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9160B -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recording thereon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recording there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9160B
TWI249160B TW092130959A TW92130959A TWI249160B TW I249160 B TWI249160 B TW I249160B TW 092130959 A TW092130959 A TW 092130959A TW 92130959 A TW92130959 A TW 92130959A TW I249160 B TWI249160 B TW I2491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30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4166A (en
Inventor
Masaki Kato
Katsuyuki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Kk filed Critical Ricoh Kk
Publication of TW200414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4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9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91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7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3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e.g. ablativ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6Sputtering or spin-coat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8Post-production operations, e.g. initialising phase-change recording layers, checking for defec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7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 G11B2007/2570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G11B2007/2571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having properties involved in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e.g. optical interference layers or sensitising layers or dielectric layers, which are protecting the recording laye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oxyge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4Recording involving phase-change effec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46Laser b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1249160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相位改變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而特別是 微型碟可再寫入CD-RW媒體及記錄資訊於其上之程序。 【先前技術】 於微型碟(CDs )及數位通用碟(DVDs )中,資訊係 根據反射自一媒體之光強度的改變而被再生。於唯讀記憶 體(ROM)光碟中,有一基底,其表面上具有凹偏及突起 ,以造成反射光之差異,因而干擾發生以引發強度之改變。 .於可記錄媒體中,具有不同光學性質之微域被形成於 一配置在媒體之基底上的記錄層中以引發強度之改變。記 錄層一般包含(例如)一有機上色物質於 CD可記錄 (CD-R)及可記錄(DVD + R)碟片中;或者一種相 位改變記錄材料於C D可再寫入(C D - R W )及D λ,D可再 寫入(D V D + R W )碟片中。 於任何情況下,資訊係藉由照射聚集光至記錄層附近 而被記錄於碟片上’其改變了微域之狀態,而此改變後微 域之光學性質的差異相位差異或強度差異。 記錄層中之相位改變材料的使用容許形成及抹除記錄 ^ 因爲力於用以記錄的結晶相與非晶相之間的相位改 變係可反轉的。介於結晶相與非晶相之間的相位改變可根 據包含材料之冷卻(快速冷卻)及退火(緩慢冷卻)的磁 滞現象而被控制;且資訊可藉由一照射光束之強度的調變 -5 - 1249160 (2) 而被記錄及抹除;及使用相位改變之記錄裝置可以低價被 製造。此外,記錄資訊可被再生於一唯讀(播放器),且 相位改變記錄系統已被廣泛地利用。 對於光碟已有漸增的趨勢需具有較大容量並操作以較 高的速度,隨著電子資訊之漸增的容量及資訊處理之漸增 的速度。具有較大密度之記錄媒體係滿足此等需求之最有 效機構。例如,爲了增加媒體之密度,用以記錄及再生資 訊之光學系統應被改變以具有增加的數値孔徑N A或較短 的波長,或調變系統應被改變。此改變可見於(例如)從 C D至D V D (其容量甚大於C D )之轉變。然而,習知的 CD再生裝置無法再生或讀取此等高密度DVD‘媒體上之資 訊。再生之不相容性需被避免於市面上廣怖的媒體。假如 重點放在相容性,則增加操作速度變爲最大挑戰。 已相信其使用相位改變材料之可再寫入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難以具有較高的記錄及/或再生速度,相較與使用上 色物質(於其上僅可記錄資訊一次)之一次寫入媒體。爲 了以較高速度彤成記錄標記於可再寫入光碟上,一具有較 高記錄功率之光束可被照射如於使用上色物質之媒體中。 然而’於較高速度下,一次形成之記錄標記無法被抹除於 其使用相位改變材料之媒體中。此係因爲以較高速度之掃 瞄無法產生供形成結晶相(其中記錄標記被抹除)所需的 “退火條件”。 因此’相位改變可再寫入光碟之掃瞄速度的增加並不 如使用上色物質之光碟中般的多。例如,現在常見的CD- -6 - 1249160 (3) R媒體可被記錄以40-速度(48 m/s之掃瞄速度,1.7 Gbps之通道位元率),但CD-RW媒體可被記錄以10-速 度(12 m/s之掃瞄速度,432 Mbps之通道位元率)。 在本案提出申請前爲公知的專利文件係如下。 曰本專利申請案公開(JP-A)編號2000-3 1 3 1 70揭露 一種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使用(當作記錄層之材料) ((SbxTei_x)yGei_y)zM】_z,其中x5y及z滿足下列條件·· 0.7 <x <0.95 〇·8 Sy<l 5 及 0.88 <ζ<1,而 Μ 代表 In 及 /或 Ga °然而’該公開案中所指明之組成比率爲寬廣的範圍, 且此處所述之範例顯示僅有一記錄層,其中Μ爲In且並 未顯示供證實其使用G a爲Μ之優點及效果的資料。該公 開案亦並未描述Ga之必要性及介於Ga與In之間的大差 異,lit係與本發明相反的。此外,該公開案從未提及確保 儲存可靠度及增進複寫性質於2 0 m/s或更高的掃瞄速 度,這些情況之增進係本發明的目的之一。 J P - A編號2 0 0 1 - 5 6 9 5 8揭露一種具有一記錄層之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該記錄層主要包含GeSbTe且進一步包含 一選自多種金屬元素且能以高速複寫之金屬元素。於該案 之範例1 6中,揭露一種使用G a 〇 · 〇 6 G e 〇 〇 6 s b 〇. 6 s 丁 e Q 2 2之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然而,該案中所使用之術語“高速”最 高爲]0m s,例如,其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中所指明。該 申請案並未教導如本發明中之2 0 m / s或更高之掃瞄速度 下之複寫性質的增進,且其範例1 6中所述之合金成分係 超出本發明所指明之範圍。此外,其既未揭露亦未指示 1249160 ’ (4) G a之功效,此係與本發明相反的。 JP-A編號200 1 -23 6690及日本專利(JP-B)編號 3255051 (JP-A編號10-172179)各揭露一種具有一記錄 層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該記錄層主要包含SbTe且進一 步包含一選自多種元素之元素。然而,其缺乏對於 GaGeSbTe合金之具體描述且並未揭露或指示以2〇 m/s或 更高之掃瞄速度的直接複寫性質,此增進係本發明的目的 之一’其亦未指不本發明所指出之Ga的功效。 JP-B 編號 262 9 74 9 ( JP-A 編號 0 1 - 1 3 8 63 4 )揭露一種 具有一主要包含GaGeSbTe記錄層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然而,記錄層主要包含GeTe合金或金屬間化合物而因此 具有與其主要包含Sb-Te共熔合金及進一步包含微量之如 本發明的金屬元素之材料明顯不同的組成範圍及性質。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特別是一種C D - R W媒體,其9經歷高速下之直接複 寫並提供用以記錄資訊於其上之方法。 [發明內容】 , 明確地,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包含 一透明基底、至少一記錄層及一反射層,該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能夠執行至少記錄、抹除及再寫入資訊之一,藉由以 聚集光照射及掃猫而藉此形成及/或抹除記錄層上之記錄 標記’其中記錄層含有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 各主要含有以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的Ga, Ge,Sb, 1249160 (5) 及Te :
