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96127B - Mounting structure of accessory for vehicle engine - Google Patents

Mounting structure of accessory for vehicle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96127B
TW396127B TW087113968A TW87113968A TW396127B TW 396127 B TW396127 B TW 396127B TW 087113968 A TW087113968 A TW 087113968A TW 87113968 A TW87113968 A TW 87113968A TW 396127 B TW396127 B TW 3961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engine
cover
crankshaft
oil pum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3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dafumi Yamamoto
Yoshimi Numazaki
Tomofumi Kuramitsu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96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961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發明之詳细說明】 本發明係翮於一種車輛用引擎之附I1牛安裝構造。 【先前之技術】 車輔用引擎之附件安裝構造,例如有日本專利特開平 1 -925 1 2號公報「車輔用水冷引擎之循環泉裝置」。 該裝置係根據該公報之第1圖及第2圖所示,引擎1(圖號 是直接引用該公報所記載的圖號。Μ下同。)之曲軸10做 為驅動源之中間軸13設在曲軸箱4内,在中間軸13之兩端 連结做為附件的潤滑油泵15及冷卻水泵17者。潤滑油泵15 係配置在傳動箱5之内部,冷卻水泵係配置在發電機1 2之 後方且從發電機12向車寬方向突出的位置者。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上述Μ往的技術係將冷水泵1 7配置在從發電機1 2向車寬 方向突出的位置,而成為車輔大型化的原因。 又,曲軸1 0為驅動源的附件是連續使用的關係,有比較 變成高溫的傾向。例如,濶滑油泵15是要求需要維持在預 定Μ下的溫度。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附件之配置構造之改良,以 及提高對連續使用之附件之行駛風之冷卻效果者。 【用Μ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為,在突 緣部及從該突緣部所膨出形成之發電機收容部所成之蓋體 ,蓋在Κ引擎之曲軸為驅動源且配置在曲軸箱之外方的發 電機的車輛,將Μ曲軸做為驅動源的中間軸跨越曲軸箱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I~4~- .--.----------·---\ .1裝------訂------i ——r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_ 五、發明説明(2 ) 突緣部而配置,且從突緣部突出一端部,將油泵等之附件 安裝在該一端部為其特激。 蓋在發電機的蓋體的空間内可配置附件。因此,附件不 會從蓋體向車寬方向突出。然後,可用在蓋體周圍流動的 行駛風來冷卻附件。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為在蓋體上設有將行駛風 導向附件用之導風構件為其特徵者。 在蓋體之周圍流動的行駛風為,因導風構件而導向至附 件,冷卻附件。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為,導風構件兼著保護附件 的保護構件為其特激。 從路面等有異物跳起來,或有障礙物時,兼做保障 構件的導風構件會保護附件Μ避免與異物或障礙物碰撞。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為,在具備有連鑛使用的油 泵等的第1之附件,及短時間使用之第2之附件之車輔用引 擎中,將第1、第2之附件配置在曲軸箱中心之下方且外方 ,而且曲軸夾在中間前方配置第1之附件,後方配置第2之 附件為其特激。 連續使用的第1之附件為相較於短時間使用的第2附件, 有成為高溫的傾向。對此*行駛風之流動為不會被第2之 附件所遮蔽,能夠冷卻連攮使用的第1之附件。又可使車 輛的重心為低。 【實施發明之形態】 茲根據附圖將本發明之實施之形態說明如下。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5 - ins mu 1^1^1 vn^i IK^^i 1¾ 1 Bm ml J 9. 