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0369B -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OI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OI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0369B
TW530369B TW090123881A TW90123881A TW530369B TW 530369 B TW530369 B TW 530369B TW 090123881 A TW090123881 A TW 090123881A TW 90123881 A TW90123881 A TW 90123881A TW 530369 B TW530369 B TW 5303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emiconductor device
insulating film
substrat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3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ya Kobayashi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0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03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0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the substrate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body o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SOI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being an insul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530369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背景 1.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揭示一種具有S 01結構之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 方法。 相關技術之說明 本發明半導體裝置之晶片基體結構沒有特別限制。然 而’本發明應用在所謂的S 01 (在絕緣體上之砂晶), 其是最普遍之結構。S 01結構是使用諸如氧離子之離子 植入之SIΜ 0 X (植入氧來分離法)法及搭接砂基體法的 技術來形成。例如,如第1Α圖所示之晶片1 10,在所形 成結構中,絕緣膜303及單晶半導體層302次序地形成 在通常由矽所製成之支架基體301上。 使用具有SOI結構之基體的半導體裝置(在下文中稱 爲SOI半導體裝置),較佳地用於需要有高崩潰電壓之 應用。在SOI半導體裝置中’晶片通常以導電黏著劑來 安裝在封裝之島(island)上,而在晶片上之外部連接電極 是藉由使用導線搭接(wire bonding)法來個別地連接到預 定外部端(external terminals)。島連接到任何外部端,其 在多數情形中爲接地端。本情形中,支架基體(support subtirate)可經由該島來連接到地。 在S 01半導體裝置中,安裝(m 〇 u n t i n g )方法組裝方法 g者如在板子上之晶片(chip-on-board)〔其係使用覆晶(flip chip)〕(下文稱爲COB法)或膠帶載體封裝(下文稱 爲TCP法)法之晶片在基板法使用於在更高密度安裝法 530369 五、發明説明(2 ) 。本情形中,如第1 A及第1 B圖所示,在晶片1 1 〇之單 晶片半導體層302上所提供的外部連接電極(未圖示) 及所要安裝導線基體70之導電配線71或TCP之內引線 80,相互地經由凸接點20 1來連接。因此,問題是施加 電位到支架基體301是困難的。 如果該支架基體是在浮動電位中時,則在支架基體中 之電位變動會對元件之操作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臨 限電位。結果,元件之操作餘裕度(coperation margin)減 小。而且,在日本專利第2654268號、日本專利公報申 請案(JP-A -平成8- 1 5 3 7 8 1號)或日本專利公報申請案 (JP-A-平成8-236752號)中所述,元件之崩潰電壓視 支架基體之電位而定。因此,如果支架基體之電位在半 導體元件操作期間變動,則元件之崩潰電壓減小,使得 有發生錯誤作業之可能性。 至於防止支架基體在浮動狀態之方法,例如,日本專 利公報申請案(JP-A-平成6-244239號)(下文中稱爲 習用實例1 )發表一種SOI半導體裝置之實例,其中電 位可自元件側之表面來施加到支架基體。第2圖是習用 實例1中所述半導體裝置之剖面圖示。參照第2圖,習 用實例1中所述半導體裝置之半導體層703以中介層絕 緣膜702來和半導體基體701絕緣。然而,導體710提 供在凹入部709之側壁上來延伸到半導體基體701,使 得在半導體基體701及周邊部703b之間形成短路。如 此,和周邊部703b相同之電位施加到半導體基體701。 -4- 530369 五、發明説明(3 ) 電位經由和元件形成區域相同之配線基體(未圖示)的 凸接點707來施加到周邊部703b。即,電位自半導體層 7 03 (有該元件形成於其上)的表面側來施加到半導體 基體。 而且,日本專利公報申請案(JP-A-平成2-54554號) (下文稱爲習用實例2 )發表出一種結構,其中半導體 裝置使用SOI基體來製造,而且以埋置(embedded)絕緣 膜來分離成元件。在習用實例2中,導電基體使用做爲 構成S 01結構之絕緣膜的下層。第3圖是習用實例2中 所示半導體之主要部份的剖面圖示。參照第3圖,習用 實例2中所述半導體裝置具有一種結構,其中絕緣層 8 02及導電半導體層803次序地搭接到導電基體801上 。元件本體804形成在半導體層803內。元件分離槽溝 8 05提供來接觸在其底部處之絕緣膜802及來包圍元件 本體804。元件分離槽溝805充塡有由絕緣物或多矽晶 所製成之充塡材料。充塡材料814中包含由p -型多矽晶 層所製造材料之導電充塡材料85 1,其係自元件分離槽 溝8 05之表面到達絕緣膜802。開口 821是形成在絕緣 膜802內來連接導電充塡材料851及導電基體801。在 習用實例2之半導體裝置中,導電基體8〇丨及充塡材料 8 14的表面上所提供電極807以充塡材料851來連接。 如此,導電基體8 01可使用做爲導電材料。因此,可降 低表面配線線路之擁擠狀況。 在習用實例1之半導體裝置中,用於元件分離區域槽 530369 五、發明説明(4 ) 溝之形成及用於基體接點之凹人槽溝的形成單獨地實施 而做爲不同的加工過程。因此,必需在SOI結構之不同 位置處蝕刻及去除半導體層703兩次◦結果,所產生的 問題是製造過程變長。