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1863A - 面罩 - Google Patents

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1863A
CN108471863A CN201780006346.4A CN201780006346A CN108471863A CN 108471863 A CN108471863 A CN 108471863A CN 201780006346 A CN201780006346 A CN 201780006346A CN 108471863 A CN108471863 A CN 108471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nonwoven layer
mass
fiber
nano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63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原诚
大森平
梶山宏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7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8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45D44/22Face shaping devices, e.g. chin straps; Wrinkle removers, e.g. stretch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26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polymers
    • D04H1/4334Polyam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 D04H1/4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 D04H1/49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the fleeces or layers being consolid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by rolling by needling or like operations to cause entanglement of fibres entanglement of layered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rd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密合性和提拉性优异的面罩。并且,本发明是面罩,其具有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的层叠体,前述无纺布层A含有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A总体为40质量%以上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纳米纤维,前述无纺布层B含有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聚酯纤维。

Description

面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罩。
背景技术
片状的面罩能够在肌肤的表面以一定的时间保持药液,因此实现了药液在肌肤中的充分浸透,作为美白、保湿、抗衰老等护肤化妆品,其需求持续扩大。
近年来,为了提高对肌肤的密合性和保液性,提出了面罩,其由层叠体形成,所述层叠体将纳米纤维所形成的无纺布层叠于基材无纺布上而得到(专利文献1)。
进一步,作为具有松弛的面部线条的紧致效果(提拉效果)的面罩,提出了面罩,其由将纤维直径为50~1000nm的合成纤维进行混棉而得到的无纺布形成(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0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0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面罩由于在基材无纺布中大量包含具备高吸水性的尼龙纤维、棉纤维,因此面罩相对于湿润时产生的拉伸应力而变形,存在的课题是近年来作为面罩而视为重要的提拉性、即提拉从而改善脸颊松弛的抗衰老效果差。
进一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面罩为了赋予提拉效果而将纤维直径为50~1000nm的合成纤维进行混棉,但作为用于防止面罩的变形的纳米纤维之外的纤维,大量包含具备高吸水性的人造丝纤维,因此面罩相对于湿润时产生的拉伸应力而变形,存在提拉从而改善脸颊松弛的提拉性不充分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作为面罩的特性而视为重要的对肌肤的密合性和提拉性优异的面罩。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构成。即,
(1)面罩,其为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的层叠体,前述无纺布层A含有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A总体为40质量%以上的纳米纤维,前述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nm以上且800nm以下,前述无纺布层B含有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聚酯纤维,前述聚酯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2)根据(1)所述的面罩,其中,前述纳米纤维为聚酰胺纤维;
(3)根据(1)或(2)所述的面罩,其中,前述纳米纤维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A总体为85质量%以上,前述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00nm以上且500nm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其中,前述无纺布层A和前述无纺布层B为水刺无纺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得到了通过具有纳米纤维的无纺布层A从而对肌肤的密合性优异、且通过大量具有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聚酯纤维的无纺布层B和上述无纺布层A从而提拉性优异的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面罩,其具有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的层叠体,前述无纺布层A含有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A总体为40质量%以上的纳米纤维,前述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nm以上且800nm以下,前述无纺布层B含有相对于前述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聚酯纤维,前述聚酯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本发明的面罩具有无纺布层A。该无纺布层A含有相对于无纺布层A总体为40质量%以上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800nm的纳米纤维。通过以将该无纺布层A配置于与皮肤接触一侧的方式使用本发明的面罩,无纺布层A中含有的纳米纤维进入至皮肤的微细的沟的内部,提高了面罩与皮肤的密合性。此外,通过具有这样的无纺布层A,能够减少面罩的透气性,抑制空气进入皮肤与面罩的界面处,通过该吸盘效果,提高了面罩与皮肤的密合性。进一步,无纺布层A中含有的纳米纤维进入至皮肤的微细的沟的内部,由此皮肤与无纺布层A的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皮肤与面罩的摩擦系数提高,防止了提拉脸颊时面罩滑动,其结果是提高了面罩的提拉性。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所称的纳米纤维如由其名称可明确那样,是指单纤维直径为1nm以上且低于1000nm的纤维。
