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9244B -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9244B
TWI249244B TW093136370A TW93136370A TWI249244B TW I249244 B TWI249244 B TW I249244B TW 093136370 A TW093136370 A TW 093136370A TW 93136370 A TW93136370 A TW 93136370A TW I249244 B TWI249244 B TW I2492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diode
region
impurity
buried
w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6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5340A (en
Inventor
Narumi Ohkawa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05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5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9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92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9Pixel-elements with integrated switching, control, storage or amplificat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Pixel iso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41Electronic components shared by two or more pixel-elements, e.g. one amplifier shared by two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01L27/14689MOS based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 H01L31/1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e.g. photo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3Special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elements, address-lines or gate-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3Optical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 H01L27/14645Colour imag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124924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戶斤屬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由CMOS形成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 5造方法。 發明背景 對於使用半導體材料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已經公知一 種由CMOS形成之影像感測器(CM〇s影像感測器)。 10 此CM〇s$像感測器係除了色像素單元的一光接收單 元外,亦包括一受到光屏蔽之像素單元且其稱為一黑像素 單元(也稱為光學黑單元)。黑像素單元係用來產生一暗狀態 之一像素訊號的一參考值以防止一訊號位準由於溫度變化 等因素而改變。為此,黑像素單元較佳係形成為可與周遭 15 (色像素單元及周邊電路)的雜訊呈現隔離。 將參照第29A及29B圖來說明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 結構。第29A圖為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平面圖,圖中顯示 其結構。第29B圖為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示意剖視圖,圖 中顯示其結構。 20 ㈣29A圖所示,一黑像素陣列單元102係配置於-身 為光接收單元之色像素陣列單元则周圍。如第29B圖所 不用於形成色像素陣列單元1〇〇之元件(譬如光電二極體 賣)係形成於-在一石夕基材m中所形成之p井ιι2中。如 第29B圖所示’用於形成黑像素陣列單元102之元件(譬如光 1249244 電二極體104B)係形成於一雙重井(或一三重井)中,該井亦 即為一藉由一η井114與石夕基材110隔離之p井116。一屏蔽芦 118係形成為在色像素陣列單元100中覆蓋住供光電二極體 形成之區以外的區域,並覆蓋住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2的整體 5 表面。 黑像素陣列單元102係如第29Β圖所示形成於雙重井 中,藉此黑像素陣列單元102可完全地與色像素陣列單元 100及周邊電路(未圖示)呈電性隔離,而所產生的影像可具 有高品質。 10 具有形成於雙重井中的黑像素陣列單元之固態影像感 測器譬如係描述於參考文件1(日本公開未審專利申請案 Νο.2002-329854號)中。 I:發明内容;3 發明概要 15 作為CMOS影像感測器的一範例,已經公知一使用埋
置在一梦基材中的埋设光電二極體之4Tr(四電晶體)CMOS 影像感測器。 然而’當包括有埋設光電二極體之CMOS影像感測器 的黑像素陣列單元形成於雙重井中時,光電二極體之埋設 20的n型層及埋设的n井係在基材中彼此接近。為此,光電二 極體之埋設的η型層及埋設的η井係呈現不足的電性隔離, 最壞的結果可能使兩者電性連接,造成操作性缺陷。 雙重井結構在許多案例中亦使用在周邊電路區中,特 別是可供η通路電晶體形成之類比電路的區域。考量埋設^ 1249244 井與光電二極體的η型層之電性隔離時,必須考慮到能夠確 保與製造周邊電路電晶體之程序相匹配。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固態影像感測器之一結構,其 包含一形成於一般井中之色像素陣列單元及一形成於雙重 5 井的一内井中之黑像素陣列單元,藉以確保與周邊電路電 晶體的製程之相容性同時實現像素的高敏感度,並提供一 用於製造具有此結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之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有一固態影像感測器,包 含:一第一傳導類型的半導體基材,其具有一色像素區及 10 一黑像素區;一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一井,其形成於色像素 區中;一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二井,其形成於黑像素區中; 一第二傳導類型的第三井,其形成為圍繞第二井且隔離第 二井與半導體基材的其餘區;一色像素,其形成於色像素 區中的第一井中且包括一第一光電二極體及一第一讀取電 15 晶體以讀取第一光電二極體產生之一訊號;及一黑像素, 其形成於黑像素區中的第二井中且包括一第二光電二極體 及一第二讀取電晶體以讀取第二光電二極體產生之一訊 號,第一井係包括在一供第一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形成 於其一底部上之一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 20 而第二井係包括在一供第二光電二極體形成之區中及一供 第二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形成於其一底部上之一第一傳 導類型的第二埋設雜質掺雜層。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提供有一用於製造一固態影 像感測器之方法,該固態影像感測器係包含:一第一傳導 1249244 類型的第一井,其形成於一第一傳導類型的半導體基材之 一色像素區中;一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二井,其形成於半導 體基材的一黑像素區中;一第二傳導類型的第三井,其形 成為圍繞第二井且隔離第二井與半導體基材的其餘區,一 5 色像素,其形成於第一井中且包括一第一光電二極體及一 第一讀取電晶體以讀取第一光電二極體產生之一訊號;及 一黑像素,其形成於第二井中且包括一第二光電二極體及 一第二讀取電晶體以讀取第二光電二極體產生之一訊號,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植入一第一傳導類型的雜質以使一 10 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形成於一供第一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 中的第一井的一底部中及使一第二埋設雜質摻雜層形成於 一供第二光電二極體形成之區中及一供第二讀取電晶體形 成之區中的第二井的一底部中。 根據本發明,固態影像感測器中,像素陣列單元形成 15 於一一般的井中,而黑像素陣列單元形成於一雙重井的一 内井中,一埋設雜質擴散區設置於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及 雙重井的外井之間,藉此光電二極體及雙重井的外井可彼 此隔離而無失誤。埋設雜質擴散區並未形成於色像素的光 電二極體下方,藉此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空乏層可延伸 20 深入基材中,為此,可確保光電二極體及雙重井的外井之 間的隔離而不犧牲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敏感度。 色像素中,光電二極體的埋設擴散層之周邊端點及形 成有色像素之埋設雜質擴散區的周邊端點係彼此充分地分 隔,藉此光電二極體的空乏層可充分地延伸深入基材内。 1249244 這增加了光電二極體的敏感度。 像素陣列單元中所形成之埋設雜質擴散區及周邊電路 單元中所形成之埋設雜質擴散區係分開地形成,藉此可分 開地使像素陣列的特徵及周邊電路電晶體的特徵達成最佳 5 化0 像素陣列單元中所形成之埋設雜質擴散區係在一隨機 方向由離子植入形成,藉此使雜質的深度方向分佈具有改 良的平面内均句度,而像素可很少具有製造變動。周邊電 路單元中的埋設雜質擴散區係在與基材呈法線的方向中由 10離子植入形成,藉此可防止由於經離子植入的部件之偏移 及接近光阻端點的植入深度變異所導致之裝置特徵變動。 一重度摻雜區係形成於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埋設擴 散區的底部上,或者使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下方所形成之 埋設雜質擴散區的濃度低於其餘區中的濃度,藉此可使黑 15像素的光電二極體具有深的電位。這可讓黑像素的光電二 極體之電位深度近似於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電位,而可 實現與色像素大致相同的飽和電荷量。 從表面往下延伸至裝置隔離膜底部之一雜質擴散區係 設置在位於讀取電晶體形成區以及光電二極體與裝置隔離 20膜之間的區其間之區中,藉此可進一步增進光電二極體與 裝置隔離膜之間的隔離能力。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平面圖,圖中顯示一晶片影像; 1249244 弟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貫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像素陣列單元之電路圖; 第3-6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貫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 的平面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5 第7A&7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 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結構;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之電位的深度方向變化之圖形; 第9 A及9B圖顯示光電二極體之空乏層的延伸部; 10 第 10A-10D、11A-11D、12A-12D、13A-13D、14A-14D、 15A-15D、16A-16D及17A-17D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 之固態影像感測器處於其製造方法的步驟中之剖視圖,圖 中顯示該方法; 第18 - 2 0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 15 器處於其製造方法的步驟中之平面圖,圖中顯示該方法; 第21A及21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第22圖為用以形成埋設p型擴散層之硼的深度方向分 佈之圖形; 2〇 第23A及23B圖顯示傾斜的離子植入及基材法向的離 子植入之間的埋設ρ型層分佈之差異; 第24A及24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第2 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10 1249244 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之電位的深度方向變化之圖形; 第26A及26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第27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5 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之電位的深度方向變化之圖形; 第28A及28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第29A圖為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平面圖,圖中顯示其 結構; 10 第29B圖為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示意剖視圖,圖中顯 示其結構。 