而且,所設計結構使得用於施加 電位到支架基體之、凸接點電極707及支架基體701之連 接路徑必需通過半導體層之周邊部703b。如此,另一問 題在於路徑中之電阻減小受到限制。 而且,在製造習用實例2之半導體裝置的方法中,第 一槽溝做爲元件分離之槽溝及具有大於第一槽溝寬度之 第二槽溝是同時形成。而且,在第二槽溝之底部内的絕 緣膜802是被蝕刻,使得開口 82 1形成以到達所對應支 架基體801之導電基體。在本情形中,多層膜(其中有 多矽晶膜、氮化物膜及氧化物膜所積疊)是被需要,使 得不會蝕刻其他區域。而且,所形成導電充塡材料85 1 以植入摻雜物諸如硼到絕緣多矽晶內來連接電極807及 導電基體80 1。如此,在電阻之降低有極限。 當然日本專利公報申請案(JP-A-平成1 1 - 1 35794號) 發表下述半導體裝置。在本參考文件中,半導體裝置具 有CMOS結構,其中提供第一導電型及第二導電型之一 對補償型式M0S電晶體。電晶體相互絕緣及分離,且 形成在SOI基體上。在SOI結構中,第一導電型之第一 及第二基體經由所埋置氧化物膜而相互一體地接合。第 二導電型之電晶體形成具有LM0S (側向M0S )結構, 而第一導電型之電晶體形成具有LDM0S (側向雙重-擴 -6- 530369 五、發明説明(5 ) 散MOS)結構。 而且,日本專利公報申請案第2000-3 1 266號(P2000-3 1 266 A)發表下述之半導體裝置。在本參考文件中,半 導體裝置具有錐形開口且寬度大於在半導體基體上之底 部。絕緣材料埋置在開口內,且槽溝分離膜提供在元件 之間用於絕緣及分離。在開口之內側及半導體基體之表 面間的錐形角度是等於或小於88度。絕緣材料是使用 低壓CVD法來成長之NSG。 發明之槪述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具有諸如SOI結構之SOI 結構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支架基體及晶片表面上所形成 外部連接電極經由低電阻之路徑來相互連接;以及其製 造方法。 在本發明之架構中,半導體裝置包括:導電半導基體 ,經由第一絕緣膜來積疊在及搭接到導電支架基體上; 分離槽溝,其使得其中形成至少一所期望元件之裝置形 成區域和半導體基體、分離槽溝及其中沒有存在半導體 基體之基體接點區域來分離。半導體裝置進一步包括: 第二絕緣膜,其充塡分離槽溝及覆蓋基體接點區域之表 面;外部連接電極,形成在半導體基體上;及支架基體 連接部,其通過在基體接點區域內之第一絕緣膜及第二 絕緣膜,來連接外部連接電極及支架基體。 在此,外部連接電極可經由在半導體基體上之第三絕 緣膜來形成。在本情形,第三絕緣膜可完全和第二絕緣 -7- 530369 五、發明説明(6 ) 膜相同。 而且’支架基體連接區段(connection section)可包括 :導電膜’其連接至外部連接電極且覆蓋住第二絕緣膜 :及接點區段,其通過第一絕緣膜及第二絕緣膜而到達 基體接點區域內之支架基體。在本情形中,可期望地, 導電膜包含具有鋁做爲主材料之金屬膜。 而且’接點區段(contact section)可由單一接點來形成 。在本情形中,該單一接點可包括在接點孔之側壁上所 形成耐高溫金屬膜用於接點,及導電膜充塡其中形成耐 高溫膜之接點孔。 而且,單一接點可包括:多加之導電膜,其覆蓋用於 接點之接點孔的側壁;耐高溫金屬膜,形成在接點孔側 壁上之多加導電膜上;及導電膜,充塡其中形成耐高溫 金屬膜之接點孔。 而且,接點區段可包括配置成陣列之多數接點插頭 (contact plug)。在本情形中,多數接點插頭可由鎢來形 成。 在本發明另一架構中,製造半導體裝置之方法包含下 列步驟:(a)在晶片上之導電性半導體基體的裝置形成區 域內形成至少一所期望元件;(b)形成通過半導體基體到 第一絕緣膜之槽溝;(c)在半導體基體上形成第二絕緣膜 來充塡槽溝及覆蓋基體接點區域之側壁;(d)形成用於元 件之元件接點孔來通過該第二絕緣膜;(e)在基體孔區域 內形成接點孔區域來通過第一及第二絕緣膜而到達支架 530369 五、發明説明(7 ) 基體;(f)以導電材料來充塡元件接點孔;(g)以第二導電 材料來充塡接點孔區段;(h)形成所連接到接點孔區段之 導電膜;及(i)形成所連接到導電膜之外部電接電極。 在此,該(d)形成步驟及(e)形成步驟可同時實施。 而且’虽(d)形成步驟包括第一曝光步驟,且(e)形成 步驟包括第二曝光步驟時,則第一曝光步驟及第二曝光 步驟可個別地實施。在本情形中,除了第一曝光步驟及 第二曝光步驟之外,(d)形成步驟及(e)形成步驟可同時 實施。 而且,(f)充塡步驟及(g)充塡步驟可同時實施。 而且,(e)形成步驟可包括在基體孔區域內形成單·接 點孔之步驟。在本情形中,(g)充塡步驟及(h)形成步驟 可同時實施。 而且,(e)形成步驟可包括在基體孔區域內形成以陣列 來配置之多數接點孔的步驟。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A圖是習用SOI半導體裝置之COB安裝狀態的槪 略圖示; 第1B圖是習用SOI半導體裝置之TCP組裝狀況的槪 略圖示; 第2圖是習用SOI半導體裝置實例之剖面圖示,其中 電位可自元件之表面來施加到支架基體; 第3圖是習用S 01半導體裝置實例2之主要部份的剖 面圖示; •9- 530369 五、發明説明(8 ) 第4圖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匱品 片結構實例的剖面圖示; 弟5圖是本發明半導體裝置之晶片的槪略平面圖示; 第6圖是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晶片另一結構實例 沿著第5圖的A - A '線所取槪略剖面圖示; 第7 A及7 B圖是在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晶片修改 例沿著第5圖A-A'剖面的槪略剖面圖示; 第8圖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製造方 法的槪略流程圖示; 第9圖是第8圖步驟之詳細流程圖示;
第10A圖至第10E圖、第ha圖至第11E圖及第12A 圖至第1 2 D圖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製造方法中,況 著第5圖A-B線主要部份之半導體裝置的槪略剖面圖示 y 第13圖是晶圓之槪略平面圖示; 第1 4圖是用於多層配線結構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 置製造方法修改例的槪略流程圖示; 第1 5圖是第1 4圖中多層配線結構形成步驟之詳細流 程圖示; 第16A圖至第16D圖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造 半導體裝置方法沿著第5圖A_B部份的剖面圖示; 第1 7圖疋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 方法中製:is單層配線結構的製造過程槪略流程圖示; 第18A及第18B圖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半導體 -10- 530369 五、發明説明(9 ) 裝置主要部份沿著接著步驟中第5圖A_B線的槪略剖面 圖示; 第19圖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 方法中接點步驟的詳細流程圖不; 第20圖是第三實施例半導體裝置之主要部丨分沿著第5 圖A-B部份之槪略剖面圖示; 第21圖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 方法的流程圖不,及 第22A至第22D圖、第23A圖至第23C圖及第24A 圖至第24D圖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中半 導體裝置之剖面圖示。 