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98038B - Thin film formation process - Google Patents

Thin film formation proce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98038B
TW398038B TW087104097A TW87104097A TW398038B TW 398038 B TW398038 B TW 398038B TW 087104097 A TW087104097 A TW 087104097A TW 87104097 A TW87104097 A TW 87104097A TW 398038 B TW398038 B TW 3980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rous
substrate
thin film
porous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4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aki Iwane
Takao Yonehara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Kk filed Critical Canon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98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980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0Deposi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e.g. epitaxial growth solid phase epitaxy
    • H01L21/2003Deposi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e.g. epitaxial growth solid phase epitaxy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H01L21/2007Bonding of semiconductor wafers to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to semiconducting substrates using an intermediate insulating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ecrystallisation Technique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Superconductor Devic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kl B7 五、發明説明(1 ) » 發明背景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S 0 I基底或諸如太陽能電池及區 域感測器之光電轉換器之薄膜形成方法。 相關背景技藝 形成於SOI(絕緣器上半導體)結構的基底上之積 體電路相較於形成於一般矽晶圓上的積體電路,具有如下 之優點:(1)介電材料容易分離及高集成度的潛力,( 2)高抗輻射性,(3)低漂移電容及高速處理,(4) 無須進行挖井製程,(5)防止佇鎖之能力,及(6)因 薄的完全空乏型場效電晶體之形成而造成高速及低耗能。 爲了形成S 0 I結構之基底,已有方法掲示於美國專 利號 5,3 7 1,0 3 7 及T.Yonehara等發表於Appl. Phys Lett.,vol.6 4,2108 (1994)中的文獻。圖 1 6A至1 6E,及圖1 7A至1 7D係顯示這些方法。 在圖式中,數字1及5係代表矽晶圓,2係非多孔矽層, 3係多孔矽層,4係磊晶矽層,6係單晶矽層,7係氧化 矽層。圖1 6A中所示之作爲裝置基底的矽晶圓1會被陽 極化以製備如圖1 6 B所示之非多孔矽層2及形成於其上 的多孔矽層3所構成之基底。如圖1 6 C所示,磊晶層4 係形成於多孔矽層3的表面之上。分別地,設有圖1 6D 所示的作爲支撐基底之矽晶圓5,及表面會被氧化以形成 如圖1 6 E所示位於表面上之單晶矽層6及氧化矽層7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4- -------^--' ^-- ^/1· (誚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窍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A7 · B7_五、發明説明(2 ) « 構成的基底。如圖17A所示’圖16C的基底(2,3 ,4 )會翻轉,以磊晶層4與氧化矽層7相面對立方式置 於圖16E的基底(6,7)之上。如圖17B所示,將 磊晶層4黏著至氧化矽層7而使二基底接合。然後,如圖 1 7 C所示,從非接合層側硏磨以機械方式移除非多孔矽 層2,而露出多孔矽層。如圖17D所示’以用於選擇性 地蝕刻多孔矽層3之蝕刻溶液進行濕蝕刻’移除多孔矽層 3,以取得具有厚度相當均勻的磊晶層4之S Ο I基底, 用於SOI基底之半導體》 在用於產生S 0 I基底之上述方法中,藉由硏磨將非 多孔矽層2從圖1 7 B的基底移除以取得圖1 7 C的基底 。因此,將需要一基底1以被加工成非多孔層2及多孔層 3等二層,以用於產每一 SO I基底。曰本專利申請公開 號7 — 3 0 2 8 8 9揭示SO I基底生產方法中重覆使用 非多孔矽層2之方法》在所揭示的方法中,藉由拉、擠壓 、或切力,或將鑽模插入多孔層,以使用於SO I基底的 部份4,7,6與多孔層3處的部份2分離,且重覆使用 分離的非多孔矽層2作爲圖16A之矽晶圓。 現今,大部份的太陽能電池使用非晶矽於適用大面積 之結構。但是,鑒於單晶矽與多晶矽之轉換效率及壽命, 也可將它們用於太陽能電池。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8 _ 2 1 3 6 4 5揭示一方法,以低成本提供薄膜太陽能電池 。在此古法中,多孔矽層3係形成於矽晶圓1之上;於其 上磊晶生長p+型矽層2 1、p型矽層2 2、及n+型矽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坑格(210X297公釐)-5 - (誚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 朿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__B7__五、發明説明(3 ) 23,用於太陽能電池層:於n+層2 3之上形成保護層 3 0 :以黏著劑3 4將鐄模3 1接合至矽晶圓1的反面及 將鑽模3 2接合至保護層3 0的表面;以相反方向分別拉 動鐄模31、 32,以機械方式使多孔矽層3裂開而分離 太陽能層21. 