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8835A - 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 Google Patents

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8835A
TW202108835A TW109111223A TW109111223A TW202108835A TW 202108835 A TW202108835 A TW 202108835A TW 109111223 A TW109111223 A TW 109111223A TW 109111223 A TW109111223 A TW 109111223A TW 202108835 A TW202108835 A TW 2021088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range
cloth
yarn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1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9910B (zh
Inventor
貫井洋佑
坂田淳也
門馬秀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紡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8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9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42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inorganic, e.g. basalt
    • D03D15/267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5/00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B7/00 - B29B13/00
    • B29B15/08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29B7/00 - B29B13/00 of reinforcements or fi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2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forming a two dimensional structur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16Yarns or threads made from mineral substances
    • D02G3/18Yarns or threads made from mineral substances from glass or the lik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3/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 D03D13/0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disposition of the warp or weft threads, e.g. with curved weft threads, with discontinuous warp threads, with diagonal warp or weft characterised by weave density or surface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101/00Inorganic fibres
    • D10B2101/02Inorganic fibres based on oxides or oxide ceramics, e.g. silicates
    • D10B2101/06G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玻璃紗束布,其可實現具備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具備高的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玻璃紗束布係以將具備9.5~30.0μm之纖絲徑Dt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集束根數Ft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以將具備9.5~30.0μm之纖絲徑Dy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集束根數Fy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緯紗,經紗及緯紗之織密度於2.0~14.0根/25mm之範圍內,經紗平均紗寬及緯紗平均紗寬於500~8000μm之範圍內,經紗擴寬率及緯紗擴寬率於3.0~30.0%之範圍內,經紗方向玻璃佔有率於90.0~106.0%之範圍內,緯紗方向玻璃佔有率於75.0~99.0%之範圍內。

Description

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本發明係有關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以往,玻璃纖維製品為了提高樹脂製品之性能已廣泛使用於各種用途。玻璃纖維製品中,以玻璃紗束(纖絲徑3~30μm之玻璃纖絲以100~10000根集束而成之玻璃纖維紗)作為經紗及緯紗而構成之織物(玻璃紗束布)已被探討利用作為印刷配線板所用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強化材(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玻璃紗束布,為了可製造比市場所要求更薄之平坦性高的印刷配線基板,故要求擴寬率(=100×玻璃紗束布中玻璃紗束之紗寬/(構成玻璃紗束之玻璃纖絲直徑×構成玻璃紗束之玻璃纖絲根數);單位%)為極高值(例如88.5%以上)。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330114號公報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近年來,作為金屬替代材料,於汽車工業領域已擴大使用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汽車工業領域中,為了確保駕駛者之安全性或零件之耐久性,對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要求高的機械強度(例如彎曲強度或彎曲彈性模數)。且,由於汽車零件具有各種形狀,故對於汽車零件所用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及成為其強化材之玻璃纖維製品要求優異賦形性。再者,為了配合汽車之高生產性,對於汽車零件所用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亦要求高的生產性。例如,於玻璃紗束布之製造階段,對玻璃紗束布要求高的製織性,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製造階段,對於玻璃紗束布要求高的樹脂含浸性。
由於該等特性在印刷配線板中未必被要求,或者對配線基板所要求之水準與汽車零件不同,故用於印刷配線板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及作為其強化材之玻璃紗束布,該等特性並不充分。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具備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可實現具備高的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的玻璃紗束布,及提供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且具備高的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該目的,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之特徵係以將具備9.5~ 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t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t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以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y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y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緯紗,前述經紗之織密度Wt及前述緯紗之織密度Wy分別於2.0~14.0根/25mm之範圍內,經紗平均紗寬Bt及緯紗平均紗寬By分別於500~8000μm之範圍內,經紗擴寬率Et(100×Bt/ (Dt×Ft))及緯紗擴寬率Ey(100×By/(Dy×Fy))分別於3.0~30.0%之範圍內,經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t(100×Bt/(25000(μm)/Wt))於90.0~106.0%之範圍內,緯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y(100×By/ (25000(μm)/Wy))於75.0~99.0%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藉由使前述Dt、Dy、Ft、Fy、Wt、Wy、Bt、By、Et、Ey、Mt及My為上述範圍,可具備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以包含該玻璃紗束布的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高的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此處,所謂高機械強度意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彎曲強度為60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0GPa以上。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構成經紗之玻璃紗束的玻璃纖絲之纖絲徑Dt及構成緯紗之玻璃紗束的玻璃纖絲之纖絲徑Dy若未達9.5μm,則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降低。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Dt及Dy若超過30.0μm,則玻璃紗束布之樹脂含浸性降低。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構成經紗之玻璃紗束的玻璃纖絲之根數Ft及構成緯紗之玻璃紗束的玻璃纖絲之根數Fy若未達400根,則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降低。