通过使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nm以上,抑制了纳米纤维的强度降低,能够抑制面罩的使用时纳米纤维从无纺布层A中脱落、纳米纤维在皮肤上残留。另一方面,通过使数均单纤维直径为800nm以下,可以得到上述密合性和提拉性的实际效果。从上述观点出发,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的下限优选为80nm以上、更优选为100nm以上。另一方面,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的上限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3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nm以下。
此外,通过相对于无纺布层A的总质量在40质量%以上的范围内包含上述纳米纤维,可以得到密合性和提拉性的实际效果。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相对于无纺布层A的总质量在70质量%以上的范围内包含纳米纤维,更优选包含85质量%以上的纳米纤维,进一步优选具有仅由纳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层A。
作为本发明的纳米纤维,可以采用以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等热塑性树脂作为原材料的纤维。这些之中,如后所述,在提高提拉性的方面,纳米纤维优选为聚酰胺纤维。应予说明,这些热塑性树脂中,可以共聚有其他成分,可以含有稳定剂等添加物。
此外,本发明的纳米纤维可以呈现单纤维随意分散的形态、单纤维部分结合的形态、多个单纤维凝集而得到的集合体(例如束状)等形态,即,只要为所谓纤维状的形态即可,其长短、截面形状等方面没有限制。
本发明的面罩具有无纺布层B,该无纺布层B具有相对于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100μm的聚酯纤维。通过将大量具有上述聚酯纤维的无纺布层B配置于与无纺布层A的接触皮肤面的相反侧的面、即不与皮肤接触一侧的面,面罩的强度提高,抑制了提拉脸颊时面罩的变形,提高了面罩的提拉性。
在此,通过使聚酯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μm以上,抑制了聚酯纤维的强度的降低,防止了提拉脸颊时面罩变形,可以得到提拉性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使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00μm以下,防止了聚酯纤维变得刚直,可以得到使用时的良好的佩戴感、即柔软性。从上述观点出发,聚酯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的下限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7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另一方面,该上限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
此外,重要的是无纺布层B具有相对于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聚酯纤维。如果在构成无纺布层B的纤维中包含一定比例以上的尼龙、棉等具有高吸水性的吸水性纤维,则在面罩中浸渗药液后,前述吸水性纤维膨润,损害了该吸收性纤维的强度,面罩的强度降低。并且,其结果是提拉脸颊时面罩变形,面罩的提拉性降低。
因此,从上述观点出发,重要的是构成无纺布层B的纤维以一定比例以上包含与上述尼龙、棉等吸水性纤维相比吸水性更低的聚酯纤维。具体而言,重要的是无纺布层B中包含的聚酯纤维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层B的总质量为90质量%以上。此外,无纺布层B中包含的聚酯纤维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层B的总质量为96质量%以上使得面罩的提拉性更良好,故而优选。
作为上述聚酯纤维,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强度高,可以优选用于本发明的面罩。
本发明的面罩如上所述,具有一定的强度,但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湿润状态的面罩的横向10%拉伸应力为1.6N/50mm以上,可以得到能够耐受提拉脸颊时的拉伸变形的面罩。如果佩戴者佩戴湿润状态的面罩的横向10%拉伸应力为1.6N/50mm以上的面罩,则该面罩的横向与佩戴者的脸颊至耳的方向大致平行,因此佩戴面罩时因拉起(提拉)而导致的面罩沿着横向的变形受到抑制,其结果是实现了基于面罩的优异提拉性。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湿润状态的面罩的横向拉伸应力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测定:基于JIS L 1913,通过定速拉伸型拉伸试验机,读取使面罩拉伸初始的长度的10%时的应力。在此,面罩的横向是指佩戴该面罩时与配置于佩戴者的额头的面罩的部位至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面罩的部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此外,通过将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B中包含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100μm的聚酯纤维的含量在相对于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将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B中包含的聚酯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在3~100μm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等,能够使湿润状态的面罩的横向10%拉伸应力达到期望值。
此外,本发明的面罩,通过使纳米纤维进入至皮肤的微细的沟的内部,皮肤与纤维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皮肤与面罩的摩擦系数提高,防止了提拉脸颊时面罩滑动,其结果是提高了提拉性。作为评价上述摩擦系数的手段,可以按照JIS P8147:1994 3.2倾斜方法,通过浸渗蒸馏水时的静摩擦系数来评价。从提拉性的观点出发,面罩的无纺布层A与皮肤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优选为0.8以上、更优选为0.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
