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5215A -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5215A
TW201825215A TW106138232A TW106138232A TW201825215A TW 201825215 A TW201825215 A TW 201825215A TW 106138232 A TW106138232 A TW 106138232A TW 106138232 A TW106138232 A TW 106138232A TW 201825215 A TW201825215 A TW 2018252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electrode
flow path
compressed fluid
wire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8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8695B (zh
Inventor
山根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5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5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8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86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1Supply of working med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1/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2Automatic wire thre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4Wire tension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5Wire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2500/00Holding and positioning of tool electrodes
    • B23H2500/20Methods or devices for detecting wire or workpiec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具有自動接線功能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具備:引導部,設置於運送著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上,並引導線電極(12)的運送;流路(FP),形成於引導部,用以對運送路徑供給壓縮流體;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對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張力檢測部(34),檢測線電極(12)的張力;及控制裝置(18),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供給至流路(FP),並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藉由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的運送路徑上之供給位置(SP)。

Description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自動接線功能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其自動接線方法。
一般而言,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有自動接線功能,該自動接線功能係指,使線電極自動插穿至穿設於加工對象物的加工開始孔、或利用放電加工而形成於加工對象物的加工溝,而進行接線的功能。然而,於自動接線時,若線電極的前端勾卡於物體,則無法使線電極自動接線。
因此,如日本特開平02-160422號公報、日本特開平02-224926號公報所揭示,以往,於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為了檢測線電極的勾卡,而進行線電極撓曲的檢測。線電極撓曲檢測的理由為,若線電極勾卡於物體,則線電極會撓曲,因此藉由檢測此撓曲狀況,可檢測線電極的勾卡(自動接線的失敗)。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上述日本特開平02-160422號公報1、日本特開平02-224926號公報中,因藉由檢測線電極的撓曲僅檢測到自動接線的失敗,故無法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線電極的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因此,於上述日本特開平02-160422號公報、日本特開平02-224926號公報中,於線電極的前端並未勾卡於物體但線電極已從原本的運送路徑上偏離而運送的情況時,則無法檢測到自動接線的失敗。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其可檢測運送著線電極的運送路徑上的位置。
本發明的第1態樣係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有使線電極自動接線的自動接線功能,其具備:供給滾輪,供給該線電極;回收滾輪,將從該供給滾輪所供給的該線電極加以回收;引導部,設置於從該供給滾輪往該回收滾輪運送著該線電極的運送路徑上,並引導該線電極的運送;流路,形成於該引導部,用以對該運送路徑供給壓縮流體,俾使該線電極沿著該運送路徑運送;壓縮流體供給裝置,對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張力檢測部,檢測該線電極的張力;及控制裝置,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以使該壓縮流體供給至該流路,並根據該張力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定該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
藉由此構成,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供給位置。因此,可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該控制裝置亦可於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而對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時,於利用該張力檢測部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產生變化的情形、或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為閾值以上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
藉此,可以簡易構成且高精確地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該流路亦可以沿著該運送路徑的方向於相異位置與該運送路徑連通的方式,於該引導部形成複數條,亦可具有複數個形成有該流路的該引導部。
藉此,可於線電極的運送路徑上的複數個位置(供給位置),分別判定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因此,可詳細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詳細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該控制裝置亦可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以使從位於該線電極的運送方向的上游側的流路起依序供給該壓縮流體,當判定該線電極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則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以使該壓縮流體供給至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該流路。
藉此,由於壓縮流體係沿著線電極的運送方向從上游側的流路依序起被供給,故可良好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良好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亦可更具備檢測該線電極的送出量的送出量檢測部,該控制裝置根據該送出量檢測部所檢測得之該送出量,推定該運送路徑上的該線電極的前端位置,當判斷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由該流路所形成之在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則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以使對經判斷為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所對應的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並根據該張力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判定該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該供給位置。
藉此,無須多餘地供給壓縮流體,且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所推定的線電極的前端位置。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該控制裝置亦可於供給該壓縮流體起即使已經過固定時間,但根據該張力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仍判定該線電極尚未被運送至經判斷為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時,判定該線電極的運送發生異常。
