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9869B -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9869B
TW539869B TW090128134A TW90128134A TW539869B TW 539869 B TW539869 B TW 539869B TW 090128134 A TW090128134 A TW 090128134A TW 90128134 A TW90128134 A TW 90128134A TW 539869 B TW539869 B TW 5398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objective lens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8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ji Honda
Kiyono Ikenaka
Original Assignee
Konishiroku Photo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shiroku Photo Ind filed Critical Konishiroku Photo In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9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98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11B7/1275Two or more laser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Numerical aperture control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Ο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v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及光學拾像 裝置;關於一種例如在資訊記錄密度不同之光資訊記錄媒 體可進行資訊記錄及/或資訊再生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 鏡及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及其光學拾像裝置。 (習知技術) 近年來,隨著短波長紅色半導體雷射實用化,以與習 知之光碟亦即光資訊記錄媒體之C D相同大小,能得到更 大容量化的高密度光碟之DVD之開發進行著。在將此種 光碟等作爲媒體的光資訊記錄再生裝置之光學系中,爲了 得到記錄信號之高密化,被要求減小物鏡聚光在記錄媒體 上的光點。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此地,在市場中,存有記錄密度不同之各種光碟, 惟對於各光碟,要購買可進行資訊之記錄及/或再生的專 用之資訊記錄再生裝置成爲使用者最大之負擔。如此,例 如對於DVD使用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的光學系’而具 備對於C D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之光學拾像裝置的資訊 記錄再生裝置被開發著。 在此種光學拾像裝置中,對於DVD,將平行光入射 在物鏡,即可將光點光聚光在記錄面,另一方面,對於入 射平行光即從透明基板厚度相差會產生像差之C D ’則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539869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 射發散光,並將適當之光點光能聚光在其記錄面。 又,由於在DVD與CD中所需數値口徑不同,因此 也進行使用將此調整的分色鏡。分色鏡係對於DVD要進 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的波長光束,具有能不遮光地通過的 功能,另一方面,對於C D要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的波 長光束,具有遮光成C D所需之數値口徑的功能。不必設 此種分色鏡,而能對於資訊記錄密度不同之光資訊記錄媒 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則在成本上較理想。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對於不同之資訊記錄密 度的光資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資訊之記錄及/或再生(以下 ,也簡稱爲記錄再生)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及光學拾 像裝置。 (解決課題所用之手段) 記載(1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屬於具有: 射出波長λ 1之光束的第1光源,及射出波長λ 2 ( λ 1 ^ λ 2 )之光束的第2光源,及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 媒體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 的光束,經由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 資訊記錄面上,同時對於與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在資 訊之記錄密度不同的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 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經由上述第 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所用之 至少包含物鏡的聚光光學系統,及用以受光來自上述第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y---«-----I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539869 Δ7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 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反射光或透過光的光檢測器的光 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其特徵爲: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上述物鏡之至少一面之光學面係設有未具備衍射構造 的中央領域,及鄰接於上述中央領域而具備衍射構造的周 邊領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將使用上述第1光源而對於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 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 口徑作爲NA1;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 成的光點作爲第1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 該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 含該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 衍射光(m係除了 0以外之整數);將使用上述第2光源 而對於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 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口徑作爲N A 2 ( N A 2 < N A 1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所形成的 光點作爲第2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上 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含該 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η次衍射 光(η係除了 〇以外之整數)時, 上述中央領域係大約相當於上述數値口徑ΝΑ.2內之 光束所通過的領域; 對於上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1光點內的光 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光量較 少,且上述m次衍射光與上述η次衍射光係滿足m = η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6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9869 A7 B7_ 五、發明説明(4) 關係。 亦即,通過上述衍射構造之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到 達藉由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的光點內時,通過 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係數値口徑N A較大之故,因而光束 徑係變小。依照記載於(1 )之物鏡,對於上述m次衍射 光之光束到達第1光點內之光量,減少上述η次衍射光之 光束到達第2光點內之光量,則將上述波長λ 1之光束入 射於物鏡時光點徑變小,由此,對於高記錄密度之光資訊 記錄媒體可進行記錄或再生。另一方面,將上述波長;I 2 (λ 2 > λ 1 )之光束入射於物鏡時光束徑變大,由此, 對於低記錄密度之光資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記錄或再生。特 別是,在進行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或再生時所 需要之上述第2光點的光點徑實質上沒有影響(光束徑不 會成爲過小的程度)地,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上述n次 衍射光之光束的光量較少較理想,又,包含上述η次衍射 光之光束的比上述數値口徑N A 1更外側的所有光束,實 質上不會變更該光點徑之大小之程度地,到達上述第2光 點內之光量較少而較理想。 又,能滿足次數m = η之關係的衍射構造係包含光軸 之斷面形狀成爲接近鋸齒狀之形狀,也可將光軸方向之段 差形成較小之故,因而具有依車床之金屬模加工較容易之 優點。又’使用此種衍射構造,就不必使用分色鏡,而對 於資訊記錄密度不同之光資訊記錄媒體,可分別適當地進 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又,在本案專利說明書中指「大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訂------^_w}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7- 539869 A 7 B7 五、發明説明(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相當」,係兩者領域不一定完全地一致,而在不超越發明 之效果之範圍(在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記錄或再 生時的光點徑沒有實質上影響的程度),而具些許大小之 關係也可以之意思。m、η之整數係當然包含具正負記號 之數者。又,在上述中央領域並未具備衍射構造之故,與 具備衍射構造之情形相比較,以簡單構成即可提高入射於 該構造之光的利用效率。專利說明書中,衍射光之次數爲 正係指衍射之效果具有將光束朝光軸方向之聚焦功率之意 思。 記載於(2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衍射 構造包含光軸之面的斷面形狀呈鋸齒狀之故,因而可極力 抑制減少上述物鏡之透過率。又,與凹凸之矩形狀的斷面 形狀時相比較,如上述地,也可容易地進行加工物鏡成形 時之金屬模時之製造。 記載於(3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鋸齒 狀衍射構造爲其段差部分與光軸呈大約平行之故,因而可 更抑制減少上述物鏡之透過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4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衍射 構造爲在上述波長λ 1被閃耀化之故,因而對於波長λ 1 之光束,可極提高在該衍射構造的光利用效率。亦即,對 於波長λ 1之光束,在藉由上述周邊領域之衍射構造所發 生的衍射光中,可將特定次數的衍射光之效率比其他次數 的衍射光之效率更高。 ^ 記載於(5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由上述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8-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光源入射光束之際,對於藉由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上述 衍射光之全光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量爲9 0 %以上, 爲其特徵者。 對於來自第2光源之光束若存在複數藉由上述衍射構 造所發生的衍射光之次數,則在所有次數之衍射光中,很 難不會發生到達第2光點內而能減小光點徑的光束,或是 在聚焦誤差信號發生成爲誤動作之原因之雜訊的光束。