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4119B -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ubic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two reducing agents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ubic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two reducing ag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4119B
TWI374119B TW097111128A TW97111128A TWI374119B TW I374119 B TWI374119 B TW I374119B TW 097111128 A TW097111128 A TW 097111128A TW 97111128 A TW97111128 A TW 97111128A TW I374119 B TWI374119 B TW I3741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aqueous solution
range
nanoparticle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2449A (en
Inventor
Cecile Thomazeau
Clement Sanchez
Cedric Boissiere
Laure Bisson
Original Assignee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P Energies Nouvelles filed Critical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ublication of TW200902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2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4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41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38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 B01J23/4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38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 B01J23/4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metals
    • B01J23/44Palla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4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dimensions, e.g. grain size
    • B01J35/45Nano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2Impregnation, coating or precipitation
    • B01J37/03Precipitation; Co-precipi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53Complex form nanoparticles, e.g. prism, pyramid, octahed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6Submicron particles having a size above 100 nm up to 300 n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22F9/2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using gaseous redu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using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 C10G45/32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 C10G45/34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using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 C10G45/32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 C10G45/34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10G45/36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containing nickel or cobalt metal,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using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 C10G45/32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 C10G45/34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10G45/40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efin or acetylene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containing platinum group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2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non-solid state
    • B01J35/23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non-solid state in a colloidal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998/00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concerning processes or compositions relating to powder metallu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999/00Aspects linked to processes or compositions used in powder metallu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137411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製備沈積於載體上之立方金屬夺米粒 子的方法。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可用作催化劑,尤其用以 進行氫化過程。 【先前技術】
金屬,尤其過渡金屬因其活化諸如烴、氫、氧或一氧化 碳之某些分子之能力巾已被使用乡年。金^對彼等分子之 催化特性已成.為大量研究之焦點,該等研究已說明其視金 屬而定之多功能性、所用條件以及其物理化學特徵。 化子吸附活化現象,亦即受反應物之吸附及該等反應物 與金屬粒子之間的化學相互作用支配之現象,視所暴露之 金屬表面的物理化學特性而定。金屬粒子之尺寸及該粒子 表面原子之配位為當產生具有最優化學吸附特性之催化 別(亦即具有吸附反應物且與該等反應物化學相互作用之 倉<=*力的催化劑)時必須考慮之兩個特徵。 金屬粒子之尺寸通常視預計應用而定加以選擇。 已知金屬奈米粒子能夠呈現各種穩定形態,此視構成其 之原子數目或與其環境(亦即,例如與反應性氣氛)之化學 相互作用而定。用於異質催化之金屬粒子具有具顯著各向 同性特徵之形態’呈現視組成粒子之原子數目而定的幾何 $態。此等幾何形態包括對於尺寸通常小於約丨〇埃〇埃 =]Q* 1 0 、 之小粒子而言的二十面體形態,及對於大粒子而 舌之截頂立方八面體形態。 】29699.doc 1374119 本發明之一目標在於提供—種製備沈積於載體上之金屬 ,丁、米粒子以便控制此等奈米粒子之形態且尤其以便允許製 備具有立方形態(亦即形態因子F在範圍〇78至〇81内)之經 負載奈米粒子的方法。 合成奈米粒子之某些方法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 熟習此項技術者瞭解於有機介質中(例如於醇或多元醇 中)以溶液狀態合成立方形態之奈米粒子的方法,其中奈 米粒子之生長可藉由單—步驟㈣擇性試劑之吸附控制。 還原通常於⑽下,亦即於有機介質之沸點下進行,且有 機相同時充當選擇性吸附試劑(通常為聚合物)之溶劑及金 屬前驅體之還原劑。該等方法已於WUeyB,Sun γ,Μ3ρ B’ Xia Y,Chem Em· J,2005, 1 1,454中描述。舉例而言’ 邊長為約170 nm之銀奈米粒子係藉由在16〇t下於聚乙烯 吡咯啶酮存在下用乙二醇還原鹽AgN〇3來形成。該等方法 有使用為弱還原劑且必須於高溫下活化之有機化合物的缺 點。
於有機介質中以溶液狀態合成之方法包括可藉由選擇認 為具有有利於還原及受控生長之配位體的金屬前驅體來控 制金屬奈米粒子之生長的一些方法,在此等合成方法中, 該荨有機金屬前驅體之分解係如Chaudret等人,C R
Chimie,6,2003,1019-1034 所述進行。如 Margeat 0,
Dumestre F, Amiens C, Chaudret B, Lecante P, Respaud P, Respaud M, Progres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33 (2-4),71, 2005中所述,可引用之一實例為使用長碳鏈胺及酸配位體 129699.doc 1374119 來合成鐵奈米立方體。 除於有機介質中進行之溶液合成方法外,亦存在在水性 介質中之合成方法。術語"水性介質”意謂包含至少一個主 要水相及可能之有機相之介質。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 於此等水性介質合成方法之領域。 已知將使用界面活性劑之水性介質合成方法用於製備具 有各向同性奈米粒子之催化劑。B Veisz& z Kiraii,
