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3825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3825A
TW202133825A TW109141643A TW109141643A TW202133825A TW 202133825 A TW202133825 A TW 202133825A TW 109141643 A TW109141643 A TW 109141643A TW 109141643 A TW109141643 A TW 109141643A TW 202133825 A TW202133825 A TW 2021338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density
liquid
fibers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1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丸山貴史
黒田賢一郎
野田祐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82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4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adjus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6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ncircling the crotch region of the undergar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 A61F13/53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absorbent layers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the outer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605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anitary napkins or the like
    • A61F13/561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anitary napkins or the like using flaps, e.g. adhesive, for attachment to the undergar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1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 A61F2013/53034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being natural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1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 A61F2013/53034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being natural fibres
    • A61F2013/530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being natural fibres of co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1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 A61F2013/53037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comprising mixtures of fibres
    • A61F2013/53038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comprising mixtures of fibres with pulp and polymer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有互相正交的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並具備具有粉碎的保液性纖維的吸收性芯材(10)之吸收性物品(1),其特徵為,前述保液性纖維係具有由闊葉木構成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前述吸收性芯材(10)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合的複數個高密度部(100),前述吸收性芯材(10)係在至少一個前述高密度部(100)的前述厚度方向上的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前述高密度部低之低密度部。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吸收性物品。
作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吸收經血等的排泄液之生理用衛生棉為眾所皆知。這種生理用衛生棉係具備吸收體(吸收性芯材),在吸收性芯材含有保水性(保液性)纖維。一般,作為保水性纖維,採用纖維長度長的針葉木紙漿纖維。又,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除了保水性纖維之吸水性纖維12F外,使將合成纖維堆積成塊狀的集合體亦即纖維塊11含於吸收性芯材4,提高該吸收性芯材4的柔軟性、緩衝性等之吸收性物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9-9818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這種的吸收性物品,被要求即使長時間穿用的情況,亦可具有充分的吸收性。但,在以往的吸收性物品,為了在長時間穿用時吸收體不會扭曲或撓曲,將該吸收體形成柔軟且提高排泄物的吸收性極為困難。例如在專利文獻1的吸收性物品,由於為了提高吸收體的緩衝性,含有吸水性低的合成纖維之纖維塊,故該部分造成有吸水性能惡化之虞。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這種問題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可使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之吸收性物品。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到前述目的之發明,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有互相正交的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並具備具有粉碎的保液性纖維的吸收性芯材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為,前述保液性纖維係具有由闊葉木構成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合的複數個高密度部,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在至少一個前述高密度部的前述厚度方向上的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前述高密度部低之低密度部。
關於本發明的其他特徵,依據本說明書及圖面的記載可更明確。 [發明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可使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之吸收性物品。
依據本說明書及圖面的記載,至少可使以下的事項更明確。 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有互相正交的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並具備具有粉碎的保液性纖維的吸收性芯材之吸收性物品,其特徵為,前述保液性纖維係具有由闊葉木構成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合的複數個高密度部,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在至少一個前述高密度部的前述厚度方向上的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前述高密度部低之低密度部。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被吸收性芯材吸收的經血等地水分,藉由毛細管現象變得容易從低密度部朝高密度部(纖維塊),向厚度方向移動。因此,吸收性芯材全體變得容易吸收保持水分,可提高吸收性。又,由於闊葉木保液性纖維各個的纖維之面積、體積較針葉木保液性纖維小,故,纖維彼此纏絡的部位少,纏絡部位本身的面積(體積)也變小。因此,纖維彼此的動作變得不易互相干涉,能夠提高吸收體的柔軟性。藉此,能夠達到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之吸收性物品。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高密度部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中而未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中央部、和在較前述中央部更外側,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起毛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均密度係較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平均密度高,含於前述中央部的纖維的重量是較含於前述起毛部的纖維的重量多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利用毛細管現象,以中央部經由起毛部從高密度部的周圍容易吸入更多的水分。藉此,能夠增大藉由吸收性芯材能保持的水分之總量。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高密度部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中而未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中央部、和在較前述中央部更外側,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起毛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均密度係較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平均密度高,含於前述中央部的纖維的重量是較含於前述起毛部的纖維的重量以下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藉由使密度較中央部低的起毛部之區域變大,在保液性纖維間形成更多的空隙,當受到外力時,高密度部變得容易變形。因此,可使吸收性芯材的柔軟性提升。又,由於起毛部之空隙變多,故,即使為經血等含有水分以外的物質之液體,也能容易透過起毛部而到達中央部。藉此,既可提高吸收性物品的柔軟性,又可達到良好的吸收性。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高密度部的形狀係為平面狀,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面方向,前述起毛部所占有的區域之最大寬度係較在與前述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前述起毛部所占有的區域之最大寬度長,含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複數個前述高密度部中,配置成對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厚度方向,與前述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沿著之前述高密度部的比例,係較配置成對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長度方向或前述寬度方向,與前述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沿著之前述高密度部的比例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高密度部的厚度方向(Z方向)之纖維密度的梯度變得較平面方向(X,Y方向)之纖維密度的梯度大。因此,在厚度方向上,毛細管現象容易發揮作用,變得容易吸收水分。又,被高密度部的中央部吸入的水分,係藉由朝平面方向擴展的起毛部,不易朝平面方向的外側擴散,容易被高密度部保持。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面方向,當將與前述中央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c、與前述起毛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o時,形成為(Ro-Rc)<Rc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起毛部在高密度部所占有的比例變小,因此,起毛部的纖維與其周圍的低密度部的纖維之纏絡部位變少。