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Ft及Fy若超過8000根,則玻璃紗束布之樹脂含浸性降低。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經紗之織密度Wt及緯紗之織密度Wy未達2.0根/25mm之玻璃紗束布難以製織。另一方面,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Wt及Wy若超過14.0根/25mm,則玻璃紗束布之樹脂含浸性降低。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經紗平均紗寬Bt及緯紗平均紗寬By若未達500μm,則玻璃紗束布之樹脂含浸性降低。另一方面,前述Bt及By超過8000μm,則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降低。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前述Dt、Dy、Ft、Fy、Bt及By,由100×Bt/(Dt×Ft)算出之經紗擴寬率Et及由100×By/(Dy×Fy)算出之緯紗擴寬率Ey若未達3.0%,則玻璃紗束布之樹脂含浸性降低。另一方面,前述Et及Ey若超過30.0%,則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降低。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前述Bt及Wt,由100×Bt/(25000(μm)/Wt)算出之經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t若未達90.0%,則包含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無法具備充分之機械強度,又,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賦形性惡化。另一方面,前述Mt若超過106.0%,則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惡化。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前述By及Wy,由100×By/(25000(μm)/Wy)算出之緯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y若未達75.0%,則包含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不具備充分之機械強度。另一方面,前述My若超過99.0%,則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惡化。 又,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較佳前述Mt於98.0~105.0%之範圍內,前述My於80.0~98.0%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中,藉由使前述Mt及My於上述範圍內,具備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以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更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此處,所謂更高機械強度意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彎曲強度為60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5GPa以上。 且,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較佳灼燒減量為0.16~ 0.30%。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藉由使前述Mt於98.0~105.0%之範圍內,前述My於80.0~98.0%之範圍內,灼燒減量為上述範圍內,可具備極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可以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極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此處,所謂極高機械強度意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彎曲強度為63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5GPa以上。 且,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較佳前述Et及Ey分別於7.0~11.4%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藉由使前述Et及Ey於上述範圍內,可更確實實現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
本發明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包含上述本發明之玻璃紗束布。 本發明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前述玻璃紗束布之質量相對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總量之比例較佳為50.0~85.0質量%。 依據本發明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藉由使前述玻璃紗束布之質量相對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總量之比例為上述範圍,可更確實地實現高的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
其次,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特徵係以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t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t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以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y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y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緯紗,前述經紗之織密度Wt及前述緯紗之織密度Wy分別於2.0~14.0根/25mm之範圍內,經紗平均紗寬Bt及緯紗平均紗寬By分別於500~8000μm之範圍內,經紗擴寬率Et(100×Bt/(Dt×Ft))及緯紗擴寬率Ey(100×By/(Dy×Fy))分別於3.0~30.0%之範圍內,經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t(100×Bt/ (25000(μm)/Wt))於90.0~106.0%之範圍內,緯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y(100×By/(25000(μm)/Wy))於75.0~99.0%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藉由使前述Dt、Dy、Ft、Fy、Wt、Wy、Et、Ey、Mt及My為上述範圍,可具備優異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以包含該玻璃紗束布的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高的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此處,所謂高機械強度意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彎曲強度為60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0GPa以上。 又,本發明中,所謂彎曲強度與彎曲彈性模數分別可藉下述方法測定。又,關於測定所使用之裝置,若具有與下述記載之裝置同等性能者,則未特別限定。
[彎曲強度、彎曲彈性模數] 所謂彎曲強度與彎曲彈性模數係依據JIS K 7017:1999(A法Class III試驗片),藉由精密萬能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Autograph AG-5000B)進行測定。 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兼具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與樹脂含浸性之觀點,前述Dt與Dy較佳為10.5~25.0μm之範圍內,更佳為13.0~20.0μm之範圍內,又更佳為15.0~18.0μm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Dt與Dy可依據JIS R 3420:2013測定。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muffle furnace)中加熱2~24小時左右,可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前述Dt與Dy。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Dt與Dy可相同亦可不同。
