變。可藉由適當調整上述組成物的組成或溫度來達到上述的黏度範圍。另外,亦無因夾雜氣泡所致的表面外觀缺陷。另外,黏度可根據上述硬化性混合物的組成等來進行調整。
在上述第2步驟中將轉印膜貼附於模上後,進行第3步驟:經由轉印膜照射活性能量線,使上述塗佈層中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硬化,而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活性能量線較好的是如上所述的紫外線。於照射紫外線的情況下,使用紫外線燈(lamp)即可。紫外線燈例如可列舉:高壓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螢光紫外線燈等。由照射紫外線所致的硬化,可經由轉印膜在1個階段中進行,或者亦可分成2個階段即經由轉印膜進行第1階段的硬化(第3步驟),剝離透明膜(第4步驟),然後再照射紫外線進行第2階段的硬化等來實施硬化。於使用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以外的硬化型樹脂時,例如藉由適當選擇電子束、放射線等活性能量線,經由轉印膜進行照射而進行硬化即可。
本發明中,在第3步驟中使硬化性混合物硬化而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後,進行第4步驟:剝離轉印膜的透明膜,而留下設置於樹脂基材上的第2硬化塗膜層、接著層、第1硬化塗膜層以及抗反射層。即形成轉印膜的接著層、第1硬化塗膜層、以及抗反射層轉印至樹脂基材上的第2硬化塗膜層上而成的樹脂疊層體。另外,剝離層殘留在透明膜側。
藉由上述方法而獲得的樹脂疊層體適合顯示器的前面板等用途。
[實驗例]
以下,藉由實驗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些實驗例。此處,實驗例、比較例中所使用的化合物的簡稱如下。
「TAS」:丁二酸/三羥甲基乙烷/丙烯酸的莫耳比為1:5:4的縮合混合物(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C6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M305」: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M-305(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M309」: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M-309(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M400」: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M-400(東亞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ART RESIN SUX-1」:胺基甲酸酯系巨單體(根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Optool AR」:氟系低折射率丙烯酸酯、固體成分濃度15重量%、甲基異丁基酮溶液(Daikin Chemicals Sale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OGSOL EA-F5010」:含芴骨架的丙烯酸酯(Osaka Gas Chemical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Dianal BR-80」:丙烯酸系樹脂(三菱麗陽(Mitsubishi Ray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DAROCUR 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Ciba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Irgacure 184」: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Ciba Japa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Acrylite EX001」:丙烯酸系樹脂板(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Acrylite MR100」:單面附帶硬塗層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此外,實驗例中物性的評價是基於下述方法而進行。
<黏度測定方法>
測定各溫度下B型黏度計的旋轉數為6 rpm時的黏度。此外,黏度是在與基材溫度相同的溫度下進行測定。
<樹脂基材的溫度測定>
對基材進行加溫預備加熱,並利用非接觸型表面溫度計(CHIN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袖珍(handy)形放射溫度計IR-TA)進行測定。
<總光線透射率及霧度>
使用日本電色製造的HAZE METER NDH2000(商品名),依據JIS K7361-1所示的測定方法,測定總光線透射率,並依據JIS K7136所示的測定方法測定霧度。
<耐擦傷性>
根據擦傷試驗前後的霧度的變化(△霧度)來進行評價。即,將安裝有#000的鋼絲絨(steel wool)的直徑為25.4 mm的圓形墊(pad)放置於疊層體的硬化塗膜層表面,在500 g的負重下對20 mm的距離來回擦傷10次,並根據下式(1)求出擦傷前與擦傷後的霧度值之差值。
[△霧度(%)]=[擦傷後的霧度值(%)]-[擦傷前的霧度值(%)] (1)
另外,計數試驗後的樣品(sample)的傷痕條數。
<抗反射性能評價>
利用砂紙(sand paper)對片材的背面進行粗面化處理後進行消光,再藉由黑色噴霧進行塗佈,將其作為樣品,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製作所公司製造、「U-4000」),在入射角為5°、波長為380 nm~780 nm的範圍內依據JIS R3106所示的測定方法測定樣品表面的反射率。
<密著性評價>
藉由百格試驗(Cross Cut Test)(JIS K5600-5-6)進行評價。重複4次試驗,並算出4次試驗中各25個部位中未剝離而殘留的部位的個數的合計。
<表層的外觀評價>
目視確認樣品表面有無氣泡、異物。
○:未夾雜氣泡、無異物
△:未夾雜氣泡、有異物
×:夾雜氣泡、有異物
<光畸變>
目視確認樣品有無畸變。
○:無畸變
×:有畸變。
<樹脂疊層體的翹曲評價>
測定在80℃的環境下放置15小時後的30 cm×30 cm的樹脂疊層體的翹曲量。此外,翹曲量是將樣品放置在平板上,並測定自平板起至發生翹曲的樣品為止的距離。
○:翹曲量小於等於5 mm
×:翹曲量大於等於5 mm
<折射率及膜厚測定方法>
使用(Metricon公司製造、膜厚-折射率測定裝置、Model 2010、稜鏡耦合器(Prism Coupler)),對抗反射層、硬化塗膜層測定於594 nm雷射光下的折射率及膜厚。
