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5708A - 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5708A
TW202005708A TW108121440A TW108121440A TW202005708A TW 202005708 A TW202005708 A TW 202005708A TW 108121440 A TW108121440 A TW 108121440A TW 108121440 A TW108121440 A TW 108121440A TW 202005708 A TW202005708 A TW 2020057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fiber
fiber membrane
space
cleaning gas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7345B (zh
Inventor
竹下俊光
三宅孝治
手島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可樂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5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7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73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2Membrane cleaning or sterilisation ; Membrane regen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2Hollow fibre modules
    • B01D63/04Hollow fibre modules comprising multiple hollow fibre assemblies
    • B01D63/043Hollow fibre modules comprising multiple hollow fibre assemblies with separate tube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9/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9/08Hollow fibre memb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30Polyalkenyl halides
    • B01D71/32Polyalkenyl halides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B01D71/34Polyvinylidene fluor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26Specific gas distributors or gas int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5/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embrane module operation
    • B01D2315/20Operation control schemes defined by a periodically repeated sequence comprising filtration cycles combined with cleaning or gas supply, e.g. a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cleaning, regeneration, sterilization or to the prevention of fouling
    • B01D2321/04Backflu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cleaning, regeneration, sterilization or to the prevention of fouling
    • B01D2321/18Use of gases
    • B01D2321/185A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中空絲膜模組具備:中空絲膜束;外殼,設有前述中空絲膜束的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並收容前述中空絲膜束;及散氣構件,具有承接由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之承接面且於前述承接面形成有在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之散氣孔。前述散氣構件具有區隔部,其將前述承接面之下側的空間區隔成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且供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導入之外周側空間。前述散氣孔係構成為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內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Description

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以往,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在除去水中所含的不純物之過濾處理中,使用中空絲膜模組。依據此中空絲膜模組,藉由使供給到外殼內的原水(過濾前的水)透過中空絲膜,可獲得已除去不純物的過濾水。此處,當利用中空絲膜的過濾處理進行一定的時間時,由於原水中所含的懸浮固體(SS;Suspended Solids)朝膜表面附著量增大,使中空絲膜的過濾能力降低,有必要定期地洗淨膜表面。
