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670A - 用於編織管狀針織物件的方法及機器 - Google Patents

用於編織管狀針織物件的方法及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670A
TW201632670A TW104132808A TW104132808A TW201632670A TW 201632670 A TW201632670 A TW 201632670A TW 104132808 A TW104132808 A TW 104132808A TW 104132808 A TW104132808 A TW 104132808A TW 201632670 A TW201632670 A TW 2016326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ck
members
article
tubular
nee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8344B (zh
Inventor
吉安尼 寇堤
莫羅 芭比瑞
馬席莫 凡尼
Original Assignee
史陶伯利義大利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史陶伯利義大利公司 filed Critical 史陶伯利義大利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2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3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2Loop-transfer poi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8Gussets, e.g. pouches or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transfer of knitted goods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用於製造管狀針織物件(M)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利用針筒針織一管狀針織物件;b)將線圈之一最後形成緯圈的線圈(MA)自該針筒之針(5)轉移至經劃分成可經倒轉於彼此之上的兩個圓形半環的一轉移單元之拾取構件(27A、27B)上;c)將拾取構件(27B)之所述圓形半環中的一者倒轉於另一者上,以便將該管狀針織物件之最終邊緣的兩個邊緣部分中的一者配置於另一者上;d)借助於形成於相鄰的拾取構件(27A)之間的中間空間中的接合針腳(A、B、C、D)將所述兩個邊緣部分彼此接合,該針織管狀物件(M)保持在所述相鄰的拾取構件(27A)上面;e)自轉移單元(21)卸載具有閉合縫頭之該針織管狀物件(M)。

Description

用於編織管狀針織物件的方法及機器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生產管狀針織物件(尤其短襪及長襪)的方法及機器。
為了生產管狀物件(尤其短襪),使用圓形針織機,圓形針織機自彈性緣開始編織物件直至界定邊緣之對置末端,該等邊緣在經縫合或連結在一起後形成短襪的縫頭。在傳統機器中,在物件被針織後,利用開口縫頭卸載物件,且來自一或多個圓形針織機之物件接著被轉移至縫合機器。操作者拾取單個物件(在縫頭末端處固持其),且將其引入至縫合機器中以閉合在借助於圓形針織機針織之後保持開口的縫頭之末端。此傳統方法意味著大量勞動及因此高生產成本。
裝置及圓形針織機已經研究以自圓形針織機之針筒自動地拾取管狀物件並將其自動地轉移至在針織機外部的連結或縫合機器。W02004/035864揭示用於自動地轉移及縫合或連結利用圓形針織機生產的管狀物件之縫頭的裝置。
W02010/086708描述用於自針織機轉移管狀物件至縫合機器的不同較簡單且更有效之系統。
在此等已知系統中,拾取構件經提供用於管狀物件,包含根 據再分成可倒轉於彼此之上的兩個圓形半環之圓形環配置的多個拾取鉤。拾取構件與針織機之針筒共軸定位,配置拾取鉤使得其可接納管狀物件。在W02004/035894中,拾取構件係這樣以使得藉由針織機之針筒之各別針嚙合的最後緯圈之每一單個針腳轉移至各別拾取鉤上。因此可在圓形針織機外部縫合或連結管狀針織物件。因此獲得之物件具有高品質但連結過程係複雜且持久的;此外用於拾取管狀物件的裝置係特別複雜且代價大的。
W02010/086708中描述之機器具有一具有當管狀物件的針腳之最後緯圈仍由圓形針織機之針嚙合時進入該管狀物件之最後針腳的多個固定拾取鉤的拾取構件。鉤之拾取移動係利用平行於針筒之軸線的移動藉由朝向線圈形成平面移動拾取構件而提供,使得鉤進入管狀針織物件之織品結構。在隨後步驟中,最後緯圈之針腳自針中移除且管狀針織物件仍由自針筒移除物件並將其轉移至在外部之縫合或連結機器的拾取構件之拾取鉤嚙合。
意大利專利申請案PI2007A000091揭示具有具備根據一具有小於由機器筒之針形成的圓形針床之直徑的直徑的環形形狀配置的多個固定拾取鉤之拾取構件的圓形針織機。管狀物件係自針筒轉移至自針移除最後緯圈的鉤之環,使得歸因於形成最後緯圈所利用的紗線之彈性,管狀物件收縮並與拾取鉤嚙合。
US6591637揭示用以自針織機之針筒拾取管狀針織物件及用以藉由縫合或連結其而閉合物件之縫頭的裝置。
US5551260揭示用以自針織機之針筒拾取個別針腳及用以將該等針腳縫合或連結在一起,將拾取鉤之圓形半環倒轉於鉤之互補半環 上的方法及裝置。
US1188125及US1068853揭示用於自針織機之針拾取針腳及用於倒轉針腳之兩個半緯圈以進行連結的另外機制。