22、 23。太陽能電池層21、 22、 2 3會插入於二塑膠基底之間,以提供可撓性薄膜太陽能 電池。此文獻提及以機械方式或雷射光照射方式,重覆使 用矽晶圓1、多孔矽層3的邊緣側面的部份V型凹痕》 在再生S O I基底時,上述日本專利申請公開號7 - 3 0 2 8 8 9中所揭示的方法能藉由重覆使用矽晶圓而減 少生產成本。但是,此方法於再生力方面並非令人滿意。 在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方面,揭示於上述日本專利申請 公開號8 — 2 1 3 6 4 5中的方法,在多孔矽層處並非總 是有明確的分離,有時會於磊晶層中造成斷裂而降低產能 。此外,此方法以機械拉動方式執行分離,此方式需要鑽 模與單晶矽層之間具有強力的黏著,且不適用於大量生產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ιτ -泉 發明槪述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低成本形成薄膜的方法,在諸如 太陽能電池之光電轉換裝置生產時,明確地分離晶圓,有 效率地利用晶圓,以高生產力有效地使用資源。 在深入的硏究解決上述問題之後,本發明之發明人已 發現下述方法。形成薄膜之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分離基底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6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B7五、發明説明(4 ) 步驟,將非多孔層、形成於其上的多孔層、及多孔度較低 之層所構成的基底,於該多孔層處分離成該非多孔層及該 多孔度較低之層,該多孔度較低之層所具有之多孔度小於 形成在該多孔層上的多孔層之多孔度,藉由投射雷射光經 過該基底的側面至基底的中心而造成該分離步驟。 雷射光較佳地聚焦於多孔層的側邊緣面上以使多孔層 膨脹。多孔層會形成於矽晶圓陽極化所需的非多孔層上。 以真空夾具施加輕微的力至基底以拉動非多孔層而與相反 於多孔層側的面緊密接觸。 在本發明中,雷射光較佳的爲準分子雷射光。雷射光 可投射至多孔層的多處上。以圓柱鏡將雷射光線性地聚焦 ,並將其延著多孔層投射。 上述多孔度較低的層係以磊晶生長較隹地形成於多孔 層上。在磊晶層與至少在表面上具有絕緣層的支撐基底相 接合之後,在多孔層處分離。將餘留在磊晶層上的多孔層 移除以分別利用磊晶層及絕緣層作爲S 0 I基底的半導體 層及下層絕緣層。藉由矽晶圓的表面上之氧化,較佳地製 備至少於表面上具有絕緣層之支撐基底。或者,在磊晶f 表面上形成絕緣層;其會接合至支撐基底;在多孔層處分 離:將餘留的多孔層從磊晶層移除;及分別使用磊晶層及 絕緣層作爲S 0 I基底的半導體層及下層絕緣餍》支撐基 底可爲具有氧化表面之矽晶圓或石英基底。 在以晶圓氧化形成多孔層之後,以較低電流的後纘陽 極化,形成多孔度較低之層。在將多孔度較低的層接合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Μζ工消費合作社印¾ A7 __B7_五、發明説明(5 ) I 支撐基底之後’形成分離,並使用多孔度較低的層作爲光 電轉換器的光電轉換層。光電轉換層可由磊晶層製成。基 底及層較佳地係由矽形成。 圖式簡述 圖1係說明實施例1中的分離步驟,於其中雷射光會 投射至多孔矽層。 圖2係說明分離之後的基底。 圖3係說明實施例1中使用矽晶圓作爲基礎材料以產 生SOI基底之步驟。 圖4係說明實施例1中使用矽晶圓作爲基礎材料以產 生SO I基底之步驟所產生的SO I基底》 圖5A、 5B、 5C及5D係說明實施例1中使用石 英基板作爲基礎材料以產生S 0 I基底之步驟。 圖6A、 6B、 6C及6D係說明實施例1中便用矽 晶圓作爲基礎材料以產生SO I基底之步驟。. 圖7A、7B、7C及7D係說明產生SOI基底之 步驟。 圖8A、 8B、8C及8D係說明產生SOI基底之 步驟。 圖9係說明實施例2中的分離步驟’於其中雷射光係 投射至多孔矽層。 圖1 0係說明實施例3中的分離步驟,於其中雷射光 係投射至多孔矽層。 --------S 裝— (#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8 -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6 ) 圖1 1係說明實施例4中的分離步驟,於其中雷射光 係投射至多孔矽層。 圖1 2 A、1 2 B及1 2 C係說明產生單晶矽太陽能 電池之方法。 圖1 3係說明實施例5中的分離步驟,於其中雷射光 係投射至多孔矽層。 圖14係說明分離之後的基底。 圖1 5 A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之立體圖,圖1 5 B係 其剖面圖。 圖16A、 16B、 16C、 16D及16E係說明 產生S 0 I基底之步驟。 圖17A、 17B、 17C及17D係說明產生 S 0 I基底之步驟。 圖18係說明產生太陽能電池之傳統方法。 主要元件對照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n H» ^^1 I— I ^^1 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¾事項再峨寫本頁) 矽晶圓 非多孔矽層 多孔矽層 多孔矽層 部份 慕晶砂層 矽晶圓 單晶矽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举(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7〇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单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7 8 9 . 1 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 0 2 1 2 2 2 3 2 4 2 7 2 8 2 9 3 0 氧化矽層 氧化矽層 石英基底 透鏡 光學顯微鏡 真空夾 雷射光 圓柱鏡 背側金屬電極 塑膠基底 光電轉換器 網狀表面金屬電極 保護層 P +層 P層 η +層 接線 蝕刻溶液 正金靥電極 負金屬電極 保護層 鑽模 鑽模 V型凹陷 ---------^-裝------訂------泉 /1- (諳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Κ?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〇 .