Langmuir 2003, 19, 4817之文章描述立方八面體形態之各 向同性鈀奈米粒子之合成。美國專利US_A 4 714 693描述 一種藉由與金屬前驅體相互作用之微胞的形成、接著沈積 及還原來合成經負載奈米粒子的方法。
具有文控形態之奈米粒子亦可藉由使離子、分子、聚合 物或界面活性劑選擇性吸附於金屬之某些結晶表面上而於 水性介質中合成。藉由添加函離子來控制形態亦已由 Filankembo等人(J Phys Chem B,2003, 1〇7, 7492)觀察到。 此等合成方法僅僅用於銅、銀及金。 在利用聚合物於金屬之某些結晶表面上之選擇性吸附的 水性介質合成方法之領域中,美國專利US_A_6 〇9〇 858描 述一種用以使用穩定劑產生具有特定形態之過渡金屬之膠 態奈米粒子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將金屬前驅體與穩定劑之 混合物溶解於水性溶液中,接著在單一還原劑(亦即氫)存 在下還原,此不能以最Μ式控制形態。然而,此方法可 能僅產生約60%比例之始立方體⑽州應r,El_Sayed μ Α,Nanoletters, 2004,4 (7) 1343) 〇 129699.doc 1374119 此受控生長方法亦可藉由在第一步驟中合成各向同性奈 米粒子’接著使用該等奈米粒子作為在選擇性吸附劑及合 適還原劑存在下生長之晶種來達成。如Sau Τ K,Murphy C J,J Am Chem Soc,2004,126, 8648所述,此使用兩種還原 劑之方法使得金之立方奈米粒子能夠得以合成β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方法,其至 少包含下列步驟:
a) 製備至少一種水性溶液,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期 表第VIII族金屬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 至少一種還原 劑R1及至少一種穩定劑; b) 於嚴格高於70°C且小於或等於8〇。(:之溫度下製備至少一 種水性溶液,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期表第νιπ族 金屬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及至少一種穩定劑; c) 在至少一種還原劑R2存在下將步驟a)中獲得之該水性溶 液之至少一部分與步驟b)中獲得之該水性溶液混合以獲 得呈立方形態之金屬奈米粒子,其佔所形成之金屬奈米 粒子之全部數量的至少70數目〇/〇 ; 句使源自步驟c)之該等金屬奈米粒子沈積於載體上。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備的經負載金屬奈米粒子(其中至 少70數目%呈立方形態)被用作選擇性氫化不飽和烴之催化 齊J在此類應用中,令人驚訝地顯示此類催化劑比基於金 屬奈米粒子之經負載催化劑(其中為立方形態之彼等粒子 佔小於70數目%)更具活性。亦已顯示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 129699.doc 1374119 備之催化劑因促使形成不利於飽和產物之單不飽和產物而 對單不飽和產物更具選擇性,且其對一種單不飽和異構體 比對另一種單不飽和異構體更具選擇性。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方法,其至 少包含下列步驟:
a) 製備至少一種水性溶液,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期 表第VIII族金屬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至少一種還原 劑R1及至少一種穩定劑; b) 於嚴格咼於70°C且小於或等於80。〇之溫度下製備至少一 種水性溶液,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期表第¥111族 金屬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及至少一種穩定劑; C)在至少一穢還原劑R2存在下將步驟a)中獲得之該水性溶 液之至少一部分與步驟b)中獲得之該水性溶液混合以獲 知·呈立方形態之金屬奈米粒子,其佔所形成之金屬奈米 粒子之全部數量的至少70數目% ; d)使源自步驟c)之該等金屬奈米粒子沈積於載體上。 本發明之方法導致產生金屬奈米粒子,其中至少7〇數目 %呈立方形態。該等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係由至少一種選自 元素週期表第vm族金屬之金屬構成。使用熟習此項技術 者已知之術語,該等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備之立方金屬奈 米粒子呈立方體之形態或呈截頂立方體之形態。當奈米粒 子呈立方體之形態時,立方體之各面的相鄰邊形成9〇〇之 角度。當奈米粒子呈戴頂立方體之形態時,立方體之各面 129699.doc 1374119
:相鄰邊之間形成的角度不同於9〇。,此係因為由該等邊 形成之轉角被截頂。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備之立方金屬太 水軚子具有在範圍0.78至〇.81内之形態因子。當形態因: 為0.78時,立方金屬奈米粒子呈立方體之形態。當形態因 △為0.81時,金屬奈米粒子呈具有邊&之截頂立方體之形 態’該等邊之截斷各自等於a/4。邊3具有m78且小於 =81之开i態因子的立方金屬纟米粒子呈截頂立方體之形 其中該等邊之截斷各自小於a/4。該形態因子係由式 F=(4*n*S)/P2定義,S為在以透射電子顯微術表徵之二維平 面上量測之粒子的表面積,P為在同一平面上量測之粒子 的周長。粒子之表面積對應於在TEM表徵平面上檢視到的 立方奈米粒子之面的表面積且粒子之周長對應於在tem表 徵平面上檢視到的立方奈米粒子之面的周長。如上文所定 義之形態因子F係有利地根據使用C〇ster M,chermant j [
Precis d'analyse d'images [Manual of image analysis], CNRS,1985所述之方法藉由透射電子顯微術進行之量測來 計算。 形態因子F在範圍0.78至0.81内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比 例係由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統計計數規則的統計分 析來測定》詳言之,在代表藉由TEM分析之樣品之全部的 至少2 0 0個奈米粒子之群體内進行對立方奈米粒子之數目 的計數。統計.計數通常直接於TEM影像上進行。 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備之金屬奈米粒子(其中至少7〇數 目%由立方金屬奈米粒子形成)係由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期 129699.doc 1374119 表第VIII族金屬之金屬構成。第VIII族金屬較佳係選自 鎳、鈷、鐵、釕、鉑、鈀及銥,非常較佳地為選自鈷、 鎳、鉑及鈀且更佳為選自鈀。該等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備 之金屬奈米粒子(其中至少70數目。/。由立方金屬奈来粒子形 成)有利地係由至少兩種金屬構成,其中至少一者係選自 元素週期表第VIII族金屬,第二種金屬較佳係選自元素週 期表第VIII族及第IB族金屬,非常較佳地為選自第IB族金 屬且更佳為選自銀及金。
各立方金屬奈米粒子可包含選自第VIII族金屬之單—金 屬元素或若干種金屬元素,其中至少一者係選自第νπι族 金屬;例如’其可為立方雙金屬奈米粒子,每一個係由第 VIII族金屬及第ΙΒ族金屬構成。較佳地,藉由本發明之方 法獲得之該等金屬奈米粒子且尤其該等立方金屬奈米粒子 為單金屬粒子且係由選自上文所給出之列舉的第νΠι族金 屬、較佳為鈀構成。在包含複數個金屬元素之奈米粒子之 情況下,此等金屬元素可以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方 式組合。其可為任何混合物、合金、固體溶液或包含核心 及殼之任何結構。詳言之,當該等奈米粒子為雙金屬粒子 且係由纪及金或鈀及銀構成時,形成合金。 該等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備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具有在 數埃至數百奈米之範圍内的邊長。較佳地,立方金屬奈米 粒子之面之邊長在範圍2 nm至200 nm内,更佳地在範圍5 nm至1〇〇 nm内且更佳地在範圍$ nm至50 nmR。非常有利 地,邊長係在範圍1 〇 nm至50 nm内,此係因為令人驚訝地 129699.doc -12· 1374119 顯示大於H) nm之邊長出乎意料地導致良好的催化效能。 可使使用本發明之方法製備之金屬奈米粒子'尤其 金屬奈米粒子相互分離或其可形成聚結物。其亦可藉 接其之接觸點相互結合。 一……弓丨入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期表第 VIII族金屬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來進行該製備方法之步
驟a)及進行步驟b),第VIII族金屬較佳係、選自錦/ 鐵釕-紅及銀,非常較佳地為選自録、錦、紐及免 且更佳為其為鈀。為製備立方金屬奈米粒子,針對進行步 驟a)引人之金屬與針料行該㈣bH丨人之㈣相同;^ 佳地’其為把。有利地,引入由選自第νιπ族金屬之單— 金^構成的單-來源來進行步驟a)接著進行步驟b),從而 獲仟金屬奈米粒子。更佳地,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備立 方金屬奈米粒+,引入鈀來源進行步驟a)接著5丨入鈀來源 進行步驟b)。較佳地,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備立方單金 屬才、米粒子,針對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所用的金屬 來源與針對進行步驟b)所用的金屬來源相同。為製備立方 雙金屬奈米粒子且在兩種金屬皆為第VIII族金屬之特殊情 况下’必須引入兩種金屬之至少一者之至少—個來源來進 订。玄步驟a)及進行該步驟b)。因此,可引人第—第族 金屬之來源來進行步驟a)及/或步驟b)且可引入第二第¥111 族金屬之來源來進行步驟a)及/或步驟b),其限制條件為存 在兩個^源中之至少—者以進行該步驟a)及進行該步驟 b)。為製備立方雙金屬奈米粒子且在金屬之-者為第VIII 129699.doc 1374119 族金屬且另-金屬為第出族金屬(較佳選自金及銀)的特殊 清況下可引入δ亥第IB族金屬之來源來進行步驟a)及/或步 驟b)。 用於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步叫叫的金屬來源之每一 者可為考慮中之該金屬之前驅體的任何鹽,其對於該金屬 具有大於0之氧化數且可溶於水性溶液中至少一種金屬 係選自第vm族金屬。&鹽可為考慮中之金屬之鹵化物或 氫氧化物’或齒化物及/或氮氧化物與驗金屬、胺基或氨 結合而成之鹽。此鹽亦可為考慮中之金屬單獨地或與胺官 能或氨相結合而形成之硝酸鹽、亞硝酸鹽或硫酸鹽。該金 屬之該前驅體鹽亦可包含有機配位體;例如,其可為乙酸 Ιε。
