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8432B -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8432B
CN113118432B CN201911391216.4A CN201911391216A CN113118432B CN 113118432 B CN113118432 B CN 113118432B CN 201911391216 A CN201911391216 A CN 201911391216A CN 113118432 B CN113118432 B CN 113118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ble metal
reducing agent
gas
source
surf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12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8432A (zh
Inventor
邓承雨
芦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12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8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8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8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8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8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53Complex form nanoparticles, e.g. prism, pyramid, octahed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取贵金属源、第一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得到种子溶液;提取金属盐,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得到贵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还原剂的还原性高于所述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所述金属盐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与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相同,和/或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相同。本发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光学器件。
背景技术
纳米尺度下的金属粒子因其在光学、电子学、磁学、以及催化等方面与它们的体相材料的巨大差异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贵金属纳米粒子,特别是金和银纳米粒子,又因为它们在可见近红外波段具有独特的光谱响应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则是源于入射光电磁场与纳米结构表面自由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入射光电场的作用下,纳米结构表面的自由电子被迫形成集体振荡,当这个振荡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一致的时候,就达到共振,也就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纳米学科的发展,并产生出了若干新颖的应用,例如表面等离子增强光谱,化学和生物化学传感,以及癌症、肿瘤的光热治疗。而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则强烈的依赖于它们的尺寸和形貌。因此,调控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是相当重要的。
目前,已经报道了多种金属和合金的形状控制合成,包括Co、Ag、Au、Pt、Pd、Rh、Ir,其中,大多数反应涉及到需要使用还原盐,以及对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生物分子和配位配体辅助等组成的有机金属前体进行热分解,不但合成制备步骤较为繁琐。另外,采用高温水热法或微波合成法制备金属纳米离子也是运用较为广泛的合成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需要通过高温或者微波功率等条件来调控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貌,制备条件较严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旨在一定程度解决现有贵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步骤繁琐,往往需要通过高温或者微波功率等条件来调控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貌,制备条件较严苛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提供贵金属源、第一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得到种子溶液;
提供金属盐,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溶液;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得到贵金属纳米粒子;其中,
所述第一还原剂的还原性高于所述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
所述金属盐的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与所述贵金属源的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相同,和/或所述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所述贵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相同。
相应地,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多面体结构。
相应地,一种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包含有上述的方法制备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或者包含有上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
本发明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第一还原剂将贵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形成金属种子,并通过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间范德华力作用形成复合物,防止金属离子附着在金属种子上生长,从而控制贵金属种子的粒径大小和形貌,使种子溶液中贵金属种子为纳米级别的多面体结构;然后,先添加金属盐到种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混合处理,所述金属盐中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层数和/或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相似,可以有效调控后续添加的贵金属离子在贵金属种子上的生长方式,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低于第一还原剂,可以有效调控贵金属种子的生长速率,从而使制得的贵金属粒子为纳米级别的多面体结构。本发明制得的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易于受到波长范围更大的光激发,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中相同面的电子所受到的激发光电场相同,从而使得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度一致,极化均匀,不易出现共振峰的展宽,使得共振效果更加显著。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无需采用高温或超声等高能量处理条件,成品率高,成品率大于90%,制得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均匀性好,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纳米,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多面体结构,易于受到波长范围更大的光激发,并且不易于出现共振峰的展宽,使得共振效果更加显著。且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中相同面的电子所受到的激发光电场相同,从而使得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度一致,极化均匀,不易出现共振峰的展宽,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上时候,在贵金属纳米粒子相同的位置所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相同,从而增加了共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器件可以是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粒径小于等于50纳米且均匀的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表面等离体共振特性,使得电子在金属纳米粒子中激发出较多的激发态电子,使得注入到发光层的电子数量变多,进而使得有更多的电子可与发光层中的空穴结合而发光,从而提高了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光学器件也可以是任意包含有上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十面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共振效果的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书中所述的重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