較佳眚施例之說明 在下文中,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將參照附圖在下文中 詳細說明。 第4圖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晶片 1 1 0的橫剖面圖示。第5圖是晶片11 0之槪略平面圖示 ,而第4圖是沿著第5圖之A-A’剖線所示橫剖面圖示。 參照第4圖,在第一實施例之晶片110中,氧化矽(Si〇2) 膜3及P型矽(Si)基體2次序地積疊式搭接在P-型矽(Si) 基體1之主表面上。氧化矽膜3具有如同第一絕緣膜之 約l//m的膜厚度。矽基體具有10Ω cm(歐姆-公分)之電 阻率及厚度以做爲支架基體。矽基體1具有10Ω cm電阻率及650// m厚度。 晶片110包含有:多數元件形成區域50,其係以分離 -11- 530369 五、發明説明(10 ) 槽溝或槽9在矽基體2內來絕緣及分離;及基體接點區 域10。各基體接點區域10具有l〇xl〇//m之形狀,而 且以去除第二矽基體來形成在晶片1 1 0之適當空出區域 內。晶片110進一步包含有多數外部連接電極200及 200G。 做爲第一接點孔的基體接點孔1 3提供用於基體接點 區域來通過以使用TEOS (四乙氧基矽烷(Si(OC2H5)4)) 氣體及氧化矽膜3所形成之絕緣膜1 1而到達矽基體1。 基體接點孔1 3充塡金屬,諸如鎢1 5C做爲耐高溫金屬 ,而且經由鋁(A1)配線16G所形成做爲支架基體連接配 線之金屬膜配線來連接到預定外部電極200G。耐高溫金 屬係作用爲障金屬(barrier metal)。 在本實施例中,基體接點孔1 3具有多數接點結構, 其中在晶片1 1 0中所使用多數小尺寸接點孔形成陣列。 通常,小尺寸接點孔使用在元件形成區域50內。在外 部連接電極200及200G中,用於覆蓋A1配線16及16G 之保護氧化物膜Π及保護氮化物膜1 9是被去除[ft且被 開口(opened)使得A1顯露出來。然後,例如,其經由黏 著劑金屬膜203諸如鈦(T〇膜來形成金(An)凸接點201。 而且,所期望來獲得半導體裝置功能之元件形成在各 元件形成區域5 0之表面側上,即,和氧化砂膜之接囱· 相對側上。例如,第4圖表示在電場電晶體(M0SFET)中 之源極擴散層43、汲極擴散層44、閘電極41、閘極氧 化物膜4 1 a及側壁氧化物膜42。當然,在元件形成區域 -12- 530369 五、發明説明(11 ) 50內所形成元件不是本發明中之任何基本元件,而且它 並不受到限制。因此,在下述附圖中,適當地省略儿件 之參考符號以避免說明複雜化而容易來敘述說明。 在弟·一'貫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中,晶片110具有上述結 構。如第1 A圖至第1 B圖所示,在C Ο B安裝法之情形 中,凸接點20 1直接地連接到安裝配線基體70卜.所形 成之配線7 1 ;而在T C P組裝(a s s e m b 1 y)之情形中,凸接 點20 1直接地連接到內引線80。然而,即使使用做爲支 架基體30 1之矽基體1沒有直接地連接到電位供給導體 諸如島,預定電位也可經由做爲單晶半導體層之矽基體 表面2上所提供外部連接電極200G及凸接點201而自 外部來施加。 而且,自晶片1 1 0之表面上的凸接點20 1到矽基體1 的路徑是完美地由金屬膜所形成,包括接點孔1 3之充 塡材料。而且,預定之高密度摻雜物植入到矽基體1之 接點部份14來降低接觸電阻。同時,例如,在P-型基 體之情形中,硼(B)之密度約1014至1015atms-cm_2 (原子 每平方公分)。因此,做爲支架基體來施加電位到矽基 體1之整個路徑電阻可充分地小,因而使得支架基體之 電位穩定。 當然第一實施例是使用所連接到矽基體1之接點孔1 3 具有多數接點結構的實例來說明。然而,如第6圖所示 ,接點孔1 3可形成爲具有足夠尺寸之單接點孔1 3 1。在 本情形中,鎢(W) 1 5充塡該微小的接點孔,且僅鎢膜 -13- 530369 五、發明説明(13) 驟S40包含:光阻劑(photo resist)塗層步驟(下文中稱 爲PR步驟)S21 ;第一曝光步驟S22 ;第一顯影步驟 S23;第一接點孔開口步驟S24及pr去除步驟S25。第 二開口步驟S50包含:PR塗層步驟S26 ;第二曝光步驟 S27 ;第二顯影步驟S28 ;第二接點孔開口步驟S29及 PR去除步驟S30。下文中將詳細說明個別之步驟。 首先,如第1 0圖所示在元件形成步驟S 1,氧化矽膜 3及P-型矽基體2次序地積疊或搭接在p-型矽基體1之 一主要表面上。氧化矽膜3具有約i//m之膜厚度做爲 第一絕緣膜,而P型矽基體2具有l〇Dcm電阻率及5// m厚度。P型矽基體1具有lOQcm電阻率及650//m厚 度。場絕緣膜4及所期望元件使用習知方法來形成在具 有6英吋直徑之晶圓1 00表面上,在和矽基體2之氧化 矽膜拉合平面相對側上。在此,僅說明M0SFET 40做爲 元件之實例。 如第10B圖所示在面罩層形成步驟S2,氧化矽膜5 做爲第二絕緣膜使用化學氣相沈積(下文稱爲CVD )法 來沈積在整個晶圓100表面上具有約0.5 // m厚度。 其次,如第10C圖所示槽溝形成開口步驟S3,光阻 劑601塗層在整個晶圓100之表面上。然後,使用預定 光柵(reticle)(未圖示)來實施曝光及顯影。結果,形 成具有寬度h(期望地,之用於分離 槽溝形成開口 7的圖型。而且,形成用於基體接點區域 形成開口 8之圖型。如此元件形成區域分離。而且,開 -15- 530369 五、發明説明(15) 膜3蝕刻而去除,來使得到達矽基體1之接點孔1 3開 口。然後,去除光阻劑6 0 2。 如第1 1C圖所示在第二開口步驟S50之光阻劑塗層步 驟S 26,光阻劑603塗層在整個晶圓1〇〇之表面上。在 第二曝光步驟S27,使用具有做爲預定第二接點孔之接 點孔12圖型的光柵實施曝光。在第二顯影步驟S28,用 於接點孔12之圖型顯影而形成用於接點孔12(12s、12g 、1 2d)之圖型,來連接到元件形成區域50內所成之各元 件。然後,在第二接點孔開口步驟S29,TEOS氧化物膜 1 1及氧化矽膜5蝕刻及去除而使得接點孔1 2開口。然 後,去除光阻劑603。 當然,晶片1 0內所使用小尺寸之接點孔形成爲一組 接點孔。通常,小尺寸之孔可在後續插頭形成步驟S8 以預定金屬來充塡。例如,在鎢(W)之情形中,接點孔 期望大小0.5//mx0.5//m至1.0//mxl.0//m。在本情形 中,接點孔1 2根據元件來形成做爲僅使用一接點孔之 單接點結構、或其中多數接點孔形成陣列之多數接點結 構。當然,任何第一開口過程S40及第二開口過程S50 都可先行實行。 如有需要,預定量之摻雜物植入到各接點區域14內 。例如,如果硼植入用於P型擴散區域時,則植入量N 期望爲約1014atomscnT2(每平方公分之原子數) 1 〇15atoms cm'2 ° 其次,如第1 1 D圖所示在插頭形成步驟S 8,鎢層以 -17- 530369 五、發明説明(16) CVD法來沈積在整個晶圓100之表面上,而且接點孔12 及接點孔1 3充塡鎢。