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B7五、發明説明(8 ) 3 4 R V P W H W L S 較佳實施例說明 將參考圖1至8,說明本發明》實施例1至4係說明 S Ο I基底的生產。實施例5至7係說明諸如太陽能電池 及區域感測器等光電轉換裝置之生產。實施例8係說明一 方法,於其中以離子佈植形成用於分離的層。本發明不僅 含蓋所述的實施例,亦包含實施例的組合。 在產生SO I基底之實施例1中,使用雷射光將要再 生循環使用的晶圓與多孔層處之S 0 I基底分離。雷射光 會以平行於板狀基底之方式,以調整爲可達基底中心之雷 射強度,投射至側面(邊緣面)。雷射光會投射至相當易 碎的層,例如多孔度較大之層或具有微氣泡之缺陷層,並 由其所吸收。已吸收雷射光之多孔易碎層會變得更加易碎 ,因此,多孔易碎層上的多孔度較低之層及非多孔層會於 易碎層處分離。將於下述實施例中,詳述雷射光投射之方 法。 實施例i 圖1係說明本實施例之分離方法。在圖1中,使用與 黏著劑 容器 基底 基底 雷射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4艿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阳)八4規格(2丨0乂297公釐> -11 - A7 B7_____ 五、發明説明(9 ) 圖1 6A至1 6 E及圖1 7A至1 7D中相同的參考數字· 。數字10代表透鏡,係光學顯微鏡,12係真空夾具, 1 3係雷射光》LS係標示雷射源,而ATL係標示分離 前由層2、 3、 4、 6及7所構成的物件。雷射光會從雷 射源IS投射至多孔曆3的側壁。雷射源LS係使用 XeCl、 KrF、 ArF等之高輸出準分子雷射。輸出 容量較佳地在300mJ/cm2至1J/cm2之範圍, 更佳的是約5 0 〇m j /cm2 »準分子電射會發射UV光 ,以致於由石英或螢石所製成的透鏡10能夠透射UV光 。以此光學系統,雷射光會收歛成具有寬度達到0 . 1 經濟部中央樣聿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誚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之投射區。於需要時,使用光學顯微鏡,以使雷射光 1 3的精確投射符合0 . 1至30#m厚的多孔層3。由 於相較於非多孔層及作爲多孔度較低的層之磊晶層4,用 於分離時多孔層3係較易碎的及容易破裂,所以,雷射光 1 3無需精確地僅投射至多孔層3。用於發射雷射光1 3 之雷射源L S較佳的是具有高功率之準分子雷射裝置,但 也可爲Ar雷射、或YAG雷射。爲了促進層分離,可藉 由注射或吸附作用將諸如水、甲醇、乙醇、及異丙醇等液 體倂入多孔層3中比固態矽具有更大的熱膨脹係數之液體 會藉由膨脹以促進層的分離。 作爲基底固持器之真空夾具12具有用以固持氣體之 穴,並藉由將氣體抽離而與非多孔層2或單晶矽層6的外 表面接觸,而在分離之前固持基底AT L。在本實施例中 ,一對真空夾具12會於基底中心繞著軸旋轉以投射雷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J2 - 經漪部中央懔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54 A7 ___B7____五、發明説明(1〇 ) 光13至多孔層3的整個側壁上。真空夾具12僅用於固 定及旋轉基底,但是也可用於施加輕微的拉力至基底以促 進層的分離。 雷射光會穿透多孔層3的側壁至基底A T L的中心附 近》多孔層3在吸收雷射光之後會變得更加易碎,可使得 基底ATL分離而不會使非多孔部份斷裂· 經由分離,用於SOI基底之基底4、 7、 6及要再 生循環使用之基底2會於多孔層3處彼此分離》在圖2中 ,多孔層的部份3 ’會餘留在個別基底的表面上(分離平面 )。藉由充份減少陽極化所形成的多孔層3之厚度,可使 餘留部份實際地離開基底之一或二基底。 將於下說明,如圖1所示以晶圓分離形成薄膜之方法 0 首先,製備用於接合之基底。圖3係用於陽極化矽晶 圓之裝置的剖面視圖。數字1係標示矽晶圓,2 7係含於 容器RV中的氫氟酸型之蝕刻溶液,2 8係正金靥電極, 2 9係負金靥電極。要.被陽極化之矽晶圓1較佳地爲P型 ,但可爲低電阻之η型。具有光束投射形成的孔之η型晶 圓也可輕易地製成多孔。在圖3中,電壓會施加於左側的 正電極2 8與右側的負電極2 9之間,矽晶Hi 1會置成與 二電極均平行以施加垂直於蝕刻溶液中的矽晶圓面之電場 。因此,可從負電極2 9側將晶圓製成多孔。使用濃縮氫 氟酸(4 9%)作爲氫氟酸型的蝕刻溶液2 7 »由於汽泡 會從矽晶圓1產生,所以較佳地將酒精加入蝕刻溶液2 7 (#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13 ·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11 ) (誚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中作爲表面活化劑,以移除汽泡。酒精包含甲醇、乙醇、 丙醇、及異丙醇。在陽極化期間,以攪拌器攪拌溶液,可 取代表面活化劑之添加。 多孔層的厚度較佳地在0 . 1至3 0 /zm的範圍。 負電極2 9較佳地由抗氫氟酸之材料製成,例如黃金 (Au)、及鉑(Pt)。正電極28也是較佳地由抗氫 氟酸之材料製成,但也可由任何一般使用的金饜材料所製 成。以數百mA/cm2或更低之最大電流密度,但應大於 0 Μ a / c m 2,執行陽極化。將電流密度選擇成可在所造 成的多矽層上形成高品質磊晶層及在多孔層處輕易地造成 分離。特別.的是,陽極化中較大的電流密度時,多孔矽層 中的矽密度會變得較低,且孔的體積會較大,且其多孔度 (孔的體積相對於多孔層的總體積之比例)會較大。儘管 有很多孔形成於矽層的內部中,但是,所造成的多孔矽仍 保持其單晶性。由於多孔矽層的單晶性,所以,能以磊晶 方式在其上生長另一單晶矽層。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爲了形成不具叠層缺陷之磊晶矽層,所以,多孔矽層 的多孔度在要與磊晶矽層接觸的部份會較小。 另一方面,爲了於多孔矽層處輕易地分離裝置基底及 SO I基底,所以,多孔矽層的多孔度較大,是較佳的。 因此,理想上,多孔矽層的多孔度在最外面的表面上是較 小的,且在接近非多孔矽層的側上是較大的。圖4係剖面 視圖,說明多孔矽層的理想狀態。*較多孔矽層3a ,多 孔矽層3的表面側部份,會形成爲具有較小的多孔度,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 210X297公釐)-14 -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策 A7 B7_ 五、發明説明(12 ) 多孔矽層3 b,多孔矽層3的非多孔矽層側部份’會形成 爲具有較大的多孔度。爲了取得此結構’以較低的電流密 度執行陽極化的初始階段,以製備部份3 a,而陽極化的 較後階段,以較高電流密度執行陽極化’以製備部份3 b 。以此結構,基底的分離僅發生在層3 b ’且能於多孔矽 層3 a上形成不具叠層缺陷之磊晶矽層。以諸如分子束磊 晶生長、電漿CVD、低壓CVD、光輔助CVD、偏壓 濺射、及液相生長等生長製程,較佳地形成磊晶矽層。