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0.提供贵金属源、第一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得到种子溶液;
S20.提取金属盐,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溶液;
S30.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得到贵金属纳米粒子;
其中,所述第一还原剂的还原性高于所述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所述金属盐的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与所述贵金属源的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相同,和/或所述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所述贵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第一还原剂将贵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形成金属种子,并通过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间范德华力作用形成复合物,防止金属离子附着在金属种子上生长,从而控制贵金属种子的粒径大小和形貌,使种子溶液中贵金属种子为纳米级别的多面体结构;然后,先添加金属盐到种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混合处理,所述金属盐中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层数和/或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相似,可以有效调控后续添加的贵金属离子在贵金属种子上的生长方式,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低于第一还原剂,可以有效调控贵金属种子的生长速率,从而使制得的贵金属粒子为纳米级别的多面体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易于受到波长范围更大的光激发,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中相同面的电子所受到的激发光电场相同,从而使得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度一致,极化均匀,不易出现共振峰的展宽,使得共振效果更加显著。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无需采用高温或超声等高能量处理条件,成品率高,成品率大于90%,制得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均匀性好,平均粒径小于50纳米,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具体地,上述步骤S10中,提取贵金属源、第一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得到种子溶液。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还原剂将贵金属源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不同形貌的金属种子,为后续金属粒子的生长提供形貌基础,并通过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间范德华力作用形成复合物,防止金属离子附着在金属种子上生长,从而控制贵金属种子的粒径大小和形貌,使种子溶液中贵金属种子为纳米级别的多面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不发生电离,所以不会对金属离子产生强烈的吸附作用,而是通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活性基团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并通过范德华力作用与金属种子形成复合物,从而将金属离子互相分开,避免金属离子聚集在金属种子表面生长形成大颗粒,保护所还原得到的金属种子大小和形貌的稳定性。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辛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高碳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且均带有羟基或醚基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能够与溶液中水分子形成氢键,能对金属种子的形貌和大小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的步骤包括:在温度为0-5℃的条件下,将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溶解于水中后,添加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实施例在0-5℃的低温环境下先将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溶解于水中,通过低温环境进一步控制还原剂对贵金属源的还原速率,从而进一步控制贵金属种子的形貌、大小以及种子的均匀性,避免因温度过高还原速率过快,导致还原形成的贵金属种子出现形貌不规则、不均匀或其他形貌问题。若温度低于0℃溶液中水会冻结,不利于各组分物件间相互作用。然后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间通过范德华力作用形成复合物,防止金属离子附着在金属种子上生长,从而控制贵金属种子的粒径大小和形貌,使种子溶液中贵金属种子为纳米级别的多面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贵金属源选自:金源、铂源、银源中的一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源选自:氯金酸、硝酸金、氯化金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铂源选自:氯铂酸、硝酸铂、氯化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银源选自:氯酸银、硝酸银、氯化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这些金、铂或银盐作为贵金属源,在溶液体系中还原剂对其均具有较好的还原效果,均能够还原成金属单质,形成贵金属种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锂、硼氢化钾中的至少一种,这些第一还原剂对贵金属盐均有较好的还原效果,能够将贵金属盐还原成金属单质形成金属种子。如附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的质量比为(0.1-1):(0.01-0.05),将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溶解于水中,第一还原剂的该用量既确保了对贵金属源的还原效果,又有效调控了金属种子的形貌,使金属种子呈多面结构,便于后续多面体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形成。当混合溶液中第一还原剂的质量占比为0.01-0.03时,还原得到的贵金属纳米种子的形貌为长棒状,当混合溶液中第一还原剂的质量比为0.03-0.05时,还原得到的贵金属纳米中的形貌是三角片状,当混合溶液中第一还原剂的用量大于0.05时,还原得到的贵金属纳米种子形貌为球状。而球状的金属种子无法生长得到多面体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球形的金属纳米粒子上不同位置的电子所承受的激发光电场不相同,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不一致,极化不均匀,在贵金属纳米粒子不同的位置所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不相同,共振效果不佳。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按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和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0.1-1):(0.01-0.05):(0.01-0.05),将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溶解于水中后,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该用量对还原形成的金属种子的大小和形貌能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基团-羟基或醚基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此基础上与单个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将金属离子互相分开,导致其水溶液临界胶团浓度降低不易形成聚集沉淀现象,使还原形成的金属纳米种子的形貌维持稳定,便于后续多面体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过少时,无法起到保护贵金属种子形貌稳定的作用。
