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3232B -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3232B
TW503232B TW087113032A TW87113032A TW503232B TW 503232 B TW503232 B TW 503232B TW 087113032 A TW087113032 A TW 087113032A TW 87113032 A TW87113032 A TW 87113032A TW 503232 B TW503232 B TW 5032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formaldehyde
aldol condensation
enal
cro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3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ruyuki Ninomiya
Takaki Ikebe
Atsushi Iwamoto
Toshio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3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323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3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 formation of hydroxy groups, which may occur via intermediates being derivatives of hydroxy, e.g. O-metal
    • C07C29/3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s with formation of hydroxy groups, which may occur via intermediates being derivatives of hydroxy, e.g. O-metal by reaction with aldehydes or ke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45/6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45/7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ac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with the same or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 = O groups
    • C07C45/75Reactions with formaldehy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503232
A7 B7 五、發明説明(,) 發明背景 本發明偽關於一種製造多元醇的方法,其偽使一種脂 肪醛與甲醛進行反應;而此多元醇可用來做為聚酯樹脂 、醇酸樹脂、聚胺基甲酸乙酯樹脂、聚磺酸酯樹脂、塑 化劑、界面活性劑、潤滑油、化妝品基質、反應性單體 等物質的原料。 在日本專利申請書公告第139141號/ 1988《昭和6 3 )、 162538號/ 1983(昭和58)等文獻中提出了 一種二階段反 應的多元醇製法,其僳在鹼性觸媒催化的情況下,使脂 肪醛和甲醛進行醇醛縮合反應,並且接著進行交叉式
Cannizzaro反應;該種脂肪醛之化學式(I)如下所示: Η
I R — C 一 C Η 0 (I)
I Η 其中R為氫原子或是具有1到4個磺原子之直鐽或支鏈 的脂肪烴基團。 上逑之二階段反應方法將造成甲酸鹽會隨著該種多元 醇一併形成。在該製程中所可使用之鹼性觸媒包括任何 一種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以及任何一種上述 金屬的磺酸鹽。此類觸媒的實例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 、氫氧化鈣、碳酸鈉、51酸鉀、磺酸鈣,以及三级胺, 如三甲胺、三乙胺和三丁胺。 一般而言,以脂肪醛與甲醛反應來製造多元醇的製程 中多使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之類的鹼性觸媒。然而, -3 - •,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Χ297公釐) ___________.... ______丁______ΙΓ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3232
