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8624B - Chemical microreacto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Chemical microreacto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8624B
TW438624B TW087102314A TW87102314A TW438624B TW 438624 B TW438624 B TW 438624B TW 087102314 A TW087102314 A TW 087102314A TW 87102314 A TW87102314 A TW 87102314A TW 438624 B TW438624 B TW 4386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substrate
fluid channel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2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rbert Dr Breuer
Heinrich Dr Meyer
Original Assignee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8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86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2Lith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patterning methods other than those involving the exposure to radiation, e.g. by st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8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ribs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or local variations in thickness of the element, e.g. grooves, micro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93Microreactors, e.g. miniaturised or microfabricated re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002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visible light or UV light, through an original having an opaque pattern on a transparent support, e.g. film printing, projection printing; by reflection of visible or UV light from an original such as a printed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041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e.g. immersion; using fluid cooling means
    • G03F7/2043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e.g. immersion; using fluid cooling means with the production of a chemical active agent from a fluid, e.g. an etching agent; with meterial deposition from the fluid phase, e.g. contamination resis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383Direct write, i.e. pattern is written directly without the use of a mask by one or multiple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783Laminate assemblies, i.e. the reactor comprising a stack of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19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 B01J2219/00822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19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 B01J2219/00824Ceramic
    • B01J2219/00828Silicon wafers o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19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 B01J2219/00831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19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 B01J2219/00835Comprising catalytically activ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73Heat ex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95Control aspects
    • B01J2219/00952Sensing operations
    • B01J2219/00968Type of sensors
    • B01J2219/0097Optical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0/00Heat exchangers or heat exchange elements having special size, e.g. microstructures
    • F28F2260/02Heat exchangers or heat exchange elements having special size, e.g. microstructures having microcha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只工消費合作社印农 4386 2 4 A7 _B7_ 五、發明说明(l.)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化學微反應器及其製造方法,以及 此微反應器的基本應用。此化學微反應器在化學工業上, 主要是應用在合成方法上。 幾年前’文獻上就曾經針對化學微反應器做過報導, 相對於傳統用來製造化學化合物的生產設備而言,其具有 很多的優點。當化學方法轉變到大型技術量產規模時,會 出現一個基本的問題’即生產設備之尺寸將會比在實驗室 規模裡用來發展這種方法時所使用的器械要大上好幾倍。 舉例來說,如果要觀察一個化學合成法時,那麼彼此會產 生反應的化學種類,就可以經由其分子大小,通常是從低 於一個毫微米到數個毫微米的範圍之間,來確定其所對應 的規模。對於擴散及熱傳導現象而言,所對應的長度是從 幾毫米到微米範圍。由於大型技術上所需的產物容積,化 學反應器之尺寸大小通常位在數公分到幾公尺之際,所以 在實驗室規模下、反應容積為數公升到約100公升可獲得 之製程知識,至少對於均一的化學反應而言,不可能直接 轉化為大型技術規模。光是在液體的混合上,攪拌器最需 要的就是要藉此擴大物質運送,以便能縮小不同濃度範圍 之間的距離。在不同規模的反應器之下,也會產生所謂的 升級問題。一個在實驗室規模下被最佳化的的化學反應, 並不能立刻被轉移到生產設備上,而是在最後被應用在大 型技術的生產之前’先行轉移到一個規模在實驗室和量產 規模(技術上的規模)之間的試驗性設備上問題是,這 種方法發展的每個步驟都需要一個個別的最佳化循環,而 本紙ίΜϋ/η中關家縣(CNS)A4^( 21QX297公着) I I I I 裝— I I I ^ n ^ (誚先鬩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C,本頁) A7 B7 43 86 2 4 五、發明説明(2.) (請先閱1«背面之注意^項再〆、本頁) 每個循環在過程引導時所需的發展期上係逐漸增加,相反 地’在一個異質性的催化作用中,觸媒粒子經常被盛裝在 一個多孔性的容器裡’而其孔徑大小在一個物質運送所對 應的範圍内(毫米至微米的範圍内)。 在一個只是根據實驗室規模所得知識之非最佳化製程 中,舉例來說,其化學合成之收獲量可能會很小,因為有 太多我們所不希望的副產物,由於一些反應情況較佳的副 反應而產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 為了解決前述將製程方法從實驗室規模轉移到量產規 模的問題’所以在多年以前’所謂的微反應器觀念就已經 被發展出來了 β其係關於一種將若干反應胞室並聯在一起 的設計方式,其尺寸為幾個微米到幾個毫米之間。這種反 應胞室的構造,是要讓物理、化學或電化學反應,能夠在 其内部進行。相對於傳統的多孔式系統而言(異質性催化 作用)’其胞室尺寸就被定義成一個微反應器,亦即平面 式地製造一個技術性製程.各個反應胞室在整個反應器上 的配置方式’也是以同樣的方式配置,尤其是週期性地將 其排列成一維或二維β廣義上的微反應器,還必須考慮到 所需的流體(液體和氣體)輸入及排出管道,以及感應器 和作用子,例如閥門、冷卻和加熱元件,這些將會控制或 影響各個胞室裡的物質流和熱流。 每個反應胞室都有一個橫句範圍,其大小在一個最有 利於物質及熱傳送的範圍内。因為流經每個反應胞室的容 積流量極小’所以整個反應器在經過此基礎胞室的並聯複 -6 - A7 438624 __B7___ 五、發明説明(3·) 製之後’就可以被放大到一個技術上所必需的規模(升級)。 利用此小型尺寸,就可以讓流體的濃度及溫度之區域性差 異,被縮減成一個最小的量。如此一來,過程就可以更加 精準地被調到最佳的反應條件之下,而使反應器裡的化學 反應轉換率,能夠在同樣的反應媒介停留時間下被放大。 除此之外,其所合成物質之純度和收獲量,都可以經由此 近乎最佳反應條件之調節,而達到最佳情形。如此一來, 就算是以傳統方式無法進行的此類化學轉換,例如準確地 將其中間產物攔下的情形,也就能夠被實現了。 有一系列用來製造此化學微反應器之建議。 其中之一,是微反應器可以以例如堆疊少許銅薄片之 方式加以製造,其係利用一種鑽石工具鑿出刻痕之方式來 建造其流體渠道。在1995年2月20至21日於Mainz舉行 的微系統技術研討會中,在DECHEMA專文第132卷第93 至107頁’ D. Hfinicke和G. Wiesmeier的論文「微反應器 裡的異質性觸媒反應(Heterogeneous Catalyzed Reactions in a Microreactor)」中,有述及一種此類的微反應器,其被 用來將丙烯部分氧化成丙烯酸。各個反應器基座是藉擴散 融接及隨後的電子束焊接之方式彼此相互連接β要進行此 種化學反應時,必須將所形成渠道内之銅,以部分氧化之 方式轉化成氧化銅(Ϊ)。 為了要能夠精確而又重覆地筚造此細微結構,需要一 種適用於此目的之微定位桌。各個反應胞室基本上是連績 地並因此以耗費時間及成本之方式加以製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ir------線’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r、本I)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聚 438624 A7 B7 五、發明説明(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 應用 LIGA 方法(Lithographie,Galvano-Formung, Abformung平版印刷術,電鍍成型,製模),就可以將塑 膠層一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同步加速 輻射線加以曝光,然後顯像。以此方式所產生之結構,將 會以電鍍方式來填一層金屬上去。然後此金屬結構可以在 其次的方法步驟中,利用一種塑膠複製方式加以製模。W. Ehrfeld 和 H Lehr 在 Radiat· Phys. Chem.第 45 冊(1995) 第 349 至 365 頁,W. Menz 在 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 1994 年2月’第92至99頁,以及W. Menz在自動化技術實作 (AutomatisierungstechnisdiePraxis)第 37 冊(1995)第 12 至22頁中,皆有述及此類方法。根據上述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這份專業文件之敘述’分開製造的各個元件或 次系統,係以適當的填補技術彼此相互連接β 有一種和LIGA方法相關,而無須使用極昂貴的同步 加速輻射線的技術’是一種所謂的雷射LIGA法。在這裡, 由ΡΜΜΑ所構成的塑膠層,將藉一種大功率的紫外線雷射 加以結構化,然後如同LIGA方法一般,以電鍛方式來製模(DECHEMA 專文第 132 卷第 1 至 29 頁,W. Ehrfeld et al. 「微反應器的潛力及其實現方式(P〇tentiais細如沾㈣⑽ of Microreactors)」)。 W. Menz在上述自動化技術實作中,也有提到一種衍 生出來的方法。根據此方法,在一片裡面已經以傳統方法 建造微電子電路的硬基底上,先塗上一層保護層,然後再 其上方塗上一整面的金屬化層,最後在上面再塗上一層塑
^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V-本頁} - P 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規格(2丨〇><297公廣 經濟部中央榡率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 4386 24 A7 _B7____ 五、發明説明(5·) 膠模塊。然後利用一個根據liga方法所製造的金屬陣列, 將流體渠道的結構圏案壓鑄在模塊上。然後,將在所形成 的凹槽内覆蓋在金屬層上方的殘餘模塊,以電漿蝕刻方式 加以去除。而且在凹槽會被鐘上一層電化學性的金屬。塑 膠結構隨後會被去除,而基礎金屬層裸露出來的金屬區域 係以蚀刻方式加以去除。 無論是傳統的LIGA方法還是雷射LIGA方法都非常 昂貴,因為其在為塑膠層進行結構化時,都需要非常昂貴 的設備(同步加速輻射源)。 此外,從前述W. Ehrfeki et al.「微反應器的潛力及其 實現方式(Potentials and Realization of Microreactors)」之 論文中,可以得知一種用來製造化學微反應器之方法,其 中,其使用一種感光玻璃,例如FOTURAN® (Schott Glaswerke,Mainz )。所要產生的結構圖案,就可以經由紫 外線轉移至玻璃本體上。緊接著再經過一個熱處理之後, 除了被照射到的區域之外,玻璃上會產生結晶。這些結晶 隨後可以利用氫氟酸溶液優先加以去除。此方法具有一個 優點,即反應渠道可以經由平行曝光及蝕刻程序快速地加 以重製 '然而只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玻璃,所以此種製造 方式一方面昂貴,而且特別只限用於某些應用情形而已。 甚至在半導體工業上用來將矽的表面加以顯像之方 法,也被引用來製造微反應器。舉例來說,在DECHEMA 專文第132卷第51至69頁’IJ.Lerouet. al.的專業論文「微 型製程製造的迷你化學系統:技術上的可行性(Micr〇_ 本紙張尺度制中關家料(CNS) A4^( 21Gx297公藿) — -9- ,-----------裝------iT------Μ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r^,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农 438624 A7 s__—_B7___ 五、發明说明(6·) fabricated Minichemical Systems: Technical Feasibility )」中, 就有述及一種方法,其中,有三片被蝕刻過的矽晶片及兩 片末端晶片從外緣彼此相互連接。此外還使用一種填滿多 晶銀粒子的熱交換器,其同樣也構成微反應器。此種方法 之應用也是有限的,因為只能應用在矽而已。 在EP 0 212 878 A1中,述及一種用來製造平板狀熱交 換器之方法。其中,熱交換器所需的渠道結構,係利用一 種置於鋼板、不鏽鋼板、黃銅板、銅板、音銅板或鋁板上 之面罩(絲網印刷、光學印刷)所製成,而渠道本身則是 在面罩沒有覆蓋的表面區域上,利用一種化學蝕刻方法來 製成。一些此類的平板隨後以一種擴散式融接法彼此相互 連接。由擴散式融接法將彼此相互焊接的平板所構成的此 類熱交換器,也公開在EP 0 292 245 A1之中。 至目前為止’用來製造微反應器之習知方法都具有多 重的缺點,其中最主要的是,只能使用一種耗費時間及/ 或成本之方法’在反應器裡面製造出結構化的金屬表面, 或僅能使用不適合一些特定應用場合的玻璃或梦。 根據EP 0 212 245 A1及EP 0 292 245 A1所製造的反 應器則具有其他的缺點,亦即在所示的組態下,只有熱交 換器能夠被製造出來而已,因此,化學微反應器的多重應 用性就完全不可能實現。尤其是除了渠道之外,還具有半 導體電子電路、光導體以及其他俸作用子及感應器這類元 件的複雜反應器’是不可能以此種方法來實現。 因此,本發明之基本問題,就是要製造出能夠適用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财樣準(CNS )以祕(21()><297公教) -1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〆本頁) 裝.
