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5222A - 基板支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支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5222A
TW202135222A TW110108558A TW110108558A TW202135222A TW 202135222 A TW202135222 A TW 202135222A TW 110108558 A TW110108558 A TW 110108558A TW 110108558 A TW110108558 A TW 110108558A TW 202135222 A TW202135222 A TW 2021352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late
support body
support
movement restric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7603B (zh
Inventor
福西勇太
小野寺勝也
西岡昌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光洋熱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光洋熱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光洋熱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5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7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760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2Vertical carrier comprising wall type elements whereby the substrates are horizontally supported, e.g. comprising sidew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03Vertical boat type carrier whereby the substrates are horizontally supported, e.g. comprising rod-shap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案發明提供一種基板支撐裝置,在具有用於支撐被處理基板的承載板的基板支撐裝置中,可確實地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支撐承載板的支撐體的位置偏移,並且可容易且廉價地進行承載板的更換作業。
基板支撐裝置6具有:承載板14,其載置被處理基板100;支撐體13,其藉由使承載板14沿著裝卸方向X1移動而可裝卸承載板14;板11、12,其被固定有支撐體13;及移動限制構件15L、15R。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係被設置成為了允許被處理基板100相對於承載板14進出而限制承載板14相對於支撐體13進行移動,並且,為了於支撐體13裝卸承載板14,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可自板11、12裝卸。

Description

基板支撐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基板支撐裝置。
習知有用於對半導體晶圓進行熱處理的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裝置係縱型晶圓支撐裝置。該裝置具有如下構成:在複數個支柱之側面設置有突起,並在該等突起上載置晶圓支撐環。在晶圓支撐環上載置矽晶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50626號公報
但是,在半導體熱處理製程中,存在有對Fan-Out晶圓(扇出晶圓)進行退火處理等用於矯正樹脂基板之翹曲的退火處理。在如此的半導體熱處理製程中,需要有對晶圓之下表面進行支撐的承載板(基板支撐板)。而且,在分批式熱處理裝置中,為了對複數片晶圓一次熱處理,而需要設置有複數個承載板。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沒有具體地揭示如何將支柱與晶圓支撐環固定。
另一方面,作為將承載板安裝於支柱的方法,可舉出如下方法:(1)將承載板插入至分別形成於複數個支柱的槽,利用支柱對承載板之 外周緣部進行支撐;(2)將承載板焊接固定於複數個支柱。
其中,在上述(1)的方法中,在長期使用熱處理裝置的基板支撐裝置時,振動、氣壓等之外力會使承載板相對於支柱產生位置偏移,而存在有承載板從支柱脫落之虞。另外,因上述之外力會使承載板相對於支柱於俯視觀察時朝順時針之方向或逆時針之方向旋轉,從而存在有晶圓搬送手部等與承載板接觸之虞。
在上述(2)方法的情況,不會產生承載板相對於支柱的位置偏移。但是,假設一個承載板破損的情況,則亦需要更換包含有支柱及複數個承載板的基板支撐裝置整體。因此,需要在半導體製造工廠中預先保管基板支撐裝置的備品,因此對半導體製造工廠之費用上的負擔變大。另外,即使在對承載板破損的晶舟進行修理的情況,除了新承載板的構件費用之外,亦需要焊接加工費,不僅修理花費工夫,並且費用負擔亦變大。
鑒於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在具備用來支撐晶圓等之處理基板的承載板的基板支撐裝置中,可確實地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支撐承載板的支撐體的位置偏移,並且可容易且廉價地進行承載板的更換作業者。
(1)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個態樣的基板支撐裝置具備有:複數個承載板,其等分別載置被處理基板;支撐體,其具有使支撐複數個上述承載板的複數個支撐部沿著縱向排列的構成,並且構成為藉由使上述承載板沿著與上述縱向交叉的既定之裝卸方向移動而使上述承載板可裝卸所對應的上述支撐部;基部板,其被固定有上述支撐體;及移動限制構件,其被設置為用於允許上述被處理基板相對於上述承載板的進出且限制各上述承載板相對於上述支撐體進行移動,並且,為了裝卸上述承載板於上述支撐體,該移動限制構件可自上述基部板裝卸。
根據該構成,藉由設置有移動限制構件,可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支撐體的位置偏移。藉此,即使振動、氣壓等之外力作用於支撐體與承載板之間,亦可更確實地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支撐體的位置偏移。藉此,可抑制承載板從支撐體脫落。另外,可抑制承載板於俯視觀察時順時針之方向或逆時針之方向的旋轉,因此可更確實地抑制承載板與晶圓搬送手部等之其他構件產生接觸。此外,移動限制構件被構成為可自基部板裝卸。藉此,在更換破損的承載板時,可藉由將移動限制構件從基部板卸下而將承載板從支撐體卸下。藉此,例如,在更換複數個承載板中之破損的承載板時,可僅將破損的承載板從支撐體卸下。其結果,可容易且廉價地進行承載板的更換作業。
(2)存在有以下之狀況:上述支撐體包含有被配置為相互地分離且沿著上述縱向延伸的複數個柱構件,藉由各上述柱構件被形成為沿著上述縱向的梳齒狀而形成有複數個上述支撐部,上述移動限制構件包含有沿著上述縱向延伸且可與各上述承載板接觸的棒構件。