因此,高密度部與低密度部的結合變弱,吸收性芯材全體變得柔軟。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吸收性物品的柔軟性。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面方向,當將與前述中央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c、與前述起毛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o時,形成為(Ro-Rc)≧Rc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起毛部在高密度部所占有的比例變大,因此,起毛部的纖維與其周圍的低密度部的纖維之纏絡部位變多。因此,對吸收性芯材的密度部,高密度部的位置變得容易固定,吸收性芯材變得不易扭曲或變形。藉此,可使吸收性物品不易產生形狀崩潰。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厚度方向,前述高密度部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相接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由於經血等的水分從鄰接於肌膚側的薄片構件朝吸收性芯材的內部被吸引而保持於高密度部,故,在肌膚側的薄片不易殘留水分,又可抑制水分朝肌膚側的薄片回滲。藉此,在穿用吸收性物品時,水分變得不易接觸到穿用者的肌膚,能夠抑制皮疹等的肌膚問題產生或使穿用者感到不舒適感。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厚度方向,前述高密度部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非肌膚側之薄片構件相接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經血等的水分從吸收性芯材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透過,容易保持於設在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之高密度部。因此,在吸收性芯材的肌膚側面不易殘留水分,亦變得不易產生回滲等。藉此,在穿用吸收性物品時,水分變得不易接觸到穿用者的肌膚,能夠抑制皮疹等的肌膚問題產生或使穿用者感到不舒適感。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厚度方向,前述高密度部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及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非肌膚側之薄片構件雙方相接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芯材的厚度方向上,高密度部所佔的比例變高,變得容易在厚度方向的寬廣範圍保持水分。也就是比起在吸收性芯材不存在有高密度部的情況,可提高吸收性芯材的保水容量。
如該吸收性物品,具有配置於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厚度方向的肌膚側之頂面薄片,並具有將前述頂面薄片與前述吸收性芯材在前述厚度方向上一體地壓榨的壓榨部,在前述厚度方向上,前述壓榨部與前述高密度部相接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沿著壓榨部(線狀壓榨部)朝平面方向移動之水分的一部分,藉由高密度部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吸引,變得容易被吸收性芯材吸收。因此,可抑制水分朝吸收性芯材的平面方向過度地擴散,並且可提高吸收性芯材的吸收性。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壓榨部係具有低壓榨部、和比起前述低壓榨部,前述吸收性芯材被高密度壓榨之高壓榨部,在前述厚度方向上,前述低壓榨部與前述高密度部相接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藉由設置低壓榨部,可抑制穿用時吸收性芯材過度變形,能夠使吸收性芯材不易破損。且,容易藉由將沿著高密度部將沿著低壓榨部朝平面方向移動的水分向吸收性芯材的厚度方向吸入,能夠使吸收性芯材的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
在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長度方向,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中央區域之每單位面積所含有的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係較在前述長度方向,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兩端區域之每單位面積所含有的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芯材的長度方向,比起兩端區域,中央區域容易保持經血等的水分,因此,變得容易抑制經血等朝長度方向的外側漏出。
在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寬度方向,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中央區域之每單位面積所含有的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係較在前述寬度方向,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兩端區域之每單位面積所含有的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在吸收性芯材的寬度方向,比起兩端區域,中央區域容易保持經血等的水分,因此,變得容易抑制經血等朝寬度方向的外側漏出。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吸收性芯材,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前述高密度部的最大外徑係較前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最大外徑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當高吸收性聚合物(SAP)膨脹時,在相鄰的2個SAP之間配置高密度部的可能性變高,故,SAP彼此變得不易接觸,能夠抑制凝膠阻塞。藉此,可抑制SAP的吸收性降低而可能提高吸收性芯材的吸收性。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未滿2mm,在前述吸收性芯材,含有由闊葉木以外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亦即,平均纖維長度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長之保液性纖維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容易使纖維長度較短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與纖維長度較長的保液性纖維纏絡,變得容易維持吸收性芯材的形狀。因此,比起僅藉由纖維長度長的保液性纖維形成吸收性芯材的情況,柔軟性高,且纖維間距離變短,因此,液體變得不易留在纖維間,可使回流性提升。又,比起僅藉由纖維長度短的保液性纖維形成吸收性芯材的情況,能夠不易產生形狀崩潰。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未滿2mm,在前述吸收性芯材,含有平均纖維長度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長且具有疏水性之熱可塑性纖維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藉由平均纖維長度較短的闊葉木纖維與平均纖維長度較長的纖維交絡而纏絡,使得吸收性芯材不易產生形狀崩潰。又,藉由含有疏水性纖維,可使吸收性芯材之水分的擴散性提升。藉此,可在吸收性芯材的寬廣範圍,變得容易吸收保持水分。因此,能夠使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進一步提升。
如該吸收性物品,由前述闊葉木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之平均纖維寬度為15μm以下,前述吸收性芯材的每單位面積所含有之由前述闊葉木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之根數係300根/mm2 以上、未滿2500根/mm2 ,在複數個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之間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因纖維不易纏絡,且纖維寬度較短的闊葉木紙漿密集,所以,排泄液與纖維之接觸機率變高。又,由於闊葉木紙漿與複數根SAP接觸的機率也變高,故,含於闊葉木紙漿的排泄液容易被位於闊葉木紙漿之間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吸入,因此,即使在複數次的排泄液之吸收,亦可減低回流。
如該吸收性物品,由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纖維長度之標準偏差係0.27以下,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纖維寬度之標準偏差係7.55以下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若分佈寬度窄、標準偏差小的話,因在吸收體容易保持均等的纖維密度,所以,在平面方向上,纖維的偏靠較少而容易使排泄液擴散成同心圓狀。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加上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纖維長度的標準偏差後的值,係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前述平均纖維長度的2倍的值小,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前述平均纖維長度減去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纖維長度的前述標準偏差後的值,係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前述平均纖維長度的1/2的值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纖維的偏靠更少,容易使排泄液擴散成同心圓狀。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包含複數個熱可塑性纖維,且具有將前述吸收性芯材朝前述厚度方向一體地壓榨之壓榨部,在前述壓榨部,前述熱可塑性纖維互相熔融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藉由熱可塑性纖維彼此互相熔融,使得吸收體的形狀變得穩定。藉此,即使在吸收性物品的狀態下,穿用者大幅移動身體的情況,也變得容易抑制吸收體產生形狀崩潰或吸水性惡化。
如該吸收性物品,前述吸收性物品係為生理用衛生棉、分泌物用薄片、及輕失禁用墊片中的至少一個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能夠達到使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的生理用衛生棉、分泌物用薄片、及輕失禁用墊片。
在該吸收性物品,還具有從前述長度方向之中央區域朝前述寬度方向的兩外側延伸伸出之一對翼片部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用時,藉由從寬度方向的外側朝內側(穿用者的貼身衣物之褲襠側)折入翼片部,變得容易將吸收性物品安裝於貼身衣物等。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側面,設有當穿用時將前述吸收性物品黏貼於穿用者的貼身衣物之黏著部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當穿用時,藉由在穿用者的貼身衣物等之肌膚側面黏貼黏著部,可固定吸收性物品的位置,變得不易產生位置偏移。
如該吸收性物品,在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至少一部分的區域,設有功能材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由於變得容易將功能材保持於吸收性芯材的高密度部,故,在吸收性物品,可更有效地發揮該功能材的效果。例如,藉由將抗菌劑保持於吸收性芯材的高密度部,可在被吸收的尿液、經血等的部位產生抗菌作用。又,藉由將香料、冷感劑、溫感劑等保持蓄積於高密度部,能夠使該等功能材的效果長時間持續。
如該吸收性物品,當使用依據J JIS K 0069的規定之篩振動機,將含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纖維分離時,殘留於前述篩振動機的14網眼的篩子之纖維(Nots)的重量除以分離前的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重量之值,係較通過前述篩振動機的60網眼的篩子之纖維(Fine)的重量除以分離前的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重量之值大為佳。
若依據這樣的吸收性物品,因纖維集合的高密度部之含有率高,所以,在吸收體的內部產生空隙而使體液等的水分容易通過,能夠提高吸收性芯材的透液性。又,由於高密度部本體容易保持液體,所以,吸收性芯材的保水性變高。因此,能夠使吸收性芯材的吸水性進一步提升。
===實施形態=== <<生理用衛生棉的基本結構>>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一例,說明關於生理用衛生棉1(以下亦僅稱為[衛生棉1])。再者,在以下的說明中,說明關於生理用衛生棉作為吸收性物品的例子,但,本實施形態的吸收性物品包裝體亦包含有所謂的分泌物薄片(例如護墊)、輕微失禁用墊片等,不限於生理用衛生棉。