如 此,對於藉由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之全光量,η 次光之光量作成9 0 %以上,而可減少η次以外的衍射光 之光量,而可將對於光點或聚焦誤差信號有不良影響的光 束之發生,容易成爲無妨礙程度地減少。 記載於(6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中央 領域爲非球面形狀之折射面之故,因而可提高光之利用效 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7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至少 一個光學面爲上述中央領域與上述周邊領域所構成之故, 因而可將光學面由兩個領域所形成的簡單之構成,而可容 易地製造。 記載於(8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由上述第 2光源所射出之光束’爲使用比由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 光束更大的發散角入射於物鏡’爲其特徵者。 例如,對於如D V D與C D之透明基板厚度不同的光 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若使用對於薄透 明基板厚度之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D V D )球面像差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9-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修正之光束,對於較厚透明基板厚度之第2光資訊記錄媒 體(C D )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則球面像差會成爲修 正過剩。對於此種現象,若增大入射於上述物鏡的光束之 發散角,即可將球面像差回到修正不足側。亦即,對於 CD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比對於DVD進行資訊之 記錄或再生將所入射之光射的發散角增大,即可適當地修 正球面像差。又,在本案專利說明書中,所謂發散角,係 指入射在上述物鏡的光源側之面的來自光軸之高度相同位 置的光線,對於光軸具有發散角之意思。 記載於(9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從入射於 上述物鏡的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爲對於光軸大略 平行,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1 0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從上述 第2光源所射出之光束,爲橫倍率m2成爲一 1/2 0 < m2 <- 1/1 0地入射於上述物鏡,爲其特徵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1 1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η 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比通過形成第2光點的上述中央領 域之光束靠近物鏡側與光軸相交,爲其特徵者。 藉由衍射之效果而具有聚焦之功率,則可減小依上述 物鏡之折射的聚焦功率之故,因而可減小起因於折射率之 溫度變化的波面像差的球面像差之變化。又,起因於波長 變化的波面像差的球面像差之變化係衍射具有聚焦功率時 ,則與起因於折射率之溫度變化的變化形成相反記號之故 ,因而可減輕依溫度變化的波面像差之球面像差成分的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0-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8)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化。η次衍射光在比通過形成第2光點的中央領域之光束 靠近物鏡側相交,則衍射之聚焦功率變大,可將波面像差 之球面像差成分的溫度變化形成更小。特別是,發散光入 射在物鏡時,則與η次衍射光通過形成第2光點之中央領 域的光束相比較,若在此物鏡較遠側與光軸相交,則成爲 很難增大衍射之聚焦功率之故,因而能在物鏡側相交之較 理想。 記載於(1 2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所定數 値口徑ΝΑ 1內之光束所通過的上述周邊領域之上述衍射 構造係具有衍射輪帶;上述衍射輪帶之數係5以上2 0以 下,爲其特徵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物鏡之徑已決定時,若區數較多,則區之寬度變窄, 藉由金屬模之加工或成形所產生之衍射區形狀的所謂模具 損耗之影響變大,而成爲最大衍射光量的次數的衍射光率 變小。由此,對於波長λ 1之光束,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 的光束之透過率相比較,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m次衍射光 之透過率變小,而依衍射控像法之效果使得光點徑變大。 又,若區數變少,則衍射效果變小。因此,所定數値口徑 N A 1內之光束所通過之上述周邊領域的衍射構造之衍射 區數爲5以上2 0以下較理想。 記載於(1 3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n 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 束隔著5 //m以上之位置與光軸相交,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1 4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從上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9)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2光源所射出,且藉由上述周邊領域的上述衍射構造之 母非球面所折射之光束中,通過上述中央領域與上述周邊 領域之境界的光束,係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而在通過上 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光束隔著5// m以上之位置與光軸 相交,爲其特徵者。 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且通過上述周邊領域之光束與 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與光軸相交位置過近時,則產 生由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的第2光點的光點徑 變大等之不良影響。因此,對於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之 光束,在通過上述周邊領域之光束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 光束,分別與光軸相交之位置隔著5 // m以上較理想。 記載於(1 5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在上述 η次衍射光與上述m次衍射光中,滿足n=m = + 1之關 係,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1 6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數 値口徑NA2爲滿足0.45<NA2<0·6之關係, 爲其特徵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1 7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數 値口徑NA2爲滿足0·45<NA2<0.5之關係, 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1 8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波 長λΐ滿足640nm<Al< 680nm之關係,上述 波長λ2滿足750nm<A2<810nm之關係,爲 其特徵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539869 A7 B7_ 五、發明説明(〇 記載於(1 9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第 1光資訊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1與上述第2光資 訊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2,滿足t 1 < t 2之關 係,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2 0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第 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厚度t 1 = 0 · 6mm ;上 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t 2 = 1 · 2mm,爲 其特徵者。 記載於(2 1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從上述 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中,上述第m次衍射光之透過率, 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透過率之相差爲5%以內, 爲其特徵者。 m次衍射光之透過率與上述中央領域之透過率相比較 較小時,依衍射控像法之效果,光點係變大。欲成爲所定 數値口徑之光點徑,則m次衍射光之透過率與通過上述中 央領域的光束之透過率之相差在5%以內較理想。又,在 本案專利說明書內,所謂透過率係指對於入射於物鏡的光 束之光量的所出射的光束之光量的比率之意思。 記載(2 2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屬於具有: 射出波長λ 1之光束的第1光源,及射出波長λ 2 ( λ 1 # λ 2 )之光束的第2光源,及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 媒體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 的光束,經由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 資訊記錄面上,同時對於與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在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I- mm—aj i_l m ΛΜΜΛΊ HI m In m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3-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訊之記錄密度不同的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 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經由上述第 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所用之 至少包含物鏡的聚光光學系統,及用以受光來自上述第1 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反射光或透過光的光檢測器的光 學拾像裝置,其特徵爲: 上述物鏡之至少一面之光學面係設有未具備衍射構造 的中央領域,及鄰接於上述中央領域而具備衍射構造的周 邊領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將使用上述第1光源而對於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 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 口徑作爲N A 1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 成的光點作爲第1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 該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 含該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 衍射光(m係除了 〇以外之整數);將使用上述第2光源 而對於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 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口徑作爲N A 2 ( N A 2 < N A 1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所形成的 光點作爲第2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上 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含該 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η次衍射 光(η係除3 0以外之整數)時, 上述中央領域係大約相當於上述數値口徑N A 2內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14-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Ο 光束所通過的領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對於上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1光點內的光 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光量較 少,且上述m次衍射光與上述η次衍射光係滿足m = η之 關係。 