經滴部中央標冬灼U ί消f 印X A7 B? 五、發明説明(> ) 為了在使用氫氯化銷或氫氯化鈣之類鹼性觸媒的情況下 仍可獲得高選擇率的多元醇,必須要使用大量過量的相 對於脂肪醛的甲醒。除此之外,在大量使用甲薩的情況 下,除非反應係在被水稀釋的反應条統中進行,否則會 形成大量的副産物,而無法獲得高選擇率的多元醇ο 已知還有一種二階段反應的多元醇製法,其傜在磺酸 鹽觸媒偃化的情況下,使脂肪醛與甲醛進行醇醛鐘合反 應,接著再進行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然而,這種方 法卻會導致生成約10奠耳%低附加價值的副産犓一 2-烯 醛。為了降低副産物的生成率,必須使用大量過量的相 對於脂肪醛的甲醛。 上逑使用大量過量甲醒的製程將會變得非常複雜,因 為從經濟和廢棄物對環境影響的觀黠看來,必須要將使 用過量的甲醛予以園收。 基於前逑之理由,本發明的目的之一 _提供一種製造 多元醇的方法,其愾使脂肪醛和甲醛進行醇醛縮合反應 ,並且接箸再進行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此方法的特 徵在於:在只使用略高於相對脂肪醒理論值用量的甲醛 並且無須以水稀釋反應物的情況下,製得高選擇率的多 元醇。 發明的說明 基於此》本發明人針對上逑型態之多元醇製法進行了 一連串密集的研究和觀察^結果發現:在以磺酸鹽為主 要成份之觸媒的催化情形下,進行醇醛縮合反應,並且 -4 » %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OX297公釐〉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3232 Λ7 __一__ B? 五、發明説明(々) 接箸再進行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同時在完成交叉式 C a n n i z z a r 〇反應之前,將醇醛縮合反應期間所形成的副 産物2 -烯醛分離出來,則可製得高選擇率之多元醇;或 者是在使用鹼性觸媒的情況下,首先讓分離出來的2-烯 経與甲醛進行反應,接箸再使甲醛與摻有脂肪醛之反應 液進行反應。 說的更明確一點,本發明僳關於一種製造多元醇的方 法,其包括在含有磺酸鹽為主成份之鹸性觸媒催化的情 況下,使甲醛與下列化學式(I )所代表之脂肪醛進行醇 醛縮合反應: Η
I R——C —CHO ( I )
I Η 其中R為氫原子或是具有1至4個磺原子之直鍵或支鏈 的脂肪烴基團;接著再使所得之反應産物進行交叉式 Cannizzaro反應,同時在完成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之 前,將該醇醛縮合反應期間所形成的副産物2 -烯醛分離 出來,該種2 -烯醛傺以下列化學式(II)來表示:
R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CH 2 == C — CHO (II) 其中R之定義同前。 本發明亦闋於一種製造多元醇的方法,其包括在含有 磺酸鹽為主成份之鹼性觸媒催化的情況下,使甲醛與 下列化學式(I I )所代表之2 -烯醛進行反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503232 \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R
I CH 2 == C——CHO (II) 其中R之定義同前;之後讓所得之反應産物與脂肪醛進 行醇醛縮合反應,接著再使所得之反應産物進行交叉式 Cannizzaro反應 〇 較佳具體例的敘述 本發明所提出以脂肪醛與甲醛進行反應來製造多元醇 的方法傺一種二階段的反應,其包括在以碳酸鹽為主成 份之鹼性觸媒催化的情況下進行醇醛縮合反應及交叉式 Cannizzaro反應;並且該反應機構可以下逑之化學方程 式來表示,包括主反應及次反應。 下述之化學反應式可適用於本發明的典型反應,其像 將正丁醛(以下簡稱為” N B A L ”)反應成三羥甲醇丙烷(以 下簡稱為"Τ Μ P ”)。 (1 )醇醛縮合反應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H
CH
CH ο Η c
H c o H c H
CH Η Η o c 2 i Η H c I c ο 啤·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C
CH
ο Η Η ο C 2 -Η Η cIC
o H c H
CH H cl Η ο H OHO 2C 2 H - H cIclc
V 式 叉 交 應 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232 B7 --—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t )
