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9205A -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 - Google Patents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9205A
TW201839205A TW107101475A TW107101475A TW201839205A TW 201839205 A TW201839205 A TW 201839205A TW 107101475 A TW107101475 A TW 107101475A TW 107101475 A TW107101475 A TW 107101475A TW 201839205 A TW201839205 A TW 2018392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material
sewing
edge
unit
press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1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田高幸
木下龍一郎
彌永明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和縫紉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和縫紉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和縫紉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9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920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10Edge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Abstract

本發明旨在公開一種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控制器(51)根據下側檢測部(24)的檢測結果讓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工作,而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運動至少一次以上,且讓下側縫料運送部(21)工作而讓下側縫料的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控制器(51)根據上側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讓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工作,而讓上側縫料按壓部(32)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運動至少一次以上,且讓上側縫料運送部(31)工作而讓上側縫料的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

Description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
本發明關於一種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在用縫紉裝置進行縫製時,自動校正縫料端緣部的左右位置。
現今,在縫紉機座上的落針位置的前方設置有折回導向裝置的鎖縫縫紉機已為眾人所知。該折回導向裝置將縫料的端緣部分折回來並上下疊合著送出來。例如已知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以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在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中,在折回導向裝置的前方夾著縫料的送料路徑設置有送料帶和縫料壓腳,根據設置在這些相對部的前方的縫料端檢測器的檢測結果,讓旋轉螺線管工作,讓縫料壓腳上下移動,將縫料夾在該縫料壓腳與送料帶之間,施加左右方向的移動力。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16-116636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例如,一般情況下,構成襯衫的衣身的端緣部(袖籠部分)和袖山部之端緣部的曲線形狀互不相同。於朝著縫紉裝置一側引導具有這樣的曲線形狀不同的端緣部的兩片縫料的情況下,縫製作業者必須一邊用兩隻手拽住兩縫料並沿著與送料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別移動兩縫料,一邊調節從端緣部到落針位置之間的間隔。為進行所述調節作業,就要求從事縫製作業的作業者的熟練度較高。由此可知,在經驗不足的作業者從事縫製作業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在縫合部分出現皺褶等不良現象。
然而,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縫紉機自動對一片縫料施加左右方向的移動力,在對具有曲線形狀不同的端緣部的兩片縫料進行縫製的情況下,無法對這兩片縫料分別施加左右方向的移動力。因此,必須用手左右調節另一片縫料,仍然需要作業者具有熟練者一樣高超的縫製技能,靠經驗不足的作業者獲得一定質量的縫製品是很困難的。
本發明正是為解決所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在對縫料進行重疊縫製時,能夠自動且可靠地調節兩片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 〔用於解決技術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達成所述目的,本該發明中,對上下縫料分別設置與其相對應的調節機構,而能夠自動地調節端緣部的位置。
具體而言,第一樣態之發明以一種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為前提。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佈置在一邊朝著送料方向運送分別具有端緣部的下側縫料和上側縫料一邊對兩端緣部進行縫合的縫紉裝置的前側,自動校正各縫料的端緣部在與該縫紉裝置的縫料的送料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上偏離規定位置的偏移量。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包括:下側縫料運送部、下側縫料按壓部、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下側檢測部、上側縫料運送部、上側縫料按壓部、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上側檢測部以及控制部。