然後,鎢層自整個表面來內蝕刻 ,因而去除在平面化部份之TEOS氧化膜11上的鎢。此 如,在接點孔12及13內,鎢插頭15 s、鎢插頭15 d、鎢 插頭15g及鎢插頭15c保留做爲充塡金屬。而且,接點 孔1 2及1 2之部份平面化。當然,同時鎢膜1 5h也保留 在基體接點區域1 0之側壁上。 其次,如第1 1 E圖所示在配線膜沈積步驟S 9,A1層 沈積在晶圓100之整個表面上而具有預定厚度來做爲配 線導電材料。 其次,如第1 2 A圖所示在配線形成步驟S 1 0,光阻劑 604塗層在晶圓100之整個表面,而使用具有預定配線 圖型之光柵(未圖示)來曝光及顯影。不是配線部份之 區域內的A1層使用習知乾蝕刻技術來去除。如此,A1 配線1 6G形成做爲支架基體連接配線來連接矽基體1及 預定外部連接電極200G。而且,形成做爲所期望內連接 配線及外部連接電極2 0 0及2 0 0 G之A1配線1 6。 其次,如第1 2B圖所示在保護膜形成步驟S 1 1,沈積 用於保護A1配線16及16G之氧化矽膜在晶圓100之整 個表面上而具有^厚度。在本情形中,期望地 t ^ 1 // m。而且,形成保護氧化物膜1 7。在後續中如第 12C圖而言,SOG〔旋轉塗佈在玻璃上(spin on glass)〕 18塗層在其上。在所塗層S0G加熱且固化之後,SOG 膜1 8在整個表面上背蝕刻,直到在平面化部份之保護 -18 - 530369 五、發明説明(17 ) 氧化物膜1 7顯露爲止。如此,放寬在表面上之凹入及 凸出狀態。而且,如第12D圖所示,氮化矽膜(Si3N4膜) 沈積以具有厚度。在本情形中,所期望地〇 . 1 // m ^ t 2 S 0.5 // m。如此,形成保護氮化砂膜1 9。當然,做爲保 護氮化物膜19,可使用氮氧化矽膜(SiON)。然後,外部 連接電極200及200G以習用微影成像法(photo-lithography)及蝕刻技術來顯露。而且,如所必要地形成 凸接點20 1,而且晶圓加工過程結束。 當晶片1 1 0具有多層配線結構時,則自元件形成步驟 S 1至配線形成步驟S 1 0之加工過程和第一實例之過程完 成相同,如在第1 4圖之槪略流程圖所示。雖然沒有再 顯示,但在配線形成步驟後,多層配線形成步驟S6 1使 用製造多層配線之習知方法來實施。然後,實施保護膜 形成步驟S 1 1及外部連接電極開口步驟S 1 2。相同於第 一實施例,形成具有預定厚度之保護絕緣膜來保護頂部 配線。然後,外部連接電極200及200G是被開口 (opened)。而且,如所必要牠形成凸接點201,而且晶圓 加工過程結束。 當然,如第1 5圖所示以重覆下列步驟所必需多少次 數,即在K層情形中(K-1)次,來實施多層配線形成步 驟S61,包括:層間絕緣膜形成步驟S71 ;層間通孔形 成步驟S72;以金屬充塡通孔之插頭形成步驟S73;上 層配線沈積步驟S74及上層配線形成步驟S75。 不管單層配線結構或多層配線結構,在晶圓加工結束 -19- 530369 五、發明説明(18 ) 之後,晶圓1 00切割成晶片11 〇。然後,晶片組裝成所 期望封裝來完成半導體裝置。 如上所述,根據第一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當形成用於分離元件形成區域50之分離槽溝9時, 則同時形成基體接點區域1 〇。基體接點區域1 〇設定在 晶片110內之適當空出區域中。而且,當分離槽溝9必 需完美地充塡TEOS氧化物膜11時,則TEOS氧化物膜 11在平面化部份及基體接點區域10內沈積以具有相同 厚度。如此,基體接點區域1 0具有S夠大小,使得接 點區域1 0沒有完全充塡。如此,僅以添加第一開口步 驟,可形成接點孔1 3做爲第一接點孔而用於以小電阻 來連接到使用爲支架基體之矽基體1。因此,可製造具 有晶片110之半導體裝置,其中電位自晶片110之表平 面來施加到支架基體。 當然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使用具有多數接點結構之 接點孔1 3做爲實例來說明第一接點孔。然而,其可以 是單一接點結構。當然,即使第一接點孔具有單一接點 結構,僅改變在第一開口步驟中所使用之光柵圖型就足 夠。而且,在個別步驟所加工處理之內容完全地和第一 實施例之製造方法全部相同。因此,詳細說明在此省略 。當第一接點孔具有單一接點結構時,第16A至16D圖 是用於個別步驟之剖面圖示,直到接點步驟S7之第一 開口步驟S40後之配線膜沈積步驟S9爲止,且對應第 11B至1 1E圖。在本情形中,在第一開口步驟S40中所 -20- 530369 五、發明説明(19 ) 製成的接點孔1 3 1具有充分大的尺寸諸如2 v m X 2至5 μ m χ 5 // m。因此,即使在插頭形成步驟S 8完美地以鎢來 充塡接點孔1 2時,則接點孔1 3也不塡充。具有等於在 平面化部份上所沈積鎢之膜厚度的鎢僅沈積在底部上。 所以,如果背蝕刻(etch-back)作業實施來去除在平面化 部份內之鎢層,在接點孔1 3 1之底部內的鎢層也去除, 使得僅鎢15K保留在側壁上(第16C圖)。然而,保留 在側壁上之鎢1 5 K會有效地作用來保護在接點孔1 3 1中 配線之步驟免於不連接。如此,能更加確保連接。 其次,下文中將以上述晶片製造方法做爲目標來說明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在第二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槪略流程圖和 第8圖所示第一實施例相同。然而,其不同在於接點步 驟S7之詳細部份。第1 7圖表示在第二實施例之製造方 法中所包括接點步驟S 7的詳細流程圖。參照第1 7圖, 接點步驟S80具有:光阻劑塗層步驟S8 1 ;第一曝光步 驟S82,桌一曝光步驟S83;集合顯影步驟S84;集合開 口步驟S 8 5及光阻劑去除步驟s 8 6。 弟1 8 A及1 8 B圖是說明在第一實施例之接點步驟的圖 示,而且槪略地表示半導體裝置之主要部份沿著第5圖 A-B線所取的剖面圖示。當然,在第二實施例之其他步 驟和第一實施例相同,如上所述。如此,省略不同於接 點步驟S 80之其他步驟說明。 參照第1 7圖及第1 8 A及1 8 B圖,在第二實施例之接 -21 - 530369 五、發明説明(2()) 點步驟S7中的光阻劑塗層步驟,光阻劑602在平面化 步驟S6來塗層在晶圓1〇〇之整個表面上。在第一曝光 步驟S82,使用具有接點孔13之圖型做爲預定第一接點 孔的光柵用於曝光◦後續地,在第二曝光步驟S 8 3,使 用具有接點孔1 2之圖型做爲第二接點孔的光柵來曝光 。然後,在集合顯影步驟S84,圖型集合地顯影而形成 接點孔1 2及接點孔1 3之圖型。在集合開口步驟S85, TEOS氧化物膜Π、氧化矽膜5及氧化矽膜3蝕刻及去 除,因而使得接點孔1 2及1 3開口,如第1 8 A圖所示。 而且,在第二實施例中,如第1 8 B圖所示,和第一實施 例之情形相同,其自然地可允許使用第一接點孔做爲具 有單一接點結構之接點孔1 3 1的圖型。而且任何第一曝 光步驟S82及第二曝光步驟可先行實施。 根據第二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當形成分 離槽溝9來分離元件形成區域50時,則同時在晶片1 1 0 內之適當空出區域中形成基體接點區域1 〇。