此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A通过具有纳米纤维,能够减少面罩的透气性。由此,抑制空气进入皮肤与面罩的界面处,通过吸盘效果提高了密合性。作为评价此时的密合力的手段,可在人工皮肤上载置浸渗有蒸馏水的面罩,并通过将其提起时的密合力而评价。针对通过上述手段测定的面罩与皮肤之间的密合力,从佩戴时的密合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5N以上、特别优选为0.7N以上。
进一步,本发明的面罩通过具有具备纳米纤维的无纺布层A,通过基于纳米纤维的毛细管效果,无纺布层B中包含的药液被无纺布层A吸收过来,能够抑制与空气接触一侧的无纺布层B的药液挥发至空气中。并且,通过抑制无纺布层B的药液挥发至空气中,在佩戴面罩期间、即20分钟左右的期间,能够抑制药液挥发至空气中,因此能够保持面罩与皮肤的密合性,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化妆水对肌肤的浸透。针对该密合性的保持,可以在人工皮肤上载置浸渗有化妆水的面罩,并通过在温度为20℃、湿度为60%的氛围下放置时20分钟后的化妆水的质量保持率来评价。针对上述化妆水的质量保持率,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为70%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
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A在该无纺布层A具有纳米纤维之外的纤维时,由于提高了面罩与皮肤的密合性,故而优选该纳米纤维之外的纤维为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为吸水性的纤维,因此通过在与皮肤接触的无纺布层A中配合聚酰胺纤维,能够吸收存在于皮肤与面罩之间的多余药液。由此,能够抑制因药液导致的滑动,提高了面罩与皮肤之间的摩擦系数,其结果是提拉性提高。此外,聚酰胺纤维与棉、人造丝等天然来源的吸水纤维相比,具有较良好的强度特性,因此在抑制提拉时的面具变形方面也是优选的。
在此,作为无纺布层A的构成,可以是例如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800nm的纳米纤维与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100μm的聚酰胺纤维的混棉,也可以是聚酰胺树脂所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800nm的纳米纤维与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100μm的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的混棉。其中,特别优选为仅由聚酰胺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层A、即仅由聚酰胺树脂所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800nm的纳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层A,或者将聚酰胺树脂所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800nm的纳米纤维与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100μm的聚酰胺纤维混棉而得到的无纺布层A。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或聚酰胺纳米纤维的聚酰胺,可以使用例如尼龙6、尼龙11、尼龙12、尼龙66、各种芳族聚酰胺树脂,这些之中,优选使用吸水性良好的尼龙6。
面罩具有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的层叠体,进一步该无纺布层A含有大量的纳米纤维,该无纺布层B含有大量的聚酯纤维,由此促进了该面罩中包含的药液由疏水性的无纺布层B向因毛细管效果而导致药液的吸水力优异的无纺布A中转移。因此,以无纺布层A配置于使用者的肌肤侧的方式使用该面罩时,药液从该面罩的无纺布B的表面挥发受到抑制,其结果是,该面罩的化妆水(药液)的质量保持率变得优异。此外,该效果在无纺布层A中的纳米纤维的含有率相对于无纺布层A总体为85质量%以上、该纳米纤维是单纤维直径为500nm以下的聚酰胺纤维(吸水性纤维)、无纺布层B中的聚酯纤维的含量相对于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情况中是极为显著的。
本发明的面罩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25~150g/m2,其下限更优选为25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g/m2以上。另一方面,其上限更优选为1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下。通过使单位面积质量为25g/m2以上,提拉脸颊时的拉伸变形受到抑制,提拉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使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以下,吸收药液时面具重量增加,能够抑制密合性降低。
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3~40g/m2,其下限更优选为5g/m2以上、更优选为8g/m2以上。另一方面,其上限更优选为25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g/m2以下。通过使单位面积质量为3g/m2以上,容易得到密合性和提拉性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使单位面积质量为40g/m2以下,能够削减在后述的制造步骤中产生的易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损失。
无纺布层B的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5~140g/m2,其下限更优选为2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g/m2以上、特别优选为35g/m2以上。另一方面,其上限更优选为9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g/m2以下。通过使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以上,提拉脸颊时的拉伸变形受到抑制,提拉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使单位面积质量为140g/m2以下,吸收药液时面具重量增加,能够抑制密合性降低。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面罩可以是在B层的单面上具有A层的2层结构,也可以是在B层的两面具有A层的3层结构。
在此,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优选为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是利用通过高压水流使构成纤维交缠的方法而得到的,该方法与通过针刺使构成纤维交缠的方法相比,交缠时的构成纤维的断线少,可以得到强度高的无纺布层,可以提高面罩的提拉性。
作为用于得到本发明的纳米纤维的方法,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7-70347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
