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7934A -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57934A CN108057934A CN201711091233.7A CN201711091233A CN108057934A CN 108057934 A CN108057934 A CN 108057934A CN 201711091233 A CN201711091233 A CN 201711091233A CN 108057934 A CN108057934 A CN 1080579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ne electrode
- flow path
- compression fluid
- transport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1—Supply of working medi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2—Automatic wire threa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1/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5—Wire gu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2500/00—Holding and positioning of tool electrodes
- B23H2500/20—Methods or devices for detecting wire or workpiece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8—Wire electrodes
- B23H7/10—Supporting, winding 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wire-electrode
- B23H7/104—Wire tens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该线放电加工机具有自动接线功能,其具有:导引部,其被设置在输送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上,对线电极(12)的输送进行引导;流路(FP),其在导引部形成,用于向输送路径供给压缩流体;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向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张力检测部(34),其检测线电极(12)的张力;以及控制装置(18),其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并根据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线电极(12)是否已被输送到通过流路(FP)供给了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接线功能的线放电加工机及其自动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线放电加工机具有自动接线功能,将线电极自动地穿过在加工对象物上开设的加工开始孔或通过放电加工而在加工对象物上形成的加工槽来进行接线。但是,在自动接线时如果电极的前端挂到物体上,则将线电极自动接线。
因此,目前如日本特开平02-16042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2-224926号公报所示,在线放电加工机中,为了检测线电极的挂住,检测线电极的弯曲。作为检测线电极弯曲的理由,如果线电极挂到物体上则线电极弯曲,因此通过检测该弯曲来检测线电极的挂住(自动接线的失败)。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平02-160422号公报1、日本特开平02-224926号公报中,只通过检测线电极的弯曲来检测自动接线的失败,所以无法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因此,在上述日本特开平02-16042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2-224926号公报中,在线电极的前端没有挂到物体上而偏离了原来的输送路径而输送线电极时,无法检测自动接线的失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输送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的位置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线放电加工机,其具有对线电极自动地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功能,其具备:供给辊,其供给上述线电极;回收辊,其回收从上述供给辊供给的上述线电极;导引部,其被设置在从上述供给辊向上述回收辊输送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对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进行引导;流路,其在上述导引部形成,为了沿着上述输送路径输送上述线电极用于向上述输送路径供给压缩流体;压缩流体供给装置,其向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张力检测部,其检测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并根据上述张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
通过该结构,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被输送到供给位置。因此,能够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可以使上述控制装置在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向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时,在通过上述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产生了变化时或者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为阈值以上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且高精度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的哪个供给位置。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可以通过上述流路沿着上述输送路径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上述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在上述导引部形成了多个上述流路,还可以具有多个形成了上述流路的上述导引部。
由此,能够在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的多个位置(供给位置)中的各个位置判定是否输送了线电极。因此,能够细致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细致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可以使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从位于上述线电极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述流路开始按顺序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当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由此,沿着线电极的输送方向,从上游侧的流路开始顺序地供给压缩流体,所以能够良好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良好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还可以具备检测上述线电极的送出量的送出量检测部,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送出量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送出量来推定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线电极的前端位置,当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上述流路的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所对应的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并根据上述张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上述供给位置。
由此,不需要无用地提供压缩流体,并且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被输送到推定出的线电极的前端位置。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可以使上述控制装置当在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后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根据上述张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仍判定为上述线电极没有被输送到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判定为在上述线电极的输送中产生了异。
