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3233B - Flip-flops, shift registers, and active-matrix display devices - Google Patents

Flip-flops, shift registers, and active-matrix display devic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3233B
TWI253233B TW094102512A TW94102512A TWI253233B TW I253233 B TWI253233 B TW I253233B TW 094102512 A TW094102512 A TW 094102512A TW 94102512 A TW94102512 A TW 94102512A TW I253233 B TWI253233 B TW I2532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ip
shackle
circuit
flop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2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7818A (en
Inventor
Hajime Washio
Yuhichiroh Murakami
Michael James Brownlow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0527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7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3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32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1Supports, racks, stands, posts or the like for holding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1/1415Supports, racks, stands, posts or the like for holding refuse receptacles for flexible receptables, e.g. bags, s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356Bistable circuits
    • H03K3/356104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3/356165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using additional transistors in the feedback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acilitating manual packaging operations; Sack holders
    • B65B67/12Sack holders, i.e. stands or fram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sacks in the open condition to facilitate filling with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B67/1222Sack holders, i.e. stands or fram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sacks in the open condition to facilitate filling with articles or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spending sacks, e.g. pedal- operated
    • B65B67/1233Clamping or hol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1Details
    • H03K3/012Modifications of generator to improve response time or to decrease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356Bistable circuits
    • H03K3/356104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3/356113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using additional transistors in the input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356Bistable circuits
    • H03K3/356104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3/356113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using additional transistors in the input circuit
    • H03K3/356147Bistable circuits using 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using additional transistors in the input circuit using pass gat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1253233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上關於正反器、包含多級正反器之移位暫 存器 '及/或使用移位暫存器於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或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的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掃瞄線驅動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 動電路’以用於驅動以矩陣配置的像素行列。掃瞄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使用移位暫存器,以便以預定 順序驅動閘極線及源極線。以彼此連接的多級正反器,實 現移位暫存器。
下述將說明構成移位暫存器之傳統正反器的結構。下 述正反器係設定-重設正反器(此後稱爲“RS正反器,,) ,如圖1 7所示,其具有控制端GB、輸入端CK、重設端 RB、及輸出端OUT。 圖1 8係舉例說明之R S正反器的結構。圖1 8中所示 之RS正反器包含反相器電路101,其中,p型電晶體Mpl 及η型電晶體Μη 1 (此後分別以Mp及Μη代表p型及η 型電晶體)會在電源V d d (高電位)與V s s (低電位)之 間串聯。控制端G B連接至反相器電路1 〇 1的輸入側,亦 即,連接至Μ ρ 1及Μ η 1的閘極。 在電源V D D與輸入端C Κ之間有C Μ Ο S類比開關 A S W及Μ ρ 3串接,其中,C Μ 0 S類比開關a s W包含彼此 (2) 1253233 並聯的Mn2與Mp2。在類比開關AS W中,Mn2的閘極連 接至反相器電路1 〇 1的輸出(Mp 1的源極與Μη 1的汲極之 間的接合),Μρ2的閘極連接至控制端GB。Mp3的閘極 連接至重設端RB。 、供應VDD給類比開關AS W中的Μη2之閘極會連接 / Μη2的源極和汲極,而當VSS被供電時,Μη2的源極和汲 . 極會被斷開。另一方面,供應VSS給Μρ2之閘極會連接 φ Μρ2的源極和汲極,而Μρ2的閘極連接至VDD時,Μρ2 的源極和汲極會被斷開。藉由Μη2及Μρ2的這些操作, 類比開關ASW可以控制輸入訊號CK的供應。 在電源VDD與VSS之間,RS正反器包含反相器電硌 102、及反相器電路103,反相器電路102包含Mp4及 Μιι4,反相器電路103包含Μρ5及Μη5。反相器電路102 及反相器電路1 〇 3藉由將它們的輸入及輸出彼此連接(反 _ 相器電路1 02的輸入連接至反相器電路1 03的輸出,反相 器102的輸出連接至反相器103的輸入)在一起,一起形 - 成佇鎖電路。在反相器電路102的Μη4與電源VSS之間 _ 爲Μη6,其閘極連接至重設端RB。 Μ ρ 3與類比開關A S W之間的接合會連接至反相器電 路102的輸出(Mp4的源極與Mn4的汲極之間的接合處) 。(Mp3與類比開關ASW的接合、及反相器電路102的 輸出具有節點A電位)反相器電路的輸出1 0 3 ( Mp 5的源 極與的汲極之間的接合)會連接至輸出端OUT。 在RS正反器中,反相器電路丨〇 1、Mp3、及類比開關 -6 - (3) 1253233 A S W實現聞區。反相器電路]〇 2、反相器電路1 0 3、及 Μη6實現佇鎖區。閘區是功能區,根據與輸入訊號分別供 應的控制訊號,傳送外部供應的輸入訊號給後級的佇鎖區 。佇鎖區是功能區,用於佇鎖閘區供應的輸入訊號。 於下述中參考圖,說明圖18中所示之RS正反器的操 作。
圖1 9的時序圖假定控制訊號GB、時脈訊號CK、及 重設訊號RB分別輸入至RS正反器的控制端GB、輸入端 CK、及重設端RB。 首先,當控制訊號GB在時間t 1降至低位準(V S S ) 時,反相器電路101的輸出會變成VDD,且VDD會供應 給類比開關A S W中的Μ η 2的閘極。此處,在.H e r e 5類比 開關AS W中的Mp2的閘極會接收VSS (控制訊號GB )。 結果,類比開關A S W閉合,供應輸入訊號給節點A 。此處,重設訊號R B係處於高位準(v D D )且Μ p 3爲斷 開。因此,節點Α具有輸入訊號C Κ的電位。 高位準(VDD )重設訊號RB也會供應給Mn6的閘極 。隨著Μ η 6開啓,Μ η 4及Μ p 4可以作爲反相器電路1 〇 2 操作。節點Α的電位是反相器電路1 〇 3的輸入。因此,在 此狀態中,反相器電路1 0 3的輸出1 〇 3 — R S正反器的輸出 訊號〇 U T —爲低位準(V S S )。當反相器電路]0 2的輸入 與輸出電路]0 3的輸出之間的接合處的電位被視爲節點b 電位時’ IP點B電位也會處於低位準。此處,輸出訊號 0 U T的電位會由反相器電路]〇 2及反相器電路I 〇 3佇鎖。 (4) 1253233 當時脈訊號CK在時間t2變成低位準(V S S )時’節 點A的電位變成(V S S )低位準。節點B電位及輸出訊號 OUT變成高位準(VDD)。 當控制訊號G B在時間13變成高位準(V D D )時’類 比開關A S W 1斷開,停止供應時脈訊號C K給節點A。此 處,由於重設訊號RB保持高位準(VDD ),所以,Mn6 開啓且反相器電路〗〇 2、1 0 3操作成佇鎖電路。因此’節 點A電位保持低位準(V S S ),且節點B電位及輸出訊號 (OUT )保持高位準(VDD )。 當重設訊號RB在時間t4變成低位準(VSS )時’ Mp3會開啓且Mn6會關閉。因此,Μη4及Mp4不會作爲 反相器電路1 02操作,抵消佇鎖狀態。隨著Mp3開啓,節 點A電位變成高位準,其會供應給構成反相器電路1 03的 Μη 5及Mp5的個別電極。結果,節點B電位及輸出訊號 〇U T變成低位準(V S S )。
在時間t5之後,控制訊號GB爲高位準(VDD )且訊 號CK不會施加節點a。此外,由於重設訊號RB爲高位 準’所以’ Mp3會被關閉,且Mn6會被開啓。這會操作反 相器電路1 02及使其以佇鎖電路1 〇3佇鎖節點Β電位及輸 出訊號。節點Β電位及輸出訊號OUT會維持於低位準( VSS )。 於下述中,參考圖2 0以說明R S正反器的另一舉例說 明的結構。 圖2 〇中所示的R S正反器會構造成其接收控制訊號 (5) 1253233 GB、時脈訊號CK、反相的時脈訊號CKB、以及重設訊號 RB,其中,時脈訊號CK及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具有之 振幅小於VDD所產生的振幅,VDD係正反器的電源。 如同圖1 8的RS正反器般,圖20中所示的RS正反 器包含閘區及佇鎖區。佇鎖區與圖1 8的R S正反器中的佇 鎖區相同。僅有閘區不同。
