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5239A - 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仿絲紡織衣服 - Google Patents

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仿絲紡織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5239A
TW201915239A TW107133657A TW107133657A TW201915239A TW 201915239 A TW201915239 A TW 201915239A TW 107133657 A TW107133657 A TW 107133657A TW 107133657 A TW107133657 A TW 107133657A TW 201915239 A TW201915239 A TW 2019152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silk
yarn
yarns
d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6473B (zh
Inventor
蘇珊 卡爾斯
克里斯多夫 施拉姆夫
馬汀 奈恩托伊費爾
勞斯 穆罕默德 阿布
狄特 艾辛格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藍晶股份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藍晶股份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藍晶股份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5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5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4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 D03D15/225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artificial, e.g. viscos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3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1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20Cellulose-derived artificial fibres
    • D10B2201/22Cellulose-derived artificial fibres made from cellulose solu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 D10B2503/06Bed line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065Including strand which is of specific structural defi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絲織物以其觸感而聞名。然而,絲的缺點是其價格、其耐洗性差及對某些化學處理的低耐受性。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克服這些問題的仿絲織物。根據本發明,此問題係藉由提供由緯紗(4)和經紗(6)製成的仿絲織物(2)而解決,其中該緯紗(4)和該經紗(6)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萊纖長絲(8)或由其構成。特別是使用加撚的萊纖長絲紗線,所得到的材料具有與絲相當的觸感及等於或甚至超過絲的物性。此外,該萊纖長絲紗線(4,6)可具有比絲紗線、其他纖維素紗線或合成紗線更高的撚度。

Description

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仿絲紡織衣服
本發明關於一種由緯紗和經紗製成的織物,特別是仿絲織物,其中該緯紗和經紗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萊纖長絲(lyocell filament)紗線或由其構成。
由絲,即蠶絲纖維,製成的織物具有高穿著舒適性,因為其具有高吸濕力並且觸摸平滑柔軟而不會滑溜。此外,絲具有高韌性,高度耐用並且具有高光澤。然而,絲非常昂貴。其僅具有非常小的彈性,如果一旦拉伸就會保持塑性伸長。此外,它易受昆蟲損害並且對陽光敏感。絲的另一個缺點是其耐洗性差。為避免收縮,必須對絲進行乾洗,儘管如此還是可能有達到4%的收縮率。
由絲製成的織物是特別輕質的織物,例如雙縐織物(Crepe),包括克拉本縐紗(Creponne)和喬琪縐紗(Georgette)織物,及中等重量雙宮織物(Doupionne)。於本案的上下文中,絲僅指100%天然絲。
為了避免與絲織物相關的缺點,過去已經進行了許多嘗試,使用含有人造連續長絲或由其構成的紗線,用仿絲織物複製絲的穿著舒適性。
與由使用短纖維製成的紗線製造的織物相比,這種人造連續長絲紗線廣泛用於紡織業以生產具有獨特特性的織物。連續長絲紗線是所有纖維在紗線的任何長度上都是連續的紗線。連續長絲紗線通常由20至200根或更多根單根纖維組成,這些單根纖維彼此平行並且在生產時與紗線軸線平行。該紗線藉由擠出聚合物或聚合物衍生物的溶液或熔融物,然後將生產的紗線捲繞到筒管或捲軸上或藉由離心捲繞形成紗餅來生產。對於某些應用,使用撚紗(twisted yarn)。
合成聚合物連續長絲紗線是常見的。舉例來說,將尼龍、聚酯和聚丙烯連續長絲紗線用於各種不同織物。其係藉由將熔融聚合物熔融紡絲通過紡絲頭生產的,紡絲頭上具有對應於生產的紗線所需的纖維支數之孔數。在熔融聚合物開始凝固之後,該紗線可經拉伸以使聚合物分子取向並且改善紗線的性質。
連續長絲紗線也可以藉由乾紡(dry spinning)從纖維素衍生物例如二醋酸纖維素和三醋酸纖維素紡出。將聚合物溶於合適的溶劑,然後通過紡絲頭擠出。擠出後溶劑迅速蒸發,使聚合物以紗線形式沉澱。新生產的紗線可經拉伸以使聚合物分子取向。
