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3312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3312B
TWI343312B TW093137518A TW93137518A TWI343312B TW I343312 B TWI343312 B TW I343312B TW 093137518 A TW093137518 A TW 093137518A TW 93137518 A TW93137518 A TW 93137518A TW I343312 B TWI343312 B TW I3433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mooth
inner mold
body portion
mold container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7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0929A (en
Inventor
Norikazu Shinogi
Taku Takahashi
Hiroshi Uematsu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20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0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3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33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22Boxes or like containers with side walls of substantial depth for enclosing contents
    • B65D1/26Thin-walled containers, e.g. formed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 B65D1/265Drinking c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02Plates, dishes or the like
    • A47G19/03Plates, dishes or the like for using only once, e.g. made of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18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the inserts being deformed or preformed, e.g. by the injection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40Details of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08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65D23/0842Sheets or tubes applied around the bottle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folding operations
    • B65D23/0864Applied in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32Bowls, Cups,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3)1343312 部側具有角度Θ以下的傾斜角0 ,。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具備有突緣部的胴 體部和連結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同時 ’胴體部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Θ形成末端擴開形的 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中’其特徵爲:具備模具,模具形 成有對應設置在胴體部外面的凹部的突出部,突出部在底 部側具有角度0以下的傾斜角0 2。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具備有突緣部的胴 體部和連結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同時 ’胴體部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的 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中,其特徵爲:具備模具,模具設 有對應設置在胴體部外面的複數個凹部及/或複數個凸部 的滑動模’該滑動模形成在模具內可朝外側滑動。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具備有突緣部的胴體部和連結 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內鑄模容器中, 其特徵爲:沿著圓周方向將胴體部外面區隔成2以上的區 域’胴體部外面的至少1個區隔區域上設有複數個凹部及 /或複數個凸部所構成的非平滑部。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在某區隔區域的某 非平滑部形成使丨v於鄰接的區隔區域的非平滑部和平滑部 隔離彼此分開。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非平滑部是殘留設 置在胴體部的上方部及下方部的平滑部所形成。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非平滑部是殘留設 (4) (4)1343312 置在胴體部下方部的平滑部所形成’在非平滑部下方的平 滑部設置豎直肋。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胴體部中的非平滑 部每單位面積的體積和位在非平滑部相同高度區域的平滑 部每單位面積的體積相等。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位在和非平滑部相 同高度區域的平滑部具有朝著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厚壁部 〇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位在和非平滑部相 同高度區域的平滑部具有朝著半徑方向內側突出的厚壁部 0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非平滑部是殘留設 置在胴體部上方部的平滑部所形成,非平滑部上方的平滑 部形成有真空孔跡。 