CH2〇H CHfCHf C - CHO + HCHO + Ma2C〇3 + H2〇 ch2〇h ch9oh v i -CH3- CH2_ C -CH2〇H 如 HCOONa +· NaHC〇3 (V) ch2〇h (3)磺酸氳鹽轉換成磺酸鹽之反應 2NaHC〇3—^ Na2C〇3 + H2〇 + C〇2 (VI) 在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中,酸鹽既是觸媒也是反 應物質,在反應条中被消耗後將成為甲酸鹽。 在本發明中,化學式Π )所代表脂肪醛的《 -位置上至 少具有兩個氫原子、其實例包括丙醛、正丁醛、乙醛、 戊醛和已醛。S外也可使用其中至少兩種化合物所形成 之混合物,做為起始原料。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甲醛可以為甲醛水溶液或者是固態 的仲甲醛,並且須依所要製得之多元醇種類來審慎選擇 適當的甲醛。 在本發明中,甲醛的用量會隨箸多元醇的種類而異。 舉個例子,如果欲以甲醛和NBAL(此時在化學式(I)中的 R為乙基)之間的反應來製造Τ Μ P ,則理論上甲醛相對於 N B A L的奠耳數比為3 · 0 ,實際的莫耳數比值則介於3到 6之間。 另外,在本發明的醇醛縮合反應和交叉式Cannizzar0 反應中所使用的鹸性觸媒主要僳由磺酸鹽做為主要成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3232 A7 B7 五、發明説明() 所構成。如反應方程式(V)所示,在交叉式Cannizzaro 反應中所消耗的化合物為磺酸鹽,而在交叉式C a η n i z z a r 〇 反應中所形成的磺酸氫鹽則會如反應式(V I )所示再轉換 成磺酸鹽。 上述的鹼性觸媒可能是一種磺酸鹽或是碳酸鹽混合 物,或者是磺酸氫鹽;其通常可由市售的工業化學品中 取得。或者是以甲酸鹽氧化或水解所形成的碩酸氫鹽做 原料,來製造此觸媒。此種磺酸鹽可能為鈉、鉀、鋰、 鈣和銨中任一種所形成的磺酸鹽,而為在工業上進行本 發明之方法,其最普遍使用者應為銷鹽。 對於反應中所需使用鹼性觸媒的用量而言,若以磺酸 氫鹽來代表鹼性觸媒,則其相對於化學式(I)所代表之 脂肪醛的莫耳數比為1到2之間。為了能藉由壓抑副産 物之形成而獲得選擇率高的多元醇,用量的莫耳數比需 能配合所使用做為起始原料之脂肪醛的種類來調整〇例 如,如果所使用的脂肪醛為NBAL,則此莫耳數比將介於 1 . 0到1 . 5之間,但若所使用的脂肪醛為乙醛,則此莫耳 數比將介於1 . 〇到1 . 6之間。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脂肪醛和甲醛之間的反應溫度通 常為4 5到1 2 0°C之間,又以6 0到1 1 (TC之間為佳;而最佳 的反應溫度將會隨反應中所使用脂肪醛的種類而異。 舉個例子,如果欲由甲醛和乙醛來製造季戊四醇(以 下簡稱為"Ρ Ε π ),則此反應溫度介於5 0到1 0 5 °C之間。若 欲由甲醛和N B A L來製造Τ Μ P,則醇醛縮合反應溫度最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5032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7 五、發明説明(7 ) 能設定在6 5到1 1 0 °C之間,以便自反應条統中蒸饌出2 —乙 基丙烯醛,之後再使反應条統中的反應物於9 5到1 1 〇 °C 的溫度下進行反應1Q到30分鐘,以使得交叉式Cannlzzar0 反應得以完成。在這個例子中,也可藉箸加入惰性氣體 (如氮氣)來加壓反應条統的内部,以使得反應溫度維持 在上逑範圍内。 在本發明之多元醇製法中,醇醒縮合反應像在以碌酸 鹽為主要成份之鹸性觸媒的催化下進行的;而在醇醛縮 合反應中所生成的副産物2_稀醛則自反應条統中分離出 來,並予以回收,其可隨箸主反應持續進行,或者是單 獨自主反應中分離出來;接箸再完成交叉式Cannizzaro 反應。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第一階段所進行的醇醛縮合反應 ,以及第二階段所進行的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可在不 同的反應條件下進行,或者是以連續進行的方式在同一 個反應器中進行。 化學式(II)所代表的2 -烯K偽由院ϋ的脫氫化反應所 形成,而反應式(III)所進行的醇醛縮合反應中,有1 莫耳的甲醛被加入脂肪醒中。最好能在添加脂肪醛之後 及完成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之前,自反應•统中將 2-烯醛分離出來,並予以回收❶ 也就是說,最好能在鹸性觸媒相對於脂肪醛的消耗莫 耳數比介於0.50到〇·95之間時,將2-稀ϋ分離出來。2-烯醛的分離及回收可藉由在真空、常壓或高壓下蒸餾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丨0'〆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 503232 Λ7 B? 五、發明説明(/ ) 方式來進行。藉由在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完全之前將 反應条統外部之2-烯醛予以去除的方式,可以避免因2-烯醛之副反應所造成的損失。