GaxGey(SbzTe 卜z)卜χ· 其中χ,y 5及ζ各代表小於1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0.02 ^ X ^ 0.06 0.01^ y ^ 0.06 0.80^ 0.86 X ^ y X + γ ^ 0.1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濺射 靶,其含有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各主要含有 以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的Ga,Ge,Sb5及Te : G a χ G e y ( S b z T e ] . z)!. χ. y 其中x,y5及z各代表小於1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0.02^ 0.06 0.01^ y ^ 0.06 -9- 1249160 (6) 0.80S zg 0.86 x ^ y x + y ^ 0.1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初始 化的方法,其包含以一具有5 00 mW或更多之功率損耗的 雷射光束照射及掃瞄本發明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於丨至 2 · 5 m / s之掃瞄速度而藉此初始化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初 始化係一種操作,用以於使用前將一媒體之記錄層的資訊 記錄區域轉換爲結晶相。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記錄於一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上之方法,其包含以一雷射光束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記 錄媒體,其中記錄標記係藉由交替地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以一具有Pw之強度的脈衝與一具有Pb之強度 的脈衝’其中具有P w之強度的脈衝之數目m滿足下列條 件之一:n = 2m (當η爲偶數時)、及η = 2 m +1 (當η爲奇 數時),其中m係一等於η或更小的自然數而η係一自 然數’假設其一記錄標記長度係甶η T w表示,其中T w係 --參考計時週期。記錄標記係藉由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記 錄媒體以其具有P e之一恆定強度的光而被抹除。同時, Pw,Pe,及Pb滿足下列條件:pw>pe>pb。 本發明之進一步目的、特徵及優點將從以下參考後附 圖形之較佳實施例的描述而變得淸楚明白。 -10- 1249160 (7) [實施方式】 本發明將被詳細地描述於下。 圖1係一槪略橫斷面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的範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應基本上具有一 透明基底1、配置於上述透明基底1之上的至少一記錄層 3及一反射層5。用以記錄、抹除、/或再生資訊之光從基 底1進入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如圖形之下側所示。基底1 最好是具有高透射比於用以記錄、抹除、及/或再生之光 的波長且具有高強度。基底1之材料包含(例如)玻璃、 陶瓷、及樹脂。其中,樹脂是較佳的,由於其高強度、低 製造成本、及絕佳的產率,而其中丙烯酸樹脂及聚碳酸鹽 樹脂由於其高強度及低雙折射而爲更理想的。 基底]可具有一用以記錄及再生光線之導引溝槽。導 引溝槽之諸如深度及寬度等尺寸係根據(例如)用以記錄 與再生之光的波長、一用以聚焦之物鏡的數値孔徑 (N A )及像差(a b e r 1· a t i ο η )而被最佳化。例如,於使用 具7 8 0 nm之波長及〇.5〇之ΝΑ的光學系統之CD-RW媒 體中,溝槽寬度及溝槽深度最好是個別從5 0 0至6 5 0 nm 及從3 0至5 0 nm,而更理想的是個別從5 8 0至6 1 0 nm及 從32至44 nm。導引溝槽可擺動,且預格式化之位址資 訊可被編碼於擺動中。一種位址預格式化系統包含(例 如)CD-R及CD-RW媒體中之預溝槽(ATIP)系統中的 絕對時間(其中擺動之頻率被調變)、及DVD + RW媒體 及DVD + R媒體中之預溝槽(ADIP )系統中的位址(其中 1249160 (8) 擺動之相位被調變)。 記錄層3之材料應爲合金及/或金屬間化合物,其主 要含有GaGeSbTe。記錄層3中之合金及/或金屬間化合物 的含量最好是90原子百分比或更多,而更理想的是96分 子百分比或更多。當記錄層3含有10分子百分比或更多 之量的雜質或添加物時,則記錄層3中之記錄區域無法以 一足夠高的速度被再結晶化且已記錄區域無法以高的掃瞄 速度被良好地抹除。此外,合金及/或金屬間化合物需具 有由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
GaxGcy(SbzT t \ _z) ι-χ-y 其中χ,y,及z各代表小於1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0.02 S 0.06 0 · 0 I $ y S 0.0 6 0.80^ 0.86 x ^ y x + y ^ 0.1 記錄層之基礎材料爲 SbTe之共熔組成,亦即, Sb〇.7Te〇.3。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基本性質可藉由控制此 系統中之Sb與Te的比例而被控制。藉由增加z,再結晶 -12- 1249160 (9) 化率可被增加且層可被結晶化即使於高的掃瞄速度。因 此,非晶標記可被高速地抹除,且可達成直接複寫,亦即 無須抹除操作之複寫。爲了達成28.8 m/s至33.6 m/s之 速度(相應於C D媒體中之24 X速)的直接複寫,比率z 需爲0.80或更多,而更理想的是0.815或更多。反之, 過高的z可能減少非晶標記之穩定度,雖然其可能進一步 增進高速下之複寫性質。這是極顯著的,即使材料進一步 含有如下所述之額外元素’且比率z不得超過〇 · 8 6以確 保1 0 0 0小時之儲存壽命於7 0 °C。此發現係淸楚地辨識自 其比率z於習知的l〇X速CD-RW媒體中最佳爲從〇.7至 0.7 5的事實。 藉由加入額外的元·素至SbTe,則非晶標記之穩定度 可被增進。包含 s b T e共熔混合物及進一步包含額外元素 之實際使用的材料包括(例如)進一步包含G e及I η之 GcInSbTe合金、進一步包含Ag及In之AglnSbTe合金、 及進一步包含Ag5 Ge及In之AgGelnSbTe合金。然而, 這些用於記錄層之材料明顯地顯示減小的儲存可靠度,當 比率z被設定於相當高以增加結晶化率時。明確地’這些 材料顯示良好的性質於記錄以1 4 m/s或更低之掃瞄速度 時,但無法顯示此等良好的性質於更高的掃瞄速度時。 於 AglnSbTe、 GelnSbTe > 及 AgGelnSbTe 材料中, 可藉由增加In之量而同時地獲得足夠局的結晶化率及儲 存可靠度。然而,In之增加量可能升高結晶化溫度’而 無法使用高功率雷射功率以顯著地初始化所得的光學資訊 -13- 1249160 (10) 記錄媒體。一包含此一具高結晶化溫度之記錄材料的媒體 之反射率會改變,而產生具有雜訊成分之再生信號,因而 招致增加的抖動及/或誤差。此媒體因而具有減低的可靠 度。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使用Ga (—同種的元素)以取 代In是有效的。因此,記錄層可具有高結晶化率且可避 免增加的結晶化溫度。資訊可被記錄於其上以2 8 . 8 m/s (相應於CD媒體中之24X速)之高掃瞄速度或者以33.6 m / s (當基本線性速度被設定於1 · 4 m / s )時,結晶化溫度 可被抑制至2 0 0 °C或更低,而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可被輕 易地初始化。 因此,一種GaSbTe記錄層被懷疑能夠有效地同時以 高速及輕易初始化來產生記錄。然而,GaSbTe記錄層仍 具有記錄標記之低穩定度。明確地,當已記錄之非晶標記 被保持於7 (TC時,則其被結晶化並消失於]〇 〇 〇小時內。 對此問題之一種有效解答係加入G e。藉囱加入G e, 則可增加結晶化之溫度依存性。200乞或更高之高溫下的 結晶化率可被增力Π,而同時,7 0艺附近之結晶化率可被減 少。因此,媒體可於高速下具有絕佳的抹除性質(亦即’ 絕佳的複寫性質)並同時具有已記錄標記之高穩定性。 G a及G e之組成比X及y需於上述範圍內,且需滿足 下列條件:X + y S 0. 1。過量的G e及G a造成記錄層之過高 的光學吸收,且媒體已減少了反射率。因此,再生信號具 有不足的絕對振幅,其惡化了媒體之可靠度。 -14- 1249160 (11) 於高速下記錄之直接複寫性質可藉由加入微量的元素 至GaGeSbTe記錄層而被增進。此等元素之量最好是小於 1 0原子百分比,而更理想的是4原子百分比或更少,相 . 對於GaGeSbTe。藉由加入微量的Ag,Dy,Mg,Mn,Se,及/ ^ 或 S η,則記錄層之結晶化率可被細微地調整。特別地, · Μη之加入可增加結晶化率,減少結晶化溫度(如同 Ga 之加入)’以藉此增進高速下之直接複寫性質並有助於初 始化(一種其中記錄層在其形成後被結晶化的操作)。 