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中空絲膜模組,其具備中空絲膜束,收容中空絲膜束的外殼,及配置在外殼內的中空絲膜束之下側的散氣構件。該散氣構件具有圓盤狀的本體部及設置在本體部下面中央之筒狀的氣體承接部。依據此中空絲膜模組,將導入外殼內的洗淨用氣體暫時收容於氣體承接部後朝徑向外側放出,之後可通過散氣孔使洗淨用氣體朝中空絲膜束分散。藉此,可利用氣體對中空絲膜的表面進行洗淨。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中空絲膜模組中,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設於外殼的下部,但依模組的規格會有在外殼的側部設置導入口的情況。此時,從散氣構件的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但在專利文獻1的散氣構件中,會導致洗淨用氣體在遍布圓周方向整體之前從散氣孔分散,而難以利用氣體對中空絲膜束在圓周方向均 勻地進行洗淨。亦即,在習知的中空絲膜模組中,為了對中空絲膜束在圓周方向均勻地進行氣體洗淨,導致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位置受限於外殼的下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87567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是從散氣構件的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的情況也可利用氣體對中空絲膜束在圓周方向均勻地進行洗淨之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本發明一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為,外壓過濾型中空絲膜模組,具備:由束狀的中空絲膜構成之中空絲膜束;外殼,設有前述中空絲膜束的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並且收容前述中空絲膜束;及散氣構件,具有承接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之承接面。且在前述承接面形成有於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的散氣孔。前述散氣構件係具有將前述承接面之下側的空間區隔成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且供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導入的外周側空間之區隔部。前述散氣孔係構成為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內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本發明另一形態之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係為洗淨外壓過濾型中空絲膜模組的前述中空絲膜束之方法,前述洗淨外壓過濾型中空絲膜模組具備:外殼,設有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中空絲膜束,收容於前述外殼內;及散氣構件,具有形成有 在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的散氣孔之承接面,且在前述承接面的下側形成有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的外周側空間。關於此方法,通過前述導入口使洗淨用氣體流入於前述散氣構件的前述承接面的下側中之前述外周側空間,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流入前述內周側空間,使洗淨用氣體通過前述散氣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便是從散氣構件的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的情況也可利用氣體在圓周方向對中空絲膜束均勻地進行洗淨之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1‧‧‧中空絲膜模組
10‧‧‧中空絲膜束
11‧‧‧中空絲膜
12‧‧‧固定構件
20‧‧‧外殼
21‧‧‧外殼本體
21A‧‧‧原水空間
22‧‧‧排水配管
22A‧‧‧注入口
23‧‧‧上部蓋
23A‧‧‧過濾水口
23B‧‧‧過濾水空間
24‧‧‧氣體產生源
24A‧‧‧氣體配管
25‧‧‧下部蓋
25A‧‧‧排水口(導入口)
25AA‧‧‧頂部
26‧‧‧空氣洩放管
27‧‧‧上部聯結器
28‧‧‧下部聯結器
30‧‧‧散氣構件
31‧‧‧本體部
31A‧‧‧內周部
31B‧‧‧外周部
31C‧‧‧貫通孔
32‧‧‧區隔部
32A‧‧‧外周面
32B‧‧‧內周面
33‧‧‧周壁部
34‧‧‧內筒部
35A‧‧‧內側散氣孔
35B‧‧‧外側散氣孔
36A‧‧‧內周側空間
36B‧‧‧外周側空間
37‧‧‧承接面
40‧‧‧導水管
41‧‧‧通水孔
42‧‧‧管隔板
43‧‧‧空氣洩放孔
44‧‧‧原水導入口
B1‧‧‧氣泡
C1‧‧‧第1假想圓
C2‧‧‧第2假想圓
C3‧‧‧第3假想圓
圖1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構成之圖。
圖2係本發明實施形態1中的散氣構件之平面圖。
圖3係本發明實施形態1中的散氣構件之底面圖。
圖4係表示圖2中的沿著線段IV-IV的散氣構件的剖面之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之順序的流程圖。
圖6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之洗淨方法中的充水工程之示意圖。
圖7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之洗淨方法中的過濾工程之示意圖。
圖8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之洗淨方 法中的逆洗工程之模式圖。
圖9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之洗淨方法中的下側起泡工程之示意圖。
圖10係用以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之洗淨方法中的上側起泡工程之示意圖。
圖11係示意地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構成圖。
以下,依據圖面就本發明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作詳細說明。
(實施形態1) <中空絲膜模組>
首先,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1的整體構成,參照圖1作說明。中空絲膜模組1係外壓過濾型模組,如圖1所示,主要具備由束狀的中空絲膜11構成的中空絲膜束10、外殼20、散氣構件30及導水管40。「外壓過濾式」係指使原水從中空絲膜11的外表面朝內表面透過膜壁而自中空絲膜11的內表面側的區域獲得過濾水之過濾方式。以下,針對中空絲膜模組1的各構成要素分別作說明。
中空絲膜束10係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複數個中空絲膜11、及將複數個中空絲膜11彼此捆扎的固定構件12。如圖1所示,中空絲膜束10係具有各中空絲膜11的上端彼此藉由固定構件12固定且各中空絲膜11的下端彼此相互未固定的單端未受拘束的構造。中空絲膜11的下端雖可例如藉由樹脂 等而被密閉,但未特別限定。又如圖1所示,固定構件12的外周面係與外殼20的內面緊貼。