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設置在所述縫紉裝置的落針位置之前,具有在所述下側縫料的送料路徑的下方沿著與送料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移動的下側送料面;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設置在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的上方,具有夾著所述下側縫料的送料路徑與所述下側送料面相對的下側作用端;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讓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移動至少一次以上,所述下側作用位置為:所述下側作用端移動而將所述下側縫料夾在該下側作用端和所述下側送料面之間的位置,所述下側非作用位置為:該下側作用端移動而離開所述下側送料面的位置;所述下側檢測部設置在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附近,檢測所述下側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設置在所述縫紉裝置的落針位置之前,具有在所述上側縫料的送料路徑的上方沿著與送料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移動的上側送料面;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設置在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的下方,具有夾著所述上側縫料的送料路徑與所述上側送料面相對的上側作用端;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讓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移動至少一次以上,所述上側作用位置為:所述上側作用端移動而將所述上側縫料夾在該上側作用端和所述上側送料面之間的位置,所述上側非作用位置為:該上側作用端移動而離開所述上側送料面的位置;所述上側檢測部設置在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附近,檢測所述上側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所述控制部進行下側控制和上側控制,在進行所述下側控制時,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下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在所述下側作用位置和所述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運動至少一次以上,同時讓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所述下側縫料的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在進行所述上側控制時,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上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在所述上側作用位置和所述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運動至少一次以上,同時讓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所述上側縫料的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控制部進行下側控制,即,根據下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下側縫料按壓部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至少運動一次以上,同時讓下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下側縫料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由此而適當地調節下側縫料偏離規定位置的偏離量。控制部還進行上側控制,即,根據上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上側縫料按壓部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至少運動一次以上,同時讓上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上側縫料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由此而適當地調節上側縫料偏離規定位置的偏離量。故能夠自動地校正下側縫料和上側縫料偏離規定位置的偏離量。結果是,在這些縫料的端緣部具有曲線的情況下等,即使是經驗不足的作業者,也極容易縫製出達到一定質量的縫製品。這樣一來,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作業者還能夠操作兩台縫紉機。需要說明的是,「前側」表示以縫紉裝置為基準靠近縫紉作業者的一側。「近似正交」表示:不僅包括90°的情況,還可以包括稍微大於或稍微小於90°的情況。「上側縫料按壓部附近」表示:只要在上側縫料按壓部附近,從作業者看去的後側或者前側等任一位置都可以。
第二樣態之發明係如此,在第一樣態發明的基礎上,至少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以及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構成一個單元,作下側自動校正單元用;至少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以及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構成一個單元,作上側自動校正單元用;所述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所述上側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分別能夠相對於所述縫紉裝置退後或者從所述縫紉裝置上拆卸下來。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調節下側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的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調節上側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的上側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分別能夠相對於縫紉裝置退後,因此當需要退後時,則容易讓它們退後。而且,在對一片縫料進行縫合的情況下等,能夠根據作業內容將一自動校正單元拆卸下來。因此,作業性良好,還能夠用於其它機種。
第三樣態之發明係如此,在第二樣態發明的基礎上,所述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所述上側自動校正單元中的至少一個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能夠在執行元件的作用下退後。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藉由驅動執行元件,而能夠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中的至少一個自動校正單元退後,因此能夠僅讓需要適當退後的單元退後,或者讓兩單元一次性退後。故作業性極佳。