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其特徵爲:沿著圓周方向將胴 體部外面區隔成3個區域,至少殘留設置在1個區隔區域 的平滑部,在其他區隔區域設置非平滑部。 如上述根據本發明,可以容易且確實地在內鑄模容器 的胴體部表面形成多數個凹部或凸部。因此具有優異的外 觀性’獲得可排除類似品的內鑄模容器。 〔實施發明用的最佳型態〕 第1實施型態 參照圖示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型態說明如下。第1 ( a ) -8- (5) (5)1343312 (b)圖、第2(a) - (c)圖及第3圖是表示本發明的第 1實施型態。 如第1(a) (b)圖及第2(a)圖表示’內鑄模容器 I 〇具備有突緣1 2的圓筒形胴體部1 I和連結胴體部1】的 底部1 3,使射出樹脂2 1射出配置在胴體部】]的標籤成型 〇 其中的標籤20可以使用OPP30/LMD/PET12/GR/LMD/ AL7/LMD/HS-OPP30 的層疊體。 又,該層疊體中的各層爲: HS-OPP :具有熱封層的雙軸延伸聚丙烯薄膜 LMD :乾式疊層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酯 G R :凹版印刷 (數學單位μ τη) 此時,凹版印刷所使用的油墨可以含有偏光珠光顏料 。由於偏光珠光顏料具有雙色性,因此和以往的白色珠光 不同,可施以增加深度的印刷。藉著含有以上偏光珠光顏 料的油墨所印刷的標籤2 0的使用,組合後述的容器1 〇的 凹部1 5及凸部1 6 ’根據視角形成不同的色調,可獲得增 加深度的外觀,以求得和其他容器的差異化。 另外’可以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 D Ρ Ε )、聚丙烯( ΡΡ )、聚苯乙烧(PS )、聚碳酸酯(PC )等作爲射出樹 脂21。 並且’如第1(a) (b)圖及第2(a)圖表示,在內 (6) (6)1343312 鑄模容器1 0的胴體部1 1外面分別連續設置多數個凹部1 5 及多數個凸部1 6。該等凹部1 5及凸部1 6是分別連接連續 ,或者獨立連續設置。該凹部1 5及凸部1 6可提升內鑄模 容器1 0的外觀性,同時可排除類似品。 並藉著多數個凹部1 5及凸部1 6的設置,可以使內鑄 模容器1 〇具有絕熱性,例如即使在內鑄模容器1 0內注入 7〇°C的熱水仍然可以手持容器1 〇。 在此,第1(a)圖爲內鑄模容器10的整體圖,第1 (b)圖內鑄模容器10的擴大圖。 設置在胴體部11外面的多數個凹部15及多數個凸部 16如第2(a)圖表示,爲多數個四角錐型的凸部16和凸 部1 6間的凹部1 5組合形成。又凹部1 5及凸部1 6雖然形 成在胴體部1 1外面的全區域,但是也可以形成在胴體部 1 1外面中的部分區域》 另外,凹部1 5及凸部1 6是從胴體部1 1外面中的下 方部朝著上方部多段設置,且各段的凹部1 5及凸部1 6的 數量,即各段的圓週方向的凹部15及凸部16的數量形成 相同。因此,各段的凹部1 5及凸部1 6的形狀從下方部朝 著上方部形成緩緩擴大。 如第2(b)圖表示,也可以在胴體部11外面多數配 置小型的凹部1 5和凸部1 6。第2 ( b )圖中,各凸部1 6 爲四角錐形所構成,凹部1 5是形成在凸部1 6間。 此外,如第2 ( c )圖表示,也可以在胴體部1 1外面 僅形成多數個半球型凹部】6。 -10 - (7)1343312 又第2(a) (b)圖中,表示在胴體部Π外面形成四 角錐形的凸部1 6,但是不僅限於此,也可以形成其他多角 錐形的凸部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1 5,也可以形成圓錐形 的凸部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1 5。 並且,也可以在胴體部1 1外面形成斜截頭角錐的凸 部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1 5,另外也可形成以直線或曲線 所形成的凸部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1 5。
內鑄模容器1 0的胴體部1 1是從底部1 3朝著突緣部 1 2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又凹部丨5在底部1 3側具 有傾斜部1 5 a ’相對於該傾斜部1 5 a的胴體部1 1的傾斜角 Θ 2是形成角度Θ以下。並且’凸部1 6在突緣部1 2側具 有傾斜部1 6 a,相對於該傾斜部1 6 a的胴體部1 1的傾斜角 是形成角度Θ以下。
上述內纟模谷益1 0藉者公模1和母模2所構成的射 出成型模具的製造裝置所成型,在製造裝置的公模2上分 別對應設置在胴體部1 1外面的凹部1 5及凸部1 6設有突 出部5及溝槽部6。又突出部5在底部1 3側具有傾斜部 5 a ’相對於該傾斜部5 a的胴體部]I的傾斜角0 2是形成 角度Θ以下。並且溝槽部6在突緣部1 2側具有傾斜部6 a ’相對於該傾斜部6 a的胴體部1 1的傾斜角0 ,是形成角 度0以下。 其次’以第3圖說明內鑄模容器的製造方法如下。 首先’在母模2內配置標籤20,隨後將公模1插入母 模1內。其次,從設置在母模2澆口 8將射出樹脂2 1射 -11 - (8) (8)1343312 出到公模1和母模2之間。藉此獲得內鏡模容器1 〇。 其次在具備內鑄模容器1 0的狀態下將公模1從母模2 脫離’接著使內鑄模容器1 〇從公模1脫離。此時,胴體 部π朝著突緣部1 2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並且凹 部1 5的傾斜部1 5 a 1及突出部5的傾斜部5 a分別相對於 胴體部1 1具有角度0以下的傾斜角0 2,因此該等傾斜部 1 5 a、5 a更朝著突緣部1 2側形成末端擴開形(角度0 -傾 斜部1 5 a、5 a的傾斜角0 2 )。 因此將內鑄模容器1 0從母模2脫離時,內鑄模容器 1 0不會和突出部5的傾斜部5a造成摩擦。 同樣地’凸部1 6的傾斜部1 6 a及溝槽部6的傾斜部 6a相對於各胴體部具有角度0以下的傾斜角0 2,因此將 內鑄模容器1 0從母模2脫離時,內鑄模容器1 〇不會和溝 槽部6的傾斜部6 a造成摩擦。 例如第1 ( a ) ( b )圖中,胴體部1 1的壁厚T爲 〇.8mm、凹部15的深度D爲0.2mm、Θ =6。時, 傾斜部1 5 a的長度X形成
Xg 0.2/sin6〇=1.91mm。 此外’上述實施型態中,是表示將射出樹脂2 1射出 至公模1和母模2所構成的射出成型模具使內鑄模容器]0 成型的例(第3圖),但是不僅限於此,也可以如第4圖 表示使用具有吹塑成型模具3]、32和從模具3]突出的吹 -12 - (9)1343312 塑噴嘴33的吹塑成型裝置’藉著吹塑成型以成型爲內鑄 模容器]〇。 如第4圖表示’在模具32內配置標籤2〇及容器原材 料34 ’從吹塑噴嘴33朝著容器原材料34噴射空氣以獲得 內鑄模容器1 〇。
又’如第5圖表示’也可以使用具有壓箱41和母模 42所構成的薄板成型模具的薄板成型裝置,藉薄板成形成 型爲內鑄模容器1 0。 如第5圖表示在母模42內配置標籤20,以壓箱41和 母模4 2之間夾持薄板原材料4 3,藉以獲得內鑄模容器1 〇 第2實施型態 其次,以第6圖針對本發明第2實施型態說明如下。