0¾. 、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 B7 五、發明説明(3 ) 又,「前」,「後」,「左」,「右」,「上」,「下 」係按照從駕駛人的方向所視,Fr係表示前方,R「係表示 後方* L為表示左方,R為表示右方,CL為表示車寬方向中 央。又圖式係向符號之方向所視者。 第1圖係有闞本發明之自動二輪車之左側面圖。 小輪型機車(自動二輪車)係包括:搖架型車身架2,安 裝在該車身架2之頭管3之前叉架4,安裝在該前叉架4的前 輪5及前擋板6,連结於前叉架4的把手7,配置在車身架2 之各管體圍繞的搖架空間內的燃料箱8,散熱器用儲水箱9 及散熱器10,配置在搖架空間之後方而前部具備有水冷式 引擎11的動力裝置12,該動力裝置12之前部安裝在車身架 2用的連桿機構13,將動力機構12之後端部懸吊在車身架2 用之後媛衝器14,安裝在動力裝置12之後部的後輪15,配 置在車身架2之後部上部的座椅(雙人座椅)16M及覆蓋車 身架2的車身蓋體所成。 車身蓋體17係包括:頭管3之前部及前輪5上部之前蓋體 21,覆蓋該前蓋體21後部之內部蓋體22,放置駕駛者之腳 用的左右的踏板23(該圖中只顯示前面之一方。K下同。) ,從該踏板23之外緣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踏板外裙24,覆 蓋該等踏板外裙24之下緣間的下蓋體25,從内蓋體22向後 方延伸,覆蓋車身架2之長度方向中央的中央蓋體26,從 該中央蓋體向後方延伸而覆蓋車身架2後部兩面之側蓋體 27,從該等側蓋體27之外緣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之低側部蓋 體28,在該低側部蓋體28之後方覆蓋該車身架2之後端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 - I .--------裝------^訂一*------廉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説明(4 ) 部之後中央蓋體29,及在該後中央蓋體29之上方覆蓋車身 架2之後端上部的後上蓋體3 0所構成。 把手7係包括:把手蓋33,前蓋體21之上方之擋風板34 ,設在擋風板34之前面下部之擋風板装飾品35。 内部蓋體22為在兩側部具備有覆蓋駕駛者腳部前方的護 瞇部22a。 圖中> 41係前車燈,42係方向燈,43係給油用油箱蓋, 4 4係火星塞檢査用孔蓋* 45係主支架,46係空氣濾清器, 47係後把手,48係車尾燈,49係後擋板。 第2圖係有關本發明之機車的散熱器及引擎周圍(卸下車 身蓋的狀態)之左側面圖。 配置在燃料箱8之後面之散熱器10係後部設有風扇,19a ,在該風扇10a之後方(散熱器10之後方)配置將散熱器10 之排風熱氣導向車體外方的偏向板l〇b*該偏向板10b係只 覆蓋風扇1 0 a之上方及後方的側面略逆L字形狀構件。 下蓋體25係用螺栓固定在車身架2,又要將由上述偏向 板10b改變方向之風(排風熱氣)排出外部而在風扇10a之下 方及偏向板l〇b之下方開設排風口 25a者;該排風口 25a具 備有向斜後方的多數的百葉板片25b 係表示複數。 Μ下同。)該等偏向板l〇b及百葉板片(整流板)25b係用Μ 整理風的流動者。 散熱器1 0係包括:對引擎11排出排出軟管5 1,從引擎1 1 回流冷卻液的回流管5 2,及連通的加水軟管5 4予Μ連接者 。加水口蓋5 3係以溢流軟管5 5與冷卻液儲存箱9連接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I,--^------裝-----------妹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説明(5 ) 如上述,散熱器1 0與引擎11之間之空間,設有偏向板 1 0 b及散熱器1 0之排風熱氣流通的流路之外,只是配置上 述軟管類51,52,54,55而已,且將該等軟管類51,52, 5 4,5 5合理地且以短距離配管。 連桿機構13係由:安裝在車身架2之第1連桿13a,連接 該第1連桿13a與動力装置12之前部之第2連稈13b,對車身 架2限制第1連桿13a之擺動量之第1瞄制部13c,及對第1連 桿1 3 a限制第2連桿1 3 b之排動量的第2限制部1 3 d所成。 引擎11係向下之排氣口 lib連接排氣管107者。該排氣管 107係一旦向下方延伸之後,向引擎11之右側方(圖的背面 方向)彎曲,再沿著動力裝置12之下部而向後方延伸,後 端安裝有滅音器108者。 圖中,56係燃料泵,57係燃料過濾器。 第3圖係有關本發明之自動二輪車(小輪型機車)之中央 部(卸下車身蓋體之一部分的狀態)之平面圖,係省略前蓋 體21,内蓋體22,踏板23,中央蓋體26,安裝在燃料箱8 的附件類而顯示。 車身蓋體17為*設有將從車輛前方導入的冷卻風(包括 車輛行駛時的行駛風後方之冷卻風通路58,58,在 該等冷卻風通路58,58中配置散熱器10,又,在冷卻風通 路58,58設有將冷卻風Fc導向前述散熱器10用之左右之導 板59 , 59者。 冷卻風通路58,58為,在散熱器10之前方配置燃料箱8 ,儲水箱9,燃科泵5 6 (請參考第2圖)等之車輛附件者。