藉此,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從原本被運送的正規運送路徑偏離而被運送,可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該控制裝置亦可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以使供給至該流路的該壓縮流體的流量或壓力依事先決定的既定模式變化,於該張力檢測部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依該既定模式變化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
藉此,可防止因張力檢測部的檢測信號所含的雜訊而誤判線電極的運送狀態。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中,該控制裝置亦可將該線電極的運送狀態顯示於顯示部。藉此,作業員可辨識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2態樣係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之自動接線方法,其具有使線電極自動接線的自動接線功能,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具備:供給滾輪,供給該線電極;回收滾輪,將從該供給滾輪所供給的該線電極加以回收;引導部,設置於從該供給滾輪往該回收滾輪運送著該線電極的運送路徑上,並引導該線電極的運送;及流路,形成於該引導部,用以對該運送路徑供給壓縮流體,俾使該線電極沿著該運送路徑運送;該自動接線方法包含:供給步驟,對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張力檢測步驟,檢測該線電極的張力;及判定步驟,根據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判定該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
藉由此構成,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供給位置。因此,可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2態樣的該自動接線方法,該判定步驟中,亦可於該壓縮流體被供給至該流路時,於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產生變化的情形、或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為閾值以上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
藉此,可以簡易構成且高精確地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
本發明的第2態樣的該自動接線方法中,該流路亦可以沿著該運送路徑的方向於相異位置與該運送路徑連通的方式,於1個以上的該引導部形成複數條,該供給步驟中,從位於該線電極的運送方向的上游側的該流路起,依序供給該壓縮流體,當判定該線電極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則對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
藉此,可於線電極的運送路徑上的複數個位置(供給位置),分別判定線電極是否被運送。因此,可詳細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詳細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又,由於壓縮流體係沿著線電極的運送方向,從上游側的流路依序被供給,故可良好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良好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2態樣的該自動接線方法中,亦可更包含:送出量檢測步驟,檢測該線電極的送出量;位置推定步驟,根據所檢測得之該送出量,推定該運送路徑上的該線電極的前端位置;及判斷步驟,判斷該線電極的前端是否已到達由該流路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該供給步驟中,當判斷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由該流路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則對經判斷為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所對應的該流路,供應該壓縮流體,該判定步驟中,根據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判定該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該供給位置。
藉此,無須多餘地供給壓縮流體,且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所推定的線電極的前端位置。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2態樣的該自動接線方法中,該判定步驟中,亦可於從供給該壓縮流體起即使已經過固定時間,但根據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仍判定該線電極尚未被運送至經判斷為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時,判定該線電極的運送發生異常。
藉此,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從原本被運送的正規運送路徑偏離而被運送,可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本發明的第2態樣的該自動接線方法中,該供給步驟中,亦可將流量或壓力依事先決定的既定模式變化的該壓縮流體供給至該流路,該判定步驟中,於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的張力依該既定模式變化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
藉此,可防止因張力檢測部的檢測信號所含的雜訊而誤判線電極的運送狀態。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依據本發明,可檢測線電極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檢測線電極的運送狀態。
從參考附加圖式所述的以下實施形態的說明中,當可容易了解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
針對本發明所請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揭示較佳實施形態,以下參考附加圖式詳細說明。
圖1係實施形態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整體構成的概略圖。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係對由線電極12與加工對象物W所形成的極間(間隙)施加電壓使產生放電,藉此對加工對象物W實施加工(放電加工)的工作機械。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自動接線功能,至少具備加工機本體14、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及控制裝置18。本實施形態的加工機本體14,於加工液中對加工對象物W進行加工。
線電極12的材質,為如鎢系、銅合金系、黄銅系等的金屬材料。另一方面,加工對象物W的材質,為如鐵系材料或超硬材料等的金屬材料。
加工機本體14具備運送裝置32,運送裝置32朝著加工對象物(工件、被加工物)W運送線電極12,並將通過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孔Wh或加工溝Wg的線電極12,運送至未圖示的回收箱。加工機本體14更具備:張力檢測部34,檢測線電極12的張力;撓曲檢測部36,檢測線電極12的撓曲;及切斷電極38,用以切斷線電極12。又,所謂「加工開始孔Wh」係指,用以於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前,將線電極12插穿至加工對象物W的孔,所謂「加工溝Wg」係指,藉由加工所形成的溝。又,加工對象物W藉由可沿著平面(XY平面)上移動的工作台(省略圖示)所支撐。
運送裝置32從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的上游側依序具備:捲線筒40;引導滾輪42、44;制動滾輪46;引導滾輪48;上導管50;上線引導構件52;下線引導構件54;下導管56;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藉由此運送裝置32,而界定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加工對象物W位於上線引導構件52與下線引導構件54之間。
又,所謂「線電極12的自動接線」係指,沿著由運送裝置32所界定的運送路徑,使捲繞於捲線筒40的線電極12,通過上線引導構件52、加工對象物W、及下線引導構件54等,而由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所夾持。當線電極12被接線時,則對線電極12賦予既定的張力。
張力檢測部34設於制動滾輪46與引導滾輪48之間,為檢測線電極12的張力的感測器。撓曲檢測部36設於引導滾輪48與上導管50之間,為檢測線電極12的撓曲的感測器。撓曲檢測部36具有環狀的電極36a,線電極12插穿環狀電極36a內。當線電極12與環狀的電極36a相接觸,則撓曲檢測部36將檢測信號亦即接觸信號(撓曲信號)輸出至控制裝置18。
切斷電極38具有上電極38a及下電極38b。上電極38a設於引導滾輪48與上導管50之間,具體而言,設於撓曲檢測部36與上導管50之間。下電極38b設於上導管50與上線引導構件52之間。上電極38a及下電極38b,分別於線電極12的切斷時用作為夾持線電極12的夾具,於控制裝置18的控制下,藉由未圖示致動器進行開閉。
捲線筒(供給滾輪)40上,捲繞著長條的線電極12,從捲線筒40所供給的線電極12,於跨架於引導滾輪42、44、制動滾輪46及引導滾輪48之後,運送至上導管50。運送至上導管50的線電極12,通過上導管50的插穿孔50a內而往下方(-Z方向)前進,而運送至上線引導構件(引導部)52。接著,運送至上線引導構件52的線電極12,通過位於上線引導構件52與下線引導構件54間的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孔Wh或加工溝Wg,朝著下線引導構件(引導部)54送往下方(-Z方向)。運送至下線引導構件54的線電極12,通過下導管(引導部)56的插穿孔56a內之後,藉由夾持線電極12的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回收滾輪)而被回收。