第6圖表示的第2實施型態具有不同的設置在胴體部 1 1的凹部1 5及凸部1 6的形狀,其他和第1 ( a ) ( b )圖 、第2 ( a ) - ( c )及第3圖表示的第1實施型態大致相同 第6圖中,胴體部]1朝著突緣部1 2側以角度Θ形成 末端擴開形,凹部1 5在底部1 3側具備有相對於角度β以 下胴體部1 1的傾斜角0 2的傾斜部〗5 a。並且凸部1 6在 突緣部1 2側具備有相對於角度β以下胴體部Π的傾斜角 0 1的傾斜部1 6 a。 -13- (10) (10)1343312 第3實施型態 其次’以桌7圖說明本發明第3實施型態如下。 第7圖表示的實施型態在胴體部】1設置凹部1 5及凸 部1 6的同時’凹部1 5在底部1 3側具有傾斜部1 5 a,凸部 1 6在突緣部1 2側具有傾斜部1 6a。 第7圖中’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具有公模]和母模 1 2構成的射出成型模具’母模2設有可以朝著外側移動的 滑動模2a。凹部15是藉著滑動模2a的突出部5成型,凸 部1 6藉者滑動模2 a的溝槽部6所成型。具有該等突出部 5和溝槽部6的滑動模2 a如上述形成可在母模2內朝著外 側滑動。因此相對於凹部1 5的傾斜部1 5 a及凸部1 6的傾 斜部1 6 a的胴1體部1 1的傾斜角θ 2、θ 1不需要成型爲末 端擴開形的胴體部11的未端擴開角Θ以下。即,相對於 凹部1 5的傾斜部1 5 a及凸部1 6的傾斜部1 6 a的胴體部]! 的傾斜角0 2、0 1即使形成0以上,由於具有突出部5和 溝槽部6的滑動模2 a在母模2內朝著外側滑動,從母模9 取出內鑄模容器1 〇時’滑動模2 a的突出部5或者溝槽部 6不會和內鑄模容器1 〇造成摩擦。 再者’第7圖中’母模2設有標籤吸附用開縫*,並 在母模2的底部設有澆口 8。 第4實施型態 其次,針對本發明的第4實施型態說明如下。 第4實施型態,標籤20的構成不同,其他和第丨至 -14 - (11) (11)1343312 第3圖表示的第I實施型態大致相同。 本發明所使用的標籤2 〇具有側面標籤和底面標籤, 一般爲印刷基材層 '阻氣層、射出樹脂的黏著層所構成。 該等各層是分別獨立製模並藉著黏著劑黏合(乾式層疊) ,或者熔融擠製(EC、共擠製)其一部份或全層來形成。 又,可根據其用途•目的省略印刷基材層。 作爲印刷基材的薄膜只要一般可印刷物即可並不加以 特別限定’可適當使用例如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尼龍 薄膜等。 阻氣層可舉例如(a )鋁箔(7〜2 5 // m ) 、( b )以蒸 鍍等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層疊在塑膠薄膜等,例如氧化矽 蒸鍍塑膠薄膜 '氧化鋁蒸鍍塑膠薄膜、鋁蒸鍍塑膠薄膜、 (c )其他如聚丙烯腈系樹脂、E v 〇 Η (乙烯-醋酸乙烯共 聚體皂化物)、PVDC (聚偏氯乙烯)薄膜' PVDC線雙軸 延伸塑膠薄膜等,因應預定的性能適當地選擇獲得。 黏著層只要可以和射出樹脂黏著並未特別加以限定, 通常’可適當地使用含有射出樹脂和同材質的塑膠或EVA (乙烯·乙烯基乙酸酯共聚物)的聚乙烯等黏著性的樹脂 ’或者將該等樹脂共擠製加工,或者塗層加工後的塑膠薄 膜等。 此外’上述各層根據常法,藉著乾式層疊法、擠製層 蹵法、擠製塗層法其他的塗層法形成。 又’本發明的內鑄模標籤容器可以使用可射出成型的 熱可塑性樹脂’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15- (12)1343312 【實施方式】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第1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中,使用聚丙烯作爲形成內鑄模 容器1 0的射出樹脂2 1的材料,使用依序層疊聚對苯二甲 酸乙酷(丨2 μ m ) /鋁箔(〗5 # m ) /聚丙烯薄膜(6〇 e m ) 的3層薄膜作爲標籤20。該標截20在最外層。PET薄膜 印刷文字、圖案等之後’使用黏著劑層疊阻擋層的鋁箔之 後’使用黏著劑將最內層的聚丙烯薄膜形成層疊後的3層 薄膜’沖壓成預定的形狀(側面標籤爲扇型、底面標籤爲 中心具有澆口孔的圓形)。
其次’該標籤材(具有側面標籤及底面標籤)配置在 母模2的側面及底面’將公模丨從上方壓入之後,通過澆 口 8 (及對應澆口位置的底面標籤的澆口孔)將樹脂2 1注 入空腔內進行通常之內鑄模標籤射出成型。 測定所獲得成型容器的阻擋特性的結果,如表1所示 獲得氧滲透度、透溼度的値。 該標籤的最內層由於和容器本體的樹脂相同的材料, 因此不使用黏著劑即可以使標籤和容器本體形成一體化。 又內鑄模容器1 0的外觀呈現出標籤2 0的鋁箔。增加該鋁 箔的金屬外觀,可以從設置在胴體部1 1的凹部】5及凸部 1 6的外觀,獲得和以往容器的差異化。 -16-
V (13)1343312 〔表1〕 阻擋層 氧滲透度 水蒸氣滲透度 (cm3/pkg ♦ day · atm ) * (g/pkg . day ) * 氧化矽蒸鍍PET 0.07 0.0041 聚偏二氯乙烯 0.08 0.0043 薄膜 鋁箔 0.06 0.00088 4fff /丨、、 6.70 0.01 * )測定法:氧滲透度…溫度23 °c、溫度90%RH '純化3天 使用MOCON公司 OXTRAN 水蒸氣滲透度…氯化銘重量法、測定6天、 溫度4 0 °C '溼度9 0 % R Η 此外,使用聚丙烯作爲構成容器本體的射出樹脂的材 料’同時標籤材除了上述以外,從最外側朝著最內側依序 使用以下的層所構成的薄膜。 (1 )延伸聚丙烧薄膜(印刷基材)(2 5 m ) /銘范 (阻擋層)(1 5 # m ) /具有熱封層的延伸聚丙 烯薄膜(黏著層)(25/im), (2 )延伸聚丙烯薄膜(印刷基材)(2 5 # m ) /氧化 矽蒸鍍聚對苯二甲酸乙酯薄膜(阻擋層)(12 ni# )/具有熱封層的延伸聚丙烯薄膜(黏著層 )(2 5 以 m ), (3 )未延伸聚丙烯薄膜(3 0 " m ) /聚對苯二甲酸乙 -17- (14) (14)1343312 醋薄膜(印刷基材)(1 2m μ )/氧化矽蒸鍍聚 對本二甲酸乙酯薄膜(阻擋層)(1 2 μ m ) /未 延伸聚丙烯薄膜(黏著層)(3〇ym) ’ (4 )未延伸聚丙烯薄膜(2 5 # m ) /聚對苯二甲酸乙 醋薄膜(印刷基材)(1 2m β ) /氧化矽蒸鍍聚 對苯二甲酸乙酯薄膜(阻擋層)(12;um) /具 有熱封層的延伸聚丙烯薄膜(黏著層)(25“!^ ), (5)未延伸聚丙烯薄膜(3〇vm) /聚對苯二甲酸乙 酯薄膜(印刷基材)(1 2m μ )/鋁箔層(阻擋 層)(9以1«)/聚對苯二甲酸乙酯薄膜(12以111 )/未延伸聚丙烯薄膜(黏著層)(30// ηι)。 —般是沖壓標籤2 0成預定的形狀之後將標籤2 0配置 在母模2的側面及底面時,射出成型的精度會影響標籤2 〇 的捲邊大小。即,標籤2的捲邊越小精度越是良好。 並且,爲了減輕標籤20的捲邊,標籤20的層構層是 以中央的層爲中心的對象型的層構層爲佳。 具有上述(1) (2) (5)的層構成的標籤20中,可 以中央的層爲中心作爲對稱型的層構成’又(3 ) 、 ( 4 ) 的標籤材同樣可考慮將聚對苯二甲酸乙酯薄膜、氧化矽蒸 鍍聚對苯二甲酸乙酯形成一聚對苯二甲酸乙酯薄膜的對稱 型的層構成。因此沖壓時可以減輕標籤20的捲邊。並且 具有(1 )〜(5 )的層構成的標籤2 0的場合’阻氣特性及 射出樹脂的密接性皆爲良好。 -18· (15)J343312 〈第2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中,使用和第1實施例同樣的標 籤20,且標籤20的底面標籤的中心插入不具有澆口孔的 圓形的底面側標籤20進行內鑄模標籤射出成型。該實施 例中由於底面標籤不具備澆口孔,因此一旦注入樹脂2 1 時,底面標籤爲核芯(公模)側所擠壓的狀態將樹脂塡充 到空腔內。因此,成品在容器內的底面層疊不具有澆口孔 的標籤,更可提升其阻擋特性(參照第2圖)。又,本實 施例和底面標籤設置澆口孔時(標籤的外圍沖壓後必須要 進行沖孔步驟,因此需具有外圍沖壓和沖孔的精度而必須 要有高精度的沖壓加工機等)比較,可容易進行標籤材的 加工。 