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5413B - DRAM device having capacitor and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DRAM device having capacitor and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5413B
TWI285413B TW094145760A TW94145760A TWI285413B TW I285413 B TWI285413 B TW I285413B TW 094145760 A TW094145760 A TW 094145760A TW 94145760 A TW94145760 A TW 94145760A TW I285413 B TWI285413 B TW I2854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layer
interlayer insulating
contact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5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5548A (en
Inventor
Hee-Il Chae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25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5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54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0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10B12/03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the capacitor extending over the transisto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9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with simultaneous manufacture of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and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60Electrodes
    • H01L28/82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 H01L28/90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having vertical extensions
    • H01L28/91Electrodes with an enlarged surface, e.g. formed by texturisation having vertical extensions made by depositing layers, e.g. by depositing alternating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for one transistor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0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10B12/033Making the capacitor or connections thereto the capacitor extending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0335Mak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istor and the capacitor, e.g. plu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5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with the capacitor higher than a bit l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8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the storage electrode having multiple seg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頜域】 本發明是關於半導體裂置及其製造方法,且更特定言 之’疋關於具有-f谷RDRAM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諸如DRAM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之半導體裝置 每,單兀(cell)由-電晶體及—電容器組成。在dram 中’該等單元需要定期讀取及刷新。由於每—單位位元(bk) =價=、高整合度及同時執行讀取與寫入操作之能力的 因^^已在商錢用中廣泛制。同時,藉由由於 夕卜:因素:存於一電容器中之電荷流 軟錯誤”的現象,藉此導致DRAM故障。為; 防止發生軟錯誤,已提塌掠 马了 Ϊ可猎由增加下部電極之表面積來提高該”哭方 谷。儘官已在增加該下部電極 之電 合,已明確地在實際製造製程巾出現挑戰。 準整 =”:第電容=!知_裝置之橫截面圖。 陣列區域及一周邊電路區 :、,、有-早元 陣列區域及該周邊電==板1曝露於該單元 導+妊粗拮* 3上之接觸孔,且該等接觸別i 填充以形成—下部電 接=孔由 路接觸柱塞5b。一蝕列炊7 ^ >基兄及一周邊電 蝕刻、、冬止層7及—第二層間絕緣 1285似 pif.doc 序形成於該所得結構上。 順序钱刻於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第二層間絕緣層 虫刻終止層7’以形成下部電塞5&及 部電極接觸;k宾w fi > ^ 土周圍之弟一層間絕緣層3的儲存節點 。在一下部電極層13共形地 rma 今 =構上之後’實現—平坦化餘以形成_ 之-底部及-_壁之下部電極13。於 上順序堆疊且圖案化一介電声 版基板1 三層間絕緣層19、第-声門二 σ电極層17。第 θ , 弟一層間、纟巴緣層9及蝕刻終止;7痛f 圖案化於該周邊電路區域中 止廣7順序 柱塞5b之金屬接觸孔(=/场成—曝露周邊電路接觸 材料填充以形成-金屬接觸柱塞& ^屬接觸孔由導電 在圖1所示之習知架構中:方 部電極之高度,作為增加該 ^法可用於增加該下 來增加其電容。