同時,當分 離槽溝9完美地充塡TEOS氧化物膜1 1時,則TEOS氧 化物膜1 1具有和在平面化部份上之TEOS氧化物膜1 1 相同的厚度。如此,基體接點區域1 〇形成具有充分大 小而不會被塡充。因此,第一及第二曝光步驟S 82及 S 8 3僅添加來使得接點孔1 3丨及接點孔1 3之圖型曝光, 做爲第一接點孔用於連接到做爲支架基體之矽基體1。 以此方式,可製造具有晶片110之半導體裝置,其中電 位可自之晶片(其所期望的元件形成於其上)表平面來 -22- 530369 五、發明説明(21 ) 施加到小電阻之支架基體。 其次,在下文中將以上述晶片製造方做爲目標來詳細 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在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槪略流程圖, 也和第8圖所示第一實施例相同。然而,不同也在於接 點步驟S7之詳細部份。第1 9圖表示在第三實施例之製 造方法中所包括接點步驟S7的詳細流程圖。參照第1 9 圖’接點步驟(S90)具有:光阻劑塗層步驟S91 ;集合曝 光步驟S92 ;集合顯影步驟S93 ;集合開口步驟S94及 光阻劑去除步驟S95。 第20圖是第三實施例之接點步驟S90的圖示,而且 是半導體裝置之主要部份沿著第2圖A - B線所取的槪略 剖面圖示。當然,在第三實施例之其他步驟等於第一實 施例之步驟,如上所述。因此,省略不同於接點步驟 S90之其他步驟說明。參照第19及20圖,在第三實施 例之接點步驟中光阻劑塗層步驟光阻劑,在平面化步驟 S6之後塗層在晶圓100的整個表面上。在集合曝光步驟 S92,使用具有用於接點孔1 3 1及接點孔1 2之圖型兩者 的光柵來曝光。然後,在集合顯影步驟S93,圖型顯影 而集合地形成接點孔1 3 1及接點孔1 2之圖型。在集合 開口步驟S94,TEOS氧化膜11、氧化矽膜5及氧化矽 膜3蝕刻且去除,因而使得接點孔1 2及1 3 1來開口。 在本情形中,做爲第一接點孔之接點孔1 3 1的圖型形成 表面及做爲第二接點孔之接點孔1 2的圖型形成表面間 -23- 530369 五、發明説明(22 ) 有大的步驟差異。因此,問題在於如果一個圖型之解析 度(resolution)在最佳狀況,則另一圖型之解析度會劣化 。因此,包括具有適用於第一接點孔之大小的至少一個 接點孔1 3 1。第20圖表示做爲實例之接點孔1 3 1的單一 接點結構。在本情形中,當在圖型曝光時間而接點孔12 之圖型解析度需要高析像度在最佳狀況時,即使實施曝 光,接點孔1 3 1之圖型也可充分地解析。 根據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形成分離 槽溝9用於分離元件形成區域50。同時,基體接點區域 10同時形成在晶片110內之適當空出區域中。而且,當 分離槽溝9完美地充塡有TES0氧化物膜11時,在接點 孔之TE0S氧化物膜1 1之膜厚度和在平面化部份上之 TE0S氧化物膜1 1相同。如此,基體接點區域10形成 具有充分的尺寸大小而不致於被塡充。因此,所包括至 少一個接點孔,具有適當的尺寸大小(通常,2/zmx2 // m至5 // mx5 // m )做爲第一接點孔,用於連接到做爲 支架基體之矽基體1。在本情形中,第一接點孔可同時 和第二接點孔來曝光、顯影及開口,用於連接到在元件 形成區域5 0內所形成之元件。因此,沒有任何多加步 驟,可製造具有晶片110之半導體裝置,其中電位可自 晶片(有所期望的元件形成於其上)的表平面來施加到 成小電阻之支架基體。 當然,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沒有限定在 上述實施例之說明。因此,其可實施各種變動例而沒有 -24- 530369 五、發明説明(23 ) 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及精神。例如,當使用矽基體做爲支 架基體’如果電阻率是1至50Qcm而且厚度是600至 7 00 //m,其導電型式可以是任一 p型或n型。而且,即 使當其不是矽基體時,可選擇及使用適當材料,如果其 電氣導電性且對於製造加工過程沒有問題。至於半導體 基體2,所期望是其包含具有電阻率1〇至20Dcm及厚 度2至10#m之單晶層的矽。然而,其不限定在此。至 於第一絕緣膜3,如果使用矽基體做爲支架基體,所期 望氧化矽膜具有厚度0.5 // m至2// m。而且,基體接點 區域1 0可視晶片1 1 0之空出區域的大小來適當地決定 ,在約5//mx5/zm及100//mxl00//m間之範圍內。而 且,在插頭形成步驟,所述鎢是充塡金屬之實例。然而 ,如果使用高溫濺射法,其中基體溫度設定在約500°C ,則A1也可使用做爲充塡金屬。而且,用於配線之金 屬不限定在上述之A卜也可使用含矽鋁(AlSi)、含銅鋁 (AlCu)、含銅矽鋁(AlSiCu)等。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實例其中在元件形成步驟先行 實施來形成元件之後,實施槽溝區域開口步驟及槽溝形 成步驟來形成分離槽溝9及基體接點區域10。然而,可 在分離槽溝9及基體接點區域10先形成來充塡分離槽 溝之後,在元件形成區域50內形成所期望的元件。 第21圖是當先行形成分離槽溝9及基體接點區域10 時程序實例之流程圖示。第22A至22D圖、第23A至 23C圖及第24A至24D圖是隨著第21圖之流程圖的晶 -25- 530369 五、發明説明(24 ) 片製造方法圖示’而且是半導體裝置之主要部份沿著第 2圖A - B線在主步驟所取槪略剖面圖示(然而,直到插 頭形成步驟爲止)。 如第22A圖所示,氧化矽膜3及P型矽基體2次序地 積疊在P型矽基體1之一主要表面上。做爲第一絕緣膜 之氧化矽膜3具有膜厚度約i^m,而且P型矽基體2 具有電阻率l〇Qcm及厚度5"m。P型矽基體1具有電 阻率lOQcm及厚度度650//m。然後,首先形成分離槽 溝。其次,在面罩層(mask layer)形成步驟S101,氧化 矽膜5使用CVD法來沈積以具有約〇.5 a m厚度在具有 6英吋直徑之晶圓1 〇〇的整個表面上。 如第22B圖所示,在槽溝區域開口步驟S102,光阻 劑601塗層在晶圓1〇〇之整個表面上。然後,使用預先 光柵(未圖示)來曝光及顯影,其形成用於具有寬度h 之分離槽溝形成開口 7的圖型及用於基體接點區域形成 開口 8之圖型,使得元件形成區域分離。而且,氧化矽 膜5以習用飩刻技術來去除用於開口 7之部份。如此, 矽基體2顯露。 其次,如第22C圖所示,去除光阻劑601。然後,在 槽溝形成步驟S 1 03,使用氧化矽膜5做爲蝕刻面罩,而 其中矽基體2顯露之部份以各向異性蝕刻技術來去除。 因而,氧化矽膜顯露,因而形成分離槽溝及基體接點區 域1 0。同時,和上述實施例相同地,在基體接點區域 1 0及分離槽溝之側壁產生些微傾斜,使得在表面側上開 -26- 530369 五、發明説明(26) 施 例 之第1 1圖。 如 上述,在根 據 本 發 明 之 半 導 體 裝 置 中 , 白 晶 片 表 面 上 之\ 外部連接電 極 到 支 架 基 體 的 路 徑 包 括 接 點 孔 之 充 塡 材料,完美地 由 金 屬 膜 所 製 成 〇 如 此 路 徑 之 整 個 電 阻 可充分地小, 因 而 使 得 支 架 基 體 之 電 位 穩 定 〇 而 且 在 製造方法中, 分 離 槽 溝 及 基 體 接 點 區 域 同 時 形 成 〇 當 分 離槽溝充塡絕 緣 物 時 > 基 體 接 點 區 域 設 計 使 得 不 致 於 充 滿 。因此,僅 添 加使 得 所 連 接 到 支 架 基 體 之 第 — 接 點 孔 來開口的開口 CM m 程 〇 如 此 可 容 易 地 製 造 半 導 體 裝 置 而 沒有增加任何 重 大 步 驟 〇 符 號說明 2… • P型矽基體 3.·. •氧化矽膜 g ... •分離槽溝式槽 10' …基體接點 區 域 13. …基體接點 孔 17 …保護氧化 物 膜 19 …保護氮化 物 膜 41 …閘電極 42 …側壁氧化 物 膜 43 …源極擴散 層 44 …汲極擴散 層 50 …元件形成 is 域 56 …障金屬膜 / 28- 530369 五、發明説明(27) 70…配線基體 71…導電配線 80···內引線 100…晶圓 1 1 0…晶片