特 別的是,低溫生長是較佳的。 如上所述,圖5 A中所示的矽晶圓會於圖5 B所示的 表面中製成多孔的。因此,矽晶圓1會具有非多孔矽層2 及疊層於其上之多孔矽層3所構成的結構。 接著,如圖5 C所示,會於多孔矽層3上形成非多孔 磊晶矽層4。假使需要時,將磊晶矽層4的表面熱氧化’ 以形成如圖5D所示之厚度在0.05#m至2#m之間 的氧化矽層8。 如上所述,在接合之前,處理稱爲主晶圖、接合晶圓 或裝置基底之基底PW。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般處理稱爲處理晶圓、基座晶圚 、或支撐基底之基底HW。 提供矽晶圓,且假使需要時,將其表面熱氧化以形成 0.05至3#m厚的氧化矽膜》 將參考圖6 A至6 B,於下說明基底的接合及分離之 方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孪(CNS)A4規格(210X297公釐).15- n j ^^^1 4 if (誚先閲讀背而之iit事項再填ttJ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f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基底PW的磊晶矽層4上的氧化矽層8的表面會與基 底HW的氧化矽層7的表面相面對,且此二表面會如圖 6 A所示般,於室溫下接合。然後,以陽極接合、壓製、 或熱處理、或它們之組合,加強氧化矽層8與氧化矽層7 之間的接合,以形成包括如圖6 B所示的接合基底之物件 A T L。 具有如圖6 B所示的結構之接合的物件AT L置於圖 1所示的裝置之真空夾具對1 2之間。物件ATL旋轉, 準分子雷射光會投射至及聚焦於物件A T L的側面之多孔 矽層3的部份上。所投射的準分子雷射光會由整個多孔矽 層吸收。以此方式,基底PW側的非多孔矽層2會與圖 6 C所示的基底.HW分離。藉由分離,磊晶矽層4會轉換 至基底HW的表面。因吸收雷射光而斷裂之多孔矽層3會 餘留在非多孔矽層2與嘉晶矽層4之一或二者上。圖6 C 係顯示僅餘留在磊晶矽層4上的多孔矽層3。 當多孔矽層3餘留在基底HW上時,以選擇性蝕刻, 將其選擇性地蝕刻。在選擇性蝕刻時,使用諸如氫氟酸、 氫氟酸混和酒精之混合液、及氫氟酸與與含水過氧化氫之 混合溶液作爲蝕刻溶液,以非電解濕化學蝕刻,將多孔矽 層蝕刻得比非多孔矽層還多。特別的是,藉由使用氫氟酸 與過氧化氫之混合溶液,則多孔矽層對非多孔矽層的選擇 蝕刻比率可高至約1 〇5。因此,磊晶矽層4會餘留在基底 HW的表面上之均勻厚度。因此,SOI基底於絕緣層上 具有如圖6 D所示之相當均勻的半導體層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 - (誚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1T 京. A 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4 ) 再度使用分離的非多孔層2作爲主晶圓,以生產另一 S 0 I基底。 在本實施例中用於生產S 0 I基底之方法中,支撐基 底可爲諸如玻璃基底及石英基底之完全絕緣物質。圖7 A 至7 D係說明使用石英基底作爲支撐基底以生產S Ο I基 底之步驟。如同參考圖5 A至5 D所述之方式,·製備圖 7 A中上側處的裝置基底PW。作爲支撐基底HW之石英 基底9面對矽氧化層8,並如圖7 B所示,藉由陽極接合 、壓製、或熱處理、或其組合,緊密地接合在一起。然後 ,以同於上述之方式,藉由雷射光投射而分離二基底。如 圖7 C所示,磊晶矽層4及多孔矽層3會轉換至石英基底 9之上。以上述方式,將餘留的多孔矽層3選擇性地移除 。如此取得如圖7D所示之SO I基底,由石英基板9及 形成於其上之非多孔單晶薄矽膜4所構成。 在製備本實施例之S 0 I基底的另一方法中,使用矽 晶圓作爲支撐基底,及藉由在裝置基底上的磊晶矽層上形 成氧化矽層,以形成S 0 I結構之絕緣層,而不於矽晶圓 側上形成氧化矽層》圖8 A至8 D係顯示此方法。以同於 參考圖5所述之方式,製備圖8 A中的上裝置基底。矽晶 圓的單晶矽層5之表面會面對氧化矽層8的表面,並與其 接合。藉由陽極接合、壓製、或加熱、或它們的組合,可 強化接合。如此取得如圖8 B所示之物件A T L。藉由如 圖1所呆之裝置,物件ATL會於多孔矽層處分離以將非 多孔單晶矽之磊晶矽層4轉換至作爲支撐基底HW之非多 {兌1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t?本頁) (裝 Λ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A7 _ B7_五、發明説明(15 ) 孔矽層5之上。假使如圖8 C所示,多孔矽層3餘留於支 撐基底HW之磊晶矽層4之上,則以上述方法,將其選擇 性地移除。如此取得如圖8 D所示之S Ο I基底。 實施例2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使用準分子雷射光束以在多孔矽 層處分離要再生循環使用之矽晶圓及要被加工成SO I基 底之基底,而產生S 0 I基底。準分子雷射會聚焦於一點 上並能以基底板固定之方式掃瞄。 圖9係說明分離步驟。以透鏡1 0將雷射光聚焦於物 件ATL的側面上,且雷射光可以藉助於導件1 4而延著 週圍掃瞄。與圖1中相同的參考數字係用以標示相同物件 。在本實施例中,作爲非多孔層之單晶矽層6及構成物件 ATL之非多孔矽層2會自外部由夾具12固定。來自準 分子雷射裝置之雷射光13會經由透鏡10而聚焦於及投 射至多孔矽層3的側壁上之一點。透鏡1 0係可與雷射光 13—起移動,用於掃瞄以使層4、 7、 6所構成的 SO I基底與多孔矽層3處的基底2分離,而將基底2再 使用於生產步驟中。於層6、 7上取得多孔度較低之層4 。其它步驟及材料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準分子雷射以便在多孔矽層處分 離要循環使用之矽晶圓及SO I基底,以產生SO I基底 (誚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艿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8- 經濟部中央樣箪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 A7 B7 五、發明説明(16 ) 。以圓柱鏡將準分子雷射線性地聚焦,並使準分子雷射延 著多孔矽層的側面投射。 圖1 0係說明分離步驟。數字1 5係標示圓柱鏡。與 圖1中相同的參考數字係用以標示相同的物件。以垂直方 向將雷射光線性地聚焦,以便有效率投射至0.1至30 相當小的厚度之多孔矽層3的側面上。可使用圓環體 透鏡取代圓柱鏡,以將已聚焦的雷射光線性地投射至多孔 矽層3的曲線形側壁。其它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準分子雷射以在多孔矽層處分離 要循環使用的矽晶圓及SO I基底,以產生SO I基底。 