第四樣態之發明係如此,在第三樣態發明的基礎上,所述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所述上側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藉由讓一個氣壓缸收縮而能夠退後。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藉由驅動一個氣壓缸,一次就能夠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退後,故作業性極佳。
第五樣態之發明係如此,第二到第四樣態任一樣態發明的基礎上,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具有鉸鏈部和接合部,所述鉸鏈部安裝在所述縫紉裝置上且能夠擺動,所述接合部與所述縫紉裝置接合。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必要時,藉由以鉸鏈部為中心打開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就非常容易進行保修等。
第六樣態之發明係如此,在第一到第五樣態任一樣態發明的基礎上,所述下側檢測部和所述上側檢測部構成一個單元。所述下側檢測部佈置在以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的下側作用端為基準與插入下側縫料一側相反的一側;所述上側檢測部佈置在以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的上側作用端為基準與插入上側縫料一側相反的一側。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下側檢測部和上側檢測部結構緊湊且省空間,保修性優良。
第七樣態之發明為一種縫紉機,在該縫紉機中,第一到第六樣態任一樣態任一樣態所述的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設置在縫紉裝置的落針位置的送料方向前側,能夠退後或拆卸下來。
根據上述構成方式,在進行縫料的重疊縫製時,縫紉機能夠自動且可靠地調節兩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該縫紉機就會有較好的適銷性。
〔發明之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根據下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下側縫料按壓部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至少運動一次以上,同時讓下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縫料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根據上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上側縫料按壓部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至少運動一次以上,同時讓上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縫料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這樣一來,在進行縫料的重疊縫製時,能夠自動且可靠地調節兩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
下面,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做說明。
圖2示出包括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50。圖1中也示出,該縫紉機50主要包括:縫紉裝置1、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作控制部用的控制器51以及驅動整個縫紉裝置1的主馬達52。來自電力源53的電力供向縫紉機50,來自空氣源54的高壓空氣經氣閥55也供向縫紉機50。
下面,對各裝置做詳細的說明。本實施方式中,例如,縫紉裝置1、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設置在未圖示的作業台上,控制器51、主馬達52以及氣閥55設置在作業台下。需要說明的是,為易於說明,在以下說明中,「上方(上側)」和「下方(下側)」表示縫紉機5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關係。在以使用縫紉機50的縫紉作業者觀察到的縫紉裝置1為基準的情況下,「前側」表示以縫紉裝置1為基準靠近縫紉作業者一側的位置關係,「後側」表示以縫紉裝置1為基準遠離縫紉作業者一側的位置關係。「左右方向」表示俯視時與後述的縫料的送料方向A正交的方向。
〔縫紉裝置的構造〕
如圖2所示,縫紉裝置1是主要用於鎖邊的鎖縫縫紉機。具體而言,該縫紉裝置1構成為:在將端緣部的曲線形狀互不相同的上下兩片縫料W1、W2(參照圖6)的兩端緣部疊合起來的狀態下,能夠一邊將縫料W1、W2朝著從縫紉作業者看去的送料方向A送出,一邊將該兩端緣部縫合起來。需要說明的是,圖6中,上側縫料W1表示襯衫的袖山部,下側縫料W2表示襯衫的衣身。
縫紉裝置1包括本體部2,在該本體部2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處安裝有近似矩形箱狀的氣缸底板(cylinder bed)部3。如圖8放大顯示,在氣缸底板部3的上部水平地安裝有針板4,用來承載從前側朝著送料方向A送出去的縫料。在氣缸底板部3的上方安裝有縫紉機頭部5。在該縫紉機頭部5的下部設置有針桿和縫紉針7。其中,該針桿朝著針板4向下方延伸,該縫紉針7固定在針桿6的下端部。在該縫紉機頭部5內置有驅動機構,該驅動結構用於讓針桿上下來回移動。在縫紉機頭部5下方的臂部8設置有壓腳9。利用所述縫紉裝置1,將縫料放在針板4的上表面上,邊用壓腳9壓著縫料,邊讓本體部2工作,由此就能夠用縫紉針7將縫料的端緣部鎖好邊。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構造。
如圖2所示,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被佈置在縫紉裝置1的前側,該縫紉裝置1一邊朝著送料方向A送出分別具有端緣部的下側縫料W2和上側縫料W1,一邊將下側縫料W2和上側縫料W1的兩端緣部縫合起來。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構成為:自動校正各縫料的端緣部在與該縫紉裝置中的縫料的送料方向A近似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偏離規定位置的偏離量。
具體而言,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包括由例如鋼板製成的校正裝置本體11,該校正裝置本體11例如經具有沿鉛直方向延伸的擺動軸的鉸鏈部11a安裝在縫紉裝置1上,能夠擺動。在校正裝置本體11的與鉸鏈部11a相反的一側設置有接合銷12,該接合銷12作能夠與縫紉裝置1接合的接合銷用。該接合銷12具有螺紋部12a,該螺紋部12a能夠與自縫紉裝置1延伸出來的接合用臂2a前端的U字形部分2b接合,且在接合狀態下能夠上緊。
如圖3所示,在校正裝置本體11的靠鉸鏈部11a的部分,經氣缸固定部14固定有作執行元件用的氣壓缸13,在該氣壓缸13的活塞桿13a的頂端連結有單元支承部15。具體而言,氣壓缸13的缸體固定在氣缸固定部14的安裝支架14a上,固定在單元支承部15上的氣壓缸側輥15a被引導著在氣缸固定部14的氣缸導向孔14b內移動。板狀的單元基礎部16與該單元支承部15相連結。被支承桿16a在單元基礎部16的下部延伸,該被支承桿16a由設置在校正裝置本體11上的導向塊11b支承著能夠滑移。因此,單元基礎部16受到支承而能夠上下滑移,故能夠穩定地滑移。