具体地,上述步骤S20中,提取金属盐,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溶液,所述金属盐中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与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相同,和/或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将与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结构相似金属盐添加到种子溶液中可以有效调控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晶型,具体地,对贵金属纳米粒子生长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要有{111}晶面和{100}晶面,正常情况下,{111}晶面的能量高于{100}晶面,所以当贵金属源加入时,金属离子会首先吸附在{111}晶面进行生长。而本发明实施例添加的金属盐中所述金属盐中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与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相同,或者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相同,或者上述两者均相同,会选择性的先吸收到{111}晶面上,抑制贵金属离子在{111}晶面的生长速率,但少量的金属盐中金属离子不能使{111}晶面生长速率低于{100}晶面,随着金属盐的不断增多,{111}晶面生长的速率会越来越慢,直至低于{100}晶面生长速率,从而起到调控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晶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贵金属源与所述金属盐的质量比为(0.1-1):(0.01-0.05),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金属盐的该用量能够较好的调控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使其形成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具体地,当按贵金属源与所述金属盐的质量比为(0.1-1):(0.01-0.03)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时,贵金属种子的{111}晶面生长速率减缓,但仍大于{100}晶面生长速率,此时加入贵金属离子还原会形成长方体等立方结构的金属纳米粒子;当按贵金属源与所述金属盐的质量比为(0.1-1):(0.03-0.05)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时,贵金属种子的{111}晶面生长速率小于{100}晶面生长速率,此时加入银离子继续还原会形成十面体,形成多面体结构的金属纳米粒子,有利于增强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盐选自:铜盐、锌盐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铜盐选自: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碱式碳酸铜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锌盐选自:碳酸锌、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醋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这些金属盐在种子溶液体系中,均能够水解形成游离的铜离子或锌离子,这些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层数和/或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相似,均能够较稳定地吸附在贵金属种子中的{111}晶面,从而降低贵金属种子中{111}晶面的生长速率,提高{100}晶面的生长速率,丰富形成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多面体结构,增强其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具体地,上述步骤S30中,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得到贵金属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第一还原剂的还原性高于所述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贵金属源中金属离子能够附着在混合溶液中的贵金属种子表面上进行生长,并添加还原性低于第一还原剂的第二还原剂,还原吸附在贵金属种子表面的贵金属离子,使金属纳米粒子均匀的生长形成多面体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其中,第二还原剂便于控制金属源的还原速率,以便使贵金属源中的金属离子能更多的沉积到贵金属种子表面进行贵金属粒子的生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的步骤包括:以所述混合物溶液的体积为100ml作为参照,按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0.01-1),将所述贵金属源添加到所述混合溶液中使添加后的反应体系中贵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2mg/ml,然后以0.01-0.1ml/min的速率添加所述第二还原剂,混合处理,得到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混合溶液中添加的贵金属源的量合理控制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粒径,避免生成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过大;第二还原剂的用量和添加速率有效调控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速率及均匀性,确保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多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还原剂选自:抗坏血酸、柠檬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若第二还原剂用量过少,则不能使贵金属离子被充分还原,影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生长及后续粒径大小;若第二还原剂用量过多,则还原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反应速率的控制,若贵金属纳米粒子生长太快影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以及结构的致密性、均匀性等。另外,若还原剂加入速率过慢,则会导致贵金属纳米种子发生团聚,若还原剂加入速率过快,则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形貌不易控制。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多面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为粒径小于等于50纳米(例如可以为10纳米、20纳米、30纳米或者40纳米等)的多面体结构,小粒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易于受到波长范围更大的光激发,并且不易于出现共振峰的展宽,使得共振效果更加显著。且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中相同面的电子所受到的激发光电场相同,从而使得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度一致,极化均匀,不易出现共振峰的展宽,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上时候,在贵金属纳米粒子相同的位置所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相同,从而增加了共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为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或铂纳米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六面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或铂纳米粒子。
在一另些实施例中,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十面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或铂纳米粒子。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包含有上述的方法制备的贵金属纳米粒子,或者包含有上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器件可以是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粒径小于50纳米且均匀的多面体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表面等离体共振特性,使得电子在金属纳米粒子中激发出较多的激发态电子,使得注入到发光层的电子数量变多,进而使得有更多的电子可与发光层中的空穴结合而发光,从而提高了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实施例光学器件也可以是任意包含有上述实施例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器件。