在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 中,以磺酸鹽為主要成份之鹼性觸媒將轉換成甲酸鹽,因 此鹼性觸媒的莫耳消耗率將相當於甲酸鹽的莫耳形成率。 由於本發明之方法中所使用的鹼性觸媒主要傺由磺酸 鹽所構成,並且在交叉式Cannizzaro反應進行的同時亦 會發生磺酸氫鹽轉換成碩酸鹽的反應(如反應式(VI)所 示),因此在第二階段反應中會伴隨著生成二氣化磺氣 體。因此,最好在此反應不連續或連續進行的同時,將 反應条統外的低沸2-烯醛(如化學式(II)所示)以及二氧 化磺氣體排放出來。 舉値例子,如欲以NBAL與甲醛反應的方式來製造TMP, 則可用的製造方法包括先將甲醛水溶液和以碳酸鹽為主 成份的鹼性觸媒水溶液予以混合,接著以定速率將N B A L 滴入所得的水性混合物中;或者是將NBAL和鹼性觸媒添 加至甲醛水溶液中。 經濟部中央標準,^工消t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果是多階段的連續式反應条統,則所回收的2-烯醒 可以自第二或第三階段的反應器中取出,之後再循璟流 至第一階段反應器;如果是批式反應条統,則所回收的 2-烯醛可循環送入下一個反應条統。在添加做為起始原 料的脂肪醛之前,須將前一値反應中所回收的2-烯醛連 同鹼性觸媒和甲醛加至醇醛縮合反應器中。藉由上述的 添加方法,可使得2 -烯醛有較佳的反應選擇率;這是因 為反應活性比脂肪醛低的2-烯醛將與大量過量的鹼性觸 媒及甲醛反應。也就是說,在將起始原料-脂肪醒添加 _-in-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 OX 297公釐) 503232 、 Α7 Β7 五、發明説明(9 ) 至反應条統中之前先將2 -烯醛反應掉,以及經由醇醛縮 合反應条統來回收2 -烯醛,可製得高選擇率之多元醇。 除了可將上述醇醛縮合反應中所分離回收的2 -烯醛使 用於前逑反應外,也可使用多元醇精餾步驟中所回收的 2 -烯醛。 已知有數種方法可自反應液中分離出多元醇,例如, 先使用甲酸將殘留於反應液中的過量鹼性物質予以中和 ,接著在0 . 5到2 . 5公斤/公分2 G的壓力下,將殘留的 甲醛蒸餾出來,之後再以溶劑加以萃取或是將多元醇再 結晶。然而,上逑方法的操作程序會隨著多元醇的物理 性質而異,特別是其在水中溶解度的差異。 舉個例子,如為製造Τ Μ P,則會藉由瑢劑萃取的方式 ,將ΤΜΡ自甲酸鹽中分離出來。所使用的溶劑可與起始 原料相同(亦即NBAL),或者是與起始原料相異,其包括 酬類(例如甲基乙基酮和甲基異丁基酬)、醇類(例如異 丁醇和異丙醇)、酯類(例如醋酸丁酯)以及至少兩種上 述物質所形成之混合物。 如欲由甲醛和乙醛〔在化學式(I)中R為氫原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來製造季戊四醇(以下簡稱為"Ρ Ε "),則所得之反應液須 被濃縮、冷卻,並重覆進行再結晶和分離的步驟,以藉 由固液分離的方式,將ΡΕ自甲酸鹽水溶液中分離出來。 再以水來沖洗所分離出的Ρ Ε濾渣,並且予以乾燥而製成 最終産物。 -1 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3232 A7 B7 五、發明説明(κ ) 另外,在水相中的甲酸鹽將被濃縮,之後再以活性碳 初步移除甲酸鹽以外的有機雜質(或者無須任何初步處 理),並以傳統的方法加以回收成副産物。或者是,在 氧分子存在或不存在及貴重金屬觸媒或鎳觸媒的催化之 下,將甲酸鹽轉化成一種以磺酸氫鹽為主要成份的鹼性 化合物。因此得以將甲酸以鹼性化合物的型態予以回收。 依照本發明之方法,在含有碳酸鹽為主成份之鹼性觸 媒催化的情況下,使甲醛與脂肪醛進行反應而製成多元 醇,其可輕易的製得高選擇率及高效率的多元醇,並且 藉由回收低附加價值之2 -烯醛的方式來避免進一步生成 2-烯醛副産物。 因此,本發明之方法具有高度的工業價值,其可由脂 肪醛和甲醛輕易地製得高品質的多元醇,並且具有相當 高的産率,而除了最小量無可避免的副産物及排放外, 無須將低附加價值的2 -烯醛排放至反應条統外。 以下將以數個比較實施例及工作簧施例來對本發明做 更深入的説明,但這些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之應用範疇 加以設限。 在以下的工作實施例和比較實施例中,相對於目標多 元醇的選擇率(以消耗的醛類為基準)僳指多元醇之生成 量相對於脂肪醛和2-烯醛之總消耗量的莫耳數比。 實施例1〔自正丁醛(NBAL)及甲醛來製備三羥甲醇丙烷 (TMP)〕 (第一階段反應)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mi ml κι.ϋ ϋκν κϋ— KKH —κι— In \^ m 肩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503232 Α7 Β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在攪拌的情況下,將8200克(109·2莫耳)濃度為40重 量%的甲醛水溶液和9 5 4 8克(37 · 5莫耳)濃度為33重量% (其傜表示磺酸氫鈉的濃度)的鹼性磺酸氫鈉及磺酸鈉水 溶液(磺酸氫鈉和碩酸鈉的莫耳數比為2 : 98)置入30升 的反應槽中。