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2215A -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 Google Patents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2215A
TW202242215A TW110147771A TW110147771A TW202242215A TW 202242215 A TW202242215 A TW 202242215A TW 110147771 A TW110147771 A TW 110147771A TW 110147771 A TW110147771 A TW 110147771A TW 202242215 A TW202242215 A TW 2022422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care
nonwoven fabric
care products
layer
single fi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7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山久美
大森平
高野朋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2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221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12Face mask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webs, e.g. by layering we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45D44/002Masks for cosmetic treatment of the 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45D44/22Face shaping devices, e.g. chin straps; Wrinkle removers, e.g. stretch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7Fibers; Fibr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14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5Cellulose seri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5Cellulose series
    • D04H1/4258Regenerated cellulose seri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26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35Mixed fibres, e.g. at least two chemically different fibres or fibre blen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91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by fluid jet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entanglement of layered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對肌膚的密接性及附著於肌膚的化妝料的擦除性優異且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優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而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為含有合成纖維與纖維素纖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於將所述合成纖維的橫剖面的最大長度設為A,將最大寬度設為B時,下述(1)式所示的扁平度為1.0~1.5, 扁平度=A/B      …(1) 且所述合成纖維具有深度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20 μm以下,所述合成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30質量%~70質量%,所述纖維素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70質量%~30質量%,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20 μm以下。

Description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皮膚護理(skincare)產品用不織布、面膜(face mask)及清潔片(cleansing sheet)。
近年來,作為保液性或手感得到有效利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的用途,不織布的需求持續擴大。而且,面膜或清潔片所代表的片狀的皮膚護理產品是出於藥液對皮膚的滲透或化妝料的去除等各種目的來使用。面膜可於皮膚的表面將藥液保持一定時間,因此與直接塗佈於皮膚的先前的皮膚護理品相比,可使藥液充分地滲透至皮膚。另外,關於清潔片,就利用清潔劑的化妝料的去除效果與由片對皮膚的接觸引起的化妝料的去除效果此兩者而言,可獲得高的清潔效果。就如上所述的優異的性能而言,作為片狀的皮膚護理產品,提出了各種商品。
最近,提出了一種使用具有空孔形狀為密封型的剖面形狀的異型剖面纖維與纖維素系纖維的不織布的以人為對象的清潔擦拭用、美容用不織布(專利文獻1)。而且,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所述以人為對象的清潔擦拭用、美容用不織布對肌膚的刺激少,與此同時擦除性變得良好。
另外,提出了一種使用具有多葉扁平剖面聚酯系纖維與纖維素系纖維的不織布的以人為對象的清潔擦拭用或美容用的不織布(專利文獻2)。而且,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了對肌膚的刺激少,與此同時擦除性變得良好。
另外,提出了一種使用包含纖維剖面中具有至少一個凹部或頸縮的合成纖維與親水性纖維的不織布的含浸液體的皮膚被覆片用不織布(專利文獻3)。而且,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了所述含浸液體的皮膚被覆片用不織布顯示出良好的密接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79320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2014/13269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9-17075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基於本發明人們的見解,所述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的不織布(以下,有時稱為公知不織布1)包含空孔形狀為密封型的剖面形狀的異型剖面纖維與纖維素系纖維。因此,使用公知不織布1的以人為對象的清潔擦拭用、美容用不織布因所述異型剖面纖維的剖面形狀而對肌膚的刺激少,與此同時擦除性變得良好。但是,例如於公知不織布1所含的異型剖面纖維的扁平度大且相對於異型剖面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凹部的深度的比例大的情況下,有公知不織布1表面的平滑性降低的傾向。因此,於將該公知不織布1用作以人為對象的清潔擦拭用、美容用不織布的情況下,有肌膚觸感的柔和度不充分的課題。
另外,專利文獻2中所揭示的不織布(以下,有時稱為公知不織布2)亦存在與公知不織布1相同的課題。即,於公知不織布2所含的多葉扁平剖面聚酯系纖維的扁平度大且相對於多葉扁平剖面聚酯系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凹部的深度大的情況下,有公知不織布2表面的平滑性降低的傾向。因此,於將該公知不織布2用作以人為對象的清潔擦拭用、美容用不織布的情況下,有肌膚觸感的柔和度不充分的課題。
另外,專利文獻3中所揭示的不織布(以下,有時稱為公知不織布3)包含纖維剖面中具有至少一個凹部或頸縮的合成纖維與親水性纖維。因此,使用公知不織布3的含浸液體的皮膚被覆片用不織布顯示出良好的密接性。但是,例如於公知不織布3所含的合成纖維的扁平度大且相對於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凹部的深度大的情況下,有公知不織布3表面的平滑性降低的傾向。因此,於將該公知不織布3用作含浸液體的皮膚被覆片用不織布的情況下,有肌膚觸感的柔和度不充分的課題。
因此,本發明人鑒於所述情況,將提供一種對肌膚的密接性及附著於肌膚的化妝料的擦除性優異且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優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作為課題。再者,所謂所述擦除性是處於濕潤狀態下的皮膚護理產品的擦除性,以下相同。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具有以下結構。即, (1)一種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含有合成纖維與纖維素纖維,且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特徵在於,於將所述合成纖維的橫剖面的最大長度設為A,將最大寬度設為B時,下述(1)式所示的扁平度為1.0~1.5, 扁平度=A/B      …(1) 且所述合成纖維具有深度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20 μm以下,所述合成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30質量%~70質量%,所述纖維素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70質量%~30質量%,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20 μm以下, (2)如(1)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其特徵在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15 μm以下,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15 μm以下, (3)如(1)或(2)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其中,所述合成纖維的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L1015 2010 8.7.1而測定的拉伸強度為2.5 cN/dtex~3.2 cN/dtex,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具有包括第一層及第二層的積層不織布結構,所述第一層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其中一面,所述第一層相對於所述第一層的整體而含有50質量%以上的所述合成纖維,所述第一層中的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0%, 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15 μm,且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35%, 構成所述第一層的纖維與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互相纏繞, (5)一種面膜,具有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 (6)一種清潔片,具有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對肌膚的密接性及附著於肌膚的化妝料的擦除性優異且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優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具有以下結構。即,一種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含有合成纖維與纖維素纖維,且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特徵在於,於將所述合成纖維的橫剖面的最大長度設為A,將最大寬度設為B時,下述(1)式所示的扁平度為1.0~1.5, 扁平度=A/B      …(1) 且所述合成纖維具有深度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20 μm以下,所述合成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30質量%~70質量%,所述纖維素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70質量%~30質量%,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20 μm以下。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包含合成纖維。首先,對該合成纖維進行說明。
作為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的原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等。該些原材料中,根據如下理由而較佳為丙烯酸系樹脂:由於為親水性,且於處於濕潤狀態時合成纖維膨潤,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變得更柔軟,因此結果可使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對肌膚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優異。再者,於該些原材料中可共聚有其他成分,亦可含有穩定劑等添加物。