關於中空絲膜11的素材方面,可使用各種素材,雖例如可使用親水性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Poly Vinylidene DiFluoride)。又關於固定構件12方面,雖可使用例如環氧系的接著樹脂,但不受此所限定。
外殼20係收容中空絲膜束10的中空圓筒狀的容器,如圖1所示以沿著上下方向的縱置的姿勢配置。外殼20具有外殼本體21、上部蓋23、下部蓋25、上部聯結器(coupling)27、下部聯結器28。
外殼本體21、上部蓋23及下部蓋25係例如由聚氯乙烯(PVC;Poly Vinyl Chloride)等之樹脂所構成。上部聯結器27及下部聯結器28係用以將上部蓋23及下部蓋25固定於外殼本體21之環狀的緊固構件。
外殼本體21係往上下方向延伸之中空圓筒狀的構件而將中空絲膜束10收容。外殼本體21的上端及下端係分別開口,上端開口則藉由固定構件12塞住。又外殼本體21內的空間係形成充滿原水(利用中空絲膜11的過濾對象的水)的原水空間21A。
上部蓋23係以覆蓋外殼本體21的上端開口之方式透過上部聯結器27安裝在外殼本體21的上端。上部蓋23內的空間係形成充滿過濾水之過濾水空間23B。過濾水空間23B係和各中空絲膜11的內表面側的空間連通,且相對於原水空間21A藉由固定構件12液密地區隔。藉此,可防止原水與過濾水混合。如圖1所示,在上部蓋23的側部設有用以從過濾水空間 23B將過濾水朝外部取出的過濾水口23A。
下部蓋25係以塞住外殼本體21的下端開口之方式透過下部聯結器28安裝在外殼本體21的下端。下部蓋25內的空間與外殼本體21內的空間係相互連通。
如圖1所示,在下部蓋25的側部設有用以將外殼20內的原水朝外部排出之排水口25A。排水口25A係具有從下部蓋25的側面往徑向朝外方向延伸的筒形狀,其內部空間和下部蓋25內的空間連通。又在排水口25A連接有排水配管22。
排水口25A係兼為中空絲膜束10的洗淨用氣體(例如洗淨用空氣)的導入口。具體言之,如圖1所示,在排水配管22設有洗淨用氣體的注入口22A,於此注入口22A連接有氣體配管24A。接著,例如可使在空壓機等之氣體產生源24產生之清淨的洗淨用氣體依序通過氣體配管24A及排水配管22而自導入口25A導入於下部蓋25內。
散氣構件30係用以使從導入口25A導入外殼20內的洗淨用氣體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的構件。藉此,產生從中空絲膜11的下端朝上端上升的氣泡,可對中空絲膜11進行氣體洗淨。散氣構件30係和外殼20同樣地例如由PVC等之樹脂所構成且配置在比中空絲膜束10還下側。此外,針對散氣構件30的詳細構造將於後面述及。
導水管40係用以將原水導入於外殼20內的構件且配置於外殼20內。如圖1所示,導水管40係貫通下部蓋25的下面中央部及散氣構件30的中央部並在中空絲膜束10的內側往上下方向延伸。導水管40係例如為中空圓筒形狀者,且上端被固定於固定構件12,同時在下端設有原水導入口44。
在導水管40的壁部,複數個通水孔41在長度方向及圓周方向相互空出間隔而形成。從原水導入口44導入於導水管40內的原水係從導水管40的下端朝上端流動並通過通水孔41供給到原水空間21A。
在導水管40的上端附近,設有將管內的空間上下區隔的管隔板42。通水孔41係全部形成於比管隔板42還下側的管壁。由於透過此管隔板42可將原水擋止,故可防止導水管40內的原水從上端洩出。
如圖1所示,導水管40中的比管隔板42還上側且比固定構件12還下側的壁部,形成有空氣洩放孔43。在導水管40的上端連接有和導水管40連通的空氣洩放管26。空氣洩放管26係貫通上部蓋23的上面中央部。藉此,可使從原水空間21A通過空氣洩放孔43流入導水管40內的空間(比管隔板42還靠上側的空間)之空氣通過空氣洩放管26往模組外排出。
其次,針對散氣構件30的詳細構造,參照圖1~圖4作說明。圖2係散氣構件30的平面圖(將散氣構件30從上側所觀看的俯視的圖)。圖3係散氣構件30的底面圖(將散氣構件30從下側所觀看的俯視的圖)。圖4係沿著圖2中的線段IV-IV之散氣構件30的剖面圖。
散氣構件30係具有承接從導入口25A導入的洗淨用氣體之承接面37且於承接面37形成有在外殼20內使洗淨用氣體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的散氣孔35之構件。如圖1~圖4所示,散氣構件30具有:具有承接面37且形成有複數個散氣孔35之圓盤狀的本體部31;及將承接面37之下側的空間區隔成內周側空間36A及外周側空間36B的區隔部32。
如圖2及圖3所示,本體部31係為中央形成有貫通孔31C之樹脂製的圓板且具有往中空絲膜束10的徑向擴展的形狀。如圖1所示,本體部31係在比中空絲膜11的下端還下側中以和中空絲膜11的長度方向垂直之水平姿勢配置。貫通孔31C係供導水管40插通的部分且其內徑比導水管40的外徑還大。此外,本體部31不限定於圓板,可使各種形狀者。
散氣孔35係比貫通孔31C還小徑的圓形孔且貫通本體部31的厚度方向。如圖2所示,散氣孔35係在比貫通孔31C靠徑向外側的區域,在徑向及圓周方向上空出間隔而形成複數個。更具體言之,在分別定義成與本體部31同心狀且直徑比貫通孔31C還大者為第1假想圓C1、與本體部31同心狀且直徑比第1假想圓C1還大者為第2假想圓C2、及與本體部31同心狀且直徑比第2假想圓C2還大者為第3假想圓C3之情況,散氣孔35係在第1~第3假想圓C1~C3上於圓周方向以等間隔形成。
又如圖2所示,散氣孔35係在比區隔部32還靠徑向內側的區域(內周部31A)中,比區隔部32還靠徑向外側的區域(外周部31B)還要密集地形成。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形成於內周部31A的散氣孔35稱為「內側散氣孔35A」,將形成於外周部31B的散氣孔35稱為「外側散氣孔35B」。此外,本實施形態中,複數個散氣孔35都具有相同大小及形狀,但不受此所限定,也可具有彼此不同大小及形狀。
承接面37係本體部31的下面,亦即本體部31中的面向中空絲膜束10的相反側之面(外殼20的面向下部側的面)。亦即,承接面37係與外殼20的內底面在上下方向對向。 又承接面37係往和中空絲膜11的長度方向垂直之水平方向延伸。從導入口25A導入外殼20內的洗淨用氣體係在被承接面37承接後,通過散氣孔35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
如圖3及圖4所示,區隔部32係具有直徑比貫通孔31C還大的圓筒形狀,且以與本體部31同心狀之方式使上端被連接於承接面37。於承接面37的下側,比區隔部32還靠徑向內側的空間是內周側空間36A,而比區隔部32還靠徑向外側的空間則為外周側空間36B。亦即,內周側空間36A係位在本體部31的內周部31A的下側之空間,外周側空間36B則係位在本體部31的外周部31B的下側之空間。在內周側空間36A及外周側空間36B的每一者中可收容從散氣孔35分散前的洗淨用氣體。
如圖3所示,內周側空間36A係包圍貫通孔31C的俯視呈圓環狀的空間,外周側空間36B係包圍內周側空間36A的俯視呈圓環狀的空間。又如圖4所示,區隔部32係具有臨靠外周側空間36B且往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周面32A及臨靠內周側空間36A且往上下方向延伸的內周面32B。