當根據本發明製備包含鈀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時,鈀來 源可有利地為氯化鈀、溴化鈀、碘化鈀、六氯鈀酸鉀、六 氣把義、四演―、四氣纪酸卸、四氯飽酸録、六氯 鈀酸鈉、四氣鈀酸鈉、硝酸鈀、亞硝酸鈀、亞硝酸二胺 纪、硫酸纪、硝酸四胺免、二氯二胺纪、乙酸飽或乙醯基 丙酮鲅纪。較佳地,使用六氯鈀酸鉀、四氯鈀酸鉀、六氯 纪酸鈉、四氣鈀酸鈉或硝酸鈀。 當根據本發明製備包含鉑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時,鉑來 源可有利地為氯化鉑、#氣鉑酸鉀、六氯鉑酸銨、四溴鉑 酸鉀、四氯鉑酸鉀、四氣鉑酸銨、六氯鉑酸鈉、四氯鉑酸 納、硝酸细、亞硝酸#、亞硝酸二胺二翻' 硫酸翻 '硝酸 四胺鉑、二氣二胺鉑 '乙酸鉑、乙醯基丙酮酸鉑、六氯鉑 I29699.doc •14· 1374119 酸、六羥基鉑酸、六溴鉑酸、氯化四胺鉑、六羥基鉑酸鉀 或六經基純鈉。較佳地,使用六氯㈣鉀、四氯翻酸 鉀、六氯鉑酸鈉、四氯鉑酸鈉或硝酸鉑。 當根據本發明製備包含銀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時,銀來 源可有利地為乙酸銀、氯酸銀、高氣酸銀、硝酸銀、亞硝 酸銀或硫酸銀。
源 金 當根據本發明製備包含金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時,金來 可有利地為氣化金、硝酸金、硝金酸、氣金酸或乙酸 用於進彳了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及步驟b)的金屬、較佳 二第in族金屬且更佳為紐之莫耳濃度在範圍! X1 〇 $莫耳/ 么升至1莫耳/公升内,較佳地在範圍5x1 Ο·5莫耳/公升至 1X10莫耳/公升内,且更佳地在範圍lxlO-4莫耳/公升至 xiO莫耳/公升内。該莫耳濃度為存在於本發明之方法之 步驟a)、步驟b)及步驟c)中所製備的水性溶液之每一者中 之金屬的莫耳濃度。 浐:據本發明,製備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方法使用兩個連 、貝還原步驟,第—個(步驟a))係使用還原劑R1進行且第二 個步驟係使用化學組成不同於化合物R1之還原劑R2進 :丁根據本發明,化合物R2可引入在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 ^ v驟b)時所製備的水性溶液中或引入由混合步驟&)中獲 >之X丨生谷液與步驟b)中獲得之水性溶液所產生的溶液 中有利地為將還原劑R2引入在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 驟b)時所製備的水性溶液中。步驟卜)或。)之—者中存在還 129699.doc 1374119 原劑R2對本發明之方法中立方金屬奈米粒子的製備係必不 可少的;不過,引入該化合物R2之時間選擇並不重要,只 要化合物R2不與還原劑R1同時引入同一溶液中即可以 便使兩個還原步驟連續進行。因此,該化合物们不能在進 行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時引入。 • 所使用之還原劑R1及R 2實質上可為無機物或有機物。 較佳無機還原劑係選自氫、肼、羥胺、鹼金屬硼氫化物及 氫化物。較佳有機還原劑係選自羧酸、醇、多元醇、醛、 酮及其離子。更佳地,還原劑R1係選自由氫、肼、羥胺、 鹼金屬硼氫化物及氫化物组成之群,且更佳地,Ri為化合 物NaBh。更佳地,還原劑R2係選自由羧酸、醇、多元 • 醇、醛、酮及其離子組成之群。因此,對於還原劑R1有利 - 的為具有大於還原劑R2之還原能力。有利地,使用硼氫化 鈉作為還原劑R1。有利地,使用羧酸根離子作為還原劑 R2。較佳地,在所利用之還原劑们具有質子化官能(諸如 羧酸或醇)的情況下,較佳將鹼添加至含有呈質子化形式 籲之該化合物R2之水性溶液中。更佳地,該驗為氮氧化納。 添加鹼(較佳為氫氧化鈉)可藉由使質子化化合物R2去質子 化而產生相應陰離子,該陰離子具有比質子化形式強的還 原能力。較佳地,引入相對於呈質子化形式之還原劑^等 莫耳之數量的鹼。有利地,R2為抗壞血酸或其去質子化形 式,抗壞血酸鋼。 在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中所製備的水性溶液中還原劑 R1之莫耳濃度在範圍lxl0-5莫耳/公升至丨莫耳/公升内,較 129699.doc -16· ^74119
佳地在範圍⑻Ο」莫耳/公升至】χ1〇·,莫耳/公升内,且更佳 地在範圍㈣、耳/公升至⑻…耳/公相。較佳地, 該/驟3)中所製備之水性溶液中該還原劑R1的莫耳漠度接 近於該步I)中所製備之水性溶液中第彻族金屬的莫耳 j。該步驟a)中所製備之水性溶液中引人步驟a)的ri/金 耳比率在範圍1至30内’較佳地在範圍⑴。内,且更 2在範圍山内。在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b)^)中所製 備的水性溶液中還原細之莫耳Μ在範圍1χ1().5莫耳/公 升至1莫耳/公升内,較佳地在範圍5xl〇·5莫耳/公升至1χ1〇·ι 莫耳、/公升内,且更佳地在範圍1χ10·4莫耳/公升至1Χ10·2莫 耳/公升内。較佳地,該步則)或步驟e)中所製備之水性溶 ,中"亥還原劑R2的莫耳濃度接近於該步驟b)或步驟中所 製備之水性溶液中第V職金屬的莫耳濃度。步驟b)5iU) •備之水II溶液中引入步驟b)的R2/金屬莫耳比率視 U還原㈣之步驟而定在範圍α10内,較佳地在範圍i 至5内。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在穩定劑存在下進行步驟a)及b)。 ,用於進仃步驟&)及用於進行步驟b)之穩定劑較佳為界面 活性劑或錯合劑。詩進行步驟b)之敎劑可具有與用於 風―本發月方法之步驟a)之穩定劑相同的性質及相同的化 予組成,或其可在其性質及/或化學組成方面不同。 較佳地, 面活性劑。 明之方法之 用於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至少一種穩定劑為界 因此,使用至少一種界面活性劑作為進行本發 步驟a)及/或步驟b)的穩定劑〇根據本發明,用 129699.doc 17 1374119 作穩定劑之界面活性劑為具有至少_個親水性極性官能及 至少-個疏水性烴鏈之有機化合物^用作進行步驟a)之 穩定劑t界面活性劑構成的水性溶液較佳&有莫耳濃度比 由用於進行步驟a)之金屬來源構成之組合物高得多的該界 面活性劑。 根據由使用界面活性劑作為穩定劑來進行本發明之方法 之步驟a)及/或步驟b)組成的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者該界 面活性劑較佳為具有通式R(Rl)(R2)(R3)Xa,Yb之任何化合 物,其中: • a&b採用值-2、-1 ' +1 或+2,其中 a+b=〇 ; • R為含有1至25個碳原子、較佳8至丨8個碳原子之烴 鏈; R1、R2及R3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脂族、芳族 或雜芳族基團,R1、R2及R3可能相同或不同,較佳相 同’且更佳地,Rl、R2及R3為甲基;
• X為選自由鹼金屬及鹼土金屬形成之群的元素或含有 氮或硫之基團;較佳地,X為陽離子四級銨型元素; • γ為諸如鹵化物、硝酸鹽、亞硝酸鹽或硫酸鹽之陰離 子元素或諸如驗金屬或驗土金屬之陽離子元素;較佳 地’ Y為陰離子元素且非常較佳地為齒化物。 較佳地,用於進行步驟a)及/或步驟b)之界面活性劑為鹵 化四級銨鹽,尤其具有式H3C(CH2)n(CH3)3N+,Br·或 (CH3(CH2)n)4N+,Br·之鹽’ η在範圍1至1 5内。非常較佳地, 該界面活性劑為具有式之溴化 129699.doc 18 1374119 六烷基三甲基銨(CTAB)。更有利地,界面活性劑為具有 式HjCCCHiOuOSChNa之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具有式 H3C(CH2)nS〇3Na之十二烷基磺酸鈉或具有式 H3C(CH2)iiC6H4S03Na之十二院基苯項酸鈉。 在使用界面活性劑作為穩定劑來進行步驟幻及/或步驟b) 之情況下,有可能另外使用不同於已使用之界面活性劑但 不過選自具有與上文所述相同之通式之化合物的共界面活 性劑。
根據由利用錯合劑作為穩定劑來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步 驟a)及/或步驟b)組成的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有利地使用 下列各物: •具有㈣官能之任何有機化合物,例如包含捧樣酸 鹽、乙酸鹽或乙醯基丙酮酸鹽基團之任何化合物、諸 如聚乙烯°比°各咬酮或聚丙稀酸納之聚合物、脂肪酸及/ 或羧酸(諸如油酸)或羥基酸;
•具有尚氯酸酯官能之任何有機化合物; • 具有胺官能 機化合物; 較佳脂族胺(諸如十六烷基胺)之任何有 具有膦官能(例如三苯基膦或 醋官能之任何有機化合物; 三辛基膦氧化物)或膦 酸 例如辛烷硫醇或十 具有硫醇官能之任何有機化合物 二烷硫醇; 具有硫酚 以及 —亞磷酸酯或醇官能 之任何有機化合物 129699.doc •19- 1374119 • 結合上文所列之若干官能的任何其它組合β 較佳地,用於進行該步驟幻及該步驟b)之穩定劑具有相 同化學組成;其較佳為界面活性劑且更佳為具有式 (CHJdCH^N'Br·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CTAB)。
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中所製備的水性溶液中穩定劑之 莫耳濃度在範圍0.01莫耳/公升至〇75莫耳/公升内,較佳地 在範圍0.05莫耳/公升至〇5莫耳/公升内。本發明之方法之 步驟b)中所製備的水性溶液中穩定劑之莫耳濃度在範圍 0.05莫耳/公升至i莫耳/公升内,較佳地在範圍〇」莫耳/公 升至0.5莫耳/公升内。 由用於進行步驟a)之穩定劑構成的水性溶液較佳具有莫 耳濃度比由用於進行步驟幻之金屬來源構成之溶液所呈現 高得多的該穩定劑。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製備至少一種含有至少一 種選自第VIII族金屬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至少一種還 原劑R1及至少一種穩定劑的水性溶液。 用於進行該步驟a)之第VIII族金屬、還原劑似及穩定劑 係選自本說明書中以上所列之相應金屬、還原劑及穩定 劑。較佳地,用於該步驟a)之金屬為鈀。較佳還原劑Ri為 硼氫化鈉NaBH4。較佳穩定劑為具有式h3C_ (CH2)丨5(CH3)3N+,Br.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CTAB)。 在該步驟a)結束時獲得之水性溶液係藉由於在範圍2〇艺 至40 C内之溫度下溶解至少一種第VIII族金屬之至少一個 來源、至少一種穩定劑及至少一種還原劑R1來製備。還原 129699.doc -20· 劑R1較佳係在攪拌下添加❶將用於進行該步驟幻之穩定劑 (較佳係界面活性劑)維持於在範圍2〇〇c至4(rc内之溫度 下,同時進行該步驟a)之過程中的還原步驟,以避免該穩 定劑之結晶。該步驟約持續5分鐘至24小時。 在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a)結束時獲得的水性溶液中, 當穩定劑為界面活性劑時,界面活性劑/金屬莫耳比率係 在範圍1至1000内,較佳地在範圍5〇至5〇〇内且更佳地在範 圍100至400内。當穩定劑為錯合劑時,本發明之方法之步 驟a)結束時獲得的水性溶液中之錯合劑/金屬莫耳比率係在 範圍1至1000内,較佳地在範圍1〇〇至5〇〇内。