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J---:------裝------^訂一*-----妹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 B7 五、發明説明(6 ) 左右之地板外裙24,24有開設導風口 24a,24aM便從車 輛側方向内部導入冷卻風(包括車辆行駛時的行駛風)Fi。 該等導風口 24a,24a取進的冷卻風Fi沿著引擎11之側方流 動,流出於車輛後方。 燃科箱8及散熱器10係位於車寬中央位置,又,車身架2 中之左右之向下管體2a,23間之尺寸係大於燃料箱8之寬度 及散熱器10之寬度。因此,燃料箱8及散熱器10值可由向 下管體2a,2a所保護的構造。 主管體2b係在車體長度方向中央部分歧成為其平面視略 Y字狀的構件,但在該圖中省略後部而顯示。 第4圖係沿著第2圖之線4-4切斷而展開的動力装置之剖 面圖。 動力装置1 2係組合車寬中央之引擎1 1,將引擎11之動力 傳達至後輪用車軸71用之左方之動力傳達機構72,及右方 之發電機73的構造。 詳细的情形為,引擎11係單汽缸二循環引擎,該引擎係 主要由將左右的外殼半體61A,61B用螺拴结合所成的曲軸 箱61,汽缸體62,汽缸蓋63,曲軸64,活塞稈65,及活塞 66所構成者。 左邊的外殻半體61A係兼做為收容動力傳達機構72之傳 達機構箱;該箱是向後方延伸之同時*左邊的開口部分用 箱用蓋體74封閉者。因此,由左邊的外殼半體61A與箱用 蓋體7 4來形成第1之空間部S 1。 動力傳達機構72係用V形皮帶連结安裝在曲軸64之左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 I- —1 I 訂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説明(7 ) 部之主動皮帶輪75及未圖示之被動摩擦輪的皮帶式動力傳 達機構。主動皮帶輪75係具備有氣冷散熱片75a.. >藉該等 氣冷散熱片75a...而從空氣濾清器77導入的外氣來冷卻第 1之空間部S 1内。 第5圖係有關本發明之動力装置之曲軸及發電機周圍之 剖面圖,係放大上述第4圖之要部者。 發電機73係Μ曲軸64做為驅動源且配置在曲軸箱61之外 方。詳细而言,曲_64係從右邊之外殻半體61Β所突出之 右端部安装發電機73者。 從曲軸箱61所突出的發電機73有蓋上發電機用蓋體78, 而該蓋體78係用螺栓固定於右邊的外殼半體61 Β之突緣部 7 8a,及從該突緣部78a膨出形成之發電機收容部78b所成。 跨越右邊之外穀半體61 B與突緣部7 8a,配置以曲軸6 4做 為驅動源的中間軸83,對該中間軸83安裝附件者。詳言之 ,即右邊之外殻半體61B係一體形成與曲軸64直交的方向 延伸的延長部61Ba,藉由軸承81,82支持中間軸83於該延 長部61Ba與突緣部78a者。 由右邊的外殼半體61B及其延長部61Ba Μ及蓋體78來包 圍而形成之第2之空間部S2配置附件驅動機構84。附件驅 動機構84係用橡膠系同步皮帶87連結安裝曲軸64之附件用 主動皮帶輪85及安裝在中間軸83之附件用被動摩擦輪86的 皮帶式驅動機構。 如上述,用右邊之外骰半體61Β與突緣部78a支持中間軸 8 3,在該中間軸8 3之略中間位置安裝被動摩擦輪8 6的闞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裝------^訂——------康 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中間軸8 3之支持剛性高。 又,曲軸6 4與中間軸8 3之軸間距離小的關係,附件用主 動皮帶輪85之兩側未設有導承同步皮帶87的側面導承。因 此,當同步皮帶87嚙合於附件用主動皮帶輪85之溝部時, 同步皮帶87為因皮帶輪軸方向之側壓較少的關係,可提高 其耐久性。 中間軸83為,一端部安裝油泵(潤滑油泵)8δ的同時*另 一端部安裝有冷卻水泵89。油泵88及冷卻水泵89為,在引 擎11之動作中連續使用的引擎用附件。該等連續使用之附 件下定義為第1之附件。 更詳细而言,中間軸83的一端部為,從突緣部78a突出 且裝卸自如地連结於油泵88之軸88a者。油泵88係藉由隔 熱板88e,由螺栓88f固定在突緣部78a之外面者。 發電機用蓋體78係為了要與延長部61 Ba共同來收容附件 驅動機構84而擴大突緣部783者。將油泵88安裝在該廣大 的突緣部78a的關係,可將油泵88配置在蓋體78周圍之空 間内。因此,油泵88不會從蓋體78向車寬方向突出。 蓋體78之突緣部78a為*用螺栓固定將行駛風導向至油 泵88用的導風構件90者。導風構件90之詳细為容後述。 另一方面,中間軸83之另一端部為,插入於形成在延長 部61Ba之泵箱部89a且安裝有轉子(葉Η輪)89b者。泵箱部 89a係用設有吸人口 89c的蓋體89d覆蓋的構造。蓋體89d係 具備有副吸人口 89e。89f係機械式密封。 第6圖係有關本發明之曲軸及發電機周圍從別的方向所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_ _ H-- I— —r 訂 I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9 ) ' 1 1 視 的 剖 面圖, 係顯 示 對 曲 軸64 連結起 動馬達9 1的構造。 