另外,關於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使用的合成纖維,於將所述合成纖維的橫剖面的最大長度設為A,將最大寬度設為B時,所述(1)式所示的扁平度為1.0~1.5,且所述合成纖維具有深度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再者,以下,有時將所述合成纖維所具有凹部的深度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比例簡稱為所述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藉由將扁平度設為1.0~1.5,可抑制合成纖維的製絲性的惡化。另外,於使用本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存在於皮膚護理產品表面的合成纖維的配向均勻性變高。而且,結果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扁平度更佳為1.0~1.4,進而佳為1.0~1.3。另外,合成纖維的剖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就所述理由而言,較佳為並非具有銳利的端部的剖面形狀,更佳為大致圓形。作為具有銳利的端部的剖面形狀,例如可列舉四邊形或六邊形等多邊形。此處,所謂合成纖維的橫剖面的最大長度A是指於在合成纖維的與纖維軸向垂直的剖面中,測定自所述剖面形狀的外周上的某點至其他點的線段的長度時,所測定的最長線段的長度。另外,所謂最大寬度B是指將與所述最大長度A的線段(長軸)正交的直線和纖維剖面的外周交叉的兩個交點連結的線段中長度成為最大的線段。再者,合成纖維的扁平度可藉由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拍攝圖像來測定。
另外,藉由將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設為1.0%以上,於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存在於皮膚護理產品表面的合成纖維沿著存在於肌膚的細小凹凸,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的接觸面積變大,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之間的摩擦係數變高。而且,其結果,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變得優異。另一方面,藉由將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設為10.0%以下,合成纖維表面的平滑性變高,因此於使用利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時,可抑制對肌膚賦予的刺激或觸感的降低,因此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更佳為8.0%以下,進而佳為6.0%以下。
此處,使用圖1對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一實施方式所含有的合成纖維的剖面形狀的概念圖。如圖1所示,合成纖維的剖面1具有一個凹部2。所謂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是自圖1所示的凹部2的最深點3向剖面1的外接圓4所引的垂線(與外接圓4的切線垂直交叉的線)中,將接點5與最深點3之間連結的線段的長度L,所述接點5是向和剖面1的中心點N大致相反的方向所引的垂線6與外接圓4的接點。另外,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可藉由如下方式來算出: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拍攝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剖面照片,於同一照片內,測定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L的長度。
再者,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的凹部於合成纖維的側面,亦可在與纖維的長邊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作為線狀的形態進行確認,所述凹部可為連續的線狀形態的凹部,亦可為不連續的線狀形態的凹部,即,與其長短無關,只要是所謂線狀形態即可。
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可藉由利用適合於所使用的聚合物的種類的通常方法進行紡絲來製造,此時,適宜調整噴出孔的形狀或紡絲條件,以成為本發明中規定的剖面形狀的方式進行控制。再者,例如,藉由鹼減量來使無機系微粒子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表面脫落,藉此於纖維表面形成微細的凹凸,於該形態中,所述無機系微粒子的一部分有可能不脫落而殘留於纖維表面,而且,其結果,於使用利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時,有可能導致對肌膚賦予的刺激或觸感的降低,因此並非較佳的形態。因此,合成纖維中的無機系微粒子的含量較佳為設為0質量%,即便含有,亦較佳為限於不會造成對肌膚的刺激或觸感降低的程度、例如0.1質量%以下。
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為1.0%以上、10.0%以下,因此於使用包含所述合成纖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該合成纖維沿著存在於肌膚的細小凹凸,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的接觸面積變大,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之間的摩擦係數提高。而且,其結果,推測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提高。作為對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之間的摩擦係數進行評價的方法,可根據使用粗糙度/摩擦感測試器(加藤技術(KATOTECH)公司製造的KES-SESRU)測定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來評價。就皮膚護理產品對肌膚表面的密接性變得更優異,皮膚護理產品的擦除性變得更優異的觀點而言,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較佳為0.058以上,更佳為0.060以上,進而佳為0.062以上,特佳為0.070以上。
另外,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的扁平度為1.0~1.5,因此於使用包含所述合成纖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存在於皮膚護理產品表面的合成纖維的配向均勻性提高。進而,所述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為1.0%以上、10.0%以下,因此所述合成纖維表面的平滑性提高,於使用利用包含所述合成纖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時,可抑制對肌膚賦予的刺激或觸感的降低。而且,其結果,可抑制所述皮膚護理產品對肌膚賦予的刺激或觸感的降低,因此推測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提高。另一方面,所述合成纖維的凹部沿著存在於肌膚的細小凹凸,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的接觸面積變大,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之間的摩擦係數變高。而且,其結果,推測亦具備皮膚護理產品的優異的密接性或擦除性。再者,作為對具有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同時亦具備優異的密接性或擦除性的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的表面特性進行評價的方法,可根據如下表面特性來評價,所述表面特性是使用粗糙度/摩擦感測試器(加藤技術(KATOTECH)公司製造的KES-SESRU)來測定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動摩擦係數平均值的變動(MMD)、表面粗糙度平均值的標準偏差(SMD)的值,並藉由以下式(2)來算出。就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更優異的觀點而言,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表面特性較佳為2.3以上,更佳為2.5以上,進而佳為3.0以上,特佳為3.5以上。 表面特性=MIU/(MMD×SMD)       …(2)
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20 μm以下。藉由將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設為1 μm以上,可提高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生產性。而且,可使本皮膚護理產品的操作性更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下限更佳為5 μm以上,進而佳為8 μm以上。另一方面,藉由將單纖維直徑設為20 μm以下,抑制合成纖維變得剛直,於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存在於皮膚護理產品表面的合成纖維更高度地追隨肌膚的細小凹凸。而且,結果該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變得更進一步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上限更佳為15 μm以下,進而佳為10 μm以下。此處,所謂皮膚護理產品追隨肌膚例如是指於面膜的使用時,面膜沿著存在於使用者面部的凹凸(使用者的鼻頭至臉頰的部位等)貼附的性能。此處,關於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根據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剖面照片來測定合成纖維的剖面的面積,設為與所述剖面的面積相同面積的正圓的直徑。
另外,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20%以下。藉由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20%以下,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得均勻,因此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表面存在的合成纖維的平滑性變得更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的上限更佳為15%以下,進而佳為10%以下。而且,結果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再者,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可藉由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拍攝圖像來測定。
本發明中使用的合成纖維的拉伸強度較佳為2.5 cN/dtex~3.2 cN/dtex。藉由包含拉伸強度為2.5 cN/dtex~3.2 cN/dtex且具有適度的柔軟性的合成纖維,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變得更進一步優異。再者,所述合成纖維的拉伸強度是依據JIS L1015 2010 8.7.1而測定的拉伸強度。
本發明的合成纖維的含量相對於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30質量%~70質量%。合成纖維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具有特定比例的凹部,因此藉由將所述合成纖維的含量設為30質量%以上,於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存在於皮膚護理產品表面的合成纖維沿著存在於肌膚的細小凹凸,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的接觸面積變大,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之間的摩擦係數變高。而且,其結果,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變得優異。進而,藉由所述合成纖維具有特定比例的凹部,纖維表面的平滑性變高,因此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合成纖維的含量的下限更佳為40質量%以上,進而佳為50質量%以上。另一方面,藉由將合成纖維的含量設為70質量%以下,纖維素纖維的含量變大,使用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與保液性的平衡變得優異。
另外,作為本發明的纖維素纖維,可使用紙漿或棉等植物系天然纖維、嫘縈或銅銨纖維(cupra)等再生纖維、乙酸酯或三乙酸酯等半合成纖維。該些中,根據可使本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更優異這一理由,較佳為嫘縈。
另一方面,本發明中的纖維素纖維的含量為70質量%~30質量%。藉由將纖維素纖維的含量設為70質量%~30質量%,使用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保液性變得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纖維素纖維的含量的下限更佳為40質量%以上,進而佳為50質量%以上。