*1T 線 4386 2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 許多不同應用場合之化學微反應器,而且可以由不同的、 甚至複雜的元件一例如電子迴路、光導體、作用予及感應 器、以及渠道内的觸媒層、防鏽層或其他功能的鍵層〜來 組成。此製造方法應該姜便宜,而且能夠快速地進行。尤 其是此類微反應器也必須能夠大量製造才行。 此問題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所述之方法, 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化學微反應器加以解決。 為了解決此問題而發明了三種化學微反應器之製造方 法,其至少包含一個具有流體渠道及流體之輸入和排出管 道的基底。此方法不必應用塑膠製模方法,其方法步驟如 下: 蝕刻法: a,在基底上面之金屬表面上’利用光阻層或絲網印刷 漆覆層來建造流體渠道結構’以便使金屬表面部分 地被這些覆層覆蓋住; b. 至少部分地將金屬從基底上所暴露出來的表面上, ,以無電流法及/或電化學法蝕刻掉; c. 完全將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覆層去除; d建造黏貼及/或焊接層; e·將基處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重疊,然後 藉黏貼及/或焊接方式將基底和密封條相互連接。 倒裝法: a.在基底上面之金屬表面上’利用光阻層或絲網印刷 漆覆層來建造流體渠道結構,以便使金屬表面部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洗格(2丨OX”7公釐) •11- 0¾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¾本頁) 4t 438624 A7 B7 五 、發明説明(8·) 經漪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¾ 地被這些覆層覆蓋住; b·在基底上所暴露出來的表面上,以無電流法及/或 電化學法鍍上一層金屬層; c. 完全將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覆廣去除; d. 至少部分地將基底上之金屬,以無電流法及/或電 化學法蝕刻掉,以便建造流體渠道; e,建造黏貼及/或焊接層; f.將基底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重疊,然後 藉黏贴及/或焊接方式將基底和密封條相互連接。 疊加法: a. 在基底上面’利用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覆層來建造 流體渠道結構’以便使基底表面部分地被這些覆層 覆蓋住; b. 在基底上所暴露出來的表面上鍍上一層金屬層; c. 完全將光阻層或絲網板印刷漆覆層去除; d·建造黏貼及/或烊接層; e. 將基底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重叠,然後 藉黏貼及/或焊接方式將基底和密封條相互連接。 本發明之化學微反應器具有下列特徵: a. 至少位在一個階層平面上的流體渠道; b. 流體之輸入和排出管道; c. 流體渠導係由彼此對立的金屬壁面以及在這兩個壁 面之間所延伸的其他金屬或塑膠壁面所包圍; d. 不同的流體渠道階層平面彼此間係利用適當的焊接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訂 線 表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嫠) -12- 經濟部中央標车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聚 ^3 86 2 4 A7 ---- B7 · — 五、發明説明(9.) 及/或黏貼層,及/或與一個將開放流體渠道密封 的密封條相互連接。 此種化學微反應器的一種優良的應用方式係列於申請 專利範圍第20項中。此種反應器係適合用來製造具有毒性 的、不穩定的、或具有爆炸性的化學產物,尤其是氯化氰、 光乳'環氧乙燒、涵化合物、硫醇、氯甲燒、蛾〒虎、硫 酸甲酯、氣乙埽和磷。 本發明之優良實施形式係列於附屬申請專利範圍中。 利用電鍍技術方法來製造個別的反應器階層平面,就 可以讓我們在階層平面上選擇適當的材質組合,而很有彈 性地來適應各種應用場合。 此種方式也開啟可能性,能夠將這些具有結構圖案的 反應器階層平面之連接,整合在一個完整的製程内,以便 能夠製造重疊的反應器。並不會像應用銅箔時那樣,使用 一種對反應器元件具有高度溫度負荷的擴散式焊接法,或 是像應用發晶片時那樣’使用一種陽極式的焊黏法。各個 反應器階層平面’大多是利用焊接或黏貼方式,將其彼此 相互連接》如此一來’僅需利用基底的中級溫度負荷,便 可以將反應器的各個階層平面疊合在一起,而使一些對溫 度敏感的基底及在其被接合前就很敏感的反應器元件一例 如半導想電路或會膨脹的膠—能夠被應用在作用子的製造 上。焊接溫度也可以經由特殊焊接劑之選用而下降至微小 的值,或是疊層間的堅固性經由特殊硬焊接劑之選用而達 到高的值》選用低熔點的焊接劑或利用黏著劑,也可以使 本紙張纽制巾S目家樣準(CNS } ( 210G297公楚) -13- Ί----------^------、1T------'^ (諳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14ί本頁) A7 B7 438624 五、發明説明(i〇.) 對溫度敏感的基底表面,在化學合成的應用時,能夠在反 應器階層平面接合前預先製備好》 本發明之反應器内表面可以在接合之後,再改變其化 學性或結構性’因此可根據特定化學方法的要求而被最佳 化。除了金屬層之外’還可以將任何塑膠層整合在反應器 之中’因為金屬和塑膠之間的接合材料,有近乎無限數量 的資源可供使用。因此,所使用的材料就可以配合其應用 場合的特殊要求。 可製造之渠道,可以被製作得非常均勻,不會出現一 種類似於銅箔上機械式刻痕般的稜角及一種工具上的磨 痕。流體渠道的尺寸主要是在1mm或其下的範園内。舉例 來說,流體渠道也可以被製成約矩形的截面,其寬度為 ΙΟΟμιη,高度為40μπι。在本發明一個特別優良的實施形式 中’其流體梁道具有一個300μιη以下的結構高度。如果渠 道的截面不是矩形的話,其寬度的值就應該是渠道一半高 度時所量得的寬度之值。舉例來說,截面也可以製成如半 圓形或凹面狀的渠道。另一個主要的優點是,所有的反應 器階層平面都可以同時製造,並不需要一個接一個地進行 個別的方法步驟《由於各個渠道階層平面或模組,基本上 都可以同時被產生,所以整個反應器就可以以較小的公差 被製造出來。因此,基本結構能夠具有一個高重製性。 所製造出來的反應器是取便宜的,因為在製造程序中 並不需要任何特別昂貴的裝置。由LIGA法所製造出來的 光阻結構除了有一個極像是棱角的坡度之外,還有一個極 f紙張尺度適用中國(21〇>< 297公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4 本頁) .裝 -訂 經潢部中央橾準局男工消资合作社印製 -14- 4386 2 4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率扃黃工消費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11.) 大的縱深b這些特性對於微機械元件的製造而言(此方 法原本就是為麵發展)是_必要的,但是對化學微反 應器的製糾讀是鋒的。刊顧歧㈣術,甚至 利用絲網印刷方式加以製造結構,其可滿足中度尺寸的微 反應器需求’並魏昂貴的同步輻射或昂貴的紫外線雷射 裝置以及所必需的昂貴面罩。 >相對於EP 〇 212 878 A1及EP 〇 292 245 A1中所述之 熱父換方法或其製时法’本發狀反應n及製造方法具 有此優點’亦即可以使用對溫度祕的材料,因為不需使 用擴教式熔接法《尤其是還可以在接合之前,將半導體電 路、光導體、作用子、感應器以及對溫度敏感的覆層,先 行整合至反應器内。基本上,其可拓展可能的應用範圍, 並減輕反應器在設計上及製造計劃的負擔。 基於前述理由,本發明之方法可非常有彈性地應用β 每個元件都可以大量、便宜並高度精準地被製造出來, 所謂的化學反應器是具有由一個以上的反應站所構成 的流體渠道的裝置,除了原有的反應區之外,其還可視情 形而有一些辅助區,用來混合、摻合、加熱、冷卻,或做 為中間產物或末端產物此種輸出材料的分析之用。每個區 域都是利用一個能適應其需要的架構來表示其特性。當加 熱或冷卻區是利用熱交換器,或配備電阻式電熱絲或電力 冷卻元件的反應器分支所構成時,分析區上就會有相應的 感應器,摻合區舉例來說就會含有微型閥門,而混合區舉 例來說就具有適當形狀結構的渠道,用來擾動所匯集的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困家標隼(CNS ) Α4规格(210Χ29?公釐) -15- . ^------ΐ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产本頁) 438624 A7 B7 五、發明説明(l2.) 體《在一些特定的應用情形下,本發明之微反應器構造也 可以如此構想出:僅有熱量從流體物質被傳送出或被傳送 至流體物質内,舉例來說,熱量是在要加熱或要冷卻的物 質及另一個加熱或冷卻物質之間進行交換》在各個反應站 的流體渠道通常都是經過幾層疊合之後,於最後一層利用 一個密封條密封住。 在製造微反應器時,可以使用不同的基底:其Ψ—種 是金屬薄片,例如鋼、不鏽鋼、銅、鎳或鋁箔。其厚度應 在5μιη至lmm之間。厚度在5μιη以下的薄片不太合適, 因為無法製造出寬度足夠的渠道。如果使用一片純金屬薄 片作為基底時,此種很小的金屬層厚度還會產生出其他問 題,即此種薄片特別難以處理。相反地,厚度超過lmm的 薄片,將會產生一個很厚的反應器塔。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單面或雙面鍍有金屬的塑膠、 陶瓷或玻璃薄片作為基底。舉例來說,黏合了銅箔的環氧 樹脂或聚醯亞胺層積板就很合適。還有一種用來產生覆有 金屬的塑膠薄片的方法,就是利用習知之化學方法將其金 屬化。對此而言,薄片首先必須以化學或物理方法預先處 理表面’例如置於蝕刻溶液中,或運用適當的氣體以一種 電漿放電方式使其變糙。然後經過其他適當的預先處理— 例如清潔、潤濕和催化一之後,以無電流法及^/或電化學 法加以金屬化。此塑膠層的穩定性’尤其是對環氧樹脂而 言’經常是以舖設玻璃纖維或芳香族聚醯胺類纖維的方式 加以強化》另一種可行的方法,是將塑膠和金屬薄片以加 A4说格(210X297公釐) -16- .^ΐτ,^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β /本頁)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來 438624 五、發明説明(l3·) 壓和溫度效應使其相互壓合(積層法)。 另一種耐化學性材料,主要是聚四氟乙烯或經過鹵化 的聚鏈燒。此類耐化學性材料’舉例來說,係利用一種以 電漿為基礎的化學氣相沈積法(PECVD)加以催化。例如 附著性強的鎳/磷或銅覆層’就可經由無電流金屬電鍍形 成於此類被催化的表面上。根據習知之方法,即使是附著 性強的玻璃或陶瓷工作材料上的覆層,仍然可以在被催化 之前,例如以鹼加以蝕刻,並以無電流法加以金屬化。此 種耐化學性塑膠在鍍上金屬層之後,這些材料彼此之間就 會略微相互附著。沒有被金屬化的聚四氟乙烯薄片層不可 能有此種附著性。 要建造此種流體渠道,可以使用許多不同的方法。有 一種方法是從整面覆有金屬一例如銅—的基底上面開始。 在此適合用來建造渠道的方法’之前已經以示意圖表示過。 根據另一種方法的變化,渠道也可以利用金屬層的叠加式 構造’使其只在基底和渠道結構無關的部分上被建造。本 發明之方法同樣能夠被應用在此。 要獲得一個足夠深的流體渠道結構時,要被蝕刻或被 電鍍的金屬層就必須夠厚。由於問題經常是在製造厚度均 句金屬層時一尤其是在大表面的基底上一出現,所以最好 使用小的基底,將渠道建造在其上。 要利用:蝕刻技術來製造流體渠道時,抗蝕層(絲網印 刷抗姓層或光阻層)係覆在基底表面上,使流體渠道所形 成的表面區域不會被抗蝕層所覆蓋。 