所有此等系統具有歸因於用於處置管狀針織物件的裝置之複雜度或歸因於低可靠性的缺點。
詳言之,借助於拾取鉤自針筒拾取最後緯圈的單個針腳、借助於鉤的兩個半弧之180°旋轉而將兩個半緯圈倒轉於彼此之上,及接著連結仍然由拾取鉤保持的針腳係需要非常精確機械構件的非常複雜之操作。拾取鉤之甚至小的變形歸因於非常有限機械容許度而使連結非常困難或甚至不可能。
因此,需要能夠減小或部分或完全消除已知方法及機器的問題的方法及裝置
根據一態樣,為部分或完全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提供用於在由針筒組成之圓形針織機上製造管狀針織物件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借助於針筒針織管狀針織物件,自邊緣開始並以縫頭結束;在針織針織管狀物件之後,與針筒同軸定位轉移單元,該轉移單元具備根據劃分成兩個圓形半環的圓形環配置的多個拾取構件,兩個圓形半環可經倒轉於彼此之上使得每一拾取構件係藉由筒之各別針嚙合;藉由將每一單個針腳自各別針轉移至各別拾取構件而移除最後形成之緯圈的針腳;借助於轉移單元自針筒移除管狀物件; 倒轉拾取構件之圓形半環中的一者於拾取構件的該等圓形半環中之另一者上,在另一圓形半環之各別拾取構件前面配置一圓形半環之拾取構件,以便將管狀針織物件的最終邊緣之兩個邊緣部分中的一者配置於另一者上;借助於形成於在連續對對置拾取構件之間的中間空間中的接合針腳將兩個對置邊緣部分接合在一起;自轉移單元卸載具有閉合縫頭之管狀物件。
與已知方法相反,根據本發明連接縫頭之兩個邊緣的接合針腳形成於拾取構件之間的中間空間中,在藉由圓形針織機之針形成的最後針腳在拾取構件上嚙合。因此,存在更多空間以形成接合針腳,且此操作因此不太關鍵。
該方法不太經歷機械構件、定位誤差或其他不準確之缺陷,且因此其更可靠。
如已知,在針織期間針筒的圓形針床之針順序形成界定所謂針線圈的線圈。沈降片插入於相鄰針之間,與用於形成線圈之針協作。在藉由筒之相鄰針形成的連續對針線圈之間,與沈降片對應形成紗線之線圈,稱為沈降片線圈。
根據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每一拾取構件實際上接納自各別針轉移的針線圈,當自針筒拾取物件時拾取構件與各別針嚙合。配置於彼此上且應閉合的縫頭之兩個邊緣部分係借助於將沈降片線圈連接在一起的針腳而接合,針腳位於由拾取構件嚙合的針線圈之間的中間。換言之,與其中與對置的若干對針線圈對應形成接合針腳,同時對置的若干對針線圈 與鉤或其他拾取構件嚙合的先前技術方法相反,在本發明方法中接合針腳形成於沈降片線圈之區域中。
接合針腳未必準確形成於最後沈降片線圈上,亦即形成於接合藉由針形成並轉移至拾取構件的最後緯圈之最後線圈的紗線部分上。相反地,閉合裝置之針可嚙合最後形成緯圈中之一或多者(例如最後十個緯圈,較佳地最後五個形成緯圈,例如最後三個或四個形成緯圈)的沈降片線圈。一般而言,因為接合針腳未形成於藉由拾取構件拾取的針線圈上,而與在相鄰拾取構件之間的中間形成沈降片線圈的紗線之區段相對應,因此接合針腳可在某種程度上隨機地分佈。舉例而言,一些接合針腳嚙合最後形成緯圈之沈降片線圈,而其他接合針腳嚙合第二、第三、第四至最後緯圈之沈降片線圈。因此,在縫頭被閉合之後,在相同針織物件中可提供接合針腳,接合針腳並非全部在相同緯圈上對準,而是在某種程度上隨機地分佈於最後兩個、三、四個或五個緯圈之間。
亦在接合針腳涉及在最後緯圈之前的緯圈之沈降片線圈的情況下,最終物件具有高完成位準及高品質。
根據另一態樣,系統係針對生產由閉合縫頭組成之管狀針織物件而描述,該系統包含:一圓形針織機,其具有用於針織管狀物件之針筒;一轉移單元,其用於拾取管狀針織物件,自針筒移除其並將其轉移至閉合裝置,該轉移單元包含劃分成可經倒轉於彼此之上的拾取構件之兩個圓形半環的拾取構件之圓形環,其中每一拾取構件經配置及經組態以接納來自針筒之對應針的各別線圈;該閉合裝置經組態及經控制以與轉移單元 共同作用以閉合管狀針織物件之縫頭同時管狀針織物件藉由轉移單元嚙合。
有利地,針織機、轉移單元及閉合裝置經控制並經組態,使得閉合裝置形成用於接合在拾取構件的兩個半環之連續對對置拾取構件之間的中間位置中的兩個邊緣的接合針腳。
特徵及實施例在下文描述且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進一步界定,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形成本說明書之整合部分。上述簡要說明以可較好理解下文詳細描述的方式且為了可較好瞭解此項技術的呈現作用而識別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的特徵。顯然存在將進一步描述並將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指示的本發明之其他特徵。在詳細說明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之前,必須理解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不限制於其應用於構造細節及以下描述中所描述或圖式中所說明之組件的配置中。本發明可在其他實施例中實施且以各種方式實施及使用。又,必需理解此處使用的措詞及術語僅用於描述性目的且不必被視為限制性的。
熟習此項技術者因此將理解,本發明所基於的概念可即時用作用於設計其他結構、其他方法及/或其他系統以實施本發明之各種目標的基礎。因此,重要的是申請專利範圍被視為包含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彼等等效構造。