構成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以下,有時稱為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20 μm以下。藉由將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5 μm以上,可使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強度優異。而且,結果可使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生產性及使用時的操作性更優異。另一方面,藉由將平均單纖維直徑設為20 μm以下,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柔軟性變得優異,因此能夠使使用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以沿著使用者的肌膚的細小凹凸的方式柔韌地彎曲,該皮膚護理產品對肌膚的追隨性變得優異。而且,結果該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變得更進一步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上限更佳為15 μm以下,進而佳為13 μm以下。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可為整體均質的不織布結構,亦可為包含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結構不同的多層的所謂積層不織布結構的不織布。
其中,較佳為製成如下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其具有包括第一層及第二層的積層不織布結構,所述第一層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其中一面,所述第一層相對於所述第一層的整體而含有50質量%以上的所述合成纖維,所述第一層中的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0%,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15 μm,且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35%,構成所述第一層的纖維與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互相纏繞。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藉由在所述第一層中相對於所述第一層的整體而含有50質量%以上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小的所述合成纖維,而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表面存在的合成纖維的平滑性變得更優異。另外,於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存在於皮膚護理產品表面的合成纖維沿著存在於肌膚的細小凹凸,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的接觸面積變大,皮膚護理產品與肌膚之間的摩擦係數變高。而且,其結果,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變得優異。進而,所述合成纖維具有特定比例的凹部,藉此纖維表面的平滑性變高,因此皮膚護理產品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就所述理由而言,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的上限更佳為9%以下,進而佳為8%以下。另外,所述合成纖維的含量的下限更佳為70%以上,進而佳為100%。
所述第一層、第二層中的合成纖維的含量、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及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等可藉由後述的方法來求出。
進而,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藉由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與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特定範圍內,可在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纖維彼此之間保持適度的空隙,因此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變得柔軟。而且,作為結果,使用柔軟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提高。就所述理由而言,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的上限更佳為13 μm以下,進而佳為12 μm以下。另外,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的較佳範圍如上所述,其上限更佳為30%以下,進而佳為20%以下。
而且,第一層與第二層較佳為藉由互相纏繞而一體化。
就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的觀點而言,作為具有所述積層不織布結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具體態樣,可例示於所述第二層的其中一面上配設所述第一層而成的兩層積層不織布結構(第一層/第二層)或於所述第二層的兩面上配設所述第一層而成的三層積層不織布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第一層)等。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較佳為80 g/m 2以下,更佳為65 g/m 2以下,進而佳為50 g/m 2以下。藉由將單位面積重量設為80 g/m 2以下,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柔軟性提高,作為結果,使用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提高。再者,本發明的單位面積重量可基於JIS L1913:2010 6.2來測定。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於不阻礙效果的範圍內亦可包含單纖維直徑為20 μm以上的合成纖維、或者合成纖維或纖維素纖維以外的纖維。作為合成纖維或纖維素纖維以外的纖維,例如可列舉絹或羊毛等動物系天然纖維。
另外,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較佳為依據JIS L1913:2010.6.3.2而測定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為5.0 N/25 mm以下。此處,所謂所述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是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製造步驟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行進方向(以下,有時稱為縱向(Machine Direction,MD)方向)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與和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製造步驟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行進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以下,有時稱為橫向(Cross Direction,CD)方向)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的平均值。
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藉由所述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為5.0 N/25 mm以下的範圍內,而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變得柔軟。而且,作為結果,使用柔軟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提高。如上所述,密接性及擦除性變得優異。就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變得更柔軟,使用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及擦除性變得更優異的理由而言,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更佳為4.0 N/25 mm以下,進而佳為3.0 N/25 mm以下,特佳為2.0 N/25 mm以下。
另外,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包含纖維素纖維,因此於使用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中,該纖維素纖維將藥液取入至纖維內部,因此可抑制藥液於空氣中揮發,本皮膚護理產品的保液性提高。藉此,推測結果有助於本皮膚護理產品的擦除性的提高。作為對所述保液性進行評價的方法,可基於JIS L1906:2010 3.吸水性,並利用使用標準狀態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質量的值與使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含浸蒸餾水10分鐘後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質量的值而算出的吸水倍率進行評價。就皮膚護理產品的擦除性變得更優異的觀點而言,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吸水倍率較佳為7.0以上,更佳為8.0以上,進而佳為9.0以上。
其次,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較佳為乾式不織布。藉由製成乾式不織布,與濕式不織布相比,可增大不織布的厚度,提高不織布的柔和度,作為結果,可提高使用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進而,於乾式不織布中,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較佳為水刺(spun-lace)不織布。水刺不織布可藉由利用高壓水流來使構成纖維互相纏繞的方法而獲得,與利用針軋(needle-punch)來使構成纖維互相纏繞的方法相比,該方法中互相纏繞時的構成纖維的斷線少,可使不織布表面的平滑性亦優異,因此可獲得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優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進而,於該方法中,藉由自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表背面噴射多次高壓水流,由於與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合成纖維的吸水性相比,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纖維素纖維的吸水性優異,因此與合成纖維的互相纏繞性相比,纖維素纖維的互相纏繞性提高,纖維素纖維優先配設於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內部。而且,作為結果,合成纖維優先配設於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表背面,藉此使用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皮膚護理產品的密接性或擦除性、肌膚觸感的柔和度變得優異,因此較佳。噴射所述高壓水流的次數較佳為設為合計5次以上,關於水壓,於第一次~第三次噴射時較佳為1 MPa~10 MPa,第四次以後較佳為10 MPa~15 MPa。
另外,於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具有包括所述第一層及所述第二層的積層不織布結構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層及所述第二層可於分別單獨利用高壓水流而互相纏繞後,將所述第一層及所述第二層積層,並利用高壓水流而一體化,從而製成積層不織布結構,亦可將經過梳理(carding)步驟後的(互相纏繞前的)第一層的網(web)與第二層的網積層,並利用高壓水流而互相纏繞來一體化,從而製成積層不織布結構。進而,於將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並利用高壓水流而互相纏繞來一體化的情況下,可藉由自積層纖維網的表背面分別噴射高壓水流各1次~5次,而噴射合計5次以上來實施。關於水壓,於第一次~第三次噴射時較佳為1 MPa~10 MPa,第四次以後較佳為10 MPa~15 MPa。
再者,於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具有積層不織布結構的情況下,構成第一層的纖維與構成第二層的纖維相互互相纏繞,因此其邊界可緩緩變化,亦可不明確。
而且,藉由使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浸漬化妝水或美容液或者清潔劑等藥液,可獲得皮膚護理產品。此處,作為皮膚護理產品,例如可例示:面膜或皮膚護理片、眼膜、清潔片(除通常的清潔片以外,亦包括重點彩妝(point make up)用清潔片等)等。 [實施例]
下文將敘述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測定法。