本實施形態中的區隔部32雖為內徑從上端到下端是一定的圓筒形狀者,但不受此所限定,也可以是從上端朝下端擴徑的形狀者,也可以是從上端朝下端縮徑的形狀者。又區隔部32未受限於圓筒形狀者,例如可以使用角筒形狀等之各種形狀者。
散氣構件30更具有內筒部34及周壁部33。如圖3及圖4所示,內筒部34係具有和貫通孔31C大致同徑的圓筒形狀且以和本體部31呈同心狀地使上端連接於承接面37。透過 設置此內筒部34,可防止被收容於內周側空間36A的洗淨用氣體從貫通孔31C溜走。
如圖3所示,周壁部33係以沿著本體部31的外緣部之方式在圓周方向空出間隔設置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如圖4所示,周壁部33係在本體部31的外緣部被連接於承接面37而從承接面37往下側延伸。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本體部31、區隔部32、內筒部34及周壁部33分別以不同構件形成,但不受此所限定,此等也可被一體形成。
導入口25A係以可往外周側空間36B導入洗淨用氣體之方式設在外殼20(下部蓋25)的側部。具體言之,如圖1所示,導入口25A係設置在臨靠外周側空間36B的位置且是從導入口25A導入的洗淨用氣體會衝撞區隔部32的外周面32A的位置。本實施形態中,係以導入口25A的內周面的頂部25AA位在比區隔部32的下端還靠上側之方式設置導入口25A。藉此,可使從導入口25A往徑向朝內方向導入外殼20內的洗淨用氣體容易衝撞區隔部32的外周面32A。藉此,防止洗淨用氣體直接導入於內周側空間36A,可確實地將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外周側空間36B。如此,中空絲膜模組1係成為從散氣構件30的外周側朝向徑向內側將洗淨用氣體導入外殼20內的構造。
散氣孔35係構成為使遍布外周側空間36B的洗淨用空氣的至少一部分從內周側空間36A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更具體言之,和外周側空間36B連通的散氣孔35(外側散氣孔35B)的開孔率是形成比和內周側空間36A連通的散氣孔35(內側散氣孔35A)的開孔率還小。
此處,外側散氣孔35B的開孔率係以所有外側散 氣孔35B的面積合計對本體部31的外周部31B的整體面積之比率來定義。又內側散氣孔35A的開孔率,係以所有內側散氣孔35A的面積的合計對本體部31的內周部31A的整體面積之比率來定義。
如此,透過將外側散氣孔35B的開孔率縮小,使得從外周側空間36B通過外側散氣孔35B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變少。藉此,可使洗淨用氣體在外周側空間36B以包圍內周側空間36A之方式遍布圓周方向整體(圖3中的箭頭F1)。
接著,使遍布外周側空間36B的整體之洗淨用空氣越過區隔部32流入內周側空間36A(圖4中的箭頭F2),可使洗淨用氣體從內周側空間36A通過內側散氣孔35A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如此一來,即便是在外殼20的側部設置導入口25A以從散氣構件30的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的情況,亦可減少基於散氣構件30的洗淨用氣體之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偏差。其結果,可將中空絲膜束10的圓周方向均勻地進行氣體洗淨。
又散氣孔35係以從外周側空間36B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變得比從導入口25A導入於外周側空間36B之洗淨用氣體的量還少之方式形成。具體言之,透過調整外側散氣孔35B的開孔率,來自於外周側空間36B的洗淨用氣體的分散量成為比朝向外周側空間36B之洗淨用氣體的導入量還少。藉此,可使外周側空間36B中的洗淨用氣體確實地溢出,可使洗淨用氣體從外周側空間36B往內周側空間36A確實地流入。
<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
其次,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1的中空絲膜模組的 洗淨方法,按照圖5所示的流程圖作說明。一開始,針對進行此洗淨方法前的利用中空絲膜模組1的原水之過濾處理作說明。
首先,在充水工程(圖5:S10)中,將從原水槽(未圖示)藉由泵運送的原水從原水導入口44往導水管40內導入。如圖6所示,原水係在導水管40內從下端朝上端流動,並且通過通水孔41往原水空間21A內導入。藉此,原水空間21A內被充滿原水。此時,原水空間21A內的空氣係伴隨著原水之導入,從空氣洩放孔43往導水管40內的空間(比管隔板42還靠上側的空間)流入,通過空氣洩放管26往外殼20之外排出。
其次,過濾工程(圖5:S20)中,使供給到原水空間21A內的原水從中空絲膜11的外表面朝內表面透過膜壁。藉此,可獲得已除去SS等之不純物的過濾水。如圖7所示,過濾水係在從各中空絲膜11的上端往過濾水空間23B流出後,通過過濾水口23A被往外部取出。
此處,原水中的SS係有伴隨過濾時間之經過而附著於中空絲膜11的外表面而閉塞中空絲膜11的細孔之情況。此時,原水的透過流速降低,使中空絲膜11的過濾能力降低。於是,在從過濾開始經過一定時間後,透過實施以下說明的本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以洗淨中空絲膜束10。
關於此洗淨方法,首先,實施逆洗工程(圖5:S30)。在此工程中,如圖8所示,將在空壓機等產生的壓縮空氣通過過濾水口23A導入於過濾水空間23B內。透過此壓縮空氣,使中空絲膜11的內表面側的區域內的過濾水被加壓,從中空絲膜11的內表面側朝外表面側擠出過濾水。透過此水壓,可削弱附著於中空絲膜11的外表面之SS的緊貼力。又原水空間21A內的水 係在通過散氣構件30的貫通孔31C的孔壁面與導水管40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後,從排水口25A往外殼20之外排出。
其次,下側起泡工程(圖5:S40)按以下的方式實施。首先,於原水空間21A內充滿原水的狀態中,如圖9所示,將洗淨用氣體(洗淨用空氣)從導入口25A導入於外殼20(下部蓋25)內。然後,通過導入口25A使洗淨用氣體流入於散氣構件30的承接面37的下側之外周側空間36B(圖3、圖4)。
此處,以洗淨用氣體衝撞區隔部32的外周面32A之方式通過導入口25A將洗淨用氣體導入外殼20內。藉此,防止洗淨用氣體直接導入於內周側空間36A,可將洗淨用氣體確實地導入於外周側空間36B。洗淨用氣體係被比區隔部32還靠徑向外側的承接面37所承接。
而且,如圖3中的箭頭F1所示,使洗淨用氣體以在外周側空間36B包圍內周側空間36A之方式遍布圓周方向整體。如此,之所以能讓洗淨用氣體在外周側空間36B遍布圓周方向整體,係因為如上所述外側散氣孔35B的開孔率小而抑制從外周側空間36B通過外側散氣孔35B的洗淨用氣體之分散量的緣故。此外,洗淨用氣體係以遍布外周側空間36B整體之方式一邊流動一邊通過外側散氣孔35B少量分散。
