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57716B - Semiconduct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57716B
TW457716B TW088119404A TW88119404A TW457716B TW 457716 B TW457716 B TW 457716B TW 088119404 A TW088119404 A TW 088119404A TW 88119404 A TW88119404 A TW 88119404A TW 457716 B TW457716 B TW 457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input signal
transistor
termi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9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uichi Hirano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57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577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03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for protection
    • H03K19/0033Radiation hardening
    • H03K19/00338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03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for protection
    • H03K19/00346Modifications f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or parasitic voltages or currents
    • H03K19/00361Modifications f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or parasitic voltages or currents 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 H03K19/017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 H03K19/01707Modifications for accelerating switching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s in asynchronou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0018Special modifications or use of the back gate voltage of a F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_〜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MOS(金屬氧化半導體簡稱為MOS)電 體所構成之電路配置,係有關s01 (絕緣體上單晶的)構造 之半導體裝置。[習知技術] 第11圖係顯示習知SOI構造之NM〇S(N型通道金屬 氧化半導體)電晶體構造之剖視圖°如該圖所示,由半導 體基板2卜氧化矽膜22及SOI層23所構成之SOI構造, 於SOI層23上形成NMOS電晶體3 亦即,於SOI層23上選擇性形成N型源極領域24 及N型汲極領域25,於SOI層23的源極領域24與沒極 領域25間的領域形成p型本體(body)領域26 ,於形成通 道領域之本體領域26表面上形成氧化矽膜27,於氧化石夕 膜2 7上形成閘極2 8。 此種SOI構造之NMOS電晶體若使本體領域26浮動 (f丨eating)即藉由寄生雙極性(parasitic bip〇Ur)動作增加電 流驅動能力。以下說明其理由。 如第丨1圖所示,藉由撞擊離子化umpaci tonizau〇n) 產生電子,電洞(110丨6)對3此時,NM0S電晶體中由於 電子被拉至汲極,電洞殘留於本體領域‘故本體領域26 之電位上昇:結果.由於具有第丨2圖所示臨限值電壓 v〇Uagel特性之NM〇s電晶體之臨限值電壓低 Γ故N M u S電晶體之電流驅動能力提高 即使型通道金屬氧化丰導體;雷晶 ae 發:έ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 :U)似) 45771 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__ 五、發明說明(2 ) 相同情形》亦即’在藉由撞擊離子化產生電子、電洞之際, 於PMOS電晶體中,由於電洞被引導至汲極,電子乃殘 留於本體領域,故本體領域之電位下降,結果,由於具有 第12圖所示臨限值電壓特性之PMOS電晶體之臨限值電 摩絕對值低下’故PMOS電晶髋之電流驅動能力提高。 如此’ SOI構造之MOS電晶體,若使本趙領域浮動, 即有電流驅動能力提高之優點。 惟’ SOI構造之MOS電晶體若使本體領域浮動,即 有易於受到軟誤差(sobt error)影響的缺點。例如,在因α 射線等射入本體領域以致於在本體領域產生大量電子、電 洞對時’ NMOS電晶體會在本體領域26大量蓄積電洞。 此種電洞大量蓄積狀態之NMOS電晶體固然在通電狀態 時沒問題,惟在斷電狀態下,則會引起漏電流,而使電路 動作不穩定。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此’使SOI構造之MOS電晶體之本體領域浮動有 好處也有壞處,經常保持MOS電晶體之本體領域於浮動 狀態’會有在斷電狀態時引起漏電流的問題。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問題點而作成者,其目的在於提 供一種提高電流驅動能力而不會產生漏電流之具有SOI 構造之MIS(金屬絕緣)電晶體之半導體裝置。 與本發明有關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具 備:
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此電晶體具有形成於SOI .'成--------訂---------線β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297公釐〉 2 310949 Λ7 Λ7 經濟^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1-·,·'·^: —^ 五、發明說明(3 ) 構造之SOI層,接收採用第1及第2邏輯之第1輸入信 號之閘極;根據前述第1輸入信號時輸出信號輸出之第^ 端;對應於前述第1輪入信號採用第1及第2邏輯而於其 與前述第1端之間分別通/斷(on/off)之第2端;具有本體 領域之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以及 本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其在前述第1輸入信號自斯 述第2邏輯向前述第1邏輯遷移之第1遷移,與藉由前迷 遷移使前述第丨輸入信號自前述第1輸入信號採用 前述第 1 1 g i 避輯向前述第2邏輯遷移之第2遷移之間,進行 自使前述作·缺+ ^現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本體領域成浮動 狀態之第1 从 助作’切換成使前述本體領域之電位移至 第2端電位之第2動作之動作者。 ^ 據42: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概 電位移位裝: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本體領蜮 衣夏異有: 輪入苐:》於 述第1耠入號,將該第2輸入信號延遲而產生前 ^ h號之延遲裝置:以及 根據前述第 切換成前述窜 入信號之遷移,進行自前述第1動作 卑2動作之開關 有關本蝥明 Λ 據申請專利Hi之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根 具有開關電a圍第2項之丰導體裝置其,前逑開關元件 3曰體,該開關電晶體包含: 逆钱於前述技 之第丨端 &赛理用Μ丨s電晶體之前述本體領域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57716