借助於以下描述及附圖將較容易理解本發明,附圖展示本發明的非限制性實施例。更明確而言,在圖式中:圖1至圖5展示在與針織機之針嚙合的步驟期間轉移單元之連續位置; 圖5A展示在圖5之位置中與各別拾取構件嚙合的針之放大;圖5B展示根據圖5A之VB-VB的橫截面;圖6及圖7展示自針至拾取構件之線圈轉移的連續步驟;圖7A展示在圖7之配置中的針及各別拾取構件的放大;圖8及圖9展示其中管狀針織物件遠離針織機朝向縫頭閉合裝置移動的步驟;圖10展示反轉管狀針織物件的步驟;圖11至圖13展示縫頭閉合步驟;圖13A展示在縫頭閉合步驟中拾取構件及閉合裝置之針的放大;圖14及圖15展示在縫頭已閉合之後管狀針織物件的移除,及第二反轉步驟之開始。
例示性實施例之以下實施方式涉及附圖。不同圖式中之相同參考編號識別相同或類似的元件。另外,圖式不一定按比例繪製。又,以下實施方式並不限制本發明。實際上,本發明之範疇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在整個說明書中提及「一實施例」或「該實施例」或「一些實施例」意謂結合一實施例描述之具體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於所揭示標的物之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片語「在一個實施例中」或「在一實施例中」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整個說明書中之各處的出現並不一定係指相同實施例。此外,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具體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任何適合方式組合。
圖1展示在管狀針織物件M(例如,短襪)之針織過程之最終步驟中的圓形針織機。
作為整體以數字1指示的圓形針織機具有一具有供針5形成圓形針床之多個軌道的針筒3。用於控制針的凸輪係以數字7指示,插口係以數字9指示且選擇器或致動器係以數字11指示。所有此等針織構件為吾人所熟知且將不較詳細地描述。針筒3的旋轉軸係以A-A指示。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在針織管狀針織物件M的同時,針5之圓形床與在上方及與針筒共軸地定位並具備由對應凸輪(未圖示)控制之鉤的針盤13協作。數字15指示與針筒3相關聯、與針5協作並插入其間的沈降片。
管狀針織物件M的針織藉由形成彈性邊緣B而開始並以形成針腳之最後緯圈結束。在圖1中以MR指示的針腳之最後緯圈係由針5嚙合。最後緯圈及(必要時)直接在最後緯圈之前形成的緯圈(例如,倒數第二、倒數第三及倒數第四緯圈)形成管狀針織物件M的尾邊緣,尾邊緣應借助於接合針腳而縫合或連結,以形成管狀針織物件M之閉合縫頭。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最終緯圈(例如,最後3至10個緯圈)可利用彈性紗(例如,Lycra®)來針織。
管狀針織物件M之縫頭係借助於在圓形針織機1外部的閉合裝置閉合,管狀物件M以下文所描述之方式轉移至該閉合裝置。通常,閉合裝置可包含連結機器或縫合機器。
以數字21指示的轉移單元經提供以自針筒3拾取管狀物件M,將其轉移至閉合裝置,將管狀針織物件的最終邊緣之兩個邊緣部分中的一者配置於另一者上,且閉合縫頭。在圖2中,針盤13已自針筒移離且轉 移單元21經展示與針筒3在同軸位置中,準備開始操作以拾取管狀物件M。
轉移單元21可包含作為整體以數字23A、23B指示的多個拾取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拾取裝置23A、23B包含衝頭27A、27B之各別群組。衝頭27A、27B構成拾取構件並以對應於針5之數目的數目及以對應於針5之間距的間距配置,使得當自針筒3拾取管狀物件M時,各別拾取構件或衝頭27A、27B可與每一針5相關聯。
拾取構件或衝頭27A、27B根據劃分成兩個半環之圓形環而配置。衝頭或拾取構件27A、27B之每一半環可包含各別半環形支撐件25A、25B。詳言之,衝頭27A係由半環形支撐件25A承載,而衝頭27B係由半環形支撐件25B承載。兩個半環形支撐件25A、25B圍繞軸線B-B鉸接在一起。以此方式,出於隨後描述之目的,可將一圓形半環倒轉於另一者上。在所說明的實例中,半環形支撐件25B可圍繞軸線B-B倒轉,而半環形支撐件25A固定。當轉移單元21在圖2之與針筒3同軸的配置中時,軸線B-B與針筒3之軸線A-A正交。
衝頭27A、27B可剛性地固定至半環形支撐件25A、25B且可大致平行於針筒3之軸線A-A向下引導。在其他實施例中,衝頭27A、27B可具備相對於半環形支撐件的相對運動,例如具備樞轉移動以將衝頭27A、27B之遠端朝向由該等衝頭形成的環形環之軸線並遠離其而移動。
衝頭27A、27B可經成形以便在自針筒3拾取物件M的步驟期間環繞各別針5,如下文較詳細地描述。
除由衝頭27A、27B構成的拾取構件以外,拾取裝置還可包 含各別柱或鉤29A、29B。柱或鉤29B、29B可與每一衝頭27A、27B相關聯以將線圈自各別針5轉移至對應衝頭27A、27B並在管狀物件M自針筒3移除且朝向閉合裝置轉移的同時將線圈保持於衝頭27A、27B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柱29A、29B具備徑向移動及軸向移動,亦即大致水平並正交於針筒3之軸線A-A的移動及大致垂直並平行於針筒3之軸線A-A的移動。兩個移動可共同組合成旋轉或樞轉移動或旋轉及平移之組合移動。通常,重要的是,柱29A、29B可相對於對應衝頭27A、27B移動以將單個線圈自已形成其之針5轉移至各別衝頭27A、27B,如下文所描述。
如已知且如圖5A之放大中特別展示,每一針5具備在5C處樞轉的鎖存器5A及針柄5B。柄以嚙合由機器1之紗線導引件饋入的紗線以形成線圈之鉤5D結束。有利地,衝頭27A、27B經成形以便在鉸鏈5C與針頭(亦即,鉤5D之頂部)之間的區域中環繞針之末端部分。