【實施方式3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15 將參照第1至20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第1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一晶片影 像之平面圖。第2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像 素陣列單元之電路圖。第3-6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20 感測器的平面圖,圖中顯示其結構。第7A-7B圖為根據本實 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結構。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一供一光電二極 體形成之區之電位的深度方向變化之圖形。第9A及9B圖顯 示光電二極體的空乏層之延伸部。第10A-17D圖為根據本實 11 1249244 施狀固態影像感測器處於其製造方法的步驟中之剖視 圖。第18-20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平面 圖,圖中顯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 首先,將參照第龍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5 感測器的結構。 第1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晶片^ ^ 之平面圖。如第i圖所示,一黑像素陣列單元⑽係配^ 10 15 20
一色像素陣列單元1_圍。本說明書中,色像素陣列單为 l〇a及黑像素陣列單元時常合稱為—像鱗列單元⑺。 在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周圍,配置有一 1/〇電路單元2 、 比電路單元4、一數位電路單元6。本說明書中,電路j 元2、類比電路單元4及數位電路單元6係時常合 耳 電路單元。 "…一周道 像素陣列單元10中,各包括一身為光學轉 電二極體PD及-用於轉移光電二極體產生的訊號電荷之 移電晶體T G及一讀取電晶體單元之複數個像素係=同一
置在直行方向相鄰的像素之間。讀取電晶體軍一 千疋係包含一 源從動電晶體SF-Τϊ、一重設電晶體RST及 邊擇電晶體 SELECT。源從動電晶體SF-Tr係將自光電二極體經由轉移 電晶體TG轉移的訊號電荷轉換成電壓訊號以供輪出重 電晶體RST係重設源從動電晶體SF-Tr的輸入終端。、琴擇a 晶體SELECT係讀取自源從動電晶體SF-Tr輸出之訊^虎 接著,將參照第2圖說明像素陣列單元之電路結構_ 2圖中,像素陣列單元10以一2x2像素的單元作為代f 12 1249244 定位於第!!橫列之直行方向相鄰的像素中之像素&係 各包括一光電二極體PD1及一轉移電晶體TG1。定位於第 n+1橫列的像素pn+〆^、各包括一光電二極體PD2及一轉移電 晶體TG2 °像素pn,pn+1各包括光電二極體及轉移電晶體 5 TG’且像素pn,Pn+1之間共同包括有讀取電晶體單元(重設電 晶體RST、選擇電晶體SELECT及源從動電晶體SF-Tr)ll。 定位於第η橫列之像素pn的光電二極體PD1之陰極終端 係連接至轉移電晶體TG1的源終端。光電二極體PD1的陽極 終端接地。轉移電晶體TG1的汲終端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 10的源終端及源從動電晶體SF-Tr的閘終端。在使轉移電晶體 TG1的汲終端、重設電晶體RST的源終端及源從動電晶體 SF-Tr的閘終端連接之區中,出現有一用於儲存自光電二極 體卩101轉移的電荷之浮擴散部FD1。源從動電晶體SF-Tr的 源終端係連接至選擇電晶體SELECT的汲終端。 15 定位於第n+l橫列之像素Pn+1的光電二極體PD2之陰極 終端係連接至轉移電晶體TG2的源終端。光電二極體pD2 的陽極終端接地。轉移電晶體丁〇2的汲終端連接至重設電 晶體RST的源終端及源從動電晶體51^_1>的閘終端。在使轉 移電晶體TG2的汲終端、重設電晶體RST的源終端及源從動 20電晶體SF_Tr的閘終端連接之區中,出現有一用於儲存自光 電二極體PD2轉移的電荷之浮擴散部FD2。浮擴散部]?]〇2藉 由互連件連接至浮擴散部FD1。 検列方向相鄰的像素係分別連接至一重設線(RST),該 重设線(RST)共同地連接重設電晶體RST的閘終端。橫列方 13 1249244 向相鄰的像素係分別連接至一轉移閘(TG)線(TG1線),該轉 移問線(T G1線)共同地連接定位在第n橫列的像素p n之轉移 電晶體TG1的閘終端。橫列方向相鄰的像素係分別連接至 一TG線(TG2線),該TG線(TG2線)共同地連接定位在第n+1 5橫列的像素pn+1之轉移電晶體TG的閘終端。 直行方向相鄰的像素係分別連接至一訊號讀取線,該 虎讀取線共同地連接選擇電晶體SELECT的源終端。直行 方向相鄰的像素係分別連接至一重設電壓(VR)線,該重設 電壓(VR)線共同地連接重設電晶體RST的汲終端及源從動 10 電晶體SF-Tr的沒終端。 RST線、選擇(Select)線、TG1線及TG2線分別連接至一 杈列選擇電路12。訊號讀取線係連接至一訊號讀取/雜訊消 除電路14。訊號讀取/雜訊消除電路14係連接至一包括有對 於各別直行配置的放大器及AD轉換器之AMp/ADc單元 15 16。VR線連接至_實質為電源之電源或—使電源降低至晶 片内之電源。一橫列選擇電路12、訊號讀取/雜訊消除電路 14及AMP-ADC單元16係形成於周邊電路單元8中。 然後,將參照第3至6圖說明像素陣列單元的各別元件。 第3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像素陣列 20單兀中之閘互連件的佈局及主動區之平面圖。第州為根據 本貫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像素陣列單元中之一第一金 屬互連層的佈局之平面圖。第5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一第二 金屬互連層的佈局之平面圖。第6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 影像感測器的像素陣列單元之一第三金屬互連層的佈局之 1249244 平面圖。 第3至6圖中,排列在像素陣列單元1 〇中的一矩陣中之 複數個像素係以第η橫列的像素Pn及第1橫列的一像素 Pn+1作為代表’其具有在其間共用且在第m直行彼此相鄰之 5讀取電晶體單元11。實際上,像素單元10中,具有共同讀 取電晶體單元11之成組的直行方向相鄰像素Pn,Pn+1係在橫 列方向以1像素,間距且在直行方向以2像素間距排列。 如第3圖所示,由一裝置隔離膜2〇所界定之主動區 22a-22f係形成於一矽基材18上。像素Pn、Pn+1的主動區22 10 係包括一PD1/TG1/FD1 區22、一PD2/TG2/FD2區22b及一讀 取電晶體區22e。 第η橫列的像素pn係具有pD1/TG1/FD1區22a, PD1/TG1/FD1區22a係包含一在直行方向較長的寬長方形 區及一與寬長方形區連續且自寬長方形區的一直行方向平 15 行側突起之突起區。PD1/TG1/FD1區22a中,形成光電二極 體PD1、轉移電晶體TG1及浮擴散部阳!。一接觸部件25c 係設置於PD1/TG1/FD1區22a的突起區端點上。接觸部件 25c電性連接至一FD_SF互連件36c(請見第5圖)以使浮擴散 部FD1與浮擴散部FD2彼此經由一接觸插頭3〇ll、引線互連 20件32h(請見第4圖)及一接觸插頭34e(請見第5圖)電性互連 (將描述於後文)。 第n+1橫列的像素pn+1係具有PD2/TG2/FD2區22b, PD2/TG2/FD2區22b係包含一在直行方向較長的寬長方形 區及一與寬長方形區連續且自寬長方形區的一直行方向平 15 1249244 行側突起之突起區。PD2/TG2/FD2區22b中,形成光電二極 體PD2、轉移電晶體TG2及浮擴散部FD2。一接觸部件25d 係設置於PD2/TG2/FD2區22b的突起區端點上。接觸部件 25d電性連接至一FD_SF互連件36c(請見第5圖)以使浮擴散 5部FD1與浮擴散部FD2彼此經由一接觸插頭30j、一引線互 連件32j(請見第4圖)及一接觸插頭34f(請見第5圖)電性互連 (將描述於後文)。 PD1/TG1/FD1 區 22a及PD2/TG2/FD2 區 22b具有大致相 同的組態。像素pn中之PD1/TG1/FD1區22a的位置及像素 10 Ρη+ι中之PD2/TG2/FD2區22b的位置係大致相同。亦即, PD1/TG1/FD1區22a及PD2/TG2/FD2區22b彼此在直行方向 中大致分隔一 1像素間距。 在第η橫列的像素pn中,提供配置有共同讀取電晶體單 元11的重設電晶體RST之RST區22d。RST區22d係配置在直 15 行方向與PD1/TG1/FD1區22a呈平行之像素Pn的一側之側 上。RST區22d具有一在直行方向較長的長方形。 在第n+1橫列的像素Pn+1*,配置有一供選擇電晶體 SELECT及源從動電晶體SF-Tr形成之Select/SF-Tr區22c 〇 Select/SF-Tr區22c係配置在直行方向與PD2/TG2/FD2區22b 20 呈平行之像素Pn+1的一平行側之側上。Select/SF-Tr區22c具 有一在直行方向較長的長方形。
Select/SF-Tr 區 22c及 RST 區 22d係相對於PD1/TG1/FD1 區22a及PD2/TG2/FD2區22b配置在相同的橫列方向側上。 與像素P n相鄰之第η -1橫列的像素P n _ i (未圖示)係具有 16 1249244 與像素Pn+1相同的主動區。與像素pn+1相鄰之第!^]橫列的 像素Pn+2(未圖示)係具有與像素pn相同的主動區。像素pn的 RST區22d係經由直行方向長主動區22f —體連續至像素 的 Select/SF-Tr 區 22c。像素 Pn+1 的 Select/SF-Tr 區 22c經由直 5 行方向長主動區22f —體連續至像素pn+2的RST區22d。因 此,在像素及像素Pn上方,設置有身為一體連續的 Select/SF-Tr區22c及RST區22d所形成之主動區的一伸展部 之讀取電晶體區22e。同樣地,在像素Pn+1,pn+2上方,設置 有身為一體連續的Select/SF-Tr區22c及RST區22d所形成之 10 主動區的一伸展部之讀取電晶體區22e。 在第η橫列的像素pn中之PD1/TG1/FD1區22a的寬長方 形區中’形成光電二極體PD1。如圖示位於PD1/TG1/FD1 區22a下側之接近光電二極體pdi端點處,轉移電晶體tgi 的閘電極24TG1係形成為在橫列方向橋接PD1/TG1/FD1區 15 22a。位於光電二極體PD1側上之閘電極24TG1的端點係重疊 於光電二極體PD1之埋設N型層26PD1的端點。閘電極24TG1 具有一在RST區22d側上自閘電極24tg1端點突起之接觸部 件25a。TG1線32b(請見第4圖)係經由一接觸插頭3〇b電性連 接至接觸部件25a。 20 在第n+1橫列的像素Pn+1中之PD2/TG2/FD2區22b的寬 長方形區中,形成光電二極體PD2。如圖示位於 PD2/TG2/FD2區22b下側之接近光電二極體PD2端點處,轉 移電晶體TG2的閘電極24TG2係形成為在橫列方向橋接 PD2/TG2/FD2區22b。位於光電二極體PD2側上之閘電極 17 1249244 24TG2的端點係重疊於光電二極體pD丨之埋設n型層26pD2的 端點。閘電極24τ〇2具有一在select/Sf-Tr區22c側上自閘電極 24TG2端點突起之接觸部件25b。TG2線32d(請見第4圖)係經 由一接觸插頭30d電性連接至接觸部件25b。 5 光電二極體PD1及光電二極體PD2具有大致相同的組 態。分別包括接觸部件25a、25b之閘電極24TG1及閘電極 24TG2係具有大致相同的組態。閘電極241^對於光電二極體 PD 1的位置關係及閘電極24τ〇2對於光電二極體pD2的位置 關係大致相同。亦即,光電二極體PD1及光電二極體pD2彼 10此在直行方向大致分隔一 1像素間距,而閘電極2 4 T G i及閘電 極24TG2彼此在直行方向大致分隔一 1像素間距。閘電極