φ Μη之量最好是從至4原子百分比(從〇.〇1至〇.〇4之原 子比率),而更理想的是從至3原子百分比。 記錄層之厚度係依據相關於記錄敏感度及複寫性質之 熱性質、以及諸如調變因數及反射率等光學性質而被最佳 化。厚度最好是從1 0 nm至2 5 nm,而更理想的是從1 2 nm至1 8 nm。於此範圍內之記錄的厚度可提供良好的複 寫性質於2 0 m/s或更多之高速記錄下的記錄。 記錄層可藉由任意方法而被形成,其中真空膜形成方 # 法由於其最小化的雜質污染及其對於樹脂基底的可適用性 而爲較佳的。真空膜形成方法之範例爲濺射、氣相沈積、 化學氣相沈積(CVD )、及離子電鍍,其中濺射由於其較 - 佳的生產率而爲較佳的。 - 於濺射時,一靶之元素組成與一所形成薄膜之元素組 成彼此間並無甚大差異,且一具有理想組成之薄膜可藉由 使用具有理想組成之靶材料而被備製。靶可爲一藉由混合 及溶解理想組成比之構成元素的純物質而備製的合金靶、 -15- 1249160 (12) 或者爲一藉由燒結合金之細微粒子或此等構成元素之純物 質而備製的靶。於一燒結的靶中,靶之密度最好是9 0 % 或更多,因爲濺射率(亦即,每單位時間所形成之膜的厚 度)可隨著iE之增加密度而被增加。 濺射靶最好是具有類似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層 的材料之組成。更明確地,濺射靶最好是主要包含Ga, Ge,Sb,及Te且包含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各 具有以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
GaxGey(SbzTei_z)1.x.y 其中X,y,及z .各代表小於1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0.02 ^ X ^ 0.06 0.01S yg 0.06 0.80^ 0.86 x y X + y ^ 0.1 濺射靶中主要包含Ga,Ge5 Sb5及Te的至少合金與金 屬間化合物之一的含量最好是9 0原子百分比或更多。該 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最好是進一步包含從〇.〇1 至〇· 03之原子比率的Μη。 -16- 1249160 (13) 本發明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需具有一反射層於基底之 相反側上的記錄層之上或其上方。反射層係用以反射從基 底進入之記錄光或再生光。因此,具有高反射比之材料最 好是被使用於反射層,其中An,Ag5 Cii5 A1,以及主要包含 任何這些金屬之合金及金屬間化合物是更理想的。反射層 之材料可進一步包含額外的元素,諸如 A u,A g,C u,A 1, Pt5 Pd,Ta,Ti5 Co,Mn,Mo, Mg, Cr,Si,Sc5 Hf,及其他金 屬。 反射層亦作用以消散於記錄及/或抹除時被供應於記 錄層之附近的熱,除了扮演反射記錄/再生光之光學角色 以外。爲了以高速記錄資訊,一種具有高結晶化率之材料 需被使用於記錄層,而媒體本身應最好是具有一冷卻結 構。亦即,藉由使用具有高熱傳導性之材料於反射層,則 具有足夠尺寸之標記可被形成,即使使用一具有高熱傳導 性之材料於記錄層時。此等具有高熱傳導性之材料包含 (例如)A g及A g合金。於A g合金中,A g之含量最好是 95% by mol或更多,而更理想的是 99% by mol或更 多。上述金屬可被使用爲合金之一額外的元素。過量的此 一額外元素應被避免以達成令人滿意的熱傳導性。假如係 使用純的Ag,則其純度最好是99.99 % by mol或更多。 反射層最好是由一如同記錄層之氣相膜形成方法所備 製。其厚度係根據如同記錄層中之熱性質及光學性質而設 定。假如反射層過薄的話,則其可發射記錄/再生光,因 而無法確保足夠的反射比。假如其過厚,則媒體可能具有 - 17- 1249160 (14) 過高的熱 是,厚度 800N ;至 nm。 一保I 下保護層 層4被配彳 不 ° 下保I 再寫入U 其亦作用J 藉由控制; 下保言 °c或更高ί 氧化物、 物、及有4 獨垲或結Ί 化合ί Zr5 Hf? V 物、及碳/ ZnS 料。下保丨 對於樹脂: 收縮的熱: 容量且可能因而具有減小的記錄敏感度。最好 (其應由熱性質及光學性質所決定)係從 3 0 00 nm,而更理想的是從 1 00 0 nm至 220 0 丨蒦層最好是被配置於記錄層之兩側上。亦即,一 2被配置於記錄層3與基底1之間,而一上保護 置於記錄層3與反射層反射層5之間,如圖1所
复 % 氮 及 護 基 磁 層2係作用以保護樹脂基底自記錄、抹除、及 寫)時產生於記錄層或位於記錄層附近的熱。 根據記錄層中所記錄之非晶標記來增加對比, 光學常數(折射指數)及厚度。 層2之材料最好是具有高的折射指數及1 000 高熔點且一般爲介電質。此等介電質之範例爲 化物、硫化物、鹵化物、及金屬之其他化合 物質(諸如Si及Ge )。每一這些物質可被單 地使用。 之範例爲:M g,C a,S ]·,Ύ , L a,C e,Η 〇,E r ; T i, Nb,Ta,Zn5 Al,Si,Ge或Pb之氧化物、硫化 物。鹵化物之範例爲Mg5 Ca或Li之氟化物。 Si 02之混合物最好是被使用爲下保護層之材 層之厚度最好是從40 nm至200 nm以利減少 底之損害及避免由於重複記錄時之熱擴張及熱 滯現象所造成的破裂。厚度最好是被設定於此
-18- 1249160 (15) 〜厚度附近以獲得再生波長下之最小的反射光。因此,下 保護層之厚度最佳係從5 0 n m至9 0 n m。 下保護層可包含單一層或多數層。其最好是包含形成 自相同材料之多數層,使用多數膜形成裝置以求取較短的 製造時間及減少的媒體製造成本。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可進 〜步包含一鄰近記錄層之層’用以加速記錄層之結晶化並 藉此確保媒體之初始化限度。B i及G aN被一般地使用於 供加速結晶化之層。然而,氧化物最好是被使用於本發 明。氧化物之範例爲 A1203、Si02、Ti02、Zr〇2、Y203、 及ZnO。這些氧化物應能夠加速結晶化,由於其結晶相之 晶格常數相當接近於S b T e材料之晶格常數。氧化物層之 厚度最好是從1 n m至5 n m。假如其小於1 n 1Τ),則無法形 成一均勻層,因而造成媒體之非均勻性。氧化物層之濺射 率一般爲保護層材料(諸如Z n S )之縣射率的五分之一或 更小。因此,氧化物層之厚度最好是被設於結晶化被有效 地加速的最小厚度。 當下保護層包含多層時,保護層之總厚度最好是於上 述車3圍內’且其保護可根據光學性質、熱性質、及生產率 而被設定。 上保護層作用爲一介層以避免用於記錄層及反射層之 材料彼此擴散,且當作用以控制熱性質之角色。上保護層 之材料可爲那些用於下保護層之材料,但較佳的範例爲具 有低熱傳導性之材料。假如上保護層包含一具有高熱傳導 性之材料,則所得之層具有減少的熱效率。聚集光束之供 -19- 1249160 (16) 應因而無法容許大量的記錄層材料達到其熔點或更胃。医I 此,媒體可能具有減小的敏感度、可能形成減少的記錄標 記可能無法確保再生信號之足夠振幅。 上保護層之厚度最好是從5 nm至5 0 nm ,而更理想 的是從1 〇 N ;至2 3 n m。上保護層可包含多數層。 當一硫化物及/或一鹵化物被用於上保護層而Ag或主 要包含A g之合金被用於反射層時,則反射層可能變爲易 於損壞,且媒體可能具有減少的儲存可靠度。爲了避免此 情況’最好是其上保護層包含多數層,其包括一具有對於 A g之低損害的材料之層鄰接於反射層。此等材料之範例 爲Si5 Si02,SiC5 GeN,及GaN。層之厚度最好是從2 至1 0 nm,而更理想的係從2 nm至5 nm以達成媒體之足 夠的反射比。假如其小於2 nm,則該層無法作用以避免 損害。 一由用以加速記錄層材料之結晶化的材料所製之介層 可被配置鄰近於記錄層,如同下保護層。 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可進一步包含一覆蓋層6,如圖] 中)所示’用以保護基底上之多數層免受物理及化學損害。 覆蓋層6 —般包含樹脂且最好是藉由塗敷及硬化而備製, 舉例而言,紫外線可硬化樹脂、電子束可硬化樹脂、或熱 固樹脂。於此等樹脂材料之中,紫外線可硬化樹脂更宜於 減少對膜形成時之媒體的損害..。覆蓋層可藉由(例如)浸 漬或旋塗而備製,其中旋塗係由於厚度之較佳均勻度而爲 較理想的。當反射層包含A g或主要包含A g之合金時, -20- 1249160 (17) 則覆蓋層之材料應最好是不會對Ag腐蝕。 媒體可進一步包含一多層膜於覆蓋層上以進一步保護 媒體免受物理及化學損害。 當所備製之媒體的記錄層爲非晶時,則記錄層可藉由 任何方法而被初始化,諸如一種方法,其中記錄層被照 射、掃瞄以一高功率雷射光束且被結晶化;及一種方法, 其中整個媒體被光照射。· 使用高功率雷射光束之方法是較佳的,其中雷射光束 之照射能量可藉由使用一物鏡而被聚集至記錄層之附近。 此外,高功率雷射光束之使用可增加記錄層附近之照射光 束的直徑且可增加掃瞄速度。有關功率損耗之高功率雷射 光束的功率最好是 5 00 mW或更多,而更理想的是 9〇0 mW或更多。雷射光束最好是具有一種橢圓形狀,在垂直 於掃瞄方向之方向上較長以利一可被初始化於一掃瞄的區 域之增加的面積。雷射光束最好是具有從0.5 μ m至2.0 // m之掃瞄方向上的長度以及從5 0 /i m至3 0 0 // m之垂直於 掃瞄方向之方向上的寬度。光束之掃瞄速度根據雷射光束 之寬度及功率而改變。掃瞄速度可被增加以每單位面積之 光束的增加能量,亦即,以光束之減小的直徑及增加的功 率。其最好是從1 .〇至12.0 m/s。當使用一具有9 00 mW 之雷射光束時,其最佳爲從1 .0至2.5 m/s。 藉由以聚集光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層 附近而記錄、抹除、再生、及/或再寫入資訊於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上。一雷射光束被使用以記錄及再生。雷射光束 -21 - 1249160 (18) 之波長可根據(例如)記錄密度而被設定。例如,波長可 爲7 8 0 nm於CD媒體及6 5 0 nm或660 nm於DVD媒體。 用以聚集光束之物鏡的數値孔徑NA係根據雷射光束之波 長及記錄密度而被選擇。例如,NA可爲0.50於 CD-R/RW媒體、0.55於雙密度(DD) CD-RW媒體、及0.65 於DVD + R/RW媒體。 