<膜厚測定方法>
不測定折射率的樣品的膜厚測定,是利用切片機(microtome)切出厚度為100 nm的樣品,再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是使用日本電子製造的(JEOL)JEM-1010進行測定。
[實驗例1]
在抗反射轉印膜(尾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STEP PAR-1,依序疊層有膜(PET膜)、剝離層、抗反射層、硬化塗膜層、接著層)的接著層側,以與膜的行進方向垂直、且成線狀的方式塗佈包含由35重量份的TAS、30重量份的C6DA、10重量份的M305、25重量份的M400、2重量份的DAROCUR TPO所組成的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塗料,並使用棒塗機(bar coater)(50號)形成面狀塗佈層。此外,不是直接使用捲繞成滾筒狀的抗反射轉印膜,而是使用自捲繞成滾筒狀的抗反射轉印膜切出一部分並以平面狀進行保管的抗反射轉印膜。
接著,在加溫至60℃的板厚為2 mm的丙烯酸系樹脂基材(Acrylite EX001)上,以形成有上述塗佈層的抗反射轉印膜的塗佈層朝向該樹脂基材側的方式重疊上述轉印膜,然後以一定速度使其通過經固定的JIS硬度為40°的橡膠輥的下方(上述膜的行進方向),以使含有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塗膜的厚度達到15 μm的方式將過量的塗料擠出,同時以使其不含氣泡的方式進行壓接。
此外,含有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塗膜的厚度是由該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供給量以及展開面積而算出的。
接著,在加溫至60℃的狀態下,經過120秒後,經由上述轉印膜以2.5 m/min的速度通過功率為9.6 kW的金屬鹵化物燈下20 cm的位置,同時照射紫外線,進行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硬化而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
其後,將上述轉印膜剝離後,抗反射層、第1硬化塗膜層、接著層全部轉印至第2硬化塗膜層上,而獲得具有抗反射層、第1硬化塗膜層、接著層、第2硬化塗膜層、以及丙烯酸系樹脂基材的構成的樹脂疊層體。所得的樹脂疊層體的第1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為2 μm,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為13 μm。
所得的抗反射疊層體的總光線透射率為94%、霧度為0.2%,透明性優異,無光畸變所伴隨的外觀不良。並且,沒有由異物所致的外觀缺陷、夾雜氣泡等,而具有良好的表層。抗反射層在擦傷後的霧度增加量為0.1%,傷痕條數為3條。最小反射率在580 nm的波長下為1%。另外,進行密著性試驗的結果為:塗膜無剝離且密著性良好。進行翹曲試驗的結果為:翹曲量小於5 mm。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2]
在實驗例1中,將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3]
在實驗例1中,將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4]
在實驗例1中,將樹脂基材的溫度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5]
在實驗例1中,將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6]
在實驗例1中,將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7]
在實驗例1中,將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8]
在實驗例7中,將樹脂基材的溫度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7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9]
在實驗例1中,將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10]
在實驗例1中,將抗反射轉印膜變更成(尾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STEP PAR-2:依序疊層有膜(PET膜)、剝離層、抗反射層、硬化塗膜層、接著層),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11]
在實驗例1中,將樹脂基材變更成2 mm厚的聚碳酸酯樹脂(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Panlite AD-5503),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結果示於表1。
[實驗例12]
在實驗例1中,將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小於3 μm,因此其硬度低於實驗例1。另外,與實驗例1不同的是表層產生異物缺陷。結果示於表2。
[實驗例13]
在實驗例1中,將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大於等於30 μm,因此與實驗例1不同而產生翹曲。結果示於表2。
[實驗例14]
在實驗例1中,將基材的表面溫度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基材表面溫度小於40℃,因此其密著性低於實驗例1。結果示於表2。
[實驗例15]
在實驗例1中,將基材的表面溫度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基材表面溫度大於等於100℃,因此引起基材的過度溶解而導致其硬度低於實驗例1。另外,由於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小於等於15 mPa.s,因此與實驗例1不同而產生光畸變。結果示於表2。
[實驗例16]
在實驗例1中,將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組成變更成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大於等於120 mPa.s,因此其密著性低於實驗例1。另外,與實驗例1不同的是表層產生異物缺陷。結果示於表2。
[實驗例17]