在一如此之方〉;:極=表面積之- 種方法 電極之該第二層間絕緣層之厚声缺i曰加其中定位該下部 間絕緣層之厚度,則因i該而’若增加該第二層 刻,所以亦增加該製程之負擔。此夕蜀^形成時需要大量蝕 所以可能不曝露該周邊電路I觸柱I口為需要大量餘刻, 不能電連接該金屬接觸柱塞21主基5b,且,因而,可能 5b。因此,可能降低該半導俨壯及為周邊電路接觸柱塞 【發明内容】 |衣罝之可靠性。 土本發明致力於_種能確保足 罪性之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包奋且具有經改良之可 8 1285低。c 在-態樣中,本發明致力於 順序堆疊於-半導體基板上 =:置,其包含: 層間絕緣層;—第-接觸柱塞,其穿^ Γ緣層及一第二 之該第-層間絕緣層之—預定部分^早辑列區域中 «板且具有-低於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二:,該半導 面;-杯狀下部電極,穿過該單表面之上表 間絕緣層及該第-層間絕緣層之—予 = 觸該第-侧缝;—介電層及—上 成,以接 且順序覆蓋該下部電極之至少-底部及者共形地 二接觸柱塞,其穿過該周邊電路區域中之㈣土;及一第 層而形成,以接觸該半導體基板,且具有」1間絕緣 絕緣層之上表面相同高度之上表面。 …轉-層間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介電層及該上 第-層間絕緣層上具有—杯子形狀之該杯狀=復盖在該 外侧壁。該半導體裝置可進一步包含_::電極之-緣層與該第二層間絕緣層之間之㈣終止層層間絕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致力於一 DRAM壯 含:具有一單元陣列區域及一周邊電路區=置、,其包 板’ -裝置51離層,其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板中r半^體基 動區域;社動區域上之多侧極圖案;雜;^界定一主 其定位於該閘極圖案之側邊之該主動區域上7:雜,域, ,體基板之第一層間絕緣層;一第_接觸桎塞,覆盍該半 單兀陣列區域中之該第一層間絕緣層而形成,、其穿過該 極圖案之一側壁處之該雜質摻雜區域,且发以接觸該閘 、有一低於該 第一層間絕緣層之一上表面之上表面;一第二接觸柱塞, 其穿過該周邊電路區域中之該第一層間絕緣層而形成,以 接觸該半導體基板,且其具有一與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該 上表面相同高度之上表面;一定位於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 上之第二層間絕緣層;一杯狀下部電極,其穿過部分該第 二層間絕緣層及該第一層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第一 接觸柱塞且與該閘極圖案分隔;及一介電層及一上部電 極,兩者共形地且順序覆蓋該下部電極之一底部及一内侧 〇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DRAM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插 入該第一層間絕緣層與該半導體基板之間之下部層間絕緣 層;一第三接觸柱塞,其穿過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兩鄰近 閘極圖案之間之該下部層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半導 體基板;及一位元線,其定位於該下部層間絕緣層上以接 觸該第三接觸柱塞。此時,該下部電極定位於一高於該位 元線之高度處且與該位元線分隔。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DRAM裝置進一步包含:一 第三接觸柱塞,其穿過在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兩鄰近閘極 圖案之間之該第一層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半導體基 板;一於該第二層間絕緣層上之第三層間絕緣層;一第四 接觸柱塞,其穿過該第三層間絕緣層及該第二層間絕緣層 而形成,以接觸該第二接觸柱塞;及一位元線,其定位於 該第三層間絕緣層上,以接觸該第四接觸柱塞。在另一具 體實施例中,在周邊電路區域中,穿過該第一層間絕緣層 10 工285 傾 ifd〇c ,成一第三接觸柱塞,以電接觸該半導體基板。此時,診 第三接觸柱塞具有-具有與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高度相= 之、而度的上表面。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致力於一種形成一半導體裴 之方法、D亥方法包含:於一具有一單元陣列區域及一 ,路區域之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第―層間絕緣層; 第-層間絕緣層形成—第—接觸柱塞及—第、 =電接綱㈣體餘,且賴餘塞分狀位^ =列區域及該周邊電路區域中;於該第絕緣 士 Γ在該單元陣列區域上之絕緣層,二成: 點二二及:第一接觸柱塞之臨時儲存ΐ 第塞及;第-層間絕緣層,; 的-表面上共形地形成二下點體基板 極之-平坦化製程,以移除;=相_下部電 該:存節點孔中形成_杯;下部’ 極之“-底形地且順序覆_ 刻部分該第—細:塞及:二方實現同時蝕 在另—具體實施财,該第-接觸柱塞及該第 —接角蜀 I28Hi53Pif.doc 成’且該第一層間絕緣層由二氧化^_ (心;3實施例中,該蝕刻配方使用氟化甲烧 在Lf二四氟化碳(CF4)氣體作為餘刻氣體。 以邱八貫施射,延伸該介騎及該上部電極, 以口 P刀地覆蓋該絕緣層之一頂部。 迅往 層,施例中’該方法進—步包含移除該絕緣 且/、中延伸该介電層及該上部電極,以部 菩 下部電極之該相壁及該第m緣層之—上部二=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I二一 及該第二接觸柱塞形成之後形成—蝕刻终:層, 軸:::,緣層以形成該臨時儲存節點㈣^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致力於一種形成— =法,該方法包含:製備-具有-單元陣列 導體基板;於該半導體基板中形成一裝置 圖域;於該主動區域上形成多個閑極 =芦ίί圖案及該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第一層間 由袭層’喊—弟—接觸柱塞,以穿過於該單元陣列區域 區:=^=之_:!間絕緣層來接觸該主動 之哕第綠m過在該周邊電路區域中 之。玄弟I間絕、緣層來接觸該活躍區域; = 層’· _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 ϊ 日 以形成一曝露該第_ jr± J.± TL ^ A>- U弟接觸柱基及该第—接觸柱塞周圍 12 12854极.- 層間絕緣層的臨時儲