此外,作为用于得到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但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面罩所具有的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优选为水刺无纺布,此时,上述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使用通过高压水流使构成纤维交缠的方法而得到。
应予说明,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可以分别单独通过高压水流交缠后、将上述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层叠并通过高压水流一体化从而制成层叠无纺布,也可以将经过梳理步骤后的(交缠前的)无纺布层A的网和无纺布层B的网层叠、并通过高压水流交缠、一体化从而制成层叠无纺布。
并且,对上述层叠无纺布进行冲裁为面罩的形状的加工,在该层叠无纺布中浸渗化妆水或者美容液,用作面罩。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测定方法如后所述。
(1)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
将层叠无纺布的试样用环氧树脂包埋而得到包埋体。接着,从该包埋体切出薄切片,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日立制作所公司制H-7100FA型)观察该薄切片中包含的无纺布层A部分,拍摄倍率为10,000倍的截面照片。接着,针对该截面照片,使用图像处理软件(WINROOF),在同一照片内随机抽取10处彼此相邻的各30根纳米纤维的组,测定总计300根的单纤维直径,求出其简单平均值,记作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
(2)无纺布层B的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
基于JIS L 1015:1999测定纤度,由“纤维手册(日本化学纤维协会编)”等中记载的原材料的比重,求出该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纤维为异形截面纤维时,将该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积换算为相同面积的圆形的直径而求出。
(3)单位面积质量
基于JIS L 1913:1998 6.2而测定。
由试样中,使用钢制尺子和剃刀采集3张300mm×300mm的试验片。测定标准状态下的试验片的质量,通过下式求出单位面积的质量,算出平均值。
ms=m/S
在此,ms:单位面积的质量(g/m2)
m:试验片的平均重量(g)
S:试验片的面积(m2)。
(4)静摩擦系数
按照JIS P8147:1994 3.2倾斜方法测定。从面罩切出宽度为30mm、长度为130mm的试验片,准备10张该试验片。接着,这些10张试验片之中的5张试验片供于面罩的纵向的静摩擦系数的评价,剩余5张试验片供于面罩的横向静摩擦系数的评价。
针对面罩的纵向的静摩擦系数的评价,将试验片在20℃的蒸馏水中浸渍10分钟以上,取出后迅速安装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的砝码。另一方面,将硅模拟皮肤(リューラックス制)安装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上,将安装有试验片的砝码载置于模拟皮肤上,以使得试验片的测定面与硅模拟皮肤接触、且试验片的纵向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的滑动方向一致,在倾斜角度低于3°/秒的条件下,读取砝码下落时的倾斜角,将前述倾斜角的正切(tanθ)记作静摩擦系数。
此外,针对面罩的横向的静摩擦系数的评价,将试验片在20℃的蒸馏水中浸渍10分钟以上,取出后迅速安装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的砝码。另一方面,将硅模拟皮肤(リューラックス制)安装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上,将安装有试验片的砝码载置于模拟皮肤上,以使得试验片的测定面与硅模拟皮肤接触、且试验片的横向与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的滑动方向一致,在倾斜角度低于3°/秒的条件下,读取砝码下落时的倾斜角,将前述倾斜角的正切(tanθ)记作静摩擦系数。将所得10张试验片的静摩擦系数的平均记作面罩的静摩擦系数。在此,面罩的纵向是指佩戴该面罩时配置于佩戴者的额头的面罩的部位至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面罩的部位的方向,面罩的横向如上所述,是指与面罩的纵向相垂直的方向。此外,试验片的纵向是指从面罩切出试验片前的状态下与面罩的纵向平行的试验片的方向,试验片的横向是指从面罩切出试验片前的状态下与面罩的横向平行的试验片的方向。
(5)密合力
从面罩用层叠体采集10张宽度为60mm、长度为60mm的试验片。在该试验片的对角线的交点处使缝纫线贯通,以形成周长为300mm的环状的方式连接缝纫线的端部。将该试验片在20℃的蒸馏水中浸渍10分钟以上,取出后迅速载置于硅模拟皮肤(リューラックス制)上,以使得试验片的无纺布层A的面与硅模拟皮肤接触,用定速拉伸型拉伸试验机的夹具夹持缝纫线,以使得上述缝纫线相对于模拟皮肤达到垂直。调整此时的模拟皮肤与夹具的间隔以达到100mm。接着,以1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施加载重直至试验片的全部面积从模拟皮肤上剥离为止,从应力应变曲线中读取此时的最大应力。对10张进行测定,算出平均值。
(6)化妆水的质量保持率
从在温度为20℃×湿度为60%RH的氛围下调湿24小时的试样,从面罩用层叠体采集5张宽度为25mm、长度为25mm的试验片。接着,测定该试验片的质量(g)。此外,测定硅模拟皮肤(リューラックス制,尺寸:φ50mm)的质量(g)。将试验片载置于该硅模拟皮肤,浸渗化妆水(无印良品“化妆水・敏感肌肤用しっとりタイプ”)以达到相对于试验片的质量而言7倍的质量,在该状态下测定试验片、硅模拟皮肤和化妆水的初始的总计质量(g),投入温度为20℃×湿度为60%RH的恒温恒湿槽。20分钟后取出上述样品,测定试验片、硅模拟皮肤和化妆水的20分钟后的总计质量(g),通过下式算出药液保持率(%)。对15张进行测定,算出平均值。
初始的化妆水质量(g)=初始的总计重量(g)-硅模拟皮肤的质量(g)-试验片的质量(g)
20分钟后的化妆水质量=20分钟后的总计重量(g)-硅模拟皮肤的质量(g)-试验片的质量(g)
化妆水的质量保持率(%)=20分钟后的化妆水质量(g)/初始的化妆水质量(g)×100
(7)湿润状态的面罩的横向10%拉伸应力
按照JIS L 1913:1998 6.3.2进行测定。从面罩用层叠体切出宽度为50mm、长度为250mm的试验片,准备5张该试验片。并且,将这些试验片在20℃的蒸馏水中浸渍10分钟以上,取出后迅速安装于定速拉伸型拉伸试验机上以使得试验片的横向与定速拉伸型拉伸试验器的拉伸方向一致,进行测定。将夹持间隔设为100mm,以1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施加载重直至试验片断裂,从应力应变曲线读取试验片拉伸10mm时的应力。将所得5张试验片各自的应力的平均值记作湿润状态的面罩的横向10%拉伸应力。在此,面罩的横向如上所述,是指佩戴该面罩时与配置于佩戴者的额头的面罩的部位至配置于佩戴者的下巴的面罩的部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此外,试验片的横向是指从面罩切出试验片前的状态下与面罩的横向平行的试验片的方向。
(8)评测员评价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浸渗化妆水(无印良品 “化妆水・敏感肌肤用しっとりタイプ”)以达到相对于面罩的质量而言7倍的质量,针对密合感、提拉性,由女性专家10人通过各人的绝对评价,以10分作为满分来进行评价,根据10人的平均分(小数点以后进行四舍五入),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A:9~10分