2 0 0G…外部連接電極 201,707···凸接點 203…黏著劑金屬膜 301…支架基體 302…單晶半導體層 303,702,802…絕緣膜 701…半導體基體 703b···周邊部 709…凹入部 710…導體
801…導電基體 803…導電半導體層 804…元件本體 805…元件分離槽溝 807…電極 814…充塡材料 8 2 1…開口 -29-

Claims (1)

  1. 530369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含有: 導電性半導體基體,經第一絕緣膜來積疊在式搭接 在導電性支架基體上; 分離槽溝,其使得形成至少一所期望元件之裝置形 成區域和5亥半導體基體之區域來分離; 分離槽溝; 基體接點區域,其中該該半導體基體沒有存在; 第二絕緣膜,其充塡該分離槽溝及覆蓋該基體接點 區域之表面; 外部連接電極,其形成在該半導體基體上;及 支架基體連接區段,其通過該基體接點區域內之該 第一絕緣膜及該第二絕緣膜,而與該外部連接電極及 該支架基體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外部連 接電極透過在該半導體基體上之第三絕緣膜而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三絕 緣膜和該第二絕緣膜完全相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支架基 體連接區段包含: 導電膜,其連接該外部連接電極,且覆蓋該第二絕 緣膜;及 接點區段,其通過該第一絕緣膜及該第二絕緣膜而 到達在該基體接點區域內之支架基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導電膜 -30- 530369
    六、申請專利範圍 包含具有鋁做爲主材料之金屬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接 點區段是由單一接點所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單一接 點包括: 耐高溫金屬膜,其形成在該接點之接點孔的側壁上 ;及 該導電膜,充塡其中形成該耐高溫金屬膜之該接點 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單一接 點包括= 額外的導電膜,其覆蓋用於該接點之接點孔的側壁 耐高溫金屬膜,形成在該接點孔側壁上之該多加導 電膜上;及 該導電膜,其充塡其中形成該耐高溫金屬膜之該接 點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接 點區段,包括: 多數接點插頭’其係配置成陣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1導體裝置’其中該多數 接點插頭是由鎢所形成。 1 1.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之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 (a)在晶片上之導電性半導體基體的元件形成區域 -31 - 530369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內形成至少一所期望元件,其中該半導體基體透過第 一絕緣膜來形成在導電性支架基體上; (b) 形成槽溝’其通過該半導體基體而到達該第一絕 緣膜; (c) 在該半導體基體上形成第二絕緣膜來充塡該槽 溝而且覆蓋基體接點區域之側壁; (d) 形成用該元件之元件接點孔而通過該第二絕緣 膜; (e) 在該基體接點區域內形成接點孔區段,而通過該 第一及第二絕緣膜而到達該支架基體; (f) 以第一導電性材料來充塡該元件接點孔; (g) 以第二導電性材料來充塡該接點孔區段; (h) 形成導電膜來連接到該接點孔區段;及 (i) 形成外部連接電極其係連接到該導電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該(d)形成步驟 及該(e)形成步驟同時實施。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之方法,其中該(d)形成步驟 包括第一曝光步驟,而該(e)形成步驟包括第二曝光步 驟; 該第一曝光步驟及該第二曝光步驟個別地實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除了該第一曝 光步驟及該第二曝光步驟以外,該(d)形成步驟及該(e) 形成步驟同時實施。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 -32- 530369 々、申請專利範圍 中該(f)充塡步驟及該(g)充塡步驟同時實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 中該(e)形成步驟包含下列步驟: 在該基體接點區域內形成單一接點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g)充塡步驟 及該(h)形成步驟同時實施。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 中該(e)形成步驟包含下列步驟: 在該基體接點區域內形成多數接點孔其係陣列來 配置。 -33-
TW090123881A 2000-09-28 2001-09-27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OI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53036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97308A JP3510576B2 (ja) 2000-09-28 2000-09-28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0369B true TW530369B (en) 2003-05-01

Family

ID=18779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3881A TW530369B (en) 2000-09-28 2001-09-27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OI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492683B2 (zh)