亦即,通過上述衍射構造之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到 達藉由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的光點內時,通過 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係數値口徑ΝΑ較大之故,因而光束 徑係變小。依照記載於(2 2 )之光學拾像裝置,對於上 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第1光點內之光量,減少上述η 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第2光點內之光量,則將上述波長λ 1之光束入射於物鏡時光點徑變小,由此,對於高記錄密 .度之光資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記錄或再生。另一方面,將上 述波長λ2 (λ2>λ1)之光束入射於物鏡時光束徑變 大,由此,對於低記錄密度之光資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記錄 或再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又,能滿足次數m = η之關係的衍射構造係包含光軸 之斷面形狀成爲接近鋸齒狀之形狀,也可將光軸方向之段 差形成較小之故,因而具有依車床之金屬模加工較容易之 優點。又,使用此種衍射構造,就不必使用分色鏡,而對 於資訊記錄密度不同之光資訊記錄媒體,可分別適當地進 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 記載於(2 3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物鏡之上述 衍射構造包含光軸之面的斷面形狀呈鋸齒狀’爲其特徵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公釐) -15-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θ 〇 記載於(2 4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物鏡之上述 居齒狀衍射構造爲其段差部分與光軸呈大略平行’爲其特 徵者。 記載於(2 5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物鏡之上述 衍射構造爲上述波長λ 1被閃耀化,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2 6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由上述第2光源 入射光束之際,對於藉由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上述衍射光 之全光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量爲9 0%以上,爲其特 徵者。 記載於(2 7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物鏡之上述 中央領域爲非球面形狀之折射面,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2 8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物鏡之上述 至少一個光學面爲上述中央領域與上述周邊領域所構成, 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2 9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由上述第2光源 所射出之光束,爲使用比由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更 大的發散角入射於物鏡,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3 0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來自入射於上述 物鏡的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爲對於光軸大略平行 ,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3 1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從上述第2光源 所射出之光束,爲橫倍率m2成爲—1/2 0 < m2 < — 1/1 0地入射於上述物鏡,爲其特徵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 II ·-1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記載於(3 2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η次衍射光 之光束,爲在比通過形成第2光點的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 靠近物鏡側與光軸相交,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3 3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在上述物鏡中, 所定數値口徑ΝΑ 1內之光束所通過的上述周邊領域之上 述衍射構造係具有衍射輪帶;上述衍射輪帶之數係5以上 20以下,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3 4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η次衍射光 之光束,爲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隔著5 //m以上之位置與光軸相交,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3 5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從上述第2光源 所射出,且藉由上述周邊領域的上述衍射構造之母非球面 .所折射之光束中,通過上述中央領域與上述周邊領域之境 界的光束,係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而在通過上述物鏡之 上述中央領域光束隔著5 //m以上之位置與光軸相交,爲 其特徵者。 記載於(3 6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在上述η次衍射 光與上述m次衍射光中,滿足n=m=+ 1之關係,爲其 特徵者。 記載於(3 7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數値□徑 NA2爲滿足0·45<NA2<0·6之關係,爲其特 徵者。 記載於(3 8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數値口徑 NA2爲滿足0·45<NA2<〇·5之關係,爲其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m· HI «ιϋ in In' —ϋ II —ϋ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7- 539869 Α7 Β7 五、發明説明(θ 徵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記載於(3 9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波長λ 1滿 足64〇nm<Al<68〇nm之關係’上述波長λ2 滿足7 5 0 nm< λ 2 < 8 1 0 nm之關係’爲其特徵者 〇 記載於(4 0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第1光資訊 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1與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 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2 ’滿足t 1< t 2之關係’爲其 特徵者。 記載於(4 1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第1光資訊 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厚度t1=〇·6mm;上述第2光 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t 2 = 1 · 2mm,爲其特徵者 〇 記載於(4 2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從上述第1光源 所射出之光束中,上述第m次衍射光之透過率,與通過上 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透過率之相差爲5%以內,爲其特徵 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4 3 )的物鏡,係適用於記載於申請專利範 圍第2 2項的光學拾像裝置較理想。 記載於(4 4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屬於至 少在一個透鏡面具備:未具有衍射構造之中央領域,及具 有衍射構造之周邊領域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其特徵 爲·· 入射依波長λ 1之第1雷射光的行光束時,通過上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8- 539869 A7 一 B7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中央領域的光束之波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成分成爲最小之位 置的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的光點作爲第1光 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上述衍射構造所發 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含該0次衍射光)中 ,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衍射光(m係除了 0’ 以外之整數); 入射依波長λ 2 ( λ 2尹λ 1 )之第2雷射光的平行 光束時,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波面像差的球面像差 成分成爲最小之位置的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 的光點作爲第2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 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含 該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η次衍 射光(η係除了 0以外之整數); 對於上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1光點內的光 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光量較 少,且上述m次衍射光與上述η次衍射光係滿足m = η之 關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亦即,通過上述衍射構造之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到 達藉由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的光點內時,通過 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係數値口徑ΝΑ較大之故’因而光束 徑係變小。依照記載於(4 4 )之物鏡,對於上述m次衍 射光之光束到達第1光點內之光量,減少上述η次衍射光 之光束到達第2光點內之光量,則將上述波長I 1之光束 入射於物鏡時光點徑變小,由此’對於高記錄密度之光資 1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9- 539869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記錄或再生。另一方面,將上述波長λ 2 (λ2>λ1)之光束入射於物鏡時光束徑變大,由此 ,對於低記錄密度之光資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記錄或再生。 特別是,在進行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記錄或再生時 所需要之上述第2光點的光點徑實質上沒有影響(光束徑 不會成爲過小的程度)地,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上述η 次衍射光之光束的光量較少較理想。 又,能滿足次數m = η之關係的衍射構造係包含光軸 之斷面形狀成爲接近鋸齒狀之形狀,也可將光軸方向之段 差形成較小之故,因而具有依車床之金屬模加工較容易之 優點。又,在上述中央領域未具有衍射構造之故,因而與 具有衍射構造之情形相比較,以簡單之構成可提高入射於 .該構造之光的利用效率。 記載於(4 5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衍 射構造包含光軸之面的斷面形狀呈鋸齒狀,爲其特徵者。 