接著再以氮氣使反應槽加壓至1公斤/ 公分2 G ,之後在攪拌的情況下予以加熱,使溫度上升 至80 °C。接著以恆定的速率在45分鐘内將2464克(34.1 莫耳)的NBAL加至混合物中,同時使溫度逐漸自80 °C上 升至最高控制溫度9(TC。接著在1公斤/公分2G的定 壓下,使溫度上升至98°C,並且使反應持續15分鐘,同 時將反應過程中所生成的二氧化磺依需要排放至条統外 。之後讓反應器中的溫度和壓力逐漸下降,並使反應再 持續10分鐘,此時低沸的餾出物-2-乙基丙烯醛(以下 簡稱為"ECR")以及部份共沸成份-水會和産生之二氯化 磺一起由反應器的頂部餾出,將ECR予以回收,而鹸性 觸媒相對於NBAL的奠耳消耗率仍維持在0 . 5至0 . 9的範圍 内。餾出物的量為6 2 0克,其中ECR的量為4 9 5.6克(5.90 莫耳),其包括溶解於水中的量。在回收ECR之後,在98 至10ITC的溫度下再進行反應30分鐘。整個反應過程中所 排放二氧化磺的量為820克(18.6 3莫耳)。將1877〇克殘留 的反應液加以分析後得知:該反應液中含有17 〇7重量% 的ΤΜΡ,而ΤΜΡ的選擇率為84·7莫耳%。(其像以消耗掉 的醛類為基準) (第二階段反應) ' 一 1 3- 尺 張 紙 本 CN |準 標 k豕 ^f ^f I中 用 適 一釐 公 7 9 2 刈32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b) 在攪拌的情況下,將67 7.5克(90 · 24莫耳)濃度為40重量% ) 的甲醛水溶液和7 8 9 6克(31 · 02莫耳)濃度為33重量% (其 像表示磺酸氫鈉的濃度)的鹼性磺酸氫鈉及磺酸鈉水溶液 (碩酸氫鈉和碩酸鈉的莫耳數比為2: 98)置入反應槽中。 接著再以氮氣使反應槽加壓至1公斤/公分2 G,之後 在攪拌的情況下予以加熱,使溫度上升至8Q°C。接著將 第一階段反應中所回收的ECR相及水相物質(總量為620克) 加至混合物中,接箸再以恆定的速率在45分鐘内將2035 克(28.2莫耳)的NBAL加至混合物中,同時使溫度逐漸自 8 〇 °C上升至最高控制溫度9 8 °C。在添加N B A L之後,使反 應持續進行1 0分鐘,同時使反應条統中的壓力和溫度分 別維持在1公斤/公分2 G及98 °C,同時將反應過程中 所生成的二氣化磺依需要排放至条統外。之後讓反應器 中的壓力逐漸下降,並使反應再持續進行3 0分鐘,此時 ECR以及部分共沸成份-水會和二氧化磺一起由反應器 的頂部餾出,將ECR予以回收,而鹼性觸媒相對於NBAL 的莫耳消耗率仍維持在〇·5至0·9的範圍内。餾出物的量 為654克> 其中ECR的量為498.8克(5·94莫耳),其包括 溶解於水中的量。在回收ECR之後,在98至100°C的溫度 下再進行反應30分鐘。將160 00克殘留的反應液加以分析 後得知:該反應液中含有2 0 .8 8重量%的TMP,而TMP的 選擇率為88. 4莫耳% (其傺以消耗掉的醛類為基準) (第三階段反應) 在攪拌的情況下,將6775克( 9 0 . 2 4莫耳)濃度為40重 _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八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發明説明(d) 缰%的甲醛水溶液和7896克(31.02莫耳)濃度為d (其像表示磺酸氫鈉的濃度)的鹼性磺酸氫鈉及碟酸納7>: 溶液(磺酸氫鈉和磺酸鈉的莫耳數比為2 : 9 8 )寳入 ^ 檜中。接箸再以氮氣使反應槽加壓至1公斤/公分 6 ,之後在攪拌的情況下予以加熱,使溫度上升至8QC:° r, ^ m ft 接著將第二階段反應中所回收的EC R相及水相物質^ 為654克,其含有5.94莫耳的ECR)加至混合物中,
再以恆定的速率在45分鐘内將2035克(28.2莫耳)的NBA 方式 加至混合物中,之後依第二階段反應中所逑的相同 ^ 來進行反應。在上述反應中所回收ECR的量為4 9 6 · 5克 (5.91莫耳),其包括溶解於水中的量。整個反應過程 中所排放二氧化磺的量為67 5克。將1 6 0 8 0克殘留的反 應液加以分析後得知:該反應液中含有21 · 20重量%的 ΤΜΡ,而ΤΜΡ的選擇率為90·0莫耳%。(其傺以消耗掉的 醛類為基準) fch齩啻偷糊Μ 〔 2 -烯醛在鹸性觸媒之莫耳消耗比為〇·95 或更高的階段中被回收〕 如實施例1的第一階段反應中所述的相同方式來進行 實驗。在攪拌的情況下,將82flG克(iG9·2莫耳)濃度為 40重量%的甲醛水溶液和9548克(37·5莫耳)濃度為33重 量% (其僳表示磺酸氫鈉的濃度)的驗性碳酸氫鈉及碟酸 鈉水溶液(¾¾酸氫鈉和磺酸鈉的莫耳數比為2: 98)置入 反應槽中。接箸再以氮氣使反應槽加壓至1公斤/ 公分2 G ,之後在攪拌的情況下予以加熱,使溫度上升 至80 °C。接箸以恆定的速率在45分鐘内將2464克(34.1 一 1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t ) C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真填寫本頁)
