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7214B - Optical system with anti-reflection coating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system with anti-reflection coat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07214B
TW407214B TW087117489A TW87117489A TW407214B TW 407214 B TW407214 B TW 407214B TW 087117489 A TW087117489 A TW 087117489A TW 87117489 A TW87117489 A TW 87117489A TW 407214 B TW407214 B TW 4072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ating
sub
optical sys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7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hannes J H B Schleipen
Godert Willem R Leibbrantdt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07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072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ens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Description

_Λ07214_ 五、發明說明(1) 描述 本發明與一種用來導引一束電磁輻射的光學系統有 關,該系統具有至少一種從第一媒介到第二媒介的轉變。 本發明也與一種其中使用了這樣一種光學系統的光學 裝置,諸如:一種光學掃描裝置或一種石印投影 (lithographic projection)裝置有關 ° 光學系統可能是一種包括一個,多數或很多透鏡元件 的透鏡系統,其中每個透鏡表面皆構成該種轉變,即: 在譬如說是玻璃或一種合成材料的透鏡材料與譬如說是 空氣之圍繞著透鏡的媒介之間的轉變。光學系統可能替 換性地包括與透鏡元件不同的一些組件,諸如:一種射 束分離器(beam splitter),一種雙折射板(birefringent p 1 a t e )等等。 提供一種諸如抗反射塗層的光學塗層或敷層 (cladding)在轉變上,以防止在該轉變處發生不需要的 反射是常見的習慣。不但這種反射會減少穿過這些轉變 的透射比(t r a n s m i s s i ο η ),而且被反射輻射還可能會到 達在有關光學裝置中之不需要的位置,在該處則可能造 成一些使人苦惱的效應。 一種已經變得非常普遍,目前又被大量製造的光學裝 置是:針對一種其中儲存有音頻程式之光學記錄載體的 重放(playback)裝置,該裝置以CD唱機聞名。除此之 外,這種裝置還包括一種最好是以單一透鏡元件形式呈 現的物鏡,該透鏡元件具有一個或兩個非球面表面,利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 ptd 苐5頁 _^07214 五、發明說明(2) " " ' ----- 用該表面加以聚焦來自二極體雷射之—掃描射束,以便 在記錄載體的資訊平面上形成具有1 (微米)數級之直 徑的掃描光點(scanning spot)。就光學記錄載體的諸 多新奇用途而言’譬如說是當作數位音頻程式和1見頻 式或膠片(f U m)之一儲存媒介,因為任何一種都不是以 數位形式呈現的,所以必須大幅增加這樣一種記錄^體 的資訊内含,使得:具有相同尺寸的記錄載體,仍缺必 須大幅增加資訊密度。這意謂著:譬如說是以在資訊'層 中之坑點(pits)形式呈現的資訊元素(inf〇rmati⑽曰 elements)就必須被大幅減少,而在該資訊層中則以一 種$碼形式來儲存資訊。為了能夠各別地讀取一些較小 的資訊元素,也必須減小掃描光點。掃描光點的大小與 又//A成正比,其中·· λ是掃描射束波長,而NA則是物、 鏡乐統(〇b jec11 νe system)的數值孔徑。因此,已經提 議:>使用一種具有較短波長的掃描射束,譬如說是65〇 nm(毫微米)而不是依照慣例的86〇 nm或78〇㈣;以及增 加物鏡系統的數值孔徑。 在光學參考文獻之第18卷,第4號,1993年2月15曰, 第3 h到3 0 7頁的專文”用於光學記錄的高數值孔徑透鏡 系統中,就描述有:在一種針對光學記錄載體的掃描 裝置中,怎樣才能夠大幅增加數值孔徑;就是藉由在慣 常的物鏡與記錄載體之間提供一種平凸透鏡 (plano-convex lens),而這種透鏡的平整面則是面對 著圮錄載體。廷種平凸透鏡也被稱為立體浸沒透鏡(s〇Hd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ptd $ 6頁 .37214 五、發明說明(3) — ---' immersion lens,簡稱SIL) ’它與用於顯微鏡中的浸没 透鏡類似。利用物鏡和平凸透鏡的組合就可以實現〇 5 的數值孔徑(NA)。 然而’已經發覺到:當使用這樣一種具有高數值孔捏 的系統時,在掃描射束已經通過透鏡纟且合之後就不再具 有均勻的強度分佈;使得:由此射束所形成的掃描光^ 不再具有所需的品質。因此’讀取信號的品質將會大幅 降低。 本發明之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數值孔徑的光學 系統’特別是,一種針對光學記錄載體的掃描裝置,它 不會影響通過其中之射束的強度分佈。