圖4中也示出,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固定在該單元基礎部16上。
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至少包括下側縫料運送部21、下側縫料按壓部22以及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也就是說,下側縫料運送部21位於縫紉裝置1的落針位置的前方,且包括下側運送帶21b、下側主動帶輪21c、下側從動帶輪21d以及下側運送用電動馬達21e(圖1等中示出)。其中,下側運送帶21b具有在下側縫料W2的送料路徑的下方沿左右方向移動的下側送料面21a,該下側運送帶21b繞在下側主動帶輪21c和下側從動帶輪21d上,該下側運送用電動馬達21e讓下側主動帶輪21c旋轉。讓下側運送用電動馬達21e正反轉,下側運送帶21b就能夠沿左右方向中任一個朝向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下側縫料運送部21被下側帶套21f覆蓋,以防縫料或手指觸碰該下側縫料運送部21。
如圖4所示,下側縫料按壓部22設置在下側縫料運送部21的上方(下側送料面21a的正上方),下側作用端22a呈半球狀,夾著下側縫料W2的送料路徑與下側送料面21a相對,該下側作用端22a與該下側縫料按壓部22形成為一體。該下側作用端22a還可以呈球狀,能夠轉動。
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圖4所示的狀態)之間反復運動,該下側作用位置為:下側作用端22a移動而將下側縫料W2夾在該下側作用端22a和下側送料面21a之間的位置,該下側非作用位置為:下側作用端22a移動而離開下側送料面21a的位置。該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具有下側按壓部用支承銷23a、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23b以及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其中,該下側按壓部用支承銷23a連結在下側縫料按壓部22的基端側,該下側按壓部用支承銷23a設置在該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23b的頂端,該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讓該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23b工作。該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例如為旋轉螺線管,當電訊號送來時,該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就會旋轉一規定角度,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23b就開始工作,下側縫料按壓部22就會被切換到下側作用位置。當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不再進行驅動時,下側縫料按壓部22就會在例如未圖示的下側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返回下側非作用位置。
如圖3所示,在從作業者看去的下側縫料運送部21和下側縫料按壓部22的後側,設置有檢測下側縫料W2的端部位置的下側檢測部24。如圖7放大顯示,該下側檢測部24安裝在感測器安裝支架25上,且位於設置在該感測器安裝支架25上的板狀感測器隔板26的下側。下側檢測部24包括一對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和一對下側縫料用受光部24b。下側縫料用受光部24b判斷已接收到來自一對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的光、僅接收了一對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中一個發光部的光、一對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中任一個發光部的光都沒有接收到這三種情況,並由此檢測下側縫料W2的端部位置的偏移量,並將訊號送往控制器51。
同樣,如圖5所示,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至少包括上側縫料運送部31、上側縫料按壓部32以及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也就是說,上側縫料運送部31位於縫紉裝置1的落針位置的前方,且包括上側運送帶31b、上側主動帶輪31c、上側從動帶輪31d以及上側運送用電動馬達31e。其中,上側運送帶31b具有在上側縫料W1的送料路徑的下方沿左右方向移動的上側送料面31a,該上側運送帶31b繞在上側主動帶輪31c和上側從動帶輪31d上,該上側運送用電動馬達31e讓上側主動帶輪31c旋轉。讓上側運送用電動馬達31e正反轉,上側運送帶31b就能夠沿左、右方任一方向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上側縫料運送部31被上側帶套31f覆蓋,以防縫料或手指觸碰該上側縫料運送部31。
上側縫料按壓部32設置在上側縫料運送部31的下方(上側送料面31a的正下方),上側作用端32a呈半球狀,夾著上側縫料W1的送料路徑與上側送料面31a相對,該上側作用端32a與該上側縫料按壓部32形成為一體。該上側作用端32a還可以為球狀,能夠轉動。
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讓上側縫料按壓部32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圖5所示的狀態)之間反復運動,該上側作用位置為:上側作用端32a移動而將上側縫料W1夾在該上側作用端32a和上側送料面31a之間的位置,該上側非作用位置為:該上側作用端32a移動而離開上側送料面31a的位置。該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具有上側按壓部用支承銷33a、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33b以及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其中,該上側按壓部用支承銷33a連結在上側縫料按壓部32的基端側,該上側按壓部用支承銷33a設置在該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33b的頂端,該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讓該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33b工作。該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例如也是旋轉螺線管,當電訊號送來時,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就會旋轉一規定角度,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33b就開始工作,上側縫料按壓部32就會被切換到上側作用位置。當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不再進行驅動時,上側縫料按壓部32就會在例如未圖示的上側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返回上側非作用位置。