州2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ι4·) 薦耳)的NBAL加至混合物中,同時使溫度逐漸自8〇<^上 升至最高控制溫度9 8 °C。在添加O A L之後,使反應持續 進行1 0分鐘,同時使反應条統中的壓力和溫度分別維持 在1公斤/公分2 G及98 X:。之後讓反應器中的壓力逐 漸下降,並使反應再持續3 0分鐘,同時並未回收副産物 的ECR,但是將反應過程中所生成的二氧化碩依需要排 放至条統外。 在確定鹼性觸媒相對於NBAL的莫耳消耗率至少為〇 .95 之後,將副産物ECR予以回收,其回收的量為4 9 5 . 6克 (5.90莫耳)。整値反應過程中所排放二氧化磺的量為813 克。將1 9 4 0 0克殘留的反應液加以分析後得知:該反應液 中含有18.02重量%的18?,而1柯?的選擇率為76.4莫耳% 。(其僳以消耗掉的醛類為基準) 比齩審濂例2 〔 2 -烯醛在脂肪醛和甲醛進行反應之後 開始參與反應〕 在攪拌的情況下,將6775克(90.24莫耳)嬝度為40重 量%的甲醛水溶液和7896克(31.02莫耳)濃度為33重量% (其像表示磺酸氫鈉的濃度)的鹼性磺酸氫納及磺酸鈉水 溶液(磺酸氫鈉和磺酸鈉的莫耳數比為2 ·· 98)¾入反應 槽中。接著再以氮氣使反應槽加壓至1公斤/公分2 G 之後在攪拌的情況下予以加熱,使溫度上升至8 Q沱。接 著以恆定的速率在45分鐘内將2034克(28.2獒耳)的 加至混合物中,之後再持績加入總量為63〇克的回收Ecr 相及水相(其中包括495.6克的£611,相當於5.9()萬耳) -1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3232 ' A7 B7 五、發明説明(β ) 接著依實施例2第二階段反應中所逑的相同方式來進行 反應。 結果得到含水的餾出物66〇克,其中回收ECR的量為 4 9 8 · 1克(5 · 93莫耳)。在回收ECR之後,使反應在98到 10 0°C的溫度下再進行30分鐘。將1 6 0 6 0克殘留的反應液 加以分析後得知:該反應液中含有2 0 . 1 0重量%的Τ Μ P , 而ΤΜΡ的選擇率為85.4莫耳% (其像以消耗掉的醛類為基 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Claims (1)

  1. 503232 公告本 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第871 1 3032號「多元醇之製法fT #鄕修~5: 方年月2 | 24曰ig;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多元醇之製法,其包括在含有碳酸鹽爲主成份之 鹼性觸媒催化的情況下,使甲醛與至少一種脂肪醛進 行醇醛縮合反應,該種脂肪醛如下列化學式(I )所示: Η R C I R CH0 (I) 其中R爲氫原子或是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 鏈的脂肪烴基團;接著再使所得之反應產物進行交叉 式Cannizzaro反應,同時在完成交叉式Cannizzaro反 應之前,將該醇醛縮合反應期間所形成的副產物2 -烯 醛分離出來,該種2-烯醛如下列化學式(I I )所示: C Η 2 = C — C Η 0 (I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R之定義同前, 其中在醇醛縮合反應期間所形成的副產物2 -烯醛將被 分離出來,同時鹼性觸媒相對於脂肪醛的消耗莫耳數 比係介於0 . 50到0 . 95之間。 一種多元醇之製法,其包括在含有碳酸鹽爲主成份之 鹼性觸媒催化的情況下,使甲醛與下列化學式(I I )所 代表之2 -烯醛進行反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3232 A8 B8 C8 ____ DB 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R i CH2=r C—CHO (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其中R爲氫原子或是具有丨至第4個碳原子之直鏈或 支鏈的脂肪烴基團;之後讓所得之反應產物與至少一 種脂肪醛進行醇醛縮合反應,該種脂肪醛如下列化學 式(I )所示: Η I R——C —CHO ( I ) I Η 其中R之定義同前·,接著再使所得之反應產物進行交 叉式Cannizzaro反應。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多元醇之製法,其中該2 -烯醛 係形成於下述製法中,該製法包括在含有碳酸鹽爲主 成份之鹼性觸媒催化的情況下,使甲醛與至少一種脂 肪醛進行醇醛縮合反應,該種脂肪醛如下列化學式(I ) 所示: Η R — C — CHO ( I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 Η ,. 