由此,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偏离了原来输送的正规输送路径而进行输送,能够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可以使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上述流路供给的上述压缩流体的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在上述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上述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张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中包括的噪音而误判定线电极的输送状态的情况。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上述线放电加工机中,上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显示部显示上述线电极的输送状态。由此,操作员能够识别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具有对线电极自动地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功能的线放电加工机的自动接线方法,上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供给辊,其供给上述线电极;回收辊,其回收从上述供给辊供给的上述线电极;导引部,其被设置在从上述供给辊向上述回收辊输送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对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进行引导;流路,其在上述导引部形成,为了沿着上述输送路径输送上述线电极用于向上述输送路径供给压缩流体,上述自动接线方法具有如下步骤:供给步骤,向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张力检测步骤,检测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及判定步骤,根据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
通过该结构,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被输送到供给位置。因此,能够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上述自动接线方法中,可以在上述判定步骤,在向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时,当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产生了变化时或者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为阈值以上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且高精度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的哪个供给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上述自动接线方法中,可以通过上述流路沿着上述输送路径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上述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在一个以上的上述导引部形成了多个上述流路,在上述供给步骤,从位于上述线电极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述流路开始按顺序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当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向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由此,能够在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的多个位置(供给位置)中的各个位置判定是否输送了线电极。因此,能够细致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细致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另外,沿着线电极的输送方向,从上游侧的流路开始按顺序提供压缩流体,所以能够良好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良好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上述自动接线方法中,还可以包括:送出量检测步骤,检测上述线电极的送出量;位置推定步骤,根据检测出的上述送出量来推定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线电极的前端位置;以及判断步骤,判断上述线电极的前端是否已到达上述流路的在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在上述供给步骤,当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上述流路的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向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所对应的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在上述判定步骤,根据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上述供给位置。
由此,不需要无用地提供压缩流体,并且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被输送到推定出的线电极的前端位置。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上述自动接线方法中,可以在上述判定步骤,当在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后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根据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仍判定为上述线电极没有被输送到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判定为在上述线电极的输送中产生了异常。
由此,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偏离了原来输送的正规输送路径而进行输送,能够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上述自动接线方法中,可以在上述供给步骤,向上述流路供给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的模式进行了变化的上述压缩流体,在上述判定步骤,在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上述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张力检测部的检测信号中包括的噪音而误判定线电极的输送状态的情况。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检测线电极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检测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容易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上导线器以及下导线器的放大图。
图3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放电加工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放电加工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线放电加工机10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的图。线放电加工机10为一种机床,其在通过线电极12和加工对象物W形成的加工间隙(间隙)施加电压来产生放电,由此对加工对象物W实施加工(放电加工)。线放电加工机10具有自动接线功能,至少具备加工机本体14、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以及控制装置18。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机本体14在加工液中加工加工对象物W。
线电极12的材质例如是钨系、铜合金系、黄铜系等金属材料。另一方面,被加工物W的材质例如是铁系材料或超硬材料等金属材料。
加工机本体14具备输送装置32,其向加工对象物(工件、被加工物)W输送线电极12,将通过了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孔Wh或加工槽Wg的线电极12输送到未图示的回收箱。加工机本体14还具备:张力检测部34,其检测线电极12的张力;弯曲检测部36,其检测线电极12的弯曲;以及切断电极38,其用于切断线电极12。另外,加工开始孔Wh是用于在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前将线电极12插入穿过加工对象物W的孔,加工槽Wg是通过加工而形成的槽。另外,加工对象物W由能够沿着平面(XY平面)移动的工作台(省略图示)支撑。
输送装置32从线电极12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顺序地具备卷线筒40;导辊42和44、制动辊46、导辊48、上管50、上导线器52、下导线器54、下管56、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通过该输送装置32规定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加工对象物W位于上导线器52与下导线器54之间。
另外,线电极12的自动接线是指,沿着由输送装置32规定的输送路径,将卷线筒40上缠绕的线电极12穿过上导线器52、加工对象物W以及下导线器54等,由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来夹持,当对线电极12进行接线时,对线电极12赋予预定的张力。
张力检测部34是设置在制动辊46和导辊48之间来检测线电极12的张力的传感器。弯曲检测部36是设置在导辊48和上管50之间来检测线电极12的弯曲的传感器。弯曲检测部36具有环状的电极36a,线电机12在环状的电极36a内穿过。弯曲检测部36在线电极12与环状电极36a接触时,将作为检测信号的接触信号(弯曲信号)输出给控制装置18。
切断电极38具有上电极38a和下电极38b。上电极38a设置在导辊48和上管50之间,具体地说是设置在弯曲检测部36和上管50之间。下电极38b设置在上管50和上导线器52之间。上电极38a以及下电极38b分别作为在切断线电极12时夹持线电极12的夹具而发挥功能,在控制装置18的控制下,通过未图示的致动器进行开关。