這種光學系統的 特徵為:在該轉變之區域處所提供的—種抗反射塗層包 括至少兩個子塗層’它們都是針對不同入射角而呈現最 大抗反射性。 本發明係基於以下的認知.在較大的數值孔徑時,射 束的邊界射線(border rays)都是以譬如說是對透鏡表 面上的法線(norma 1)呈現大於40°的大角度而使標準塗 層對這些射線失效的方式’加以入射在透鏡表面以及在 此表面上所提供之抗反射塗層的上面。因此,有關透射 元件的透射比將取決於距光軸的距離;當距光抽的距離 增加時,透鏡比就會較小。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其中 每個子塗層都是針對不同入射角加以最佳化的許多子塗 層的一種組合,而不是使用針對0 °之入射角加以最佳 化的一種標準塗層來解決這種新問題。這樣一種複合塗
^07214_ 五、發明說明(4) 層會針對大範圍的入射角而維持所需的效應,諸如發生 在高數值孔徑時。 原則上,在光學系統中之一子塗層可能由單層組成, 其厚度和折射率的乘積具有一已知數值。最好是將光學 系統的特徵進一步描述為:每個子塗層皆由至少兩個不 同材料層組成。 同樣地,像由單層組成之一子塗層那樣,由雙層組成 之一子塗層雖然就針對它加以設計的角度,以下稱為設 計角(design angle)而言,會有0 %之反射;但是就設計 角四周之小範圍的入射角而言,它也會有小的反射,譬 如說小於1 %。不使用由雙層組成的子塗層,而可能使用 由三層或更多層組成的子塗層。遍及較寬範圍的入射 角,由三層組成之一塗層會有小的反射;然而針對設計 角的反射則稍微大於百分之零(0%)。 將一種適於0. 8 5數級之數值孔徑之光學系統的實用實 施例的特徵進一步描述為:塗層包括.一種七個雙層式子 塗層的堆疊(stack),每個子塗層皆由兩個不同材料層 組成,該子塗層都是分別針對0° ,1 5 ° ,3 0 ° ,4 0° , 4 5° ,5 0 °及5 5 ° ,之入射角而呈現最大抗反射性。 具有這種子塗層數和有限的層總數,並選擇針對子塗 層加以最佳化的入射角,就能實現一種具有該數值孔徑 的光學系統,它具有實質上是均勻的透射比。 塗層並不是只包括具有相同數目層的子塗層,而是可 能將光學系統的特徵描述為:塗層包括一種雙層式子塗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 ptd 第8頁 407214 五 '發明說明(5) 合的 組層 的塗 層子 塗式 子層 式三 層和 I 一 層 之塗 成子 組式 層層 料雙 材了 同合 不結 個層 三塗 由種 自一 各樣。 和這點 層優 將徵 。特 層的 塗例 子施 式實 層佳 三較 和的 式統 層系 雙學 置光 佈之 來層 式塗 方種 的一 同樣 不這 用有 能具 可種 一 疊 堆 1 單 的 層 塗 子 式 〇 雙疊 種堆 一二 括第 包的 塗塗 • · 子 為式 述層 描三 步種 1 一 進和 特子, 的個 例每0° 施而4 實’ 力層0° 引塗3 吸子 具個0° 的八 2 統括, 系包 ο 學自 1 光各 之疊0° 層堆對 塗二針 種第別 這和分 有一是 具第都 .^-3-1. 1-- > 種:剧 一 為層 徵塗 及 性 射 反 抗 大 最 現 呈 而 角 LnJ 身 入 之 用 種一 第 ο Φ- 統 系 學 光 的 式 型 同 不 於 用 明 發 本 將 匕b 厶月 可 統該 系成 鏡構 透自 該各 ., 面 統表 系鏡 學透 光個 的兩 現的 呈它 式, 形件 統元 系鏡 鏡透 透個 以一 種少 一 至 是括 途包 透 個 兩 為 述 描 徵 特 的 統 系 鏡 透。 種層 一塗 樣該 這有 將備 後配 然都 。 面 變表 轉鏡 在備 延配 綿則 ,上 件面 元表 鏡鏡 透透 多些 許那 : 在 括而 包.’ 地間 性之 換件 替元 能種 可這 統多 系很 鏡與 透個 兩 層 成 塗。形 的角能 明徑可 發孔統 本的系 據大鏡 根有透 有豆( 束 射 的 統 鏡 透 過 通 處 亥 古° 在 也 中 其 份一 的 統 學 光 大 較 分以其 束加在 射 射 一方入 :的式 如角方 諸。角 , 5 时 4 身 件現入 組呈的 的線同 同射不 不要常 件主非 元之以 鏡束能 透射可 與對線 些以射 一 常而 置通因 佈 , , 能器置 可離佈
I - I _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ptd 第9頁 407214 五、發明說明(6) ' -- 上,或疋一雙折射板,譬如說是以—種又/ 4板形式呈 現。在這些元件上也可能配備根據本發明的塗層。本發 明的用途並不限於與透鏡元件結合的這些元件,也包括 作為專用元件或作為與不同於透鏡系統的光學系統結合 之兀件的這些透鏡元件。 一種特殊的透鏡系統就是石印投影透鏡,它包括很多 透鏡疋件,並且最好是應該具有一最大數值孔徑,以便 能夠製作一種譬如說是IC圖案的光罩圖案(mask pattern)之最小細節(minimal detaUs)的圖像。 另一種特殊的透鏡系統就是上述的物鏡和平凸透鏡的 組合,該透鏡的凸出面具面對物鏡。可能將這種组合使 用在一種針對光學記錄載體的讀取裝置中,也 如說是一種光學顯微鏡中。 在言 本發明也與一種石印投影裝置有關,它包括:用來供 應投影射束之-UV(紫外線)輻射源;用來支禮打曾卜 之光罩的光罩座;用來支樓基底之一基底座(sub = ^二 bolder),打算將光罩投影在其上;以及佈置在光罩座 與$底座之間的投影系統。此裝置的特徵& :投影系统 就是一種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光學系統。 /不'' 本發明還與-種用來掃描具有—資訊平面和一 底之一光學記錄載體的光學掃描裝置有關,該裝置土 括:用來供應掃描射束之一輻射源,以及用來會嗲 (c〇nverglng)穿過基底之掃描射束以便在資訊層1步 一掃描光點之一透鏡系統。