〔表2〕 阻擋層 氧滲透度 (cm3/pkg · day · atm ) * 水蒸氣滲透度 (g/pkg · day) 氧化矽蒸鍍PET 0.05 0.0001 聚偏二氯乙烯 0.05 0.0001 薄膜 __ 鋁箔 0.04 0.0001 〈第3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是使用和第I實施例同樣的標籤 -19- (16) (16)1343312 2 〇 ’使用底面空腔和側面空腔交叉的位置上設置真空吸引 孔的母模2進行內鑄模標籤射出成型。本實施例中,在樹 脂注入時可防止側面標籤的震盪,因而可防止成型後側面 標籤I的雛紋,重疊等的產生。 〈第4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是使用和第]實施例同樣的標籤 2 〇 ’並且以模具側面空腔的總高度(正確而言,沿著側壁 的長度)L Η母模的內周圍爲L R (但是,從頂部朝著底部 遞減)時,側面標籤的高度L1 '周圍方向長度L2分別爲 L1=LH-1、L2 = LR-1 (mm),進行內鑄模標籤射出成型》 本實施例中,由於設定短的標籤尺寸,因此可防止皺紋、 重疊等的產生。尤其是將側面標籤插入母模2之後,從壓 入母模1時標籤下端不抵接側面空腔的底來看,標籤也不 致形成波紋狀可密接層疊在容器本體上。其結果,所獲得 的內鑄模容器1 〇在側面標籤中雖具有預定的間矽層疊, 但是幾乎不會影響阻氣性。 〈第5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是使用和第1實施例同樣的標籤 2 0,並且在內鑄模容器1 〇的胴體部Π的預定位置設置縱 向延伸的強化肋進行內鑄模標籤射出成型。可藉此強化肋 防止內鑄模容器1 0和標籤不同的材質爲起因產生收縮差 的標籤剝離等。 -20- (17) (17)1343312 尤其是在角型容器的場合,以在腳部的4邊的各中心 點設置肋爲佳。 〈第6實施例〉 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是使用聚苯乙烯樹脂作爲構成容 器本體的射出樹脂,使用聚丙烯/黏著劑/聚偏二氯乙烯/黏 著劑/聚丙烯的層構成所構成的共擠製薄膜(厚度60〆m )作爲標籤2 0,該標籤的最內層側施以印刷,並在其上藉 著凹版塗層法塗敷EVA樹脂(熱封劑)。並且,使用對 應底部空腔和側面空腔交叉的部分賦予曲率的模具(母模 2及公模1 )進行內鑄模標籤射出成型。由於賦予模具曲 率,因此降低相對於標籤2 0的樹脂注入壓力,可藉著標 籤的油墨層及熱封層的摩擦等防止「流動」。此外,上述 部分相對地形成厚壁’因此爲了防止冷卻後壁厚的差爲起 因的「毛刺」以1·5倍以下的壁厚爲佳。 第5實施型態 參閱圖示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型態說明如下。第8 ( a ) (b)圖、第9圖、第1〇圖、第Π圖及第12圖是表示本 發明第5的實施型態圖。 如第8(a) (b)圖至第12圖表示,內鑄模容器10 具備有突緣部1 2的圓筒形定體部1 1和連結胴體部Π的 底部1 3,相對於配置在胴體部1 1的標籤2 0將射出樹脂 2 1射出成型。 -21 - (18) (18)1343312 其中的標籤20可以使用 OPP30/PET12/GR/AL7/HS-OPP30的層疊體。 又,該層疊體中的各層爲·· 〇 P P :雙軸延伸聚丙烯薄膜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酯 AL :鋁層 (數學單位"m ) 此時,標籤2 0的凹版印刷所使用的油墨可以含有偏 光珠光顏料。由於偏光珠光顏料具有雙色性’因此和以往 的白色珠光不同,可施以增加深度的印刷。藉著含有以上 偏光珠光顏料的油墨所印刷的標籤2 0的使用,組合後述 的容器1 0的凹部1 5及凸部1 6,根據視角形成不同的色調 ’可獲得增加深度的外觀,以求得和其他容器的差異化。 另外,可以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 )、聚丙烯( PP )、聚苯乙烯(PS) '聚碳酸酯(PC )等作爲射出樹 脂2丨,射出樹脂的詳細如後述。 並且,如第8 ( a ) ( b )圖,在內鑄模容器1 0的胴體 部1 1外面分別連續設置多數個凹部1 5及多數個凸部1 6。 該等凹部1 5及凸部1 6是分別連接連續,或者獨立連續設 置。該凹部1 5及凸部1 6可提升內鑄模容器1 〇的外觀性 ,同時可排除類似品。 並藉著多數個凹部1 5及凸部1 6的設置,可以使內鑄 模容器1 〇具有絕熱性’例如即使在內鑄模容器1 〇內注入 7 0 t:的熱水仍然可以手持容器1 〇。 -22- (19) (19)1343312 在此,第8 ( a )圖爲內鑄模容器1 0的前視圖,第8 (b )圖內鑄模容器1 〇的後視圖。 設置在胴體部】1外面的多數個凹部1 5及多數個凸部 1 6是如第8 ( a ) ( b )圖表示,爲多數個四角錐型的凸部 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1 5組合形成。 如第8(a) (b)圖、第9圖及第10圖表示,設置在 胴體部1 1外圍的多數個凹部1 5及多數個凸部1 6,其表面 構成非平滑形的非平滑部5 0。即,胴體部1 1的外面沿著 圓周方向區隔成2個以上,例如3個區域L , , L 2,L 3,該3 個區隔區域(以下,區域)L ,,L2,L 3中,區域L ,和L 2形 成有凹部1 5及凸部1 6所構成的非平滑部5 0。並且,胴體 部1 1外面中的非平滑部5 0以外的部分是形成表面平滑的 平滑部5 1。 又,分別設置在區域L |和L 2的非平滑部5 0在彼此 之間夾持著平滑部5 1使彼此分開。此時,平滑部5 1爲區 域L !和L 2之間的平滑部5 1 a和不存在有非平滑部5 〇的區 域L3的平滑部5 1 b所構成。 並且在形成有平滑部5 0的區域L,及L 2中,非平滑 部5 0是分別殘留設置在上方部和下方部的平滑部5 1 c ' 5 1 d所形成。 如上述’在胴體部1 1外面設置非平滑部5 0,藉此如 上述可提高內鑄模容器1 0的外觀性,並可賦予內鑄模容 器1 0的絕熱性。 另外’在胴體部1 ]外面的平滑部5 0間形成平滑部5 1 -23- (20) (20)1343312 ,藉此可以在該平滑部5 1印刷內鑄模容器1 〇的內容物資 料(成份資料)等,並可以在平滑部51施以條碼印刷。 另外,胴體部1 1外面設置非平滑部5 0和平滑部5 1,藉著 非平滑部5 0和平滑部5 1的對比,更加提昇內鑄模容器1 〇 的外觀性。 再者,上述的實施型態中’雖表示沿著圓周方向將胴 體部1 1外面區隔成3個區域Li,L2,L3,其中僅區域L,,L2 設置非平滑部,區域L3不設置非平滑部5 0的例,但是也 可以將胴體部1 1外面區隔成2個以上的區域(2個區域、 3個區域' 4個區域、5個區域)的同時,在區隔後的區域 中的至少一個區域設置非平滑部5 0,其他區域設置平滑部 5 1° 並且,內鑄模容器1 〇的胴體部1 1在其內面下方部設 有朝著圓周方向延伸的豎直肋1 1 a。因此,在層疊內鑄模 容器]〇收納時,上方的內鑄模容器1 0的線尾部1 4被載 置在下方內鑄模容器1 0的豎直肋1 1 a上,因此不會使得 兩內鑄模容器1 0密接。藉此,可以從下方內鑄模容器! 〇 容易地拉出上方的內鑄模容器10。 並且’在胴體部1 1的外面上方部設有朝著圓周方向 延伸的真空孔跡1 1 b。 如後述,製造內鑄模容器1 0時,在公模1和母模2 內配置標籤20 ’隨後將射出樹脂2 1射出至母模1和公模 之間。母模2設有標籤吸著用的真空孔(吸著開縫)4, 藉著該真空孔4在內鑄模容器1 〇的外面形成真空孔跡π b -24- (21)1343312 (參閱第1 2圖)。