在卷线筒(供给辊)40上缠绕有长的线电极12,从卷线筒40供给的线电极12在被架设在导辊42和44、制动辊46以及导辊48后,被输送到上管50。被输送到上管50的线电极12在上管50的通孔50a内通过向下方(-Z方向)行进,被输送到上导线器(导引部)52。然后,被输送到上导线器52的线电极12通过位于上导线器52与下导线器54之间的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孔Wh或加工槽Wg,朝着下导线器(导引部)54向下方(-Z方向)被输送。被输送到下导线器54的线电极12在下管(导引部)56的通孔56a内穿过之后,由夹持线电极12的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回收辊)进行回收。
卷线筒40通过从具有编码器EC1的电动机(旋转驱动源)M1赋予的转矩而进行旋转,该电动机M1是在控制装置18的控制下进行驱动。导辊42、44使从卷线筒40送出的线电极12的输送方向发生变化来向制动辊46进行引导。制动辊46对线电极12赋予基于摩擦的制动力。制动辊46通过从具有编码器EC2的电动机(旋转驱动源)M2赋予的转矩而进行旋转,该电动机M2是在控制装置18的控制下进行驱动。通过改变向该制动辊46赋予的转矩,能够对线电极12赋予制动力。另外,进料辊60也通过从电动机(旋转驱动源)M3赋予的转矩而进行旋转,该电动机M3是在控制装置18的控制下进行驱动。
导辊48将通过了张力检测部34的线电极12导入上管50的通孔50a中。上管50用于与切断电极38(上电极38a以及下电极38b)以及制动辊46协作来切断线电极12。后面详细说明线电极12的切断。
如图2所示,上导线器52具备上导引块70、上模导块72、喷嘴74以及上管嘴76。在上导引块70的内部形成了在线电极12所穿过的上下方向(与XY平面正交的Z方向)上延伸的通孔70a,上导引块70导引朝向加工对象物W的线电极12。
上模导块72被安装在上导引块70的下部,在加工对象物W的上方(+Z方向)进行向加工对象物W送出的线电极12的定位。在上模导块72的内部形成与上导引块70的通孔70a连通且在线电极12穿过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通孔72a。上模导块72的通孔72a具有比上导引块70的通孔70a的直径小且相对于线电极12的外径稍微大的直径。
喷嘴74以从下方(-Z方向)覆盖上模导块72的方式安装在上导引块70的下部。在喷嘴74中在上模导块72的通孔72a的下方形成了能够穿过线电极12的喷嘴孔74a。由此,通过了上模导块72的通孔72a的线电极12通过喷嘴74的喷嘴孔74a向下方被输送。该喷嘴孔74a具有比线电极12的外径稍微大的直径。在自动接线时,喷嘴74从喷嘴孔74a喷出经由在上导引块70形成的流路FP(以下称为FP1)从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供给的压缩流体(例如压缩后的水等液体或空气等气体)。该流路FP1为了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线电极12而用于将压缩流体提供给输送路径。喷嘴74从喷嘴孔74a向下方喷出从流路FP1提供的压缩流体,由此沿着输送路径喷出压缩流体。另外,将流路FP1的在输送路径上的压缩流体的供给位置(或称为供给区域)SP称为SP1。
上管嘴76以从下方(-Z方向)覆盖上模导块72以及喷嘴74的方式安装在上导引块70的下部。上管嘴76形成为前端向下方变细。在上管嘴76的前端(下端)形成了管嘴孔76a。该管嘴孔76a位于上模导块72的通孔72a以及喷嘴74的喷嘴孔74a的下方。由此,通过了上模导块72的通孔72a以及喷嘴74的喷嘴孔74a的线电极12通过上管嘴76的管嘴孔76a被输送到下方(加工对象物W侧)。上管嘴76的管嘴孔76a具有比喷嘴74的喷嘴孔74a的直径更大的直径。上管嘴76将从未图示的加工液供给装置提供的加工液从管嘴孔76a向下方喷出,将加工液提供给位于下方的加工对象物W。另外,在加工时,上导线器52、加工对象物W以及下导线器54浸泡在未图示的加工槽中贮存的加工液中,但是在自动接线时,优选是在加工槽中没有贮存加工液的状态。
下导线器54具备下导引块80、下导辊82、下模导块84以及下管嘴86。下导引块80形成为在上下方向(Z方向)和水平方向(X方向)延伸的大概L字型。在下导引块80的内部形成了通孔80a,该通孔80a用于引导通过了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孔Wh或加工槽Wg的线电极12。该通孔80a具有大概L字的形状,使得将沿着下方(-Z方向)输送来的线电极12的输送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X方向)。
在下导引块80形成了与通孔80a连通的1个或多个流路FP。该流路FP将从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供给的压缩流体提供给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即通孔80a。当在下导引块80形成了多个流路FP时,多个流路FP以沿着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通孔80a)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通孔80a(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形成在下导引块80。即,在下导引块80形成的多个流路FP能够沿着输送路径从相互不同的位置向作为输送路径的通孔80a提供压缩流体。
这里,将在下导引块80形成的多个流路FP中的在最上游侧与通孔80a连通的流路FP称为流路FP2,将在流路FP2的下游侧下一个与通孔80a连通的流路FP称为流路FP3,将在最下游侧与通孔80a连通的流路FP称为流路FP4。具体地说,流路FP2与位于下导辊82上游侧的通孔80a连通,流路FP3与下导辊82所在的通孔80a连通,流路FP4与下导辊82下游侧的通孔80a连通。另外,将流路FP2的在输送路径上的压缩流体的供给位置SP称为SP2,将流路FP3的在输送路径上的压缩流体的供给位置SP称为SP3,将流路FP4的在输送路径上的压缩流体的供给位置SP称为SP4。
将下导辊82设置在下导引块80内,使其一部分在大体L字型的通孔80a的弯曲部附近向通孔80a内突出。该下导辊82降低在大体L字型的通孔80a的弯曲部附近的线电极12的摩擦来使线电极12的输送变得顺滑。
下模导块84被安装在下导引块80的上部,在加工对象物W的下方(-Z方向)对从加工对象物W输送来的线电极12进行定位。通过该上模导块72和下模导块84来对穿过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孔Wh或加工槽Wg的线电极12进行定位。在下模导块84的内部形成了与下导引块80的通孔80a连通且在线电极12穿过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通孔84a。下模导块84的通孔84a具有比下导引块80的通孔80a直径小且相对于线电极12的外径稍微大的直径。
下管嘴86以从上方(+Z方向)覆盖下模导块84的方式安装在下导引块80的上部。下管嘴86形成为前端向上方变细。在下管嘴86的前端(上端)形成了管嘴孔86a。该管嘴孔86a位于下模导块84的通孔84a的上方。由此,将通过了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孔Wh或加工槽Wg的线电极12通过该管嘴孔86a输送到位于下方的下模导块84的通孔84a。下管嘴86的管嘴孔86a以及上管嘴76的管嘴孔76a的直径可以大致相同。下管嘴86从管嘴孔86a向上方喷出从未图示的加工液供给装置供给的加工液,来向位于上方的加工对象物W提供加工液。
返回图1的说明,在下导线器54的+X方向一侧设置的下管56中形成了与线电极12所穿过的通孔56a连通的1个或多个流路FP。该流路FP将从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提供的压缩流体提供给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即通孔56a。当在下管56形成了多个流路FP时,多个流路FP以沿着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通孔56a)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通孔56a(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形成在下管56。即,在下管56形成的多个流路FP能够沿着输送路径从相互不同的位置向作为输送路径的通孔56a供给压缩流体。
这里,将在下管56设置的多个流路FP中的在最上游侧与通孔56a连通的流路FP称为流路FP5,将在流路FP5的下游侧下一个与通孔56a连通的流路FP称为流路FP6。另外将流路FP5的在输送路径上的压缩流体的供给位置SP称为SP5,将流路FP6的在输送路径上的压缩流体的供给位置SP称为SP6。
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能够将压缩流体选择性地提供给多个流路FP(FP1~FP6)中的任意一个流路FP,即,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能够切换供给压缩流体的一个流路FP。通过控制装置18的控制来进行该切换。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例如具有从贮存压缩流体的槽汲取压缩流体的泵和多个切换阀,控制装置18通过控制该多个切换阀,能够将压缩流体提供给任意一个流路FP。
控制装置18控制加工机本体14的各部以及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控制装置18在产生了线电极12的断线、加工场所的变更、加工对象物的更换或者自动接线的失败等时,控制加工机本体14的各部以及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切断线电极12,并且重新进行线电极12的自动接线。将切断的下游侧的线电极12通过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输送到上述回收箱来进行回收。并且,控制装置18通过沿着输送路径输送被切断的上游侧的线电极12来开始自动接线。当被输送的线电极12通过上导线器54、加工对象物W的加工开始孔Wh或加工槽Wg、下导线器54以及下管56而被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夹持时,线电极12的自动接线完成。
图3是控制装置18的结构图。控制装置18具备输入部90、控制部92、存储介质94以及显示部96。输入部90是为了输入信息以及指令等由操作员进行操作的操作部。输入部90由数值数据输入用数字键盘、各种功能键(例如电源按钮等)、键盘以及触摸面板等构成。
控制部92具有CPU等处理器和存储了程序的存储芯片,通过由处理器执行该程序,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92发挥功能。存储介质94存储控制部92的控制所需要的数据等,作为缓冲存储器发挥功能。
显示部96由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构成,显示需要的信息。输入部90的触摸面板设置在显示部96的显示画面上。另外,也可以一体地形成输入部90和显示部96。
控制部92具备切断控制部100、输送控制部102、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流路选择部106、到达判断部108、供给控制部110以及输送状态判定部112。