本申請專利範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2 )之發明同 樣之故,因而省略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4 6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鋸 齒狀衍射構造爲其段差部分與光軸呈大約平行,爲其特徵 者。本申請專利範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3 )之發 明同樣之故,因而省略說明。 記載於(4 7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衍 射構造爲在上述波長λ 1被閃耀化,爲其特徵者。本申請 專利範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4 )之發明同樣之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 -20-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1$ ,因而省略說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記載於(4 8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入射依 上述第2電射光的平行光束之際,對於藉由上述衍射構造 所發生上述衍射光之全光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量爲 9 0 %以上,爲其特徵者。本申請專利範圍第的發明之作 用效果係與(5 )之發明同樣之故,因而省略說明。 記載於(4 9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中 央領域爲非球面形狀之折射面,爲其特徵者。本申請專利 範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6 )之發明同樣之故,因 而省略說明。 記載於(5 0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至 少一個光學面爲上述中央領域與上述周邊領域所構成,爲 . 其特徵者。本申請專利範圍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7 ) 之發明同樣之故,因而省略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5 1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藉由上 述雷射光所入射的光束,入射有比平行光束發散所定之光 束時,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波面像差之球面像差成 分的絕對値,係比形成上述第2光點的光束之波面像差之 球面像差的絕對値成爲較小,爲其特徵者。本申請專利範 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8 )之發明同樣之故,因而 省略說明。 記載於(5 2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藉由上 述第1雷射光所入射之光束,若爲大約平行光束時,與入 射由此發散之光束或聚焦之光束時相比較,通過上述中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 -21 -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1$ 領域之光束,係波面像差之球面像差成分的絕對値成爲最 小,爲其特徵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記載於(5 3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第 2雷射光,爲橫倍率m2成爲一 1/2 0 <m2 < - 1/ 10地入射於上述物鏡,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5 4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η 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比通過形成第2光點的上述中央領 域之光束靠近物鏡側與光軸相交,爲其特徵者。本申請專 利範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1 1 )之發明同樣之故 ,因而省略說明。 記載於(5 5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所定數 値口徑N A 1內之光束所通過的上述周邊領域之上述衍射 構造係具有衍射輪帶;上述衍射輪帶之數係5以上2 0以 下,爲其特徵者。本申請專利範圍第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 與(1 2)之發明同樣之故,因而省略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記載於(5 6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η 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 束隔著5 // m以上之位置與光軸相交,爲其特徵者。本申 請專利範圍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1 3 )之發明同樣之 故,因而省略說明。 記載於(5 7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入射依 上述第2雷射光之平行光束之際,藉由上述周邊領域的上 述衍射構造之母非球面所折射的光束,係在通過上述物鏡 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隔著5 // m以上之位置與光軸相交 f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2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9869 A7 B7_ 五、發明説明(2() ,爲其特徵者。本申請專利範圍的發明之作用效果係與( 1 4 )之發明同樣之故,因而省略說明。 記載於(5 8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在上述 η次衍射光與上述m次衍射光中,滿足n=m = + 1之關 係,爲其特徵者。 記載於(5 9 )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上述波 長λΐ滿足640nm<;ll<680nm之關係,上述 波長入2滿足7 5〇11111<入2<8 1〇11111之關係,爲 其特徵者。 記載於(6 0 )的光學拾像裝置,其特徵爲具有:射 出第1雷射光的第1光源,及射出第2雷射光的第2光源 ,及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 將從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的上述第1雷射光,經由上述第 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同時 對於與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在資訊之記錄密度不同的 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述 第2光源所射出的上述雷射光,經由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 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所用之至少包含申請 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之物鏡的聚光光學系,及用以受光 來自上述第1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反射光或透過光的 光檢測器。 記載於(6 1 )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上述第1雷射光 之波長λΐ滿足640nm<680nm之關係;上述第 2雷射光之波長λ 2滿足7 5 0 nm< λ 2<8 1 O nm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3- 539869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2) 之關係;同時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爲DVD之光碟, 而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作爲CD之光碟,爲其特徵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〇 在本案專利說明書所使用之衍射構造,係指在例如透 鏡之光學元件之表面,設置凸紋,藉由衍射具有變更光線 之角度之作用形態(或是面)。作爲凸紋之形狀,係例如 在光學元件之表面,作爲以光軸爲中心之大約同心圓狀輪 帶所形成,而在包含光軸之平面觀看其斷面,則各輪帶係 形成如鋸齒之形狀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本案專利書中,物鏡係在狹義上指在光學拾像裝置 裝塡光資訊記錄媒體之狀態下,位於最接近光資訊記錄媒 體側之位置,具有與此相對向配置之聚光作用的透鏡者; 而在廣義上指與該透鏡一起,藉由主動器至少朝其光軸方 向可作動的透鏡群者。在此,此些透鏡群係指一枚以上之 透鏡者。因此,在本案專利說明書中,物鏡之光資訊記錄 媒體側的數値口徑N A係指從位於物鏡最接近光資訊記錄 媒體側之透鏡面出射於光資訊記錄媒體側之光束的數値口 徑N A者。又,在本案專利說明書中,對於光資訊記錄媒 體進行記錄或再生資訊時所需的所定數値口徑,係表示在 各該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規格所規定的數値口徑,或是對於 各該光資訊記錄媒體,對應於使用之光源波長,可得到爲 了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所需之光點徑之衍射界限性能之物鏡 的數値口徑。 在本案專利說明書中,作爲光資訊記錄媒體(光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2$ ’例如 CD — R、CR — RW、CR — Video、C D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R〇 Μ等之各種 CD、DVD — ROM、DVD — RAM 、DVD — R、DVD — RW、DVD + RW、DVD + Video等各種DVD、或是也包含MD等之碟狀之現在光資 訊記錄媒體及下一代之記錄媒體等,在很多光資訊記錄媒 體之資訊記錄面上存有透明基板。然而,提案透明基板之 厚度幾乎接近於零,或是也存在完全沒有透明基板。爲了 說明之方便上,本案專利說明書中有記載「經由透明基板 」,惟也包含該透明基板係厚度爲0,亦即也包含完全沒 有透明基板之情形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本案發明說明書中,資訊之記錄再生係指將資訊記 錄在如上述的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記錄面上,及再生被 記錄在資訊記錄面上之資訊。本發明的光學拾像裝置係使 用於僅進記錄或僅進行再生所用者也可以,或是使用進行 記錄或再生之雙方所用者也可以。又,使用於對於某一光 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記錄,而對於其他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 再生所用者也可以;或是使用於對於某一光資訊記錄媒體 進行記錄或再生,而對於其他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記錄或 再生所用者也可以。又,在此所謂再生,係也包含僅讀取 資訊者。 本發明之光學拾像裝置係可裝載於各種唱機或驅動器 、或是組裝此些的A V機器、個人電腦、其他之資訊終端 機等之聲音及/或像之記錄及/或再生裝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5 - 539869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2$ (發明之實施形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最適當實施形態。第1 Η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光學拾像裝置的槪略構成圖。 表示於第1圖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具有:第1光資訊記 錄媒體(在此爲DVD之光碟)之記錄再生用之第1光源 的第1半導體雷射1 1 1、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在此 爲CD之光碟)之記錄再生用之第2光源的第2半導體雷 射 1 1 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首先,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 生時’從第1半導體雷射1 1 1出射光束,所出射之光束 係透過分束鏡1 9 0,並透過偏光分束鏡1 2 0、準直管 1 3、1/4波長板1 4而成爲圓偏光之平行光束。該光 束係藉由光闌1 7被縮小,並藉物鏡2 0經由第1光資訊 記錄媒體200之透明基板210 (t 1 = 0 · 6mm) 被聚光在資訊記錄面2 2 0。又,第1光點係指藉由通過 物鏡2 0之中央領域而被形成在資訊記錄面2 2 0上的光 點。又,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 時,形成在資訊記錄面上之實際光點,係藉由通過中央領 域之光束及依周邊領域之衍射構造的+ 1次光束所形成。 