本紙张尺度ϋ中圉國家標¥ (CNS) △现^ (2丨0><297公着) -17- 4 3 8 6 2 4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l4.) 要利用疊加法來產生流體渠道時,也可以從一片沒有 覆上金屬的薄片開始。在此情形下,首先將絲網印刷抗蚀 層或光阻層如下所述般覆在薄片表面上,即與流體渠道相 關的表面區域係由抗蝕層所覆蓋。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倒 裝技術上。為了能在應用叠加技術時使用無電流金屬電鍍 法’必須先以適合的方法將薄片表面預先處理過。在此所 使用的方法和將薄片整面加以金屬化時相同。然後就可以 在光阻層未覆蓋的區域上,將金屬結構鍍在薄片表面上。 舉例來說’可以使用電路板技術上的典型方法β關於此點, 在「電路板技術手冊(Handbuch der Leiterplattentechnik) j 第二冊第 61 至 119 頁 ’ Hrgb_ G. Herrmann,Eugen G. Leuze Verlag,Saulgau,DE ’ 1993中有相關的說明。由於其中所 含製程技術之說明也可以被應用在此,因此也將其引進本 文之中。在經過金屬電鍍之後,光阻層將會全部被去除。 在製備完成的微反應器中運行的流體是液體和氣體。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流體渠道的結構會最先被建造在 基底上’而其所使用的是絲網印刷術或甚至是光版印刷術。 在此,薄片的單一或兩個表面上會覆上一層光阻層。圖一 的示意圖中所示的,就是一種用來建造其結構的方法實例 (倒裝技術)。光阻層2可以是疊在基底丨上的薄膜,或 是利用自轉塗佈技術、帷幕技術或利用電鍍方式來塗佈上 去的液體(圖一之方法步驟A)。然後,光阻層利用一個 即將被產生的流體渠道結構圖案加以曝光,緊接著再經由 一個顯像程序來製作其結構(方法步驟B)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準(CNS)A4ilt格(210X297公釐} -18- 438624 A7 B7 經潢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is.) 除了流體渠道的結構之外,基底上還可以設置其他的 機能。所謂的作用子和感應器可以被整合在微反應器上, 就是其中一例。作用子是指外部的或經由量測訊號可自動 控制的電路,例如閥門,其也可以是電阻電熱器或利用培 提爾效應來運作的冷卻元件。舉例來說,閥門可以利用會 膨脹的膠質軟塞來製成。在内部設有作用子及感應器的微 反應器上’當作用子及感應器為適當的調節技術所接合時, 就可以使微反應器達到局部性最佳化。感應器輸出端同時 也可以被應用在反應器狀態的外部監控上(例如催化器的 老化、毒性或類似的參數)。 對於作用子和感應器而言,也許也可以設有電路連接 導線’用來控制或攫取基底上的量測訊號。對於這些元件 而δ ’在光製程上就必須考慮合適的結構元件。 如果所使用的是覆有金屬的基底時,則微反應器的内 部也可以再整合其他的元件。舉例來說,用來控制作用子 及感應器的微晶片就可以被整合,其中,在一層塑膠積層 上就設有一個用來塞入微晶片的刻槽。連接到適當控制導 線及訊號導線上的電導線,可以利用融接或其他習知之連 接技術一例如焊接或利用導電膠來黏貼—加以製造。 除此之外,在建造結構圖案時’除了反應胞室之外, 同時還可以建造額外的反應器周邊元件,例如輸入管道、 混合區、加熱或冷卻循環,以便降低製造費用。因此這些 元件在光結構化時就會存在了。除此之外,通常會出現的 密閉性問題也會被減到最小。 各纸張X度进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19- ^-----------^------1Τ------^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r.i·本頁) . 438624 A7 A / ___ B7 五、發明説明(16.) 反應器的各個階層平面,主要可以多重利用之方式來 製造。對此而言’各個階層平面的圖案就會在一個較大的 平板或薄片上以並排的區塊來建造。這些元件在完工後會 被互相分離,並且可以緊接著被接合成一個塔。圖二所示 者’係一些彼此交錯排列、相同的流體渠道結構之階層平 面排列成塔的情形,其中下方的三層階層平面已彼此相連。 然後’沒有被抗蝕層覆蓋的裸露的金屬區域就可以繼 續被加工。在此可使用無電流或電化學法。尤其是金屬薄 片材料至少要被刮下一部分’以便建造渠道,不然薄片上 裸露的區域’就得利用無電流或電化學法,或利用這些方 法之組合,再艘上其他的金屬層(圖一)。在第一個被提 到的方法中’流體渠道結構是以如下所述般被建造,即渠 道相應的區域係在光阻劑顯像時被暴露出來。相反地,在 倒裝法中,這些區域是保持在被光阻劑所覆蓋的狀態下, 而其餘和渠道結構無關的區域,則是裸露的。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笨 I——戋-- (請先闖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V,·本頁) 在倒裝技術的一個變形方法中,金屬表面裸露的區域 塗布了一層和基礎金屬層不同的金屬抗蝕層3 (圖一之方 法步驟C)。尤其是塗布錫、鉛、鉛/錫合金、鉍、錫/ 鉍合金、鎳或鈷鍍層.,或一種由鎳和姑組成的合金,或是 這些元素和其他元素如硼或磷的合金。利用這些金屬,可 以使位在光阻層下面的金屬層,在光阻層被去除後被蝕刻, 而不會使金屬抗蝕層受到侵蝕。此種方法提供此優點,即 光阻層在面對蝕刻溶液時不必具有極佳的化學抗蚀性。 金屬層上裸露的區域,在經過蝕刻技術製程,而至少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坑格(210X297公釐) -20- 4386 2 4 Α7 _____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架 五、發明説明(η.) 被蚀刻掉一部分之後,或經過倒裝技術而被塗布金屬抗蝕 層之後’光阻層就會被去除(圖一之方法步驟D)。在倒 裝技術中’基底隨後會被置於會腐蝕基底材料的蝕刻槽中 處理,但是並不會侵蝕金屬抗蝕面軍(方法步驟Ε)。在 蚀刻技術中,基底則是在光阻層中的流體渠道形成之後被 蚀刻。在這兩種情況中,基底上的結構都因此而被建造出。 經由金屬薄片或金屬覆層上的金屬去除程序,流體渠道就 會被建立。然後一些以此種方式被製造的反應器階層平面, 就可以彼此重疊,並相互連接(方法步驟F)。 如果金屬抗蝕層是使用一種能夠焊接的金屬時,利用 此種方法就可以同時獲得一種覆層’而此覆層會減輕隨後 將結構化區塊疊合成一個塔的組合工作。有一種可行的組 合方式是使用銅作為薄片材料或金屬覆層,以及使用錫或 錫/錯合金作為能夠焊接的金屬抗蝕層。同樣也可以利用 電鍍方式覆上含銀的焊劑,此焊劑也使用在硬洋接法上。 應用倒裝法時,有另一種方法可用以建造此類具有焊 接性的覆層’其係在金屬薄片或金屬覆層上面所裸露、沒 有被光阻層覆蓋的平面上,覆上一層錫覆層,然後上面再 鍍上一層鉍。在將各個反應器階層平面疊合在一起,而讓 這些有覆層的平面组合在一起,並且對此塔加熱時,鉍和 錫之間的介面就會形成一個低熔點且共晶的混合物。此混 合物中約含有58個重量百分比的鉍。此混合物具有一個低 於1WC的溶化溫度。這些階層平面在共晶結構的溶點下 會彼此融接在一起。此接面隨後會被退火,使鉍繼續擴散 不紙依尺及通用肀围躅冢標準(〔阳)八4規格(2〗0'犬297公釐) -21 - 438624 經濟部中央樣聿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至錫中。如此一來,合金的成份比例就會改變,而使金屬 層的熔點提高。因此,以此方式製造的焊接接點,在經過 退火之後’就能夠耐受一個遠比原先的焊接溫度高的溫度。 對於之後的反應器塔之疊合而言,其因此有額外的優點, 即讓一個具有焊接性且耐溫度的覆層之塗布,能夠簡單地 被整合在整個製程之中。除此之外,也可以讓錫被塗布在 階層平面其中一面的某區域上,且讓叙被塗布在另一面堆 疊時彼此重疊的相應區域上,以便在加熱時再度形成低溶 點的共晶結構。當然也可以使用錫和叙之外能夠形成共晶 結構的其他金屬。 除此之外,如果各個應用情形有其特殊需求時,金屬 表面可以再鍍上其他金屬層。因此可利用電鍍法或無電流 法,鍍上一層例如特別耐磨的覆層,以對抗侵蝕和沖刷, 例如鉻、鎳/磷合金或鈀,或表面覆有具觸媒活性的金屬 或其化合物(例如銘、麵、錯、錄、銅、銀、鐵、錄、祐、 釩、鉻、鎢、鉬及其化合物,例如錯合物)。即使是磁性 覆層一例如鐵磁性的鎳//鈷合金一在特定的應用場合下— 例如在使用磁性的閥門作為作用子時—也是必需的。此外, 表面結構也可以經由蚀刻技術變縫或變光滑。 要在微反應器中,產生複雜的三維流體渠道結構時, 可能必須在不同的渠道階層平面之間建造接線。斛此,需 要^個貫穿基底材科的結構。此點可在各個階層平面被安 裝成—個塔之前,以-個序列式的製程-例如雷射觀— 或機械加以纽H種可行的方法,是在流體渠 ^ ^^II------.^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K本頁) *2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438624 - 五、發明説明(19.) 道形成之後的第二個光結構化製程上,讓反應器階層平面 上的位置裸露’而這些位置在第二個蚀刻程序時會繼續被 刮除’直到這個位置上的基底材料產生一個貫穿到基虎另 一面的連接通道為止。 圖三所示者’係貫穿基底材料的孔之成形示意圖。其 基底一例如一個金屬核心1—和由金屬構成的結構4,會覆 上一層光阻層2 (圖三之方法步驟B)。其將經由一個適 合的佈局圖加以曝光及顯像,使穿孔應被形成的位置上形 成金屬核心的裸露區域(方法步騾C)。然後金屬核心會 在穿孔5的形成下蚀刻(方法步驟D),然後光阻層再被 去除(方法步驟E)。 要在一個由若干基底組成的微反應器之各個基座内, 利用敍刻將金屬從有限的區域内完全去除時,也可以使用 此類的蝕刻法。因此可以建造透光的窗戶,例如從一個光 源,經由流體渠道來導入光束。要利用此類主要由一個透 明的塑膠基座所構成的窗戶來防止液體滲出時,只要額外 設置一個適當的光感應器,就可以利用一個光吸收或光放 射測量法進行分析。此類感應器也可以利用階層平面内的 導光基座加以實現。 在使用純金屬薄片時所使用的蝕刻法,主要是化學及 電化學法。對於銅箔而言,舉例來說可以使用一種氯化銅 (0或氣化鐵(in)的鹽酸溶液。對於鋁箔而言,則適合 一種鹼性的溶液❶若使用的是塑膠載體,例如聚醯亞胺, 則可以使用一種含有鹼性蝕刻溶液的化學方法、一種電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现格(210X297公嫠) -23-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本頁) -裝· 打 (438624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聚 五、發明説明(20.) 或雷射蝴法。較是反絲_平面之道,也可 以多重利用方式來建造’以將其在所有的穿孔上能節省時 間及^程序均勻的優點展現出來。相對於機械式的鑽孔 裝置而g,蝕刻裝置便能毫無困難地連續操作。由於一個 工具的損害所引起的生產中斷—像觀時f見般—就可免 除。 除此之外,光結構化可以產生基本上比機械鑽孔所產 生的渠道還小的連接紐。其可實現-個結構細微、三維 的連接網路結構。當反應器塔不僅由相同的反應室叠合而 成,而疋含有其他的元件,例如為化學分析或用於控制劑 量而5又的其他物質時,此點就是必需的。整體而言,如果 用來連結各個階層平面之間的技術,能夠彼此準確而且多 重的來運用這些相同的結構,就像在階層平面結構化時那 般’其便因此具有優點》 最好是使用較大的、具有一些反應器階層平面元件的 基底’其係以水平輸送方式在一個流水線設備上加工。此 類設備在電路板加工方面很出名。所有在輸送的基底可藉 此達成一個均勻又快速的處理。 為了要配合所需的流體流量,必須將適當數量的階層 平面疊合成一個塔。圖四所示者,係以三個元件來建造一 個塔。從獨立的基座1,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6, 就可以構成一個塔,其隨後例如經由加熱、利用焊接層3 焊接在一起(圖四之方法步驟Β) β然後這些塔可以再被 視為一個反應咨模组’並可能再被组合成較大的方塊。