1 1 詳 细 而言, 起動 馬 達 91係只 有起動 引擎11時使用短時間 1 1 的 引 擎 用附件 。該 短 時 間 使用 的附件 下定義為第2之附件。 請 先 1 1 起 動 馬達9 1係用 螺 栓 固 定於 右外穀 半體61B中之延長部 閲 讀 1 背 61 B a 藉由齒 ΛΔ, *Ok ™ m 構 91 a而連結於曲軸64者。發電機用蓋 面 之 1 注 體 78為 覆蓋齒 «δ mt m m 構 91 a c > 意 事 1 項 第 7圖係從別的方向看有關本發明之曲軸及發電機周圍 S 1 寫 1 的 剖 面 圖。 本 頁 發 電 機7 3係 因動 作 而 發 熱的 關係, 第2之空間部S 2較第1 1 1 空 間 部 S1容易 成為 高 溫 0 第2之空間部S2為高溫時,會影 1 I 響 到 同 步皮帶 87的 耐 久 性 。為 了要降 低第2空間部S2之溫 1 訂 度 起 見 ,用曲 軸箱 61 之 空 氣連 通路S3 ,S4來連通將第1之 1 空 間 部 S1與第 2之空間部S 2。 1 1 第 1之空間部S 1與第2之 空間 部之間 有溫度差時,雙方之 1 1 空 間 部 SI,S2之空 氣 為 通 過開 在左右 之外殻半體61A,61B 1 線 的 空 氣 連通路 S3 * S4而 逐 漸地 交替。 因此,可降低第2空 1 I 間 部 S2之溫度 的關 係 可 改善 同步橡 膠帶8 7之耐久性。 I Ί 第 8圖係有關本發明之引擎(卸下左 邊外殻半體的狀態) 1 1 之 左 側 面圖, 係由 剖 面 圖 顯示 其要部 〇 1 I 引 擎 11係設 有連 通 於 汽 缸62 a之換氣孔Ua及排氣孔lib r I 者 0 由 來活塞 66之 上 昇 行 程而 在曲軸 箱6 1内產生負壓,由 1 [ 於 該 負 壓而開 簧片 閥 92 混合 氣體為 從後述之化油器通過 1 1 吸 氣 管 93而吸 進。 又 由 於活 塞66之 下降行程而壓縮曲軸 1 1 箱 61 内 之混合 氣體 通 過 換氣 孔11a而供給於汽缸62a内。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 2 -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説明(10) 排氣口 11 b係具備有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9 4。 冷卻水泵89之排出口 89g係Μ曲軸箱61之水冷套61a —汽 鉦體62之水冷套62b4汽缸蓋63之水冷套63a —恒溫器95之 路徑而連通於排水口 11c者。汽缸蓋63之水冷套63a具備有 副排出口 6 3 b。 汽缸蓋63之排氣孔63c為如第3圖所示,抽氣軟管67連接 於加水口蓋53。 圖中,96係火星塞。 第9圖係有關本發明之動力装置(卸下外殻用蓋體時的狀 態)之左側面圖,係顯示對引擎11之吸氣管93安裝化油器 97的狀態。 冷卻水泵89係兼K汽缸蓋63之副排出口 63b〇第1之軟管 98A4化油器97之水套4第2之軟管98B->副吸入口 89e的路 徑來吸進通過汽跹蓋63之水冷套63a之冷卻後之水之一部 分的工作者。因此,化油機9 7係由冷卻汽缸後的溫水所加 溫。 圖中,99係煞車系統。 第1 0圖係有關本發明之引擎的燃燒控制条統之橫式圖。 燃燒控制糸統101為,將曲軸64之旋轉數及化油器之節流 器開度輸入於控制裝置1 0 2 Μ該控制裝置1 0 2,將排氣口 Ub之排氣通路面積控制成為可配合引擎11之動作狀態者。 控制裝置1 0 2之控制訊號為,向由伺服馬達等所成的控 制馬達2 0 3輸出,該控制馬達1 0 3係藉由控制鋼索1 0 3 a, 103a及閥用操作構件104來控制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94。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5»7公釐) -13- I.--J------裝--------訂 I-----線 1 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Ϊ寫本頁) A7 、 B7 五、發明説明(l l ) 具體而言,控制馬達1 Ο 3係當曲軸6 4在低速旋轉時,控制 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9 4之關閉。 請 先 閲 讀 背 & 之 注 意 事 項 再〆 填,. J袭 頁 圖中105係電池,106係電火開關。 滅音器108係向排氣方向内設兩段的金屬觸媒劑108a, 108a,由該等金靥觸媒劑108a,108a來提高排氣淨化效率 者0 第1 1圖(a ),( b )係有闞本發明之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之構 成圖。(a)係顯示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周圍之剖面構造, (b)係顯示(a)之b箭視方向之構造。 