捲線筒40藉由從於控制裝置18的控制下所驅動的具有編碼器EC1的馬達(旋轉驅動源)M1所賦予的扭矩而旋轉。引導滾輪42、44,使從捲線筒40所送出的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變化,而朝著制動滾輪46引導。制動滾輪46對線電極12賦予摩擦所致的制動力。制動滾輪46藉由從於控制裝置18的控制下所驅動的具有編碼器EC2的馬達(旋轉驅動源)M2所賦予的扭矩而旋轉。藉由改變賦予於此制動滾輪46的扭矩,可對線電極12賦予制動力。又,進給滾輪60亦藉由從於控制裝置18的控制下所驅動的馬達(旋轉驅動源)M3所賦予的扭矩而旋轉。
引導滾輪48將通過張力檢測部34的線電極12,引導至上導管50的插穿孔50a。上導管50係用於與切斷電極38(上電極38a及下電極38b)及制動滾輪46協同動作而切斷線電極12。針對線電極12的切斷,於後詳述。
如圖2所示,上線引導構件52具備:上導塊70、上模具導件72、射流噴嘴74、及上噴嘴76。於上導塊70的內部,形成於線電極12插穿的上下方向(與XY平面垂直的Z方向)延伸的插穿孔70a,上導塊70引導朝向加工對象物W的線電極12。
上模具導件72安裝於上導塊70的下部,於加工對象物W的上方(+Z方向),進行線電極12往加工對象物W送出的定位。於上模具導件72的內部,形成與上導塊70的插穿孔70a連通且於線電極12插穿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插穿孔72a。上模具導件72的插穿孔72a,相較於上導塊70的插穿孔70a孔徑為小,且具有相對於線電極12的外徑僅略大的孔徑。
射流噴嘴74以從下方(-Z方向)覆蓋上模具導件72的方式,安裝於上導塊70的下部。於射流噴嘴74上,使線電極12能插穿的噴嘴孔74a形成於上模具導件72的插穿孔72a的下方。藉此,通過上模具導件72的插穿孔72a的線電極12,通過射流噴嘴74的噴嘴孔74a而送往下方。此噴嘴孔74a具有較線電極12的外徑僅略大的孔徑。於自動接線時,射流噴嘴74將從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經由形成於上導塊70的流路FP(以下稱為FP1)所供給的壓縮流體(例如,經壓縮的水等液體或空氣等氣體),從噴嘴孔74a噴出。此流路FP1係用以將壓縮流體供給至運送路徑,俾使線電極12沿著運送路徑運送。射流噴嘴74將從流路FP1所供給的壓縮流體從噴嘴孔74a朝著下方噴出,藉此壓縮流體沿著運送路徑噴出。又,將由流路FP1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位置(或亦稱為供給區域)SP,稱為SP1。
上噴嘴76以從下方(-Z方向)覆蓋上模具導件72及射流噴嘴74的方式,安裝於上導塊70的下部。上噴嘴76以朝著下方成為尖細的方式形成。於上噴嘴76的前端(下端),形成噴嘴孔76a。此噴嘴孔76a位於上模具導件72的插穿孔72a及射流噴嘴74的噴嘴孔74a的下方。藉此,通過上模具導件72的插穿孔72a及射流噴嘴74的噴嘴孔74a的線電極12,通過上噴嘴76的噴嘴孔76a而送往下方(加工對象物W側)。上噴嘴76的噴嘴孔76a具有較射流噴嘴74的噴嘴孔74a的孔徑為大的孔徑。上噴嘴76從噴嘴孔76a朝著下方噴出從未圖示的加工液供給裝置所供給的加工液,而對位於下方的加工對象物W供給加工液。又,於加工時,上線引導構件52、加工對象物W及下線引導構件54,係浸泡於貯存於未圖示的加工槽的加工液,但於自動接線時,宜為於加工槽內未貯存有加工液的狀態。
下線引導構件54具備:下導塊80、下引導滾輪82、下模具導件84及下噴嘴86。下導塊80形成為於上下方向(Z方向)與水平方向(X方向)延伸的大致L字形。於下導塊80的內部,形成插穿孔80a,該插穿孔80a引導通過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孔Wh或加工溝Wg的線電極12。此插穿孔80a具有大致L字形的形狀,以將沿著下方(-Z方向)運送而來的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轉換成水平方向(+X方向)。
於下導塊80,形成與插穿孔80a連通的1條或複數條流路FP。此流路FP係用於將從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所供給的壓縮流體供給至作為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的插穿孔80a。於在下導塊80形成複數條流路FP的情形時,複數條流路FP以沿著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插穿孔80a)的方向於相異位置與插穿孔80a(運送路徑)連通的方式,形成於下導塊80。亦即,形成於下導塊80的複數條流路FP,可沿著運送路徑從相異位置對作為運送路徑的插穿孔80a供給壓縮流體。
在此,於形成於下導塊80的複數條流路FP中,將於最上游側與插穿孔80a連通的流路FP,稱為流路FP2;將流路FP2之後於下游側與插穿孔80a連通的流路FP,稱為流路FP3;將於最下游側與插穿孔80a連通的流路FP,稱為流路FP4。具體而言,流路FP2與較下引導滾輪82更位於上游側的插穿孔80a連通,流路FP3與下引導滾輪82所在的插穿孔80a連通,流路FP4與較下引導滾輪82更為下游側的插穿孔80a連通。又,將依流路FP2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位置SP,稱為SP2;將由流路FP3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位置SP,稱為SP3;將由流路FP4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位置SP,稱為SP4。
下引導滾輪82以一部分於大致L字型的插穿孔80a的彎折部(彎曲部)附近往插穿孔80a內凸出的方式,設置於下導塊80內。此下引導滾輪82減少線電極12於大致L字型的插穿孔80a的彎折部附近的摩擦,而使線電極12的運送順暢。
下模具導件84安裝於下導塊80的上部,於加工對象物W的下方(-Z方向),進行將線電極12從加工對象物W送來的定位。藉由此上模具導件72及下模具導件84,將插穿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孔Wh或加工溝Wg的線電極12加以定位。於下模具導件84的內部,形成與下導塊80的插穿孔80a連通且於線電極12插穿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插穿孔84a。下模具導件84的插穿孔84a,相較於下導塊80的插穿孔80a孔徑為小,且具有相對於線電極12的外徑僅略大的孔徑。
下噴嘴86以從上方(+Z方向)覆蓋下模具導件84的方式,安裝於下導塊80的上部。下噴嘴86以朝著上方成為尖細的方式形成。於下噴嘴86的前端(上端),形成噴嘴孔86a。此噴嘴孔86a位於下模具導件84的插穿孔84a的上方。藉此,通過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孔Wh或加工溝Wg的線電極12,通過此噴嘴孔86a而送往位於下方的下模具導件84的插穿孔84a。下噴嘴86的噴嘴孔86a及上噴嘴76的噴嘴孔76a,亦可為大致相同孔徑。下噴嘴86從噴嘴孔86a朝著上方噴出從未圖示的加工液供給裝置所供給的加工液,而對位於上方的加工對象物W供給加工液。
返回圖1的說明,在設於下線引導構件54的+X方向側的下導管56,形成與線電極12插穿的插穿孔56a連通的1條或複數條流路FP。此流路FP將從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所供給的壓縮流體供給至作為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的插穿孔56a。於在下導管56形成複數條流路FP的情形時,複數條流路FP以沿著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插穿孔56a)的方向於相異位置與插穿孔56a(運送路徑)連通之方式,形成於下導管56。亦即,形成於下導管56的複數條流路FP,可沿著運送路徑從相異位置對作為運送路徑的插穿孔56a供給壓縮流體。
在此,於設於下導管56的複數條流路FP中,將於最上游側與插穿孔56a連通的流路FP,稱為流路FP5;將流路FP5之後於下游側與插穿孔56a連通的流路FP,稱為流路FP6。又,將由流路FP5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位置SP,稱為SP5;將由流路FP6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壓縮流體的供給位置SP,稱為SP6。
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可選擇性地對複數條流路FP(FP1~FP6)中的任一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亦即,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可切換供給壓縮流體的1條流路FP。此切換藉由控制裝置18的控制而進行。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亦可具有例如:從貯存壓縮流體的槽抽取壓縮流體的泵;及複數個切換閥,利用控制裝置18控制此複數個切換閥,而使壓縮流體供給至任一條流路FP。
控制裝置18係用以控制加工機本體14的各部及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控制裝置18控制加工機本體14的各部及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使於發生線電極12斷線、加工處所變更、加工對象物W更換、或自動接線失敗的情形時等,切斷線電極12並重新進行線電極12的自動接線。已切斷的下游側的線電極12,藉由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而運送至該回收箱而被回收。控制裝置18藉由將已切斷的上游側的線電極12沿著運送路徑運送,而開始進行自動接線。當被運送的線電極12,通過上線引導構件52、加工對象物W的加工開始孔Wh或加工溝Wg、下線引導構件54及下導管56,而被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所夾持,則線電極12的自動接線完成。
圖3係控制裝置18的構成圖。控制裝置18具備:輸入部90、控制部92、記錄媒體94及顯示部96。輸入部90係為了輸入資訊及指令等而由作業員所操作的操作部。輸入部90由數值資料輸入用的數字鍵、各種功能鍵(例如電源按鈕等)、鍵盤及觸控面板等所構成。