在圖20中所示的RS正反器的閘區中,Mpl 1及Mnl 1 是串聯於電源VDD與輸入端CKB之間,而Mpl 2與Μη 12 係串聯於電源VDD與輸入端CK之間。Μη13係配置於電 源V S S與Μρ 1 1源極和Μη 1 1汲極的接合處之間。
Mpll及 Μη13的個別閘極連接至控制端 GB〇Mnll 及Mnl2的個別閘極會連接至Mpl 1源極和Mnl 1汲極之 間的接合。Mpl2的汲極會連接至重設端RB。Mpl2源極 與Μη 1 2汲極之間的接合會連接至節點 A。Mp 1 1源極與 Μη 1 1汲極之間的接合處爲節點C。 在如圖2 0所示的結構之R S正反器中,舉例而言,假 定時脈訊號及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均具有3.3 V的振幅, 且電路的VDD及VSS分別爲8V及0V。舉例而言,當GB 端爲低位準且電路中η型電晶體的臨界値爲3 · 5 V時’供 應低位準訊號CKB ( VSS = 0V )及3.3V訊號CK會開啓 Μ P 1 1及造成Μ η 1 1以類似於二極體的方式操作。如此’節 點C維持接近3 .5 V的電位,接近Μ η 1 1的臨界値。 此處,時脈訊號CK會供應給Μη 1 2的源極,且Μη :! 2 的閘極會供應給節點C。因此,Μη ] 2的閘極一源極電位 (6) 1253233 約爲Ο . 2 V。此處,當Μ η ] 2如同Μ η Π般具有約3 . 5 V的臨 界値時,其會被關閉。 \
另一方面,當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及時脈訊號CK分 別爲3.3 V及0V時,Mnl 1的3.5V臨界値加上3·3 V値, 則節點C具有約6.8V的電位。此處,由於時脈訊號CK 爲,則即使Mnl2的臨界値爲3.5V時,Mnl2的源極— 閘極電壓仍約爲6.8 V。因此,Μη 1 2會被開啓,且節點A 爲0V 〇 將於下述中,參考圖21以說明圖20中所示的RS正 反器。 圖 2 1中所示的時序圖假定控制訊號 GB、時脈訊號 CK、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及重設訊號RB會分別輸入至 RS正反器的控制端GB、輸入端CK、輸入端CKB、及重 設端RB。 在時間11時,控制訊號 GB變成低位準(V S S ), Mp 1 1會開啓且Μη 1 3會關閉。此處,由於反相的時脈訊號 CKB、時脈訊號CK、及ΜηΠ的臨界値分別爲〇V、3.3 V 、及3.5 V,所以,Μ η 1 2的閘極電位(節點C電位)約爲 3 . 5 V,且Μη ] 2的源極電位爲3 . 3 V。如此,Μη 1 2會關閉 。此處,由於重設訊號RB爲高位準(VDD = 8V ),所以 ,Mp]2會關閉且Mn6開啓,造成Mp4及Mn4作爲反相 器電路102操作。反相器電路1 〇2會與包含Mp 5及Μη 5 的反相器電路1 〇 3 —起形成佇鎖電路’因此’節點Α維持 在低位準 -10- (7) 1253233
在時間t2,當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及時脈訊號CK分 別變成3 . 3 V及Ο V時,貝丨J 3 . 3 V加上Μ η Π的3 · 5 V臨界値 ,節點C會變成約6.8 V。節點C的電位會施加至Μ η 1 2的 閘極。此處.由於Μ η ] 2的源極爲〇 V,所以,Μ η 1 2會開 啓且節點Α變成低位準。此處,重設訊號RB仍然處於高 位準(VDD = 8V),所以,Mpl2關閉且 Μη 6爲開啓,造 成Mp4及Μη4作爲反相器電路1 02操作。當節點Α變成 低位準時,由反相器電路1 0 2及1 0 3所實施的佇鎖電路會 改變其狀態且輸出訊號OUT變成高位準(VDD = 8 V )。 在時間t3,控制訊號GB變成高位準(VDD = 8V ), 關閉Mpl 1,及開啓Mnl3。結果,Mnl 1及Mnl2的個別 閘極變成低位準(VSS = 0V ),切斷時脈訊號CK及反相的 時脈訊號 CKB。如此,當控制訊號處於高位準時( VDD = 8V ),無論這些時脈訊號的狀態爲何,正反器將不 受時脈訊號CK或反相的時脈訊號CKB所影響。此處,由 於Μη 1 2關閉,所以,無時脈訊號CK供應至節點A。節 點A會由反相器電路1 02及]03所實施的佇鎖電路維持在 低位準,且輸出OUT維持在高位準(VDD = 8V )。 在時間14之後,重設訊號R B變成低位準(v S S = 0 V )且Mpl2會開啓。同時,重設訊號RB也會供應給Mn6 的閘極,開啓Μ η 6。因此,Μ η 4及Μ p 4不會作爲反相器 電路102操作。結果,節點Α變成高位準(VDD = 8V ), 且輸出訊號OUT在通過反相器電路]03時,會變成低位 準。 -11 - (8) 1253233 在時間t5,重設訊號RB變成高位準,關閉Mp 1 2、 及開啓Μη 6。這會造成包含Μ η 4及Mp4的電路再度作爲 反相器電路操作,造成反相器電路1〇2再度與反相器 電路]03 —起作爲佇鎖電路操作。結果,節點Α會維持在 高位準,因此,輸出訊號OUT會維持在低位準。
圖22顯示如上所述之使用RS正反器移位暫存器之舉 例說明的結構。圖2 2中所示的移位暫存器使用圖1 8中所 示的RS正反器。 移位暫存器包含多個串聯的RS正反器FF1,FF2,..., 其中’ RS正反益FFa ( a = 2n-l,n=l,2,·.·)的輸入端CK會 接收時脈訊號C K ’而R S正反器F F a ( a = 2 η 5 η = 1 5 2,· · ·)的 輸入端CK會接收反相的時脈訊號CKB。 第一級R S正反器F F 1的G Β端接收啓始脈沖訊號 SPB,而來自於每一級RS正反器FFa的輸出OUT變成移 位暫存器的輸出(Q],Q2,Q3,···)。此外,來自每一級RS 正反器FF1,FF2,..·的輸出Q1 ( GB2,GB35.··)會經由反相 器供應給下一級RS正反器FF的GB端。 在第二級及後續級的RS正反器FF2,FF3,·..中,輸出 (Q2,Q3,…)的反相訊號會供應給下一級的GB端,也供 應給前一級的R S正反器的R B端,在前一級中,輸出作 爲重設訊號。舉例而言,訊號G B 3係第二級R S正反器 FF2的輸出Q2的反相訊號,其會供應給第三級RS正反器 FF3的GB端,並供應給第一級RS正反器FF]的RB端。 下述將參考圖2 3的時序圖,說明移位暫存器的操作 -12 - 1253233 Ο) 在時間Π,啓始脈沖訊號SPB會供應給FF1的GB端 。當時脈訊號在時間t2變成低位準時,FF 1的OUT訊號 ,亦即,訊號Q1會變成高位準。訊號Q1會經由反相器 作爲訊號GB2供應給FF2的GB端。亦即,FF2的GB端 • 會接收低位準訊號。 . 隨著低位準的GB2訊號供應給FF2的GB端,在時間 φ t3將反相的時脈訊號 CKB改變成低位準會造成 FF2的 OUT訊號,亦即,訊號Q2,變成高位準。訊號GB3是訊 號 Q2的反相訊號,其變成低位準。訊號 GB3會供應給 FF3的GB端。訊號GB3也會供應給FF1的RB端,重設 F F 1及將Q 1切換至低位準。 以此方式,串接的設定-重設正反器會作爲與訊號 CK及訊號CKB同步的移位暫存器。即使訊號CK及訊號 C K B具有小於電路的電源電壓V D D之振幅,移位暫存器 φ 仍能操作。 . 同時’日本公開專利公告號356728/2001 ( 2001年12 月26號公開·,美國對應案專利號US 6,3 7 7,104B2 )揭示包 含多級D型正反器及閘區的靜態時脈產生器。 此公告中揭示的移位暫存器可用於主動矩陣裝置的掃 瞄線驅動電路或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在掃瞄線驅動電路 中’移位暫存器會以預定時序,對個別掃瞄線連續地產生 掃瞄訊號。在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移位暫存器是以預 定時序,產生取樣訊以傳送資料訊號給個別的源極線。資 - 13- (10) 1253233 料訊號是經由資料供應線供應。 圖1 9、2 1、及2 3的時序圖未考慮訊號延遲。如此, 在每一級的正反器中,輸出訊號0 u τ (或輸出Q )的上升 及控制訊號CK的下降實質上同時發生,且輸出訊號OUT (或輸出Q )的下降及重設訊號RB的下降實質上同時發 生。但是,在真實的正反器中,當輸出訊號 OUT上升或 下降以回應控制訊號CK或重設訊號RB的下降時,會有 延遲。 舉例而言,當傳統的移位暫存器用於資料訊號線驅動 電路中時,移位暫存器的輸出中的訊號延遲會造成下述問 題。在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由移位暫存器所產生的取 樣訊號需要由資料饋線饋送的資料訊號計時。但是’當取 樣訊號中的延遲使取樣訊號及經由資料饋線饋送的資料訊 號之產生的時序偏移時,所需的資料不會被適當地傳送給 源極線。
由於移位暫存器所產生的描瞄訊號需要由供應給源極 線的資料訊號計時,所以,當傳統的移位暫存器用於掃瞄 線驅動電路時,也會產生訊號延遲的問題。 預期移位暫存器中的訊號延遲,而藉由調整不同輸入 訊號的個別時序,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但是,此方法的問 題在於其需要調整時序的機構,因而增加電路尺寸。此外 ,爲了提供足夠的寬容度以調整輸入訊號的時序,主時脈 的頻率需要增加。這將增加電路的耗電。 藉由改進移位暫存器的上升及下降特徵,可以降低訊 -14 - (11) (11)
1253233 號延遲。但是’這與下述問題有關連。. 舉例而言,下述考量輸出訊號Q2。爲了降低輸 號Q 2下降的時間延遲’重設訊號(訊號G B 4 )需要 給F F 2的重設端而無延遲。此外,需要改進F F 2本身 降特徵。 舉例而言,在輸出用以產生訊號GB4之輸出訊§ 的F F 3 (可具有圖1 8或2 0中所示的結構)操作時, 改進Μ p 5的能力,可以改進輸出訊號Q 3的輸出速度 出訊號Q 3的上升特徵)。藉由將Μ η 5設計成其W尺 通道寬度)小於Μρ5的寬度,可以取得此點。這將使 能夠更.容易流經Μρ5,並因降低輸出Q的上升時間。 同時,F F 2的輸出訊號會被反相成爲訊號G Β 3並 用於前一級的FF1之重設訊號。再度地,爲了降低輸 號 Q 1的下降中的時間延遲,因上述之理由,需要 FF2中的輸出訊號Q2的上升特徵。(藉由將Μρ5設 其W尺寸(通道寬度)小於Μη5的W尺寸,而達成 ,因而改進Μη 5的電流流動能加。)但是,以也降低 訊號Q 2下降中的時間延遲之觀點而言,改進輸出訊号 的上升特徵,勝過改進FF2本身的下降特徵之想法。 亦即,使用傳統的正反器之移位暫存器具有下述 設限之問題:輸出級的下降特徵會因爲要改進先前一 重設能力而產生的其輸出訊號OUT之改進的上升特 而被犧牲,輸出級係會產生一訊號,該訊號會爲了回 一級所供應的重設訊號而下降。 出訊 供應 的下 ! Q3 藉由 (輸 寸( 電流 變成 出訊 改進 計成 此點 輸出 "2 自我 級的 徵, 應下 -15- (12) 125323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目的係提供正反器,其上升及下降 特徵可以同時改進。藉由正反器,本發明的實施例會降低 包含複數個彼此連接之此種正反器的移位暫存器中的訊號 / 延遲,以及降低使用移位暫存器於其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 或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之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中的訊號 • 延遲。 爲了達成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正反器包含:閘區 ,根據與輸入訊號分別供應的控制訊號,傳送外部供應的 輸入訊號給下一級的佇鎖區;及佇鎖區,包含佇鎖電路, 佇鎖電路係用於佇鎖閘區所供應的輸入訊號,其中,佇鎖 區進一步包含佇鎖取消區及輸出控制區,佇鎖取消區係藉 由外部供應至佇鎖區的重設訊號,取消佇鎖電路的佇鎖狀 態,輸出控制區用於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以作爲操作正 ^ 反器的電源供應。 _ 根據此配置,正反器的輸出訊號會視佇鎖電路中所佇 鎖的佇鎖訊號(從閘區供應的輸入訊號)之變化而變成高 位準(或低位準),藉由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作爲操作正 反器的電源供應而提供低位準(或高位準)輸出訊號。 舉例而言,正反器的輸出訊號會在佇鎖電路所佇鎖的 輸入訊號上升時下降。在由重設訊號取消佇鎖電路的佇鎖 狀態時,作爲正反器的操作電源供應之高電位會作爲輸出 控制區的輸出訊號輸出。 - 16 - (13) 1253233 在此情形中,藉由將佇鎖電路設計成偏好下降特徵, 可以降低輸出訊號的下降時間。另一方面,藉由改進輸出 控制區的驅動能力,可以降低輸出訊號的上升時間。 亦即,在如上配置的正反器中,輸出訊號的下降及上 升特徵會分別視佇鎖電路及輸出控制區而定,允許完全獨 立的調整。結果,取得可以同時改進其上升及下降特徵的 正反器。 藉由多級連接正反器,提供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移 位暫存器。 根據此配置,在移位暫存器中所使用的正反器可以改 進它們的上升及下降特徵,因而降低移位暫存器中的訊號 延遲。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包含掃瞄 訊號線驅動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二者中至少一者 使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移位暫存器。