24TG1在埋設N型層26PD1上方之重疊及閘電極24TG2在埋設N 型層26pD2上方之重疊係大致相同。亦即,緊位於閘電極 24TG1端點下方之N型埋設層加卩⑴部分之面積以及緊位於閘 15電極24tg2端點下方之N型埋設層26PD2部分之面積大致係彼 此相等。 在第η橫列的像素Pn中之RST區22d上方,形成重設電晶 體RST的閘電極24RST,而在橫列方向橋接1^丁區22(1。 在第n+1橫列的像素Ρη+ι中之Select/SF-Tr區22c上方, 2〇形成選擇電晶體SELECT的閘電極24Select及源從動電晶體 SF-Tr的閘電極24SF Tr,而分別在橫列方向橋接Sdect/SF-Tr 區22C °閘電極24Selm及閘電極24SF_Tr係在橫列方向依照此 處陳述的次序從第n+1橫列排列至第n+2橫列。 如上述’像素Pn中的RST區22d係經由直行方向長主動 18 1249244 區22£一體連續至與像素Pn相鄰之第n-l橫列的像素之 Select/SMY區22c。因此,像素Pn$的重設電晶體RST之汲 區及像素ρη-ι中的源從動電晶體SF-Tr的汲區22f係經由主動 區2^一體連續。亦即,像素Pn中的重設電晶體RST之汲區 5及像素Ρη-ι中的源從動電晶體SF-Tr的汲區係由一共同雜質 擴散區形成。像素Pn+1中的Select/SF-Tr區22c係經由主動區 22f—體連續至與像素Ρη+ι相鄰之第n+2橫列的像素Pn+2中之 RSTH22d。亦即,像素Pn+1中之源從動電晶體冗❿的汲區 及像素Pn+2中之重設電晶體RST的汲區係由一共同雜質擴 10 散區形成。 如上述’對於第111直行中彼此相鄰之像素ρη,ρη + ι,共同 讀取電晶體單元(選擇電晶體SELECT,源從動電晶體SF-Tr 及重設電晶體RST)係形成於第m直行的光電二極體PD1、 PD2與第m+Ι直行的光電二極體PD1、PD2之間的區中。 15 浮擴散部FD1係形成於閘電極24TG〗與接觸部件25c之 間的PD1/TG1/FD1區22a部分中。浮擴散部FD2形成於閘電 極24TG2與接觸部件25d之間的PD2/FG2/FD2區22b部分中。 因此’浮擴散部FD1及浮擴散部FD2係形成於大致相同形狀 的主動區中。像素Pn中之浮擴散部FD1的位置及像素匕+1中 20之浮擴散部]?02的位置大致相同。亦即,浮擴散部FD1及浮 擴散部FD2彼此在直行方向大致分隔一 j像素間距。 如第4圖所示,第一金屬互連層32係包括經由接觸插頭 30a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Select之select線32a、經由接觸插頭 30b電f生連接至閘電極24TG1之TG1線32b、經由接觸插頭30c 19 1249244 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RST之RST線32c、及經由接觸插頭3(^ 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迎之TG2線32d。第一金屬互連層32 係包括經由接觸插頭30e電性連接至選擇電晶體SELECT的 源區之引線互連件32e、經由接觸插頭3〇f電性連接至閘電 5 極24SF-Tr之引線互連件32f、經由接觸插頭3〇h電性連接至浮 擴散部FD1之引線互連件32h、經由接觸插頭3〇i電性連接至 重叹電晶體RST的汲區之引線互連件32i、及經由接觸插頭 3〇k電性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的源區之引線互連件3沈。 Select線32a呈橫列方向鋸齒狀延伸,而環繞光電二極 10體1"02。亦即,接近於光電二極體PD2的一橫列方向平行邊 緣之Select線32a係以一特定分隔間隙沿著邊緣延伸。在接 近光電二極體PD2角落處,Select線32a歪斜地延伸至橫列方 向,而略為重疊光電二極體PD2的角落。 RST線32c呈橫列方向鑛齒狀延伸,而環繞光電二極體 15 PI)1。亦即,接近於光電二極體PD1的一橫列方向平行邊緣 之RST線32c係以一特定分隔間隙沿著邊緣延伸。在接近光 電二極體PD1角落處,RST線32c歪斜地延伸至橫列方向, 而略為重疊光電二極體?01的角落。RST線32c的圖案形狀 大致與Select線32a相同。 -〇 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TG1之TG1線32b係延伸,而重疊於 閘電極24TG1側上之光電二極體pdi端點。TG1線32b在接近 光電二極體PD1端點之部分上具有一如圖所示往下加寬之 加寬部件33b。 同樣地,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TG2之TG2線32d係呈橫列 20 1249244 方向延伸,而重疊於閘電極24Τ(?2側上之光電二極體PD2的 邊緣。TG2線32d在接近光電二極體PD2邊緣的部分上具有 一如圖所示往下加寬之加寬部件33d。TG2線的圖案形狀大 致係與TG1線32b相同。TG2線32d在光電二極體PD2端點上 5方之重疊大致等於TG1線32b在光電二極體PD1端點上方之 重疊。 用於使TG1線32b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TG1之接觸插頭 30b係連接至在RST區22d側上自閘電極24TG1端點突起之問 電極24TG1的接觸部件25a。因此,與接觸插頭3〇b連接之閘 鲁 10電極24TG1的接觸部件25a並未形成於直行方向彼此相鄰之 光電二極體PD1與光電二極體PD2之間的區域中。 用於使TG2線32d電性連接至閘電極24TG2之接觸插頭 30d係連接至在Select/SF-Tr區22c側上自閘電極24TG2端點 突起之閘電極24TG2的接觸部件25b。因此,與接觸插頭3〇d 15連接之閘電極24TG2的接觸部件25b並未形成於直行方向彼 此相鄰之光電二極體PD1與光電二極體PD2之間的區域中。 用於使引線互連件32h電性連接至浮擴散部FD1之接 · 觸插頭30h係連接至設置於自pdi/tGI/FDI區22a突起之區 - 域中之接觸部件25c。浮擴散部FD1的接觸部件25c並未形成 · 20於光電二極體PD1與光電二極體PD2之間的區域中。 用於使引線互連件32j電性連接至浮擴散部FD2之接觸 插頭30j係連接至設置於自pD2/TG2/FD2區22b突起之區域 中之接觸部件25d。浮擴散部FD2的接觸部件25d並未形成於 直行方向彼此相鄰的光電二極體PD1與光電二極體pd2之 21 1249244 間的區域中。 第一金屬互連層32中,RST線32c及Select線32a互相具 有大致相同的圖案形狀,而丁01線321)及丁(;}2線32(1互相具有 大致相同的圖案形狀。尚且,引線互連件互相如下述具有 5大致相同的圖案形狀。亦即,引線互連件321及引線互連件 32e互相具有大致相同的圖案形狀。引線互連件32k及引線 互連件32f互相具有大致相同的圖案形狀。引線互連件32h 及引線互連件33j互相具有大致相同的圖案形狀。因此,第 一金屬互連層32中,像素pn中的互連層(RS1^^32c、丁〇1線 10 321)、引線互連件321、321〇3211)及像素?11+1中的互連層(5616以 線32a、TG2線32d、引線互連件32e、32f、32j)互相具有大 致相同的圖案形狀。 如第5圖所示,第二金屬互連層36係包括經由接觸插頭 34a電性連接至選擇電晶體SELECT的源區之訊號讀取線 15 36a、及一分別經由接觸插頭34(1,3如,3仏341電性連接至源 從動電晶體SF-Tr的閘電極24SF_Tr、浮擴散部FD1、浮擴散部 FD2及重設電晶體RST的源區之FD-SF互連線36c。第二金屬 互連層36亦包括經由接觸插頭34h電性連接至重設電晶體 RST的汲區之引線互連件36h。第二金屬互連層允係包括分 20別形成於閘電極24tgi,24TG2上且經由接觸插頭74c、74d電性 連接至一VR線76(請見第6圖)之VR線36i、36j。 讯號璜取線36a及FD-SF互連線36c係分別呈直行方向 延伸。引線互連件36h係平行於FD-SF連接線36c呈直行方向 延伸。 22 1249244 訊號讀取線36a係經由·引線互連件32e及第一金屬互連 層32的接觸插頭34a電性連接至選擇電晶體SELECT的源 區〇 FD-SF互連線36c係經由接觸插頭3〇f、第一金屬互連層 5 32的引線互連件及接觸插頭34d電性連接至源從動電晶 體SF-Tr的閘電極24SF_Tr。FD-SF互連線36c係經由接觸插頭 30h、第一金屬互連層32的引線互連件32h及接觸插頭34e電 性連接至浮擴散部FD1。FD-SF互連線36c係經由接觸插頭 3〇j、第一金屬互連層32的引線互連件32j及接觸插頭34f電 10性連接至浮擴散部FC)2。FD-SF互連線36c係經由接觸插頭 30k、弟一金屬互連層32的引線互連件32k及接觸插頭341電 性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的源區。因此,浮擴散部^^丨、浮 擴放部FD2'源從動電晶體SF-Tr的閘電極24SF_Tr及重設電晶 體RST的源區係藉由fd-SF互連線36c及引線互連件 15 3况3211,32』,32]<:彼此電性連接。 VR線3 6i如圖所示在TG丨線3 2b下方形成於閘電極24tg ι 上方。VR線36i的圖案係為一具有一在沿著TG1線32b的橫 列方向較長的長方开> 部及一自此長方形如圖示往下突起的 長方形部之T形。在TG1線32b側上之VR線36i端點下方,定 20位有TG1線32b的加寬部件33b端點。 VR線36j係形成於如圖所示TG2線32d下方之閘電極 24τμ上方。VR線36j的圖案具有一丁形,此τ形係具有一沿 著TG2線32d在橫列方向較長的長方形部及從該長方形部 如圖示往下突起之長方形部。在TG2線32d側上之¥11線3句 23 1249244 端點下方,定位有TG2線32d的加寬部件33d端點。 如第6圖所不,第三金屬互連層76係形成一 VR線,此 VR線係經由一接觸插頭74b電性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的 汲區且分別經由接觸插頭74c、74d電性連接至第二金屬互 5 連層 36的 VR線36i、36j。 VR線76在橫列方向及直行方向中延伸且作為一屏蔽 膜。在未形成VR線76之開口 80中,定位有光電二極體pdi、 PD2。在橫列方向及直行方向延伸的VR線彼此交會之區 中’長方形金屬層86與VR線76形成一體。因此,其中定 10位有各別像素的光電二極體PD卜PD2之開口 80係以一八角 形加以界定。 VR線76經由接觸插頭3〇i、第一基材互連層32的引線互 連件32i、接觸插頭34h、第二金屬互連層36的引線互連件 3 6h及接觸插頭74b電性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的汲區。 15 VR線76經由接觸插頭74c電性連接至形成於閘電極 24TG1上方之第二金屬互連層36的VR線36i且經由接觸插頭 74d電性連接至形成於閘電極24tG2上方之第二金屬互連層 36的VR線36j。電性連接至VR線76之第二金屬互連層36的 VR線36i係用來覆蓋閘電極24TG1上方之Select線32a與TG1 2〇 線32b之間的間隙以屏蔽閘電極24TG1不受光線。電性連接至 VR線76之第二金屬互連層36的VR線36j係用來覆蓋閘電極 24TG2上方之RST線32c與TG2線32d之間的間隙以屏蔽閘電 極24tg2不受光線。 第6圖所示的第三金屬互連層之平面結構係供色像素 1249244 陣列單元10a使用,且在黑像素陣列單元丨肋中,作為屏蔽 膜之VR線76係覆蓋住陣列單元的整體表面。 接著,將參照第7A及7B圖說明像素陣列單元10的剖面 結構。第7A圖為像素陣列單元41a的示意剖視圖,而第7B 5圖為黑像素陣列單元10b的示意剖視圖。各剖視圖中,顯示 沿著線A-A’、線B-B’及線C-C’之剖視圖。由於PD2/TG2/FD2 區22b與PD1/TG1/FD1區22a相同,下文描述將不說明 PD2/TG2/FD2 區 22b。 用於界定裝置區之裝置隔離膜20係形成於石夕基材18 10上。第7A及7B圖中,各別的裝置區從圖式左邊開始係為 PD1/TG1/FD1區22a、一讀取電晶體區22e及一井接觸區 22w 〇 第7A圖所示的色像素陣列單元i〇a係形成於?型石夕基材 18中所生成之一 p井中。 15 在讀取電晶體區22e及井接觸區22w中,形成一包括一 埋設p型層48之p井及一用於低限值電壓控制之p型層52。此 p井中,形成有重設電晶體RST、源從動電晶體SF_Tr及選擇 電晶體SELECT。 FD1/TG1/FD1區22a係包含一供一包括埋設p型層48及 20 P型層50的P井形成之區,及一供一單獨包括p型層的p井形 成之區。供埋設p型層48及p型層50形成之區係為供浮擴散 部FD形成之區的一部分,且其與裝置隔離膜呈現接觸。其 餘區中’亦即與裝置隔離膜20分隔之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 之區、供轉移電晶體TG形成之區及供浮擴散部成之區 25 1249244 中,並未形成埋設P型層48,而是單獨形成1)型層5〇。 P型層50中,形成有光電二極體pD及轉移電晶體TG。 在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中,埋置一用於光電二極體pD 之埋設n型層26pD藉以補償p井。一 P+型屏蔽層58係形成於 5埋設n型層26pd上方之矽基材18表面中。 另一方面’第7B圖所示的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b係形成於 一藉由一η井44及一埋型層46而與p型矽基材18隔離之ρ 井中。 在讀取電晶體區22e及井接觸區22w中,形成一由一埋 10設P型層48及p型層52形成之p井。p井中,形成有重設電晶 體RST、源從動電晶體SF-Tr及選擇電晶體SELECT。 在PD1/TG1/FD1區22a中,形成有一由埋設p型層48及ρ 層50形成之p井。此p井中,形成有光電二極體PD、轉移電 晶體TG及浮擴散部FD。在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中, 15 埋置一用於光電二極體PD之埋設η型層26PD藉以補償ρ井。 一 P+型屏蔽層58係形成於η型層26PD上方之石夕基材μ表面 中。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中,色像素 陣列單元l〇a係形成於一般的ρ井中,而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b 20 形成於雙重井中的ρ井中。用以形成P井之ρ型層48係在色像 素陣列單元10中形成於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及供轉移 電晶體TG形成之區除外之區中,但在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中 係形成於包括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及供轉移電晶體 TG形成之區等所有區中。 26 1249244 在色像素陣列單元l〇a中,為了使埋設η型層26PD與石夕 基材10之間形成有大的空乏層寬度以增高光吸收效率,較 佳將埋設η型層26PD下方之矽基材18製成低的雜質濃度。因 此,埋設p型層48並未在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中延伸。 5 然而,如果黑像素陣列單元10b具有相同構造,埋設p 井46將緊接著出現在埋設n型層26ρ〇下方,結果造成埋 型層26PD與埋設n井46之間的p型雜質濃度降低。為此,埋 設η型層26PD與埋設11井46彼此並未充分地電性隔離,最壞 的結果為兩者可能產生電性連接,造成有缺陷的操作。為 10 了防止此問題,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中,黑 像素陣列單元10b中,埋設p型層48係形成於包括供光電二 極體PD形成之區及供轉移電晶體1^形成之區等之整體表 面上。 色像素陣列單元l〇a中,埋設p型層48並未形成於供轉 15移電晶體TG形成之區中,其原因在於用來形成接近轉移電 晶體TG的埋設p型層48之光電二極體端點可能影響到轉移 電晶體TG的通路部分之雜質輪廓(請見第二實施例)。 