为使本发明上述实施细节和操作能清楚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及本发明实施例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的进步性能显著的体现,以下通过多个实施例来举例说明上述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①将0.001g氯金酸和0.0001g硼氢化钠,在100g 2℃的蒸馏水中充分混合。搅拌15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0.0001g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得到种子溶液;
②向步骤1中快速加入0.0001g硫酸铜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③向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再加入0.01g的氯金酸,并以0.1ml/min的速率缓慢加入0.001g的柠檬酸,得到长方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其形貌图如附图1所示。成品率为92%。
实施例2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如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①将0.009g硝酸金和0.0005g硼氢化锂在100g在4℃的蒸馏水中充分混合。搅拌5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0.0005g的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得到种子溶液;
②向步骤1中快速加入0.0005g硫酸铜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③向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再加入0.02g的硝酸金,并以0.05ml/min的速率缓慢加入0.001g的草酸,得到十面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其形貌图如附图1和图2所示。成品率为90%。
进一步的,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进步性,本发明对实施例1和2制备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共振效果进行了测试,以球形金纳米粒子作为对比例,测试结果如下表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十面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有最强的共振增强效果,其次是实施例1制备的长方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对比例球形结构的金纳米粒子的共振增强效果最差,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2制备的多面体结构的金纳米粒子中由于相同面的电子所受到的激发光电场相同,使得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度一致,极化均匀,有效增强了共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提供贵金属源、第一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得到种子溶液;
提供金属盐,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溶液;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得到贵金属纳米粒子;其中,
所述第一还原剂的还原性高于所述第二还原剂的还原性;
所述金属盐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与贵金属离子的外电子层的层数相同,和/或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与贵金属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量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至溶剂中的步骤包括:在温度为0-5℃的条件下,将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溶解于水中后,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或,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贵金属源、所述第一还原剂和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0.1-1):(0.01-0.05):(0.01-0.05),将所述贵金属源和所述第一还原剂溶解于水中后,添加表面活性剂,得到种子溶液;和/或,
按所述贵金属源与所述金属盐的质量比为(0.1-1):(0.01-0.05),将所述金属盐添加到所述种子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溶液;和/或,
所述混合溶液中贵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1-1ug/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添加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后混合处理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混合物溶液的体积为100ml作为参照,按所述贵金属源和第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0.01-1),将所述贵金属源添加到所述混合溶液中使添加后的反应体系中贵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2mg/ml,然后以0.01-0.1ml/min的速率添加所述第二还原剂,混合处理,得到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源选自:金源、铂源、银源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金属盐选自:铜盐、锌盐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源选自:氯金酸、硝酸金、氯化金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铂源选自:氯铂酸、硝酸铂、氯化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银源选自:氯酸银、硝酸银、氯化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铜盐选自: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碱式碳酸铜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锌盐选自:碳酸锌、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醋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锂、硼氢化钾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还原剂选自:抗坏血酸、柠檬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辛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高碳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N201911391216.4A 2019-12-30 2019-12-30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118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1216.4A CN113118432B (zh) 2019-12-30 2019-12-30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1216.4A CN113118432B (zh) 2019-12-30 2019-12-30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8432A CN113118432A (zh) 2021-07-16
CN113118432B true CN113118432B (zh) 2022-05-24

Family