五、發明說明(4 ) 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第2端之 第2端;以及 輸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控制端。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根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處理 用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之導電型包含N型。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根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處理 用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之導電型包含p型。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根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該半導體裝置進一 步具備: 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具有形成於s〇I構造 之SOI層,接收前述第〗輸入信號之閘極,連接於前述 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第i端之第]端,對應於 前述第1輸入信號採用前述第2及第1邏輯而分別於其與 前述第1端之間通/斷之第2端,以及本體領域;以及 另一本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在進行前述第1輸入信 號之前述第2遷移,與藉由前述第2遷移自採用前述第1 輸入信號之前述第2邏輯向前述第丨邏輯遷移之前述第丄 遷移之間’進行自使前述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 前述本趙領域成浮動狀態之第丨動作切換成將前述本體領 域之電位移位成前述第2端電位之第2動作之動作。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半導體裝置係根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妓--------訂---------線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0949 經濟"'智慧財產局3工"'費-.5..:^. Λ7 _B7_ 五、發明說明(5 )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本體領域電 位移位裝置具有: 輸入第2輸入信號1將該第2輸入信號延遲而產生前 述第1輸入信號之延遲裝置,及 根據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遷移·進行自前述第1動作 至前述第2動作之切換之開關元件; 前述另一本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具有: 與前述芯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共有之前述延遲裝置, 及 根據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遷移,進行自前述第丨動作 至前述第2動作之切換之另一開關元件。 有關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根據申請專 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開關元件具有開關 電晶體,該開關電晶體包含: 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本體領域 之第1端; 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第2端之 第2端;及 輸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控制部; 前述另一開關元件具有開關電晶體 '該開關電晶體包 含: 連接於前述另一信號處理用Μ丨S電晶體之前述本體 領域之苐丨端' 連接护前述另信號處理用Μ ί S電晶體之前述第2
. 墨 ........ _ -|· τ------II - ·· II—iBjjTm n | III ικ-|- - - - ....... | g I I 遍«Hw J -;·. j ΐ ^ -i: >?: a. ; ; : μ; . ; ;: :; ΰ .
、 -1 V ι—F I p^i If I 1. ί - —1 - - I - —I tn Lt rrt 1 ί ^ ον _ II I— n ϋ ϋ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5771 6
五、發明說明(6 ) 端之第2端,以及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員 工 消 费 合 作 社 印 製 輸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控制端。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裝置係根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處理 用MIS電晶體包含第i導電型之第1M〇s電晶體; 别述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包含第2導電型之 第2M0S電晶體; 前述開關電晶體包含第1導電型之第3M〇s電晶體; 前述另一開關電晶體包含第2導電型之第4M〇s電 晶體。 有關本發明中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半導體裝置 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第i 導電型為N型,前述第2導電型為p型。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之半導體裝置根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處理 用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係同一導電形式; 刖述延遲裝置包含輪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輸出前述 第1輸入信號之1單位之反相器。 有關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半導體裝置係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載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 處理用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係同一導電形式; 前述延遲裝置包含串聯連接之3個以上之單數(奇數) 個反相器; 刖述單數個反相器將前述第2輸入信號輸入至初段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家標準(CNS)A4規格⑵心挪公爱) 6 310949 請 先 閱 讀 背 s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裝 訂 線 -濟^'智慧^邊^_-:^費‘,':''|;'";;^.^ Λ; ' ---------Β7 __ 五、發明說明(7 ) 反相’而自悬錄_路+ ’*、 之反相器輸出前述第1輸入信號。 [發明之實施形態] 發明之廣理 * · —