圖5B展示在各別衝頭27A、27B環繞各別針的區域中的針5及各別衝頭27A、27B之截面。在所說明實施例中,衝頭27A、27B自背面(亦即,自面向針筒3之軸線A-A的側面)環繞各別針5。對置配置亦係可能的,其中衝頭27A、27B自外部(亦即,自背向針筒3之軸線A-A的針側面)環繞各別針。
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衝頭27A、27B具有凹槽或凹陷26(在其內部插入各別針5之末端部分)以有助於線圈自針5至衝頭27、27B的轉移。
當管狀針織物件M的針織已完成時,最後緯圈之線圈嚙合 於各別針5之鉤5D上且應自各別針5移除以轉移於衝頭27A、27B上。此操作可以各種方式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針5自藉由沈降片15界定的線圈形成表面升高,同時沈降片15保持形成之針織物。以此方式,在針5向上移動的同時,與針嚙合並由沈降片15保持的線圈沿各別針5之柄5B滑動,直至其達到低於針5之各別鎖存器5A之高度的高度,如圖3中所示。
此時,每一針5可藉由以各別衝頭27A、27B環繞每一針5之鉤5D而耦接至各別衝頭27A、27B。此外,管狀針織物件M可藉由沿針5之柄5B滑動其最後線圈而升高直至其靠近針5之鉤5D。管狀針織物件M可(例如)借助於在針筒3內部且幾乎與其同軸的管狀構件31而升高。管狀構件31可軸向移動使得其可被向上部分提取。
在圖4中,管狀構件31係在部分升高位置中,而在圖5中管狀構件31完全升高並使最後緯圈之線圈靠近針5之鉤5D。在線圈之此向上移動中,線圈在鎖存器5A前面通過,將其升高在閉合位置中,使得鎖存器5A形成允許線圈在針5之鉤5D的外部滑動的橋。
同時,轉移單元21相對於針5而配置,使得每一衝頭27A、27B耦接至各別針5。圖5A展示具有藉此形成之各別線圈MA的針5之放大,其中衝頭27(27A或27B)耦接至針5。圖5B展示根據圖5A中之線VB-VB的橫截面。圖5B展示與針5嚙合的線圈MA、衝頭27(其中的每一者圍繞針5),及在線圈MA之最後緯圈形成之前在針筒3之最後旋轉期間形成的一系列線圈緯圈。
如圖5B中所示,藉由各別針5嚙合的每一線圈MA實質上由紗線針腳構成。如上文所提及,此線圈通常稱為針線圈。在線圈MA與 另一者之間,形成線圈MA之紗線形成中間線圈,界定以圖5B中之MP指示的所謂沈降片線圈。實際上,針織物係藉由緯圈之序列形成,在其中之每一者中由圍繞針形成之線圈構成的針線圈MA與由與在相鄰針線圈MA之間的沈降片15對應形成的線圈構成的沈降片線圈MP交替。
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柱29用以將單個線圈MA自各別針5轉移至衝頭27。在圖6中,柱29A、29B已徑向向內移動,且在圖7中其亦已升高以接近衝頭27A、27B,每一柱提昇各別線圈MA。線圈MA因此轉移於衝頭27A、27B上。
圖7A展示耦接至各別衝頭27之針5的放大,其中升高柱29已將線圈MA移動於衝頭27上並將該線圈固持在其上,因此清除針5。
此時,管狀針織物件M已自針5完全移除並轉移至轉移單元21,從而將最後緯圈之每一針線圈MA與衝頭27、27B嚙合。應閉合以形成物件之閉合縫頭的管狀針織物件M之整個尾邊緣係藉由衝頭27、27B嚙合。實際上,尾邊緣之第一部分與拾取構件的第一半環之衝頭27A嚙合,且尾邊緣之第二部分與拾取構件的第二半環之衝頭27B嚙合。
連續操作提供以下各者:自圓形針織機1移除管狀針織物件M,朝向閉合裝置轉移針織物件,反轉管狀針織物件,將衝頭27A、27B中之一者倒轉於另一者上,將線圈MA自衝頭27A轉移至衝頭27B或將線圈MA自衝頭27B轉移至衝頭27A,以便將尾邊緣之兩個末端部分的對應線圈耦接在一起,及形成接合針腳,亦即縫合或連結針腳。
在圖8及圖9中,轉移單元21自機器1之針筒3移離,而在圖10中展示其中反轉管狀針織物件M的步驟。
可以已知方式執行所有此等操作。
在圖11中,半環形支撐件25B已倒轉約180°至半環形支撐件25B上,以便使每一衝頭27B在對應衝頭27A前面並與其對準。每一線圈MA仍然與衝頭27A、27B嚙合,在先前步驟期間每一線圈MA已轉移在衝頭27A、27B上面。
圖12展示將線圈MA自衝頭27B轉移至衝頭27A的步驟。在此步驟結束時,管狀針織物件之待閉合的縫頭之兩個對置邊緣係藉由第一半環之衝頭27A嚙合,而第二半環為空。
圖13展示縫頭閉合步驟。縫頭借助於藉由連結機器或由數字41示意性地指示具備至少一針43的其他閉合裝置執行的實質上連結過程而有利地閉合。存在可縫合或連結的不同閉合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閉合裝置包含單一針。在其他實施例中,閉合裝置具有通常包含針及鉤(鉤針)的雙縫合或連結構件。此等裝置係已知的且不需要進一步詳細描述。
閉合操作係藉由逐漸旋轉轉移單元21而執行,且因此線圈之兩個半緯圈圍繞轉移單元21之垂直軸線彼此疊放並藉由拾取構件27A嚙合,使得針或裝置41之其他閉合構件藉由順序地穿入連續拾取構件或衝頭27A之間的空間中而順序地形成縫合或連結針腳。
特性化地,且以與先前技術中出現的方式不同的方式,閉合裝置41之針43形成在相鄰衝頭27A之間的接合針腳,因此借助於接合針腳將沈降片線圈MP而非由衝頭27A嚙合的針線圈MA彼此連接。較佳針對沈降片線圈之每一行形成一接合針腳。以此方式,實質上執行連結,其中每一接合針腳表示接合管狀針織物件M的尾邊緣之一部分的單一沈降片 線圈與另一部分之對應沈降片線圈的連結針腳。有利地,連結針腳之數目對應於沈降片線圈之行的數目。
圖13A展示用於管狀針織物件M的此縫頭閉合操作之示意性放大。編號A、B、C、D指示其中閉合裝置41之針43可在沈降片線圈MP中穿過的可能位置。編號F指示形成接合針腳之接合紗線。在所說明的實例中,兩個尾邊緣部分已借助於單一紗線在有利地具備單一針之閉合裝置中閉合。亦有可能利用兩個紗線使用具有針及鉤(鉤針)之閉合裝置閉合兩個部分。