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Α4说格(210Χ297公釐) •24- 裝 訂 I I I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〆、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438624 A7 —_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21.) 當反應器階層平面被接合成一個塔時,必須要能夠滿 足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是階層平面彼此被固定住,另一點 則是導管結構之間的密閉性。其有利的是,此塔係以面板 密封,面板之擺放方式可以將反應器運作時由於過壓力所 引起的作用力吸收掉。 一些階層平面係如此疊合成一個塔:即階層平面是彼 此精準地固定在一起,並被密封。在此將使用一些合適的 索引元件》特別合適的是由電路板及半導體加工業所習知 之技術’例如標貼及所謂工具孔或光學標籤的使用。 這些階層平面可以根據DIN 8593的規定,利用焊劑或 黏膠加以接合》其技術的選擇係根據微反器的操作參數而 定。重要的操作參數有溫度、壓力、機械負荷力及反應器 元件的化學成份。尤其是使用焊接法,因為在應用倒裝法 時,焊接程序的製備,可以利用鍍上合適焊接層的方式, 將其整合至製造方法中。 其黏貼層可以利用比如說絲網印刷法來塗布上去β這 些黏膠主要是以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為基,也可例如為 氰基丙締酸樹脂、聚醋樹脂、聚胺基甲酸乙酿樹脂、氨基 塑料及酚樹脂《由於化學耐受性的緣故,所以環氧樹脂較 佳。在後續的流體渠道表面之預先處理,以及將這些表面 鍍上一層金屬層時,和流體面對面的黏貼層側面就會被密 封,因此流體的化學耐受性並不重要。 因為當微反應器在運作時,塔的側面會出現由壓力所 引起的作用力,其可能會超過最外一層微結構階層平面的 (210Χ297公釐) -25- ---------裝------訂------線 (請先59-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厂义本頁) .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4386 24 A7 ------ B7 五、發明説明(22.) 機械穩定限度’所以必須裝設將塔密封、尺寸適中的面板。 其會吸收此作用力。面板彼此之間的固定方式,可以藉比 如說適當的鎖螺絲方式加以實現。 S-個較_實_式中’反應器内表面的化學及形 態結構,在反應器組裝完畢之後都還可以被修改。因此適 當的流體(液體、氣體)會流經反應器。如果填補時使用 的製程參數和反應器最佳表面不相稱時,則此類程序就是 必需的。舉例來說,具有烊接性的中間覆層,就可以利用 無外部電流的塗布方式覆上一層耐化學性的鎳合金層7 (圖 四之方法步驟C) ^在填補時若出現昇溫問題的話,金屬 表面的表面形狀就會因為晶格的重排而變糟。在此情形下, 利用一種適當蝕刻溶液的流通一例如提高表面粗糙度或鍍 上其他金屬層一就可以將表面結構最佳化。即使是表面的 化學成份也會因為填補的程序而被破壞掉。舉例來說,一 層由幾種相態所構成的觸媒表面,就會因為相態的變化而 變糟。載體固定的觸媒同樣也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 當微反應器的内表面經過填補技術之後,對於其液流 卻仍然只能達到一個不完全的密閉性時,可能特別需要後 續地補上一層額外的金屬層。液流通常都是加壓來輸送通 過渠道》在一個這樣的情況下,舉例來說,階層平面之間 密閉性不足的填補物’就可以後績地經由一層以無電波法 鍍上去的金屬層一例如一層銅或鎳鍍層一被密封。 如果一貫地利用所有可行的三維連接結構時,就可以’ 實現多功能的反應器類型。其中不同功能的區域係複雜地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26- ---^-------装------ir------線 (請先軋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羋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43 86 2 4 at _B7 _ 五、發明説明(23.) 相互接合。因此可實現由混合區、熱交換區及反應區所串 接而成的多級合成反應器。在一個此類的模組中,渠道結 構的三維構造係由不同區域之間的最佳排列方式所建立》 一個模組可以像一個微電子元件般,以其輸入及輸出端加 以定義。達些模組可以再組合成一個新的反應器。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出來的微反應器,可以特別 應用在習知之合成方法上,用來製造具有毒性、不穩定或 爆炸性的化學產物。因此要避免其化合物的分別製造以免 除一種危險的堆棧情形。如果其係關於特定中間產物的再 加工時,這些化合物將會在最終產物的生產位置上被製造 出來’然後立刻被導引到產物設備的反應器中。由於此類 的化合物經常不穩定,所以被製造出來的中間產物部分在 繼續被加工之前,並不會有再度分解的危險。除此之外, 危險的中間產物也不再需要分別加以處理,例如將其處理 完畢或堆棧。 以下為本發明之製造實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例一(利用蝕刻技術製造微反應器,以及利用焊接 方式連接各個反應器階層平面): ‘ 使用蝕刻法以微結構技術製造微反應器/熱交換器。 圖五係三個相疊的銅薄片之擺設方式截面示意圖。 此微反應器係由一個六十層銅薄片1的塔所構成◦這 些薄片的結構疋讓一道氣流或液流,能夠以一個方向流通。 這些基座分別以彼此旋轉9〇。的方式相疊,藉此構成一個 又流式機構的平面式熱交換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六4洗格(2丨0 χ 公漦) - -27- ----------^.------ir------0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X i本頁) . 438624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策 用來製造這些熱交換器的基底材料,係使用125μηι厚、 尺寸分別為150mmxl50mm的銅薄片。在這些薄片上分別 製作四個熱交換用的平板。 第一個加X步驟’是將一面感光的、負相工作的乾式 光阻膜(例如 DuPont de Nemours Inc,,USA 的 Riston® 4630)覆上去。在利用佈局圖將抗蝕層加以曝光並顯像之 後’所裸露的部分在銅蝕刻溶液中,將會因為蝕刻效果而 均勻地被去除60μιη厚的銅。以此方式就會形成一個渠道 宽度約430μιη—此由佈局圖決定—渠道深度60μηι及狹橋 寬度70μιη的渠道結構。此光阻層隨後會完全地被去除。 在已被結構化的此銅薄片上,隨後將覆上一層4μιη厚 的錫/鉛鍍層。 然後銅薄片會被切成四塊,此即為整個反應器的各個 基座。這些小塊係相同地被結構化,並以前述方式疊合。 此塔的末端平板係使用一片5mm厚的不鏽鋼平板β此 塔是利用四根位在角落上的Μ8螺絲,將其彼此鎖在一起。 在此必需的孔8和所必備的氣體或液體導管9 一樣,都是 從銅薄片及不鏽鋼上面鑽出。最後的步驟是使銅薄片彼此 焊接在一起。其中,這個塔會被加熱到300。(:,以便使錫 /鉛鍍層在各個銅階層平面上變成液態。 以此方式完成的塔,其每個流動方向將具有264〇條截 面積分別為0.7cm2的渠道。整個内表面約3〇〇〇cm2。其内 表面利用一層4μηι厚的錫/鉛覆層將其覆蓋住。 當其被運用在一個化學合成的特殊應用上時,錫/鉛 張尺祕轉率{ CNS ) Α娜(' 210X297 公漦) 28- 請 先 聞·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本 頁 裝 訂 線 A7 B7 4386 24 五、發明説明(25.) 覆層是以流經過的錫/船蚀刻溶液加以去除’並不會侵姓 到銅。在另一種方法步驟中,有一層極薄的纪覆層(例如 0.02μιη厚),是利用表面固化的金屬鍍層法鐘上。此時, 反應器就可以用來進行異質性的催化反應。由於各個階層 平面上都是分隔開來的銅薄片,都具有一個非常高的熱傳 導係數,所以此類的微反應器特別適合應用在強烈的吸熱 或放熱反應上。 實例二(利用倒裝技術製造微反應器,以及利用谭接 方式連接反應器階層平面): 第一個加工步驟,是將一面感光的乾式光阻膜(M〇rt〇n
International GmbH,DE 的 Laminar®HG 2.0 MIL)覆在一片 銅基底上(相當於圖一之方法步驟A)。在利用佈局圖(要 被製造出流體渠遒的表面區域將不會被抗蚀層覆蓋住)將 抗蝕層加以曝光,然後顯像之後,所裸露的部分將以電鍍 方式鍍上一層6μιη厚的錫/鉛鍍層(相當於圖一之方法步 驟Β和C) »此鍍層不僅在隨後的結構化程序當申被用作 為抗姓層,其在各個基座被組合在一起時,也被用作為焊 接層。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貝工¾费合作社印製 此面乾式的光阻膜,隨後將會完全地被去除(相當於 圖一之方法步驟D)。緊接著是銅蝕刻溶液的處理手續(氯 化鐵(III)/鹽酸),經由這道手續,那些沒有被錫/船 鍵層覆蓋住的區域,就會被腐蚀掉60μηι (相當於圖一之六 法步驟Ε)。 : ' 相 載有四重利用的鋼薄片隨後會被切成四塊結構完全 各紙張从賴t -29- 438624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同的小塊。四十片此類的獨立基座將如同製造實例一般, 在加入穿越孔、監視孔及流穿孔之後,被疊起來(相當於 圖一之方法步驟F),而且其會被鎖在兩片鍍有銅的不鏽 鋼板之間’其中一片是用來將最上層的流體渠道密封的密 封條’然後再經由一個約30()0^的加熱,使其彼此焊接在 一起。 以此方式製造的渠道内表面,並沒有被錫/鉛鍍層所 覆蓋住’所以在進行觸媒的化學反應時,就可以直接利用 表面固化的金屬鍍層方式鍍上一層很薄的鈀鍍層(利用一 種水性的PdSCVH2S04溶液)^ 實例三(利用疊加技術製造組合式的微反應器,以及 利用黏貼方式連接反應器階層平面):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第一個加工步驟中,有一面100μιη的乾式光阻膜被 覆在一片兩面都鍍上25μιη厚之銅箔的聚醯亞胺薄片上 (DuPont de Nemours Inc_,USA 的 Kapton®_H )。根據囷五 以佈局圖將抗蝕層加以曝光,然後顯像之後,銅表面裸露 的部分’也就是並非用來構成流體渠道的部分,會有一層 8〇Mm厚的銅鍍層,會經由電鍍方式被鍍在裸露的區域上。 此面抗蝕層隨後會完全地被去除。 依然是以四重利用方式製造的銅基底會被切成四塊結 構完全相同的小塊。二十片此類的獨立基座將如同製造實 例—般,在加入穿越孔、監視孔以流穿孔之後被疊起來。 有一個由氟化乙埽(FEP)構成的獨立基座,將根據 以下所述之預先處理,被整合到塔中: ( CNS ) A4iiyfr ( 210X297/^1 ) -30- 4386 2 4 A7 _ B7 五、發明说明(27·) 約lmm厚的FEP基座(和銅基座有相同的大小和銀 孔)’其係在應用金属有機添加物(π_缔丙基_π_環戊二締 基鈀(n))的情形下,以一個射頻電漿(PECVD)鍍上 一層鈀觸媒。此層觸媒鍍層將在一個無電流的鎳鍍槽中, 以次磷酸鈉為還原劑鍍上一層約1μιη厚的錄/鱗鍍層,然 後再以電鍍方式從一個含有硫酸的銅鍍槽中,鍍上一層約 30μιη厚的鋼鍍層。銅和鎳/磷鍍層將利用一個適當的電子 電路之佈局圖,以電路板技術上習知之方法進行結構化。 然後,一些像是半導體元件(微晶片)的電子元件,就會 被安裝到FEP的基座上,並且利用焊接或融接方式和控制 及訊號導線相連接。 在一十片已經被結構化的聚醯亞胺/銅基座上,以及 在FEP基座上,其渠道結構之外的邊緣區域,都會被塗上 一層薄薄的、以環氧樹脂為基的雙成份黏膠。銅基座和位 在中間的FEP基座會被m位在兩個鍍銅的不鏽鋼 平板之間的塔將會被旋緊,並且彼此膠合在一起。 所有公開的特徵及其組合,只要沒有明顯地被標註為 習知時’皆屬於本發明之物件。 , 7 <------IT------^ (請先Μ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广本頁) · . 