連續長絲紗線還可以使用黏液製造法(viscose process)由纖維素製成。藉由與氫氧化鈉和二硫化碳反應將纖維素轉化為黃原酸纖維素,然後溶於氫氧化鈉溶液中。常被叫做黏液的纖維素溶液通過紡絲頭擠出到酸浴中。氫氧化鈉被中和,造成纖維素沉澱。同時,藉由與酸反應將黃原酸纖維素轉化回纖維素。拉伸新形成的纖維以使纖維素分子取向,清洗以從纖維除去反應物,然後乾燥並且捲繞到筒管上。於該方法的早期版本中,使用離心式捲繞機--托凡式離心紡紗罐(Topham Box)將濕紗收集到紗餅中。然後在捲繞到筒管上以前使該紗餅於烘箱中乾燥。
連續長絲纖維素紗線也使用銅銨法(cupro process)製造。將纖維素溶於氫氧化銅銨(cuprammonium hydroxide)溶液中。將所得溶液擠入水浴中,在那裡將氫氧化銅銨稀釋並且使纖維素沉澱。清洗所得的紗線,乾燥並且捲繞在筒管上。
由黏液或銅銨法製造的纖維素連續長絲紗線可藉由編織製成織物。將製造的織物用於各種不同應用,包括女裝和男裝的襯裡。
由連續長絲纖維素紗線製成的織物可具有高光澤。其水分處理性質良好而增強穿著者的舒適度。其不像用連續長絲合成紗線製成的織物那樣容易產生靜電。
由目前可獲得的連續長絲纖維素紗線製成的織物通常具有差的物理性質。與由合成聚合物例如聚酯製成的織物相比,乾強度(dry strength)和撕裂強度(tear strength)差。由於纖維素與水之間的相互作用,濕強度遠低於該乾強度。耐磨損性(abrasion resistance)低。與水的相互作用也使纖維素軟化,造成由該紗線製成的織物在潤濕時不穩定。當在家用洗衣機中清洗這些材料時,這尤其成問題。
由於這些缺陷,最初使用連續長絲纖維素紗線製造的產品現在主要由合成聚合物連續長絲紗線例如聚酯和尼龍製成。
然而,用合成紗線卻存有問題。使用彼等製成的織物不具有由纖維素紗線製成的織物的水分處理能力。合成纖維會產生靜電。有些人發現用合成紗線製成的仿絲織物比絲穿起來更不舒服許多。此外,由合成紗線製成的仿絲織物具有差的耐洗性(washability),需要乾洗以避免過度收縮。
因此,仍然沒有可用的仿絲材料將絲綢的穿著舒適性與其高韌性相結合,同時,可以家用洗衣機清洗而沒有太多的收縮。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仿絲織物,其可清洗,在吸濕和觸感方面展現出與絲相似或更優良的穿著舒適性,並且具有類似於絲的強度。
此目的係藉由由緯紗和經紗製成的仿絲織物解決,其中該緯紗和經紗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
若非萊纖紗線由可清洗的材料構成,則這種織物是耐洗的。其進一步展現出高韌性並且可清洗。該光澤、柔軟度和平滑度皆可與絲相比。萊纖纖維製造過程對環境的衝擊比其他人造長絲紗線更低。
萊纖纖維(lyocell)係藉由直接溶解法生產的纖維素人造纖維型的通用名稱。萊纖法於例如US 4,246,221和WO 93/19230中有描述。
用氧化胺水溶液形成木漿漿料。然後於薄膜蒸發器容器中使水從漿液中蒸發。當水位降低到一定水準以下時,纖維素便形成於該氧化胺中的溶液。所得的黏性液體於約70℃以下凝固成玻璃狀固體。若保持於此溫度以上,其便可通過紡絲頭泵送以形成長絲,然後立即將其浸於水中,使氧化胺稀釋於水中而造成纖維素沉澱。
用於擠出該氧化胺纖維素溶液的紡絲頭具有對應於連續長絲紗線所需的長絲數量之孔數。在擠出之後,用逆流水清洗新形成的紗線以清潔氧化胺。此清洗可以於自動前進捲軸上進行,將水引到該捲軸上以清洗纖維。可施用整理加工劑(finish)以助於進一步加工並且使紗線乾燥。將經清洗和乾燥的紗線捲繞於筒管上。
於該萊纖法中,木漿形式的纖維素是唯一使用的原料。使用的木漿來自可永續管理的森林。所生產的長絲是100%纖維素,而且是該方法的唯一輸出物。從清洗水回收氧化胺溶劑並且再使用以進一步製造長絲。此回收率可高達99.7%。結果,該萊纖法的環境衝擊非常低。該方法幾乎沒有氣態或液態排放物的釋放,並且所生產的長絲不含溶劑。
相比之下,黏液製造法使用二硫化碳、氫氧化鈉、硫酸和硫酸鋅。除非非常小心,否則過程中會釋放出硫化氫和二硫化碳。硫酸鈉係以該程序副產物的形式產生。
本發明可藉由下列附加特徵進一步改進,這些附加特徵可以彼此獨立地結合並且每個都展現出不同的技術效果。
用以製造本發明的產物之連續長絲萊纖紗線可為於未加撚狀態下原生產的紗線(as produced yarn),或可藉由重繞加撚。其可能是合股紗(doubled yarn)。其可藉由將紗線撚合在一起或藉由使用舉例來說噴氣相互串套(intermingling)而與另一根連續長絲紗線或短纖維紗線結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緯紗和經紗中的至少一者可含有至少一種萊纖長絲紗線或由其構成,該萊纖長絲紗線具有至少150 TPM (每米撚迴數)。這便能產生仿絲雙縐織物(crepe fabric)。令人驚訝地發現,使用萊纖長絲,紗線的撚度甚至可被顯著提高到高於1500 TPM。若萊纖長絲中使用高於3000 TPM,則可以實現縐紗效應(crepe-effect),由於這種高撚度,其他材料皆無法達成。最大撚度可能是大約3500 TPM。無論是使用S-撚(S-twist)或Z-撚(Z-twist),對於單股、雙股及/或三股而言,纖度(titer)介於20與150分特(dtex)之間的紗線可達成這些TPM範圍。這使得本發明的仿絲織物與含有黏液或銅銨長絲的織物區別開來,所述織物的最大TPM僅為約2500。由於萊纖長絲的高韌性,使用萊纖長絲紗線,可達成比用相同或甚至更低纖度的絲長絲又更高的TPM值。
緯紗和經紗中的至少一者可含有至少一種萊纖長絲紗線或由其構成,其具有不大於100分特的線質量密度(linear mass density)。這樣便能產生重質仿絲織物,例如雙宮織物(Dupionne)。對於中等重量仿絲織物(medium-weight silk-like woven fabric),萊纖長絲紗線的線質量密度可為不大於70分特。對於輕質仿絲織物,例如克拉本縐紗或喬琪縐紗,至少一種萊纖長絲紗線的線質量密度可為小於30分特。單一萊纖長絲的線質量密度可為介於1.1與1.5之間,較佳為介於1.25與1.4分特之間。
該仿絲織物較佳地具有高耐磨損性。若在根據DIN EN 6330的第一次清洗之後,該仿絲織物在根據DIN EN ISO 12947-1:2007-04針對整個結構的馬丁代爾磨損試驗(Martindale abrasion test)中展現出至少6000馬丁代爾的磨損數(wear number),便可達成這一點。特別地,若該萊纖長絲紗線具有更高的線質量密度,例如,介於50與100分特之間,耐磨損性可為至少7500馬丁代爾。
若本發明的仿絲織物在根據DIN EN ISO 12945-2中的馬丁代爾起毬測試(pilling test)測定2000次循環之後具有至少3馬丁代爾,則可以達到優於合成仿絲或絲織物的另一種改進。