ΊΤ 如(a)所示,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94為,對旋轉軸9 4a安 裝阻尼板94 b的蝴蝶阻尼形式的閥,在回轉軸9 4a之端部安 裝閥用操作構件104,對該操作構件104安裝控制鋼索103a 者。 泉 如(b)所示,阻尼板94b係旋轉方向之兩端設有切缺部 94c,94c者。因此,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94予W全閉的狀 態時,也從排氣口 lib與切缺部94c,94c之間之關係可排出 最小量的排氣。因此,可正確地禮降最小排氣量。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圖1 2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與控制馬 達之配置顒係之左側面圖,係顯示離開比較高溫的引擎11 的車身後部配置控制馬達103者。 具體而言,在主管體2b之右後部懸吊板2c,對該懸吊板 2c用螺拴固定控制馬達103,離開引擎11周圍的位置配置 控制馬達1 0 3的關係,從引擎1 1之熱及振動可保護控制馬 達1 0 3不受其影響,可容易維持控制馬達的附久性。 -1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又,後鍰衡器1 4係安裝在主管體之左後部2 d者。 第13圖係有翮本發明之引擎(卸下發電機用蓋體的狀態) 的右側面圖。 發電機73係具備有用以檢測其轉子"73a之旋轉角度之撿 拾感測器73b,將該撿拾感測器73d之電線73c向外部延伸 者0 連结於曲軸64之油泵88(請參考第5圖)及起動馬達91為 配置在比曲軸61之中心(曲軸64之中心)0更下方且外方。 然後,將曲軸夾在中間,前方配置油泵38,後方配置起動 馬達91。因此,機車(自動二輪車)中之引擎11周圍之狭窄 空間内*可容易地配置油泵88及起動馬達91之同時,能夠 降低機車(自動二輪車)之重心。 而且,行駛風之流動為,不會被起動馬達91所遮蔽,可 冷卻連續使用的油泵88。因此,可用行駛風充分地冷卻。 如在圖中之兩點鏈線所示,排氣管107係通過中間軸83 之附近。因此,連结於中間軸之油泵88(請參考第5圖)必 需要避免受到排氣管107之熱的影響而變高溫。對此,可 用行駛風充分冷卻油泵的關係,不會成為高溫。同時,由 後迷t隔熱保護器107b及隔熱材109來阻止排氣管之熱不影 響油泵的構成。 第14圖係有關本發明之動力装置之右側面圖,顯示用導 風構件90之前壁90a *上壁90b及後壁90c圍繞油泵88之一 部分。 油泵8δ係連接有操作用鋼索88aM便用未圖示之節流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 --·— · 、-口 V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I3) 柄來操作内設之閥之開度者。被覆該操作鋼索88a之被覆 管88b之端部,及油泵88之吸油軟管88c及排出軟管88d係 均安装在導風構件90之構il。 第1 5圖係有關本發明之導風構件之剖面兼作用說明圖。 ,導風構件90係其後壁90c之寬度大於前壁90a之寬度及油 泵88之寬度。 發電機用蓋78之周圍流動的行駛風Fi係冷卻油泵88之同 時向後方流動。又,行駛風Fi係由専風構件90而導向至油 泵88。也就是說,行駛風Fi係園繞油泵88之壁之同時通過 ,由後壁擋住而迂迴流動。因此,行駛MFi冷卻油泵之冷 卻效果相當高。 又,導風構件90為,尤其是前壁90a及後壁90c係兼作保 護構件來保護油泵88避免與異物碰撞。舉例而言,從路面 彈起來的異物J為,由前壁90a及後壁90c所彈回。如此兼 作保護構件之導風構件90為從異物J及障礙物中可保護油 泵88。因此可防止油泵88之損傷。 第1 6圖(a ),( b )係有關本發明之排氣管及滅音器之構成 圖,其中,(a)為平面圖,(b)為左側面圖。 排氣管107係在與油泵88接近之部分捲繞隔熱保護材 107b及隔熱材109來抑制放熱,減少對油泵之熱影響。又 ,隔熱材109具有保溫排氣管107以加速金屬觸媒劑108a, 108a之反應的效果。 圖中,107a係連接於引擎11之排氣口 lib之突緣部, 107b係隔熱保護材,108b,108c,108c係安裝用撐桿,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I.. I I, I 裝 訂 , I I 線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14 ) 1 1 108d 108c 係 隔 熱 保 護 材 用之撐 桿 0 1 1 | 左 右 兩 個 之 安 裝 用 撐 桿 108c, 108c 係 將 同一形狀之構件 1 1 予 左 右 相 反 方 向 而 安 裝 者。隔 熱 保 護 材 108d,108e係為 Λ--V 請 4r 1 閲 I 隔 熱 對 策 而 設 的 向 滅音器108之長度方向長的構件。 讀 背 1 又 在 上 述 實 施 之 形 態 中,連 m 使 用 之第1之附件並非 面 之 1 注 限 定 於 油 泵 及 冷 卻 水 泵 89 ,又, 短 時 間 使 用的第2附件並 意 事 1 項 非 限 定 於 起 動 馬 達 91 〇 f 窝 1 A 1 [ 發 明 之 效 果 ] 本 頁 本 發 明 係 由 於 上 述 之 構 成而可 發 揮 下 述 的效果。 