ID=7676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1216.4A Active CN113118432B (zh) 2019-12-30 2019-12-30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8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5954B (zh) * 2022-09-09 2024-01-26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具有加厚边框的六边形银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15488348B (zh) * 2022-09-21 2023-07-07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具有藤蔓状结构的金属纳米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4200B1 (fr) * 2007-03-30 2009-11-27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de synthese de nanoparticules metalliques cubiques en presence de deux reducteurs
CN102581299A (zh) * 2012-02-21 2012-07-18 金淞电器(九江)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光化学制备方法
CN103203459B (zh) * 2013-03-08 2015-05-06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CN104209530B (zh) * 2013-05-30 2016-05-04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PdPt核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8678A (zh) * 2014-01-06 2014-03-26 景德镇陶瓷学院 一种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JP2016044314A (ja) * 2014-08-20 2016-04-04 国立大学法人埼玉大学 金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4985191B (zh) * 2015-07-08 2018-06-19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性的银纳米立方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导电油墨
US10179877B2 (en) * 2016-01-08 2019-01-15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onodispersed carboxylate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ize controlled preparation using pamoic acid as a reducing and capping reagent
CN106825608A (zh) * 2017-03-02 2017-06-13 济南大学 一种在乙二醇中制备单分散金十面体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9202064B (zh) * 2018-10-31 2021-02-19 大连民族大学 一种表征金纳米晶晶格结构和纯度的简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8432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ukherj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ze-and shape-controlled silver nanoparticles
Kundu et al. Anisotropic growth of gold clusters to gold nanocubes under UV irradiation
Harpeness et al. Microwave synthesis of core− shell gold/palladium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Nguyen et al.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gold nanoparticle nucleation and growth by citrate reduction of HAuCl4
Zhang et al. Seeded growth of uniform Ag nanoplat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and widely tunable surface plasmon bands
Ahmed et al. Controlling the morphology of multi-branched gold nanoparticles
Liu et al. Selective synthesis of hexagonal Ag nanoplates in a solution-phase chemical reduction process
Zou et al. Preparation of novel silver–gold bimetallic nanostructures by seeding with silver nanoplates and application i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CN113118432B (zh) 贵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906256B2 (en) Nanometal dispers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Musa et al.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stabilized copper nanoparticles
Liu Cu 2 O microcrystals: a versatile class of self-templ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porous Au nanocages with various morphologies
CN106623901B (zh) 一种铝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hen et al. A novel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disper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combined bioaffinity adsorption and TiO2 photocatalysis
Xu et al. Cooperative interactions among CTA+, Br–and Ag+ during seeded growth of gold nanorods
Huang et al. Promotion of SERS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with bimetallic and ternary concave nanolayers
Bisson et al. Formation of palladium nanostructures in a seed-mediated synthesis through an oriented-attachment-directed aggregation
Qin et al. Facile and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AuCu aerogels for the enhanced degradation of 4-nitrophenol
KR101233447B1 (ko) 이온성 액체를 이용한 은 나노입자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106086A (ko) 구리 나노구조물의 제조방법
Zhang et al. Au catalyst decorated silica spheres: Synthesis and high-performance in 4-nitrophenol reduction
CN113231632B (zh) 一种金钯不对称异质纳米结构及其合成方法
Junqi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colloidal gold by ethyl alcohol and NaoH at normal temperature
Praneeth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one-pot synthesis of anisotropic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active high-energy facets for enhanced catalytic and metal enhanced fluorescence activities
Wang et al. Tunable growth of nanodendritic silver by galvanic-cell mechanism on formed activated carb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6006 TC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17, Huifeng Third Road,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C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ninetee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TCL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