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99333B - Light-receiving element - Google Patents

Light-receiving el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99333B
TW399333B TW085111483A TW85111483A TW399333B TW 399333 B TW399333 B TW 399333B TW 085111483 A TW085111483 A TW 085111483A TW 85111483 A TW85111483 A TW 85111483A TW 399333 B TW399333 B TW 3993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ductivity type
type
semiconductor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5111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ki Fukunaga
Masaru Kubo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99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993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 H01L31/1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e.g. photo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 H01L31/1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e.g. phototransistors
    • H01L31/101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H01L31/102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characterised by only one potential barrier
    • H01L31/103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characterised by only one potential barrier the potential barrier being of the PN homojunction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46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4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1/035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31/03527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35281Shape of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76Particula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i ) 發明背景 1.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將供處理光電子轉換信號之電路被整合在 一起之電路整合型受光元件。更特別者,本發明係關於供 改善諸如供使用於拾取光學訊號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及 類似物之受光元件應答速度之構造。· 2 .相關技藝之敘述: 到目前爲止光學訊號之拾取包含CD-ROM,數位影像光碟 (DVD )及類似物等各種種類之光碟裝置。在近年,CD-ROM裝置已被更積極而迅速地開發,以致於具有極高之應 答速度。目前具有4x至6x應答速度(即,應答速度爲正常 應答速度4至6倍)之CD-ROM裝置已上市。另外,具有8x至 12x應答速度之CD-ROM裝置已被開發完成並將於最近商品 化。另一方面,DVD亦已大量開發中。於DVD中,其有可 能以接近高達如CD-ROM之6倍之應答速度存取儲存在其中 之資訊。而極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具有應答速度爲目前市售 DVD之二倍之DVD將被開發完成。 另外,此類光碟裝置目前需要處理儲存動畫及類似資料 所需之大量資訊。由於此等情況,實現高應答速度之光學 訊號存取爲一迫切性工作目標。 耷割型光二極體元件(其中受光區域被分割成多個光檢測 區域)習知上均使用作爲供光學訊號拾〆裝置之信號檢測元 件。 因爲近年來更小尺寸而高性能之光碟裝置已被提出,減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2 ) 少光學訊號拾取裝置之尺寸與重量變得越來越具重要性。 爲實現此類型光學訊號拾取裝置,一種光學组件己被提 出,其中產生循軌光束功能,光束分歧功能與產生誤差信 號功能被整合在全像元件中而與一雷射二極體與一分割型 光二極體元件被配置在同一套件内。 第7圖以圖示顯示在光學訊號拾取裝置中之此類光學系統 1000之典型配置。在本文中,將簡單説明光學系統1000如 何檢測信號之原理。 自雷射二極體110發射之光係入射於具有一繞射柵120與一 全像片130之一全像元件上(第7圖並未繪示元件之外部造 型),繞射栅120與全像片130則分別形成於全像元件之下表 面與上表面上。自雷射二極體110發射之光係由形成於全像 元件下表面之繞射栅120所分離而產生一循軌光束。循軌光 束係分裂爲三束光束,其包括兩束次光束供用於循軌及一 主要光束供讀取資訊信號。然後,光束被傳送經過形成在 全像元件上表面之全像片130以作爲零次光束,經由準直儀 透鏡140轉換成平行光束然後藉接物鏡150聚光在光碟160 上。 聚光被調變且被形成在光碟160上之小凹痕所反射;穿透 經接物鏡150與準直儀透鏡140 ;然後由全像片130繞射以致 於舉導引爲一次繞射光束入射在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 上,在其上製有五個分割之光檢測光 > 極體區D1至D5 (在 本文以下,簡化參照爲"光檢測區% )。於此狀況下,分割 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功能爲光學訊號拾取裝置之光學系統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3 ) 1000中之受光元件。 全像片130包含兩個分別具有不同繞射週期之區域。當主 要光束之反射光束入射在兩個區域之一時,光束被聚光在 介於檢測光區D2與D3間之線性隔離區。另一方面,當主要 光束之反射光束入射在全像片130上時,光束被聚光在檢測 光區D4上。兩束次光束之反射光束分別被聚光在光檢測區 D1與D5上。 在光學系統1000中,主要光束入射在分割型光二極體元 件170上之位置依在全像片130及光碟160間距離之差異沿著 垂直於光檢測區D2及D3之縱方向之方向移動。於主要光束 聚焦於光碟160上之情況下,其中之反射光束係入射在介於 光檢測區D2與D3間之隔離區。因此,假設分割型光二極體 元件170之光檢測區D1至.D5之輸出分別以S1至S5表示,聚焦 誤差信號F E S根據以下方程式而得: FES = S2-S3。 •另一方面,循軌誤差係藉所謂三光束法予以檢測。因爲 供循軌束次光束分別聚光在光檢測光區D1與D5上,循軌 誤差信號TES根據方程式TES = S1-S5而得,因此當循軌 誤差信號TES爲零時,主要光束正確地被定位於主要光束 所照射到之目標軌跡。 巧外,一複製之信號RF被提供作爲拾取主|光束之反射 光束之光檢測光區D 2至D 4之輸出 < 總合,其係依方程 式:RF = S2 + S3 + S4而得。 ’ 圖8顯示光系統1000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平面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λ- 訂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4) 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中,五個光檢測區D1至D5被形 成在一狹長區域之内,.