這種掃描裝置的特徵是·ν --~___/· 五、發明說明(7) -~------ 用物鏡和平凸祿 几遠於ΛΑ T 遷鏡的該種組合來構成透鏡系統,其中平 凸透鏡的平%品β I面是面對著基底。 本發明的這此4 # 、4和其它觀點都是顯而易見的,並且將參 考:下所為述的諸多實施例來加以闡釋。 在附圖中: 圖1顯示:為 ^ η 6 在—射束内,在一透鏡元件表面上的諸多 不同入射角; 7 圖2顯示:土 射束内,諸多不同入射角對強度分佈的 效應, 圖3顯示:妹g > ''/、有不同數目層的塗層和〇 °之設計角而 言,針對S和p偽柘七6丄,,., ,..、 啤振輻射(polarized radiation)的反射 係數作為入射角之一函數; 圖4顯示’分別就具有0。和5 0。之設計角的兩種不同 雙層式塗_層而言,平均反射係數作為入射角之一函數; 圖3顯不·—種具有大數值孔徑的透鏡系統之一實施 例; 圖6顯不:—種根據本發明的抗反射塗層之第一實施 例; 圖7喊示:就不同抗反射塗層’特別是,根據本發明 的那些塗層而言’透鏡比作為距圖5之透鏡系統之光軸 的距離之一函數; 圖8顯示:—種根據本發明的抗反射塗層之第二實施 例;以及 圖9顯示:一種針對光學記錄載體的掃描裝置之一實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 ptd 第 11 頁 407214
五、發明說明(8) 施例,其中使用了本發明。 圖1顯示一透鏡元件1,它可能 、 -種光學系統的-部份,一幅射射一種透鏡系統或另 透鏡元件由玻璃或一種透明合成:f入射在它上面。 組成,它的兩個表面5和6都配之一透鏡本體2所 示出:具有距光轴◦〇’的兩個不^^射f層7和8 1 兩條射線…和1)2。由於這些不同的 1 > 2之射束b的 率(curvature),故而兩個入射角T和透鏡表面5的曲 . 牙Γ角α 1和α 2都不相同;浐 些射線都以這些角度入射在透鏡表面上,因而入射在; 反射塗層7上面。t距光轴的距離增加時,入射角也合抗 增加。 曰 適於透鏡表面的*簡單&反射塗層1〜種由單層材料 組成的一層式塗層,該材料具有一已知折射率n及一已 知厚度d ;使得光學厚度(opticai 好是入射輻射射束b之波長的四分之一。藉由提供一種 抗反射塗層’就會產生兩種轉變,即:空氣或其它環繞 媒介(surrounding medi um)對抗反射塗層之材料的第一 種轉變,以及這種材料對透鏡材料的第二種轉變。當輻 射被反射時’其中一部份發源自第一種轉變,而其餘部 伤則發源自第二種轉變。若抗反射塗層的光學厚度,因 而兩種轉變之間的距離為四分之一波長;則相對於發源 自第一種轉變的被反射輻射,發源自第二種轉變的被反 射輻射恰好在相位上延遲1 8 0 ° 。然後會在兩個被反輻 射部份之間發生破壞性干擾,使得被反射射束滅絕;換
D:\Prograra Files\Patent\55494.ptd 苐 12 頁 五、發明說明(9) 言之,透鏡表面加抗反射塗層的反射等於零。 像所熟知的那樣,該相位差取決於射束b 的波長。由 於入射角決定了由抗反射塗層中之一射線或一射束部份 所涵蓋的路徑長度,故而相位差也取決於入射角。因此, 破壞性干擾只有針對一已知波長及一已知入射角才算完 整。就本發明而言,只有入射角相依性才是重要的。在 邊界射線或射束的邊界部份方面,這種角度相依性就變 得特別明顯;此乃因為它們的入射角大於那些延伸接近 於或沿著光軸之射線或射束部份的入射角。像常見的習 慣那樣,若針對等於零之一入射角,因而針對沿著光轴 延伸之一射束部份而設計抗反射塗層;則這種塗層對於 距光轴之一遞增距離處的射束部份會越來越無效。對於 距光軸之一遞增距離處的射束部份而言,遞增部份被反 射而遞減部份則通過。這意謂著:自透鏡元件離開的射 束不再具有均勻強度。 當使用透鏡元作作為一種讀取物鏡或作為在一種針對 光學記錄載體的掃描裝置中的這樣一種物鏡的一部份時, 藉助於這種物鏡所形成的輻射光點就不再具有所需的均勻 強度。將此事圖解說明於圖2中。在本圖中,附註I Db 表示入射在物鏡Ob j上面之射束的強度分佈,TR_ 表 示物鏡的透射比特性,而I Dsp則表示已形成掃描光點的 強度分佈。已經假定;入射射束具有均勻強度。圖2的 左侧部份顯示理想情況。遍及直徑,物鏡具有恆定透射 比;而利用物鏡所形成之掃描光點的強度則具有一種埃
第13頁 ^07214 發明說明(10) π =1 ry)刀佈’即··儘可能又窄又高之—中心瓣以及必 二可此低的一些旁瓣(side i〇bs)。通常,採取半極 大處全宽戶η 11 φ 作為已形成掃haH隨1麵,簡稱酬)4 姆姑w 、田光之大小的度量單位,即:在強度已 透射二TR,一 t中心強度之那個位置處的寬度。若物鏡的 侧八由仉中心朝著邊緣減小,就像顯示在圖2之右 ::=:樣,;即:若它具有-種高斯(—分 $ Ρ八^ί Ϊ τν^種透鏡所形成的輻射光點也具有一種高斯 5至度分佈I D 。ϋ日,1 , „ ,.s ^ sp原則上,FWHM d,,進而是掃描光點的 大小疋大於在圖2之左側部份中的大小。 铷ί ^ ί:塗層之效應取決於入射角到達的程度,因而自 經所決定。在4。度:句句到達的程度由物鏡的數值孔 斗L々 ”有U· 45數級之數值孔徑的傳統透鏡中, :效應是可忽略的,對於具有譬如說是"5數 度的入射角都在該處,高達4G。和更高角 減少10%以上。 '’而在射束邊界處的強度則可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質上沒有任何入射角相依性的抗反 射k層巾且即使在較高數值孔徑時,特別{,利用該 塗層也能夠獲得具有均勻強度之一射束和具有一種埃里 分佈之-掃描光點。根據本發明,該塗層由許多子塗層 '’且成’匕們依序可忐是—些複合層,並且皆由譬如說是 二層或三層組成。 圖3顯示:一種雙層式子塗層(2_l)和一種三層式子塗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ptd 苐14頁 407214