其中R爲氫原子或是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 鏈的脂肪烴基團;接著再使所得之反應產物進行交叉 式Cannizzaro反應,同時在完成交叉式Cannizzaro反 應之前,將該醇醛縮合反應期間所形成的副產物2 -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323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醛分離出來,該種2 _烯醛如下列化學式(I I )所示: R CH 2 = C — CH0 (⑴ 其中R之定義同前,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多元醇之製法,其中在 醇醛縮合反應期間所形成的該種副產物2 -烯醛係在交 叉式Cannizzaro反應完成之前被分離出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多元醇之製法,其中該脂 肪醛爲正丁醛,且三羥甲醇丙烷係由甲醛和該正丁醛 所製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7113032A 1997-08-07 1998-08-07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TW50323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348097A JP4003018B2 (ja) 1997-08-07 1997-08-07 多価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3232B true TW503232B (en) 2002-09-21

Family

ID=1663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3032A TW503232B (en) 1997-08-07 1998-08-07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77980A (zh)
EP (1) EP0895978B1 (zh)
JP (1) JP4003018B2 (zh)
KR (1) KR100559298B1 (zh)
DE (1) DE69803252T2 (zh)
SG (1) SG70103A1 (zh)
TW (1) TW5032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2952B (zh) * 2017-05-08 2020-12-25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2-甲基烯丙醇的制备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7466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ジトリメチロールプロパンの製造方法
JP5223748B2 (ja) * 2009-03-23 2013-06-2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トリトリメチロールプロパンを含むアルコール組成物
US9169184B2 (en) 2010-09-07 2015-10-2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ditrimethylolpropane
US9056824B2 (en) 2013-01-31 2015-06-16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eparation of hydroxy aldehydes
US8710278B1 (en) 2013-01-31 2014-04-29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ols
CN114524712A (zh) * 2022-01-24 2022-05-24 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冷冻缩合制备三羟甲基丙烷的工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5450A (en) * 1974-09-03 1976-08-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hydric alcohols
JPS582209B2 (ja) * 1979-12-04 1983-01-14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多価アルコ−ルの製造法
DE3207746A1 (de) * 1982-03-04 1983-09-08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rimethylolpropan