日寸儲存節點孔曝霞夕兮筮w 丁挪乡」田A KW 之上部部分,以塞及該第一層間絕緣層 之該半導縣板孔;於具有_存節點孔 行相關該下部電_^=2形成一下部電極層;執 之該下部電極>,H千坦化製程,以移除該絕緣層上 部電極;且形二介儲存節點孔中形成—杯狀下 覆蓋該杯狀下部電極,以共形地且順序 在一具體實‘ΐ二一内侧壁' 刻該第-層間絕緣層4 1虫刻配方實現同時蝕 刻配方中該第-層;絕;;:接觸柱塞之上部部分,該融 ^ . 、彖層之一敍刻速率盥該篦一垃總士士 基之-钱刻速率實質上相同。 #接觸柱 在另一具體貫施例中,兮哲 柱塞由鶴形成,且該第:層 在另一且髀本絲仞ώ &、、彖層由—乳化矽層形成。 咖3)氣體 在另-具體實施例中,刻氣體。 柱塞及第二獅塞形成之後形成一 jC:接觸 餘刻該絕緣層⑽臨時料 V、θ ’其中當 止層。 m卩職日t,蝴該韻刻終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延伸該介電厣 分地覆蓋該絕緣層之-上表面。θ 〃上。卩電極以部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牛 層,且其中延伸該介電層及該上部電極二二 13 I285^,doc 下部,極之該外側壁及該第—層間絕緣層之該上部部分。 層間4;ί:Γ: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單元陳成械—下部層間絕緣層;穿過在該 層形成」’域中之兩鄰近閘極圖案之間的該下部層間絕緣 部層It接觸柱塞,以接賴半導體基板;且於該下 中該巴、9上形成一接觸該第三接觸柱塞之位元線,其 / π電極定位於該位元線之上但與該位元線隔開。 在^另频實_巾,軸該絕緣狀前,形成穿過 絕緣層:一:區f中之兩鄰近閘極圖案之間的該第-層間 朴弟二接觸柱塞;且形成該上部電極,隨後:於 ::穿巴過;i形f 一第三層間絕緣層;形成一第四接觸柱塞 三拉總Γ ΐ 了層間絕緣層及該第二層間絕緣層來接觸該第 接觸’且於該第三層間絕緣層上形成一接觸該第四 丧觸柱基之一位元線。 為讓本發日月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明二下y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賴圖式,作詳細說 【實施方式】 _現將在下文中參看附圖更充分地描述本發明,i中展 不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然而,可以不同形式_ f明且不應將其解釋為受限於本文所_之具體實^例。 ::反等具體實施例以便透徹及完善地說明本發 圖式中,清晰起見,放大該等層及區域之 應瞭解當一層稱為在另一層或基板“上,,時,其可直^在^ 14 1285低。c 另一==’或亦可存在介於其間之層。 。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呈#4104 Θ + 職Μ裝置的橫截面圖。,、貝_的具有-電容器之 參看圖2,一裝置隔離 | _ 上以界定一主動區域 疋位於。亥丰V體基板100
f08^ ^ ^ ^ ^ t ^T: Z ⑽覆蓋半導體基板100。 《層間絶緣層 ⑽其具有::低於第—層間絕緣層 圖案104夕相丨、真 卩接觸°亥單元陣列區域中的閘極 處於該第-接推中雜區域106 ’第一接觸柱塞u〇a 雷梅技⑽f 中。弟一接觸柱塞⑽為一下部 D妾觸柱基。一第二揍觸柱塞110b,其穿透該 鄰近閑極圖s 104之間的該第一層間絕緣層 ===雜區域觸,第二接觸柱塞⑽定^ — 门環甩路區域中之一第三接觸孔109c中。在木呈雕 =例中丄第二接觸柱塞UQb及第三接觸柱塞⑽可具 2同Λ高度,而第一接觸柱塞1術相對於第二接觸检塞 — 苐二接觸柱塞u〇c具有較低之高度。該等接觸柱 基110a、110b及110c由柏同材料(例如,鎢)形成。 >斤蝕刻終止層112及一第二層間絕緣層14〇順序堆聂 於該第-層間絕緣層上。在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一$ 15 部電極118定位於一儲存節點孔116中以接觸第 柱塞110a ’儲存節點孔i 1M皮形成以穿透第二 140、該蝕刻終止層112及第一層間絕緣層⑽之上表:層 此外,-介電们20及-上部電極124共形地且順序、° 該下部電極118之内側壁及底部l因該下部電極^ 與習知架構相比具有-於第—層間絕緣層⑽中延伸之钟 構’所以增加表面積且改良所得電容器之電容是可能^ 介電層120之上表面及上部電極124可部分地覆蓋 層間絕緣層140。介電層12G例如可由高k介電材料^ ― 諸如氧化组(Ta2〇5)層、氧化給(Hf〇2)層或氧化紹⑶们
層。 3 V 一第三層間絕緣層126定位於具有一電容器之第二 間絕緣層140上,該電容器由下部電極118、介電層^ 及上部電極124組成。在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一穿^ 層間絕緣層126以接觸上部電極124之上部電極接觸柱^ 13〇a定位於該上部電極接觸孔伽中。—第四接觸柱^ =〇b順序穿透兩鄰近電容器之間之第三層間絕緣層126: 第二層間絕緣層140及蝕刻終止層12,第四接觸柱塞13牝 定位,一第四接觸孔128b中。同時,在周邊電路區域中, 一與第二接觸柱基ll〇c接觸之第五接觸柱塞13〇c定位於 第五接觸孔128c中。儘管於圖2未顯示,但是一導電互連 線可插入該周邊電路區域中之第三接觸柱塞u〇c與 接觸柱塞130c之間。 ^ 導電 一第一導電圖案136a、一位元線136b及一第 16 1285413 18K5pif.doc 第三相_上,州_上部電 =觸柱塞13Qa、㈣接魄塞1鳥及第五接觸柱塞 事置=Γ:能有效地增加下部電極之表面積之_ 衣置I構,该下部電極處於其電容器 一下部部分之狀態。 位凡線之 晉二 順序說明一種用於形成圖2之該舰Μ裝 置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上以ίϊ圖Γ—裳置隔離層102形成於一半導體基板⑽ Ρ離州疋11 ί區域。裝置隔離層102可藉由一種淺溝槽 .^(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0 乳2程以於該主動區域上形成一閘極絕緣層。順序堆疊 =化:閘極導電層及一覆蓋層,以形成-具有-閘極 =安d、-閘電極及-覆蓋層圖案之閘極圖案iQ4。開極 ::安1Λ可匕括*盍一侧壁之間隔片(spacer)。藉由將閘 二圖木104作為一離子植入遮罩使用,實現一離子植入製 王以形成-雜質摻雜區域1〇6。一第一層間絕緣層⑽形 f於該半導體基板100之整個表面上。則該第-層間絕 、、彖層108,以形成-曝露該單元陣顺域中之_圖案ι〇4 „的該等雜質摻雜區域106之第一接觸孔_、一曝 j z單元陣列區域中之兩鄰近閘極圖帛1 〇4之間之雜質摻 雜區域106的第二接觸孔10%及一曝露該周邊電路區域中 =雜質摻雜區域106的第三接觸孔109c。舉例而言,一導 书層由一鎢層形成以填充該等接觸孔109a、109b及109c。 17 I28548a,doc 實現相關該導電層之-平坦化製程,以分別於該 廳、聰及職中形成—第—接觸柱塞遍、—H 接觸柱基110b及-第三接觸柱塞— #刻終止層112 1該半導體基板100之整個表面上'之氮化石夕層形成,於該 半¥體基板100上形成該等接觸柱塞11〇a、ll〇b及m 麥看圖4 ’ -第二層間絕緣層14〇形成於姓刻阻止層 ^上。儘管圖4中未顯示’但是—光阻圖 曰 層間絕緣層140上。藉由將該光阻圖案(未顯示)作ίι =彳遮罩使用’來賺層間絕緣層14。及帅 a:l成厂,第一接觸柱塞11〇&及第-接觸柱i 周f之弟—層間絕緣層⑽的臨時儲存節點孔115。 