根據另一個具體實例,本發明的仿絲織物藉由TSA組織柔軟度分析儀(TSA Tissue Softness Analyzer)測定,在使用TSA測試機測試時,特別是對於具有小於300 TPM之含有萊纖紗線或由其構成的仿絲萊纖織物而言,可具有不大於6的TS7值;特別是對於具有例如介於200與1000 TPM之含有有萊纖紗線或由其構成的仿絲萊纖織物而言不小於10;而且特別是對於具有例如小於3000 TPM且大於1000 TPM之仿絲織物而言小於15。此值與柔軟度有關並且對應於絲織物的值。
根據另一個具體實例,藉由TSA組織柔軟度分析儀測定的TS750值,特別是對於具有小於300 TPM之含有萊纖紗線或由其構成的仿絲萊纖織物而言,可為小於30;特別是對於具有介於200與1000 TPM之間之含有萊纖紗線或由其構成的仿絲萊纖織物而言小於20;而且特別是對於含有具有大於1000 TPM而且特別是小於3500 TPM之紗線或由其構成的仿絲萊纖織物而言可為小於7。
對於被認為優於絲的材料,家用洗衣機的清洗能力是必需的。特別是,根據本發明的仿絲織物之收縮率應該是小的。若聯合收縮率(combined shrinkage),即以根據DIN EN ISO 6330進行一次清洗及/或五次清洗之後,根據DIN EN ISO 5077測定的織物經紗方向收縮率和緯紗收縮率、及/或至少依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經紗及/或緯紗方向的收縮率之百分比表示的絕對值總和,以條件狀態65/20經過第一次清洗之後為不大於11%便可達成這一點,特別是對於根據本發明的織物,其具有含有萊纖紗線或由其構成並且具有至少1500 TPM的經紗及/或緯紗。特別是若該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紗線小於500 TPM,聯合收縮率及/或特別是於該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經紗及/或緯紗的方向之收縮率可能小於2%。
該條件狀態65/20,縮寫為cond. 65/20,描述紗線或織物與其周圍環境達到平衡的狀態。在此,周圍環境溫度於65%相對濕度下為20℃。
上述總和特別適用於包含萊纖紗線或由其構成的仿絲織物,其具有介於1500與3000 TPM之間,特別是1750與2250 TPM之間。對於具有介於500與1750 TPM之間的萊纖紗線,收縮率總和可為小於4%。對於具有介於0與500 TPM的萊纖紗線,其可能小於3%。
利用與根據DIN EN ISO 6330和DIN EN ISO 5077相同的測試條件,並且進行五次清洗,該收縮率絕對值的總和可能小於19%,特別是對於具有1500與3500 TPM之間之含有萊纖紗線或其其構成的仿絲織物,特別是介於1750與2250 TPM之間。對於具有介於500與1750 TPM之間的萊纖紗線,該經紗方向和緯紗方向以百分比表示之收縮率總和可能小於5%。對於較低的TPM值,例如介於0與500 TPM之間,該總和可能小於2%。
根據本發明的仿絲織物的回彈性(resilience)也可以根據DIN EN ISO 15487經過一次及/或五次清洗之後測定的AATC永久褶折等級(durable press rating)。特別地,根據本發明的仿絲織物的AATC永久褶折等級經過第一次清洗之後可能是至少3,而且經過第五次清洗之後介於4與8之間。
AATC永久褶折等級及收縮值相互獨立地證明本發明的仿絲織物優於合成仿絲織物及絲織物的優良耐洗性。
在根據DIN EN 20105 A02的顏色堅牢度(color fastness)測試中,本發明的仿絲織物在第一次清洗之後可具有至少5的等級及/或在第五次清洗之後至少4。清洗根據DIN EN ISO 6330進行。
該織物根據ASTMD 1909測量的回潮率(moisture regain)是舒適度的指標。桑蠶絲有11%的回潮率。萊纖長絲的測試顯示13%的回潮率,因此預期其具有類似或甚至更好的穿著舒適性。萊纖長絲於20℃和65%相對濕度下的標準吸濕量大於其乾重的10重量%。因此,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織物業已具有類似於絲的乾觸感(dry touch)。
根據本發明的仿絲紡織萊纖織物可含有至少10%的萊纖纖維。此內容業已確保尺寸安定性。為了創造具有獨特觸感、優良尺寸安定性和高耐受性的仿絲紡織萊纖織物,可含有多於30%的萊纖纖維。該萊纖長絲可與合成長絲例如黏液纖維及/或其他短纖維混合。
本發明的仿絲紡織萊纖織物可具有適用於用連續長絲紗線製造並且產生類似於絲的觸感之任何類型、編織或整理加工。其可被建構成平織、斜紋、經緞(satin)、緯緞(sateen)、蓆紋(hopsack)、凸紋(cord)和花式(fancy)編織。織物可使用任何適於編織連續長絲紗線的織機編織,包括梭織機、劍桿織機、片梭織機或織帶織機。
使用連續長絲萊纖紗線生產的仿絲織物能具有類似於由連續長絲黏液紗線製成的織物之美學和外觀,但是卻具有明顯更好的物理性質。紗線的較高強度和模數導致改善的織物斷裂強度、撕裂強度、耐磨損性及穩定性。濕織物性質也是優良的。
舉例來說,採用連續長絲萊纖紗線製成的70 gm-2 編織襯布具有與使用連續長絲黏液製成相同重量和結構的織物類似的光澤、手感和外觀。然而,萊纖織物的性質要好得多。
因此根據本發明使用連續長絲萊纖紗線製成的仿絲織物可用以生產外衣、用於結構化服裝、女內衣和內衣的襯裡。
本發明也關於一種萊纖長絲紗線於上述女裝或男裝構型中任一者的用途。
為了研究本發明的仿絲織物優於絲的品質,製備樣品並且與由絲製成的比較例進行比較。絲係參考標準,任何仿絲織物都必須與之競爭。使用下列測試以本發明的仿絲織物的樣品與由絲製成的比較例進行比較: 測試   根據DIN EN ISO 12947-2的馬丁代爾磨損試驗;   根據DIN EN ISO 12945-2的馬丁代爾起毬測試;   根據DIN EN ISO 5077的清洗收縮率;從兩個樣品方向的收縮率絕對值,將總和當作聯合收縮率;   根據ISO 105 X12的耐摩擦堅牢度(fastness to rubbing);   根據DIN EN ISO 15487的AATCC永久褶折等級;   根據DIN EN ISO 9237的透氣性(air permeability);   根據DIN EN 20105 - A02的堅牢度;   根據DIN EN ISO 2062的經紗和緯紗紗線強度。
如果對樣品進行清洗,則根據DIN EN ISO 6330進行清洗。本案提及的所有標準皆以引用的方式將其全文包括在內。
按照下列方式製備仿絲織物的樣品。因此,重量係根據DIN EN 12127測定。緯紗和經紗的紗線支數係根據DIN 53820-3進行。紗線密度係根據DIN EN 1049/2測定。 樣品1和2 – 輕質仿絲萊纖織物
製備樣品1和2以獲得約30 gm-2 的輕質仿絲紡織材料。
樣品1是緯紗和經紗皆由dtex 40f30的亮光紗(bright yarn)製成的仿絲織物。該紗線由100%萊纖長絲構成。該經紗中的單絲支數具有1.36分特的實測平均線密度,該緯紗中的單絲支數則為1.32分特。每條紗線的撚度為1650 TPM (每米撚迴數)。此材料係把作為比較例1的100%絲克拉本縐紗織物當作參考標準。