待被記錄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之資訊係藉由標記間 隔及標記長度調變程序(其係對光碟媒體施加脈衝寬度調 變(PWM))而被調變,並接著被記錄於媒體上。調變程序 之範例爲用於CD及EFM +之八至十四調變(EFM),其 用於DVD媒體中爲八至十六調變。 資訊亦藉由施加具有調變強度之光而被記錄於光學資 訊記錄媒體上。強度可被條件,例如,藉由一種揭露於 JP-A No. 09-21 902 1中的技術或者一種揭露於 Cd-RW Ο r a n g e Β ο 〇 k P a r t 111 Z g兌明書中的技術。於後者技術 中,照射功率被調變以三種値。此記述之一範例顯示於圖 2A及2B中。圖2A係一待被記錄非晶標記的槪圖。一非 晶標記]2被形成於結晶部分11之間。圖2A被顯示以採 用八至十四調變(E F Μ )爲一範例,而相對於參考計時週 期Tw之標記長度爲3Tw,4Tw5…llTw。當標記長度被界 定爲nTw (其中η爲3,4,…1 1 )時,則用於記錄之照射 型態(於下文中稱爲“記錄策略”)被顯示於圖2Β。參考 圖2 Β ’照射功率被調變爲三個値,ρ〜> p e〉p b,而具有p w 之功率的脈衝數爲η-1。 -22- 1249160 (19) 此記錄方法之參數被表示以 Tt0P,dToP,TmP,及 d T e r a 〇 於此記錄方法中,有一種情況其中雷射光束之回應時 間跟不上間隔,亦即,高速記錄中之脈衝寬度,其中記錄 時參考計時週期變短。以一相應於CD媒體之24X速的速 度,參考時鐘週期爲9.6 ns,而計時頻率爲104 MHz。於 此情況下,雷射光束之發射的上升及下降時序需爲1 n s 或更小。 爲了使用具有長的上升及下降時序以高速地記錄資 訊,美國專利編號5,7 3 2,0 6 2揭露一種技術,其中脈衝之 數目被減少。明確地,當ni個脈衝被用於η T w標記之資 ,訊時,η及m滿足下列條件:n = 2m (當η爲偶數時)、 及n = 2m + l (當η爲奇數時)。藉由使用此記錄策略,資 訊可被記錄以一相應於24Χ速之速度,即使一雷射光束 具有如2 n s之上升及下降時序時。 該策略之一範例被顯示於圖3,其係如同圖2 Α及2 Β 之八至十四調變(EFM )。 資訊係以9 · 6 m / s至3 3 . 6 m / s之掃瞄速度及9.6 n s至 2 9.0 n s之參考計時週期而被記錄於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上。於記錄期間之掃瞄速度的資訊最好是被預格式化於光 學資訊記錄媒體上。亦即,於其可執行記錄之掃瞄速度下 的資訊最好是被加至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在目標資訊被記 錄於其上之前。 掃瞄速度資訊可被預格式化以任何方法,諸如一種方 -23- 1249160 (20) 法,其中資訊被預格式化於基底本身之上、及一種方法, 其中資訊系使用一種記錄裝置而被記錄於媒體之一部分 上。其被預格式化於基底上,例如,藉由一種形成壓紋凹 部於基底上之技術或一種輸入資訊至基底上之溝槽擺動的 技術。於這些方法之中,預格式化資訊於基底上之方法由 於其較佳的媒體生產而爲較佳的。於形成壓紋凹部之技術 中,壓紋凹部及溝槽具有不同的最佳深度,其引發基底之 處理時或基底之形成的壓碎之問題。因此,將資訊預格式 化爲溝槽之擺動的技術是最理想的。 例如,於掃瞄速度或適當記錄條件下之資訊被預格式 化以取代依據ATI P或AD IP之程序的位址資訊。ATIP下 之掃猫速度的預格式化資訊之範例爲CD-R及CD-RW媒 體中之最高測試速度(HTS )及最低測試速度(LTS )。 使用ADIP之預格式化資訊的範例爲DVD + R媒體中之最 大記錄速度及參考記錄速度。一記錄裝置從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讀出掃瞄速度下之資訊以藉此設定一適當的記錄掃瞄 速度。 掃瞄速度下之資訊可被寫入至媒體上,以一唯一地決 定資訊之格式。多重主掃瞄速度被預格式化於ATIP下之 CD-及CD-RW媒體中。於此情況下,掃瞄速度可根據預 格式化資訊而被決定,因爲CD媒體中之主掃瞄速度被界 定於1 .2 m/s至1 .4 m/s。例如,掃瞄速度爲28.8 m/s至 3 3.6 m/s,當預格式化的多重掃瞄速度爲24X時。 上述速度範圍需包含其記錄可依據記錄策略(其中 -24- I249160 (21) m Ί 1 )及依據記錄策略(其中η = 2 m或η = 2 m - 1 )而被執 行的範圍。依據記錄策略(其中 m = n-l,亦即,n = m+1 ) 之記錄最好是被執行以相當低的記錄速度,而更理想地是 被執行以相應於CD媒體中之1 6X速或更小的速度,亦即 以2 2 _ 4 m / s或更小的掃猫速度及1 4.4 η s或更多的參考計 時週期Tw。 [範例] 本發明將參考以下數個範例及比較範例而被更詳細地 說明,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範例1 藉由以下列方式依序地形成一下保護層、一記錄層、 一上保護層、一反射層、及一覆蓋層於一聚碳酸鹽透明基 底上而備製一碟片,該透明基底具有螺旋連續溝槽。 所使用之基底係一用於具有1 2 0 m m之外直徑及1.2 mm之厚度的 CD-RW之基底。其已藉由注射模製而備製 並具有藉由使用打印器而轉移之螺旋旋轉溝槽。基底上之 轉移溝槽被觀察於一原子力顯微鏡(AFM )且被發現係具 有620 nm之溝槽寬度及40 nm之溝槽深度。溝槽被擺動 以致其平均頻率爲22.05 kHz於1.2 m/s之線性速度掃瞄 時。位址資訊係藉由頻率調變而被預格式化於擺動上。調 變方法及位址資訊係依據CD-RW上之國際標準規格,參 見 “Orange Book” Recordable Compact Disc Systems Part -25- 1249160 (22) III,Volume 2,Ver. 1.1。 爲了確保所得媒體之記錄及再生可靠度,基底之雙折 射被控制以成爲4 0 n m或更小於7 8 0 n m之記錄/再生波 長,藉由控制材料樹脂之注射速度及注射模製時之模子的 溫度。 基底被退火於6 (TC 1 2小時,在下述其他層之形成 前,以藉此有效地從基底移除已吸收的濕氣。 接下來,包含ZnS及Si 02之混合物的下保護層被形 成於透明基底上。ZnS與Si02之莫耳(molar)比爲8.0 : 20。下保護層係藉由RF磁電管濺射(一種真空膜形成方 法)而備製,其係使用惰性Ar氣體爲一濺射氣體,於4 kW之高電壓功率源的功率及15 seem (每分鐘之標準立 方公分)。所形成之下保護層具有7 5 nm之厚度。 於下保護層上,包含由下列組成分子式所表示之材料 的記錄層係使用由下列組成分子式所表示之濺射靶而被彤 成: Ο 3 X G ε y ( S b 2 T ^ ] - 2) 1 - X - y 其中X,y,及z爲如下所示之原子比率: X = 0.038 y 二 0.030 Z— 0.815 -26- (23) 1249160 記錄層係藉由D C磁電管濺射而被形成’其係使用具 有當作濺射氣體之Ar氣體的GaGeSbTe合金靶,於20 sccm之流入物及400 W之濺射功率。所形成之記錄層具 有1 6 n m之厚度。 上保護層被形成於記錄層上,其係使用如下保護層之 相同材料。i 8 nm厚之上保護層係藉由RF磁電管濺射而 被形成,其係使用Ar氣體於1.5 kW之濺射功率。 一 Si膜被形成至4 nm之厚度於上保護層上以避免 Ag之硫化。材料Si具有9 9.9 9 %之純度。Si膜係藉由DC 磁電管濺射而被形成,如同於記錄中,以0.5 kW之濺射 功率。 一 A g反射層係藉由D C磁電管濺射而被形成至1 4 0 11 m之厚度於S i層上,其係使用一具有9 9.9 9 %或更多之 純度的靶。DC磁電管濺射被執行於Ar氣體之流入物而進 入2 〇 s c c m之濺射室及3 k W之濺射功率。 如上備製之五個薄膜係使用一種光譜橢圓偏光計而被 光學地測量。薄膜係使周一種薄片饋送濺射裝置而被形 成。該裝置被設定以致其薄膜層未被暴露至空氣於其形成 期間,以避免化學反應,諸如記錄層之氧化或氣體之吸 收。 覆盖層係使用巾售用於光碟之塗敷材料(U V可硬化 樹脂 SD 318’ 其可得自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he·, japan )而被形成於反射層上。一塗敷材料之膜係藉 -27- 1249160 (24) 由旋塗而被塗敷且藉由以UV燈照射而被硬化。所形成的 覆蓋層具有厚度8/zm於媒體之內圓周及14// m於其外圓 周。 如上備製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光碟)在濺射後係於 冷卻狀況且整個於非晶相。記錄層因而被初始化,藉由照 射及掃瞄以一高功率雷射光束於900 mW之功率。雷射裝 置之物鏡被調整以致其雷射光束被聚集於光學資訊記錄媒 體之記錄層附近而成爲橢圓狀。橢圓狀聚集光束具有符合 掃瞄方向(亦即,碟片之圓周方向)之次要軸。光束具有 //m之次要軸及90//m之主要軸,當光束之邊緣被界定 爲其中光束具有峰値強度之Ι/e2倍的強度之位置處,其 中e係自然演算法之基。整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係藉由螺 旋地以雷射光束掃瞄於2 m/s之掃瞄速度。螺旋之節距, 亦即,每旋轉之徑向上的偏移,被設定於45 A m以致其 --區域被掃瞄以雷射光束兩次。 初始化光碟係滿足Orange Book Part III中所指明之 機械性質及未記錄傳信性質的未記錄CD-RW。 資訊被記錄且複寫於如上備製之光碟,而其記錄傳信 性質係使用一種光碟測試器DDU- 1 00 0 (商標名,可得自 Pulstec Industrial Co.5 Ltd.,Japan)而被評估。測試器之 光學拾訊頭具有0.50之NA、7 8 9 nm之;I、及35 mW之 最大放射功率。於此裝置中,受測光碟之旋轉數可局達 6000rpm,其係相應於CD媒體中之30X速。 圖4中所示之一記錄策略被使用,其中脈衝發射週期 -28- 1249160 (25) 被設定於nT/m,其中m爲脈衝之數目;而nT爲待記錄 標記之參考計時週期。記錄策略之參數係如下。圖形中之 符號“Τ”具有與Tw相同之意義。
Tmp=l .0T Tmp’ = l .6T Tdl=0.5T Td2=0T ο =0. 1 25T 掃瞄速度:28.8 m/s (相應於CD媒體中之24X速) 爹考計時週期T=9.64ns 記錄功率P w,P e,及p b被設定如下。