層(3-L)的入射角;f:曰a 月相依性,兩者皆針對〇。之嗖蚪条 6 5 0ηιη之設計波長加 十角心和 五、發明說明(11) 平轴上,而以%声_ 的。射角α被繪示在水 Λ T r 、不的反射係數R則被繪示在垂直軸上。 為了較 有:針對—種未加塗層(uncoated)之六 氣一玻璃轉變(0-U c S UJncoated)之空 ?- 〇 -i' a & ,反射係數的變化作為入射角之一 演一種舌要的角声 而g ,由於輻射的偏振將扮 ^(0) ^ ^ ,故而圖3顯示:針對S偏振(S)和P偏 兩者的反射係數,以及這些反射係數的平均值 ..,十對0。之設計角加以最佳化的第一種雙 ::t曰和針對50。之設計角加以最佳化的第二種雙 層式子塗層而言’平均反射係數R作為入射角α之-函 數^如圖中所示’對於較大入射角而言,第二種子塗層 比第#子塗層還有效。若將最大可允許反射係數的極 限值設,在U ’則對於高達40。的入射角而言,第一種 子f層疋可適用的;而對於從大約2 5。到5 0。的入射角 ,广’第二種子塗層是可適用的。然而,對於小於大約 的入射角而言,第二種子塗層是不適合的。 然而’一種根據本發明而針對不同設計角加以最佳化 之^子塗層的k合’必要時會提供適應於穿過譬如說是 空氣一玻璃轉變的兩種媒介之間的轉變,或穿過很多這 些轉變之淨透射比的可能性。 將一連串的這種轉變之一實例顯示於圖5中。本圖顯 不·為一種具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之光學記錄載體的掃
D:\Program Files\Patent\55494. ptd 第15頁 _ 40^214 五、發明說明(12) ~ "~~~' * 也裝置而設計的一種透鏡系統=刻透鏡系統包括:—物鏡 1 〇 ’具有透鏡表面1 1和1 2,它會聚了來自左側的譬如說是 平行射束b ;以及一平凸透鏡15,具有透鏡表面丨6和17 , 它會將射束聚焦到在一種光學記錄載體的資訊平面2丨上之 一掃描光點2 5,只有顯示該記錄載體的透明基底。本透鏡 系統包括四個折射表面11,1 2,1 6及1 7 ’·可能在該表面上 發生反射。若在透鏡表面上並沒有抗反射塗層,或者只有 配備—種針對0 °之設計角加以最佳化的單一標準抗反射 塗層’則最初均勻的(homogeneous )射束,該射束的所有 射線都具有相同強度,在它已經通透鏡系統的總透射比會 減少。因此,邊界強度可能減少1 〇 %以上。在四個透鏡表 面中的母個表面上藉由提供諸多子塗層的一種可適性'組 5 就月匕夠保證·即使在匕已經通過透鏡系統之後就會得 到一種不均勻的(inhomogeneous)輻射分佈,此乃因為距 光轴更加遙遠的一些射線都具有一種縮減強度,因為··就 这些射線而言’透鏡系統的總透射比會減少。因此,邊界 強度可能減少1 〇%以上。在四個透鏡表面中的每個表面' 上,藉由提供諸多子塗層的一種可適性組合,就能夠保 證:即使在它已經通過透鏡糸統之後’射束也仍然是均勻 的。然後,距光軸更加遙遠的一些透鏡部份的透射比會增 加’而這些透鏡的中心部份的透射比則只會減少到一種小 程度内。 當決定諸多子塗層的適當組合時,可能會強加一些不同 的條件’譬如說是透射比之农小遍離度(m i n i m a丨s p r e a d )
第16頁 -4W^14. 五、發明說明(丨3) 的條件,或是最小偏離度及透射比的平均值至少是9 5 %的 條件。 適合於圖5中所示的透鏡系統,具有〇 · 85之數值孔徑且 針對6 5 0 mn之波長的一種根據本發明的抗反射塗層之第— 實施例,包括:一種七個雙層式子塗層的組合,該子塗層 的各層都是由為人熟知的抗反射材料^ 〇〆二氧化矽)和 T 1 〇2 (二氧化鈦)組成。將這種塗層顯示於圖6中。諸多子 塗層分別由參考數值25 ’ 30,35,40,45及50所表示,而 這些子塗層的各層則分別皆由參考數值2 6,2 7,3丨,3 2, 36 ,37,41 ,42 ,46,47 ’51 ’52 ,56 及 57 所表示。不同 的子塗層都是分別針對〇。 ,15。 ,3〇。 ,4{r ,45。, 5 0 ° 及5 5 ° 之設計角力口以畀 用了六條射線,其中一匕 計算方面已經使 則都坐落在距此轴之一遞辦距』η 5 :其它的射線 射線的入射角都可能藉由二,個表面上的每條 該程式通稱為”射線追縱"f二u的乾腦程式加以固定, 對一不同透鏡表面的塗層都=y、程式。然後,針 曰p可以藉由諸如通摇爲 和"FilmStat Deslgn"的那些 i稱為 TFCalc 特殊計算程式加以最佳化。—1 、二同樣為人熟知的 厚度d和折射率η,將會因此4二曰的規定,即:各層的 μ此而變成可供刹 圖7顯示:針對在圖5中所顯厂^ 、利用的。 射比,該系統的透鏡表面都配:=二冼的六條射線的總透 實施例。隨著光瞳(p u p i 1 )之射几反射塗層(C C)的這種 距離(h / R P )被繪示在水平紅 以正規化的距光軸的 軸上’而總透射比(Tt)則被繪示 407214 五、發明說明(14) 在垂直軸上。為了比較,也顯示有:在使用一種具有0 ° 之設計角的標準雙層式塗層(sc)之情形下的透射比,以及 在使用未加塗層(N C)之情形下的透射比。可以從本圖推論 出:就最佳化組合塗層C C而言,針對不同射線之透射比的 標準偏差是1. 3 5 %,並且中心透射比是9 5 . 5 %,而在邊界處 的透射比是9 3 . 3 8 %。就標準塗層S C而言,偏離度為 3. 84%,中心透射比是1 00%,而在邊界處的透射比則是90. 34% ° 要注意的是:組合塗層的這種實施例只是針對設計角加 以最佳化的。甚至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如果在新塗層中 也配備有一些三層式子塗層的話。 圖7顯示:在光瞳中心的一種縮減透射比伴隨著遍及透 鏡系統之光瞳的一種更均勻透射比而來。然而,遍及光瞳 加以整合,就一種最佳化塗層而言,總通過強度並不會比 在應該使用標準塗層SC之情形下的少得多,而且甚至會更 多。此事的理由是··由於具有平坦波鋒(flat wave front)之一射束,在其邊界處具有最大強度;故而在邊界 處的透射比的減少會導致總強度的大幅減少。 圖8顯示:新奇塗層之一實施例,其中雙層式子塗層和 三層式子塗層兩者都是被使用。該塗層由一種八個雙層式 子塗層:60,65,70,75,80,85 ,90 及 95 的第一堆疊 P, 以及一種八個三層式子塗層:1 0 0,1 0 5,1 1 0,11 5, 1 2 0,1 2 5,1 3 0及1 3 5的第二堆疊P2所組成。諸多子塗層的 各層皆由各別的參考數值所表示,譬如說·· 6 1和6 2表示子