At經察,造成漏電流之so[構造之MOS電晶體於通電 f怒時亚非成本體領域浮動狀態,理想的是將本體電位固 疋於可移位至源極電位之電纟’於通電狀態時使本體領域 浮動。 第9圖顯示根據以上之觀察結果而構思之半導體裝置 之電路構成。如該圖所示,串聯設於電源、接地位準之間, 由PMOS電晶體Qn、NM〇s電晶體叫構成之 反相器1G於輸人端N2i(Qn、QU之閘極)接收輸入信號 卬1〇,自輪出端22(QU、Q12之汲極)將輪出信號〇υτ】〇 輪出Ώ 然後,重新設置用來對上述構成之CM〇s反相器1〇 之PMOS電晶體QU、NM0S電晶體u之個別本體領域 進行固定電位設定、浮動設定控制之NMOS電晶體Q! 3 及PMOS電晶體Q〗4。 NMO S電晶體Q 1 3之源極接地,閘極則連接於輸出 端N22,將汲極連接於NMOS電晶體qi2之本體領域。 另一方面’ PMOS電晶體Q 1 4之源極連接於電源,閘極連 接於輸出端N2?.汲極連接於PMOS電晶體qh之表體 領域因此' P Μ 0 S電晶體(〕丨4之;及極電位變成ρ μ〇$ 電晶體Q丨!之本禮領域之電位g"本體電位ν π rfn N fvl 〇 3 t晶體0 Π之及極電垃變成N iViOs電晶體〇丨2之衣體領 ::-- __________—:—r——,一 ___ |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急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5771 β Α7 _ ___ Β7 五、發明說明(8 ) 域之電位,即本體電位VI 2。 並且’ PMOS電晶體Q11及NMOS電晶體Q12為如 第11圖所示構造*分別形成於SOI層内絕緣分離之n型 與P型半導體形成領域》 第10圖係顯示第9圖所示電路動作之時序圖。如該 圖所示’若輸入信號IN10以預定之頻率成“η”(電源電 壓)、“ L”(接地位準)振盪’則輸出信號out丨〇即亦以 上述預定頻率按與輸入信號IN 10相反之邏輯振盡。 由於PMOS電晶體Q14係根據輸出信號ουτίο通、 斷’故PMOS電晶體11之本體電位vu成輸入信號IN1〇 為“Η”(輸出信號OUT10為“L”)時變成“η” ,輪入 信號ΙΝ10為“L”(輸出信號OUT10為“η”)時成浮動狀 態。 由於PMOS電晶體Q11成斷電狀態時,本體領域電 位固定於電源電位’故不受軟誤差影響,由於其設定成在 通電狀態時成浮動狀態,如前述,臨限值電壓之絕對值降 低,故提高電流驅動能力。 由於NMOS電晶體Q13係根據輸出信號ουτίΟ通、 斷’故NMOS電晶體Q12之本體電位V12在輸入信號IN10 為“H”(輸出信號OUT10為“L”)時成浮動狀態,在輸 入信號IN10為“L”(輸出信號OUT10為“H”)時成 L 。 由於NMOS電晶體Q1 2成斷電狀態時,本體領域電 位固定於接地位準’故不受軟誤差影響,其設定成於遂電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I---訂----I----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8 310949 Λ7 Λ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一 五、發明説明(9 ) 狀態時成;子動狀態,如前述,臨限值電壓降低,電流驅動 能力提高° 如此,第9圖所示電路構成作為解決習知問題之方案 有效,惟’即便是第9圖所示電路構成,亦包藏以下所示 之問題點。 於第9圊所示電路中,在NM〇s電晶豸叫為通電 狀態時’本體電位VU成浮動狀態,由於電洞蓄積於本 體領域,故NMOS電晶體φ2之臨限值電壓降低。因此, 在輸入信號IN10自“M”變成“「降為“ l,,時,會於 NMOS電晶冑Q12流出漏電流。此漏電流持續流出,直 至輸入信號_成為“L” ,輸出信號OUT10成為 “H” ,本體電位V12成為“L”之後,將蓄積於 電晶體Q1 2之本體領迠夕帝 域'之電洞尤伤柚降到接地位準為止。 P Μ 0 S電晶體q pi亦發 货生相同情形。亦即’於第9圖 所示電路中,由於PM〇s雷曰科η丨丨达βj ύ % aB體Q 11為通電狀態時,本 體電位V 1 1成浮動狀綠,违11过士 復由於電子蓄積於本體領域, 故PMOS電晶體Qii之碎 V 1之臨限值電壓絕對值降低。因 在輸入信號INIO自“1,, 曰 變成 H昇成“Η”時,舍於 PMOS電晶體Q1]流屮、、昆帝― 出馮電流》此漏電流持續流出’ 輸入信號ΙΝ10成為“^ 且王 两 Η ’輸出信號0 U Τ 1 0成為,厂 本.體電位V 1丨成為、 μ 1.〜 ’ "Η 嗖使PMOS電晶體Qn之 充份提昇至電源為止: ' 如此:即使於第g甚〗 第9圖呷示電路中 '亦分別在搆 X相器!υ疋雷a域 . ‘. I阳體gn及NMUS電晶體々m. •Π .¾ ..r .... -ν> , S· ·<.. '.、〜〜·〜,,·„„i-^·-
V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094^ 4577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10) ^ 昇至“ Η 時及降至 L”時,無法快速進行斷開動作(turn off),而有CMOS反相器1〇之響應性惡化之問題點。 以下所述之實施形態係用以謀求電流驅動能力之提高 而不受軟誤差之影響,亦進一步謀求電路之響應性之提 高。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裝置中電路 構成之電路圖。如該圖所示,串聯設於電源、接地位準間 之PM0S電晶體Ql、NM0S電晶體Q2所構成之信號處 理用CMOS反相器2於輸入端N1(Q1、Q2之閘極)接收輸 入信號IN2,自輸出端N2(Q卜Q2之汲極)將輸出信號ουτί 輸出。且’經由輸入端N10接收輸入信號IN 1之反相器1 之輸出成為輸入信號IN2。 設有用來對上述構成之CMOS反相器2之NM0S電 晶體Q2之本體領域進行固定電位設定與浮動設定控制之 NMOS電晶體Q3。 NM0S電晶體Q3之源極接地,閘極連接於輸入端 N10,而汲極連接於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領域。惟, NMOS電晶體Q3之汲極電位變成NMOS電晶體Q2之本 體領域電位,即本體電位V2。 於此,分別設定反相器1之輸入輸出時間,即輸入信 號INI、IN2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為△ Tl,CMOS反相器 2之輸入輸出時間,即輸入信號IN 1、輸出信號OUT 1間 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為△ T2。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τ 1設 -------------'破--------訂---------線、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0 310949 Β曰 Λ/ Β7 五、發明說明(u ) ' " ^為當NM〇S電晶體Q2之本體領域成浮動狀態時,將 於本祖項域之空穴藉NM〇s電晶體柚降至接地位 '而NMOS電晶體Q2之臨限值電壓為斷開之怪定狀態 時’可充份回復位準所 持問具 + W必要的時間長度,亦即大於臨限值 電壓回復時間3 並且,於上述構成中,至少M〇S電晶體Qi、q2為 SOI搆造之MOS電晶體,PM〇s電晶體Q1及nm〇s電 體Q2分別於SOI層内相互絕緣分離之N型及p型半導 體形成領域形成如第n圖所示之構造3 苐2圖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裝置中如第1圖月 示電路之電路動作之時序圖,如該圖所示,輸入信號ίΝ: 若以預疋頻率成、 “L”振盪,即延遲反相器^之 is號傳播延遲時間△ Ή,而輸入信號ϊ ν 2即按與輸入信 號INI相反之邏輯振盪。