P w = 3 3 m W P e = 1 1 m W P b = 0.5 m W 依據EFM中之規則的型態被記錄爲資訊。 藉由直接複寫之記錄程序被重複高達總數]0 0 0次。 於此程序期間,光碟之記錄信號係使用相同裝置而被評估 於ΠΤ調變因數、3T標記抖動、及3T空間抖動,以相應 於CD媒體中之IX速的1 .2 m/s之掃瞄速度。這些參數被 指明於CD-RW之標準規格中如下: Π T調變因數·· 〇 · 5 5至0.7 〇 抖動:3 5 n s或更小 其結果被顯示於圖5中,指示其光碟產生滿足從1至 1 〇〇〇重複記錄循環之標準規格的良好結果。 -29- 1249160 (26) 型態被記錄且接受評估之相同光碟的傳信性質係由上 述程序所決定,除了其記錄策略之參數及記錄功率Pw,Pe, 及Pb被改變如下。
T m p = 0.5 T T m p ’ = 0 · 8 T Tdl=0.5 丁 Td2 = 0T (5 =0. 125T
掃瞄速度:9.6 m/s (相應於CD媒體中之8X速) 參考計時週期T = 28.9 ns P w = 3 0 m W P e = 1 0 m W P b - 0.5 m W 其結果被顯示於圖6中,指示其光碟產生滿足從1至 1 〇 〇 〇重複記錄循環之標準規格的良好結杲。
如上之相同光碟被保持於 8 (TC及8 5 %之相對濕度 300小時,而記錄中之3T抖動被決定並發現爲35 ns或更 小,指示其光碟具有足夠的儲存可靠度。 因此,所備製之CD-RW碟片能夠直接複寫於8X至 2 4X速度且具有足夠的儲存可靠度。 比較範例]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並初始化一光碟,除了其用 於記錄層之材料具有下列原子比率。 X = 0.029 -30- 1249160 (27) y = 0.039 0.820 光碟招致記錄前之再生信號上的雜訊。一型態係藉由 範例1之程序而被記錄於光碟上以2 8 . 8 m/s之掃瞄速度且 其性質被評估。第一記錄循環中之抖動超過3 5 ns,其係 超出規格的。此可能係因爲 Ge之量超過 Ga之量 (x<y ),旦記錄層具有過高的結晶化溫度而因此無法形 成一均勻的結晶相。 比較範例2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並初始化一光碟,除了其用 於記錄層之材料具有下列原子比率。 〇.〇16 y 二 0·〇49 ζ- 0.793 所備製之光碟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初始化,除了 其掃瞄速度被設定於4·0 m/s。 一刑轉被記錄於光碟上’且其傳丨3性負係錯由範例] 之程序而被決定,除了其記錄策略之參數及記錄功率Pw, P e 5及P b被改變如下。
T m p 二 1 · 0 T T m ρ,< 1 . 6 Τ Td 1 二 〇·5Τ Td2-〇T >31 - 1249160 (28) 5 =0·125Τ
掃目苗速度:28.8 m/s (相應於CD媒體中之24Χ速) 參考計時週期τ = 9.64 ns P w = 3 0 m W P e = 1 〇 m W P b = 〇 . 5 m W 於第一記錄循環中,光碟顯示20 ns之3T空間抖動 及1 9 ns之3 T標記抖動。然而,於第二記錄(複寫) 時,光碟顯示約42 ns之標記抖動,而因此確認其資訊無 法被複寫於光碟上,以一相應於C D媒體中之2 4 X速的速 度。 範例2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一光碟,除了其具有下列組 成分子式之材料被用於記錄層之形成的濺射靶。 [G a >: G e y ( S b z T e 1. z) 1 - X -) ] ] . w n w 其中 0.03 8 y = 0.030 0.8 1 5 0.〇2 所備製之光碟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初始化,除了 -32- 1249160 (29) 其掃瞄速度被設定於2.5 m/s。 一型態被記錄於初始化的光碟上,且其傳信性質係由 範例之程序所決定。圖7及8個別顯示以2 8.8 m/s之掃瞄 速度及以9.6 m/s之掃瞄速度的結果。如圖形中所示,光 碟具有良好的結果於兩速度下,指示其將Μη加入記錄層 確保了更高掃瞄速度下之記錄的良好性質。 範例3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一光碟,除了其一包含 Zr02 ( 11 % by mole ) 、Ti02 ( 20 % by mole )、及 Y2〇3 ( 3% by mole )之氧化物層被形成於下保護層與記 錄層之間。氧化物層係藉由RF磁電管濺射所形成,如同 下保護層。 所備製之光碟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初始化,除了 其掃瞄速度被設定於2 · 5 m/s。記錄前之光碟的再生信號 上之雜訊被決定且被發現爲實質上等於依據範例1之光碟 的雜訊。一型態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記錄於光碟上以 288 Μ ;之掃瞄速度,且其傳信性質被決定。光碟具有減 小的抖動於23 ns之第一記錄時。 此等結果證實其光碟可藉由形成一鄰近記錄層之氧化 物層而被初始化以較高的掃瞄速度。 比較範例3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一光碟’除了其用於記錄層 -33- 1249160 (30) 之材料具有下列原子比率。 X = 0.072 y= 0.029 z- 0.7 9 0 . (x+y=0.101) · 所備製之光碟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初始化,除了 其掃瞄速度被設定於2.0 m/s。 初化之先碟具有0.14之低反射率(在記錄之前) 且並未滿足從0 · 1 5至0 · 2 5之標準規格。 一型態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記錄於光碟上以2 8.8 m/s之掃瞄速度,且其性質被評估。第二記錄循環中之抖 動超過5 0 ns,顯示其光碟無法具有令人滿意的性質。 此可能係因爲X與y之總數(x + y )超過〇·丨,而記錄 層因此具有過高的吸收係數並具有減小的反射率,且光碟 無法具有另人滿意的複寫抖動。 比較範例4 藉自3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竝初始化一光碟,除了其用 於記錄層之材料具有下列原子比率。 X = 0.048 y - 0.031 z — 0.863 一型態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記錄於光碟上以28.8 m/s之掃猫速度’且其性質被評估。結果,光碟具有〇42 -34- 1249160 (31) 之1 1 T調變因數,顯示其光碟無法具有足夠的再生信號振 幅。 範例4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並初始化一光碟,除了其初 始化被執行於以下條件。
初始化功率: 9 0 0 m W 掃瞄速度:3.0 m/s 每一旋轉之徑向的偏移:2 0 // m 一型態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記錄於光碟上以2 8 · 8 m/s之掃瞄速度,且光碟之傳信性質被決定。在十個複寫 循環後Z抖動爲3 0 n s。相反地,在記錄前之再生信號顯 不其由晶體之精細結構所造成的雜訊,而第一記錄循環中 之先碟的j斗動爲3 2 n s ’其係局於依據範例1至3之光 碟。 比較範例5 藉由範例1之程序以備製一光碟,除了其具有下列組 成分子式之:in GeSbTe被使用爲記錄層之材料,亦即,範 例中之材料的G a被取代以In。
InxGey(SbzTei.z)i.x.y 其中X,?,及Z之原子比率係如下。 -35 - 1249160 (32) x = 0.035 y- 0.02 z= 0.802 一型態係藉由範例1之程序而被記錄於如上備製之光 碟上一次,且已記錄光碟被保持於8 0 °c之溫度及8 5 %之 相對濕度3 00小時。光碟在環境測試前顯示23 ns之抖動 但是在測試後顯示42 ns之顯著惡化的抖動。 相同的光碟接受兩記錄循環,亦即,一複寫程序,藉 由範例1之程序以28.8 m/s之掃瞄速度,並顯示45 ns之 抖動,其係顯著地超出規格。 這些結果顯示其使用In以取代Ga無法確保令人滿意 的.儲存可靠度及複寫性質。 本發明可產生下列優點。資訊可藉由直接複寫而被記 錄以良好的性質於9.6至3 3.6 m/s之掃瞄速度,其係相應 於CD-RW媒體之8X至24X速,而已記錄資訊可具有令 人滿意的儲存壽命。記錄層之結晶化溫度可被減少,而記 錄層可被結晶化於照射以一高功率雷射光束時。因此,可 獲得具有低雜訊、高信號雜訊比及均勻反射率之再生信 號。資訊可被記錄、抹除及/或再寫入以一適當的掃瞄速 度。記錄可被輕易地冷卻於資訊之記錄及/或再寫入時, 由於反射層之增加的熱傳導性。記錄可因而被轉換爲非晶 相,即使當無足夠的能量被供應至媒體於記錄以20 m/s 或更多之高掃瞄速度時。因此,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可具有 良好的記錄敏感度,即使於高速記錄時。藉由配置一氧化 -36- 1249160 (33) 物膜層鄰近記錄層,則記錄層之結晶化可被進一步加速。 局功率雷射先束之猫速度被最佳化,且足夠的能量可被 供應至用於記錄層之材料以變得更爲均勻而具有較少的光 學各向異性,並減少再生信號中之雜訊。此外,本發明提 供一用以形成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層的縣射靶並提供 一種用以記錄資訊於本發明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的適當 方法。 雖然本發明已參考其目前被視爲最佳的實施例而被描 述,但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揭露之實施例。枏反 地,本發明應涵蓋包含於後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 內之各種而被描述,但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揭露之 實施例。相反地,本發明應涵蓋包含於後附申請專利範圍 之精神及範圍內之各種及同等的配置。下列申請專利範圍 之範圍應被當作最寬廣的解讀以包含所有此等修改及同等 結構與功能。 【圖式簡單說明】 圖I係一槪略橫斷面圖,其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的範例; 圖2A及2B各爲施加具有調變強度之光的技術之範 例的示圖,其中圖2 A槪略地說明待記錄之非晶標記的範 例,而圖2 B顯示用於記錄之一照射型態(記錄策略)的 範例; 圖3係一圖形,其顯示用以減少脈衝數之示範策略; -37- 1249160 (34) 圖4係一圖形,其顯示用於評估一依據範例1之光學 資訊記錄媒體的記錄送信性質之記錄策略; 圖5係一圖形,其顯示以2 8 . 8 m/s之掃瞄速度量測的 範例1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的性質; 圖6係一圖形,其顯示以9.6 m/s之掃瞄速度量測的 範例1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的性質; 圖7係一圖形,其顯示以2 8 . 8 m/s之掃瞄速度量測的 範例2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的性質;及 圖8係一圖形,其顯示以9.6 m/s之掃瞄速度量測的 範例2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的性質。 主要元彳牛對照表 , 1透明基底 2下保護層 3記錄層 4上保護層 5 反射層 復盈層 -38-