以圓柱鏡線性地聚焦準分子雷射光,並將其延著多孔矽層 的尾端面投射。在雷射光投射中,如圖1 1所示,從延著 多孔矽層3的尾端面之四個方向,以四圓柱鏡1 5,將雷 射光分別線性地聚焦及投射。在本實施例中,從外部以夾 具1 2固定單晶矽層6及非多孔矽層2 »其它步驟與實施 4 例1相同。 實施例5 在本實施例中,產生太陽能電池。圖1 2A至1 2 C 係說明形成用於轉換光能至電能之光電轉換層的步驟。如 圖1 2A所示般,設置p型矽晶圓1。藉由如同參考圖3 所述之陽極化,將矽晶園的表面製成多孔,以製備如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19 _ (对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樣箪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繁 A7 _____Β7_ 五、發明説明(17 ) 1 2 B所示之晶圖1的非多孔矽層2及形成於其上的多孔 矽層3所構成的基底•在多孔矽層3上,以分子束磊晶生 長、電漿CVD、低壓CVD、光輔助CVD、偏壓濺射 、液晶生長法、或類似方法,以形成如圖12C所示之作 爲光電轉換器1 8之磊晶矽層,而製備基底PW。 可允許磊晶矽層與添加的摻雜劑一起生長,以作爲光 電轉換層。因此,磊晶層具有依n +層、p_層、及p +層 之次序形成於多孔矽層3上的叠層所造成之PN接面。磊 長生長的光電轉換層18之p+層的表面會接合至及連接至 預先形成於塑膠基底1 7的表面上之背側金屬電極1 6。 使真空夾具.1 2與非多孔矽層2的外部緊密接觸。來自準 分子雷射裝置之雷射光13會經由透鏡10聚焦及投射至 多孔矽層3。雖然雷射光會聚焦至圖1 3中的一點,但是 ,可以以如實施例1至4所述的任何方式投射雷射光。以 此方式’如圖1 4所示,將要作爲太陽能電池之基EHW 於多孔矽層3處與要循環使用於之生產製程之基底p W分 離。 如圖1 5A所示,網狀表面金屬電極1 9會形成於光 電轉換層1 8的表面上。接線2 4會連接至金饜電極1 9 的表面及背側金屬電極1 6。保護層2 0會形成於表面金 屬電極19之上》圖15B係圖15A之15B-15B 剖面視圖。光電轉換層1 8係由與表面金屬電極1 9接解 觸之π+層2 3、p層2 2、及與背側金屬電極16接觸的 P+層2 1依此由上而下之次序所構成。在圖} 5A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_ (对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泉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¾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1 5 B中,表面金屬電極1 9以網狀形式顯示以傳送光。 但是,其能由諸如I TO之材料製成的透明電極所取代。 背側金屬電極16也作爲背反射器以使未被吸收的透射光 回至光電轉換層1 8,所以,其較佳地係由具有髙反射率 之金屬材料所製成。 根據本實施例,可從一矽晶圓產生很多單晶薄膜之太 陽能電池。因此,本實施例在轉換效率上、電池壽命上、 及生產成本上是有利的。此外,將雷射光投射至多孔矽層 以造成晶體熱膨脹及變形以分離基底,而無需在基底與鑽 模或類似者之間具有強力接合,不需要施加強大的拉力。 由此觀點可知,本實施例的方法在生產成本上是有利的。 也在本實施例中產生太陽能電池。在上述實施例5中 ,光電轉換器18係由形成於多孔矽層3上的磊晶矽層所 構成,而在本實施例中,如原狀般使用本質上具有小多孔 度之多孔矽層作爲光電轉換層1 8。在實施例1中,說明 藉由改變陽極化中的電流可改變多孔矽層的多孔度。特別 的昃,在參考圖3所述的陽極化中,從電極2 8流至電極 2 9之較高密度的電流會使得形成於矽晶圓1上的多孔矽 層之多孔度較大,而較低的電流密度會使多孔度較小。藉 由此現像,控制電流密度成爲較低,可形成多孔度較小之 多孔矽層而使P+型矽晶圓的表面爲多孔的,並在其之上於 非多孔層2上形成具有較大的多孔度之多孔矽層3 b。將 諸如P及A s之施者離子植至多孔矽層3 a的最外層,以 使最外層成爲η型,藉以形成具有PN接面之小多孔度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21 - (計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it?本頁) ,.參 、1Τ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19 ) 多孔矽層之光電轉換層。 之後,如圖1 3所示*作爲光電轉換器之具有較小多 孔度的多孔矽層會接合至背側金層電極1 6。以同於實施 例5中之方式執行其它步驟。 根據本實施例,可從一矽晶圓中產生很多單晶薄膜之 太陽能電池。因此,本實施例於轉換效率、電池壽命、及 生產成本上是有利的。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方法中’不執 行磊晶生長,生長成本比實施例5還低。光電轉換層1 8 係由具有較小多孔度及維持單晶之多孔矽層所構成,且光 會由孔適當地散射而造成高轉換效率。 實施例7 產生區域感測器。在本實施例中,以同於實施例5或 6之方式,從矽晶圓形成單晶薄膜之光電轉換層。在此光 電轉換層上,以二維方式配置光電感測器,及設置陣列接 線。舉例而言,藉由提供列接線以取代圖15A及15B 中的表面金屬電極19及提供行接線以取代圖15A及 1 5 B中的背側金屬電極1 6,可形成矩陣接線。由於可 從一矽晶圓產生很多單晶薄膜之區域感測器,所以,本實 施例於轉換效率、電池壽命、生產成本、面積放大等方面 上是有利的。 實施例8 製備矽晶圓作爲一基底。在整個矽晶圓的面上,氫離 {請元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隼(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2- 經濟部中央橾莩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 子或稀有氣體離子會藉由離子佈植機,以指定的深度植入 ,而在矽晶圓的內部中形成具有微泡之缺陷層。 分別的是,製備另一矽晶圓作爲支撐基底。此支撐基 底會於表面氧化,並接合至具有微泡缺陷層之上述矽晶圓 的表面。 以圖1、9、11或13中所示的方式,投射至接合 的晶圓物件之準分子雷射光係投射於延著物件的側面之微 泡缺陷層。因此,缺陷層會因吸收準分子雷射光而更加易 碎。然後,將二晶圓分離。 以此方式,將一基底矽層的缺陷層上的單晶矽層轉換 至另一基底上的氧化矽膜之上。以離子佈植形成微泡,係 詳述於美國專利號5,374,5 64中。 上述說明均與矽晶圓的情形有關,但是,本發明可應 用至其它非矽之半導體,例如SiGe、 Ge、 SiC、 G a A s、及 I η P。 根據本發明,將雷射光從基底的側面投射至多孔層的 中心部份,而使雷射光由多孔層吸收,可輕易地生產很多 單晶薄矽膜。由於雷射光不會造成雜質污染,所以,所造 成的薄膜具有高品質,且所造成的S 0 I基底也具有高品 質。