如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胴體部1丨外面的區域 Li’h’L3中’區域L|,L2上形成非平滑部5〇,並且在該非 平滑部5 0的上方部及下方部分別設置平滑部5丨c、5丨d ( 黎閱第8圖)。本發明中’胴體部η內面的豎直肋Π a 是設置在胴體部11的非平滑部5 〇下方的平滑部5 I d,且 真空孔跡1 1 b是設置在胴體部丨丨的非平滑部5 〇上方的平 滑部5 1 c上(第1 2圖)。 一般母模2是以吸著開縫4爲界分割成上下方向。非 平滑部5 0 —旦和吸著開縫4重疊時,吸著開縫4上方的 母模2和吸著開縫4下方的公模1在轉動方向偏位時,以 精度良好形成非平滑部5 0困難。根據本發明可以使吸著 開縫4從非平滑部5 0分離,非平滑部5 0的形成不會因吸 著開縫4而受阻。
又’設置在胴體部11內面的豎直肋Ha會隨著壁厚 的增加而導致內鑄模容器1 0的射出成型時冷卻效率的降 低。因此同時考慮胴體部Π的非平滑部5 0隨著壁厚的增 加,使得豎直肋1 1 a和非平滑部5 0重複時,會使得內鑄 模容器1 0的射出成型時的冷卻效率更爲降低。而根據本 發明可以使豎直肋Π a從非平滑部5 〇分離,防止內鑄模 g器1 0的冷卻效率降低。 但是’形成有非平滑部5 0的胴體部1 1在非平滑部5 0 中尤其藉著凸部〗6可形成厚的壁厚。因此,可能會有在 內鑄模容器I 0的製造時,從澆口 8流入的射出樹脂2 1容 -25- (22) (22)1343312 易朝著非平滑部5 0側流動,而射出樹脂2 1對於和非平滑 部5 0同--高度的非平滑部5 1 a側並不怎麼流動等問題的 產生(第8圖)。 如上述在胴體部1 1內射出樹脂2 1的流動產生不均勻 時,在內鑄模容器1 0製造時會使得標籤2 0不能從正確的 位置移動,不能製造精度良好的內鑄模容器1 0。 本實施的型態中,形成位在和非平滑部5 0同一高度 區域的平滑部5 1 a、5 1 b較大的壁厚,使平滑部5 1 a、5 1 b 的每單位面積的體積和非平滑部50的每單位面積的體積 —致。因此和位在非平滑部5 0同一高度區域的平滑部5 1 a 、5 1 b上設置朝著半徑方向內側突出的厚壁部1 1 c。該厚 壁部11c在圓周方向只朝著和平滑部51a、51b同一的圓 周方向長度延伸,形成大的平滑部51a、51b的厚壁。 再者’也可以設置朝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厚壁部以代 替在胴體部1 1設置朝著半徑方向內側突出的厚壁部1 1 c。 此時,設置朝著內側突出的厚壁部1 1 c側,其外觀上較佳 〇 該厚壁部]】C的厚度是如下述來決定。例如不設置厚 壁部1 1C時,設定平滑部51 a的厚度爲0.79mm '平滑部 5U的寬度爲6.2mm、平滑部5]a的高度爲65mm時,平 滑部51a的體積形成爲0.322cc。 另一方面’非平滑部50的體積除了上述體積〇 3 22cc 之外,設置在同一面積的胴體部1 ]的凸部]6的數量爲8 個’凸部16的體積爲0.002 6時,形成〇.32cc + 〇.〇〇2 6x 26- (23) (23)1343312 8 = Ο . 3 4 c c 〇 因此,壁厚部lie的厚度是上述非平滑部50的體積 0.34CC和平滑部51a的體積 〇.32CC的差値,即根據 0.3 4 c c - 0.3 2 c c = 0.0 2 c c > 增加 0.05 mm。 如上述,可以形成非平滑部5 0的每單位面積的體積 和位在此非平滑部5 0相同高度區域的平滑部5 1 a、5 1 b的 每單位面積的體積。藉此可以使從澆口 8流入的射出樹脂 2 1均勻地送入非平滑部5 0和位在和此非平滑部5 0相同高 度的區域的平滑部5 1 a ' 5 1 b,使射出樹脂2 1均勻地流動 。因此,不會在內鑄模容器10的鑄造時移動標籤20,可 以精度良好地製造內鑄模容器1 〇。 其中,位在和非平滑部5 0相同高度區域的平滑部5 1 a 、5 1 b是設置在區域L2的非平滑部5 0和設置在區域L2的 非平滑部5 0之間的平滑部5 1 a,爲具有和非平滑部5 0相 同高度的區域的平滑部5 1 a,且區域L3的平滑部5 1 b爲具 有和非平滑部5 0相同高度的區域的平滑部5 1 b。 如第8 ( a ) ( b )圖表示,構成設置在胴體部Π外圍 的非平滑部5 0的凹部1 5及凸部]6是在胴體部1 1的外面 中從下方部朝著上方部多段設置,且各段的凹部1 5及凸 部1 6的數量,即各段圓周方向的凹部1 5及凸部丨6的數 量形成相同。因此各段的凹部1 5及凸部1 6的形狀是從下 方部朝著上方部緩緩擴大。 另外,第8 ( a ) ( b )中,雖表示在胴體部丨1外面形 成四角錐形的凸部I 6的例,但是不僅限於此’也可以形 -27- (24) (24)1343312 成三角錐形、其他多角錐形的凸部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 1 5,也可以形成圓錐形的凸部1 6和凸部1 6之間的凹部1 5 〇 並且,也可以在胴體部1 1外面形成斜截頭角錐的凸 部1 6和凸部丨6之間的凹部1 5,也可以直線或者曲線所形 成的凸部1 6和凸部1 6間的凹部1 5。 內鑄模容器1 0的胴體部1 1是從底部1 3朝著突緣部 1 2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且凹部1 5在底部丨3側具 有傾斜部1 5 a,相對於該傾斜部1 5 a的胴體部1 1的傾斜角 0 2是形成角度Θ以下。且凸部1 6在突緣部1 2側具有傾 斜部1 6 a ’相對於該傾斜部1 6 a的胴體部u的傾斜角0 , 是形成角度0以下。 上述內鑄模容器10如第12圖表示,雖是藉著具備公 模1和母模2所構成的射出成型模具的製造裝置所成型, 但是也可以在製造裝置的母模2上分對應設置在胴體部! ! 外面的凹部1 5及凸部1 6設有突出部5及溝槽部6。又突 出部5在底部13側具有傾斜部5a,相對於該傾斜部5a的 胴體部11的傾斜角θ 2是形成角度0以下。且溝槽部6在 突緣部側具有傾斜部6a,相對於該傾斜部_胴體部 Π的傾斜角0 |是形成角度0以下。 其次,以第12圖針對內鑄模容器的製造方法說明如 下。 首先在母模2內配置標籤2〇,隨後將公模丨插入母模 円。其此,從設置在母模2的湊口 8將射出樹脂2 i射出 -28- 2 (25) (25)1343312 到公模1和母模2之間。藉此獲得內鑄模容器1 〇。 其次在具備內鑄模容器1〇的狀態,將公模1從母模2 脫離,接著使內鑄模容器1 〇從公模1拉開。此時,胴體 部1 1是朝著突緣部1 2側以角度Θ形成末端擴開形,且凹 部1 5的傾斜部1 5 a及突出部5的傾斜部5 a分別相對於胴 體部1 1具有角度β以下的傾斜角Θ 2,因此該等傾斜部 1 5 a、5 a更朝著突緣部1 2側形成末端擴開形(角0 -傾斜 部1 5 a、5 a的傾斜角0 2 )(參閱第1 ( a ) ( b )圖)。 因此,從母模2將內鑄模容器1 0拉開時,不會使內 鑄模容器1 〇和突出部5的傾斜部5a產生摩擦。 同樣地,凸部1 6的傾斜部1 6 a及溝槽部6的傾斜部 6a分別相對於胴體部1 1具有角度0以下的傾斜角0 ,,因 此將內鑄模容器1 〇從母模2拉開時,內鑄模容器1 〇不會 和溝槽部6的傾斜部6 a產生摩擦。 例如第1 ( a ) ( b )圖中’胴體部1 1的壁厚T爲 0.8 mm'凹部15的深度〇爲〇.2mm、0=6。時, 傾斜部]5 a的長度X爲 〇.2/sin6、1.91mm。 〔實施例〕 以下’針對具體的本發明的實施例說明。 1 ·內鑄楔容器的形狀 (I )容器(1 ) -29- (26) (26)1343312 •突緣部外徑φ 7 1 m m、容器總高1 1 0 m m、容器注滿 容量2 5 0cc、胴體部壁厚〇.72mm。 •非平滑部的形狀4.8 x 3 · 2 m m、凸部的突出量Ο . 