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兼具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與樹脂含浸性之觀點,前述Ft與Fy較佳為800~6000根之範圍,更佳為1000~5000根之範圍,又更佳為1500~4500根之範圍。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Ft與Fy可藉由針對玻璃紗束布中之經紗或緯紗的各至少5根玻璃紗束,可藉由其剖面之圖像處理裝置之解析或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其剖面,而計數構成玻璃紗束之玻璃纖絲根數,取平均而求出。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左右,以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前述Ft與Fy。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Ft與Fy可相同亦可不同。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經紗及緯紗例如具有75~15000tex(g/1000m)之範圍的重量,較佳具有100~9600tex之範圍的重量,更佳具有150~4800tex之範圍的重量,又更佳具有500~2500tex之範圍的重量,特佳具有700~2000tex之範圍的重量。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經紗及緯紗之重量可相同亦可不同。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經紗及緯紗之重量可依據JIS R 3420:2013測定。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左右,以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玻璃紗束布之經紗及緯紗之重量。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兼具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與樹脂含浸性之觀點,前述Wt與Wy較佳為3.0~10.0根/25mm之範圍內,更佳為3.5~9.0根/25mm之範圍內,又更佳為3.7~8.0根/25mm之範圍內。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Wt與Wy可相同亦可不同。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Wt與Wy可依據JIS R 3420:2013測定。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左右,以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前述Wt與Wy。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關於前述Wt與Wy,Wy/Wt可取0.50~2.00之範圍。基於玻璃紗束布使用時之處理性優異,Wy/Wt較佳為0.60~1.20之範圍內,更佳為0.70~1.00之範圍內,特佳為0.75~0.94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兼具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與樹脂含浸性之觀點,前述Bt與By較佳為1000~7000μm之範圍內,更佳為1800~6500μm之範圍內,又更佳為2500~6000μm之範圍內。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Bt與By可相同亦可不同。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Bt與By可藉由針對玻璃紗束布中之經紗或緯紗的各至少5根玻璃紗束,藉由尺規測定各玻璃紗束中之至少5處以上之紗寬,取平均而求出。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左右,以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前述Bt與By。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前述Bt與By可藉由調整由包含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之纖絲徑及纖絲集束根數、經紗及緯紗之織密度、織組織、製織時施加於經紗之張力條件、製織時緯紗之織入條件、可於製織後進行之使用高壓水流或超音波之開纖處理條件等而控制。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關於前述Bt與By,By/Bt可取0.50~2.00之範圍。基於擔保玻璃紗束布之處理性及樹脂含浸性、以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等向性之觀點,By/Bt較佳為0.70~1.30之範圍內,更佳為0.80~1.20之範圍內,特佳為0.90~1.10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兼具玻璃紗束布之製織性與樹脂含浸性之觀點,前述Et與Ey較佳為5.0~20.0%之範圍內,更佳為6.0~15.0%之範圍內,又更佳為7.0~11.4%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以包含該玻璃紗束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更高機械強度,較佳前述Mt為98.0~105.0%之範圍內,前述My為80.0~98.0%之範圍內,更佳前述Mt為98.5~104.5%之範圍內,前述My為85.0~97.0%之範圍內,又更佳前述Mt為99.0~ 104.0%之範圍內,前述My為90.0~96.0%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只要實現前述Et、Ey、Mt及My,則織組織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平織、斜紋織及緞織。該等中,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織組織,可較佳採用斜紋織,更佳採用2/2斜紋織或1/3斜紋織,又更佳可採用2/2斜紋織。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可具備50~1500μm之範圍的厚度。基於確保包含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機械強度及賦形性之觀點,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較佳具備75~1200μm之範圍的厚度,更佳具備200~1000μm之範圍的厚度,又更佳具備300~900μm之範圍的厚度。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厚度可依據JIS R 3420:2013測定。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左右,以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玻璃紗束布之厚度。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可具備50~1500g/m2 之範圍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基於確保包含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機械強度及賦形性之觀點,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較佳具備75~1200g/m2 之範圍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更佳具備200~1000 g/m2 之範圍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又更佳具備300~900g/m2 之範圍的每單位面積之質量。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可依據JIS R 3420:2013測定。又,可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於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左右,以自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取出未附著包含樹脂之有機物之玻璃紗束布,可使用此玻璃紗束布,測定玻璃紗束布之每單位面積之質量。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提高與樹脂之密著性或防止玻璃紗束解開之觀點,亦可藉由有機物進行表面處理。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表面處理可使用之有機物可舉例為矽烷偶合劑、樹脂乳液及界面活性劑等。
作為矽烷偶合劑可舉例為例如胺基矽烷、乙烯基矽烷、環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酸矽烷、陽離子性矽烷、丙烯酸矽烷、苯基矽烷、鹵基矽烷、脲基矽烷、巰基矽烷、硫醚矽烷、異氰酸酯矽烷、異氰脲酸酯矽烷、苯乙烯基矽烷。前述矽烷偶合劑可單獨使用該等,或亦可併用2種以上使用。 作為胺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2-胺基乙基)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 作為乙烯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乙醯氧基矽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
作為環氧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 作為甲基丙烯酸矽烷可舉例為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作為陽離子性矽烷可舉例為例如N-β-(N-乙烯基苄基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鹽酸鹽、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鹽酸鹽、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鹽酸鹽、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鹽酸鹽、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鹽酸鹽、3-三乙氧基矽烷基-N-(1,3-二甲基-亞丁基)丙基胺鹽酸鹽、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鹽酸鹽。
作為丙烯酸矽烷可舉例為例如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作為苯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三甲氧基苯基矽烷、三乙氧基苯基矽烷。 作為鹵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作為脲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作為巰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作為硫醚矽烷可舉例為例如雙(3-(三乙氧基矽烷)丙基)二硫醚、或雙(3-(三乙氧基矽烷)丙基)四硫醚。 作為異氰酸酯矽烷可舉例為例如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 作為異氰脲酸酯矽烷可舉例為例如三(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異氰脲酸酯。 作為苯乙烯基矽烷可舉例為例如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 該等中,胺基矽烷由於與熱塑性樹脂之密著性特別優異而可較佳地使用。
