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3092A -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3092A
TW202043092A TW109112134A TW109112134A TW202043092A TW 202043092 A TW202043092 A TW 202043092A TW 109112134 A TW109112134 A TW 109112134A TW 109112134 A TW109112134 A TW 109112134A TW 202043092 A TW202043092 A TW 2020430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driving force
value
human
torq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2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1960B (zh
Inventor
謝花聰
川﨑充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3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96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7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single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e.g. chain, between cycle crankshaft and wheel axle, the motor engaging the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較佳地控制馬達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且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

Description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人力驅動車構成為以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成為預先規定之比率之方式控制馬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0-592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較佳地控制馬達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控制裝置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且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 根據第1態樣之控制裝置,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即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設為最大值,因此,能夠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增加直至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即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止。因此,能夠較佳地控制馬達。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第2態樣之控制裝置中,進而包含記憶部,上述記憶部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相關之資訊。 根據第2態樣之控制裝置,能夠變更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因此,能夠設定適合騎乘者及行駛環境等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
本發明之第3態樣之控制裝置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包含:控制部,其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及記憶部;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上述記憶部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相關之資訊。 根據第3態樣之控制裝置,能夠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增加直至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止,進而,能夠變更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因此,能夠設定適合騎乘者及行駛環境等之第1值。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至第3態樣中任一項之第4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上述比率成為200%以下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4態樣之控制裝置,將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設為200%(percent)以下,因此,能夠抑制馬達之大型化。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4態樣之第5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2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小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2值以上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成為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以上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上述預先規定之第2值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 根據第5態樣之控制裝置,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2值之情形時,抑制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而能夠抑制電力之消耗,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為預先規定之第2值以上之情形時,能夠減輕騎乘者之負擔。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4態樣之第6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小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6態樣之控制裝置,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抑制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而能夠抑制電力之消耗。進而,能夠抑制馬達之大型化。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6態樣之第7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小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7態樣之控制裝置,抑制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而能夠抑制電力之消耗。進而,能夠抑制馬達之大型化。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至第7態樣中任一項之第8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發生變化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8態樣之控制裝置,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能夠以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發生變化之方式控制馬達。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8態樣之第9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隨著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變大而變大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9態樣之控制裝置,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能夠以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隨著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變大而變大之方式控制馬達。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至第9態樣中任一項之第10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當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自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之值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以上時,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驅動上述馬達,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 根據第10態樣之控制裝置,當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自較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預先規定之第3值小之值成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以上時,能夠根據人力驅動力驅動馬達。因此,能夠不使馬達產生輔助力直至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第3值為止。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至第10態樣中任一項之第11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上述人力驅動車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之上述馬達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高於上述人力驅動車在行駛中之情形時之上述馬達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的第2變化率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11態樣之控制裝置,能夠以於人力驅動力之轉矩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人力驅動車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之馬達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及人力驅動車在行駛中之情形時之馬達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增加的第2變化率分別成為較佳之變化率之方式控制馬達。因此,能夠減輕人力驅動車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之騎乘者之負擔。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至第11態樣中任一項之第12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於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使上述馬達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及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減少使上述馬達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上述比率不同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12態樣之控制裝置,能夠以成為適合於根據人力驅動力之增加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增加之情形、及根據人力驅動力之減少而使馬達之輸出減少之情形之各者之比率之方式控制馬達。