又在導入洗淨用氣體之際,將比從外周側空間36B通過外側散氣孔35B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還多的量之洗淨用氣體導入外周側空間36B。藉此,可使洗淨用氣體從外周側空間36B確實地溢出。接著,如圖4中的箭頭F2所示,遍布外周側空間36B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流入內周側空間36A。
然後,使流入內周側空間36A的洗淨用氣體通過內側散氣孔35A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又,使未流入內周側空間36A而殘留在外周側空間36B的洗淨用氣體通過外側散氣孔35B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藉此,如圖9所示,氣泡B1從中空絲膜11的下端朝上端上升,透過使中空絲膜11因氣泡B1而搖動,附著於膜表面的SS係被剝落。
其次,在上側起泡工程(圖5:S50)中,如圖10所示,從原水導入口44將洗淨用氣體(洗淨用空氣)導入於導水管40內。洗淨用氣體係在導水管40內上升並衝撞管隔板42,通過管隔板42的正下側的通水孔41供給到原水空間21A內。藉此,可利用氣泡洗淨中空絲膜11的上端附近。又原水空間21A內的洗淨用氣體係通過空氣洩放孔43流入於導水管40內的空間(比管隔板42還上側的空間)並通過空氣洩放管26往外殼20外排出。
之後,含有從膜表面除去的SS的原水從排水口25A往外殼20之外排出,終了本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接著,重新進行上述的充水工程及過濾工程。如此,就本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而言,藉由將具有區隔部32的散氣構件30使用於下側起泡工程,即便是從散氣構件30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的情況,亦可縮小基於散氣構件30的洗淨用氣體之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偏差。因此,成為可在中空絲膜束10的圓周方向均勻地進行氣體洗淨。
(其他實施形態)
此處,就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作說明。
實施形態1中,已針對從導入口25A導入的洗淨 用氣體衝撞區隔部32的外周面32A之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例如,亦可構成為:將導入口25A設在比圖1所示的位置還更下側(頂部25AA位在比區隔部32的下端還下側之方式),使得洗淨用氣體不衝撞外周面32A。即便是這情況,透過被導入下部蓋25內的洗淨用氣體藉由浮力而上升,還是可將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外周側空間36B內。
又亦未限定導入口25A是被設置在外殼20的側部之情況,例如,亦可在外殼20(下部蓋25)的下部,以可往外周側空間36B導入洗淨用氣體之方式在從中央部往徑向外側偏離的位置設置導入口25A。
實施形態1中已就形成有內側散氣孔35A及外側散氣孔35B雙方的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例如,亦可在本體部31中未形成外側散氣孔35B而僅形成有內側散氣孔35A。即便在此情況,亦可使洗淨用氣體遍布外周側空間36B的整體。而且,和實施形態1同樣地,可使外從周側空間36B越過區隔部32流入於內周側空間36A的洗淨用氣體朝中空絲膜束10分散。
實施形態1中雖已就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25A兼用作為原水的排出口25A之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例如也可為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與原水的排出口設在外殼20中各自的處所。
實施形態1中,已針對從導水管40的通水孔41向外殼20內供給原水的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如圖11所示的中空絲膜模組1A,導水管40中的形成有通水孔41的部位被省略,從設於外殼20(下部蓋25)下部的原水導入口導入 原水亦可。
實施形態1中雖已就中空絲膜束10具有單端未拘受束的構造之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也可為使用兩端固定型的中空絲膜束。
實施形態1已針對僅形成一個區隔部32的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亦可將直徑相異的複數個區隔部32連接於承接面37。
實施形態1中雖已就實施下側起泡工程及上側起泡工程雙方的情況作了說明,但不受此所限定,也可省略上側起泡工程。又亦未限定於在下側起泡工程之後實施上側起泡工程的順序,亦可在上側起泡工程之後實施下側起泡工程。
實施形態1中雖說明了空氣作為洗淨用氣體的一例,但不受此所限定,也可使用適合於中空絲膜11的洗淨之其他種類的氣體。
此外,概略說明上述實施形態如下。
上述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係外壓過濾型者,具備:由束狀的中空絲膜構成之中空絲膜束;外殼,設有前述中空絲膜束的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並且收容前述中空絲膜束;及散氣構件,具有承接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之承接面,且在前述承接面形成有於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的散氣孔。前述散氣構件係具有將前述承接面之下側的空間區隔成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且供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導入的外周側空間之區隔部。前述散氣孔係構成為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內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依據此中空絲膜模組,能此導入外殼內的洗淨用氣體遍布散氣構件的外周側空間,讓遍布此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往內周側空間流入並從該內周側空間朝中空絲膜束分散。藉此,可防止洗淨用氣體的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偏差。因此,即便是從散氣構件的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的情況,亦可將中空絲膜束的圓周方向均勻地進行氣體洗淨,洗淨用氣體之導入口的位置的自由度變高。