DE3638496A1 (de) * 1986-11-11 1988-05-26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reinem 2,2-dimethyl-1,3-propandiol (npg)
US5608121A (en) * 1994-10-20 1997-03-04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2952B (zh) * 2017-05-08 2020-12-25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2-甲基烯丙醇的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95978A1 (en) 1999-02-10
KR19990023242A (ko) 1999-03-25
SG70103A1 (en) 2000-01-25
DE69803252D1 (de) 2002-02-21
EP0895978B1 (en) 2001-11-21
DE69803252T2 (de) 2002-05-16
JP4003018B2 (ja) 2007-11-07
KR100559298B1 (ko) 2007-04-25
US6077980A (en) 2000-06-20
JPH1149708A (ja) 1999-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6447B2 (ja) 2−ヒドロキシ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8191604B (zh) 一种连续制备2-甲基烯丙醇的方法
TW503232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US6080896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hydric alcohol
JP7054420B2 (ja) ジメチロールブタナ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リメチロールプロパンの製造方法
TW521070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polyol
JPH11124348A (ja) トリメチロールアルカンを製造する方法
JP4561939B2 (ja) 多価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法
JP4117413B2 (ja) 2,2’−ビス(ヒドロキシメチル)アルカナールおよび2,2’−ビス(ヒドロキシメチル)アルカン酸の製造方法
JP4635300B2 (ja) 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2226426A (ja) ジメチロールブタン酸の製造法
JP3557237B2 (ja) ヒドロキシピバル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JP4691756B2 (ja) 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法
JPH1059892A (ja) α,β−不飽和アルデヒドの製造方法
JPH11228478A (ja) ジメチロールアルカナ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2003419A (ja) 多価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JPH11217351A (ja) ジメチロールアルカン酸の製造方法
JPH05117187A (ja) ネオペンチルグリ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1021039A (ja) 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法
WO2009084504A1 (ja) 2-(1-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シクロアルカノンの製造方法
JP4599664B2 (ja) 多価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法
TWI585074B (zh) 雙三羥甲基丙烷之製造方法
CN112321421A (zh) 一种1-乙酰氧基-4-氯-3-甲基-2-丁烯的制备方法
JP2003286220A (ja) ジメチロールブタン酸の製造法
JPS5814422B2 (ja) 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より第一級アミン化合物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