第8圖為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中的電位之深度方 向變化的圖形。第8圖中,蜜绐本一 貫線表不色像素的圖形,而虛線 20 表示黑像素的圖形。 如圖所示,黑像素中,因為埋置於埋設η型層26pd下方 之埋設P型層48,電位深度比色像素相形更小約0.3至04伏 特。為此’本實闕的條件下,儲存在光電二極體PD中之 變化量(飽和電荷量)係對應於色像素中的〜9_及黑像素中 27 1249244 的〜5000。隨著埋設p型層48更加重度摻雜,色光電二極體 與黑光電二極體之間的此飽和電荷量差異將變得更大。 然而,黑像素的功能在於形成一黑狀態之像素的一參 考訊號,且可產生光電二極體PD的暗電流之訊號。為此, 5 黑像素具有約為色像素的2/3-1/2之一飽和電荷量即已足 夠。 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PD與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 間係深入基材中具有大的電位差,但較靠近基材表面處大 致未出現有電位差。光電二極體PD的漏電流係由接近表面 10處的缺陷及接面的電場(電位輪廓)所決定,且可陳述如下: 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黑像素之光電二極體PD 具有大致與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PD相同之暗電流。 因此,即便當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中,埋 δ又p型層48形成於黑像素陣列單元i〇b中供光電二極體pD形 15成之區中而未形成於供色像素陣列單元10a的光電二極體 PD形成之區中時,亦未在操作上發生問題。 第9A及9B圖顯示光電二極體pd的空乏層之延伸部。第 9A圖顯示使埋設p型層48端點與埋設n型層%叩端點分隔之 案例之延伸部,第9B圖顯示使埋設p型層48端點大致與埋設 2〇 11型層26pd端點一致之案例之延伸部。第9八及9]8圖對應於第 3圖中沿著線D-D,之剖視圖。 除非身為形成於深區中的p型層之埋設p型層48並未與 光電二極體PD的埋設n型層26pD充分地分隔,光電二極體 PI)的空乏層不會容易地延伸更深(請見第9B圖)。另一方 28 1249244 面,當埋設p型層48與光電二極體PD的埋設n型層26印之間 確保有一充分空間時,光電二極體PD的空乏層之延伸並未 受到埋設P型層48阻礙而可延伸深入(請見第9圖)。空乏層的 延伸增加係代表光吸收效率的改善。為此,色像素陣列單 5 ,較佳使得埋設P型層48的端點與埋設η型層26PD的 端點呈現分隔。較佳使得埋設P型層48與埋設η型層26PD端 點之間的間隙在罩幕尺寸上設定為約〇·2至〇·5微米。 當埋設Ρ型層在供周邊電路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形成於ρ 井中時,較佳使得像素陣列料的埋設Ρ型層48及供周邊電 1〇路電晶體形成之區中的埋設Ρ型層(埋設ρ型層40)具有不同 濃度。一般而言,供周邊電路電晶體形成之區中的埋設^型 層係需要轉素陣解㈣埋設ΡΜ具有更高濃度。當這 二埋層以相同濃度(同時)形成時,光電二極體PD的空 乏層之延伸係受到限制,且時常無法獲得充足的光吸收效 15率。為此,較佳使得像素陣列單元的埋設ρ型層及供周邊電 曰曰體I成之區中的埋設Ρ型層依據各別需要的濃度加以分 開地形成。 像素陣列單元1〇中的Ρ型埋設層48係比周邊電路區中 所形成之埋設ρ型層以更低濃度形成,藉此可進一步增加光 20電二極體PD的空乏層之延伸。因為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下 方之埋設ρ型層#,可使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及黑像素的光 電二極體之間具有小的飽和電荷量。 另一方面,用於讀取電晶體的低限值電壓控制層之ρ 裂層52即便未與光電二極體PD^隔亦係形餘接近基材表 29 1249244 面之淺區中而不影響光電二極體PD之空乏層的延伸。反 之’P型層52以更高濃度形成於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 2之間’糟此獲得可強化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2〇之 間的隔離之效果。 · 5 亦即,製成不同之用以形成埋設p型層48之罩幕圖案及 · 用以形成p型層52之罩幕圖案,藉此增加光電二極體?1)的空 乏層之延伸,且可強化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2〇之間 的隔離。 在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中,讀取電晶體(重 鲁 ίο設電晶體Rst、源從動電晶體SF-Tr、選擇電晶體select) , 的通路寬度係製成狹窄狀藉以具有明顯的狹窄通路效果, 並比用於周邊電路之η通路電晶體的閘寬度更窄。為此,當 用於周邊電路之η通路電晶體的低限值電遷控制之ρ型層恥 及用於像素陣列單元的低限值電㈣制之ρ型層52(同時)以 Μ相同濃度形成時,這時常難以進行讀取電晶體之特徵控制。 有鑑於此,用於周邊電路之η通路電晶體的低限值電塵 φ 控制之ρ型層42及用於像素陣列單元的低限值電麼控制之ρ i層52較彳土係依據各別需要的濃度分開地形成。譬如,當 裝置隔離膜20具有STI結構時,因為狹窄通路中的低限值電 麗傾向於降低,考慮使得用以形成p型層52之劑量比用以形 成p型層42之劑量更大約〜ixi〇】2公分·2。 Ρ型層52亦形成於光電二極體pD的埋設η型層26ρ〇與裝 置隔離膜20之間,可藉此強化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 之間的隔離。 30 1249244 較佳使PD1/TG1/FD1區22a中形成之p型層5〇具有比周 邊電路電晶體的P井更低之p型雜質濃度,可藉此增加轉移 電晶體TG的電荷轉移效率。 然後,將參照第10 A至17 D圖說明用於製造根據本實施 5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之方法。第l〇A、11A、12A、13A、 14A、15A、16A及17A圖係顯示供周邊電路的11通路電晶體
形成之區。第 10B、11B、12B、13B、14B、15B、16B及 17B 圖係顯示雙重井中所形成之供周邊電路的η通路電晶體形 成之區。第 IOC、lie、12C、13C、14C、15C、16C及 17C 10圖顯示色像素陣列單元10a。第l〇D、11D、12D、13D、14D、 15D、16D及17D圖顯示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b。第1〇c_1〇D、 11C-11D、12C-12D、13C-13D、14C-14D、15C-15D、16C-16D 及17C-17D圖顯示沿著第3圖的線A-A,、B-B,及C-C,之剖視 圖。 15 首先,裝置隔離膜20譬如藉由STI方法形成於矽基材18 中,以在矽基材18上界定供周邊電路的電晶體形成之區、 PD1/TG1/FD1區22a、讀取電晶體區22e等。 然後,用於低限值電壓控制之p型層42及埋設p型層40 係形成於供周邊電路的η通路電晶體形成之區中(第10A至 20 川0圖)。埋設Ρ型層40主要係用來降低供η通路電晶體形成 之區的井電阻。 埋設ρ型層40藉由譬如以3〇〇 keV加速能及3xl〇13公分j 劑量在與基材呈法向的方向植入硼離子而形成。p型層42藉 由譬如以30 keV加速能及〜5χΐ〇12公分-2劑量在與基材法向 31 1249244 *如傾斜7。的方向植人觸子而形成。 开,η井梅軸於供η絲叙區巾,岐設n井46 電曰體3重井形成之區(供雙重井中所形成的周邊η通路 曰體形成之區及黑像素陣列單元娜)中。因此,在供雔 抑井中所形成的周如通路電晶體形成之區及黑像素陣列 早兀他中,被„井44及埋設„井46圍繞之p型區係與石夕基材 18的深部呈電性隔離(第UA圖)。雖然未圖示,n井44 亦形成於供周邊Ρ通路電晶體形成之區中。 然後,埋設Ρ型層48係形成於色像素陣列單元1〇a及專 10像素陣列單元10b中。在此時,埋設ρ型層48係形成於全部 的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中,但在色像素陣列單元1〇a中係形 成於供光電二極體PD1、PD2形成之區及供轉移電晶體 TGI、TG2形成之區除外之區中。 埋設ρ型層48譬如利用一光阻膜72作為罩幕藉由3〇〇 15 keV加速能及〜ΐχίο13公分_3劑量在與基材呈法向的方向植 入爛離子而形成,並覆蓋住如第18圖所示的傾斜部且暴露 出黑像素陣列單元1 中的整體表面。 形成在像素陣列單元10中之埋設P型層48的濃度通常 係低於形成在供雙重井中所生成的周邊η通路電晶體形成 20 之區中之Ρ型層40濃度。為此,當這些埋設Ρ型層以相同濃 度(同時)形成時,光電二極體PD的空乏層之延伸受到限 制,且時常無法獲得充足的光吸收效率。為此,較佳使得 像素陣列單元中的埋設ρ型層48及供周邊電路電晶體形成 之區中的埋設ρ型層依據各別需要的濃度分開地形成。 32 1249244 然而,當埋設P型層4〇、48之間具有小的濃度差或者其 濃度相同時,這些井可同時地形成。亦可能當形成較低濃 度的埋設p型層,在供較高濃度的埋設p形層形成之區中進 行離子植入,且當形成較高濃度的埋設p型層時進行額外的 5 離子植入,藉此減少整體的離子植入量因而使步驟合理化。 然後,p型層50係形成於色像素陣列單元1〇a及黑像素 陣列單元10的PD1/TG1/FD1 區 22a中(第 12A-12DS1)。 分別如第19圖所示範利用一覆蓋住傾斜部之光阻膜% 藉由譬如以144 keV加速能及〜2χΐ〇12公分·2劑量與基材去 10向傾斜7。方向中植入硼離子及譬如以3〇 keV加速能及 2xl012公分_12劑量與基材法向傾斜7。方向中植入硼離子來 形成p型層50。 在此時,用於形成p型層50之劑量係設定為用於形成p 型層42之劑量的一半或更少,可藉此降低轉移電晶體丁〇1 15的低限值電壓。因此,使轉移電晶體TG1具有低的低限值 電壓,藉此增加從光電二極體PD1至浮擴散部FD1之電荷轉 移效率,而p井具有比基材濃度更高的濃度,可藉此增加轉 移電晶體TG1的通路部之電位因而增加光電二極體咖的 飽和電荷量。 2〇 帛於低限值電壓控制之P型層52係形成於讀取電晶體 區22a中&供光電二極體pm形成之區與裝置隔離膜沈之 間。在供光電—極體PD1形成之區與裝置隔離卿之間所妒 成之P型層52係用來增高供光電二極體刚形成之區與裝置 隔離膜2〇之間的P型雜質濃度,藉以強化光電二極體PD1與 1249244 裝置隔離膜20之間的隔離。 士第20圖所不範利用一覆蓋住傾斜部之光阻膜^作為 罩幕藉由s如以30 keV加速能及〜5xl〇i2公分·2劑量與基材 法向傾斜7。方向巾譬如植人卿子來形成ρ型層^。 5 肖以形成Ρ型層52之劑量係大致等於用以形成Ρ型層42 之劑量。像素陣列單元10中,其中讀取電晶體具有一比周 邊電路電Β0體更狹窄之通路(具有使狹窄通路效應變得明 顯之尺寸),用以形成Ρ型層52之劑量及用以形成ρ型層似之 劑篁係製成彼此不同,可藉此與周邊電路電晶體獨立地控 10制低限值電壓。STI結構中,譬如,狹窄通路效應傾向於降 低低限值電壓。時常令用以形成p型層52之劑量比用以形成 P型層42之劑量更大約〜lxl〇12公分-2。在此例中,如同根據 本實施例用於製造固態影像感測器之方法,較佳分開地形 成ρ型層42及ρ型層52。 15 然而,當P型層42及52的濃度彼此之間具有小差異或相 等時,這些層可同時地形成。可能當形成具有較低濃度的 低限值電壓控制層時,在用於具有較高濃度的低限值電壓 控制層之區中進行離子植入,而當形成具有較高濃度的低 限值電壓控制層時,進行額外的離子植入。因此,可減低 20整體的離子植入量以使步驟合理化。可藉由用於形成ρ型層 50之較低能量的離子植入來使此離子植入合理化。 然後,用於光電二極體PD1之埋設η型層26叩係形成於 供光電二極體PD1形成之區中(第13A-13D圖)。 分別藉由以325 keV加速能及1〜2xl〇12公分劑量在與 34 1249244 基材法向傾斜7。的方向植入磷離子及以2〇7 keV加速能及 1〜2xl〇12公分-2劑量在與基材法向傾斜7。的方向譬如植入磷 離子及以135 keV加速能及卜2xl0〗2公分劑量在與基材法 向傾斜7。的方向譬如植入磷離子,來形成埋設n型層%叩。 _ 5 然後,一譬如約8奈米厚之氧化矽膜的閘絕緣膜54係譬 , 如藉由熱氧化形成於矽基材10的表面上。 接著,譬如藉由CVD方法沉積一譬如〜18〇奈米厚的多 晶砍膜。 然後,磷離子譬如以2〇keV加速能及4><1〇15公分·2劑量 鲁 10在與基材法向傾斜7。的方向植入供周邊電路的η通路電曰曰曰 體形成之區及像素陣列單元10中之多晶石夕膜。 然後,以800°c進行60分鐘的熱處理以活化經植入的雜 質。因此,供周邊電路的n通路電晶體形成之區及像素陣列 單元10之多晶矽膜係製成η+型。 15 錢,多晶賴藉由光微影術及乾㈣加以圖案化以 形成周邊電路的η通路電晶體之閑電極24、轉移電晶體τ〇 的閘電極24tg、重設電晶體咖的閘電極24rst、源從動電 · 晶體SF-Tr的閘電極24SF_Tr、及選擇電晶體SELECT的問電極 · 24select 0 2〇 接著’形成了將成為各別電晶體的LDD區之雜質擴散 區56。雜質擴散區56藉由譬如糾⑽口速能及4χΐ〇13公分2 劑量以基材法向植入磷離子而形成。 然後,p+屏蔽層58係形成於供光電二極體pm形成之區 中的石夕基材18表面之側上藉以將光電二極體ρ〇ι製成埋設 35 1249244 型(第MA-MD圖)。p+型屏蔽層58譬如以10 keV加速能及 〜lxlO13公分j劑量藉由與基材法向呈傾斜7。方向植入硼離 子而形成。 然後,接觸層60係形成於供與浮擴散部FD1的接觸部 5形成之區中及重設電晶體RST的源區中。接觸層60係譬如 以15 keV加速能及〜2xl015公分劑量植入磷離子而形成。 然後,一譬如1〇〇奈米厚的氧化矽膜62譬如藉由CVD方 法形成。 接著,利用一覆蓋住供光電二極體PD1形成之區、供 10轉移電晶體TG1形成之區及供重設電晶體rst形成之區之 光阻膜(未圖示)作為罩幕加以回蝕之氧化矽膜62係形成為 在閘電極24、24SF_Tr、24Select的側壁上生成側壁絕緣膜。 然後,利用閘電極24、24SF-Tr、24Select、氧化矽膜62及 側壁絕緣膜64作為罩幕來進行離子植入以形成重度摻雜的 15雜質擴散區66。雜質擴散區66譬如藉由13 keV加速能及 2x10公分劑量以與基材法向傾斜7。的方向植入碟離子而 形成。 然後,藉由矽化程序,一矽化鈷膜68係選擇性形成於