B:7~8分
C:5~6分
D:3~4分
E:0~2分。
(实施例1)
(聚合物合金纤维)
分别称量熔融粘度为212Pa・s(262℃,剪切速度为121.6s-1)、熔点为220℃的尼龙6(N6)(40质量%)、以及重均分子量为12万、熔融粘度为30Pa・s(240℃,剪切速度为2432s-1)、熔点为170℃且光学纯度为99.5%以上的聚L乳酸(60质量%),分别供给至下文详述的双螺杆挤出混炼机,在220℃下混炼,得到聚合物合金小片。
螺杆形状:同向完全啮合型 双头螺纹
螺杆:直径为37mm,有效长度为1670mm,L/D=45.1
混炼部长度为螺杆有效长度的28%
混炼部位于与螺杆有效长度的1/3相比更靠近喷出侧。
途中具有3个回流部
排气口:2个。
将所得聚合物合金小片供给至毛束用纺丝机的单轴挤出型熔融装置,熔融温度设为235℃,纺丝温度设为235℃(头孔面温度为220℃),纺丝速度设为1200m/分钟,进行熔融纺丝,得到聚合物合金纤维。将其并纱后,进行蒸汽拉伸,得到由单纱纤度为3.0dtex的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丝束。所得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强度为3.5cN/dtex,伸长率为45%,显示出U%=1.0%的优异特性。
(卷曲・裁切步骤)
对上述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丝束施加卷曲(12个/25mm)后,裁切为51mm的短纤维。
(无纺布层A)
将上述短纤维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使该网在压力:3MPa、速度为1.0m/分钟的条件下通过高压水流而交缠,得到8g/m2的无纺布。对前述无纺布,用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温度为95℃、浴比为1:40、处理时间为4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处理,由此将聚乳酸进行脱海,得到由N6纳米纤维形成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g/m2的无纺布层A。无纺布层A中包含的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50nm。
(无纺布层B)
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使该网在压力:3MPa、速度为1.0m/分钟的条件下通过高压水流而交缠,得到40g/m2的无纺布层B。
(层叠无纺布)
将上述得到的无纺布层A与无纺布层B层叠,进一步在压力:10MPa、速度为1.0m/分钟的条件下通过高压水流而交缠,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43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用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1。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较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5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45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1。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较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1。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良好。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的无纺布层B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5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25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1。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较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良好,且提拉感较良好。
(实施例5)
将实施例3的无纺布层B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2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3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2。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6)
将实施例的无纺布层B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3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4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2。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尼龙6的质量比变更为70质量%、聚L乳酸的质量比变更为30质量%,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制作无纺布层A。无纺布层A中包含的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700n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2。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较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8)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变更为数均单纤维直径为6μm的PET的分割短纤维,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2。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较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良好,且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9)
