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090B -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 Google Patents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090B
TWI681090B TW107118059A TW107118059A TWI681090B TW I681090 B TWI681090 B TW I681090B TW 107118059 A TW107118059 A TW 107118059A TW 107118059 A TW107118059 A TW 107118059A TW I681090 B TWI681090 B TW I6810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tubular knitwear
segment
tube
tubul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8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3947A (zh
Inventor
林岳霹
Original Assignee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8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109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0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3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94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驟:由一編織機編織出一管狀針織品;拾取管狀針織品,並沿一轉移路徑將管狀針織品轉移至一翻面位置;以及管狀針織品靠抵位在翻面位置處的一翻襪管頂部之外表面,翻襪管頂部形成一軸向槽口,軸向槽口係遠離轉移路徑配置,利用翻襪管上升以將管狀針織物推頂往上進行翻面;藉此可避免翻面不順暢而導致停機或翻襪流程之中斷及延誤,以增進翻襪流程之順暢性。

Description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本發明係與管狀針織品之製造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按,一般所謂的管狀針織品係如襪類,雖然襪類之型態眾多,但仍然是具有廣大的市場價值,尤其是女用絲襪或者是運動員的專用運動襪等。
習知如襪類的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主要係以一編織機先行編織出一呈圓筒狀而兩端透空之管狀針織品,接著再以一拾取裝置將管狀針織品搬移至一翻面位置,並以一翻面設備於翻面位置中將管狀針織品進行翻面(即將管狀針織品之反面翻轉朝外),再由一縫合裝置於該管狀針織品之反面的其中一軸向端進行縫合,以製造出完整的管狀針織品,如一支完整的襪子。
上述之翻面流程所使用的翻襪設備,係由一下管進行上升並推抵在管狀針織品上,以在上升推抵之過程中將管狀針織品進行翻面並套置於一上管;然而,習知之下管為一側有缺口之中空管,而缺口則對應管狀針織品的轉移路徑,而且下管之頂緣端面為平整端面,因此當管狀針織品沿著轉移路徑而轉移到翻面位置時,軟質且撓性的管狀針織品的下段係可能全部進入下管的缺口內、或者是部分進入下管的缺口內,進而在由下管平整之頂緣端面推抵管狀針織品之過程中,由於軟質且撓性的管狀針織品的下段與下管平整之頂緣端面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大且摩擦力大,常有使得管狀針織品與下管產生卡住之情形發生,導致翻面程序無法順利完成,而必須透過現場工作人員進行狀況排除,導致後續或該座機器製造流程受到中斷及延誤之情形。
另外,在上述由拾取裝置將管狀針織品轉移至翻面位置之過程中,如編織機所編織出管狀針織品之長度大於50cm時(即長筒襪或過膝長襪),拾取裝置則無法獨立地將管狀針織品搬移至翻面位置,即當拾取裝置將管狀針織品一端移動至翻面位置時,由於管狀針織品過長,因此另一端仍會位在編織機上,此時便需要藉由一撥桿對管狀針織品進行由上往下撥動,以使管狀針織品自編織機脫離;然而,由於撥桿之撥動路徑為由上往下且具有固定行程,因此,為維持管狀針織品能位在可受撥桿撥動之路徑中,會在拾取裝置至翻面位置之搬移路徑中設有一呈直立之圓柱形擋柱,以供移動過程中之管狀針織品進行暫時地限位,以維持管狀針織品能位在可受撥桿撥動之路徑中;但,由於圓柱形擋柱的高度無法太高(太高的話會影響到拾取裝置的移動),僅能供管狀針織品暫時地限位,因此在管狀針織品移動之過程中,轉移速度快,常常會有管狀針織品越過圓柱形擋柱之情形發生,使得管狀針織品無法位在可受撥桿撥動之路徑中,而撥桿便無法撥動管狀針織品,導致管狀針織品便無法自編織機完全脫離,而需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問題排除;另外,撥桿施以管狀針織品一向下施力時,容易造成一慣性原理,使管狀針織品捲繞於撥桿上方而不易脫落,上述兩種原因容易造成製造之流程受到中斷及延誤。