在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記錄面2 2 0藉由資訊 位元經調變而反射的光束,係再透過物鏡2 0、光闌1 7 、1 / 4波長板1 4、準直管1 3、入射在偏光分束鏡 1 2 0,在該分束鏡被反射而藉由在柱面透鏡1 8 0給與 非點像差,之後入射至光檢測器3 0 0上,使用其輸出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6-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 號,得到被記錄在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2 0 0的資訊的讀 取信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又,檢測在光檢測器3 0 0上依光點之形狀位置變化 的光量變化,進行合焦檢測或磁軌檢測。二維主動器 1 5 0依據該檢測,藉由來自第1半導體雷射1 1 1之光 束,移動物鏡2 0俾將第1光點結像在第1光資訊記錄媒 體2 0 0之記錄面2 2 0上,同時移動物鏡2 0俾來自半 導體雷射111之光束結像在所定之磁軌。 對於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 從第2半導體雷射1 1 2出射光束,所出射之光束係在光 合成手段的分束鏡1 9 0被反射,與來自上述第1半導體 雷射1 1 1之光束同樣,經由係光分束鏡1 2 0、準直管 1 3、1 / 4波長板1 4、光闌1 7、物鏡2 0,通過其 中央領域之光束經由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2 0 0之透明基 板210 (t2 = l . 2mm),聚光在資訊記錄面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2 0上,形成第2光點。另一方面,如下述地通過物鏡 2 0之衍射構造D所形成的周邊領域之光束,係與第2光 點相比較成爲每一單位面積之光量較低之閃光。又,對於 如上述地藉由第1半導體雷射1 1 1的+ 1次衍射光之光 束到達第1光點所給與之光量,藉由第2半導體雷射 1 1 2的+ 1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第2光點內所給與之光 量係變少。在下述之物鏡之實施例中,前者之+ 1次衍射 光之光束係到達大約1 0 0 %,而後者之+ 1次衍射光係 實質上未到達。在此,+ 1次衍射光之光束係比通過形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_ -27-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2光點之中央領域的光束接近物鏡側,較理想爲相交在 隔5 //m以上之位置。又,通過準直管1 3之光束係成爲 發散光地決定第2半導體雷射1 1 2之位置。在此種情況 下,以橫倍率m 2比—1 / 2 0大、或比一 1 / 1 0小之 範圍內入射在物鏡較理想。 但是,半導體雷射1 1 2之雷射光中,在物鏡2 0之 周邊領域最接近中央領域,亦即通過此些境界之光束,係 在比通過物鏡2 0之中央領域之光束隔著5 //m以上之位 置上與光軸相交。又,對於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之記 錄再生時,形成在資訊記錄面上的實際光點,係實質上藉 由通過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 在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記錄面2 2 0藉由資訊 位元經調變而反射的光束,係再經由物鏡2 0、光闌1 7 、1/4波長板14、準直管13、偏光分束鏡120、 柱面透鏡1 8 0、入射至光檢測器3 0 0上,使用其輸出 信號,得到被記錄在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2 0 0之資訊的 讀取信號。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又,與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情況同樣,檢測在光檢 測器3 0 0上依光點之形狀變化,位置變化的光量變化, 進行合焦檢測或磁軌檢測,藉由二維主動器,爲了合焦, 跟踪,故移動物鏡2 0。 又,使用單元化半導體雷射1 1 1、半導體雷射 1 1 2之2波長半導體雷射的光學系統,或使用單元化半 導體雷射1 1 1、半導體雷射1 1 2,光檢測器之光源-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8- 539869 A7 B7___ 五、發明説明(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檢測器模組的光學拾像裝置也適用本發明之物鏡。也可適 用於其他熟悉技術者所眾知之具複數光源的光學拾像系統 。又,依周邊領域之衍射構造的衍射光內,將最大光量之 衍射光與下述之物鏡之實施例匹配,作成+ 1次衍射光, 惟除了 0次衍射光之外也可作成其他之衍射光。又,光檢 測器3 0 0係並不被限定於受光來自第1及第2光資訊記 錄媒體之反射光者,也可爲受光透過第1及第2光資訊記 錄媒體之透過光者。以下,說明適用於上述之本實施形態 的物鏡。首先,將模式地表示設置衍射構造的物鏡之上半 部先軸方向斷面的圖式表示於第2圖。第2圖之物鏡係對 於DVD與CD之雙方成爲可進行資訊之記錄再生。 第2圖之物鏡2 0之第1面S 1係相當於數値口徑 N A 1以下之中央領域呈折射非球面,而相當於數値口徑 ΝΑ 1以上NA 2以下之周邊領域具有複數鋸齒狀輪帶 r 1、r 2.......所構成的衍射構造D。又,鋸齒狀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指包括光軸之斷面形狀爲鋸齒狀之意思,藉由此種形狀即 可良好地維持光透過率。又,在本實施形態,係將其段差 部成爲與光軸平行之圓筒面,即可提高成形性且將光透過 率形成良好。衍射輪帶之數係5以上2 0以下較理想。 衍射面係以表示偏離衍射凸紋之巨大形狀的母非球面 ,及光路差函數來表示。光路差函數係表示對於基準波長 之衍射光藉由衍射面所附加之光路差,而光路差函數之數 値每變更m λ ( m係衍射次數)地設置衍射輪帶。 光路差函數Φ (h)係以下式表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Ϊ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29 -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2t φ (h) = b0 + b2x h2 + b4x h4 + b6x h6+......(mm) 式中,h :來自光軸之距離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b 〇 ' b 2、b 4、b 6 .......:光路差函數之 係數 又,非球面係以下式表示。 x = (h2/r)/( 1 + v^ (1 - (l+k)h2/r2)) + A0 + A2h2 + A4h4 + A6h6+..... 式中,AO、A2、A4、A6....... ··非球面係數 k :圓錐係數、 r :近軸曲率半徑、 η :折射率 將本實施例之透鏡資料表示於表1。式中d係面間隔 〔表1〕 波長λ (n m) 655 785 焦點距離f (m m) 3.05 3.07 倍率 0 -1/16.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相當於λ 1配置之ΝΑΟ · 6的S 1有效徑 43.66內之衍射輪帶數=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 -30 -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2备 面No R dl d2 nl n2 物點 〇〇 53.364 1(非球面) (下記) 1.72 1.72 1.5292 1.5254 2(非球面) -7.4933 1.71 1.53 3(覆蓋玻璃) 〇〇 0.60 1.20 1.5775 1.5706 4 〇〇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添加字1係表示λ 1 = 6 5 5 nm添加字2係表示;I 2 =7 8 5 n m 光路差取數之係數 1 · 449 (相當於λ2配置之ΝΑΟ · 45來自, 光軸之距離)S h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閃光化波長6 5 5 n m ) b2 = 3. 6039x10—3 b4 = - 2. 2324x10—3 b6 = 6 . 3457xl0—4 b8 = - 2. 2513x10 一 4 bl0 = 1.9017xl0_5 S 1面 hsi · 449 (相當於λ2配置之ΝΑΟ · 45,來 自光軸之距離)時 R = 1 · 8 9 3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 -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 K = - 1 . 6 8 1 3 A 〇 = 0 A4 = 2.2355xl0'2 A6=-6. 6092x10 —4 A8-~8.2995xl0'5 Α1〇 = 1· 4580x10— 4 A12 二-3 · 3081xl〇-5 Α14--2 . 0662x1 0 ~7 1 · 449 (相當於λ2配置之ΝΑΟ · 45,來自光 軸之距離)S h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R 二 2 • 0 4 2 8 K — — 3 • 0 9 3 2 X 1 0 -1 A 0 二 1 • 3 7 2 5 X 1 0 -2 A 4 1 • 5 8 3 6 X 1 0 -2 A 6 — — 7 • 4 3 0 3 X 1 0 一 A 8 — 1 • 3 3 7 8 X 1 0 -3 A 1 0 — — 2 • 0 3 5 8 X 10 A 1 2 = 2 • 1 2 1 6 X 1 0 一 A 1 4 二 5 2 1 4 3 X 1 0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的 A 4 2 • 2 6 3 0 X 1 0 —C ? A 6 — 1 • 0 1 3 4 X 1 0 -2 A 8 = 5 • 7 6 9 8 X 1 0 一 c i A 1 0 = — 2 • 4 3 2 7 X 1 0 - 3 A 1 2 5 • 3 0 2 9 X 1 0 -4 A 1 4 = — 4 • 6 6 7 3 X 1 0 ' 5 在本 實 施 例 中 , 如此衍射 構 造 D係 設 計成在 第 1 光 源 亦即在半 導 體 雷 射 1 1 1 之波 長 λ 1被 閃 耀化, 惟 來 白 第 1光源 之光束 5 來 白 第 2 光源 亦即來自 半 導體雷 射 1 1 2 之光束 5 在 + 1 次衍射光也成 爲 最 大光 量 (對於 全 次 數 的 衍射光 之 光 量 在 第 1 光 源爲 9 5 %以 上 ,而在 第 2 光 源 爲9 0 % 以 上 ) 〇 又 y 從 第1 光 源 所射出之光束 中 > 藉 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此衍射構造發生最大衍射光量之衍射次數(在此爲+ 1 次)的衍射光量之透過率,及通過中央領域的光束之透過 率之相差設計成在5 %以內。 第1光源之波長λ 1 = 6 5 5 nm時,焦點距離f = 3 . 0 5,像側數値口徑=0 · 6 (所需數値口徑N A 1 =0 · 6 )。但是,並不被限定於此者,波長λ 1能滿足 6 4 〇 nm< λ 1 <6 8 ◦ nm之關係的範圍較理想。 第2光源之波長A2 = 78 5 nm時,焦點距離f = 3 . 0 7,像側數値口徑=〇 · 4 5 (所需數値口徑 ΝΑ2=0·45)。但是,該數値口徑NA2雖不是、 〇 · 45,若在滿足0 · 45<ΝΑ2<0 · 6之關係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33- 539869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D 範圍較理想,又在滿足0.46<NA2<0·5之關係 之範圍更理想。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本實施例中,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亦即D V D的透 明基板之厚度t1=〇·6mm;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亦 即CD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2 = 1 · 2mm,滿足t 1< t 2之關係,惟t l = t 2也可適用本發明。 將該物鏡之斷面圖表示於第3圖(使用DVD時), 又表示於第4圖(使用CD時);將DVD時之其球面像 差圖表示於第5圖,又將CD時表示於第6圖。由第5圖 及第6圖可知,對於D V D,在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的 光源波長λ 1 ( 6 5 5 n m )之光束,藉由衍射構造D ( 第1圖)發生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係聚光於通過物鏡 之中央領域的光之焦點近旁,另一方面,對於CD,在光 源波長λ2 (785nm)之光束,藉由衍射構造D發生 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具有能閃耀化的球面像差,即可 使數値口徑實質上變小,藉此對於不同之半導體雷射可適 當地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又,衍射構造D係斷面具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鋸齒狀輪帶r 1、r 2.......,可有效地聚光光源波長 λ 1之光束。 (發明之效果) 依照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抑制低成本,也對於不同 光資訊記錄媒體可進行資訊之記錄及/或再生的光學拾像 裝置用之物鏡及光學拾像裝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4- 539869 A7 B7 五、發明説明(3$ 220 資訊記錄面 300 光檢測器 D 衍射構造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6-