控制部92具有CPU等的處理器及記憶著程式的記憶體晶片,利用處理器執行該程式,而用作為本實施形態的控制部92。記錄媒體94儲存著控制部92執行控制所需的資料等,亦用作為緩衝記憶體。
顯示部96由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所構成,顯示所需資訊等。輸入部90的觸控面板設於顯示部96的顯示畫面。又,輸入部90與顯示部96亦可形成為一體。
控制部92具備:切斷控制部100、運送控制部102、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流路選擇部106、到達判斷部108、供給控制部110及運送狀態判定部112。
切斷控制部100藉由驅動上述致動器而使切斷電極38(上電極38a及下電極38b個別)成為關閉狀態,使線電極12夾持於切斷電極38(上電極38a及下電極38b個別)。接著,藉由控制未圖示的切斷電源,使於上電極38a與下電極38b間流過電流,而以焦耳熱加熱線電極12。藉此,上導管50的插穿孔50a內的線電極12被加熱。又,切斷電源的正極連接至上電極38a及下電極38b的其中一者的電極,而負極連接至另一者的電極。
與此同時,切斷控制部100控制未圖示的冷卻流體供給裝置,從上導管50上方對插穿孔50a內供給冷卻流體(例如,低溫的水或氣體等),並控制馬達M1或M2,使線電極12往捲線筒40側(上方側)拉伸。
由於此冷卻流體從上方往下方流過上導管50的插穿孔50a,故上導管50的上部側的線電極12降溫最多,隨著愈往下部側,線電極12的冷卻程度變得愈弱。因此,線電極12的溫度從上導管50的上部側往下部側緩慢變高,下電極38b附近的線電極12的溫度變高最多。又,由於線電極12被往上方拉伸,故線電極12於溫度變最高的下電極38b附近的位置被切斷。已切斷的上游側的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為下電極38b附近。
運送控制部102於線電極12被切斷後,控制馬達(伺服馬達)M1、M2、M3使沿著運送路徑以事先決定的固定速度運送線電極12。此時,運送控制部102根據設於馬達M1、M2的編碼器EC1、EC2所檢測得之檢測信號,對馬達M1、M2進行反饋控制,藉此可以事先決定的速度運送線電極12。藉此,利用切斷後的上游側的線電極12,開始進行自動接線。藉由運送控制部102對馬達M3所進行的控制,切斷後的下游側的線電極12藉由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運送至下游側,並利用該回收箱加以回收。
又,於線電極12勾卡於設於運送路徑上的物體(例如,上導塊70、加工對象物W、插穿孔70a、80a的內壁等)的情形時,由於線電極12撓曲,故運送控制部102根據撓曲檢測部36的檢測信號(撓曲信號),判斷線電極12是否產生撓曲(勾卡)。當運送控制部102判斷線電極12產生撓曲(勾卡),則控制馬達M1、M2,使線電極12回捲後,再次使線電極12往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運送。運送控制部102於即使以既定次數重複進行線電極12的回捲及運送後仍產生線電極12的撓曲(勾卡)時,則判斷為自動接線失敗。運送控制部102於判斷為自動接線失敗時,亦可藉由將該主旨顯示於顯示部96而通報作業員。又,當判斷為自動接線失敗,則藉由切斷控制部100將線電極12切斷。
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於線電極12的切斷後,根據設於馬達M1、M2的編碼器(送出量檢測部)EC1、EC2所檢測得之檢測信號,算出線電極12的送出量,藉此而推定(算出)切斷後的上游側的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亦即,由於可由編碼器EC1、EC2的檢測信號得知線電極12的送出量,故可由此送出量與運送路徑上的下電極38b的位置推定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
流路選擇部106選擇複數條流路FP(FP1~FP6)中的任一條流路FP。流路選擇部106從位於上游側的流路FP(與位於上游側的供給位置SP相對應的流路)起依序選擇流路FP。由於複數條流路FP(複數的供給位置SP)係以FP1~FP6(SP1~SP6)的順序,從運送路徑的上游側設置,因此流路選擇部106以FP1→FP2→FP3→FP4→FP5→FP6的順序選擇流路FP。當流路選擇部106藉由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到目前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則選擇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流路FP。例如,流路選擇部106目前選擇流路FP3,當藉由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到流路FP3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3,則選擇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流路FP4。亦即,流路選擇部106所選擇的流路FP的切換時機,係根據運送狀態判定部112的判定結果。
到達判斷部108根據前端位置推定部104的推定結果,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是否已到達由流路選擇部106所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由於藉由流路選擇部106以FP1~FP6的順序選擇複數條流路FP,故到達判斷部108以SP1→SP2→SP3→SP4→SP5→SP6的順序,判斷線電極12是否已到達供給位置SP。亦即,到達判斷部108於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由流路FP1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1之後,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是否已到達由流路FP2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2。又,各自以流路FP1~FP6供給壓縮流體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1~SP6為已知,於記錄媒體94中,記憶著各流路FP(FP1~FP6)所對應的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1~SP6)。
供給控制部110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供給至複數條流路FP(FP1~FP6)中的任一條流路FP。供給控制部110藉由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而切換供給壓縮流體的1條流路FP。具體而言,供給控制部110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供給至由流路選擇部106所選擇的流路FP。例如,於藉由流路選擇部106選擇流路FP2的情形時,供給控制部110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供給至流路FP2。由於流路選擇部106係以FP1~FP6的順序選擇流路FP,故供給控制部110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以FP1→FP2→FP3→FP4→FP5→FP6的順序,供給至流路FP。
供給控制部110對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的時機,亦可為判斷為線電極12已到達由到達判斷部108所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本實施形態中,當供給控制部110判斷線電極12已到達由到達判斷部108所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則對該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又,亦可於供給控制部110判斷線電極12已到達由到達判斷部108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之前,對目前選擇的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例如,亦可於由流路選擇部106選擇流路FP的時點,對所選擇的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
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已供給壓縮流體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於利用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產生變化的情形(例如,張力產生既定值SV以上的變化的情形)、或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為閾值TH以上的情形時,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已供給壓縮流體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其理由為:於線電極12被運送至目前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的情形時,當壓縮流體被供給至該供給位置SP,則線電極12由於所供給的壓縮流體而受到某些力(例如,將線電極12往運送方向的下游側拉伸的力),而使線電極12的張力變化。
另一方面,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於從供給控制部110供給壓縮流體起即使已經過固定時間,但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仍判定線電極12尚未被運送至已供給壓縮流體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時,判定線電極12的運送發生異常。亦即,儘管將線電極12送出至已供給壓縮流體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但線電極12的張力仍未有變化、或張力仍無法成為閾值TH以上的情形,係由於線電極12的運送異常所致。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於判定線電極12的運送發生異常的情形時,亦可藉由將該主旨顯示於顯示部96而通報作業員。