在實驗例1中,進行加溫將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變更成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紫外線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小於等於15 mPa.s,因此與實驗例1不同而產生光畸變。
[實驗例18]
在實驗例1中,以與膜的行進方向平行、且成線狀的方式進行塗佈,並使用50號棒塗機形成面狀塗佈層,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在使用棒塗機形成面狀塗佈層時,形成有部分未塗佈的部位。因此在該樹脂疊層體中,與實驗例1不同而產生條紋狀光畸變。結果示於表2。
[實驗例19]
在實驗例1中,將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組成變更成如表3所示,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大於等於30 μm,但由於使用胺基甲酸酯巨單體(ART RESIN SUX-1),因此未產生翹曲。結果示於表3。
[實驗例20]
在實驗例13中,使用根據以下內容將抗反射轉印膜捲繞至紙管上而形成滾筒狀者,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3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
.紙管:直徑為6英吋(inch)
.PET基材厚度:100 μm
.捲繞長度:500 m
.轉印層的捲繞方向:以轉印層位於內側的方式捲繞
即便第2硬化塗膜層的厚度大於等於30 μm,樹脂疊層體亦不產生翹曲。結果示於表3。
[實驗例21]
在實驗例20中,使用Acrylite MR100作為樹脂基材,在其未形成硬塗層的面上,經由如表3所示的膜厚、組成的第2硬化塗膜層將轉印層進行轉印,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20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成功消除了Acrylite MR100自身的翹曲、即抗反射層形成面側成為圓弧內側的翹曲。結果示於表3。
[實驗例22]
在實驗例21中,將轉印層的捲繞方向設為滾筒的外側,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2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與實驗例21不同的是無翹曲的抑制效果,疊層體產生翹曲。結果示於表3。
[實驗例23]
將實驗例1中的抗反射轉印膜變更成僅具有低折射率層的以下的單層抗反射膜,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
(低折射率塗料的製備)
向Optool AR(固體成分濃度為15重量%)中添加MIBK(甲基異丁基酮),稀釋為固體成分濃度為1重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Optool AR的固體成分,添加5重量份的Irgacure 184,而製備低折射率塗料。
(高折射率塗料的製備)
向OGSOL EA-F5010中添加MIBK(甲基異丁基酮),稀釋為固體成分濃度為50重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OGSOL EA-F5010的固體成分,添加5重量份的Irgacure 184,而製備高折射率塗料。
(接著層形成塗料的製備)
將50重量份的Dianal BR-80與166重量份的氧化鋯溶膠(Sumitomo Osaka Cement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固體成分濃度(氧化鋯)為30重量%的甲基乙基酮分散溶膠)混合,進而添加MIBK(甲基異丁基酮)並製備成固體成分濃度(相對於Dianal BR-80與氧化鋯的固體成分合計100重量份)為2重量%。
(單層抗反射轉印膜的製作)
使用4號棒塗機,在100 μm的附帶三聚氰胺剝離層的PET膜(日本麗光(Reik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品名AC-J)上塗佈上述低折射率塗料,在80℃下乾燥5分鐘。然後,以2.5 m/min的速度通過9.6 kW的高壓水銀燈下20 cm的位置而形成低折射率層。其折射率為1.38。
接著,使用4號棒塗機在低折射率層上塗佈上述高折射率塗料,在80℃下乾燥5分鐘。然後,以2.5 m/min的速度通過9.6 kW的高壓水銀燈下20 cm的位置而形成高折射率硬塗層。其折射率為1.60。
接著,使用4號棒塗機在高折射率層上塗佈接著層形成塗料,在80℃下乾燥5分鐘而形成接著層。
所得的樹脂疊層體的膜厚測定結果為:低折射率層的膜厚為100 nm、高折射率硬塗層的膜厚為4 μm、接著層的膜厚為200 nm。結果示於表3。由於是單層的抗反射疊層體,因此反射色比其他實驗例的疊層體薄。
[比較例1]
將抗反射轉印膜(尾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STEP PAR-1)的接著層側作為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基材(三菱麗陽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Acrylite EX001)側而進行貼合後,使用油壓成形機(莊司鐵鋼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壓製,將上部、下部的設定溫度設為120℃並施加10 MPa的壓力10分鐘。在膜表面安裝熱電偶,測定膜表面溫度,結果10分鐘後的表面溫度為100℃。其後,在施加壓力的狀態下冷卻至30℃後,將膜剝離。由於所得的樹脂疊層體不存在第2硬化塗膜層,故而硬度不足。另外,表層產生異物缺陷。並且,第1硬化塗膜層與樹脂基材的密著性不充分。結果示於表2。
[比較例2]
在實驗例1中,使用不具有接著層的抗反射轉印膜(將尾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TEP PAR-1在丙酮(acetone)中浸漬10分鐘,而除去接著層),除此以外,以與實驗例1相同的方式製作樹脂疊層體。由於不具有接著層,故而密著性不充分。結果示於表2。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樹脂疊層體可較好地用於CRT、液晶顯示器、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器、電漿顯示器、投影電視(projection television)等各種顯示器的前面板,以及行動電話、可攜式數位音樂裝置(portable music player)、行動電腦(Mobile PC)等個人數位助理的資訊顯示部的前面板等。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5)