圖1係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觀看衛生棉1之示意平面圖。圖2係圖1中的A-A箭號顯示之示意剖面圖。又,在以下的說明中,如圖1及圖2所示,定義各方向。亦即,定義沿著衛生棉1的製品長度方向之[長度方向]、沿著衛生棉1的製品短邊方向並與長度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及分別與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正交之[厚度方向]。在長度方向中,在使用衛生棉1時,成為穿用者的腹部側之方向設定為[前側]、將成為穿用者的背部側之方向設定為[後側]。厚度方向中,當使用衛生棉1時,將與穿用者的肌膚抵接之側設定為[肌膚側(上側)]、其相反側設定為[非肌膚側(下側)]。
衛生棉1係在俯視視角呈縱長形狀的薄片狀構件,將一對側薄片2、頂面薄片3、第二薄片4、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覆蓋薄片6及背面薄片5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依序層積而形成(參照圖2)。又,該等構件分別藉由熱熔膠接著劑(HMA)等,與鄰接於厚度方向的構件接合。再者,作為接著劑的塗佈圖案,可舉出例如Ω圖案、螺旋圖案、條紋圖案等。
又,衛生棉1係具有:設有吸收體10的衛生棉本體部20;及從衛生棉本體部20的長度方向中央區域朝寬度方向的兩外側延伸伸出之一對翼片部30。設有此翼片部30之長度方向中央區域,係為當使用衛生棉1時,與穿用者之排泄口(褲襠部)抵接之區域。
頂面薄片3係為當使用衛生棉1時,與穿用者的肌膚抵接之構件,使經血等的液體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透過而移動至吸收體10。因此,頂面薄片3採用熱風不織布等的具有適宜的透液性之柔軟的薄片。
第二薄片4係為透液性之薄片,可舉出例如與頂面薄片3相同的熱風不織布等。第二薄片4係設在吸收體10的肌膚側面上,發揮經血等的排泄物之逆流防止、排泄物的擴散提升、及緩衝性的提升等的作用。但,衛生棉1亦可不具有第二薄片4。
覆蓋薄片6可為透液性的薄片,亦可為不透液性的薄片,可舉出例如薄紙、SMS(紡黏/熔噴/紡黏)不織布等。覆蓋薄片6係設在吸收體10與背面薄片5之間。但,衛生棉1亦可不具有覆蓋薄片6。
當使用衛生棉1時,背面薄片5能夠抑制透過頂面薄片3而被吸收體10所吸收的液體朝貼身衣物等之穿衣側(非肌膚側)滲出。背面薄片5使用聚乙烯(PE)的樹脂薄膜等之適宜的不透液性柔軟的薄片。再者,頂面薄片3及背面薄片5係平面尺寸較吸收體10大。
側薄片2可為透液性薄片、亦可為不透液性薄片,與頂面薄片3相同的熱風不織布、SMS不織布等。
又,如圖1所示,側薄片2及頂面薄片3與背面薄片5之外周緣部彼此以接著或熔融予以接合,藉此,在這些薄片彼此之間保持吸收體10。又,一對側薄片2係從頂面薄片3的寬度方向之兩側部朝寬度方向外側延伸伸出,與背面薄片5一同形成一對翼片部30。又,如圖2所示,在衛生棉本體部20的厚度方向之最靠近非肌膚側面(背面薄片5的非肌膚側面),設有複數個本體黏著部(相當於偏移固定部),該等本體黏著部是藉由塗佈適宜的接著劑(例如熱熔膠接著劑)所形成,在寬度方向上隔著間隔設置。當使用衛生棉1時,此本體黏著部被黏貼於穿用者的貼身衣物等的肌膚側面,藉此,衛生棉1被固定,變得不易產生位置偏移。同樣地在翼片部30的最靠近非肌膚側之面(背面薄片5的非肌膚側面),設有藉由塗佈熱熔膠接著劑等所形成的翼片黏著部(相當於偏移固定部)(參照圖2)。
吸收體10(相當於吸收性芯材)係為沿著長度方向長的縱長構件,吸收經血等的液體(排泄物)並保持在內部。關於吸收體10的詳細說明容後再述。第二薄片4、吸收體10、覆蓋薄片6係為平面形狀相同,層積於厚度方向。再者,在本實施形態,該等各構件是藉由熱熔膠接著劑(HMA)互相接合,但亦可不接合。
又,在衛生棉1,設有複數個壓榨部40(凹部)(參照圖1)。壓榨部40係為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凹陷之部位,比起鄰接的部位,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高之部位。在壓榨部40,至少頂面薄片3、第二薄片4、及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全區域係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被壓榨(壓花加工)而接合一體化。藉此,衛生棉1變得不易扭曲。但,不限於前述,亦可為僅在吸收體10設置壓榨部40,或僅從頂面薄片3到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肌膚側之一部分設置壓榨部40,或者從背面薄片5到吸收體10設置壓榨部40。又,壓榨部40的配置圖案亦不限於如圖1所示的圖案。
<吸收體10的具體結構> 吸收體10係具有吸收液體的保液性纖維,形成為俯視視角呈縱長形狀。又,在吸收體10亦可含有保液性纖維以外的材料(例如熱可塑性樹脂纖維等的疏水性纖維)。在具有保液性纖維與熱可塑性樹脂纖維(疏水性纖維)的情況,吸收體10係以這些纖維彼此互相混合的狀態下形成。
作為保液性纖維,可舉出紙漿例如以針葉木、或闊葉木作為原料所獲得的木材紙漿,蔗渣、洋麻、竹、麻、綿(例如棉短絨)等的非木材紙漿,嫘縈纖維等的再生纖維素纖維、乙酸酯纖維等的半合成纖維等。
在以往的吸收性物品所具備的吸收體,多數採用由針葉木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亦即針葉木保液性纖維(亦稱為針葉木紙漿)。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吸收體10,在保液性纖維的至少一部分,含有由闊葉木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亦即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亦稱為闊葉木紙漿)。此闊葉木保液性紙漿(闊葉木紙漿),具有纖維長度較針葉木保液性纖維(針葉木紙漿)的纖維長度短的特徵。
圖3A係顯示闊葉木保液性紙漿(闊葉木紙漿)與針葉木保液性纖維(針葉木紙漿)的纖維長度之分佈的圖。橫軸顯示纖維長度(mm),縱軸顯示頻度(%)。如圖所示,針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長度為2.5mm,纖維長度的分佈寬度寬廣(含有3mm以上的纖維。標準偏差為1.6)。相對於此,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長度係0.79mm,纖維長度的分佈寬度狹窄(標準偏差為0.27)。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藉由在吸收體10採用闊葉木紙漿,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變短(具體而言為未滿2mm)。
再者,紙漿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在依據中心線纖維長度(Cont)之測定上,意指長度加重平均纖維長度L(1)。又,長度加重平均纖維長度係指藉由美卓自動化(metso automation)公司製的科特纖維實驗室纖維特性(離線)[kajaaniFiberLab fiber properties(off-line)],作為L(l)值進行測定。再者,其亦為JIS P 8226-2(紙漿-基於工學自動分析法之纖維長度測定方法中之非偏振光法)所推薦的方法。又,在下述進行說明的紙漿纖維的平均纖維寬度係作為纖維寬度(FiberWidth)進行測定。
又,如JIS的評價法所記載,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寬度係不包含纖維塊而進行測定。因此,在本說明書中所示的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寬度的資料係為不含後述的纖維塊100而進行測定的結果。
在本發明,紙漿纖維以外之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依據JIS L1015:2010的附屬書A的[A7.1 纖維長度的測定」之「A7.1.1 A法(標準法)在附有刻度的玻璃板上測定個別的纖維之長度的方法]進行測定。前述方法係相當於1981年發行的ISO 6989之試驗方法。
作為熱可塑性樹脂纖維,例如可舉出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為材料之單纖維、將PP與PE聚合而成的纖維、或者由PP與PE構成的芯鞘構造之複合纖維等。又,在熱可塑性樹脂纖維,能夠調整捲縮程度。例如作為熱可塑性樹脂纖維,可使用由熔點不同的2個合成纖維成分所構成的芯鞘型、偏芯型之複合纖維,使纖維捲縮。在本實施形態、熱可塑性樹脂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為30mm左右。又,將熱可塑性樹脂纖維的每單位長度之平均捲縮數設定為較保液性纖維的每單位長度之平均捲縮數少。藉此,因熱可塑性樹脂纖維與保液性纖維之纏絡變少,變得不易殘留折痕。因此,即使在含有熱可塑性樹脂纖維的情況,亦可使裝戴感提升,能夠提高防漏性。再者,作為平均捲縮數的測定方法,例如在寬度方向上取樣複數個試驗片(例如5cm見方的試驗片),再使用基恩斯(KEYENCE CORPORATION)製的顯微鏡VH-Z450等,在對試驗片中的纖維不會施加負載的狀態下,對每1英吋(2.54cm)測定數次的捲縮數。能自其平均值算出捲縮數(每單位長度的平均捲縮數)。
圖3B係顯示闊葉木紙漿纖維與針葉木紙漿纖維的平均纖維寬度之分佈的圖。橫軸顯示纖維寬度(μm),縱軸顯示頻度(%)。如圖3B所示,針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寬度為30μmm左右(上圖),纖維寬度的分佈寬度寬廣(標準偏差為11.9)。相對於此,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寬度係15μm左右(下圖),纖維寬度的分佈寬度狹窄(標準偏差為7.55)。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藉由在吸收體10採用闊葉木紙漿,比起僅採用針葉木紙漿的情況,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寬度變短。
又,理想為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寬度為15μm以下;纖維密度根數為300根/mm2 以上、未滿2500根/mm2 (詳細容後敘述);及在闊葉木紙漿之間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謂的SAP)等之吸液性粒狀物。於是,由於纖維短、纖維細,故,絕對的纖維面積小,因此,纖維不易纏絡,且具有纖維寬度短之特徵的闊葉木紙漿形成密集,所以排泄液與纖維接觸的機率變高,含於闊葉木紙漿的排泄液容易被位於闊葉木紙漿之間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吸入,因此,在複數次的排泄液之吸收,亦可減低液體回流。
又,觀看分佈寬度可知,闊葉木紙漿係纖維長度與纖維寬度的分佈寬度較針葉木紙漿窄。也就是闊葉木紙漿的纖維長度之標準偏差為0.27以下,闊葉木紙漿的纖維寬度之標準偏差為7.55以下。且,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長度加上闊葉木紙漿的纖維長度之標準偏差後的值(0.79+0.27=1.06)係較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長度之2倍的值(1.58)小,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長度減去闊葉木紙漿的纖維長度之標準偏差後的值(0.79-0.27=0.52)係較闊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長度之1/2的值(0.395)大。
如此,若分佈寬度窄、標準偏差小的話,因在吸收體容易保持均等的纖維密度,所以,在平面方向上,變得偏靠較少而容易擴散成同心圓狀。
又,吸收體10亦可含有前述以外的纖維,例如亦可含有纖維素等的天然纖維、嫘縈這樣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等。
又,吸收體10的厚度為2mm以上、10mm以下為佳。若吸收體10的厚度未滿2mm,則會變得過薄而扭曲,若超過10mm則會變得過硬而穿用者感到不舒服之虞產生。
又,因闊葉木紙漿是較針葉木紙漿細且纖維間距離短,所以,在相同密度的條件下進行對比的情況,闊葉木紙漿的纖維根數密度係較針葉木紙漿的纖維根數密度大。再者,纖維根數密度係相當於每單位面積的平均纖維根數,以纖維粗細度加平均纖維間距離,試算在緊密填充構造的情況每單位面積所含有的纖維的根數之值。如該試算值所示,闊葉木紙漿的纖維根數密度為1182.2根/mm2 ,針葉木紙漿的纖維根數密度(200.3根/mm2 )之大約6倍。因此,若使用闊葉木紙漿的話,比起使用針葉木紙漿的情況,可高密度化。
纖維根數密度係300根/mm2 以上、未滿2500根/mm2 為佳。若纖維根數密度未滿300根/mm2 的話,雖不易殘留折痕,但吸收體10變得鬆弛,在使用中造成扭曲,其結果,吸收體面積減少,變得容易洩漏。若纖維根數密度為2500根/mm2 以上的話,吸收體10形成過硬,增加使用中的不舒服感。若纖維根數密度300根/mm2 以上、未滿2500/mm2 的話,則能夠提高毛細管效果,又,可薄膜化及柔軟化,能夠提高吸收性。
<吸收體10的製造方法> 作為吸收體10的製造方法,將粉碎紙漿、高吸收性聚合物等堆積的方法為眾所皆知。圖4A係說明關於使用於吸收體10之粉碎紙漿的製造方法之圖。圖4B係說明關於使用粉碎紙漿製造吸收體10之方法之圖。再者,在此,針對製造作為吸收體10之含有保液性纖維與熱可塑性樹脂纖維及高吸收性聚合物(SAP)者的情況進行說明。
首先,製造成為吸收體10的原料之粉碎紙漿。粉碎紙漿係使用搬運機構61與鋸式粉碎機62,將成為原料的紙漿薄片PS進行粉碎加工加以製造。搬運機構61係將從原料帶捲筒不斷放出的紙漿薄片PS朝預定的方向搬運。鋸式粉碎機62係為在圓柱狀的滾子的外周面設有複數個刀刃之旋轉體,如圖4A所示,以在搬運方向的下游側切削紙漿薄片PS的方式進行旋轉。藉此,將紙漿薄片PS細微地粉碎,製造成為吸收體10的原料之粉碎紙漿。再者,亦可使用錘式粉碎機,取代鋸式粉碎機62,以錘擊紙漿薄片PS的方式進行粉碎。