将实施例1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尼龙6的质量比变更为50质量%、聚L乳酸的质量比变更为50质量%,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制作无纺布层A。无纺布层A中包含的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00n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3。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1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尼龙6的质量比变更为60质量%、聚L乳酸的质量比变更为40质量%,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制作无纺布层A。无纺布层A中包含的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0n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3。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较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和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以90:10(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的质量比混合,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另一方面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比较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3。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短纤维、和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进行混合,以使得脱海后的质量比(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短纤维: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达到50:50,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4。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较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短纤维、和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进行混合,以使得脱海后的质量比(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短纤维: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达到70:30,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4。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较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较良好。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短纤维、和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进行混合,以使得脱海后的质量比(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由聚合物合金纤维形成的短纤维: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达到90:10,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实施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4。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高,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也高。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与提拉感也良好。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和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以50:50(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的质量比混合,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另一方面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比较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5。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虽然高,但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低。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良好,但提拉感差。
(比较例2)
将实施例1的聚合物合金纤维的尼龙6的质量比变更为80质量%、聚L乳酸的质量比变更为20质量%,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制作无纺布层A。无纺布层A中包含的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000n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比较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5。该面罩的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高,但静摩擦系数低。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和提拉感差。
(比较例3)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变更为数均单纤维直径为2μm的分割纤维,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比较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5。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虽然高,但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低。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良好,但提拉感差。
(比较例4)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A中使用的纤维和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纤维变更为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2μm的人造丝纤维,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25g/m2,将无纺布层B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25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比较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5。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和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低。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和提拉感差。
(比较例5)