根據此配置,在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使用移位暫存 器會降低移位暫存器所產生的取樣訊號中的延遲。因此, 取樣訊號與經由資料饋線饋送的資料訊號的時序中不會有 偏移。由於無時序偏移,所以,所需的資料可以被穩定地 施加給源極線。另一方面’在掃猫訊5虎線驅動電路中使用 移位暫存器,將更容易以供應給源極線的資料線來對移位 暫存器之產生的掃瞄訊號計時,藉以實現穩定操作。 爲了更完整瞭解本發明的本質及優點,應參考配合附 圖之下述詳細說明。 -17 - (14) 1253233 [實施方式】 下述將參考附圖,說明舉例說明的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2係顯示舉例說明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影像顯 示裝置的結構。圖2中所示的影像顯示裝置包含顯示區1 2 、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1 3、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及 控制電路1 5 °
顯示區1 2包含彼此平行的η條掃瞄訊號線GL ( GL 1 、GL2、…、GLn )、彼此平行的η條資料訊號線S L ( S L1 、SL2、…、SLn )、以及以矩陣配置的像素(圖2中的 ”P IX”)。每一像素16係形成於相鄰的二掃瞄訊號線GL 與相鄰的二資料訊號線S L所圍繞的區域中。値得注意, 爲了便於說明,而使掃瞄訊號線GL與資料訊號線SL的 線數目η相同,但是,掃瞄訊號線GL與資料訊號線SL 也可以以不同數目設置。 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1 3包含移位暫存器1 7。移位暫 存器1 7會產生要供應給連接至個別像素列1 6之掃瞄訊號 線 G L1、G L2的掃瞄訊號線,其中,根據從控制電路15 供應之二種時脈訊號 GCK1及 GCK2以及啓始脈沖訊號 G S Ρ,順序地產生掃瞄訊號。稍後將說明移位暫存器1 7的 電路結構。 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包含移位暫存器1及取樣區 ]8。移位暫存器1從控制電路]5接收彼此不同相的二種 時脈訊號SCK及SCKB、以及啓始脈沖訊號SSP。取樣區 -18 > (15) 1253233 ]8從控制電路1 5接收視頻訊號DAT。在資料訊號線驅動 電路1 4中,取樣區]8會根據個別級的移位暫存器1所供 應的輸出訊號S 1至Sn以取樣視頻訊號DAT,所造成的視 頻資料會供應給連接至個別行的像素1 6之資料訊號線 SL1 、 SL2 、…〇
控制電路1 5會產生不同的控制訊號以控制掃瞄訊號 線驅動電路1 3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的操作。時脈訊 號 GCK1、GCK2、SCK、SCKB、啓始訊號 GSP、SSP、及 視頻訊號是控制電路1 5所產生的控制訊號中的一些。 在影像顯示裝置1 1中,値得注意的是,掃瞄訊號線 驅動電路1 3、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及顯示區1 2中的 像素1 6都包含切換元件。 在影像顯示裝置1 1爲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裝置的情形 中,如圖3所示,每一像素1 6包含由場效電晶體實施之 像素電晶體SW、以及包含液晶電容器Cl (及選加地包含 輔助電容器Cs )。此處,像素1 6配置成資料訊號線S L 經由像素電晶體S W的汲極和源極而連接至像素電容器C p 的一電極,像素電晶體SW的閘極連接至掃瞄訊號線GL 。像素電容器Cp的其它電極連接至所有像素共用的共同 電極線(未顯示)。 此處,假定像素16 ’ PIX ( i;j ),連接至資料訊號 SLi及掃瞄訊號線GLj,其中,i及j係滿足1 $ i5j g n之 獨立的任意整數,當掃瞄訊號線G Lj被選取時,像素電晶 體S W會被開啓,以及,根據施加至資料訊號線s L i的視 -19 - (16) 1253233 頻資料而將電壓施加至像素電容器C p。施加至像素電容 器C p的液晶電容器c l之電壓會調變液晶的透射或反射。 如此,根據視頻資料以選取掃瞄訊號線G Lj及施加訊號電 壓至資料訊號線S L i,則可以根據視頻資料以改變p IX ( i5j )的顯示狀態。 ; 在影像顯示裝置]1中,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1 3會選 . 取掃瞄訊號線G L,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會經由資料 0 訊號線S L而將視頻資料輸出至掃瞄訊號線GL所選取的 像素1 6。結果,視頻資料會寫入於連接至選取的掃瞄訊號 線GL之像素1 6中。此外,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1 3順序 地選取掃瞄訊號線G L,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會將視 頻資料輸出至資料訊號線S L。結果,視頻資料會寫入於 顯示區1 2中的所有像素1 6中,使得顯示區1 2根據視頻 訊號DAT而顯示影像。 用於像素1 6之視頻資料會以視頻訊號〇 A T的形式, φ 依時間順序,從控制電路1 5送至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 , 。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4會以根據時脈訊號s c κ、時脈 訊號S C K B、及啓動脈衝s S P之時序,從視頻訊號D A T取 出視頻資料。時脈訊號SCK具有工作比率不大於50%的預 定週期(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比High週期更短的低週期 )。時脈訊號SCKB與時脈訊號SCK相位差爲180。。 具體而言,爲了回應啓始脈沖S S P,資料訊號線驅動 電路1 4的移位暫存器]會藉由使其半時脈週期的脈衝偏 移而與時脈訊號SCK及SCKB同步,以將其輸出,藉以產 -20- (17) (17)1253233 生彼此相偏移一時脈之輸出訊號s 1至S η。資料訊號線驅 動電路1 4的取樣區1 8會以輸出訊號S 1至S η的時序,從 視頻訊號DAT取出視頻資料。 另一方面,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1 3的移位暫存器1 7 爲回應啓始脈沖G S P會藉由使具有半時脈週期的脈沖偏移 而與時脈訊號GCK1和GCK2同步,而順序地輸出半時脈 週期的脈沖,藉以輸出彼此偏移一時脈之掃瞄訊號給個別 的掃猫訊號線G L 1至G L η。 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1 4的移位暫存器1、及掃瞄訊號 線驅動電路1 3的移位暫存器1 7可以具有類似於圖2 2中 所示的整體結構。但是,如同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述般, 移位暫存器1或1 7採用不同於傳統結構之R S正反器結構 。在下述第一至第五實施例中,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正反器 的特定實施例。
參考圖1,下述將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之R S正反器 的範例結構。 圖]中所示的RS正反器具有二主要部份,閘區2丨及 Ί宁鎖區2 2。 鬧區2 1包含反相器電路2 3,反相器電路2 3係由串聯 於電源V D D (高電位)與ν S S (低電位)之間的ρ型電晶 體Μ ρ 1及η型電晶體μ η ]所實施(此後,ρ型電晶體及^ 型電晶體將分別以Μ ρ和Μ η表示)。控制端g Β連接至 -21 - (18) 1253233 反相器電路2 3的輸入側,亦即,連接至Mp 1及Μη 1的閘 極。 連接在輸入端CK與節點a之間的是並聯和Μρ2 之C Μ 0 S類比開關A S W 1,Μ η 2的聞極連接至反相益電路 2 3的輸出(亦即,連接]v[ ρ 1的源極與Μ η 1的汲極之接合 處),且Μρ2的閘極連接至控制端GB。
S供應 V S S時’ Μ η 2的源極和汲極斷開時’供應 VDD給AS W1中的Μη2之閘極會連接Μη2的源極和汲極 。另一方面,當供應 VDD時,Μρ2的源極和汲極斷開時 ,供應VSS給Μρ2之閘極會連接Μρ2的源極和汲極。藉 由Μη2和ΜΡ2的這些操作,類比開關ASW1會控制輸入 訊號C Κ的供應。節點Α係閘區2 1的輸出。 佇鎖區22包含反相器電路24及反相器電路25,每一 者均設置於電源VDD與VSS之間。反相器24包含Mp3 及Mn3,且反相器25包含Mp4及Mn4。反相器電路24 的輸入會連接至反相器電路2 5的輸出。閘區2 1的輸出, 亦即,節點 A,會連接至反相器電路24的輸入。反相器 電路24的輸出爲節點B,且反相器電路2 5的輸出爲節點 C。 在反相器電路24的輸出與RS正反器的輸出端OUT 之間連接有並聯Mn5和Mp5之CMOS類比開關AS W2 ( 佇鎖連接區)。在類比開關A S W 2中,Μη 5的閘極經由反 相器26連接至控制端R,Μρ5的閘極連接至控制端R。 在類比開關AS W2與輸出端OUT之間的接合連接至 - 22 ‘ (19) (19)1253233 反相器電路2 5的輸入。如此,當類比開關A S W2爲開啓 時,反相器電路24的輸出及反相器電路25的輸入會彼此 連接。亦即,反相器電路24及反相器電路2 5藉由彼此連 接它們的輸入和輸出,而一起實施佇鎖電路。 在電源VSS與輸出端OUT之間爲Mn6 (輸出控制區 )’其閘極連接至控制端R。 參考圖4,下述將說明圖1中所示的RS正反器之操 作。 圖4的時序圖假定控制訊號GB、時脈訊號CK、及重 設訊號R分別輸入至RS正反器的控制端GB、輸入端CK 、及重設端R。 首先,當控制訊號GB在時間11時下降至低位準( vss)時,反相器電路23的輸出會變成VDD,且VDD會 供應給類比開關AS W 1中的Mn2之閘極。此處,類比開關 ASW1中的Mp2之閘極會接收VSS (控制訊號GB )。結 果’類比開關AS W 1會關閉,供應時脈訊號CK給節點a 〇 當時脈訊號CK在時間t2時變成低位準時,節點A的 電位變成低位準。低位準會輸入至包含Μ η 3和Μ p 3的反 相器電路24之閘極,將節點Β — —反相器電路24的輸出 - 一帶至高位準。此處,由於重設訊號R會維持低位準, 所以’低位準會被施加至包含Μρ5和的類比開關 A S W 2中的]y[ p 5之閘極。Μ η 5接收反相器電路2 6所產生 的經過反相之高位準重設訊號R。在此狀態中,類比開關 -23 - (20) 1253233 ASW2會閉合,且來自節點B的訊號會經由類比開關 ASW2而變成RS正反器的輸出OUT。 來算節點B的訊號也會施加給反相器電路2 5中的 Μ η4和Μ p4的個別閘極,將節點C…反相器電路2 5的輸 出…帶至低位準。結果,反相器電路2 4及反相器電路2 5 / 一起作爲佇鎖電路。 . 當控制訊號G Β在時間13時變成高位準時,類比開關 φ AS W1會斷開,停止供應時脈訊號CK至節點A。此處, 由於重設訊號R維持低位準,所以,類比開關A S W2維持 閉合且輸出OUT會由反相器電路24和25所實施的佇鎖 電路保持於高位準。 當重設訊號R在時間t4變成高位準時,類比開關 A SW2會斷開且Mn6會開啓。結果,輸出端OUT會從節 點B斷開,並經由Mn6而連接至電源VSS。結果,輸出 Ο U T變成低位準。此外,藉由類比開關A S W 2斷開,反相 φ 器電路24的輸出會從反相器電路25的輸入斷開,取消反 _ 相器電路24及25的佇鎖狀態。此處,反相器電路25的 輸入爲低位準且節點C爲高位準。因此,節點B…反相器 電路2 4的輸出…變成低位準。 在時間t5之後,重設訊號R爲低位準。此處,Μη 6 會被開啓,且輸出端OUT會從電源VSS斷開。但是,由 於類比開關A S W 2是閉合的’所以’反相器電路2 4及2 5 會再度取得彳宁鎖狀態,且輸出0 U T會維持於低位準。 下述係考慮具有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結構之R S正反器 -24 - (21) 1253233 中的輸出OUT之上升特徵。以低位準控制訊號GB供應給 RS正反器,則當時脈訊號CK下降時,節點A變成低位 準。此處,藉由提供比Mn3更大的通道寬度給Mp3,可以 降低輸出OUT的上升時間。這將改進Mp3的驅動能力而 大於Μ η 3,藉以改進上升特徵。