如圖3所示,在從作業者看去的上側縫料運送部31和上側縫料按壓部32的後側,設置有檢測上側縫料W1的端部位置的上側檢測部34。如圖7放大顯示,該上側檢測部34設置在感測器隔板26的上側。上側檢測部34包括一對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和一對上側縫料用受光部34b。上側縫料用受光部34b判斷已接收到來自一對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的光、僅接收了一對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中一個發光部的光、一對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中任一個發光部的光都沒有接收到這三種情況,並由此檢測上側縫料W1的端部位置的偏移量,並將訊號送往控制器51。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下側檢測部24和上側檢測部34構成為作感測器單元27用的單元。因此,結構緊湊化且省空間,保修性也優良,但還可以分別分開構成單元。
如圖5所示,至少上側縫料運送部31、上側縫料按壓部32以及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構成一個單元,作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用。因此,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能夠單獨拆卸下來。
控制器51進行下側控制和上側控制。在進行下側控制時,根據下側檢測部24的檢測結果讓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工作,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反復運動,同時讓下側縫料運送部21工作而讓下側縫料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在進行上側控制時,根據上側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讓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工作,讓上側縫料按壓部32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反復運動,同時讓上側縫料運送部31工作而讓上側縫料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需要說明的是,控制器51既可以由一個電路板構成,而進行下側控制和上側控制,又可以由不同的電路板而分別進行下側控制和上側控制。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工作情況〕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所關係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的工作情況做具體的說明。
如圖6所示,一般情況下,例如,與襯衫衣身(下側縫料W2)的袖籠部分相比,縫在該襯衫衣身的袖籠部分的袖山部(上側縫料W1)的端緣部呈彎曲度較陡(亦即,曲率較大)的曲線。在同時朝著送料方向A將所述下側縫料W2和上側縫料W1送出時,控制器51會自動調節偏離規定位置的偏移量(左右偏移量)。
具體而言,在下側控制下,當下側縫料用受光部24b接收了下側檢測部24的一對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的光,而檢測到下側縫料W2偏左以後,控制器51就會將訊號送往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驅動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23b,以下側縫料按壓部22作下側作用位置,讓下側縫料W2觸碰下側送料面21a。具體而言,高速地反復進行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的接通/切斷,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反復地按壓下側縫料W2和離開下側縫料W2。與此同時,或者在此前後,由下側運送用電動馬達21e驅動著下側運送帶21b朝右側移動。這樣一來,下側縫料W2就會在適當的力的作用下觸碰下側運送帶21b,而被強迫朝右側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下側縫料按壓部22繼續按著下側縫料W2不放,就有可能出現下側縫料W2被扭歪等不良現象。當下側檢測部24不再接收左側的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的光而檢測到偏移量已被校正過來以後,控制器51就停止向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發送接通/切斷指令,而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返回下側非作用位置。然後,讓下側運送帶21b停止工作。
相反,當下側縫料用受光部24b沒有接收到一對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的光,而檢測出下側縫料W2偏右以後,控制器51則將高速地反復進行接通/切斷的訊號發送給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讓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23b工作,以下側縫料按壓部22為下側作用位置,讓下側縫料W2觸碰下側送料面21a。與此同時,或者在此前後,由下側運送用電動馬達21e驅動著下側運送帶21b朝左側移動。這樣一來,下側縫料W2就被下側運送帶21b強迫著朝左側移動。當下側檢測部24再次接收到右側的下側縫料用發光部24a的光而檢測到偏移量已被校正過來以後,控制器51就停止向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發送接通/切斷指令,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返回下側非作用位置。然後,讓下側運送帶21b停止工作。需要說明的是,下側按壓部22觸碰下側縫料W2且偏移量已得以校正之情況下,只要向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23c發送一次接通/切斷指令即可。
另一方面,在上側控制下,當上側縫料用受光部34b沒有接收到一對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的光,而檢測出上側縫料W1偏左以後,控制器51則將訊號發送給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讓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33b工作,以上側縫料按壓部32為上側作用位置,讓上側縫料W1觸碰上側送料面31a。具體而言,高速地反復進行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的接通/切斷,讓上側縫料按壓部32反復地按壓上側縫料W1和離開上側縫料W1。與此同時,或者在此前後,由上側運送用電動馬達31e驅動著上側運送帶31b朝右側移動。這樣一來,上側縫料W1就會在適當的力的作用下觸碰上側運送帶31b,而被強迫朝右側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上側縫料按壓部32繼續按著上側縫料W1不放,就有可能出現上側縫料W1被扭歪等不良現象。當上側檢測部34不再接收左側的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的光而檢測到偏移量已被校正過來以後,控制器51就停止向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發送接通/切斷指令,而讓上側縫料按壓部32返回上側非作用位置。然後,讓上側運送帶31b停止工作。