第18頁 .407214 . 五、發明說明(15) 塗層60 ’而136,137及13δ則表示子塗層 些層不但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且可且]以便指示這 層式子塗層的各層可能皆由為人孰^^ 同的厚度。雙 和Ti02所組成;而二岸式子泠沾、D的抗反射材料:Si〇 —增式子塗層的那些層 U2 為人熟知的抗反射材,斗:Al2〇3(氧化铭),ζ '白,同樣 及MgF2(二氧化鎂)所組成。 2(—乳化锆) 對,1〇。,20。,30。,4:"1,塗二都是分別斜 入射角加以最佳化的。 55 及6 〇 之 ,.,如 卞f先子5己錄載體1 4 0的掃描裝詈之 施例,在該裝置中,可能使 π构衮置之〜實 明基賴2,將它配備在一使資用記錄載體具有—遷 層這邊,可能配備—種用來V」43。在遠離基底的資訊 或在-種螺旋形:勤則被佈置在-些平行磁狹中 〆 y (spiral track)中。資訊元素可能 光學方式偵測的形狀,共且由譬如說是--ί 有與其%境不同的反射係,數或磁化方向的坑點或區域戶^ 成。 、-且 掃描裝置包括—輻射源146,譬如說是:發射一種發散 (dlJe9rginf,掃描射束147之一半導體雷射。利用一種以譬 如。兒疋,透射板(setr)i transmissive pi ate)之形式呈現的 射束刀離1 4 8 ’ )j字此射束反射到一透鏡系統。此透鏡系 統包括·—準直透鏡Μ 9,一物鐘1 5 0以及一平凸透鏡 1 5 1 °準直透鏡將發散射束改變成平行射束1 5 2。此射束以
第19頁 五、發明說明 __ 及物鏡150和平凸透鐘 • 3 1對廄+ 鏡10和15。具有一光轴’心於圖5中的射束b以及兩個透 改變成入射在透鏡丨51 p ^的透鏡1 5〇,會將平行射束1 52 149和物鏡1 50可能被組合成一會聚射束154。準直透鏡 在其上的射東1 54改變成聚焦"'個透鏡。平凸透鏡會將入射 155。平凸透鏡151的平整k面、、a在資訊層丨43上之一會聚射束 鏡與基底之間有一間隙。路疋面對透明基底’使得在此透 4 WT' 雖铁肢k — -透鏡元件’但是它可能由;;夕;員不於圖中的物鏡當作單 1 43所反射的會聚射束丨55 夕透鏡几件組成。由資訊層 157,它沿著前進射束154之:射會構成-被反射射束 鏡14Θ會將射束157改變成—合:返回。物鏡15〇及準直透 分離器148會使此射束的一部3來反射射束1 58,進而射束 1RQ 士么处各收丄ί 口「备通過而到達一债測系統 15 9此乐旄έ將由貧汛層所調變& 4 ^ ± 資訊讀取的資訊信號160。又的輪射轉換成-種表示 兩種透鏡150和151的表面都配備有抗反射塗層卜 162,i 63及m ;它們都具有—種如上文中所描述的混合 物。 可能將這樣一種塗層加以配備’不但在透鏡表面上而且 在該裝置的其它元件表面上,特別是在射束具有大數值孔 徑的那些表面上。一個實例是:以—種4 5。的角度佈置在 射束中的射束分離器148。由於這種取向(〇rientati〇n), 故而射束之不同射線的入射角都有很大的變化,也使得由 射束分離器所反射的射束能夠獲得一種非均勻程度。此事 可以藉由在射束分離器上面配備一種如上所述的抗反射塗
jsmu 五、發明說明(17) 層而加以預防。 像從圖9中明顯看出的那樣,在空氣與透 的轉變區域處,如插射束155具有大的孔徑 ^之間 該區域處,也可能會發生4〇。 便仵:在 在此轉變處,也會發生導因於反: = = =角。然後 題。這個藉由也在此轉變處的問 的抗反射塗層而加以解決,… 植根據本發明 、 匕涉及本發明的β 然而,較喜歡這個問題的— 、另一種用途。 辦法由適應透鏡系統的諸多透射比性質:且:法。這種解決 表面上之諸抗反射塗層之組合:比=成。,由在透鏡 氣;=間轉變處=的補償在空 可月匕將本發明加以使用, °的 的掃描裝置中,而且在極多針對光學記錄載體 影透鏡中,利用該透鏡就能====影裝置的投 :IC圖:之光罩圖案的圖像在—基底上。|能夠繁;: :了 :郎的圖像在基底上1影透鏡就必須具有二最大數 :孔性,使ί·:投影射束的射線也能夠以非常不同的角 ^入射在坆樣一種投影系統中的很多透鏡元件的表面 a :亚且’在這些裝置巾’可以藉由本發明加以預防的 ^杈〜射束後付一種導因於這些不同入射角的非均勻強 又刀佈石印投影裝置以及石印投影透鏡的極多實施例皆 為人所熟知。藉由實例,針對—種石印投影透鏡的描述,
第21頁 _^07214_ 五、發明說明(18) 不妨參考美國專利申請第US-A 4, 7 78, 2 7 5號;而針對一種 投影透鏡的描述則參考歐洲專利申請第EP-A 0 7 7 0 8 9 5號。 通常可能將本發明使用在一些要求或需要高數值孔徑的 光學系統中。 本發明的觀念可能被替換性地用來最佳化與光學系統中 之透射比不同的諸多參數。一個實例是:在已經通過光學 系統後之一射束的光學相位。由於因在一光學元件之表面 上配備有譬如說是一種標準抗反射塗層而增加了一段光學 路徑長度;故而在射束内可能發生取決於入射角的相移 (p h a s e s h i f t)。能夠計算此相移而使得:可以設計出一 種補償這種相位差的複合塗層。 雖然本發明的用途並不限於具有高數值孔徑的系統,但 是可能被替換性地用來將在具有較低數值孔徑系統中的副 作用減到最小。譬如說,在提供塗層方面之一問題是:當 打算加塗層之表面上的法線以一種朝喷鍍(s p u 11 e r i n g)或 蒸汽沈積通量(v a p o r - d e p o s i t i ο n f 1 u x )方向的較大角度 加以延伸時,一種已嗔鑛或已蒸汽沈積層的厚度就會減 少。就一種抗反射塗層而言,各層厚度的變化涉及諸多反 射性質的變化。這種問題可能特別會發生在一種針對讀取 光碟的高數值孔徑透鏡系統中,因為:在這種情形下,平 凸透鏡的凸出面甚至具有一種半球形狀。可能藉由一種根 據本發明之複合塗層的可適性實施例,加以補償蒸汽沈積 製程或噴鍍製程的這種效應。 當設計一種針對有非常高資訊密度之光學記錄載體的掃