圖24係顯示反相器的Pch電晶體(Μρ )及Nch電晶 體(Μη )的能力(電流流動)而取得之輸入和輸出特徵。 圖2 5係顯示這些電晶體的暫態特徵(輸出波形)。在圖 24及25中,使用下述參數。 (1 ) Μρ比Μη具有更高的能力(Ρ>Ν ) (2 ) Μρ與Μη具有相同的能力(Ρ二Ν ) (3 ) Μη比Μρ具有更高的能力(Ρ<Ν ) 圖2 6及2 7係分別代表圖2 5中所示之反相器的輸出 波形的上升波形及下降波形之圖形。從這些圖形中可以取 得下述資訊。 對於(Ρ〉Ν ),取得良好的上升特徵但下降特徵不佳 對於(P = Ν ),上升特徵與下降特徵實質上相同(典 型的反相器)。 對於(Ρ<Ν ),取得良好的下降特徵但上升特徵不佳 由此可見,難以改進同一反相器中的上升及下降特徵 。如此,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R s正反器中,由Vf η 3 及Mp3實施的反相器具有改進的上升特徵。利用Mp3的 -25- (22) 1253233 通道寬度僅影響輸出OUT的上升特徵之事實,藉由提供 比Mn3更大的通道寬度給Mp3,藉以比Mn3更加改進 Μ p 3的驅動能力,達成此點。 另一方面,關於輸出0 U Τ的下降特徵,藉由改進將 輸出OUT帶至低位準以回應重設訊號之Μη6的驅動能力 ,可以降低下降時間。藉由增加Μη 6的通道寬度,可以達 成此點。 當重設訊號R上升時,Μη6會開啓。此處,由於輸出 OUT因類比開關AS W2的操作而與Μη6以外的其它電路 完全斷開,所以,以電觀點而言,輸出0 U Τ僅受Μ η 6影 響。亦即,下降特徵僅取決於Μ η 6的驅動能力。 藉由所述的結構,RS正反器可以獨立地調整輸出 OUT的下降特徵及上升特徵,在用於移位暫存器時,相較 於傳統結構,可以大幅降低輸出訊號Q的延遲時間。
〔第二實施例〕 參考圖5,下述將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之R S 正反器的範例結構。 圖5中所示的RS正反器包含二主要部份,閘區2]及 ί丁鎖區2 7。關於閘區2 1的結構及操作,由於它們基本上 與參考圖1所述的第一實施例之R S正反器相同,所以未 再說明。 佇鎖區27類似於佇鎖區22,但是包含類比開關 A S W 3,取代類比開關a s W 2。値得注意,具有類似於佇鎖 -26 - (23) 1253233 區2 2的結構之佇鎖區2 7的元件會被給予相同代號並省略 其說明。 類比開關AS W3連接於反相器電路24的輸出與rS正 反器的輸出端〇UT之間,且其作爲並聯Mn7及Mp7的 C Μ Ο S類比開關。在類比開關A S W 3中,Μ η 7的鬧極會連 接至電源VDD,且Μρ7的閘極連接至重設端R。 參考圖6,下述說明圖5中所示的RS正反器之操作 圖6的時序圖假定控制訊號GB、時脈訊號CK、及重 設訊號R會分別輸入至控制端GB、輸入端CK、及RS正 反器的重設端R。
首先,控制訊號GB在時間11降至低位準(V S S ), 反相器電路2 3的輸出變成V D D,且V D D會供應給類比開 關ASW1中的Mn2的閘極。此處,類比開關ASW1中的 Mp2的閘極會接收VSS (控制訊號GB )。結果,類比開 關AS W 1閉合,供應時脈訊號CK給節點A。 當時脈訊號CK在時間t2變成低位準時,節點A的電 位變成低位準。低位準會輸入至包含Μη 3和Mp3的反相 器電路24的閘極,將節點Β…反相器電路24的輸出…帶 壓高位準。此處,由於重設訊號R維持低位準,所以,在 類比開關ASW3中,低位準會施加至ΜΡ7的閘極且高位準 (電源 VDD )會輸入至Μη7。在此情形中,類比開關 AS W3會閉合,且經由類比開關AS W3而來自節點Β的訊 號會變成RS正反器的輸出OUT。 -27- (24) 1253233 來自節點B的訊號也會施加至反相器電路2 5的 及Μ p 4之個別閘極,將節點C…反相器電路2 5的輸!4: 至低位準。結果,反相器電路24及反相器電路25 — 爲彳宁鎖電路。 當控制訊號GB在時間t3時變成高位準時,類比 / AS W1會斷開,停止時脈訊號CK供應給節點a。此 * 由於重設訊號R維持低位準,所以,類比開關A S W 3 φ 閉合且輸出OUT會由反相器電路24和25所實施的 電路保持在高位準。 從時間t 1至13之操作與參考圖1所述的R S正 之操作相同。 當重設訊號R在時間時變成高位準時,類比 A.SW中的Mp7會關閉。此處,由於Mn7的閘極和源 接在重設訊號R變成高位準之後接收高位準,所以, , 也會關閉。因此,類比開關ASW3會斷開且輸出端 .φ 會與節點Β互相斷開。隨著類比開關A S W 3斷開,反 • 電路24的輸出會與反相器電路2 5的輸入互相斷開, 反相器電路2 4和2 5的佇鎖狀態。 藉由在高位準的重設訊號R,Μ η6會關閉。結果 出OUT會經由Μη6連接至電源VSS’且輸出out變 位準。由於6開啓,所以,反相器電路2 5的輸入 低位準,因此,節點C及節點B分別變成高位準及低 。隨者_點B在低位準,類比開關a s \\/ 3中的Μ η 7 極和源極分別變成高位準及低位準。隨著Μ η 7開啓, Μη 4 i…帶 起作 開關 處, 維持 佇鎖 反器 開關 極緊 Mn7 OUT 相器 取消 ,輸 成低 變成 位準 的閘 輸出 -28- (25) 1253233 端〇 U T連接至節點B (低位準)。此處,藉由Μ η 6的操 作,輸出端OUT已處於低位準。 在時間t5之後,重設訊號R是低位準。於此,Μη6 會關閉,且輸出端OUT會與電源vss相斷開。但是’由 於類比開關A S W 3閉合,所以,反相器電路2 4和2 5再度 取得佇鎖狀態,且輸出OUT會維持在低位準。
下述係考慮具有如同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結構之RS正 反器中的輸出之上升特徵。藉由供應給RS正反器的低位 準控制訊號GB,當時脈訊號CK下降時節點A變成低位 準。於此,藉由提供比Nn3更大的通道寬度給Mp3,可以 降低輸出OUT的上升時間。這將使Mp3比Mn3更加改進 驅動能力,藉以改進上升特徵。 另一方面,關於輸出OUT的下降特徵,藉由改進將 輸出OUT帶至低位準以回應重設訊號R的Mn6之驅動能 力,可以降低下降時間。藉由增加Mn6的通道寬度,可以 達成此點。 隨著重設訊號R上升,Μη6會開啓。於此,緊跟在重 設訊號R上升之後,輸出0 U Τ會因類比開關A S W 3而與 Μη 6以外的其它電路完全斷開。如此,以電觀點而言,輸 出OUT僅受Μη6的影響。亦即,下降特徵僅取決於Μη6 的驅動能力。 藉由所述結構,RS正反器可以獨立地調整輸出OUT 的下降特徵及上升特徵,因而相較於傳統結構,當用於移 位暫存器時,可以大幅地降低輸出訊號Q的延遲時間。 -29- (26) 1253233 圖6中所示的結構之RS正反器由於不需要反相器26 以操作類比開關A S W 2,所以,它比圖]中所示的結構之 R S正反器更加有利,因而使元件數目能夠降低。 〔第三實施例〕 參考圖7,下述將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實施例之 R S正反器的範例結構。
圖7中所示的RS正反器包含二主要部份,閘區28及 佇鎖區22。關於佇鎖區22的結構及操作,由於它們基本 上與參考圖1所述的第一實施例之RS正反器中相同,所 以,不進一步解釋。 閘區2 8構造成會接收控制訊號GB、時脈訊號CK、 及經過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其中,時脈訊號CK及經過 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具有之振幅小於VDD所產生的振幅 ,V D D係正反器的電源。 在閘區28中,Mp8及Mn8串聯於電源VDD與輸入端 CKB之間,且Mn9連接於輸入端CK與節點A之間(閘 區 2 8的輸出)。Μ η ] 0配置於電源 V S S與 Μ ρ 8源極和 Μη8汲極的接合處(節點D )之間。Μρ8及Mnl 0的個別 閘極連接至控制端GB。Μη 8的閘極連接至節點D。 下述將參考圖8,說明圖7中所示的RS正反器之操 作。 圖8中所示的時序圖係假定控制訊號GB、時脈訊號 CK、經過反轉的時脈訊號CKB、及重設訊號R分別輸入 -30- (27) (27)1253233 至RS正反器的控制端GB、輸入端CK、輸入端CKB、及 重設端R。舉例而言,此處假設時脈訊號及經過反轉的時 脈訊號CKB均具有3.3V的振幅,以及,電路的VDD和 VSS分別爲12V及0V。Mn8及Mn9的臨界値爲3V。 當控制訊號 G B在時間11變成低立準(V S S )時, Mp 8會被開啓且Μη 1 0會被關閉。此處,由於經過反相的 時脈訊號CKB、時脈訊號CK、及Μη8的臨界電壓分別爲 0V、3.3V、及 3V,所以,節點D的電位約爲3 V,接近 Μη8的臨界電壓。由於節點D的電位爲Μη9的閘極電位 ,所以,Μη 9具有約3 V的閘極電位、及3 · 3 V的源極電位 。由於閘極-源極電壓約爲0.3 V,所以,Μη 9會關閉,且 節點Α維持在其高位準。根據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操作, 在佇鎖區22中,節點 A的電位維持在高位準,且輸出 〇 U T處於低位準。 在時間t2時,當經過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及時脈訊 號CK分別變成3.3V及0V時,因3.3V加上Mn8的3V 臨界値,所以,節點D變成約6.3 V。節點D的電位會施 加至Mn9的閘極。此處,由於Mn9的源極爲ΟV,所以, Mn9會關閉且節點A變成低位準。 在時間t3,控制訊號GB變成高位準(VDD = 12V ), 關閉Mp8,及開啓Μη] 0。結果,Mn8及Mn9的個別閘極 變成低位準(VSS = 0 ),切斷時脈訊號CK及經過反相的 時脈訊號 CKB。如此,當控制訊號 GB在高位準時( VDD= 1 2 V ),不論這些時脈訊號的狀態爲何,正反器將不 ►31 - (28) 1253233 受時脈訊號CK或經過反相的時脈訊號CKB影響。此處, 由於Μ η 9關閉,所以,無時脈訊號C K供應給節點A。節 點A會由佇鎖區2 2維持在低立準,且佇鎖區2 2的輸出 〇U T會維持在1¾位準。 在時間14之後,Μ η 9會關閉,因此,閘區2 8的輸出 * 不會影響佇鎖區2 2的操作。亦即,R S正反器會以同於第 , 一實施例中所述的方式操作。 φ 値得注意,於此,合倂圖1的閘區2 8和佇鎖區2 2之 圖7中所示的R S正反器之結構可以修改成如圖9所示般 ,閘區2 8結合圖5所示的佇鎖2 7。在此情形中,圖7中 所示的R S正反器中之不同的輸入和輸出訊號之間的關係 也保持同於圖9中所示的R S正反器。 〔第四實施例〕 梦考圖1 0 ’下述將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實施例之 RS正反器的範例結構。 - 圖10中所不的RS正反器包含二主要部份,閘區21 . 及佇鎖區2 9。關於閘區2 1的結構及操作,由於它們基本 上與參考圖1所述的第一實施例之R S正反器中相同,所 以,不進一步解釋。 佇鎖區2 9類似於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任鎖區2 2,但 不同之處在於其包含時脈反相器電路24,以取代反相.器24 ’且未包含類比開關ASW2。 時脈反相器電路24’構造成進一步在橇成反相器電路 -32 - (29) (29)1253233 24的Mp3和Mn4的二側包含Mp 1 1和Μη 1 1。特別地, Mpl 1配置於Mp3與電源VDD之間,Mnl 1配置於Μη3與 電源 V S S之間。Mp 11的閘極直接接收重設訊號R,而 Μη 1 1的閘極在重設訊號R由反相器3 0反相之後接收它。 在圖1 0中所示的R S正反器中,當重設訊號R爲高位 準時,Mpl 1及Mnl 1會關閉。在此狀態中,Mp3及Μη3 會與電源VDD及VSS斷開,且電路是處於浮動狀態。