将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和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以80:20(实施例1的无纺布层B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由尼龙6形成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4μm且裁切长度为51mm的短纤维)的质量比混合,通过梳理而开纤后,用交叉铺网机制成网,另一方面将无纺布层A的单位面积质量变更为10g/m2,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的层叠无纺布。
接着,将该层叠无纺布冲裁为面具形状,制作面罩。此外,本比较例的面罩的特征总结于表5。该面罩的静摩擦系数虽然高,但湿润状体的横向10%拉伸应力低。进行评测员评价的结果是,密合感良好,但提拉感差。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面罩的密合性和提拉性优异,适合用作用于抗衰老的化妆品。

Claims (4)

1.面罩,其具有无纺布层A和无纺布层B的层叠体,
所述无纺布层A含有相对于所述无纺布层A总体为40质量%以上的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50nm以上且800nm以下;
所述无纺布层B含有相对于所述无纺布层B总体为90质量%以上的聚酯纤维,所述聚酯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3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纳米纤维为聚酰胺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纳米纤维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无纺布层A总体为85质量%以上,所述纳米纤维的数均单纤维直径为100nm以上且50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无纺布层A和所述无纺布层B为水刺无纺布。
CN201780006346.4A 2016-01-15 2017-01-10 面罩 Withdrawn CN1084718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6125 2016-01-15
JP2016006125 2016-01-15
PCT/JP2017/000447 WO2017122625A1 (ja) 2016-01-15 2017-01-10 フェイスマス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863A true CN108471863A (zh) 2018-08-31

Family

ID=5931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6346.4A Withdrawn CN108471863A (zh) 2016-01-15 2017-01-10 面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7122625A1 (zh)
CN (1) CN108471863A (zh)
TW (1) TW201730398A (zh)
WO (1) WO20171226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5048B2 (en) 2017-02-28 2022-01-18 Toray Industries, Inc. Laminated nonwoven fabric
BE1028772B1 (nl) * 2020-10-30 2022-05-30 Conteyor Int Nv Gezichtsmask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7120A (ja) * 2007-10-18 2009-05-07 Toray Ind Inc シート型コスメ製品用積層不織布
CN102670415A (zh) * 2012-04-20 2012-09-19 费兰克·K·高 一种纳米纤维面膜纸
JP2012214922A (ja) * 2011-03-31 2012-11-08 Kuraray Kuraflex Co Ltd 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03507A (zh) * 2012-10-25 2015-06-10 阿莫绿色科技株式会社 由控制溶解速度的纳米纤维构成的美容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8986A (ja) * 2005-08-11 2007-03-22 Toray Ind Inc メイク落としシート用基材及びメイク落としシート
JP2013028552A (ja) * 2011-07-27 2013-02-07 Kikoh Corporation 化粧用シート
JP5871594B2 (ja) * 2011-12-07 2016-03-01 シンワ株式会社 化粧用シート
JP2014128523A (ja) * 2012-12-30 2014-07-10 Shinshu Univ フェイスマスク及びフェイス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JP6121223B2 (ja) * 2013-04-10 2017-04-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薬液含浸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97120A (ja) * 2007-10-18 2009-05-07 Toray Ind Inc シート型コスメ製品用積層不織布
JP2012214922A (ja) * 2011-03-31 2012-11-08 Kuraray Kuraflex Co Ltd 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70415A (zh) * 2012-04-20 2012-09-19 费兰克·K·高 一种纳米纤维面膜纸
CN104703507A (zh) * 2012-10-25 2015-06-10 阿莫绿色科技株式会社 由控制溶解速度的纳米纤维构成的美容膜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22625A1 (ja) 2018-11-01
TW201730398A (zh) 2017-09-01
WO2017122625A1 (ja)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6038B (zh) 化妆品浸渍用皮肤被覆片材及面膜
US11225048B2 (en) Laminated nonwoven fabric
KR102278861B1 (ko) 벌키사
CN108471863A (zh) 面罩
CN109642369B (zh) 层叠无纺布
EP3437513A1 (en) Nonwoven sheet for facial mask
TWI742292B (zh) 護膚產品用的不織布、面膜以及清潔片
TW202012722A (zh) 面罩用混合纖維不織布以及面罩用混合纖維不織布的製造方法
JP7392651B2 (ja) スキンケア製品用不織布、フェイスマスクおよびクレンジングシート
JP5959906B2 (ja) 潜在捲縮性を有する原着複合繊維
CN109642376A (zh) 凝胶面膜用无纺布
JP2021050453A (ja) 不織布
JP2020084386A (ja) 積層不織布
JP2017177655A (ja) フィルム積層不織布ならびに、このフィルム積層不織布を用いたフェイスマスクおよびクレンジング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