謂Γί圖51藉由將該光阻圖案(未顯示)作為一㈣ 〜罩,用’叫侧由臨時儲存節點孔115曝露之第 一層間絕緣層108,以形成-儲存節點孔 糾’可錢—配方進行軸·程,該配方中侧 二:Γί塞之速度與_第—層間絕緣層108之速 ί若=二=貫ΐ例中,該第一接觸柱塞ii〇a由鎮形 =广弟-接觸柱塞1 l〇a由—石夕層材料形成,則該第一 二吏'氟峨咖3氣體及四氟化鐵 乳脰作為勤^體。在—預定時段吨 -預定深度完成’以便不曝露間極圖案1〇4。 ί = :- =光阻圖案,且藉由-包括氯氣上 π洗液執.洗製程,以移除可駐留於 之-高分子類制產品。 116 18 I28548af,oc 參看圖6’―下部電極層(未顯示)共形地堆叠於該 二Γ=0〇亡;严下部電極層例如可由含有金屬之層 形成,诸如鈦1化鈦層、組及氮化組層。儘管圖未 顯不’實現-犧牲氧化物層及一平坦化製程 層間絕緣層140,且同時,形成一共形地覆蓋儲存節= 116之該底部及該内側壁之下部電極⑽移除該犧 物層j形地形成並圖案化介電層12〇及該上部電極層, 以曝露第二層間絕緣層14〇且同時形成一上部電極二。 上部電極124可形成為—金屬層。介電層12〇可由高 層諸如氧化峰2〇5)層、氧化铪_2)層及氧 安/ί後,回頭參看圖2,形成一第三層間絕緣層12 6。圖 緣層126以形成一曝露該上部電極之上部 电極接觸孔128a。順序钱刻第三層間絕緣層126、該第二 =絕緣f及蝕刻終止層112,以形成一曝露該單元陣列 品知、中之第一接觸柱塞n〇b之第四接觸孔⑶一曝露 JL周邊=區域中之第三接難塞隱之第五接觸孔 C 、宜一導電層以分別填充該接觸孔l28a、〗2肋及 12=,並形成上部電極接觸柱塞飾、第四接觸柱塞⑽ 接f柱塞13Gc。第四接觸柱塞⑽為一位元線接 ^主基且弟五接觸柱塞i3〇c為一金屬接觸柱塞 ^一導電層以完成圖2之結構,其中形成—第—導電^ “】36a、一位元線136b及一第二導電圖案I36c。 在上述方法中,不僅於第二層間絕緣層140中而且於 19 1285氣 ,層H緣層1G8中形成—τ部電極,以增加該等電極 形::t改ί該所得電容器之電容。此外’根據該方法’ 二矣麻旱之第―層間絕緣層1G8 ’及相對薄之第二層間 ^層U0是可能的。從而,t形成—位元線接觸孔或」 孟屬接觸孔時,可減少該製程之負擔。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具有一 之D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口口 . 參看圖7,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該DRAM裝置具有一 ^構,於該結構中,介電層12〇及上部電極124覆蓋下部 包極118之一外側壁及蝕刻終止層112之一部分。因此, 可增加下部電極118之表面積以改良該所得電容器之電 容三同時,上部電極接觸柱塞130a、第四接觸柱塞°l3〇b 及第五接觸柱塞130c在無需圖2之第三層間絕緣層126 之情況下穿透第二層間絕緣層140,以分別與上^電極 124、第二接觸柱塞η〇b及第三接觸柱塞丨丨0c連接。此外, 上部電極124之最高表面低於第二層間絕緣層14〇之上表 _ 面。 圖7說明一 DRAM裝置之結構,該結構與圖2之結構 相比能更有效地增加該下部電極之表面積。 圖8及9為順序說明一種用於形成圖7之drAM裝置 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參看圖8,一澆鑄層(cast layer)113形成於圖3所示之 結構上。姓刻洗鑄層113及澆鑄層113之一下部部分處之 該韻刻終止層112,以曝露一第一接觸柱塞1 i〇a及一曝露 20 if.doc Ι28548α 第,,緣層108之臨時儲存節點孔(未。此外, 如相關第-具體實施例之上文中圖5所述,同 露之第一接觸柱塞ll〇a及第—厣門絕綾寸^本 W… 層間緣層108,以形成- 贿即』孔116。此%,該钱刻製程完成至 曝露下面之閘極圖案104。 丨度以便不 參看圖9,下部電極層被共形地應用至半 之整個表面,於其上形成該儲存節 、豆土 於圖9中,堆最u气16 °即使未顯示 曝露且同二:點= 曰(未”、、頁不)及〜结層113以曝露钕刻終止層⑴ 歹 中::用弟一層間絕緣層108可在支擇下部電極118 上部:二Γ 7’共形地堆疊並圖案化介電層120及 ^極層124,以形成圖7所揭露之一電容器。第二声 間絕緣層140堆疊於該所得結構上。此外,藉由一餘刻^ 程^成—上部電極接觸柱塞服、-第四接觸柱塞浦 及-第五接耻塞13Ge。壯㈣條件 元件與參考料-鍾實_之上述元件_ 。。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具有一電容 器之d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參看圖1〇, 一下部層間絕緣層107插入半導體基板10〇 與第一層間絕緣層108之間,半導體基板1〇〇上具有裝置 21 1285傾 pif.doc 隔離層102、閘極圖t 104及-雜質摻雜區域1〇6。此外, 兩鄰近閘極圖t 104之間之第二接觸柱幻腸穿透下部層 間絕緣層107,以與雜質摻雜區域1〇6連接。此外,定位 一位元線13 6 b以接觸下部層間絕緣層】〇 7上之第二接觸柱 塞110b °同時’第—接觸柱塞11Ga及第三接觸柱塞⑽ 順序穿透第-層間絕緣層1G8及下部層間絕緣層107,以 接觸該雜質掺雜II域。定位下部電極118以穿過該第二肩
間絕緣層、㈣終止層112及第__層間絕、緣層⑽,且二 位元線136分隔。 ” 圚1G展示-能有效地增加該下部電極之表面積之 該中該下部電極處在於該位元線⑽ =及12 _序說明—细於形成圖i q之該 裝置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雜質=二一 、-閘極圖案^
-下部;:=於: ,編。第二接觸 仃一平坦化S程則彡H接觸 ^填充’且執 一接觸柱塞11Gb之位元線l36b^H械—接觸第 成於半導體基板100上。於节單_緣層108形 區域中順序®案化第-相料;^=域賴周邊電路 巴、、、彖層108及下部層間絕緣層 22 pif.doc L -第^一曝露雜質換雜輯106之第一接觸孔難 ΐ一ί:ί 職。第—接觸孔1〇9a及第三接觸孔 二Π: 且進行一平坦化製程以形成-第-接 觸柱塞110a及-第三接觸柱塞咖。從而,並非在形成 柱塞⑽之同時形成第—接觸柱塞肠及第三 接觸柱塞_,朋此視需要該等接觸柱塞可由不同材料 =@接著_半導體基板⑽之整個表面上 終止層112。
芩看SU2,於侧终止们u上形成一第二層間絕緣 層140。^官圖12中未顯示,但是將一光阻圖案(未顯示) 作為-钱刻遮罩使用,來飿刻第二層間絕緣層刚及姓刻 終土層112,以形成一曝露第一接觸柱塞u〇a及第一接觸 柱基110a周圍之第-層間絕緣^|⑽之臨時儲存節點孔 ^未,示)。同時蝕刻由該臨時儲存節點孔(未顯示)曝 露之第一接觸柱塞110a及第一層間絕緣層1〇8以形成一儲 存節點孔116。此時,使用一蝕刻配方執行該蝕刻製程, 該蝕刻配方中蝕刻第一層間絕緣層1〇8之速度與蝕刻第一 接觸柱塞110a之速度相同。可在一預定時段内執行該蝕刻 製程且在一預定深度處完成,以便不曝露下面之位元線 136b。隨後,如上文圖6所示形成一下部電極、一介電層 及一上部電極。本具體實施例之其他組態元件可與參考該 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上述元件相同。 圖13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具有一電容 器之D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23 1285414,doc 芩看圖13, - T部層間絕緣層1〇7定位於半導 ⑽上,於半導體基板⑽上形成—裝置隔離層iq2U 圖案KM及一雜質摻雜區域1〇6。兩鄰近間極圖案ι〇 間之-第二接觸柱塞⑽穿透下部層間絕緣層⑽,以盘 雜質摻雜區域1G6連接。定位—位元線⑽以接 ^ 間絕緣層⑽上之第二接觸柱塞聰。同時,第一接2 塞110a及第三接觸柱塞11()c順序穿透第—層間