(1)纖維的單纖維直徑、凹部的深度的比例及扁平度 垂直於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面來將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切斷,並自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切出薄切片,於該薄切片的剖面真空蒸鍍鉑-鈀(Pt-Pd)合金而獲得蒸鍍體。繼而,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日立高新技術(Hitachi High-Tech)公司製造的SU3800型)來觀察該蒸鍍體中所含的不織布的剖面部分,自該觀察範圍隨機抽取10處,並拍攝倍率為1,000倍的剖面照片。繼而,於同一照片內以10根為單位隨機抽取具有凹部的合成纖維,針對共計100根的合成纖維,測定單纖維直徑與凹部的深度的比例、纖維的剖面中的扁平度,並求出相對於單纖維直徑的凹部的深度、扁平度。
將具有相對於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的深度、扁平度為1.0~1.4、單纖維直徑為1 µm以上、20 µm以下的纖維設為本發明中的合成纖維。再者,具體的測定方法如以下詳細說明般。
1)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 對所述(1)中抽取出的共計100根合成纖維各自的單纖維直徑進行測定,並將所獲得的共計100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再者,於合成纖維的剖面形狀為異形的情況下,根據剖面照片來測定纖維的剖面積,並自所述剖面積換算為正圓直徑,藉此設為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
2)纖維的扁平度 針對所述(1)中抽取出的共計100根合成纖維,測定纖維的剖面中的最大長度A與最大寬度B,並藉由以下(1)式來求出扁平度,將所獲得的共計100個算出值的平均值作為合成纖維的扁平度。 扁平度=A/B      …(1)
3)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及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針對所述(1)中抽取出的共計100根合成纖維,拍攝倍率為5,000倍的剖面照片。繼而,於同一照片內測定纖維的剖面中的凹部的深度(與圖1所例示的線段L的長度相當的凹部的深度),將所獲得的共計100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合成纖維的剖面中的凹部的深度。再者,所謂凹部的深度如於上文中使用圖1詳細說明般,於在纖維的剖面中具有多個凹部的情況下,將長度最大者作為合成纖維的凹部的深度。
其次,根據所述測定的同一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與凹部的深度,並藉由以下式(3)來求出凹部的深度相對於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比例,將所獲得的100個算出值的平均值作為凹部的深度相對於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比例。 凹部的深度相對於合成纖維C的單纖維直徑的比例=合成纖維C的凹部的深度(線段L的長度)/合成纖維C的單纖維直徑×100(%)          …(3)
(2)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 如以下般測定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具體而言,使用所述(1)中所測定的合成纖維各自的單纖維直徑的值,並藉由以下式(4)來算出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 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CV%)=(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標準偏差/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平均值)×100(%)          …(4)
(3)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合成纖維、纖維素纖維、其他纖維的原材料與含量的確定 基於JIS L1030-1:2012「纖維產品的混用率試驗方法-第1部:纖維鑑別」及JIS L1030-2:2012「纖維產品的混用率試驗方法-第2部:纖維混用率」,來鑑別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述(1)中所確定的合成纖維及纖維素纖維、其他纖維,並確定原材料。另外,對在上文中確定了原材料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合成纖維、纖維素纖維、其他纖維的正量混用率(標準狀態下的各纖維的質量比)進行測定,將其作為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合成纖維、纖維素纖維、其他纖維的含量(質量%)。
(4)積層不織布結構的確定 使用鋼製規尺與剃刀刃自試樣獲得50 mm×50 mm的試驗片。其次,準備2根鑷子,並嘗試如下操作:利用2根鑷子中其中一根鑷子抓握所述試驗片的其中一面的表面附近部,進而,利用2根鑷子中另一根鑷子抓握所述試驗片的另一面的表面附近部,在與所述試驗片的兩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拉伸2根鑷子,將所述試驗片製成兩片片狀的分離試驗片。於獲得兩片分離試驗片的情況下,針對各分離試驗片,重覆實施與所述操作相同的操作。關於所述操作的重覆進行,重覆實施至無法藉由所述操作來獲得分離試驗片為止。此處,獲得分離試驗片的試樣認定為積層不織布。再者,分離試驗片與積層不織布所具有的各層相當。
(5)第一層及第二層的確定 針對藉由進行所述(4)的操作而獲得的多個分離試驗片的各個,藉由以下方法來確定第一層及第二層。
1)第一層的確定 針對藉由進行所述(4)的操作而獲得的多個分離試驗片的各個,於分離試驗片的未被鑷子抓握的部分,藉由與所述(1)相同的操作來求出具有凹部的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凹部的深度相對於單纖維直徑的比例、扁平度,並確認到合成纖維具有相對於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的深度,扁平度為1.0~1.4,單纖維直徑處於1 μm以上、20 μm以下的範圍內。其次,藉由與所述(2)相同的操作來求出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藉由與所述(3)相同的操作來算出合成纖維的含量,將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0%且合成纖維的含量為50質量%以上的分離試驗片作為第一層。
2)第二層的確定 針對藉由進行所述(4)的操作而獲得的多個分離試驗片的各個,於分離試驗片的未被鑷子抓握的部分,藉由與所述(1)相同的操作來拍攝倍率為1,000倍的剖面照片。繼而,於同一照片內以10根為單位隨機抽取纖維,對共計100根的纖維測定單纖維直徑,將所獲得的100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構成分離試驗片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其次,藉由與所述(2)相同的操作來測定構成分離試驗片的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將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15 μm且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35%的分離試驗片作為第二層。
另外,針對於所述(4)中未獲得分離試驗片的試樣,亦藉由以下方法來確定第一層及第二層。
3)未獲得分離試驗片的試樣中的第一層及第二層的確定 針對於所述(4)中未獲得分離試驗片的試樣,藉由與所述(1)相同的操作來拍攝倍率為50倍的剖面照片。繼而,於在同一照片內能夠藉由目視來明確判別各個層結構的邊界的情況下,針對判別出的各個層,藉由與所述(5)-1)及(5)-2)相同的操作來確定第一層及第二層。
另外,於在所述剖面照片中無法藉由目視來明確判別層結構的邊界的情況下,藉由與所述(1)相同的操作,針對自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其中一表層朝向另一表層,在與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抽取出20處的觀察範圍,拍攝倍率為1,000倍的剖面照片。繼而,於同一照片內,藉由與所述(1)及(2)相同的操作來確定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0%的合成纖維。其次,藉由與所述(3)相同的操作來鑑別合成纖維及纖維素纖維、其他纖維的原材料,根據於同一照片內所觀察的各個纖維的根數與比重來算出合成纖維的含量,並確定合成纖維的含量為50質量%以上的所有剖面照片。其次,將包含該些剖面照片的觀察範圍且與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面大致平行的區域作為第一層。另一方面,針對合成纖維的含量未滿50質量%的區域,藉由進行與所述(5)-2)相同的操作來確定第二層。
(6)構成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於所述(1)中所拍攝的10張倍率為1,000倍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剖面照片內,以10根為單位隨機抽取纖維,測定共計100根纖維的剖面積,自所述剖面積換算為正圓直徑,藉此測定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算出共計100根的單纖維直徑的平均值,並作為構成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再者,針對具有積層結構的試樣,以在厚度方向上均等地抽取測定對象的方式拍攝剖面照片。
(7)合成纖維的拉伸強度 基於JIS L1015 2010 8.7.1進行測定。具體而言,自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採取50根合成纖維。其次,於表面光滑且有光澤的紙片上製作分界線(空間距離20 mm),於自50根合成纖維中一根一根地於分區內緩慢拉伸的狀態下利用黏接劑將兩端貼附固定,將每個分區作為1試樣。其次,將1試樣安裝於定速伸長拉伸試驗機的夾具上,於上部夾具的附近切斷紙片進行測定。將夾具間隔設為20 mm,以20 mm/min的拉伸速度施加負荷,直至試樣切斷為止,測定此時的強度,對50根合成纖維進行該測定。算出50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並算出合成纖維的拉伸強度。再者,於因纖維短且夾具間隔為20 mm而無法試驗的情況下,將夾具間隔設為10 mm,以10 mm/min的拉伸速度施加負荷,直至試樣切斷為止,測定此時的強度。
(8)單位面積重量 基於JIS L1913:2010 6.2進行測定。具體而言,使用鋼製規尺與剃刀刃自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試樣採取3片50 mm×50 mm的試驗片。測定標準狀態下的試驗片的質量,並藉由以下式來求出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並算出平均值。 ms=m/S 此處,ms:每單位面積的質量(g/m 2) m:試驗片的平均重量(g) S:試驗片的面積(m 2)。
(9)厚度 基於JIS L1913:2010 6.1.2 A法進行測定。
使用鋼製規尺與剃刀刃自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試樣採取5片50 mm×50 mm的試驗片。使用厚度測定器(得樂(TECLOCK)公司製造的定壓厚度測定器、型號PG11J),於標準狀態下對試驗片施加10秒0.36 kPa的壓力來測定厚度。對各試驗片(5片)進行測定,算出平均值。
(10)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 自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試樣準備10片寬度80 mm、長度120 mm的試驗片(MD方向測定用、CD方向測定用:各5片)。其次,針對該些10片試驗片中的5片試驗片,進行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製造步驟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MD方向上的摩擦係數的測定。針對該些10片試驗片中的剩餘的5片試驗片,進行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製造步驟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CD方向上的摩擦係數的測定。具體而言,關於MD方向的評價,將試驗片安裝於粗糙度/摩擦感測試器(加藤技術(KATOTECH)公司製造的KES-SESRU),將感度(SENS)設為H(高(High)),將粗糙度靜負荷設為10.0 gf(98 mN),將速度(SPEED)設為1.0 mm/sec,將測定模式設為單程,來測定FR-GU端子移動20 mm間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將所獲得的共計5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MD方向上的摩擦係數。另外,關於CD方向的評價,將試驗片安裝於粗糙度/摩擦感測試器(加藤技術(KATOTECH)公司製造的KES-SESRU),將感度(SENS)設為H(高(High)),將粗糙度靜負荷設為10.0 gf(98 mN),將速度(SPEED)設為1.0 mm/sec,將測定模式設為單程,來測定FR-GU端子移動20 mm間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將所獲得的共計5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CD方向上的摩擦係數。將所獲得的各方向上的摩擦係數的平均值作為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摩擦係數。
(11)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表面特性 根據與所述(10)相同的條件來測定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的變動(MMD)、表面粗糙度平均值的標準偏差(SMD)的值。