於根據本發明之第12態樣之第13態樣之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之上述比率,大於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減少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之上述比率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根據第13態樣之控制裝置,根據人力驅動力之增加而使馬達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之比率,大於根據人力驅動力之減少而使馬達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之比率,因此,能夠於使人力驅動車加速時減輕騎乘者之負擔,於使人力驅動車減速時控制電力之消耗。
本發明之第14態樣之控制裝置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且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功率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為200瓦特以上600瓦特以下之範圍之值。 根據第14態樣之控制裝置,當人力驅動力之功率成為200瓦特以上600瓦特以下之範圍之值即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設為最大值,因此,能夠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增加直至人力驅動力之功率成為200瓦特以上600瓦特以下之範圍之值即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止。因此,能夠較佳地控制馬達。
本發明之第15態樣之控制裝置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包含:控制部,其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及記憶部;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功率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功率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上述記憶部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相關之資訊。 根據第15態樣之控制裝置,能夠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增加直至人力驅動力之功率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止,進而,能夠變更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因此,能夠設定適合騎乘者及行駛環境等之第1值。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能夠較佳地控制馬達。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6,對第1實施形態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40進行說明。以下,將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40簡記作控制裝置40。人力驅動車10係至少能夠通過人力驅動力H驅動之車。人力驅動車10包含例如登山自行車、公路自行車、城市自行車、貨運自行車、及躺騎自行車(recumbent bicycle)等各個種類之自行車、以及電動自行車(E-bike)。人力驅動車10之車輪之數量並無限定,例如亦包含獨輪車及具有3輪以上之車輪之車。電動自行車包含藉由電動馬達輔助車輛之推進之電動輔助自行車。以下,於實施形態中,以人力驅動車10為自行車進行說明。
人力驅動車10包含第1車輪12A及第2車輪12B。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車輪12A包含前輪,第2車輪12B包含後輪。人力驅動車10進而包含曲柄14。人力驅動車10進而具備車體16。車體16進而具備框架18。對曲柄14輸入人力驅動力H。曲柄14包含能夠相對於框架18旋轉之曲柄軸14A、及分別設置於曲柄軸14A之軸向之端部之曲柄臂14B。於各曲柄臂14B,分別連結一對踏板20。於本實施形態中,後輪為驅動輪。驅動輪藉由曲柄14旋轉而被驅動。驅動輪支持於框架18。曲柄14與驅動輪藉由驅動機構22而連結。驅動機構22包含與曲柄軸14A結合之第1旋轉體24。曲柄軸14A與第1旋轉體24亦可經由第1單向離合器而結合。第1單向離合器構成為於曲柄14向前旋轉之情形時,使第1旋轉體24向前旋轉,於曲柄14向後旋轉之情形時,不使第1旋轉體24向後旋轉。第1旋轉體24包含鏈輪、滑輪、或傘形齒輪。驅動機構22進而包含第2旋轉體26及連結構件28。連結構件28將第1旋轉體24之旋轉力傳遞至第2旋轉體26。連結構件28包含例如鏈條、皮帶、或軸。
第2旋轉體26與驅動輪連結。第2旋轉體26包含鏈輪、滑輪、或傘形齒輪。於第2旋轉體26與驅動輪之間,較佳為設置有第2單向離合器。第2單向離合器構成為於第2旋轉體26向前旋轉之情形時,使驅動輪向前旋轉,於第2旋轉體26向後旋轉之情形時,不使驅動輪向後旋轉。
亦可為第2車輪12B包含前輪且第1車輪12A包含後輪。車體16進而包含前叉30、桿32、及把手34。於框架18,經由前叉30而安裝有前輪。於前叉30,經由桿32而連結有把手34。於以下之實施形態中,以後輪為驅動輪進行說明,但前輪亦可為驅動輪,前輪及後輪之兩者亦可為驅動輪。
人力驅動車10包含人力驅動車用之電池36。電池36包含1個或複數個電池元件。電池元件包含充電電池。電池36對控制裝置40供給電力。電池36較佳為藉由有線或無線與控制裝置40可通信地連接。電池36例如能夠藉由電力線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與控制部42通信。
人力驅動車10包含馬達38。馬達38以對人力驅動車10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馬達38包含電動馬達。馬達38以將旋轉傳遞至自踏板20至後輪之人力驅動力H之動力傳遞路徑或前輪之方式設置。自踏板20至後輪之人力驅動力H之動力傳遞路徑包含後輪。於本實施形態中,馬達38以將旋轉傳遞至第1旋轉體24之方式設置。馬達38亦可設置於前輪或後輪之至少一者,亦可包含例如輪轂馬達。馬達38及設置馬達38之殼體構成驅動單元。於馬達38與曲柄軸14A之間之動力傳遞路徑,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設置第3單向離合器,即於使曲柄軸14A向人力驅動車10前進之方向旋轉之情形時,馬達38不因曲柄14之旋轉力而旋轉。馬達38之輸出亦可經由減速機而輸入至人力驅動力H之動力路徑。
控制裝置40包含控制部42。控制部42包含執行預先規定之控制程式之運算處理裝置。運算處理裝置包含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單元)。運算處理裝置亦可設置於相互分開之複數個場所。控制部42亦可包含1個或複數個微電腦。較佳為控制裝置40進而包含記憶部44。於記憶部44,記憶各種控制程式及用於各種控制處理之資訊。記憶部44包含例如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揮發性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包含ROM(Read-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及快閃記憶體之至少一者。揮發性記憶體例如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
控制裝置40較佳為進而具備馬達38之驅動電路46。驅動電路46及控制部42較佳為設置於馬達38之殼體。驅動電路46及控制部42亦可設置於例如同一個電路基板。驅動電路46包含變流電路。驅動電路46控制自電池36供給至馬達38之電力。驅動電路46藉由有線或無線與控制部42可通信地連接。驅動電路46根據來自控制部42之控制信號驅動馬達38。
控制裝置40根據人力驅動力H控制馬達38。控制裝置40亦可進而根據人力驅動車10之行駛速度V及曲柄軸14A之旋轉速度之至少一者控制馬達38。較佳為控制裝置40進而具備車速感測器48、曲柄旋轉感測器50、及轉矩感測器52。人力驅動力H亦可由轉矩HT表示,亦可由功率HW表示。
車速感測器48構成為輸出與人力驅動車10之行駛速度V相應之資訊。車速感測器48較佳為構成為檢測設置於人力驅動車10之車輪之磁鐵。車速感測器48較佳為構成為於車輪旋轉一圈之期間,輸出預先規定之次數之檢測信號。預先規定之次數例如為1。車速感測器48構成為輸出與人力驅動車10之車輪之旋轉速度相應之資訊。車速感測器48構成為輸出與車輪之旋轉速度相應之信號。控制部42能夠基於車輪之旋轉速度來算出人力驅動車10之行駛速度V。控制部42構成為使用例如與車輪之旋轉速度相關之資訊及與車輪之半徑或直徑相關之資訊來算出人力驅動車10之行駛速度V。與車輪之半徑或直徑相關之資訊記憶於例如記憶部44中。車速感測器48較佳為包含構成舌簧開關之磁性體引線、或霍耳元件。車速感測器48亦可設為安裝於人力驅動車10之框架18之後下叉而檢測安裝於後輪之磁鐵之構成,亦可設為設置於前叉30而檢測安裝於前輪之磁鐵之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中,車速感測器48構成為於車輪旋轉一圈之情形時,舌簧開關對磁鐵進行1次檢測。車速感測器48亦可包含例如加速度感測器、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只要為輸出與人力驅動車10之行駛速度V相應之資訊之構成,則可為任意構成。
曲柄旋轉感測器50構成為輸出與曲柄軸14A之旋轉速度相應之資訊。曲柄旋轉感測器50例如安裝於人力驅動車10之框架18。曲柄旋轉感測器50包含輸出與磁場之強度相應之信號之磁感測器而構成。磁場之強度於圓周方向上發生變化之環狀之磁鐵係設置於曲柄軸14A、與曲柄軸14A連動地旋轉之構件、或曲柄軸14A至第1旋轉體24之間之動力傳遞路徑。與曲柄軸14A連動地旋轉之構件包含馬達38之輸出軸、或構成減速機之構件等。曲柄旋轉感測器50輸出與曲柄軸14A之旋轉速度相應之信號。磁鐵亦可設置於曲柄軸14A至第1旋轉體24之人力驅動力H之動力傳遞路徑中與曲柄軸14A一體地旋轉之構件。例如,於在曲柄軸14A與第1旋轉體24之間未設置第1單向離合器之情形時,磁鐵亦可設置於第1旋轉體24。曲柄旋轉感測器50亦可包含光學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或轉矩感測器等來代替磁感測器,只要為輸出與曲柄軸14A之旋轉速度相應之資訊之構成,則可為任意構成。曲柄旋轉感測器50經由無線通信裝置或電纜而與控制部42連接。