該步驟勾中 所製備之水性溶液中引入步驟a)的R1/金屬莫耳比率係在 範圍1至30内,較佳地在範圍1至1〇内,且更佳地在範圍ι 至5内。 在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b)中,於嚴格大於7〇t>c且小於或 等於啊之溫度下製備至少一種含有至少一種選自元素週 期表第VIII族金屬之金屬之至少一個來源及至少一種穩定 劑的水性溶液。 用於進行該步驟b)之第VI„族金屬、穩定劑及(視情況) 還原劑R2係選自呈現於本說明書中以上所述之相應列舉中 的金屬、還原劑及穩定劑。較佳地,用於該步驟b)之金屬 為把。較佳還原劑R2為抗壞血酸鈉。較佳穩定劑為具有式 之漠化十六烧基三甲基銨 (CTAB) 〇 為製備單金屬奈米粒子’用於進行該步驟b)之第㈣族 129699.doc 1374119 金屬係與用於進行該步驟a)之金屬相同;其較佳為纪。較 佳地,用於進行步驟6)之金屬來源係與用於進行本發明之 方法之步驟a)的金屬來源相同。為製備由第VIII族金屬及 第族金屬構成之雙金屬奈米粒子,第把族金屬來源可在 該步驟b)期^丨人;此—第m族金屬來源可能在本發明之 方法之步称a)期間引入或可能不在本發明t方法之步驟^ 期間引入。 用於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b)的穩定劑係、選自本說 明書令以上所列之界面活性劑及錯合劑。較佳地,其為 CTAB。 見It況用於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b)的還原劑係 選自本說明書中以上所列之化合物。較佳地,其為抗壞血 酸鈉。 在步驟b)結束時獲得之水性溶液係藉由於嚴格高於贼 且小於或等於80°c之溫度下溶解第vm族金屬之至少一個 來源至夕一種穩定劑及(視情況)至少一種還原劑R2來製 備田引入還原劑R2以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b)時, 在引入該第VIII族金屬&源及該穩定劑後將其引入溶液 中’ R2較佳係在攪拌下引入。步驟聊續丄分鐘至2小時。 〆在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b)結束時獲得的水性溶液中, 當穩定劑為界面活性劑時,4面活性劑,金屬莫耳比率在 圍5至5G0内,較佳地在範圍5()至謂内且更佳地在範圍 50至1 〇〇内。當穩定劑為錯合劑時,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 步驟b)、’Ό束時所獲得的水性溶液中之錯合劑/金屬莫耳比率 129699.doc •22· 1374119 在範圍1至5〇〇内,較佳地在範圍1〇〇至4〇〇内。在引入還原 似2以進行步驟b)之情況下步驟b)中所製備之水性溶液中 引入步驟b)的R2/金屬莫耳比率在範圍ljLi()内較佳地在 範圍1至5内。 根據本發明.,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b)必須於嚴格高於 70 C且小於或等於8〇。〇之溫度下進行。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e),將在該步驟a)結束時獲得
之该水性溶液的至少-部分與在該步驟_束時獲得之該 水性溶液混合。根據該步驟c)於與進行本發明之方法之^ 齡)相同的溫度下將兩種溶液混合。步叫之持續時間二 範圍1分鐘至72小時内。更硿_ w 旰内更確切而言’為製備具有〇.78之 形L因子F的立方金屬奈米粒子, )捋續時間範圍為1 小時’而當金屬奈米粒子係以截頂立方體之形式 ^延長持續時間且通常在範圍1()小時至”小時内。 當還原劑R2尚未引入在本發月 製備的水性溶液中時,在二Γ 該步驟b)期間所 及bw/t °合來自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a) 冷文之別或之後引入該化合物们以進行該步驟小 較佳地’在步驟〇期間’添加鹽以控制弓丨入 疋劑與正形成之太半+ ; )孝心 風之不未Μ之間的相 類型之無機化m A 為任何 之鹵化物陰離子,弋诂缺抽 亂1匕物 .或硝酸鹽、亞硝酸鹽或硫酸鹽。較佳 地,步驟c)中所添加 Λζ 係選自由鹼金屬及鹼土金屈 鹵化物組成之群。並機 金屬 Ο之溶液之總體積1〇-4莫 、·止步驟 莫耳的乾圍β,較佳地在 129699.doc •23· 丄少/4119 每公升經歷步驟C)之溶液之總體積5 x丨〇·4莫耳至〇.丨莫耳的 範圍内,更佳地在每公升經歷步驟幻之溶液之總體積1χ1〇-3 莫耳至0.05莫耳的範圍内。 根據步驟c)自在該步驟勾結束時獲得之水性溶液移除且 與在該步驟b)結束時獲得之水性溶液混合的溶液之量使得 還原成〇氧化數、源自該步驟a)中所製備之溶液且引入在 該步驟b)結束時獲得之該水性溶液中的第Yu〗族金屬(較佳
為鈀)之濃度在範圍15.0X10·9莫耳/公升至16 〇χ1〇·6莫耳/公 升内,較佳地在範圍31.0><1〇·8莫耳/公升至65χΐ〇_7莫耳/公 升内。 在ν驟a)中獲得之水性溶液之至少一部分與步驟匕)中獲 得之水性溶液的混合物中,相對於針對進行該步驟b)引入 之金屬量定義之金屬的濃度在範圍lxlO·5莫耳/公升至丨莫 耳/公升内,較佳地在範圍5xl〇-5莫耳/公升至ΐχΐ(Γΐ莫耳; 公升内,且更佳地在範圍1χ1〇.4莫耳/公升至卜1〇_2莫耳/公
升内;經定義為引入步驟b)中之穩定劑之量之比率的穩定 劑之漠度在範圍G.G5莫耳/公升至丨莫耳/公升内,較佳地在 範圍0.1莫耳/公升至G 5莫耳/公升内;還原劑R2之濃度在 :圍1 10莫耳/公升至i莫耳/公升内,較佳地在範圍5叫〇5 莫耳/公升至^0·,莫耳/公升内且更佳地在範圍⑻。·4莫耳/ 公升至lxlO-2莫耳/公升内。 之ίΤ:明之方法之該步驟C)結束時’獲得於水性溶液中 之金屬奈米粒子懸浮液。 所形成之金屬奈米粒子 全。f5數量的至少70數目。/。、較 129699.doc -24- 1374119 佳至少73數目%具有立方形態。在進行本發明之製備方法 時獲得之立方金屬奈米粒子具有在範圍〇 78至〇 81内之形 態因子。不呈立方形態之金屬奈米粒子具有不在範圍〇78 至0.81内之形態因子且不超過所形成之金屬奈米粒子之全 部數量的3 G數目%。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比例係藉由對所 形成之所有奈米粒子統計計數來測定且藉由如本說明書中 以上所述之透射電予顯微術來檢視。
接著在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d)中使至少7〇數目%呈立方 形態且在該步驟c)結束時獲得之金屬奈米粒子沈積於載體 上0 用於進行該步驟d)之載體較佳係基於至少一種選自氧化 鋁、二氧化石夕、二氧化石夕-氧化銘、氧化鎂、氧化錯、氧 • 化妇^、二氧化欽之而才火氧化物,其呈單獨者或混合物形 式。較佳地,該載體為氧化鋁、二氧化矽或二氧化矽-氧 化鋁《該載體亦可為煤、矽鋁酸鹽、黏土或已知可用作如 ··本發明所定義之載體的任何其他化合物。該載體有利地具 有在範圍5 m/g至300 m/g内之BET比表面積。其可以粉末 之形式使用,或其可形成為珠粒、擠出物、三葉狀物、粉 ‘末或單石。 使至少70數目。/。呈立方形態之該等金屬奈米粒子沈積於 載體表面上係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方式進行, 有利地藉由乾式浸潰來進行。 較佳地,將在該㈣e)期間形成之金屬奈米粒子濃縮於 液體中,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方式使其以懸浮 129699.doc -25- 1374119 液形式含於該液體t。有利地藉由於在範圍1〇〇〇至6〇〇〇 rpm内之速度下進行的離心來將其濃縮歷時在範圍15分鐘 至1小時内之時間,例如於5000 rpm下歷時45分鐘。接 著,抽ώ所形成之基本上且較佳完全不含奈米粒子之上清 液。接著使經濃縮之溶液乾式浸潰於載體上:於周圍溫度 下藉由逐滴添加緩慢地使溶液接觸載體。藉由攪拌使溶 液-載體混合物均質化。接著於在範圍内較
佳在範圍20t至50°C内之溫度下將該等金屬奈米粒子之經 浸漬載體乾燥,歷時在範圍6小時至24小時内、較佳在範 圍10小時至15小時内之時間。 根據本發明’方法執行兩個不同還原步驟。當在本發明 之方法之步驟a)期間使至少一種選自第彻族金屬之金屬 之來源接觸還原劑R1時,進行第一還原步驟。在使用該還 原細還原該至少一種第彻族金屬之來源後,此第一步 =致產生奈米粒子晶種’其並不具有適當確定之形態且 不具有立方形態。此第一還原步驟被有利地稱為接 於η =等奈米粒子晶種為於水性溶液令之懸浮液。用 等曰:二Γ)之穩定劑可藉由防止形成聚結物而維持該 之:等二Γ呈充分分散形式。當將在步輝a)期間製備 …:種加入源自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b)的溶 第-#历丰,’在本毛明之方法之該步驟Ο期間進行 :一還原步驟。在通常稱為生長步驟之該第二還原步驟 中,形成未經負裁之太丰决 使用該還原歌2還^ 驟)中之至少-種金屬來源後且在步叫中製備之晶 I29699.doc -26- 1374119 種存在下,藉由該等晶種之生長而形成具有立方形態之金 屬奈米粒子。.另外,該第二還原步驟有利地適於作為生長 步驟。引人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則)中的穩定劑藉由根據 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且於上文給出之溫度條件(亦即嚴 格大於m:且小於或等於_之溫度)下促使呈立方形態之 奈米粒子晶種受控生長而充當選擇性生長試劑。
洗蘇步驟e)較佳係在本發明之方法之該步驟d)後進行。 該步驟e)由洗滌該等經負載金屬奈米粒子組成。其在乾燥 經浸潰載體之步驟之前或之後進行。使該經奈求粒子浸潰 之載體接觸水/醇混合物,較佳為水/乙醇。均質化後,過 據洗務水。該操作有利地為再重複兩次。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備之經負載 立方金屬奈米粒子形成的催化劑。
有利地,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該催化劑於還原 氣氛中、於小於400°c或小於loot:或甚至小於8(rC45(rc 之溫度下經受活化處理。 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該催化劑有利地為在其組 成上包含一或多種元素,例如有利地選自鎵及銦之第IIIA 族元素;有利地選自鍺及錫之第IVA族元素;較佳為銅之 第IB族元素;有利地選自經、鈉及卸之第丨八族元素;有利 地選自鎮、鈣、鰓及鋇之第IIA族元素;及齒素β藉由浸 潰包含金屬奈米粒子之載體將該等元素引入催化劑上。該 等元素可在於上文所述之還原氣氛下活化處理之前或之後 進行浸潰。 129699.doc -27· 1374119 當存在於催化組合物中時,第ΙΑ族及/或第IIA族元素之 量在範圍〇·〇1重量%至20重量%内,較佳地在範圍0.01重量 %至10重量%内,更佳地在範圍001重量%至5重量%内。 當至少一種齒素元素存在於催化組合物中時,該元素之量 在範圍0.01重量%至〇.2重量%内。
存在於該催化劑中之第νιπ族金屬(有利地為鈀)之量較 佳地在該催化劑之〇·〇 1重量。/。至20重量%的範圍内,較佳 地在該催化劑之0.01重量%至1〇重量%的範圍内且更佳地 在該催化劑之0·01重量%至1重量%的範圍内。 第ΙΒ族金屬(當此類金屬存在於催化組合物中時)之量在 該催化劑之0.01重量❾/〇至20重量%的範圍内,較佳地在該 催化劑之0.01重量%至1〇重量%的範圍内且更佳地在該催 化劑之0.01重量%至1重量%的範圍内。