其次,依圖4及圖5所示的流程圖,說明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的動作。於圖4的步驟S1中,切斷控制部100切斷線電極12。切斷控制部100於判斷線電極12自動接線失敗、線電極12斷線、加工處所變更、或加工對象物W更換的情形時等,切斷線電極12。此時,線電極12的切斷處所為下電極38b附近。
接著,於步驟S2中,運送控制部102藉由將前端位置位於下電極38b附近的切斷後的上游側的線電極12往下游側運送,而開始進行自動接線。此時,運送控制部102亦可於先將位於切斷後的下游側的線電極12往該回收箱運送後,再將上游側的線電極12往下游側運送。運送控制部102藉由控制馬達M1、M2、M3,而控制線電極12的運送。
接著,於步驟S3中,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根據編碼器EC1、EC2所檢測得之檢測信號,開始進行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的推定。
接著,於步驟S4中,流路選擇部106選擇位於最上游側的流路FP亦即FP1,並前進至圖5的步驟S5。
當前進至步驟S5,到達判斷部108根據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所推定的最新的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是否已到達目前選擇的流路FP(目前時點為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SP1)。
步驟S5中,到達判斷部108若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未到達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SP1),則停留在步驟S5直到判斷到達為止。另一方面,於步驟S5中,若到達判斷部108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已選擇流路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1,則前進至步驟S6。
當前進至步驟S6,供給控制部110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對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供給壓縮流體。
接著,於步驟S7中,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線電極12是否正運送至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SP1)。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於線電極12的張力變化既定值SV以上、或成為閾值TH以上的情形時,則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SP1)。
步驟S7中,若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判定線電極12未被運送至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SP1),則前進至步驟S8。
當前進至步驟S8,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判斷從步驟S6中供給控制部110開始進行對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的壓縮流體的供給起,是否已經過固定時間。於步驟S8中,若判斷未經過固定時間,則返回步驟S6。
另一方面,於步驟S7中,若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SP1),則前進至步驟S9。
當前進至步驟S9,流路選擇部106判斷目前選擇的流路FP(FP1)是否為位於最下游側的流路FP6。在此,由於目前選擇的流路FP為流路FP1,故於步驟S9中,判斷目前選擇的流路FP1非為流路FP6,而前進至步驟S10。
當前進至步驟S10,流路選擇部106重新選擇目前所選流路(FP1)的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流路FP(FP2),並返回步驟S5,而重複上述動作。亦即,步驟S10中,流路選擇部106將所選擇的流路FP,從流路FP1切換為流路FP2。
另一方面,於步驟S9中,若判斷目前所選擇的流路FP為位於最下游側的流路FP6,則前進至步驟S11,控制部92判斷自動接線是否已完成。控制部92於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成為第2閾值TH2以上,則判斷自動接線已完成。此係因當自動接線完成,會對線電極12賦予一定的張力。此第2閾值TH2係高於閾值TH的值。又,控制部92亦可於設於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的附近且為下游側的感測器檢測到線電極12的情形時,判斷自動接線已完成。於步驟S11中,若控制部92判斷自動接線尚未完成,則停留在步驟S11直至判斷為已完成為止,當判斷為自動接線已完成,則結束本動作。
又,若於步驟S7中,未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目前選擇的流路FP所對應的供給位置SP,而於步驟S8中判斷從對目前選擇的流路FP的壓縮流體的供給開始起已經過固定時間,則前進至步驟S12。當前進至步驟S12,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於判定運送狀態為異常並對作業員通報該主旨後,結束本動作。具體而言,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將運送狀態為異常的主旨顯示於顯示部96。此係因於即使已經過固定時間但線電極12的張力仍未見變化的情形時,推測線電極12已從原本的正規運送路徑偏離而被運送。又,亦可利用聲音通報異常。此情形時,需於控制裝置18設置擴音器。
又,於以運送狀態判定部112判定為異常的情形時,控制部92進行既定處理。既定處理亦可為:例如利用運送控制部102對馬達M1、M2所進行的控制,使線電極12回捲既定量或回捲至既定位置(例如,至下電極38b的位置)的回捲處理。又,既定處理亦可為:切斷控制部100切斷線電極12的切斷處理。 [變形例]
上述實施形態亦可以如下方式變形。
(變形例1) 變形例1中,供給控制部110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供給至流路FP的壓縮流體的流量或壓力依事先決定的既定模式變化,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於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以既定模式變化時,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此係因於線電極12被運送至流路FP所對應的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的情形時,若使供給至流路FP的壓縮流體的流量或壓力以既定模式變化,則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亦以既定模式變化。
於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信號的S/N比為小的情形時,亦即,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信號所含的雜訊成分的比率為高的情形時,運送狀態判定部112進行誤判的可能性變高,但藉由如上設計,可防止運送狀態判定部112的誤判。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變形例2) 變形例2中,控制部92將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顯示於顯示部96。例如,控制部92亦可將運送狀態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判定結果顯示於顯示部96。亦即,亦可於顯示部96顯示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何處的位置。此時,因運送狀態判定部112係於供給位置SP處判定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故於供給位置SP間,無法辨識線電極12被運送至何處。因此,於各供給位置SP間,亦可根據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所推定的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顯示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如上所述,於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1、2所說明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使線電極12自動接線的自動接線功能。此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供給滾輪,由供給線電極12的捲線筒40所構成;回收滾輪,由將從供給滾輪所供給的線電極12加以回收的夾送滾輪58及進給滾輪60所構成;引導部(例如,上線引導構件52、下線引導構件54、下導管56等),設置於從供給滾輪往回收滾輪運送著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上,並引導線電極12的運送;流路FP,形成於引導部,用以對運送路徑供給壓縮流體,俾使線電極12沿著運送路徑運送;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對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張力檢測部34,檢測線電極12的張力;控制裝置18,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供給至流路FP,並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藉由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藉此,可判定線電極是否已被運送至供給位置SP。因此,可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控制裝置18於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對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時,於利用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產生變化的情形、或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為閾值TH以上的情形時,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藉此,可以簡易構成且高精確地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