第22頁 五、發明說明(19) 描裝置時;在該掃描裝置中,就會使用具有在光譜之藍色 範圍内之一波長的掃描射束以及具有高數值孔徑的一種物 鏡系統;目的是使這種裝置也可以適合用來掃描一些目前 具有較低資訊密度的光學記錄載體,使得:相容性可以獲 得。然而,將最後提及的記錄載體加以設計,打算利用一 種紅色雷射射束以及一種具有較小數值孔徑的物鏡來掃 描。要使針對具有高密度之記錄載體的掃描裝置可以適合 用來掃描具有較低密度的記錄載體,就可能將該裝置配備 有一種雷射發射藍色輕射(laser emitting blue r a d i a t i ο η )以及一種雷射發射紅色輕射。然而,這種裝置 之透鏡系統的數值孔徑,對紅色輻射而言是比對藍色輻射 而言來得小。根據本發明,此事可以藉著將具有高數值孔 徑之透鏡系統的透鏡表面配備有一種塗層加以實現,該塗 層在邊緣處具有顏色選擇性(color-selective),即:它 只會使藍色輻射通過。然後,不需要改變數值孔徑就能夠 實現所需的相容性。
第23頁

Claims (1)

  1. ㈣”.…s 40721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用來導引一束電磁輻射的光學系統,該系統具 有至少一種從第一媒介到第二媒介的轉變,其特徵為:在 該轉變之區域處所提供的一種抗反射塗層包括至少兩個子 塗層,它們都是針對不同入射角而呈現最大抗反射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每 個子塗層皆由至少兩個不同材料層組成。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塗 層包括一種七個雙層式子塗層的堆疊,每個子塗層皆由兩 個不同材料層組成,該子塗層都是分別針對0 ° ,1 5 ° , 30° ,40° ,45° , 50°及55°之入射角而呈現最大抗 反射性。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塗 層包括一種雙層式子塗層和各自由三個不同材料層組成之 三層式子塗層的組合。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塗 層包括一種諸多雙層式子塗層的第一堆疊以及一種諸多三 層式子塗層的第二堆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第 一和第二堆疊各自包括八個子塗層,而每個子塗層都是分 另ij 針對0° ,10° ,20° ,30° ,40° , 50° ,55° 及6 0 。之入射角而呈現最大抗反射性。 7. 根據前面各項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一項之光學系 統,是以一種包括至少一個透鏡元件之透鏡系統的形式呈 現;該透鏡元件的兩個透鏡表面各自構成該轉變,而其特
    第24頁 407214 六、申請專利範圍 徵為:兩個透鏡表面皆配備有該塗層。 δ;根f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透 心統是-種適合用來導引並會聚一 uv( 的石印投影系統。 耵來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學系統,其特徵為:透 鏡系統包括-物鏡以及一平凸透鏡,纟凸出面是面對物鏡 的。 10. 一種石印投影裝置包括:用來供應投影射束之一 UV(紫外線)輻射源;用來支撐打算投影之光 用來支撐基底之一基底座,打算將光罩投1 上, 佈置在2座編座之間的投影齡特:及 為·投衫系統疋一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q π ' 祀图弟8項的光學系 i 1. 一種用來掃描具有一資訊平面和一透 學記錄載體的光學掃描裝置,該裝置包括:基底之—光 射束之一輻射源;以及用來會聚穿過基底之二來供應掃插 便在資訊層上形成一掃描光點之一透鏡系統帚*田射束’以 徵為:透鏡系統是一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 ^忒裝置的特 其中平凸透鏡的平整面是面對著基底。 項的系統,
    第25頁
TW087117489A 1998-04-24 1998-10-22 Optical system with anti-reflection coating TW4072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8201322 1998-04-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07214B true TW407214B (en) 2000-10-01

Family

ID=823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7489A TW407214B (en) 1998-04-24 1998-10-22 Optical system with anti-reflection coating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243203B1 (zh)