更確切而言,將包含至少70數目。/。呈立方形態之該等金 屬奈米粒子的催化劑用於有機分子之催化轉化,尤其用於 不飽和烴(例如二烯烴或乙炔)之選擇性氫化。 選擇性氫化通常意在使用鈀基催化劑純化來自蒸汽裂化 器或來自催化裂化之排出物,如WK Lam,L Lloyd,Oil &
Gas Journal,第 66-70頁,1972年3月所述。可參考 ep_a_〇 899 012中所述之選擇性氫化二烯烴或乙炔之使用條件。 通*用於進行使用基於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催化劑之選 擇性氫化過程的操作條件為在範圍丨5。〇至2〇(rc内之平均 溫度、在範圍〇· 1 〇/0至10 MPa内之總壓力及在範圍1至丨5〇内 之氫與烴的莫耳比率。 129699.doc • 28 · 1374119 實例 八在下列實例中說明製造本發明之奈米粒子之方法。將包 含直接藉由本發明之方法獲得之奈米粒子的催化劑之效能 與藉由先前技術方法獲得之催化劑的效能進行比較。此等 實例係作為*例而給出,而並不限制本發明之範嘴。 用於此等實例之催化劑之奈米粒子的形態係、藉由透射電 子顯微術表徵。所使用之透射電子顯微鏡為由㈣l出售 之〇1 2010◎型號。此顯微鏡具有200 kv之加速張力、02 nm之空間解析率及大約〇 7咖之谓冑限度(針冑經負載金 屬粒子而言)。 使用由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Princeton Gamma
Tech開發之IMAGISTC)影像處理軟體測定形態因子f。藉 由直接於TEM影像上進行之統計計數測定立方金屬奈米粒 子·對於代表藉由TEM分析之整個樣品的200個奈米粒子 之奈米粒子群體而言,對立方奈米粒子之數目計數。 在進行透射電子顯微術表徵之前,使用包括以下步驟之 耘序製備催化劑樣品:溶解於乙醇中、使一滴溶液沈積於 分析柵格上、乾燥該柵格及將該柵格引入顯微鏡中。 實例1:主要為具有形態因子F=〇78之經負載鈀奈米粒子 (催化劑A,根據本發明)之合成。 首先,將12.5 ml濃度為1〇·3莫耳/公升之K2PdCl4.3H20水 溶液添加至25 ml濃度為0.15莫耳/公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 甲基銨水溶液中。接著在攪拌下添加3 ml濃度為〇.〇丨莫耳/ 公升之硼氫化鈉水溶液。於3〇°C下攪拌1 〇分鐘後,使已製 129699.doc -29- 1374119
基三曱基錄之量的比率)W.U74 M ;抗壞血酸鈉還原劑 之濃度為1.568M0-3 Μ,從而得到8〇 〇3之漠化十六院基三 備之奈米粒子晶種溶液a)靜置2小時。 於溶液a)中尺2_4之濃度為3〇8χ1〇·4 M;溴化十六烷 基三甲基銨之濃度為0.0925 M ;還原劑NaBH4之濃度為 M’從而得到则之演化十六院基三甲基舰2p^ 莫耳比率及2.4之NaBfVKJdCl4莫耳比率。 其次,將_ d濃度為3xl0-3莫耳/公升之K2pda4為〇 水溶液添加至於72t:下怪溫d〇〇ml〇24莫耳/公升漠化十 六燒基三甲基錄水溶液中。5 _後,逐滴添加4mi濃度為 0.08莫耳/公升之抗壞▲酸納溶液。接著將鳩叫容液^添 加至此溶液(稱為溶液b))中1由此形成之溶液〇搜掉ι〇 min ’接著於72亡下靜置3小時。 於溶液b)tK2PdCl4之漠度~.47χ1〇·3 M;演化十六院 基二甲基録之濃度為0.1176 M ;抗壞血酸鈉還原劑之濃度 為1.568X103 Μ,亦即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敍/K2pdc丨4莫 耳比率為80 ’且抗壞金酸納/K2pdcl4莫耳比率^術。 於溶液WK2Pdcl4之濃度(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 入之K2PdCl4量定義⑷467χ1〇·3 M;漠化十六炫基三甲 基録之濃度(經定義為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人之漠化十六烧 f基敍/K2Pdci4莫耳比率及! _之抗壞血酸納/κ心⑶莫 耳比率”原自溶液a)且存在於溶液e)中之具有0氧化數的還 原鈀之濃度為5.62X10·7莫耳/公升。 所形成之奈米粒子係由75%立方體(形態因 129699.doc 子為0.78)、 -30- 1374119 10%棒狀物(形態因子<0·7)、15%多面體構成。所形成之奈 米粒子主要具有0.78之形態因子。立方體具有對於邊所量 測之3 0 nm之尺寸。 在藉由離心減小溶液幻之體積後,藉由乾式浸潰使鈀奈 米粒子沈積於氧化链上。 接著經由布氏漏斗(Buchner funnel),使用2xi〇〇 ml水/
乙醇混合物(20%水/80%乙醇)洗滌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 形成之催化劑。 接著將催化劑於30°C下乾燥隔夜。如此製備之催化劑a 含有〇.3重量%鈀。tem相片展示於圖i中。 實例2:主要具有形態因子F=〇78之經負載鈀奈米粒子(催 化劑B,根據本發明)之合成。
首先將12.5 濃度為1〇_3莫耳/公升之K2PdCl4.3H20水 溶液添加至25 ml濃度為0.15莫耳/公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 甲基敍水/合液中。接著在攪拌下添加3爪!濃度為莫耳/ 公升之硼氫化鈉水溶液。於3〇r下攪拌1〇分鐘後使已製 備之奈米粒子晶種溶液a)靜置2小時。 於溶液a)中K2PdCl4、漠化十六貌基三甲基錄及㈣仏之 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溴化十六烷基三曱基銨/
KedCU及^叫似们4比率亦與實例丨之比率相同。 其次,將100 ml濃度為3xl〇-3莫耳/公升之K2pdci43H2〇 水溶液添加至於8(rc下恆溫之10〇1111〇24莫耳/公升漠化十 六烧基三甲基财溶液15_後,逐滴添加4ml濃度為 0.08莫耳/公升之抗壞血酸鋼溶液。接著將则μΐ溶液a)添 129699.doc :至此溶液(稱為溶液b))t。將由此形成之溶液侧10 n ,接者於8〇t下靜置3小時。 4 b) t K2Pda4 n十六烧基三甲基敍及抗壞血 Λ之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漠化十六炫基三尹基 叙/K2PcK:U抗壞血酸鈉/K2pda4莫耳比率亦與實例!之莫 耳比率相同。 、 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入之K2pdcl4及漠化十六院 基三曱基錄之量表示的於溶液c^K2pdcl4、漠〖十六燒基 三’基銨及抗壞血酸鈉之濃度與實例1之濃度相同。溴化 十/、烷基—甲基銨/K^Pdcl4及抗壞血酸鈉/K2pdCi4莫耳比 率亦與實例1之莫耳比率相同。源自溶液a)且存在於溶液〇) 中之具有0氧化數的還原鈀之濃度為5 62χ1〇·7莫耳/公升。 所形成之奈米粒子係由74%立方體(形態因子為0 78)、 7〇/。棒狀物(形態因子<〇·7)、7%多面體及i 2%四面體構成。 TEM相片展示於圖2中。 在藉由離心減小溶液为之體積後,藉由乾式浸潰使鈀奈 米粒子沈積於氧化鋁上。 接著經由布氏漏斗,使用2x 1〇〇 mi水/乙醇混合物(2〇0/〇 水/80°/。乙醇)洗滌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催化劑。 接著將催化劑於30°C下乾燥隔夜。如此製備之催化劑B 含有0.3重量% Is。 實例3:並非主要為具有形態因子F=〇78之經負載把奈米 粒子(催化劑C,不根據本發明)之合成。 首先’將12_5 ml濃度為1〇·3莫耳/公升之K2pdcl4.3H2〇水 129699.doc -32- 1374119 冷液添加至25 ml濃度為〇15莫耳/公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 甲基敍水溶液中。接著在授拌下添加3 mU農度為0.01莫耳/ 么升之硼虱化鈉水溶液。於3〇。〇下攪拌1〇分鐘後使已製 備之奈米粒子晶種溶液a)靜置2小時。 . 於溶液中、漠化十六烧基三甲基錢及NaBH4之 • 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演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 hPdCU及NaBH4/K2Pda4莫耳比率亦與實例丨之莫耳比率 相同。 ^ miGG mUt 度為 3W3 莫很狀 K2PdCl4.3H2〇 水溶液添加至於贼下值溫之1〇〇 ml 〇24莫耳/公升漠化十 六炫基三曱基敍水溶液中。5 min後,逐滴添加4ml濃度為 0.08莫耳/公升之抗壞血酸鈉溶液。接著將36〇 y溶液勾添 加至此溶液(稱為溶液b))f。將由此形成之溶液匀攪拌⑺ min,接著於5(TC下靜置3小時。 於溶液b)中IPdC丨ρ填化十六烧基三甲基錢及抗壞灰 •# 酸鈉之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溴化十六烷基三曱基 銨/KJdCl4及抗壞血酸鈉/K2Pdcl4莫耳比率亦與實例^之莫 耳比率相同β 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入之KJdCl4及溴化十六烷 基三甲基銨之量表示的於溶液c)+K2Pdcl4、溴化十六烷基 三甲基銨及抗壞血酸鈉之濃度與實例i之濃度相同。溴化 十六烷基三甲基銨/KJdCl4及抗壞血酸鈉/K2Pdcl4莫耳比 率亦與實例1之莫耳比率相同。源自溶液a)且存在於溶液C) 中之具有0氧化數的還原鈀之濃度為5 62xl0-7莫耳/公升。 129699.doc •33· 1374119 所形成之奈米粒子係由58%立方體(形態因子為0·78)、 1 1%棒狀物(形態因子< 0.7)、10%多面體及21%四面體構 成。 在藉由離心減小溶液匀之體積後,藉由乾式浸潰使鈀奈 米粒子沈積於氧化鋁上。 接者經由布氏漏斗,使用2 X 1 〇〇 mi水/乙醇混合物(2〇〇/0 水/80%乙醇)洗滌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催化劑。
接著將催化劑於30。(:下乾燥隔夜。如此製備之催化劑c 含有0.3重量%鈀。 實例4 :具有形態因子F=〇 78之經負載鈀奈米粒子(催化劑 D ’不根據本發明)之合成。 首先,將12.5 ml濃度為ι〇-3莫耳/公升之K2pdCl4.3H2〇水 溶液添加至25 ml濃度為0.15莫耳/公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 甲基銨水溶液中。接著在攪拌下添加3 ml濃度為〇〇1莫耳/ 公升之硼氫化鈉水溶液。於3(rc下攪拌1〇分鐘後,使已製 備之奈米粒子晶種溶液a)靜置2小時β 於溶液aWlPdCl4、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及NaBH4i /辰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 hPdCl4及NaBIVKJdCl4莫耳比率亦與實例丨之莫耳比率 相同。 其次,將100 ml濃度為3χ1〇·3莫耳/公升之K2pdci43H2〇 水溶液添加至於溫之剛ml Q 24莫耳/公升溪化十 六烧基三甲基錢水溶液中。5_後,逐滴添加4mi濃度為 〇·08莫耳/公升之抗壞血酸鈉溶液。接著將360 μ1溶液_ 129699.doc •34- 1374119 加至此溶液(稱為溶液b))中。將由此形成之溶液e)授摔ι〇 min,接著於6(rC下靜置3小時。 於溶液b)tK2PdCl4、漠]匕十六统基三甲基録及抗壞血 酸鈉之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 銨/LPdCU及抗壞血酸鈉/K:2Pdcu莫耳比率與實例1之莫耳 比率相同。 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入之K2Pdc丨4及溴化十六烷 基三甲基叙量表示的於溶液e)fK2Pdcl4、漠化十六烧基 三甲基敍及抗壞血酸納之濃度與實例!之濃度㈣。漠化 十六烷基三甲基銨/K^Pdcu、抗壞血酸鈉/K2pdcl4莫耳比 率亦與實例1之莫耳比率相同。源自溶㈣且存在於溶液c) 中之具有0氧化數的還原鈀之濃度為5 62χ1〇.7莫耳/公升。 所形成之奈米粒子係由62%立方體(形態因子為0 78)、 11%棒狀物(形態因子<0·7)、10%多面體及17%四面體構 成。