根據該構成,可利用柱構件之梳齒狀部分個別地支撐複數個承載板。而且,藉由棒構件與該等承載板接觸,可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柱構件產生位置偏移。
(3)存在有以下之狀況:上述基部板及上述移動限制構件藉由以沿著上述縱向延伸的軸線為中心軸線的錐形結合而被連結。
根據該構成,可將移動限制構件牢固地固定於基部板且在正確的位置上。此外,藉由解除錐形結合而可容易地將移動限制構件從基部板卸下。
(4)存在有以下之狀況:設置有底板與頂板作為上述基部板,該底板被配置在上述縱向上的上述支撐體之下端,該頂板被配置在上述縱向的上述支撐體之上端,該基板支撐裝置更具有:第1錐形結合機構,其錐形 結合上述移動限制構件與上述底板;及第2錐形結合機構,其錐形結合上述移動限制構件與上述頂板。
根據該構成,可使被配置於支撐體之下部的底板與被配置於支撐體之上部的頂板的各者與移動限制構件錐形結合。藉此,可進一步提高移動限制構件與基部板(底板與頂板)之相互的結合強度。
(5)存在有以下之狀況:上述承載板包含有:基板配置部,其用於配置上述被處理基板;及擋止,其在與上述裝卸方向交叉的既定之寬度方向從上述基板配置部突出並延伸,且被上述移動限制構件所承接。
根據該構成,擋止從基板配置部於寬度方向突出。藉此,可將擋止配置於避開被處理基板之通路的位置。藉此,擋止藉由與移動限制構件接觸來抑制承載板的位置偏移,並且不妨礙被處理基板的進出動作。
(6)存在有以下之狀況:上述擋止在上述寬度方向分離地設置有一對,各上述擋止包含有第1平行部,上述支撐體包含有可與一對上述第1平行部接觸的一對第2平行部,相互地鄰接的上述第1平行部與上述第2平行部相互平行地延伸。
根據該構成,可使擋止之各第1平行體被支撐部之所對應的第2平行部所承接。藉此,可更確實地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支撐體進行旋轉移動的位置偏移之產生。
根據本發明,在具備有用於支撐被處理基板的承載板的基板支撐裝置中,可確實地抑制承載板相對於支撐承載板的支撐體的位置偏移,並且容易且廉價地進行承載板的更換作業。
1:熱處理裝置
2:底板
3:加熱器
4:腔室
5:底部凸緣
6:基板支撐裝置
7:升降機構
8:密封構件
9:密封構件
10:搬送手部
11:底板(基部板)
12:頂板(基部板)
13:支撐體
14:承載板
15a:上端部
15b:下端部
15c:中間部
15L:移動限制構件
15R:移動限制構件
16L:第1錐形結合機構
16R:第1錐形結合機構
17L:第2錐形結合機構
17R:第2錐形結合機構
21:柱構件
21a:支撐部
21b:凹部
22:柱構件
22a:支撐部
22b:凹部
23:柱構件
23a:支撐部
23b:凹部
25:基板配置部
25a:外周緣部
26:切口部
27L:擋止
27R:擋止
28L:前端部
28R:前端部
29L:第1平行部
29R:第1平行部
30L:左側前部
30R:右側前部
32L:第2平行部
32R:第2平行部
33L:左側第1錐形孔部
33R:右側第1錐形孔部
34L:左側第1錐形軸部
34R:右側第1錐形軸部
35L:左側第2錐形孔部
35R:右側第2錐形孔部
36L:左帽
36R:右帽
37L:左側第2錐形軸部
37R:右側第2錐形軸部
38L:左側插入孔部
38R:右側插入孔部
100:被處理基板
X1:裝卸方向
X11:安裝方向
X12:拆卸方向
θ1:第1錐角
θ2:第2錐角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熱處理裝置的剖面圖,顯示從側方觀察包含有基板支撐裝置的熱處理裝置的狀態。
圖2係載置有複數個被處理基板的狀態之基板支撐裝置的前視圖。
圖3係放大於圖2所顯示的基板支撐裝置之中間部分的局部剖面圖,顯示省略移動限制構件的狀態。
圖4係沿著圖2、圖3之IV-IV線的剖面圖,顯示俯視觀察基板支撐裝置的狀態。
圖5係放大於圖2所顯示的基板支撐裝置之上部及下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6係用於對承載板之更換作業進行說明的圖,以省略一部分的方式顯示基板支撐裝置被分解的狀態。
以下,參照附圖,對用於實施本發明的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一個實施形態的熱處理裝置1之剖面圖,顯示從側方觀察包含有基板支撐裝置6的熱處理裝置1的狀態。參照圖1,熱處理裝置1構成為可對被處理基板100實施熱處理。作為該熱處理之一例,可舉出退火處理。另外,在熱處理裝置1所進行的熱處理亦可為退火處理以外的其他之一般熱處理。被處理基板100例如Fan-Out晶圓,在本實施形態中形成為圓盤狀。
熱處理裝置1具有底板2、加熱器3、腔室4、底部凸緣5、被安裝於底部凸緣5的基板支撐裝置6及升降機構7。
作為對加熱器3及腔室4進行支撐的構件設置有底板2。在底板2之中央,形成有貫通孔。以從上方封閉該貫通孔之方式配置有加熱器3。加熱器3係例如電熱加熱器,整體形成為箱狀,具有向下開放的形狀。在被 加熱器3所包圍的空間中配置有腔室4。
腔室4形成用於對被處理基板100進行熱處理的處理室。腔室4整體形成為箱狀,具有向下開放的開口部。腔室4之開口部與密封構件8接觸。腔室4內的空間通過底板2之貫通孔而與底板2之下方的空間連續。
在熱處理裝置1的熱處理時,在腔室4內的空間配置有被處理基板100。在本實施形態中,被處理基板100以水平姿勢被基板支撐裝置6(亦稱為晶舟)所支撐。
基板支撐裝置6被安裝於底部凸緣5之上表面。底部凸緣5可與基板支撐裝置6一體地上升及下降。藉由使底部凸緣5封閉底板2之開口部而將腔室4內之空間設為封閉空間。在底板2之外周部的下表面配置有密封構件9。底部凸緣5藉由升降機構7被支撐。藉由升降機構7之動作,使底部凸緣5、基板支撐裝置6及被處理基板100一體地沿著上下方向位移。
關於在熱處理裝置1之熱處理時的動作,首先,在基板支撐裝置6被下降至腔室4之下方的狀態下,將複數個被處理基板100載置於該基板支撐裝置6。具體而言,例如藉由被設置在多軸機器人臂之前端的搬送手部10的動作,將被處理基板100例如從未圖示之匣向基板支撐裝置6每片地搬入。然後,在將複數個被處理基板100載置於基板支撐裝置6之後,升降機構7進行上升動作。藉此,將底部凸緣5、基板支撐裝置6及被處理基板100配置在腔室4內的空間中。
接下來,進行加熱器3的加熱動作。藉此,對腔室4內的空間進行加熱,從而進行被處理基板100的熱處理。在被處理基板100之熱處理結束而加熱器3被停止之後,升降機構7進行下降動作。藉此,底部凸緣5、基板支撐裝置6及被處理基板100到達至腔室4之下方。接下來,搬送手部10將被處理基板100例如每片地搬出,從而從基板支撐裝置6取出被處理 基板100。
接下來,對基板支撐裝置6之詳細構成進行說明。
圖2係載置有複數個被處理基板100之狀態的基板支撐裝置6的前視圖。圖3係放大在圖2所顯示的基板支撐裝置6之中間部分的局部剖面圖,為顯示省略移動限制構件15L、15R的狀態。圖4係沿著圖2、圖3之IV-IV線的剖面圖,顯示俯視觀察基板支撐裝置6的狀態。圖5係放大在圖2所顯示的基板支撐裝置6之上部及下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上下及左右的方向,以前視觀察基板支撐裝置6的狀態為基準進行說明。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前後的方向,以俯視觀察基板支撐裝置6的狀態為基準進行說明。
參照圖2至圖5,在本實施形態中,基板支撐裝置6以單一材料的石英所形成。如此,藉由以單一材料形成基板支撐裝置6,可使在基板支撐裝置6之各部分的熱膨脹率大致均等。藉此,可抑制在基板支撐裝置6之各部分的相互連結部分於構件之間產生鬆弛。
基板支撐裝置6具有:底板11及頂板12,其等作為基部板;支撐體13,其被固定於該等板11、12;複數個承載板(基板支撐板)14,其等被支撐於支撐體13;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其等用於防止承載板14之位置偏移而被安裝於板11、12;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16R,其等用於使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及底板11相互地結合;及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其用於使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及頂板12相互地結合。