Claims (1)

  1. ι_"丨ι· ιι ι «γ*λ«»···»ιιι· ........ _ ................. _____|丨_"丨_",_rt 抑鮮^ 一 (1) 拾、申請專利範圍 第92 1 30959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 民國94年10月14日修正 1 · 一種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包含: 一透明基底; 一記錄層,其係配置於透明基底上;及 一反射層,其係配置於記錄層上, # 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能夠執行至少記錄、抹除及再寫 入資訊之一 ’藉由以聚集光照射及掃瞄而藉此形成及/或 抹除記錄層上之記錄標記, 其中記錄層包含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各 主要包含以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的Ga,Ge,Sb,及 Te : GaxGey(SbzTei.z)1„x.y 其中χ,y,及z各代表小於〗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0.02 ^ X ^ 0.06 0.01 ^ 0.06 0.80^ 0.86 x ^ y χ + y $ 0 . 1。 &Μβ〇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原子比率滿足下列條件: 0.8 15^ ζ ^ 0.86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於記錄層中各主要包含Ga,Ge,Sb,及Te的至少合金與金 屬間化合物之一的含量最好是90原子百分比或更多。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各主要包含Ga,Ge,Sb及Te的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 之一進一步包含至少選自其原子比率從0.01至0.04之Ag D y,M g,Μ η,S e,及S η所組成的族群之一。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各主要包含Ga,Ge,Sb及Te的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 之一進一步包含其原子比率從0.01至0.04的 Μη。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記錄層具有l〇nm至25 nm之厚度。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係 具有至少記錄、抹除及再寫入程序之一的預格式化掃瞄速 度,且其中預格式化掃瞄速度係從9.6 m/s至33.6 m/s。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反射層包含至少Ag與一包含95% by mole或更多Ag的 合金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中 反射層具有800n m至3000 η m之厚度。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進 1249160 (3) 一步包含一鄰近至少記錄層之一側的氧化物層,氧化物層 主要包含至少一氧化物且具有1 nm至5 nm之厚度。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 中氧化物層主要包含至少選自其包括 ai2o3、Si02、 Ti02、Zr02、Υ2〇3、及 ZnO 的族群之一。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進 一步包含至少一具有5 nm至50 nm之厚度的保護層。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其 可經歷藉由以一具有5 00 mW或更多之功率損耗的雷射光 束照射於1 m/s至2.5 m/s之掃瞄速度的初始化。 14·一種用於製造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濺射靶’其包 含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各主要包含以下列分 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的Ga,Ge,Sb,及Te : G a χ G ey(SbzT e】- z)】 - x- y 其中x,y,及z各代表小於l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0.02 ^ X ^ 0.06 0.0 1^ y ^ 0.06 0.80 ^ 0.86 X ^ y X + y $ 0· 1 〇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濺射靶,其中各主要包 -3 - 9!2_60 (4) 含Ga,Ge,Sb,及Te的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的含 量最好是90原子百分比或更多。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濺射靶,其中各主要包 含Ga,Ge,Sb及Te的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進一 步包含其原子比率從0.01至0.03的 Μη。 1 7 . —種用以初始化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之方法,其包 含以一具有500 mW或更多之功率損耗的雷射光束照射及 掃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於1至2.5 m/s之掃瞄速度而藉此 初始化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其中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包含: 一透明基底; 一記錄層,其係配置於透明基底上;及 一反射層,其係配置於記錄層上, 其中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能夠執行至少記錄、抹除及 再寫入資訊之一,藉由以聚集光照射及掃瞄而藉此形成及 /或抹除記錄層上之記錄標記,及 其中記錄層包含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各 主要包含以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的Ga,Ge,Sb,及 Te : GaxGey(SbzTei.z)j.x.y 其中x,y,及z各代表小於1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下列條件: -4- 般梢60 (5) 0.02^ 0.06 0.01^ y ^ 0.06 0.80^ 0.86 x ^ y χ + y S 〇· l。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用以初始化光學資訊記 錄媒體之方法,其中雷射光束具有900 mW或更多的功率 損耗。 1 9 · 一種用以記錄於一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上之方法, 其包含以一雷射光束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 其中光學資訊記錄媒體包含: 一透明基底; 一記錄層,其係配置於透明基底之一側上;及 一反射層,其係配置於記錄層上, 其中該光學資訊記錄媒體能夠執行至少記錄、抹除及 再寫入資訊之一,藉由以聚集光照射及掃瞄而藉此形成及 /或抹除記錄層上之記錄標記,及 其中記錄層包含至少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之一,其各 主要包含以下列分子式所表示之組成比的G a,G e,S b,及 T e : GaxGey(SbzTe】.z)】_x-y 其中x,y,及z各代表小於】之正實數的原子比率並滿足 81249160 (6) 下列條件: 0.02^ X ^ 0.06 0.01 ^ y ^ 0.06 0.80^ 0.86 X ^ y x + y ^ 0.1