流路FP亦可以沿著運送路徑的方向於相異位置與運送路徑連通的方式,於引導部形成複數條,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亦可具有複數個形成有流路FP的引導部。藉此,可於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上的複數個位置(供給位置SP),分別判定線電極12是否被運送。因此,可詳細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詳細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控制裝置18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從位於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的上游側的流路FP起依序供給壓縮流體。如此,控制裝置18當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則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壓縮流體供給至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流路FP。藉此,由於壓縮流體係沿著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從上游側的流路FP依序被供給,故可良好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良好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更具備檢測線電極12的送出量的送出量檢測部(編碼器EC1、EC2)。控制裝置18根據送出量檢測部所檢測得之送出量,推定運送路徑上的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接著,當控制裝置18判斷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依流路FP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則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對經判斷為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的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所對應的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接著,控制裝置18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供給位置SP。藉此,無須多餘地供給壓縮流體,且可判定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所推定的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控制裝置18於從供給壓縮流體起即使已經過固定時間,但根據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仍判定該線電極尚未被運送至經判斷為該線電極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時,判定線電極12的運送發生異常。藉此,可判定線電極12是否從原本被運送的正規運送路徑偏離而被運送,可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控制裝置18控制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供給至流路FP的壓縮流體的流量或壓力依事先決定的既定模式變化,於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線電極12的張力以既定模式變化的情形時,判定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流路FP供給壓縮流體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藉此,可防止因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信號所含的雜訊而誤判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因此,可正確檢測線電極12被運送至運送路徑上的哪個位置,可正確檢測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控制裝置18將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顯示於顯示部96。藉此,作業員可辨識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
10‧‧‧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12‧‧‧線電極
14‧‧‧加工機本體
16‧‧‧壓縮流體供給裝置
18‧‧‧控制裝置
32‧‧‧運送裝置
34‧‧‧張力檢測部
36‧‧‧撓曲檢測部
36a‧‧‧電極
38‧‧‧切斷電極
38a‧‧‧上電極
38b‧‧‧下電極
40‧‧‧捲線筒
42、44、48‧‧‧引導滾輪
46‧‧‧制動滾輪
50‧‧‧上導管
50a、56a、70a、72a、80a、84a‧‧‧插穿孔
52‧‧‧上線引導構件
54‧‧‧下線引導構件
56‧‧‧下導管
58‧‧‧夾送滾輪
60‧‧‧進給滾輪
70‧‧‧上導塊
72‧‧‧上模具導件
74‧‧‧射流噴嘴
74a、76a、86a‧‧‧噴嘴孔
76‧‧‧上噴嘴
80‧‧‧下導塊
82‧‧‧下引導滾輪
84‧‧‧下模具導件
86‧‧‧下噴嘴
90‧‧‧輸入部
92‧‧‧控制部
94‧‧‧記錄媒體
96‧‧‧顯示部
100‧‧‧切斷控制部
102‧‧‧運送控制部
104‧‧‧前端位置推定部
106‧‧‧流路選擇部
108‧‧‧到達判斷部
110‧‧‧供給控制部
112‧‧‧運送狀態判定部
EC1、EC2‧‧‧編碼器
FP(FP1~FP6)‧‧‧流路
M1、M2、M3‧‧‧馬達
SP(SP1~SP6)‧‧‧供給位置
W‧‧‧加工對象物
Wg‧‧‧加工溝
Wh‧‧‧加工開始孔
S1~S12‧‧‧步驟
圖1係實施形態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整體構成概略圖。 圖2係圖1所示的上線引導構件及下線引導構件的放大圖。 圖3係控制裝置的構成圖。 圖4係圖1所示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動作流程圖。 圖5係圖1所示的金屬線放電加工機的動作流程圖。

Claims (15)

  1.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有使線電極(12)自動接線的自動接線功能,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 供給滾輪(40),供給該線電極(12); 回收滾輪(58、60),將從該供給滾輪(40)所供給的該線電極(12)加以回收; 引導部(52、54、56),設置於從該供給滾輪(40)往該回收滾輪(58、60)運送該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上,並引導該線電極(12)的運送; 流路(FP),形成於該引導部(52、54、56),用以對該運送路徑供給壓縮流體,俾沿著該運送路徑運送該線電極(12); 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對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 張力檢測部(34),檢測該線電極(12)的張力;及 控制裝置(18),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該壓縮流體供給至該流路(FP),並根據該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該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之供給位置(SP)。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該控制裝置(18)於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對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時,在利用該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產生變化的情形、或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為閾值(TH)以上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12)已被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之該供給位置(SP)。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該流路(FP)以沿著該運送路徑的方向在相異位置與該運送路徑連通的方式,於該引導部(52、54、56)形成有複數條該流路(FP)。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具有複數個形成有該流路(FP)的該引導部(52、54、56)。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該控制裝置(18)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從位於該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之上游側的該流路(FP)起依序供給該壓縮流體; 若判定該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之該供給位置(SP),則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該壓縮流體供給至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該流路(FP)。