其次,根據所述(10)中所測定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的值、所述(11)中所測定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動摩擦係數平均值的變動(MMD)、表面粗糙度平均值的標準偏差(SMD)的值,並藉由以下式(2)來求出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表面特性。 表面特性=MIU/(MMD×SMD)       …(2)
(12)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 基於JIS L1913:2010.6.3.2進行測定。 自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試樣準備10片寬度25 mm、長度150 mm的試驗片(MD方向測定用、CD方向測定用:各5片)。其次,針對該些10片試驗片中的5片試驗片,進行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製造步驟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MD方向上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的測定。針對該些10片試驗片中的剩餘的5片試驗片,進行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製造步驟中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CD方向上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的測定。具體而言,關於MD方向的評價,於100 mL的蒸餾水(水溫:20℃)中將試驗片含浸10分鐘,自蒸餾水取出試驗片後立即將試驗片安裝於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AG-50kNG」),進行拉伸強度的測定。將試驗片的長度方向上的夾具間隔設為100 mm,以200 mm/min的拉伸速度施加負荷,直至試驗片切斷為止,根據應力應變曲線來讀取試驗片伸長10%時的強力,將所獲得的共計5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MD方向上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另外,關於CD方向的評價,於100 mL的蒸餾水(水溫:20℃)中將試驗片含浸10分鐘,自蒸餾水取出試驗片後立即將試驗片安裝於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AG-50kNG」),進行拉伸強度的測定。將試驗片的長度方向上的夾具間隔設為100 mm,以200 mm/min的拉伸速度施加負荷,直至試驗片切斷為止,根據應力應變曲線來讀取試驗片伸長10%時的強力,將所獲得的共計5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CD方向上的濕潤時的10%伸長時強力。將所獲得的各方向上的10%伸長時強力的平均值作為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10%伸長時強力。
(13)監控評價(參考資訊) 1)第一次 [面膜] 將實施例1~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9中所獲得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製成面膜用不織布,將面膜用不織布浸漬於化妝水(無印良品「化妝水/敏感肌用滋潤型」)中,從而獲得相對於面膜用不織布的總質量而含有700質量%的該化妝水的面膜。繼而,針對該面膜的密接性及肌膚觸感的柔和度,由10名的女性小組於各人的絕對評價中以滿分10分進行評價,根據10名的平均分(小數點以後四捨五入)以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A:9分~10分 B:6分~8分 C:3分~5分 D:0分~2分。
[清潔片] 將實施例1~實施例16及比較例1~比較例9中所獲得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將該裁剪不織布浸漬於清潔劑(高絲蔻絲魅寶(Kose cosmeport)(股)的「美白卸妝水(white cleansing water)」)中,從而獲得相對於裁剪不織布的總質量而含有700質量%的該清潔劑的清潔片。繼而,針對將該清潔片附著於眼線的化妝料(資生堂(股)的「碧麗妃永恆智能眼線液(BENEFIQUE Theoty Smart liquid Eyeliner)」)的擦除性及肌膚觸感的柔和度、擦除時的操作性,由10名的女性小組於各人的絕對評價中以滿分10分進行評價,根據10名的平均分(小數點以後四捨五入)以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A:9分~10分 B:6分~8分 C:3分~5分 D:0分~2分。
2)第二次 [面膜] 將實施例1~實施例31及比較例1~比較例9中所獲得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製成面膜用不織布,將面膜用不織布浸漬於化妝水(無印良品「化妝水/敏感肌用滋潤型」)中,從而獲得相對於面膜用不織布的總質量而含有700質量%的該化妝水的面膜。繼而,針對該面膜的密接性及肌膚觸感的柔和度,由10名的女性小組於各人的絕對評價中以滿分10分進行評價,根據10名的平均分(小數點以後四捨五入)以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A:9分~10分 B:7分~8分 C:5分~6分 D:3分~4分 E:0分~2分。
[清潔片] 將實施例1~實施例31及比較例1~比較例9中所獲得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將該裁剪不織布浸漬於清潔劑(高絲蔻絲魅寶(Kose cosmeport)(股)的「美白卸妝水(white cleansing water)」)中,從而獲得相對於裁剪不織布的總質量而含有700質量%的該清潔劑的清潔片。繼而,針對將該清潔片附著於眼線的化妝料(資生堂(股)的「碧麗妃永恆智能眼線液(BENEFIQUE Theoty Smart liquid Eyeliner)」)的擦除性及肌膚觸感的柔和度、擦除時的操作性,由10名的女性小組於各人的絕對評價中以滿分10分進行評價,根據10名的平均分(小數點以後四捨五入)以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A:9分~10分 B:7分~8分 C:5分~6分 D:3分~4分 E:0分~2分。
(實施例1) 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50質量%與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50質量%進行開棉機(opener)、梳棉(card)、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網。其次,利用高壓水流來使該網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3次(3 MPa、10 MPa、4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2)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12 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2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3)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20 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5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4) 使用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20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50質量%、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4 μm)30質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纖維(單纖維直徑:25 μm)20質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8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5)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扁平度變更為1.4,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6)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扁平度變更為1.5,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7)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變更為7.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8)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變更為9.0%,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9)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變更為30質量%,將嫘縈纖維的含量變更為70質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0)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變更為70質量%,將嫘縈纖維的含量變更為30質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9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1)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拉伸強度變更為3.5 cN/dtex,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2)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變更為尼龍6(N6)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1、凹部的深度的比例:4.0%、拉伸強度:4.9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9%),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3)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變更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3、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1%、拉伸強度:5.8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6%),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4)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變更為12%,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5)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變更為18%,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6)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變更為2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7) 將實施例1中記載的高壓水流處理變更為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1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2中。