EP (1) EP1193760B1 (zh)
JP (1) JP3510576B2 (zh)
KR (1) KR100438206B1 (zh)
CN (1) CN1207768C (zh)
DE (1) DE60130422T2 (zh)
TW (1) TW530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8344B1 (ko) * 2002-10-22 2004-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이퍼 레벨 칩 스케일 패키지 제조 방법
US7190051B2 (en) * 2003-01-17 2007-03-13 Second Sight Medical Products, Inc. Chip level hermetic and biocompatible electronics package using SOI wafers
DE10319497B4 (de) * 2003-04-30 2010-06-0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I-Feldeffekttransistorelements mit einem ohmschen Substratkontakt
JP4746262B2 (ja) * 2003-09-17 2011-08-10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116623A (ja) 2003-10-03 2005-04-28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76398B2 (en) * 2003-10-23 2007-10-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rmetically sealing a package
TW200629466A (en) * 2004-10-14 2006-08-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frontside contact and vertical trench isola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7592645B2 (en) * 2004-12-08 2009-09-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JP5220988B2 (ja) * 2005-05-23 2013-06-2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CN1992173B (zh) * 2005-11-30 2010-04-21 硅起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注入键合衬底以便导电的方法和结构
CN101385138B (zh) * 2006-01-12 2011-05-11 Nxp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正面衬底接触的绝缘体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DE102006013203B3 (de) 2006-03-22 2008-01-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grierte Halbleiteranordnung mit Rückstromkomplex zur Verringerung eines Substratstroms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2007317954A (ja) * 2006-05-26 2007-12-06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27120A (ja) * 2007-03-13 2008-09-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00018156A (ko) * 2008-08-06 2010-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층형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0287866A (ja) * 2009-06-15 2010-12-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
CN102456689A (zh) * 2010-10-21 2012-05-1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衬底结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21117B1 (ko) 2011-03-15 2017-03-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2956630B (zh) * 2011-08-09 2016-06-29 索泰克公司 三维集成半导体系统和形成该三维集成半导体系统的方法
JP2016115698A (ja) * 2014-12-11 2016-06-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113386B1 (ja) 2015-08-13 2017-04-12 Hoya株式会社 評価値計算装置及び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
DE112016000095B4 (de) 2015-08-13 2019-07-11 Hoya Corporation Vorrichtung zur Berechnung von Analysewerten und elektronisches Endoskopsystem
CN110476200B (zh) * 2017-03-29 2021-11-16 夏普株式会社 Tft基板、tft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408250A1 (en) * 2020-06-24 2021-12-30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of distributing metal layers in a powe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4554A (ja) 1988-08-19 1990-02-23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54268B2 (ja) 1991-05-13 1997-09-17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使用方法