切断控制部100通过驱动上述的致动器使切断电极38(上电极38a以及下电极38b的每一个)为闭合状态,使切断电极38(上电极38a以及下电极38b中的各个电极)夹持线电极12。并且,通过控制未图示的切断电源使电流流过上电极38a与下电极38b之间,通过焦耳热来加热线电极12。由此,能够对上管50的通孔50a内的线电极12进行加热。另外,切断电源的正极与上电极38a以及下电极38b中的一方的电极连接,负极与另一方的电极连接。
切断控制部100与上述动作并行地控制未图示的冷却流体供给装置,将冷却流体(例如温度低的水或气体等)从上管50的上方提供到通孔50a内,并且控制电动机M1或M2,向卷线筒40侧(上方侧)拉拽线电极12。
该冷却流体从上方向下方流过上管50的通孔50a,因此上管50的上部侧的线电极12最冷,越往下部线电极12的冷却程度越弱。因此,从上管50的上部侧向下部侧线电机12的温度慢慢变高,下电极38b附近的线电极12的温度变得最高。另外,因为向上方拉拽了线电机12,所以在温度变得最高的下电极38b附近的位置线电极12被切断。被切断的上游侧的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成为下电极38b附近。
输送控制部102在切断了线电极12后,控制电动机(伺服电动机)M1、M2、M3,沿着输送路径以预先决定的恒定速度来输送线电极12。此时,输送控制部102根据在电动机M1、M2设置的编码器EC1、EC2检测出的检测信号来反馈控制电动机M1、M2,由此能够以预先决定的速度来输送线电极12。由此,通过切断后的上游侧的线电极12开始自动接线。通过输送控制部102针对电动机M3的控制,由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将切断后的下游侧的线电极12输送到下游侧,并回收到上述回收箱中。
另外,在线电极12挂到在输送路径上设置的物体(例如上导引块70、加工对象物W、通孔70a、80a的内壁等)时,线电极12弯曲,因此输送控制部102根据弯曲检测部36的检测信号(弯曲信号)来判断线电极12是否产生了弯曲(挂住)。输送控制部102当判断为线电极12产生了弯曲(挂住)时,控制电动机M1、M2反绕线电极12,并再次将线电极12向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输送。输送控制部102在即使将线电极12的反绕以及输送重复预定次数,仍产生线电极12的弯曲(挂住)时,判断为自动接线失败。输送控制部102在判断为自动接线失败时,使显示部96显示该情况,由此可以通知操作员。另外,当判断为自动接线失败时,通过切断控制部100切断线电极12。
前端位置推定部104在切断线电极12后,根据在电动机M1、M2设置的编码器(送出量检测部)EC1、EC2检测出的检测信号来计算线电极12的送出量,由此推定(计算)切断后的上游侧的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即,根据编码器EC1、EC2的检测信号可知线电极12的送出量,所以能够根据该送出量和输送路径上的下电极38b的位置来推定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
流路选择部106选择多个流路FP(FP1~FP6)中的任意一个流路FP。流路选择部106从位于上游侧的流路FP(与位于上游侧的供给位置SP对应的流路)开始按顺序选择流路FP。从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开始按照FP1~FP6(SP1~SP6)的顺序设置了多个流路FP(多个供给位置SP),所以流路选择部106按照FP1→FP2→FP3→FP4→FP5→FP6的顺序来选择流路FP。流路选择部106在通过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时,选择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流路FP。例如流路选择部106当前选择了流路FP3,在通过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流路FP3对应的供给位置SP3时,选择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流路FP4。即,流路选择部106选择的流路FP的切换定时基于输送状态判定部112的判定结果。
到达判断部108根据前端位置推定部103的推定结果来判断线电极12的前端是否到达了与通过流路选择部106选择出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因为通过流路选择部106按照FP1~FP6的顺序选择多个流路FP,所以到达判断部108按照SP1→SP2→SP3→SP4→SP5→SP6的顺序来判断线电极12是否到达了供给位置SP。即,到达判断部108在判断为线电极12的前端已到达流路FP1的在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1后,判断线电极12的前端是否到达了流路FP2的在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2。另外,通过各个流路FP1~FP6提供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1~SP6是已知的,在存储介质94中存储与各个流路FP(FP1~FP6)对应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1~SP6)。
供给控制部110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将压缩流体提供给多个流路FP(FP1~FP6)中的任意一个流路FP。供给控制部110通过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切换被提供压缩流体的一个流路FP。具体地说,供给控制部110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将压缩流体提供给通过流路选择部106选择出的流路FP。例如,在通过流路选择部106选择了流路FP2时,供给控制部110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将压缩流体提供给流路FP2。流路选择部106按照FP1~FP6的顺序选择流路FP,所以供给控制部110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按照FP1→FP2→FP3→FP4→FP5→FP6的顺序将压缩流体提供给流路FP。
供给控制部110向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的定时可以是到达判断部108判断为线电极12到达了与所选择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的定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控制部110在到达判断部108判断为线电极12到达了与选择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时,将压缩流体提供给该流路FP。另外,供给控制部110在到达判断部108判断为线电极12到达了与选择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之前,可以将压缩流体提供给当前选择的流路FP。例如,在通过流路选择部106选择了流路FP的时间点,也可以将压缩流体提供给所选择的流路FP。
输送状态判定部112根据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线电极12是否被输送到与被提供了压缩流体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通过张力检测部34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中产生了变化时(例如张力产生了预定值SV以上的变化时),或者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在阈值TH以上时,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被提供了压缩流体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其理由在于,当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时,如果向该供给位置SP供给压缩流体,则线电极12由于供给的压缩流体而受到某种力(例如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拉拽线电极12的力),线电极12的张力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供给控制部110提供了压缩流体后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基于上述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仍判定为线电极12没有被输送到与被提供了压缩流体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时,判定为在线电极12的输送中产生了异常。即,这是因为在无论是否将线电极12送出到与被提供了压缩流体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线电极12的张力没有产生变化或张力没有成为阈值TH以上时,在线电极12的输送中存在异常。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判定为在线电极12的输送中产生了异常时,可以使显示部96显示该情况,由此通知给操作员。
接着,按照图4以及图5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线放电加工机10的动作。在图4的步骤S1,切断控制部100切断线电极12。切断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线电极12的自动接线失败时,在线电极12断线时,在加工场所被变更时,或者在加工对象物W被更换时,切断线电极12。此时,线电极12的切断场所为下电极38b附近。
接着,在步骤S2,输送控制部102向下游侧输送前端位置位于下电极38b附近的切断后的上游侧的线电极12,由此开始自动接线。此时,输送控制部102首先可以在将切断后的位于下游侧的线电极12输送到上述回收箱后,将上游侧的线电极12向下游侧输送。输送控制部102通过控制电动机M1、M2、M3,控制线电极12的输送。
接着,在步骤S3,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根据编码器EC1、EC2检测出的检测信号来开始推定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
接着,在步骤S4,流路选择部106选择位于最上游侧的流路FP,即选择FP1,并进入图5的步骤S5。
当进入到步骤S5时,到达判断部108根据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推定出的最新的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判断线电极12的前端是否到达了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在当前时间点为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SP1)。