作為樹脂乳液可舉例為例如乙酸乙烯酯樹脂乳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乳液、聚苯乙烯樹脂乳液、HIPS樹脂乳液、AS樹脂乳液、ABS樹脂乳液、ACS樹脂乳液、AES樹脂乳液、AAS樹脂乳液、MBS樹脂乳液、雙酚A型環氧樹脂乳液、雙酚F型環氧樹脂乳液、雙酚A型雙酚F型共縮合型環氧樹脂乳液、酚醛青漆型環氧樹脂乳液、聯苯型環氧樹脂乳液、二環戊二烯-酚系共縮合型環氧樹脂乳液。前述樹脂乳液可單獨使用該等,或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界面活性劑可舉例為例如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兩性界面活性劑。前述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使用該等,或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舉例為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單酯、聚氧乙烯脂肪酸二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環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蓖麻油醚、硬化蓖麻油環氧乙烷加成物、烷基胺環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醯胺環氧乙烷加成物、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多元醇烷基醚、脂肪酸烷醇醯胺、乙炔二醇、乙炔醇、乙炔二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乙炔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等。
作為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舉例為氯化烷基二甲基苄基銨、氯化烷基三甲基銨、烷基二甲基乙基銨乙基硫酸鹽、高級烷基胺鹽(乙酸鹽或鹽酸鹽等)、對高級烷基胺之環氧乙烷加成物、高級脂肪酸與聚伸烷基聚胺之縮合物、高級脂肪酸與烷醇胺之酯的鹽、高級脂肪酸醯胺之鹽、咪唑啉型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烷基吡啶鎓鹽等。
作為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舉例為高級醇硫酸酯鹽、高級烷醚硫酸酯鹽、α-烯烴硫酸酯鹽、烷基苯磺酸鹽、α-烯烴磺酸鹽、脂肪酸鹵化物與N-甲基牛磺酸之反應產物、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鹽、高級醇磷酸酯鹽、高級醇環氧乙烷加成物之磷酸酯鹽等。
作為兩性界面活性劑舉例為烷基胺基丙酸鹼金屬鹽等之胺基酸型兩性界面活性劑、烷基二甲基甜菜鹼等之甜菜鹼型、咪唑啉型兩性界面活性劑等。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利用有機物之表面處理可藉由例如於後述之玻璃紗束製造時,將作為集束劑或黏合劑之包含有機物之處理液塗佈於玻璃紗束而進行。又,製織後之玻璃紗束布浸漬於具備包含有機物之處理液的處理槽之後,亦可藉由乾燥進行玻璃紗束布之表面處理。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利用有機物之表面處理時,灼燒減量可取為例如0.05~0.50%之範圍。基於可藉兼具極優異之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包含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極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本實施形態玻璃紗束布之灼燒減量較佳於0.16~0.30%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玻璃紗束布之灼燒減量可根據JIS R 3420:2013測定。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藉由前述Mt為上述範圍內,前述My為上述範圍內,灼燒減量為上述範圍內,而可藉具備極優異之製織性及優異樹脂含浸性,且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實現極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此處,所謂極高機械強度意指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彎曲強度為63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5GPa以上。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亦可利用無機材料進行表面處理。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表面處理可使用之無機物可舉例為例如膠體氧化矽。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利用無機物之表面處理可與利用有機物之表面處理同樣進行。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形成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之玻璃纖維的玻璃組成並未特別限定。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作為玻璃纖維可採取之玻璃組成,可舉例為最廣泛使用的E玻璃組成(相對於玻璃纖維總量,以氧化物換算,包含52.0~56.0質量%之範圍的SiO2 ,12.0~16.0質量%之範圍的Al2 O3 ,合計為20.0~25.0質量%之範圍的MgO及CaO,及5.0~10.0質量%之範圍的B2 O3 之組成)、高強度高彈性模數玻璃組成(相對於玻璃纖維總量,包含64.0~66.0質量%之範圍的SiO2 ,24.0~26.0質量%之範圍的Al2 O3 ,及9.0~11.0質量%之範圍的MgO之組成)、高彈性模數易製造性玻璃組成(相對於玻璃纖維總量,包含57.0~60.0質量%之範圍的SiO2 ,17.5~20.0質量%之範圍的Al2 O3 ,8.5~12.0質量%之範圍的MgO,10.0~13.0質量%之範圍的CaO,及0.5~ 1.5質量%之範圍的B2 O3 ,且合計為98.0質量%以上之SiO2 、Al2 O3 、MgO及CaO之組成)、及低介電率低介電正切玻璃組成(相對於玻璃纖維總量,包含48.0~62.0質量%之範圍的SiO2 ,10.0~26.0質量%之範圍的B2 O3 ,9.0~18.0質量%之範圍的Al2 O3 ,0.1~9.0質量%之範圍的CaO,0~6.0質量%之範圍的MgO,合計0.05~0.5質量%之範圍的Na2 O、K2 O及Li2 O,0~5.0質量%之範圍的TiO2 ,0~6.0質量%之範圍的SrO,合計0~3.0質量%之範圍的F2 及Cl2 ,及0~6.0質量%之範圍的P2 O5 之組成)。基於提高包含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機械強度之觀點,玻璃纖維之玻璃組成較佳為前述高強度高彈性模數玻璃組成或高彈性模數易製造性玻璃組成。
又,構成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中,前述各成分之含量測定,針對輕元素的Li係使用ICP發光分光分析裝置,其他元素可使用波長分散型螢光X射線分析裝置進行。
作為測定方法,首先將玻璃批料(將玻璃原料混合而調製者)或玻璃纖維(於玻璃纖維表面附著有機物時,或於有機物(樹脂)中主要包含玻璃纖維作為強化材之情況下,係以例如300~600℃之回熱爐中加熱2~24小時等,去除有機物之後使用)放入白金坩堝中,於電爐中以1550℃之溫度保持6小時邊加以攪拌邊熔融,而獲得均質熔融玻璃。其次,將所得熔融玻璃流出至碳板上,製作碎玻璃後,予以粉碎粉末化。針對輕元素的Li,將玻璃粉末以酸加熱分解後,使用ICP發光分光分析裝置進行定量分析。其他元素係以加壓機將玻璃粉末成形為圓盤狀後,使用波長分散型螢光X射線分析裝置進行定量分析。該等定量分析結果以氧化物換算,計算各成分之含量及總量,自該等數值可求出前述各成分之含量(質量%)。
由具備前述玻璃組成之玻璃纖維構成之玻璃紗束可如以下製造。首先,基於成為玻璃原料之礦石中所含之成分與各成分之含有率、及熔融過程中各成分之揮發量,以成為前述組成之方式調製之玻璃原料(玻璃批料)供給於熔融爐,於例如1450~1550℃範圍之溫度熔融。其次,將熔融之玻璃批料(熔融玻璃)控制於特定溫度,自絕緣套管之400~8000個噴嘴尖頭拉出,藉由急冷,形成玻璃纖絲。其次對形成之玻璃纖絲使用塗佈裝置的塗抹機塗佈集束劑或黏合劑,使用集束靴,邊將玻璃纖絲400~8000根集束,邊使用捲取機,以高速捲取於管,獲得玻璃紗束(玻璃直接紗束)。又,自絕緣套管之200~4000個噴嘴尖頭拉出熔融玻璃,藉由急冷,形成玻璃纖絲,對形成之玻璃纖絲塗佈集束劑或黏合劑,將玻璃纖絲200~4000根集束,捲取於管,獲得玻璃纖維線股,邊自該管解開邊將該玻璃纖維線股2~40根拉齊,獲得玻璃紗束(玻璃合絲紗束)。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基於提高玻璃紗束布之樹脂含浸性之觀點,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經紗及緯紗使用之玻璃紗束較佳為玻璃直接紗束。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經紗及緯紗使用之玻璃紗束可經施加0.01~0.20次/25mm範圍之加撚,較佳經施加0.03~0.18次/25mm範圍之加撚,更佳經施加0.05~0.15次/25mm範圍之加撚。此處,玻璃紗束之撚數可依據JIS R 3420:2013測定。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可藉由將前述玻璃紗束使用於經紗及緯紗,藉由劍桅式織機(rapier loom)等之習知織機,以習知條件如前述織密度及織組織般製織而製造。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於製織前,可使用捲回裝置回捲玻璃紗束而調整Bt及By。又,為了使前述Bt及By成為期望值,可對製織後之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進行例如利用水流壓力之開纖處理、利用以液體作為媒質之高頻振動的開纖處理、利用具有面壓之流體之壓力的開纖處理、利用輥之加壓的開纖處理。該等開纖處理中,使用利用水流壓力之開纖處理、利用以液體作為媒質之高頻振動的開纖處理,對於經紗及緯紗可減低開纖處理後之紗寬的偏差故而較佳。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除了包含前述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以外,亦包含樹脂或由樹脂與添加劑所成之樹脂組成物。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可包含前述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1片或將2~15片層合而成。基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均衡良好地兼具機械強度及賦形性之觀點,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較佳包含將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3~10片層合而成。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質量(玻璃紗束布包含複數片之情況為其合計質量)相對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總量之比例(以下有時亦稱為玻璃含有率)可為10.0~ 90.0質量%之範圍。基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均衡良好地兼具機械強度及賦形性之觀點,玻璃含有率較佳為50.0~85.0質量%之範圍,更佳為55.0~80.0質量%之範圍,又更佳為60.0~75.0質量%之範圍。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之質量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比例可依據JIS K 7052:1999算出。