    其中記錄標記係藉由交替地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記錄 媒體以一具有Pw之強度的脈衝與一具有pb之強度的脈 衝而被形成, 其中具有Pw之強度的脈衝之數目m滿足下列條件之 一 ·_η = 2ηι (當η爲偶數時)、及n = 2m+l (當η爲奇數 時),其中m係一等於η或更小的自然數而η係一自然 數,假設其一記錄標記長度係由nTw表示,其中Tw係一 參考計時週期,
    其中記錄標記係藉由照射及掃瞄光學資訊記錄媒體以 其具有Pe之一恆定強度的光而被抹除,及 其中Pw, Pe,及Pb滿足下列條件: Pw>Pe>Pb 〇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用以記錄於一光學資訊 記錄媒體上之方法,其中η及m係滿足下列條件: n = m+l,當掃瞄速度爲22·4 m/s或更小且Tw爲14.4 ns 或更大時。 -6 -
TW092130959A 2002-11-06 2003-11-05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recording thereon TWI24916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22306 200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4166A TW200414166A (en) 2004-08-01
TWI249160B true TWI249160B (en) 2006-02-11

Family

ID=3210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30959A TWI249160B (en) 2002-11-06 2003-11-05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recording thereon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51516B2 (zh)
EP (1) EP1418575B1 (zh)
DE (1) DE60302126T2 (zh)
ES (1) ES2251662T3 (zh)
TW (1) TWI2491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31625D1 (de) * 2002-09-13 2010-04-22 Ricoh Kk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JP2004310887A (ja) * 2003-04-04 2004-11-04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なら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647241B2 (ja) * 2003-08-04 2011-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原盤の製造方法、光記録媒体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及び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EP1515315B1 (en) 2003-08-26 2007-07-25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program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KR100730978B1 (ko) * 2004-02-05 2007-06-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상변화형 정보 기록 매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스퍼터링 타겟 및 상변화형 정보 기록 매체의 기록 재생 방법 및 광기록 장치
JP4382646B2 (ja) * 2004-05-17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494400B2 (ja) * 2004-06-09 2010-06-30 日鉱金属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922673A (zh) * 2004-11-10 2007-0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US7715293B2 (en) * 2005-03-16 2010-05-11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to the same
TWI326075B (en) 2005-04-01 2010-06-11 Ricoh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JP3895354B2 (ja) * 2005-05-26 2007-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20070047411A1 (en) * 2005-08-30 2007-03-01 Manuel Rivera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media compliance
TW200727287A (en) * 2006-01-05 2007-07-16 Prodisc Technology Inc Optical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FR2896794B1 (fr) * 2006-01-27 2008-11-28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preventif d'une surface optique exposee a un flux laser
JP2008097799A (ja) * 2006-09-14 2008-04-24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CN101354899B (zh) * 2007-07-23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碟机参数的收集装置和方法
US11728449B2 (en) * 2019-12-03 2023-08-15 Applied Materials, Inc. Copper, indium, gallium, selenium (CIGS) films with improved quantum efficienc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9368B1 (en) * 1995-03-31 2001-11-20 Ricoh Company, Ltd. Sputtering target,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target,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sputtering target, and method of forming recording layer for th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5732062A (en) * 1995-10-16 1998-03-24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H1173692A (ja) * 1997-06-27 1999-03-16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SG72852A1 (en) * 1997-08-15 2000-05-23 Ricoh Kk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3302919B2 (ja) * 1997-11-27 2002-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の初期化方法及び初期化装置
GB2336463B (en) * 1998-04-16 2000-07-05 Ricoh Kk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for a rewritable phase-chang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0137928A (ja) * 1998-10-30 2000-05-16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方法
US6352753B2 (en) * 1998-11-10 2002-03-05 Toray Industries, Inc.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0195112A (ja) * 1998-12-24 2000-07-14 Ricoh Co Ltd 相変化型情報記録媒体の初期化方法
EP1936612B1 (en) * 1999-05-19 2009-09-02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Recording at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JP2000339751A (ja) * 1999-06-01 2000-12-08 Ricoh Co Ltd 相変化形光記録媒体
JP2000348378A (ja) * 1999-06-04 2000-12-15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該光記録媒体を使用した記録方法