EP (1) EP0991960B1 (zh)
JP (1) JP2002515142A (zh)
KR (1) KR100606870B1 (zh)
DE (1) DE69932130T2 (zh)
TW (1) TW407214B (zh)
WO (1) WO199905615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004617U1 (de) 2013-05-10 2013-06-12 Mortop International Co., Ltd. Die Nabekonstruk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2263A4 (en) * 1999-09-30 2003-08-20 Nikon Corp OPTICAL DEVICE WITH THIN MULTI-LAYER SYSTEM AND THEIR USE FOR ALIGNMENT
US6771583B2 (en) * 2001-01-19 2004-08-03 Konica Corporation Optical component
US6940651B2 (en) * 2002-12-30 2005-09-06 Eitan Zeira Durable nano-structured optical surface
US7457224B2 (en) * 2003-06-30 2008-11-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n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WO2005036266A1 (de) 2003-09-17 2005-04-21 Carl Zeiss Smt Ag Masken, lithographievorrichtung und halbleiterbauelement
JP2005209769A (ja) * 2004-01-21 2005-08-04 Canon Inc 露光装置
US7142375B2 (en) * 2004-02-12 2006-11-28 Nanoopto Corporation Films for optical us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uch films
WO2005119369A1 (en) * 2004-06-04 2005-12-15 Carl Zeiss Smt Ag Projection system with compensation of intensity variatons and compensation element therefor
JP2006073709A (ja) * 2004-09-01 2006-03-16 Sony Corp 多層反射防止膜
US8049964B2 (en) * 2005-06-14 2011-11-01 Carl Zeiss Smt Gmbh Optical element with an antireflection coating, projection objective, and exposure apparatus comprising such an element
DE102005041938A1 (de) * 2005-09-03 2007-03-08 Carl Zeiss Smt Ag Mikrolithographische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TW200907263A (en) * 2007-08-03 2009-02-16 Prodisc Technology Inc Light collection device
DE202009015830U1 (de) 2009-11-20 2010-03-11 Noell Mobile Systems Gmbh Modulares verfahrbares Meßportal
WO2022255791A1 (ko) * 2021-06-01 2022-12-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DE102021129976A1 (de) 2021-11-17 2023-05-17 Marelli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ermany) GmbH Scheinwerf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Scheinwerf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600639A (nl) 1986-03-12 1987-10-01 Asm Lithography Bv Werkwijze voor het ten opzichte van elkaar uitrichten van een masker en een substraat en inrichting voor het uitvoeren van de werkwijze.
JPH08271807A (ja) 1995-04-03 1996-10-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照明光学系
JP3624973B2 (ja) 1995-10-12 2005-03-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投影光学系