如以上所述。此外,如圖8所示由所 有光檢測區D1至D5所共用之一對陽極電極172a與172b及相 對於五個光檢測區D1至D5之五個陰極電極174a至174e,被 配置以致於圍繞在光檢測區D1至D5所在之區域。 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外形由光學系統1000所決定。 如圖8所示所有光檢測區D1至D5呈現狹長之外形。其原因 如下。 於組合光學系統1000時,在雷射二極體110與分割型光二 極體元件170被裝入套件之後,具有全像片130與繞射柵120 之全像元件被粘附在套件之上表面。於此組合時,誤差可 能會由於雷射二極體110與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對位 而形成。此外,雷射二極體110之振動波長不僅依其個別產 品而可變且按照溫度之變化而可變。基於此等理由,繞射 光之繞射角度被改變,因此繞射光之入射位置偏差某些程 度。爲了處理此類問題,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受光平 面如圖8所示沿著Y方向即,沿著繞射光按照繞射角度改變 而入射之位置之方向,需要具有一較長之邊。 另一方面,在如圖8所示之X方向,繞射光之繞射角度並 不受振動波長之改變而影響,其係由於在個別產品中雷射 二择體110振動波長之改變或溫度變化所致之择動波長之改 變。另外,當雷射二極體110與分割g光二極體元件170對 位而造成誤差時可藉轉動粘著在.件上表面之全像元件予 以補償。因此,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受光平面沿著X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 D 方向不需要具有較長之一邊。反之,若入射時沿著X方向而 相互平行之三光束之相鄰光束間之距離夠大時,則不易調 整置於光碟裝置中之光學存取裝置之位置。因此,關於X方 向,光檢測區D1至D5之寬度與在光檢測區D1至D5間之隔離 區之諸寬度需變小。 根據以上之説明,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外形必須加 長。 圖9顯示一習知光檢測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剖視圖 圖示,其係沿著如圖8所示之IX-IX線觀察。可注意到於連 接金屬線路之處理步驟之諸個別步驟中所形成包含之多層 線路,保護膜及類似物件之各種组件於圖9中均予省略。 在以下之本文中,製造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之方法將 參考圖10A至10D之剖視圖舉實例予以説明。於圖9與圖10A 至10D中,相同之組件係參考相同之編號。 首先,P型嵌埋擴散區域2被形成於P型半導體基質1之表 面附近區域其係將作爲供光檢測區D 1至D 5彼此隔離之隔 離區(第1 0A圖)。 接著,如圖1 0 B所示,一 N型悬晶成長層4 (在下文簡稱 MN型磊晶層")形成覆蓋於P型半導體基質1之全部表面。然 後,P型隔離擴散區域5分別形成於N型磊晶層4對應於P型 嵌竿擴散區域2之内側區域。所製成之P型隔離擴散區域5 係垂直延伸自N型磊晶層4之表面達到P)型半導體基質1之上 ( 表面(或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表'^ )。結果,N型磊晶層4 被分割成多個電氣隔離之N型半導體區域,以致個別光檢 (諳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繁 A7 B7 五、發明説明(<) 6 測區D 1至D 5被形成如圖〗〇 c所示(雖然第丨〇 c圖並未繪示 光檢測區D4)。 然後,如圖10C所示,p型擴散層6係形成磊晶層4 之介於在右端之P型隔離擴散區域5與在左端之?型隔離擴 散區域5間表面區域,如此以致於覆蓋至少一部份p型隔離 擴散區域5之上表面作爲個別之光檢測區D }至D5之隔離 區。 接著如圖10D所示,當p型擴散層6形成時形成於p型擴 散層6與N型磊晶層4之表面上之氧化膜7之部份其所相對在 P型擴散層6表面上之受光區域被移除,且氮化物膜8被形 成於其上以取代上述之半導體基質丨。氮化物膜8之厚度被 设足爲與雷射二極體之波長匹配以使其具有抗反射膜之功 能。 接著,電極窗經由氧化膜7與氮化物膜8而設置。然後電 極線路9a被製成,同時地,金屬膜9被形成於氮化物膜8之 部价表面,在其上不會照射到光信號,因此獲得如圖9所示 之刀割型光一極體元件1 7 0之結構。另一方面,信號處理 區(未示出)藉實施一般之雙極1C製程被形成於半導體基 質1之上。
於個別之光檢測區D1至D5中,當一反向偏壓被施加於其 上日,,一空乏層(DEPLETION LAYER) 11如圖9所示係形成 於基質1之表面附近。 I 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 7 0中/在光檢測區D 1至D 5相互 間所鄰接之每一隔離區中之P - N連接係以P型擴散層6所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諳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7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 置 五、發明説明( 果,縱使氮化物膜8直接形成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面上,諸如連择漏損之增加等問題並不會發生。所 以,由光碟⑽所反射光之聚光束(纟以下本文中,此類反 射純參照爲"繞射光"·,因爲反射光亦被全像片13〇所繞 射)即使是在介於光檢測區加及加間之隔離區中也不會有 太多之受光平面之反射,其中聚光束實際上爲入射光。結 果,分割型光二極體170之敏,感性可獲改善。 此外,因爲金屬膜9被形成於繞射光束不會入射到之區域 (在此情沉下即,介於光檢測區〇1與〇2間之隔離區盥介 於光檢測區D3與D5間之隔離區),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17〇更少有可能被迷走光或類似光線等所影響,因此分割型 光二極體元件Π0之S / N比率可被改善。 同速操作爲必要t需求,特別是在供處理複製信號之 光檢測區D2,D3與D4。於光束被照射在介於此等光檢測 區D 2與D 3間之隔離區之場合,特別是分割型光二極體元 件之截止頻率比較於光束被照射在個別光檢測區中心 之場合呈現降低。 實驗結果證明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〇之截止頻率降低如 圖11A與11B所示。圖11A係顯示圖9中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 體元件170之光檢測區D2與D3附近之剖視圖。另—方面, 11B係代表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Π〇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 之依存性之圖示。於圖1丨3中,橫座標知表繞射光束於光檢 測區D2與D3附近之位置,而縱座)票代表在個別位置之截止 頻率fc ( MHz )。如圖11B所示,當光束被定位於介於光檢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8) 測區D2與D3間之隔離區附近時截止頻率fc會降低。 於此情況下,P型半事體基質1之比阻抗被設定爲1 5歐姆 公分且在反向偏壓被施加於光二極體元件170之條件下截止 頻率被設定爲1.5V且負載阻抗被設定爲3 80歐姆。另一方 面,因爲使用於CD-ROM之光之波長λ爲780毫微米而使用 於DVD之光之波長λ爲635毫微米,相當於此等兩波長之光 二極體元件之截止頻率被測量得如實驗之結果。 如圖11Β所示,因爲在具有780毫微米波長之光照射在隔 離區之時,元件之應答速度相當於爲數MHz等級之截止頻 率,因特性之故元件可在4x之CD-ROM光碟裝置之中操作。 然而,元件無法在與具有6x或更高應答速度之CD-ROM匹 配操作。 另外,因爲在具有635毫微米波長之光照射在隔離區之 時,元件之應答速度相當於截止頻率20-奇MHz被照射在隔 離部分,元件可在具有正常應答速度之DVD中操作。然 而,因爲2x DVD需要具有30 MHz或更高之截止頻率之光二 極體元件,具有如圖9所示元件結構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不能與2x DVD匹配操作。 在光束照射在介於光檢測區D2與D3間之隔離區之狀態係 藉利用一裝置予以模擬分析。