自此輸入信號ΙΝ2,延遲信號傳 播延遲時間△ Τ2,輸出信號0UT丨按與輸入信號ίΝ2相 反之邏輯振盪。 NMOS電晶體Q3根據輸入信號in]之“ Η” / ‘‘ L” 通、斷、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電位V2於輸入信號m 為‘· L”時成浮動狀態,於輸入信號IN!為“ η”時變成 L ° 因此.,將馆號傳播廷遲時間設定成遠較上述臨限值謂 壓®復時間更長之時間.比輸入信號IΝ丨之振盪周期j、(侠 如汶定為振盪周期之丨.K)程度!.則因n Μ 0 S電晶體Q 2 岛勤閣狀態時的大部份期間叫本體領域電ί立.固定,因此不 :,1 Λ.:ΐ ·Μ .18 寶 乂:..- 乂 ..-t· '™~' . —·~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咭濟部智慧財產咼m工消費今. U0物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4 5 7 7 1 t A7 ----- B7 五、發明說明(i2 ) 受軟誤差影響’由於設定成在通電狀態時的大部份期間内 本體領域成浮動狀態,臨限值電壓降低,電流驅動能力提 南, 此外’ NMOS電晶體Q3根據邊緣變化較輸入信號IN2 快時間ΛΤ分發生之輸入信號IN1通、斷,由於在相較於 輸入信號IN2自“H”變成“L·”之電位下降至“L”時刻 tl的時間ΔΤ之前,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領域之接地 位準之電位固定業已開始,故藉由本體由位移位成源極電 位迄輸入信號IN2降至“L”時為止’在輸入信號2降至 “ L”時’ NMOS電晶體Q2之臨限值電壓充份回復至斷 開恆定狀態。 結果,由於NMOS電晶體Q2斷開時不會流出漏電流, 故可快速進行NMOS電晶體Q2之斷開動作》 如此’實施形態1之半導體裝置係將根據CMOS反 相器2之資訊傳遞較輸入信號IN2快之輸入信號ΙΝι通 斷之NMOS電晶體Q3設作用以NMOS電晶體之本體領 域電位控制之用’俾謀求構成CMOS電晶體2之NMOS 電晶體Q2之斷開動作之提高,藉此可將CMOS反相器2 之響應改善成良好者。 實施形態2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裝置中電路 構成之電路圖。如該圖所示,與實施形態1相同構成之 CMOS反相器2於輸入端N1接收輸入信號IN3,自輸出 端N2將輸出信號OUT2輸出。且,經由輸入端N10接收 -1 ^--------訂-------!線、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κ 297公髮) 12 310949 短濟部智慧財產局,二4費-、:'"^」''' Λ7 ^^ __ B7—___ 五、發明說明(η ) 輪入信號丨Ν 1之3段串聯連接之反相器11至1 3之輸出 成為輸出信號ΙΝ3。然後,與實施形態1 一樣,設置將閘 極連接於輪入端Ν10之NMOS電晶體Q3,供NMOS電晶 體Q2之本體領域電位控制用。 於此’分別設定3段串聯連接之反相器11至1 3之輸 入輪出間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為△ Τ3,CMOS反相器2之 輸入輸出間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為A T2 3信號傳播延遲 時間△ T3設定成與實施形態丨相同的臨限值電壓回復時 間以上的時間。 第4圖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裝置之第3圖所示 電路動作之時序圖。如該圖所示,若輸入信號IN1以預 定頻率振盪,測延遲反相器1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T 3, 輸入信號IN3即按與輸入信號INI相反之邏輯振盪。自 此輸入信號IN3延遲信號傳播延遲時間△丁2,而輸出信 號0UT2即按與輸入信號IN3相反之邏輯振盈。 NMOS電晶體Q3根據輸入信號INI之“ H” / “ Lr 通/斷,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電位V2於輸入信號INI 為“ L ’’時成為浮動狀態,於輸入信號I n 1為“ FT時成 為 “ L” = 因此,與實施形態丨一樣,藉由將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丨;設定成遠較上.述臨限值電壓13復時間以上輸入信號 ίΝ ]之振盪周期小、使NMOS電晶體Q2為斷電狀態時之 久部份期間内本體領域電位固定於接地位準.因此.不受 軟誤差.影響由r設定成在通電狀態時.之九部份期間;q本體 ^1 In Ϊ - --1— I ^^1 ^^1 I i n I— HI n t n ^^1 - I ^^1 ^^1 ^^1 I <請先闇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5771 6 A7 ----- B7 五、發明說明(ι〇 領域為浮動狀態,故臨限值電壓降低,電流驅動能力提高。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外,NMOS電晶體Q3乃根據邊緣變化較輸入信號 號IN3快時間ΔΤ3發生之輸入信號IN1而通、斷,並且 由於在較輸入信號3降至“ L”時刻t3早時間A T3之前, 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領域之電位固定業已開始,故藉 由使本體電位移位成源極電位迄輸入信號IN3降至 “ L” ’在輸入信號IN3降至“ L”時,NMOS電晶體Q2 之臨限值電壓即充份回復至斷開恆定狀態。 此時’由於3個反相器11至13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總計成為延遲時間△ T3,故可簡單設定成較實施形態1 之延遲時間ΔΤ1大,可容易設定大於上述臨限值電壓回 復時間之延遲時間△ T3 » 結果,由於NMOS電晶體Q2斷開時完全無漏電流流 出,故可快速進行NMOS電晶體Q2之斷開動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如此,實施形態2之半導體裝置將根據CMOS反相 器2中資訊傳遞進行較輸入信號IN3快之輪入信號IN1 通斷之NMOS電晶體Q3設成供NMOS電晶體Q2之本體 領域電位控制用,確實使構成CMOS反相器2之NMOS 電晶體Q2之斷開動作增進,而將CMOS反相器2之響應 性作較佳改善》 實施形態3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裝置中電路 構成之電路囷。如該圖所示,與實施形態1相同構成之 CMOS反相器2於輸入端N1接收輸入信號IN2,自輸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310949 Λ7 Λ7 :·齊 智 .¾ 財 產 局 f 4t' ϊτ 由於與實拖形態 五、發明說明(15 ) 端N2將輸出信號〇UT2輸出,且,經由輸入端1〇接收 輸入信號IN1之反相器1之輸出成為輸入信號IN2。 設置用來對上述構成之CMOS反相器2中PM〇s電 晶體Q〗之本體領域進行固定電位設定、浮動設定控制之 PMOS電晶體Q4。 PMOS電晶體Q4之源極連接於電源,閘極連接於輸 入端N10,汲極連接於pM0S電晶體Q1之本體領域。因 此,PMOS電晶體Q2之汲極電位成為pM〇s電晶體卩ι 之本體領域電位,即本體電位VI。 於此,分別地設定反相器1之輸入輸出間之信號傳指 延遲時間為ΛΤΙ,CMOS反相器2之輪入輸出間之信號谓 播延遲時間為信號傳播延遲時間與實施形態 ]一樣設定成大於臨限值電壓回復時間。 第6圖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裝置中如第5圖 2示電路之動作之時序圖。