仍然參看圖13A,編號R1、R2、R3、R4指示形成管狀針織物件M之尾邊緣的最後四個緯圈。線圈MA及緯圈R1、R2、R3、R4之MP加倍,因為在此步驟中兩個對置尾邊緣部分一者配置於另一者上且耦接,且與半環之衝頭27A嚙合,如上文所描述。
因為接合針腳形成於相鄰衝頭27A之間的中間區域中而非在該等衝頭處,因此此等接合針腳不涉及由衝頭27A保持之針線圈MA,但涉及並未以機械方式保持在精確點中的沈降片線圈MP。出於此原因,有可能閉合裝置之針43始終未在最後緯圈之沈降片線圈MP上形成接合針腳,但例如如圖13A中示意性地指示,在最後四個緯圈R1至R4中之一者之沈降片線圈MP上形成接合針腳。儘管如此,仍實現縫頭閉合的高品質。
較佳地,閉合裝置41針對相鄰衝頭27A之每一對形成單一接合針腳,因此實現實質上由連結構成之兩個部分的結合。
在管狀物件M之縫頭已閉合後,管狀物件可自衝頭27A移除且以如圖14及圖15之順序中所示的已知方式反轉。在所說明之實施例 中,可借助於插入轉移單元21內部的抽吸管件進行管狀物件的第二反轉。
上述描述係關於轉移單元及拾取構件的可能組態。許多系統在先前技術中已知以自針織機的針筒之針拾取單個針線圈。因為本發明方法在自針織機1之針5拾取針線圈MA方面並非不同於其他已知方法,因此,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裝置中之任一者可用以進行此操作。重要的是,最後緯圈之單個線圈係自已形成其的針轉移至單個拾取構件且保持在其上以自針筒移除管狀針織物件。倒轉拾取構件之半環於另一半環上以將尾邊緣部分之每一線圈往復耦接至另一部分之對應線圈亦係重要的。將一部分之線圈轉移至嚙合另一部分之線圈的拾取構件上亦可借助於許多先前技術系統中的一者而執行。
具有柱29A、29B及衝頭或拾取構件27A、27B之拾取裝置23A、23B已僅藉助於拾取構件之實例而展示及描述,拾取構件亦可以實質上不同方式組態。
類似地,在縫頭閉合之前且必要時在縫頭閉合之後反轉管狀針織物件的構件可不同於本文中說明的彼等構件。
閉合裝置41之結構可不同於本文中借助於實例說明的結構。重要的是,此裝置在沈降片線圈上(亦即,在相鄰拾取構件之間的中間區域中)形成接合針腳,受益於此處可獲得的較大空間,且不需要閉合裝置41之針43與拾取構件之間的準確機械協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方法提供用於使針腳的至少一個最後緯圈或一些最後緯圈防脫散。以此方式,當拾取裝置23A、23B自針獲得線圈MA並將管狀針織物件自針筒轉移至閉合裝置41時,將針腳之半緯圈 倒轉於另一者上,物件中沒有脫散的風險。針腳的防脫散緯圈之生產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且不需要詳細解釋。舉例而言,US 3046768、US 5426957、US 5115650、US 2379649、US 3430462、US 3751942、US 3470715、US 4005589揭示可用以形成防脫散緯圈的方法、裝置及技術之實例。US 5992182揭示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的特別有效方法。上文所提及專利之內容併入本說明書中。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最終線圈之一或多個緯圈可利用彈性紗(例如,Lycra®)製成。
雖然本文中所描述之標的物的所揭示實施例已在圖式中展示並在上文結合若干例示性實施例細緻且詳細地全面描述,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在實質上不背離新穎教示內容、本文所闡述之原理及概念以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敍述的標的物之優點的情況下,許多修改、變化及省略是可能的。因此,所揭示創新的適當範疇應僅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最廣泛解釋來判定以便涵蓋所有此等修改、變化及省略。另外,任何過程或方法步驟之次序或順序可根據替代實施例變化或重新定序。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提供任何參考編號以有助於參考描述及圖式閱讀申請專利範圍,且並不限制藉由申請專利範圍呈現的保護之範疇。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在由一針筒(3)組成之一圓形針織機(1)上製造一管狀針織物件(M)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利用該針筒(3)針織一管狀針織物件(M),自一初始邊緣(B)開始並在形成該管狀針織物件(M)之縫頭的一最終邊緣處結束;在針織該針織管狀物件(M)之後,與該針筒(3)同軸配置一轉移單元(21),該轉移單元具備多個拾取構件(27A、27B),其根據經劃分成可倒轉於彼此之上的兩個圓形半環之一圓形環而配置,每一拾取構件(27A、271B)嚙合該針筒(3)之一各別針(5);藉由將每一單個線圈從已形成該線圈之該各別針(5)轉移至嚙合該針(5)之對應的拾取構件(27A、27B)上而卸下線圈之一最後形成緯圈的線圈(MA);借助於該轉移單元(21)自該針筒(3)移除該針織管狀物件(M);將拾取構件(27B)之所述圓形半環中的一者倒轉於拾取構件(27A)之所述圓形半環中的另一者上,在所述另一圓形半環之各別拾取構件(27A)前面配置一圓形半環之所述拾取構件(27B),以便將該管狀針織物件的該最終邊緣之兩個邊緣部分中的一者配置於另一者上;借助於形成於鄰近的拾取構件(27A)之間的中間空間中的接合針腳(A、B、C、D)而將所述兩個邊緣部分彼此接合,該針織管狀物件(M)保持在所述鄰近的拾取構件(27A)上面;自該轉移單元(21)卸載具有閉合縫頭之該針織管狀物件(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每一拾取構件(27A、27B)接納 