US6406771B1 (en) * 1999-10-29 2002-06-18 Toray Industries, Inc.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US6632583B2 (en) * 1999-12-07 2003-10-14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JP3839213B2 (ja) * 2000-02-08 2006-11-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相変化型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989665B2 (ja) * 2000-03-03 2007-10-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情報記録媒体
US6592958B2 (en) * 2000-05-25 2003-07-15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sputtering target for fabricat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US6886177B2 (en) * 2000-08-14 2005-04-26 Ricoh Company, Ltd. Phase-change typ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3034081A (ja) * 2000-09-14 2003-02-04 Ricoh Co Ltd 相変化型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2096560A (ja) * 2000-09-22 2002-04-02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EP1467352B1 (en) * 2000-09-28 2008-01-09 Ricoh Company, Ltd. Phase change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TW565835B (en) * 2001-01-10 2003-12-11 Ricoh Kk Phase chang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EP1229530A3 (en) * 2001-02-01 2006-10-18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2237096A (ja) * 2001-02-09 2002-08-23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JP2002347349A (ja) * 2001-03-21 2002-12-04 Ricoh Co Ltd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及び光記録媒体
TWI242765B (en) * 2001-04-06 2005-11-01 Ricoh Kk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recording medium
JP2002331758A (ja) * 2001-05-11 2002-11-19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3305955A (ja) * 2001-05-21 2003-10-28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及び記録方法
US7027382B2 (en) * 2001-06-26 2006-04-11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lation between reflection layer and pit lengths
JP4234913B2 (ja) * 2001-07-02 2009-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3091871A (ja) * 2001-09-18 2003-03-28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3091867A (ja) * 2001-09-18 2003-03-28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JP4357144B2 (ja) * 2001-09-21 2009-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媒体用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JP2003211849A (ja) * 2002-01-25 2003-07-30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JP4083442B2 (ja) * 2002-02-25 2008-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57077A (ja) * 2002-03-05 2003-09-12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
CN1290106C (zh) * 2002-03-07 2006-12-13 株式会社理光 光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JP4382646B2 (ja) * 2004-05-17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4166A (en) 2004-08-01
US7351516B2 (en) 2008-04-01
ES2251662T3 (es) 2006-05-01
US20040115559A1 (en) 2004-06-17
EP1418575B1 (en) 2005-11-02
DE60302126D1 (de) 2005-12-08
EP1418575A1 (en) 2004-05-12
DE60302126T2 (de)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9160B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cess for recording thereon
CN1355526A (zh) 光记录媒体
JP2004319033A (ja) 光記録媒体
JP2004291582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JP2007080463A (ja) 多層相変化型光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方法
JP2004322556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US20050265214A1 (en) Optical storage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TWI312509B (zh)
JP2004296056A (ja) 光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記録媒体
TWI289723B (en) Phase-chang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er
TWI277074B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5071516A (ja) 光記録ディスクへ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光記録ディスクへのデータ記録装置
JP4248327B2 (ja) 相変化型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4206851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JP2005537156A (ja) 書き換え可能な光学データ記憶媒体及びこのような媒体の使用
JP2007026632A (ja)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方法
US7715293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to the same
JP2006228378A (ja) 情報記録方法と光記録媒体
TWI277961B (en) Optical storage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4311011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この媒体を用いた情報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5071515A (ja) 光記録ディスクへ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光記録ディスクへのデータ記録装置
JP3881215B2 (ja) 光情報記録方法
JP2007080390A (ja) 多層相変化型光記録媒体とその記録方法
JP2004276583A (ja) 光記録媒体とその初期化方法
JP2005243213A (ja) 光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