(實施例18) 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10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一層的網。另外,對所述丙烯酸纖維30質量%與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7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3次(3 MPa、10 MPa、4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8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2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19) 將實施例18中記載的高壓水流處理變更為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8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8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2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0) 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70質量%與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3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一層的網。另外,對所述丙烯酸纖維40質量%與所述嫘縈纖維6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2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8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1) 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50質量%與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5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一層的網。另外,對所述丙烯酸纖維20質量%與所述嫘縈纖維8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32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68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4%,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2) 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40質量%與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6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一層的網。另外,對所述丙烯酸纖維60質量%與所述嫘縈纖維4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2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8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4%,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3) 將實施例19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變更為9%,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8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2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4) 將實施例19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變更為10%,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8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2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5) 將實施例19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變更為11%,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8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42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6) 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而製作第一層的網。另外,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5質量%、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55質量%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單纖維直徑:2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3%)4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43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33質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含量為24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3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27%,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2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7) 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而製作第一層的網。另外,對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4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60質量%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單纖維直徑:2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3%)4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40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36質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含量為24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5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9%,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2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8) 與實施例19同樣地進行而製作第一層的網。另外,對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5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50質量%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單纖維直徑:2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3%)5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將所述第一層的網與第二層的網積層,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40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30質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含量為30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7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7%,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2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29) 將實施例27的第二層中所含的嫘縈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10 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7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40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36質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含量為24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31%,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30) 將實施例29的第二層中所含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25 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9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具有兩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40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36質量%,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的含量為24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36%,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實施例31) 對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9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70質量%與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12 μm、單纖維直徑的偏差:11%)3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一層的網。另外,對所述丙烯酸纖維20質量%與所述嫘縈纖維80質量%進行開棉機、梳棉、鋪網步驟處理而製成第二層的網。其次,於所述第二層的網的表背面積層所述第一層的網,利用高壓水流來互相纏繞,從而獲得具有三層積層結構(第一層/第二層/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50 g/m 2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自該網的表背面噴射柱狀水流合計5次(3 MPa、6 MPa、9 MPa、12 MPa、13 MPa)來實施高壓水流處理。此處,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30 g/m 2,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0 g/m 2。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為50質量%,嫘縈纖維的含量為50質量%。另外,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所述第二層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4%,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實施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5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6中。
(比較例1)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0.8 μm,除此以外,欲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來製成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但是,於梳棉步驟中經常產生由斷線造成的廢棉或對針布的捲繞,無法獲得網,從而無法製成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
(比較例2)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25 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5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3)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變更為3 μm,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4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4) 使用丙烯酸纖維(單纖維直徑:20 μm、扁平度:1.2、凹部的深度的比例:5.6%、拉伸強度:3.0 cN/dtex、單纖維直徑的偏差:8%)50質量%、嫘縈纖維(單纖維直徑:23 μm)30質量%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單纖維直徑:25 μm)20質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21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5)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扁平度變更為1.8,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6)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變更為0.5%,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7)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變更為15.0%,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0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8)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變更為20質量%,將嫘縈纖維的含量變更為80質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11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比較例9) 將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變更為80質量%,將嫘縈纖維的含量變更為20質量%,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9 μm。