經满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资合作社印策 本紙张尺度逯用中國國家標準(CNS)八4说格(210x297公釐)-31 - 438624 ..泰1 -:·々;·夂· 吹U,1 s ; ' · i l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係參照這些圖式詳加說明。圖式分別為: 圖一 製造微反應器之方法步驟A至F的連續示意圖; 圖二 許多反應器在組裝前及組裝後的透視圖; 一 團二 在一個反應器上’形成貫穿雄孔之方法步驟的連續 示意圖; 圖四 利用三個反應器及一條密封條來建造一個塔的方 法步驟之連續示意圖; 圖五 在反應器中疊在一起的三個銅薄片,其擺設方式的 透視圖8 圖一係以個別的方法步驟為例’所展示的示意圖,展示 了各個微反應器是如何做出其結構的方法,以便形成流體渠 道: 起點是一個基底例如一片銅箔,而銅箔上則覆有一 層光阻層2—例如以薄膜積層的方式、或是利用自轉塗佈 法、或是利用液態光阻的帷幕技術(curtain coating)(反應 步驟A)來覆上去。首先,其流體渠道係以曝光及顯影的方 式,在光阻層2上製做出來(反應步騾B)。其中,光阻層2 係以渠道的樣本來加以曝光,然後再把曝光過的光阻層2加 以顯影。這樣一來,光阻層2上面就會形成渠道。這些渠道 係對應於基底表面的某些區域,而這些區域就是未來必須形 成的流體渠道之側壁。 438624 根據方法步驟c,有一層金屬層3將會被鍍在基底表面 區域上,而這些區域就是未來必須形成的流體渠道之側壁3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鍍上一層錫/船合金鍍層3。 根據方法步驟D,這層光阻層2隨後將以適當的溶劑將其去 除。如果光阻層2是以鹼性可以將之顯影及剥除的光阻劑所 製成,那麼我們就可以採用鹼性的溶劑一例如氫氧化鈉溶 液。 在那些沒有被金屬層3覆蓋的區域上,基底就會緊接著 依據方法步驟E來被腐蝕,因而形成了流體渠道。舉例來 說’如果基底是由銅所製成,那麼蝕刻劑可以採用氣化銅 (Π)的鹽酸溶液。 最後,許多這一類具有流體渠遒的反應器就會疊在一 起’並以坪接或是黏合的方式,把它們彼此接合在一起(方 法步驟F)。 圖二所示的,是許多反應器的一種組合方式,它們將會 被疊合成一個塔,或是已經要合在一起了。這些反應器具有 彼此平行的流體渠道,而其每一側的位置都是彼此接合在一 起的。相鄰的流體渠道位置,係以彼此交錯的方式來設計 的,位在下方的三片基底,已經利用烊接或黏合的方式,將 它們彼此接合在一起 依據個別的方法步騾所述’圖三仍然是以示意圖為範 例,來展示反應器中貫穿其基底材料的1鑽孔是如何形成的: -2 - 438624 在一片由基底1 (金屬核心一例如銅箔)所製成、已經 具有流體渠道及流體渠道之側壁結構4 (方法步驟A)的反 應器上,將覆上一層光阻層2 (方法步驟B)。 然後,根據方法步騾C,這層光阻層將以一片與即將形 成的鑽孔一樣的樣本來加以曝光,然後再加以顯影。這樣一 來,光阻層2就會在這個即將形成鑽孔5的位置上形成凹洞。 然後,鑽孔5就會經由蝕刻(方法步驟D)而形成。如 果採用銅箔來做為基底1時,我們就可以採用氯化銅(Π) 的鹽酸溶液,來製做這個鑽孔5。 最後,根據方法步驟E,光阻層2就會從基底1上被去除 掉,這時最好是採用鹼性的溶液。 圖四又再度以示意圖展示了 一個塔的構造,該塔是由三 個反應器1、及一條密封條所6所構成: 採用圖一至圖三所示的方法步驟所製成的每一片基底 1 ’其側壁都有一層焊接層3。這層’焊接層3,是在比如說流 體渠道構造依圖一所示方法形成時,被加在這裡的,用來做 為基底材料的保護之用。 然後,這片基座1將會和一條密封條6疊在一起一例如另 一片銅箔,並加熱’讓這個焊點3熔化,而使各個基座丨彼此 接合在一起(方法步驟B八 根據方法步驟C,流體渠道的内壁將隨後再以無電流法 鑛上一廣鎳/轉合金覆層,以便反應器在開始使用之後,其 内壁能夠抵抗渠道内所輸送的化學物質之化學侵蝕。 43 86 2 4 此外’圖五所示的是一個構造在其組合之前的透視圖, 由三片互相疊在一起、厚度為Ι25μηι的反應器1銅片所構 成。這個反應器預定被用來做為熱交換器使用。 基座1具有深度為60μτη的渠道,而其結構的設計,則是 要讓氣流或液流,能夠在其個別的方向上流穿過去*各個基 座1係分別轉了90。之後’再疊起來的。在相鄰基座丨裡的流 體渠道,分別有一個要被加熱的液流在流動,以及一個要被 冷卻的液流在流動。其熱交換係經由各個基座1位在兩相鄰 渠道裡所流動的液流中間的金屬來達成。 在基座1的渠道侧壁上,有一層4μιη厚、由錫/錯合金所 構成的焊接層被設置在其額面上(沒有繪出來每一片基 座係採用一條由125μιη粗的(沒有設置流體渠道的)銅片所 構成的密封條來把它們疊起來(沒有繪出來此外,塔的 兩側還安裝了(同樣也沒有續出來)5mm厚、由惰性金屬所 構成的板子》 由基座1、密封條、以及底板所構成的塔,將利用螺絲 來把它們鎖在一起。此處的螺絲,將會穿在孔8裡面》最後, 這個塔大約會被加熱到300°C來進行焊接,讓錫/錯合金覆層 被熔成液態,並且讓各個基座1結合在一起。 此外’液體和氣體還可以流穿各個基座1之間的通道(孔, 而鄰近基座1之間的渠道,彼此並不相連。 元件符號說明 基底、銅薄膜、銅薄片、反應器基座 光阻層 金屬覆層、焊接層、錫/錯合金鍍層 壁面 孔 密封條 鑽孔 液體導管

Claims (1)

  1. 4 d b ^ μ 4 d b ^ μ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H消費合作社印製 Aa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87102314號專利案申請皋利範圚修£太 1. 一種化學微反應器之製造方法,其至少包含一具有至少 一種由鋼、不鏽鋼、銅、鎳和銘所構成的組群中所選出 之金屬所構成的表面之基底,及具有流體渠道及流體之 輸入和排出管道的基底’而且不必應用塑膠製模方法, 其方法步驟如下: a·在基底上面之金屬表面上’利用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 覆層來建造流體渠道結構,此光阻層以流體渠道結構 之正片或負片加以曝光,然後顯像,以便使金屬表面 部分地被這些覆層覆蓋住; b. 至少部分地將金屬從基底上所暴露出來的表面上,以 無電流法及/或電化學法蝕刻掉; c. 完全將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覆層去除; d. 建造黏貼及/或坪接層; e. 將基底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重疊,然後藉 黏貼及/或焊接方式將基底和密封條相互連接。 2. —種化學微反應器之製造方法,其至少包含一具有至少 一種由鋼、不鏽鋼、銅、鎳和鋁所構成的组群中所選出 之金屬所構成的表面之基底,及具有流體渠道及流體之 輸入和排出管道的基底,而且不必應用塑膠製模方法, 其方法步驟如下: a‘在基底上面之金屬表面上,利用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 覆層來建造流體渠道結構,此光阻層以流體渠道結構 之正片或負片加以曝光,然後顯像,以便使金屬表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2- I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86 2 4 頜 ____§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部分地被這些覆層覆蓋住; b. 在基底上所暴露出來的表面上,以無電流法及/或電 化學法鍍上一層金屬層; c. 完全將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覆層去除; d. 至少部分地將基底上之金屬,以無電流法及/或電化 學法蝕刻掉,以便建造流體渠道; e. 建造黏貼及/或焊接層; f. 將基底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重疊,然後藉 黏貼及/或焊接方式將基底和密封條相互連接。 3. —種化學微反應器之製造方法,其至少包含一具有至少 一種由鋼、不鏽鋼、銅、鎳和鋁所構成的組群中所選出 之金屬所構成的表面之基底,及具有流體渠道及流體之 輸入和排出管道的基底,而且不必應用塑膠製模方法, 其方法步驟如下: a_在基底上面之金屬表面上’利用光阻層或絲網印刷漆 覆層來建造流體渠道結構,此光阻層以流體渠道結構 之正片或負片加以曝光,然後顯像,以便使金屬表面 部分地被這些覆層覆蓋住: b. 在基底上所暴露出來的表面上鍍上一層金屬層; c. 完全將光阻層或絲網板印刷漆覆層去除; d. 建造黏貼及/或焊接層,· e. 將基底和一個將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重疊,然後藉 黏貼及/或焊接方式將基底和密封條相互連接。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方法步 本紙 1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⑽x 297公愛) '——— --— -33- *裝------.--^---------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8B8C8D8 438624 六、申請專利範圍 騾b·中,至少有一由錫、鉛、鎳、鈷、鉍、銀、金以及 這些金屬的合金所構成的組群中所選出之金屬,藉無電 流法及/或電化學法被鍍上去。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基底係經 由焊接方式相互連接’其中,錫、鉛、鉍或合金層,是 經由熱效應和金屬連接》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特徵為,在方法步驟b.中,在基底的一面鍍上一 層錫,而在基底的另外一面鍍上一層叙,並且讓基底像 這樣彼此重疊,即錫和鉍鍍層相互疊合,然後將其彼此 坪接在一起。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中,基底上面有建造一些穿越通道。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中’流體渠道的表面在基底被相互疊合並彼此焊 接在一起之後,還可以利用一種以上的方法來加以修 改,這些方法係由金屬電鍍、金屬蝕刻以及化學化合物 或其他化學品的吸附作用所構成的組群中所選出。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流體渠道 的表面,可以再利用無電流法鍍上一層鈀及/或錄/墙 合金層作為防鏽層或形成一層觸媒表面之方式,來加以 修改。 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中’反應器裡的閥門及/或其他作用予係以覆上 本^^^週用中國國石票準(cns)如規格⑽X视公爱^ ----- - - - - - - - - ----裝----III —tl:·!------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4- 4 2 6 8 3 4 Α8Β8α0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鐵磁性金屬層之方式所構成。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中,用來測量其流動流體特性的感應器及/或電 導線,都是建造在反應器内。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中,電阻式電熱絲及/或冷卻元件,都建造在反 應器内。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方 法’其中,在一由許多基底所组成的微反應器之各個基 座上’位在有限區域内之金屬,係利用蝕刻方法來完全 去除,以便構成透光的窗戶。 14. 一種化學微反應器,其具有至少位在一階層平面上的流 體渠道以及流體的輸入和排出管道,流體渠道係由彼此 對JL之壁面,至少是一種由鋼、不鏽鋼、銅、鎳和鋁所 構成的組群中所選出之金屬所構成,以及在此兩個壁面 之間所延伸的其他金屬或塑膠壁面所包圍,其中,階層 平面彼此間係利用適當的彈接及/或黏貼層,及/或與 一個將開放流體渠道密封的密封條相互連接》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微反應器,其中,焊接 層含有金屬合金,所含之金屬係由錫、鉛、秘、銻和銀 所構成的組群中所選出。 16. 根據申清專利範圍第14項及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微 反應器,其中,壁面塗有觸媒用及/或防鏽用之功能性 塗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5- A8B8C8D8 438624 ---------- 六、申請專利範圍 17. —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 微反應器用來製造具有毒性的、不穩定的、或具有爆炸 性的化學產物,尤其是氯化氰、光氣、環氧乙烷、硒化 合物、硫醇、氣甲烷、碘甲烷、硫酸甲酯、氣乙晞和磷。 -------------裝---------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36-