JP3269536B2 (ja) 1993-02-19 2002-03-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装置
US5479048A (en) * 1994-02-04 1995-12-26 Analog Device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supported by a handle wafer and provided with means to maintain the handle wafer potential at a desired level
JPH08153781A (ja) 1994-09-27 1996-06-11 Fuji Electric Co Ltd 高耐圧横型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H08236754A (ja) 1995-02-22 1996-09-13 Fuji Electric Co Ltd pチャネル型高耐圧MOSFET
JPH0982814A (ja) * 1995-07-10 1997-03-28 Denso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11947B2 (ja) 1997-10-28 2000-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31266A (ja) 1998-05-01 2000-01-28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99823B2 (ja) * 1998-05-19 200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US6358782B1 (en) * 1998-10-20 2002-03-19 Citizen Watch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 and an independent metal electrode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substrate
JP2000196102A (ja) * 1998-10-20 2000-07-14 Citizen Watch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00045305A (ko) * 1998-12-30 2000-07-15 김영환 완전 공핍형 에스·오·아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0243967A (ja) * 1999-02-22 2000-09-08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510576B2 (ja) 2004-03-29
EP1193760A3 (en) 2005-03-16
EP1193760A2 (en) 2002-04-03
KR20020025778A (ko) 2002-04-04
US6492683B2 (en) 2002-12-10
US20020171109A1 (en) 2002-11-21
DE60130422T2 (de) 2008-06-05
JP2002110950A (ja) 2002-04-12
US6541314B2 (en) 2003-04-01
CN1347146A (zh) 2002-05-01
US20020036330A1 (en) 2002-03-28
EP1193760B1 (en) 2007-09-12
CN1207768C (zh) 2005-06-22
KR100438206B1 (ko) 2004-07-01
DE60130422D1 (de) 200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0369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OI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421238B2 (en) Stacke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through via
US8735251B2 (en) Through silicon via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749863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2115849A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KR101828490B1 (ko) 관통전극을 갖는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8301937A (zh) 用于形成具有用于阶梯区域的支持结构的三维存储器件的方法
CN110088889B (zh) 用于形成三维综合布线结构和其半导体结构的方法
TWI691454B (zh) Mems與ic裝置之單石整合及其形成方法
JPH08509841A (ja) 高い集積密度のための電流接続部分を有する半導体素子
US737539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n SOI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788725B (zh) 具有屏蔽結構的半導體元件
US749200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silicon on insula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1044625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629036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94268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039014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9663A (ja)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JP2006179661A (ja)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JP2006179657A (ja)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