⑽及下㈣間絕緣層1G7,以接觸該雜詩雜區域。定二 該下部電極118以穿過該$二層間絕緣層、—*刻终止居 112_及第-層間絕緣層⑽之—上表面,而與位元線^ 分隔。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該DRAM裝置具有一結構,1 中介電層120及上部電極124部分地覆蓋下部電極川^ :外侧壁及侧終止層112。藉此,可更有效地增加下 電極118之表面積以改良該所得電容器之電容。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圖13所揭露之該DRAM裝置具 有一能更有效地增加該下部電極之表面積的結構,^ ς 電容器定位於一位元線之上之組態中。 κ 、圖14為展示一種用於形成圖13之該]311八]^裝置之 法的橫截面圖。-洗鑄層113形成於參看圖u之上述 上。此外,蝕刻澆鑄層113及一在澆鑄層113之一下; 1 處之侧終止層112,以形成-曝露—第—接觸U 士 〇a及該第一接觸柱塞周圍之一第一層間絕緣層1〇8之臨 =儲存節點孔(未顯示)。此外,如在第三具體實施例中 圖12所述,同時蝕刻第一接觸柱塞110a及第一層間絕 24 l285iJs3if.dc 2 形成-儲存節點孔116。此時, 果度處,以便不曝露在一下部部分處^ 升^Γί ’讀圖13 ’ —下部電極層共形地堆疊於在並上 管於圖-反0的整個表面上。儘 •巾未咖’但是堆雖牲氧化物層且執行—平坦 下露洗鑄層113並在儲存節點孔116中形成: 斧m \ : 鑄層113,以曝露該蝕刻終止 I 10 /、形地堆®亚圖案化該介電層120及該上部電極 層以形成一電容器。 /上口^电極 口此,接知、根據本發明之一 裝置及 ;:有,形狀之下部電極以穿過至少兩層間二:成 :,虽形成隨後之金屬接觸時,可改良電容而不增㈣ 又矛王之負擔。藉此改良該DRAM裝置之可靠性。 人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 限定本發明,任何孰羽μ姑蕊 /、、卜用以 和r円由A仃无、白此技蟄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耗圍内’ §可作些許之更動與卿,因此本發明之 乾圍當視後附之中請專利範騎界定者為準。 … 【圖式簡單說明】 =ΐί 一電容器之習知D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 d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有“益的 圖3至6為順序說明一種用於形成圖2之該抓爾裝 25 I285f8JJifd〇c 置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具有一電容器 的D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圖8及9為順序說明一種用於形成圖7之該DRAM裝 置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具有一電容 器之DRAM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11及12為順序說明一種用於形成圖10之該DRAM > 裝置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具有一電容 器之DRAM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14為說明一種用於形成圖13之DRAM裝置之方法 的橫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半導體基板 3 第一層間絕緣層 5a 下部電極接觸柱塞 5b 周邊電路接觸柱塞 7 #刻終止層 9 第二層間絕緣層 11 儲存節點孔 13 下部電極層 15 介電層 17 上部電極層 26 工285似— 19 第三層間絕緣層 21 金屬接觸柱塞 100半導體基板 102裝置隔離層 104閘極圖案 106雜質摻雜區域 107下部層間絕緣層 108第一層間絕緣層 109a第一接觸孔 109b第二接觸孔 109c第三接觸孔 110a第一接觸柱塞 110b第二接觸柱塞 110c第三接觸柱塞 112 #刻終止層 113澆鑄層 115臨時儲存節點孔 116儲存節點孔 118下部電極 120介電層 124上部電極 126第三層間絕緣層 128a上部電極接觸孔 128b第四電極接觸孔 27 i285im 128c第五電極接觸孔 130a上部接觸柱塞 130b第四接觸柱塞 130c第五接觸柱塞 136a第一導電圖案 136b位元線 136c第二導電圖案 140第二層間絕緣層

Claims (1)

  1. 、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包含·· 基 第-層間絕緣層及第二層間絕緣 堆疊於具有單元陣列區域及周邊“域二^! =接觸,’其穿過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該 第 層 間絕緣層=預定部分而形成,以接觸該半導體 有低於違苐一層間絕緣層之上表面之上表面· 且具 杯狀下部電極,其穿過該單元^ 間絕緣層及該第-層間絕緣層^ β第二層 該第-接觸柱塞; 、疋ρ刀而开以趣简 介電層及上部電極,兩者共形地且輪覆蓋 極之至少底部及内侧壁;以及 /下4電 第二接觸柱塞,其穿過該周邊電路 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半導體基板,=二層 第一層間絕緣層之該上表面相同高度的上表面。 该 2·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 二电層及。彡上# %極覆线帛―層間絕緣層上之該杯狀下 4電極之外側壁。 3·如申明專利範圍第j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進〆 步包含插人該第-層間絕緣層與該第二層間絕緣層ς間之 蝕刻終止層。 4·一種形成半導體裝置之方法,其包含: 於具有單元陣列區域及周邊電路區域之半導體基板上 29 I2854a,oc 形成第一層間絕緣層; 絕緣=::;= 接觸柱塞以穿過該第-層間 列區域及周邊體基板,且分別定位於該單元陣 於„亥第—層間絕緣層上形成絕緣層; 曝露元f列區域中之該臨日;儲;節點孔所 儲存節點孔f接觸柱基及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且形成 形成子節點孔之該半導體基板之表面上共形地 之該=Γ部電極之平坦化製程以移除該絕緣層上 電極^及同時於該儲存節點孔中形成杯狀下部 部二電==以共形地且順序覆蓋該杯狀下 法’==== 塞及該第-層間絕緣層,紐刻配方中技 之,速率實質上與該第-接觸柱塞“Γ;緣層 法,二圍第5項所述之形成半導體裝置之方 該[層間絕緣層觸柱塞由鎮形成’且 30 1285氣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法,其中該蝕刻配方將氟化T烷f形成半導體裝置之方 (Cf4)氣體作為蝕刻氣體使用\ Ηί?3)氣體及四氟化碳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法,其中延伸該讀層及該上部t形成半導體裝置之方 層之頂部。 