關於上述中空絲膜模組,亦可為前述導入口係設置於臨靠前述外周側空間的位置。
依據此構成,因為可容易將洗淨用氣體從導入口朝外周側空間導入,所以可將洗淨用氣體更確實地收容在外周側空間。
關於上述中空絲膜模組,亦可為前述區隔部係具有臨靠前述外周側空間的外周面。亦可為前述導入口係設置在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會衝撞前述外周面的位置。
依據此構成,透過使洗淨用氣體衝撞區隔部的外周面,防止洗淨用氣體直接導入於內周側空間,可確實將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外周側空間。
關於上述中空絲膜模組,和前述外周側空間連通的前述散氣孔的開孔率亦可比和前述內周側空間連通的前述散氣孔的開孔率還小。
依據此構成,透過將從外周側空間通過散氣孔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設定少,可使洗淨用氣體橫亙外周側空間的寬廣範圍確實地遍布。
關於上述中空絲膜模組,前述散氣孔亦能以成為從 前述外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變得比從前述導入口導入於前述外周側空間之洗淨用氣體的量還少之方式形成。
依據此構成,因為來自於外周側空間的氣體的分散量變得比朝向外周側空間的氣體之導入量還少,所以可使外周側空間中的洗淨用氣體確實地溢出。接著,使從外周側空間溢出的洗淨用氣體流入內周側空間,可使洗淨用氣體從內周側空間通過散氣孔往中空絲膜束分散。
上述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係洗淨外壓過濾型中空絲膜模組的前述中空絲膜束之方法,該外壓過濾型中空絲膜模組具備:外殼,設有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中空絲膜束,收容在前述外殼內;及散氣構件,具有形成有在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的散氣孔之承接面,且在前述承接面的下側形成有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的外周側空間。在此方法中,使洗淨用氣體通過前述導入口往前述散氣構件的前述承接面的下側中之前述外周側空間流入,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流入前述內周側空間,使洗淨用氣體通過前述散氣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依據此洗淨方法,使通過導入口流入的洗淨用氣體往散氣構件的外周側空間遍布,可使遍布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往內周側空間流入並朝中空絲膜束分散。藉此,即便在從散氣構件的外周側導入洗淨用氣體的情況也可防止洗淨用氣體的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偏差。因此,可將中空絲膜束的圓周方向均勻地進行氣體洗淨。
關於上述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亦可為通過前 述導入口將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衝撞臨靠用以區隔前述內周側空間及前述外周側空間之區隔部中的前述外周側空間之外周面。
藉此,防止洗淨用氣體直接導入於內周側空間,可將洗淨用氣體確實導入於外周側空間。
關於上述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中,亦可為將比從前述外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還多的量之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前述外周側空間。
藉此,可使外周側空間中的洗淨用氣體確實地溢出。接著,使從外周側空間溢出的洗淨用氣體往內周側空間流入,可使洗淨用氣體從內周側空間通過散氣孔往中空絲膜束分散。
(實驗例)
為了確認利用本發明的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之效果,進行了以下的實驗。
首先,準備參照圖1~圖4所說明的中空絲膜模組1,於外殼20內充滿水的狀態中,將5Nm3/h的流量之洗淨用空氣導入於下部蓋25內。然後,分別測定圖2中的符號P1~P4所示之從散氣孔35分散之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符號P1、P3所示的散氣孔35係形成在比符號P2、P4所示的散氣孔35還接近導入口25A的位置。將散氣構件30的直徑設為230mm,區隔部32的外徑設為164mm,貫通孔31C的徑設為90mm,外側散氣孔35B(符號P1、P2)的徑設為3mm,內側散氣孔35A(符號P3、P4)的徑設為3.5mm。又在比較例方面,使用已從上述中空絲膜模組1的散氣構件30省略了區隔部32者,同樣地測定符號P1~P4所示之從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
其結果,在使用具有區隔部32的中空絲膜模組1之情況,從符號P1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15Nm3/h,從符號P2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14Nm3/h,從符號P3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08Nm3/h,從符號P4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08Nm3/h。而從P1與P2之比較及P3與P4之比較可明白,在散氣構件30設有區隔部32的情況,來自於散氣孔35的空氣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誤差小。
相對地,在使用省略了區隔部32的中空絲膜模組之情況,從符號P1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15Nm3/h,從符號P2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02Nm3/h,從符號P3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20Nm3/h,從符號P4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空氣的流量為0.03Nm3/h。從P1與P2之比較及P3與P4之比較可明白,在從散氣構件30省略了區隔部32的情況,來自於散氣孔35的空氣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誤差變更大。由此結果,了解到透過使用上述實施形態的中空絲膜模組1,可抑制基於散氣構件30的空氣分散量在圓周方向的偏差。此外,因為內側散氣孔35A的徑比外側散氣孔35B的徑還大,所以比較例中,成為從符號P3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氣體的流量比從符號P1的散氣孔35分散的洗淨用氣體的流量還大的結果。