轉矩感測器52構成為輸出與輸入至曲柄14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相應之資訊。轉矩感測器52於例如在動力傳遞路徑中設置第1單向離合器之情形時,較佳為設置於較第1單向離合器更靠動力傳遞路徑之上游側。轉矩感測器52包含應變感測器、磁致伸縮感測器、或壓力感測器等。應變感測器包含應變計。轉矩感測器52設置於動力傳遞路徑、或動力傳遞路徑所含之構件之附近。動力傳遞路徑所含之構件例如為曲柄軸14A、於曲柄軸14A與第1旋轉體24之間傳遞人力驅動力H之構件、曲柄臂14B、或踏板20。轉矩感測器52經由無線通信裝置或電纜而與控制部42連接。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係藉由將由轉矩感測器52檢測出之轉矩與由曲柄旋轉感測器50檢測出之曲柄軸14A之旋轉速度相乘而獲得。轉矩感測器52亦可設置於例如框架18、支持曲柄軸14A之支持部、或後輪之輪轂等,只要為輸出與輸入至曲柄14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相應之資訊之構成,則可為任意構成。
控制部42構成為控制馬達38,根據人力驅動力H而變更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比率A。存在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相對於人力驅動車10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的轉矩比率記作比率AT之情形。控制部42存在例如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瓦特)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瓦特)的功率之比率記作比率AW之情形。控制部42構成為例如藉由選自複數個控制模式之1個控制模式來控制馬達38,該等複數個控制模式係人力驅動力H與比率A之對應關係之至少一部分互不相同者。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係藉由人力驅動力H與曲柄軸14A之旋轉速度N之相乘而算出。於馬達38之輸出經由減速機而輸入至人力驅動力H之動力路徑之情形時,將減速機之輸出設為輔助力M。於不存在減速機之情形時,輔助力M之功率MW係藉由馬達38之轉矩與馬達38之旋轉速度之相乘而算出。於存在減速機之情形時,輔助力M之功率MW係藉由減速機之輸出轉矩與減速機之輸出旋轉速度之相乘而算出。於馬達38或馬達38之周圍,設置輸出與馬達38之旋轉速度相應之信號之馬達旋轉速度感測器。控制部42與馬達旋轉速度感測器連接,能夠根據馬達旋轉速度感測器之輸出信號來算出馬達38之旋轉速度。於存在減速機之情形時,記憶部44係構成為用以記憶與減速機之減速比相關之資訊。控制部42能夠根據馬達38之旋轉速度、及與減速機之減速比相關之資訊,來算出減速機之輸出旋轉速度。記憶部44記憶有例如表示馬達38之控制指令與馬達38之輸出轉矩之關係之資訊。控制部42能夠根據例如記憶部44中記憶之表示馬達38之控制指令與馬達38之輸出轉矩之關係之資訊,來算出馬達38之輸出轉矩。控制部42例如能夠根據馬達38之輸出轉矩、及與減速機之減速比相關之資訊,來算出減速機之輸出轉矩。控制部42構成為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或功率HW,來將控制指令輸出至馬達38之驅動電路46。控制指令包含例如轉矩指令值。複數個控制模式亦可包含不驅動馬達38之控制模式。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僅藉由1個控制模式來控制馬達38。
例如,控制部42於行駛速度V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速度VA以上時,使馬達38停止。預先規定之第1速度VA例如為時速45 Km。預先規定之速度亦可為未達時速45 Km,例如,亦可為時速25 Km。
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小於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且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較佳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為70 Nm以上11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
於輔助力M由轉矩MT表示之情形時,轉矩MT包含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轉矩。於馬達38之輸出經由減速機而輸入至人力驅動力H之動力路徑之情形時,輔助轉矩包含減速機之輸出轉矩。於輔助力M由轉矩MT表示之情形時,控制部42以轉矩MT成為最大值MTX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較佳為最大值MTX為70 Nm以上9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最大值MTX例如為80 Nm。較佳為最大值MTX由馬達38之輸出特性決定。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例如以於複數個控制模式下各個最大值MX不同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複數個控制模式亦可包含預先規定之第1控制模式、及預先規定之第2控制模式。控制部42構成為於預先規定之第1控制模式下,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預先規定之第2控制模式下,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不同之預先規定之值時,以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全部複數個控制模式下,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小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構成為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小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小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隨著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增加而增加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隨著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增加而增加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RT發生變化之方式控制馬達38。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RT隨著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變大而變大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預先規定之第2值HT2時,以表示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的曲線具有反曲點之方式控制馬達38。表示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的曲線係由表示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之曲線、或表示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之近似曲線表示。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比率A成為200%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以比率A成為100%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以比率AT成為200%以上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構成為於預先規定之第1控制模式下,以比率AT成為100%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亦可構成為於預先規定之第2控制模式下,以比率AT成為100%以上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自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值成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驅動馬達38,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較佳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為3 Nm以上10 Nm以下之值。例如,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為5 Nm。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人力驅動車10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之馬達38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R1,高於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之馬達38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的第2變化率R2之方式控制馬達38。例如,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包含例如0 Nm以上50 Nm以下之範圍,較佳為包含例如5 Nm以上3 Nm以下之範圍。第1變化率R1包含人力驅動車10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RT1。第2變化率R2包含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增加的第2變化率RT2。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人力驅動車10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RT1,高於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增加的第2變化率RT2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亦可以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第1變化率RT1成為第2變化率RT2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於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使馬達38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及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減少使馬達38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比率A不同之方式控制馬達38。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於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使馬達38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及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減少使馬達38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比率AT不同之方式控制馬達38。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使馬達38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之比率A大於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減少使馬達38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之比率A之方式控制馬達38。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使馬達38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之比率AT,大於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減少使馬達38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之比率AT之方式控制馬達38。