在藉由離心減小溶液c)之體積後,藉由乾式浸潰使鈀奈 米粒子沈積於氧化鋁上。 接者經由布氏漏斗,使用2x100 ml水/乙醇混合物(20% 水/80%乙醇)洗滌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催化劑。 接著將催化劑於30。〇下乾燥隔夜。如此製備之催化劑D 含有〇·3重量%纪。 實例5·具有形態因子F=〇.78之經負載鈀奈米粒子(催化劑 E ’不根據本發明)之合成9 首先’將12.5 1111濃度為10-3莫耳/公升之1(:2]?£}(:14.3112〇水 129699.doc •35· 1374119 溶液添加至25 ml濃度為015莫耳/公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 甲基銨水溶液中。接著在攪拌下添加3 ml濃度為〇 〇1莫耳/ 公升之硼氫化鈉水溶液。於30〇c下攪拌1〇分鐘後,使已製 備之奈米粒子晶種溶液a)靜置2小時。 於溶液a)中KJdCl4、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及NaBH4i 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 K^PdCU及NaBHJK^PdCl4比率亦與實例丨之比率相同。
其次,將100 ml濃度為3xl〇-3莫耳/公升之K2pdCi4.3H2〇 水溶液添加至.於90°C下恆溫之1〇〇 mi 0.24莫耳/公升溴化十 六烷基二甲基銨水溶液中。5 min後,逐滴添加4 ml濃度為 〇.〇8莫耳/公升之抗壞血酸鈉溶液◊接著將36〇 μ1溶液勾添 加至此溶液(稱為溶液b))甲。將由此形成之溶液c)攪拌1〇 min ’接著於90°C下靜置3小時。
於溶液b)中KJdCU、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及抗壞血 酸鈉之濃度與實例1中的濃度相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 錄/KsPdCU及抗壞血酸鈉/K^PdCU莫耳比率與實例1之莫耳 比率相同。 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入之Kjdc!4及溴化十六院 基三曱基銨之量表示的於溶液c)中K^PdCU、溴化十六烧基 三甲基錄及抗壞血酸鈉之濃度與實例1之濃度相同β漠化 十六烷基三甲基銨/KzPdCl4及抗壞血酸鈉/K;2Pdci4莫耳比 率亦與實例1之莫耳比率相同。源自溶液a)且存在於溶液勾 中之具有〇氧化數的還原纪之濃度為5.62x1 0_7莫耳/公升。 所形成之奈米粒子具有68%立方體(形態因子為〇 78)、 129699.doc •36- 1374119 14%棒狀物(形態因子< 〇 7)、1〇〇/〇多面體及8%四面體。 在藉由離心減小溶液勹之體積後,藉由乾式浸潰使鈀奈 米粒子沈積於氧化鋁上。 接著經由布氏漏斗,使用2x100 ml水/乙醇混合物(20% 水/80%乙醇)洗滌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催化劑。 接著將催化劑於3(TC下乾燥隔夜。如此製備之催化劑E 含有0.3重量%鈀。
實例6:主要為具有a/6之截斷(亦即形態因子F=〇 8〇)之經 負載鈀奈米粒子(催化劑F,根據本發明)的合成。 首先,將12.5 ml濃度為1〇-3莫耳/公升之K2PdCir3ii2〇水 溶液添加至25 ml濃度為〇.15莫耳/公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 曱基銨水溶液中。接著在攪拌下添加3 ml濃度為〇.〇1莫耳/ 公升之硼氫化鈉水溶液。於儿^下攪拌1〇分鐘後,使已製 備之奈米粒子晶種溶液a)靜置2小時。
於溶液a)中iPdCU之濃度為3.08xl0-4 M ;溴化十六烷 基三T基銨之濃度為0·0925 M ;還原劑NaBH4之濃度為 7.4x10 4 Μ,從而得到3〇〇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 LPdCl4莫耳比率及2 4之NaBH4/K2Pdcl4莫耳比率。 其次,將100 ml濃度為3xl〇-3莫耳/公升之K2PdcU3^〇 水溶液添加至於72t下值溫^⑹Q 24莫耳/公升漠化十 ’、院基—甲基錢水溶液中。5 min後逐滴添加4如濃度為 0.08莫耳/公升之抗壞血酸鈉溶液。接著將綱此容液&)添 加至此溶液(稱為溶液b))中。將由此形成之溶液⑽㈣ min ’接著於72t下靜置48小時。 129699.doc •37· 1374119 於溶液b)令K2PdCl4之濃唐Α147χ1λ·3 x A 4之晨度為1.47X10 M;漠化十六烷 土 一甲基知之遭度為0.1176 Μ.括掠A**/· M,抗壞血醆鈉還原劑之濃度 為1.568M03 M,亦即追仆_|__>_々甘_ 臭化十,、烷基三甲基銨/K2PdCU莫 耳比率為80’且抗壞錢鈉/K2Pda4莫耳比率為1G67。、
於溶液Ο中K2PdCl4之濃度(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 入之K2PdCl4量定義)為1 467χ1〇·3 M;漠化十六烧基三甲 基銨之濃度(相對於在製備溶液b)期間引入之溴化十六烷基 三甲基銨量的比率定義)為G1174 M;抗壞血酸納還原^ 之濃度為1·568Χ10·3 M’從而得雜03之演化十六烧基三 甲基知/K2PdCl4莫耳比率及! 〇69之抗壞企酸鈉/K2Pdcl^ 耳比率。 所形成之奈米粒子係由75%具有a/6截斷(形態因子為 0.80)之立方體、11%(形態因子<〇 7)及14%多面體構成。 在藉由離心減小溶液〇之體積後,藉由乾式浸潰使鈀奈 米粒子沈積於氧化紹上。 接著經由布氏漏斗,使用2x100 ml水/乙醇混合物(20% 水/80%乙醇)洗滌由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形成之催化劑。 接著將催化劑於30。〇下乾燥隔夜。如此製備之催化劑F 含有0.3重量%鈀。 實例7 .對1,3_ 丁二稀氫化之催化測試 1,3 - 丁二稀氫化係在充分攪拌"格林納(Grignard)”型批式 反應器中於液相(正庚烷)中,於總氫氣壓力下且於2〇。〇之 恆溫溫度下進行。藉由氣相層析分析反應產物。藉由監測 壓降來測定以.每公克金屬每分鐘^之莫耳數表示的催化活 129699.doc •38· 性。此等活性報導於夺i 丁稀)表示為初始對應二。將選擇性叫义丁二稀仰- 速率與接著對應於、;肖氫化為h 丁稀之H2消耗 的仏消耗速率之比率,轉化為丁炫之1-丁稀之出消耗 丁烯相對於丁烯(1(1 丁烯)選擇性對應於所形成之卜 i飞丁 _咕 丁烯)之總數的比例,其係於 丁一烯之80%轉化 I, φ ^ , 柑置測。測試之前,於5(rc下於 虱中預處理催化劑。 表1 :根據1,3 -丁-祕為儿1 活性 差耳/分鐘/公弟.合辱 選擇性 選擇性 (1-丁稀)
_____:氫化量測之活性及選擇性 催化劑A、(其中pd奈求粒子主要呈立方體或截頂 立方體之形態(比例>70數目%))對於U3· 丁二稀氯化具有優 於催化劑C、D、E(其中呈立方體形態奈米粒子之比 例小於70數目%)的催化活性(每公克鈀)、選擇性…,3-丁 二稀)叫1· 丁歸)及!-丁烯選擇性。因此,除使用本發明之 方法製備之催化劑A、B及F比催化劑C、〇及£更具活性的 優點外,此等三種催化劑A、B&F還對單烯烴(1_丁烯)比 對飽和產物(丁烷)更具選擇性,此由對於催化劑A、b&f 而言高達兩倍之k(l,3· 丁二烯)/k(1_ 丁烯)選擇性所證明。 其還對1-丁烯異構體比對2-丁烯異構體更具選擇性,此由 1 - 丁烯選擇性所示。 129699.doc .39· 1374119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展示根據實例1之催化劑A之TEM相片。 圖2展示根據實例2之催化劑B之TEM相片。
129699.doc 40·

Claims (1)

1374119 十 公告本j 申請專利念菌一~1 第097111128號專利申請宰 中文节镇專利箱‘幸(101年3 私日修 正本 一種製備包含載體及立方金屬^米粒子$_催化劑之·万 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a) 製備至少一種水性溶液,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銻、 録、鐵、釕、鉑、鈀及銥之金屬的至少-個來源、至 少一種還原劑R1及至少一種穩定劑; b) 於嚴格高於70°C且小於或等於80°C之溫度下製備至少 一種水性溶液,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鎳、鈷、鐵' 釘、銘、鈀及銥之金屬的至少一個來源及至少一種穩 定劑; c) 在至少一種還原劑R2存在下,將步驟a)中獲得之該水 !生/谷液與步驟b)中獲得之該水性溶液混合以獲得呈立 方形態之金屬奈米粒子’其佔所形成之金屬奈米粒子 之全部數量的至少70數目% ; d) 使源自步驟c)之該等金屬奈米粒子沈積於該載體上, 其中該還原劑R1及R2係選自氫、肼、羥胺、鹼金屬硼 氫化物及氬化物、羧酸、醇、多元醇、醛、酮及其離 子’且該穩定劑係一包含鹵化四級敍鹽之界面活性 劑。 如β求項1之方法’其包含繼該步驟d)後的至少一個步驟 e) ,其由洗滌該等經負載奈米粒子組成。 3 i- .如吻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立方金屬奈米粒子之面之 邊的長度係在範圍2 nm至200 nm内。 4·如睛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製備得之立方單金屬奈米 129699-1010312.doc 1374119 粒子係由把構成。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引入第汨族金屬之來源以 進行步驟a)及/或步騍b)而製備得立方雙金屬奈米粒子。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劑尺2係經引入至在該步 驟b)之過程中製備得之該水性溶液中或經引入至由將步 驟a)中獲得之該水性溶液與步驟b)中獲得之該水性溶液 混合產生的溶液中。 7.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劑R1為化合物NaBH4。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還原劑R2為抗壞血酸鈉。 9. 如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用於進行步驟a)及步驟…之該界 面活性劑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 10. 如响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幻結束時獲得之該水性 '合液中,界面活性劑/金屬莫耳比率係在範圍1至1000内 且引入步驟a)之Rl/金屬莫耳比率係在範圍1至3〇内。 11. 如清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結束時獲得之該水性 溶液中,界面活性劑/金屬莫耳比率係在範圍5至500内。 12. 如請求頂^ , 法’其中該步驟C)係於與進行該步驟b)相 同之溫度下進行。 13. 如請求項1之古、i 心不在,其中在步驟c)之該混合物中,相對於 •經引入以進行該步驟b)之金屬量定義的金屬之濃度係在 範圍1 X 10·5莫写1 /八 、耳/a升至1莫耳/公升内,經定義為引入步 驟)中、之穩&劑量之比率的穩定劑之濃度係在範圍0 ^ 、耳A升至1莫耳/公升内’且還原劑R2之濃度係在範圍 1X10-5莫耳/公升至旧耳/公升内。 J 29699-1010312.doc 1374119 1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用於進行該步驟d)之該載體為氧 化鋁、二氧化矽或二氧化矽-氧化鋁。 1 5. —種選擇性氫化不飽和烴之方法,其係在使用如請求項 1之方法製備之催化劑存在下進行。