如該圖所示,輸入信號洲 若此預定頻率振盈,即延读苻相哭 i丨、遲反相益1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T1’輸=信號IN2按與輸入信號im相反之邏輯振盈。 自’輸入號ΙΝ2,延遲信號薄播延遲時間△ ^,輸出信 號OUT2按與輸入信號ίΝ2相反之邏輯振盪。 PM〇S電晶體Q2根據輸入信號ΙΝ1之L,. η” 通斷广)S電晶體⑴之本體電位v)於輪 ' 馆號⑻ 岛l a寺成為‘T '於輸八信號iNi m成為泮 動狀態 樣藉©将號傳播延遲時間 •一_ 〜---------------- 裳--------訂---------線 (靖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U0949 4 S 7 7 1 6 A7 B7 五、發明說明(16 ) - T1,設定成遠較上述臨限值電壓回復時間以上輸入信號 IN1之振盪周期小,使PMOS電晶體Q1為斷電狀態之大 部份期間内本體領域電位固定,故不受軟誤差影響,由於 設定成在通電狀態時之大部份期間内本髖領域成浮動狀 態,故臨限值電壓絕對值降低,使電流驅動能力提高。 此外,PMOS電晶體Q4根據邊緣變化較輸入信號IN2 快時間△ T分發生之輸入信號IN1通、斷,由於在較輸入 信號IN2自“L”變成“H”而昇成之時刻t2早時 間△ T1之前,PMOS電晶體Q1之本體領域之電源電位固 定業已開始。故由使本體電位移位成源極電位迄輸入信號 上昇至“ H”為止,於輪信號IN2上昇至“ H”時,臨限 值電壓絕對值充份回復至PMOS電晶體之斷開恆定狀態。 結果,由於PMOS電晶體Q1斷開時無漏電流流出, 故可無漏電流流出,快速進行PMOS電晶體Q1之斷開動 作。 如此,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裝置係將根據CMOS反 相器2令資訊傳遞進行較輸入信號快之輸入信號IN1通、 斷之PMOS電晶體Q2設作供PMOS電晶體Q1之本體領 域之電位控制用,而使構成CMOS反相器2之PMOS電 晶體Q1之斷開動作增進,可對CMOS反相器2之響應性 作更佳改善》 且,實施形態1固然使用1單反相器1來作為延遲裝 置,惟亦可替代反相器1,使用實施形態2所示3個串聯 連接之反相器11至13而將輸入信號IN3輸入CMOS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6 310949 經濟^智慧財產局員二璘費^.'" A7 ________ B:____ ----^ ----- 五、發明說明(17 ) 相器2之輸入端來配置。 實施形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4之半導體裝置中電路 構成之電路圖。如該圖所示*與實施形態1相同構成之 CMOS反相器2於輸入端N1接收輸入信號IN2,自輪出 端2將輸出信號OUT4輸出。且,經由輸入端10接收輪 入信號IN 1之反相器1之輸出成為輸入信號ΪΝ2。 將與實施形態1、2相同之NMOS電晶體Q3以及與 實施形態3相同之PMOS電晶體Q4設成分別供上述構成 之CMOS反相器2之PMOS電晶體1、NMOS電晶體q2 之本體領域電位控制用。因此,PMOS電晶體Q4之沒極 電位成為PMOS電晶體Q1之本體電位V〗,NMOS電晶 體Q3之汲極電位成為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電位V2 , 於此,分別地將反相器1之輸入輸出間之信號傳播延 遲時間設定為△ T1,將CMOS反相器2之輸入輸出間之 信號傳播延遲時間設定為△ T 2。信號傳播延遲時間△τ 1 設定成為PMOS電晶體Q1及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領 域成浮動狀態時’本體電位分別經由PMOS電晶體Q4及 NMOS電晶體Q3移位成源極電位,易pm〇s電晶體Q1 及NMOS電晶體Q2之臨限值電壓絕對值可充分回復至斷 知:亙疋狀態%之時卩aj長度.亦卽大於臨艰值雷聲回復時 間。 第S圊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丰導體裝置之動作之時序 圈知該圖年干:若輸入愔號i. N以預足頻车振虽;即 〜..一 - „ . .. __一- ^ #;</? ί* :.;V . ... - . ------—---' 裝--------訂---------線 (琦先閱讀背面之注t事項再填寫本頁} 31094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1 6 A7 ____B7 ___ 五、發明說明(ι〇 延遲反相器1之信號傳播延遲時間ΛΤ1,輸入信號IN2 按與輸入信號IN 1相反之邏輯振盪。自此輸入信號IN2, 延遲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T2,輸出信號0UT4按與輪入 信號相反之邏輯振盪。 NMOS電晶體Q3根據輸入信號IN1之“H” / “L” 通/斷,NMOS電晶體Q2之本體電位V2於輸入信號IN1 為“ L”時成為浮動狀態,於輸入信號IN1為“ L”時成 為 “L” 。 由於與實施形態1 一樣,藉由將信號傳播延遲時間△ T1設定成遠較上述閾值電壓回復時間以上輸入信號I]sn 之振盪周期小’使NMOS電晶體為通電狀態時之大部份 期間内本體領域電位固定,故不受軟誤差影響,由於設定 成通電狀態時大部份期間内本體領域成浮動狀態,故臨限 值電壓降低,電流驅動能力提高β 此外’與實施形態1 一樣,由於在較輸入信號ΙΝ2 降至‘‘ L”時刻t2早時間△ Τ1之前,NMOS電晶體ΙΝ2 之本體領域之電位固定業已開始,故在輪入信號ΪΝ2降 至‘‘ L”時’臨限值電壓充份回復至NMOS電晶體Q2之 斷開怪定狀態。 結果’由於NMOS電晶體Q2斷開時無漏電流流出, 故可快速進行NMOS電晶體Q2之斷開動作。 由於PMOS電晶體Q4根據輸入信號之“ L” / Η 通/斷’故PMOS電晶體Q1之本館電位νι於輸入 信號IN1為“L”時成為“Hrt ,於輸入信號!N1為“H” ;¥衣--------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8 310949 甩罟部智.«討產局,工,ά·:®ϊ'-;ί·ί·ΐη..._ν"' A7 ,_______B7_______ 五、發明說明(19) 時成浮動狀態。 由於在PMOS電晶體Qi為斷開狀態時大部份期間内 本體領域電位固定,故不受軟誤差影響,復由於設定戒通 電狀態時大部份期間内本體領域成浮動狀態,故臨限值電 壓絕對值降低,而使電流驅動能力提高。 此外,與實施形態3 —樣,由於在較輸入信號IN2 上昇至“ H”時刻ί2早時間△ T1之前,PMOS電晶體Q1 之本體領域電位固定業已開始,故在輸入信號上昇至 ‘· Η”時’臨限值電壓絕對值充份回復至PM〇s電晶體Q1 之斷開恆定狀態。 結果,由於PMOS電晶體Q1斷開時無漏電流流出, 故可無漏電流流出’快速進行PMOS電晶體Q1之斷開動 作3 如此,實施形態4之半導體裝置分別將根據cM〇S 反相态2中資说傳遞進行較輸入信I n 2快之輸入信號ί N 1 通、斷之MOS電晶禮Q3及Q4設作供m〇S電晶體Q1 及Q2之本體領域電位控制用’而使構成CMOS反相器2 之PM〇S電晶體Q 1及NMOS電晶體Q2之斷開動作增進, 可對CMOS反相器2之響應性作更佳改善。 且1實施形態4固然使用1單位反相器丨,惟亦可替 R反相器!'配置成使用實施形態2所示3洇串聯連接之 反相器丨】至' B而將輸八信號iN3輪A 反相器2 之輪Λ.端。 ί發明效果j C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ί〇94ν A7 B7 五、發明說明(2〇 ) 如以上說明,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半導體裝 置由於在藉由第1輸入信號之第丨遷移使信號處理用MIS 電晶體成通電狀態之際維持其本趙領域於浮動狀態,故藉 由寄生雙極性效果提高電流驅動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在 藉由第1輸入信號之第2遷移使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 向斷開狀態遷移之前’將其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成第2端 之電位’故可抑制漏電流。 