其次,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衝壓為面罩形態而獲得面膜。另外,與該面膜不同地,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裁剪為寬度70 mm、長度55 mm而獲得清潔片。
此處,將本比較例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不織布結構歸納於表3中,將該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物性等歸納於表4中。
此處,無法製成比較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使用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小於實施例1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不織布1)中使用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相比,比較例2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2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大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單纖維直徑。
另外,和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與操作性相比,比較例3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與操作性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3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小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相比,比較例4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4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大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相比,比較例5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稍差。進而,與實施例1的面膜及清潔片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相比,比較例5的面膜及清潔片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5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扁平度大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扁平度。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相比,比較例6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6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小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及清潔片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相比,比較例7的面膜及清潔片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7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大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相比,比較例8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差。進而,與實施例1的面膜及清潔片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相比,比較例8的面膜及清潔片的肌膚觸感的柔和度亦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8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小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
另外,與實施例1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相比,比較例9的面膜的密接性及清潔片的擦除性差。推測其原因在於,比較例9的面膜及清潔片中使用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大於不織布1中所含的丙烯酸纖維的含量。
[表1]
單位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實施例17
不織布結構 合成纖維 原材料 -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N6 PET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單纖維直徑 μm 9 12 20 20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纖維徑偏差 % 8 8 8 8 8 8 8 8 8 8 8 9 6 12 18 23 8
扁平度 - 1.2 1.2 1.2 1.2 1.4 1.5 1.2 1.2 1.2 1.2 1.2 1.1 1.3 1.2 1.2 1.2 1.2
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 5.6 5.6 5.6 5.6 5.6 5.6 7.2 9.0 5.6 5.6 5.6 4.0 5.1 5.6 5.6 5.6 5.6
拉伸強度 -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5 4.9 5.8 3.0 3.0 3.0 3.0
含量 質量%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30 70 50 50 50 50 50 50 50
纖維素纖維 原材料 -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單纖維直徑 μm 12 12 12 14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含量 質量% 50 50 50 30 50 50 50 50 70 30 50 50 50 50 50 50 50
其他纖維 原材料 - - - - PET - - - - - - - - - - - - -
纖維徑 μm - - - 25 - - - - - - - - - - - - -
含量 質量% - - - 20 - - - - - - - - - - - - -
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μm 10 12 15 18 10 10 10 10 10 9 10 10 10 10 10 10 10
單位面積重量 g/cm 2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N6:尼龍6、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表2]
單位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實施例16 實施例17
物性 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 - 0.064 0.061 0.059 0.058 0.066 0.067 0.070 0.073 0.061 0.066 0.060 0.059 0.058 0.063 0.063 0.062 0.070
表面特性 - 3.3 3.2 3.1 2.7 2.5 2.3 2.6 2.4 2.9 3.8 3.0 2.6 2.5 2.4 2.6 2.2 3.5
10%伸長時強力 N/25 mm 2.3 3.5 4.4 5.2 2.4 2.5 2.3 2.5 3.0 2.1 3.1 5.5 6.0 2.4 2.5 2.4 2.0
監控評價 第一次 面膜 密接性 - A B C C A A A A B A B C C A A B -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A A A B B C B C B A A B B B C C -
清潔片 擦除性 - A B C C A A A A B A B C C A A B -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A A A B B C B C B A A B B B C C -
擦除時的操作性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第二次 面膜 密接性 - B C D D B B B B C B C D D B B B A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B B B C C D C D C A B C C C D D A
清潔片 擦除性 - B C D D B B B B C B C D D B B B A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B B B C C D C D C A B C C C D D A
擦除時的操作性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表3]
單位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比較例8 比較例9
不織布結構 合成纖維 原材料 -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單纖維直徑 μm 0.8 25 3 20 9 9 9 9 9
纖維徑偏差 % 8 8 8 8 8 8 8 8 8
扁平度 - 1.2 1.2 1.2 1.2 1.8 1.2 1.2 1.2 1.2
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 5.6 5.6 5.6 5.6 5.6 0.5 15.0 5.6 5.6
拉伸強度 -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含量 質量% 50 50 50 50 50 50 50 20 80
纖維素纖維 原材料 -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單纖維直徑 μm 12 12 12 23 12 12 12 12 12
含量 質量% 50 50 50 30 50 50 50 80 20
其他纖維 原材料 - - - - PET - - - - -
纖維徑 μm - - - 25 - - - - -
含量 質量% - - - 20 - - - - -
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μm - 15 4 21 10 10 10 11 9
單位面積重量 g/cm 2 -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N6:尼龍6、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表4]
單位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比較例8 比較例9
物性 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 - - 0.056 0.070 0.050 0.075 0.055 0.076 0.058 0.064
表面特性 - - 3.2 3.5 3.4 2.2 3.5 2.1 2.4 3.4
10%伸長時強力 N/25 mm - 5.7 0.5 8.1 2.4 2.3 2.6 4.3 1.8
監控評價 第一次 面膜 密接性 - - D C D B D A C D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 A A A D A D C A
清潔片 擦除性 - - D C D B D A C D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 A A A D A D C A
擦除時的操作性 - - A D A A A A A A
第二次 面膜 密接性 - - E D E B E A E E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 B A B E A E D B
清潔片 擦除性 - - E D E B E A E E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 B A B E A E D B
擦除時的操作性 - - A E A A A A A A
[表5]
單位 實施例18 實施例19 實施例20 實施例21 實施例22 實施例23 實施例24 實施例25 實施例26 實施例27 實施例28 實施例29 實施例30 實施例31
不織布結構 合成纖維 原材料 -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丙烯酸
單纖維直徑 μm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纖維徑偏差 % 8 8 8 8 8 9 10 11 8 8 8 8 8 8