Claims (1)

  1. 539869 气>年1月y°日修正墨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90 128 13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2年1月20日修正 1 · 一種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屬於具有: 射出波長λ 1之光束的第1光源,及射出波長;I 2 ( λ 1辛λ 2 )之光束的第2光源,及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 媒體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 的光束,經由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 資訊記錄面上,同時對於與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在資 訊之記錄密度不同的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 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經由上述第 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所用之 至少包含物鏡的聚光光學系統,及用以受光來自上述第1 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反射光或透過光的光檢測器的光 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其特徵爲: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述物鏡之至少一面之光學面係設有未具備衍射構造 的中央領域,及鄰接於上述中央領域而具備衍射構造的周 邊領域; 將使用上述第1光源而對於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 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 口徑作爲N A 1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 成的光點作爲第1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 該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 含該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BCD 539869 fz-年丨月’曰修正硬无嘴^ 六、申請專利範圍 衍射光(m係除了 〇以外之整數);將使用上述第2光源 而對於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 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口徑作爲N A 2 ( N A 2 < N A 1 )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所形成的 光點作爲第2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上 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〇次衍射光時,包含該 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n次衍射 光(η係除了 〇以外之整數)時; 上述中央領域係相當於上述數値口徑N A 2內之光束 所通過的領域; 對於Jh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1光點內的光 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光量較 少,且上述m次衍射光與上述η次衍射光係滿足m = η之 關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 物鏡,其中,上述衍射構造係包含光軸之面的斷面形狀呈 鋸齒狀者。 _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 物鏡,其中,上述鋸齒狀衍射構造係其段差部分與光軸呈 大約平行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 物鏡,其中,上述衍射構造係在上述波長λ 1被閃耀化者 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〇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va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9869 "F2年/月>°日 六、申請專利範圍 物鏡’其中’由上述第2光源入射光束之 述衍射構造所發生上述衍射光之全光量, 之光量爲9 〇%以上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 物鏡’其中’上述中央領域爲非球面形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 物鏡’其中,上述至少一個光學面爲上述 周邊領域所構成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 物鏡’其中’由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之光 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更大的發散角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光 物鏡’其中,從入射於上述物鏡的上述第 光束,爲對於光軸大略平行者。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述的光 物鏡,其中,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之光 修正 A8 B8 C8 D8 際,對於藉由上 上述η次衍射光 學拾像裝置用之 之折射面者。 學拾像裝置用之 中央領域與上述 學拾像裝置Μ之 束,爲使用比由 入射於物鏡者。 學拾像裝置用之 1光源所射出之 學拾像裝置用之 請 先 閱-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I裝 訂 束,爲橫倍率 m 2成爲一 1 / 2 0 < m 2 < - 1 / 1 0地入射於上述物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鏡者。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 之物鏡,其中,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 第2光點的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靠近物鏡 光學拾像裝置用 爲在比通過形成 側與光軸相交者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其中,所定數値口徑N A 1內之光束所通過的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 _ 3 - 539869 ABCD Y工年,月修正 κ、申請專利範圍 述W遂禍域z上述衍射構造係具有衍射輪帶;上述衍射輪 帶之數係5至2 0者。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其中’上述n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通過上述物 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隔著大於5 # ηι之位置與光軸相 交者。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其中’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且藉由上述周邊 領域的上述衍射構造之母非球面所折射之光束中,通過上 述中央領域與上述周邊領域之境界的光束,係從上述第2 光源射出,而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光束隔著大 於5 // m之位置與光軸相交者。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其中,在上述η次衍射光與上述m次衍射光中’ 滿足η二m = +. 1之關係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其中,上述數値口徑NA2爲滿足0·45< NA2<〇 ·6之關係者。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數値口徑N A 2爲滿足0 · 4 5 < N A 2 < 0 . 5之關係者。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其中,上述波長λ 1滿足6 4 0 n m < λ 1 < 6 8〇n m之關係,上述波長λ 2滿足7 5〇n m < λ 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4 - ^39869 」之年ϊ月曰修正鍾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 --— 〈8 1〇n m之關係者。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k 其中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 t 1 14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2, 滿足t 1 < t 2之關係者。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厚 度t 1二0 · 6 m m ;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 板 t 2 = 1 · 2 m m 者。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用 之物鏡’係從上述第i光源所射出之光束中,上述第m次 衍射光之透過率,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透過率之 相差爲5 %以內者。 2 2 · —種的光學拾像裝置,係屬於具有: 射出波長λ 1之光束的第1光源,及射出波長λ 2 ( λ 1 # λ 2 )之光束的第2光源,及對於第1光資訊記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媒體進行資訊的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 的光束’經由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 資訊記錄面上,同時對於與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在資 訊之記錄密度不同的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 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的光束,經由上述第 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所用之 至少包含物鏡的聚光光學系統,及用以受光來自上述第1 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反射光或透過光的光檢測器的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泥格(210Χ297公釐) AB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9869 六、申請專利範圍 學拾像裝置,其特徵爲: 上述物鏡之至少一面之光學面係設有未具備衍射構造 的中央領域,及鄰接於上述中央領域而具備衍射構造的周 邊領域; 將使用上述第1光源而對於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 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 口徑作爲N A 1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 成的光點作爲第1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 該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 含該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 衍射光(m係除了 0以外之整數);將使用上述第2光源 而對於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所 需的上述物鏡之像側的所定數値口徑作爲N A 2 ( N A 2 < N A 1 ),在此時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所形成的 光點作爲第2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上 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〇次衍射光時,包含該 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η次衍射 光(η係除3 0以外之整數)時·, 上述中央領域係相當於上述數値口徑N A 2內之光束 所通過的領域; 對於上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 1光點內的光 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光量較 少,且上述m次衍射光與上述η次衍射光係滿足m = η之 關係。 張尺度適用中國( 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瘦1