樣品2是經紗由具有1650 TPM的100%亮光萊纖紗線dtex 40f30製成之仿絲織物。該緯紗由具有2000 TPM的100%亮光萊纖紗線dtex 80f60製成。該經紗中的單絲支數具有1.35分特的實測平均線密度,該緯紗中的單絲支數則為1.38分特。此材料係把作為比較例2的100%絲喬琪縐紗織物當作參考標準。表1提供樣品1和2以及比較例1和2的構型、材料和特性的概述。
樣品1和2一致地按照下列方式處理。
首先,該織物在捲染機(jig dyeing machine)上藉由於含有2 g/l陰離子洗潔劑和2 g/l碳酸鈉的浴中於70℃下預洗滌30分鐘來處理。該織物接著於溫水中漂洗以洗淨化學藥品。
然後利用下列步驟將織物染色:將染浴調整於60℃及50 g/l硫酸鈉。等到運行5分鐘之後,在15分鐘內分批加入8% owg Remazol Midnight Black RGB (雙反應性乙烯基碸染料)。等到持續將該織物頭尾相接地運行15分鐘之後,在另外30分鐘內將18 g/l碳酸鈉計量加入該染浴中。染色持續進行另外30分鐘使染料有時間定色。
然後將該染浴排乾,並且按照下列方式於六個浴中清洗該織物:(1) 50℃的溫水、(2) 於1 cc/l乙酸(70%)中於70℃下中和10分鐘、(3) 80℃的水、(4) 於95℃下用陰離子洗潔劑煮沸10分鐘、(5) 80℃的水、(6) 冷水。然後藉由於95℃下於1 g/l陰離子洗潔劑中處理15分鐘並且進一步漂洗到洗液澄清而完成清洗。
然後將該織物自該捲染機取出並且在通過抽吸槽以除去過量的水之後在拉幅機(stenter frame)上於110℃下將該織物乾燥。
乾燥後,按照下列方式用樹脂處理該織物:於45 g/l Fixapret ECO(來自BASF的DMDHEU樹脂)、20 g/l Siligen VN(軟化劑)、14 g/l Siligen SIN(軟化劑)、15 g/l氯化鎂、1 g/l乙酸、1 g/l Kieralon Jet B濃縮物(潤濕劑)中有75%浸吸量之墊子;70至80%吸量的墊子;於120℃下乾燥,然後在拉幅機框架上於170℃下固化3分鐘。
黑色織物是適合用作女襯衫、洋裝、男襯衫的耐洗織物。
樹脂的施加防止於洗滌期間發生原纖化(fibrillation)。
從測試結果可看出,本發明的仿絲織物的樣品1和2是耐洗的並且具有可與絲相比的聯合收縮率(部分的經紗方向絕對收縮率及部分的緯紗方向絕對收縮率)。樣品2的較高緯紗方向收縮率起因於2000的高TPM值。樣品1和2的AATCC永久褶折等級分別超過比較例1和2的AALCC永久褶折等級,顏色堅牢度也是如此。 樣品3和4 – 中等重量仿絲萊纖織物
製備樣品3和4以獲得於70至100 gm-2 範圍之中等重量仿絲紡織材料。將樣品3和4的構型、材料及性質彙總於表2。
樣品3的經紗由100%亮光萊纖紗線構成,該亮光萊纖紗線構成僅由萊纖長絲dtex 80f60製成並且具有200 TPM。該單絲支數的實測平均線質量係1.35分特。該緯紗係由亮光萊纖短纖維TENCEL Ne 40/1製成。根據材料分析,該短纖維具有1.3分特的線質量。該紗線係Z環錠紗(ring yarn)。
於樣品4中,該經紗和緯紗皆使用具有200 TPM的100%亮光萊纖長絲紗線dtex 80f60。該經紗中的長絲實測平均線質量係1.38分特而且該緯紗中的長絲實測平均線質量係1.32分特。
樣品3和4藉著捲染機來處理,其中該織物係於含有2 g/l陰離子洗潔劑和2 g/l碳酸鈉的浴中於70℃下預洗滌30分鐘。該織物接著於溫水中漂洗以洗淨化學藥品。
接著按照下列方式將該織物染色:將染浴調整於60℃及50 g/l硫酸鈉。等到運行5分鐘之後,在15分鐘內分批加入8% owg Remazol Midnight Black RGB (雙反應性乙烯基碸染料)。等到持續將該織物頭尾相接地運行15分鐘之後,在30分鐘內將20 g/l碳酸鈉計量加入該染浴中。染色持續進行另外40分鐘使染料有時間定色。
然後將該染浴排乾,並且按照下列方式於六個浴中清洗該織物:(1) 50℃的溫水、(2) 於1 cc/l乙酸(70%)中於70℃下中和10分鐘、(3) 80℃的水、(4) 於95℃下用陰離子洗潔劑煮沸10分鐘、(5) 80℃的水、(6) 冷水。然後藉由於95℃下於1 g/l陰離子洗潔劑中處理15分鐘並且進一步漂洗到洗液澄清而完成清洗。
然後將該織物自該捲染機取出並且在通過抽吸槽以除去過量的水之後藉著拉幅機於110℃下將該織物乾燥。
黑色織物適用於廣泛的紡織用途並且適用於家庭洗滌而不會發生原纖化。
將樣品3和4的織物組成和性質列於表2。
一方面從樣品1和2的比較而且另一方面從樣品3和4的比較,可看出顏色堅牢度不受仿絲織物重量的影響。然而,對於具有較高重量和較低TPM的仿絲織物而言,耐磨損性和收縮率顯著改善了。 樣品5和6 – 重質仿絲萊纖織物
將具有100至200 gm-²的平織/巴拿馬織物(panama weave)並且適合用作服裝用品的重質織物的兩個重質仿絲萊纖織物樣品與絲雙宮塔夫綢(Douppion Taffeta)和巴拿馬織物進行比較。
按照下列方式依照與上述樣品1至4相同的方式藉著捲染機來處理重質仿絲萊纖織物。
樣品5是168 gm-2 的雙宮塔夫綢織物。該經紗和緯紗的結構相同。每條紗線含有180根長絲並且由含有呈粗絲狀的萊纖長絲及呈細絲狀的絲質長絲之雙絲結構形成,而導致75%萊纖長絲和25%桑蠶絲的組合物。
樣品6是雙宮巴拿馬織物,其具有202 gm-2 並且含有與樣品5相同的紗線。
將樣品5和6的材料和特性之其他細節列於表3。
樣品5以作為比較例5的167 gm-2 絲質雙宮塔夫綢織物當作參考標準。以樣品6與作為比較例6的180 gm-2 絲質雙宮巴拿馬織物進行比較。
從表3中可看出,樣品5和6之本發明的仿絲萊纖織物在馬丁代爾磨損試驗中展現出優於該絲比較例的優良透氣性和高優越性。此外,與絲比較例5和6相比,該仿絲萊纖樣品5和6的收縮率低相當多。 TSA試驗 進行TSA測試以驗證本發明的仿絲萊纖織物的觸覺品質相當於絲的觸覺品質而且樣品1至4確實像絲一般。
絲的兩種主要觸覺品質是柔軟度和平滑度。為了客觀地評估特徵,進行了TSA測試。
TSA測試在Schloßer等人的“Griffbeurteilung von Textilien mittels Schallanalyse”,Meilland Textilberichte,1/2102,p. 43-45,以及在avr-Allgemeiner Vliesstoff Report 5/2015中的“Neue und ObjektiveMesstechnikfür Softness-Analyse”,p. 99-101中有描述。原始開發用聲譜(sound spectrum)來測量組織和非織物的柔軟度和平滑度,現在其也適用於估量織物的柔軟度和平滑度。