閘電極24,24SF_Tr,24Select及雜質擴散區66上(第16A-16D 20圖)。此步驟中,氧化矽膜62的功用係防止供光電二極體PD1 形成之區、供轉移電晶體TG1形成之區及供重設電晶體RST 形成之區受到石夕化。 然後,譬如藉由電漿CVD方法,沉積一譬如〜2〇奈米厚 的氧化矽膜、一譬如〜70奈米厚的氮化矽膜及一譬如〜1〇〇〇 36 1249244 奈米厚的TEOS氧化物膜,然後譬如藉由CMp方法來平面化 該表面以形成這些絕緣膜的堆積結構之一間層絕緣膜%。 然後,一連接至周邊電路的11通路電晶體之接觸插頭 3〇、一連接至p井接顧之接觸插頭3〇p、一連接至n井接觸 5區之接觸插頭30n、一連接至浮擴散部FD1的接觸層6〇之接 觸插頭30h、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的源/汲區之接觸插頭 3〇i,30k、——連接至選擇電晶體SELECT的源區之接觸插頭 3〇e等係形成於間層絕緣膜7〇中。 然後,第一至第三金屬互連層等係以第4至6圖所示的 10圖案形成,而完成了根據本實施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中,色像素 陣列單元係形成於一般的p井中,而黑像素陣列單元形成於 雙重井中的P井中。埋設P型層係形成於黑像素晶胞的光電 二極體與雙重井外的η井之間,藉此可使光電二極體及雙重 15 井外的井彼此隔離而無失誤。埋設ρ型層並未形成於色像素 晶胞的光電二極體下方,可藉此使色像素晶胞的光電二極 體延伸深入基材,而光電二極體及雙重井外的井可彼此隔 離而不犧牲色像素晶胞的光電二極體之敏感度。 色像素晶胞中,光電二極體之埋設Ρ型層的端點及色像 20 素晶胞中所形成之埋設ρ^!層的端點係彼此充分地隔離,可 藉此使光電二極體的空乏層充分地延伸深入基材。因此, 可增高光電二極體之敏感度。 形成於像素陣列單元中之埋設Ρ型層及形成於周邊電 路單元中之埋設ρ型層係分開地形成,可藉此使像素陣列的 1249244 特徵及周邊電路電晶體的特徵分開地加以最佳化。 埋設ρ型層在像素陣列單元中具有比周邊電路單元中 更低之浪度,可藉此使色像素晶胞的光電二極體與黑像素 晶胞的光電二極體之間的飽和電荷量具有小的差異。 5 [第二實施例] 將參照第21A至23B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 固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與根據第1至20圖所示的第 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相同之本實施例 的構件係以相同代號代表以免重覆或用來簡化描述。 10 第21A及21B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一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示意剖視圖。第22圖為用於形成一 埋設p型層之硼的深度方向分佈的圖形。第23A及23B圖係 說明藉由傾斜離子植入及藉由基材法向離子植入製成之埋 設p型層的分佈差異。 15 將參照第21A及21B圖說明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根據本實施例用於製造固態影像感測器之方法中,在 根據第12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為之製造方 法的步驟中,埋設P型層48係藉由在〆隨機方向(與基材法 20 向呈傾斜之方向)離子植入而形成。 在根據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
埋設P型層48藉由300 keV加速能及〜lx1013公分2劑量在與 基材法向植入棚離子而形成。然而’在根據本實施例之固 態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埋設P型層48係藉由〜400 keV 38 1249244 加速能及〜lxio13公分_2劑量在與基材法向傾斜7。的方向植 入硼離子而形成。 在基材法向的離子植入中,雜質分佈的峰值位置(投影 範圍:Rp)傾向於在晶圓的周邊部分比晶圓中心呈現更淺。 5 這是因為離子傾向於由於離子的傳送(channeling)而在接近 晶圓中心處深入基材所致,但在晶圓周圍部分上,離子略 與基材法向呈傾斜以減少傳送組份。 當埋設p型層48為淺形時,特別是在黑像素陣列單元 10b中,其中使埋設η型層26PD及埋設p型層48彼此接觸,用 1〇 以形成埋設η型層26PD之η型雜質係受到用以形成埋設p型 層48之ρ型雜質所補償,而電位係變淺。 用於形成埋設ρ型層48之離子植入係在一隨機方向中 進行,亦即其中並未發生離子傳送之一方向,可藉此使所 形成的埋設ρ型層48之雜質輪廓變動製成比基材法向的離 15子植入所提供者更小。一般而言,植入方向對於傳送軸線 (對於一非切除式(non-off-cut)基材則為基材法向)的方向傾 斜約5°至9°以成為一隨機方向。藉由約5。至9。的傾斜角進行 之離子植入,即便當離子的入射角在晶圓中央部分與其周 邊部分之間變動時,亦不會由於此變動而發生傳送。傾斜 20角不侷限於約5。至9°而可為在一隨機方向中造成離子植入 之傾斜角。 因此,埋設ρ型層48係由一隨機方向的離子植入而形 成,藉此使雜質的深度方向分佈具有改良的晶圓内平面均 勻性,而像素可很少具有製造變動。 39 1249244 如第21A及21B圖所示,利用一在色像素陣列單元i〇a 中覆蓋住供光電二極體p_成之區及供轉移電晶體犯形 成之區而在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b中暴露出整體區之光阻膜 72作為罩幕來進行離子植入。 5 當離子植入歪斜地進行時,在光阻膜72端點,離子係 被光阻膜72剝奪部分能量且進入矽基材18。結果,在接近 光阻膜72端點處,形成埋設p型層48,且其延伸於矽基材18 的淺區中。由於埋設p型層48的淺區重疊於轉移電晶體7(3 的通路部,轉移電晶體TG具有高的低限值電壓,而電荷轉 10 移效率係降低。 在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使 用其中使光阻膜72端點與轉移電晶體TG的通路部充分地 分隔(0.15奈米或更大、較佳約〇·2至〇·3奈米)之圖案,以使 具有較淺埋設p型層48之部分不會重疊於轉移電晶體tg的 15 通路部。 如第21A圖所示,離子植入的方向係從光電二極體 朝向轉移電晶體TG傾斜,可藉此使具有較淺埋設p型層48 之部分遠離轉移電晶體TG的通路部。 第22圖為用於形成埋設p型層48之硼的深度方向分佈 20 之圖形。圖中,標記代表本實施例的形成條件(B+,400 keV ’ 1χΐ〇13公分2,7°),而♦標記代表第一實施例的形成 條件(B+,300 keV,lxlO13公分_2,0。)。 如圖示,可看出在第一實施例的條件下,具有大的傳 送組份,而硼輪廓係在基材深度方向擴張,但在本實施例 40 1249244 的條件下,輪摩為尖銳狀。 為進土向方向之離子植人中,輪細擴張係隨著傳 l曰而?、。為此’當離子植入的角度(傾斜角)在晶圓中 =與晶圓=邊部分之間改變譬如4。時,傳送組份係、依此減 而埋《又p型層4 8的輪廓係在晶圓中心與晶圓周邊部分之 間產生改變。 。如,本實施例,離子植人方向係提前決定為譬如傾斜 約7。,藉此當入射角在晶圓平面中略為改變時,可防止傳 U的& a且了防止埋設p型層48的輪麻產生改變。 10 如上述’當離子植人歪斜地進行時,在光阻膜72端點, 光阻膜72的圖案及雜質植入的區域係彼此偏移,或者雜質 比預定深度植入更淺(請見第23A圖)。雜質輪廓的此等變異 亦在周邊電路中具有影響性且改變了接近光阻膜π端點處 所形成之電晶體特徵。特別是在混合有n通路電晶體及p通 15路電晶體之周邊電路中,光阻膜的端點很具有影響性。另 一方面,在周邊邏輯電路中,埋設p型層44的深度之有些變 異並不具有如同黑像素晶胞中之影響性。為此,較佳藉由 基材法向方向之離子植入來形成供周邊電路的11通路電晶 體形成之區中所形成之埋設p型層4〇(請見第23B圖)。 20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利用一隨機方向的離子植入 來形成像素陣列單元中所形成之埋設P型層,藉此使雜質的 深度方向分佈具有改良的平面内均勻性,而像素少有製造 變動。 利用基材法向方向的離子植入來形成周邊電路單元中 41 1249244 所形成之埋設p型層,藉此可防止植人深度的變異及由於雜 質植入部分的偏移所導致之裝置特徵的變異。 [第三實施例] 將參照第24A至25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固 5悲衫像感測态及其製造方法。與根據第1至23B所示的第一 及第二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相同之本實 施例的構件係以相同代號代表以免重覆或用來簡化描述。 第24A及24B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第25圖為根據本實施例 1〇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之供一光電二極體形成之區中的電位之 深度方向變化的圖形。 根據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中,埋設n 型層26PD係在對於色像素陣列單元i〇a的光電二極體pD及 對於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的光電二極體pd相同之條件下形 15成。根據本實施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中,埋設n型層26pD係 對於黑像素陣列單元1 〇b的光電二極體pd以比對於色像素 陣列單元10a的光電二極體Pd更高之濃度形成。 亦即,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中,用於黑 像素陣列單元l〇b的光電二極體Pd之埋設p型層26叩係在一 20接觸埋設P型層48之深部具有一重度摻雜的區84(第24B 圖),但用於色像素陣列單元l〇a的光電二極體?1)之埋設n 型層26pj〇不具有重度推雜的區。 因此,用於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的光電二極體之埋設n 型層26叩的深區之η型雜質濃度係選擇性製成較高,可藉此 42 1249244 使黑像素陣列單元應的光電二極體PD具有深的電位而不 改變色像素陣列單元1〇a之光電二極體pD的特徵。 第25圖為光電二極體pD形成區中之電位的深度方向 變化圖形。如圖所#,用於黑像素陣列單元娜的光電二極 5體PD之埋設n型層26pD的深區型雜質濃度係選擇性製成 較高,可藉此使黑像素的電位深度比色像素更淺約〇丄 伏特。這能夠在黑像素中實現了大致與色像素中相同之飽 和電荷量。 為了製造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可簡單地 10添加-用於在黑像素陣列單元1〇b中形成一重度播雜區科 之離子植入步驟。詳言之,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固態影像 感測器之製造方法之後,埋設n型層26叩係形成於色像素陣 列單元l〇a及黑像素陣列單元勘中,並在供黑像素陣列單 元10b的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中選擇性進行離子植入,以 15在黑像素陣列單元10 b的n型層2 6 p d中形成重度摻雜區8 4。 藉由譬如以325 keV加速能及〇·4χ1 〇12公分·2劑量在與義材 法向傾斜7°方向中植入磷離子來進行額外的離子植入。 隨著重度摻雜區84形成深入埋設η型層26叩,黑像素的 淺部並未大幅改變。特別是,埋設n型層26ρ〇的淺區係在色 20像素及黑像素中利用相同罩幕形成,藉此可使電荷轉移保 持不受到埋设π型層26pd與閘電極之間的不對準所影塑。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重度摻雜區係形成於黑像素 的光電二極體之埋設η型層的底部,藉此可使黑像素的光電 二極體具有深的電位。因此,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電位 43 1249244 深度可近似於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電位深度,且可實現 大致與色像素中相同之飽和電荷量。 [第四實施例] 將參照第26A至27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固 5 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與根據第1至25圖所示的第一 至第三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相同之本實 施例的構件係以相同代號代表以免重覆或用來簡化描述。 第26A及26B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第27圖為根據本實施例 10 的固態影像感測器之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中的電位之深度方 向變化圖形。 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中,黑像素 陣列單元10b中,埋設p型層48係形成於整體表面上,且在 色像素陣列單元l〇a中形成於光電二極體PD形成區及轉移 15 電晶體TG形成區除外之區中。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 測器中,色像素陣列單元l〇a及黑像素陣列單元10b中,埋 設p型層48係形成於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及供轉移電 晶體TG形成之區除外之區中,然後一埋設p型層88係形成 於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的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區及供轉 20 移電晶體TG形成之區中。 這可使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中供光電二極體PD形成之 區及供轉移電晶體TG形成之區中所生成之埋設p型層88的 濃度設定為不同於色像素陣列單元l〇a的埋設p型層48之濃 度。埋設p型層88的深度亦可設定為不同於埋設p型層48的 44 1249244 深度。 為此,埋設P型層88可在相對於埋型層46隔離埋 型層26pd所需要之最小條件下形成。