1 1 在 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為 蓋在發電機的蓋體之 1 I 突 緣 部 使 中 間 軸 之 一 端 部予Μ 突 出 在 該一端部安装附 訂 件 的 關 係 可 利 用 蓋 體 膨 出的發 電 jag 機 收 容 部周圍之空間來 配 置 附 件 〇 配 置 在 空 間 之 附件不 會 從 蓋 體 向車寬方向突出 1 1 〇 因 此 車 輔 的 引 擎 周 圍 之狹窄 空 間 内 9 可容易地配置附 1 1 件 〇 因 此 可 圖 車 輛 之 小 型化。 而 且 可 利用在車身蓋之 1 線 周 圍 流 動 的 行 駛 風 來 冷 卻 附件, 其 冷 卻 效 果很高。 1 1 在 甲 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為 依設在車身蓋體之導 Ί 風 構 件 將 在 該 蓋 體 之 周 圍流動 的 行 駛 風 可導向至附件的 1 1 關 係 可 更 有 效 地 冷 卻 附 件。 1 1 在 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發明為 可用兼做保護構件的 r I 導 風 構 件 來 保 護 附 件 Μ 防 止從路 面 彈 起 的 異物及障礙物損 1 I 傷 到 附 件 0 1 1 在 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發明為 將連纊使用之第1之附 1 1 件 配 置 在 短 時 間 使 用 之第2附件之前方 因此行駛風之流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 7 - 五、發明説明(l5 住 擋 所 件 附 之 J 2 可 第 ’ 被此 會 因 不。 為件 動附 充 風 駛 行 用 A7 B7 第 之 用 使 缰 連 卻 冷 可 而 之的 I溫 高 為 成 易 容 較 比 卻 冷 地 分 第又 件 附 之 第 將 外 且 方 下 之 心 中 之 箱 軸 曲 在 置 配 件 附 之 2 第 中低 輛降 車可 在, ’ 時 係 同 關之 的件 後附 前置. 在配 置易 配容 而可 間 , 中間 在空 夾窄 軸 狹 曲之。 將圍心 且周重 而擎之 , 引輔 方之車 式 圖第 明 說 單 簡 之 圖 面 側 左 之 \—/ 1ml W 輪二§ /IV 車 機 之 明 發 本 關 有 示 顯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裝. 圖 器 熱 散 之 \J/ 車 輪二 τηπ 0 /1% ί W 機 之 明 發 本 關 有 示 顯 係 圖 2 第 及 第 態車 狀機 的之 體明 蓋發 身本 車關 下有 卸示 丨顯 係 _ 圍 周 擎 圖 面 側 左 之 部 央 中 之 Λ—/ ί 輪二 ΠΟΕΠ 自 圖 面 平 之 之 置 裝 力 303 的 開 展 而 斷 切 態Τ的肽 騸 分 2 部第 一 著 的沿 體示 蓋顯 身係 車圖 下 5 周 6S 機 電 發 及 軸 曲 之 置 裝 力 之 明 發 本 關 有 示 顯 係 ο 圖 5 面第 剖 l·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方一 另 從 圍 周 機 電 發 及 軸 曲 之 明 發 本 關 有 示^ 0 圖係 面 Β 圖 剖 6 之第 圍 方一 另 從 圍 周 機 電S艮 軸 曲 之 明 發 本 關 Ι-有 圖示 面須 gf係 之圖 視 7 所第 向 狀 的 體 半 骰 外 方 左 下 卸 /!\ 擎 引 之 明 發 本 關 圖 面示 之· 視 8 所第 向 圖 面 側 左 之 \—/ 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 B7 五、發明説明(1β) 第9圖係顯示有闞本發明之動力裝置(卸下外殻用蓋體的 狀態)之左側面圖。 第10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引擎之燃燒控制糸統之模式 圖。 第11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之構成 圖。 第12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排氣通路面積可變閥與控制 馬達之配置關偁之左側面圖。 第1 3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引擎(卸下發電機用蓋體的 狀態)之右側面圖。 第14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動力装置之右側面圖。 第1 5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導風構件之剖面圖兼作用說 明圖。 第16圖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排氣管及滅音器之構成腫。 【圖號之說明】 1…機車(自動二輪車) 11…引擎 61…曲軸箱 64 …曲軸 73…發電機 78…蓋體(發電機用蓋體) 78a …突緣部 7 8 b…發電機收容部 8 3…中間軸 8 8…第 1之附件(油泵) 9 0…兼著保護構件之導風構件 91,·· 第2之附件(起動馬達) 0…曲軸箱之中心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9 - I.---”------裝----------^訂L-----線 * 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