在步骤S5,到达判断部108当判断为线电极12的前端没有到达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SP1)时,留在步骤S5直到判断为到达为止。另一方面,在步骤S5,当到达判断部108判断为线电极12的前端到达了与选择的流路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1时,进入步骤S6。
当进入步骤S6时,供给控制部110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将压缩流体提供给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
接着,在步骤S7,输送状态判定部112根据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判定线电极12是否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SP1)。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线电极12的张力发生了预定值SV以上的变化或成为阈值TH以上时,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SP1)。
在步骤S7,如果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定为线电极12没有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SP1),则进入步骤S8。
当进入步骤S8时,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断在步骤S6中供给控制部106开始向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供给压缩流体后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在步骤S8,如果判断为没有经过一定时间,则返回步骤S6。
另一方面,在步骤S7,如果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对应的供给位置SP(SP1),则进入步骤S9。
当进入步骤S9时,流路选择部106判断当前选择的流路FP(FP1)是否是位于最下游侧的流路FP6。这里,当前选择的流路FP是FP1,所以在步骤S9,判断为当前选择的流路FP1不是流路FP6,并进入步骤S10。
当进入步骤S10时,流路选择部106新选择当前所选择的流路(FP1)下游侧的下一个流路FP(FP2),并返回步骤S5,重复上述动作。即,在步骤S10中,流路选择部106将选择的流路FP从流路FP1切换为流路FP2。
另一方面,在步骤S9,如果判断为当前选择的流路FP是位于最下游侧的流路FP6,则进入步骤S11,控制部92判断自动接线是否已完成。控制部92在张力检测部34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为第二阈值TH2以上时,判断为自动接线已完成。这是因为当自动接线完成时,对线电极12赋予了一定的张力。该第二阈值TH2是比阈值TH高的值。另外,控制部92还可以在设置在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的附近且下游侧的传感器检测出线电极12时,判断为自动接线完成。在步骤S11,控制部92如果判断为自动接线没有完成,则留在步骤S11直到判断为完成为止,如果判断为自动接线完成则结束本动作。
另外,当在步骤S7没有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当前选择的流路FP对应的供给位置SP,而在步骤S8判断为在开始向当前选择的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后经过了一定时间时,进入步骤S12。在进入步骤S12后,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定输送状态为异常,并将该情况通知操作员,然后结束本动作。具体地说,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显示部96显示输送状态为异常的情况。在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也没有看到线电极12的张力发生变化时,考虑是由于线电极12偏离了原来正规的输送路径而被输送。另外,也可以通过声音来通知异常。此时,需要在控制装置18设置扬声器。
另外,在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判定为异常时,控制部92进行预定的处理。预定的处理例如可以是通过输送控制部102控制电动机M1、M2,由此将线电极12反绕预定量或反绕到预定位置(例如直到下电极38b的位置)的反绕处理。另外,预定的处理也可以是切断控制部100切断线电极12的处理。
[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变形。
(变形例1)在变形例1中,供给控制部110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提供给流路FP的压缩流体的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模式进行变化。并且,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张力检测部34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以预定模式发生变化时,判定为线电极12被输送到通过流路FP提供了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其原因在于,当线电极12被输送到与流路FP对应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时,如果使提供给流路FP的压缩流体的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模式发生变化,则张力检测部34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也以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
当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信号的S/N比小时,即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信号中包括的噪音成分的比例高时,输送状态判定部112进行误判定的可能性变高,但是通过这样能够防止输送状态判定部112的误判定。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变形例2)在变形例2中,控制部92将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显示在显示部96中。例如,控制部92可以将输送状态判定部112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显示在显示部96中。即,也可以在显示部96中显示线电极12被输送到哪个位置。此时,输送状态判定部112在供给位置SP的位置判定是否输送了线电极12,所以在供给位置SP之间,无法识别出线电极12被输送到哪里。因此,在各个供给位置SP之间,可以根据前端位置推定部104推定出的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来显示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2中所说明的线放电加工机10具有对线电极12自动地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功能。该线放电加工机10具备:供给辊,其由提供线电极12的卷线筒40构成;回收辊,其由对从供给辊供给的线电极12进行回收的夹辊58以及进料辊60构成;导引部(例如上导线器52、下导线器54、下管56等),其设置在从供给辊向回收辊输送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上,用于引导线电极12的输送;流路FP,其在导引部形成,为了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线电极12,用于向输送路径供给压缩流体;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其将压缩流体提供给流路FP;张力检测部34,其检测线电极12的张力;以及控制装置18,其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向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并根据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线电极12是否已被输送到通过流路FP供给了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由此,能够判定线电极是否被输送到供给位置SP。因此,能够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控制装置18在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向流路FP供给了压缩流体时,在通过张力检测部34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发生了变化时或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为阈值TH以上时,判定为线电极12已被输送到通过流路FP供给了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且高精度地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