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以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使馬達38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的比率A成為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減少使馬達38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的比率A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以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增加使馬達38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的比率AT與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減少使馬達38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的比率AT相等之方式控制馬達38。
記憶部44記憶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相關之資訊。記憶部44進而記憶用以根據人力驅動力H控制馬達38之控制資訊。於本實施形態中,控制資訊包含人力驅動車10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控制部42所使用之第1控制資訊、及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控制部42所使用之第2控制資訊。控制資訊包含例如將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建立對應之表格、函數、及映射表之至少一者。較佳為控制資訊包含將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建立對應之表格、函數、及映射表之至少一者。控制資訊亦可包含例如將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比率A建立對應之表格、函數、及映射表之至少一者。於控制資訊包含例如將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比率A建立對應之表格、函數、及映射表之至少一者之情形時,當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成為最大值MTX時,即便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較大,控制部42亦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成為最大值MTX之方式控制馬達。
圖3所示之虛線L11表示與第2控制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之一例。於虛線L11中,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情形時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為0 Nm。虛線L11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範圍內,可為向下凸之曲線,亦可為直線,亦可為向上凸之曲線,亦可為彎摺線。於虛線L11在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範圍內成為彎摺線之情形時,控制部42亦可以虛線L11之彎折點及其附近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的響應速度下降之方式控制馬達38,以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不會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而急遽地變化。於圖3中,例如,轉矩MT之最大值MTX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
圖3所示之二點鏈線L31表示與第1控制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之一例。二點鏈線L31為至少可為向下凸之曲線,亦可為直線,亦可為向上凸之曲線,亦可為彎摺線。於二點鏈線L31成為彎摺線之情形時,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以二點鏈線L31之彎折點及其附近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的響應速度下降之方式控制馬達38,以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不會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而急遽地變化。
圖3所示之單點鏈線L21表示與第2控制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比率AT之關係之一例。於單點鏈線L21中,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情形時之比率AT為0%。單點鏈線L21成為如下彎摺線,即,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情形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而增加,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而呈直線狀減少。
參照圖4及圖5,對控制馬達38之處理進行說明。當對控制部42供給電力時,控制部42於根據人力驅動力而選擇控制馬達38之控制模式之情形時,開始處理而移行至圖4所示之流程圖之步驟S11。控制部42當圖4之流程圖結束時,於特定週期後反覆進行自步驟S11之處理直至被停止供給電力為止。於控制部42構成為僅藉由1個控制模式來控制馬達38之情形時,當對控制部42供給電力時,開始處理而移行至圖4所示之流程圖之步驟S11。
控制部42於步驟S11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已自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值成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未自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值成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之情形時,結束處理。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已自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值成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2。
控制部42於步驟S12中,驅動馬達38移行至步驟S13。控制部42於步驟S13中,判定人力驅動車10是否已自停止狀態發動。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車10已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4。控制部42於例如在未自車速感測器48接收信號之狀態持續預先規定之第1時間以上之狀態下自車速感測器48接收信號時,移行至步驟S14。控制部42於步驟S14中,根據第1控制資訊控制馬達38,移行至步驟S20。
控制部42於在步驟S13中判定人力驅動車10未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5。控制部42於例如未自車速感測器48接收信號之狀態未達預先規定之第1時間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5。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5。控制部42於步驟S15中,根據第2控制資訊控制馬達38,移行至步驟S16。控制部42於步驟S15中,於例如人力驅動力H增加之情形時,以成為與圖3之虛線L11對應之馬達38之輔助力M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於步驟S15中,於例如人力驅動力H減少之情形時,以成為與圖3之虛線L41對應之馬達38之輔助力M之方式控制馬達38。
控制部42於步驟S16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7。控制部42於步驟S17中,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移行至步驟S18。控制部42於步驟S16中,於人力驅動力H並非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8。
控制部42於步驟S18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為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以下。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較佳為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例如為0 Nm以上4 Nm以下之值。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並非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以下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5。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以下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9。控制部42於步驟S19中,使馬達38停止,結束處理。
控制部42於步驟S20中,判定行駛速度V是否為預先規定之第2速度VX以上。預先規定之第2速度VX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速度VA,較佳為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速度VA之一半。預先規定之第2速度VX較佳為時速5 km以上10 Km以下之範圍之值。控制部42於在步驟S20中判定行駛速度V為預先規定之第2速度VX以上時,移行至步驟S15。控制部42於在步驟S20中判定行駛速度V並非預先規定之第2速度VX以上時,移行至步驟S21。
控制部42於步驟S21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22。控制部42於步驟S22中,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移行至步驟S23。控制部42於步驟S21中,於人力驅動力H並非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23。