Claims (1)

  1. 8 88 8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車輛用引擎之附件安裝構造,係在突緣部及從該 突緣部所膨出形成之發電機收容部所成之蓋體,蓋在κ引 擎之曲軸為驅動源且配置在曲軸箱之外方的發電機的車輔 中,其特徵為: 將Μ前述曲軸做為驅動源的中間軸跨越.曲軸箱及突緣部 而配置,且從突緣部突出一端部,將油泵等之附件安裝在. 該一端部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車輛用引擎之附件安裝構造 其中在蓋體上設有將行駛風導向附件用之導風構件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車輔用引擎之附件安裝構造 ,其中導風構件兼用著為保護前述附件的保護構件者Μ防 止與異物碰撞者。 4. 一種車輔用引擎之附件安裝構造,在馬備有連纘使用 的油泵等的第1之附件,及短時間使用之第2之附件之車輔 用引擎中,其特徵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將第1、第2之附件配置在曲軸箱中心之下方且外方,而 且將曲前夾在中間*菔方配置第1之附件,後方配置第之之 附件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Α4说格(210 X 297公釐) 1
TW087113968A 1997-09-12 1998-08-25 Mounting structure of accessory for vehicle engine TW39612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922497A JP3315353B2 (ja) 1997-09-12 1997-09-12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補機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96127B true TW396127B (en) 2000-07-01

Family

ID=1718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3968A TW396127B (en) 1997-09-12 1998-08-25 Mounting structure of accessory for vehicle engin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315353B2 (zh)
CN (1) CN1081732C (zh)
IT (1) IT1305573B1 (zh)
TW (1) TW3961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366B (zh) * 2012-03-30 2014-12-2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84973B (zh) * 2014-01-29 2017-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Vehicle dual power cool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6447B2 (ja) * 2003-09-30 2010-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伝動装置の防水構造
JP4425646B2 (ja) 2004-01-19 2010-03-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補機取り付け構造
JP4767603B2 (ja) * 2005-07-04 2011-09-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該パワ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4499083B2 (ja) 2006-11-30 2010-07-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備えるエンジン