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前述樹脂或前述樹脂組成物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可含浸而含有,亦可部分含浸而含有,亦可塗佈於表面而含有。又,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樹脂或樹脂組成物可經乾燥或硬化,亦可經半乾燥或半硬化。又,基於提高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機械特性及品質安定性之觀點,前述樹脂或前述樹脂組成物較佳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含浸樹脂或樹脂組成物,並乾燥或硬化。另一方面,基於提高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之賦形性或處理性之觀點,較佳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紗束布中部分含浸前述樹脂或樹脂組成物,並半乾燥或半硬化,而為具備高柔軟性之狀態(半預浸片狀態)。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前述樹脂可為熱塑性樹脂,亦可為熱硬化性樹脂。 此處,作為前述熱塑性樹脂,舉例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馬來酸酐樹脂、苯乙烯/馬來醯亞胺樹脂、聚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A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氯化聚乙烯/丙烯腈/苯乙烯(ACS)樹脂、丙烯腈/乙烯/苯乙烯(AES)樹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甲酯(ASA)樹脂、苯乙烯/丙烯腈(SAN)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聚氯乙烯(PVC)、聚偏氯乙烯(PVDC)、聚醯胺、聚縮醛、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碳酸酯、聚伸芳基硫醚、聚醚碸(PES)、聚苯基碸(PPSU)、聚苯醚(PPE)、改質聚苯醚(m-PPE)、聚芳基醚酮、液晶聚合物(LCP)、氟樹脂、聚醚醯亞胺(PEI)、聚芳酯(PAR)、聚碸(PSF)、聚醯胺醯亞胺(PAI)、聚胺雙馬來醯亞胺(PABM)、熱塑性聚醯亞胺(TPI)、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樹脂、離子聚合物(IO)樹脂、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樹脂、聚丁烯、聚甲基戊烯、烯烴/乙烯醇樹脂、環狀烯烴樹脂、纖維素樹脂、聚乳酸等。
具體而言,作為聚乙烯,舉例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作為聚丙烯舉例為等規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無規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間規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及該等之混合物等。 作為聚苯乙烯舉例為具有無規構造之無規聚苯乙烯的廣泛使用聚苯乙烯(GPPS)、於GPPS中添加橡膠成分之耐衝擊性聚苯乙烯(HIPS)、具有間規構造之間規聚苯乙烯等。
作為甲基丙烯酸樹脂舉例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脂肪酸乙烯酯中之一種均聚合之聚合體,或兩種以上共聚合之共聚物等。 作為聚氯乙烯可舉例為藉由以往習知之乳化聚合法、懸浮聚合法、微懸浮聚合法、塊狀聚合法等之方法聚合而成之氯乙烯均聚物或氯乙烯單體與可共聚合之單體的共聚物,或對聚合物接枝聚合氯乙烯單體之接枝共聚物等。
作為聚醯胺可舉例為聚己醯胺(尼龍6)、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66)、聚四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46)、聚四亞甲基癸二醯胺(尼龍410)、聚五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56)、聚五亞甲基癸二醯胺(尼龍510)、聚六亞甲基癸二醯胺(尼龍610)、聚六亞甲基十二烷二醯胺(尼龍612)、聚十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106)、聚十亞甲基癸二醯胺(尼龍1010)、聚十亞甲基十二烷二醯胺(尼龍1012)、聚十一烷醯胺(尼龍11)、聚十一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116)、聚十二烷醯胺(尼龍12)、聚苯二甲基己二醯胺(尼龍XD6)、聚苯二甲基癸二醯胺(尼龍XD10)、聚間苯二甲基己二醯胺(尼龍MXD6)、聚對苯二甲基己二醯胺(尼龍PXD6)、聚四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4T)、聚五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5T)、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6T)、聚六亞甲基間苯二甲醯胺(尼龍6I)、聚九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9T)、聚十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10T)、聚十一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11T)、聚十二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12T)、聚四亞甲基間苯二甲醯胺(尼龍4I)、聚雙(3-甲基-4-胺基己基)甲烷對苯二甲醯胺(尼龍PACMT)、聚雙(3-甲基-4-胺基己基)甲烷間苯二甲醯胺(尼龍PACMI)、聚雙(3-甲基-4-胺基己基)甲烷十二烷醯胺(尼龍PACM12)、聚雙(3-甲基-4-胺基己基)甲烷對十四烷醯胺(尼龍PACM14)等之成分中之1種或組合2種以上之複數成分之共聚物或該等之混合物等。
作為聚縮醛可舉例為以氧亞甲基單位為主之重複單位而成之均聚物,及含有主要由氧亞甲基單位所成之於主鏈中含有具有2~8個鄰接之碳原子之氧伸烷基單位之共聚物等。 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可舉例為藉由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與乙二醇聚縮合而得之聚合物等。 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舉例為藉由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與1,4-丁二醇聚縮合而得之聚合物等。 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舉例為藉由對苯二甲酸或其衍生物與1,3-丙二醇聚縮合而得之聚合物等。
作為聚碳酸酯舉例為藉由使二羥基二芳基化合物與碳酸二苯酯等之碳酸酯以熔融狀態反應之酯交換法所得之聚合物,或藉由二羥基芳基化合物與光氣反應之光氣法所得之聚合物。 作為伸芳基硫醚舉例為於直鏈型聚伸苯基硫醚聚合後藉由進行硬化反應而高分子量化之交聯型聚伸苯基硫醚、聚伸苯基硫醚碸、聚伸苯基硫醚醚、聚伸苯基硫醚酮等。
作為改質聚苯醚舉例為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與聚苯乙烯之聚合物合金、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與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之聚合物合金、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與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之聚合物合金、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與聚醯胺之聚合物合金、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與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之聚合物合金等。 作為聚芳基醚酮舉例為聚醚酮(PEK)、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醚醚酮酮(PEEKK)等。 作為液晶聚合物(LCP)舉例為由選自趨熱性液晶聚酯的芳香族羥基羰基單位、芳香族二羥基單位、芳香族二羰基單位、脂肪族二羥基單位、脂肪族二羰基單位等之1種以上構造單位所成之(共)聚合物等。
作為氟樹脂舉例為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樹脂(PFA)、氟化乙烯丙烯樹脂(FEP)、氟化乙烯四氟乙烯樹脂(ETFE)、聚氟乙烯(PVF)、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三氟乙烯(PCTFE)、乙烯/氯三氟乙烯樹脂(ECTFE)等。 作為離子聚合物(IO)樹脂舉例為烯烴或苯乙烯與不飽和羧酸之共聚物且於羧基之一部分以金屬離子中和之聚合物等。 作為烯烴/乙烯醇樹脂舉例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等。
作為環狀烯烴樹脂舉例為環己烯等之單環體、四環戊二烯等之多環體、環狀烯烴單體之聚合物等。 作為聚乳酸舉例為L體之均聚物的聚L-乳酸、D體之均聚物的聚D-乳酸、或其混合物的立體錯合物型聚乳酸等。 作為纖維素樹脂舉例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羥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纖維素乙酸酯、纖維素丙酸酯、纖維素丁酸酯等。
又,作為前述熱硬化性樹脂舉例為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EP)樹脂、三聚氰胺(MF)樹脂、酚樹脂(PF)、胺基甲酸酯樹脂(PU)、聚異氰酸酯、聚異氰脲酸酯、聚醯亞胺(PI)、脲(UF)樹脂、矽氧(SI)樹脂、呋喃(FR)樹脂、苯并胍胺(BR)樹脂、醇酸樹脂、二甲苯樹脂、雙馬來醯亞胺三嗪(BT)樹脂、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樹脂(PDAP)等。 具體而言,作為不飽和聚酯舉例為脂肪族不飽和二羧酸與脂肪族二醇經酯化反應而得之樹脂。 作為乙烯酯樹脂舉例為雙系乙烯酯樹脂、酚醛清漆系乙烯酯樹脂。