控制部42於步驟S23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為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以下。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並非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以下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4。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4值HT4以下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9。第1控制資訊中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亦可與第2控制資訊中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不同。
較佳為記憶部44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相關之資訊。控制部42例如構成為能夠根據設置於人力驅動車10之操作部P1之操作或來自外部裝置之信號而變更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控制裝置40亦可包含與外部裝置P2可通信地連接之介面54。介面54與控制部42電性連接。介面54包含例如通信線之連接埠口及無線通信裝置之至少一者。外部裝置包含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型電腦、及個人電腦。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50 Nm至130 Nm之範圍內變更記憶部44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控制部42例如構成為於70 Nm以上90 Nm以下之範圍內變更記憶部44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
較佳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係與人力驅動車10行駛時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最大值HTX對應而設定。最大值HTX例如為騎乘者之預先規定之時間之行駛中之平均最大輸出。人力驅動車10行駛時之最大值HTX可為使用者所決定之適合自身之值,亦可為製造者藉由測試等決定之值。普通騎乘者之人力驅動車10行駛時之最大值HTX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40,增加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直至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最大值HTX為止,因此,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已成為最大值HTX之情形時,騎乘者不易感受到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不足。
參照圖6,對變更記憶部44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處理進行說明。當對控制部42供給電力時,控制部42開始處理而移行至圖6所示之流程圖之步驟S24。控制部42當圖6之流程圖結束時,於特定週期後反覆進行自步驟S24之處理直至被停止供給電力為止。
控制部42於步驟S24中,判定是否存在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變更要求。控制部42於例如自設置於人力驅動車10之操作部P1或外部裝置P2接收用以變更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信號之情形時,判定存在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變更要求。控制部42於不存在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變更要求之情形時,結束處理。控制部42於存在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變更要求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25。
控制部42於步驟S25中,變更記憶部44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結束處理。控制部42於步驟S25中,藉由變更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相關之資訊而變更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控制部42可根據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變更要求,逐1 Nm地變更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數值,亦可逐預先規定之值地變更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數值,亦可自預先規定之複數個數值選擇1個而設定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藉由例如設置於操作部P1之顯示裝置、獨立於操作部P1地設置於人力驅動車10之顯示裝置、或設置於外部裝置P2之顯示裝置顯示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相關之資訊,使用者能夠掌握當前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2、圖5、圖7、及圖8,對第2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40進行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40構成為當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自0 Nm變得大於0 Nm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驅動馬達38,除此以外,與第1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40相同,因此,對與第1實施形態共通之構成標附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控制部42構成為當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自0 Nm變得大於0 Nm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驅動馬達38。
圖7所示之虛線L12表示與第2控制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之一例。虛線L1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0 Nm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範圍內,可為向下凸之曲線,亦可為直線,亦可為向上凸之曲線,亦可為彎摺線。於虛線L12在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0 Nm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範圍內成為彎摺線之情形時,控制部42亦可以虛線L12之彎折點及其附近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的響應速度下降之方式控制馬達38,以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不會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而急遽地變化。
圖7所示之單點鏈線L22表示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所相關之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比率AT之關係之一例。單點鏈線L22成為如下彎摺線,即,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0 Nm以上之情形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而增加,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增加而呈直線狀減少。於圖7中,例如,轉矩MT之最大值MTX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相等。
參照圖8及圖5,對控制馬達38之處理進行說明。當對控制部42供給電力時,控制部42開始處理而移行至圖8所示之流程圖之步驟S31。控制部42當圖8之流程圖結束時,於特定週期後反覆進行自步驟S31之處理直至被停止供給電力為止。
控制部42於步驟S31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已自0 Nm變得大於0 Nm。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未自0 Nm變得大於0 Nm之情形時,結束處理。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已自0 Nm變得大於0 Nm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12。控制部42於步驟S12以後,執行與第1實施形態之圖4及圖5之步驟S12以後相同之處理。
<變化例> 實施形態相關之說明係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可採取之形態之例示,並不意圖限制其形態。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可採取例如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之變化例、及相互不矛盾之至少2個變化例組合而成之形態。於以下之變化例中,對與實施形態之形態共通之部分標附與實施形態相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或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省略圖4及圖5之步驟S11、步驟S12、步驟S13、步驟S14、步驟S18、步驟S19、步驟S20、步驟S21、步驟S22、及步驟S23之處理。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或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省略圖4及圖5之步驟S11、步驟S12、步驟S13、步驟S14、步驟S16、步驟S17、步驟S18、步驟S19、步驟S20、步驟S21、步驟S22、及步驟S23之處理。於包含第2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省略圖8之步驟S31、步驟S12、步驟S13、步驟S14、步驟S18、步驟S19、步驟S20、步驟S21、步驟S22、及步驟S23之處理。於包含第2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省略圖8之步驟S31、步驟S12、步驟S13、步驟S14、步驟S16、步驟S17、步驟S18、步驟S19、步驟S20、步驟S21、步驟S22、及步驟S23之處理。例如,亦可將圖4、圖5、及圖8所示之處理變更為圖9所示之處理。參照圖9,對控制馬達38之處理進行說明。當對控制部42供給電力時,控制部42開始處理而移行至圖9所示之流程圖之步驟S41。控制部42當圖9之流程圖結束時,於特定週期後反覆進行自步驟S41之處理直至被停止供給電力為止。 控制部42於步驟S41中,判定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是否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控制部42於人力驅動力H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42。