129699-1010312.doc
TW097111128A 2007-03-30 2008-03-27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ubic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two reducing agents TWI37411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702409A FR2914200B1 (fr) 2007-03-30 2007-03-30 Procede de synthese de nanoparticules metalliques cubiques en presence de deux reducteu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2449A TW200902449A (en) 2009-01-16
TWI374119B true TWI374119B (en) 2012-10-11

Family

ID=3862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1128A TWI374119B (en) 2007-03-30 2008-03-27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ubic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two reducing agent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52232B2 (zh)
EP (1) EP2134468B1 (zh)
CN (1) CN101646491B (zh)
DK (1) DK2134468T3 (zh)
FR (1) FR2914200B1 (zh)
SA (1) SA08290175B1 (zh)
TW (1) TWI374119B (zh)
WO (1) WO200813231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3658A1 (en) * 2009-08-03 2011-02-03 Seashell Technology, Llc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ver Nanocubes
CN102179525B (zh) * 2011-04-15 2013-05-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室温条件制备镍铂双层纳米碗的可控合成方法
FR2974740B1 (fr) * 2011-05-02 2014-01-1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omposition pour la synthese de nanoparticules bimetalliques dans un liquide ionique et procede associe
WO2013073068A1 (ja) * 2011-11-16 2013-05-23 エム・テクニック株式会社 銀銅合金粒子の製造方法
JP6002994B2 (ja) 2011-11-16 2016-10-05 エム・テクニック株式会社 固体金属合金
RU2479562C1 (ru) * 2012-03-20 2013-04-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лгогра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ВогГТУ)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линейных алканов
CN104507574B (zh) * 2012-07-09 2017-09-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废气净化用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36275A (zh) * 2012-10-24 2015-06-24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标准电极电位大于0v的元素的粒子的制造方法
CN103121100B (zh) * 2013-02-07 2015-10-28 东华大学 一种转移油酸包覆的纳米银颗粒至水相的方法
CN103433044B (zh) * 2013-08-27 2015-05-13 安徽大学 一种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15028878A1 (en) 2013-09-02 2015-03-05 Tata Chemicals Limited A modified bimetallic nanoparticle and a process to prepare the same
AU2015220105B2 (en) * 2014-02-21 2016-09-22 Kochi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nickel powder
JP6442298B2 (ja) 2014-03-26 2018-12-19 国立大学法人高知大学 ニッケル粉の製造方法
US20160001370A1 (en) 2014-07-03 2016-01-07 Carestream Health, Inc. Reducing agents for silver morphology control
CN104128616B (zh) * 2014-08-12 2016-03-23 苏州思美特表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
RU2731104C2 (ru) * 2015-01-29 2020-08-28 Басф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атализаторы на основе металлов платиновой группы (pgm)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х выхлопов
CN105170997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东南大学 双还原剂纳米金量子点的室温快速合成方法
CN108430676B (zh) * 2015-12-15 2021-11-02 意大利科技研究基金会 在不使用形状导向剂的情况下在含水环境中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6001607A (zh) * 2016-07-06 2016-10-12 济宁利特纳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疏水相中制备银纳米立方体的方法
CN106311225A (zh) * 2016-08-10 2017-01-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木质素碳纳米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20495A (zh) * 2017-08-30 2019-03-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负载型钯纳米立方体催化剂及制备和过氧化氢合成中应用
CN107685156A (zh) * 2017-10-11 2018-02-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CN108031858A (zh) * 2017-11-28 2018-05-15 苏州大学 一种表面形貌可控的钯纳米立方八面体的制备方法
CN108723385B (zh) * 2018-06-07 2021-07-09 大连民族大学 一种单晶银纳米球水相制备方法
CN109355677B (zh) * 2018-11-15 2020-05-19 江苏科技大学 表面掺杂磷元素的钯立方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2517812A (ja) * 2019-01-17 2022-03-10 シエル・インターナシヨナル・リサーチ・マートスハツペイ・ベー・ヴエー 二金属ナノ粒子系触媒、選択的水素化におけるその使用、および触媒の作製方法
WO2020205500A1 (en) * 2019-03-29 2020-10-08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nanoparticles
US11331725B2 (en) * 2019-07-19 2022-05-17 Honda Motor Co., Ltd. Synthetic method for preparing small palladium nanocubes
CN110842212A (zh) * 2019-11-07 2020-02-28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超细Pd四面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IT201900020697A1 (it) 2019-11-11 2021-05-11 Fondazione St Italiano Tecnologia Processo per la produzione di nanocristalli di Pt ultra-piccoli con elevata percentuale di domini superficiali {111}