自該針筒(3)之一各別針(5)轉移的一針線圈(MA);且其中該最終邊緣之所述兩個邊緣部分借助於接合針腳而彼此接合,所述接合針腳將配置於藉由所述拾取構件(27A、27B)嚙合的所述針線圈(MA)之間的沈降片線圈(MP)彼此結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將拾取構件(27A、27B)之一圓形半環倒轉於另一者上之後,藉由拾取構件之所述圓形半環中之一第一者的所述拾取構件(27B)嚙合的所述線圈(MA)經轉移至拾取構件之所述圓形半環中之一第二者的所述拾取構件(27A)上,以便在拾取構件之該第二圓形半環的每一拾取構件(27A)上配置兩個線圈(MA)。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在將拾取構件(27A、27B)之一圓形半環倒轉於另一者上之後,藉由拾取構件之所述圓形半環中之一第一者的所述拾取構件(27B)嚙合的所述線圈(MA)經轉移至拾取構件之所述圓形半環中之一第二者的所述拾取構件(27A)上,以便在拾取構件之該第二圓形半環的每一拾取構件(27A)上配置兩個線圈(MA)。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接合所述兩個邊緣部分之步驟包含在拾取構件之一圓形半環之兩個連續的拾取構件(27A)之間的每一中間空間中形成一單個接合針腳之步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及第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接合所述兩個邊緣部分之步驟包含在拾取構件之一圓形半環之兩個連續的拾取構件(27A)之間的每一中間空間中形成一單個接合針腳之步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接合所述邊緣部分之前將該管狀針織物件(M)翻出的步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第4項或第5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接合所述邊緣部分之前將該管狀針織物件(M)翻出的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藉由接合所述兩個邊緣部分而閉合該縫頭之後再次將該管狀針織物件翻出的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藉由接合所述兩個邊緣部分而閉合該縫頭之後再次將該管狀針織物件翻出的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管狀針織物件之一或多個末端緯圈為防脫散緯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第4項、第5項、第7項、第9項或第11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管狀針織物件之一或多個末端緯圈為防脫散緯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第5項、第7項、第9項或第11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管狀針織物件之一或多個末端緯圈係以一彈性紗形成。
  14. 一種用於生產由一閉合縫頭組成之管狀針織物件之系統,該系統包含:具有一針筒(3)之一圓形針織機(1),其用於針織管狀針織物件,該針筒(3)具有一圓形針床(5);一閉合裝置(41),其用於閉合所述管狀針織物件之一縫頭;一轉移單元(21),其用於自該針筒(3)拾取及移除該針織管狀物件(M) 並將其轉移至該閉合裝置(41),該轉移單元(21)包含拾取構件(27A、27B)之一圓形環,該圓形環再分成拾取構件(27A、27B)之兩個圓形半環,可將其中之一者倒轉於另一者上;其中所述拾取構件(27A、27B)經配置並經組態以各自嚙合該針筒(2)的一對應針(5)並自其接納藉由該針(5)形成的一各別最後線圈(MA);該閉合裝置(41)經組態並經控制以與該轉移單元(21)共同作用以在所述線圈(MA)藉由該轉移單元(21)之所述拾取構件(27A)嚙合的同時閉合該管狀針織物件之該縫頭;其特徵在於該圓形針織機(1)、該轉移單元(21)、所述拾取構件(27A;27B)及該閉合裝置(41)經控制並經組態以使得該閉合裝置(41)形成針腳,所述針腳在上面嚙合該針織管狀物件(M)之針腳線圈(MA)之相鄰的拾取構件(27A)之間的中間位置中接合該管狀針織物件之一最終邊緣的兩個部分。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系統,其中所述拾取構件(27A、27B)經成形以各自嚙合該針筒(3)之一針(5),以便接納來自該針(5)之一線圈(MA)。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5項之系統,其中該閉合裝置(41)包含至少一個針(43),該針經控制以引入在上面嚙合該管狀針織物件(M)的該最終邊緣之所述線圈(MA)之相鄰的拾取構件(27A)之間,並將配置於嚙合於所述拾取構件(27A)上的所述線圈(MA)之間的沈降片線圈(MP)彼此結合。