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 其更具備檢測該線電極(12)的送出量之送出量檢測部(EC1、EC2), 該控制裝置(18)根據該送出量檢測部(EC1、EC2)所檢測得之該送出量,推定該運送路徑上的該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當判斷該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由該流路(FP)所形成之在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則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該壓縮流體供給至「經判斷為該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所對應的該流路(FP)」,並根據該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判定該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該供給位置(SP)。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該控制裝置(18)於從供給該壓縮流體起已經過固定時間,但根據該張力檢測部(34)的檢測結果,仍判定「該線電極(12)尚未被運送至經判斷為該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時,就判定該線電極(12)的運送發生異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該控制裝置(18)控制該壓縮流體供給裝置(16),以使供給至該流路(FP)的該壓縮流體的流量或壓力依事先決定的既定模式變化,於該張力檢測部(34)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依該既定模式變化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之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其中, 該控制裝置(18)將該線電極(12)的運送狀態顯示於顯示部(96)。
  10. 一種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之自動接線方法,其具有使線電極(12)自動接線的自動接線功能,該金屬線放電加工機(10)具備: 供給滾輪(40),供給該線電極(12); 回收滾輪(58、60),將從該供給滾輪(40)所供給的該線電極(12)加以回收; 引導部(52、54、56),設置於從該供給滾輪(40)往該回收滾輪(58、60)運送該線電極(12)的運送路徑上,並引導該線電極(12)的運送;及 流路(FP),形成於該引導部(52、54、56),用以對該運送路徑供給壓縮流體,俾將該線電極(12)沿著該運送路徑運送; 該自動接線方法包含: 供給步驟,對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 張力檢測步驟,檢測該線電極(12)的張力;及 判定步驟,根據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判定該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供給位置(SP)。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自動接線方法,其中, 該判定步驟中,於該壓縮流體被供給至該流路(FP)供給時,在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產生變化的情形、或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為閾值(TH)以上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自動接線方法,其中, 該流路(FP)以沿著該運送路徑的方向於相異位置與該運送路徑連通的方式,於1個以上的該引導部(52、54、56)形成複數條該流路(FP), 該供給步驟中,從位於該線電極(12)的運送方向的上游側的該流路(FP)起,依序供給該壓縮流體,當判定該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則對下一個位於下游側的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2項中任一項之自動接線方法,更包含: 送出量檢測步驟,檢測該線電極(12)的送出量; 位置推定步驟,根據所檢測得之該送出量,推定該運送路徑上的該線電極(12)的前端位置;及 判斷步驟,判斷該線電極(12)的前端是否已到達由該流路(FP)所形成之在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 該供給步驟中,當判斷該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由該流路(FP)所形成之在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則對經判斷為該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所對應的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 該判定步驟中,根據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判定該線電極(12)是否已被運送至該供給位置(SP)。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自動接線方法,其中, 該判定步驟中,於從供給該壓縮流體起已經過固定時間,但根據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仍判定該線電極(12)尚未被運送至「經判斷為該線電極(12)的前端已到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時,判定該線電極(12)的運送發生異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4項中任一項之自動接線方法,其中, 該供給步驟中,將流量或壓力依事先決定的既定模式變化的該壓縮流體供給至該流路(FP), 該判定步驟中,於所檢測得之該線電極(12)的張力依該既定模式變化的情形時,判定該線電極(12)已被運送至「藉由該流路(FP)供給該壓縮流體的該運送路徑上的該供給位置(SP)」。
TW106138232A 2016-11-08 2017-11-06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 TWI638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7863 2016-11-08
JP2016217863A JP6310039B1 (ja) 2016-11-08 2016-11-08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自動結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5215A true TW201825215A (zh) 2018-07-16
TWI638695B TWI638695B (zh) 2018-10-21

Family

ID=60269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8232A TWI638695B (zh) 2016-11-08 2017-11-06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0532B2 (zh)
EP (1) EP3318359B1 (zh)
JP (1) JP6310039B1 (zh)
KR (1) KR101929132B1 (zh)
CN (1) CN108057934B (zh)
TW (1) TWI638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5292B2 (ja) 2018-04-10 2021-02-24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及び複合材料
CN109014456B (zh) * 2018-06-22 2020-06-12 沙迪克(厦门)有限公司 放电加工装置
EP3950201A4 (en) * 2019-03-29 2023-01-04 Seibu Electric & Machinery Co., Ltd. WIRE ELECTRODE INSERTION DEVICE AND WIRE ELECTRODE INSERTION PROCEDURE
JP7173921B2 (ja) * 2019-05-10 2022-11-1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DE112020006979T5 (de) * 2020-05-29 2023-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ahtelektrodenaufnahmevorrichtung und Draht-Funkenerosionsbearbeitungsgerät
TWI781601B (zh) * 2021-04-28 2022-10-2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同軸噴流產生加工裝置及其機械加工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230A (en) * 1894-03-13 simmonite
JPS5212623B1 (zh) 1968-03-08 1977-04-08
JPS5627741A (en) * 1979-08-03 1981-03-18 Fanuc Ltd Processing method of wire electrode disconnection
US4495393A (en) * 1981-12-21 1985-01-22 Ateliers Des Charmilles S.A. Fluid jetstream thread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travelling wire EDM apparatus
JPS59205230A (ja) * 1983-05-04 1984-1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ワイヤカツト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JPS62162425A (ja) * 1986-01-13 1987-07-18 Makino Milling Mach Co Ltd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電極自動装填装置
