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0398A - 面膜 - Google Patents

面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0398A
TW201730398A TW106100783A TW106100783A TW201730398A TW 201730398 A TW201730398 A TW 201730398A TW 106100783 A TW106100783 A TW 106100783A TW 106100783 A TW106100783 A TW 106100783A TW 201730398 A TW201730398 A TW 2017303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fabric layer
nonwoven fabric
mass
fi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0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koto Nakahara
Taira Omori
Hiroshi Kajiyama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1730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03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45D44/22Face shaping devices, e.g. chin straps; Wrinkle removers, e.g. stretch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26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polymers
    • D04H1/4334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entanglement of layered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rd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密著性與提拉(lift-up)性優異之面膜。而且,本發明係一種面膜,其具有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之積層體,前述不織布層A係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含有40質量%以上的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nm以上800nm以下之奈米纖維,前述不織布層B係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含有90質量%以上的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μm以上100μm以下之聚酯纖維。

Description

面膜
本發明關於面膜。
片狀之面膜由於能在肌膚的表面上保持一定時間的藥液,而謀求藥液對於肌膚的充分滲透,作為美白、保濕、抗老化等之護膚化妝品,其需求係持續擴大。
近年來,為了提高對於肌膚的密著性與保液性,有提案在由在基材不織布上積層有由奈米纖維所成的不織布之積層體而構成的面膜(專利文獻1)。
再者,作為具有鬆弛的臉部輪廓(face line)之緊緻效果(提拉效果)的面膜,有提案由混合有纖維直徑為50~1000nm之合成纖維的不織布所成之面膜(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703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240432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中揭示的面膜由於在基材不織布中含有大量之具備高吸水性的尼龍纖維或棉纖維,故對於濕潤時所發生的拉伸應力,面膜係變形,有在近年來作為面膜開始重視的提拉性即將臉頰的鬆弛予以拉起及改善之抗老化效果差的問題。
再者,專利文獻2中揭示的面膜係為了賦予提拉效果,而混合纖維直徑為50~1000nm的合成纖維,由於含有大量之具備高吸水性的縲縈纖維作為防止面膜的變形用之奈米纖維以外的纖維,故對於濕潤時所發生的拉伸應力,面膜係變形,有將臉頰的鬆弛予以拉起及改善之提拉性不充分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面膜,其係重視面膜的特性,對於肌膚的密著性與提拉性優異。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具有以下之構成。即,
(1)一種面膜,其係具有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之積層體,前述不織布層A係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含有40質量%以上的奈米纖維,前述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nm以上800nm以下,前述不織布層B係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含有90質量%以上的聚酯纖維,前述聚酯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μm以上100μm以下。
(2)如(1)之面膜,其中前述奈米纖維係聚醯胺纖維。
(3)如(1)或(2)之面膜,其中前述奈米纖維之含量係 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為85質量%以上,前述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00nm以上500nm以下。
(4)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面膜,其中前述不織布層A及前述不織布層B係水針(spunlace)不織布。