3 m m •凸部的數量120個、174個、0.0022 cc/個 (2 )容器(2 ) •突緣部外徑Φ 8 8 m m、容器總高9 8 m m、容器注滿容 量3 5 6cc '胴體部壁厚0.79mm。 •非平滑部的形狀6 · 2 X 9.4 m m、凸部的突出量〇 · 4 m m •凸部的數量165個、225個、〇.〇〇26cc/個 2.標籤式樣(單位 (1) OPP30/PET12 (印刷)/鋁箔 7/HS-OPP30 (具有 熱封層的〇 P p ) (保護層)(印刷層)(阻擋層)(密封層) (2) OPP30/I 呂蒸鑛 PET 1 2/H S-0PP3 0 (保護層(印刷層))(阻擋層)(密封層) (3) OPP30/PET1 2/銘范蒸鍵 PET/HS-OPP30 (保護層)(印刷層)(阻擋層)(密封層) (4) OPP30/鋁箔 7/HS-OPP3 0 (保護層(印刷層))(阻擋層)(密封層) (5 )合成紙80/熱封劑 3 ·射出樹脂的式樣 (1 ) HDPE (高密度聚乙烯白色著色):和標籤(1 )、(2 ) 、 ( 4 )同時使用 •樹脂資料··旭化成CHEMICALS (股)suniec ·丨 -30- (27) (27)1343312 物性 MFR ( melt flow rate) 42g/10 min (JIS K72 1 0 : 1 999 ) 標籤(1 ) 、 ( 2 ) 、 ( 4 )任意的其中之一皆具有金 屬感,因此可提高非平滑部的效果。 (2 ) PP (聚丙烯自然透明):和標籤(3 )同時使 用
•樹脂資料:製造商三井化學(股)J 2 4 6 Μ A 物性 MFR 20g/10min (ASTM D]238) 標籤3較具有透明性,並且由於射出樹脂具有透明性 可看見容器內的內容物,且具有透明光澤感。 (3)PP(聚丙烯白色著色):和標籤(5)同時使 用
•樹脂資料:製造商三井化學(股)17Q7G 物性 MFR 30g/10min ( ASTM D1238) 4 .成型條件
(1 )容器(1 )且使用HDPE作爲射出樹脂的場合 •射出樹脂溫度2 1 0 °C 射出時間0.8 5秒 •冷卻時間2.5秒 塡充壓力1 3 0 Μ P
(2 )容器(1 )且使用ΡΡ作爲射出樹脂的場合 •射出樹脂溫度2 2 0 °C 射出時間0.7秒 •冷卻時間2.5秒 塡充壓力1 4 0 Μ P
(3 )容器(2 )且使用HDPE作爲射出樹脂的場合 •射出樹脂溫度2 2 0°C 射出時間0· 7 5秒 •冷卻時間4秒 填充壓力1 4 〇 Μ P -31 - (28) 1343312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及其製造裝置 的第1實施型態的圖。 第2圖爲內鑄模容器的外觀圖。 第3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的成型用射出成型模具的圖
第4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的成型用吹塑成型模具的圖 第5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的成型用薄板成型模具的圖 第6圖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及其製造裝置 的第2實施型態的圖。 第7圖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及其製造裝置 的第3實施型態的圖。
第8圖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內鑄模容器的第5實施型 態的圖。 第9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的俯視圖。 第1 〇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的仰視圖。 第1 1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的剖視圖。 第1 2圖是表示內鑄模容器製造方法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公模 -32- (29) (29)1343312 2 :母模 2a :滑動模 5 :突出部 5 a :傾斜部 6 :溝槽部 6 a ·傾斜部 8 :澆口 10 :容器 1 1 :胴體部 1 2 :突緣部 1 3 :底部 1 5 :凹部 1 5 a :傾斜部 1 6 :凸部 ]6 a :傾斜部 20 :標籤 2 1 :射出樹脂 31' 32:吹塑成型模具 33 :吹塑噴嘴 3 4 :容器原材料 4 1 :壓箱 42 :母模 4 3 :薄板原材料 D :深度 -33 (30)1343312 T :壁厚 0 :角度 Θ i、0 2 :傾斜角 -34

Claims (1)

1343312
第093 137518號專利申請案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9年1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內鑄模容器,具備有突緣部的胴體部和連結 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而成型的內鑄模容器中 ,其特徵爲: 胴體部外面是沿著圓周方向區隔成2個以上的區域’ 在胴體部外面的至少1個區隔區域設有複數個凹部及/或 複數個凸部所構成的非平滑部, 在其他的區隔區域設置平滑部, 胴體部之中平滑部的每單位面積的體積是和位在與非 平滑部相同高度的平滑部的每單位面積的體積相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胴體部是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 > 凸部在突緣部側具有角度0以下的傾斜角0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胴體部是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 1 凹部在底部側具有角度β以下的傾斜角0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複數個凹部及/或複數個凸部是形成在胴體部外面中的 全區域。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1343312 ,複數個凹部及/或複數個凸部是形成在胴體部外面中的 一部份區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複數個凹部及/或複數個凸部是從胴體部外面中的下方 部朝者上方部多段設置,各段的凹部及/或凸部的數量形 成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胴體部是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 ,凹部及/或凸部的形狀是從下方部朝著上方部緩緩地擴 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中 ,藉油墨施以標籤印刷,該油墨含有偏光珠光顏料。 9. 