在生產S 0 I基底時,較不浪費地使用材料,而造成 低生產成本及節約資源。所生產的光電轉換裝置也具有高 品質。在生產光電轉換裝置時,使用材料時也可較不浪費 ,造成痕生.產成本及節約資源。 (誚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巧本頁) 裝 *1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t ) -23-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申請專利範圍 1 種薄膜形成方法,包括分離步驟,將非多孔層 、形成於該非多孔層上的多孔層、及多孔度較低之層所構 成的基底,於該多孔層處分離成該非多孔層及該多孔度較 低之層,該多孔度較低之層所具有之多孔度小於形成在該 多孔層上的多孔層之多孔度,其中藉由投射雷射光經過該 基底的側面至基底的中心而造成該分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藉 由將雷射光聚焦於該多孔層的側面以使多孔層膨脹而造成 該分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藉 由矽晶圓的陽極化而形成該非多孔層上的多孔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雷 射光會投射至該多孔層的多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使 與該多孔層背對的非多孔層之面與真空夾具接觸,及以真 空夾具施加輕微的拉力至基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該 雷射光係準分子雷射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以 圓柱鏡將該雷射光線性地收歛,且線性地收歛之雷射光延 著多孔層投射。 8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3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該 多孔度較低之層係磊晶生長於該多孔層上而形成的非多孔 晶晶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棣率(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24 - I - I —. I I I I ' n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該 非多孔磊晶層會接合至支撐基底而絕緣層插入於其間,於 該多孔層處造成分離、移除餘留在該非多孔磊晶層上的多 層’及分別使用該非該多孔磊晶層和該絕緣層作爲 S 0 I基底的半導體層及下層絕緣層。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 該支撐基底係矽晶圓,該矽晶圓的表面已氧化,及該絕緣 層係該已氧化的表面。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 絕緣層係形成於該非多孔磊晶層上的絕緣層,非多孔的磊 晶層會接合至支撐基底,於該多孔層處造成分離,移除餘 留在該非多孔磊晶層上的多孔層,及分別使用該非多孔磊 晶層及絕緣層作爲S 0 I基底的半導體層和下層絕緣層。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支#基底係石英基底。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支撐基底係藉由氧化矽晶圓的表面而製備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 以低於陽極化形成多孔層時的電流密度,將該矽晶圓陽極 化,而形成該多孔度較低的層。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 4項之薄膜形成方法 ,其中該多孔度較低之層會接合至支撐基底,並於該多孔 層處分離,及使用該多孔度較低之層作爲光電轉換裝置之 轉換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5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中 該非多孔層、該多孔層、及該多孔度較低的層分別由矽構 成。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藉由將該雷射光聚焦於該多孔層的該側面以使該多孔層 膨脹,造成該分離。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非多孔層上的該多孔層係藉由使矽晶圓陽極化而形成 的。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雷射光會投射至該多孔層的多處。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使背對該多孔層之該非多孔層的面與真空夾具緊密接觸 ,及由真空夾具施加輕微的力至該基底。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雷射光係準分子雷射光。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以圓柱鏡將該雷射光線性地收歛,且該線性地收歛之雷 射光會延著該多孔層投射。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多孔度較低的層係在該多孔層上磊晶生長而形成的非 多孔慕晶層。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薄膜形成方法,其 中該磊晶層會接合至支撐基底,該支撐基底至少於其表面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6 - — — —— —---|七矽裝-— — — — — 訂 (請先W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TW087104097A 1997-03-26 1998-03-19 Thin film formation process TW39803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369197 1997-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98038B true TW398038B (en) 2000-07-11

Family