依照本發明,可得到一種面膜,其係藉由具有奈米纖維的不織布層A而對於肌膚的密著性優異,藉由具有大量的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μm以上100μm以下之聚酯纖維的不織布層B與上述的不織布層A而提拉性優異。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一種面膜,其具有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前述不織布層A係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含有40質量%以上的奈米纖維,前述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nm以上800nm以下,前述不織布層B係相對於前述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含有90質量%以上的聚酯纖維,前述聚酯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μm以上100μm以下。
本發明之面膜具有不織布層A。此不織布層A係相對於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具有40質量%以上的按數 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800nm之奈米纖維。由於以將此不織布層A配置在接觸皮膚之側的方式使用本發明之面膜,不織布層A中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係進入到皮膚的細溝之內部,面膜與皮膚之密著性升高。又,由於具有如此的不織布層A,可減低面膜的通氣性,抑制空氣進入皮膚與面膜之界面,藉由其吸盤效果而面膜與皮膚之密著性升高。再者,不織布層A中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係進入到皮膚的細溝之內部,因此皮膚與不織布層A之表面的接觸面積增大,皮膚與面膜之摩擦係數升高,於提拉臉頰之際防止面膜滑動,結果面膜之提拉性升高。
再者,本發明中所言的奈米纖維,亦可由其名稱明知,指單纖維直徑為1nm以上且小於1000nm之纖維。
由於將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設為50nm以上,而抑制奈米纖維的強度降低,可抑制在面膜之使用時奈米纖維從不織布層A脫落或奈米纖維對於皮膚的殘留。另一方面,由於將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設為800nm以下,而得到上述的密著性及提拉性之實際效果。從上述之觀點來看,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之下限較佳為80nm以上,更佳為100nm以上。另一方面,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之上限,從上述之觀點來看,較佳為500nm以下,更佳為300nm以下,尤佳為200nm以下。
又,藉由相對於不織布層A的全部質量而言以40質量%以上之範圍內包含上述的奈米纖維,可得到 密著性及提拉性之實際效果。從上述之觀點來看,較佳為相對於不織布層A的全部質量而言,以70質量%以上之範圍內包含奈米纖維,更佳為包含85質量%以上,尤佳為具有僅以奈米纖維所構成的不織布層A。
作為本發明之奈米纖維,可採用以聚酯纖維或聚醯胺纖維、聚烯烴纖維等的熱塑性樹脂作為原料之纖維。於此等之中,亦如後述,於提高提拉性之點上,奈米纖維較佳為聚醯胺纖維。再者,於此等之熱塑性樹脂中,亦可共聚合其它的成分,也可含有安定劑等的添加物。
又,本發明之奈米纖維係可為單纖維散亂地分散者、單纖維部分地結合者、呈現複數的單纖維凝聚之集合體(例如,束狀者)等之形態者,即只要是所謂的纖維狀之形態即可,不拘束其長短或剖面形狀等。
本發明之面膜具有不織布層B,此不織布層B係相對於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具有90質量%以上的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100μm之聚酯纖維。藉由將具有大量的上述聚酯纖維之不織布層B配置在不織布層A接觸皮膚之面的相反側之面,即配置在不與皮膚接觸側之面,而面膜的強度升高,於提拉臉頰之際抑制面膜的變形,面膜的提拉性升高。
此處,由於將聚酯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設為3μm以上,而抑制聚酯纖維的強度降低,於提拉臉頰之際可防止面膜變形,得到提拉性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由於將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設為 100μm以下,而防止聚酯纖維變成剛直,得到使用時之良好的敷用感,即柔軟度。從上述之觀點來看,聚酯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之下限較佳為5μm以上,更佳為7μm以上,尤佳為10μm以上。另一方面,此之上限較佳為30μm以下,更佳為20μm以下。
又,重要的是不織布層B係相對於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具有90質量%以上的聚酯纖維。若於構成不織布層B的纖維中含有一定比例以上的尼龍或棉等之具有高吸水性的吸水性纖維,則在將藥液含浸至面膜後,前述的吸水性纖維膨潤,損害此吸收性纖維的強度,面膜的強度降低。而且,結果地於提拉臉頰之際,面膜會變形,面膜的提拉性降低。
因此,從上述之觀點來看,重要的是構成不織布層B的纖維包含一定比例以上的吸水性比上述尼龍或棉等的吸水性纖維低之聚酯纖維。具體而言,重要的是不織布層B中所含有的聚酯纖維之含量係相對於不織布層B的全部質量而言為90質量%以上。又,不織布層B中所含有的聚酯纖維之含量相於不織布層B的全部質量而言為96質量%以上者,係面膜的提拉性更良好而較佳。
作為上述的聚酯纖維,例如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纖維及聚乳酸纖維。其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係強度高,可較宜使用在本發明之面膜。