本發明為改善習知製襪之過程中容易發生管狀針織品翻面不順、卡住,以及管狀針織品無法位在適當之撥動位置等問題;緣此,本發明乃提供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驟:由一編織機(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編織出一管狀針織品(tubular knitted article);拾取(pick up)該管狀針織品,並沿一轉移路徑(transfer path)將該管狀針織品轉移(transfer)至一翻面位置(inside-out turning);以及該管狀針織品靠抵位在該翻面位置處的一翻襪管(cylinder)頂部之外表面,該翻襪管頂部形成一軸向槽口,該軸向槽口係遠離該轉移路徑配置,利用該翻襪管上升以將該管狀針織物推頂往上進行翻面(turn inside-out);藉此增近翻襪流程之順暢性。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係配合一編織機及一拾取裝置使用,該拾取裝置將該編織機編織完成的一管狀針織品從該編織機拾取並沿一轉移路徑而轉移至一翻面位置,一翻面設備係設置在該翻面位置,該翻面設備至少包含有一翻襪管,其特徵在於:該管狀針織品靠抵該翻襪管頂部之外表面,該翻襪管頂部形成一軸向槽口,該軸向槽口係遠離該轉移路徑配置,利用該翻襪管上升以將該管狀針織物推頂往上進行翻面;藉以增進翻襪流程之順暢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翻襪管供該管狀針織品靠抵處係對應形成一第一彎曲斜面,該第一彎曲斜面係從相對該軸向槽口一側之頂端朝該軸向槽口的方向並沿著該翻襪管的曲率向下傾斜。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翻襪管相對該第一彎曲斜面的一側形成有一第二彎曲斜面,該第二彎曲斜面係從相對該軸向槽口一側之頂端朝該軸向槽口的方向並沿著該翻襪管的曲率向下傾斜,且從該軸向槽口正視該第二彎曲斜面之投影所形成的斜度,係小於從該軸向槽口正視該第一彎曲斜面之投影所形成的斜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編織機與該翻襪管之間設置有一撥襪桿,用以對處於該轉移路徑中之該管狀針織品進行下撥動作,使該管狀針織品鄰近該編織機之一端能夠完全脫離該編織機。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撥襪桿具有依序連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一第三段、以及一第四段,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間係夾有大於90度的一第一角度,該第二段與該第三段之間夾有略大於90度的一第二角度,該第三段與該第四段之間夾有約等於90度的一第三角度,而該第一段遠離該第二段的一端為樞接端。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撥襪桿之該第四段遠離該第三段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斜面,該弧形斜面係位在該第四段相對該第三段的一側。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沿著轉移路徑上且在該編織機與該撥襪桿之間更設有一導引塊,大致呈竹片狀,朝向該編織機且順著該轉移路徑而傾斜設置,用以導引該管狀針織品順著該轉移路徑移動。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導引塊之一側面往內凹陷有一弧形導引面,以供該管狀針織品沿著該轉移路徑移動時,透過該弧形導引面導引順著該轉移路徑移動。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導引塊鄰近該編織機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端面,用以使該管狀針織品經過時更加滑順地導引。
為使貴 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之特徵與其特點有更進一步之了解與認同,茲列舉以下較佳之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九圖,係利用本發明翻襪設備之一較佳實施例所實施之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係由一管狀針織品90之製造設備加以製造,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主要包含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驟為初始步驟,係由一編織機1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編織出一管狀針織品90(tubular knitted article),編織機10為習知技藝,且並非本發明之特點,故不在此贅述詳細組成及動作;管狀針織品90為中空管狀之半成品織物,且兩端呈開放透空。
第二步驟為拾取及轉移步驟,係拾取(pick up)管狀針織品90,並沿一轉移路徑21(transfer path)將管狀針織品90轉移(transfer)至一翻面位置61(inside-out turning) 。