於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半導髋裝置中,由於第1輸 入仏號可延遲第2輪入信號,故第1輸入信號之遷移即根 據第2輸入信號之遷移而延遲發生β因此,藉由根據第2 輸入信號之遷移自第1動作切換成第2動作,在信號處理 用MIS電晶趙藉由第1輸入信號之第2遷移向斷開狀態 遷移之前’將其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成第2端之電位。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之開關電晶體由於 使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第2端與本體領域同電位, 故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成第2端之電位。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裝置由於在另一信號處 理用MIS電晶體藉第1輸入信號之第2遷移成通電狀態 之際’維持其本體領域於浮動狀態,故藉由寄生雙極性效 果來提高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的電流驅動能力。 另一方面,由於在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藉由第1 信號之第1遷移而遷移成斷開狀態之前,其本體領域之電 位移位成第2端之電位’故可抑制漏電流。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裝置可將第2輸入信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纸張尺度適用尹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发) 20 310949 A7 B7 五、發明說明(21 ) 延遲丨單位反相器之信號傳播 、 相反之第1輪入信I 時間分’輸出邏輯關係 因此,在信號處理用MIS電晶 ^ 琦 I 先 1 I 閱 1 1 讀 1 1 背 1 面 之 1 1 注 意 1 1 事 1 項 \ 再 1 填 1 寫 本 裝 頁 i ii番·灿能私J- V 藉第丨輪入信號成 通電狀L的大部份期間内,開關 ^ m pa ,, ^ 電日日體係碏第2輪入信號 成斷開狀態,本體領域 m ϊ於 、_寺動狀態’於處理用mis電 BH體藉第ί輸入信號向 逋電而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成第2端之電位。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載半導 反相器輪出第1輸入”,故了 置由於自最終段之 …播… 遲奇數個反相器全體之 仏號傳播預定時間分,輸出 、科關保相反之第丨輸入信 褒° =此’在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藉由第Μ入信號 士通電狀態的大部份期間内,開關電晶體係由於第2輪入 #號成斷電狀態,本體領域蜡垃1」 本體請維持汗動狀態,於信號處理用 電晶體藉由第1輸入信號朝斷開狀態遷移之前,開關 電晶體成通電狀態’而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I工費·,3''-.;··^ 此卜*於可數個反相器由3個以上反相器構成 谷易擴大权定第2輸入信號之延遲時間。 [圖式之簡單說明j 第ί圖顯:r;水讲明营路能 .本、貧<形恕1之丰導體裝置雷路様 成之電路圖= ~ ^ m 第〕圖係顯示實施形態I之動作之時序圖 —貧施^^…义羊:導體裝置電路搆成之雷 卞 士。:¾ 巧♦成 $ 广一—一一— ------------- - ::丨⑽一 457716 Α7 Β7 五、發明說明(22 ) 路圖。 第4囷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動作之時序圖。 第5圊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半導體裝置電路構成之電 路圖。 第6圖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動作之時序圖。 第7圊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半導體裝置電路構成之電 路圖。 第8圖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動作之時序圖。 第9圖係顯示構成發明原理之半導體裝置電路構成之 電路圖。 第10圖係顯示苐9圖之電路動作之時序圖。 第11圖係顯示SOI構造之NMOS電晶體之剖視圖。 第12圖係顯示MOS電晶體之本體領域之電位與閾 值電壓關係之圖表β [符號說明]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 11 至 13 反相器 2 CMOS反相器 Q1 、Q4 PMOS電晶體 Q2 、Q3 NMOS電晶體 1 --------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爱) 22 310949

Claims (1)

  1. ABCD Μ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骨合汴灶印柒 六、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半導體裝置,具備: k號處理用MIS電晶體’此電晶體具有: 形成於SOI構造之SO[層,接收採用第1及第2 邏輯之第1輸入信號之閘極;根據前述第丨輸入信號 將輸出信號輸出之第1端;對應於前述第丨輸入信號 採用第1及第2邏輯而於其與前述第1端之間分別通/ 斷之第2端;以及本體領域之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 以及,本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其在前述第1輸 入信號自前述第2邏輯向前述第〗邏輯遷移之第丨遷 移,與藉由前述第1遷移使前述第1輸入信號自前述 第1輸入信號採用之前述第丨邏輯向前述第2邏輯遷 移之苐2遷移之間,進行自使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 晶體之前述本體領域成浮動狀態之第1動彳七 n,切換成 使前述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至前述第2端電位之第^ 動作之動作者。 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本體 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具有: 輸入第2輸入信號,將該第2輸人信號延遲而產 生前述第1輸入信號之延遲裝置;以及 根據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遷移.進行自前述第^ 動作切換成前述第2動作之開關元件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丰導體裝置其令前述開關 元件具有開關電晶體 該開關電晶體包含: -一,-——ilA!前述信號處理用μ丨s電晶體疋,.前,,ί:. + _ (紙朵尺t適用中國國家-------------上―' 乏土-liL -------^------1τ------^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57716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 域之第1端; 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第2端 之第2端;以及 輪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控制端。