這 等同於類比開關A S W2在圖1中所示的佇鎖區2 2中被關 閉之狀態。當重設訊號R爲低位準時,Mpl 1及Mnl 1會 開啓,且Mp3及Mn3會連接至電源VDD和VSS。這等同 於類比開關A S W 2在圖1中所示的佇鎖電路2 2中被開啓 之狀態。 以此方式,根據本實施例之 R S正反器會以同於圖1 中所示之R S正反器的方式操作。此外,當使用省略類比 開關AS W2之電路結構及時脈反相器電路24’時,rS正反 器會要求較小的電路面積。 根據本實施例之R S正反器會修改成具有圖1 1及]2 所示的結構。在這些修改實施例中,使用時脈反相器電路 2 5 ’(在圖1 1的情形中)或時脈反相器電路2 5 ”(在圖j 2 的情形中)以取代圖1中所示的結構之反相器電路2 5。 時脈反相器電路(N 0 R電路)2 5,包含連接於輸出端 OUT與Mp4之間的Mpl 2、以及在電源VSS與輸出端OUT 之間並聯於Μ η 4之Μ η 1 2。Μ p ] 2及Μ η ] 2的個別閘極接收 重設訊號RB。 -33- (30) 1253233 圖]3及1 4分別顯示圖1 1及丨2中所示的RS正反器 之輸入訊號和輸出訊號的波形。此處,省略有關這些輸入 及輸出訊號的R S正反器之特別說明。 〔第五實施例〕 ··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的RS正反器中,以 . 反相器(亦即,反相器電路24 )改進輸出的上升特徵,同 φ 時以輸出端與低電位V S S經由電晶體Μη 6彼此連接之結 構,改進下降特徵。 相反地,可採用反相器以改進輸出的下降特徵,同時 以輸出端out與高電位 VDD經由電晶體彼此連接之結構 ,改進上升等徵。圖1 5係顯示此RS正反器的舉例說明之 結構。 圖15中所示的RS正反器包含二主要部份,閘區21 (或者,圖7中所示的閘區2 8 )、及佇鎖區3 1。關於閘 φ 區2 1的結構及操作,由於它們基本上與參考圖1所述的 _ 第一實施例之R S正反器中的結構及操作相同,所以,不 進一步說明。 佇鎖區2 1類似於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佇鎖區2 2,但 未包含Mn6。取代地,佇鎖區31包含電源VDD與輸出端 0 U T之間的μ p 1 4。Μ p 1 4的閘極經由反相器2 6而連接至 控制端R。 圖1 6係顯示圖1 5中所示的R S正反器之輸入及輸出 訊號的波形’但是,對於電路的操作’將不作特定說明。 -34- (31) 1253233 在RS正反器中,由於當輸出OUT下降時,ASW2會開啓 ,所以,藉由將反相器電路設計成偏好下降特徵,可以改 進下降特徵。另一方面,由於當輸出OUT上升時,AS W2 關閉,所以,藉由改進 Mp ] 4的驅動能力,可以改進RS 正反器的上升特徵。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正反器包含:閘區,根 據與輸入訊號分別供應的控制訊號,傳送外部供應的輸入 訊號給後續的級之佇鎖區;以及,包含佇鎖電路的佇鎖區 ,佇鎖電路用於佇鎖閘區供應的輸入訊號,其中,佇鎖區 又包含佇鎖取消區,以外部供應給佇鎖區之佇鎖電路的佇 鎖狀態,取消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及輸出控制區,用於 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作爲操作正反器的電源供應。 藉由此配置,根據佇鎖器中所佇鎖的訊號之變化(從 閘區供應的輸入訊號),正反器的輸出訊號變成高位準( 或低位準),然而,藉由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作爲操作正 反器的電源供應,而提供低位準(或高位準)輸出訊號。 舉例而言,正反器的輸出訊號會在佇鎖電路所佇鎖的 輸入訊號上升時下降。在以重設訊號取消佇鎖電路的佇鎖 狀態時,供應作爲正反器的操作電源之局電位會由輸出控 制區輸出作爲輸出訊號。 在此情形中,藉由將佇鎖電路設計成偏好下降特徵’ 可以降低輸出訊號的下降時間。另一方面,藉由改進輸出 控制區的驅動能力,可以降低輸出訊號的上升時間。 亦即,在如上配置的正反器中,輸出訊號的下降及上 -35- (32) (32)1253233 升特徵會分別地取決於佇鎖電路及輸出控制區’允許完全 獨立的調整。結果,取得可以同時改進上升及下降特徵的 正反器。 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正反器中,佇鎖電路包含二 反相器電路,二反相器電路彼此之間個別輸入會連接至它 們的個別輸出,以及,佇鎖取消區是類比開關,其開/關 會根據重設訊號切換,且配置於正反器的輸出端與二反相 器電路中輸出連接至正反器的輸出端之任一反相器電路的 輸出之間,以及,輸出控制區是切換元件,其開/關是根 據重設訊號切換,且配置於正反器的輸出端與作爲操作正 反器的電源之高電位或低電位的輸入端之間。 藉由此配置,在實施佇鎖電路之二反相器電路中,輸 出會連接至正反器的輸出端之一反相器電路可以用以改進 輸出訊號的下降或上升特徵,而其它特徵會由切換元件改 進。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正反器中,類比開關 包含經由源極和汲極而彼此連接的p型電晶體及n型電晶 體之CMOS類比開關,ρ型電晶體和η型電晶體是根據重 設訊號直接切換至開或關。 根據此配置,ρ型電晶體及η型電晶體二者的操作均 會由重設訊號直接切換。這確保類比開關的操作。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正反器,類比開關是 C Μ 0 S類比開關,C Μ 0 S類比開關包含ρ型電晶體及η型 電晶體,Ρ型電晶體及η型電晶體會經由它們的源極和汲 -36 - (33) 1253233 極而彼此連接,且它們會切換至開或關,以致於P型電晶 體及η型電晶體之一會根據重設訊號而直接切換,以及p 型電晶體及η型電晶體中的另一者會根據閘極-源極電位 相對於供應的固定閘極電位而發生的波動以作切換。
藉由此配置,實施類比開關之ρ型電晶體及η型電晶 體,僅有這些電晶體之一的操作會由重設訊號直接切換。 相較於二電晶體由重設訊號直接切換之配置,這會減少反 相器元件的數目。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正反器中,佇鎖電路 包含二反相器電路,它們彼此之間個別的輸入會連接至它 們個別的輸出,且時脈反相器會用於二反相器電路中其輸 入連接至正反器的輸出端之一反相器電路,以致於造成佇 鎖電路也作爲佇鎖取消區。 藉由此配置,時脈反相器會用於實施佇鎖電路的二反 相器電路之一,以致於造成佇鎖電路也作爲佇鎖取消區。 這會降低電路面積。 藉由多級連接正反器,以提供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 移位暫存器。 藉由此配置,用於移位暫存器中之正反器可以改進它 們的上升及下降特徵,藉以降低移位暫存器中的訊號延遲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包含掃瞄 訊號線驅動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二者中至少一者 使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移位暫存器。 - 37- (34) 1253233 藉由此配置,在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使用移位暫存 器會降低移位暫存器所產生的取樣訊號中的延遲。因此, 經由資料饋線饋送之取樣訊號和資料訊號的時序不會有偏 移。由於無時序偏移,所需的資料可以穩定地施加至源極 線。另一方面,在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中使用移位暫存器 會較容易以供應給源極線的資料訊號來對產生的移位暫存 器的掃描訊號計時,藉以實現穩定的操作。 如此述明的本發明,顯然可以以很多方式變化相同的 方式。這些變化不會被視爲悖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且 對於習於此技藝者而言顯而易知的所有這些修改係包含於 後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之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電路圖’顯不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RS 正反器的結構。
圖2係顯示影像顯示裝置的結構,在其驅動電路中使 用移位暫存器。 圖3係影像顯示裝置中的像素結構。 圖4係圖1中所示的正反器的輸入及輸出訊號的波形 之時序圖。 圖5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r S 正反器的結構。 圖6係時序圖,顯示圖5中所示的正反器之輸入及輸 出訊號的波形。 -38- (35) 1253233 圖7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之Rs 正反器的結構。 圖8係時序圖,顯示圖7中所示的正反器的輸入及輸 出訊號之波形。 圖9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 δ正 反器之另一結構。
圖1 〇係電路圖,顯不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之R s 正反器的結構。 圖1 1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之Rs 正反器的另一結構。 圖1 2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之R s 正反器的又另一結構。 圖1 3係時序圖,顯示圖丨丨中所示的正反器之輸入及 輸出訊號的波形。 圖14係時序圖,顯示圖12中所示的正反器之輸入及 輸出訊號的波形。 圖1 5係電路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之r s 正反器的結構。 圖]6係時序圖,顯示圖丨5中所示的正反器之輸入及 輸出訊號的波形。 圖1 7係顯示重設正反器的基本結構。 圖1 8係舉例說明之傳統的r S正反器之結構。 圖1 9係時序圖,顯示圖]s中所示的正反器之輸入及 輸出訊號的波形。 - 39 - (36) (36)1253233 圖20係電路圖,顯示另一舉例說明之傳統RS正反器 的結構。 圖2 1係時序圖,顯示圖2 0中所示的正反器之輸入及 輸出訊號的波形。 圖2 2係方塊圖,顯示舉例說明之使用R s正反器的移 位暫存器之結構。 圖2 3係時序圖,顯示圖2 2中所示的移位暫存器之輸 入及輸出訊號的波形。 圖24係代表反相器的輸入及輸出特徵的圖形。 圖2 5係代表反相器的暫態特徵(輸出波形)之圖形 〇 圖2 6係代表圖2 5的反相器之輸出波形的上升波形之 圖形。 圖2 7係代表圖2 5的反相器之輸出波形的下降波形之 圖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移 位 暫 存 器 13 掃 瞄 訊 號 線 驅 動 電 路 14 資 料 訊 號 線 驅 動 電 路 17 移 位 暫 存 器 2 1 閘 區 22 佇 鎖 24 反 相 器 電 路 -40- (37)1253233
24 25 25
25,, 27 28 29 3 1 AS W2 Μη 6 GB CK CKB R OUT 時脈反相器電路(佇鎖取消區) 反相器電路 時脈反相器電路(佇鎖取消區) 時脈反相器電路(佇鎖取消區) 佇鎖區 鬧區 佇鎖區 佇鎖區 類比開關(佇鎖取消區) η型電晶體 控制訊號 時脈訊號(輸人訊號) 反相的時脈訊號 重設訊號 輸出訊號 -41 ^

Claims (1)