TW104132808A 2014-10-10 2015-10-06 用於在由針筒組成之圓形針織機上製造管狀針織物件之方法及用於生產由閉合縫頭組成之管狀針織物件之系統 TWI668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FI20140231 2014-10-10
??FI2014A000231 2014-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670A true TW201632670A (zh) 2016-09-16
TWI668344B TWI668344B (zh) 2019-08-11

Family

ID=5210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808A TWI668344B (zh) 2014-10-10 2015-10-06 用於在由針筒組成之圓形針織機上製造管狀針織物件之方法及用於生產由閉合縫頭組成之管狀針織物件之系統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043B2 (zh)
EP (1) EP3204544B1 (zh)
KR (1) KR102472303B1 (zh)
CN (1) CN107109727B (zh)
PT (1) PT3204544T (zh)
SI (1) SI3204544T1 (zh)
TR (1) TR201904757T4 (zh)
TW (1) TWI668344B (zh)
WO (1) WO20160553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1090B (zh) * 2018-05-25 2020-01-01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170B (zh) * 2018-08-20 2021-12-01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管狀織物之翻面機構及其方法
CN110230145A (zh) * 2018-11-02 2019-09-13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袜机
PT3715511T (pt) 2019-03-26 2022-12-07 Staeubli Italia S P A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inverter um artigo tubular tricotado numa máquina de tricotar circular
IT201900005636A1 (it) * 2019-04-11 2020-10-11 Gianni Conti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a punta chiusa
IT201900005838A1 (it) * 2019-04-16 2020-10-16 Lonati Spa Dispositivo prelevatore per operare il preliev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da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e e il suo trasferimento ad un'unità atta ad eseguire ulteriori operazioni sul manufatto.
IT201900023433A1 (it) * 2019-12-10 2021-06-10 Lonati Spa Dispositivo prelevatore per operare il preliev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da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e
IT201900023577A1 (it) * 2019-12-11 2021-06-11 Lonati Spa Dispositivo prelevatore per operare il prelievo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da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e.
US20230002940A1 (en) * 2020-03-24 2023-01-05 Lonati S.P.A Circula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tubular items
CN111809300A (zh) * 2020-07-13 2020-10-23 浙江凯强轻纺机械有限公司 移袜抓取装置
CN113818146B (zh) * 2021-10-24 2022-11-29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干涉的对目式袜子缝制装置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8853A (en) 1912-07-06 1913-07-29 Louis N D Williams Stitch-transferring device.
US1188125A (en) 1915-08-06 1916-06-20 Louis N D Williams Stitch transferring and uniting device.