控制部42於步驟S42中,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成為最大值MX之方式控制馬達38,結束處理。控制部42於步驟S41中,於人力驅動力H並非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移行至步驟S43。控制部42於步驟S43中,根據第2控制資訊控制馬達38,結束處理。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亦可省略圖4、圖5、或圖8之步驟S13、步驟S14、步驟S20、步驟S21、步驟S22、及步驟S23之處理。於該情形時,控制部42執行步驟S12之處理後,移行至步驟S15。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小於最大值MWX之方式控制馬達38,且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成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成為最大值MWX之方式控制馬達38。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隨著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增加而增加之方式控制馬達38。最大值MWX為250瓦特以上600瓦特以下之值。最大值MWX於一例中為500瓦特。最大值MWX於另一例中為300瓦特。於本變化例中,較佳為第1控制資訊及第2控制資訊包含將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建立對應之表格、函數、及映射表之至少一者。於本變化例中,第1變化率R1包含人力驅動車10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RW1。第2變化率R2包含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之增加的第2變化率RW2。於本變化例中,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以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人力驅動車10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RW1高於人力驅動車10在行駛中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之增加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之增加的第2變化率RW2之方式控制馬達38。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亦可將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置換為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並將輔助力M之轉矩MT置換為輔助力M之功率MW。於該情形時,將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置換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將預先規定之第2值HT2置換為預先規定之第2值HW2,將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置換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W3。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例如為300瓦特以上600瓦特以下之範圍之值。較佳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為400瓦特以上500瓦特以下之範圍之值。較佳為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以上之情形時,以比率AW成為200%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本變化例中,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以上之情形時,以比率AW成為150%以下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本變化例中,較佳為第1控制資訊及第2控制資訊包含將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建立對應之表格、函數、及映射表之至少一者。 圖10所示之虛線L13表示與第2控制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之關係之一例。於虛線L13中,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W3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為0 W(Watt)。虛線L13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W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以下之範圍內,可為向下凸之曲線,亦可為直線,亦可為向上凸之曲線,亦可為彎摺線。於虛線L13在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W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以下之範圍內成為彎摺線之情形時,控制部42亦可以虛線L13之彎折點及其附近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的響應速度下降之方式控制馬達38,以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功率MW不會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而急遽地變化。 圖10所示之單點鏈線L23表示與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相關之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與比率AW之關係之一例。於單點鏈線L23中,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W3之情形時之比率AW為0%。單點鏈線L23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W3以上之情形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之增加而增加,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以上之情形時,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之增加而呈直線狀減少之彎摺線。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2值HT2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小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2值HT2以上之情形時,以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成為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以上之方式控制馬達38,上述預先規定之第2值HT2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 圖11所示之虛線L14表示與第2控制資訊對應之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與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關係之一例。於虛線L14中,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之情形時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為0 Nm。虛線L14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範圍內,可為向下凸之曲線,亦可為直線,亦可為向上凸之曲線,亦可為彎摺線。於虛線L14在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3值HT3以上且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下之範圍內成為彎摺線之情形時,控制部42亦可以虛線L11之彎折點及其附近的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的響應速度下降之方式控制馬達38,以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轉矩MT不會根據人力驅動力H之變化而急遽地變化。於圖11中,例如,轉矩MT之最大值MTX為超過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之值。圖11所示之單點鏈線L24與圖3所示之單點鏈線L21同樣地以表示比率AT之方式構成。於該變化例中,控制部42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為預先規定之第2值HT2之情形時,以比率AT成為100%之方式控制馬達38。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T1以上之情形時,以比率AT大於200%之方式控制馬達38。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構成為於人力驅動力H之功率HW為預先規定之第1值HW1以上之情形時,以比率AW大於200%之方式控制馬達38。
• 於包含第1實施形態、第2實施形態、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或第2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實施形態中,控制部42亦可根據曲柄旋轉速度之加速度、行駛速度V、及行駛速度V之加速度來變更第2變化率R2。控制部42於例如曲柄旋轉速度之加速度變大之情形時、行駛速度V變大之情形時、及行駛速度V變大之情形時之至少1種情形時,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變化的響應速度變慢。控制部42於例如曲柄旋轉速度之加速度變小之情形時、行駛速度V變小之情形時、及行駛速度V變小之情形時之至少1種情形時,使由馬達38產生之輔助力M之變化相對於人力驅動力H之轉矩HT之變化的響應速度變快。
本說明書中使用之「至少一者」之表達係指期望之選擇項之「1個以上」。作為一例,若選擇項之數量為2個,則本說明書中使用之「至少一者」之表達係指「僅1個選擇項」或「2個選擇項之兩者」。作為另一例,若選擇項之數量為3個以上,則本說明書中使用之「至少一者」之表達係指「僅1個選擇項」或「2個以上之任意選擇項之組合」。
10:人力驅動車 12A:第1車輪 12B:第2車輪 14:曲柄 14A:曲柄軸 14B:曲柄臂 16:車體 18:框架 20:踏板 22:驅動機構 24:第1旋轉體 26:第2旋轉體 28:連結構件 30:前叉 32:桿 34:把手 36:電池 38:馬達 40:控制裝置 42:控制部 44:記憶部 46:驅動電路 48:車速感測器 50:曲柄旋轉感測器 52:轉矩感測器 54:介面 HT1:第1值 HT2:第2值 HT3:第3值 HW1:第1值 HW2:第2值 HW3:第3值 MTX:轉矩最大值 MWX:功率最大值 P1:操作部 P2:外部裝置