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塊信號 處理用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之導電型包含N 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 處理用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之導電型包含p 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其進一步具備: 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該MIS電晶體具有 形成於SOI構造之SOI層,接收前述第1輸入信號之 閘極,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晶艎之前述第! 端之第1端,對應於前述第1輸入信號採用前述第2 及第1邏輯而分別於其與前述第1端之間通/斷之第2 端,以及本體領域;以及 另_本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其在進行前述第1 輸入信號之前述第2遷移,與藉由前述第2遷移自採 用前述第1輸入信號之前述第2邏輯向前述第1邏輯 遷移之前述第1遷移之間,進行自使前述另一信號處 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本體領域成浮動狀態之第1動 作切換成將前述本體領域之電位移位成前述第2端電 位之第2動作之動作。_____ 本紙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310949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4 A8 B8 C8 DS 六、申請專利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芯體 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具有: 輸入第2輸入信號,將該第2輸入信號延遲而產 生前述第1輪入信號之延遲裝置,及 根據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遷移,進行自前述第1 動作至前述第2動作之切換之開關元件; 前述另一芯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具有: 與前述本體領域電位移位裝置共有之前述延遲裝 置,及 根據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遷移,進行自前述第1 動作至前述第2動作之切換之另一開關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開關 元件具有開關電晶體,該開關電晶體包含: 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 MIS電晶體之前述本體領 域之第1端, 連接於前述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之前述第2端 之第2端,及 輸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控制部: 前述另一開關元件具有開關電晶體,該開關電晶 體包含: 連接於前述另信號處理用 Μ丨S電晶體之前述未 體領域之第1端; 連接於前述另 il號處理用 Mi S電晶體之前述第 :端之第〕,端 ' 以及 衣氓伕义度適用由國國家梯準A4说格::9^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Ϊ - 訂 線丨 經濟邹皙慧財產局員二岣費合作社如:梨 U0M4*) 45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輸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之控制端。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 處理用MIS電晶體包含1導電型之第1M0S電晶體; 前述另一信號處理用MIS電晶體包含第2導電型 之第2M0S電晶體; 前述開關電晶體包含第1導電型之第3M0S電晶 體, 前述另一開關電晶體包含第2導電型之第4M0S 電晶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第1 導電型為N型,前述第2導電型為P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 處理用 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係同一導電形 式; 前述延遲裝置包含輸入前述第2輸入信號,輸出 前述第1輸入信號之1單位反相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前述信號 處理用 MIS電晶體及前述開關電晶體係同一導電形 式; 前述延遲裝置包含串聯連接之3個以上之奇數個 反相器; 前述奇數個反相器將前述第2輸入信號輸入至初 段之反相器,而自最終段之反相器輸出前述第1輸入 信號。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现格(210X297公釐) 26 310949
TW088119404A 1999-04-15 1999-11-06 Semiconductor device TW45771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769599A JP4439031B2 (ja) 1999-04-15 1999-04-15 半導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57716B true TW457716B (en) 2001-10-01

Family

ID=1446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9404A TW457716B (en) 1999-04-15 1999-11-06 Semiconduct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291857B1 (zh)
JP (1) JP4439031B2 (zh)
KR (1) KR100458739B1 (zh)
DE (1) DE19961061C2 (zh)
FR (1) FR2792459B1 (zh)
TW (1) TW457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4243B1 (en) * 2001-01-12 2002-06-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lay times in floating-body CMOSFET inverters
JP2003069031A (ja) 2001-08-28 2003-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US7205825B2 (en) * 2002-12-09 2007-04-1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Emulation of long delay chain by ring oscillator with floating body-tied body devices
JP4667928B2 (ja) * 2005-03-31 2011-04-13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レベルコンバート回路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4967264B2 (ja) * 2005-07-11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