以往,在將由針葉木構成的紙漿薄片進行粉碎加工的情況,針葉木紙漿的纖維一條條地分解,形成絲狀的長針葉木保液性纖維(平均纖維長度為2.5mm左右)。另外,在本實施形態,採用含有闊葉木紙漿之紙漿薄片PS。如前述般,由於闊葉木紙漿(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係平均纖維長度較短(平均纖維長度未滿2mm),故,比起針葉木紙漿,纖維彼此不易纏絡。因此,含有闊葉木紙漿的紙漿薄片PS係纖維彼此纏絡的部位少,變得脆弱而容易崩潰。若藉由鋸式粉碎機62將這樣的紙漿薄片PS進行粉碎的話,闊葉木紙漿的纖維並非一條條地被分解,而是以複數個纖維集合成毛球狀的纖維塊100(亦稱為[Nots])從紙漿薄片PS崩潰的方式分離。
又,如前述般,闊葉木紙漿係平均纖維寬度15μm左右。亦即,闊葉木紙漿不僅具有纖維長度短,且具有細微之特徵。因此,闊葉木紙漿係纖維1條1條的剖面積、體積等小,纖維更容易集合成毛球狀,含於毛球內的纖維量也較針葉木的情況多。再者,藉由以往的氣流成網紙漿形成這種纖維塊的情況,因含於紙漿間的接著劑,容易阻礙水分的吸入,纖維塊本身變硬,因此並不理想。又,由於紙漿為纖維素,故不易熱熔融。因此,也不易採用熱熔融等的方法形成纖維塊。
圖5係將含有闊葉木紙漿的紙漿薄片進行粉碎加工時獲得的纖維塊100之放大照片。同如圖5所示,在本製程所獲得的纖維塊100具有: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集合之中央部101;及在中央部101的周圍,密度較中央部101低之起毛部102。此起毛部102係藉由在紙漿薄片PS中,纖維與纖維纏絡之部分剝離所形成。亦即,紙漿薄片PS係藉由複數個這樣的纖維塊100密集所形成,若紙漿薄片PS被鋸式粉碎機62切削的話,則鄰接的纖維塊100,100彼此的纏絡部位剝離,藉此,被分離成各自的纖維塊100,並且纏絡剝離的部分成為起毛部102。
在本實施形態,使用依據JIS K 0069所規定的試驗法之篩振動機(例如,AS ONE CORPORATION製的篩振動機SS-HK60),將藉由如圖4A所示的方法將紙漿薄片PS進行粉碎加工後的樣品分離成纖維的各個尺寸,將符合以下的條件者作為[纖維塊100]。首先,將樣品載置於設在篩振動機的14網眼的篩子。再者,[網眼]係為 JIS Z8801所規定的標準篩用金屬網,例如,14網眼係篩孔1.18mm、線徑0.63mm、開孔面積42.3%之金屬網。又,在網眼的下側,設置具有與篩子相同徑的筒件,從網眼起下側70mm的高度之筒件側面開孔,以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吸引裝置(例如,大澤股份有限公司製氣動吸塵槍(WONDER-GUN)W101:吸入最小內徑22mm、壓力0.5 Mpa)。且,在較網眼更上側50mm的高度,設置空氣噴出裝置(例如TONE股份有限公司製的空氣除塵槍AG-101:噴嘴長度95mm、噴嘴內徑4mm、壓力0.5Mpa)。其次,以振幅70mm、60次/分的條件下,一邊振動15分鐘,一邊使空氣噴出裝置均勻地噴射,並且再以吸引裝置吸引,從樣品分離纖維。然後,經過15分鐘後,將殘留於篩子(14網眼)上者作為[纖維塊100(Nots)]。
又,在圖5的照片中,在黑色的背景色中顯示白色的纖維塊100,但,在纖維塊100的中心部,背景色的黑色被透過而看不見之區域為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集合之中央部101。另外,在中央部101的周圍,透過纖維塊100而可辨識背景色的黑色之部分為起毛部102。
其次,使用纖維塊100,製造吸收體10。如圖4B所示,旋轉滾筒70係為中空圓筒形的滾筒,在周面,作為置入吸收體材料之模具的複數個凹部71以預定的間距形成。當旋轉滾筒70旋轉而使凹部71進入到材料供給部80時,藉由吸引部72的吸引,從材料供給部80供給的吸收體材料堆積(聚集)於凹部71。
具有垂片80a的材料供給部80係形成為覆蓋旋轉滾筒70的上部,材料供給部80係藉由空氣搬送,將以粉碎機(參照圖4A)粉碎紙漿薄片PS後的粉碎紙漿(至少包含闊葉木紙漿與纖維塊100)與熱可塑性樹脂之混合物供給至凹部71。又,材料供給部80具備用來供給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SAP)之粒子供給部81,對凹部71供給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吸水性纖維與熱可塑性纖維之混合物及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係在混合狀態下堆積於凹部71,在凹部71形成吸收體10。
當藉由旋轉滾筒70進一步旋轉,收容有吸收體10的凹部71到達滾筒的最下部時,吸收體10從凹部71脫離,並被配置到以輸送機搬送的基材(覆蓋薄片6等)上,傳送至下一個製程。
在已被形成的吸收體10,含有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密集之複數個纖維塊100。亦即,在吸收體10中,分散存在有由纖維塊100構成的高密度部。因此,吸收體10中,在此纖維塊100(高密度部)分散存在的區域,與壓榨部40不同,在厚度方向的中央部,比起厚度方向的端部,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變高。換言之,吸收體10係於至少一個的高密度部(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之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具有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高密度部低之低密度部。
再者,纖維塊100(高密度部)的密度之測定係可藉由以下的方式進行。首先,使用電子天秤等,測定纖維塊100的重量。此時,纖維塊100的重量係未滿電子天秤的最小測定重量的情況,直到可測定重量為止,將複數個纖維塊100一同進行測定,再將其平均值作為纖維塊100的平均重量。其次,以顯微鏡,測定纖維塊100的厚度(後述的圖6B的Z方向之長度)。如前述,在將複數個纖維塊100聚集進行重量測定的情況,對於用於重量測定之所有的纖維塊100,測定厚度,再將平均值作為纖維塊100的平均厚度。同樣地,從顯微鏡的測量,來測定纖維塊100的面積(後述的圖6A的XY平面之面積)。此時,測定進行重量測定之所有的纖維塊100的面積,再將平均值作為纖維塊100的平均面積。依據該等測定值(算出值),能以平均重量/(平均厚度×平均面積)算出纖維塊100的密度。
<關於吸收體10的性能> 在本實施形態的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藉由複數個纖維塊100以分散存在的方式設置,比起以往製品的吸收體,吸液性及柔軟性提升。
如前述般,在纖維塊100,由於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集合,故,在吸收體10中之配置有纖維塊100(高密度部)的部分,比起其他部分,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變高。亦即,吸收體10係在其內部,具有作為高密度部之纖維塊100;及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高密度部(纖維塊100)低之低密度部。又,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纖維塊100(高密度部)與低密度部是相鄰配置。換言之,本實施形態的吸收體10係具有:作為高密度部之纖維塊100,及與該高密度部的厚度方向的一方側(肌膚側)或另一方側(非肌膚側)相鄰之低密度部。藉由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設置高密度部與低密度部,例如壓榨部40般,比起在厚度方向上高密度部形成連續的情況,吸收體10的蓬鬆度(厚度)容易維持,可達到柔軟且緩衝性高之吸收體10。
又在經血等的水分附著於這樣的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肌膚側的情況,水分會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被吸收,藉由毛細管現象變得容易從低密度部朝高密度部(纖維塊100)移動。也就是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藉由低密度部與高密度部(纖維塊100)相鄰配置,可將已被吸收的水分誘導至纖維塊100並加以保持。因此,吸收性芯材全體變得容易吸收保持水分,可提高吸收體10的吸收性。
又,含於本實施形態的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之保液性纖維,由闊葉木保液性纖維所形成,因此,比起由針葉木纖維構成的保液性纖維,平均纖維長度短、且纖維徑細,故,每1根纖維的剖面積、體積等較小。因此,1根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與其他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纏絡的纏絡點之數量少,且纏絡點的面積(體積)變小,比起針葉木保液性纖維,纖維彼此不易交纏。因此,保液性纖維彼此的動作變得不易互相干涉,能夠提高吸收體10的柔軟性,故,可將衛生棉1作成使用者不易感到硬度。
又,比起僅由針葉木纖維構成的保液性纖維,纖維寬幅也變短,因此,朝平面方向觀看時的纏絡點的數量變少。且,比起僅由針葉木纖維構成的保液性纖維,纖維的厚度變薄。因此,若吸收體的密度及厚度相等的話,比起僅為針葉木纖維的情況,在厚度方向可含有更多的闊葉木纖維,並且可將剛性作成相等或較低,因此,可使穿用者不易感到吸收體10的硬度。
特別是在衛生棉1的吸收體10,含有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密集之複數個纖維塊100(高密度部)。若為藉由纖維長度較長的針葉木保液性纖維形成該高密度部的情況,纖維的纏絡點變多,該部分造成高密度部變硬,因此,有在穿用時容易使穿用者感到硬度、不舒服感之虞。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構成纖維塊100(高密度部)之保液性纖維的纖維長度較短、纏絡點的數量變少,因此,纖維塊100(高密度部)本身的柔軟性也變高,不易使穿用者感到硬度或不舒服。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藉由以闊葉木構成的保液性纖維密集之高密度部(纖維塊100)分散存在地設置,能夠使良好的吸收性與柔軟性同時存在。再者,亦可在高密度部(纖維塊100)內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SAP)。在此情況,由於SAP與保液性纖維接觸的比例變多,故,可使吸收體10複數次反覆吸收水分的情況之吸收性能提升。
又,如以圖5所作的說明,纖維塊100具有: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集合之中央部101;及在中央部101的外側,保液性纖維密度較中央部101低之起毛部102。又,中央部101係被起毛部102包圍,起毛部102係被纖維塊100以外的其他纖維(亦即,構成吸收體10之低密度部的纖維)包圍。也就是起毛部102係與構成吸收體10的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中央部101未與構成該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而是與起毛部102纏絡。因此,當吸收體10吸收排泄液等的水分時,首先,構成低密度部之保液性纖維吸收水分,被低密度部所吸收的水分藉由毛細管現象,經由起毛部102移動至纖維塊100的中央部101。如此,被吸收體10吸收的水分是從纖維塊100的外側朝中央部吸入。
在這樣的纖維塊100,若含於中央部101的保液性纖維的總量(重量)較含於起毛部102的保液性纖維的總量(重量)大的話,則在中央部101可保持水分的量變多,因此,可提高吸收體10的吸水性。亦即,在纖維塊100(高密度部)的中央部101,從周圍可吸入更多的水分,能夠增大藉由吸收體10所保持的水分之總量。
另外,亦可將含於中央部101的保液性纖維的總量(重量)作成為較含於起毛部102的保液性纖維的總量(重量)以下。在此情況,包圍中央部101的起毛部102的區域變大,但,由於起毛部102的密度較中央部101低,因此,在保液性纖維間形成更多的空隙,當受到外力時,高密度部變得容易變形。因此,含有這樣的纖維塊100之吸收體10的柔軟性高,當穿用衛生棉1時的肌膚觸感柔軟,因此,不易使穿用者感到不舒適感。又,由於在起毛部102,空隙變多,故,即使為經血等含有水分以外的物質之液體,也能容易透過起毛部102而到達中央部101。因此,既可提高柔軟性,又可確保良好的吸收性。
圖6A係從預定的方向觀看時的纖維塊100之平面示意圖。圖6B係圖6A的B-B箭號視圖。在圖6A及圖6B,作為互相正交的3方向,定義[X方向]、[Y方向]及[Z方向]時,圖6A係顯示XY平面之纖維塊100的形狀的一例,圖6B係顯示XZ平面之纖維塊100的形狀的一例。在以下的說明,將圖6A之[XY方向]稱為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將圖6B之[XZ方向]稱為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
如圖6A及圖6B所示,纖維塊100(高密度部)的形狀為平面狀,對於X方向及Y方向之長度,Z方向之長度變得較短。具體而言,在圖6A的XY平面,當將纖維塊100中之與中央部101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c、與起毛部102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o,並在圖6B的XZ平面,將纖維塊100的Z方向之長度(寬度)設為Ho時,Ho較Ro短(Ro>Ho)。亦即,在X方向及Y方向,起毛部102所占有的區域之最大寬度(Ro)係較在Z方向上,起毛部102所占有的區域之最大寬度Ho大。再者,纖維塊100的形狀並非一定,故,起毛部102在X方向之最大長度、與在Y方向上之最大長度並非一定一致,但,在本說明書中,為了說明上的方便,將起毛部102的外接圓之直徑Ro設為纖維塊100在X方向及Y方向(平面方向)之最大長度。