本發明之面膜係如上述具有一定的強度者,但發明者們發現藉由濕潤狀態的面膜之橫向的10%伸長 應力為1.6N/50mm以上,可得到於提拉臉頰之際能耐得住拉伸變形之面膜。若敷用者敷用濕潤狀態的面膜之橫向的10%伸長應力為1.6N/50mm以上之面膜,則由於此面膜之橫向係與自敷用者之臉頰起到耳朵方向成為略平行,可抑制因面膜之敷用時的上拉(提拉)所致的面膜往橫向之變形,結果可實現面膜的優異提拉性。再者,本發明的濕潤狀態之面膜的橫向伸長應力係可根據JIS L 1913,藉由定速伸長形拉伸試驗機,讀取使面膜伸長初期長度的10%時之應力而測定。此處,所謂之面膜的橫向,就是指於敷用此面膜時,與自配置於敷用者之前額的面膜之部位起到配置於敷用者之下巴的面膜之部位的方向呈垂直之方向。又,藉由在相對於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90質量%以上之範圍內適宜調整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B中所含有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100μm的聚酯纖維之含量,或在3~100μm之範圍內適宜調整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B中所含有的聚酯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等,可使濕潤狀態之面膜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成為所欲者。
又,本發明之面膜由於奈米纖維進入到皮膚的細溝之內部,而皮膚與纖維表面之接觸面積增大,皮膚與面膜之摩擦係數升高,於提拉臉頰之際防止面膜滑動,結果提拉性升高。作為評價上述的摩擦係數之手法,可依據JIS P8147:1994 3.2傾斜方法,藉由含浸蒸餾水時的靜摩擦係數而評價。從提拉性之觀點來看,面膜的不織布層A與皮膚之間的靜摩擦係數較佳為0.8以上, 更佳為0.9以上,尤佳為1.0以上。
另外,如上述由於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A具有奈米纖維,可減低面膜的通氣性。藉此,抑制空氣進入皮膚與面膜之界面,藉由吸盤效果而密著性升高。作為評價此時的密著力之手法,可將含浸有蒸餾水的面膜載置於人工皮膚之上,藉由吊起此之際的密著力而評價。關於以上述手法所測定的面膜與皮膚之間的密著力,從戴上時的密著感之觀點來看,較佳為0.5N以上,特佳為0.7N以上。
再者,本發明之面膜由於具有含有奈米纖維的不織布層A,可藉由奈米纖維的毛細管效果而將不織布層B中所含有的藥液吸引至不織布層A,抑制與空氣接觸之側的不織布層B之藥液揮發至空氣中。而且,由於抑制不織布層B之藥液揮發至空氣中,而可在戴上面膜之期間,即可在20分鐘左右之期間抑制藥液揮發至空氣中,可保持面膜與皮膚之密著性,結果可提高化妝水對於皮膚的滲透。關於此密著性之保持,可將含浸有化妝水的面膜戴置於人工皮膚之上,藉由在溫度20℃、濕度60%之環境下放置時的20分鐘後之化妝水的質量保持率而評價。關於上述化妝水之質量保持率,從上述之觀點來看,較佳為70%以上,特佳為80%以上。
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A,當此不織布層A具有奈米纖維以外的纖維時,此奈米纖維以外的纖維為聚醯胺纖維者,因為可提高面膜與皮膚之密著性而較佳。由於聚醯胺纖維是吸水性的纖維,藉由在接觸 皮膚之不織布層A中摻合聚醯胺纖維,可吸收皮膚與面膜之間所存在的多餘藥液。藉此可抑制因藥液所致的滑動,面膜與皮膚之間的摩擦係數升高,結果提拉性升高。又,聚醯胺纖維由於具有比來自棉或縲縈等的天然之吸水纖維較良好的強度特性,故在提拉時的面膜變形抑制之點上亦較佳。
此處,作為不織布層A之構成,例如可為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800nm之奈米纖維與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100μm之聚醯胺纖維的混合者,也可為由聚醯胺樹脂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800nm之奈米纖維與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100μm之聚酯纖維或聚醯胺纖維之混綿者。其中,特佳為僅以聚醯胺纖維所構成的不織布層A,即較佳為僅由聚醯胺樹脂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800nm之奈米纖維所構成的不織布層A,或混合有由聚醯胺樹脂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800nm之奈米纖維與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100μm之聚醯胺纖維的不織布層A。
作為構成本發明之聚醯胺纖維或聚醯胺奈米纖維的聚醯胺,例如可使用尼龍6、尼龍11、尼龍12、尼龍66、各種的芳香族聚醯胺(aramid)樹脂,於此等之中,較宜使用吸水性良好的尼龍6。
面膜具有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之積層體,再者由於此不織布層A含有大量的奈米纖維,此不織布層B含有大量的聚酯纖維,而促進此面膜中所含有的藥液 從疏水性的不織布層B轉移至因毛細管效果而藥液的吸水力優異之不織布A。因此,以將不織布層A配置在使用者的肌膚側之方式使用此面膜時,抑制藥液從此面膜的不織布B之面揮發,結果此面膜的化妝水(藥液)之質量保持率變優異。又,當不織布層A中的奈米纖維之含有率係相對於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為85質量%以上,此奈米纖維係單纖維直徑為500nm以下的聚醯胺纖維(吸水性纖維),不織布層B中的聚酯纖維之含量係相對於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為90質量%以上時,此效果係極顯著。
本發明之面膜的單位面積質量較佳為25~150g/m2,此之下限更佳為25g/m2以上,尤佳為30g/m2以上。另一方面,此之上限更佳為100g/m2以下,尤佳為70g/m2以下。由於將單位面積質量設為25g/m2以上,而抑制在提拉臉頰之際的拉伸變形,提拉性升高。另一方面,由於將單位面積質量設為150g/m2以下,而在吸收藥液之際面膜重量增加,可抑制密著性降低。
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較佳為3~40g/m2,此之下限更佳為5g/m2以上,尤佳為8g/m2以上。另一方面,此之上限更佳為25g/m2以下,尤佳為15g/m2以下。由於將單位面積質量設為3g/m2以上,而容易得到密著性與提拉性之實際效果。另一方面,由於將單位面積質量設為40g/m2以下,可削減在後述之製程中所發生的易溶性聚合物之製造損失。