這可使埋設n型層26pd 下方之p型雜質濃度降低,且使黑像素陣列單元l〇b的光電 5 二極體PD具有深的電位。 第27圖為光電二極體PD形成區中之電位的深度方向 變化之圖形。如圖所示,埋設p型層88為輕度摻雜,可藉此 使黑像素的電位深度比色像素中更淺約〇·1-〇·2伏特。這能 夠在黑像素中實現大致與色像素中相同之飽和電荷量。 10 可藉由譬如以500 keV加速能及5χΐ〇12公分劑量在與 基材法向傾斜7。方向中植入硼離子來形成埋設ρ型層88。此 時的濃度係約為埋設ρ型層48之一半。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下方所 形成之埋設ρ型層的濃度係低於其餘區域,可藉此使黑像素 15的光電二極體具有深的電位。因此,可使黑像素的光電二 極體之電位深度近似於色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電位深度, 可藉此實現大致與色像素中相同之飽和電荷量。 [第五實施例] 將參照第28Α及28Β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 20固態影像感測裔及其製造方法。與根據第1至27圖所示的第 一至第四貫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相同之本 實施例的構件係以相同代號代表以免重覆或用來簡化描 述。 第28Α及28Β圖為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45 1249244 不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根據第一至第四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中,讀取電 曰曰體形成區22e及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2〇之間區域 中所升V成之p型層係為形成約〜〇· 1微米深度的用於低限值 5電壓控制之P型層52及形成約〜〇·8微米深度的埋設p型層 48 ’而無特定植入層形成於約〜0.30微米深度。 然而,根據本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中,一ρ型層9〇 係在讀取電晶體形成區22e及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 20之間之區域中自表面往下形成至裝置隔離膜20底部附 10 近。 形成ρ型層90,可藉此使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 20之間之一區中的ρ型雜質濃度從高數值往深區減低。因 此’可進—步改良光電二極體PD與裝置隔離膜20之間之隔 離效果。 15 將P型層9 0形成深入讀取電晶體形成區2 2 e係代表讀取 電晶體的源/汲接面電容比周邊電晶體中更大。然而,像素 陣列單元的運作速度比周邊電路單元中更低,且這不會影 響裝置的運作速度。 分別藉由譬如以30 keV加速能及~5xl〇12公分劑量在 20與基材法向傾斜7 。方向中植入硼離子、譬如以80 keV加速 能及〜5χι〇ΐ2公分-2劑量在與基材法向傾斜7。方向中植入硼 離子、及譬如以144keV加速能及〜5xl〇12公分劑量在與基 材法向傾斜7。方向中植入硼離子來形成埋設P型層90。ρ型 層90可视為除了 ρ型層52的離子植入外另具有80 keV離子 46 1249244 植入及144 keV離子植入。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p型層在讀取電晶體形成區及 光電二極體與裝置隔離膜之間的區中自表面往下形成至裝 置隔離膜底部附近,可藉此進一步增加光電二極體與裝置 5隔離膜之間的隔離能力。 [經修改的實施例]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而可涵蓋其他各種不同的修 改。 > 譬如,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施用至包括有兩相鄰橫 1〇列之間共用的讀取電晶體之4電晶體式固態影像感測器。可 適用本發明之像素結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的像素結構。 譬如,像素結構可包括對於各像素提供之一讀取電㈣或 可為3電晶體式像素結構。本發明可廣泛地適用於包括有形 成於一雙重井中的一色及一黑像素陣列單元之固態影像感 15 測器。 用於形成井及光電二極體之離子植入步驟的順序並不 限於上述實施例者。
尚且,上述實施例中,光電二極體為埋設型,但本發 明可適用於埋設型以外之光電二極體。 X 20 較在黑像素的雙重井中所形成的光電二極體並非埋 設型之案例中,形成-用以相對於半導體基材其餘區來隔 離光電二極體之第三井,可藉此提供侧的雜訊防止效果。 對於並非埋設型的光電二極體,施用_ 3_Tr(三電晶體) 像素或其修改例。在供此使用的結構令,1+擴散層係形 47 1249244 成於一(P型)Si基材的表面中,其上直接形成一 、 光電二極體之接觸部,且光電二極體經由接觸 至 接至源從動電晶體之閘。在4-Tr(四電晶體)像| 、 系東中,藉由淳 擴散部FD來進行電荷-電壓轉換,但在it# =你 4 5 10 15 20 、一電晶體)像素 中,其中光電二極體直接地連接至源從動電晶體,=μ 電荷係以電荷-電壓轉換(V=Q/C)為基礎(ν為藉由—^ j唬 荷的電壓變化;Q為-訊號電荷;而連接至源^ = 晶體之節點的一電容且主要係為光電二極體的一接面 藉由光電二極體本身的電容直接地轉換至—電壓訊號。t 並非埋設型的光電二極體係形成於具有與色像素不同、— 結構之黑像素的一第二#巾, 昂一开中,然後光電二極體的電容產生 改變。亦即’因為緊接著形歧光電二極體下方之第二埋 設雜質摻雜層的緣故,黑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之電容係比色 像钱光電:極體中更大,且電荷電壓轉換受到劣化而取 代雜§ίΙ防止效應。然後,伟 使黑像素之第二雜質摻雜層的雜 質濃度低於周邊電路的第= “"傻辛轉傍去 貝摻雜層之雜質濃度’可藉 此使黑像素與色像素之間具有低的電容差異。 當緊位於黑像素的光電- 的深度受到植入角度所改變;=之第二雜質摻雜層 特徵亦產纽_為黑像;^即便未埋置光電二極體’ 利用類似地在1機方㈣的先電—極體之電容變異)。可 雜層,藉以抑制此變異。入離子來形成第二埋設雜質摻 【圖式簡單說%】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 ^ —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48 1249244 平面圖,圖中顯示一晶片影像;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像素陣列單元之電路圖; 第3-6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 5 的平面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第7A及7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 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結構;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之電位的深度方向變化之圖形; 10 第9A及9B圖顯示光電二極體之空乏層的延伸部; 第 10A-10D、11A-11D、12A-12D、13A-13D、14A-14D、 15A-15D、16A-16D及17A-17D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 之固態影像感測器處於其製造方法的步驟中之剖視圖,圖 中顯示該方法; 15 第18-20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 器處於其製造方法的步驟中之平面圖,圖中顯示該方法; 第21A及21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第22圖為用以形成埋設p型擴散層之硼的深度方向分 20 佈之圖形; 第23A及23B圖顯示傾斜的離子植入及基材法向的離 子植入之間的埋設p型層分佈之差異; 第24A及24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49 1249244 第2 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之電位的珠度方向變化之圖形, 第26A及26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5 第2 7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固態影像感測器的 光電二極體形成區之電位的深度方向變化之圖形; 第28A及28B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固態影像 感測器的示意剖視圖,圖中顯示其一結構; 第29A圖為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平面圖,圖中顯示其 10 結構; 第29B圖為習知固態影像感測器之示意剖視圖,圖中顯 示其結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I/O電路單元 4···類比電路單元 6.. .數位電路單元 10、41a·.·像素陣列單元 10a、100…色像素陣列單元 10b、102…黑像素陣列單元 11·.·讀取電晶體單元 12.. .橫列選擇電路 14.. .訊號讀取/雜訊消除電路 16.. .AMP/ADC 單元 18.. .p型ί夕基材 50 1249244 20...裝置隔離膜 22、22a...PDl/TGl/FDl 區 22b …PD2/TG2/FD2 區 22c ."Select/SF-Tr 區 22d...RST 區 22e...讀取電晶體區 22f···直行方向長主動區 22w···井接觸區 24RST···重設電晶體RST的閘電極 24select"· 選擇電晶體SELECT的閘電極 24sf_Tp··源從動電晶體SF-TY的閘電極 24TG1…轉移電晶體TG1的閘電極 24TG2…轉移電晶體TG2的閘電極 、 25a、25b、25c、25d···接觸部件 26PD…用於光電二極體pd之埋設n型層 26PD1…光電二極體pd 1之埋設N型層 26Pm…光電二極體pd2之埋設N型層 30···連接至周邊電路的11通路電晶體之接觸插頭 30a、30b、30c、30d、30f、30j、34a、34d、34e、34f、34h、34卜 74b、74c、74d···接觸插頭 30e…連接至選擇電晶體SELECT的源區之接觸插頭 30h…連接至浮擴散部FD1的接觸層60之接觸插頭 30i、30k···連接至重設電晶體RST的源/汲區之接觸插頭 30η···連接至n井接觸區之接觸插頭 51 1249244 30p…連接至p井接觸區之接觸插頭 32…第一金屬互連層 32a."Select 線 32b...TGl 線 32c...RST 線 32d...TG2 線 32e、32f、32h、32i、32j、32、33j、36h…引線互連件 33b、33d··.加寬部件 36…第二金屬互連層 36a...訊號讀取線 36C...FD-SF 互連件 36i、36j、76...VR(重設電壓)線 40、48、88…埋設p型層 44、114···η井 46···埋設η井(埋設η型層) 50、52、90…ρ型層 54…閘絕緣膜 56、66...雜質擴散區 58.. . Ρ+型屏蔽層 60.. .接觸層 62.. .氧化矽膜 64.. .側壁絕緣膜 68.. .矽化鈷膜 70.. .間層絕緣膜 1249244 72、78、82...光阻膜 76···第三金屬互連層 80···開口 84.. .重度摻雜區 86.. .長方形金屬層 104B、104C、PD、PD1、PD2…光電二極體 110.. .矽基材 112、116···ρ井 118.. .屏蔽層 A-A,、B-B’、C-C,、D-D,···線 C...連接至源從動電晶體之節點的電容 FD、FD1、FD2…浮擴散部
Pn…第η橫列的像素 Ρη+1…第η+1橫列的像素 Ρη+2…第η+2橫列的像素 Q...訊號電荷
Rp···投影範圍 RST...重設電晶體 SELECT···選擇電晶體 SF-TY...源從動電晶體 TG、TGI、TG2···轉移電晶體 V.··藉由訊號電荷的電壓變化 53

Claims (1)