作為環氧樹脂舉例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E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雙酚M型環氧樹脂(4,4’-(1,3-苯二亞丙基)雙酚型環氧樹脂)、雙酚P型環氧樹脂(4,4’-(1,4-苯二亞丙基)雙酚型環氧樹脂)、雙酚Z型環氧樹脂(4,4’-環亞己基雙酚型環氧樹脂)、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四酚基乙烷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具有縮合環芳香族烴構造之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二甲苯型環氧樹脂或苯基芳烷基型環氧樹脂等之芳烷基型環氧樹脂、萘醚型環氧樹脂、萘酚型環氧樹脂、萘二酚型環氧樹脂、2官能至4官能環氧型萘樹脂、聯萘基型環氧樹脂、萘芳烷基型環氧樹脂、蒽型環氧樹脂、苯氧基型環氧樹脂、二環戊二烯型環氧樹脂、降冰片烯型環氧樹脂、金剛烷型環氧樹脂、茀型環氧樹脂等。 作為三聚氰胺樹脂舉例為由三聚氰胺(2,4,6-三胺基-1,3,5-三嗪)與甲醛之聚縮合所成之聚合物。 作為酚樹脂舉例為酚酚醛清漆樹脂、甲酚酚醛清漆樹脂、雙酚A型酚醛清漆樹脂等之酚醛清漆型酚樹脂、羥甲基型甲階酚醛樹脂、二亞甲醚型甲階酚醛樹脂等之甲階酚醛型酚樹脂,或芳基伸烷基型酚樹脂等,舉例為該等中之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者。 作為脲樹脂舉例為藉由尿素與甲醛之縮合而得之樹脂。 前述熱塑性樹脂或前述熱硬化性樹脂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所用之樹脂,基於薄片化後之處理性、回收性、成形法之多樣性之觀點,較佳為熱塑性樹脂。熱塑性樹脂中,基於機械強度及耐熱性等之物性優異,更佳為選自包含聚醯胺樹脂、聚丙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硫醚樹脂及聚醚醚酮樹脂所成群中之樹脂。該等中,基於廣泛利用性及處理性優異,又更佳為聚醯胺樹脂或聚丙烯樹脂,特佳為聚醯胺樹脂。 作為前述樹脂組成物可含之添加劑舉例為強化纖維(例如玻璃纖維、碳纖維、金屬纖維等)、填充劑(例如玻璃粉、滑石、雲母等)、難燃劑、紫外線吸收劑、熱安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流動性改良劑、抗結塊劑、潤滑劑、核劑、抗菌劑、顏料等。前述樹脂組成物中,該等添加劑相對於樹脂組成物總量,可以0.1~50.0質量%之範圍含有。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可藉由例如將本實施形態之纖維紗束布與樹脂薄膜層合並通過兩根輥之間邊加溫、加壓之方法(雙皮帶加壓法)而獲得。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可藉由對本實施形態之纖維紗束布均一塗佈樹脂粉,並加溫而獲得。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之用途,可舉例為汽車之金屬替代材料,但不限定於該等。本實施形態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可使用於例如電氣電子機器之框體、家電製品之構造部、運動用品、飛翔體(飛機、無人機)之構造部或構成構件等。 其次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及比較例。
[實施例] [實施例1]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2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20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玻璃直接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7.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6.5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2/2斜紋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1.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實施例1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實施例1之玻璃紗束布,藉前述方法,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且針對實施例1之玻璃紗束布,藉以下方法,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製織性之評價] 因起毛所致之緯紗織入不良產生次數未達1次/50m且於經紗及緯紗未發生弓紗之情況評價為「A」。製織時因起毛所致之緯紗織入不良產生次數為1~5次/50m以上且於經紗及緯紗未發生弓紗之情況評價為「B」。製織時因起毛所致之緯紗織入不良產生次數為超過5次/50m以上且於經紗及緯紗發生弓紗之情況評價為「C」。
[樹脂含浸性之評價] 將實施例1之玻璃紗束布4片層合,邊以使玻璃含有率成為70.0質量%之方式,於該等層間均一散佈聚醯胺樹脂粉體(TORAY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1001P,表中記載為「PA」)後,以高溫加壓機於溫度250℃、加壓時間10分鐘之條件進行加壓,獲得實施例1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所得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未殘留有樹脂未含浸之玻璃透明狀態部分之情況下之樹脂含浸性為「可」,有殘留之情況樹脂含浸性為「不可」。 針對實施例1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藉前述方法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且,針對實施例1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藉以下方法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賦形性之評價] 使用半球之金屬模,對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進行加壓壓製之際,可獲得半球狀之形狀,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之玻璃紗束布無皺褶而外觀良好之情況,評價為「A」。且,雖可獲得半球狀之形狀,但於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中之玻璃紗束布產生皺褶而外觀不良之情況,評價為「B」。且,無法獲得充分半球狀之形狀之情況,評價為「C」。
[實施例2]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2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12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7.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6.5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2/2斜紋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1.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實施例2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實施例2之玻璃紗束布,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其次,除了使用實施例2之玻璃紗束布以外,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製作實施例2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針對實施例2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2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40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7.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6.5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2/2斜紋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1.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實施例3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實施例3之玻璃紗束布,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其次,除了使用實施例3之玻璃紗束布以外,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製作實施例3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針對實施例3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2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20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7.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6.5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1/3斜紋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1.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實施例4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實施例4之玻璃紗束布,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其次,除了使用實施例4之玻璃紗束布以外,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製作實施例4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針對實施例4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2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20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7.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6.5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2/2斜紋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3.