使用德國emtec electronics GmbH的TSA組織柔軟度分析儀裝置和TSA附帶的軟體ESM進行TSA測試。該TSA測量用預定力將星形體靠在樣品織物上壓著並旋轉而產生的聲譜。為了測試,圍繞該織物周邊夾緊,否則得不到支撐,特別是與旋轉體相對的位置。在此處執行的TSA測試中,未使用軟體及其評估演算法。取而代之地,將藉由TSA於7 kHz(TS7)下測量成以dB V2 rms表示的聲壓(sound pressure)當作柔軟度的客觀間接度量,以及將藉由TSA於聲譜的750 Hz(TS750)下測量成以dB V2 rms表示的聲壓當作平滑度的客觀間接度量。單元V對應於該旋轉體的旋轉速度。使用這些值直接避免由於已經開發用於組織而非用於織物的EMS演算法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該TSA測試為每個樣品施加總共四個探針。
為了測試,根據該TSA裝置的要求夾緊直徑為11 cm的織物樣品,並且在沒有拉伸的情況下進行測試。
將該TSA測試的結果列於表4。較低的TS7值表示較高的柔軟度,而且較低的TS750值表示較高的平滑度值。
從該TS750和TS7的值可以看出,四種仿絲萊纖織物具有不同的觸感。該TS750(平滑度)的值之比較證明樣品1和2比樣品3和4更平滑,這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樣品3和4代表更重、更粗的織物。該TS7(柔軟度)的值顯示樣品3和4比樣品1和2更柔軟,因為其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更鬆的紗線結構,這是由於較低的TSM值引起。這種效果也可由樣品1比樣品2更高的柔軟度觀察到。
TS7和TS750的值之比較證明,含有萊纖長絲的仿絲織物之柔軟度和平滑度與由絲製成的比較例之柔軟度和平滑度相當。對於喬琪縐紗織物(樣品2和比較例2)及克拉本縐紗織物(樣品1和比較例1)都是如此。
按照下列方式製造樣品7、8和9以證明對仿絲萊纖織物加諸桃皮效應(peach-skin effect)的可能性。 樣品7
長絲萊纖織物係依2×1的斜紋結構以120 gm-2 的重量生產。
該織物先依常規範圍備妥開幅(open width)以除去存有的任何膠料或潤滑劑。
在初始製備之後,該織物藉由灌注於無鏈條絲光機(chainless mercerizing machine)上而於40 g/l NaOH中被處理,然後在沸水中清洗以除去殘留的鹼。
然後藉著Then Airflow染色機來處理苛性化的織物。
使用習用施塗法進行染色:將染浴調整於80℃並且在10分鐘內添加50 g/l硫酸鈉。然後在20分鐘內分三份添加染料3% owg Novocron Brilliant Red FN-3GL。使該浴循環20分鐘,然後於1.5℃/min下冷卻至60℃。接著在30分鐘內添加20 g/l碳酸鈉。繼續再染色30分鐘以完成染料的定色。然後於50℃下在水中清洗該織物之前將該染浴排乾。
然後於1 cc/l乙酸(60%)中清洗該織物以達中和。
清洗藉由於95℃下在1 g/l洗潔劑中處理該織物10分鐘,然後於50℃下漂洗,最後冷卻而完成。
然後,使該織物於2%的矽酮軟化劑,來自Huntsman的Megasoft JET-LF,中軟化。然後將該織物從染色機卸下並且藉著Biancalani Airo繩狀滾筒(rope tumbler)來滾轉而乾燥。最後,在拉幅機上整理該織物。
所得到的織物是桃皮效應織物,適用於時尚洋裝或女襯衫。 樣品8
長絲萊纖織物係依2×1的斜紋結構以120 gm-2 的重量生產。
該織物先依常規範圍備妥開幅以除去存有的任何膠料或潤滑劑。
在初始製備之後,該織物藉由灌注於無鏈條絲光機上而於40 g/l NaOH中被處理,然後在沸水中清洗以除去殘留的鹼。
使該織物在拉幅機上乾燥至得到穩定性織物的尺寸。然後將該織物切割並且縫製成女襯衫。
然後藉著封閉口袋衣服染色機以10:1的液體對物品比率將該衣服染色。使用習用施塗法進行染色:將染浴調整於80℃並且在10分鐘內添加50 g/l硫酸鈉。然後在20分鐘內分三份添加染料3% owg Novocron Brilliant Red FN-3GL。使該浴循環20分鐘,然後於1.5℃/min下冷卻至60℃。接著在30分鐘內添加20 g/l碳酸鈉。繼續再染色30分鐘以完成染料的定色。
然後於50℃下在水中清洗該織物之前將該染浴排乾。然後於1 cc/l乙酸(60%)中清洗該織物以達中和。清洗藉由於95℃下在1 g/l洗潔劑中處理該織物10分鐘,然後於50℃下漂洗,最後冷卻而完成。
最後,衣服在2%的矽酮軟化劑,來自Huntsman的Megasoft JET-LF,中軟化。
將衣服從衣服染色機中取出,並且等到脫水(hydro-extracting)之後在滾轉乾燥機中乾燥。乾燥之後,壓燙衣服。
成衣具有吸引人且帶有皺面和高亮度接縫的偶成外觀(casual appearance)之桃子的觸感。 樣品9
使用長絲萊纖經紗(120分特)和短纖維萊纖1/50 Ne緯紗構成織物。織物用50根經紗和40根緯紗編織成2x1斜紋結構。
首先為該織物燒毛以除去多餘的毛,然後該織物先依常規範圍備妥開幅以除去存有的任何膠料或潤滑劑。
在初始製備之後,該織物藉由灌注於無鏈條絲光機上而於40 g/l NaOH中被處理,然後在沸水中清洗以除去殘留的鹼。
然後藉著Then Airflow染色機來處理苛性化的織物。
該織物首先在含有2 g/l織物潤滑劑的2 g/l蘇打灰(Soda Ash)中進行處理,於100℃下運行60分鐘,然後漂洗以除去鹼。這樣便能產生所謂的初級原纖化(primary fibrillation)。
然後按照下列方式在纖維素酶(cellulase enzyme)中處理該織物以從該織物表面除去過度的原纖化:處理浴於55℃和pH 5.5(用乙酸調整)下在1%Genencor BP CC中運行45分鐘。經過45分鐘之後,將該處理浴歷經10分鐘升溫至80℃以使該纖維素酶變性。
清洗以去除多餘的化學藥品和纖維棉絨之後,使用習用施塗法進行染色:將染浴調整於80℃並且在10分鐘內添加50 g/l硫酸鈉。然後在20分鐘內分三份添加染料3% owg Novocron Brilliant Red FN-3GL。使該浴循環20分鐘,然後於1.5℃/min下冷卻至60℃。接著在30分鐘內添加20 g/l碳酸鈉。繼續再染色30分鐘以完成染料的定色。
然後於50℃下在水中清洗該織物之前將該染浴排乾。然後於1 cc/l乙酸(60%)中清洗該織物以達中和。清洗藉由於95℃下在1 g/l洗潔劑中處理該織物10分鐘,然後於50℃下漂洗,最後冷卻而完成。
使該織物於2%的矽酮軟化劑,來自Huntsman的Megasoft JET-LF,中軟化。然後將該織物從染色機卸下並且藉著Biancalani Airo繩狀滾筒來滾轉而乾燥。最後,在拉幅機上整理該織物。
所得到的織物是桃皮效應織物,適用於時尚洋裝或女襯衫。 漂白測試