請參閱第二圖與第三圖,第三步驟為從內而外翻面步驟,管狀針織品90靠抵位在翻面位置61處的一翻襪管30(cylinder)頂部之外表面,翻襪管30頂部形成一軸向槽口32,軸向槽口32係遠離轉移路徑21配置,意即,軸向槽口32並沒有正面面對轉移路徑21,使管狀針織品90遠離被拾取的一端不會進入軸向槽口32;利用翻襪管30上升以將管狀針織物90遠離被拾取的一端推頂往上進行翻面(turn inside-out)。
翻襪管30供管狀針織品90靠抵處係對應形成一第一彎曲斜面31,第一彎曲斜面31係從相對軸向槽口32一側之頂端朝軸向槽口32的方向並沿著翻襪管30的曲率向下傾斜。
翻襪管30相對第一彎曲斜面31的一側形成有一第二彎曲斜面33,第二彎曲斜面33係從相對軸向槽口32一側之頂端朝軸向槽口32的方向並沿著翻襪管30的曲率向下傾斜,且從軸向槽口32正視第二彎曲斜面33之投影所形成的斜度(slope)係小於從軸向槽口32正視第一彎曲斜面31之投影所形成的斜度。
請參閱第四圖與第五圖,編織機10與翻襪管30之間設置有一撥襪桿40,用以對處於轉移路徑21中之管狀針織品90進行由上往下的撥擺動作,使管狀針織品90鄰近編織機10之一端能夠完全脫離編織機10。
如第五圖所示,撥襪桿40具有依序連接的一第一段41、一第二段42、一第三段43、以及一第四段44,第一段41與第二段42之間係夾有大於90度的一第一角度θ1,第二段42與第三段43之間夾有略大於90度的一第二角度θ2,第三段43與第四段44之間夾有約等於90度的一第三角度θ3,而第一段41遠離第二段42的一端為樞接端。
請參閱第六圖,撥襪桿40之第四段44遠離第三段43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斜面45,弧形斜面45係位在第四段44相對第三段43的一側,弧形斜面45用以防止撥襪桿40對管狀針織品90進行由上往下的撥擺動作時,因慣性原理,使管狀針織品90捲繞於撥襪桿40上方的,弧形斜面45可讓捲繞的管狀針織品90順著斜面順利地滑落,避免管狀針織品90在轉移時因為捲繞在撥襪桿40,而造成生產製造中的管狀針織品90的破損或是造成停機等狀況。
請參閱第四圖與第七圖,在沿著轉移路徑21上且在編織機10與撥襪桿40之間更設有一導引塊50,大致呈竹片狀,朝向編織機10且順著轉移路徑21而傾斜設置,用以導引管狀針織品90順著轉移路徑21移動;導引塊50之一側面往內凹陷有一弧形導引面51,以供管狀針織品90沿著轉移路徑21移動時,透過弧形導引面51導引順著轉移路徑21移動;導引塊50鄰近編織機10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端面52,用以使管狀針織品90經過時更加滑順地導引;導引塊50係可拆卸地設置在編織機10與翻襪設備60之間的一固定架80,而導引塊50設置在固定架80上時,導引塊50與固定架80之間夾一銳角,意即,導引塊50係相對固定架80而傾斜設置;再者,導引塊50的下表面形成有至少一鎖孔54,係可透過螺絲53而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架80上;較佳者,鎖孔54可為三個,藉此以調整該導引塊50相對於編織機10之設置角度,以適用於不同行是及長度的管狀針織品90。
如此一來,當拾取裝置20在拾取管狀針織品90往翻面位置61移動之過程中,管狀針織品90便會位在導引塊50之弧形導引面51與固定架80之間移動,意即,管狀針織品90係沿著弧形導引面51往翻面位置61移動,並受弧形導引面51之頂緣係較弧形導引面51之底緣凸出之故,而能防止管狀針織品90在移動之過程中偏離移動的路徑。
請參閱第二圖、第八圖至第十一圖,本發明之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係配合一編織機10及一拾取裝置20使用,拾取裝置20將編織機10編織完成的管狀針織品90從編織機10拾取並沿轉移路徑21而轉移至翻面位置61,翻面設備60係設置在翻面位置61,翻面設備60至少包含有一翻襪管30。
管狀針織品90靠抵翻襪管30頂部之外表面,翻襪管30頂部形成軸向槽口32,軸向槽口32係遠離轉移路徑21配置,利用翻襪管30上升以將管狀針織物推頂往上進行翻面。
翻面設備60具有位於翻面位置61上方之固定單元62及位於翻面位置61下方之翻襪管30(如第二圖所示),固定單元62具有一吸管621及位於吸管621內之一套管622,翻襪管30為頂端透空之中空管體,可進行上下升降之往復位移,翻襪管30一側具有連通翻襪管30內外之軸向槽口32及第一彎曲斜面31、第二彎曲斜面33;當由拾取裝置20將管狀針織品90搬移至翻面位置61時,由翻襪管30由下往上升(如第八圖與第九圖所示),並經過翻面位置61而將管狀針織品90向上推入於吸管621內,並於翻襪管30向上推移之過程中逐漸地將管狀針織品90進行翻面,使管狀針織品90之反面朝外,再由套管622供管狀針織品90之另一端套置固定,並由吸管621產生吸力,而翻襪管30則下降,以等待下一次之翻面程序;其中,翻襪管30之第二彎曲斜面33,透過減少兩者間的接觸面積以及斜面設計,可防止翻襪管30下降時,管狀針織品90與翻襪管30相互卡固,造成翻襪流程受到中斷及延誤之情形。
當管狀針織品90完成翻面程序後,此時管狀針織品90之反面朝向而底部朝下,此時拾取裝置20由拾取型態改變至縫合型態,以將管狀針織品90底部呈對半折合,以閉合管狀針織品90其中的一軸向端;在上述翻面位置61遠離編織機10的一側更設有一縫合裝置70,以對閉合之管狀針織品90其中的一軸向端進行縫合(如第十圖所示),而完成縫合程序。