不織布層B的單位面積質量較佳為15~140g/m2,此之下限更佳為20g/m2以上,尤佳為25g/m2以 上,特佳為35g/m2以上。另一方面,此之上限更佳為90g/m2以下,尤佳為60g/m2以下。由於將單位面積質量設為15g/m2以上,而抑制在提拉臉頰之際的拉伸變形,提拉性升高。另一方面,由於將單位面積質量設為140g/m2以下,而在吸收藥液之際面膜重量增加,可抑制密著性降低。
再者,本發明之面膜係可為在B層之單面上具有A層之2層構造,也可為在B層之兩面上具有A層之3層構造。
此處,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A及不織布層B較佳為水針不織布。水針不織布係藉由高壓水流使構成纖維纏結而得,相較於藉由針軋使構成纖維纏結的方法,此方法係纏結時的構成纖維之斷絲少,得到強度高的不織布層,可提高面膜的提拉性。
作為用於得到本發明之奈米纖維的方法,可採用已知的方法(例如,日本特開2007-70347號公報中揭示之方法)。
又,作為用於得到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A及不織布層B之方法,亦可採用已知的方法,如上述本發明之面膜所具有的不織布層A及不織布層B較佳為水針不織布,於該情況中,上述的不織布層A及不織布層B係可使用藉由高壓水流而使構成纖維纏結之方法。
再者,亦可於不織布層A及不織布層B各自單獨地藉由高壓水流而纏結後,將上述的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予以積層,藉由高壓水流而一體化成為積層不織布 ,也可將經過梳理步驟後的(纏結前的)不織布層A之網(web)與不織布層B之網予以積層,藉由高壓水流而纏結、一體化成為積層不織布。
然後,將上述之積層不織布沖壓加工成面膜之形狀,使此積層不織布含浸化妝水或美容液,作為面膜使用。
[實施例]
後述本實施例所用的測定方法。
(1)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
以環氧樹脂包埋積層不織布的試料而得到包埋體。接著,自此包埋體切出薄切片,以透射型電子顯微鏡(TEM)(日立製作所公司製H-7100FA型)觀察此薄切片中所含有的不織布層A部分,拍攝倍率10,000倍的剖面照片。接著,對於此剖面照片,使用影像處理軟體(WINROOF),於同一照片內隨意抽出10處的互相鄰接之各30條的奈米纖維之群,測定合計300條的單纖維直徑,求得其單純平均值,當作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
(2)不織布層B的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
依據JIS L 1015:1999,測定纖度,自「纖維手冊(日本化學纖維協會編)」等中刊載的原料之比重,求得到該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當纖維為異形剖面纖維時,將該異形剖面纖維之剖面積換算成相同面積的圓形之直徑而求得。
(3)單位面積質量
依據JIS L 1913:1998 6.2進行測定。
使用鋼製量尺與剃刀刀片,自試料採集3片的300mm×300mm之試驗片。測定標準狀態下的試驗片之質量,藉由下式求得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算出平均值。
ms=m/S
其中,ms:每單位面積的質量(g/m2)
M:試驗片的平均重量(g)
S:試驗片的面積(m2)。
(4)靜摩擦係數
依照JIS P8147:1994 3.2傾斜方法進行測定。自面膜切出寬度30mm、長度130mm的試驗片,準備10片的此試驗片。接著,此等10片的試驗片中5片的試驗片係供予面膜的縱向之靜摩擦係數的評價,剩餘之5片的試驗片係供予面膜的橫向之靜摩擦係數的評價。
關於面膜的縱向之靜摩擦係數的評價,將試驗片浸漬於20℃的蒸餾水中10分鐘以上,取出後迅速地安裝在滑動傾斜角測定裝置之砝碼上。另一方面,將矽模擬皮膚(Beaulax製)安裝在傾斜角測定裝置上,以試驗片的測定面接觸矽模擬皮膚之方式,且以試驗片的縱向與滑動傾斜角測定裝置之滑動方向成一致之方式,將安裝有試驗片的砝碼載置於模擬皮膚上,於傾斜角度小於3°/秒的條件下,讀取砝碼落下後的傾斜角,將前述傾斜角之正切(tanθ)當作靜摩擦係數。
又,關於面膜的橫向之靜摩擦係數的評價,將試驗片浸漬於20℃的蒸餾水中10分鐘以上,取出後迅 速地安裝在滑動傾斜角測定裝置之砝碼上。另一方面,將矽模擬皮膚(Beaulax製)安裝在傾斜角測定裝置上,以試驗片的測定面接觸矽模擬皮膚之方式,且以試驗片的橫向與滑動傾斜角測定裝置之滑動方向成一致之方式,將安裝有試驗片的砝碼載置於模擬皮膚上,於傾斜角度小於3°/秒的條件,讀取砝碼落下後的傾斜角,將前述傾斜角之正切(tanθ)當作靜摩擦係數。將所得之10片的試驗片之靜摩擦係數的平均當作面膜之靜摩擦係數。此處,所謂之面膜的縱向,就是指於敷用此面膜時,自配置於敷用者之前額的面膜之部位起到配置於敷用者之下巴的面膜之部位的方向,所謂之面膜的橫向,就是如上述指垂直於面膜的縱向之方向。又,所謂之試驗片的縱向,就是指在自面膜切出試驗片之前的狀態下與面膜的縱向平行之試驗片的方向。所謂之試驗片的橫向,就是指在自面膜切出試驗片之前的狀態下與面膜的橫向平行之試驗片的方向。
(5)密著力
自面膜用積層體中採集10片的寬度60mm、長度60mm之試驗片。使縫紉線貫穿此試驗片的對角線之交點,以成為周長300mm的環狀之方式連結縫紉線之端部。將此試驗片浸漬於20℃的蒸餾水中10分鐘以上,取出後迅速地載置於矽模擬皮膚(Beaulax製)之上,而使試驗片的不織布層A之面與矽模擬皮膚接觸,以上述的縫紉線對於模擬皮膚呈垂直的方式,用定速伸長形拉伸試驗機之夾具抓住縫紉線。此時的模擬皮膚與夾具之間隔係調整 成100mm。接著,以100mm/min之拉伸速度,施加荷重直到試驗片的全部面積自模擬皮膚剝離為止,自應力應變曲線讀取此時的最大應力。測定係進行10片,算出平均值。
(6)化妝水之質量保持率
從在溫度20℃×濕度60%RH之環境下經調濕24hr的試料,自面膜用積層體中採取5片的寬度25mm、長度25mm之試驗片。接著,測定此試驗片的質量(g)。又,測定矽模擬皮膚(Beaulax製,尺寸:50mm)的質量(g)。將試驗片載置此矽模擬皮膚上,含浸化妝水(無印良品「化妝水‧敏感皮膚用濕潤型」)而使得相對於試驗片的質量而言成為7倍之質量,測定此狀態下試驗片與矽模擬皮膚與化妝水之初期的合計質量(g),投入溫度20℃×濕度60%RH之恆溫恆濕槽中。20分鐘後取出上述的樣品,測定試驗片與矽模擬皮膚與化妝水之20分鐘後的合計質量(g),藉由下式算出藥液保持率(%)。測定係進行15片,算出平均值。