可以通过沿着输送路径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上述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在导引部形成多个流路PF,线放电加工机10可以具有多个形成了流路FP的导引部。由此,能够在线电极12的输送路径上的多个位置(供给位置SP)中的各个位置判定是否输送了线电极12。因此,能够细致地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细致地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控制装置18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从位于线电极1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流路FP开始按顺序供给压缩流体。并且,控制装置18在判定为线电极12已被输送到通过流路FP供给了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时,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向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由此,沿着线电极12的输送方向,从上游侧的流路FP开始按顺序供给压缩流体,因此能够良好地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良好地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线放电加工机10还具备检测线电极12的送出量的送出量检测部(编码器EC1、EC2)。控制装置18根据送出量检测部检测出的送出量来推定输送路径上的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并且,控制装置18在判断为线电极12的前端已到达流路FP的在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时,控制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向被判断为线电极12的前端已到达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所对应的流路FP供给压缩流体。然后,控制装置18根据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来判定线电极12是否已被输送到供给位置SP。由此,不需要无用地提供压缩流体,并且能够判定线电极12是否已被输送到推定出的线电极12的前端位置。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控制装置18当在提供压缩流体后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根据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仍判定为线电极12没有被输送到被判断为线电极12的前端已到达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时,判定为线电极12的输送中产生了异常。由此,能够判定线电极12是否偏离了原来进行输送的正规输送路径而进行输送,能够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控制装置18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16,使得提供给流路FP的压缩流体的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当由张力检测部34检测出的线电极12的张力以上述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时,判定为线电极12已被输送到通过流路FP供给了压缩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SP。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张力检测部34的检测信号中包括的噪音而误判定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的情况。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12被输送到输送路径上的哪个位置,并能够正确地检测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控制装置18在显示部96显示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由此,操作员能够识别线电极12的输送状态。
Claims (15)
1.一种线放电加工机,其具有对线电极自动地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给辊,其供给上述线电极;
回收辊,其回收从上述供给辊供给的上述线电极;
导引部,其被设置在从上述供给辊向上述回收辊输送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对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进行引导;
流路,其在上述导引部形成,为了沿着上述输送路径输送上述线电极用于向上述输送路径供给压缩流体;
压缩流体供给装置,其向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张力检测部,其检测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并根据上述张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向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时,在通过上述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产生了变化时或者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为阈值以上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流路沿着上述输送路径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上述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在上述导引部形成了多个上述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形成了上述流路的上述导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从位于上述线电极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述流路开始按顺序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当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上述线电极的送出量的送出量检测部,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送出量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送出量来推定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线电极的前端位置,当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上述流路的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所对应的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并根据上述张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上述供给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当在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后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根据上述张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仍判定为上述线电极没有被输送到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判定为在上述线电极的输送中产生了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压缩流体供给装置,使得向上述流路供给的上述压缩流体的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在上述张力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上述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显示部显示上述线电极的输送状态。
10.一种线放电加工机的自动接线方法,该线放电加工机具有对线电极自动地进行接线的自动接线功能,
上述自动接线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线放电加工机具备:
供给辊,其供给上述线电极;
回收辊,其回收从上述供给辊供给的上述线电极;
导引部,其被设置在从上述供给辊向上述回收辊输送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路径上,对上述线电极的输送进行引导;
流路,其在上述导引部形成,为了沿着上述输送路径输送上述线电极用于向上述输送路径供给压缩流体,
上述自动接线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供给步骤,向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张力检测步骤,检测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及
判定步骤,根据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供给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判定步骤,在向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时,当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产生了变化时或者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为阈值以上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动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流路沿着上述输送路径的方向在相互不同的位置与上述输送路径连通的方式,在一个以上的上述导引部形成了多个上述流路,
在上述供给步骤,从位于上述线电极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上述流路开始按顺序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当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向位于下游侧的下一个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送出量检测步骤,检测上述线电极的送出量;
位置推定步骤,根据检测出的上述送出量来推定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线电极的前端位置;以及