1249244 十、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固態影像感測器,包含: 一第-傳導類型的半導體基材,其具有_色像素區 及一黑像素區; 5 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一井 中 其形成於該色像素區 -該第-傳導㈣的第二井,其形成於該黑像素區 中; -第二傳導類型的第三井,其形成為圍繞該第二井 且隔離該第二井與該半導體基材的其餘區; 一色像素,其形成於該色像素區的第一井中且包括 一第一光電二極體及一用於讀取該第一光電二極體產 生的一訊號之第一讀取電晶體;及 一黑像素,其形成於該黑像素區的第二井中且包括 一第二光電二極體及一用於讀取該第二光電二極體產 生的一訊號之第二t買取電晶體,該第一井係包括在一供 該第一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形成於其一底部上之一 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 該第二井係包括在一供該第二光電二極體形成之 區及一供該第二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形成於其一底 部上之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二埋設雜質摻雜層。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一光電二極體及該第二光電二極體係為一埋 設型光電二極體, 54 1249244 該色像素進一步包括一將該第一光電二極體產生 的訊號轉移至該第一讀取電晶體之第一轉移電晶體, 該黑像素進一步包括一將該第二光電二極體產生 的訊號轉移至該第二讀取電晶體之第二轉移電晶體,及 5 該第二埋設雜質摻雜層係亦形成於一供該第二轉 移電晶體形成之區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一井係包括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一雜質摻 雜層,其形成於該供第一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及 10 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二雜質摻雜層,其形成於一 供該第一轉移電晶體形成之區中且具有比該第一雜質 摻雜層更低的一雜質濃度,及 該第二井係包括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三雜質摻 雜層,其形成於該供第二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及一 15 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四雜質摻雜層,其形成於該供該第 二轉移電晶體形成之區中且具有比該第三雜質摻雜層 更低的一雜質濃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一井係包括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五雜質摻 20 雜層,其形成於該第一光電二極體與一裝置隔離膜之 間,該第五雜質摻雜層具有比該第一雜質摻雜層及該第 二雜質摻雜層更高的一雜質濃度,及 該第二井係包括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六雜質摻 雜層,其形成於該第二光電二極體與一裝置隔離膜之 55 1249244 間,該第六雜質摻雜層具有比該第三雜質摻雜層及該第 四雜質摻雜層更高的一雜質濃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五雜質摻雜層及該第六雜質摻雜層係形成比 5 該裝置隔離膜更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進一步包含: 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四井,其形成於該半導體基 材的一周邊電路區中,且在其一底部上包括一該第一傳 導類型的第三埋設雜質摻雜層,及 10 該第三埋設雜質摻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一雜 質濃度係與該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二埋設雜質 換雜層中不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三埋設雜質摻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雜質 15 濃度係比該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二埋設雜質摻 雜層中更高。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用以形成該第一埋設雜質掺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 型的雜質之一深度輪廓及用以形成該第二埋設雜質摻 20 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雜質之一深度輪廓係比用以 形成該第三埋設雜質掺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雜質 之一深度輪廓更尖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進一步包 含: 56 1249244 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四井,其形成於該半導體基 材的一周邊電路區中,且包括其一表面區上所形成之一 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七雜質摻雜層及其一底部上所形 成之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三埋設雜質掺雜層,且其中 5 該第七埋設雜質摻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一雜 質濃度係與該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三埋設雜質 換雜層中不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七雜質摻雜層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一雜質濃 10 度係比該第一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三雜質摻雜層中更低。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一井包括一形成於該第一雜質摻雜層與該第 一埋設雜質摻雜層之間的第八雜質摻雜層, 該第二井包括一形成於該第三雜質摻雜層與該第 15 二埋設雜質摻雜層之間的第九雜質摻雜層,及 位於供該第八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九雜質掺雜層形 成之一深度之該第四井中,該第一傳導類型的一雜質濃 度係比該第八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九雜質摻雜層中更低。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進一步包含: 20 一該第二傳導類型的第五井,其形成為圍繞該第四 井且隔離該第四井與該半導體基材的其餘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進一步包含: 一該第二傳導類型的第五井,其形成為圍繞該第四 井且隔離該第四井與該半導體基材的其餘區。 57 1249244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的一端點係與該第一光電 二極體的一端點呈現分隔。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5 該第二埋設雜質摻雜層在該供第二光電二極體形 成之區中係具有比供該第二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更 低之該第一傳導類型的一雜質濃度。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該第一光電二極體及該第二光電二極體為一埋設 10 型光電二極體,及 該第二光電二極體的一埋設擴散層的底部上之該 第二傳導類型的一雜質濃度係比該第一光電二極體的 一埋設擴散層的底部上之該第二傳導類型的一雜質濃 度更高。 15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態影像感測器,其中 该第一讀取電晶體及該第二讀取電晶體係各包括 用於放大自該光電二極體輸出的一訊號之第一電晶 體、一用於重設該第一電晶體的一輸入終端之第二電晶 體及一用於讀取該第一電晶體輸出的一訊號之第三電 2〇 晶體。 18·—種用於製造一固態影像感測器之方法,該固態影像感 測器包含:一一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一井,其形成於該第 一傳導類型的一半導體基材的一色像素區中;一該第_ 傳導類型的第二井,其形成於該半導體基材的一黑像素 58 1249244 區中;一一第二傳導類型的第三井,其形成為圍繞該第 二井且隔離該第二井與該半導體基材的其餘區;一色像 素,其形成於該第一井中且包括一第一光電二極體及_ 用於讀取該第一光電二極體產生的一訊號之第一讀取 電晶體;及一黑像素,其形成於該第二井中且包括一第 一光電二極體及一用於讀取該第二光電二極體產生的 汛號之第二讀取電晶體,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植入該第一傳導類型的一雜質以在一供該第一讀 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於該第一井的一底部中形成一第 埋设雜質摻雜層,及在一供該第二光電二極體形成之 區及一供該第二讀取電晶體形成之區中於該第二井的 一底部中形成一第二埋設雜質摻雜層。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用於製造固態影像感測器之 方去’其中該第一埋設雜質摻雜層及該第二埋設雜質 推雜層係藉由在一隨機方向中離子植入一第一傳導類 型的雜質而形成。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用於製造固態影像感測器之 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以與該半導體基材的法向方向在該半導體基材的 一周邊電路區中離子植入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雜質以 形成一該第一傳導類型的第三埋設雜質摻雜層, 包括該第一傳導類型的該第三埋設雜質摻雜層之 ”亥第一傳導類型的第四井係形成於該周邊電路區中。 59
TW093136370A 2004-07-16 2004-11-25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4924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9681A JP4530747B2 (ja) 2004-07-16 2004-07-16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5340A TW200605340A (en) 2006-02-01
TWI249244B true TWI249244B (en) 2006-02-11

Family

ID=3493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6370A TWI249244B (en) 2004-07-16 2004-11-25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119387B2 (zh)
EP (1) EP1617479B1 (zh)
JP (1) JP4530747B2 (zh)
KR (1) KR100614072B1 (zh)
CN (1) CN100428485C (zh)
DE (1) DE602004028716D1 (zh)
TW (1) TWI249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9176B2 (ja) * 2004-05-31 2010-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55970B1 (ko) * 2004-11-25 2007-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US7755116B2 (en) * 2004-12-30 2010-07-13 Ess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e transfer in CMOS sensors with an implant by the transfer gate
US7635880B2 (en) 2004-12-30 2009-12-22 Ess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ate CMOS pixels
US7115925B2 (en) * 2005-01-14 2006-10-03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and pixel having an optimized floating diffusion
JP4843951B2 (ja) * 2005-01-27 2011-12-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4742602B2 (ja) * 2005-02-01 2011-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183268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Salicide process for image sensor
US20060183323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Salicide process using CMP for image sensor
KR100712507B1 (ko) * 2005-04-11 2007-04-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두 종류의 소자분리영역들을 포함하는 씨모스 이미지센서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653716B1 (ko) * 2005-07-19 2006-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7048893A (ja) * 2005-08-09 2007-02-22 Fujifilm Corp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07014B2 (ja) * 2005-09-02 2011-11-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0681673B1 (ko) * 2005-12-29 2007-02-09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불순물층에 의해 이동된 에피택시층 측정 방법
KR100757413B1 (ko) * 2006-05-17 200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형성 방법