底板11被配置於支撐體13之下端。另一方面,頂板12被配置於支撐體13之上端。底板11及頂板12係固定有支撐體13的板。在本實施形態中,底板11及頂板12係平板狀構件,在俯視觀察時外周緣部之形狀及位置被設為相互地相同。另外,底板11之俯視形狀被顯示於圖4,而省略 頂板12之俯視形狀的圖示。底板11及頂板12各自的前部形狀被形成為於左右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矩形狀。另外,底板11及頂板12各自的後部形狀被形成為向後方突出的半圓形狀。底板11與頂板12經由支撐體13而被結合為一體,構成為相互地不能分離。
支撐體13被設置為用於支撐複數個承載板14。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撐體13具有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之作為複數個柱構件的右柱21、左柱22及後柱23。
右柱21被配置於底板11及頂板12各自的右前部。左柱22被配置於底板11及頂板12各自的左前部。後柱23被配置於底板11及頂板12各自的後端部。如此,柱21、22、23在板11、12上被配置相互地分離。另外,柱的數量不限定於本實施形態所顯示的3個,亦可2個,也可為4個以上。各柱21、22、23被形成為細長之軸狀。各柱21、22、23之下端部藉由焊接等之固定方法而與底板11一體化。各柱21、22、23之上端部藉由焊接等之固定方法而與頂板12一體化。
在右柱21形成有複數個支撐部21a。同樣地,在左柱22形成有複數個支撐部22a。在後柱23形成有複數個支撐部23a。支撐部21a、22a、23a的數量被設定為彼此地相同。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撐部21a、22a、23a的數量分別約為30個。支撐部21a、22a、23a被形成於所對應的柱21、22、23之上下方向之中間部分。
支撐部21a係被形成於右柱21之左側部的小片部分。支撐部21a與被形成於圓軸狀之右柱21之左側部的凹部21b交替地被配置於上下方向。藉此,對複數個承載板14進行支撐的複數個支撐部21a沿著上下方向(縱向)排列。凹部21b係沿著前後方向貫通支撐部21a的部分,朝右柱21之左側開放。如此,右柱21被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的梳齒狀,藉此形成 複數個支撐部21a。
支撐部22a係被形成於左柱22之右側部的小片狀部分。支撐部22a與被形成於圓軸狀之左柱22之右側部的凹部22b交替地被配置於上下方向。藉此,對複數個承載板14進行支撐的複數個支撐部22a沿著上下方向(縱向)排列。凹部22b係沿著前後方向貫通支撐部22a的部分,朝左柱22之右側開放。如此,左柱22被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的梳齒狀,藉此形成複數個支撐部22a。
支撐部23a係被形成於後柱23之前側部的小片狀部分。支撐部23a與被形成於圓軸狀之後柱23之前側部的凹部23b交替地被配置於上下方向。藉此,對複數個承載板14進行支撐的複數個支撐部23a沿著上下方向(縱向)排列。凹部23b係沿著左右方向貫通支撐部23a的部分,朝後柱23之前側開放。如此,後柱23被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的梳齒狀,藉此形成複數個支撐部23a。
根據上述之構成,支撐部21a、22a於前後方向延伸,支撐部23a於左右方向延伸。另外,支撐部21a、22a、23a之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根據該構成,高度位置為相同的支撐部21a、22a、23a協同運作而以水平姿勢支撐一個被處理基板100。在本實施形態中,使承載板14針對於高度位置為相同的支撐部21a、22a、23a沿著與縱向交叉的既定之裝卸方向X1(在本實施形態中為前後方向)移動,藉此可使承載板14針對於支撐部21a、22a、23a進行裝卸。
在本實施形態中,使承載板14對於支撐部21a、22a、23a朝安裝方向X11位移,藉此可將承載板14載置且安裝於支撐部21a、22a、23a。另外,使承載板14對於支撐部21a、22a、23a朝拆卸方向X12位移,藉此可將承載板14從支撐部21a、22a、23a卸下。如此,支撐部21a、22a、 23a對承載板14之外周緣部有3點支撐。
承載板14係載置被處理基板100的構件。對於高度位置相同的一組支撐部21a、22a、23a安裝有一個承載板14。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一部分之組的支撐部21a、22a、23a被安裝有承載板14。另外,承載板14的數量只要1個以上即可,並不限定於具體的數量。承載板14係於水平延伸的平板狀構件。在本實施形態中,承載板14被形成為左右對稱的形狀,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Ω字狀。另外,在圖4中利用陰影線顯示承載板14。
承載板14具有:基板配置部25;切口部26,其從基板配置部25之外周緣部25a朝向基板配置部25之中心延伸;及擋止27L、27R,其等從基板配置部25之外周緣部25a突出。
基板配置部25係配置被處理基板100的部分。基板配置部25被形成為大致圓形狀。基板配置部25之外周緣部25a之後端部被載置於支撐部23a。
在左右方向之基板配置部25的全長(基板配置部25的直徑)被設定為較支撐部21a、22a之整個寬度(從支撐部21a之右端至支撐部22a之左端的長度)短。藉此,可使基板配置部25從支撐體13之前方朝向支撐體13沿著安裝方向X11移動,藉此可通過支撐體13之支撐部21a、22a、23a。
基板配置部25之整個上表面被規定為用於載置被處理基板100的面。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搬送手部10將被處理基板100載置於基板配置部25之大致中央。
為了通過搬送手部10設置有切口部26,切口部26從基板配置部25之前端部向後方延伸。切口部26在左右方向具有較搬送手部10之寬度寬的寬度,在前後方向延伸至比基板配置部25之中央位置更後方的位 置。根據該構成,搬送手部10可將被處理基板100配置於基板配置部25之中央。
擋止27L、27R係在與裝卸方向X1交叉(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正交)的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從基板配置部25突出地延伸,被所對應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及所對應的柱22、21所承接的部分。該等一對之擋止27L、27R在左右方向分離地設置有一對。
作為一對擋止27L、27R之一者的右擋止27R從基板配置部25之外周緣部25a之右斜前部向基板配置部25之徑向外側延伸。作為一對擋止27L、27R之另一者的左擋止27L,從基板配置部25之外周緣部25a之左斜前部向基板配置部25之徑向外側延伸。各擋止27L、27R被形成為前尖的形狀。更具體而言,在俯視觀察時,各擋止27L、27R係與外周緣部25a的連接部分在從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彎曲形狀,以隨著從外周緣部25a向基板配置部25之徑向外側遠離而寬度變窄的方式延伸。而且,擋止27L、27R各自之前端部28L、28R的外周緣部在俯視觀察時形成為大致V字狀。