    539869 今乙年/月^日修正g8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物鏡之上述衍射構造包含光軸之面的斷面形 狀呈鋸齒狀者。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物鏡之上述居齒狀衍射構造爲其段差部分與 光軸呈大略平行者。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物鏡之上述衍射構造爲上述波長λ 1被閃耀 化者。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由上述第2光源入射光束之際,對於藉由上述衍射 構造所發生上述衍射光之全光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量 爲9 0 %以上者。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爲非球面形狀之折射面 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物鏡之上述至少一個光學面爲上述中央領域與 上述周邊領域所構成者。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由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之光束,爲使用比由上述第 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更大的發散角入射於物鏡者。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9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從入射於上述物鏡的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_ 7 - 539869 ABCD (^/ El 六、申請專利範圍 ,爲對於光軸大略平行者。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9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之光束,爲橫倍率m 2成 爲一 1 / 2 0 < m 2 < - 1 / 1 〇地入射於上述物鏡者。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比通過形成第2光 點的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靠近物鏡側與光軸相交者。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所定數値口徑N A 1內之光束所通過的上述周·邊 領域之上述衍射構造係具有衍射區;上述衍射區之數係5 至2〇者。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 述中央領域的光束隔著大於5 // m之位置與光軸相交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從上述第2光源所射出,且藉由上述周邊領域的述 衍射構造之母非球面所折射之光束中,通過上述中央領域 與上述周邊領域之境界的光束,係從上述第2光源射出, 而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光束隔著大於5 // m之 位置與光軸相交者。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在上述η次衍射光與上述m次衍射光中,滿足η = m二+ 1之關係者。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39869 Α8 Β8 C8 D8 修正/Μ 申請專利範圍 ’其中’上述數値口徑N A 2爲滿足〇 · 4 5 < N A 2 < Ο · 6之關係者。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數値口徑N A 2爲滿足〇 _ /丨5 < N A 2 < 〇 · 5之關係者。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波長λ 1滿足6 40 η m< λ 1 <6 8〇 n m之關係’上述波長;I 2滿足7 5〇n m < λ 2 < 8 1 0 n m之關係者。 4 Ο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1 與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的透明基板之厚度t 2,滿足 t 1 < t 2之關係者。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0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厚度t 1二 0 · 6 m m ;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t 2 = 1 · 2 m m 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從上述第1光源所射出之光束中,上述第m次衍 射光之透過率,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透過率之相 差爲5 %以內者。 4 3 . —種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其特徵爲:適用 於記載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的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Χ29*7公釐) 539869 AB1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4 4 · 一種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係屬於至少在 一個透鏡面具備:未具有衍射構造之中央領域,及具有衍 射構造之周邊領域的光學拾像裝置用之物鏡,其特徵爲: 入射依波長λ 1之第1雷射光的平行光束時,通過上 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波面像差的球面像差成分成爲最小之 位置的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成的光點作爲第1 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該上述衍射構造所 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含該0次衍射光) 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衍射光(m係除汀 0以外之整數); 入射依波長λ 2 ( λ 2古λ 1 )之第2雷射光的平行 光束時,通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之波面像差的球面像 差成分成爲最小之位置的將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所形 成的光點作爲第1光點;通過上述周邊領域的光束’藉由 該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的衍射光(發生0次衍射光時’包 含該0次衍射光)中,將最大衍射光量的衍射光作爲m次 衍射光(m係除了 0以外之整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對於上述m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1光點內的光 量,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到達上述第2光點內的光量較 少,且上述m次衍射光與上述η次衍射光係滿足m = η之 關係。 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衍射構造包含光軸之面的斷面形狀 呈鋸齒狀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襟準(CNS ) Α4規格(21〇Χ297公釐) -1〇- 539869 今2年f月日修?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鋸齒狀衍射構造爲其段差部分與光 軸呈大約平行者。 4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衍射構造爲在上述波長λ 1被閃耀 化者。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7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入射依上述第2電射光的平行光束之際 ’對於藉由上述衍射構造所發生上述衍射光之全光量,上 述η次衍射光之光量爲9 0 %以上者。 4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中央領域爲非球面形狀之折射面者 〇 5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至少一個光學面爲上述中央領域與 上述周邊領域所構成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藉由上述第二雷射光所入射的光束,入 射有比平行光束發散所定之光束時,通過上述中央領域的 光束之波面像差之球面像差成分的絕對値’係比形成上述 第2光點的光束之波面像差之球面像差的絕對値成爲較小 者。 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藉由上述第1雷射光所入射之光束,若 ___ ._;_ _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U _ 53986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爲大約平行光束時,與入射由此發散之光束或聚焦之光束 時相比較,通過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係波面像差之球面 像差成分的絕對値成爲最小者。 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第2雷射光,爲橫倍率m 2成爲-1 / 2 0 < m 2 < — 1 / 1 0地入射於上述物鏡者。 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比通過形 成第2光點的上述中央領域之光束靠近物鏡側與光軸相·交 者。 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所定數値口徑N A 1內之光束所通過的 上述周邊領域之上述衍射構造係具有衍射輪帶;上述衍射 輪帶之數係5至2 0者。 5 6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η次衍射光之光束,爲在通過上述 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隔著大於5 // m之位置與光軸 相交者。 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入射依上述第2雷射光之平行光束之際 ,藉由上述周邊領域的上述衍射構造之母非球面所折射的 光束,係在通過上述物鏡之上述中央領域的光束隔著大於 5 v m之位置與光軸相交者。 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〇χ297公釐) -12- —KB r—:- i ‘(請先即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1T 539869 Α8 Β8 C8 D8 MM月7°日修正/更壬六«Γ ^、申請專利範圍 用之物鏡,其中,在上述η次衍射光與上述m次衍射光中 ,滿足n = m = + 1之關係者。 請 先 讀 背 面 5 % 事 項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4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用之物鏡,其中,上述波長λ 1滿足6 4 0 n m < λ 1 < 6 8 0 n m之關係,上述波長λ 2滿足7 5 0 n m < λ 2 < 8 1 Ο n m之關係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Ο · —種光學拾像裝置,其特徵爲具有:射出第1 雷射光的第1光源,及射出第2雷射光的第2光源,及對 於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 述第1光源所射出的上述第1雷射光,經由上述第1光資 訊記錄媒體之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同時對於與 上述第1光資訊記錄媒體在資訊之記錄密度不同的第2光 資訊記錄媒體進行資訊之記錄或再生時,將從上述第2光 源所射出的上述雷射光,經由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 透明基板聚光於資訊記錄面上所用之至少包含申請專利範 圍第4 4項所述之物鏡的聚光光學系,及用以受光來自上 述第1及第2光資訊記錄媒體之反射光或透過光的光檢測 器。 6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0項所述的光學拾像裝置 ,其中,上述第1雷射光之波長λ 1滿足6 4 0 n m < 6 8 0 n m之關係;上述第2雷射光之波長λ 2滿足 7 5 0 n m < λ 2 < 8 1 0 n m之關係;同時上述第1光 資訊記錄媒體爲D V D之光碟,而上述第2光資訊記錄媒 體爲C D之光碟者。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90128134A 2000-11-14 2001-11-13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TW53986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47132A JP4716239B2 (ja) 2000-11-14 2000-11-14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の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9869B true TW539869B (en) 2003-07-01