相反,當上側縫料用受光部34b接收到上側檢測部34的一對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的光,而檢測到上側縫料W1偏右以後,控制器51就會將高速地反復進行接通/切斷的訊號送往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驅動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33b,以上側縫料按壓部32作上側作用位置,讓上側縫料W1觸碰上側送料面31a。與此同時,或者在此前後,由上側運送用電動馬達31e驅動著上側運送帶31b朝左側移動。這樣一來,上側縫料W1就被上側運送帶31b強迫著朝左側移動。當上側檢測部34不再接收右側的上側縫料用發光部34a的光而檢測到偏移量已被校正過來以後,控制器51就停止向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發送接通/切斷指令,讓上側縫料按壓部32返回上側非作用位置。然後,讓上側運送帶31b停止工作。需要說明的是,上側按壓部32觸碰上側縫料W1且偏移量已得以校正之情況下,只要向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33c發送一次接通/切斷指令即可。
因為這樣自動地校正了下側縫料W2和上側縫料W1的端部位置的偏移量,所以在這些縫料W1、W2的端緣部具有曲線的情況下,即使是經驗不足的作業者,也極容易達到規定的縫製質量。這樣一來,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作業者還能夠操作兩台縫紉機50。
在本實施方式中,驅動一個氣壓缸13而使其收縮,單元基礎部16就能夠相對於校正裝置本體11朝右側移動,從而能夠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一起退後。因此,作業性極其良好。
在本實施方式中,必要時,還能夠讓螺紋部12a松一些,將接合銷12拉到前面,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以鉸鏈部11a為中心打開。因此,易於進行保修等。
就本實施方式中的縫紉機50而言,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設置在縫紉裝置1的落針位置的前方,能夠退後或者拆卸下來,故在不需要調節縫料端緣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量的情況下,就能夠將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從縫紉機50上卸下來;在需要保修或更換縫料時等,也很容易讓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退後。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所關係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10,在進行縫料的重疊縫製時,能夠自動且可靠地調節兩縫料W1、W2的端緣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進行縫料W1、W2的重疊縫製時,縫紉機50能夠自動且可靠地調節兩縫料W1、W2的端緣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該縫紉機50就會有較好的適銷性。
〔其它實施方式〕
本發明還可以在所述實施方式中採用以下構成方式。
也就是說,在所述實施方式中,縫紉裝置1是主要用於鎖邊的鎖縫縫紉機,但本發明對於專利文獻1那樣的將一片縫料的端緣部折回來縫製的縫紉裝置也適用。在該情況下,只要讓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退後或者將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拆卸下來即可。
在所述實施方式中,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能夠單獨拆卸下來,但還可以讓上側自動校正單元拆卸不下來,卻能夠單獨退後。可以至少由下側縫料運送部21、下側縫料按壓部22以及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單獨構成一個單元,作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用。這樣一來,就能夠單獨地將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拆卸下來,或者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單獨退後。這樣一來,必要時,就容易讓它們退後。在縫製一片縫料的情況下等,能夠根據作業內容將一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或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拆卸下來。因此,作業性良好,還能夠用於其它機種。
在所述實施方式中,使下側縫料運送部21和上側縫料運送部31為帶驅動機構,但還可以採用其它運送機構實現該目的,例如將多個輥排列起來,用鏈條等進行驅動等。
在所述實施方式中,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23和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33採用的是利用旋轉螺線管進行驅動的驅動方式。但除此以外,既可以採用利用氣壓缸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和上側縫料按壓部32上下移動的驅動方式,又可以採用利用步進電動機驅動扁平凸輪,讓下側縫料按壓部22和上側縫料按壓部32上下移動的驅動方式。
在所述實施方式中,利用作執行元件用的氣壓缸13,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能夠退後。但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氣壓缸以外的執行元件(例如電動馬達和滾珠導桿的結合等)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能夠退後。而且,還可以採用利用執行元件僅讓下側自動校正單元20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30中的至少一方退後。
在所述實施方式中,下側檢測部24和上側檢測部34採用的是光學式的非接觸式感測器。但它們並不限於光學式,非接觸式的任何感測器皆可,而且還可以是接觸式的感測器。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是說明本發明本質的優選示例,並沒有限制本發明、其應用範圍或用途的意圖。
1‧‧‧縫紉裝置
2‧‧‧本體部
2a‧‧‧接合用臂
2b‧‧‧U字形部分
3‧‧‧氣缸底板部
4‧‧‧針板
5‧‧‧縫紉機頭部
7‧‧‧縫紉針
8‧‧‧臂部
9‧‧‧壓腳
10‧‧‧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
11‧‧‧校正裝置本體
11a‧‧‧鉸鏈部
11b‧‧‧導塊
12‧‧‧接合銷
12a‧‧‧螺紋部