又,在圖6A及圖6B所示的纖維塊100,在起毛部102之纖維密度沒有較大的偏靠的情況,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XY方向)之起毛部102的纖維的總量(重量),係較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Z方向)之起毛部102的纖維的總量(重量)大。在這樣的纖維塊100(高密度部)在吸收體10的內部與低密度部相鄰配置的情況,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Z方向)之纖維密度的梯度變得較平面方向(X,Y方向)之纖維密度的梯度大。因此,纖維塊100係在厚度方向上,毛細管現象更容易強力地發揮作用,變得容易在厚度方向上吸收水分。又,當纖維塊100已經吸收水分時,被吸入並保持於中央部101的水分變得不易從平面方向的中央朝外側擴散。這是因為藉由從中央部101朝平面方向呈放射狀擴散的起毛部,抑制水分從平面方向的中央朝外側移動。
平面方向及厚度方向之纖維密度的梯度,係可藉由例如以下的方法求出。首先,使用顯微鏡,作為平面方向之高密度部的面積Sh1,測定平面方向之全體(高密度部加低密度部)的面積Sh2。又,算出Sh1/Sh2,作為平面方向之密度梯度。同樣地,使用顯微鏡,作為厚度方向之高密度部的面積St1,測定厚度方向之全體(高密度部加低密度部)的面積St2。又,算出St1/St2,作為厚度方向之密度梯度。然後,比較算出的Sh1/Sh2和St1/St2,可判斷值較大者係為低密度面積的比率較小亦即,粗密的梯度較小者。
又,含於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之複數個纖維塊100中,對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的厚度方向配置成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Z方向)沿著的比例(纖維塊100的數量)係較對與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的厚度方向呈垂直的方向配置成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Z方向)沿著的比例(纖維塊100的數量)大。亦即,容易以吸收體10的平面方向(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和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X方向、Y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纖維塊100。藉此,吸收體10係在厚度方向上更容易吸收水分,不易使已被吸收的水分朝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擴散,可使衛生棉1的吸收性提升。再者,對吸收體的厚度方向,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沿著之狀態,係指吸收體的厚度方向與纖維塊100的厚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未滿45度的狀態。又,含於吸收體10的纖維塊100中,吸收體10的平面方向與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一致的比例,係可藉由將吸收體10裁切成預定的尺寸(例如1cm平方),再確認其中所含有的纖維塊100之各自的厚度方向與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關係加以求出。
又,在圖6A的平面方向(XY方向),將中央部101的外接圓之直徑Rc作成較起毛部102的外接圓之直徑Ro與中央部101的外接圓之直徑Rc的差大為佳((Ro-Rc)<Rc)。亦即,在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形成有中央部101的區域之寬幅係較形成有起毛部102的區域之寬幅大為佳。在這樣的情況,由於起毛部102在纖維塊100所占有的比例變小,因此,構成起毛部102的纖維與其周圍的低密度部(吸收體10)的纖維之纏絡部位變少。因此,纖維塊100與低密度部的結合變弱,吸收體10全體變得柔軟。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衛生棉1的柔軟性。
又,在圖6A的平面方向(XY方向),將中央部101的外接圓之直徑Rc作成較起毛部102的外接圓之直徑Ro與中央部101的外接圓之直徑Rc的差以下為佳((Ro-Rc)≧Rc)。亦即,在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形成有中央部101的區域之寬幅係較形成有起毛部102的區域之寬幅以下為佳。在此情況,由於起毛部102在纖維塊100所占有的比例變大,構成起毛部102的纖維與其周圍的低密度部(吸收體10)的纖維之纏絡部位變多。因此,在吸收體10的內部,纖維塊100的位置變得容易固定,吸收體10變得不易扭曲或變形。例如即使在穿用者穿用衛生棉1的狀態,大幅移動身體的情況,也不易產生吸收體10的形狀崩潰等。如此,可因應衛生棉1的使用態樣,調整含於吸收體10的纖維塊100之結構。
又,對於含於吸收體10的複數個纖維塊100中的至少一者,藉由在厚度方向上如以下的方式進行配置,可使吸收體10的吸收性能提升。圖7A至圖7C係說明關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纖維塊100的配置之圖。
圖7A係顯示關於纖維塊100被配置成與鄰接配置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接觸的情況之示意剖面圖。如該圖7A的情況,排泄在鄰接於吸收體10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例如第二薄片4、頂面薄片3等)之經血等的水分,會被鄰接於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之纖維塊100(高密度部)吸入至吸收體10的內部,並保持於纖維塊100的中央部101,因此,水分變得不易殘留於肌膚側之薄片(第二薄片4、頂面薄片3等)的表面。又,被保液性纖維高密度地集中的中央部101保持的水分,由於不易朝中央部101的外側移動,故,不易產生水分從吸收體10的內部朝肌膚側的薄片返回之所謂的回滲。因此,藉由纖維塊100與鄰接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接觸設置,當穿戴衛生棉1時,水分變得不易接觸到穿用者的肌膚,不易產生皮疹等的肌膚問題,能夠抑制使穿用者感到不舒適感。
圖7B係顯示關於纖維塊100被配置成與鄰接配置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之薄片構件接觸的情況之示意剖面圖。在圖7B,已被排泄的經血等的水分會從吸收體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透過,保持在與鄰接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的薄片構件(例如覆蓋薄片6)接觸配置的纖維塊100(高密度部)。亦即,水分變得容易聚集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因此,當穿戴衛生棉1時,水分變得不易殘留在與穿用者的肌膚接觸之吸收體10的肌膚側面。又,由於水分被保持於距離肌膚側最遠的非肌膚側面之覆蓋薄片6附近,故,也不易產生回滲等。因此,即使在纖維塊100與鄰接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之薄片構件接觸設置的情況,當穿戴衛生棉1時,水分也變得不易接觸到穿用者的肌膚,不易產生皮疹等的肌膚問題,能夠抑制使穿用者感到不舒適感。
圖7C係顯示關於纖維塊100被配置成分別與鄰接配置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之薄片構件接觸的情況之示意剖面圖。在該圖7C,顯示一個纖維塊100與肌膚側面與非肌膚側面雙方接觸的情況,但,亦可為複數個纖維塊100分別與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中的任一方接觸。在此情況,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上,纖維塊100所佔的比例變高,變得容易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寬廣範圍保持水分。亦即,比起在吸收體10不存在有纖維塊100的情況,可提高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保水容量。且,亦可獲得在圖6A及圖6B作過說明的效果,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吸收體10的吸收性,並且亦可使穿用者不易產生不舒適感。
又,如圖1作過說明,衛生棉1係設有將頂面薄片3(及第二薄片4)與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一體地壓榨之複數個壓榨部40。在這些壓榨部40,如圖1所示,包含具有預定的寬度、並朝長度方向延伸的線狀壓榨部41(所謂的鉸鏈)。線狀壓榨部41係具有當穿戴衛生棉1時,作為吸收體10因應穿用者的身體形狀折彎而變形時的折彎誘導部之功能,並且具有使被吸收體10吸收的經血等的水分沿著該線狀壓榨部41移動之功能。藉此,可抑制經血等在吸收體10的1個部位集中並吸收而造成超過該部位之吸收容量。亦即,藉由使經血等的水分分散於吸收體10的寬廣範圍,能以吸收體10的寬廣的區域吸收水分。
但,在線狀壓榨部41,由於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進行有壓花加工等,故,密度比起吸收體10的其他區域高,水分容易移動,因此,有經血等的水分沿著線狀壓榨部41過度地擴散的情況。亦即,經血等的水分未被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吸收,有容易朝平面方向(長度方向、寬度方向等)擴散之虞。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至少一部分的纖維塊100(高密度部)設置成與壓榨部40(線狀壓榨部41)接觸,藉此,可控制水分的擴散。圖8A係顯示設有壓榨部40(線狀壓榨部41)的區域之吸收體10之示意剖面圖。在圖8A,在厚度方向上,以與線狀壓榨部41的非肌膚側接觸的方式設置纖維塊100。在此情況,沿著線狀壓榨部41朝平面方向移動之水分的一部分,被纖維塊100吸引而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移動(吸收)因此,可抑制水分沿著線狀壓榨部41朝吸收體10的平面方向過度地擴散,並可提高吸收體10的吸收性。
再者,在線狀壓榨部41(鉸鏈),由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全區域藉由壓花加工等連續地壓榨,故,亦有產生以下的問題之虞。亦即,當穿戴衛生棉1時,穿用者的肌膚、或與背面薄片5之間容易產生間隙。又,在線狀壓榨部41,由於吸收體10的厚度變薄,故,在吸收體10的平面方向(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觀看的情況的保水容量變少。又,在線狀壓榨部41,由於吸收體10被推壓固定,故,肌膚觸感容易惡化。相對於此,若纖維塊100與線狀壓榨部41接觸的話,則,藉由纖維塊100的中央部101(高密度區域)及包圍中央部101之起毛部102(低密度領域)的作用,變得不易產生前述這樣的問題。
又,有下述的情況,亦即,在壓榨部40,包含被強力壓榨的高壓榨部45;和比起高壓榨部45,吸收性芯材低密度地壓榨的低壓榨部46。圖8B係顯示設有具備高壓榨部45及低壓榨部46的壓榨部40(線狀壓榨部41)的區域之吸收體10之示意剖面圖。在該圖8B,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朝非肌膚側較深地壓榨之區域表示高壓榨部45,比高壓榨部45較淺地壓榨的區域表示低壓榨部46。若所有的壓榨部40為高壓榨部45的情況,在該高壓榨部45,有吸收體10會過度地折彎,吸收體10容易破裂,或吸收體10變得不易貼身於穿用者的身體的細微的凹凸之虞。相對於此,藉由設置低壓榨部46,可抑制吸收體10過度變形,能夠使吸收體10不易破損。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至少一部分的纖維塊100(高密度部)設置成與低壓榨部46在厚度方向接觸。在圖8B的例子,低壓榨部46與纖維塊100在厚度方向接觸,且高壓榨部45與纖維塊100在寬度方向接觸。若依據這樣的結構,容易藉由纖維塊100將沿著高壓榨部45及低壓榨部46朝平面方向移動的經血等的水分向吸收體的厚度方向吸入,能夠使吸收體10的柔軟的貼身性與吸收性並存。
再者,衛生棉1係具有沿著寬度方向之複數個折線,藉由該折線,朝長度方向折疊的狀態下進行個別包裝,並流通於市面。例如,藉由長度方向上之設在翼片部30的兩端部附近的第1折線、及第2折線(皆未圖示),朝長度方向折疊成三折。亦即,第1折線及第2折線係用來將吸收體10折彎的折彎誘導部。在設有這樣的折彎誘導部的情況,纖維塊100(高密度部)配置成與折彎誘導部在厚度方向接觸。藉此,即使在折彎誘導部(折線)也容易將水分吸入至吸收體10的內部,可抑制水分滯留於該折線的肌膚側表面。
又,在這樣的情況,比起折彎誘導部之吸收體10的平均密度,纖維塊100的平均密度較高為佳。若為這樣的結構,即使排泄液流入至折彎誘導部,藉由纖維塊100亦可容易吸收該排泄液,因此,可抑制排泄液沿著折彎誘導部向寬度方向擴散。藉此,可抑制排泄液洩漏。
又,作為折彎誘導部的其他型態,亦可在吸收體10中,基重變得較其他區域低之低基重區域(未圖示)。例如,在吸收體的寬度方向中央,設置沿著長度方向的低基重區域的情況,吸收體10變得容易朝寬度方向折彎成山形,在穿戴衛生棉1時,吸收體10變得容易貼身於穿用者的胯下部。在設有這樣的低基重區域的情況,纖維塊100(高密度部)配置成與低基重區域在厚度方向接觸。藉此,即使在折彎誘導部(低基重區域)也容易將水分吸入至吸收體10的內部,可抑制水分滯留於該低基重區域的肌膚側表面。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的長度方向的中央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纖維塊100之重量係較長度方向的兩端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纖維塊100的重量大為佳。例如,在吸收體10的長度方向中央區域,可藉由較兩端區域增加厚度,使含於該中央區域的纖維塊100的量增加,亦可在長度方向中央區域,使纖維塊100的密度較兩端區域高。藉此,在吸收體10的長度方向,比起兩端區域,中央區域容易保持經血等的水分,因此,變得容易抑制經血等朝長度方向的外側漏出。