圖1係包含第1實施形態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的人力驅動車之側視圖。 圖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之電氣構成的方塊圖。 圖3係與圖2之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所相關之資訊對應,表示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關係、及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與比率之關係的曲線圖。 圖4係由圖2之控制部執行且控制馬達之處理之流程圖之第1部分。 圖5係由圖2之控制部執行且控制馬達之處理之流程圖之第2部分。 圖6係由圖2之控制部執行且變更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7係與第2實施形態之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所相關之資訊對應,表示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關係、及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與比率之關係的曲線圖。 圖8係由第2實施形態之控制部執行且控制馬達之處理之流程圖之第1部分。 圖9係由第1變化例之控制部執行且控制馬達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10係與第2變化例之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所相關之資訊對應,表示人力驅動力之功率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功率之關係、及人力驅動力之功率與比率之關係的曲線圖。 圖11係與第3變化例之記憶部中記憶之預先規定之第1值所相關之資訊對應,表示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與由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關係、及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與比率之關係的曲線圖。
10:人力驅動車
36:電池
38:馬達
40:控制裝置
42:控制部
44:記憶部
46:驅動電路
48:車速感測器
50:曲柄旋轉感測器
52:轉矩感測器
54:介面
P1:操作部
P2:外部裝置

Claims (15)

  1. 一種控制裝置,其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 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 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為50 Nm以上130 Nm以下之範圍之值。
  2. 如請求項1之控制裝置,其進而包含記憶部, 上述記憶部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相關之資訊。
  3. 一種控制裝置,其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包含: 控制部,其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及 記憶部;且 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上述記憶部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相關之資訊。
  4. 一種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上述比率成為200%以下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5. 如請求項4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 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預先規定之第2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小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2值以上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成為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以上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上述預先規定之第2值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
  6. 如請求項4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小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7. 如請求項6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小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8. 一種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發生變化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9. 如請求項8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之增加幅度的變化率隨著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變大而變大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10. 一種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當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自小於預先規定之第3值之值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以上時,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驅動上述馬達,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小於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
  11. 一種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以下之至少一部分之範圍內,上述人力驅動車自停止狀態發動之情形時之上述馬達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的第1變化率,高於上述人力驅動車在行駛中之情形時之上述馬達之輸出之增加相對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的第2變化率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12. 一種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於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及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減少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上述比率不同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13. 如請求項12之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構成為以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增加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增加之情形時之上述比率,大於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之減少而使上述馬達之輸出減少之情形時之上述比率的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14. 一種控制裝置,其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 包含控制部,該控制部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 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功率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轉矩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上述預先規定之第3值為200瓦特以上600瓦特以下之範圍之值。
  15. 一種控制裝置,其係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且包含: 控制部,其構成為控制以對上述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方式構成之馬達,根據上述人力驅動力而變更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相對於人力驅動力之比率;及 記憶部;且 上述控制部構成為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功率小於預先規定之第1值之情形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小於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且於上述人力驅動力之功率成為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時,以由上述馬達產生之輔助力成為上述最大值之方式控制上述馬達, 上述記憶部構成為能夠變更地記憶與上述預先規定之第1值相關之資訊。
TW109112134A 2019-05-17 2020-04-10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TWI8319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4044 2019-05-17
JP2019094044A JP2020189500A (ja) 2019-05-17 2019-05-17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092A true TW202043092A (zh) 2020-12-01
TWI831960B TWI831960B (zh) 2024-02-11

Family

ID=7301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134A TWI831960B (zh) 2019-05-17 2020-04-10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7498B2 (zh)
JP (1) JP2020189500A (zh)
CN (1) CN111942513B (zh)
DE (1) DE102020113226A1 (zh)
TW (1) TWI831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04360A (ja) * 2020-12-28 2022-07-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JP2022117347A (ja) * 2021-01-29 2022-08-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DE102022210583A1 (de) 2022-10-06 2024-04-11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triebseinheit eines Elektrofahrra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0998B2 (ja) * 1993-10-29 2003-12-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付き乗り物
JPH08113184A (ja) 1994-10-14 1996-05-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自転車