本次揭示的實施形態及實驗例係應解釋成所有事項是例示且非受限制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上述說明而是依申請專利範圍所示者,意指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的意思及在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1‧‧‧中空絲膜模組
10‧‧‧中空絲膜束
11‧‧‧中空絲膜
12‧‧‧固定構件
20‧‧‧外殼
21‧‧‧外殼本體
21A‧‧‧原水空間
22‧‧‧排水配管
22A‧‧‧注入口
23‧‧‧上部蓋
23A‧‧‧過濾水口
23B‧‧‧過濾水空間
24‧‧‧氣體產生源
24A‧‧‧氣體配管
25‧‧‧下部蓋
25A‧‧‧排水口(導入口)
25AA‧‧‧頂部
26‧‧‧空氣洩放管
27‧‧‧上部聯結器
28‧‧‧下部聯結器
30‧‧‧散氣構件
31‧‧‧本體部
32‧‧‧區隔部
35‧‧‧散氣孔
36A‧‧‧內周側空間
36B‧‧‧外周側空間
37‧‧‧承接面
40‧‧‧導水管
41‧‧‧通水孔
42‧‧‧管隔板
43‧‧‧空氣洩放孔
44‧‧‧原水導入口

Claims (8)

  1. 一種中空絲膜模組,係為外壓過濾型中空絲膜模組,具備:
    由束狀的中空絲膜構成之中空絲膜束;
    外殼,設有前述中空絲膜束的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並且收容前述中空絲膜束;及
    散氣構件,具有承接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之承接面,且在前述承接面形成有於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的散氣孔,
    前述散氣構件係具有區隔部,前述區隔部係將前述承接面之下側的空間區隔成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且供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導入的外周側空間,
    前述散氣孔係構成為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內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2. 如請求項1之中空絲膜模組,其中
    前述導入口係設置於臨靠前述外周側空間的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中空絲膜模組,其中
    前述區隔部係具有臨靠前述外周側空間的外周面,
    前述導入口係設置在從前述導入口導入的洗淨用氣體會衝撞前述外周面的位置。
  4. 如請求項1或2之中空絲膜模組,其中
    和前述外周側空間連通的前述散氣孔的開孔率係比和前述內周側空間連通的前述散氣孔的開孔率還小。
  5. 如請求項1或2之中空絲膜模組,其中
    前述散氣孔係形成為:從前述外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 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變得比從前述導入口導入於前述外周側空間之洗淨用氣體的量還少。
  6. 一種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係洗淨中空絲膜模組的中空絲膜束之方法,前述中空絲膜模組具備:
    外殼,設有洗淨用氣體的導入口;中空絲膜束,收容在前述外殼內;及散氣構件,具有形成有在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的散氣孔之承接面,且在前述承接面的下側形成有內周側空間及包圍前述內周側空間的外周側空間,
    通過前述導入口使洗淨用氣體流入於前述散氣構件的前述承接面的下側中之前述外周側空間,
    使遍布前述外周側空間的洗淨用氣體的至少一部分流入前述內周側空間,
    使洗淨用氣體通過前述散氣孔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
  7. 如請求項6之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其中
    通過前述導入口將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前述外殼內,使洗淨用氣體衝撞臨靠用以區隔前述內周側空間及前述外周側空間之區隔部中的前述外周側空間之外周面。
  8. 如請求項6或7之中空絲膜模組的洗淨方法,其中
    將比從前述外周側空間朝前述中空絲膜束分散之洗淨用氣體的量還多的量之洗淨用氣體導入於前述外周側空間。
TW108121440A 2018-06-27 2019-06-20 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TWI7973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2056 2018-06-27
JP2018-122056 2018-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708A true TW202005708A (zh) 2020-02-01
TWI797345B TWI797345B (zh) 2023-04-01

Family

ID=6898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440A TWI797345B (zh) 2018-06-27 2019-06-20 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36994A1 (zh)
EP (1) EP3782718A4 (zh)
JP (1) JP7035189B2 (zh)
KR (1) KR102245329B1 (zh)
CN (1) CN112105445B (zh)
AU (1) AU2019293222B2 (zh)
TW (1) TWI797345B (zh)
WO (1) WO2020004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3953B1 (ja) 2022-01-28 2023-08-09 環水工房有限会社 膜ろ過装置及び中空糸膜の洗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9015B2 (ja) * 1995-07-25 2002-11-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濾過装置