TW087102314A 1997-02-20 1998-02-19 Chemical microreacto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43862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708472A DE19708472C2 (de) 1997-02-20 1997-02-20 Herstellverfahren für chemische Mikroreaktor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8624B true TW438624B (en) 2001-06-07

Family

ID=782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2314A TW438624B (en) 1997-02-20 1998-02-19 Chemical microreacto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409072B1 (zh)
EP (1) EP0961953B1 (zh)
JP (1) JP4020438B2 (zh)
KR (1) KR100507426B1 (zh)
CA (1) CA2282354C (zh)
DE (2) DE19708472C2 (zh)
ES (1) ES2205468T3 (zh)
TW (1) TW438624B (zh)
WO (1) WO19980374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01374C1 (de) 1998-01-16 1999-03-11 Dbb Fuel Cell Engines Gmbh Verfahren zum Löten von metallischen mikrostrukturierten Blechen
DE19825102C2 (de) 1998-06-05 2001-09-27 Xcellsi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mpakten katalytischen Reaktors
DE19841993B4 (de) * 1998-09-04 2005-02-17 P21 - Power For The 21St Century Gmbh Mikrostruktur-Reaktor
WO2000028381A1 (de) * 1998-11-06 2000-05-18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mikrobauteilen mit strömungskanälen
DE19860526A1 (de) * 1998-12-30 2000-07-06 Basf Ag Wärmeüberträger mit verringerter Neigung, Ablagerungen zu bild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S6602631B1 (en) 1999-01-26 2003-08-05 Lynntech Power Systems, Ltd. Bond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components
DE29903296U1 (de) * 1999-02-24 2000-08-03 Cpc Cellular Process Chemistry Mikroreaktor
US6749814B1 (en) * 1999-03-03 2004-06-15 Symyx Technologies, Inc. Chemical processing microsystems comprising parallel flow microreactor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DE19926025A1 (de) * 1999-05-28 2000-11-30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Mikrobauteilen
GB2351245B (en) * 1999-06-21 2003-07-16 Univ Hull Method of controlling liquid movement in a chemical device
DE19935694A1 (de) * 1999-07-29 2001-02-01 Merck Patent Gmbh Reduktive Methylierung von Aminen im statischen Mikromischer
DE19944185A1 (de) 1999-09-15 2001-03-29 Xcellsis Gmbh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einer heterogen katalysierten Reaktio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AU7853000A (en) * 1999-10-04 2001-05-10 Nanostream, Inc. Modular microfluidic devices comprising layered circuit board-type substrates
DE19959249A1 (de) * 1999-12-08 2001-07-19 Inst Mikrotechnik Mainz Gmbh Modulares Mikroreaktionssystem
DE19963594C2 (de) * 1999-12-23 2002-06-27 Mannesmann Ag Vorrichtung in Mikrostrukturtechnik zum Hindurchleiten von Medien sowie Verwendung als Brennstoffzellensystem
DE10005549A1 (de) * 2000-02-09 2001-09-06 Cpc Cellular Process Chemistry Mikroreaktor für Reaktionsmedien in Form einer Suspension
US6510359B1 (en) * 2000-05-11 2003-01-21 Zyve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replicating manufacturing stations
DE10024111B4 (de) * 2000-05-18 2006-02-2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elements aus übereinander gestapelten miteinander verlöteten Platten
DE10036633B4 (de) * 2000-07-27 2005-03-10 Hte Ag The High Throughput Exp Anordnung in modularer Bauweise und Verfahren zur paralellen Testung einer Mehrzahl von Bausteinen einer Materialbibliothek
EP1309404A2 (en) * 2000-08-07 2003-05-14 Nanostream, Inc. Fluidic mixer in microfluidic system
DE10055374B4 (de) * 2000-11-08 2006-03-02 Bartels Mikrotechnik Gmbh Verteilerplatte für Flüssigkeiten und Gase
DE10059328C2 (de) * 2000-11-29 2003-08-1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trukturierten Materialbibliothek
US7141681B2 (en) 2001-02-22 2006-11-28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Continuous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hydropyrones
DE10108471C1 (de) 2001-02-22 2002-11-21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5,6-Dihydro-4-hydroxy-2-pyronen
JP2002292275A (ja) * 2001-03-29 2002-10-08 Kanagawa Acad Of Sci & Technol マイクロチップパイルアップ型化学反応システム
US7785098B1 (en) 2001-06-05 2010-08-31 Mikro Systems, Inc. Systems for large area micro mechanical systems
US7410606B2 (en) 2001-06-05 2008-08-12 Appleby Michael P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ree-dimensional devices and devices created thereby
US7141812B2 (en) * 2002-06-05 2006-11-28 Mikro Systems,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involving castings
US6805846B2 (en) * 2001-06-18 2004-10-1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act reactor capable of being charged with catalytic material for use in a hydrogen generation/fuel cell system
WO2003002247A1 (en) * 2001-06-29 2003-01-09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Sacrificial layers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application of_chemical reactors