在本實施形態中,右擋止27R之前端部28R被配置在從基板配置部25之右端部之位置稍微向右側突出的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左擋止27L之前端部28L被配置在從基板配置部25之左端部之位置稍微向左側突出的位置。各擋止27L、27R被配置在從基板配置部25之前端部之位置向後方側前進的位置。
右擋止27R之前端部28R具有右側第1平行部29R與右側前部30R。同樣地,左擋止27L之前端部28L具有左側第1平行部29L與左側前部30L。
右側第1平行部29R構成前端部28R之右端部,在本實施形態中,沿著裝卸方向X1呈直線狀延伸。右側第1平行部29R位於基板配置 部25之右端部的前方。右側第1平行部29R與右側第2平行部32R在左右方向上相對。右側第2平行部32R係右柱21之凹部21b的右端面,被配置在載置所對應之右擋止27R的支撐部21a之上方。右側第2平行部32R沿著作為右側第1平行部29R所延伸之方向的裝卸方向X1延伸,與右側第1平行部29R平行地延伸。即,相互地鄰接的右側第1平行部29R與右側第2平行部32R相互平行地延伸。
左側第1平行部29L構成前端部28L之左端部,在本實施形態中,沿著裝卸方向X1呈直線狀延伸。左側第1平行部29L位於基板配置部25之左端部的前方。左側第1平行部29L與左側第2平行部32L在左右方向上相對。左側第2平行部32L係左柱22的凹部22b的左端面,被配置在載置所對應之左擋止27L的支撐部22a之上方。左側第2平行部32L沿著作為左側第1平行部29L所延伸之方向的裝卸方向X1延伸,與左側第1平行部29L平行地延伸。即,相互地鄰接的左側第1平行部29L與左側第2平行部32L相互平行地延伸。
根據上述的構成,支撐體13的左柱22及右柱21具有可與一對第1平行部29L、29R接觸的一對第2平行部32L、32R。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右側第1平行部29R與右側第2平行部32R之間形成有些微間隙,另外,在左側第1平行部29L與左側第2平行部32L之間形成有些微間隙。藉此,在將承載板14針對於支撐體13進行裝卸時,可抑制擋止27L、27R接觸於左柱22與右柱21。
右側前部30R係被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所承接的部分。右側前部30R構成前端部28R之前端部,沿著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延伸。在本實施形態中,右側前部30R之長度與右側第1平行部29R之長度被設定為大致相同。右側前部30R被配置在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之正後方。
左側前部30L係被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所承接的部分。左側前部30L構成前端部28L之前端部,沿著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延伸。在本實施形態中,左側前部30L之長度與左側第1平行部29L之長度被設定為大致相同。左側前部30L被配置在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之正後方。
作為一對移動限制構件15L、15R的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與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係被設置成在被安裝於底板11及頂板12的狀態下,為了允許被處理基板100相對於承載板14的進出而限制各承載板14相對於支撐體13的移動者。另外,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係分別從底板11之高度位置延伸至頂板12之高度位置的棒構件,用於在支撐體13上裝卸承載板14而被構成為可自板11、12裝卸者。
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與右擋止27R相對應,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與左擋止27L相對應。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係棒構件,在本實施形態中為圓軸構件,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並可與各承載板14所對應的擋止27L、27R接觸。另外,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亦可被形成為角柱狀。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具有如下構成:上端部15a及下端部15b被形成為塊狀,並且在該等上端部15a及下端部15b各自的中心形成有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貫通孔。另外,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中間部15c形成為圓筒狀,上端部15a及下端部15b被形成為一體。
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被配置在右擋止27R之右側前部30R的正前方,並被安裝在板11、12之右前端部。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被配置在左擋止27L之左側前部30L的正前方,並被安裝在板11、12之左前端部。在本實施形態中,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的直徑被設定為與右柱21之直徑(左柱22之直徑)大致相同。
根據上述的構成,藉由移動限制構件15L、15R承接各承載板 14之擋止27L、27R,防止承載板14向前方發生位置偏移及從支撐體13脫落。另外,藉由一對移動限制構件15L、15R承接一對擋止27L、27R,可防止承載板14在俯視觀察時相對於支撐體13朝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位移(旋轉位置偏移)。另外,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被配置為相鄰於右柱21及左柱22。其結果為,一對第2平行部32L、32R被配置為以夾著一對第1平行部29L、29R的方式相鄰於該一對第1平行部29L、29R。藉此,藉由一對第1平行部29L、29R中之任一者與所對應的第2平行部接觸而限制在俯視觀察時的承載板14之旋轉位移。
如此,相互地鄰接配置的右柱21及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與相互地鄰接配置的左柱22及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協同運作。藉此,可防止承載板14於從支撐體13的拆卸方向X12產生位置偏移及承載板14在俯視觀察時於旋轉方向產生位置偏移。另外,藉由後柱23承接承載板14而可防止承載板14相對於支撐體13朝後方的位置偏移。
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間的間隔被設定為較被處理基板100之直徑為大。藉此,在藉由搬送手部10所進行之被處理基板100的進出動作時,可防止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被處理基板100的接觸。