再者,吸收體10的長度方向的中央區域係指當將吸收體10朝長度方向分成3等份時的中央部分之區域,長度方向的兩端區域係指當將吸收體10朝長度方向分成3等份時的兩側之區域。
同樣地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纖維塊100之重量係較寬度方向的兩端區域之每單位面積的纖維塊100的重量大為佳。藉此,在吸收體10的寬度方向,比起兩端區域,中央區域容易保持經血等的水分,因此,變得容易抑制經血等朝寬度方向的外側漏出。
再者,吸收體10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區域係指當將吸收體10朝寬度方向分成3等份時的中央部分之區域,寬度方向的兩端區域係指當將吸收體10朝寬度方向分成3等份時的兩側之區域。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纖維塊100的平均密度(中央部101及起毛部102的平均密度)係較吸收體10的平均密度高。藉此,作為吸收體10的全體,藉由毛細管現象,使水分容易從低密度部朝高密度部(纖維塊100)移動,能夠提高吸收體10的吸收性。
又,纖維塊100的最大外徑(圖6A之Ro的最大值)係較含於吸收體10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SAP)吸收水分而膨脹前之最大外徑大為佳。在吸收體10,混合存在有複數個纖維塊100及SAP,但,若膨脹前的SAP的外徑較纖維塊100的外徑大的情況,膨脹後的SAP的外徑會進一步變大,因此,膨脹的SAP彼此變得容易互相接觸。在此情況,在SAP彼此接觸的部分,SAP與水分變得不易接觸。亦即,SAP表面之與水分接觸的接觸面積變小,產生水分的吸收被阻礙之所謂[凝膠阻塞],有SAP之吸收性降低之虞。
相對於此,若纖維塊100的外徑較膨脹前的SAP的外徑大的話,則,當SAP已經膨脹時,在相鄰的2個SAP之間配置纖維塊100的可能性變高,使得SAP彼此變得不易接觸。亦即,變得容易抑制凝膠阻塞產生。藉此,可抑制SAP的吸收性降低而可能提高吸收體10全體之水分的吸收效率。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吸收體10,除了平均纖維長度較短(平均纖維長度未滿2mm)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以外,還包含由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以外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亦即平均纖維長度較闊葉木纖維長之保液性纖維。作為平均纖維長度較闊葉木纖維長的保液性纖維,例如可舉出由針葉木構成的針葉木保液性纖維、嫘縈纖維等。如此,藉由使纖維長度較短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與纖維長度較長的保液性纖維(針葉木保液性纖維)混合存在,使得兩者容易纏絡,變得容易維持吸收體10的形狀。因此,能夠達到比起僅由纖維長度較長的保液性纖維形成吸收體的情況,柔軟性高,又比起僅由纖維長度較短的保液性纖維形成吸收體的情況,不易產生形狀崩潰之吸收體10。亦即,變得容易使吸收體10的吸收性與柔軟性並存。
又,作為平均纖維長度較闊葉木纖維長的保液性纖維,亦可含有疏水性的熱可塑性纖維。若為這樣的結構,藉由平均纖維長度較短的闊葉木纖維與平均纖維長度較長的纖維交絡而纏絡,使得吸收體10不易產生形狀崩潰,並且藉由含有疏水性纖維,可使吸收體10之水分的擴散性提升。藉此,可水分變得容易朝吸收體10的寬廣範圍擴散,在吸收體10的全體,變得容易吸收保持水分。因此,能夠使吸收體10的吸收性進一步提升。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衛生棉1,在至少將頂面薄片3及吸收體10(吸收性芯材)朝厚度方向一體地壓榨的壓榨部40,複數個熱可塑性纖維互相熔融著。當形成壓榨部40時,藉由熱可塑性纖維彼此互相熔融,使頂面薄片3與吸收體10的一體性變強,並且吸收體10的形狀容易變得穩定。藉此,即使在例如穿用衛生棉1的狀態,穿用者大幅移動身體的情況,也變得容易抑制吸收體10產生形狀崩潰或吸水性惡化。
再者,若在吸收體10中的壓榨部40以外的部分,熱可塑性纖維彼此熱熔融的話,則在該熱熔融產生的部位,會有吸收體10變硬或薄膜化而造成液體擴散性降低的問題產生之虞。另外,由於吸收體10中之壓榨部40為藉由壓榨而變硬,使吸收體10立即變形之部位,故,在該部位,因熱可塑性纖維彼此熱熔融而變硬或液體擴散性降低所造成的影響小。因此,在衛生棉1的壓榨部40,即使熱可塑性纖維互相熔融,也不易產生問題。
又,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較壓榨部40的寬度小為佳。例如,前述線狀壓榨部41(參照圖1)在寬度方向之長度(寬度)為1.0mm~2.0mm左右,較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在本實施形態,為0.79mm)大。若為這樣的結構,保液性纖維與壓榨部40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重複配置之機率變低。亦即,變得容易抑制保液性纖維跨越壓榨部40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亦即,壓榨部與非壓榨部的界面)配置一事。又,若在壓榨部與非壓榨部的界面產生保液性纖維的跨越的話,則比起未產生跨越的情況,該界面變硬。相對於此,藉由減低跨越壓榨部40與非壓榨部的界面之保液性纖維,能夠提供減低當壓榨部變形時身體所感到的硬度而可達到舒適的穿戴感之吸收性物品。
又,在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纖維塊100的存在密度亦可具有梯度。若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表面附近之纖維塊100的密度,較厚度方向的其他區域之密度高的話,能夠容易從肌膚側表面吸收經血等的液體。又,若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表面附近之纖維塊100的密度,較厚度方向的其他區域之密度高的話,能夠使液體退避至更遠離穿用者的肌膚的位置。
<變形例> 在前述實施形態,說明關於吸收體10的形狀為如圖2所示的長方體形狀(剖面為長方形)的情況,但,亦可變形為吸收體10具有朝厚度方向的肌膚側突出之部分。圖9係顯示關於吸收體10的變形例之示意剖面圖。變形例的吸收體10,係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圖1中之線狀壓榨部41、41之間的區域),具有較吸收體基部10L更朝厚度方向的肌膚側鼓起之吸收體中高部10H。又,在吸收體中高部10H與吸收體基部10L之間,形成有朝厚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部10S。藉由在吸收體10的中央部設置這樣的吸收體中高部10H,當穿戴衛生棉1時,可提高穿用者的胯下部之緩衝性、排泄液的吸收性等。
又,在藉由在吸收體10設置這樣的傾斜部10S的情況,在該傾斜部10S,亦可為纖維塊100(高密度部)的一部分被壓潰,或起毛部102偏靠配置。又,亦可為纖維塊100的平面方向(圖6A之XY方向)配置成沿著傾斜部10S的傾斜面。在圖9,顯示針對纖維塊100的一部分,中央部101配置成與傾斜部10S的肌膚側表面接觸,並配置成起毛部102的一方側端部朝吸收體中高部10H的頂點方向延伸,起毛部102的另一方側端部朝吸收體基部10L的方向延伸的例子。藉由將起毛部102如此設置,即使在吸收體10具有吸收體中高部10H、傾斜部10S等的情況,亦可與前述實施形態同樣地,使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說明了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但前述實施形態是用來容易理解本發明用之形態,並非用來限定解釋本發明者。又,本發明在不超出其技術思想範圍下,能夠加以變更、改良等,並且本發明當然亦包含其等價物。
在前述實施形態,作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之生理用衛生棉1具有一對翼片部30,但不限於此。亦即,亦可不具有翼片部30。
又,在前述實施形態,吸收體10被第二薄片4與覆蓋薄片6之二片薄片覆蓋,但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藉由一片薄片包住吸收體10的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加以覆蓋。
護墊在前述實施形態,作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說明關於生理用衛生棉、分泌物薄片(護墊)、輕微失禁用墊片,但,亦可為這些以外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母乳墊、大小便失禁用墊片、內褲型衛生棉、及帶型、短褲型等之各種用後即棄式紙尿布,亦可適用本發明。亦即,藉由具備包含在前述實施形態作過說明的高密度部(纖維塊、Nots)及低密度部之吸收性芯材,能夠達到柔軟性與吸收性並存的母乳墊、大小便失禁用墊片。
<關於功能材> 在前述實施形態,亦可在吸收性芯材的至少一部分之區域設置功能材。作為功能材,可採使用例如溫感劑、涼感劑、香料、抗菌劑等。
溫感劑係具有緩和穿用者的生理痛、手腳冰冷症狀等的功能,包含藉由對穿用者的溫度感覺施加刺激,使受到刺激的穿用者感到溫暖之溫感刺激劑。溫感刺激劑係與具有揮發性的溶媒混合(或溫感刺激劑具有揮發性)。
溫感刺激劑係為刺激溫度感受性TRP通道之一的TRPV1而加以活化者,辣椒素、香草醇乙醚等。亦即,使穿用者的TRPV1活化,經由交換神經系統,使穿用者引起發熱(穿用者在體內製造熱)者。從穿用者的安心感之觀點來看,溫感刺激劑係來自植物之化合物為佳,例如辣椒苷、辣椒素(LD50:47mg/kg、分子量:305)、辣椒素類(二氫辣椒素、原二氫辣椒素、高二氫辣椒素、高辣椒素、諾尼哇醯胺等)、辣椒紅素、菸鹼酸苄酯(LD50:2,188mg/kg、分子量:213)、煙酸β-丁氧基乙酯、N-醯基戊醯胺、壬酸香草基醯胺、多元醇、唐辛子末、辣椒酊劑、辣椒萃取物、壬酸香草基醚、香草基醇烷基醚衍生物(例如、香蘭基丁基醚、香草醇乙醚(LD50:4,900mg/kg、分子量:210)、香草基戊醚、香草基己醚)、異香草基醇烷基醚、乙基香草基醇烷基醚、藜蘆基醇衍生物、取代苯甲基醇衍生物、取代苯甲基醇烷基醚、香草精丙二醇乙醛、乙基香草精丙二醇乙醛、薑萃取物、薑油、薑辣醇(LD50:250mg/kg、分子量:294)、薑辣酮、橙皮苷、及吡咯烷酮羧酸、以及這些化合物之任意的組合。
作為溶媒,若為可包含前述溫感刺激劑者的話,則未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親油性溶媒及親水性溶媒。溶媒係能夠將溫感刺激劑例如予以溶解、分散等。再者,在溫感刺激劑為揮發性物質的情況,溶媒並非必要,亦可僅用溫感刺激劑。作為前述親油性溶媒,可舉出油脂例如天然油(例如,甘油三酯等的脂肪酸酯、椰子油、亞麻籽油、三(辛酸/癸酸)甘油酯等)、碳氫化合物(例如流動石蠟等之石蠟)等。又,作為前述親水性溶媒,可舉出水及醇類。作為前述醇類,可舉出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等的低級醇,辛醇、月桂醇、肉荳蔻醇等的高級醇等。
涼感劑係具有可減低穿用者的悶熱、濕黏等引起之不舒適感的功能,與溫感劑同樣地為可刺激溫度感受性TRP通道者為佳。作為前述涼感劑,例如可舉出:薄荷腦(例如l-薄荷腦)以及其衍生物(例如乳酸薄荷酯);水楊酸甲酯;樟腦;源自植物(例如:薄荷、桉樹)的精油等。
香料係具有在大氣壓下可使香氣成分發散至大氣中,使穿用者不易感到排泄物的不舒服的味道之功能。作為香料,可採用在該技術領域中以往以來被使用的香料相同者,但,尤其是使用綠色草藥風格的香料(綠色草藥(Green herbal)的香氣)的情況,不會造成物理性刺激,又不需要口服,可安全且簡單地緩和精神性不舒適症狀。另外,亦可獲得舒適感。
綠色草藥的香氣係為包含似綠色的香氣(綠色香氣)或似草藥的香氣(草藥香氣)之香氣。似綠色的香氣係指草或嫩葉之清新的香氣。似草藥的香氣(草藥香氣)係指使用有草藥之自然且有藥草的香味之特徵的香氣。包含具有綠色草藥的香氣之香料的香料組成物,係含有從順-3-己烯醇、順3-己烯基甲酸酯、順3-己烯基乙酸酯、順3-己烯基丙酸酯、順3-己烯基丁酸酯、反2-己烯醛、反-2-己烯基乙酸酯,乙酸己酯、乙酸苯乙烯基酯、2-甲基-3-(3,4-亞甲二氧基苯基)-丙醛(基戊氧基乙交酯(IFF公司商品,Helional)、3(4)-(5-乙基雙環[2,2,1]庚基-2)-環己醇、2-戊氧基乙二酸乙醇酸烯丙酯(IFF公司商品名稱,戊酸戊烯丙酯(Allyl amyl glycolate))、4-甲基-3-癸烯-5-醇(奇華頓公司商品名稱,Undecavertol)、己醛、2,4-二甲基-3-環己烯基羧醛(IFF公司商品名稱,Triplal)及苯乙醛選擇之1種或2種以上的香料為佳。作為這些香料,亦可使用市面販售品。含有這些之香料,主要為可產生綠色般的香氣者。包含具有綠色草藥的香氣之香料的香料組成物,還含有從左旋薄荷醇、1,8-桉樹腦、水楊酸甲酯、香茅醛、樟腦、冰片、乙酸異冰片酯、醋酸酒石酸、丁子香酚、茴香腦、4-甲氧基苄醇和雌草酮選擇的1種會2種以上的香料為佳。含有這些之香料,主要為可產生綠色般的香氣者。
抗菌劑系具有可抑制細菌在吸收性物品所吸收的體液等繁殖,不易產生因腐敗所引起之臭氣的功能。作為抗菌劑,可使用在該技術領域中以往以來所使用的抗菌劑相同者。例如,作為陽離子抗菌劑,可舉出第4級銨鹽,胍基類抗菌劑(例如,葡萄糖酸洛赫西定、鹽酸洛赫西定)、雙胍類抗菌劑、金屬離子載體、己替丁( Hexetidine)、金屬茂唑(Metalonidazole)等,理想為第4級銨鹽。
若第4級銨鹽在分子內具有第4級銨鹽構造的話,則未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烷基三甲基銨鹽、聚氧乙烯烷基甲基銨鹽、烷基苄基二甲基銨鹽、烷基吡啶鎓鹽等,能舉出以下述式子(1)~(4)所示的第4級銨鹽。
Figure 02_image001
(在式子中,R係各自獨立表示烷基,X係各自獨立表示1價或2價的陰離子。l係各自獨立表示1或2的整數,m及n係各自獨立表示2~40的整數,Py係表示吡啶環)。
又,作為雙胍類抗菌劑,可舉出聚氨丙基雙胍及其鹽,例如鹽酸鹽、硬脂酸鹽、磷酸鹽等,葡萄糖酸洛赫西定、鹽酸洛赫西定、聚六亞甲基胍鹽酸鹽、聚六亞甲基胍磷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聚六亞甲基雙胍硬脂酸酯、聚[二甲基亞乙基二氯乙烯],以及該等的任意組合。作為金屬離子載體,可舉出可釋出金屬離子者,例如金屬鹽。作為前述金屬離子,可舉出例如銀離子、鋅離子、鋁離子、鈷離子、鋯離子、鈰離子、鐵離子、銅離子、鎳離子、白金離子等,其中,銀離子為佳。作為金屬鹽,可舉出例如硝酸根,例如硝酸銀、硝酸鋁、硝酸鈷、硝酸鋯、硝酸鈰、硝酸鐵、硝酸銅、硝酸鎳;醋酸鹽,例如醋酸銀;鹽酸鹽,例如氯化鈰、氯化鐵、氯化鋅、氯化銅;硫酸根,例如硫酸銀、硫酸鋁、硫酸銅、硫酸鋅等。