DE10140857A1 (de) * 2001-08-21 2003-03-06 Claria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ryl- und Alkyl-Bor-Verbindungen in Mikroreaktoren
US20050118647A1 (en) * 2001-12-31 2005-06-02 Yung-Chiang Chung Microfluidic mixer apparatus and microfluidic reactor apparatus for microfluidic processing
AUPR981702A0 (en) * 2002-01-04 2002-01-31 Meggitt (Uk) Limited Steam reformer
DE10313685A1 (de) * 2002-03-26 2003-10-09 Peter Prechtl Mikroreaktor
DE10217034B4 (de) 2002-04-11 2005-02-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Brennstoffzellen-System in Leiterplattenbauweis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20050045585A1 (en) 2002-05-07 2005-03-03 Gang Zhang Method of electrochemically fabricating multilayer structures having improved interlayer adhesion
US20050029109A1 (en) * 2002-05-07 2005-02-10 Gang Zhang Method of electrochemically fabricating multilayer structures having improved interlayer adhesion
US7125625B2 (en) * 2002-05-31 2006-10-24 Lynnetech, Inc.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bipolar assembly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US7014835B2 (en) * 2002-08-15 2006-03-21 Velocys, Inc. Multi-stream microchannel device
DE10238825A1 (de) * 2002-08-23 2004-03-11 Roche Diagnostics Gmbh Mikrofluidische Systeme mit hohem Aspektverhältnis
DE10246990A1 (de) * 2002-10-02 2004-04-22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Mikrostrukturkühler und dessen Verwendung
JP4423847B2 (ja) 2002-10-25 2010-03-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小型化学反応装置
KR101078113B1 (ko) * 2002-10-31 2011-10-28 조지아 테크 리서치 코오포레이션 미세구조물의 제작 방법
DE10251658B4 (de) * 2002-11-01 2005-08-25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zur Herstellung von Mikrostrukturbauteilen geeigneten, mikrostrukturierten Bauteillagen sowie Mikrostrukturbauteil
US7736783B2 (en) 2002-12-04 2010-06-15 Lynntech, Inc. Very thin, light bipolar plates
WO2004077630A1 (ja) * 2002-12-26 2004-09-10 Sony Corporation 半導体レーザアセンブリ
DE10317451A1 (de) * 2003-04-16 2004-11-18 Degussa Ag Reaktor für heterogen katalysierte Reaktionen
JP4486429B2 (ja) * 2003-07-14 2010-06-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用のマイクロリアク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666136B1 (en) * 2003-07-24 2008-10-15 AOGAKI, Ryoichi Microreactor including magnetic barrier
US7028536B2 (en) * 2004-06-29 2006-04-18 Nanostream, Inc. Sealing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ic device
US7104406B2 (en) * 2003-08-18 2006-09-1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icro-filter for filtering blood cells
US7111466B2 (en) * 2003-08-21 2006-09-26 Yamaha Corporation Microreactor and substanc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with
US7168775B2 (en) * 2003-09-03 2007-0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50084072A1 (en) * 2003-10-17 2005-04-21 Jmp Industries, Inc., An Ohio Corporation Collimator fabrication
US8066955B2 (en) * 2003-10-17 2011-11-29 James M. Pinchot Processing apparatus fabrication
US6994245B2 (en) * 2003-10-17 2006-02-07 James M. Pinchot Micro-reactor fabrication
US7220388B2 (en) 2004-02-25 2007-05-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icro-channel chemical concentrator
US7744830B2 (en) * 2004-04-29 2010-06-29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Catalyst 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icroreactors
DE102004032088A1 (de) * 2004-06-28 2006-01-1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allische Verbundbauteile
CN101023068B (zh) * 2004-08-12 2013-02-13 万罗赛斯公司 使用微通道工艺技术将乙烯转化成环氧乙烷的方法
WO2006039568A1 (en) * 2004-10-01 2006-04-13 Velocys Inc. Multiphase mixing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process technology
JP5036162B2 (ja) * 2004-10-27 2012-09-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半導体超微粒子製造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9150494B2 (en) * 2004-11-12 2015-10-06 Velocys, Inc.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for conducting alkylation or acylation reaction
WO2006055609A1 (en) 2004-11-16 2006-05-26 Velocys Inc. Multiphase reaction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EP1830952A2 (en) * 2004-11-17 2007-09-12 Velocys Inc. Process for making or treating an emulsion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US7507274B2 (en) * 2005-03-02 2009-03-24 Velocys, Inc. Separation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JP4608641B2 (ja) * 2005-04-27 2011-01-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用ヒートシンク
JP2006320772A (ja) * 2005-05-17 2006-11-30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
EP1890802A2 (en) * 2005-05-25 2008-02-27 Velocys, Inc. Support for use in microchannel processing
US20070004810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Yong Wang Novel catalyst and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process using same
DE102005032115A1 (de) * 2005-07-07 2007-01-11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Fügen von Werkstücken und mikrostrukturiertes Bauteil
WO2007008495A2 (en) * 2005-07-08 2007-01-18 Velocys Inc. Catalytic reaction process using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DE102005033150A1 (de) * 2005-07-13 2007-01-25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Mikrostrukturierter Kühler und dessen Verwendung
ES2293605T3 (es) * 2006-02-23 2008-03-16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on de un microrreactor y su utilizacion como reformador.