參照圖2及圖5,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以沿著上下方向(縱向)延伸的軸線為中心軸線的錐形結合而使板11、12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連結。另外,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被構成為針對於底板11及頂板12可裝卸。具體而言,其設置有使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底板11錐形結合的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16R。另外,其設置有使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頂板12錐形結合的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
關於一對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16R之一者的右側第1錐形結合機構16R,具有右側第1錐形孔部33R與右側第1錐形軸部34R。同樣 地,關於一對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16R之另一者的左側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具有左側第1錐形孔部33L與左側第1錐形軸部34L。
右側第1錐形孔部33R被形成於底板11中配置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之部位的右前部。左側第1錐形孔部33L被形成於底板11中之配置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之部位的左前部。各第1錐形孔部33L、33R係向底板11之上表面開放的圓錐台錐形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於上下方向貫通底板11。在本實施形態中,以鉛垂方向為基準,各第1錐形孔部33L、33R之錐角的第1錐角θ1被設定為40°。
右側第1錐形軸部34R被形成於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之下端部。左側第1錐形軸部34L被形成於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之下端部。各第1錐形軸部34L、34R係隨著向下方前進而直徑變小的圓錐台錐形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各第1錐形軸部34L、34R之錐角被設定為與各第1錐形孔部33L、33R之錐角相同角度的第1錐角θ1。各第1錐形軸部34L、34R與對應的第1錐形孔部33L、33R錐形嵌合。藉此,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底板11之所對應的第1錐形孔部33L、33R錐形結合。
一對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之一者的右側第2錐形結合機構17R,具有右側第2錐形孔部35R與包含右側第2錐形軸部37R的右帽36R。同樣地,一對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之另一者的左側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具有左側第2錐形孔部35L與包含左側第2錐形軸部37L的左帽36L。
右側第2錐形孔部35R被形成於頂板12中之配置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之部位的右前部。左側第2錐形孔部35L被形成於頂板12中配置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之部位的左前部。各第2錐形孔部35L、35R係圓錐台錐形狀部分,於上下方向貫通頂板12。在本實施形態中,以鉛垂方向為 基準,各第2錐形孔部35L、35R之錐角的第2錐角θ2被設定為30°。
即,第1錐角θ1被設定為比第2錐角θ2為大。如此,藉由使第1錐角θ1較大,首先,可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下端部高精度地定位於第1錐形孔部33L、33R,並且以可調整位置的方式可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上端部配置於第2錐形孔部35L、35R。而且,由於使第2錐角θ2比第1錐角θ1為小,因此藉由使用有帽36L、36R的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可實現移動限制構件15L、15R整體姿勢的穩定化。藉此,遠離該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下端部亦被定位於第1錐形孔部33L、33R之既定位置,並被限制移動。因此,即使在第1錐角θ1較大的情況下,亦可防止第1錐形軸部34L、34R經由第1錐形孔部33L、33R之傾斜而脫落。因此,可實現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位置精度的提高與姿勢之穩定化的兩者。另外,上述第1錐角θ1比第2錐角θ2為大的構成係一個例子,本發明並不被限定於該構成。配合基板支撐裝置6之配置位置、形狀,亦可使第2錐角θ2較第1錐角θ1為大。
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之上端部15a被配置在右側第2錐形孔部35R內。同樣地,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之上端部15a被配置在左側第2錐形孔部35L內。
右帽36R具有:右側第2錐形軸部37R,其被形成於右帽36R之外周面;及右側插入孔部38R,其被形成於右帽36R之內周面,插入右側移動限制構件15R。同樣地,左帽36L具有:左側第2錐形軸部37L,其被形成於左帽36L之外周面;及左側插入孔部38L,其被形成於左帽36L之內周面,插入左側移動限制構件15L。
各插入孔部38L、38R之直徑被設定為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外徑大致相同,構成為使各帽36L、36R與所對應的移動限制構件15L、 15R之間不產生晃動。
右側第2錐形軸部37R被形成在右帽36R之下端側部分。左側第2錐形軸部37L被形成在左帽36L之下端側部分。各第2錐形軸部37L、37R係隨著朝向下方前進而直徑變小的圓錐台錐形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各第2錐形軸部37L、37R之錐角被設定為與各第2錐形孔部35L、35R之錐角相同角度的第2錐角θ2。各第2錐形軸部37L、37R藉由從所對應的第2錐形孔部35L、35R之上方被插入至該等第2錐形孔部35L、35R而進行錐形嵌合。藉此,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頂板12所對應的第2錐形孔部35L、35R進行錐形結合。
在帽36L、36R分別與第2錐形孔部35L、35R嵌合時,各帽36L、36R之上端部從頂板12向上方突出。藉此,作業人員可利用夾持工具等抓住各帽36L、36R之上端部。藉此,可容易地將各帽36L、36R從頂板12卸下。
以上為熱處理裝置1之概略構成。
在該熱處理裝置1之基板支撐裝置6中,在更換承載板14時,參照圖6,首先,作業人員將各帽36L、36R從頂板12卸下。接下來,作業人員藉由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向上方抬起而將該等之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從底板11及頂板12卸下。