  1. 一種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包括:第1步驟,於在透明膜的單面上依序形成有剝離層、抗反射層、第1硬化塗膜層、以及接著層而成的轉印膜的上述接著層上,塗佈無溶劑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而形成塗佈層;第2步驟,將上述塗佈層側貼附於樹脂基材上;第3步驟,使上述塗佈層中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硬化而形成第2硬化塗膜層;以及第4步驟,剝離上述透明膜而留下疊層於上述樹脂基材上的上述第2硬化塗膜層、上述接著層、上述第1硬化塗膜層以及上述抗反射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上述之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第1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為0.5 μm~10 μm,上述第2硬化塗膜層的膜厚為0.5 μm~40 μ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上述之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其中在上述第2步驟中將上述樹脂基材的表面溫度設為40℃~100℃,於與上述表面溫度相同的溫度下形成上述第2硬化塗膜層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混合物的黏度為15 mPa.s~120 mPa.s。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上述之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抗反射層為大於等於2層的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上述之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抗反射層為單層結構,上述第1硬化塗膜層的折射率高於上述抗反射層的折射率。
TW098128893A 2008-08-29 2009-08-27 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TWI404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1993 2008-08-29
JP2009090894A JP2010076423A (ja) 2008-08-29 2009-04-03 樹脂積層体及び樹脂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2646A TW201012646A (en) 2010-04-01
TWI404629B true TWI404629B (zh) 2013-08-11

Family

ID=4172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8893A TWI404629B (zh) 2008-08-29 2009-08-27 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76423A (zh)
KR (1) KR101578254B1 (zh)
CN (1) CN102186670B (zh)
TW (1) TWI404629B (zh)
WO (1) WO20100242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8565B2 (ja) * 2010-09-29 2016-01-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き樹脂フィルム、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142531B2 (ja) * 2010-12-22 2017-06-0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51170A (ja) * 2011-01-17 2012-08-09 Ma Packaging:Kk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バックシート素材の製造方法
TWI499808B (zh) * 2011-06-01 2015-09-11 Au Optronics Corp 光學複合基材
JP5478600B2 (ja) * 2011-12-14 2014-04-23 尾池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性膜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ガスバリア膜の形成方法
JP6016009B2 (ja) * 2012-05-08 2016-10-26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9950559B2 (en) 2012-09-28 2018-04-24 Valspar Sourcing, Inc. Multilayered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6344069B2 (ja) * 2014-06-06 2018-06-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反射フィルム
JP6429011B2 (ja) * 2014-11-13 2018-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モールド成型用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379873A1 (en) * 2018-10-12 2021-12-0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ransparent resin film, decorative boar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board
CN114007832B (zh) * 2019-06-17 2024-04-19 株式会社可乐丽 覆金属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3263850B (zh) * 2021-05-13 2022-11-01 刘晨 一种改善水洗褪色现象的乳胶墨水数码打印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7114B (en) * 2000-06-01 2002-10-21 Jujo Paper Co Ltd Transfer sheet for transferring protective layer for photographic emulsion face, method for forming protective layer for photographic emulsion face, and photomask with protective layer produced thusfro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9684B2 (ja) 1993-11-26 2003-01-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32060B2 (ja) * 1995-09-14 2007-06-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シート