13‧‧‧氣壓缸
13a‧‧‧活塞桿
14‧‧‧氣缸固定部
14a‧‧‧安裝支架
14b‧‧‧氣壓缸導向孔
15‧‧‧單元支承部
15a‧‧‧氣壓缸側輥
16‧‧‧單元基礎部
16a‧‧‧被支承桿
20‧‧‧下側自動校正單元
21‧‧‧下側縫料運送部
21a‧‧‧下側送料面
21b‧‧‧下側運送帶
21c‧‧‧下側主動帶輪
21d‧‧‧下側從動帶輪
21e‧‧‧下側運送用電動馬達
21f‧‧‧下側帶套
22‧‧‧下側縫料按壓部
22a‧‧‧下側作用端
23‧‧‧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
23a‧‧‧下側按壓部用支承銷
23b‧‧‧下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
23c‧‧‧下側按壓部用螺線管
24‧‧‧下側檢測部
24a‧‧‧下側縫料用發光部
24b‧‧‧下側縫料用受光部
25‧‧‧感測器安裝支架
26‧‧‧感測器隔板
27‧‧‧感測器單元
30‧‧‧上側自動校正單元
31‧‧‧上側縫料運送部
31a‧‧‧上側送料面
31b‧‧‧上側運送帶
31c‧‧‧上側主動帶輪
31d‧‧‧上側從動帶輪
31e‧‧‧上側運送用電動馬達
31f‧‧‧上側帶套
32‧‧‧上側縫料按壓部
32a‧‧‧上側作用端
33‧‧‧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
33a‧‧‧上側按壓部用支承銷
33b‧‧‧上側按壓部用連桿機構
33c‧‧‧上側按壓部用螺線管
34‧‧‧上側檢測部
34a‧‧‧上側縫料用發光部
34b‧‧‧上側縫料用受光部
50‧‧‧縫紉機
51‧‧‧控制器(控制部)
52‧‧‧主馬達
53‧‧‧電力源
54‧‧‧空氣源
55‧‧‧氣閥
W1‧‧‧上側縫料
W2‧‧‧下側縫料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關係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設置有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的立體圖。 圖3是從另一方向看到的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示出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上側自動校正單元的立體圖。 圖5是示出上側自動校正單元的立體圖。 圖6是示出襯衫的衣身和袖部縫製前的形狀的簡圖。 圖7是放大示出下側檢測部和上側檢測部的立體圖。 圖8是放大示出縫紉裝置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Claims (7)

  1. 一種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佈置在一邊朝著送料方向運送分別具有端緣部的下側縫料和上側縫料一邊對兩端緣部進行縫合的縫紉裝置的前側,自動校正各縫料的端緣部在與該縫紉裝置的縫料的送料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上偏離規定位置的偏移量,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包括:下側縫料運送部、下側縫料按壓部、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下側檢測部、上側縫料運送部、上側縫料按壓部、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上側檢測部以及控制部,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設置在所述縫紉裝置的落針位置之前,具有在所述下側縫料的送料路徑的下方沿著與送料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移動的下側送料面,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設置在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的上方,具有夾著所述下側縫料的送料路徑與所述下側送料面相對的下側作用端,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讓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在下側作用位置和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移動至少一次以上,所述下側作用位置為:所述下側作用端移動而將所述下側縫料夾在該下側作用端和所述下側送料面之間的位置,所述下側非作用位置為:該下側作用端移動而離開所述下側送料面的位置,所述下側檢測部設置在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附近,檢測所述下側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設置在所述縫紉裝置的落針位置之前,具有在所述上側縫料的送料路徑的上方沿著與送料方向近似正交的方向移動的上側送料面,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設置在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的下方,具有夾著所述上側縫料的送料路徑與所述上側送料面相對的上側作用端,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讓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在上側作用位置和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移動至少一次以上,所述上側作用位置為:所述上側作用端移動而將所述上側縫料夾在該上側作用端和所述上側送料面之間的位置,所述上側非作用位置為:該上側作用端移動而離開所述上側送料面的位置,所述上側檢測部設置在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附近,檢測所述上側縫料的端緣部的位置,所述控制部進行下側控制和上側控制,在進行所述下側控制時,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下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在所述下側作用位置和所述下側非作用位置之間運動至少一次以上,同時讓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所述下側縫料的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在進行所述上側控制時,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上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讓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工作,而讓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在所述上側作用位置和所述上側非作用位置之間運動至少一次以上,同時讓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工作而讓所述上側縫料的端緣部朝著規定位置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其中:至少所述下側縫料運送部、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以及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構成一個單元,作下側自動校正單元用,至少所述上側縫料運送部、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以及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用驅動部構成一個單元,作上側自動校正單元用,所述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所述上側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分別能夠相對於所述縫紉裝置退後或者從所述縫紉裝置上拆卸下來。