藉此,從承載板14之前方卸下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在該狀態下,作業人員藉由使更換對象的承載板14相對於支撐體13朝拆卸方向X12(圖6的紙面近前側)移動而向前方拔出。然後,新被安裝於支撐體13的承載板14藉由從支撐體13之前方側朝安裝方向X11(圖6的紙面裡側)移動而被載置在支撐體13之所對應的支撐部21a、22a、23a。
接下來,移動限制構件15L、15R通過頂板12之所對應的第 2錐形孔部35L、35R,進而,與底板11之所對應的第1錐形孔部33L、33R錐形嵌合。之後,各帽36L、36R與所對應的第2錐形孔部35L、35R錐形嵌合。藉由以上的作業,可完成承載板14之更換作業。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基板支撐裝置6,藉由設置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可抑制承載板14相對於支撐體13的位置偏移。藉此,即使振動、氣壓等之外力作用於支撐體13與承載板14之間,亦可更確實地抑制承載板14相對於支撐體13的位置偏移。藉此,可抑制承載板14從支撐體13脫落。另外,可抑制承載板14在俯視觀察時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因此可更確實地抑制承載板14與晶圓搬送手部10等之其他構件接觸。此外,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被構成為針對於底板11與頂板12可裝卸。藉此,在更換破損的承載板14時,藉由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從底板11及頂板12卸下,可將承載板14從支撐體13卸下。藉此,例如在更換複數個承載板14中之破損的承載板14時,可僅將破損的承載板14從支撐體13卸下。其結果為,可容易且廉價地進行承載板14之更換作業。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承載板14藉由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在前後方向上被定位。根據該構成,在將破損的承載板14更換為新的承載板14時,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對承載板14進行定位。藉此,即使在重複進行承載板14之更換作業的情況下,亦可維持基板支撐裝置6在新的狀態下的基板支撐裝置6之各部分之位置關係。藉此,與作業人員的熟練度無關而可提高伴隨著承載板14之更換作業的承載板14之定位作業之精度。藉此,可進一步減少對作業人員的教育所花費的工夫。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雖然承載板14未被黏接至支撐體13,但取而代之,藉由設置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可防止承載板14從支撐體13脫落。因此,作業人員不需要定期目視是否產生振動、氣壓等所 導致的承載板14發生位置偏移而從支撐體13脫落的現象。其結果為,可進一步延長基板支撐裝置6的維護週期(維護與維護之間的期間)。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可利用柱構件21、22、23各自的梳齒狀部分(支撐部21a、22a、23a)個別地支撐複數個承載板14。而且,藉由使棒構件的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該等之承載板14接觸,可抑制承載板14相對於柱21、22、23產生位置偏移。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藉由以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軸線為中心軸線的錐形結合而使各板11、12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連結。根據該構成,可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牢固且準確地固定於各板11、12。此外,藉由解除錐形結合,可容易地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從各板11、12卸下。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設置有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16R與第2錐形結合機構17L、17R。根據該構成,可使被配置於支撐體13之下部的底板11與被配置於支撐體13之上部的頂板12分別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錐形結合。藉此,可進一步提高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各板11、12的相互之結合強度。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擋止27L、27R從基板配置部25向左右方向突出。藉此,可將擋止27L、27R配置在避開被處理基板100之通路的位置。因此,擋止27L、27R藉由與移動限制構件15L、15R的接觸來抑制承載板14之位置偏移,並且不妨礙藉由搬送手部10所進行之被處理基板100的進出動作。
另外,根據基板支撐裝置6,擋止27L、27R包含有第1平行部29L、29R。此外,左柱22與右柱21包含有第2平行部32L,32R。而且,相互地鄰接的第1平行部29L與第2平行部32L相互平行地延伸,並且 相互地鄰接的第1平行部29R與第2平行部32R相互平行地延伸。根據該構成,擋止27L、27R之各第1平行部29L、29R可被左右之柱22、21所對應的第2平行部32L、32R承接。藉此,可更確實地抑制承載板14相對於各柱21、22、23旋轉移動的位置偏移之產生。
以上,已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受限於上述之實施形態。本發明可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1)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已對在第1錐形結合機構16L、16R中,以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下端部被形成為凸狀並且底板11被形成為凹狀的構成為例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亦可不受限於此。例如,亦可為,在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之下端設置凹部並且在底板11設置凸部,而使該等之凸部與凹部相互地嵌合,從而使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底板11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另外,移動限制構件15L、15R與各板11、12亦可藉由錐形結合以外之螺絲連結構造等而被結合。
(2)另外,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已以基板支撐裝置6具有各種構件的構成為例進行說明。但是,基板支撐裝置6只要至少具有承載板14、支撐體13、各板11、12中的任一者及移動限制構件15L、15R中之任一者即可。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適用於基板支撐裝置。
10:搬送手部
11:底板(基部板)
13:支撐體
14:承載板