JPS63180421A (ja) * 1987-01-23 1988-07-25 Hitachi Seiko Ltd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S63176028U (zh) * 1987-05-01 1988-11-15
JPH0622763B2 (ja) * 1987-06-22 1994-03-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加工装置
JPS6416323A (en) * 1987-07-09 1989-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Wire electrode feeding mechanism of wire 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JPH0673775B2 (ja) * 1987-11-16 1994-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JP2573514B2 (ja) * 1988-05-11 1997-01-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断線位置検出装置
JPH0253529A (ja) * 1988-08-16 1990-0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JP2680368B2 (ja) * 1988-08-29 1997-11-19 株式会社アマダ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結線作業時のワイヤ電極の座屈検出装置
JPH0796168B2 (ja) 1989-02-23 1995-10-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自動供給装置
JP2518075B2 (ja) * 1989-04-28 1996-07-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JP2611447B2 (ja) 1989-08-31 1997-05-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能動型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616099B2 (ja) * 1990-02-27 1997-06-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JP2715027B2 (ja) * 1992-01-31 1998-02-16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電極自動装填方法及び装置
JP3235915B2 (ja) 1993-07-13 2001-12-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結線状態表示装置
JP3773318B2 (ja) * 1996-12-20 2006-05-10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4037490B2 (ja) * 1997-09-09 2008-01-23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
DE69905450T2 (de) * 1999-03-12 2004-01-15 Agie Charmilles Ind Electronic Funkenerosionsmaschine mit hin- und hergehender Drahtelektrode
US6698639B1 (en) 1999-10-20 2004-03-0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re supply system of wire cut electrodischarge machine
WO2002055251A1 (fr) 2001-01-16 2002-07-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rtere automatique de fil-electrode pour dispositifs d'usinage a decharge electrique de cable
JP2008055539A (ja) * 2006-08-30 2008-03-13 Fanuc Ltd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US8470194B2 (en) 2007-04-24 2013-06-25 Toda Kogyo Corporation Ni—Zn—Cu ferrite particles, green sheet comprising the Ni—Zn—Cu ferrite particles and Ni—Zn—Cu ferrite sintered ceramics
CN202240008U (zh) * 2011-08-16 2012-05-30 沙迪克(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丝导向器
WO2013054377A1 (ja) 2011-10-13 2013-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及びそのワイヤ電極送り方法
JP5220179B2 (ja) * 2011-12-09 2013-06-26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5276731B1 (ja) * 2012-03-21 2013-08-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電極切断機構を備えた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DE112014006130B4 (de) * 2014-02-20 2020-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ahterodiervorrichtung
CN105142839A (zh) * 2014-03-28 2015-12-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线放电加工机
JP5783653B1 (ja) 2014-07-25 2015-09-24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装置
JP6469045B2 (ja) * 2016-07-13 2019-02-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CN106670602B (zh) * 2017-03-17 2019-11-0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75649A (ja) 2018-05-17
CN108057934B (zh) 2018-10-19
EP3318359B1 (en) 2019-10-02
EP3318359A1 (en) 2018-05-09
US11110532B2 (en) 2021-09-07
KR20180051413A (ko) 2018-05-16
CN108057934A (zh) 2018-05-22
TWI638695B (zh) 2018-10-21
US20180126473A1 (en) 2018-05-10
KR101929132B1 (ko) 2018-12-13
JP6310039B1 (ja) 2018-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8695B (zh)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自動接線方法
JP4904405B2 (ja)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修復装置
JP6219785B2 (ja) 断線修復手段を備えた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US20180210889A1 (en) Controller for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TW201919800A (zh) 自動接線方法及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JP6469045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US20150352648A1 (en) 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in which position of liquid level of machining fluid is adjusted at time of automatic wire threading
JP4550614B2 (ja) ワイヤ電極の挿通方法および自動結線装置
US10974331B2 (e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auto wire feeding method of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JPH08309622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修復方法
CN107790831B (zh) 线放电加工机
TWI734994B (zh) 金屬線放電加工機及加工條件調整方法
JPH05200628A (ja) ワイヤ電極自動供給装置
WO2022181368A1 (ja) 断線位置推定装置および断線位置推定方法
JPH08215938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ワイヤの処理方法
JP2005028523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及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ワイヤ送りパイプの位置制御方法
JP2002172530A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