ID=1352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4097A TW398038B (en) 1997-03-26 1998-03-19 Thin film formation proces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6133112A (zh)
EP (1) EP0867920B1 (zh)
KR (1) KR100345354B1 (zh)
CN (1) CN1112721C (zh)
AT (1) ATE275288T1 (zh)
AU (1) AU731697B2 (zh)
CA (1) CA2233028C (zh)
DE (1) DE69825928T2 (zh)
SG (1) SG71094A1 (zh)
TW (1) TW3980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869B (zh) * 2015-09-11 2018-02-1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互連結構與其製造方法和應用其之半導體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8119B1 (en) * 1994-03-10 2006-1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SG70141A1 (en) 1997-12-26 2000-01-25 Canon Kk Sample sepa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500063B2 (ja) * 1998-04-23 2004-02-23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剥離ウエーハを再利用する方法および再利用に供されるシリコンウエーハ
TW484184B (en) * 1998-11-06 2002-04-21 Canon Kk Sample sepa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313874B2 (ja) * 1999-02-02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基板の製造方法
US6602767B2 (en) 2000-01-27 2003-08-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porous layer, method for mak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olar battery
JP3982218B2 (ja) * 2001-02-07 2007-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4060363B4 (de) * 2004-12-15 2010-12-16 Austriamicrosystems Ag Halbleitersubstrat mit pn-Überga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7429521B2 (en) * 2006-03-30 2008-09-30 Intel Corporation Capillary underfill of stacked wafers
DE102007021991B4 (de) * 2007-05-10 2015-03-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albleiterbauelements durch Ausbilden einer porösen Zwischenschicht
US9409383B2 (en) * 2008-12-22 2016-08-09 Apple Inc. Layer-specific energy distribution delamination
US8242591B2 (en) 2009-08-13 2012-08-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chucking of an insulator handle substrate
DE102009053262A1 (de) * 2009-11-13 2011-05-19 Institut Für Solarenergieforschung Gmbh Verfahren zum Bilden von dünnen Halbleiterschichtsubstraten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albleiterbauelements, insbesondere einer Solarzelle, mit einem solchen Halbleiterschichtsubstrat
US8945344B2 (en) * 2012-07-20 2015-02-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eparating bonded wafers
WO2017223296A1 (en) * 2016-06-24 2017-12-28 Crystal Solar Inc. Semiconductor layer separation from single crystal silicon substrate by infrared irradiation of porous silicon separation layer
DE102019114328B4 (de) * 2018-05-31 2022-03-03 Rohm Co. Ltd Halbleitersubstratstruktur und leistungshalbleiter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3981C (zh) *
US4237150A (en) * 1979-04-18 1980-12-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ethod of producing hydrogenated amorphous silicon film
US4392011A (en) * 1980-04-30 1983-07-05 Rca Corporation Solar cell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a novel single crystal silicon material
DE69006353T2 (de) * 1990-05-25 1994-06-23 Ibm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palten von Halbleiterplatten und Bekleiden der gespalteten Facetten.