當縫合裝置70完成對管狀針織品90其中的一軸向端之縫合後,即得到完整的管狀針織品90成品,最後再由翻面設備60之吸管621內部將管狀針織品90成品已縫合的其中一軸向端進行抽風吸離同時對反面的管狀針織品90之成品再進行一次翻面(即由反面轉為正面),最後直接進行收集(如第十一圖所示)。
以上所揭,僅為本發明所提供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凡本技術領域內之相關技藝者根據本創作所為之均等變化,皆應屬本創作所涵蓋之範圍。
10‧‧‧編織機
20‧‧‧拾取裝置
21‧‧‧轉移路徑
30‧‧‧翻襪管
31‧‧‧第一彎曲斜面
32‧‧‧軸向槽口
33‧‧‧第二彎曲斜面
40‧‧‧撥襪桿
41‧‧‧第一段
θ1‧‧‧第一角度
42‧‧‧第二段
θ2‧‧‧第二角度
43‧‧‧第三段
θ3‧‧‧第三角度
44‧‧‧第四段
45‧‧‧弧形斜面
50‧‧‧導引塊
51‧‧‧弧形導引面
52‧‧‧弧形端面
53‧‧‧螺絲
54‧‧‧鎖孔
60‧‧‧翻面設備
61‧‧‧翻面位置
62‧‧‧固定單元
621‧‧‧吸管
622‧‧‧套管
70‧‧‧縫合裝置
80‧‧‧固定架
90‧‧‧管狀針織品
第一圖與第二圖係本發明翻襪方法之製造流程作動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翻襪設備中翻襪管之部分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翻襪設備中導引塊與管狀針織品之作動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翻襪設備中撥襪桿之平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翻襪設備中撥襪桿對管狀針織品作動造成捲繞於撥襪桿上以及之後容易從撥襪桿脫落之作動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翻襪設備中導引塊之立體示意圖;以及
第八圖至第十一圖係本發明翻面設備後續進行縫合之作動示意圖。
10‧‧‧編織機
20‧‧‧拾取裝置
21‧‧‧轉移路徑
30‧‧‧翻襪管
40‧‧‧撥襪桿
50‧‧‧導引塊
60‧‧‧翻面設備
61‧‧‧翻面位置
80‧‧‧固定架
90‧‧‧管狀針織品

Claims (14)

  1. 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驟:由一編織機(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編織出一管狀針織品(tubular knitted article);拾取(pick up)該管狀針織品,並沿一轉移路徑(transfer path)將該管狀針織品轉移(transfer)至一翻面位置(inside-out turning);以及該管狀針織品靠抵位在該翻面位置處的一翻襪管(cylinder)頂部之外表面,該翻襪管頂部形成一軸向槽口,該軸向槽口係遠離該轉移路徑配置,利用該翻襪管上升以將該管狀針織物推頂往上進行翻面(turn inside-out);該翻襪管供該管狀針織品靠抵處係對應形成一第一彎曲斜面,該第一彎曲斜面係從相對該軸向槽口一側之頂端朝該軸向槽口的方向並沿著該翻襪管的曲率向下傾斜;該翻襪管相對該第一彎曲斜面的一側形成有一第二彎曲斜面,該第二彎曲斜面係從相對該軸向槽口一側之頂端朝該軸向槽口的方向並沿著該翻襪管的曲率向下傾斜,且從該軸向槽口正視該第二彎曲斜面之投影所形成的斜度(slope),係小於從該軸向槽口正視該第一彎曲斜面之投影所形成的斜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中,該編織機與該翻襪管之間設置有一撥襪桿,用以對處於該轉移路徑中之該管狀針織品進行下撥動作,使該管狀針織品鄰近該編織機之一端能夠完全脫離該編織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中,該撥襪桿具有依序連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一第三段、以及一第四段,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間係夾有大於90度的一第一角度,該第二段與該第三段之間夾有 略大於90度的一第二角度,該第三段與該第四段之間夾有約等於90度的一第三角度,而該第一段遠離該第二段的一端為樞接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中,該撥襪桿之該第四段遠離該第三段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斜面,該弧形斜面係位在該第四段相對該第三段的一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中,在沿著轉移路徑上且在該編織機與該撥襪桿之間更設有一導引塊,大致呈竹片狀,朝向該編織機且順著該轉移路徑而傾斜設置,用以導引該管狀針織品順著該轉移路徑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中,該導引塊之一側面往內凹陷有一弧形導引面,以供該管狀針織品沿著該轉移路徑移動時,透過該弧形導引面導引順著該轉移路徑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其中,該導引塊鄰近該編織機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端面,用以使該管狀針織品經過時更加滑順地導引。