結果,其被獲得光學載子造 成在隔離區中P型嵌埋擴散區域2附近之繞行路徑以使到達 介於N型磊晶層4與P型半導體基質1間~連接區。當光學載 子依循此繞行路徑時,光學載子:之擴散移動距離變成較 長,因此引起上述截止頻率降低。 ---------------訂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裳 A7 B7五、發明説明(9) 此外,如圖11B所示差異存在於相當於具有780毫微米波 長之光之應答速度與相當於具有635毫微米波長之光之應答 速度間,因爲光之穿透深度(即光進入基質之穿透深度) 係隨其中之波長而改變。具有635毫微米波長之光具有更令 人滿意之應答特性,因爲光具有較短穿透深度與較短擴散 移動距離之光學載子。 ·· 圖12顯示在相當於介於光檢測區D2與D3間之隔離區之P型 嵌埋擴散區域2内及在隔離區附近所獲得電流路徑之模擬結 果,其中電流方向以箭頭表示。作爲光學載子子以相反方 向朝圖1 2箭頭所示之方向移動。 另外,圖1 3係顯示在介於鄰接之光檢測區間之隔離區内 之P型隔離擴散區域5於深度方向之位能分佈之圖示。如圖 1 3所示,位能分佈之功能係作爲電子或在基質1中朝向其 表面區域移動光學載子之位能障礙。所以,如圖1 2所示光 學載子移動同時造成繞行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路徑。 如以上所述,一般使用於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約1 5 歐姆公分。因此,如圖9所示在反向偏壓被施加於光檢測光 二極體區而構成個別之檢測區係1.5V之場合中,P型嵌埋擴 散區域2之深度Xj係約2.5微米,反之空乏層11之深度Xd不 大於約1.7微米。結果,光學載子運行約10-奇微米之距離同 時造成一繞行路徑,如圖1 2所示。 發明概述 I 本發明之受光元件包含:第一 #電型半導體基質;在第 一導電型半導體基質之表面上之特定區域所形成之第二導 I...... mu Ϊ. - 1- - - ill nn i 1— Hi! n^i —-I m nn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Λ) 1U 電型之第一半導體層;及至少一種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區 域以使其自第二導電型之第一半導體層之上表面延伸至第 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表面,因而將第二導電型之第一半 導體層分割成爲多個第二導電型之半導體區域。於受光元 件中,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被設定在特定之 範圍内以使其在施加反向偏壓下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 中所形成之空乏層之深度Xd與自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區域 擴散進入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中之擴散深度X j之間 滿足X d S X j之條件式。 於一具體實例中,第二導電型之多個第二半導體區域被 嵌埋在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内以使其相當於多個各自 分割之第二導電型半導體區域。 於另一具體實例中,一特定之電路元件被形成於異於第 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之表面上特定區域之區域。 於另一具體實例中,供檢測信號光之光檢測光二極體區 係由每一個第二導電型之多個分割之半導體區域與相當於 在第二導電型之半導體區域下之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 區域所製成。 於另一具體實例中,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 係介於約30歐姆公分至約1000歐姆公分。 於另一具體實例中,受光元件具有約.14 MHz或更高之應 答速度。 ί 於另一具體實例中,受光元件真有約30 MHz或更高之應 答速度。 -1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 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 1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以下茲説明本發明所可達到之功能或效果。 藉增加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其中光係照射在 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之隔離區上,所欲製作之空乏層之寬 度(及或深度)可予增加。結果,空乏層之下端可被定位 於比P型嵌埋擴散區域之下端更深之位置。結果,雖然光學 載子移動同時造成繞行具有習知結構乏分割型光二極體裝 置之P型嵌埋擴散區域之路徑,根據本發明此類光學載子之 繞行路徑可被壓制因而擴散移動距離可被縮短。因此,分 割型光—極體元件之應答速度與截止頻率特性可被改善。 因此’本發明在本文中所述者可使在諸如分割型光二極 體兄件’特別是使用於供光學資訊存取之包含全像元件之 光學系統中將光束照射在介於鄰接之光檢測區間之隔離 區’以增加受光元件之應答速度之優點變爲可能。 本發明之此項與其它優點將在彼等熟練此方面技藝者參 考附圖而閲讀和了解以下詳細敘述後變得清楚明白。 圖示之簡單説明 圖1係顯π本發明之第一實例中之受光元件之結構剖視 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實例中之受光元件之結構剖視 圖。 岡3 Α至3D係列於圖2中之受光元件之個別攀造步驟之剖 視圖。 / / 圖4 A係列於圖2中之受光元件芝部份剖視圖,而圖4B係 列於圖2中之受光元件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之依存性。 請 先 閱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旁 訂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 ( 210χΤ97^~ A7 B7 經濟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圖5係顯示.裝置實施將光束照射在列於圖2中之受光元件 介於光檢測區間之隔離區之附近上之狀態模擬結果之圖 示 圖6係顯不本發明之第二實例中之受光元件之結構剖視 圖。 圖7係顯示使用全像元件之光學資料拾取裝置之光學系統 之投影圖示。 圖8係如圖7所示光學資料拾取裝置之光學系統所使用之 習知受光元件之平面圖。 圖9係圖8中所示之受光元件沿著IX-IX線觀察之剖視 圖。 圖10A至10D係列於圖9中之習知受光元件之個別製造步 驟之剖视圖。
圖UA係列於圖9中之習知受光元件之剖視圖,而圖nB 係列於圖9中習知受光元件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之依存性 圖示。 圖1 2係顯示裝置實施將光束照射在列於圖9中之受光元 件介於光檢測區間之隔離區之附近上之狀態模擬結果之圖 7F 0 、圖1 3係顯示於圖9所示之f知受光元件介於光檢測區間 之降離區附近之位能分佈。 圖14A與14B舉例説明於第—實例中/當卩型半導體基質之 比阻抗爲約50歐姆公分時光二福體元件之應答速度·圖 14A係顯示於圖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〇〇之光檢 -1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本紙張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χ 297公瘦 A7 B7 13 五、發明説明( 4區D 2及D 3附近之結構剖視圖;而圖i 4 b係表示分割型 光二極體元件100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依存性之圖示。 圖15A與15B舉例説明於第二實例中當p型半導體基質之 比阻抗爲約50歐姆公分時光二極體元件之應答速度:圖 15A係顯示於圖6中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5Q之光檢 測區D2及D3附近之結構剖視圖;而圖15B係表示分割型 光二極體元件250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依存性之圖示。 