初期的化妝水質量(g)=初期的合計重量(g)-矽模擬皮膚的質量(g)-試驗片的質量(g)
20分鐘後的化妝水質量=20分鐘後的合計重量(g)-矽模擬皮膚的質量(g)-試驗片的質量(g)
化妝水之質量保持率(%)=20分鐘後的化妝水質量(g)/初期的化妝水質量(g)×100
(7)濕潤狀態之面膜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
依據JIS L 1913:1998 6.3.2進行測定。自面膜用積 層體切出寬度50mm、長度250mm之試驗片,準備5片的此試驗片。然後,將此等試驗片浸漬於20℃的蒸餾水中10分鐘以上,取出後迅速地安裝在定速伸長形拉伸試驗機上,使試驗片的橫向與定速伸長形拉伸試驗器的拉伸方向成一致,進行測定。夾持間隔為100mm,以100mm/min的拉伸速度,施加荷重直到試驗片斷裂為止,自應力應變曲線讀取試驗片伸長10mm時的應力。將所得之試驗片5片的各自應力之平均值當作濕潤狀態之面膜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此處,所謂之面膜的橫向,就是如上述,指於敷用此面膜時,與自配置於敷用者之前額的面膜之部位起到配置於敷用者之下巴的面膜之部位的方向呈垂直之方向。又,所謂之試驗片的橫向,就是指在自面膜切出試驗片之前的狀態下與面膜的橫向平行之試驗片的方向。
(8)監測評價
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含浸化妝水(無印良品「化妝水‧敏感皮膚用濕潤型」)而使得相對於面膜的質量而言成為7倍之質量,關於密著感、提拉性,藉由女性評審員10名的各人絕對評價,以滿分10點進行評價,根據10名的平均點(小數點以下係四捨五入),以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A:9~10點
B:7~8點
C:5~6點
D:3~4點
E:0~2點。
(實施例1)
(聚合物摻合物纖維)
分別計量熔融黏度212Pa‧s(262℃,剪切速度121.6sec-1)、熔點220℃的尼龍6(N6)(40質量%)與重量平均分子量12萬、熔融黏度30Pa‧s(240℃、剪切速度2432sec-1)、熔點170℃且光學純度99.5%以上的聚L乳酸(60質量%),分別供給至下述詳載的雙軸擠出混煉機,在220℃混煉而得到聚合物摻合物碎片。
螺桿形狀:同方向完全嚙合型2條螺紋
螺桿:直徑37mm,有效長度1670mm,L/D=45.1混煉部長度係螺桿有效長度的28%混煉部係在螺桿有效長度的1/3起,位於吐出側在途中3處具有回流部
排氣口:2處。
將所得之聚合物摻合物碎片供給至短纖用紡絲機的單軸擠出型熔融裝置,以熔融溫度235℃、紡絲溫度235℃(噴嘴面溫度220℃)、紡絲速度1200m/min進行熔融紡絲,而得到聚合物摻合物纖維。將此併絲後,進行蒸汽延伸,得到由單絲纖度3.0dtex的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絲束(tow)。所得之聚合物摻合物纖維顯示強度3.5cN/dtex、伸度45%、U%=1.0%之優異特性。
(捲縮‧切割步驟)
對於由上述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絲束,施予捲縮(12山峰/25mm)後,切割成51mm的短纖維。
(不織布層A)
以梳理機將上述短纖維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於壓力:3MPa、速度1.0m/min之條件下,藉由高壓水流使此網纏結,而得到8g/m2的不織布。對於前述不織布,於1%氫氧化鈉水溶液中,以溫度95℃、浴比1:40、處理時間40分鐘進行處理,而將聚乳酸予以脫海,得到由N6奈米纖維所成之單位面積質量3g/m2的不織布層A。不織布層A中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50nm。
(不織布層B)
將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於壓力:3MPa、速度1.0m/min之條件,藉由高壓水流使此網纏結,而得到40g/m2的不織布層B。
(積層不織布)
將上述所得之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予以積層,更於壓力:10MPa、速度1.0m/min之條件下,藉由高壓水流使其纏結,而得到單位面積質量43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1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比較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2)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5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45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1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比較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3)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1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良好。
(實施例4)
除了將實施例3之不織布層B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5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25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1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比較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係良好,提拉感係比較良好。
(實施例5)