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比較例1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比較例1之玻璃紗束布,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其次,除了使用比較例1之玻璃紗束布以外,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製作比較例1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針對比較例1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2]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2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20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7.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6.5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平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1.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比較例2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比較例2之玻璃紗束布,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其次,除了使用比較例2之玻璃紗束布以外,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製作比較例2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針對比較例2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3] 使用具有E玻璃組成之纖絲徑17μm之玻璃纖絲1000根集束而形成之撚數為0.10次/25mm、且相對於其質量附著有0.20質量%之矽烷偶合劑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及緯紗。將成為經紗及緯紗之玻璃紗束以經紗織密度Wt為14.0根/25mm,緯紗織密度Wy為13.0根/25mm,使用劍桅式織機,以1/3斜紋織進行製織,獲得玻璃紗束布。對於該玻璃紗束布,利用將水流壓力設定於1.0MPa之水流壓力進行開纖處理,獲得比較例3之玻璃紗束布。 針對比較例3之玻璃紗束布,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測定經紗平均紗寬Bt、緯紗平均紗寬By、厚度、每單位面積之質量及灼燒減量,進行製織性及樹脂含浸性之評價。結果示於表1。 其次,除了使用比較例3之玻璃紗束布以外,與實施例1全部一樣,製作比較例3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針對比較例3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測定彎曲強度及彎曲彈性模數,進行賦形性評價。結果示於表1。
Figure 02_image001
如表1所示,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t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t集束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y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y集束之玻璃紗束作為緯紗,前述經紗之織密度Wt及前述緯紗之織密度Wy分別於2.0~14.0根/25mm之範圍,經紗平均紗寬Bt及緯紗平均紗寬By分別於500~8000μm之範圍,經紗擴寬率Et(100×Bt/(Dt×Ft))及緯紗擴寬率Ey(100×By/(Dy×Fy))分別於3.0~30.0%之範圍內,經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t(100×Bt/(25000(μm)/Wt))於90.0~106.0%之範圍內,緯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y(100×By/(25000(μm)/Wy))於75.0~99.0%之範圍內之實施例1~4表示之玻璃紗束布具備優異之製織性及優異之樹脂含浸性,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具備彎曲強度為60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0GPa以上之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
又,前述Mt於98.0~105.0%之範圍內,前述My於80.0~98.0%之範圍內之實施例1~3表示之玻璃紗束布具備優異之製織性及優異之樹脂含浸性,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具備彎曲強度為60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5GPa以上之更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
再者,前述Mt於98.0~105.0%之範圍內,前述My於80.0~98.0%之範圍內,灼燒減量於0.16~0.30%之範圍內之實施例1表示之玻璃紗束布具備極優異之製織性及優異之樹脂含浸性,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具備彎曲強度為630MPa以上且彎曲彈性模數為20.5GPa以上之極高機械強度及優異賦形性。
另一方面,比較例1~3之玻璃紗束布由於未滿足上述要件,故不具備充分之製織性或樹脂含浸性,或包含該玻璃紗束布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不具備充分之機械強度或賦形性。

Claims (6)

  1. 一種玻璃紗束布,其係由經紗及緯紗構成之玻璃紗束布,其特徵為 以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t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t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經紗, 以將具備9.5~30.0μm之範圍的纖絲徑Dy之玻璃纖絲以400~8000根之範圍的集束根數Fy集束而成之玻璃紗束作為緯紗, 前述經紗之織密度Wt及前述緯紗之織密度Wy分別於2.0~14.0根/25mm之範圍內, 經紗平均紗寬Bt及緯紗平均紗寬By分別於500~ 8000μm之範圍內, 經紗擴寬率Et(100×Bt/(Dt×Ft))及緯紗擴寬率Ey(100× By/(Dy×Fy))分別於3.0~30.0%之範圍內, 經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t(100×Bt/(25000(μm)/Wt))於90.0~106.0%之範圍內, 緯紗方向玻璃佔有率My(100×By/(25000(μm)/Wy))於75.0~99.0%之範圍內。
  2. 如請求項1之玻璃紗束布,其中前述Mt於98.0~105.0%之範圍內, 前述My於80.0~98.0%之範圍內。
  3. 如請求項2之玻璃紗束布,其中前述玻璃紗束布之灼燒減量為0.16~0.30%。
  4. 如請求項1之玻璃紗束布,其中前述Et及Ey分別於7.0~11.4%之範圍內。
  5. 一種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玻璃紗束布。
  6. 如請求項5之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其中前述玻璃紗束布之質量相對於前述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總量之比例為50.0~85.0質量%。
TW109111223A 2019-07-02 2020-04-01 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TWI829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3341A JP2019167668A (ja) 2019-07-02 2019-07-02 ガラスロービングクロス及び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シート
JP2019-123341 2019-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835A true TW202108835A (zh) 2021-03-01
TWI829910B TWI829910B (zh) 2024-01-21

Family

ID=6810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1223A TWI829910B (zh) 2019-07-02 2020-04-01 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9203B2 (zh)
EP (1) EP3912780B1 (zh)
JP (2) JP2019167668A (zh)
KR (1) KR20220027053A (zh)
CN (1) CN113710447B (zh)
AU (1) AU2020298899A1 (zh)
TW (1) TWI829910B (zh)
WO (1) WO20210020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1055B1 (ja) * 2020-03-30 2021-07-14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ガラスダイレクトロービング、及び、ガラス長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ペレット
WO2021199497A1 (ja) * 2020-03-30 2021-10-07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ガラスダイレクトロービング、及び、ガラス長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ペレ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36529A (en) * 1954-05-03 1958-05-27 Hugh Adam Kirk Reinforced plastic
JP2545957B2 (ja) * 1988-12-15 1996-10-23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及び同基板用織物
JPH03159742A (ja) 1989-11-20 1991-07-09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積層板の製法
JPH05138779A (ja) * 1991-11-19 1993-06-08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H05318482A (ja) * 1992-05-19 1993-12-03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FR2698640B1 (fr) * 1992-11-30 1995-02-17 Brochier Sa Tissu chaîne et trame à base de fils techniques multifilaments à prédominance sans torsion et procédé d'obtention.