圖16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例之受光元件之剖視圖,其 中電路整合型受光元件300不僅是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且信 5虎處理器被配置在相同之基質上。 圖17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例之受光元件之剖視圖,其 中電路整合型受光元件400不僅是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且信 號處理器被配置在相同之基質上。 較佳具體實例之叙述 實例1 在以下本文中,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〇〇,即本發明之 第一實例之受光元件將參考圖示而予以描述。 圖1係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丨0 〇之剖视圖。可注意到於連 接金屬線路之處理步驟之諸個別步驟中所形成包含之多層 線路,保護膜及類似物件之各種组件於圖J中均予省略。 衿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00中,N型磊晶層4被形成於p型 半導體基質1之上,例如矽基質。於磊晶層4中,多個p 型隔離擴散區域5被形成以使其自'N型磊晶層4之表面垂亩延 伸。於半導體基質1之表面區域中,多個p型嵌埋擴散=域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疫)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I 一 — - _ B7 五、發明説明(14) ' ~ '~~~ -- 2在個別位置被形成以使其面對卩型隔離擴散區域$。n型磊 晶層4藉此等擴散區域2與5被分割成多個區域。供檢測光訊 號t多個光檢測區(或光檢測光二極體區)D丄至〇 5 (雖 然未列於圖丨中)在藉此方法及在基質i下之相當部份分 割N型磊晶層4所獲個別之半導體區域被製得。 於每一光檢測部分01至1)5中,當反向偏壓被施加於其上 時,空之層21被形成於基質!之表面之附近。在本文中, 根據本發明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丨〇 〇係不同於習知之分 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丨7 0,其中元件丨〇 〇之結構係空乏層2 1 之下端位於比相當於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下端更深之基質 1之位置。 因爲製造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〇〇之方法基本上相同於 參考圖1 Ο A至1 0 D所描述之習知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丨7 〇 根據本發明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00與習知分割型光 二極體元件170之最大不同在於p型半導體基質i之比阻 抗。更特別地,於根據本發明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丨〇 〇 中’ 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被設定以使其滿足以下之關 係: .X d ^ X j 其中Xd代表在施加反向偏壓至分割型,乂二極體元件i 〇 〇之 光檢測區D 1至D5時空乏層2 1擴充至基質1之表面區域之 深度而Xj代表自P型嵌埋擴散區域2擴散進入P型半導體基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ij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5 A7 B7 五、發明説明( 質1中之擴散.深度(參考圖1 )。 m. I I ... . I I - - - - 1--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藉設定在施加反向偏壓至光檢測區]31至1)5時空乏層幻 擴充至基質1之表面區域之深度Xd等於或較]?型嵌埋擴散區 域2 I擴散深度Xj爲深,繞行之光學載子之擴散移動距離 可被縮短。結果,將光束照射在介於鄰接之光檢測區間之 隔離區上時截止頻率之特性可被改善。.. 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較佳設定於自約3 〇歐姆公分至 約1000歐姆公分之範圍内,而更佳爲自約5〇歐姆公分至約 500歐姆公分之範圍内。 例如,藉設定P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爲约5〇歐姆公 分,於此情沉下,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擴散深度Xj係約 2 · 5微米而施加於光檢測區之反向偏壓係約1 · 5 v,空乏層 2 1之深度變成約3.2微米且可比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擴散 深度Xj (二2.5微米)更深。空乏層2 1之深度可藉如圖1所 不之此方式顯著增加,因此在介於光檢測區D 2與D 3間之 隔離區内之光學載子之擴散移動距離可被縮短且在隔離區 内之截止頻率可被增加。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1 4A及1 4B舉例説明當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係约 50歐姆公分時於第1實例中之光二極體元件1〇〇之應答速 度。圖14A係顯示如圖1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之光 檢嘲區D2至D3附近之結構。另外圖14B係代奉分割型光二 極體元件100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表依存性。於圖丨4 B 中,橫座標代表繞射光之光束於^檢測區D2及D3附近之位 置,而縱座標代表相對於個別光束位置之截止頻率fc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A7 B7五、發明説明(、) 16 (MHz )。與彼等使用於習知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70參考圖 11A與11B所描述之相同測量方法與條件被使用於本文中。 如圖14B所示,因爲對應於具有780毫微米波長之光,分 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00之隔離區之應答速度爲約14 MHz,其 可能可確保光二極體元件之高性能而使得元件可與6x或8x 之CD-ROM匹配操作。 另外,因爲對應於具有635毫微米波長之光,元件之隔離 區之應答速度高達約30 MHz,光二極體元件可滿足2x DVD 之性能需求。 所以,藉設定基質之比阻抗於滿足Xd δ Xj關係式之範圍 内,可提供可應用於6x至8x CD-ROM及2x DVD之光二極體 元件。 如以上所述者,基質之比阻抗如變成較高,空乏層2 1可 被擴展至更太之程度且光學載子之移動距離可進一步被縮 短,因此可實現光二極體元件具較高應答速度。空乏層2 1 之深度範園可自約3微米至約4 0微米。 於將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設定在範圍自約3 0歐姆公分 至約1 0 0 0歐姆公分之場合,以下之晶體成長方法可被利用 以符合比阻抗之目標値。例如,當比阻抗之目標値等於或 低於1 0 0歐姆公分時,利用諸如Czochralski (CZ)法之晶體成 長方法;當比阻抗之目標値高於100歐姆公分;且低於1000 歐姆公分時,利用諸如施加磁場-Czoc片ralski (MCZ)法之晶 體成長方法;而當比阻抗之目標値等於或高於1000歐姆公 分時,利用諸如浮動區段純化(FZ)法之晶體成長方法。 ----------------訂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Μ _____'_Β7_ 五4明説明i 1?7 — 實例2 圖2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實例中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〇〇之 剖視圖。