為了將使用萊纖長絲的織物對侵蝕性整理加工(aggressive finishing)的耐受性與絲對侵蝕性整理加工的耐受性作比較,進行了測試,其中將樣品和比較例清洗並且漂白。雖然這些測試是用牛仔布(Denim)萊纖構型進行的,但結果同樣適用於仿絲萊纖材料,因為該纖維的耐受性與其所應用的織物無關。
至於樣品10,使用牛仔布S978-100-814,其中經紗為100%棉,而且緯紗為100%的100分特萊纖長絲紗線,該材料以作為比較例7之具有100 %棉經紗和100%絲雙股緯紗的牛仔布S840-814當作參考標準。
樣品10和比較例10係於195℃下定色45秒。 強力漂白
按照下列方式將樣品10和比較例10漂白:
於含有2.5 kg織物和150 l洗液的1:60洗液比(liquor ratio)下進行預洗滌。關於清洗,使用2 g/l Persoftal L、0.5 g/l NaOH 100% (1 g/l NaOH 50%)和0.2 g/l Lava Sperse KDS濃縮物。於60 °C (最大加熱速率)下進行預洗滌20分鐘。
之後,冷卻至40℃,然後用300 l進行冷漂洗。
漂白於1:60的洗液比例和15 rpm下進行,冷卻30分鐘,再次用2.5 kg織物和150 l含有2 g/l蘇打和0.4 g/l Lava Sperse KDS濃縮物的洗液進行。檢查pH值並且使其保持於pH 10。至於漂白劑,3 g/l活性氯(20 ml/l漂白鹼液150 g/l)。
然後排出洗液,如上所述將材料用300 l冷漂洗,並且用150 l溫熱漂洗。
用2 ml/l過氧化氫50%於40℃下進行脫氯30分鐘。
然後用300 l冷漂洗,於50℃下用150 l溫熱漂洗5分鐘(隨著漂洗開始加熱),並且用300 l冷漂洗。
接著,按照下列方式進行酶清洗(enzyme washing),然後漂洗並返青(reviving),並且滾轉乾燥:
漂洗之後,於同樣含有2.5 kg織物和150 l洗液的1:60洗液比和22 rpm下進行酶清洗。該洗液含有2 g/l Persoftal L濃縮物。將pH值保持於pH 4.5與5之間。等到於最大加熱速率下加熱至55℃後,在添加酶之前先檢查pH值,然後將材料於55℃下處理55分鐘。接著將材料加熱至85℃並且於85℃下處理15分鐘。
然後按照下列方式排出洗液並且漂洗材料:首先,用300 l冷漂洗,接著用150 l溫熱漂洗,其中加熱伴隨著第二次漂洗步驟的填充開始。於50℃下繼續溫熱漂洗5分鐘。最後,用300 l進行冷漂洗。
如上所述,使用2%Tubingal RGH、1%Tubingal RWM、3 g/l Peristal E在最大速率下加熱之後15分鐘和40℃時,以1:60的洗液比進行返青。
然後排出洗液,並且於80℃下將材料滾轉乾燥50分鐘,接著使其冷卻20分鐘。
由此,獲得樣品11和比較例11。
表5彙總樣品10和11以及比較例10和11的構型、材料和性質。可以看出,絲材料不耐漂白,而該萊纖長絲紗線卻仍然展現充分的紗線強度。因此,接下來本發明的仿絲紡織萊紡織物可以被漂白,這使得一類新的織物(換言之,經漂白的仿絲織物)成為可能。
總之,頃已證明根據本發明的萊纖長絲織物在柔軟度和優美方面具有與絲相似的客觀特性。因此該紡織萊纖長絲織物真的很像絲一般。
對於克拉本縐紗和喬琪縐紗織物,如馬丁代爾磨損試驗所證明的,根據本發明的萊纖仿絲織物具有比絲更好的耐磨損性。新仿絲萊纖織物的顏色堅固度比絲更好1至0.5度。
該仿絲克拉本縐紗與清洗之後的絲克拉本縐紗相比具有更好的起毬特性。此外,清洗之後的永久褶折等級比清洗之後的絲克拉本縐紗有所改善。
該仿絲喬琪縐紗比絲喬琪縐紗經受更小的收縮率。
而且,最後,該仿絲萊纖織物對侵蝕性整理加工的耐受性開啟了創造以前無法獲得的新仿絲織物的大門。 1 – 輕質仿絲萊纖和絲織物的比較 2 – 中等重量仿絲萊纖織物的測試結果 3 – 重質仿絲萊纖與絲織物的比較 4 – TSA 測試的結果 5 – 供漂白測試用的樣品
1‧‧‧衣服
2‧‧‧仿絲紡織材料
4‧‧‧緯紗
6‧‧‧經紗
8‧‧‧萊纖長絲
下文根據附圖並且根據測試樣品示例性地描述本發明。 圖1示意性地顯示至少部分地由仿絲紡織材料2製成的女裝或男裝1。該服裝1僅被示意性地顯示成男襯衫或女襯衫,但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的仿絲織物的寬度及其構型,該衣服1也可為洋裝、套裝、戲劇服裝、夾克、褲子或這些衣服中及/或上面的零件。 該仿絲織物2包含緯紗4和經紗6,較佳地將其撚合。該緯紗4和經紗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萊纖長絲。 將加撚的經紗及/或緯紗6,4的實例顯示於圖2至4。圖2顯示S-撚的雙股紗線4,6。至少一根長絲8係萊纖長絲。圖3顯示Z-撚的雙股紗線4,6。再者,至少一根長絲8係萊纖長絲。 圖4顯示採Z-撚的三股紗線4,6,其中至少一根長絲8係萊纖長絲。 紗線4,6可具有介於50與3500 TPM之間的撚度。材料越輕,撚度可能越高。

Claims (15)

  1. 一種由由緯紗(4)和經紗(6)製成之織物(2),其中該緯紗(4)和該經紗(6)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萊纖長絲(8)或由其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織物,其中該緯紗(4)和該經紗(6)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至少一根萊纖長絲紗線(8)或由其構成,該萊纖長絲紗線(8)具有至少150 TP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織物,其中該萊纖長絲紗線具有至少1,500 TP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緯紗(4)和該經紗(6)中的至少一者含有至少一根萊纖長絲紗線(8)或由其構成,該萊纖長絲紗線(8)具有不大於100分特的線質量密度(linear mass density)。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在根據DIN EN 6330的第一次清洗之後,該織物在根據DIN EN ISO 12947-1:2007-04針對孔形成的馬丁代爾磨損試驗(Martindale abrasion test)中展現出至少6,000馬丁代爾的磨損數(wear number)。