一種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具備有突緣部的胴 體部和連結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同時 ,胴體部是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0形成末端擴開形 的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中,其特徵爲: 具備模具, 模具形成有對應設置在胴體部外面的凸部的溝槽部, 溝槽部在突緣部側具有角度6>以下的傾斜角β 。 1 0 ·—種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具備有突緣部的胴 體部和連結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同時 ,胴體部是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Θ形成末端擴開形 的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中,其特徵爲: 具備模具, -2- 1343312 模具形成有對應設置在胴體部外面的凹部的突出部, 突出部在底部側具有角度Θ以下的傾斜角β 2。 11. 一種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具備有突緣部的胴 體部和連結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同時 ,胴體部是從底部朝著突緣部側以角度Θ形成末端擴開形 的內鑄模容器的製造裝置中,其特徵爲: 具備模具, 模具設有對應設置在胴體部外面的複數個凹部及/或 複數個凸部的滑動模, 該滑動模形成在模具內可朝著外側滑動。 1 2 · —種內鑄模容器,具備有突緣部的胴體部和連結 胴體部的底部,在胴體部配置標籤成型的內鑄模容器中, 其特徵爲: 沿者圓周方向將脈體部外面區隔成2以上的區域, 胴體部外面的至少1個區隔區域上設有複數個凹部及 /或複數個凸部所構成的非平滑部。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中’在某區隔區域的某非平滑部形成使位於鄰接的區隔區 域的非平滑部和平滑部隔離而彼此分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中’非平滑部是殘留設置在胴體部的上方部及下方部的平 滑部所形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中’非平滑部是殘留設置在胴體部下方部的平滑部所形成 -3- 1343312 ,在非平滑部下方的平滑部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中’胴體部中的非平滑部每 部相同高度區域的平滑部每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中’位在和非平滑部相同高 方向外側突出的厚壁部。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中,位在和非平滑部相同高 方向內側突出的厚壁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中,非平滑部是殘留設置在 ,非平滑部上方的平滑部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中,沿著圓周方向將胴體部 置在至少1個區隔區域的平 平滑部。 豎直肋。 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面積的體積和位在非平滑 面積的體積相等。 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域的平滑部具有朝著半徑 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域的平滑部具有朝著半徑 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部上方部的平滑部所形成 真空孔跡。 項記載的內鑄模容器,其 區隔成3個區域,殘留設 ,在其他區隔區域設有非 -4-
TW093137518A 2003-12-05 2004-12-03 In-mold container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052092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07576 2003-12-05
JP2004290350 2004-10-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0929A TW200520929A (en) 2005-07-01
TWI343312B true TWI343312B (zh) 2011-06-11

Family

ID=3465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7518A TW200520929A (en) 2003-12-05 2004-12-03 In-mold container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647498B2 (zh)
KR (1) KR101153608B1 (zh)
CN (1) CN1890156B (zh)
TW (1) TW200520929A (zh)
WO (1) WO20050540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28402A (en) * 2005-07-19 2007-01-31 Arjobex Sas Moulded, labelled plastic article with a relief pattern.
JP5002305B2 (ja) * 2007-04-03 2012-08-15 リスパック株式会社 容器本体の側壁にポッチを設けた包装用容器
JP2011042397A (ja) * 2009-08-24 2011-03-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CN102039645A (zh) * 2009-10-13 2011-05-04 桑德公司 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31190A (ja) * 2012-08-02 2014-02-20 Tokan Kogyo Co Ltd 容器および金型
JP2014104661A (ja) * 2012-11-28 2014-06-09 Korei Kasei Co Ltd シート付食品容器のインモールド成形方法、及びそのシート付食品容器
CN203921422U (zh) * 2014-07-01 2014-11-05 优泊公司 带标签的吹塑成形容器及吹塑成型用模具
JP6656751B2 (ja) * 2015-12-24 2020-03-04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ラベル付きカップ容器
JP6986828B2 (ja) * 2016-04-28 2021-12-2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付き容器および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付き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7386014B (zh) * 2017-07-06 2023-06-20 江苏绿森包装有限公司 纸浆模塑负角度容器及其加工工艺