可注意到於連接金屬線路之處理步碟之諸個別步 驟中所形成包含之多層線路,保護膜及類似物件之各種^ 件於圖2中均予省略。 分割型光一極體元件2〇〇之基礎結構’係相同於來考圖}之 第一實例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00 ^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200係不同於其Ν型嵌埋擴散區域3被形成嵌埋於半導體基質 1之部份以使其相當於光檢測區D1至D5之分割型光二極體 元件1〇〇 (參考日本應用專利編號6_162412 )。於此實例 中,母一N型敗埋擴散區域3被形成以使ν型嵌埋擴散區域 3與鄰接之P型肷埋擴散區域2相距之距離較短於自p型後埋 擴散區域2之外圓周上每一點至N型磊晶層4之繞行距離乙。 在本文件内,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1〇〇之製法將參考圖 3 A至3 D之實例剖視圖説明予以描述。 首先’如圖3A所示,具有高濃度不純物(不純物濃度: 1 X 1〇19原子/立方米)之多個N型嵌埋擴散區域3被形成於 P型半導體基質i (例如矽基質)之表面區域以作爲光檢測 區。N型嵌埋擴散區域3之厚度係介於範園約3微米至約6微 米。此外’多個P型嵌埋擴散區域2被形成於供作使光檢測 區像此隔離之隔離區之區域。 接著如圖3B所示,_N型磊晶層4形/成覆蓋於p型半導體 基》1疋全部表面。然後,P型隔離擴散區域5分別形成於N 型磊晶層4對應於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内側區域。所製成之 ___ -20- 張尺度適(_CNS) A4 規·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衣· 訂
五、發明説明() 18; P型隔離擴散區域5係自N型磊晶層4之表面垂直延伸。結 果’ N型磊晶層4被分割成多個電氣隔離之光檢測區di至 D 5如圖3 C所示被製成(雖然光檢測區d 4未列於圖3 C )。 然後,如圖3 C所示,P型擴散層6係形成於n型磊晶層4 之介於在右端之P型隔離擴散區域5與在左端之p型隔離擴 欢區域5間表面區域,如此以致於覆蓋p型隔離擴散區域5 <上表面作爲個別之光檢測區D 1至d 5之隔離區。 接著如圖3D所示,當P型擴散層6形成時形成於p型擴散 層6與N型磊晶層4之表面上之氧化膜7之部份其所相對在p 型擴散層6表面上之受光區域被移除,且氮化物膜8被形成 h其上以取代上述之半導體基。氮化物膜8之厚度被設 足爲與雷射二極體之波長匹配以使其具有抗反射膜之功 厶匕 Λ 月匕^ 接著,私極窗經由氧化膜7與氮化物膜8而設置。然後電 極線路9a被製成,同時地,金屬膜9被形成於氮化物膜8之 表面,在其上不會照射到光信號,因此獲得如圖2所示之分 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00之結構。另—方面,信號處理區 (未示出)藉實施一般之雙極IC製程被形成於半導體基質 1之上。 精依上述方法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〇〇中形成具有高 濃度不純物之多個N型嵌埋擴散區域3,陰極側之_聯阻抗 被降低。因此,自串聯阻抗與光二極會元件之電容所計算 得之CR時間常數被降低,因此截止頻率特性被獲得改善。 圖4八係顯示圖2中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接體細之 I i------、1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Ns C /IV 一準 標 |家 一國 國 I中 用 適 度 尺 張 紙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測區D2與D3之附近之剖視圖。另一方面,圖4B係代表分割 型光二極體元件200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之依存性之圖 示。於圖4B中,橫座標代表繞射光束於光檢測區D2與D3附 近之位置,而縱座標代表在個別位置之截止頻率fc (MHz)。 如圖4B所示,當光束被定位於介於光檢測區D2與D3間之隔 離區附近時,截止頻率fc會明顯降低達某種程度。然而, 降低之量係遠小於如參考圖11B所述之習知事例。 於此情況下,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係約15歐姆公分且 量測條件與彼等於圖11A與11B中所利用者相同。 如圖2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00實現了於其中之隔 離區相當於應答速度約20 MHz之截止頻率且其可與具有8x 或更低應答速度之CD-ROM匹配操作。 圖5顯示如圖2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 0 0中模擬光 學載子移動之模擬結果。於圖5中流動電流之方向如箭頭所 示。作爲光學載子之電子以相反方向朝圖5箭頭所示之方向 移動。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以上所述,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 0 0中,每一N型嵌 埋擴散區域3被形成以使N型嵌埋擴散區域3與鄰接之P型嵌 埋擴散區域2相距之距離較短於自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外 圓周上每一點至N型暴晶層4之繞行距離。因此,當施加反 向傳壓時,空乏層3 1 (其中之深度假設以X d表示之)被形 成於N型嵌埋擴散區域3下端朝向基質之垂直方向(參考 圖2 )。結果;當將光束照射在介於相鄰接之光檢測區隔離 區上時光學載子之擴散運行距離可被縮短自1 0 -奇微米至數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乂 297公釐) 20- 五、發明説明( 此截止頻率可增加。截止頻率因⑶時間常數減而 另外被増加。 、:而,就如《圖5所7^(模擬結果,繞行P型盛埋擴教區 戍2<光學載子之距離如圖2所示在結構上仍爲數微米。所 以,當將光束照射在介於光檢測區間之隔離區上時應答頻 率仍然有所改善。 〃 因此,藉設定P型半導體基質i之比阻抗以使其以實施例 1相同(方式滿足以下之關係式,而當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200如圖2所示之結構組成時獲得具有如圖⑽示結構之分割 型光二極體元件250。
Xd ^ Xj 其中xd代表在施加反向偏壓至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25 〇之 光檢測區D1至D5時空乏層41擴充至基質!之表面區域之深 度而Xj代表自P型後埋擴教區域2擴散進入p型半導體基質 1中之擴散深度(參考圖6)。介於圖2所示結構與圖6所 示結構間之差異係於圖6所示結構滿足(X d含χ j )之上述 關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藉設定在施加反向偏壓至光檢測區時空乏層41擴充至其 質1,之表面區域之Xd等於或較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擴散深 度Xj爲深,繞行之光學載子之擴散移參距離可被縮短。以 致於將光束照射在介於鄰接之光耠測區間之隔離區上時截 止頻率之特性可被改善。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91) Z1 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較佳設定於自約30歐姆公分至 約1000歐姆公分之範圍内,而更佳爲自約50歐姆公分至約 500歐姆公分之範園内。 例如,藉設定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爲約5 0歐姆公 分,於此情沉下,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擴散架度Xj係約2.5 微米而施加於光檢測區之反向偏壓係約1.5V,空乏層41之 深度變成約3.2微米且可比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擴散深度Xj (=2.5微米)更深。空乏層41之深度可藉如圖6所示之此方式 顯著增加,因此在介於光檢測區D2與D3間之隔離區内之光 學載子之擴散移動距離可被縮短且在隔離區内之截止頻率 可被增加。 