JPH08290795A (ja) * 1995-02-21 1996-11-05 Seiko Epson Corp 人力補助動力装置
JP3688745B2 (ja) * 1995-03-03 2005-08-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補助動力付き人力車両
JPH09156571A (ja) * 1995-12-07 1997-06-17 Oki Systec Tokai:Kk 原動補助自転車とその制御方法
JPH09207866A (ja) * 1996-02-01 1997-08-12 Suzuki Motor Corp 補助モータ付自転車等の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CN1061616C (zh) * 1996-04-08 2001-02-07 李璨光 电动自行车驱动控制装置
JPH09286381A (ja) * 1996-04-20 1997-11-04 Suzuki Motor Corp 自転車のバッテリ残量計
JP3315872B2 (ja) 1996-08-20 2002-08-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車用モータのトルク制限装置
JP3306309B2 (ja) * 1996-08-28 2002-07-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式電動車
JPH1081291A (ja) * 1996-09-10 1998-03-31 Suzuki Motor Corp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TW409105B (en) * 1997-07-22 200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Auxiliary power control unit for auxiliary electromotive bicycle
JP2000142548A (ja) 1998-11-16 2000-05-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補助動力付き車両
JP2001080570A (ja) * 1999-09-17 2001-03-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補助動力付き車両
JP4369589B2 (ja) * 2000-03-01 2009-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
CA2319848A1 (fr) * 2000-09-21 2002-03-21 Jean-Yves Dube Systeme de propulsion a assistance proportionnelle
JP5025851B2 (ja) * 2001-02-14 2012-09-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車両の補助動力制御装置
JP4518301B2 (ja) * 2001-02-28 2010-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の制御装置
DE102006032016B4 (de) 2006-07-10 2011-06-16 Gruber Antrieb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Hilfsantrieb für ein Fahrrad
CN102036875B (zh) * 2008-05-19 2013-11-13 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 电动助力自行车
JP2011168241A (ja) * 2010-02-22 2011-09-01 Panasonic Corp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JP5842105B2 (ja) * 2010-04-19 2016-01-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EP2658114B1 (en) * 2010-12-22 2020-09-02 Microspace Corporation Motor drive control device
CN103057654B (zh) 2011-10-20 2015-08-19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顺畅变速功能的助力自行车
US20140365013A1 (en) * 2011-12-23 2014-12-11 Höganäs Ab (Publ) Control system
ITMI20120260A1 (it) * 2012-02-22 2013-08-23 Milano Politecnico Bicicletta a pedalata assistita e metodo per il controllo di una bicicletta a pedalata assistita
JP5689849B2 (ja) * 2012-05-18 2015-03-25 マイクロスペース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
CN203372349U (zh) * 2013-08-01 2014-01-01 苏州德佳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车联网的力矩中置传感控制系统
JP6005110B2 (ja) * 2013-10-29 2016-10-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JP6254878B2 (ja) * 2014-03-24 2017-12-27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CN105667693B (zh) * 2014-12-05 2018-08-10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控制装置
JP3200367U (ja) * 2015-07-29 2015-10-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自転車用制御システム
DE102016209275B3 (de) * 2016-05-30 2017-09-28 Robert Bosch Gmbh Steuerungs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Steuerung des Elektromotors eines Elektrofahrrads
DE102017212865A1 (de) * 2016-07-29 2018-02-01 Shimano Inc. Fahrradsteuerung
EP4159609A3 (en) * 2017-06-30 2023-07-19 Marquette University Motor assisted split-crank pedaling device
CN206914560U (zh) * 2017-07-18 2018-01-23 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车限速控制电路
IT201700092319A1 (it) * 2017-08-09 2019-02-09 Paolo Menichetti Un variatore di velocita', un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per un veicolo a propulsione umana assistita e veicolo comprendente detto dispositivo
JP7127976B2 (ja) * 2017-10-13 2022-08-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JP7343266B2 (ja) * 2017-10-27 2023-09-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JP7193230B2 (ja) * 2017-10-31 2022-12-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JP7146385B2 (ja) * 2017-11-15 2022-10-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JP6941541B2 (ja) * 2017-11-16 2021-09-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両用制御装置
JP7060974B2 (ja) * 2018-02-07 2022-04-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及びその駆動システム
CN108556998B (zh) * 2018-04-24 2021-05-11 必革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助力自行车及其变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513A (zh) 2020-11-17
US11787498B2 (en) 2023-10-17
CN111942513B (zh) 2022-08-30
TWI831960B (zh) 2024-02-11
JP2020189500A (ja) 2020-11-26
US20200361562A1 (en) 2020-11-19
DE102020113226A1 (de)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6309B (zh) 人力驱动车用控制装置
TWI831960B (zh) 人力驅動車用之控制裝置
US11383790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CN110316310B (zh) 人力驱动车用控制装置
CN110857134B (zh) 人力驱动车的变速控制系统
US20190300114A1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115279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uman-powered vehicle system
TW201922580A (zh) 人力驅動車輛用控制裝置
JP2023087060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JP7066498B2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JP7317583B2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CN110316311B (zh) 人力驱动车用控制装置
JP7266987B2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方法
JP6831314B2 (ja)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US11840310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JP2021187303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160977B2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JP2023146305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報知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2013862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2021187299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TW202120378A (zh) 人力驅動車用之判別裝置及人力驅動車用的控制裝置
JP2021062834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