KR950014609B1 (ko) * 1990-08-03 1995-12-11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반도체부재 및 반도체부재의 제조방법
FR2681472B1 (fr) * 1991-09-18 1993-10-2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films minces de materiau semiconducteur.
US5371564A (en) * 1992-03-09 1994-12-06 Nikon Corporation Shutter device in a camera
TW330313B (en) * 1993-12-28 1998-04-21 Canon Kk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FR2715501B1 (fr) * 1994-01-26 1996-04-0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édé de dépôt de lames semiconductrices sur un support.
JP3352340B2 (ja) 1995-10-06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基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257580B2 (ja) * 1994-03-10 2002-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基板の作製方法
FR2725074B1 (fr) 1994-09-22 1996-12-2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structure comportant une couche mince semi-conductrice sur un substrat
JP2689935B2 (ja) * 1995-02-01 1997-1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薄膜形成方法
JP3381443B2 (ja) * 1995-02-02 2003-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体から半導体層を分離する方法、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soi基板の製造方法
US6103598A (en) * 1995-07-13 2000-08-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JPH0929472A (ja) * 1995-07-14 1997-02-04 Hitachi Ltd 割断方法、割断装置及びチップ材料
US5893747A (en) * 1995-10-07 1999-04-13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olysilicon film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JPH11503880A (ja) * 1996-02-09 1999-03-30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ネムローゼ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半導体材料のウエファに形成された半導体素子のレーザ分割方法
FR2748851B1 (fr) * 1996-05-15 1998-08-0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couche mince de materiau semiconducteur
SG55413A1 (en) 1996-11-15 1998-12-21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article
US6054363A (en) 1996-11-15 2000-04-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article
SG65697A1 (en) 1996-11-15 1999-06-22 Canon Kk Process for producing semiconductor article
CA2220600C (en) * 1996-11-15 2002-0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article
ATE261612T1 (de) 1996-12-18 2004-03-15 Canon Kk Ve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albleiterartikel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substrates mit einer porösen halbleiterschicht
US6033974A (en) 1997-05-12 2000-03-07 Silicon Genesi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ed cleaving process
US6013563A (en) 1997-05-12 2000-01-11 Silicon Genesis Corporation Controlled cleaning proces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869B (zh) * 2015-09-11 2018-02-1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互連結構與其製造方法和應用其之半導體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275288T1 (de) 2004-09-15
EP0867920A3 (en) 1999-06-16
US6534383B1 (en) 2003-03-18
AU5951998A (en) 1998-10-01
CN1195880A (zh) 1998-10-14
CN1112721C (zh) 2003-06-25
US6133112A (en) 2000-10-17
SG71094A1 (en) 2000-03-21
KR19980080550A (ko) 1998-11-25
CA2233028C (en) 2002-08-20
EP0867920B1 (en) 2004-09-01
KR100345354B1 (ko) 2002-09-18
EP0867920A2 (en) 1998-09-30
DE69825928T2 (de) 2005-09-08
AU731697B2 (en) 2001-04-05
CA2233028A1 (en) 1998-09-26
DE69825928D1 (de) 2004-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98038B (en) Thin film formation process
US6140209A (en) Process for forming an SOI substrate
TW507374B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composite mem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in film
CN1146957C (zh) 半导体基材的制造方法
TW424330B (en) Semiconducto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022585B2 (en) Method for making thin film devices intended for solar cells or silicon-on-insulator (SOI) applications
JPH07302889A (ja) 半導体基板の作製方法
US20030008473A1 (en) Anodiz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CA2233132C (e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JPH10233352A (ja) 半導体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部材
JP3667079B2 (ja) 薄膜の形成方法
US6417069B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nodizing apparatus
JP2003517217A (ja) 薄膜構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中間吸引支持部材およびその利用
JPH10326884A (ja) 半導体基板及びその作製方法とその複合部材
JP3927977B2 (ja) 半導体部材の製造方法
JP3963030B2 (ja) 薄膜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EP1385200B1 (en) Method for making thin film devices intended for solar cells or SOI applications
JPH10326758A (ja) 薄膜の形成方法
JP2000223725A (ja) 光電変換装置および半導体層の分離方法
JPH10270728A (ja) 薄膜半導体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0277403A (ja) 半導体基体の作製方法
JP3755857B2 (ja) 半導体基板の作製方法および基板から半導体層を分離する方法
JP3796358B2 (ja) 半導体基板の作製方法及び基板から半導体層を分離する方法
JP2010045391A (ja) 層状構造体製造方法、半導体基板、素子回路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素子の直列接続回路
JP2001023953A (ja) 半導体基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