判断步骤,判断上述线电极的前端是否已到达上述流路的在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在上述供给步骤,当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上述流路的在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向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所对应的上述流路供给上述压缩流体,
在上述判定步骤,根据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来判定上述线电极是否已被输送到上述供给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判定步骤,当在供给上述压缩流体后即使经过了一定时间,根据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仍判定为上述线电极没有被输送到被判断为上述线电极的前端已到达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时,判定为在上述线电极的输送中产生了异常。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供给步骤,向上述流路供给流量或压力以预先决定的预定的模式进行了变化的上述压缩流体,
在上述判定步骤,在检测出的上述线电极的张力以上述预定的模式进行变化时,判定为上述线电极已被输送到通过上述流路供给了上述压缩流体的上述输送路径上的上述供给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17863A JP6310039B1 (ja) | 2016-11-08 | 2016-11-08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自動結線方法 |
JP2016-217863 | 2016-11-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57934A true CN108057934A (zh) | 2018-05-22 |
CN108057934B CN108057934B (zh) | 2018-10-19 |
Family
ID=60269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91233.7A Active CN108057934B (zh) | 2016-11-08 | 2017-11-08 |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10532B2 (zh) |
EP (1) | EP3318359B1 (zh) |
JP (1) | JP6310039B1 (zh) |
KR (1) | KR101929132B1 (zh) |
CN (1) | CN108057934B (zh) |
TW (1) | TWI638695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4456A (zh) * | 2018-06-22 | 2018-12-18 | 株式会社沙迪克 | 放电加工装置 |
CN112689547A (zh) * | 2019-03-29 | 2021-04-20 | 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 线电极送出装置及线电极送出方法 |
TWI781601B (zh) * | 2021-04-28 | 2022-10-21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同軸噴流產生加工裝置及其機械加工裝置 |
CN115666837A (zh) * | 2020-05-29 | 2023-01-3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98703A1 (ja) | 2018-04-10 | 2019-10-17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及び複合材料 |
JP7173921B2 (ja) * | 2019-05-10 | 2022-11-1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
CN115846780B (zh) * | 2022-12-02 | 2024-10-01 | 厦门大学 | 一种张力控制组件及多带切割设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318211A (ja) * | 1987-06-22 | 1988-12-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放電加工装置 |
JPH02160422A (ja) * | 1988-08-29 | 1990-06-20 | Amada Co Ltd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結線作業時のワイヤ電極の座屈検出装置 |
JPH1177438A (ja) * | 1997-09-09 | 1999-03-23 | Sodick Co Ltd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自動挿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CN1374898A (zh) * | 1999-10-20 | 2002-10-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切割加工装置的金属线自动供给装置 |
CN101134258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线电极供应设备 |
CN202240008U (zh) * | 2011-08-16 | 2012-05-30 | 沙迪克(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丝导向器 |
CN103317199A (zh) * | 2012-03-21 | 2013-09-25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具备线电极切断机构的电火花线切割机 |
CN103974795A (zh) * | 2011-12-09 | 2014-08-06 | 株式会社沙迪克 | 线放电加工装置及方法 |
CN106029275A (zh) * | 2014-02-20 | 2016-10-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放电加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230A (en) * | 1894-03-13 | simmonite | ||
JPS5212623B1 (zh) | 1968-03-08 | 1977-04-08 | ||
JPS5627741A (en) * | 1979-08-03 | 1981-03-18 | Fanuc Ltd | Processing method of wire electrode disconnection |
US4495393A (en) * | 1981-12-21 | 1985-01-22 | Ateliers Des Charmilles S.A. | Fluid jetstream thread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travelling wire EDM apparatus |
JPS59205230A (ja) * | 1983-05-04 | 1984-11-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ワイヤカツト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
JPS62162425A (ja) * | 1986-01-13 | 1987-07-18 | Makino Milling Mach Co Ltd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電極自動装填装置 |
JPS63180421A (ja) * | 1987-01-23 | 1988-07-25 | Hitachi Seiko Ltd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JPS63176028U (zh) * | 1987-05-01 | 1988-11-15 | ||
JPS6416323A (en) * | 1987-07-09 | 1989-01-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Wire electrode feeding mechanism of wire 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
JPH0673775B2 (ja) * | 1987-11-16 | 1994-09-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
JP2573514B2 (ja) * | 1988-05-11 | 1997-01-22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断線位置検出装置 |
JPH0253529A (ja) * | 1988-08-16 | 1990-02-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
JPH0796168B2 (ja) * | 1989-02-23 | 1995-10-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自動供給装置 |
JP2518075B2 (ja) * | 1989-04-28 | 1996-07-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のワイヤ電極供給装置 |
JP2611447B2 (ja) | 1989-08-31 | 1997-05-2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能動型サスペンション |
JP2616099B2 (ja) * | 1990-02-27 | 1997-06-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
JP2715027B2 (ja) * | 1992-01-31 | 1998-02-16 |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ワイヤ電極自動装填方法及び装置 |
JP3235915B2 (ja) | 1993-07-13 | 2001-12-04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結線状態表示装置 |
JP3773318B2 (ja) * | 1996-12-20 | 2006-05-10 |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DE69905450T2 (de) * | 1999-03-12 | 2004-01-15 | Agie Charmilles Ind Electronic | Funkenerosionsmaschine mit hin- und hergehender Drahtelektrode |