  1. (1) 125323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正反器,包括: 閘區,用以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輸入 訊號;及 佇鎖區,包含: 佇鎖電路,用以接收及佇鎖閘區提供的輸入訊號 Φ 佇鎖取消區,於重設訊號施加至佇鎖區時,取消 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以及 輸出控制區,用以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反器,其中,佇鎖電路 包含二反相器電路,該二反相器電路彼此之間個別輸入連 接至個別輸出,其中,佇鎖取消區包含開關,該開關係根 據重設訊號而切換至開及關,且配置於該正反器的輸出端 與該二反相器電路中其輸出連接至正反器的輸出端之一反 φ 相器電路的輸出之間,以及,其中,輸出控制區包含切換 . 元件,該切換元件會根據重設訊號而切換至開及關,且配 置於該正反器的輸出端與作爲操作正反器的電源之高電位 或低電位之輸入端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正反器,其中,該開關是 傳送閘,該傳送閘包含彼此經由個別的源極和汲極而相連 接之P型電晶體與η型電晶體,其中,該p型電晶體和^ 型電晶體根據重設訊號而直接切換至開或關。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正反器,其中,該開關是 -42 - (2) 1253233 傳送閘,該傳送閘包含彼此經由個別的源極和汲極而相連 接之P型電晶體與η型電晶體,其中,該p型電晶體和1Ί 型電晶體切換至開或關以致於該ρ型電晶體和η型電晶體 之一根據重設訊號而直接切換至開或關,而該ρ型電晶體 和η型電晶體中的另一者會根據閘極一源極電位相對於供 應的固定閘極電位之變動而切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正反器,其中,佇鎖電路 包含二反相器電路,該二反相器電路之個別輸入係連接至 個別輸出,其中,時脈轉換器用於該二反相器電路中輸出 連接至正反器的輸出端之一反相器電路,以致於造成佇鎖 電路也作爲佇鎖取消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正反器,其中,該傳送閘 是CMOS類比開關。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正反器,其中,該傳送閘 是CMOS類比開關。
    8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 複數個正反器,以多級彼此連接,該正反器均包括: 閘區,用以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 輸入訊號;及 佇鎖區,包含: 佇鎖電路,用以接收及佇鎖閘區提供的輸入 訊號, 佇鎖取消區,於重設訊號施加至佇鎖區時, 取消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以及 -43- (3) 1253233 輸出控制區,用以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 9. 一種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電 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料 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移位暫存器,該移位暫存 器包括以多級彼此連接之複數個正反器,該正反器均包括 閘區,用以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輸入 訊號;及 佇鎖區,包含: 佇鎖電路,用以接收及佇鎖閘區提供的輸入訊號 佇鎖取消區,於重設訊號施加至佇鎖區時,取消 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以及 輸出控制區,用以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 1 0 . —種正反器,包括:
    閘機構,用於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輸 入訊號;及 佇鎖區,包含: 佇鎖電路機構,用於接收及佇鎖閘區提供的輸入 訊號, 佇鎖取消機構,於重設訊號施加至佇鎖區時,取 消佇鎖電路機構的佇鎖狀態,以及 輸出控制機構,用以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 Π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正反器,其中,佇鎖電 -44 - (4) (4)
    1253233 路機構包含二反相器電路,該二反相器電路彼此 輸入連接至個別輸出,其中,佇鎖取消機構包含 開關係根據重設訊號而切換至開及關,且配置於 的輸出端與該二反相器電路中其輸出連接至正反 端之一反相器電路的輸出之間,以及,其中,輸 構包含切換元件,該切換元件會根據重設訊號而 及關,且配置於該正反器的輸出端與作爲操作正 源之高電位或低電位之輸入端之間。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正反器,其中 是傳送閘,該傳送閘包含彼此經由個別的源極和 連接之P型電晶體與η型電晶體,其中,該p型 η型電晶體根據重設訊號而直接切換至開或關。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正反器,其中 是傳送閘,該傳送閘包含彼此經由個別的源極和 連接之Ρ型電晶體與η型電晶體,其中,該ρ型 η型電晶體切換至開或關以致於該ρ型電晶體和 體之一根據重設訊號而直接切換至開或關,而該 體和η型電晶體中的另一者會根據閘極-源極電 供應的固定閘極電位之變動而切換。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正反器,其中 閘是CMOS類比開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正反器,其中 閘是CMOS類比開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0項之正反器,其中 之間個別 開關,該 該正反器 器的輸出 出.控制機 切換至開 反器的電 ,該開關 汲極而相 電晶體和 ,該開關 汲極而相 電晶體和 η型電晶 Ρ型電晶 位相對於 ,該傳送 ,該傳送 佇鎖電 - 45- (5) 1253233 路機構包含二反相器電路,該二反相器電路之個別輸入係 連接至個別輸出,其中,時脈轉換器用於該二反相器電路 中輸出連接至該正反器的輸出端之一反相器電路,以致於 造成佇鎖電路也作爲佇鎖取消區。 1 7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 複數個正反器,以多級彼此連接,該正反器均包括: 閘機構,用於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輸 入訊號;及 佇鎖區,包含: 佇鎖電路機構,用於接收及佇鎖閘區提供的輸入 訊號, 佇鎖取消機構,於重設訊號施加至佇鎖區時,取 消佇鎖電路機構的佇鎖狀態,以及 輸出控制機構,用以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
    1 8 . —種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移位暫存器,該移位暫 存器包括以多級彼此連接之複數個正反器,該正反器均包 括: 閘機構,用於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輸 入訊號;及 佇鎖區,包含: 佇鎖電路機構,用於接收及佇鎖閘區提供的輸入 訊號, -46 - (6) 1253233 佇鎖取消機構,於重設訊號施加至佇鎖區時,取 消佇鎖電路機構的佇鎖狀態,以及 輸出控制機構,用以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 ]9 . 一種正反器,包括: 複數個反相器,用以佇鎖收到的輸入訊號; 開關,配置於該複數個反相器之一與輸出端之間,其 中,該開關用以根據輸入重設訊號而切換;及 切換元件,配置於該輸出端與用於接收作爲正反器的 電源之低電位的輸入之間,其中,該切換元件用以根據該 重設訊號而切換。 2 0.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正反器。
    2 1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 項之移位暫存器。 2 2 . —種正反器,包括: 佇鎖機構,用於佇鎖收到的輸入訊號’ 第一切換機構,配置於該佇鎖機構的至少部份與輸出 端之間,用於根據輸入重設訊號而在二狀態之間切換,及 第二切換機構,配置於該輸出端與用於接收作爲正反 器的電源之低電位的輸入之間,用於根據該重設訊號而在 二狀態之間切換。 2 3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47- (7) 1253233 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正反器。 2 4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 項之移位暫存器。 2 5 . —種正反器,包括:
    佇鎖電路,用以接收及佇鎖閘區所提供的輸入訊,該 佇鎖電路包含至少二反相器電路,該至少二反相器電路彼 此之間個別輸入會連接至個別輸出;及 佇鎖取消區,於重設訊號施加至該佇鎖區時,取消該 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該佇鎖取消電路包含根據該重設訊 號而切換至開和關之開關,該開關係配置於該正反器的輸 出端與該反相器電路之一的輸出,該反相器電路之一的輸 出係連接至該正反器的輸出端。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正反器,又包括: 閘區,用以接收該輸入訊號及根據分別供應的控制訊 號以傳送該輸入訊號給該佇鎖電路。 2 7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正反器。 2 8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2 6項之正反器。 2 9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 -48- (8) 1253233 項之移位暫存器。 3 0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 項之移位暫存器。 3 1 . —種正反器,包括:
    佇鎖電路,包含佇鎖取消區以在重設訊號被施加時, 取消該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及 輸出控制區,用以輸出用於操作該正反器的高電位或 低電位電源,其中,該輸出控制區包含切換元件,該切換 元件根據該重設訊號而切換至開及關且配置於該正反器的 輸出端與供應作爲操作正反器的電源之高電位或低電位的 輸入端之間。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之正反器,又包括: 閘區,用以接收該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該 輸入訊號給該佇鎖電路。 3 3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之正反器。 3 4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之正反器。 3 5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 項之移位暫存器。 -49- 1253233 ⑼ 3 6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 項之移位暫存器。 3 7 . —種正反器,包括: 閘機構,用於接收輸入訊號及根據控制訊號以傳送該 輸入訊號;及 佇鎖電路,包括強化機構,用於強化該佇鎖電路輸出 的控制訊號之上升及下降邊緣特徵至少之一。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正反器,又包括:延遲 降低機構,用於降低該佇鎖電路中的延遲。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正反器,又包括: 佇鎖取消機構,於重設訊號施加至該佇鎖電路時取消 該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及 輸出控制機構,用於輸出用於操作正反器的高電位或