藉由在具有高密度部(纖維塊、Nots)及低密度部的吸收性芯材設置這樣的功能材,使得功能材容易保持於高密度部,因此,在吸收性物品,可更有效地發揮該功能材的效果。例如,藉由將抗菌劑保持於吸收性芯材的高密度部(纖維塊、Nots),可容易在被吸收的尿液、經血等聚集的部位產生抗菌作用。又,藉由將香料、冷感劑、溫感劑保持蓄積於高密度部(纖維塊、Nots),能夠容易使該等功能材的效果長時間持續。
<高密度部的含有率與吸水性之關係> 說明關於含於吸收體之高密度部的比例(高密度部的含有率)與吸收體的吸水性之關係。具體而言,準備高密度部(Nots)的含有率不同之4種樣品(吸收體),針對各樣品,進行測定吸水速度之實驗,從其結果,進行吸水性的檢驗。
首先,依據圖4A及圖4B進行說明之方法,製造4種的吸收體(吸收性芯材),作為樣品。當製造吸收體時,首先,如圖4A般使用鋸式粉碎機,將紙漿薄片(紙漿卷)進行粉碎加工。此時,藉由調整鋸式粉碎機的旋轉速度而變更每單位時間被粉碎的紙漿之量,增減含於粉碎的紙漿中之高密度部(Nots)的含有率。在本實驗中,作為鋸式粉碎機的處理量,以120kg/h進行粉碎的紙漿作為實施例1、以240g/h進行粉碎的紙漿作為實施例2、以360kg/h進行粉碎的紙漿作為實施例3。又,將以60kg/h進行粉碎的紙漿作為比較例。而且,從這些4種的粉碎紙漿以如圖4B所示的方式,分別形成吸收體。各吸收體為相同形狀,具有預定的面積(例如縱200mm×橫70mm),基重為300 g/m2 ,厚度為2.0mm。
其次,針對這些4種的樣品,測定高密度部(Nots)的含有率(亦即,含於吸收體的全體重量之高密度部的重量比例)。高密度部的含有率係能使用基於JIS K 0069所規定的試驗法之篩振動機(例如As One Corp.製的篩振動機SS-HK60),以下述的方式進行測定。
首先,使用電子天秤,分別測定4種樣品(實施例1~3及比較例的吸收體)的全體重量並記錄。其次,將實施例1的樣品載置於設在篩振動機的14網眼的篩子。又,在網眼的底下,設置具有與篩子相同徑的筒件,從網眼起下側70mm的高度之筒件側面開孔,以不會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吸引裝置(例如,大澤股份有限公司製氣動吸塵槍(WONDER-GUN)W101:吸入最小內徑22mm、壓力0.5Mpa)。且,在較網眼更上側50mm的高度,設置空氣噴出裝置(例如TONE股份有限公司製的空氣除塵槍AG-101:噴嘴長度95mm、噴嘴內徑4mm、壓力0.5Mpa)。再者,設在篩子的網眼係使用JIS Z8801所規定之標準篩用金屬網。例如,14網眼係篩孔1.18mm、線徑0.63mm、開孔面積42.3%之金屬網。
其次,以振幅70mm、60次/分的條件下,一邊振動15分鐘,一邊使空氣噴出裝置均勻地噴射,並且再以吸引裝置吸引,從吸收體分離纖維。然後,經過15分鐘後,將殘留於篩子(14網眼)上之纖維作為[Nots](相當於前述高密度部(纖維塊100)),測定該Nots的重量並予以記錄。其次,收集通過14網眼的纖維,再載置於60網眼的篩子,以相同的條件再次分離纖維。然後,經過15分鐘後,將殘留於篩子(60網眼)上之纖維作為[Accept],測定其重量並予以記錄。又,將通過篩子(60網眼)之纖維作為[Fine],將實施例1的樣品(吸收體)的全體重量減去Nots及Accept的重量後的值作為Fine的重量並予以記錄。然後,可藉由測定到的這些重量分別除以樣品(吸收體)的全體重量,獲得該樣品之Nots、Accept、Fine的含有率(重量%)。
針對4種的樣品(實施例1~3及比較例)進行此動作,針對每個樣品,求取Nots、Accept、Fine的含有率。再者,針對市面販售的吸收性物品,亦可藉由相同的方法,測定Nots(高密度部)、Accept、Fine的含有率。在該情況,將層基於製品狀態的吸收體的上下之薄片(前述頂面薄片3、第二薄片4、及覆蓋薄片6等)剝離後,再依據前述方法,分離纖維並進行測定。又,在吸收體的尺寸較大的情況,亦可分成複數次進行測定。
針對4種的樣品,分別測定Nots(高密度部)等的含有率後,測定該樣品的吸水性。首先,在各樣品的上表面(厚度方向的一方側之面)載置表面薄片(相當於前述頂面薄片3,例如優你嬌美(股)公司製的蘇菲SPORTS的表面薄片等),在其上面重疊載置具有孔之壓克力板(例如在中央具有40mm×10mm之200mm(長)×100mm(寬)的壓克力板)。其次,使用自動滴定管(例如柴田化學器械工業(股)公司製的多配液器(Multi Dosimat Model E725-1)),朝壓克力板的孔,以90ml/分鐘注入人工經血。作為[人工經血],使用對離子交換水1L添加甘油80g、羧甲基纖維素鈉8g、氯化鈉10g、碳酸氫鈉4g、紅色102號8g、紅色2號2g、黃色5號2g並加以充分攪拌者。然後,在開始注入人工經血後,測定人工經血從表面薄片內直到消失為止的時間(排放時間)。由於吸收體越容易吸收水分則排放時間變得越短,故,依據測定到的排放時間之長短,可評價吸收體的吸水性。
將針對各樣品所測定到的Nots、Accept、Fine的含有率與排放時間之關係顯示於表1。依據表1,能夠確認到吸收體之Nots(高密度部)的含有率越高,則排放時間變得越短。一般在穿戴生理用衛生棉時,若體液的吸收速度(亦即,排放時間)為10秒以下的話,則容易使穿用者感覺到舒適感,若體液的吸收速度超過20秒的話,則容易使穿用者感到不舒適感。在實施例2及3,排放時間較10秒更短,吸水性的評價為○,可作為理想的衛生棉。又,即使在實施例1,排放時間也較20秒短,因可使用作為衛生棉。另外,在比較例,排放時間為20秒以上,吸水性的評價為×。
Figure 02_image003
如此,得知在含於吸收體的Nots的含有率較Fine的含有率高之實施例1~3,吸水性的評價為良好(○或△)。這是因為比起纖維為可通過60網眼的篩子程度之細微的Fine,纖維集合之Nots的含有率越高,則在吸收體的內部容易產生空隙,體液等的水分變得容易通過,因此形成透液性優良之吸收體。且,由於如前述般,Nots(高密度部)本身容易保持液體,故,Nots的含有率越高則可形成保水性優良之吸收體。
因此,含於吸收體之Nots的含有率係較Fine的含有率高為佳。換言之,當使用依據J JIS K 0069的規定之篩振動機,將吸收體(吸收性芯材)的纖維分離時,殘留於14網眼的篩子之纖維(Nots)的重量除以吸收體的重量之值,係較通過60網眼的篩子之纖維(Fine)的重量除以吸收體的重量之值大為佳。藉由將吸收體之Nots(高密度部)的含有率作成這樣的關係,可進一步提升該吸收體(吸收性芯材)的吸水性。
1:生理用衛生棉(吸收性物品) 2:側薄片 3:頂面薄片 4:第二薄片 5:背面薄片 6:覆蓋薄片 10:吸收體(吸收性芯材) 10H:吸收體中高部 10L:吸收體基部 10S:傾斜部 20:衛生棉本體部 30:翼片部 40:壓榨部 41:線狀壓榨部 45:高壓榨部 46:低壓榨部 61:搬運機構 62:鋸式粉碎機 70:旋轉滾筒 71:凹部 72:吸引部 80:材料供給部 80a:垂片 81:粒子供給部 100:纖維塊(高密度部) 101:中央部 102:起毛部 PS:紙漿薄片
[圖1]係從厚度方向的肌膚側觀看衛生棉1之示意平面圖。 [圖2]係圖1中的A-A箭號顯示之示意剖面圖。 [圖3A]係顯示闊葉木保液性紙漿(闊葉木紙漿)與針葉木保液性纖維(針葉木紙漿)的纖維長度之分佈的圖。 [圖3B]係顯示闊葉木紙漿與針葉木紙漿的平均纖維寬度之分佈的圖。 [圖4A]係說明關於使用於吸收體10之粉碎紙漿的製造方法之圖。[圖4B]係說明關於使用粉碎紙漿製造吸收體10之方法之圖。 [圖5]係將含有闊葉木紙漿的紙漿薄片進行粉碎加工時獲得的纖維塊100之放大照片。 [圖6A]係從預定的方向觀看時的纖維塊100之平面示意圖。[圖6B]係圖6A的B-B箭號視圖。 [圖7A]至[圖7C]係說明關於吸收體10的厚度方向之纖維塊100的配置之圖。 [圖8A]係顯示設有壓榨部40(線狀壓榨部41)的區域之吸收體10之示意剖面圖。[圖8B]係顯示設有具備高壓榨部45及低壓榨部46的壓榨部40(線狀壓榨部41)的區域之吸收體10之示意剖面圖。 [圖9]係顯示關於吸收體10的變形例之示意剖面圖。
3:頂面薄片
4:第二薄片
6:覆蓋薄片
10:吸收體(吸收性芯材)
100:纖維塊(高密度部)

Claims (25)

  1. 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有互相正交之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及厚度方向, 並具備吸收性芯材,該吸收性芯材具有粉碎的保液性纖維,其特徵為: 前述保液性纖維係具有由闊葉木構成的闊葉木保液性纖維, 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合之複數個高密度部, 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在至少一個的前述高密度部之前述厚度方向的一方側或另一方側,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的密度較前述高密度部低之低密度部。
  2. 如請求項1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高密度部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中,未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中央部;及在較中央部更外側,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起毛部, 前述高密度部的平均密度係較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平均密度高, 含於前述中央部之纖維的重量,係較含於前述起毛部的纖維之重量多。
  3. 如請求項1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高密度部係具有:前述保液性纖維集中,未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中央部;及在較前述中央部更外側,與前述低密度部的纖維纏絡之起毛部, 前述高密度部的平均密度係較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平均密度高, 含於前述中央部之纖維的重量,係為含於前述起毛部的纖維之重量以下。
  4. 如請求項2或3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高密度部的形狀為平面狀, 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面方向上前述起毛部所佔的區域之最大寬度,係較在與前述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前述起毛部所佔的區域之最大寬度長, 含於前述吸收性芯材之複數個前述高密度部中,配置成對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厚度方向,與前述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沿著之前述高密度部的比例,係較配置成對前述吸收性芯材的前述長度方向或前述寬度方向,與前述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沿著之前述高密度部的比例大。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面方向,當將與前述中央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c、與前述起毛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o時,形成為(Ro-Rc)<Rc。
  6.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高密度部的平面方向,當將與前述中央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c、與前述起毛部外接的圓之直徑設為Ro時,形成為(Ro-Rc)≧Rc。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厚度方向,前述高密度部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相接。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厚度方向,前述高密度部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非肌膚側之薄片構件相接。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厚度方向,前述高密度部的至少一部分係與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肌膚側之薄片構件及鄰接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非肌膚側之薄片構件雙方相接。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還具有配置於較前述吸收性芯材更靠近前述厚度方向的肌膚側之頂面薄片, 並還具有將前述頂面薄片與前述吸收性芯材朝前述厚度方向一體地壓榨的壓榨部, 在前述厚度方向上,前述壓榨部與前述高密度部接觸。