US6787727B2 (en) | 2001-01-16 | 2004-09-0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utomatic wire electrode feeder for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devices |
EP2141136B1 (en) | 2007-04-24 | 2017-04-19 | Toda Kogyo Corporation | Ni-zn-cu ferrite powder, green shee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sintered ni-zn-cu ferrite body |
DE112011105731B4 (de) | 2011-10-13 | 2022-12-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lektrische Drahtentladungsmaschine und elektrisches Drahtelektrodenvorschubverfahren, das darin verwendet wird |
CN105142839A (zh) * | 2014-03-28 | 2015-12-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放电加工机 |
JP5783653B1 (ja) | 2014-07-25 | 2015-09-24 | 株式会社ソディック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装置 |
JP6469045B2 (ja) * | 2016-07-13 | 2019-02-13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CN106670602B (zh) * | 2017-03-17 | 2019-11-08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及方法 |
-
2016
- 2016-11-08 JP JP2016217863A patent/JP6310039B1/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06 TW TW106138232A patent/TWI638695B/zh active
- 2017-11-06 US US15/804,518 patent/US111105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EP EP17001809.7A patent/EP3318359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1-07 KR KR1020170147330A patent/KR10192913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1-08 CN CN201711091233.7A patent/CN1080579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318211A (ja) * | 1987-06-22 | 1988-12-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放電加工装置 |
JPH02160422A (ja) * | 1988-08-29 | 1990-06-20 | Amada Co Ltd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結線作業時のワイヤ電極の座屈検出装置 |
JPH1177438A (ja) * | 1997-09-09 | 1999-03-23 | Sodick Co Ltd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の自動挿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CN1374898A (zh) * | 1999-10-20 | 2002-10-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切割加工装置的金属线自动供给装置 |
CN101134258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线电极供应设备 |
CN202240008U (zh) * | 2011-08-16 | 2012-05-30 | 沙迪克(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丝导向器 |
CN103974795A (zh) * | 2011-12-09 | 2014-08-06 | 株式会社沙迪克 | 线放电加工装置及方法 |
CN103317199A (zh) * | 2012-03-21 | 2013-09-25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具备线电极切断机构的电火花线切割机 |
CN106029275A (zh) * | 2014-02-20 | 2016-10-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放电加工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4456A (zh) * | 2018-06-22 | 2018-12-18 | 株式会社沙迪克 | 放电加工装置 |
US11247282B2 (en) | 2018-06-22 | 2022-02-15 | Sodick Co., Ltd. |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apparatus |
CN112689547A (zh) * | 2019-03-29 | 2021-04-20 | 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 线电极送出装置及线电极送出方法 |
US11819936B2 (en) | 2019-03-29 | 2023-11-21 | Seibu Electric & Machinery Co., Ltd. | Wire electrode feeding apparatus and wire electrode feeding method |
CN115666837A (zh) * | 2020-05-29 | 2023-01-3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 |
CN115666837B (zh) * | 2020-05-29 | 2023-11-2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 |
TWI781601B (zh) * | 2021-04-28 | 2022-10-21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同軸噴流產生加工裝置及其機械加工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57934B (zh) | 2018-10-19 |
US11110532B2 (en) | 2021-09-07 |
TW201825215A (zh) | 2018-07-16 |
JP2018075649A (ja) | 2018-05-17 |
US20180126473A1 (en) | 2018-05-10 |
JP6310039B1 (ja) | 2018-04-11 |
EP3318359B1 (en) | 2019-10-02 |
EP3318359A1 (en) | 2018-05-09 |
TWI638695B (zh) | 2018-10-21 |
KR101929132B1 (ko) | 2018-12-13 |
KR20180051413A (ko) | 2018-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57934B (zh) | 线放电加工机以及自动接线方法 | |
JP5276731B1 (ja) | ワイヤ電極切断機構を備えた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
KR101873621B1 (ko) | 단선 수복 수단을 구비한 와이어 방전 가공기 | |
TW201919800A (zh) | 自動接線方法及金屬線放電加工機 | |
US20150352648A1 (en) | Wire-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in which position of liquid level of machining fluid is adjusted at time of automatic wire threading | |
KR102017479B1 (ko) | 와이어 방전 가공기 | |
US10974331B2 (en) |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and auto wire feeding method of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 |
JP6885974B2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加工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ワイヤ電極の移動方法、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の編集方法 | |
WO1996035546A1 (fr) | Procede de reparation de deconnexion dans une machine d'usinage par etincelage a fil | |
CN107790831B (zh) | 线放电加工机 | |
US5563797A (en) | Wire-cut discharge machine having a display for guiding returning of workpiece to machining start position | |
JPH05337743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 |
JPH10180547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
JPS60167717A (ja) | ワイヤカツト放電加工装置 | |
JP2002172530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 | |
JPH08215938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断線ワイヤの処理方法 | |
JP2000296418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におけるワイヤ送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