US2379649A (en) 1936-09-14 1945-07-03 Nebel Max Knit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3046768A (en) 1958-07-25 1962-07-31 Sdruzeni Podniku Textilniho St Two by two rib knit fabric
US3430462A (en) 1964-02-27 1969-03-04 Hane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nitting run-resistant fabric
CH463681A (de) 1965-08-30 1968-10-15 Texpatent Gmbh Rundstrickmaschine zum Herstellen laufmaschenfester Strümpfe mit Doppelrand
CS161214B1 (zh) 1969-09-03 1975-06-10
CS164150B1 (zh) 1973-11-28 1975-11-07
US5115650A (en) 1990-06-11 1992-05-26 Sheer Lady International, Inc. Non-run pantyhose
IT1259688B (it) * 1992-10-09 1996-03-25 Conti Florentia Srl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JP3192288B2 (ja) 1993-07-15 2001-07-23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シングルニット編地の製造方法
IT1265881B1 (it) * 1993-07-12 1996-12-12 Fabric & Mfg Principles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seguire l'unione di due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al termine della sua formazione
US5551260A (en) 1993-07-29 1996-09-03 Fabritex, S.R.L. Method for joining two edges of a knitted tubular article upon completion thereof
IT1286282B1 (it) * 1996-10-23 1998-07-08 Matec Srl Procedimento per rendere indemagliabile l'ultimo rango di manufatto lavorato a maglia
IT1291787B1 (it) 1997-02-26 1999-01-21 Golden Lady Spa Metodo e macchina mononocilindro da calze e simili, per la chiusura automatica della estremita' finale di un tessuto tubolare a maglia
JP4025512B2 (ja) * 2000-05-12 2007-12-19 丸善産業株式会社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方法と装置
DE10150684C1 (de) * 2001-10-17 2003-04-24 Groz Beckert Kg Platine für das Spitzenschließen von Strümpfen
AT6792U1 (de) 2002-10-14 2004-04-26 Plansee Tizit Ag Werkzeug oder bauteil mit niedrigem reibwert
ITFI20020199A1 (it) 2002-10-21 2004-04-22 Fabritex Srl Metodo e apparato per unire i lembi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tessuto a maglia
ITMI20042084A1 (it) * 2004-11-02 2005-02-02 Cesare Colosio S P A Dispositivo di cucitura automatica particolarmente per macchine per calze
WO2007135697A1 (en) * 2006-05-22 2007-11-29 Orion Srl Integrated system and relative device for closing the stocking on circular machin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mi-finished tubular knitting
ITPI20070091A1 (it) 2007-08-03 2009-02-04 Conti P Sistema per la chiusura della calza su macchine circolari per produzione di calzini tubolari in maglia alla fine del calzino con un equipaggiamento mobile circolare
ITMI20080399A1 (it) * 2008-03-10 2009-09-11 Lonati Spa Dispositivo rovesciatore di manufatti tubolari a maglia, particolarmente per stazioni di cucitura o di rimagliatura per la chiusura automatizzata dei manufatti tubolari in corrispondenza di una loro estremita' assiale.
IT1392646B1 (it) * 2009-01-30 2012-03-16 N T A S R L Dispositivo di prelievo di una calza da un macchinario cilindric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 con estremita cucita
IT1398620B1 (it) * 2009-07-10 2013-03-08 Conti P "metodo di tessitura di un indumento quale un collant o simile , macchina per attuarlo ed indumento cosi' prodotto"
TWI448595B (zh) * 2010-04-06 2014-08-11 Da Kong Entpr Co Ltd Sock bod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ITMI20130050A1 (it) * 2013-01-16 2014-07-17 Lonati Spa Procedimento per attuare la chiusura automatizzata di un'estremita' assiale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e il suo scarico in assetto a rovesci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ua esecuzione.
TWI539050B (zh) * 2013-11-15 2016-06-21 Da Kong Entpr Co Ltd Sewing sock machine needle plat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1090B (zh) * 2018-05-25 2020-01-01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65537A (ko) 2017-06-13
US10145043B2 (en) 2018-12-04
CN107109727A (zh) 2017-08-29
SI3204544T1 (sl) 2019-05-31
TR201904757T4 (tr) 2019-06-21
CN107109727B (zh) 2019-03-15
TWI668344B (zh) 2019-08-11
US20170241052A1 (en) 2017-08-24
PT3204544T (pt) 2019-04-29
EP3204544A1 (en) 2017-08-16
KR102472303B1 (ko) 2022-11-29
EP3204544B1 (en) 2019-01-02
WO2016055390A1 (en) 2016-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8344B (zh) 用於在由針筒組成之圓形針織機上製造管狀針織物件之方法及用於生產由閉合縫頭組成之管狀針織物件之系統
KR102181383B1 (ko) 관형상 편성 물품을 편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기계
KR102596015B1 (ko) 원형 편물기로부터 관형상 편성 물품을 픽업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940009400A (ko) 마무리 됐을때 짜여진 관상의 물품의 두변부를 꿰매어 맞추는 장치와 방법
ITFI980039A1 (it)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unire i lembi di manufatti tessuti a maglia.
CN103015028B (zh) 袜子袜头针织时由开口变为闭合的织袜方法及装置
CN203307573U (zh) 袜子袜头针织时由开口变为闭合的织袜装置
US20220325449A1 (en) Turning device for tubular knitted items and method for turning tubular knitted items
JP2019525014A (ja) 靴下類等のための円形編機から管状のニット製品をピックアップして、ニット製品に更なる動作を行うように構成されたユニットにこのニット製品を移すための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EA029626B1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закрытия осевого конца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выворачивания его наизнанку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KR20220111697A (ko) 양말류 또는 편물류 원형 기계에서 직접 관형 제조 물품의 단부를 폐쇄하는 방법 및 각각의 원형 기계
CN107190407A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JP2791938B2 (ja) ニットした管状物品の完成後、該物品の二端を結合する方法
KR20070095360A (ko) 2개의 베드를 가지는 양말류 환편기 등에서 한 니들군에의해 생성된 편성부를 베드의 다른 니들군으로 전달하는방법
TWI683045B (zh) 用於編織管狀編織物件的方法及機器
TW201043747A (en) Improve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hosiery and/or knitwear
CN113825868B (zh) 用于生产具有闭合的趾部的管状针织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TW202332817A (zh) 用於襪類及針織衣的改進式圓形針織機以及直接在圓形針織機上縫合管狀製成品的末端的方法
EP307019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ing loops of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CN113818146A (zh) 一种减少干涉的对目式袜子缝制装置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