  11. 如請求項10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壓榨部具有:低壓榨部;及比起前述低壓榨部,前述吸收性芯材被高密度地壓榨之高壓榨部, 在前述厚度方向上,前述低壓榨部與前述高密度部接觸。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長度方向上,當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中央區域的每單位面積所含有之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係較 在前述長度方向上,當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兩端區域的每單位面積所含有之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大。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寬度方向上,當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中央區域的每單位面積所含有之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係較在前述寬度方向上,當將前述吸收性芯材分成3等份時的兩端區域的每單位面積所含有之前述高密度部的重量大。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吸收性芯材,含有高吸收性聚合物, 前述高密度部的最大外徑係較前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最大外徑大。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未滿2mm, 在前述吸收性芯材,含有由闊葉木以外構成的保液性纖維,亦即平均纖維長度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長之保液性纖維。
  16. 如請求項15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係未滿2mm, 在前述吸收性芯材,含有平均纖維長度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長且具有疏水性的熱可塑性纖維。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之平均纖維寬度為15μm以下, 含於前述吸收性芯材之每單位面積中的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之根數為300根/mm2 以上、未滿2500根/mm2 , 在複數個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之間,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之纖維長度的標準偏差為0.27以下,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之纖維寬度的標準偏差為7.55以下。
  19. 如請求項18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加上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纖維長度的標準偏差後之值,係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前述平均纖維長度的2倍之值小, 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前述平均纖維長度減去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纖維長度的前述標準偏差後之值,係較前述闊葉木保液性纖維的前述平均纖維長度的1/2之值大。
  20.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吸收性芯材係具有壓榨部,其含有複數個熱可塑性纖維且將前述吸收性芯材朝前述厚度方向一體地壓榨, 在前述壓榨部,前述熱可塑性纖維互相熔融。
  21. 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吸收性物品係為生理用衛生棉、分泌物用薄片、及輕失禁用墊片中的至少一種。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還具有從前述長度方向之中央區域朝前述寬度方向的兩外側延伸伸出之一對翼片部。
  23. 如請求項1至22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側面,設有當穿用時將前述吸收性物品黏貼於穿用者的貼身衣物之黏著部。
  24. 如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吸收性芯材的至少一部分的區域,設有功能材。
  25. 如請求項1至24中任一項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當使用依據JIS K 0069所規定之篩振動機,將含於前述吸收性芯材的纖維分離時, 殘留於前述篩振動機的14網眼的篩子之纖維的重量除以分離前的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重量之值,係較通過前述篩振動機的60網眼的篩子之纖維的重量除以分離前的前述吸收性芯材的重量之值大。
TW109141643A 2019-11-26 2020-11-26 吸收性物品 TW2021338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2865 2019-11-26
JP2019-212865 2019-1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3825A true TW202133825A (zh) 2021-09-16

Family

ID=7612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1643A TW202133825A (zh) 2019-11-26 2020-11-26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107059A1 (zh)
KR (1) KR20220106759A (zh)
CN (2) CN116370204A (zh)
TW (1) TW202133825A (zh)
WO (1) WO202110705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79433B2 (en) * 1991-12-17 1997-07-03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he Hygienic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meltblown components
US6261679B1 (en) * 1998-05-22 2001-07-1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Fibrous absorbent material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3734407B2 (ja) * 2000-06-19 2006-01-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20030065296A1 (en) * 2001-02-26 2003-04-03 Kaiser Thomas A. Absorbent material of water absorbent polymer, thermoplastic polymer, and wat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4824882B2 (ja) * 2001-05-24 2011-11-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
JP3611838B2 (ja) * 2001-12-28 2005-01-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JP3966826B2 (ja) * 2003-02-28 2007-08-29 Ykk株式会社 吸水性ファスナー
JP4508889B2 (ja) * 2004-01-27 2010-07-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3871698B2 (ja) * 2005-03-24 2007-01-2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1404970B (zh) * 2006-03-23 2012-12-1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95631A (ja) * 2008-02-25 2009-09-03 Kao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6195770B2 (ja) * 2013-09-30 2017-09-1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473323B2 (ja) * 2014-12-11 2019-02-2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7206621B (zh) * 2015-01-29 2021-06-04 山田菊夫 纸浆纤维堆积片及纸浆纤维堆积片的制造方法
JP6373216B2 (ja) * 2015-03-31 2018-08-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185033B2 (ja) * 2015-09-30 2017-08-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用の吸収体
JP6093001B1 (ja) * 2015-12-28 2017-03-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液透過性シート用の不織布、並びに当該不織布を液透過性シートとして含む吸収性物品
JP6950158B2 (ja) * 2016-09-23 2021-10-1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CN110300650B (zh) 2016-12-21 2022-01-21 巴斯夫欧洲公司 单轴挤出机及使用其改变超吸水性聚合物凝胶形态的方法
JP6949668B2 (ja) * 2017-11-01 2021-10-1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538948B2 (ja) * 2017-11-28 2019-07-0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6554524B2 (ja) * 2017-11-28 2019-07-3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667495B2 (ja) * 2017-12-26 2020-03-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754860B2 (ja) * 2019-04-01 2020-09-16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7891A (zh) 2022-07-08
CN114727891B (zh) 2023-04-18
KR20220106759A (ko) 2022-07-29
WO2021107059A1 (ja) 2021-06-03
JPWO2021107059A1 (zh) 2021-06-03
CN116370204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1025054B1 (nl) Absorberende kern voor een absorberend artikel
JP6169338B2 (ja) 吸収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EP2281536A1 (en) Absorptive article and sanitary napkin
JP6183806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9519099A (ja) 吸収性用品
TW200302708A (en) Absorbent body and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the absorbent body
JP4804321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6297076A (ja) 吸収性物品
JP453602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3158109A (ja) 吸収性物品
WO2018167146A1 (en) Absorbent core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JP2012205859A (ja) 吸収性物品
TWM256153U (en) A sanitary napkin having regions of improved flexibility
JP7367247B2 (ja) 吸収性物品
TW202133825A (zh) 吸收性物品
JP7412979B2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02172139A (ja) 吸収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吸収体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499700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3290281A (ja) 吸収性物品
CN114727890B (zh) 吸收性物品
JP7412978B2 (ja) 吸収性物品
JP7270079B2 (ja) 吸収体及び該吸収体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7019893B2 (ja) 吸収体及び該吸収体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6949662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3060031A1 (en) Feminine hygiene pad with advantageous lateral gathering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