極以部分地覆蓋該絕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r 法,其進-步包含移除該絕緣層,且形成半導體裝置之方 其中延伸該介電層及該上部 電極之該外側壁及兮第^ ,以部分地覆蓋該下部 心W 1絕緣層之上部部分。 10.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4 I刀 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於 形成半導體裝置之 形成之後形成㈣終i層,JL主基及該第二接觸柱塞 u.—種dram裝置,其包含: ,其具有單元陣列區域及周邊電路區域; 域;置隔離層’其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板中以界定主動區 该主動區域上之多個閘極圖案; 域 疋位於遠閘極圖案側邊之該主動區域上之雜質摻雜區 ,蓋該半導體基板之第一層間絕緣層; 第—接觸柱塞,其穿過該單元陣列^域中之該第一層 31 ^f.d〇c 間絕緣層而形& 、4 區域,h +成,以接觸該閘極圖案之側邊之Μ 第:f有低於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質摻雜 間絕緣層而^塞’其穿過該周邊電路區域中之 紅上=於與該 杯狀下部^緣層’其定位於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上. m緣層緣層及該第 圖案分心Γ成’以接觸該第-接雛塞且與_; 極之’㈣共形地且順序覆蓋該下部電 一步=請專利卿11痛之舰啦置,綠 體基:=間絕緣層,其插入該第-層間絕緣物^ 第二,’其穿過該單元陣顺域巾之 極圖案之間之該下部層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半= 基板,以及 I 位元線’其定位於該下部層間絕緣層上,以接 三接觸枉塞, Μ弟 其中遠下部電極定位於高於該位元線之高度處且傲气 位元線分隔。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丨項所述iDRAM裝置,其進 一步包含: 1285481^〇〇 第三接觸柱塞,其穿過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兩鄰近閘 極圖案之間之該第一層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半導體 基板, 該第二層間絕緣層上之第三層間絕緣層; 第四接觸柱塞,其穿過該第三層間絕緣層及該第二層 間絕緣層而形成,以接觸該第三接觸柱塞;以及 位元線,其定位於該第三層間絕緣層上,以接觸該第 四接觸柱基。 14.一種形成DRAM裝置之方法,其包含: 製備具有單元陣列區域及周邊電路區域之半導體基 板; :: 於該半導體基板中形成裝置隔離層以界定主動區域; 於該主動區域上形成多個閘極圖案; 於該閘極圖案及該半導體基板上形成第一層間絕緣 層; 形成第一接觸柱塞以穿過於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該閘 極圖案之側邊之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以接觸該主動區域, 且形成第二接觸柱塞以穿過該周邊電路區域中之該第一層 間絕緣層而接觸該主動區域; 於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上形成絕緣層; 蝕刻該單元陣列區域中之該絕緣層,以形成曝露該第 一接觸柱塞及該第一接觸柱塞周圍之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 臨時儲存節點孔; 同時蝕刻由該臨時儲存節點孔曝露之該第一接觸柱塞 33 1285414 pif.doc 及該第〆相絕簡之上部部分以形讀存節點孔; 於具有簡存¢,減之該半導縣板之表面 形成下部電極層; 也 執行相關該下部電極層之平坦化製程,以移除該 層上之該下部餘層,且同時形成該儲存節點孔中之杯 下部電極;以及 狀 形成”電層及上部電極,以共形地且順序覆蓋該杯狀 下部電極之至少底部及内側壁。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方法,其中使用飿刻配方實現同時_該第—層間絕緣声 及該第-接觸柱塞之上部部分,該侧配方中該第一層 絕緣層之㈣料與㈣—接耻塞之_速率實質丄 同。 、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方法’其中該第-接觸柱塞及該第二接觸柱塞域形 且該第一層間絕緣層由二氧化矽層形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方法’其中该餘刻配方將敗化甲燒(CHF3)氣體及四 石炭(CF4)氣體作為餘刻氣體使用。 1δ·如申請專利範圍S14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方法,其進二步包含在該第一接觸柱塞及該第二接觸柱夷 形成之後形成鍅刻終止層, 土 點孔時,I虫 其中當蝕刻該絕緣層以形成該臨時儲存節 刻該蝕刻終止層。 34 1285低。c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方法,其中延伸该介電層及該上部電極,以部分地覆蓋該 絕緣層之上表面。 2〇·如申睛專利範圍第Μ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方法,進一步移除絕鍊層,且 ^其中延伸該介電層及該上部電極,以部分地覆蓋該下 «極之料侧壁及該第—相絕緣層之該上部部分。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β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法,/其進一步包含在形成該第一層間絕緣層之前, 形成下部層間絕緣層; 形成牙過在言亥單元陣列區域中之兩鄰近間極圖案之間 =下J層㈤絕緣層之帛三接難塞,以接職半導體 板,以及 元線 分隔。 於该下部層_緣層上形成接賴第三接觸柱塞之位 其中該下部電極定位於該位猶之上,但與該位 方、本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形成dram裝置之 域中二其中形成該絕緣層之前,形成穿過在該單元陣列區 觸柱塞;以及 緣層之第三接 t成邊上部電極,隨後: 於该絕緣層上形成第三層間絕緣層; 形成第四接躲H職第三相絕緣層及該第 35 I2854H.C10C 層間絕緣層而接觸該第三接觸柱塞;以及 於該第三層間絕緣層上形成接觸該第四接觸柱塞之位 元線。
    36