  8. 一種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係配合一編織機及一拾取裝置使用,該拾取裝置將該編織機編織完成的一管狀針織品從該編織機拾取並沿一轉移路徑而轉移至一翻面位置,一翻面設備係設置在該翻面位置,該翻面設備至少包含有一翻襪管,其特徵在於:該管狀針織品靠抵該翻襪管頂部之外表面,該翻襪管頂部形成一軸向槽口,該軸向槽口係遠離該轉移路徑配置,利用該翻襪管上升以將該管狀針織物推頂往上進行翻面,該翻襪管供該管狀針織品靠抵處係對應形成一第一彎曲斜 面,該第一彎曲斜面係從相對該軸向槽口一側之頂端朝該軸向槽口的方向並沿著該翻襪管的曲率向下傾斜;該翻襪管相對該第一彎曲斜面的一側形成有一第二彎曲斜面,該第二彎曲斜面係從相對該軸向槽口一側之頂端朝該軸向槽口的方向並沿著該翻襪管的曲率向下傾斜,且從該軸向槽口正視該第二彎曲斜面所形成的斜度(slope)係小於從該軸向槽口正視該第一彎曲斜面所形成的斜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其中,該編織機與該翻襪管之間設置有一撥襪桿,用以對處於該轉移路徑中之該管狀針織品進行下撥動作,使該管狀針織品鄰近該編織機之一端能夠完全脫離該編織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其中,該撥襪桿具有依序連接的一第一段、一第二段、一第三段、以及一第四段,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間係夾有大於90度的一第一角度,該第二段與該第三段之間夾有略大於90度的一第二角度,該第三段與該第四段之間夾有約等於90度的一第三角度,而該第一段遠離該第二段的一端為樞接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該撥襪桿之該第四段遠離該第三段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斜面,該弧形斜面係位在該第四段相對該第三段的一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在沿著轉移路徑上且在在該編織機與該撥襪桿之間更設有一導引塊,大致呈竹片狀,朝向該編織機且順著該轉移路徑而傾斜設置,用以導引該管狀針織品順著該轉移路徑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其中,該導引塊之一側面往內凹陷有一弧形導引面,以供該管狀針織品沿著該轉移路徑移動時,透過該弧形導引面導引順著該轉移路徑移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管狀針織品之翻襪設備,其中,該導引塊鄰近該編織機的一端形成有一弧形端面,用以使該管狀針織品經過時更加滑順地導引。
TW107118059A 2018-05-25 2018-05-25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TWI68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8059A TWI681090B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8059A TWI681090B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1090B true TWI681090B (zh) 2020-01-01
TW202003947A TW202003947A (zh) 2020-01-16

Family

ID=6994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8059A TWI681090B (zh) 2018-05-25 2018-05-25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109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32670A (zh) * 2014-10-10 2016-09-16 史陶伯利義大利公司 用於編織管狀針織物件的方法及機器
WO2017067801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Staubli Italia S.P.A. Device and method for picking up tubular knitted articles from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32670A (zh) * 2014-10-10 2016-09-16 史陶伯利義大利公司 用於編織管狀針織物件的方法及機器