15L:移動限制構件
15R:移動限制構件
21:柱構件
21a:支撐部
21b:凹部
22:柱構件
22a:支撐部
22b:凹部
23:柱構件
23a:支撐部
23b:凹部
25:基板配置部
25a:外周緣部
26:切口部
27L:擋止
27R:擋止
28L:前端部
28R:前端部
29L:第1平行部
29R:第1平行部
30L:左側前部
30R:右側前部
32L:第2平行部
32R:第2平行部
100:被處理基板
X1:裝卸方向
X11:安裝方向
X12:拆卸方向

Claims (6)

  1. 一種基板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具備有:
    複數個承載板,其等分別載置被處理基板;
    支撐體,其具有使支撐複數個上述承載板的複數個支撐部沿著縱向排列的構成,並且構成為藉由使上述承載板沿著與上述縱向交叉的既定之裝卸方向移動而使上述承載板可裝卸於所對應的上述支撐部;
    基部板,其被固定有上述支撐體;及
    移動限制構件,其被設置為用於允許上述被處理基板相對於上述承載板的進出且限制各上述承載板相對於上述支撐體進行移動,並且,為了裝卸上述承載板於上述支撐體,該移動限制構件可自上述基部板裝卸;
    上述支撐體係被構成為藉由沿著上述裝卸方向移動上述被處理基板而使上述被處理基板可裝卸於所對應的上述承載板,
    上述移動限制構件係以承接上述承載板之前端部之方式所配置,該承載板之前端部係位在上述裝卸方向中之卸下上述承載板的卸下方向上。
  2. 如請求項1之基板支撐裝置,其中,
    上述支撐體包含有被配置為相互地分離且沿著上述縱向延伸的複數個柱構件,
    藉由各上述柱構件被形成為沿著上述縱向的梳齒狀而形成複數個上述支撐部,
    上述移動限制構件包含有沿著上述縱向延伸且可與各上述承載板接觸的棒構件。
  3. 如請求項1之基板支撐裝置,其中,
    上述基部板及上述移動限制構件藉由沿著上述縱向延伸的軸線為中心軸線的錐形結合而被連結。
  4. 如請求項3之基板支撐裝置,其中,
    設置有底板與頂板作為上述基部板,該底板被配置在上述縱向的上述支撐體之下端,該頂板被配置在上述縱向的上述支撐體之上端,
    該基板支撐裝置更具有:
    第1錐形結合機構,其錐形結合上述移動限制構件與上述底板;及
    第2錐形結合機構,其錐形結合上述移動限制構件與上述頂板。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基板支撐裝置,其中,
    上述承載板包含有:
    基板配置部,其用於配置上述被處理基板;及
    擋止,其在與上述裝卸方向交叉的既定之寬度方向從上述基板配置部突出並延伸,且被上述移動限制構件承接。
  6. 如請求項5之基板支撐裝置,其中,
    上述擋止在上述寬度方向分離地設置有一對,
    各上述擋止包含有第1平行部,
    上述支撐體包含有可與一對上述第1平行部接觸的一對第2平行部,
    相互地鄰接的上述第1平行部與上述第2平行部相互平行地延伸。
TW110108558A 2019-02-21 2020-02-13 基板支撐裝置 TWI7676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9750A JP7245071B2 (ja) 2019-02-21 2019-02-21 基板支持装置
JP2019-029750 2019-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222A true TW202135222A (zh) 2021-09-16
TWI767603B TWI767603B (zh) 2022-06-11

Family

ID=7218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558A TWI767603B (zh) 2019-02-21 2020-02-13 基板支撐裝置
TW109104436A TWI798529B (zh) 2019-02-21 2020-02-13 基板支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4436A TWI798529B (zh) 2019-02-21 2020-02-13 基板支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45071B2 (zh)
KR (4) KR102405737B1 (zh)
CN (1) CN111599735B (zh)
TW (2) TWI767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7867B1 (ko) 2020-08-14 2022-03-24 엘티소재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유기물층 형성용 조성물
TWI775493B (zh) * 2021-06-15 2022-08-21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旋鈕式化學晶舟
CN115621181A (zh) * 2021-07-13 2023-01-17 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翻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6340B2 (ja) * 1990-11-19 1996-12-25 東芝セラ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製ウエハ支持ボ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562716U (ja) * 1992-02-03 1993-08-20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締結装置
JPH07292914A (ja) * 1994-04-26 1995-11-07 Sekisui Chem Co Ltd ジョイント構造
KR19990077350A (ko) * 1996-02-29 1999-10-25 히가시 데쓰로 반도체웨이퍼의 열처리용 보트
JP3388668B2 (ja) * 1996-02-29 2003-03-2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熱処理用ボ−ト及び縦型熱処理装置
KR980008674U (ko) * 1996-07-27 1998-04-30 양재신 조립성 향상을 위한 볼트의 체결구조
JP3469000B2 (ja) 1996-08-02 2003-11-25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縦型ウエハ支持装置
JPH10144616A (ja) * 1996-11-12 1998-05-29 Tekunisuko:Kk 半導体ウェーハ支持ボート
JP3484027B2 (ja) * 1996-12-24 2004-01-06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平板材のアン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4467028B2 (ja) 2001-05-11 2010-05-26 信越石英株式会社 縦型ウェーハ支持治具
JP3377996B1 (ja) * 2001-12-27 2003-02-1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熱処理用ボート及び縦型熱処理装置
JP2003237587A (ja) * 2002-02-19 2003-08-27 T S Tec Kk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ホィールの取付装置