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其中:所述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所述上側自動校正單元中的至少一個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能夠在執行元件的作用下退後。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其中:所述下側自動校正單元和所述上側自動校正單元構成為:藉由讓一個氣壓缸收縮而能夠退後。
  5. 如請求項2到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其中: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具有鉸鏈部和接合部,所述鉸鏈部安裝在所述縫紉裝置上且能夠擺動,所述接合部與所述縫紉裝置接合。
  6.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其中:所述下側檢測部和所述上側檢測部構成一個單元,所述下側檢測部佈置在以所述下側縫料按壓部的下側作用端為基準與插入下側縫料一側相反的一側,所述上側檢測部佈置在以所述上側縫料按壓部的上側作用端為基準與插入上側縫料一側相反的一側。
  7. 一種縫紉機,其特徵在於:權利要求1到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設置在縫紉裝置的落針位置的送料方向前側,能夠退後或拆卸下來。
TW107101475A 2017-02-16 2018-01-16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 TW2018392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343 2017-02-16
JP2017027343A JP2018130406A (ja) 2017-02-16 2017-02-16 端縁部自動補正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ミシ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9205A true TW201839205A (zh) 2018-11-01

Family

ID=6319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1475A TW201839205A (zh) 2017-02-16 2018-01-16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30406A (zh)
CN (1) CN108442049A (zh)
TW (1) TW20183920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7992A (ja) * 1982-10-09 1984-04-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加工布案内装置
JPH06121890A (ja) * 1992-10-08 1994-05-06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布端制御装置
US5642681A (en) * 1994-09-23 1997-07-01 Union Special Corp. Sewing sleeves on shirt bodies
JP5574682B2 (ja) * 2009-11-30 2014-08-20 Juki株式会社 上下送りミシン
JP5936843B2 (ja) * 2011-10-24 2016-06-22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6410145B2 (ja) * 2014-12-19 2018-10-24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裾引き縫いミシン
CN205046325U (zh) * 2015-09-19 2016-02-24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布料位置调整装置
CN106087281B (zh) * 2016-08-10 2021-12-14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布料自动对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2049A (zh) 2018-08-24
JP2018130406A (ja)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49630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KR100876706B1 (ko) 테두리 장식용 재봉틀의 주머니 천 공급장치
CN105714481A (zh) 卷边缝纫机
TW201839205A (zh) 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及包括該端緣部自動校正裝置的縫紉機
JP7454916B2 (ja) ミシン
JPS61500891A (ja) 二重還縫ミシン装置
JP3779921B2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TW201738425A (zh) 縫紉輔助裝置及採用該縫紉輔助裝置的縫紉機
US4173191A (en) Sewing unit with sectionwise shiftable clamping device
TWI703250B (zh) 縫紉機及縫製裝置、以及縫製方法
JP2015142653A (ja) 縫製対象物供給装置、縫製対象物供給方法及び縫製対象物供給プログラム
TWI824120B (zh) 圓形織物之緣邊縫紉機
US5622129A (en) Pneumatic tensioning arm for automated sewing machine
CN105803685A (zh) 边缝缝纫机
JP4236454B2 (ja) 玉縁縫製装置
TWI386533B (zh) Sewing sewing machine
JPH05317549A (ja) 袖の連続縫製装置
WO2012081119A1 (ja) フライ供給装置
JPH08299635A (ja) 縫製装置
JP7316426B2 (ja) 縫製装置
JP2020006124A (ja) ミシンの生地捌き装置
JP7335408B2 (ja) 縫製装置
JP3881896B2 (ja) シート状体の折重ね装置
JP4338824B2 (ja) ミシン製本装置
JP2017184950A (ja) ミシ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