JPH11271506A (ja) * 1998-03-20 1999-10-08 Kimoto & Co Ltd 反射防止膜転写材及び反射防止膜転写方法
JP4125823B2 (ja) * 1998-06-18 2008-07-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DE69937686T2 (de) * 1998-10-01 2008-10-3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ransfermaterial, die oberfläche schützende fol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egossenen gegenständen mit dieser
JP4077596B2 (ja) 2000-05-31 2008-04-16 中島工業株式会社 低反射層を有する転写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成型品の製造方法
JP4074096B2 (ja) 2002-01-25 2008-04-09 Tdk株式会社 転写用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防止処理された物体
JP2004170545A (ja) * 2002-11-18 2004-06-17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US7807261B2 (en) * 2003-11-28 2010-10-05 Teijin Limit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comprising the same
JP4395742B2 (ja) 2004-08-04 2010-01-13 株式会社クラレ 転写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物
JP2006212987A (ja) 2005-02-04 2006-08-17 Kuraray Co Ltd 転写材
JP2007038542A (ja) * 2005-08-03 2007-02-15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樹脂積層体
JP2007038543A (ja) * 2005-08-03 2007-02-15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樹脂積層体
JP5091165B2 (ja) * 2007-01-16 2012-12-05 帝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よりなるタッチ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7114B (en) * 2000-06-01 2002-10-21 Jujo Paper Co Ltd Transfer sheet for transferring protective layer for photographic emulsion face, method for forming protective layer for photographic emulsion face, and photomask with protective layer produced thusfro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24274A1 (ja) 2010-03-04
TW201012646A (en) 2010-04-01
KR101578254B1 (ko) 2015-12-16
CN102186670A (zh) 2011-09-14
CN102186670B (zh) 2014-02-12
KR20110063495A (ko) 2011-06-10
JP2010076423A (ja)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4629B (zh) 樹脂疊層體的製造方法
JP5747439B2 (ja) アクリル系樹脂シートを連続的に製造する方法
TWI476223B (zh) 防污組成物、防污膜、防污積層膜、轉印薄膜及樹脂積層體以及樹脂積層體的製造方法
TWI411530B (zh) 樹脂積層體、其製法及於樹脂積層體之製造上所使用之轉印薄膜
TWI527692B (zh) 轉印薄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KR20160013924A (ko) (메트)아크릴 중합체, (메트)아크릴 수지 조성물, (메트)아크릴 수지 시트, (메트)아크릴 수지 적층체 및 복합 시트
TWI631879B (zh) 含有金屬氧化物微粒子的膜、轉印薄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JP5594509B2 (ja) 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484082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016009B2 (ja) 転写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20090035233A (ko) 반사외관이 우수한 디스플레이용 하드코팅필름
JP5411690B2 (ja) 樹脂積層体及び樹脂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035871B2 (ja) 反射防止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601496B2 (ja) 被膜用シリカゾルの製造方法、被膜用組成物、被膜、被膜を表層に有する樹脂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90482A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74394A (ja) 保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