圖15A及14B舉例説明當P型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係約50 歐姆公分時於第2實例中.之光二極體元件250 (參考圖6 )之 應答速度:圖15 A係顯示如圖6所示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250之光檢測區D2至D3附近之結構。而圖15B係代表分割型 光二極體元件250之截止頻率與光束位置之依存性。於圖 15B中,橫座標代表繞射光之光束於檢測區D2及D3附近之 位置,而縱座標代表相對於個別光束位置之截止頻率fc (MHz)。於此情況下,測量方法與條件與彼等使用於習知分 割型光二極體元件參考圖11A與11B所描述者相同。 對應於具有78〇毫微米波長之光,元件之隔離區之截止頻 率可獲得爲約30 MHz,故此光二極體秦件之應答特性可滿 足應用於12x DVD之光二極體元件需求。 依此方式,藉组構具有在介於光檢測區間之隔離區内形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丨0’乂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成N型嵌埋擴散區域之光二極體元件與基質之比阻抗設定 在滿足根據本發明之XdSXj關係式之範圍内,可提供使用 於12x CD-ROM之光二極體元件。 於將半導體基質1之比阻抗設定在範圍自約30歐姆公分至 約1000歐姆公分之場合,如第一實例中所述及之相同晶體 成長方法可被利用以符合比阻抗之目檩値。例如,當比阻 抗之目標値等於或低於1 0 0歐姆公分時,利用諸如 Czochralski (CZ)法之晶體成長方法;當比阻抗之目標値高於 1 0 0歐姆公分且低於1 0 0 0歐姆公分時,利用諸如施加磁場-Czochralski (MCZ)法之晶體成長方法;而當比阻抗之目標値 等於或高於1000歐姆公分時,利用諸如浮動區段純化〇FZ) 法之晶體成長方法。 實例3 圖16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例中之受光元件之剖視圖,電 路整合型受光元件300不僅是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且亦爲一 訊號處理器配置在相同基質上。在圖16中於連接金屬線路 之處理步驟之諸個別步驟中所形成包含之多層線路,保護 膜及類似物件之各種組件中均予省略。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此電路整合型受光元件300中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300a之基礎結構係相同於參考圖1之第一實例之分割型光二 極體元件100。第三實例所不同於第一實例者#除分割型光 二極體元件300a於區域中形成外,信!^處理器300b形成於N 型磊晶層4之區域中。 在以下本文中,電路整合型受光元件300之製法將隨參考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 23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衆 圖16予以描述。於此情況下,11叩_11電晶體被製成以作爲信 號處理器300b。 首先,供減少集極阻抗之N型嵌埋擴散區域3被形成於在p 型半導體基質1上製成n-p-n電晶體之區域。此外,多個p型 敗埋擴散區域2被形成於供作使光檢測區彼此隔離之隔離區 之區域與隔離信號處理器之個別元件乏區域。 接著’一 N型磊晶層4形成覆蓋於p型半導體基質1之全部表 面。然後’ P型隔離擴散區域5分別形成於N型磊晶層4對應於 P型嵌埋擴散區域2之内側區域。所製成之P型隔離擴散區域 5係自N型悬晶層4之表面垂直延伸。 結果,個別光檢測區01至D5 (雖然光檢測區D4未列於圖 16中)與信號處理器之個別元件3〇〇b彼此被電氣隔離。 然後’ P型擴散層6係形成於N型epi層4之介於光二極體元 件300a之在右端之p型隔離擴散區域5與在左端之p型隔離擴 散區域5間表面區域,如此以致於覆蓋p型隔離擴散區域5之 上表面作爲個別之光檢測區D1至〇5之隔離區且在該區域之 某基質係供作形成訊號處理器3〇〇b。 接著,N型擴散區域1 〇被形成於n _ p _ n電晶體之欲製成射 極(emitter )之區域中及形成於信號處理器3〇〇b之欲製成集 極之區域中。 . ,_ 終後’當P型擴散層6形成時形成於p型擴散層6與n型悬 晶層4之表面上之氧化膜7之部份其所冷對在p型擴散層6表 面上之受光區域被移除,且氮化砝膜8被形成於其上以取代 之0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德進f ΓΝΚ、ΔΑ4Θ故/At - 7 s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24) 氮化物膜8之厚度被設定爲與雷射二極體之波長匹配以使 其具有抗反射膜之功能.。接著,電極窗經由氧化膜7與氮化 物膜8而設置。 然後電極線路9 a被製成,同時地,金屬膜9被形成於氮化 物膜8之表面上,在其上不會照射到光信號’。另外,基極 9b,射極極9c與集極9d同時在P型擴散層6之相當部份及 於信號處理器300b中之N型擴散區域10區域被製成。 依此方式,可獲得如圖16所示結構之電路整合型受光元 件300,其中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300a與信號處理器300b被 配置在相同之基質上。 因爲第三實例之分割型光二極體无件係與第一實例之元 件相同,關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特性之詳細敘述將在本 文中省略。 於此第三實例中,可獲得其中依與第一實例相同之方法 改善之在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隔離區中之應答特性之電路 整合型受光元件。 實例4 圖1 7顯示本發明之第四實例中之受光元件之剖視圖,電 路整合型受光元件4 0 0不僅是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且亦爲 一訊號處理器配置在相同基質上。在圖1 7中於連接金屬線 路冬處理步驟之諸個別步驟中所形成包含之多.層線路,保 護膜及類似物件之各種組件中均予省^。 在此電路整合型受光元件400中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 300a之基礎結構係相同於參考圖1之第一實例之分割型光二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1 —I— In. ί— - - . - —1 - H. ,·^-i: - : m illi --1 \OJ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極體元件100。第四實例所不同於第一實例者係除分割型光 二極體元件300a於區域.中形成外,信號處理器400b形成於N 型磊晶層4之區域中。 一 P型嵌埋擴散區域la,及第三實例之信號處理器300b之 個別组件,被提供作爲信號處理器400b。卩型·嵌埋擴散區域 la在P型半導體基質1相當於信號處理器'·區400b之表面區域被 製成。P型嵌埋擴散區域la之厚度範圍介於約5微米至約10微 米。 P型嵌埋擴散區域1 a被提供以防止因信號處理器400b所引 起之閉鎖現象且若增加基質之比阻抗爲必要之時視情況被 製得。 於第三與第四實例中,應用到與第一實例之分割型光二 極體元件具有相同結構之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另外,具 有與第二實例所述參考圖6之光二極體元件250相同結構之 分割型光二極體元件可與信號處理器被配置在相同之基質 上。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前面之敘述中,本發明已被應用於分割型光二極體元 件中,其係被使用作爲接受光學資訊存取光學系統中之光 碟所反射之光之受光元件。另外,本發明係適用於任何其 他之光學系統或具有不同外形之光二極體元件。 痒意到本發明係適用於前述使用所有導電型_ (即,P型與 N型)型態相反之组態結構中。於此場>,亦可達到與上述 效應相同之效應。 由先前描述與根據本發明所明瞭可知,藉增加第一導電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_ 五、發明説明(%) 26 型(例如,P型)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在光檢測區中朝向 基質擴展之空乏層之寬度(或深度)被設定成等於或大於在 半導體基質中光檢測區之隔離區域之擴散深度。結果;光 .學載子沿著第一導電型(例如,P型嵌埋擴散區域)半導體區 域之繞行路徑之擴散移動距離可被縮短,因此分割型光二 極體元件之應答速度被增加而其中之頻率特性可被改善。 根據本發明,對應於具有780毫微米波長之光,可獲得光二 極體元件之應答速度爲約14 MHz,而對應於具有635毫微米 波長之光,可獲得光二極體元件之應答速度爲約30 MHz或 更高。 另外,本發明亦係適用於製成第二導電型(例如,N型嵌 埋擴散區域)之嵌埋擴散區域以嵌埋於相當於光檢測區之半 導體基質之表面區域之結構。於此場合,光學載子沿著第 一導電型(例如,P型嵌埋擴散區域)半導體區域之繞行路徑 之擴散移動距離可被進一步縮短,因此分割型光二極體元 件之應答速度及頻率特性可被改善。 對彼等熟練此方面技藝者而言各種其他修正在不脱離本 發明之範園與樣態下將清晰明白且易於實施。因此,本文 並不嚐試將本文中所提列之申請專利範圍限制於本文先前 之説明中,反之諸申請專利範園係可予廣泛'地解釋。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I H- - - 1 - I- --- - II I- I I \~'-^- - .....ml ....... ....... —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laims (1)