Family

ID=1882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8134A TW539869B (en) 2000-11-14 2001-11-13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728172B2 (zh)
EP (1) EP1205926A3 (zh)
JP (1) JP4716239B2 (zh)
KR (1) KR100802845B1 (zh)
CN (1) CN1203346C (zh)
AU (1) AU2002212742A1 (zh)
CA (1) CA2427411A1 (zh)
MX (1) MXPA03003831A (zh)
TW (1) TW539869B (zh)
WO (1) WO200204130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1419B1 (en) 1998-03-31 2002-08-27 Lsi Logic Corporation Encapsulated-metal vertical-interdigitated capacitor and damascen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2342969A (ja) * 2001-05-16 2002-11-29 Konica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の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3344759A (ja) * 2002-05-30 2003-12-0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光記録媒体用対物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411884B2 (en) * 2002-08-21 2008-08-12 Hoya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 with objective lens having diffraction structure
JP4223340B2 (ja) * 2003-06-30 2009-02-12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用対物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868932B2 (ja) * 2003-07-10 2007-01-17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系、光ヘッド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369480B2 (en) * 2004-04-22 2008-05-0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element
JP2006024327A (ja) * 2004-07-09 2006-01-26 Nidec Sankyo Corp 対物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ヘッド装置
KR20090035514A (ko) * 2006-07-14 2009-04-09 코니카 미놀타 옵토 인코포레이티드 광 픽업 장치, 대물 광학 소자 및 광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WO2008117587A1 (ja) * 2007-03-28 2008-10-0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の光学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8305493A (ja) * 2007-06-07 2008-12-18 Canon Inc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8490632B (zh) * 2018-03-12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6362A (en) * 1995-11-02 1999-10-12 Konica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for use i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258760C (zh) * 1996-09-27 2006-06-0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波长选择性衍射光栅
JP3775011B2 (ja) * 1997-09-09 2006-05-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827860B2 (ja) * 1998-03-31 2006-09-2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689266B2 (ja) * 1998-06-26 2005-08-3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用対物レンズ
EP0996120B1 (en) 1998-10-23 2007-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pickup compatible with a digital versatile disk and a recordable compact disk using a holographic ring lens
KR100604788B1 (ko) 1998-10-23 2006-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호환형 광픽업장치
JP3794229B2 (ja) * 1999-01-22 2006-07-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こ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を備えた記録再生装置、情報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対物レンズ
DE60034829T2 (de) * 1999-01-22 2008-01-3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Hachioji Optische Abtastvorrichtung zur Informationsaufzeichnung und Informationswiedergabe
JP2000260049A (ja) * 1999-03-08 2000-09-22 Asahi Optical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光学系
TW490589B (en) 2000-05-24 2002-06-11 Konishiroku Photo I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and/or record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3346C (zh) 2005-05-25
JP4716239B2 (ja) 2011-07-06
US6728172B2 (en) 2004-04-27
WO2002041308A3 (en) 2003-03-27
KR20020037691A (ko) 2002-05-22
WO2002041308A2 (en) 2002-05-23
CA2427411A1 (en) 2002-05-23
CN1353318A (zh) 2002-06-12
KR100802845B1 (ko) 2008-02-12
MXPA03003831A (es) 2004-10-15
EP1205926A3 (en) 2003-02-12
US20020089764A1 (en) 2002-07-11
AU2002212742A1 (en) 2002-05-27
JP2002150595A (ja) 2002-05-24
EP1205926A2 (en) 2002-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61473B (en) Objective lens, light converging optical system,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TW490589B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objective lens,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and/or record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131366B2 (ja) 対物レンズ、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US7327663B2 (en) Recording reproducing optical system, objective lens, and aberration correcting optical element
TW539869B (en)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JP3531024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及び/又は再生用光学系及び対物レンズ
US20050122597A1 (en) Optical head devic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KR100647299B1 (ko) 대물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픽업장치
JP2005038585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集光光学系及び光学素子
US7440382B2 (en) Objective optical element with multiple diffractive surfaces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TW200302466A (en)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JP2005158089A (ja) 光ディスク用の対物レンズとそれを用いた光ヘッド装置
JPH0917010A (ja) 二重焦点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451152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用光学系
EP1465170A2 (en) Converging optical system of optical pickup device
JP4958022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803410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の対物レンズ、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3944919B2 (ja) 二重焦点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7122828A (ja) 回折面を有する光学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TW477901B (e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optical element,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method
JPH10199023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集光光学系、対物レンズ、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253106A (ja) 対物光学素子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644891B2 (ja) 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H09120027A (ja) 多重焦点レンズ、光ヘッド装置及び光学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050069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用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