TW094145760A 2004-12-22 2005-12-22 DRAM device having capacitor and method thereof TWI2854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110503A KR100632938B1 (ko) 2004-12-22 2004-12-22 커패시터를 구비하는 디램 소자 및 그 형성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5548A TW200625548A (en) 2006-07-16
TWI285413B true TWI285413B (en) 2007-08-11

Family

ID=3659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5760A TWI285413B (en) 2004-12-22 2005-12-22 DRAM device having capacitor and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25143B2 (zh)
KR (1) KR100632938B1 (zh)
TW (1) TWI285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63949B4 (de) * 2004-09-09 2008-10-16 Qimonda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eine becherförmige Elektrodenstruktur aufweisenden Kondensators
US7807582B2 (en) * 2006-03-06 2010-10-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forming contacts for a memory device
KR100735483B1 (ko) * 2006-08-23 2007-07-03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99152B1 (ko) * 2006-10-02 2008-01-29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스토리지노드 쓰러짐을 방지한 실린더형 캐패시터의 제조방법
JP4823954B2 (ja) * 2007-03-30 2011-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可動ステップ
KR101525499B1 (ko) * 2009-02-27 2015-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캐패시터 언더 비트라인 구조를 갖는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5613033B2 (ja) 2010-05-19 2014-10-2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502293B2 (en) 2010-12-22 2013-08-06 Intel Corporation Capacitor with recessed plate portion f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and method to form the same
US20120161215A1 (en) 2010-12-22 2012-06-28 Nick Lindert Rectangular capacitors f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and dual-pass lithography methods to form the same
US20120223413A1 (en) 2011-03-04 2012-09-06 Nick Lindert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having a capacitor and metal wiring integrated in a same dielectric layer
US8519510B2 (en) 2011-06-21 2013-08-27 Intel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having an integrated quadruple-wall capacitor for embedd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eDRAM) and method to form the same
KR101521676B1 (ko) 2011-09-20 2015-05-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15053337A (ja) * 2013-09-05 2015-03-19 マイクロン テクノロジー, インク.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525147B2 (en) * 2014-09-25 2016-1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ringing field assisted dielectrophoresis assembly of carbon nanotubes
US10546863B1 (en) * 2018-08-02 2020-01-2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fabricating bit line contact
CN111341725B (zh) * 2018-12-19 2022-09-13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图案的制作方法
TWI762252B (zh) * 2021-03-24 2022-04-21 華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11527537B2 (en) 2021-05-03 2022-12-13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Memory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4343B2 (ja) 1997-06-06 2000-02-28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肝細胞の培養方法
US6573548B2 (en) 1998-08-14 2003-06-03 Monolithic System Technology, Inc. DRAM cell having a capacitor structure fabricated partially in a cavit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US6429087B2 (en) 1999-08-30 2002-08-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capacitors