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以根據DIN EN ISO 6330清洗之後根據DIN EN ISO 5077測定的織物經紗方向收縮率和緯紗方向收縮率之百分比表示的絕對值總和以條件狀態65/20經過該第一次清洗之後為不大於1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經過根據DIN EN ISO 6330的第一次清洗之後根據DIN EN ISO 15487測定的AATC永久褶折等級(durable press rating)為至少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經過根據DIN EN ISO 6330的第一次清洗之後根據DIN EN 20105 A02的顏色堅牢度測試之等級為不低於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具有不大於8的TS750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具有不大於10的TS7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具有不大於30的TS750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在根據DIN EN ISO 12945-2中的馬丁代爾起毬測試(pilling test)測定2000次循環之後具有至少3馬丁代爾。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之織物,其中該織物係雙縐織物(Crepe)及雙宮織物(Dupionne)中之其一。
  14. 一種女裝或男裝、床用織物(被單布)、面布、床單或床包,其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中任一項之仿絲織物或由其構成。
  15. 一種含有萊纖長絲或由其構成的紗線於織物中之用途。
TW107133657A 2017-10-06 2018-09-25 織物及其製造方法、女裝或男裝、床用織物、面布、床單或床包 TWI7564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95315.1 2017-10-06
EP17195315.1A EP3467172A1 (en) 2017-10-06 2017-10-06 Silk-like woven garment containing or consisting of lyocell filaments
??17195315.1 2017-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5239A true TW201915239A (zh) 2019-04-16
TWI756473B TWI756473B (zh) 2022-03-01

Family

ID=6003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657A TWI756473B (zh) 2017-10-06 2018-09-25 織物及其製造方法、女裝或男裝、床用織物、面布、床單或床包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0051A1 (zh)
EP (2) EP3467172A1 (zh)
JP (1) JP7259180B2 (zh)
KR (2) KR20200059290A (zh)
CN (1) CN111194365A (zh)
AU (1) AU2018344309B2 (zh)
BR (1) BR112020004548B1 (zh)
MX (1) MX2020003622A (zh)
RU (1) RU2747298C1 (zh)
TW (1) TWI756473B (zh)
WO (1) WO20190684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23509B1 (de) * 2018-09-13 2021-04-07 Lenzing Aktiengesellschaft Gewebe aus miteinander verwobenen zwirnen
CN114541006A (zh) * 2022-02-28 2022-05-27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Lyocell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15595697A (zh) * 2022-10-18 2023-01-13 嘉兴市雄辉纺织有限公司(Cn) 一种仿天丝产品的制备装置及其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6221A (en) 1979-03-02 1981-01-20 Akzona Incorporated Process for shaped cellulose article prepared from a solution containing cellulose dissolved in a tertiary amine N-oxide solvent
ATA53792A (de) 1992-03-17 1995-02-15 Chemiefaser Lenz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ellulosischer formkörper,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sowie verwendung einer spinnvorrichtung
JPH09137386A (ja) * 1995-08-04 1997-05-27 Kanebo Ltd 抗ピリング性及びピーチスキン加工性に優れた溶剤紡糸セルロース系繊維、その繊維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JP3011112B2 (ja) * 1996-10-22 2000-02-21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含有構造物の防縮加工方法
JPH108337A (ja) * 1996-06-25 1998-01-13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エアージェットルーム緯糸用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条
JPH1072740A (ja) * 1996-07-02 1998-03-17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セルロース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を用いた裏地