    低電位電源。 4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正反器,其中,該強化 機構包含至少二反相器電路,該至少二反相器電路彼此之 間個別輸入會連接至個別輸出。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正反器,其中,該降低 延遲機構包含切換元件,該切換元件根據該重設訊號而切 換至開及關且配置於該正反器的輸出端與供應作爲操作正 反器的電源之高電位或低電位的輸入端之間。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正反器,又包括: -50- (10) 1253233 佇鎖取消機構,在重設訊號施加至該佇鎖電路時’取 消該佇鎖電路的佇鎖狀態;及 輸出控制機構,用於輸出用於操作該正反器的高電位 或低電位電源。 4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正反器,其中,該強化 機構包含至少二反相器電路,該至少二反相器電路彼此之 間個別輸入會連接至個別輸出。 4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正反器,其中,該降低 延遲機構包含切換元件,該切換元件根據該重設訊號而切 換至開及關且配置於該正反器的輸出端與供應作爲操作正 反器的電源之高電位或低電位的輸入端之間。 4 5 . —種移位暫存器,包括彼此多級連接之複數個如 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正反器。 4 6 . —種主動矩陣列顯示裝置,包括掃瞄訊號線驅動 電路及資料訊號線驅動電路,該掃瞄訊號線驅動電路與資 料訊號線驅動電路中至少之一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 項之移位暫存器。 移 種 圍 範 利 專 請 串 如 個 數 複 之 接 連 級 多 此 彼 ο 括 口 fp 包反 , 正 器之 存項 暫 8 . 3 位 第 裝 示 顯 列 131 陣 矩 動 主 二 3二 種 - 路之 電少 動至 S3 驅中 線路。 號電器 訊動存 料驅暫 資線位 及號移 路訊之 電料項 置一包 動資 驅與 線路 訊動 瞄驅 掃線 括 包訊 廿田 9 PMM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串 如 含 -51 -
TW094102512A 2004-01-28 2005-01-27 Flip-flops, shift registers, and active-matrix display devices TWI25323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0342 2004-01-28
JP2005017432A JP3958322B2 (ja) 2004-01-28 2005-01-25 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7818A TW200527818A (en) 2005-08-16
TWI253233B true TWI253233B (en) 2006-04-11

Family

ID=3465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2512A TWI253233B (en) 2004-01-28 2005-01-27 Flip-flops, shift registers, and active-matrix display device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20402B2 (zh)
EP (1) EP1560332A3 (zh)
JP (1) JP3958322B2 (zh)
KR (2) KR100760696B1 (zh)
CN (1) CN100514400C (zh)
TW (1) TWI2532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748B (zh) * 2006-08-31 2017-05-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6320B1 (ko) * 2000-07-18 200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프트 레지스터 및 그를 채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 회로
GB2397710A (en) * 2003-01-25 2004-07-28 Sharp Kk A shift register for an LCD driver, comprising reset-dominant RS flip-flops
US7688107B2 (en) * 2005-04-19 2010-03-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hift register,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50986B (zh) * 2005-07-15 2015-02-11 夏普株式会社 信号输出电路、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生成方法、显示装置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KR100624115B1 (ko) 2005-08-16 2006-09-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장치의 발광제어 구동장치
CN100444235C (zh) * 2005-09-30 2008-12-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7870493B2 (en) * 2005-10-03 2011-01-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clipboard
US8330492B2 (en) 2006-06-02 2012-12-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246726B2 (ja) * 2006-10-05 2013-07-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080273B1 (en) * 2006-11-10 2018-09-0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Compact low loss high frequency switch with improved linearity performance
KR100833754B1 (ko) * 2007-01-15 2008-05-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회로
GB2446187A (en) 2007-01-30 2008-08-06 Sharp Kk A bidirectional scan pulse generator for an active matrix LCD display
JP200908939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フリップフロッ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ューティ比補正回路
KR100969773B1 (ko) * 2008-07-04 2010-07-1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주사구동부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TWI380275B (en) * 2008-07-11 2012-12-21 Wintek Corp Shift register
KR101509113B1 (ko) 2008-12-05 2015-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1882470B (zh) * 2009-05-08 2013-06-05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装置
JP5459726B2 (ja) * 2009-06-17 2014-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回路、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
RU2510953C2 (ru) * 2009-06-17 2014-04-10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Сдвиговый регистр, сх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исплеем, панель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EP2444959B1 (en) * 2009-06-17 2016-03-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ift regsister, display-driving circuit, displaying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TWI429189B (zh) 2010-04-20 2014-03-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正反器與具有正反器的除頻電路
CN102237870B (zh) * 2010-04-28 2014-09-03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触发器与具有触发器的分频电路
JP5864047B2 (ja) 2010-09-23 2016-02-1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KR101725208B1 (ko) * 2010-10-26 2017-04-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버터
US9136013B2 (en) 2011-11-25 2015-09-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654968B (zh) * 2011-11-25 2014-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KR102138318B1 (ko) * 2013-05-06 2020-08-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062760A (ko) * 2013-11-29 2015-06-08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플립플롭 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 장치
CN104282282B (zh) 2014-10-20 2018-0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4464605B (zh) * 2014-12-30 2017-12-08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屏
KR102485454B1 (ko) * 2015-11-25 2023-01-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게이트 구동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CN105609076B (zh) * 2016-01-28 2017-09-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液晶显示器
JP6615986B2 (ja) * 2016-03-30 2019-1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基板及び撮像装置
CN105702223B (zh) * 2016-04-21 2018-01-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减小时钟信号负载的cmos goa电路