扁平度 -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凹部的深度的比例 %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5.6
拉伸強度 -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含量 質量% 58 58 52 32 52 58 58 58 43 40 40 40 40 50
纖維素纖維 原材料 -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嫘縈
單纖維直徑 μm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4 15 10 10 12
纖維徑偏差 %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含量 質量% 42 42 48 68 48 42 42 42 33 36 30 36 36 50
其他纖維 原材料 - - - - - - - - - PET PET PET PET PET -
纖維徑 μm - - - - - - - - 22 22 22 22 25 -
纖維徑偏差 % - - - - - - - - 13 13 13 13 13 -
含量 質量% - - - - - - - - 24 24 30 24 24 -
第一層 合成纖維的含量 質量% 100 100 70 50 4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70
纖維素纖維的含量 質量% 0 0 30 50 60 0 0 0 0 0 0 0 0 30
第二層 合成纖維的含量 質量% 30 30 40 20 60 30 30 30 5 0 0 0 0 20
纖維素纖維的含量 質量% 70 70 60 80 40 70 70 70 55 60 50 60 60 80
其他纖維的含量 質量% 0 0 0 0 0 0 0 0 40 40 50 40 40 0
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μm 10 10 10 11 10 10 10 10 13 15 17 11 11 11
所有纖維的纖維徑偏差 % 16 16 16 14 14 16 16 16 27 19 17 31 36 14
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 μm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1 11 10
單位面積重量 總單位面積重量 g/cm 2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第一層的單位面積重量 g/cm 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0
第二層的單位面積重量 g/cm 2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
層結構 -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1
N6:尼龍6、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表6]
單位 實施例18 實施例19 實施例20 實施例21 實施例22 實施例23 實施例24 實施例25 實施例26 實施例27 實施例28 實施例29 實施例30 實施例31
物性 動摩擦係數平均值(MIU) - 0.060 0.074 0.072 0.062 0.060 0.071 0.070 0.070 0.068 0.063 0.061 0.061 0.060 0.076
表面特性 - 3.7 4.0 3.8 3.2 2.7 3.3 2.7 2.4 3.4 2.8 2.3 2.8 2.3 4.0
10%伸長時強力 N/25 mm 1.1 1.6 1.9 2.7 2.9 1.8 1.8 1.9 2.6 3.5 4.4 3.1 3.4 1.3
監控評價 第一次 面膜 密接性 - - - - - - - - - - - - - - -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 - - - - - - - - - - - - -
清潔片 擦除性 - - - - - - - - - - - - - - -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 - - - - - - - - - - - - -
擦除時的操作性 - - - - - - - - - - - - - - -
第二次 面膜 密接性 - B A A B C A A A B C D C C A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A A A B C B C D B C D C D A
清潔片 擦除性 - B A A B C A A A B C D C C A
肌膚觸感的柔和度 - A A A B C B C D B C D C D A
擦除時的操作性 - C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1:剖面 2:凹部 3:最深點 4:外接圓 5:與外接圓的接點 6:垂線 N:中心點 L:線段
圖1是本發明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一實施方式所含有的合成纖維的剖面形狀的概念圖。
1:剖面
2:凹部
3:最深點
4:外接圓
5:與外接圓的接點
6:垂線
N:中心點
L:線段

Claims (6)

  1. 一種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含有合成纖維與纖維素纖維,且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中, 於將所述合成纖維的橫剖面的最大長度設為A,將最大寬度設為B時,下述(1)式所示的扁平度為1.0~1.5, 扁平度=A/B      …(1) 且所述合成纖維具有深度相對於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而為1.0%以上、10.0%以下的凹部, 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20 μm以下, 所述合成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30質量%~70質量%, 所述纖維素纖維的含量相對於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整體而為70質量%~30質量%, 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20 μm以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其中,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為1 μm以上、15 μm以下, 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所有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以上、15 μm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其中,所述合成纖維的依據日本工業標準L1015 2010 8.7.1而測定的拉伸強度為2.5 cN/dtex~3.2 cN/dtex。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具有包括第一層及第二層的積層不織布結構, 所述第一層構成所述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的其中一面, 所述第一層相對於所述第一層的整體而含有50質量%以上的所述合成纖維,所述第一層中的所述合成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0%, 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平均單纖維直徑為5 μm~15 μm,且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的單纖維直徑的偏差為11%~35%, 構成所述第一層的纖維與構成所述第二層的纖維互相纏繞。
  5. 一種面膜,具有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
  6. 一種清潔片,具有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的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
TW110147771A 2020-12-23 2021-12-20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TW2022422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3308 2020-12-23
JP2020-213308 2020-1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2215A true TW202242215A (zh) 2022-11-01

Family

ID=82159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7771A TW202242215A (zh) 2020-12-23 2021-12-20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4947A1 (zh)
JP (1) JPWO2022138449A1 (zh)
KR (1) KR20230122579A (zh)
CN (1) CN116528723A (zh)
TW (1) TW202242215A (zh)
WO (1) WO20221384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0257A (ja) * 1996-05-22 1997-12-02 Unitika Ltd 積層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54939B2 (ja) * 2000-05-08 2008-03-05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メイクアップ又は皮脂汚れ除去用顔洗浄用シート
JP5401713B2 (ja) 2007-09-26 2014-01-29 クラレクラフ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不織布
KR101631251B1 (ko) 2013-05-08 2016-06-16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공기 청정 기능이 구비된 온풍기
KR101976155B1 (ko) * 2017-09-26 2019-05-07 주식회사 휴비스 마스크팩용 혼섬부직포
JP2019170756A (ja) 2018-03-29 2019-10-10 ダイワボウ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用不織布および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4947A1 (en) 2024-03-07
CN116528723A (zh) 2023-08-01
KR20230122579A (ko) 2023-08-22
WO2022138449A1 (ja) 2022-06-30
JPWO2022138449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9544B2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吸収シートを含む美容用及び/または皮膚科用のパーソナルケア及び/またはクレンジング吸収製品
JP4592516B2 (ja) 液体含浸用皮膚被覆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
JP7120211B2 (ja) 積層不織布
JP2019170756A (ja) 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用不織布および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
TW202242215A (zh)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TWI746630B (zh) 積層不織布
JP5835578B2 (ja) 不織繊維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ワイパー
JP4873836B2 (ja) 化粧用基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皮膚洗浄用シート
KR102490724B1 (ko) 재생 셀룰로오스계 섬유 부직포, 약액 함침 시트 및 페이스 마스크
TW201730398A (zh) 面膜
TWI742292B (zh) 護膚產品用的不織布、面膜以及清潔片
JP2020084386A (ja) 積層不織布
JP7392651B2 (ja) スキンケア製品用不織布、フェイスマスクおよびクレンジングシート
JP7374405B2 (ja) 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用不織布および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
JP7130467B2 (ja) 液体化粧料含有シート用不織布
JP2021050453A (ja) 不織布
JP2023010384A (ja) 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用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体含浸皮膚被覆シート、ならびにフェイスマスク
JP2023061379A (ja) スキンケア製品用不織布
JP2017177655A (ja) フィルム積層不織布ならびに、このフィルム積層不織布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およびクレンジング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