JP200726957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シアナミド類の製造方法
US7998418B1 (en) 2006-06-01 2011-08-16 Nanotek, Llc Evaporator and concentrator in reactor and loading system
US7641860B2 (en) * 2006-06-01 2010-01-05 Nanotek, Llc Modular and reconfigurable multi-stage microreactor cartridge apparatus
JP2007319815A (ja) * 2006-06-02 2007-12-13 Toray Eng Co Ltd 液体混合装置、および液体混合システム
US7854902B2 (en) * 2006-08-23 2010-12-21 Nanotek, Llc Modular and reconfigurable multi-stage high temperature microreactor cartridge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sing same
US9615463B2 (en) * 2006-09-22 2017-04-04 Oscar Khaselev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igh-aspect ratio conductive pattern on a substrate
DE102007012689B3 (de) * 2007-03-12 2008-07-31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indestens einen Mikrohohlraum aufweisenden Bauteil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ikrostrukturierten Bauteils
WO2008118808A1 (en) 2007-03-23 2008-10-02 Advion Bioscience, Inc.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DE102007045123A1 (de) * 2007-09-20 2009-04-02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Reakt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7955564B2 (en) * 2007-10-29 2011-06-07 Lg Chem, Ltd. Micro reactor
DE102007063040A1 (de) 2007-12-28 2009-07-23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Herstellung von Mikroreaktoren
US20090188097A1 (en) * 2008-01-25 2009-07-30 Siemens Power Generation, Inc. Method of layered fabrication
US8100996B2 (en) * 2008-04-09 2012-01-24 Velocys, Inc. Process for upgrading a carbonaceous material using microchannel process technology
CN104355957A (zh) * 2008-04-09 2015-02-18 万罗赛斯公司 使用微通道工艺技术将碳质材料转化为甲烷、甲醇和/或二甲醚的方法
EP2313385A2 (en) * 2008-07-14 2011-04-27 Velocys Inc. Process for making ethylene oxide using microchannel process technology
CN102099346A (zh) * 2008-07-14 2011-06-15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环氧乙烷的方法
US9315663B2 (en) 2008-09-26 2016-04-19 Mikro System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astings
BRPI0919785A2 (pt) 2008-10-10 2019-05-21 Velocys Inc processo e equipamento empregando tecnologia de processo de microcanal
US8524927B2 (en) 2009-07-13 2013-09-03 Velocys, Inc. Process for making ethylene oxide using microchannel process technology
WO2011044549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Velocys Inc. Process for treating heavy oil
US8802039B2 (en) * 2009-12-18 2014-08-12 Velocys, Inc. Microchannel technology having structures with reduced material and enhanced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KR100992961B1 (ko) * 2010-07-30 2010-11-08 주식회사 동화엔텍 플레이트형 열교환기 제조방법
SE535236C2 (sv) 2010-10-22 2012-06-05 Alfa Laval Corp Ab Värmeväxlarplatta och plattvärmeväxlare
US8813824B2 (en) 2011-12-06 2014-08-26 Mikro System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holes
US9676623B2 (en) 2013-03-14 2017-06-13 Velocys,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simultaneous endothermic and exothermic reactions
US9993795B2 (en) * 2013-12-12 2018-06-12 The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Glass lined metal micro-reactor
KR101780108B1 (ko) * 2015-06-22 2017-09-19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천이 액상 확산 접합을 위한 열 교환기용 플레이트
US10646969B2 (en) 2015-12-02 2020-05-12 Hamilton Sunstrand Corporation Cross flow ceramic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US20180244127A1 (en) * 2017-02-28 2018-08-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18205630A1 (de) * 2018-04-13 2019-10-1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ikroreaktor für photokatalytische Reaktionen
DE102019120862A1 (de) * 2019-08-01 2021-02-04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lattenwärmetauschers sowie Plattenwärmetauscher
DE102020203223A1 (de) 2020-03-12 2021-09-16 Sgl Carbon Se Plattenwärmetauscher
GB202213244D0 (en) * 2022-09-09 2022-10-26 Univ Birmingha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mpon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1282C2 (de) * 1980-03-24 1985-08-08 Kernforschungsanlage Juelich Gmbh, 5170 Juelich Wärmeabsorber, insbesondere Plasmastrahlenabsorber
US4627388A (en) * 1985-07-22 1986-12-09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Combus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with heat recovery
EP0212878A1 (en) * 1985-08-08 1987-03-04 Heatric Pty. Limited Plate-type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
EP0292245A1 (en) * 1987-05-21 1988-11-23 Heatric Pty. Limited Flat-plate heat exchanger
US5698299A (en) * 1991-02-28 1997-12-16 Dyconex Patente Ag Thin laminated microstructure with precisely aligned openings
ATE154259T1 (de) * 1991-02-28 1997-06-15 Heinze Dyconex Patent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us mikrosieben bestehenden verbundkörpers
US5534328A (en) * 1993-12-02 1996-07-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tegrated chemic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US5856174A (en) * 1995-06-29 1999-01-05 Affymetrix, Inc. Integrated nucleic acid diagnostic device
US5658537A (en) * 1995-07-18 1997-08-19 Basf Corporation Plate-type chemical rea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61953A1 (de) 1999-12-08
EP0961953B1 (de) 2003-10-01
KR100507426B1 (ko) 2005-08-09
DE19708472C2 (de) 1999-02-18
CA2282354C (en) 2009-11-03
DE19708472A1 (de) 1998-09-24
ES2205468T3 (es) 2004-05-01
KR20000075460A (ko) 2000-12-15
JP2001524019A (ja) 2001-11-27
DE59809806D1 (de) 2003-11-06
CA2282354A1 (en) 1998-08-27
JP4020438B2 (ja) 2007-12-12
US6409072B1 (en) 2002-06-25
WO1998037457A1 (de) 199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8624B (en) Chemical microreacto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20119079A1 (en) Chemical microreactor and microreactor made by process
US8206664B2 (en) Methods of producing multi-layered microfluidic devices
US6494614B1 (en) Laminated microchannel devices, mixing uni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100649374B1 (ko) 미소 구성품의 제조방법
US6776864B2 (en) Process-for forming metal micro-patterns on plastic substrate
JP2009095971A (ja) 多機能ミクロ構造およびその作製
US20120009099A1 (en) Microfluidic devices
Baldhoff et al. Through-mask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
JP2006122735A (ja) 流路構造体および流体混合装置
JP2006122736A (ja) 流路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592003B (en) Method for using a printed circuit substrate to manufacture a micro structure
Wang et al. Rapid prototyping of masks for through-mask electrodeposition of thick metallic components
JP2002292600A (ja) マイクロ配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8619B2 (ja) マイクロリアク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aniau et al. Metallic microdevices fabricated by deep-etch UV lithography
Kanikella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 dry film photoresist
JP2009136820A (ja) 流体素子及び積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Yamada et al. 3D microfluidic device fabricated by using surface-activated bonding of electroplated Ni patterns
JP2005099838A (ja) X線マスク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製作したマイクロ部品
Kanikella et al. Dry film process development for electroplating and lift-off of metal layers
Yu et al.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 Mold Inserts Using Thick Film Resist Approach
JP2009147016A (ja) 流体素子及び冷却装置
KR20050120410A (ko) 리드프레임으로 제작된 마이크로형 유체 유도의 제조방법
Caraffini A multilayer fabrication technique for three-dimensional metallic micro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