除了將實施例3之不織布層B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2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3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2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6)
除了將實施例之不織布層B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3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4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2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7)
將實施例1之聚合物摻合物纖維的尼龍6之質量比變更為70質量%,將聚L乳酸之質量比變更為30質量%,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作成不織布層A。不織布層A中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700nm。其它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2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 靜摩擦係數比較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8)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變更為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6μm的PET之分割短纖維,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2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比較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係良好,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9)
將實施例1之聚合物摻合物纖維的尼龍6之質量比變更為50質量%,將聚L乳酸之質量比變更為50質量%,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作成不織布層A。不織布層A中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00nm。其它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3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10)
將實施例1之聚合物摻合物纖維的尼龍6之質量比變更為60質量%,將聚L乳酸之質量比變更為40質量%,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作成不織布層A。不織布層A中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0nm。其它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3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比較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11)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與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90:10(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之質量比混合,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另一方面,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3中彙總本比較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12)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的由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短纖維與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脫海後的質量比(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的由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短纖維: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成為50:50之方式混合,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4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比較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13)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的由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短纖維與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脫海後的質量比(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的由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短纖維: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成為70:30之方式混合,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4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 靜摩擦係數比較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比較良好。
(實施例14)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的由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短纖維與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脫海後的質量比(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的由聚合物摻合物纖維所成之短纖維: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成為90:10之方式混合,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4中彙總本實施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高,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亦高。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亦良好。
(比較例1)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與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50:50(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之質量比混合,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另一方面,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 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5中彙總本比較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雖然靜摩擦係數高,但是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低。進行監測評價,結果雖然密著感良好,但是提拉感差。
(比較例2)
將實施例1之聚合物摻合物纖維的尼龍6之質量比變更為80質量%,將聚L乳酸之質量比變更為20質量%,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作成不織布層A。不織布層A所含有的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000nm。其它係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5中彙總本比較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雖然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高,但是靜摩擦係數低。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與提拉感差。
(比較例3)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纖維變更為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2μm之分割纖維,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5中彙總本比較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雖 然靜摩擦係數高,但是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低。進行監測評價,結果雖然密著感良好,但是提拉感差。
(比較例4)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A所用之纖維與不織布層B所用之纖維變更為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2μm之縲縈纖維,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25g/m2,將不織布層B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25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5中彙總本比較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係靜摩擦係數及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低。進行監測評價,結果密著感及提拉感差。
(比較例5)
除了將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與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以80:20(實施例1之不織布層B所用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短纖維:由尼龍6所成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4μm且切斷長度51mm之短纖維)之質量比混合,以梳理機開纖後,用交叉鋪網成網機形成網,另一方面,將不織布層A的單位面積質量變更為10g/m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單位面積質量50g/m2的積層不織布。
接著,將此積層不織布沖壓成面罩形而作成面膜。又,表5中彙總本比較例之面膜的特徵。此面膜雖 然靜摩擦係數高,但是濕潤狀體的橫向之10%伸長應力低。進行監測評價,結果雖然密著感良好,但是提拉感差。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面膜係密著性與提拉性優異,適用作為抗老化用的化妝品。