CN113118432B (zh) * 2019-12-30 2022-05-24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92734B (zh) * 2020-08-21 2022-02-22 山东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粒径可控的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CN112692274A (zh) * 2020-12-21 2021-04-23 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散性超细铂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779897B (zh) * 2022-11-28 2024-05-24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电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7841A (en) * 1990-11-23 1992-09-1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colloids in inverse micelles and product preferred by the method
US6090858A (en) * 1998-03-18 2000-07-18 Georgia Tech Reseach Corporation Shape control method for nanoparticles for making better and new catalysts
US7585349B2 (en) * 2002-12-09 2009-09-08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thods of nanostructure formation and shape selection
CN1232377C (zh) * 2003-06-05 2005-12-2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立方体银纳米晶颗粒的制备方法
FR2874515B1 (fr) 2004-08-26 2007-09-07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Catalyseur comportant des nanoparticules metalliques anisotropes supportees, methode de synthese et applications
EP1825269A4 (en) * 2004-12-13 2012-06-06 Univ South Carolina SURFACE-REINFORCED RAMAN SPECTROSCOPY USING SHAPED GOLDNANOPARTICLE
US7547347B2 (en) * 2005-05-13 2009-06-16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 in ionic liquids
US20070068343A1 (en) * 2005-06-30 2007-03-29 Lukehart Charles M Synthesis of shape-specific transition metal nanoparticles
FR2893262A1 (fr) 2005-11-14 2007-05-18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de synthese en presence de reducteur d'un catalyseur a base de nanoparticules metalliques anisotropes.
KR100797484B1 (ko) * 2006-08-29 2008-01-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큐빅 형태의 구리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32314A2 (fr) 2008-11-06
FR2914200B1 (fr) 2009-11-27
WO2008132314A3 (fr) 2008-12-31
FR2914200A1 (fr) 2008-10-03
US8652232B2 (en) 2014-02-18
SA08290175B1 (ar) 2013-09-01
EP2134468B1 (fr) 2015-11-04
TW200902449A (en) 2009-01-16
DK2134468T3 (en) 2016-02-15
EP2134468A2 (fr) 2009-12-23
CN101646491B (zh) 2014-07-02
CN101646491A (zh) 2010-02-10
US20100280296A1 (en)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4119B (en)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ubic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two reducing agents
Jia et al.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methanol over Ni/In2O3 catalyst
Gong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gold-based model catalysts
Marakatti et al. Synthetically tuned electronic and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s effective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JP4979705B2 (ja) 多層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製造工程のための触媒系
Wu et al. Defect-dominated shape recovery of nanocrystals: A new strategy for trimetallic catalysts
Carenco et al. Nickel phosphide nanocatalysts for the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JP5563221B2 (ja) 還元剤の存在下に異方性金属ナノ粒子をベースとする触媒の製造方法
Li et al. Construction of Pd-M (M= Ni, Ag, Cu) alloy surfaces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US20150231622A1 (en) Metal nanoparticle complex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Hong et al. Bimetallic NiIr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lanthanum oxy-carbonate as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hydrazine borane and hydrazine
CN103191746A (zh) 一种碳负载核壳结构纳米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26844B (zh) 一种碳化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64258A (zh) 一种双重限域结构的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及其催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选择加氢的应用
Yusuf et al. Rational design of noble metal-based multimetallic nanomaterials: A review
Liang et al. Highly dispersed and stabilized Pd species on H2 pre-treated Al2O3 for anthraquinone hydrogenation and H2O2 production
Yu et al. Space-confined carbon-doped Pd nanoparticles as a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 for selective phenol hydrogenation
Jiang et al. Pt–Ni alloy nanobead chains catalysts embedded in UiO-67 membrane for enhanced CO2 conversion to CO
CN103789834B (zh) 微米/纳米级镓酸锌晶体、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732335B (zh) 一种用于甲烷干气重整反应的过渡金属@BOx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ei et al. Platinum island-on-copper–nickel alloy nanoparticle/carbon trimetallic nano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
CN115301271B (zh) 一种铜钴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hu et al. Pd nanoflakes epitaxially grown on defect MoS2 nanosheets for enhanced nitroarenes hydrogenation to anilines
CN109718774A (zh)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费托合成方法
Gioria Colloidal nanoparticle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multi) metallic heterogeneous cataly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