KR100491161B1 (ko) * 2002-11-26 2005-05-24 주식회사 테라세미콘 반도체 제조장치
JP4150963B2 (ja) * 2003-02-07 2008-09-17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被支持体積層支持装置
JP4506125B2 (ja) * 2003-07-16 2010-07-21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熱処理用縦型ボ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09875A (ja) 2004-01-22 2005-08-04 Asahi Kasei Microsystems Kk ウエハボート
JP2005218230A (ja) * 2004-01-29 2005-08-11 I-Pex Co Ltd 整線治具
JP2008053307A (ja) * 2006-08-22 2008-03-0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基板収納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基板処理装置
US7661544B2 (en) * 2007-02-01 2010-02-16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emiconductor wafer boat for batch processing
JP4313401B2 (ja) * 2007-04-24 2009-08-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縦型熱処理装置及び被処理基板移載方法
JP5042950B2 (ja) * 2008-09-05 2012-10-03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縦型熱処理装置及び基板支持具
JP2010147386A (ja) * 2008-12-22 2010-07-01 Lintec Corp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WO2011017501A2 (en) * 2009-08-05 2011-02-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Cvd apparatus
JP5361805B2 (ja) * 2010-06-15 2013-12-04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容器
US8603574B2 (en) * 2010-11-05 2013-12-10 Apple Inc. Curved touch sensor
CN103517558B (zh) * 2012-06-20 2017-03-22 碁鼎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 封装基板制作方法
US9929029B2 (en) * 2015-10-15 2018-03-27 Applied Materials, Inc. Substrate carrier system
US10242897B2 (en) * 2015-12-14 2019-03-26 Solarcity Corporation Micro-environment container for photovoltaic cells
US10777442B2 (en) * 2016-11-18 2020-09-15 Applied Materials, Inc. Hybrid substrate carrier
CN206658998U (zh) * 2017-02-13 2017-11-2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全自动砖茶成型设备
JP6846993B2 (ja) * 2017-06-19 2021-03-2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保持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基板処理装置
JP6378403B2 (ja) * 2017-06-21 2018-08-22 光洋サーモ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基板支持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08761B1 (ko) 2021-10-05
TWI798529B (zh) 2023-04-11
KR20210097086A (ko) 2021-08-06
KR102405737B1 (ko) 2022-06-07
TWI767603B (zh) 2022-06-11
CN111599735B (zh) 2023-08-15
KR102407657B1 (ko) 2022-06-10
CN111599735A (zh) 2020-08-28
JP7245071B2 (ja) 2023-03-23
KR20210075935A (ko) 2021-06-23
KR20200102343A (ko) 2020-08-31
JP2020136538A (ja) 2020-08-31
KR20210124116A (ko) 2021-10-14
TW202032714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35222A (zh) 基板支撐裝置
JP4467028B2 (ja) 縦型ウェーハ支持治具
JPH04250648A (ja) ウェハ−保持装置
JP2014093329A (ja) 位置出し治具及び位置調整方法
KR20140103707A (ko) 기판 수납 장치
KR101209654B1 (ko) 트레이 틸트 장치
JP6452803B2 (ja) 別置式制御盤の搬送用治具
JP4468159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搬送位置合わせ方法
JPH09237781A (ja) 熱処理用ボ−ト
CN213519883U (zh) 可调式高精密晶片磨边载台
JP5988076B2 (ja) ロードポート装置取付け機構
JP2003289197A (ja) 電子部品の整列方法及び電子部品整列装置
JP4770789B2 (ja) 基板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KR102615719B1 (ko) 자동 패널볼팅시스템 및 자동 패널볼팅방법
KR100929022B1 (ko) 지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버퍼 시스템
JP2011173732A (ja) 基板搭載方法および基板取出方法
TWM588355U (zh) 薄基板用卡匣
KR20220040602A (ko) 캐리어 보관 장치
KR100355562B1 (ko) 음극선관용패널의제조설비
JP2005144636A (ja) クリップ装着装置
JP5954439B2 (ja) 基板移載システム及び基板移載方法
WO2013150607A1 (ja) 基板搭載位置矯正装置及び基板搭載位置矯正方法
KR20190053454A (ko) 대면적 기판 얼라인 시스템
JPH10335434A (ja) ウェーハ保持具
KR20130122433A (ko) 자동차의 엔진제어유닛 커넥터 센터링 유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