KR102575564B1 (ko) * 2018-03-26 2023-09-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주사 구동부
CN110391797B (zh) * 2019-06-20 2023-04-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igzo tft的d触发器电路
CN110501589A (zh) * 2019-08-14 2019-11-26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一种asic闩锁模拟和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0675803B (zh) * 2019-11-14 2023-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13870764A (zh) * 2020-06-11 2021-12-31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US11387819B2 (en) * 2020-12-10 2022-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ult resilient flip-flop with balanced topology and negative feedb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4864A (en) 1987-03-09 1989-02-14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ultiphase CMOS toggle flip-flop
JPS6424504U (zh) 1987-08-03 1989-02-09
JPH0691427B2 (ja) 1987-10-14 1994-1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リップフロップ回路
US5075570A (en) * 1987-11-25 1991-12-24 Honeywell Inc. Switching state retention circuit having a feedback loop stabilizing capacitance
JPH01191512A (ja) 1988-01-27 1989-08-01 Seiko Epson Corp ラッチ回路
US5132577A (en) * 1991-04-11 1992-07-21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igh speed passgate, latch and flip-flop circuits
US5557225A (en) * 1994-12-30 1996-09-17 Intel Corporation Pulsed flip-flop circuit
JPH08297475A (ja) * 1995-04-26 1996-11-12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5949265A (en) * 1997-10-31 1999-09-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 latch circuit having sharp-cornered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US5952859A (en) * 1998-03-09 1999-09-14 Sun Microsystems, Inc. Dynamic set/reset circuit with dual feedback
KR100299610B1 (ko) * 1998-06-24 2001-11-30 김영환 소오스 드라이버 아이시의 전원 세이빙 회로
US6046617A (en) 1998-06-25 2000-04-04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MOS level detection circuit with hysteresis having disable/enable function and method
JP2000020029A (ja) 1998-06-30 2000-01-2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AU1913500A (en) * 1998-11-25 2000-06-13 Nanopower, Inc. Improved flip-flops and other logic circuits and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layout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JP3473745B2 (ja) * 1999-05-28 2003-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US20020000858A1 (en) * 1999-10-14 2002-01-03 Shih-Lien L. Lu Flip-flop circuit
GB2361121A (en) * 2000-04-04 2001-10-10 Sharp Kk A CMOS LCD scan pulse generating chain comprising static latches
US6222791B1 (en) * 2000-06-15 2001-04-24 Artisan Components, Inc. Slew tolerant clock input buffer and a self-timed memory core thereof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748B (zh) * 2006-08-31 2017-05-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US9684215B2 (en) 2006-08-31 2017-06-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615830B (zh) * 2006-08-31 2018-02-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US10088725B2 (en) 2006-08-31 2018-10-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401699B2 (en) 2006-08-31 2019-09-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606140B2 (en) 2006-08-31 2020-03-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194203B2 (en) 2006-08-31 2021-12-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971638B2 (en) 2006-08-31 2024-04-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60332A3 (en) 2006-08-30
EP1560332A2 (en) 2005-08-03
CN100514400C (zh) 2009-07-15
US7420402B2 (en) 2008-09-02
KR100845217B1 (ko) 2008-07-10
KR100760696B1 (ko) 2007-09-20
KR20070080251A (ko) 2007-08-09
JP3958322B2 (ja) 2007-08-15
US20050184784A1 (en) 2005-08-25
JP2005244956A (ja) 2005-09-08
TW200527818A (en) 2005-08-16
KR20050077487A (ko) 2005-08-02
CN1648972A (zh) 200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3233B (en) Flip-flops, shift registers, and active-matrix display devices
WO2010050262A1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の駆動方法
US6928135B2 (en) Shift register for pulse-cut clock signal
US7190342B2 (en) Shift regist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ame
US10199007B2 (en) Output circuit and data drive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384634B2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表示駆動回路、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
JP457665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494050B2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表示装置
US10210838B2 (en) Voltage level shifting method
JP3974124B2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表示装置
TW200304276A (en) Drive circuit
JP2020520038A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ユニット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ゲート駆動回路、表示装置
CN107516485B (zh) 栅极驱动电路
US11302257B2 (en) Shift registe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1514701A (ja) デジタル論理回路、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装置
US11538432B2 (en) Output buffer increasing slew rate of output signal voltage without increasing current consumption
JP4120082B2 (ja) レベルシフト回路、これを用いた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301647A (ja) 電圧発生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3489162B2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28459A (ja) パルス信号生成方法、シフト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389284B2 (ja) ラッチ回路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US6215346B1 (en) Clock pulse generator,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display
JP3775393B2 (ja)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11732A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