JP5110820B2 (ja) * 2006-08-02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KR100790588B1 (ko) * 2006-08-16 2008-01-02 (주) 픽셀플러스 광학 블랙 픽셀, 그를 갖는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의 오프셋 및리드 아웃 잡음 제거 방법
US7763913B2 (en) 2006-12-12 2010-07-27 Aptina Imaging Corporation Ima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providing improved imager quantum efficiency
KR100859481B1 (ko) 2006-12-29 2008-09-23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072513B2 (en) * 2007-05-02 2011-1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system,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JP2009065156A (ja) * 2007-09-06 2009-03-26 Dongbu Hitek Co Ltd イメージセンサーの製造方法
US20090121264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Ching-Hung Kao Cmos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1374301B1 (ko) * 2007-11-15 2014-03-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JP2009253559A (ja) * 2008-04-03 2009-10-29 Sharp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JP4492736B2 (ja) * 2008-06-12 2010-06-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7833819B2 (en) * 2008-07-23 2010-11-16 Aptina Imag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reasing storage node parasitic charge in active pixel image sensors
JP5282543B2 (ja) * 2008-11-28 2013-09-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31417B2 (ja) * 2009-02-12 2014-06-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固体撮像装置
JP5322816B2 (ja) * 2009-07-15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493669B2 (ja) * 2009-10-07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564918B2 (ja) * 2009-12-03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TW201129087A (en) * 2010-02-09 2011-08-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Image sensor
JP5558859B2 (ja) * 2010-02-18 2014-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2182377A (ja) * 2011-03-02 2012-09-20 Sony Corp 固体撮像装置
JP5971565B2 (ja) * 2011-06-22 2016-08-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5677238B2 (ja) 2011-08-29 2015-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固体撮像装置
JP5930650B2 (ja) 2011-10-07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55740B2 (ja) * 2012-04-02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989907B1 (ko) * 2012-05-31 2019-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991739B2 (ja) * 2012-06-15 2016-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カメラ
CN103491323B (zh) * 2013-09-02 2018-10-1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单元和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US9560294B2 (en) * 2014-12-10 2017-01-3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ixel-level dark current compensation in image sensors
JP2017045838A (ja) * 2015-08-26 2017-03-0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21468B2 (ja) * 2017-02-24 2022-08-18 ブリルニクス シンガポール プライベート リミテッド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9029448A (ja) * 2017-07-27 2019-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カメラ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273473A (zh) * 2018-09-25 2019-01-25 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10784634B (zh) * 2019-11-15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控制方法、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3130516A (zh) * 2020-01-15 2021-07-16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影像感测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769130B (zh) * 2020-07-17 2021-10-08 山东大学 一种cmos像素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663A (en) * 1987-07-03 1989-01-13 Canon Kk Semiconductor device
JP3031756B2 (ja) * 1990-08-02 2000-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
US5781233A (en) * 1996-03-14 1998-07-14 Tritech Microelectronics, Ltd. MOS FET camera chip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operation thereof
JP4270742B2 (ja) 2000-11-30 2009-06-03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4489319B2 (ja) * 2001-04-26 2010-06-23 富士通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3702854B2 (ja) * 2002-03-06 200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
US7053458B2 (en) * 2002-04-30 2006-05-30 Ess Technology, Inc. Suppressing radiation charges from reaching dark signal sensor
JP4313990B2 (ja) * 2002-07-02 2009-08-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2004039832A (ja) 2002-07-03 2004-02-05 Sony Corp 光電変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28485C (zh) 2008-10-22
KR20060006718A (ko) 2006-01-19
EP1617479A3 (en) 2006-11-08
KR100614072B1 (ko) 2006-08-22
CN1722454A (zh) 2006-01-18
US7119387B2 (en) 2006-10-10
TW200605340A (en) 2006-02-01
JP2006032672A (ja) 2006-02-02
EP1617479B1 (en) 2010-08-18
DE602004028716D1 (de) 2010-09-30
EP1617479A2 (en) 2006-01-18
US20060011952A1 (en) 2006-01-19
JP4530747B2 (ja)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9244B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675101B2 (en) Imag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355229B2 (en) Masked spacer etching for imagers
EP1703564B1 (en) Image sensor with embedded photodiode region
US20060151848A1 (en) Photogate with improved short wavelength response for a CMOS imager
US7902577B2 (en) Image sensor having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90065826A1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816714B2 (en) Image sensor including an image sensing device above a readout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mage sensor
US8202757B2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166788A1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0118657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US8228409B2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080840B2 (en) Imag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sensor
KR101024815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00025803A1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135791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237833B2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990559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028143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97332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90179294A1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002167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63728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050725A (ko) 이미지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KR20100052635A (ko)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