  1.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受光元件包含: 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質; 在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質之表面上之特定區域所形成 之第二導電型之第一半導體層;及 至少一種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區域以使+其自第二導電 型之第一半導體層之上表面延伸至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 基質表面,因而將第二導電型之第一半導體層分割成爲 多個第二導電型之半導體區域, 其中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被設定在.特定 之範圍内以使其在施加反向偏壓下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 基質中所形成之空乏層之深度Xd與自第一導電型之半導 體區域擴散進入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中之擴散深度 X j之間滿足X d δ X j之條件式。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受光元件,其中第二導電型 之多個第二半導體區域被嵌埋在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 質内以使其相當於多個各自分離之第二導電型半導體區 域。 、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受光元件,其中一特定之電 路元件被形成於異於第一導電型之半導體基質之表面上 特定區域之區域。 4 ·槔.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受光元件,其中一特定之電 路元件被形成於異於第一導電型之> 導體基質之表面上 特定區域之區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受光元件,其中供檢測信號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 先 閲.. 讀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寫 本 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光之光檢測光二極體區係由每一個第二導電型之多個分 割之半導體區域與相當於在第二導電型之半導體區域下 之第一導電型_之半導體基質區域所製成。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受光元件,其中第一導電型 之半導體基質之比阻抗係介於約30歐姆公分至約1000歐 姆公分。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受光元件,具有約14 MHz或. 更高之應答速度。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受光元件,具有約30 MHz或 更高之應答速度。 ---------1 裝 --------訂-------k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球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TW085111483A 1995-09-26 1996-09-19 Light-receiving element TW39933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814295 1995-09-26
JP8166284A JP2828244B2 (ja) 1995-09-26 1996-06-26 受光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99333B true TW399333B (en) 2000-07-21

Family

ID=2649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5111483A TW399333B (en) 1995-09-26 1996-09-19 Light-receiving elemen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049117A (zh)
EP (1) EP0766323A3 (zh)
JP (1) JP2828244B2 (zh)
KR (1) KR100253770B1 (zh)
CN (1) CN1080938C (zh)
TW (1) TW3993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23103B (en) * 1997-01-27 2001-02-21 Sharp Kk Divided photodiode
JP4131031B2 (ja) * 1998-03-17 2008-08-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光素子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受光素子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534829B2 (en) * 1998-06-25 2003-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E69906923T2 (de) * 1998-12-28 2004-02-26 Sharp K.K. Lichtempfänger mit integrierter Schaltung
JP3900233B2 (ja) * 1999-09-06 2007-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光素子および回路内蔵型受光素子
JP3317942B2 (ja) * 1999-11-08 2002-08-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67012A (ja) * 2005-08-29 2007-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
FR2986356B1 (fr) * 2012-01-27 2014-02-28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 circuit integre contre des attaques en face arriere
FR2998419B1 (fr) 2012-11-21 2015-01-16 St 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Protection d'un circuit integre contre des attaques