US20070210380A1 (en) * 2006-03-10 2007-09-13 Jin-Yuan Lee Body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oi mos transistor
US9654108B2 (en) * 2008-01-11 2017-05-1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having reduced flicker noise
US8207784B2 (en) * 2008-02-12 2012-06-26 Semi Solu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SFET drain-source leakage reduction
JP5338387B2 (ja) * 2009-03-05 2013-11-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切換え装置
FR2970611B1 (fr) * 2011-01-14 2013-08-30 St Microelectronics Sa Étage de sortie forme dans et sur un substrat de type soi
CN106921349B (zh) * 2017-03-02 2020-10-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基于反相器结构的放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01526A (ja) 1983-04-30 1984-11-15 Toshiba Corp Cmos論理回路
JPH0786917A (ja) * 1993-09-14 1995-03-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インバータ回路
JPH0795032A (ja) * 1993-09-20 1995-04-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Cmos型インバータ回路
KR0169157B1 (ko) * 1993-11-29 1999-02-01 기다오까 다까시 반도체 회로 및 mos-dram
JPH08274613A (ja) * 1995-03-30 1996-10-18 Toshiba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保護回路
US5644266A (en) 1995-11-13 1997-07-01 Chen; Ming-Jer Dynamic threshold voltage scheme for low voltage CMOS inverter
JPH09162709A (ja) * 1995-12-04 1997-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3614546B2 (ja) * 1995-12-27 2005-0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3195256B2 (ja) * 1996-10-24 2001-08-0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
KR100214280B1 (ko) * 1996-11-06 1999-08-02 김영환 누설 전류 감소형 반도체 회로
JPH10190435A (ja) 1996-12-24 1998-07-21 Toshiba Microelectron Corp 半導体出力回路、cmos出力回路、端子電位検出回路、及び半導体装置
JPH10209854A (ja) * 1997-01-23 1998-08-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ボディ電圧制御型半導体集積回路
JP4253052B2 (ja) * 1997-04-08 2009-04-0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961061A1 (de) 2000-10-26
FR2792459A1 (fr) 2000-10-20
KR20000067836A (ko) 2000-11-25
US6291857B1 (en) 2001-09-18
FR2792459B1 (fr) 2002-02-15
DE19961061C2 (de) 2003-06-12
KR100458739B1 (ko) 2004-12-03
JP2000299466A (ja) 2000-10-24
JP4439031B2 (ja) 201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53430A1 (en) Switch circuit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TW45771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613442B1 (en) Switch circuit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N100375296C (zh) Soi上的动态阈值电压mosfet
KR100254601B1 (ko) Mos 논리회로
TW201338423A (zh) 具有中間電壓控制的競爭中斷之電壓位準移位
EP1611681B1 (en) Schmitt trigger circuit in soi
TWI259650B (en) Low supply voltage and self-biased high speed receiver
US9264045B2 (en) Buffer circuit with reduced static leakage through controlled body biasing in FDSOI technology
JP3730963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CN210780725U (zh) 电路
TW201012067A (en) Level shifter with reduced leakage
KR970067337A (ko) 게이트 절연 박막을 가진 cmos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고전압 레벨 시프트 회로
JP3962383B2 (ja) 電圧シフト回路
US20060181313A1 (en) Transistor logic circuit
JP2009158671A (ja) 高周波スイッチ
US20230421155A1 (en) Level shifter circuit with back gate controled transistors
JP3804647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TW201025859A (en) P-type source bias virtual ground restoration apparatus
JP2010171508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Vandana A theoretical study of low power soi technology
TWI290796B (en) Output buffer circuit with low noise and method
JP2002050944A (ja) ラッチ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リップフロップ回路
JPH1168548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H0337768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