US5401564A (en) * 1993-03-23 1995-03-28 Hexcel Corporation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for fabricating formed composite articles and use in shoe arch
JPH09324340A (ja) 1996-06-04 1997-12-16 Asahi Fiber Glass Co Ltd 積層板用硝子繊維織布、その製造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板
US6368024B2 (en) * 1998-09-29 2002-04-09 Certainteed Corporation Geotextile fabric
FR2800100B1 (fr) * 1999-10-25 2001-11-16 Chomarat & Cie Materiau textile en nappe pour usages techniques
JP2003082562A (ja) * 2001-09-11 2003-03-19 Unitika Glass Fiber Co Ltd 高含浸性ガラスクロス
JP2004026997A (ja) * 2002-06-25 2004-01-29 Noritake Co Ltd 無機織布強化樹脂基板、無機織布、およびその無機織布の開繊方法
US7049251B2 (en) * 2003-01-21 2006-05-23 Saint-Gobain Technical Fabrics Canada Ltd Facing material with controlled porosity for construction boards
US7354876B2 (en) * 2003-07-09 2008-04-08 Saint-Gobain Technical Fabrics Canada Ltd. Fabric reinforcement and cementitious boards faced with same
JP2005126601A (ja) * 2003-10-24 2005-05-19 Idemitsu Kosan Co Ltd 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US7786026B2 (en) * 2003-12-19 2010-08-31 Saint-Gobain Technical Fabrics America, Inc. Enhanced thickness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5330114A (ja) 2004-05-18 2005-12-02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ロービング、ガラスクロス、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US9394196B2 (en) * 2006-12-14 2016-07-1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Low density and high strength fiber glass for reinforcement applications
KR101234494B1 (ko) * 2008-10-22 2013-02-18 (주)엘지하우시스 열가소성 플라스틱-연속섬유 혼성복합체 제조방법
JP5027335B2 (ja) * 2009-08-26 2012-09-19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用ガラスクロス
CN102834561B (zh) 2010-04-05 2015-02-04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保持有二氧化硅微粒的玻璃纤维织物的制造方法、保持有二氧化硅微粒的玻璃纤维织物及纤维增强树脂成型体
JP6020764B1 (ja) 2016-08-03 2016-11-02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ガラスクロス
JP6302536B1 (ja) * 2016-12-20 2018-03-28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ェノール樹脂発泡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06556B (zh) 2017-03-09 2017-11-28 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断裂强度玻璃纤维布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2780C0 (en) 2023-12-06
CN113710447B (zh) 2023-12-05
US20220170186A1 (en) 2022-06-02
US11959203B2 (en) 2024-04-16
CN113710447A (zh) 2021-11-26
JP7406131B2 (ja) 2023-12-27
EP3912780A4 (en) 2022-11-30
JP2019167668A (ja) 2019-10-03
EP3912780A1 (en) 2021-11-24
KR20220027053A (ko) 2022-03-07
AU2020298899A1 (en) 2021-09-16
WO2021002066A1 (ja) 2021-01-07
EP3912780B1 (en) 2023-12-06
JPWO2021002066A1 (zh) 2021-01-07
TWI829910B (zh) 2024-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7934B (zh) 玻璃布、预浸料、及印刷电路板
TWI734191B (zh) 玻璃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
KR20140005876A (ko) 강화 용도를 위한 저밀도 및 고강도 섬유 유리
TW202108835A (zh) 玻璃紗束布及玻璃纖維強化樹脂薄片
EP3045283A1 (en) Prepreg, metal foil-clad laminat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EP3974398B1 (en) Glass composition for glass fibers, glass fibers, glass fiber fabric, and glass fiber-reinforced resin composition
KR102459984B1 (ko) 유리섬유 강화 수지 성형품, 전자기기 하우징, 모빌리티 제품용 내장부품, 및 모빌리티 제품용 외장부품
TW202031745A (zh) 玻璃纖維強化樹脂成形品
JP3182967B2 (ja) クロスプリプレグ
JP7436946B1 (ja) ガラス繊維用ガラス組成物、ガラス繊維、ガラス繊維織物および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
KR20240074919A (ko) 유리섬유용 유리 조성물, 유리섬유, 유리섬유 직물 및 유리섬유 강화 수지 조성물
EP4043415A1 (en) Glass composition for glass fibers, glass fibers, glass fiber fabric, and glass fiber-reinforced resin composition
CN116670091A (zh) 玻璃纤维用玻璃组合物、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织物及玻璃纤维强化树脂组合物
US20230312394A1 (en) Glass composition for glass fiber, glass fiber, glass fiber woven fabric, a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resin composition
EP4299539A1 (en) Glass composition for glass fiber, glass fiber, glass fiber fabric, and glass fiber-reinforced resin composition
TW202335989A (zh) 玻璃纖維用玻璃組成物、玻璃纖維、玻璃纖維織物及經玻璃纖維強化之樹脂組成物
WO2024047988A1 (ja) ガラス繊維用ガラス組成物、ガラス繊維、ガラス繊維織物、及び、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
WO2021205698A1 (ja) ガラス繊維用ガラス組成物、ガラス繊維、ガラス繊維織物及びガラス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
JP2013185278A (ja) 有機繊維織物、該有機繊維織物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及び積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