US9984917B2 (en) * 2014-05-21 2018-05-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n interconnect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2021027192A (ja) * 2019-08-06 2021-02-22 株式会社東芝 受光装置、受光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距離計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0054A (en) * 1979-10-19 1981-05-23 Toshiba Corp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5210434A (en) * 1983-07-02 1993-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electric converter with scanning circuit
JPS6059787A (ja) * 1983-09-13 1985-04-06 Fujitsu Ltd 半導体受光素子
JPS61154063A (ja) * 1984-12-26 1986-07-12 Toshiba Corp 光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836788A (en) * 1985-11-12 1989-06-06 Sony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solid-state image pick-up device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dopants
JPS6355982A (ja) * 1986-08-26 1988-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検出器
JP2568074B2 (ja) * 1986-11-11 1996-12-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センサ集積回路
JPH01205565A (ja) * 1988-02-12 1989-08-17 Hamamatsu Photonics Kk 光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156989A (en) * 1988-11-08 1992-10-20 Siliconix, Incorporated Complementary, isolated DMOS IC technology
NL8901629A (nl) * 1989-06-28 1991-01-16 Philips Nv Stralingsgevoelige halfgeleiderinrichting en uitlees- of schrijfeenheid bevattende een dergelijke stralingsgevoelige halfgeleiderinrichting.
JP3122118B2 (ja) * 1990-07-25 2001-0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678400B2 (ja) * 1990-11-14 1997-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路内蔵受光素子
JPH04271172A (ja) * 1991-02-27 1992-09-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半導体装置
WO1992021151A2 (en) * 1991-05-10 1992-11-26 Q-Dot, Inc. HIGH-SPEED PERISTALTIC CCD IMAGER WITH GaAs FET OUTPUT
JPH0644618A (ja) * 1992-07-24 1994-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再生装置
JP3347792B2 (ja) * 1993-02-16 2002-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3404848B2 (ja) * 1993-12-21 2003-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731115B2 (ja) * 1994-07-14 1998-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分割型受光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53770B1 (ko) 2000-04-15
JP2828244B2 (ja) 1998-11-25
JPH09153605A (ja) 1997-06-10
EP0766323A3 (en) 1998-07-29
CN1151614A (zh) 1997-06-11
US6049117A (en) 2000-04-11
KR970018753A (ko) 1997-04-30
EP0766323A2 (en) 1997-04-02
CN1080938C (zh) 2002-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99333B (en) Light-receiving element
US5466962A (en) Light-recei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plural buried layers
KR100704323B1 (ko) 광반도체 집적 회로 장치 및 광기억 재생 장치
JPH0832100A (ja) 受光素子
CN100446265C (zh) 半导体装置
US6949809B2 (en) Light receiving element, light detector with built-in circuitry and optical pickup
CN100483751C (zh) 半导体装置
TW423103B (en) Divided photodiode
EP0634742B1 (en) Optical head and optical detector used in the same
JP2003197949A (ja) 受光素子および回路内蔵型受光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260181A (ja) 受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適用した光電子集積回路
KR100643034B1 (ko) 수광소자, 회로 내장형 수광장치 및 광디스크 장치
JP2875244B2 (ja) 分割フォトダイオード
JP3449590B2 (ja) 回路内蔵受光素子
JPH11312823A (ja) 受光素子
JP3112407B2 (ja) 受光素子
JP2003086828A (ja) 分割型受光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Kimura et al. Photodetectors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on SOI substrate for optical pickup using blue or near-infrared semiconductor laser
JP2007329512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0150842A (ja) 受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92424A (ja) 分割型受光素子および回路内蔵型受光素子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329853A (ja) 回路内蔵受光素子
JP2004200408A (ja) 受光素子、回路内蔵型受光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7297443A (ja) 受光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