JPH1133367A (ja) * 1997-07-24 1999-02-0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FR2901488B1 (fr) * 2006-05-23 2008-08-15 Otv Sa Dispositif d'aeration pour systeme de filtration d'eau a membranes immergees, incluant un plancher pourvu de moyens d'injection d'un gaz et d'au moins un systeme d'equilibrage des pressions
JP2009285532A (ja) * 2008-05-27 2009-12-10 Kobelco Eco-Solutions Co Ltd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膜分離方法及び水処理装置
CN101480581B (zh) * 2009-01-05 2011-06-15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及使用方法
CN201399324Y (zh) * 2009-01-16 2010-02-10 苏州膜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JP5149223B2 (ja) * 2009-02-27 2013-02-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分離膜の洗浄装置、膜分離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JP2011110499A (ja) * 2009-11-26 2011-06-09 Kobelco Eco-Solutions Co Ltd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水処理方法
JPWO2012133068A1 (ja) * 2011-03-28 2014-07-28 東レ株式会社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JP6343227B2 (ja) * 2014-11-07 2018-06-13 株式会社クラレ 膜モジュール
AU2016354941C1 (en) * 2015-11-19 2020-08-27 Kuraray Co., Ltd.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and method of cleaning same
JP6700857B2 (ja) * 2016-02-29 2020-05-27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水処理装置
JP6692702B2 (ja) * 2016-06-03 2020-05-13 株式会社クラレ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の洗浄方法
JP6731820B2 (ja) * 2016-09-26 2020-07-29 株式会社クラレ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濾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45329B1 (ko) 2021-04-27
AU2019293222B2 (en) 2022-04-21
JP7035189B2 (ja) 2022-03-14
JPWO2020004208A1 (ja) 2021-02-15
TWI797345B (zh) 2023-04-01
CN112105445A (zh) 2020-12-18
EP3782718A4 (en) 2021-08-11
US20210236994A1 (en) 2021-08-05
EP3782718A1 (en) 2021-02-24
AU2019293222A1 (en) 2020-11-26
WO2020004208A1 (ja) 2020-01-02
CN112105445B (zh) 2023-01-10
KR20210002732A (ko)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8681B (zh) Hollow fiber membrane module and cleaning method thereof
EP104327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water
JP7278938B2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TW202005708A (zh) 中空絲膜模組及其洗淨方法
JP6343227B2 (ja) 膜モジュール
WO2015072400A1 (ja) 散気管及び散気管の洗浄方法
KR20160052902A (ko) 중공사막 고정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정수 장치
JP6068519B2 (ja) 散気管及び散気管の洗浄方法
WO2018012178A1 (ja) 散気ユニット及び濾過装置
KR20180047691A (ko) 패키지화 수처리용 막모듈
JP2018051429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濾過方法
JP2019155326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JPH07299136A (ja) 貯血槽
WO2021015156A1 (ja) 膜分離装置
JP2017217581A (ja) 中空糸膜濾過装置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JP7122928B2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JPS61254207A (ja) 中空糸モジュ−ルを用いる濾過塔
KR200318778Y1 (ko) 산기관 일체형 중공사 분리막 모듈
JP2014195775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JP2018183759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の洗浄方法
KR20150138928A (ko) 필터 유닛 및 그것을 갖는 약액 공급 장치
JPH08323158A (ja) 固液分離装置
JP2011161417A (ja)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水処理装置及び水処理方法
JP2009050780A (ja) 排水処理方法
KR20180131060A (ko) 액체용 탈기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