JPH1018145A (ja) * 1996-07-02 1998-01-20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セルロース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交織裏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72771A (ja) * 1996-07-05 1998-03-17 Asahi Chem Ind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セルロース混用布帛
PT102650B (pt) * 2001-07-30 2004-10-29 Valfios Armazens De Fios Texte Linha de costura, que contem o eixo de filamentos continuos de lyocell, recobertos por fibras de algodao
JP4234057B2 (ja) * 2003-06-30 2009-03-04 ヒョス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高均質セルロース溶液から製造したセルロースディップコード及びタイヤ
JP2005113333A (ja) * 2003-10-09 2005-04-28 Toray Ind Inc 再生セルロース繊維含有織編物
JP4213686B2 (ja) * 2005-03-18 2009-01-21 ヒョスング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ハイブリッドコードを用いたディップコード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ラジアルタイヤ
KR100587474B1 (ko) * 2005-11-21 2006-06-12 고주현 보풀이 적고 인장강도가 강화된 천연소재로 만든 침대용원단
JP5078541B2 (ja) * 2007-10-22 2012-11-21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系裏地
CN101457436A (zh) * 2008-12-29 2009-06-17 宁波维科精华家纺有限公司 纯天丝大提花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US9212434B2 (en) * 2009-05-22 2015-12-15 Pbi Performance Products, Inc. Blend of lyocell and flame resistant fibers for protective garments
US20110223398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Valley Forge Fabrics, Inc. Upholstery and Wall Panel Weight Woven Fabrics
PT2562299T (pt) * 2010-04-20 2024-01-08 Kuraray Trading Co Ltd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um fio encorpado para fabrico de tecido de tecelagem ou malha
US9169582B2 (en) * 2011-09-02 2015-10-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moisture regain yarn, fabrics, and garments having superior arc protection
CN203307521U (zh) * 2013-05-31 2013-11-27 吴江创新印染厂 一种提花布
CN107142590B (zh) * 2017-06-13 2018-07-17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天丝棉杨柳绉织物的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9180B2 (ja) 2023-04-18
EP3692195B1 (en) 2024-05-22
WO2019068467A1 (en) 2019-04-11
EP3692195A1 (en) 2020-08-12
JP2020536181A (ja) 2020-12-10
AU2018344309B2 (en) 2021-12-09
KR20220066206A (ko) 2022-05-23
BR112020004548A2 (pt) 2020-09-08
BR112020004548B1 (pt) 2023-12-05
CN111194365A (zh) 2020-05-22
KR102614523B1 (ko) 2023-12-14
EP3467172A1 (en) 2019-04-10
US20200240051A1 (en) 2020-07-30
RU2747298C1 (ru) 2021-05-04
KR20200059290A (ko) 2020-05-28
TWI756473B (zh) 2022-03-01
MX2020003622A (es) 2020-10-28
AU2018344309A1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6474B (zh) 萊纖牛仔布、含有萊纖牛仔布或由其構成之衣服及生產牛仔布料之方法
TWI756473B (zh) 織物及其製造方法、女裝或男裝、床用織物、面布、床單或床包
TWI767063B (zh) 萊纖長絲襯布
WO2018053683A1 (zh) 衬衣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TWI770284B (zh) 針織的連續長絲萊纖布
EP3692196B1 (en) Lyocell filament denim
KR20020071515A (ko) 의마화 합성섬유를 사용한 의류용 선염직물
BR112020004547B1 (pt) Tecidos de liocel de filamento contínuo de malha, artigo têxtil, e uso de um fio contendo entre 10% e 100% de filamentos de lio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