JP2021030716A (ja) * 2019-08-29 2021-03-01 孝廣 阿部 凹凸状の模様を設けた金型と凹凸状の模様を設けた食器・容器。
JP7046125B2 (ja) * 2020-07-27 2022-04-01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付き容器および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付き容器の製造方法
JP7205934B2 (ja) * 2021-05-14 2023-01-17 ベスパ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CN114348441A (zh) * 2021-12-10 2022-04-15 麻智松 一种具有色彩折射反射显示效果的容器、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容器对应的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1830B2 (ja) * 1988-11-17 1994-08-17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ラベル付中空容器の製法
JP2864606B2 (ja) * 1990-01-19 1999-03-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ラベル付容器
JPH07125056A (ja) * 1993-11-05 1995-05-16 Futaba Kagaku:Kk インモールド成形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4220044B2 (ja) * 1998-12-17 2009-02-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用射出成形容器
JP3901865B2 (ja) * 1999-02-03 2007-04-04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食品用の断熱容器
JP4629171B2 (ja) * 1999-05-27 2011-02-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39448B2 (ja) * 1999-06-29 2009-10-07 日本デルモンテ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用容器
JP2002029200A (ja) * 2000-06-29 2002-01-2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金属調外観を有する装飾フィルム
JP3977012B2 (ja) * 2000-12-27 2007-09-19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アンダーカット付き容器及びその容器の成形に適したブロー成形用金型
JP4217030B2 (ja) * 2002-06-05 2009-01-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モールド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3697635B2 (ja) * 2002-10-21 2005-09-21 佐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炭酸飲料用ボト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0929A (en) 2005-07-01
CN1890156A (zh) 2007-01-03
KR20060115376A (ko) 2006-11-08
JPWO2005054066A1 (ja) 2007-06-28
WO2005054066A1 (ja) 2005-06-16
CN1890156B (zh) 2010-04-14
JP4647498B2 (ja) 2011-03-09
KR101153608B1 (ko) 2012-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3312B (zh)
JP4527056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方式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JP3828598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製法
US20080187694A1 (en) Tri-layer food container
AU2015326365B2 (en) Delamination container
JPH02139327A (ja) ラベル付中空容器の製法
JP4943933B2 (ja) 食品容器
JP2887016B2 (ja) ラベル付き絞り出し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72569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製法
JP4121655B2 (ja) ブローチューブ容器
JP3842208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4629171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22436B2 (ja) インモ−ルドラベル容器
JP2002166920A (ja) 蓋付きプラスチック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19733A (ja) 断熱性プラスチックカップ
JP4220196B2 (ja) インモ−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成形法
JP3701638B2 (ja) インモ−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成形法
JP3024995U (ja) 酸素ガスバリア性容器
JP2020083456A (ja) 積層剥離容器
JP2000281038A (ja) リブ付き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
JP2005306415A (ja) ラミネ−トチュ−ブ容器
JP2000264327A (ja) リブ付き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57887B2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ラベル
JP3701636B2 (ja) インモ−ルドラベル容器およびその成形法
JP2001328138A (ja)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