WO2017067801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Staubli Italia S.P.A. Device and method for picking up tubular knitted articles from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47A (zh)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0182B1 (ko) 양말 등을 위한 원형 편물기 상에서 생산 사이클의 종료 시점에, 관형 편물의 축방향 단부들 중 하나의 단부에서 관형 편물을 폐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30875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versing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i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US10718075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tubular article, such as a sock or the like, for automated pickup at the end of its forming on a double cylinder circular machine with at least one feed or drop, and double cylinder circular machine for the execution thereof
JP2002028386A (ja)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方法と装置
TWI749282B (zh) 縫合管狀針織物開口端之縫紉機及其編織方法
TWI681090B (zh) 管狀針織品之翻面方法及其設備
KR20010099585A (ko) 편물기계 상에서 관형상제품의 발가락부를 폐쇄하는 방법및 장치
US20230056303A1 (en) Process to close an end of a tubular manufactured article directly on hosiery and knitwear circular machines and respective circular machine
KR20070089717A (ko) 발가락 부분의 재봉을 행하기 위한 양말 등의관형상편성품을 취급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CA2439206A1 (en) Device for picking up a tubular knitted article from a knitting machine and for sewing the toe
US7640880B2 (en) Automatic sewing device fo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s
JP4025484B2 (ja) 靴下のつま先縫製用の靴下移し針
CA2252676A1 (en)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closing the toe at the start of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stocking or sock, i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JP2791938B2 (ja) ニットした管状物品の完成後、該物品の二端を結合する方法
CN212477216U (zh) 一种可横移并带有顶织物装置的管状织物翻转装置
CN107700198B (zh) 一种管状织物的缝合装置及方法
US6286342B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device for producing tubular items closed at an axial en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ubular items
EP38391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knitting hosiery
WO2008028575A1 (en) Device for reversing tubular articles, particularly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provided with a station for closing an axial end of the tubular article
WO2021104143A1 (zh) 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
JP2014201861A5 (zh)
JP2024520582A (ja) 靴下類等のための円形編機、及び管状製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WO2006059612A1 (ja) ニットガーメントとその編成方法及び編成プログラム
TWI836021B (zh) 用於反轉在一圓針織機之一管狀針織物的方法及裝置
CN113943999B (zh) 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