JP4924190B2 (ja) * 2007-05-08 2012-04-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型車両
JP6971174B2 (ja) * 2018-02-28 2021-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
MY194404A (en) * 2018-09-25 2022-11-30 Honda Motor Co Ltd Power unit for straddle-type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1492B2 (ja) * 1996-01-19 2005-07-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ワープラント支持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366B (zh) * 2012-03-30 2014-12-2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84973B (zh) * 2014-01-29 2017-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Vehicle dual power cool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980756A0 (it) 1998-09-09
IT1305573B1 (it) 2001-05-09
JPH1182050A (ja) 1999-03-26
CN1081732C (zh) 2002-03-27
CN1211677A (zh) 1999-03-24
ITTO980756A1 (it) 2000-03-09
JP3315353B2 (ja) 200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2143B2 (en) Motorcycle
CN104564327A (zh) 具有涡轮增压器的摩托车
US10308315B2 (en) Saddle-ridden vehicle
US8668040B2 (en) Supercharger-equipp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02201938A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装置
WO2009119209A1 (ja) 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
TW396127B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accessory for vehicle engine
JP4420895B2 (ja) スロットルボディ用保護カバーを備え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2005120875A (ja) 自動二輪車及び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US10294854B2 (en) Saddle-ridden vehicle
JP2009228708A (ja) 変速装置の冷却構造
JP57158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内燃機関下部の保護構造
JP5349430B2 (ja) スロットル装置
JP627326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吸気チャンバ
EP2014891B1 (en) Radiator for small-sized vehicle
JP4901619B2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JP404146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ITTO20011005A1 (it) Gruppo radiatore per veicolo.
JP6610165B2 (ja) 鞍乗型車両
JP3539584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3168137U (ja) 変速装置の冷却構造
JP661380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4263694A (ja) 強制空冷式エンジン
JP4847508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H088251Y2 (ja) 車両のエンジン補器配設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