Claims (4)

  1. 一種面膜,其具有不織布層A與不織布層B之積層體,該不織布層A係相對於該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含有40質量%以上的奈米纖維,該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50nm以上800nm以下,該不織布層B係相對於該不織布層B全體而言含有90質量%以上的聚酯纖維,該聚酯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3μm以上100μm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面膜,其中該奈米纖維係聚醯胺纖維。
  3. 如請求項1或2之面膜,其中該奈米纖維之含量係相對於該不織布層A全體而言為85質量%以上,該奈米纖維之按數量平均所得單纖維直徑為100nm以上500nm以下。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面膜,其中該不織布層A及該不織布層B係水針(spunlace)不織布。
TW106100783A 2016-01-15 2017-01-11 面膜 TW2017303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6125 2016-0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0398A true TW201730398A (zh) 2017-09-01

Family

ID=5931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0783A TW201730398A (zh) 2016-01-15 2017-01-11 面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7122625A1 (zh)
CN (1) CN108471863A (zh)
TW (1) TW201730398A (zh)
WO (1) WO20171226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0211B2 (ja) * 2017-02-28 2022-08-17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不織布
BE1028772B1 (nl) * 2020-10-30 2022-05-30 Conteyor Int Nv Gezichtsmas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8986A (ja) * 2005-08-11 2007-03-22 Toray Ind Inc メイク落としシート用基材及びメイク落としシート
JP2009097120A (ja) * 2007-10-18 2009-05-07 Toray Ind Inc シート型コスメ製品用積層不織布
JP5643145B2 (ja) * 2011-03-31 2014-12-17 クラレクラフ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28552A (ja) * 2011-07-27 2013-02-07 Kikoh Corporation 化粧用シート
JP5871594B2 (ja) * 2011-12-07 2016-03-01 シンワ株式会社 化粧用シート
CN102670415A (zh) * 2012-04-20 2012-09-19 费兰克·K·高 一种纳米纤维面膜纸
KR101454421B1 (ko) * 2012-10-25 2014-11-03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자가 용융형 나노섬유로 구성된 미용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4128523A (ja) * 2012-12-30 2014-07-10 Shinshu Univ フェイスマスク及びフェイス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6121223B2 (ja) * 2013-04-10 2017-04-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薬液含浸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863A (zh) 2018-08-31
JPWO2017122625A1 (ja) 2018-11-01
WO2017122625A1 (ja)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5048B2 (en) Laminated nonwoven fabric
TW201730398A (zh) 面膜
TWI746630B (zh) 積層不織布
TW202012722A (zh) 面罩用混合纖維不織布以及面罩用混合纖維不織布的製造方法
TWI742292B (zh) 護膚產品用的不織布、面膜以及清潔片
JP7392651B2 (ja) スキンケア製品用不織布、フェイスマスクおよびクレンジングシート
JP2020084386A (ja) 積層不織布
JP6979580B2 (ja) エアレイド不織布用レーヨン繊維とその製造方法、エアレイド不織布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水解紙
JP2021050453A (ja) 不織布
JPH05321186A (ja) 抄紙用フエ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77655A (ja) フィルム積層不織布ならびに、このフィルム積層不織布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およびクレンジングシート
JP2019090141A (ja) 不織布および、この不織布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
TW202242215A (zh) 皮膚護理產品用不織布、面膜及清潔片
JP2019199447A (ja) ゲルシート用支持体及び化粧用ゲル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