JPH09258006A (ja) * 1996-03-22 1997-10-03 Canon Inc 反射防止膜及びそれを施した光学系
JP3924806B2 (ja) * 1996-06-10 2007-06-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反射防止膜
US5780857A (en) * 1996-10-04 1998-07-14 Wallac Oy Apparatus for imaging biochemical samples on substrates
JPH10160906A (ja) 1996-11-29 1998-06-19 Sony Corp 反射防止膜付きレンズ及び反射防止膜の形成方法
JP4161387B2 (ja) * 1997-01-23 2008-10-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多層反射防止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3004617U1 (de) 2013-05-10 2013-06-12 Mortop International Co., Ltd. Die Nabekonstruk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32130D1 (de) 2006-08-10
JP2002515142A (ja) 2002-05-21
WO1999056157A3 (en) 1999-12-16
US6243203B1 (en) 2001-06-05
KR20010014091A (ko) 2001-02-26
EP0991960B1 (en) 2006-06-28
WO1999056157A2 (en) 1999-11-04
KR100606870B1 (ko) 2006-07-31
EP0991960A2 (en) 2000-04-12
DE69932130T2 (de) 200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07214B (en) Optical system with anti-reflection coating
TW200535457A (en) Catadioptric imaging system for high numerical aperture imaging with deep ultraviolet light
JPH05508235A (ja) 改良形共焦点走査光学顕微鏡
CN101663588A (zh) 形变测量成像系统
JP5223236B2 (ja) 対物レンズ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110175B2 (en) Display screens
US7375825B2 (en) Light intensity ratio adjustment filter for an interferometer, interferometer, and light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JPH09501789A (ja) 光学的走査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るためのビーム成形器及び放射源ユニット
KR100809494B1 (ko) 광학주사장치
US6327238B1 (en) Optical disk device
KR20100133406A (ko) 오프셋 보상을 하는 빔 분할기
US657758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ight from a multilayered object
TW201108225A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production metho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inform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method
JPH04114117A (ja) 光コリメート光源装置
KR20000048039A (ko) 대물 렌즈 어셈블리, 광학 헤드 및 위상 보상판의 제조방법
JPWO2002027716A1 (ja)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3426087B2 (ja)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JPH04123017A (ja) 位相シフト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ーザ装置
JP2004511060A (ja) 記録担体を走査する光学ヘッド
JP3467796B2 (ja) 対物レンズ、これを備えた光学ヘッド装置及び対物レンズの光軸調整方法
JPH08314361A (ja) ホログラフィ装置
KR0131372B1 (ko) 광디스크용 광픽업의 위상보정 박막설계방법
JP2003207606A (ja) 光学素子及び光学ピックアップ
JPH1090619A (ja) 光走査装置
Gerber The irradiance distribution at the exit pupil of the objective lens in optical disk data stor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