JP3555078B2 (ja) 2000-03-30 2004-08-18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24136B1 (ko) 2001-06-28 2008-04-2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의 커패시터 제조 방법
TW548838B (en) 2001-11-02 2003-08-21 Mosys Inc DRAM cell having a capacitor structure fabricated partially in a cavit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US6794704B2 (en) 2002-01-16 2004-09-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electrode surface area in DRAM cell capacitors
JP2003224204A (ja) 2002-01-29 2003-08-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キャパシタ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
TW548802B (en) 2002-02-26 2003-08-2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RAM capacitor
JP2004207426A (ja) * 2002-12-25 2004-07-22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
TW578300B (en) 2003-01-28 2004-03-01 Promos Technologies Inc Trench type capacitor and its forming method
JP4744788B2 (ja) * 2003-05-22 2011-08-1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5548A (en) 2006-07-16
US7525143B2 (en) 2009-04-28
KR100632938B1 (ko) 2006-10-12
KR20060071983A (ko) 2006-06-27
US20060131632A1 (en) 200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5413B (en) DRAM device having capacitor and method thereof
TWI24735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510923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287270B (en) Semiconductor constructions and transistor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constructions and transistors
JP2827728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08854A (en) Capacitor construction with oxidation barrier blocks
TWI380375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vertical channel
US6312984B1 (e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method of forming a contact pedestal of forming a storage node of a capacitor and integrated circuitry
TWI271806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H07273221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49052B1 (en) DRAM cell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it
JP2001274350A (ja) 強誘電体メモ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30741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00013396A (ko) 커패시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TW200908226A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ine type recess channel MOS transistor device
JPH06326271A (ja)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80376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449636A (en) Metho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DRAM cell having a trench in the field oxide
JP2001230388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9331038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55511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8167700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538500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ate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JPH07508136A (ja) 深皿形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01210805A (ja) 半導体メモリ素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